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化学申少华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普通化学申少华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普通化学申少华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一

一、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填“√”,错的填“×”)

1. )g (O 2

1)g (H 22+===O(l)H 2和)g (O )g (2H 22+===O(l)2H 2的Θ

?m r H 相同。

( × )

2. 功和热是在系统和环境之间的两种能量传递方式,在系统内部不讨论功

和热。(√ )

3. 反应的H ?就是反应的热效应。 (× )

4. Fe(s)和

)

l (Cl 2的

Θ

?m

r H 都为零

( × )

5. 盖斯定律认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与途径无关,是因为反应处在可逆条件下进行的缘故。

( × )

6. 同一系统不同状态可能有相同的热力学能。 (× )

7. 由于H ?=p q ,H 是状态函数,H ?的数值只与系统的始、终态有关,而

与变化的过程无关,故p q 也是状态函数。 (×)

8. 由于3CaCO 固体的分解反应是吸热的,故它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是负值。 ( × )

9. 当热量由系统传递给环境时,系统的内能必然减少。 (× )

10. 因为q ,w 不是系统所具有的性质,而与过程有关,所以热力学过程中

(w q +)的值也应由具体的过程决定。 (× )

二、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的标号填入空格内)

1. 对

( B )

A. 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

B. 没有物质交换,只有能量交换

C. 既没物质交换,又没能量交换

D. 没有能量交换,只有物质交换

2.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w q U +=?只适用于 (

C

)

A. 理想气体

B. 孤立体系

C. 封闭体系

D. 敞开体系 3. 环境对系统作10kJ 的功,且系统又从环境获得5kJ 的热量,问系统内能变

( D )

A. 15-kJ

B. 5-kJ

C. +5kJ

D. +15kJ

4.

已知

2PbS(s)

+

3)g (O 2===

2PbO(s)

+

2)g (SO 2的

Θ

?m r H =4.843-1mol kJ -?,则该反应的V q 值是多少1mol kJ -??

( D )

A. 840.9

B. 845.9

C. 9.845-

D. 9.840-

5. 通常,反应热的精确实验数据是通过测定反应或过程的哪个物理量而获得的。

( D )

A. H ?

B. V p ?

C. p q

D. V q

6. 下列对于功和热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哪个? ( A )

A. 都是途径函数,无确定的变化途径就无确定的数值

B. 都是途径函数,对应于某一状态有一确定值

C. 都是状态函数,变化量与途径无关

D. 都是状态函数,始终态确定,其值也确定

7. 在温度T 的标准状态下,若已知反应A→2B 的标准摩尔反应焓Θ

?1,m r H ,与反应2A→C 的标准摩尔反应焓Θ

?2,m r H ,则反应C→4B 的标准摩尔反应焓Θ?3

,m r H 与

Θ

?1

,m r H 及

Θ

?2

,m r H 的关系为

Θ

?3

,m r H =?

A. ΘΘ?+?2,1,2m r m r H H

B. Θ

Θ?-?2,1,2m r m r H H C. ΘΘ?+?2,1,m r m r H H D. ΘΘ?-?2,1,2m r m r H H

8. 对于热力学可逆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哪个? ( C)

A. 变化速率无限小的过程

B. 可做最大功的过程

C. 循环过程

D. 能使系统与环境都完全复原的过程 9. 下述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个?

( D )

A. 焓只有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才与系统吸热相等

B. 焓是人为定义的一种具有能量量纲的热力学量

C. 焓是状态函数

D. 焓是系统能与环境进行热交换的能量

10. 封闭系统经过一循环过程后,其下列哪组参数是正确的? ( C )

A. q =0,w =0,U ?=0,H ?=0

B. q ≠0,w ≠0,U ?=0,H ?=q

C. q =w -,U ?=w q +,H ?=0

D. q ≠w ,U ?=w q +,H ?=0 11.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哪个?

( B )

A. 状态函数都具有加和性

B. 系统的状态发生改变时,至少有一个状态函数发生了改变

C. 因为V q =U ?,p q =H ?,所以恒容或恒压条件下,q 都是状态函数

D. 虽然某系统分别经过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都可达到相同的状态,但不可逆过程的熵变值不等于可逆过程的熵变值。

12. 盖斯定律反映了

( B )

A. 功是状态函数

B. H ?取决于反应体系的始终态,而与途径无关。

C. 热是状态函数

D. H ?取决于反应体系的始终态,也与途径有关。 13. 298K

时,下列各物质的Θ

?m f H 等于零的是哪个?

A. 石墨

B. 金刚石

C. 溴气

D. 甲烷

14. 在下列反应中,进行l mol 反应时放出热量最大的是哪个? ( C )

A. )g (O 2)l (CH 24+===O(g)H 2)g (CO 22+

B. )g (O 2)g (CH 24+===O(g)H 2)g (CO 22+

C. )g (O 2)g (CH 24+===O(l)H 2)g (CO 22+

D. )g (O 2

3

)g (CH 24+

===O(l)H 2)g (CO 2+ 15. 下列反应中Θ?m r H 等于产物Θ

?m f H 的是( D )

A. CO 2(g) + CaO(s) === CaCO 3(s)

B.

HI(g)(g)I 2

1

(g)H 2122===+ C. H 2(g) + Cl 2(g) === 2HCl(g) D. O(g)H (g)O 2

1

(g)H 222===+

三、计算及问答题

1.试计算下列情况的热力学能变化:

(1) 系统吸收热量500J ,对环境作功400J ;

解:J w q U 100)400()500(=-++=+=? (2) 系统吸收热量500J ,环境对系统作功800J 。 解:J w q U 1300)800()500(=+++=+=?

2. 在37

3.15K 和100kPa 下,由1mol 水汽化变成1mol 水蒸气,此气化过程中系统吸热40.63kJ 。求:

(1) 系统膨胀对外作功w =?(液体水体积可忽略不计) (2) 此过程内能改变U ?=?

