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二次函数的概念辅导讲义(概念较详细)

沪教版二次函数的概念辅导讲义(概念较详细)
沪教版二次函数的概念辅导讲义(概念较详细)

教师姓名 学生姓名 年 级 初三 上课日期 2015/11/

学 科 数学 课题名称

二次函数的概念

计划时长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一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二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解析式形如c b a c bx ax y 、、(2

++=是常数,且0≠a )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例如:

2)1(3

2

,12,9.4222++=-+-==x y x x y t y 等都是二次函数.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定义域为一切实数.

【注意】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是c bx ax y ++=2

,其中c b a ,,是常数,a 是二次项的系数,取值不能为0,即0≠a .`

例1 下次函数关系式中,是二次函数的是( )

2

1.x

y A =

x y B 2.= 2.mx y C = ()a ax x a y D +-+=2

21. 例2 下列函数中,y 是x 的二次函数吗?为什么?

x x y 112-=)( ()22

12x x y --=)( ()6

51213532-+-=x x y ()c bx ax y ++=24

知识点2 实际问题中的二次函数关系及定义域

函数是用来描述一个量与另一个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在许多实际问题中存在着二次函数关系. 在实际应用问题中,要注意函数的定义域.自变量x 的取值应符合实际意义.

例1 用一根长为800cm 的木条,做一个长方形的木框,若宽为x cm ,写出面积y ()

2

cm 与x ()cm 之间的函数关系

式及x 的取值范围,y 是x 的二次函数吗?

例2 在边长为4cm 的正方形中,挖去一个直径为x ()cm 的圆,设余下部分的面积为y (

)2

cm ,请求出y 关于x 的

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知识点3 二次函数的函数值

当给定自变量x 的值后,就有唯一的y 值与之对应,这时相应的y 的值就是函数值。 例 已知二次函数432

+-=x x y .填写下表:

x -2 -1 0 1 2

11 2 3 4 y

二 综合应用

例1 已知关于x 的二次函数()2

32

1--+=m m

x m y ,则m 的值是( )

1.-A 0.B 4.C 1.-D 或4

例2 已知()568224

2

+++-=-+k kx x k y k k 是关于x 的二次函数,求常数k 的值.

例3 已知函数()()()2

2

3

4

8232k x n m kx x n m x n m y ++++-++-=是二次函数,且当1=x 时,7=y ,求原函数

关系式及n

m 的值.

例4 已知一个二次函数,当-1=x 时,-6=y ;当1=x 时,-2=y ;当2=x 时,3=y .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例5 一个果园有100棵橙子树,每一棵树平均结600个橙子,现准备多种一些橙子树以提高产量,但是如果多种树,那么数与数之间的距离和每一棵树所接受的阳光就会减少.根据经验统计,每多种一棵树,平均每棵树就会少结5个橙子.

(1)如果果园增种x 棵橙子树,那么果园共有____棵橙子树,平均每棵结____个橙子;

(2)如果果园中橙子的总产量为y 个,那么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

.

例6 某商场销售某种品牌的纯牛奶,已知进价为每箱40元,生产厂家要求每箱售价只能在40-70元之间,市场调查发现:若每箱以50元销售,平均每天可销售90箱;价格每降低1元,平均每天多销售3箱;价格每升高1元,平均每天少销售3箱.

(1)写出平均每天销售量y (箱)与每箱售价x (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x 的取值范围;

(2)求出商场平均每天销售这种牛奶的利润W (元)与每箱牛奶的售价x (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三 拓展练习

1.如图,ABC ?中,cm AC cm AB B 10,690==?=∠,,点P 从A 点开始沿AB 边向点B 以1s cm /的速度移动,点Q 从B 点开始沿BC 边向C 以s cm /2的速度移动.

(1)如果P 、Q 分别从A 、B 同时出发,试求经过t 秒后,PBQ ?的面积1y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P 、Q 分别从A 、B 同时出发,并且P 到B 后又继续在BC 边上前进,Q 到C 后又继续在CA 边上前进,假设P 点运动时间为t 秒,试求PCQ ?的面积2y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式.

2.两条直线相交最多有1个交点,三条直线相交最多有3个交点,四条直线相交最多有6个交点,若有n 条直线相交,交点最多为m 个,求m 关于n 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是什么函数.

A B C Q P

四 课后练习

1.下列函数中,是二次函数的是( )

x

x y A 1.+= x x y B 2.= ()22913.x x y C --= ()x x y D 42.2

-+=

2.函数p nx mx y ++=2

是y 关于x 的二次函数的条件是( )

0.=m A 0.≠m B 0.≠++p n m C 0.=++p n m D

3.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3cm ,若其边长增加()cm x ,增加部分的面积为()

2

cm y ,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 )

()2

3.+=x y A ()22

3.x x y B -+=

()22

33.-+=x y C 2.x y D =

4.已知方程c b a c bx ax 、、(02

=++为常数),请你通过变形把它写成你所熟悉的一个函数表达式的形式.则函数表

达式为___________.若此函数是二次函数则成立的条件是___________. 5.已知梯形面积为2

ycm ,下底和高都是,xcm 上底是xcm 3

1

,那么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 6.若圆柱的高是8cm ,则圆柱的体积()3

cm

V 与底面周长()cm C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它是

___________函数.

7.如果一个矩形周长为10cm ,若一边长为,xcm 面积为2

ycm ,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自变

量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

.

