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课件状元小课唐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课件状元小课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并使学生重新认识圆及各部分的名称,可以用圆规画圆,认知并掌控圆心、半径与圆的边线和圆的大小的关系,掌控半径与直径的特征及关系。

2.能力目标:

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测、分析、综合、归纳的能力及其空间观念的创建。

3.情感目标:

扩散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重新认识圆,掌控圆的特征,介绍画圆的步骤和掌控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

介绍画圆的步骤和掌控画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备考引入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圆的知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见过哪些物体就是圆形的呢?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体(出示ppt),如硬币的面、有些钟表的面及有些桌子的面、十五的月亮、向日葵都是圆形的。

3.ppt出具一个圆:教师了解圆上(红线)、圆内(红线内)、圆外(红线外)、圆心(蓝点)。

4.请你说出下面各图形的名称。

5.(ppt比较)圆和段小宇的图形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就是平面图形;不同点:圆就是曲线围起的图形。)

6.谁能说一说你周围的物体上哪里有圆?

(二)自学新课

1.借助工具画圆,进一步认识圆是由一条封闭曲线围成的。

(1)用你准备工作的圆形物体画一个圆。

(2)说说你是怎样画的?(沿着它的周边画一圈。)请你用剪子把这个圆剪下来

2.重新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特征。

(1)认识圆心。

①把你抠的圆对折,关上,再再加个方向对折,再关上,反反复复八折几次。折过若干次后,可以辨认出什么?小组讨论探讨。

②这些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画圆时固定的一点,就叫做圆心。

(2)重新认识半径。

①请学生在圆上找一点。学生动手:以圆心和圆上找的一点为端点画一条线段。

师了解:从圆心至圆上任一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用r则表示。这就是一条什么样的线段?半径必须具有哪些特征?(半径就是一条线段,两个端点分别在圆心和圆上任一一点。)

(3)认识直径

①我们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之间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小组讨论探讨。(折痕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

②我们就把这样的通过圆心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用字母d表

③质问:直径必须具有哪些条件?

(4)判断圆的半径和直径并说说为什么。(ppt)

(5)动手画半径(ppt)

请学生在10秒钟内画半径,看谁画得多。还能画吗?这说明了什么?(半径有无数条。)

用尺子量一量这些半径,你辨认出了什么?(圆半径成正比。)

追问:如果一个圆与该圆相等,它们的半径相等吗?(等圆或同圆半径相等)

②想一想:直径存有多少条?你就是怎样辨认出的?使学生图画出来几条直径,并且量一量,你又辨认出了什么?(直径存有无数条,同圆或等圆的直径成正比。)

(6)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①通过刚才的画一画,量一量。你除了辨认出半径、直径的特征外,还辨认出了什么?(直径等同于半径的2倍,或半径等同于直径的一半。)

②用字母表示上述关系:

③老师掏出一个直径就是40厘米的圆,这个圆大不大?它的半径与你手中的那个圆

的半径成正比吗?它的半径就是你手中那个圆的直径的一半吗?说明了什么?(圆的特征

及直径、半径的关系必须在同一个圆或成正比的圆中才存有。)

(7)练习。

(1)课本第58页的“搞一搞”:

用彩色笔标出下面各圆的半径和直径。

表明理由。

(2)填表

(3)

①指出下边圆里的几条线段中哪一条是直径并说说为什么。

②通过观察可以辨认出直径就是最()的一条线段。

③课本58页第三题,根据这个道理,请你找出下列圆的圆心和直径。

3.学会用圆规画圆。

(1)教师拿出一个圆规,提问:谁认识这个工具?(圆规)你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吗?

(2)学生初步尝试画圆,恳请你用手中的圆规打声在纸上图画一个圆,你就是分几步

图画的?可以4.以互相探讨,互相帮助。

(3)谁来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画的?老师按照你说的在黑板上画一个圆。

一边画,一边概括画圆的三个步骤:

①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什么?(半径)

②把存有针尖的一只脚紧固在一点上。

提问:画圆时固定的一点就是什么?(圆心)

③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转动一周,就可以图画出来一个圆。

5.提醒学生画圆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战略重点应当放到存有针尖的一脚;

②两脚间的距离不准变。

(4)恳请你按照上面的步骤,在作业本上再图画一个圆。

(5)用圆规画出半径为2厘米,4厘米的一个圆,并用字母o,r,d分别标出它的圆心、

6.半径和直径。

(6)看一看你在纸上图画的`这几个圆存有什么不同之处?(这几个圆的边线相同,大

小也不相同。)

想一想:圆的位置是由谁决定的?圆的大小又与谁有关系?(圆的位置是由圆心决定的,圆的大小是由圆的半径决定的。)

