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诗在小学语文中的作用

浅谈儿童诗在小学语文中的作用
浅谈儿童诗在小学语文中的作用

浅谈儿童诗在小学低段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德阳市庐山路小学:吴欢

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中,有很多的诗歌,直到一次外出培训学习,我才知道它们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儿童诗”。既然儿童诗是专门为孩子创作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我相信我的学生也一定会喜欢。果然,经过一个月的诵读和学习,明显感觉到班上的孩子在朗读和想象力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不过在实践中,我发现儿童诗的教学也遇到一些瓶颈。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死记硬背,流于形式

儿童诗语言活泼,生动有趣,富有童心童趣。但是不少老师在教学时只是让学生读读、背背、抄抄,久而久之,孩子会觉得学习儿童诗是一种负担,渐渐地失去兴趣。儿童诗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诗歌的乐趣和韵味,不能太量化教学目标。

(二)不够重视,拓展太少

教材中儿童诗的篇目本来就比较少,加上一些老师并没有意识到儿童诗的语言魅力以及对启发孩子的语感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也就不会结合教材,主动收集一些和教材有关或是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儿童诗。

二、儿童诗在小学低段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一)文本妙趣横生,学生喜闻乐见

小学低段的孩子处于一个语言发展的黄金阶段,常用的句子或描

述日常生活的文章对孩子们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对孩子的思维发展、审美水平的提高并没有太大的益处。与之相反,儿童诗短小精悍,语言生动活泼,优秀的儿童诗大都会运用拟人的手法,让孩子觉得妙趣横生,不自觉就愿意诵读。第一次让班级的孩子接触儿童诗是从一首雪野老师的《彩云》开始的,“彩云是一本书,风最喜欢读。坐在山顶上读,躺在海面上读。一边走着,一边读者。”孩子们越读越喜欢读,一个月过去了,当我说起彩云,全班都能接下去。实际,我并没有要求背诵,因为喜欢,很自然就记住了。

(二)文本贴近生活,受学生欢迎

儿童诗是诗的一个分支,由于它受到特定读者对象心理特征的制约,因此所反映的生活内容都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是儿童所喜闻乐见的。这样的作品在激发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在诵读《老祖母的牙齿》时,孩子们甚至会忍不住边读边笑,央求我再让他们读一读。由此可见,对于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孩子是多愿意花时间的呀。(时间真是恶作剧,爱在老祖母的牙齿上开山洞;风儿更顽皮,在那山洞里钻来钻去。嘘!嘘!嘘!老祖母的话儿半天才说一句:去!去!去!逗得我们笑嘻嘻。)

(三)能够发散思维,提高朗读水平

儿童诗以符合儿童心理的丰富想象创造优美的意境,抒发儿童的童真童趣,让儿童在奇妙多姿的世界里,展开想象的翅膀,感悟诗的题旨。阅读儿童诗会带领孩子们到一个无限辽阔的天地,让他们自由地发挥想象,产生联想。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他们总是用自

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如金子美铃的《蝈蝈儿爬山》“蝈蝈儿,爬山,从一大早就爬山。呀,吭哧吭哧,嗨哟哟,吭哧吭哧,嘿。山上出太阳啦,田野里朝露还没干,我一蹦老高呀,浑身儿都是劲儿。呀,吭哧吭哧,嗨哟哟,吭哧吭哧,嘿。跳呀跳,使劲儿跳,昨夜看见的,那颗星星那么远,我也能去到。呀,吭哧吭哧,嗨哟哟,吭哧吭哧,嘿。太阳,好远啊,真冷啊。那座山,那座山,还是那么远。呀,吭哧吭哧,嗨哟哟,吭哧吭哧,嘿......”期间我并没有指导,但我发现孩子已经能够从每小节中的关键词中体会到蝈蝈“唱歌”时的不同语气,从最初的自信满满、干劲十足到最后的精疲力尽,气息渐弱,学生把握得丝毫不差。虽然他们有的人并未见过蝈蝈,仍阻挡不了他们对这只蝈蝈的喜爱。用他们的话说,简直太搞笑了。每天晨读15分钟儿童诗,晚上诵读2首儿童诗,孩子们读得津津有味,乐在其中。

(四)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心,呵护学生的童心

孩子们诵读儿童诗时,脸上都时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的。对他们来说,儿童诗时一把钥匙,把他们领进了一个奇妙的文学世界,有趣又天真。在长期接触和诵读中,孩子们的心也变得更善良了。读到金子美铃的《露珠》“谁都不要告诉,好吗?清晨,庭院角落里,花儿悄悄掉眼泪的事。万一这事说出去了,传到蜜蜂耳朵里,它会像做了亏心事一样,飞回去还蜂蜜的。”

诗人把花儿拟人化,花瓣上晶莹的露珠仿佛是花儿的泪珠,让人

多么爱怜,孩子朗读时,不用过分指导,孩子就知道应该读得轻轻地。还天真地告诉我,太大声了,会吓着花儿,她会不舒服的。能说出这样的话,多么善良的好孩子呀!不用老师反复强调,孩子自然知道要爱护花草,更不会随意攀折花草。有一次我见一个学生在花坛摆弄小草,误以为他在“干坏事”,我走到他跟前问他在干嘛呢?孩子一脸天真笑嘻嘻地回答:“我在给小草梳头发呢,风都把他的发型吹乱了,我还顺便给他按摩下。”孩子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却让我的心觉得暖暖的,忍不住摸摸孩子的头,称赞他是个好孩子。呵护孩子的童心,守护他们的天真和善良也是我们每个教师应尽的责任。

(五)能够训练学生思维,丰富想象力

长期的,大量的,对字词的训练,反复听写,让孩子感受语言的能力退化了很多,想象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抑制。美丽的儿童诗仿佛给孩子插上了翅膀,让他们感受到了自由,真正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和神奇。为了训练孩子们的想象力,我给孩子布置了“每日一句”的作业,给一个主题,让孩子自己组词,再写一个比喻句或者拟人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连班上的后进生都能写出让我惊喜的句子,很是欣慰。槐米轻轻地飘动,就像小男孩坐在秋千上荡秋千。这是班上一个学习比较吃力的孩子写的,当我念给全班孩子听时,大家都情不自禁地热烈鼓掌,我也看到孩子竟不好意思地笑了。对于优生而言,他们的想象力更是充满了人文关怀,让我这个老师自愧不如。一个孩子写道“我盯着衣服看,我的心思到哪儿去了呢?哦,原来它正在打预防针呢!”另一个孩子写道“田野里种着各种各样的五谷杂粮,就