解:(1)13)(.10.315.37310314.81---=???-=-=∑mol kJ RT w B

g B ν

2)

13)(.53.3715.37310314.8163.40--=???-=-==?∑mol kJ RT q q U B

g B p v ν

3.反应N 2(g)+3H 2(g) === 2NH 3(g)在恒容量热器中进行,生成2mol NH 3时

放热82.7kJ ,求反应的)K 15.298(Θ?m

r U 和298K 时反应的)K 15.298(Θ

?m r H 。 解:kJ q U v m

r 7.82-==?Θ

13)(.7.8715.29810314.8)312(7.82--Θ

-=???--+-=+==?∑mol kJ RT q q H B

g B v p m r ν

4. 已知100kPa ,18℃时1mol Zn 溶于稀盐酸时放出151.5kJ 的热,反应析出1mol 2H 气。求反应过程的w ,U ?,H ?。

解:)()()()(2g H aq ZnCl aq HCl s Zn +===+

1.5.151--==?mol kJ q H p

13),(.42.229110314.81---=???-=-=∑mol kJ RT w B

g B ν

1,.92.15342.25.151--=--=-==?∑mol kJ RT q q U B

g B p v ν

5. 在下列反应或过程中,V q 与p q 有区别吗?简单说明。并根据所列的各反应条件,计算发生下列变化时,各自U ?与H ?之间的能量差值。

(1) HS(s)NH 4??

→?C

25o S(g)H )g (NH 23+,2.00mol HS(s)NH 4的分解; (2) (g)Cl (g)H 22+??→?C

25

o

)g (2HCl ,生成1.00mol )g (HCl ; (3) (s)CO 2??→?C

25

o

)g (CO 2,5.00mol (s)CO 2(干冰)的升华; (4)

NaCl(aq)(aq)AgNO 3+??→?C

25o (aq)NaNO )AgCl(s 3+,沉淀出

2.00mol )AgCl(s 。

:(1)

13,.96.429810314.8)11(2---=???+?-=-=?-?∑mol kJ RT H U B

g B νξ

(2)无体积变化,H U ?=?

(3) 13,.39.1229810314.815---=????-=-=?-?∑mol kJ RT H U B

g B νξ

(4) 无体积变化,H U ?=?

6. 计算下列反应的(1) )K 15.298(Θ?m

r H ;(2) )K 15.298(Θ

?m r U 和(3) 298.15 K 进行l mol 反应时的体积功体w 。

)g (Cl 4)g (CH 24+===)g (HCl 4)l (CCl 4+

解::./)15.298(1-Θ

?mol kJ K H m f -74.81 0 -135.44 -92.307

(1)

1.86.429)81.74(0)44.135()307.92(4)15.298(-Θ

Θ-=----+-?=?=?∑mol kJ H K H m B

f B m r ν

(2)RT K H K U B

g B m r m

r ∑-?=?Θ

Θ,)15.298()15.298(ν =-429.86-(4-4-1)13.38.42715.29810314.8---=???mol kJ (3)13g ,.479.215.29810314.8)144(--=???---=-=∑mol kJ RT w B

B ν体

7. 葡萄糖完全燃烧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g (O 6)s (O H C 26126+===O(l)H 6)g (CO 622+,Θ?m r H =2820-1mol kJ -?

当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时,上述反应热约30%可用做肌肉的活动能量。试估计一食匙葡萄糖(3.8 g)在人体内氧化时,可获得盼肌肉活动的能量。 解:1.16.180-=mol g M 葡萄糖

kJ m M H E m r 18%308.316

.1802820

%30=??=???-=Θ

葡萄糖

8.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g (CO 3)s (O Fe 32+===)g (CO 3)s (Fe 22+,Θ?1m r H =6.27-1mol kJ -? )g (CO )s (O 3Fe 32+===)g (CO )s (O Fe 2243+,Θ?2m r H =6.58-1mol kJ -? )g (CO )s (O Fe 43+===)g (CO )s (3FeO 2+,Θ?3m r H =1.381

mol kJ -? 不用查表,试计算下列反应的Θ

?4m r H 。

)g (CO )s (FeO +===)g (CO )s (Fe 2+

解:13,2,1,4

,.7.166

23-Θ

ΘΘΘ-=?-?-H ?=H ?mol kJ H H m r m r m r m r

9. 利用附录3数据,计算下列反应的)K 15.298(Θ

?m

r H 。 (1) )aq (H 2)s (Zn ++===)g (H )aq (Zn 22++ (2) O(l)H )s (CaO 2+===)aq (OH 2)aq (Ca 2-++

解:(1))15.298()15.298(,K H K H B m f B

B m r Θ

Θ?=?∑ν

=0+(-153.89)-0-0=-153.89kJ.mol -1

(2))15.298()15.298(,K H K H B m f B

B m r ΘΘ?=?∑ν

1.90.81)83.285()09.635()83.542()994.229(2--=-----+-?=mol kJ 10. 已知在25℃和标准状态下,1.00g 铝燃烧生成Al 2O 3(s)放热30.92kJ ,求

Al 2O 3(s)的Θ

?m f H (298K)。

解:11132.68.1669.92.30.272)298,(---Θ

-=??-=?mol kJ g kJ mol g K O Al H m f

11. 用来焊接金属的铝热反应涉及32O Fe 被金属Al 还原的反应:

)s (O Fe )s (Al 232+?→?)s (Fe 2)s (O Al 32+,试计算:(1) 298K 时该反应的Θ

?m r H 。

(2) 在此反应中若用267.0g 铝,问能释放出多少热量?

解:(1))15.298()15.298(,K H K H B m f B

B m r Θ

Θ?=?∑ν

=1.5.85102)2.824()7.1675(02--=?----+?mol kJ

(2)1.19.4210)5.851(27

20

.267)298(-Θ

-=-??=

??=mol kJ K H q m r ξ 12. 已知)l (H N 42、

42O N (g)和O H 2(l)在298.15K 时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分别是50.631mol kJ -?、9.661mol kJ -?和80.285-1mol kJ -?,计算火箭燃料联氮和氧化剂四氧化二氮反应:

)g (O N )l (H 2N 4242+===O(l)H 4)g (N 322+

(1) 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变Θ

?m r H =?

(2) 计算32 g 液态联氮完全氧化时所放出的热量为多少?