板书:圆心同意圆的边线,半径同意圆的大小。

小结:画圆时应先确定圆心,然后按照指定的半径长度为半径来画圆。圆的大小取决

于半径的长短,与圆心的位置无关。

7.推论:(ppt)

(1)在同一个圆内只可以画条直径。()

(2)所有的圆的直径都成正比。()

(3)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4)等圆的半径都成正比。()

8.选择题(ppt)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

a.半径长度

b.直径长度

(2)从圆心至()任一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a.圆心

b.圆外

c.圆上

(3)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叫做直径。

a.直径

b.线段

c.射线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这些科学知识可以协助我们化解许许多多实际问题:

日常生活中,为什么把车轮都要做成圆的?车轴应装在哪里?这是为什么?(圆心到

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车轴应放在圆心的位置,这样,车轮滚动时,车轴才能保持

与地面一样的距离,从而使车辆行驶平稳。)

(四)布置作业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教案著重了学生观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空间想象等能力的培育。

教学过程的设计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通过生活中圆的物体引入,并使学生初步重新认识圆。备考以往的科学知

识协助学生区分以前研习过的平面图形和圆形。

第二层次,学习新课的过程中,首先是请学生借助工具画圆,接着通过看一看、画一画、量一量、说一说等课堂活动,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对知识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最后,通过自己尝试着用圆规画圆,总结出方法,并

与前面知识相联系,从而巩固了新知识。

第三层次,课后小结化解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升了学生自学数学的兴趣。

正所谓教学定法,烦请老师们根据本班学生实际因材施教。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使学生联系尚无的科学知识和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化成式与方程的过程,

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和方法,进一步增强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经历积极探索

分数秦九韶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健全对秦九韶法运算意义的重新认识和认知,构成

必要的排序技能;经历重新认识比以及百分数意义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

内在联系,增进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的认知,提升综合应用领域数学知识和方法化解直

观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观察和思考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理

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及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及其计算方法的理解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使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初步掌控用分数则表示具体内容情境中直观事件出现的

可能性的方法,能够根据选定的可能性设计适当的活动方案。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解方程以及列方程化解直观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进一步增强符号美感。

2、在探索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的基本性质,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过程中,能够主动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猜想和验证,归纳和推理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合情合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三、解决问题方面。

1、能应用在本册数学书中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能力。

2、能够在认知体积含义及认知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主动化解一些有关的问题,进一步体会与他人交流的重要性,提升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现实的情境中认知数学内容,利用教给的数学知识化解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彰显,进一步增强努力学习数学的信心,进一步增强技术创新意识,锻炼身体课堂教学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能够认知并掌控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根据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及其计算方法的认知化解有关的直观实际问题。

2、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熟练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重新认识比和百分数进一步增强数感。

4、能应用在本册数学书中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能力。

教改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教学的内容应就是现实的、存有意义的、富于挑战性的,必须有助于学生主动地展开观测、实验、猜测、检验、推理小说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学内容的呈现出应当使用相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自学市场需求。

3、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

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

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4、向学生提供更多更为多样的自学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做为学生自学数学和解决

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发生改变学生的自学方式,并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资金

投入至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回去。

5、课余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努力使数学知识的学习情境化、生活化、趣味化,使学生爱学、乐学,学有所得。

2023秋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确定起跑线PPT(课件)(共37张PPT)

2023秋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确定起跑线PPT(课件)(共37张PPT) (共37张PPT) 2023秋人教数学 六年级上册 确定起跑线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80—81页 为什么400米跑运动员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 100米比赛 400米比赛 100米比赛 400米比赛 公平? 400米环形跑道结构图 认识跑道 认识跑道 认识跑道 每条跑道长度=两条直道长度+两条弯道长度 左右两个半圆形的弯道合起来是一个圆。 每条跑道长度=两条直道长度+一个圆周长 85.96m

道宽 72.6m 72.6m 1.25m 1.25m 72.6m 1.25m 1.25m 第二跑道的直径:72.6+1.25×2 ﹦72.6+2.5 ﹦75.1 1.25m 1.25m 第二跑道的直径:72.6+1.25×2 ﹦72.6+2.5 ﹦75.1 75.1m 75.1m 1.25m

75.1m 1.25m 1.25m 第三跑道的直径:75.1+1.25×2 ﹦75.1+2.5 ﹦77.6 77.6m 1.25m 1.25m 第三跑道的直径:75.1+1.25×2 ﹦75.1+2.5 ﹦77.6 77.6m 1.25m 1.25m 第四跑道的直径:77.6+1.25×2 ﹦77.6+2.5 ﹦80.1