像学校里在开家长会呢!”难怪雪野老师要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现在终于理解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六)丰富语感,激发写诗的兴趣

人的心理的发展一般是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有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儿童时期还处于具体思维阶段。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是以直观表象的形式,进行思维的。正因为如此,他们往往只能运用只言片语,却又不乏童真、童稚和童趣,这样的语言犹如沙砾中的珠贝,采集出来都是富有灵性的精美小诗。诗歌短小、精致、富有韵味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言发展规律。通过一个月的时间对儿童诗的接触和了解,少部分孩子已经能够自己创作一些小诗了,还有模有样的。比如,有一个孩子写道:绿豆牙齿坏了,他去看医生。医生叫他把嘴张开,可他就不张开。不一会儿,他被让进滚烫的水中,终于露出了一排排尖尖的牙齿。这是让孩子们观察绿豆发芽做的一个小实验,他却独具慧眼,充满想象认为是绿豆在看医生。这样好的句子,这样美的儿童诗,怎能让人不心生喜欢呢?有一段时间,班上的孩子一到下课,就把自己的儿童诗拿给我看,尽管稚嫩,但是却是孩子内心最真实的表达,写作要的不也是这些吗?

小学阶段的孩子天真、质朴、富有幻想。儿童诗恰恰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儿童诗语言的精炼、音韵优美的特点,对于规范孩子的语言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儿童的天性是好奇,好幻想,儿童诗教学能投其所好,最大程度地激发儿童习作的兴趣。儿童想像力发展较早,儿童诗教学可以用其所长,把儿童潜在的想像力发展成创造思维

能力。结合本班实际,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接触,孩子们真正的喜欢上了儿童诗,这对老师来说说莫大的欣慰。儿童诗是孩子的语言,也是师生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阅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阅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阅读教学现状,则不容乐观。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渐成为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越来越成为语文界的共识。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因此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在语文教学的整个阶段。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说过:“学习语言不是学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那么语文阅读教学自然是教给学生技能的,阅读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指导学生多读,多读也是我国优良的文化传统,其重要性在古文语句中充分体现出来,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所用的时间最多,阅读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目的能否实现,教学要求能否全面达到。小学生入学后,就语文学科而言,摆在他们面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尽快

地学习和掌握书面语言。阅读教学则是最直接、最重要地掌握书面语言的教学形式和实践活动。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通过多年在教学中的经验总结,我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们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做配角,不当主角。通过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多年的教学总结,我得到以下心得。 一、在备课准备中,要精心设计课前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俗话说,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就如遇到了一顿美餐,让你垂涎三尺,美美地享受一番。同样的道理,一段好的导语,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我就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在授学过程中,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合理地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

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

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 议题:感受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执教:徐成莉年级:三年级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诵读、讨论、交流,初步感受儿童诗里的奇思妙想,初步感知儿童诗的特点。 2、通过对比阅读,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学习创编儿童诗歌。 阅读材料:《巴喳巴喳》、《洗月亮》、《向上摔了一跤》、《爸爸的鼾声》、《我的宠物家庭》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我们读过很多儿童诗,诗里描绘了我们妙趣横生的童年生活,那大胆离奇的想象紧紧地抓着你我好奇的心。今天我们就通过一组儿童诗的阅读,来感受它的神奇魅力。 齐读课题: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 二、分层推进,感悟体验。 (一)共读《巴喳巴喳》,打开思路,积累经验,感知儿童诗里的大胆想象。 1、读题目并质疑,感受题目里藏着的奇思妙想。 《巴喳巴喳》看到题目,有什么想法?生猜疑提问。 2、诵读诗歌,寻找诗里藏着的奇思妙想。 小声诵读,看看诗人在诗在有哪些奇思妙想。

3、交流体会,感知诗里的奇思妙想。 4、小结:梳理阅读方法 刚才我们通过读的方法去找诗里的奇思妙想,找到之后,再通过读把奇思妙想有滋有味地表达出来。(读―――找―――品―――悟)老师这儿还准备了几首这样的小诗,有兴趣吗? (二)自读《洗月亮》、《向上摔了一跤》、《爸爸的鼾声》,边读边悟,整体推进。 1、明确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阅读。 先看题目《洗月亮》、《向上摔了一跤》、《爸爸的鼾声》,你对哪一首更感兴趣?好好读你感兴趣的那首,找找里面藏着的奇思妙想。 2、边读边悟,寻找诗里的奇思妙想。 3、交流收获。 ①师:刚才小朋友们读得津津有味,现在,把你找到的奇思妙想与大家分享。你最喜欢的是?你先把诗读给大家听。 师:你发现的奇思妙想是? 师:平常我们都知道洗衣服,没想到月亮也可以洗,这想象真离奇! 师:像晾衣服一样?风还能像妈妈一样把月亮晾在天上,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把这最有意思的奇思妙想读一读。 刚才的孩子汇报得很精彩,剩下的孩子你们还喜欢哪首呢? 接下来,轮到你们汇报了,有信心超越他们吗?你在里发现的奇思妙想是什么?