解:(1) )15.298()15.298(,K H K H B m f B

B m r Θ

Θ?=?∑ν

1.1

2.12546

3.50266.903)80.285(4--=?--?+-?=mol kJ

(2) 1.06.627)12.1254(32

232

)298(-Θ

--=-??=??=mol kJ K H q m

r ξ 13. 试通过计算说明下列甲烷燃烧反应在298.15K 进行1mol 反应进度时,

在定压和定容条件燃烧热之差别,并说明差别之原因。

CH 4(g) + 2O 2(g) === CO 2 (g) + 2H 2O(l)

解:13,.96.415.29810314.8)121(1--=???--?-=-=?-?∑mol kJ RT H U B

g B νξ

原因:0,≠∑B

g B ν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现代化学2013(博士)期末考试真题及其答案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3年《现代化学》考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50分) 1、以C60为例,谈谈富勒烯的结构特点。 富勒烯(Fullerene)是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一类新型球状分子。是由碳原子组成的一系列球形分子的总称,是碳的第三种同素异形体。富勒烯中的每个碳原子与相邻三个碳原子相连形成a单键,剩余P轨道在球壳外围和内腔形成球面离域大兀键,相当于一种封闭而中空的稠环芳香碳素体。在富勒烯中,只有五元环和六元环两种碳环,根据欧拉公式可知,五元环的数目固定为12个,而六元环的数目n可以用如下公式计算:n=N/2一10,其中N为碳原子数。.Kroto认为C60可能具有类似的球形结构,在结构上达到稳定.该设想经过研究人员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C60分子为封闭的笼状结构假设.即C60为60个碳原子组成的球形32面体,其中有12个五边形面和20个六边形面,60个顶点分别由60个碳原子占据,与足球结构类似,所以也称之为“足球烯," ( Footballene) . C60等不含氢原子但有不少双键,按有机化学习惯称作烯.由于这类分子不属于烃,而命名却用烯,人们不太容易接受,所以习惯上人们称之为“巴基”. C60分子点群为I h,具有五重对称性,分子中60个碳原子完全等价.由于球而弯曲效应和五元环的存在,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介于石墨晶体中、sp2和金刚石中sp3杂化之间. 2、简述碳纳米管的结构特征。 碳是自然界性质独特的兀素之一,它可以通过Sp3杂化或Sp2杂化,分别形成近乎各向同性的金刚石结构或各向异性的六角网格石墨层状结构。石墨层面内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电子形成的σ键及2P Z轨道电子形成的π键相联结,形成牢固的六角环网状结构,而层间则以微弱的范德华力(Van der Waals force)相结合。层面内与层间键合力的巨大差异,导致石墨晶体结构遭到破坏时,总是碎化为微小尺度的片状微晶。当石墨微晶的尺寸很小(介观层次,1

中国矿业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中国矿业大学 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章新生入学 第一条按照国家招生规定由我校录取的新生,必须持我校《录取通知书》和学校规定的有关证件,按照《录取通知书》的要求和规定的日期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写信并附原单位或所在街道、乡镇证明,向校招生办公室请假,请假一般不得超过两周。未请假或请假逾期两周不报到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二条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复查。复查内容包括政治与思想道德、业务、身体健康状况等,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并发给学生证。复查不合格者,依据不同情况,分别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第三条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学籍者,一经查实,取消其学籍。情节恶劣的,报请有关部门查究。 第四条对患有疾病的新生,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下同)诊断不宜在校学习的,允许其申请保留入学资格一年,并应于通知之日起一周内办理离校手续,户口回原籍。逾期不办理离校手续,取消入学资格。保留入学资格者不具有学籍,不享受在校生待遇,医疗费自理。保留入学资格期间经治疗康复者,必须在保留入学资格的次年6月份以前,向校招生办公室书面提出入学申请,并附县级以上医院诊断证明,经本校校医院复查合格者,重新办理入学手续。复查不合格或逾期不办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二章学制、学生在校年限 第五条本科学制四年(建筑学专业学制五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本科生在校最长年限(含休学)为所在专业学制加三年,超过此年限者,不予注册。 第六条提前达到毕业要求者,可申请提前一年毕业;不能在学制年限内达到毕业要求且符合学校相关规定者,可申请延长学习年限。提前毕业或延长学习年限者,须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申请、缴费等手续。 第三章注册与考勤 第七条注册 1.注册是学生取得学习资格必须履行的手续,每学期开学一周内,学生办理注册手续,以取得本学期的学习资格。 2.秋季学生注册时,必须缴清有关费用,再持本人学生证及学校有关业务部门出具的缴费收据到所在学院办理注册手续。由经办人员在学生证上加盖注册印章并对购火车票“优惠卡”充值,进行网上注册。 3.学生因病或其他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不能如期注册者,必须及时以书面形式向其所在学院请假,并提供相关证明,经主管院长同意后方可延期一周注册;学生未经请假或请假未获批准逾期两周及以上不注册者,视为放弃学籍,按退学处理。 4.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法缴清有关费用者,须以书面形式向学院提出延期注册申请并作出缴费承诺,经学院批准可在办理助学贷款或者其他形式资助后,到所在学院办理注册等手续。 5.学生证遗失者,注册时须出示本人身份证或相关证件,经办人员将其情况记录在案。待学生证补办后,再加盖注册章。 6.休学学生经批准复学后,按学校规定的日期到校办理复学注册手续。 7.学院于开学第二周内将未按时注册(含延期注册)学生名单报教务部。 8.未按学校规定缴纳有关费用或者其他不符合注册条件的不予注

测量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高井祥)

第一章绪论 1 测量学在各类工程中有哪些作用? 答:测量学在诸多工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地质勘探工程中的地质普查阶段,要为地质人员提供地形图和有关测量资料作为填图的依据;在地质勘探阶段,要进行勘探线、网、钻孔的标定和地质剖面测量。在采矿工程中,矿区开发的全过程都要进行测量,矿井建设阶段生产阶段,除进行井下控制测量和采区测量外,还要开展矿体几何和储量管理等。在建筑工程中,规划和勘测设计的各个阶段都要求提供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施工阶段,将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测设于实地,作为施工的依据;工程结束后还要进行竣工测量绘制各种竣工图。 2 测定和测设有何区别? 答测定是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将测区内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供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和国防建设使用。 测设(也称放样)就是把图上设计好的建筑物的位置标定到实地上去,以便于施工 3 何谓大地水准面、绝对高程和假定高程? 答与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向陆地延伸所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在局部地区或某项工程建设中,当引测绝对高程有困难时,可以任意假定一个水准面为高程起算面。从某点到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假定高程。 4 测量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中坐标系的表示方法有何不同? 答在测量中规定南北方向为纵轴,记为x轴,x轴向北为正,向南为负;以东西方向为横轴,记为y轴,y轴向东为正,向西为负。测量坐标系的Ⅰ、Ⅱ、Ⅲ、Ⅳ象限为顺时针方向编号。测量坐标系与数学坐标系的规定是不同的,其目的是为了便于定向,可以不改变数学公式而直接将其应用于测量计算中。 5 测量工作的两个原则及其作用是什么? 答“先控制后碎部、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是测量工作应遵循的一个原则,保证全国统一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使地形图可以分幅测绘,加快测图速度;才能减少误差的累积,保证测量成果的精度。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另一个原则就是“步步有检核”。这一原则的含义是,测量工作的每项成果必须要有检核,检查无误后方能进行下一步工作,中间环节只要有一步出错,以后的工作就会徒劳无益,这样可保证测量成果合乎技术规范的要求。 6 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高程测量、距离测量和水平角测量是测量的基本工作。