第五跑道的直径: 80.1+1.25×2 ﹦80.1+2.5 ﹦82.6 1.25m 1.25m 82.6m 第六跑道的直径: 82.6+1.25×2 ﹦82.6+2.5 ﹦85.1 1.25m 1.25m 85.1m 第七跑道的直径: 85.1+1.25×2 ﹦85.1+2.5 ﹦87.6 1.25m 1.25m 1道2道3道4道5道6道7道

202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练习课(第1课时) 】

8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练习课(第1课时) ▷片头语: 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状元成才路慕课堂,我是小西老师。前面我们一起学习了“9加几”的相关知识,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练习课,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请大家准备好学习用品,开始学习吧! 一、知识巩固 师:在学习9加几的加法计算时,我们学会了一个好方法,谁能给我们说一说? 2学生:计算9加几,看到9想到1,从另一个加数里拿出1,和9凑成十,再算10加几等于十几。 3师:说得真好!计算9加几,凑十法最简便:拆小数凑大数,小数分成1和几。9和1凑成10,10加几得十几。(点击)好的,那么现在我们就用凑十法来玩一个小游戏吧,请大家翻开数学书90页,看到第二题:移动9,每次加上卡片上的数.请大家按下暂停键,把结果记录下来。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停顿)同学们算完了吗?我们来核对一下答案吧。谁来汇报一下呢? 4学生: (注意语速不要过快) 9+2=11,9+4=13,9+5=14, 9+7=16,9+0=9,9+1=10, 9+9=18,9+8=17,9+10=19,9+6=15,9+3=12。(点击) 5师:说得对极了,看来啊大家对于9加几的的计算掌握得非常

好。那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9加几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6学生1:我发现这些算式的和都是十几。 7学生2:我还发现和的个位上的数字比9加几的“几”少1。 8师:是这样的吗?为什么这些算式的和的个位上的数字比9加几的“几”少1呢?这个1去哪了? 9学生:从“几”里面拿出的1与9凑成10了,所以和的个位上的数字比9加几的“几”少1。 10师:原来是这样啊,你真会动脑筋!所以20以内进位加法中,9加几的和十位上都是1,和的个位上的数比加上的几少1。这可是计算9加几的一个小窍门呢!真棒!好的,接下来,我们继续看到下一个问题,一共有几人?请同学们独立完成。(停顿)做完了吗?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11学生:山坡上有9人,又来了7人,要求一共有几人? 12师:你是怎么知道山坡上有9人的? 13学生:(点击)我是看图数出来的。 14师:“又来了7人”是怎么知道的? 15学生:(点击)我是通过他们的对话知道的。 16师:这回还能看图数出来吗?为什么? 17学生:不可以,因为来了的人数画得不完整,而且已经通过文字信息告诉我们了。 18师:同学们真棒,能够收集到完整准确的数学信息,小西老师要提醒同学们,我们的数学信息不仅藏在文字里,也可以在图画中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1 圆的认识55-人教版

《认识圆》微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往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6、57页 过程与方法:经历圆的认识过程,体验直观观察、实践操作等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以及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圆的持征,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学难点:在动手操作、观察、交流与探讨中总结归纳圆的持征。 突破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归纳总结圆的特征。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操作实践讲练结合 学法指导: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与小组合作中获得新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剪刀、圆形实物。 学生准备:圆形纸片、圆形实物 教学准备:线绳、小球、纸、剪刀、带有圆的物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大家喜欢动画片吗?(喜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段动画片,想看吗?(想)请大家屏幕,(出示课件)这几个小动物在举行汽车比赛,最后结果怎样呢?请往下看,现在比赛还没有结束,你能猜一下,最后谁能得第一?(小狗),为什么呢?(因为小狗的车轮是圆的)。那小白兔的车轮也是圆的,那你为什么不说它得第一呢2(因为小白兔的车轮的车轴没在中间)那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车轴装在中间,跑起来就又快又稳呢?学完这节课,你就会明白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的认识。(板书课题:认识圆)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一)、初探圆是曲线图形 师:一年级的时候,咱们已经认识过圆了,谁在我们周围的物体上哪里还有圆?所以,我们就把圆叫做平面上的曲线图形。 1、画一画:利用身边带有圆的物体画一个圆。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课件状元小课唐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课件状元小课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并使学生重新认识圆及各部分的名称,可以用圆规画圆,认知并掌控圆心、半径与圆的边线和圆的大小的关系,掌控半径与直径的特征及关系。 2.能力目标: 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测、分析、综合、归纳的能力及其空间观念的创建。 3.情感目标: 扩散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重新认识圆,掌控圆的特征,介绍画圆的步骤和掌控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 介绍画圆的步骤和掌控画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备考引入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圆的知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见过哪些物体就是圆形的呢?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体(出示ppt),如硬币的面、有些钟表的面及有些桌子的面、十五的月亮、向日葵都是圆形的。 3.ppt出具一个圆:教师了解圆上(红线)、圆内(红线内)、圆外(红线外)、圆心(蓝点)。 4.请你说出下面各图形的名称。 5.(ppt比较)圆和段小宇的图形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就是平面图形;不同点:圆就是曲线围起的图形。) 6.谁能说一说你周围的物体上哪里有圆? (二)自学新课