浅谈儿童诗的教学策略——以儿童诗《我想》为例

浅谈儿童诗的教学策略——以儿童诗《我想》为例 发表时间:2018-11-08T10:53:32.32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38期作者:黄宁娟[导读]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儿童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让儿童诗浸润我们的语文课堂。广西崇左市江州区江南第一小学532200 摘要:在儿童的精神成长中,诗歌的作用不言而喻。在今天高速信息社会,特别是少年儿童依旧需要诗歌的滋养,需要通过诗歌自己获得生存的自信与意义,获得精神的升华、安慰与愉悦,记住勇气、自豪、善良和奋斗精神。为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儿童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让儿童诗浸润我们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儿童诗诵读品析仿写积累 在语文教学中,课标中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下面,我就结合自己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一首儿童诗《我想》为例,谈谈自己对儿童诗教学的粗浅看法。 一、诵读,读中感悟 1.听读,整体感知。创设良好的诗的氛围是诗歌教学的前提。根据不同的诗歌使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听听录音泛读或教师泛读,能感受到诗的整体感情基调,是轻松活泼还是悲伤难过,不必急于分析或是大声朗读。如在《我想》一课中,我先出示春天的画面,然后问:在美好的春天里,看到美好的春光,你会想些什么?创设情境,先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春天,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下文的学习做铺垫。再引出著名作家高洪波以《我想》为题,写了一个孩子热爱春天、热爱自然,在春天里的美好想象,奠定了诗歌的情感基调。在学生自己诵读过后,教师再范读,这时的泛读不是强加、不是灌输,而是引导,让学生在听中体会老师是怎么读出孩子们在春天丰富的想象的。 2.自由读,个性感悟。学生对诗的内容、基调有了大概了解后,可根据不同的诗歌体裁选择不同的朗读方式。指导学生读的层次和要求要明确,读得通顺流利,读出韵律和节奏美。在交流中,可让学生想象画面,再自读,读诗不在于声大,而在于用情,读出自己与作者情感的共鸣。在《我想》第一小节的设计中,侧重指导朗读,举一反三,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学以致用。如诗中的小主人,他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呢?你能不能用自己的朗读表现这美妙的想象呢?学生读后,适时引导,要注意重读和停顿的地方,体会诗中的情趣,读出诗歌的感情。必要时,老师可再泛读,指导学生听,与之前对比,让学生再读。 二、品析诗句,培养语感 1.品评难解字词句。如《我想》第一小节中的“悠”是什么意思,写出了什么?在理解的过程中,就帮助学生感受到了诗中孩子美好的愿望。在第三小节中三个表示看的词语“看、望、瞧”,同义而不重复,用词精妙。把蓝天当做学习的课堂,体会孩子想法的大胆。 2.想象诗歌中的意象。诗人往往通过构建独特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如《我想》在学生自读、自悟后,让学生说说诗中的孩子有哪些美好的愿望?你觉得他还会有哪些愿望?学生会畅所欲言,从中就让学生感受到孩子那许多美妙的幻想以及对美和自由的追求和幻想。 3.赏析写作技法、修辞手法。诗是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含蓄美是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了增强表达效果,诗歌中常常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在学习中,让学生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我想》一诗共五节,前四节运用排比手法描绘“我”的四个愿望,形象由浅显直白到意蕴深厚,层层递进,次第呈现。作者在这四节里大胆想象、巧用比拟,物我一体:把自己的手安在桃树上,带着一串花苞;把脚丫接在柳树上,汲取营养;把眼睛装在风筝上,看白云瞧太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变幻出春天的花草。既生动形象,又顽皮可爱、充满童趣。 三、仿写,勇于创造 儿童诗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尤其独特的语言特点。分行的语言,重复的句式,相似的段落,都是学生模仿创作极佳的学习范本,很多儿童诗的教学都可以以读为主,以仿写为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儿童诗的魅力。在学了《我想》之后,我请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迅速浏览一遍,看看每一节的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然后引导学生不要局限于课文的意象,把眼光投向大自然的其他景物,去触发我们的想象,并抓住事物的特点,选择一或两个事物进行仿写。通过仿写,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四、积累,从课内到课外 学生的学习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诗歌的学习也一样,仅仅教好课本上的诗歌,还达不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广泛阅读,大量积累的要求。每首诗的教学学习不仅局限于“这一首”,可以借“这一首”架起通向“其他首”这样的桥梁的作用。这样从一首到多首,从课内到课外,就可以不断丰富学生诗歌的积累。诗歌的滋养,儿童的精神必将不断升华,语文素养必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马娟静待花开——儿童诗《我想》教学[J].小学教学设计,2016,(4)。 [2]费莲浸润在诗意的童年里——从儿童诗《我想》一堂课谈起[J].快乐阅读,2016,(8)。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语感培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抓住了这个核心与牛鼻子,语文教学才能走出“少慢差费”这一令人尴尬的困境。叶圣陶早就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吕叔湘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的能力。”这两位我国当代语文教育家言明了语感培养对发展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是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新课标指出:语言内化要多读书,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感呢?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生活积累,是积累语感的基础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越见深切。”从叶老的这段话中,我们也感知到:生活经验与语感积累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让他们为每一天的生活都留下美好、愉快的回忆。热爱生活,才会追求美好的生活。在小学生的眼中,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各种活动,更能积累语感。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组织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低学段重在词语的积累,简单内容事件的描述。中高学段重在对事件过程的描述,且能抓住要点。在大量的活动中,建立词语与生活的联系。如:只要说到公鸡,学生会说出不同颜色、不同性情的公鸡的特点,好斗的鸡、生活中带着一群母鸡的公鸡,其特点各不相同。春天里欣赏的美丽景色,是那样的美丽;夏天里看到

低年级儿童诗

半个喷嚏 这座大楼里, 谁有他娇气? “啊—啊—” 他刚想打个喷嚏, 正巧奶奶走过来, 问了他一个问题。 由于奶奶的打岔, 他再也打不出下半个喷嚏。 小东西又叫又嚷, 要妈妈赔他半个喷嚏。 他和妈妈呕气, 从早晨一直闹到夜里。 无论奶奶说什么话, 他都噘着嘴巴爱搭不理。 窗外刮起了北风, 奶奶叫他快穿上毛衣。 他却犟着脑袋, 偏偏走到阳台上去。 还没等到吃晚饭, 他就又是眼泪又是鼻涕。 老天满足了他的要求, 一连赔了他二十个喷嚏!……小东西患了重感冒, 只因为要奶奶赔他半个喷嚏……春天 金波 晨光叫醒了风, 风叫醒了树, 树叫醒了鸟, 鸟叫醒了云。 云变成了雨滴, 滴落在大海; 海水变蓝了, 洗亮了升起的太阳。 太阳睁着亮眼睛,

