《与人为善》第一课时 教案 By TY

《与人为善》教案

粤教版思想政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节·第一课时

佛山市第十一中学政治实习小组叶志澎

一、课程标准:

交往的品德:学会关心、尊重、宽容、理解助人,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材分析

“与人为善”指的是以善意对待和帮助别人,是待人处事应遵循的一条基本的道德原则。本课时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善良的内涵,领会善良是美好品德的基石,是博大无私的爱心;鼓励学生多发现身边的善人和善事,懂得帮助他人是一种幸福和快乐,引导学生在助人和奉献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培养与人为善的品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善良是多种美德的基础和体现,是博大无私的爱心;善良是无私的,要是非分明,要见诸行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榜样分析法、活动探究法等,懂得什么是与人为善的品德,懂得与人为善必须体现在行动上,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合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对善良、仁爱、理解、宽容等高尚品质的共鸣和认同;懂得与人为善是做人的基本的道德原则,做一个诚挚而富有善良之心的人,提高助人为乐的精神境界。

四、教学对象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大多保持着单纯善良的天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增强,外界不良意识信息的影响,有些学生可能对善良、助人、爱心等道德观念产生偏见和抗拒,在现实生活中,要么表现得冷漠无情、自私自利,要么表现得盛气凌人,挖苦、中伤别人而无动于衷。在中学校园中,存在一些不讨人喜欢、人际关系僵化的学生,他们在与人相处时常常自以为是,对别人百般挑剔,随意指责,从来不考虑他人的感受,更不用说帮助他人,有的甚至幸灾乐祸,巴不得别人倒霉。这种道德精神的缺失无论对于这些学生自身,还是对于社会,都是十分可悲的。

对于初中生而言,以上种种问题虽然还在萌芽中,但却不能轻视。对他们进行善良、仁爱、宽容、助人的道德观、价值观教育,无疑是非常迫切、非常必要的。

五、教学重点:

善良是多种美德的基础和体现,是无私和博大的,要是非分明并见诸行动。

六、教学难点:

善良特征中无私、博大如何理解?二者联系与区别,与人为善何来幸福感。

七、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新课:(1)请回忆,在第二单元中,我们已经学习了要善待他人的要求有哪些?

做到诚实守信、平等待人,就能与他人和谐相处了吗?还应该做到哪些要求呢?

生:善待他人。

师:没错,就是善待他人。我们在前面的课已经学习了诚实守信这个做人的基本原则,还学习了如何平等待人,它们都是善待他人的表现。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下善待他人的另外一个表现——与人为善。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翻到49页。

(2)故事导入、解读善良:

师:善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自古以来,善良被人们歌颂、赞美,善良在无数伟大的灵魂身上闪光,让我们先来听一个真实的故事:《瞬间一推成就生命绝唱》

事迹:浙江绍兴县平水镇中心小学老师祝香云在带领学生过马路时,面对疾驰而来的大货车,她奋力推开身边的学生,自己的血肉之躯却遭遇车轮碾压。上千市民自发到家中悼念,花圈、鲜花,秘密围住了祝老师的灵堂。

记者感言:生命一瞬,她奋力一推,成就了生命的辉煌。然而,感动我们的巨额不仅于此,连续数年每天陪伴学生走20多公里路上学,从教20多年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这些朴实追求、默默奉献的鲜活细节,构成一名当代人民教师的生命样本。

体验结论:与人为善,就是以善良之心待人。

善良包含着克己、为人、真诚、尊重、理解、宽容、奉献、正直、勇敢等多方面的美德。

归结起来:善良就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

2、(活动探究)善良的特征和要求:

过渡:一颗善良的心有哪些特征和要求呢?

探究一:

材料:小欣、小军和小云是同学。一天,他们看见一个老奶奶想过马路,但车很多,老奶奶犹犹

豫豫,很害怕。于是他们三人主动上前,小心翼翼地搀扶老奶奶过了马路。老师知道后表扬了他们,号召同学们向他们学习,并让他们谈谈当时的想法。

小欣说:“老师号召我们学雷锋做好事,并要统计谁做的多,我不想落后。”

小军说:“这老奶奶是我们家邻居,她家里有许多好看的图书。我想和她搞好关系,以后能经常去她家看书。”

小云说:“我什么也没想,只是看着老奶奶一个人过马路很危险,所以上去扶她一把。

设问:谁是真正的助人为乐?你如何看待助人为乐?