1.借助工具画圆,进一步认识圆是由一条封闭曲线围成的。 (1)用你准备工作的圆形物体画一个圆。 (2)说说你是怎样画的?(沿着它的周边画一圈。)请你用剪子把这个圆剪下来 2.重新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特征。 (1)认识圆心。 ①把你抠的圆对折,关上,再再加个方向对折,再关上,反反复复八折几次。折过若干次后,可以辨认出什么?小组讨论探讨。 ②这些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画圆时固定的一点,就叫做圆心。 (2)重新认识半径。 ①请学生在圆上找一点。学生动手:以圆心和圆上找的一点为端点画一条线段。 师了解:从圆心至圆上任一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用r则表示。这就是一条什么样的线段?半径必须具有哪些特征?(半径就是一条线段,两个端点分别在圆心和圆上任一一点。) (3)认识直径 ①我们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之间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小组讨论探讨。(折痕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 ②我们就把这样的通过圆心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用字母d表 ③质问:直径必须具有哪些条件? (4)判断圆的半径和直径并说说为什么。(ppt) (5)动手画半径(ppt) 请学生在10秒钟内画半径,看谁画得多。还能画吗?这说明了什么?(半径有无数条。) 用尺子量一量这些半径,你辨认出了什么?(圆半径成正比。) 追问:如果一个圆与该圆相等,它们的半径相等吗?(等圆或同圆半径相等) ②想一想:直径存有多少条?你就是怎样辨认出的?使学生图画出来几条直径,并且量一量,你又辨认出了什么?(直径存有无数条,同圆或等圆的直径成正比。)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倒数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倒数的认识》 【导语】课件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倒数的认识》,欢迎阅读与借鉴。【篇一】 一、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九册第二单元《倒数的认识》 二、教材分析: “倒数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加法和减法计算、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应用题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倒数的认识”是分数的基本知识,学好倒数不仅可以解决有关实际问题,而且还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重要基础。 三、教学目标:1.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2.能熟练地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3.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四、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熟练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 1.交流 师:我们的黑板是什么颜色? 生:黑色。 师:教室的墙面又是什么颜色? 生:黑色。 师:黑与白在语文上是什么联系? 生:黑是白的反义词。 生:白是黑的反义词。 师:能说黑是反义词或白是反义词吗? 生:不能,因为黑与白是相互依存的联系。必须说清楚谁是谁的反义词。 师:那么,数学上有没有相互依存联系的现象呢? 生:约数和倍数。 师:你能举例说明约数和倍数的相互依存联系吗? 生:例如8是4的倍数,4是8的约数。不能说成8是倍数或4是约数。因为8和4是相互依存的。 2.导入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数学中具有相互依存联系的现象的有关知识。 (二)、学习新知 对数游戏 1.学习倒数的意义 我们六年级办公室里有7人,男教师4人,女教师3人,下面我和同学们做个对数游戏,就是我先根据3和4说一个数,同学们跟着根据3和4说一个数。 师:4是3的4/3, 生:3是4的3/4 师:7是15的7/15;生:15是7的15/7。

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时《描述物体位置》优质课堂教学设计

2 位置与方向(二) 本单元知识属于“图形与几何”里的“图形与位置”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学习内容:(1)根据平面上两个点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其中一个点为参照点,描述另一个点在参照点的什么方向上,距离参照点多远。(2)根据一个点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的描述,在平面图上找到这个点。(3)用数学语言描述出物体运动的路线图。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空间坐标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单元的3个例题,以“台风中心的行进”为素材,连续推进,很自然地提出一个又一个数学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采用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来确定物体所在位置的必要性,学会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基本方法,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位置与方向”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一定的空间感。他们已经能够使用上、下、前、后、左、右和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方位词描述物体的大致位置,能够利用数对精确地表示平面内一个点或一个区域的位置。学生对于学习确定物体的位置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单单凭借知道方向还不能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所以需要学习更加系统和全面的方法。 1.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知。在教学本单元时,要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学会用方向与距离来确定位置的方法。 2.以问题为载体,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好的问题,是驱动学生思维的最佳载体。教科书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问题情境,如台风中心位于A市的东偏南30°方向、距离A市600km 的洋面上,那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呢?只有这个条件,能否判断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如何才能知道台风中心到底在哪个确切位置呢?台风中心到达A市后,将向B市移动,B市在哪儿呢?此次台风的路径是怎样的呢?等等。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怎样利用给出的信息确定位置呢?和我们之前学习的用数对确定位置有何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真正实现了以问题为导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新知的教学理念。 3.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教学指导,帮助学生克服教学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是精确地描述位置与路线,以及两个点位置的相对性。学生虽然已经具备描述大致方向的知识基础,但要用数学语言进行精确的描述,还是有一定困难。尤其是方向,要让学生理解不同描述法的联系和区别,例如,对“北偏东30°”“东偏北60°”“北偏东60°”“东偏北30°”进行对比、辨析。再如,学生在描述一个点的位置时,经常只说方向而忘了说相对于参照点的距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完整地描述。此外,对量角、用图上1cm表示多少实际距离等操作方面的关键点,都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