普通化学教材参考答案 申少华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一 一、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填“√”,错的填“×”) 1. )g (O 2 1)g (H 22+===O(l)H 2和)g (O )g (2H 22+===O(l)2H 2的Θ ?m r H 相同。 ( × ) 2. 功和热是在系统和环境之间的两种能量传递方式,在系统内部不讨论热。 (对 ) 3. 反 应 的 H ?就是反应的热效应。 (× ) 4. Fe(s) 和 ) l (Cl 2的 Θ ?m r H 都为零 。 ( × ) 5. 盖斯定律认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与途径无关,是因为反应处在可逆条件下进 行 的 缘 故 。 ( × ) 6. 同一系统不同状态可能有相同的热力学能。 (× ) 7. 由于H ?=p q ,H 是状态函数,H ?的数值只与系统的始、终态有关,而 与变化的过程无关,故p q 也是状态函数。 (×) 8. 由于3CaCO 固体的分解反应是吸热的,故它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是负值。 ( × ) 9. 当热量由系统传递给环境时,系统的内能必然减少。 (× ) 10. 因为q ,w 不是系统所具有的性质,而与过程有关,所以热力学过程中 (w q +)的值也应由具体的过程决定。 (× ) 二、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的标号填入空格内) 1. 对 于 封 闭 体 系 , 体 系 与 环 境 间 ( B ) A. 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 B. 没有物质交换,只有能量交换

C. 既没物质交换,又没能量交换 D. 没有能量交换,只有物质交换 2.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w q U +=?只适用于 ( C ) A. 理想气体 B. 孤立体系 C. 封闭体系 D. 敞开体系 3. 环境对系统作10kJ 的功,且系统又从环境获得5kJ 的热量,问系统内能变 化 是 多 少 ? ( D ) A. 15-kJ B. 5-kJ C. +5kJ D. +15kJ 4. 已知 2PbS(s) + 3)g (O 2=== 2PbO(s) + 2)g (SO 2的 Θ ?m r H =4.843-1mol kJ -?,则该反应的V q 值是多少1m o l kJ -?? ( D ) A. 840.9 B. 845.9 C. 9.845- D. 9.840- 5. 通常,反应热的精确实验数据是通过测定反应或过程的哪个物理量而获得的。 ( D ) A. H ? B. V p ? C. p q D. V q 6. 下列对于功和热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哪个? ( A ) A. 都是途径函数,无确定的变化途径就无确定的数值 B. 都是途径函数,对应于某一状态有一确定值 C. 都是状态函数,变化量与途径无关 D. 都是状态函数,始终态确定,其值也确定 7. 在温度T 的标准状态下,若已知反应A→2B 的标准摩尔反应焓Θ ?1,m r H ,与反应2A→C 的标准摩尔反应焓Θ ?2,m r H ,则反应C→4B 的标准摩尔反应焓Θ?3 ,m r H 与 Θ ?1 ,m r H 及 Θ ?2 ,m r H 的关系为 Θ ?3 ,m r H =? ( D ) A. ΘΘ?+?2,1,2m r m r H H B. Θ Θ?-?2,1,2m r m r H H C. ΘΘ?+?2,1,m r m r H H D. ΘΘ?-?2,1,2m r m r H H 8. 对于热力学可逆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哪个? ( C)

简历模板-新能源化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工艺(新能源方向)-硕士-姓名-男

* * 简历 个人概况 姓名:**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90年8 月籍贯:江苏 学历:硕士专业:化学工艺(新能源方向)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毕业院校: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Tel:13**** E – mail :****@https://www.360docs.net/doc/7a5206221.html, 求职意向:*** 学生干部:担任本科和硕士所在班级生活委员 基本技能 英语水平:一次性通过大学英语四级(521分)和大学英语六级(512分),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相关科技论文的阅读和撰写能力计算机水平:精通Office办公软件操作;精通AutoCAD和Origin;熟悉C语言 业务水平:精通课题调研、资料收集整理及国内外先进技术跟踪 具备扎实的化工、新能源、燃料电池知识和丰富的相关实习研发经验 熟悉科研项目的申报、管理及结题过程 个人履历 2009.9至今工学硕士化学工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研究方向:化学工艺、新能源、能源材料 主修专业课:电化学理论、材料学前沿、煤结构与化学、新能源材料与技术、化工流体力学、粉体表面改性、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专题、结构化学2005.9-2009.7 工学学士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排名:2/30研究方向: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工单元操作、化工设备、化工仪表、煤化工 主修专业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工设备、化工工艺学、化工分离工程、高分子化 学、精细化学品化学、工程力学、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传递过程、 工程制图、煤化学与工艺、胶体与表面化学、化工专业综合设计等 参与项目 1. 科技部中瑞国际科技合作项目,项目编号:2009DFA6136。便携式固体氧化物燃料 电池关键材料及系统研究,2009.7-2012.6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50730004。碳基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关键材料基础科学问题研究,2008.1-2011.12 3.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编号:NCET-06-0203。煤气化固体氧化物燃 料电池相关材料和关键技术,2007.1-2009.12

中国矿业大学简介及历史沿革

中国矿业大学简介及历史沿革 中国矿业大学简单介绍 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中国矿业大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以矿业为特色,理工文管法经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目前,学校设有20个学院,61个本科专业;设有1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9个博士点,173个硕士点;现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部级重点学科,15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设置学科,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矿业大学历史沿革 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09年的焦作路矿学堂,后改称焦作工学院。1950年,以焦作工学院为基础在天津建立了新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中国矿业学院。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采矿科系并入中国矿业学院。1953年,迁至北京,改称北京矿业学院,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文革"期间,迁至四川,更名为四川矿业学院。1978年,在江苏省徐州市重新建校,恢复中国矿业学院校名,1988年,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1997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2000年,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

中国矿业大学设置极其所有专业 中国矿业大学现设研究生院;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理学院;管理学院;文法学院;安全科学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等院。 中国矿业大学历任校(院)长: 彭世济:(1982至1993,任中国矿业大学校长、中国矿业学院院长);郭育光:(1993至1998,任中国矿业大学校长);谢和平:(1998至2003,任中国矿业大学校长);王悦汉:(2003至2007,任中国矿业大学校长);葛世荣:(2007至现今,任中国矿业大学校长);乔建永:(2003至现今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校长)。 本文来自:https://www.360docs.net/doc/7a5206221.html,/beijing/yangb/zgkydx.html 由:https://www.360docs.net/doc/7a5206221.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7a5206221.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7a5206221.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7a5206221.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7a5206221.html,整理上传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原理习题—吸收..