结论1:善良之心应该是无私的。

探究二:①请阅读课本P47《社会风景:一只手套》,思考以下问题:

设问:A.作为生意人,女老板不肯卖一只手套,可以理解吗?

B.你怎样看待女老板转变的原因?

C.你怎么评价女老板这个人?

讨论后:这位女老板一开始只顾做生意赚钱,后来发现顾客是个残疾少年,从而转变态度,以体恤、关爱温暖了素不相识的人。由此看来,这位女老板是一位善良的人,她的行为虽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善举,却体现了一颗美好心灵中可贵的爱心。

小结:与人为善者,应该有博大的情怀,不仅要善待亲人、朋友,而且应该善待其他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本环节通过三个活动的设置,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组织在班级进行讨论交流意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善良是无私的、与人为善要是非分明、与人为善者,应该有博大的情怀,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善良,从而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②材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春秋〃孟子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法〃雨果

链接地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789727352.html,/view/198587.htm

https://www.360docs.net/doc/789727352.html,/question/253989566.html

设问:思考这两句话的含义。

结论2:善良之心是博大的。

(2)善良的要求

探究二:材料:《东郭先生》、《农夫和蛇》。

链接地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789727352.html,/view/144200.htm

https://www.360docs.net/doc/789727352.html,/view/440588.htm(备用↓)

材料:一个农夫在寒冷的冬天里看见一条正在冬眠的蛇,误以为其冻僵了,就把它拾起来,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用暖热的身体温暖着它。那蛇受了惊吓,被吵醒了。等到它彻底苏醒过来,便因为自卫的本能,用尖利的毒牙狠狠地咬了农夫一口,使他受了致命的创伤。农夫临死的时候痛悔地说:“我欲行善积德,但学识浅薄,结果害了自己,遭到这样的报应。”

分析:在没有知道别人身份,不知道别人心底是否真诚的情况下,不要随意轻信别人,坏人不会因为你的热心而感动。我们应谨慎小心,但不要吝惜给好人的帮助。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

设问:心怀一颗无私的爱心做事,就一定是善良之举吗?

结论1:与人为善要善恶分明。

探究四:

师:但是有些人口头说说可以,要他付出实际行动去做善事时,却借口多多。大家觉得这种人是不是真正的善良?

生:不是。

师:很好。一个人是否具有与人为善的品德,必须以行动来检验。光靠口头上说说,并不能说明他就是一个善良之人。帮助他人是与人为善在行动上的体现,因此大家要把助人的行动落实到亲朋好友及需要帮助的人身上。也就是(结论2)善良要见诸行动。不过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A.我们在助人时应该抱着尊重对方的态度。因为帮助不是施舍。所以,在帮助他人时,我们决不能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施舍架势,而应该伴随着物质性的给予,将精神性的关爱留在他人的心间。这不仅仅是帮助他人的艺术,更是帮助他人的本质含义所在。

B.我们的给予的帮助是要力所能及的,我们尽力去帮助别人,但也要量力而为,不要逞强。(3)小结:

一、善良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是什么)

1、善良的内涵:善良是多种美德的集合体。

2、善良的要求和特征:

①善良是无私的②善良的心是博大的③与人为善要是非分明④善良要见诸行动

3、(集体讨论)帮助别人,体验生命的快乐(为什么):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说了善良要见诸行动,而最明显的行动就是帮助他人。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助人为乐、助人为快乐之本,甚至有切身的体会。为什么说帮助他人是一种快乐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体验帮助他人之后的生命的快乐。

生:是。

师:为什么我们会感到开心呢?是不是因为我们得到了别人的帮助,别人的帮助满足了我们的需要啊?

生:是。

师:嗯,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帮助他人首先是为了别人的需要,为了满足别人的需要。现在同学们又反过来想想,当其他同学向你请教,最后你帮助他解决了难题,那时候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是高兴还是沮丧的呢?

生:是高兴的。

师:我们之所以会感到高兴,无非是因为我们可以帮助别人,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我们存在的价值。我们帮助同学解决了难题,他高兴的同时,我们自己也会觉得很开心。由此我们可以说帮助他人,是我们内心情感的需要。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帮助他人,不仅是为了别人的需要,也是我们内心情感的需要。那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觉得是作为给予者快乐,还是作为接受者更快乐?

生:……

师: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如你给乞丐一块钱和你作为一个乞丐接受别人的一块钱,你觉得哪一个更快乐?