望着树,望着花,望着鸟,到外花花绿绿, 到外热热闹闹。 蝴蝶花 张秋生 一只小小的花蝴蝶, 自由自在地飞翔。 她飞过花园, 有一棵小草哭得很悲伤。 小草说:“我没有花朵, 日子过得很孤单!” 说着,眼泪掉在了泥土上。花蝴蝶往草尖上一站,说:“让我来陪伴你, 日夜留在你的身旁!” 人们经过花园,惊奇地说:“啊,多么美丽的蝴蝶花!”阳光下, 小草乐得轻轻地歌唱…… 快把窗子打开 林武宪 阳光在窗外 站着, 春风在窗外 呆着, 别让他们等得太久啊。 赶快把窗子打开! 赶快 把窗子打开! 好欢迎 活泼的春天 进来, 欢迎春天的气味, 欢迎春天的光彩。 让青山、绿村

把窗子打扮起来! 春光在窗外 嚷着, 春天在窗外 等着, 欢迎他们一起进来呀, 蒲公英 毛茸茸的希望, 毛茸茸的天真, 乘风而起—— 轻轻、轻轻…… 可是刚刚一起床, 鸟儿和风就来争夺蒲公英, 风,要把它带到远方, 作不可知的旅行。 鸟儿要把它衔去垒巢—— 在那青青的小树林。 哎!蒲公英,蒲公英, 你别不高兴,一只鸟窝, 就是一对鸟儿的家庭。 那里,雀娃娃正在做梦, 它那么需要你毛茸茸的温存…… 温存吧——蒲公英, 用你全部的热情…… 等小鸟的翅膀长硬以后, 会托起你毛茸茸的向往, 会完成你没有完成的 远方的浪漫的旅行…… 我的影子 我有一个小小的影子, 我走到哪里,他跟到哪里, 他有什么用处,我可不知道。 从头到脚,他都长得非常像我。 我跳上床,倒看见他比我还先上去。最有趣的是,他好喜欢长大―― 他可不像真的孩子,总长得那么慢。

浅谈小学语文诗歌教学

在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诗歌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头戏。提高诗歌教学水平、打造高效的诗歌教学课堂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作为一个教学板块,诗歌在整个教材体系中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必须重视这一内容的教学。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诗歌的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不仅激发学生学习故事的热情、学习诗人的写作方法,同时要引导学生剖析其语言,品味诗歌,探索其真谛,汲取其营养,使学生在精神上充实和提升。 一、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诗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对于诗歌的讲解也停留在知识点上,单一地要求学生背诵,而忽略了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因此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并不能体会到诗歌的真正意义,导致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出现恐惧心理,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低年级的诗歌讲解中,教师过分注重背诵和生字教学,将理解诗歌的优美意境抛到一边,学生往往学会了生字,但是对诗歌的含义理解表现为蜻蜓点水。像《雨点》这首儿童诗,字面意思浅显易懂,学生很容易理解,而其中蕴含的意境老师却没有解读出来。这里的“睡觉、散步、奔跑、跳跃”其实是表明着“雨点”在不同的环境中,有着不同的情境,这种变化着的过程,教师是应该解读到的,也是应该引导学生读到的。但是在真实教学中我就在想,一年级的孩子有必要让他们知道吗?不是说只要他们能读通、读正确就行了吗?这样的讲读是不是拔高了呢?接着就循环出现了上述在浅教和深教之间的问题。 二、诗歌教学的改进方法 诗歌教学在小学阶段占有较大的比重,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改正不足,完善教学体制。 1.欣赏朗诵,理解背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提问是一种古老而又重要的教学方法,希腊著名的教育家苏格拉底的“助产”式教学即是以提问为核心,通过问答的方式艺术地引导谈话者逐步反思所探讨的问题,让自以为知者知其所不知。现代的课堂教学中,提问仍是教学的关键,教师能够用精心设计的、充满思想的问题轻轻推动学生的思考、激活学生的想象,不但让学生体会到表达自己的成功感,也对自己的思维予以反思。 小学语文中阅读时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到了高年级之后,阅读所占的比例和比重都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如何才能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水平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在阅读教学这个环节中我们教师如何去设计问题,然后让学生能够根据你所提的问题去实行阅读。 在教学中几乎每一位教师都会用到提问这种教学方法。即教师针对自己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略加思考后回答这中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提得是否符合学生的要求,是否拔高了或者简单了等等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发挥。也就是问题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思考和教师的课堂效果,同时这还是一个老师教学水平的体现。所以,对于问题的有效性就显得非常重要,怎样才能使有效的提问呢?那是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的。 一设置有价值的问题

教师设问的内容和形式决定着学生思考的方向,绝绝绝大部分情况下,教师提出的问题都是些低水平的、连珠式的记忆性问题,学生通常只需要一两句话便能回答。真正有价值的问题是教师和学生都想探讨的问题,而且能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沟通不同主体之间的知识建构。教师应该以促成有意义的对话教学为目标,从广阔的问题视阈出发设置开放式的、有逻辑性的系列问题。提问是否有效要根据所提问题的价值来判断。如果一个问题设置的时候就没有价值那它有没有效就没有再讨论的意义了。 1、设问要具有超越性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况就是老师所提的问题,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够回答出让老师满意的答案来,而且还是异口同声的。是不是真的是学生已经学好了呢?肯定不是。我们注意听,仔细去看就知道老实所设的问题仅仅让学生复述课本上的内容,只要是有书的学生他们都能够从书上找到老师所想要的答案,所以说这跟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及知识的拓展是没有任何关系的。真正有效的提问时提出来之后,需要我们的学生实行思考之后才能回答出来的。当然也不是说学生思考几十分钟甚至几天,而是“跳一跳,够得着”这个种情况。 2、设置开放性的问题 学生对于问题的回答是否具有自己的思考在里面,以及是