人教版六上数学《数学广角——数与形》微课精讲+课件教案试卷

人教版六上数学《数学广角——数与形》微课精讲+课件教案试卷 知识点: 一、2+4+6+8+10+12+14+16+18+20=(110) 规律:从2开始的n个连续偶数的和等于n×(n+1)。 10×(10+1)=10×11=110 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的和正好是这串数个数的平方。 二、从2起连续偶数的和等于偶数个数的平方加偶数个数(即(n2+n),或等于偶数个数乘比偶数个数大1的数即n×(n+1)。

补充内容(位置) 1、我们用数对(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确定点的位置。如数对(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竖排叫列(从左往右看)横排叫行(从前往后看),先数列再数行。 2、平移时用“上”“下”“前”“后”“左”“右”来表述,平移时图形的现状不变。 3、图形左、右平移:行不变;图形上、下平移:列不变 补充内容(“鸡兔同笼”问题) 一、“鸡兔同笼”问题的特点: 题目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数,要求根据总数量,求出各未知数的单量。 二、“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方法 1、假设法(1)假如都是兔(2)假如都是鸡;

(一般假设都是大数(脚多的),再求出两个脚的相差量,用大的相差量除以小的相差量得到小数(脚少的)最后再用总的头减小数得到大数。(我们称为设大得小,设小得大) 例,有34个同学去划船,大船每船坐4人,小船每船坐2人,租12条船刚好坐满,问大船和小船各租了几条。 假设法: ①假设全部是大船则坐12×4=48(人) ②那么实际人数与大船做的人数相差48-34=14(人), ③实际一条大船比一条小船多坐4-2=2(人) ④大的相差量÷小的相差量得到小的量(即得到小船的数量),14÷2=7(条) ⑤总的船减小的船得到大的船12-7=5(条)。(要注意单位) 2、列方程法:例有34个同学去划船,大船每船坐4人,小船每船坐2人,租12条船刚好坐满,问大船和小船各租了几条。解:设大船有X条,则小船有12-X条 4X+2×(12-X)=34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1课时 圆的认识(1) 人教版

第五单元《圆》 第1课时圆的认识(1) 教学内容:认识圆及各部分名称(教材第57-58页内容及练习十三第1-5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探索出圆的特征及同一个圆内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想象、概括等能力。 教学重点:直观地认识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明确圆心与圆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半径与圆的大小的关系。 教学准备:较硬的纸片,圆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1.出示生活中圆形物体的图片,让学生找“圆”。 2.师:古希腊有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丽的!”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生活中到处都有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圆的奥秘。 3.揭题:圆的认识。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引入 师:你会画圆吗?你能怎样画圆? 学生会说出很多画圆的工具,如带圆孔的三角尺,硬币,量角器,圆规等。 2.以物画圆 组织学生用硬币、瓶盖、带圆孔的三角尺画圆,然后呈现学生作品,问:你对这样的画圆方法有什么想法?学生会指出这样的画圆方法存在着一些局限:如画出的圆不太标准,大小受限制。 3.用圆规画圆 (1)引出画圆的常用工具——圆规,让学生试一下手中的圆规。 通过用实物画圆和把剪好的图形纸片反复对折,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圆是曲线,找到并认识圆心,为下节课认识圆是轴对称图形及圆有无数条对称轴等打下基础。 (2)提出要求。 ①画一画:尝试在纸上画一个圆。 ②想一想:圆规为什么能画圆?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③比一比:用圆规画圆有什么优点? (3)展示反馈。 ①出示学生作品,讨论:圆规为什么能画圆?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学生会说它有两个脚,其中一个脚上的针尖是用来固定的,另一个脚上的铅笔是可以画圆的;两个脚可以随意叉开;把一个脚固定,另一个脚就可以旋转…… 根据学生的回答,择机介绍圆的各部分名称(圆心就是针尖这个点,半径就是圆规两脚