生:……

师:我觉得你给乞丐一块钱会更快乐。这也就是说给予会比接受更快乐。一般的人都不会希望自己是那个接受别人一块钱的乞丐。因为在给予的行为中,体现了我们的力量和能力。像国家某个地区出现灾情,当电视上很多企业给灾区人民捐款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感觉到,捐得比较多的企业好像实力都强一点似的。而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世界对自己的需要,从而对自己的价值有新的评价,能够增强自信心。我们有些同学可能觉得自己平时长得不咋样,,学习也不好,可是,当你能够给一个乞丐一块钱的时候,你或许会重新审视自己,至少你还有这样一点能力,可以使自己变得更加自信。不仅如此,一个人如果乐于助人,他的人际关系一般都搞得比较好,相信在这方面大家都有所体会,平时比较乐于助人的同学会比较受大家的喜爱。所以,我们不要把帮助他人单纯地理解为付出、奉献和牺牲,其实,为别人和社会做些好事,在精神上也是一种享受。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这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将你的快乐分享给别人,也就得到了分享别人快乐的机会。从这里我们是不是可以发现其实助人并不是仅仅只有付出,在付出的同时我们也是有收获的。助人是快乐的。付出的越多,内心就越充盈,幸福感就越强。大家再细看一下48页最后一幅图,那女老板虽然做了一宗赔本生意,但最后她还是笑得那么开心,是不是因为她帮助了人,然后感到快乐啊?

生:……

师:所以我们平常要乐于助人,多奉献自己的爱心,而爱心它是一种特殊的财富,它不会因为付出而减少,相反,它会像泉水源源不断,因为流淌而更加清澈、充盈。我们在这个付出的过程中,也会因此而收获更多,我们的生活也会因此而更美好。

备用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789727352.html,/view/1753.htm

小结:

二:帮助他人,体验生命的快乐。

1、帮助他人,不仅是为了别人的需要,也是我们内心情感需要。

2、爱的感情是不竭的动力,我们付出的越多,内心就越充盈,幸福感就越强。

4、课堂检测:

1、我们帮助他人时,我们付出的是:

A、心中良知的标尺。

B、自己对别人的生命的爱

C、别人对自己生命的回报

D、社会对自己的肯定和赞赏

2、盲人点灯,照亮他人,也使得自己免受他人撞伤,这告诉我们:

A、为别人的幸福而付出,助人应该求回报

B、助人不仅是付出,也是收获。

C、助人要尽自己最大能力,助人必须求回报

D、给与比接受更快乐。

3、本课开始视频中的主人公萨布利亚启示我们:

A、善良之心是无私的

B、与人为善要是非分明

C、善良之心是博大的

D、善良要付出行动

5、课堂总结

(1)反思感悟:同学们,请用一句话来概括这节课学到了什么道理?

(2)感悟点拨:

链接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789727352.html,/question/334342207.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789727352.html,/question/5643456.html

施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他人不能理解为单方面的付出,奉献、牺牲,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我们心灵也受到了净化,产生成就感与幸福感。友爱的阳光照耀别人时,我们也会沐浴其中的温暖。善良的人,永远是美好的,我们应该学会分辨假恶丑,弘扬真善美。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善待他人,并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大事,通常还是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志存高远,同时也要脚踏实地,只有自身能力强了,才能为社会和他人做更多的贡献。

6、课后作业:

1、阅读P52页阅读与感悟中的两篇文章,并写一篇1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

2、与班上对自己有意见的同学交心,征求他们对自己的意见,并谈出自己对他们的看法,主动消除误会。

附件:板书设计

第三课与人为善

内涵

善良是什么特征:无私的、博大的

善良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特征和要求

要求:要是非分明、要见诸行动

帮助他人,不仅是为了别人的需要,也是我们内心情感需要为什么要善良

帮助他人,体验生命的快乐爱的感情是不竭的动力,我们付出的越多,内心就越充盈,幸福感

就越强

教学反思:

整节课我采用的是多媒体教学手段,互联网搜索手段贯穿整节课。以典型材料为基础,经过加工整合,提出问题,引出知识点。穿插一些小事例或小图片,在讲最后一个知识点的时候,选择了一些代表性话题让学生自己讨论。最后再把整节课的知识点做了总结。

互联网是知识的海洋,本课也想启发学生自主利用互联网搜索,搜集所需的知识信息,达到学会

学习的目的,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