一年级儿童诗

一年级儿童诗 春风吹, 春风吹, 吹绿了柳树, 吹红了桃花, 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 春风轻轻地吹, 春雨细细地下。大家快来种树,大家快来种花。教学目标 1 .读准《春风吹》。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一年级儿童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诗歌,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级儿童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初读儿童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 2.找喜欢的伙伴读诗、互评、互相正音。 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三、再读儿童诗,交流学习 1再读诗,把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勾出来 2 ?指名学生读诗

你为什么喜欢这首诗?? 3.小组内读诗, 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五、感情朗读,背诵诗 1.自由读诗,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 2.比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 3.全班一起诵读全诗。 芽苞 春天到了 天气暖和了快点出来吧小芽苞 别只露出个小头树皮外面多美快点出来吧 太阳会给你穿上绿衣春风会送给你甜甜的露滴 教学目标:1,学习《芽苞》,体会诗歌语言特点。 2,能仿写诗歌。 3,让学生体会到:想成为小诗人,要拥有一颗爱心,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拥有一个富有想象力的脑袋。 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春天来了,你们发现树木有什么变化吗? 二、学习《芽苞》 1、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诗 4.指生诵读,师生评价. 5、自由读、齐读 6背诗。 7,学当小诗人,仿写诗歌。 人有两件宝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 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 用脑不用手,啥也办不到。 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一切创造靠劳动, 劳动要用手和脑。 教学目标 1 ?借助拼音读准《人有两件宝》。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通过朗读诗歌,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教学重点

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c10992486.html, 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陈明梅 来源:《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刊》2019年第05期 【摘要】阅读妙处无穷,书香熏陶人生。在当代教育发展中,阅读是不可或缺的。高尔基早就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教育家们早就把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当成第一要务。广大家长们先不要要求孩子们能在书里得到些什么,爱上阅读比什么都重要。本文就阐述了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开展阅读对教育教学的有力促进作用,并分析了开展阅读对写作的重大帮助。 【关键词】重要性;阅读教育;趣味性 曾有人说过,“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由此可见在语文教育中,只是单一地学习课堂上的知识是不够的,也是有缺陷的,还要加強课外知识的拓展延伸。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有多重要。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已成为当代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在传统教育里,学生写作一直处于死记硬背或者不断抄写的模式,很多学生会感到生硬无趣,甚至感到乏味,因此,怎样让孩子在阅读中找到乐趣,成了当代社会讨论最为激烈的问题,一些家庭可能会从一些童话故事书开始,每天晚上都给孩子读一篇,或者让孩子自己读一篇故事,久而久之,孩子们会养成阅读的习惯,这种从孩子的兴趣入手,让他们从故事中把阅读和课程中的语文联系在一起,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当小学生形成了一定范围的语言及文字的积累,在句子的模仿或者看图写话中就可以更准确地把自己想表达的内容表达出来,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现在很多学校要求学生在校内要讲普通话,增加阅读量,让孩子多认识汉字的同时也可以练习普通话,让发音更加精准,让学生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对孩子上台演讲有极大帮助。 二、如何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1.让学生认识阅读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只是学生开始学习的入门阶段,是孩子对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阶段,很多小学生都不会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意义,他们总是觉得学好课本上的知识,能勉强通过语文考试就好,多余的读书学习能免则免,这种想法当然是不对的,语言作为人们表达感情的方式,作为诗词歌赋在书本上呈现的载体,在人类演变史上承载着重要意义,所以在学校里,让学生意识到阅读的意义就变成每个教师的责任,每个孩子的阅读深浅程度不同,自然在字里行间对原