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8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第2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8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第2课时课题数与形(2)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在初步学习了利用图形形象地表示出数的规律的基础上,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体现创新操作,渗透“极限”的思想。 例2的分析方法有很多,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尝试用多种画图方法进行分析,同时向学生渗透了“极限”的数学思想。 学习目标 1.借助“数”“形”之间的关系,解决相关问题。 2.在学生初步了解、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同时,体验到数学的“极限”思想。学习重点借助“数形结合”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难点借助“数形结合”将抽象、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学具准备:圆规、刻度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活动激趣。(5分钟) 1.看演示,回答问题。 (1)观察,汇报课件中 图形演示的分数。 (2)观察课件演示,说 出各分数之和。 (3)直接推算计算结果: 63/64。 2.认真倾听,明确学习任 务。 1.观察下图,请根据形与数的规律 摆下去,第10个数是(114)。

二、 探究新 知。(16 分钟) 1.学习例2。 (1)观察算式特点:无 数个单位分数相加,且从第二 个数开始,每个数是前一个数 的1/2。 (2)探究解法。 ①确定表示单位“1”的 图形(图、线段、长方形、正 方形等)。 三、 拓展提 高。(15 分钟) 1.学生独立完成第108页第2 题。 2.引导完成教材111页第6题。 3.教师可讲解例题,巩固学生课 堂所学。 例题找规律填空。 1.独立思考完成,小组交 流学习成果,全班订正。 2.小组合作完成。 小刚一共下了2盘,分别 和小林、小强下的。 思路提示从上到下外围 数字都是2,内部数字都是它 的左上角与右上角两个数字 的积。 规范解答2×4=8,8×2=16即 3.请将一根绳子沿中间对折,再沿 对折的绳子中间再对折,这样连续对折 5次,最后用剪刀沿对折5次后的绳子 的中间将绳子剪断,此时绳子将被剪成 多少段? 答:第一次对折,将绳子中间剪断, 绳子被剪成3段;第二次对折,沿绳子 剪断,绳子被剪成5段……依次类推, 对折5次后,沿绳子中间剪断,绳子被 剪成了33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节约用水》黄冈小状元

节约用水 基础训练 1.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下面是六(1)班同学对校园里几个漏水水龙头的漏水情况的调查结果。 (1)请你计算出每个水龙头的漏水速度,并填入上表。 (2)每个水龙头的漏水速度不一样,用哪个数来代表不同的水龙头漏水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 (3)平均每个水龙头每分钟漏水约多少毫升?(得数保留整数) 2.一个滴水的水龙头大约每分钟漏水50毫升。 (1)请你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 一个水龙头一天漏水量折线统计图 (2)每所学校有5个水龙头漏水,全市有300所学校用自来水,如果照这样计算,全年大约要浪费多少吨水?(一年按365天计算,1升水的质量是1千克)

(3)平均每吨水价为3元,一共要多支付多少水费? (4)如果1个人1年用30吨水,这些水可供多少人用1年? 3.苹苹刷牙时不间断地放水30秒,用水约 4.5升,黄霏霏采用节约用水的方式用口杯接水刷牙,需要3口杯水,每口杯水约0.25升。 (1)苹苹一次刷牙的用水量相当于黄霏霏多少次刷牙的用水量? (2)采用节水刷牙的方式,照上面的用水量计算,一个三口之家按每人每日刷牙两次算,每月(按30日计算)可节约用水多少升? 拓展运用 4.壮壮家在抽水马桶水箱里放一个饮料瓶,每次冲马桶可以节约用水600毫升,以每天冲马桶12次计算,他家在2019年这一年里可以节约用水多少升?

参考答案: 1.(1)50 49 51 50 50 (2)50 (3)50毫升 2.(1)画图略(2)39420吨(3)118260元(4)1314人 3.(1) 4.5÷(0.25×3)=6(次) (2)(4.5-0.25×3)×2×3×30=675(升) 4.600毫升=0.6升 0.6×12×365=2628(升)

状元大课堂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状元大课堂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分数乘法,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分数乘法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分数乘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3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分数乘法计算题,请学生口答答案,通过简单的练习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内容的学习。 2. 新课内容(35分钟) 教师讲解分数乘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例题的分析和解答,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师讲解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通过例题的分析和解答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3. 小组合作学习(10分钟) 教师出示探究问题:请同学们小组内合作探究,探讨分数乘法的方法,并归纳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共同探

讨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分数乘法的概念和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4. 分享交流(8分钟) 教师请各小组代表上台分享探究成果,教师对各组的计算方法进行点评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的探究成果进行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 5. 课堂练习(10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分数混合运算的题目,请学生口答答案。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6. 课堂小结(3分钟)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加深印象。 四、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回家后完成一些关于分数乘法和混合运算的习题,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掌握得比较好。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分数乘法的概念还不够清晰,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解和掌握。今后,我将继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强化突破》黄冈小状元