一、单选题 1.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的溶质。逆流操作,平衡关系满足亨利定律。当入塔气体浓度y1上升,而其它入塔条件不变,则气体出塔浓度y2和吸收率?的变化为:()。C (A)y2上升,?下降(B)y2下降,?上升 (C)y2上升,?不变(D)y2上升,?变化不确定 2.在填料塔中,低浓度难溶气体逆流吸收时,若其它条件不变,但入口气量增加,则气相总传质单元数()。 B A 增加B减少C不变D不定 3.在填料塔中,低浓度难溶气体逆流吸收时,若其它条件不变,但入口气量增加,则出口气体组成将()。 A A 增加B减少C不变D不定 4.在填料塔中,低浓度难溶气体逆流吸收时,若其它条件不变,但入口气量增加,则出口液体组成()。 A A 增加B减少C不变D不定 5.低浓度的气膜控制系统,在逆流吸收操作中,若其它条件不变,但入口液体组成增高时,则气相总传质单元数将()。 C A 增加B减少C不变D不定 6.低浓度的气膜控制系统,在逆流吸收操作中,若其它条件不变,但入口液体组成增高时,则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将()。 C A 增加B减少C不变D不定 7.低浓度的气膜控制系统,在逆流吸收操作中,若其它条件不变,但入口液体组成增高时,则气相出口组成将()。 A A 增加B减少C不变D不定 8.低浓度的气膜控制系统,在逆流吸收操作中,若其它条件不变,但入口液体组成增高时,则液相出口组成将()。 A A 增加B减少C不变D不定 9.正常操作下的逆流吸收塔,若因某种原因使液体量减少以至液气比小于原定的最小液气比时,下列哪些情况将发生? C (A)出塔液体浓度增加,回收率增加 (B)出塔气体浓度增加,但出塔液体浓度不变 (C)出塔气体浓度与出塔液体浓度均增加 (D)在塔下部将发生解吸现象 10.最大吸收率与()无关。 D A 液气比B液体入塔浓度C相平衡常数D吸收塔型式 11.逆流填料吸收塔,当吸收因数A<1且填料为无穷高时,气液两相将在()达到平衡。 B

浅谈煤炭开采与水的关系

浅谈煤炭开采与水的关系 周龙刚1 (1.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煤矿水害,其类型主要有:松散层水害、顶底板水 害、老窑水及采空区突水、地质构造水害、地表水水害等。分析了常见水害的 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煤矿水害的防治措置。同时介绍了煤矿开采对地下 水资源的破坏。 关键字:煤炭开采;煤矿水害类型;成因及防治;水资源破坏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coal mine water hazards types of our country. The main types include: loose layer water hazards, roof and floor water hazards, old kilin water and god water hazards, geological structure water hazards, surface water hazards. Analyzed the cause of coal mine water hazards. Discussed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asure of coal mine water hazards. Introduced underground water destroy by coal mining at the same time. Keywords:coal mining; types of coal mine water hazards; cause and prevention water resource destroy 引言: 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矿产,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例长期70%左右,我国2010年煤炭产量达32.4亿吨,全年能源消费总量32.5亿吨标准煤[1]。煤炭生产中会将大量地下水排出矿井,对水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从1949年到2004年,山西共挖煤约77亿吨,损失水资源达191亿吨,这相当于山西每年挖5亿吨煤,同时使12亿cm3的水资源遭到破坏[2]。我国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10位,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3],因此水资源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一大要素。 我国是煤矿水害多发的国家,突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一直排在各类煤矿灾害之首,煤矿水害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伤亡极为惨重,如2005年8月7日,广东梅州兴宁市大兴煤矿发生特大透水事故,造成123名矿工遇难;2006年5月18日,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张家场乡新井煤矿发生特别重大透水事故,造成56人遇难,直接经济损失达5312万元。2011年9月16日,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中煤金海洋集团元宝湾煤矿(技改)综掘工作面发生透水事故,造成11人死亡。10月11日,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金地煤矿发生一起透水事故,造成13人死亡[4]。在过去20年间有250多对矿井被水淹没,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50多亿元[5]。 1 煤矿水害的类型

大学物理(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第9-16章精简版答案

9.10 半径为R 的无限长圆柱体内均匀带电,电荷体密度为ρ,求电场强度分布。 解:无限长圆柱体带电所激发的电场具有轴对称性,可用高斯定理。 取高斯面为:半径为r ,长为l 的圆柱体,轴线为圆柱带电体的轴线。 当r R <时,高斯定理为: 2 110 1 22r E rl r l E ρπρπεε?= ?= 当r R >时,高斯定理为: 2 2 220 01 22R E rl R l E r ρπρπεε?= ?= 9.11 在半径为1R 和2R 的两个同心球面上,分别均匀地分布着电荷1Q 和2Q ,求:⑴ Ⅰ, Ⅱ,Ⅲ三个区域内的电场强度分布;⑵ 若12Q Q =-,情况如何。 解:⑴ 电荷激发的电场为球对称,取高斯面为雨带电球面同球心,半径为r 的球面,由 高斯定理可得:1 2 112 012 20 04r R Q E r R r R Q Q r R πεε?? ? ? 所以可得到电场强度的表达式为:10E =,10r R << 1 22 01 4Q E r πε= ,12R r R << 12 32 1 4Q Q E r πε+= ,2r R > ⑵ 若12Q Q =-,10E =,10r R <<, 1 22 01 4Q E r πε= ,12R r R << 30E =,2r R > 9.16 求题9.10中无限长带电直圆柱体的电势分布(以轴线为零电势参考点) 解:电场强度分布为:10 2r E ρε= ,0r R << 2 202R E r ρε= ,r R >