小学语文儿童诗文本解读

小学语文儿童诗文本解读 儿童诗在教材中所占比重愈来愈大。解读儿童诗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奠定学生坚实的文学基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解读儿童诗是促进语文教学发展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解读策略可以不断挖掘儿童诗中蕴含的魅力,引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感情、意味,从诗歌中感受生活的真善美。 一、朗读童诗:找准诗眼,整体把握 虽然儿童诗篇幅短小,用语浅显,但这并不意味着儿童诗浅薄无味,“真正优秀的儿童诗应该于浅显的语言之中寄寓遥远,于拙扑的形式之下蕴藏睿智与趣味,能够在儿童读者乐于欣赏、阅读的同时,禁得起咀嚼、品味,并起到其正面成长的作用。”[1]所以,要想解读儿童诗,就应该以读为本,利用各种形式的读来体味文本中的思想内涵、精神情感。以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秋天》为例,它描写了秋天的宜人景色以及对秋天丰收景象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之情。这首诗正契合了教材第一单元的主题“走进秋天”,以期让学生结合生活实践感受秋天的绚丽。为了让学生读出感情,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活泼、优美的语言为他们解读文本,让学生先对秋天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之后,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读来整体感知文本内容。教师先范读,让学生掌握读音、句读、语调,接着引导学生自由朗读。第一遍主要读准字音,确保朗读要流利;第二遍整体感知,感受诗歌所独有的韵律感,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第三遍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诗歌中出现的关键词进行反复地诵读,并不断体味咀嚼,继而实现儿童与诗歌之间的情感共通。诗眼是诗歌的眼睛,是通过核心的词语或句子表现的诗歌的关键意象。找准诗眼可以让阅读回归整体,使教与学的思路简洁而清晰。儿童的阅读有别于成人阅读,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画面感伴随着阅读的全过程。如果学生能够找到诗歌的诗眼,便能够了解诗歌的全貌,对诗歌的内容就会有整体的感知,继而体悟诗歌的感情。 二、走进诗画:媒体激活,诗画互转 儿童诗恰如一幅幅妙趣横生、奇思妙想的涂鸦画。要想帮助儿童了解诗歌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诗歌展开联想。走进诗画的方法不仅仅在于抓诗眼一种途径,应引导学生逐渐从领悟言语格式、修辞手法等方面获得画面感。教师要灵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小学语文中的儿童诗教学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小学语文中的儿童诗教学人教版新课标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儿歌、童谣、儿童诗、古典诗词等。诗歌是文学之母,其语言优美、内涵蕴藉、富含想象。让儿童在诗的年华,多诵读诗歌、欣赏诗歌,让诗意和浪漫钻入心里,“是童年时代对儿童的最伟大的馈赠”。面对儿童诗这种特殊的文体,我一直都非常重视,要让孩子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韵律之美,体验诗中的情感,呵护孩子纯真的想象和灵性。 一、儿童诗教学的不足 中国是诗的国度,儿童时期是诗一样的年华。把握好儿童诗教学是每一位语文老师的神圣职责。不过,我们发现儿童诗的教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要求过高,学生望而生畏 有一些老师,不理解教材选编儿童诗的目的。低年级教材中编入儿童诗,主要是为了巩固汉语拼音,为了识字,进行初步的语言训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可是,有些教师在教学时,作细致分析讲解,以理解为目的,损伤了儿童诗的情感性。不光要求背诵,还要默写。还有不少老师把小学生的儿童诗模仿说话当成“文艺创作”,常常用成人作品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内容要新、奇、巧,语言文字要生动、优美……忽视了儿童的学习能力,久而久之,使学生产生了儿童诗高不可攀的畏惧感,继而谈诗色变,渐渐失去了学习儿童诗的兴趣。 (二)不受重视,学习流于形式 儿童诗语言活泼,视角独特,富有童心童趣。儿童诗生动的文学性和现代语言更容易让小学生们接受。但是,老师在教学中,却往往不重视这一重要的教学资源,相比阅读教学来讲,放在次要的位置。只是让学生读读、背背、抄抄,诗歌的形象、境界与韵味,则往往被忽略。 (三)积累太少,学生收获甚微 教材中儿童诗的篇目较少是令老师们苦恼的一个问题,教材中的儿童诗凤毛麟角,学生兴致勃勃地学了一篇就没有了,而有很多地方教学设备不足,没有大屏幕,老师没办法帮学生积累更多的儿童诗。使学生无法形成对诗的整体感受,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阅读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 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学生要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需要学习和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比较阅读是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在教?W实践中,我们归纳了几种较 易把握的比较阅读的方法。 一、深入语言,细细推敲词语 (一)替换比较中领略词语运用的适切性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从词语含义的差异上感受在同一个语境中不同词语所具有的不同表达效果,让学生通过替换比较,体会作者在用词上的独具匠心。如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比较“一根”与“一把”的表达效果。学生经过讨论很快明白作者的用意:小女孩之所以擦燃一整把火柴,是极度渴望留住这世上唯一疼她的奶奶,反映了她多次失望后孤注一掷的心情,是表现绝望的绝佳描写。 (二)增减比较中知晓词语运用的准确性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同一语句在去掉某一词语前和去掉某一词语后的比较阅读来品味语言运用的准 确性。如有学生在读《记金华的双龙洞》时,将“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

读成了“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教师可让学生讨论去掉“似乎”一词后意思有什么区别,让学生明白这只是作者的错觉,如果去掉这个词语,就变成真的了。 (三)褒贬比较中品味词语运用的独创性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从词语的褒贬等感情色彩上领会作者在课文语言运用中的妙处,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课文《珍珠鸟》中,“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神气十足”本身是个贬义词,但用在这里却刚好表现出小鸟的生气勃勃。 (四)词义比较中理解词语运用的情景性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根据语句中词语的本义,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引申、比喻等相关联的理解,体会作者在文中运用语言的技巧能力,感受语言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如《七律?长征》中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暖”“寒”就要从句子中去体会,不能照本意去理解。 二、由内而外,潜心品读句子 (一)从修辞比较中感受语句的意境 指导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体会和感悟作者在语句

群文阅读:《儿童诗里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 《儿童诗里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以“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根据孩子们年龄和认知特点进行组文,融入生本教育的理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分享交流”、“评价补充”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感受“儿童诗里的奇思妙想”。 选文篇目:《小真的长头发》《下巴上的洞洞》《爸爸的鼾声》《冰冻的梦》 推荐篇目:《太阳打翻了》《大海睡了》《小蚂蚁》《我想》《我要把自己寄给你》 教学目标: 1.孩子们通过阅读、讨论、交流,感受儿童诗里的奇思妙想,激发阅读兴趣、推进阅读。 2.展开想象,续编儿童诗。 教学重点:体会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学难点:展开想象,创编儿童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阅读材料、练习卡、阅读记录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走进想象的世界 师:孩子们好,想不想出去玩? 生:想! 师:走,咱们这就去“想象国”逛一逛(课件出示:想象国)。这里的人们可喜欢想象啦!瞧,短头发的小真就常常在想(课件出示:我的头发能长多长呢?)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出示:小真站在小桥上用她的长辫子钓鱼,站在栅栏前用她的长辫子套牛,站在院子里用她的长辫子晾衣服,躺在小河边清洗她的长头发,坐在椅子上,十个妹妹排在身后用手拿着她的长头发帮她梳理长头发)。 小真的想象可真丰富,她把这些奇妙的想象都写进了儿童诗里。现在我们走进儿童诗里去感受诗中的奇思妙想。(板书:儿童诗里的奇思妙想) 二、走进儿童诗,感受诗中想象的神奇 (一)读儿童诗,引导感受儿童诗里奇妙的想象。