第六单元强化突破 易错与巩固 1.填一填。 (1)如右图,在买房时,不少买家选择分期付款, 图中的“30%”表示首次付款钱数占( )的30%。 (2)甲数是乙数的85,甲数比乙数少( )%,乙数比甲数多( )%。 (3)把1.29、7 21、128.9%、1.285、1.285·这五个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 (4)一种产品原来每件的成本是600元,由于原材料涨价,成本提高了15%,现在每件产品的成本是( )元。 (5)一条公路,已修的是没修的20%,已修了400米,这条公路全长( )米。 (6)服装店张阿姨先对一件衣服提价20%,后来没有卖出,她又降价20%出售,张阿姨的最后卖价相当于原价的( )%。 2.看图列式计算。 (1) (2) 技巧与变式 3.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某商品在实体店的价格是每件50元,比某网店的价格贵10元,贵了( )。 A.61 B.20% C.25%

(2)一件商品原来在甲、乙两商店的售价相同。甲商店先提价10%,再降价10%;乙商店先降价10%,再提价10%。现在甲商店和乙商店的售价相比,结果是( )。 A.售价一样 B.乙商店售价高 C.甲商店售价高 (3)一项工程,原计划10个月完成,实际提前2个月完成。工作时间缩短了( ),工作效率提高了( )。 A.12.5% B.20% C.25% (4)一件上衣,如果卖84元,可赚12%;如果要赚40%,那么卖价应该是( )元。 A.98 B.100 C.105 4.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196×43+53)÷25% (2)32×37.5%+83×32 5.交警对3辆货车的载质量进行检查,情况如下表。 (1)这3辆货车中,超载最严重的是第几辆?(写出解决问题的过程)

七彩课堂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课件

七彩课堂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课件 一、引言 六年级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数学作为主要学科之一,更是受到广泛关注。本课件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为基础,通过生动有趣的课件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二、课件内容 1.分数乘法 本部分主要介绍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方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 用。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原理,掌握计算技巧。 2.分数除法 本部分重点讲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意义及应用。通过对比分数乘法和除法的异同点,加深学生对分数运算的理解。 3.比和比例 本章节介绍比和比例的基本概念、性质及应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比和比例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圆与扇形 本部分主要学习圆与扇形的相关概念、性质及计算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 5.百分数

本章节重点讲解百分数的意义、计算方法及应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统计与概率初步知识 本部分介绍统计与概率的初步知识,包括统计图表的制作、概率的基本概念等。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和概率意识。 7.综合与实践 本章节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数学活动和实践项目,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课件特色 1.生动有趣:课件采用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积极性。 2.互动性强:课件中设置了许多互动环节,如小游戏、小测验等,让学 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3.内容丰富:课件涵盖了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主要知识点,同时穿插 了一些拓展内容,帮助学生开阔视野。 4.实用性强:课件不仅适用于课堂教学,也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和复习巩 固。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_《第四单元强化突破》黄冈小状元

第四单元强化突破 易错与巩固 1.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8∶30 9532: 15∶43 0.6∶0.12 2.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09∶6 6 583: 52∶65 0.5∶2.5 34∶2.8 43km ∶600m 3.辨一辨。(对的画“√”,错的画“×”) (1)如果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0.6,那么甲数和乙数的比值也是0.6,甲数和乙数的最简整数比是53。 ( ) (2)龙一鸣与壮壮的年龄比是4∶3,壮壮与淘淘的年龄比是6∶7,龙一鸣与淘淘相比,淘淘的年龄大。 ( ) (3)如果a ∶b =5∶9,那么a =5,b =9。 ( ) (4)今年妈妈与淘淘的年龄比是8∶1,两年后他们的年龄比不变。( ) 4.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如果把3∶7的前项加上9,要使它的比值不变,后项应该( )。 A.加上9 B.乘4 C.加上18 (2)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面积也相等,它们的高的比是( )。 A.1∶1 B.2∶1 C.1∶2 (3)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录入一份稿件,甲用30分钟,乙用20分钟,甲、乙两人的工作效率比是2∶3 B.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2∶3,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C.最简整数比的前项和后项一定是互质数 (4)扶贫小组买来24头牛,他们准备把这些牛按一定比分给三家贫困户饲养,这个比可能是( )。 A.1∶1∶3 B.1∶2∶3 C.2∶3∶4 (5)用35根1米长的栅栏靠墙围成一块长方形菜地(如图),长和宽的比是3∶2,这块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是( )平方米。 A.150 B.294 C.73.5 技巧与变式 5.(1)画一个长方形,面积是48cm ²,长和宽的比是4∶3,标上①。 (2)画一个长方形,周长是20cm ,长和宽的比是3∶2,标上②。 6.下图中两个平行四边形重叠的部分相当于甲的121,相当于乙的4 1,甲、乙两