并由题意可知,电势为零的点为轴线处,即0r =处。 当0r R <<时,电势为:2 00110 4r r r U Edr E dr ρε= = =- ? ? 当r R >时,电势为:2 2 002210 ln 42R r r R R R R U Edr E dr E dr r ρρεε= = + =- + ? ? ? 9.17 求题9.11中同心均匀带电球面在Ⅰ,Ⅱ,Ⅲ三个区域内的电势分布。 解:电场强度的分布为:10E =,10r R << 1 22 01 4Q E r πε= ,12R r R << 12 32 1 4Q Q E r πε+= ,2r R > 当10r R <<时,121 2 1123R R r r R R U Edr E dr E dr E dr ∞ ∞= = + + ? ? ? ? 2 1 2 11 2001144R R R Q Q Q r r πεπε∞ +?? ??=-- ? ? ?? ?? 1201 02 44Q Q R R πεπε= + 当12R r R <<时,22 223R r r R U Edr E dr E dr ∞∞= = + ? ? ? 112 0202 1144Q Q Q r R R πεπε??+= -+ ??? 12002 44Q Q r R πεπε=+ 当2r R >时,1212332 01144r r r Q Q Q Q U Edr E dr dr r r πεπε∞ ∞∞++= = ==? ??? ? 9.18 电荷Q 均匀分布在半径为R 的球体内,求球体内外的电势分布。 解:电场强度分布:由高斯定理得到:0 S q E dS ε = ?

中国矿业大学化学试题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无机与分析化学》试卷(A卷) 一、是非题(对的在括号内填“+”号,错的在括号内填“—”号)(共10分,每题2分) 1.非极性分子间只存在色散力,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间只存在诱导力,极性分子间只存在取向力。() 2.混合理想气体中某组分气体的分压等于该组分的摩尔分数与总压的乘积。() 3.在任何温度下,参考状态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均为零。() 4.纯物质完整有序晶体在298.15K时的熵值为零。() 5.参比电极的电极电势为零。() 二、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 1.反应CaCO 3(s)=CaO(s)+CO 2 (g) ,已知此反应的Δ r H m θ(298.15K)=178 kJ·mol-1,Δ r S m θ (298.15K)=161J·mol-1·K -1,则此反应开始分解的温度是()。 (A)900K (B)1.11K (C)1106K (D)298.15K 2. 已知某反应的活化能为114 kJ·mol-1,采用一种催化剂可使其活化能降低一半,在25°C 其反应速率将加快约()倍。 (A)12102倍(B)12106倍(C)12108倍(D)121010倍 3.下列物质中,S m θ最大的是()。 (A)HF (g) (B)HCl (g) (C)HBr (g) (D)HI(g) 4.在多电子原子中,轨道能量是由()决定的。 (A)n(主量子数) (B)n和l(角量子数) (C)n、l和m(磁量子数) (D)n和m 5.下列反应中,Δ r G m θ等于产物Δ f G m θ的是()。 (A)Ag+(aq)+Br- (aq) = AgBr (s) (B)Ag (s)+1/2Br 2 (l) = AgBr (s) (C)2Ag (s)+Br 2(l) =2 AgBr (s) (D)Ag (s)+1/2Br 2 (g) = AgBr (s) 6.根据分子轨道理论,O 2 最高占有轨道是()。 (A)σ 2p (B)σ 2p *(C)π 2p (D)π 2p * 7.已知Mn (OH) 2的溶度积常数为2.1210-13,则Mn(OH) 2 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A)5.9210-5mol·L-1(B)4.6210-7mol·L-1 (C)3.7210-5mol·L-1(D)2.3210-7mol·L-1 8. 一元弱酸HA(K a θ=10-5)在pH=6.0的水溶液中,HA与A-比值的百分数是()。(A)10% (B)25% (C)50%(D)80% 9.欲使CaCO 3 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增大,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降低溶液的pH (B)加入2.0 mol·L-1NaOH (C)加入0.10 mol·L-1CaCl 2(D)加入1.0 mol·L-1Na 2 CO 3 10.下列晶体熔化时,只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A)SiC(B)HF (C)KF (D)Pb 三、填空题(共10分,每题2分)

在 读 证 明 - 中国矿业大学教务部

在读证明 兹证明李小强,男,生于1989年12月11日。该生于2007年9月经全国高等院校入学考试录取进入我校学习,学制4年;现为我校矿业工程学院采矿工程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学号09070000。若按时修满学校规定相应学分并达到中国矿业大学毕业条件和学位授予条件,将于2011年7月毕业并获得相应学士学位。特此证明。 学院审核人签字: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教务部 20 年月日20 年月日 Registration Certificat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This is to certify that student LI Xiaoqiang, male, born on May 17,1990,passed 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nd was enrolled into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CUMT) in September, 2007 as a fulltime undergraduate student with a four-year length of schooling. Now, he is in his fourth year study and majors in Mining Technology in the School of Mining Engineering, CUMT. His Student Registration Number is 09070000. If he/she obtains all the required credits and satisfies CUMT’s requirements for 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and degree conferring, he/she will graduate in July 2011 with bachelor degree. College Checker (Signature): School of Mining Technology Office of Teaching Administration (Seal):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03/ 02/ 2010(dd/mm/yyyy) 03/ 02/ 2010(dd/mm/yyyy)

中国矿业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模拟试题(1)

1 《无机及分析化学》模拟试题(1) 【闭卷】 本试题一共三道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1.答题前,请准确、清楚地填各项,涂改及模糊不清者、试卷作废。 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 含有Cl -和Br -的混合溶液,欲使Br -氧化为Br 2而不使Cl -氧化,应选择 ( ) (θ /Sn Sn 24++? =0.15 V ,θ/Cl Cl 2-?=1.3583 V ,θ/Br Br 2-?=1.087 V , θ /Cr O Cr 3272+- ?=1.33 V , θ/Mn MnO 24+-?=1.51 V , θ/Fe Fe 23++?=0.771 V ) A. SnCl 4 B. K 2Cr 2O 7 C. KMnO 4 D. Fe 3+ 2. 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PbSO 4(S) 2++SO 42- K sp Θ(1) PbS (S) 2++S 2- K sp Θ(2) 反应PbSO 4+S PbS+SO 4- 的K 为 ( ) A. K SP Θ(1) . K sp Θ(2) B. K sp Θ(1) /K sp Θ(2) C. K sp Θ(2) /K sp Θ(1) D. ( K sp Θ(1) /K sp Θ(2) )2 3. 0.04mol·L -1的H 2CO 3的水溶液, K 1Θ﹑K 2Θ分别为它的电离常数,该溶液的c (H +)浓度和c (CO 32-)的浓度分别为 ( ) A. 0 4.0θ1?K , K 1Θ B. 04.0θ1?K , 04.0θ2?K