8.若()

41

222

++=--m m

x m m y 是二次函数,则.__________=m

9.小明在一次登山活动中捡到一块矿石.回家后,他用一把刻度尺、一只圆柱形的玻璃杯和足量的水,就测量出这块矿石饿的体积.如果他量出玻璃杯的内直径为d ,把矿石完全浸没在水中,测出杯中水面上升的高度为h ,则小明捡到的这块矿石的体积是( )

h d A 24

.

π

h d B 22

.

π

h d C 2.π h d D 24.π

10.已知二次函数c bx ax y ++=2

,当0=x 时,4=y ;当1-=x 时,8=y ;当2=x 时,2=y .

求:(1)当3-=x 时,y 的值;(2)当41=y 时,x 的值.

11.已知函数()()m x m x

m y m m (112

32-++=--为常数)

(1)当m 为何值时,这个函数是一次函数? (2)当m 为何值时,这个函数是二次函数?

12.底边为20cm ,高位16cm 的锐角三角形,内接一个矩形,设矩形落在底边上的边长为x cm ,矩形的面积为2

ycm ,

请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试判断y 是x 的什么函数?

13.如图,在ABC ?中,AH 是高,矩形DEFG 的四个顶点分别位于三条边上(点F E ,在BC 边上).AH 与DG 相交于点M ,已知6,8==AH BC ,设x DG =,矩形DEFG 的面积为y ,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A B

C

D

E

M G

H

F

14.如图,用同样规格的黑白两色的正方形瓷砖铺设矩形地面,请观察下列图形并解答有关问题.

(1)在第n 个图中,第一横行共 _________ 块瓷砖,第一竖列共有 _________ 块瓷砖;(均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 (2)设铺设地面所用瓷砖的总块数为y ,请写出y 与(1)中的n 的函数; (3)按上述铺设方案,铺一块这样的矩形地面共用了506块瓷砖,求此时n 的值;

15.某商场试销一种成本为每件60元的服装,规定试销期间销售单价不低于成本单价,且获利不得高于45%,经试销发现,销售量y (件)与销售单价x (元)符合一次函数y=kx+b ,且x =65时,y =55;x =75时,y =45. (1)求一次函数b kx y +=的表达式;

(2)若该商场获得利润为W 元,试写出利润W 与销售单价x 之间的关系式;销售单价定为多少元时,商场可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元?

16.如图,在ABC ?,?=∠90B ,点P 从点A 开始沿AB 边向点B 以s cm /1的速度移动,点Q 以B

点开始沿BC 边向点C 以s cm /2的速度移动.(1)如果P 、Q 分别从A 、B 同时出发,经过几秒钟,使PBQ ?的面积等于82

cm ?(2)如果P 、Q 分别从A 、B 同时出发,并且P 到B 后又继续在BC 边上前进,Q 到C 后又继续在CA 边上前进,经过几秒钟,使PCQ ?的面积等于12.62

cm ?

最新基本初等函数讲义(全)

一、一次函数 二、二次函数 (1)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①一般式:2()(0)f x ax bx c a =++≠ ②顶点式:2()()(0)f x a x h k a =-+≠ ③两根式:12()()()(0)f x a x x x x a =--≠ (2)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①已知三个点坐标时,宜用一般式. ②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或与对称轴有关或与最大(小)值有关时,常使用顶点式. ③若已知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交点,且横线坐标已知时,选用两根式求()f x 更方便. (3)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

图像 定义域 (),-∞+∞ 对称轴 2b x a =- 顶点坐标 24,24b ac b a a ??-- ??? 值域 24,4ac b a ??-+∞ ??? 24,4ac b a ?? --∞ ?? ? 单调区间 ,2b a ??-∞- ??? 递减 ,2b a ?? -+∞ ??? 递增 ,2b a ? ?-∞- ??? 递增 ,2b a ?? -+∞ ??? 递减 ①.二次函数2()(0)f x ax bx c a =++≠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对称轴方程为 ,2b x a =-顶点坐标是24(, )24b ac b a a -- ②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函数在(,]2b a -∞- 上递减, 在[,)2b a -+∞上递增,当2b x a =-时,2min 4()4ac b f x a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函数在(,] 2b a -∞-上递增,在[,)2 b a -+∞上递减,当2b x a =-时,2max 4()4ac b f x a -=. 三、幂函数 (1)幂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函数y x α=叫做幂函数,其中x 为自变量,α是常数. (2)幂函数的图象 2b x a =- 2b x a =-