1. 自读儿童诗《小真的长头发》,感受诗里奇妙的想象。(课件出示图文:小真的长头发) 师:请孩子们自由的读一读《小真的长头发》,想一想:小真的哪一种想象奇妙? 生1:我觉得“小真站在小桥上,把头发垂下去就能把鱼儿钓起”这种想象最神奇!因为我爸爸最喜欢钓鱼,他每次钓鱼都要用鱼竿和鱼线,小真只用头发就可以把鱼钓起来了,既经济又方便,所以我觉得这种想象最神奇。 师:宝贝,你的感受真好!你能从儿童诗中走进生活,真棒!为你们小组加2分。 生2:我觉得诗中最奇妙的想象是“小真站在院子里,把辫子绑在树杈上一拉,就能把所有的衣服都晾完”。如果我的头发也可以晾衣服就好了,就可以帮助妈妈,让妈妈不那么辛苦。 师:宝贝,百善孝为先,你做到了!孩子们,把掌声送给我们的孝心之星(加3分) …… 2. 师:小真的想象为什么会有那么神奇呢?因为她的想象很大胆(板书:大胆)现在,我们也来大胆的想象一下:“小真的长头发还可以做什么?” 生1:还可以当跳绳,和小朋友们一起跳。 师:这个想法真奇妙!孩子们,现在你们就拥有了长长的头发,把它当跳绳跳一跳吧。) (孩子们一下子就兴奋了,立刻走进了想象的世界。)学生起立一起试着跳30秒跳绳。 生2:还可以当长线,拿去放风筝。 师:你的想法太奇妙了,今天的“奇思妙想大王”就是你了!(加3分) …… 3. 自读儿童诗,填写阅读记录卡。 师:大胆的想象真是太神奇了!它让我们的儿童诗充满了奇思妙想。接下来,请孩子们拿出阅读单,走进儿童诗,再次去感受儿童诗中的奇思妙想吧! (课件出示“阅读要求:自由阅读儿童诗《下巴上的洞洞》《爸爸的鼾声》和《冰冻的梦》,边读边思考:儿童诗中最奇妙的想象是什么?你还想到了什么?并完成阅读记录卡。”)

浅谈儿童诗教学

浅谈儿童诗教学 【摘要】孩子是天生的诗人。学写儿童诗,可以训练观察,培养创造能力;学写儿童诗,可以训练表达,提高感悟能力;学写儿童诗,可以陶冶性情,学会抒写心灵。怎样指导孩子写儿童诗?步骤一:赏读;步骤二:仿写;步骤三:创作。 【关键词】童诗;赏读;仿写;创作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没有理由把诗歌跟语文疏离开来。 学写儿童诗,可以训练观察,激活想象,培养创造能力;学写儿童诗,可以训练表达,学习描写,提高感悟能力;学写儿童诗,可以陶冶性情,体味生活,学会抒写心灵。因此,让学生爱诗、赏诗、读诗、写诗,唤醒儿童沉睡的诗情、诗意、诗心、诗性,显得尤为重要。 一、赏读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有一位诗评家说:“只读不写,眼高手低;只写不读,眼低手也低。”这些话形象地说出了读诗与写诗的关系,明确了读诗在整个诗教

中的重要地位。我们认为,造成写诗难的重要原因就是孩子们诗读得太少。指导儿童学写儿童诗,必须先从引导学生读诗人手。 首先,向孩子推荐优秀的儿童诗作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让学生从小接受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的熏陶,仅仅靠课本里那几篇文字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利用班级小书架的优势,鼓励学生借阅、购买圣野、柯岩、金波、鲁兵等老一辈儿童文学作家的儿童诗作品,订阅各类选发儿童诗的、有一定文学品位的少儿报刊,让儿童诗进入学生的课外阅读队伍。 其次,给予孩子必要的儿童诗阅读指导。如利用读报课、第二课堂活动等时间,举行诗歌朗诵会、推荐好诗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从艺术水平、表现手法等各个角度去欣赏、理解、读懂每一首诗,这对激发学生读诗、写诗的热情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最后,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创造出诗的氛围。如用孩子们自己创作的优秀诗句布置学校宣传窗。班级黑板报、校刊都开辟诗歌专栏,推荐优秀的儿童诗作品,发表孩子们自己写的诗,让孩子们生活在浓厚的诗的氛围里。 二、仿写

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理念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理念

————————————————————————————————作者:————————————————————————————————日期: 2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理念 衡阳市珠晖区金甲小学张勤 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理念,体现新教法?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读写结合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全国小语研究会理事长崔峦先生说过:“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新课标在目标定位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实践经验也告诉我们,朗读是学生领略课文蕴涵情感的最佳途径,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指导有感情地读,读出音韵,读出意境,读出情味。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一段,我是这样处理的:第一句:天/灰蒙蒙,又阴/又冷。指导学生用低沉、悲伤的语调朗读,让学生体会到环境描写侧面烘托了人民对总理的哀悼之情。第二句: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是那样长,人/是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挤满”、“长”、“多”三个词读重音,使学生在朗读中也和人们一样沉浸在对总理的崇敬和爱戴中。如此引导,学生品出了言中意,言中理,言中情,既丰富了语言库存,有陶冶了情操。

读是理解吸收,写是理解表达。有理解性的吸收,才会有理解性的表达。反之,表达能力强了,又促进理解吸收能力的提高。特级教师李吉林说过:“阅读教学是学生心灵的对话,重在以情激情,情动而辞发。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在吸收文本中语言与精神营养的同时,富有灵性的奇思妙想就会即时产生。这种情况下,结合写的训练会让学生更深理解课文,提高智慧,在丰富和发展语言的同时,提升精神生活。如学了《小音乐家扬科》以《假如扬科生活在我们中间》为题写一篇文章,不仅激发学生的想象,还能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助人情怀,而且会使课文的语言文字和写作方法得到一次切实的运用。学了《航天飞机》引导学生写“漫游太空”,学了《海底世界》引导学生写“漫游海底世界”。此时,学生的脑海充满想象,心中萌发探究的欲望,笔下生发丰富的情感. 二、倡导自主合作、交流,重辩论。 新课标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叶圣陶也曾指出:“上课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工作,而共同的方式该如寻常集会,学生是报告和讨论,教师是指导和订正。”古语云:独学无友,孤陋寡闻。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讨论,相互进行思维的碰撞,语言的交流,可以诱发对言语的感悟,可以进一步感悟课文的一情一景,一人一物。在教学《骄傲的孔雀》一文时,先要求学生自己对照图文仔细读课文,然后让学生自找合作伙伴,自编、自导、自演《骄傲的孔雀》的故事情节,看学生间的合作精神怎样,同时也可以看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何。结果学生把孔雀那种骄傲,认为自己漂亮,