2 C. 04.0θ2θ1??K K , K 2Θ D. 04.0θ 1?K , K 2Θ 4. 已知某一元弱酸的浓度为c ,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溶液的c (H +)浓度为 ( ) A. 2c B. c K a 2θ C. c K a ?θ 21 D. 2c K a ?θ 5. θ/Cr O Cr 3 272+-?的数值随pH 的升高而 ( )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少 D. 无法判断 6. 用AgNO 3处理[Fe(H 2O)5Cl]Br 溶液,产生的沉淀主要是 ( ) A. AgBr B. AgCl C. AgBr 和AgCl D. Fe(OH)3 7. 已知K f Θ[Ag(NH 3)2+]

中国矿业大学煤化学复习思考题

煤化学复习思考题 1、中国能源构成有何特点?其发展趋势是什么? 2、为什么我国煤化工产业能够迅速发展? 3、如何学好煤化学? 复习思考题 1.煤是由什么物质形成的? 2.植物的主要化学组成是什么?它们各自对成煤的贡献如何? 3.煤的成因类型有哪几种? 4.由高等植物形成煤,要经历哪些过程和变化? 5.泥炭化作用、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的本质分别是什么? 6.煤变质作用的因素是什么?哪个因素是最重要的,为什么? 7.什么是希尔特定律?煤的性质在埋藏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有何变化规律? 8.什么是煤化程度(变质程度、煤级、煤阶)? 9.试论影响煤质的成因因素(从杂质含量、物理组成(煤岩组成)、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工艺性质等方面论述)。 10.简述成煤作用各个阶段及其经历的各种化学、物理、生物和地质的作用。 11.煤层气是如何产生的?煤层气与常规天然气有何异同? 复习思考题 1、煤化学结构的概念;煤物理结构的概念。 2、煤大分子结构的概念。煤分子结构单元是如何构成的?结构单元之间如何构成煤的大分 子? 3、描述煤分子结构的参数有哪些? 4、煤分子中有哪些官能团? 5、什么是煤中低分子化合物、其来源是什么?煤中低分子化合物对煤加工转化的影响有哪 些? 6、煤分子结构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随煤化程度的提高,煤分子结构呈现怎样的规律性 变化? 7、常见的煤结构模型有哪些?试说明其特点。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名词术语 宏观煤岩成分,显微煤岩组分,凝胶化作用,丝炭化作用,块煤光片,粉煤光片,煤薄片。 2.煤岩学研究的方法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

3.宏观煤岩成分有哪几种?各自有何特点? 4.有机显微组分包含哪几种组分组? 5.试述各显微组分在透射光、反射光下的特征及其随煤化程度的变化规律。 6.简述显微组分、宏观煤岩成分之间的关系。 7.从煤的生成过程分析凝胶化作用和镜质组的形成。 8.惰质组的主要形成方式有哪几种? 9.壳质组是如何形成的? 10.凝胶化组分与丝炭化组分在成因上有何区别与联系? 11.为什么镜质组分的细胞结构保存的不够完好,而惰质组分却能使植物细胞结构较好地保存下来? 12.试分析泥炭化作用和煤化作用对分别煤岩组成的不同影响。 13.什么是镜质组的最大反射率?镜质组最大反射率有何用途? 14.什么是矿物质的可解离性?什么是矿物质的解离粒度? 15.简述煤岩学在煤炭加工利用中的应用。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煤的工业分析组成?煤的工业分析组成包含哪几个组分? 2、什么是外在水分、内在水分和全水分?影响煤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测定结果的主要环境 因素是什么? 3、为什么不能将内在水分和外在水分直接相加来计算全水分? 4、什么是一般分析试验煤样? 5、什么是空气干燥基水分?什么是收到基全水分? 6、测定低煤化程度煤的水分时为什么要在氮气流中进行? 7、什么是煤的最高内在水分? 8、煤的最高内在水分与煤化程度有何关系?为什么? 9、什么是煤的灰分?什么是煤的灰分产率? 10、快速法和慢速法测定煤的灰分产率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仲裁时要使用慢速法? 11、在比较不同煤的灰分产率时为什么要用干燥基的灰分产率进行比较?煤的灰分产 率与煤化程度是否有规律性的关系? 12、煤的灰分与煤中的矿物质有何关系? 13、什么是煤的挥发分产率和固定碳产率? 14、挥发分产率与煤化程度有何关系?为什么? 15、为什么煤的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的数量应该称为产率而不能称为含量? 16、煤中的矿物质来源有哪些?对煤的可选性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哪类矿物质? 17、煤灰成分主要有哪些? 18、煤中的有害元素有哪些? 19、煤中的伴生元素及微量元素有哪些? 20、什么是煤的元素分析?煤主要是由哪几种元素组成的? 21、煤中碳氢元素的测定原理是什么?测定过程中产生的干扰性杂质有哪些,如何去 除? 22、煤中硫的来源是什么?煤中的形态硫可分为哪几种?

矿大版煤化学-课后习题复习过程

矿大版煤化学-课后习 题

煤化学课后习题 1.什么是腐植煤和腐泥煤? 答:由高等植物形成的煤称为腐植煤;由低等植物(以藻类为主)和浮游生物经过部分腐解而形成的煤称为腐泥煤,有藻煤,胶泥煤,油页岩等。 2.由高等植物形成煤,要经历哪些过程和变化? 答:由高等植物形成煤,要经历泥炭化作用和煤化作用两个过程。泥炭化作用过程:高等植物→泥炭;煤化作用过程又分为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两个阶段。成岩作用阶段:泥炭→褐煤;变质作用阶段:褐煤→无烟煤。 3.影响煤变质作用的因素 答:影响煤变质作用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时间和压力。温度是影响煤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转变为不同煤化阶段所需的温度大致为:褐煤:40~50 ℃,长焰煤:<100 ℃,典型烟煤:<200 ℃,无烟煤:<350 ℃。时间是影响煤的重要因素。温度、压力相同,时间越长,变质程度越高;温度不同,短时间较高温度与长时间较低温度可达到相同的变质程度。压力也是煤变质不可缺少的条件。在压力作用下,煤的形态发生变化,主要是压紧、失水、孔隙率降低,并使煤岩组分沿垂直压力的方向呈定向排列。 4.各显微组分元素含量的特点,及在透射光、反射光下的特征及其随煤化程度的变化规律。 答:透射光:镜质组,橙红色、棕红色、棕黑色、黑色;壳质组,从低级烟煤到中级烟煤,呈透明到半透明,轮廓清晰,外形特殊;惰质组,棕黑色到黑色,微透明或不透明。反射光:镜,灰黑至浅灰,随煤级增高,反射色变浅;壳,