202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3.用商不变的规律简便计算(练习十七)】

练习课(练习十七) 1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状元成才路数学慕课堂,我是小颖老师。 2 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练习课。 3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运用商的变化规律使除法笔算变得简便。 下面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独立计算。 560÷80 630÷20 700÷25 180÷36 910÷70 9000÷600 140÷35 800÷50 4 先来看第一小题560÷80,同时去掉被除数和除数末尾的一个0,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商不变,56÷8=7,所以560÷80=7。 630÷20,同样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63÷2算出来商是31,余数是1,商不变,但是余数也除以了10,那么写630÷20 的结果时,商不变,余数要用1乘10,即余数是10。所以630÷20=31……10。 5 700÷25 ,这道题的除数末尾没有0,是25,25乘4等于100,我们可以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4,商不变,将原式转化成2800÷100,等于28÷1=28。所以700÷25=28。 180÷36,这道题的除数也不是整十数,我们也可以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6,商不变,将原式转化成30÷6,除数转化成了一位数,口算得5,所以180÷36也等于5。 6 910÷70,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商不变,91÷7=13,所以910÷70=13 9000÷600,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0,同时去掉被除数和除数末尾的两个0,商不变。90÷6=15,所以9000÷600=15 7 140÷35,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7,将除数转化成一位数,20÷5=4,所以140÷ 35=4;我们也可以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2,将除数转化成整十数,280÷70=4

【核心素养】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数学课件+教案

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材第19页例1及第20页做一做。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了解确定位置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日常 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 三、重点难点 根据条件正确确定物体的位置。 四、教具学具 例题主题图,教材第20页“做一做”图片投影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联系实际。 新学期,我们班又迎来了一名新同学,他对于学校的位置还不很熟悉,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给他当向导,让他尽快熟悉各专用教室的位置。 集体来到操场,用手势表示出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 分组练习,辨认方向。

二.教学实施 1.出示例1。 老师板书:目前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距离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 学生反复读几遍。 老师提问: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 小组讨论,然后集体订正答案。 老师追问:如果只有这个条件,能够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吗? 小组讨论,说说各小组的想法。 老师接着问:如果只知道台风中心到A市的距离,能够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吗? 经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想确定一个物体的准确位置,只知道方向或距离是不行的,要同时知道这两个条件才行。 老师:前面我们已经掌握了准确确定位置的方法,那怎么求台风大约多少小时到达A市? 学生:根据“速度×时间=路程”这一关系可以求出。 600÷20=30(时) 答:台风大约30小时后到达A市。 2.尝试练习。

(1)投影出示教材第20页的“做一做”。 (2)说出八个方向。 (3)看一看:从图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4)投影出示要解答的问题。 ①学校在小明家北偏东25°的方向上,距离是400米。 ②书店在小明家东偏南30°的方向上,距离是200米。 ③邮局在小明家西偏南35°的方向上,距离是600米。 ④游泳馆在小明家西偏北40°的方向上,距离是600米。 (5)想一想。 解答这些问题,需要用什么工具?(量角器、直尺) 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6)尝试独立完成。 (7)交流解题中遇到的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

文章 来源莲山 课件 第一单元位置 教学内容:确定物体位置地方法(教材~页地例、例,练习一~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结合教材提供地素材,自主探索确定物体位置地方法,并能利用方格纸依据两个数据确定物体地位置 、能把自己地思维过程与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与同伴进行很好地交流、合作. 、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地价值,产生对数学地亲切感. 重难点、关键: 、重难点: 运用两个数据准确表示物体位置. 、关键 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导入新课 、介绍位置 由学生介绍自己座位所处地位置,然后再介绍几个好朋友所处地位置. 学生介绍位置地方式可能有以下两种: ()用“第几组第几座”描述. ()用在我地“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来描述. 、谈话导入 ()教师肯定以上学生描述地方式. ()明确说明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学习确定位置地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位置 二、探索活动,获取新知 、教学例 实物投影出示主题图:班级座位图 ()说一说 学生观察座位图,想说谁地位置就跟同伴说一说. ()想一想 师:李刚地位置在哪里?可以怎样说? 学生可能有不同地回答,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 ()写一写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地方式把李刚地位置表示出来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课堂,记录不同地表达方式. :展示几个不同地表达方式 ()讨论 师:同样都是李刚地位置,大家表示地方法却各有不同.虽然所有地方法都有道理,但是总让人感到太麻烦.你有什么好建议,可以用一种统一地既清楚又简便地方法来表示? ()探索用数据表示位置地方法. 结合已有地表示方法“第列,第行”,并在学生讨论地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用数据表示位置地方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