浅谈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读在语文教学中有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老师的指导小,使学生受益匪浅,下面我就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阐述如下: 一、读在教学中的特点 敏锐的语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尤其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今天,朗读依然是教师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常使用和最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学生对文本内容可通过朗读去获得感知。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掌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揣摩作者的情趣和意旨,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的语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趣等,使课文内容立体化,形象化,进而对文章的内容产生真切的感受,自然而然地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提高语言的感受能力,从而培养语感。 二、读在教学中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所谓“正确流利地读”,就是要发音正确、声音响亮,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不重复,按句逗号的停顿去读。有感情地朗读是在前两项要求的基础上,把握好语速,读出不同的语气、语调,能比较准确地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熟读精思。 读书读书,贵在读熟。这是古人传统的教学形式之一。古人读书,熟读强调知其义。口诵心惟”。“诵” 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这充分说明读书一定要勤于思考,二者不可分割。为此,我们总是在学生做到了对课文能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进一步地读,不过这时是带着问题而读,边读边思考,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再读,哪是重点词,哪是重点句,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词不用那个词呢?比如《桂林山水甲天下》一文中,桂林山水为什么要用“甲”字而不用“第一”天下,其实通过一边4又一遍的朗读,从而知道其中的用意所在。 四、方法科学。 多读固然知其意,但并不是一遍又一遍的机械的、重复地读,要讲究方法,形式多样,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避免单调枯燥感。我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提出要求,有目的地读。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要循序渐进。否则欲速不达。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但要考虑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而且还应认真的备好每一课的朗读要求,也就是为什么要读,读后要达到什么目的。在训练中,教师妻明确训练目标,在朗读的不同阶段,应对学生提出不同要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2.教师以身作则,范读引领。

儿童诗的特点

以读促悟以写寄情 ——浅谈北师大版教材儿童诗教学 成都市磨子桥小学刘英 儿童诗是为少年儿童创作的,符合他们的心理和审美特点。它具有情感高洁、想象丰富、童趣盎然、语言精美等特点。这就使得儿童诗和一般的阅读材料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儿童诗的重点往往不是叙事,而是抒情;其次,儿童诗的语言精美、凝练,较多地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最后,儿童诗里有着丰富的想象,使得诗歌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针对儿童诗的这些特点,以北师大版教材第十册第六单元《心愿》语文天地笔下生花的儿童诗写作为例,浅谈儿童诗可采取的一些教学策略。 一、说说,交流诗 1.从情境中走来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一册到第十册,收集了不少儿童诗。如《雨后》《荡秋千》《春风》《种子的梦》《水乡歌》等等。课前预习布置学生回顾一到十册所学过的所有儿童诗,并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或几首到课堂上作交流。在情感上,为孩子们进入儿童诗学习和写作,作好准备。 2.在品味这些诗的同时,引导孩子们感受儿童诗的特点。 孩子们虽然已经学过这些儿童诗,但对于儿童诗的特点没有系统地概括总结,基于五年级的孩子,可以适当了解儿童诗的特点,以利于更好的理解把握儿童诗,为写儿童诗作好铺垫。在孩子们读出自己最喜爱的儿童诗之后,适当引导其概括出这些诗共同的特点。 如学生在读了《美丽的集邮册》后,说到儿童诗押韵、分行、分小节;在读了《荡秋千》后生提到儿童诗的语言简洁,有丰富的想象;在读了《雨后》学生提到兄妹深厚的感情、生动形象等等。老师顺势引出儿童诗的特点:语言美情感真形象明。 二、读读,感悟诗 叶圣陶曾提出:“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读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不但可以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趣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由此可见,美读的关键在于通过对诗歌韵律节奏和情境的感受,由文本世界进入作者内心的世界,达到与作者神思相通的境界。 以读为主的“美读赏析”应该有以下几个步骤:阅读感知(初步感知整体美)——唤起想象(体验情感美)——精读品味(鉴赏意境美)——朗读吟诵(感受节奏美)——有感而发(享受创造美)。真正的读是人的一生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本领;真的阅读是需要沉下心来,用心灵去感受,用想象去补充,用思考去扩展,让人走进书中,让书走进心中。阅读,是儿童进入诗意境界的第一步。它有三个层面:赏读、品读、诵读。

二年级儿童诗10首

1.九月[俄罗斯]伊·托克玛科娃夏天要走了, 秋天要来了。 太阳不再那样晒人, 它藏起来了。 小雨像刚上学的小孩, 还有点害怕, 歪歪斜斜, 在窗上乱画。 2.谁见过风[英国]克里斯蒂娜谁也没见过风 无论是你,无论是我。 当树叶沙沙作响, 那是风在吹拂。 谁也没见过风 无论是你,无论是我。 当树向你频频点头, 那是风在吹过。 3.雪花的快乐徐志摩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地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4. 不快乐的想法陈木诚 蜗牛不快乐 埋怨自己每天背着 一栋又笨又重的房子 实在太累了 寄居蟹也不快乐 每天埋怨自己没有房子 一年到头忙着找房子换房子 实在太累了 寄居蟹羡慕蜗牛 有一栋那么大的房子 蜗牛也羡慕寄居蟹 常常可以换新房子

他们一直这样想, 我实在太累了 我很不快乐 5.我来了张秋生 春天,用第一个小嫩芽 说:我来了。 夏天,用第一个小花蕾 说:我来了。 秋天,用第一张飘落的叶 说:我来了。 冬天,用第一朵洁白的雪花 说:我来了。 6.年龄的问题杜荣琛 爷爷的年龄, 写在脸上的皱纹里; 马儿的年龄, 嚼在嘴巴的牙齿里; 树木的年龄, 藏在肚子的年轮里。 老师! 那么池塘的年龄, 是不是画在一圈圈的涟漪里? 7.生活的颜色曾卓 一个小朋友问我,生活是什么颜色?有时是闪闪桂冠的银色 有时是长夜漫漫的黑色 有时是飞腾火焰的红色 有时是阴霾天空的灰色 有时是浩瀚大海的蓝色 有时是无垠沙漠的黄色 有时是夏日森林的绿色 有时是黄昏薄暮的紫色 …… 我无法告诉你生活是什么颜色 我不能想象生活只是单一的颜色 它旋转着,旋转着向前 闪射着灿烂的彩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