呈灰黑色,大多数有突起;惰,白色至亮白色,具有较高凸起和较高反射率。元素含量:镜含氧量最高,壳含氢量最高,惰含碳量最高。 5.煤的工业分析将煤分为哪几个组分?各代表煤的什么特性? 答:煤的工业分析是指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四种组分。水分:煤炭质量的重要指标。煤的水分直接影响煤的使用、运输和储存。灰分:是指煤完全燃烧后剩下的残渣。挥发分:煤的挥发分,即煤在一定温度下隔绝空气加热,逸出物质(气体或液体)中减掉水分后的含量。剩下的残渣叫做焦渣。固定碳:煤中去掉水分、灰分、挥发分,剩下的就是固定碳。煤的固定碳与挥发分一样,也是表征煤的变质程度的指标。 6. 反映煤分子结构的参数有哪些?P36 答:煤的结构参数有芳碳率、芳氢率和芳环数。 芳碳率是指煤的基本结构单元中属于芳香族结构的碳原子数与总碳原子数之比。芳氢率是指煤的基本结构单元中属于芳香族结构的氢原子数与总氢原子数之比。芳环数是指煤的基本结构单元中芳香环数的平均数量。 7.煤的挥发分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测定条件:如加热温度、时间、速度,加热炉的大小、形状等;煤化程度:煤的挥发分随煤化程度的提高而下降;成因类型和煤岩组分,腐植煤的挥发分大于腐泥煤,煤岩组分中各类挥发分壳质组>镜质组>惰质组;矿物质,8. 煤分子结构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P46 答:⑴煤是三维空间高度交联的非晶质的高分子缩聚物⑵煤分子基本结构单元的规则部分⑶煤分子基本结构单元的不规则部分⑷连接基本结构单元的桥键⑸氧、硫和氮的存在形式⑹低分子化合物⑺煤化程度对煤结构的影响

中国矿业大学教务处

附件1: 中国矿业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是我校为扩大大学生知识面、开拓视野、推进文理渗透、理工结合、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一类课程,它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加强对全校性通识教育选修课的规范化管理,提高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各学院及广大优秀教师开设公选课的积极性,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建设和管理纳入正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之中,教师开设的全校性通识教育选修课与其他课程一样考核,同等待遇。 第三条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由教务部统一负责组织、审批、管理。 第二章课程 第四条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按所属学科分为科学与技术类、人文社科类、经济管理类、创新创业类、矿业特色类、体育艺术类等六大类系列课程。 第五条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按开课类型分为稳定性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和机动性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稳定性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是指由学校指定开设的系列选修课程,该类课程编入学校的培养方案中,由开课学院选派专职教师开设或由教务部聘请校外符合开课资格的教师授课。机动性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是指由具有开课资格的人员向学校申请开设的系列选修课程,该类课程不进入培养方案,由申请开课的人员授课。 第六条稳定性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全校设置140门左右,该类课程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各相关学院申报(学院组织填写《中国矿业大学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开课申请表》)、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的课程,另一部分是由学校根据人才培养要求而指定开设的课程,建立稳定性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库,开课时不需重新申请。为确保稳定性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质量,课程库每2年更新1次。对于稳定性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库内的所有课程,每学期至少开出一个教学班(选课容量一般不少于90人)。 第七条机动性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首先由拟开新课教师向本人所在单位提出申请,填写《中国矿业大学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开课申请表》并提供完整的课程教学大纲(包括教学目的、要求、教学进度、参考资料目录、作业要求,成绩考核办法等),然后由单位负责人对申请人的开课资格、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于每学期第12周之前报教务部教学研究科,教务部组织课程建设委员会进行审批,审批通过的课程进入机动性全校通识教育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原理试卷

中国矿业大学2005~2006学年第2学期 《化工原理》A(二)试卷()卷 课程编号:06074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在填料塔中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中NH3,当水泵发生故障上水量减少时,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 OG将(1) 根据双膜理论,当被吸收组分在液体中溶解度很小时,以液相浓度表示的总传质系数近似等于(2) 相传质膜系数。 单向扩散中的漂流因数(3) 1 。 已知SO2水溶液在三种温度t1、t2、t3下的亨利系数分别为E1=0.0035atm,E2=0.011atm,E3=0.00652atm,则温度由高到低排序为(4) ,(5) 。 间歇精馏与普通连续精馏相比较,前者的不同点在于:(6) 和(7) 。 等板高度(HETP)的含义是:(8) 某二元物系的相对挥发度 =3,在具有理论塔板的精馏塔内于全回流条件下作精馏操作,已知y n=0.4,则x n-1= (9) ,y n+1= (10) 。 给出三种板式塔的名称(11) ,(12) ,(13) 。 对于填料塔的填料充填方式有乱堆和整砌两种方式,需要使用液体再分布器的是(14) 方式,要求很好的塔顶液体分布装置的是(15) 方式。 在多级逆流萃取中,欲达到同样的分离程度,溶剂比S/F愈大则所需理论级数愈(16) ,操作点Δ(设在三角形左侧变化)愈向(17) S点位移。 分配系数k A<1表示: (18) 。选择性系数β与精馏操作中(19) 相当。 采用多级逆流萃取与单级萃取相比较,如果溶剂比,萃取相浓度一样,则多级逆流萃取可使萃余分率: (20) 。 二、简答题(10分,每小题5分,请将答案直接写在题目下面) 1. 干燥介质有两种降低相对湿度的办法:一是单纯升高温度,二是除去湿分后升温。请简单地叙述初始湿度、温度相同的空气分别经过上述处理后用于干燥过程各有哪些优点? 2. 如何区分用于精馏、吸收和萃取操作的塔式设备,简答之(可以简单图示)。 三、计算题(共70分) 1.(15分) 现有含A40%的A、B混合液,拟用纯溶剂S进行两级逆流萃取,已知溶剂比S/F=1。求: (1)当萃余相组成为5%时,萃取液组成为多少? 萃取率达多少? (2)若要求严格达到萃余相组成为5%,你如何调整S/F(增加还是减少S)? 说明:①三角形相图如图所示,A组分的分配系数k A=1.5。②以上计算不必算出具体数值,但必须用文字和作图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