2018年沪教版九年级数学 21.4.1二次函数中常见图形的的面积问题

二次函数中常见图形的的面积问题 1、说出如何表示各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2、抛物线 322 +--=x x y 与x 轴交与A 、B (点A 在B 右侧),与y 轴交与点C , D 为抛物线的顶点,连接BD ,CD , (1)求四边形BOCD 的面积. (2)求△BCD 的面积.(提示:本题中的三角形没有横向或纵向的边,可以通过添加辅助线进行转化,把你想到的思路在图中画出来,并选择其中的一种写出详细的解答过程) 图五 图四 图六 图二 图一 图三

3、已知抛物线4 2 12 --= x x y 与x 轴交与A 、C 两点,与y 轴交与点B , (1)求抛物线的顶点M 的坐标和对称轴; (2)求四边形ABMC 的面积. 4、已知一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是A (-2,0)、B (1,0),且经过点C (2,8).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该抛物线的顶点D 的坐标; (3)求四边形ADBC 的面积. 5、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a≠0)经过A(-2,0),B(0,4),C(2,4)三点,且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E 。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该抛物线的顶点D 的坐标和对称轴; (3)求四边形ABDE 的面积.

6、已知二次函数322--=x x y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A 在B 的左边),与y 轴交于点C ,顶点为P. (1)结合图形,提出几个面积问题,并思考解法; (2)求A 、B 、C 、P 的坐标,并求出一个刚刚提出的图形面积; (3)在抛物线上(除点C 外),是否存在点N ,使得ABC NAB S S ??=, 若存在,请写出点N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变式一: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点N ,使得ABC NAB S S ??=,若存在直接写出N 的坐标;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变式二:在双曲线3 y x = 上是否存在点N ,使得ABC NAB S S ??=,若存在直接写出N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二次函数综合题经典习题(含答案及基本讲解)

二次函数综合题训练题型集合 1、如图1,已知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为C(1,0),直线m x y+ =与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交于A、B两点,其中A点的坐标为(3,4),B点在轴y上. (1)求m的值及这个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2)P为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点P与A、B不重合),过P作x轴的垂线与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交于点E点,设线段PE的长为h,点P的横坐标为x,求h与x之间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D为直线AB与这个二次函数图象对称轴的交点,在线段AB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四边形DCEP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 明理由. 2、如图2,已知二次函数24 y ax x c =-+的图像经过点A和点B.(1)求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写出该抛物线的对称轴及顶点坐标; (3)点P(m,m)与点Q均在该函数图像上(其中m>0),且这两点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求m的值及点Q 到x轴的距离 E B A C P 图1 O x y D x y O 3 -9 -1 -1 A B 图2

P B A C O x y Q 图3 3、如图3,已知抛物线c x b x a y ++=2经过O(0,0),A(4,0),B(3,3)三点,连结AB ,过点B 作BC ∥x 轴交该抛物线于点C. (1) 求这条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2) 两个动点P 、Q 分别从O 、A 两点同时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 其中,点P 沿着线段0A 向A 点运动,点Q 沿着折线A →B →C 的路线向C 点运动. 设这两个动点运动的时间为t (秒) (0<t <4),△PQA 的面积记为S. ① 求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 ② 当t 为何值时,S 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并指出此时△PQA 的形状; ③ 是否存在这样的t 值,使得△PQA 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此时P 、Q 两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7、(07海南中考)如图7,直线43 4 +- =x y 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C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 、C 和点()0,1-B . (1)求该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2)设该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为M ,求四边形AOCM 的面积; (3)有两动点D 、E 同时从点O 出发,其中点D 以每秒 2 3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折线OAC 按O →A →C 的路线运动,点E 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折线OCA 按O →C → A 的路线运动, 当D 、E 两点相遇时,它们都停止运动.设D 、E 同时从点O 出发t 秒时,ODE ?的面积为S . ①请问D 、E 两点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DE ∥OC ,若存在,请求出此时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②请求出S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 ③设0S 是②中函数S 的最大值,那么0S = . C A M y B O x C A M y B O x C A M y B O x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二次函数》教案

《二次函数》教案 教学目标 1、从实际情景中让学生经历探索分析和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如何用数学的方法去描述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2、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二次函数的形式. 3、会建立简单的二次函数的模型,并能根据实际问题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4、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教学重点 二次函数的概念和解析式. 教学难点 利用条件构造二次函数.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1、现有一根12m长的绳子,用它围成一个矩形,如何围法,才能使矩形的面积最大?小明同学认为当围成的矩形是正方形时,它的面积最大,他说的有道理吗? 问题2、很多同学都喜欢打篮球,你知道吗:投篮时,篮球运动的路线是什么曲线?怎样计算篮球达到最高点时的高度? 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学习二次函数来解决,今天我们学习“二次函数”(板书课题)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请用适当的函数解析式表示下列问题中情景中的两个变量y与x之间的关系: (1)面积y(cm2)与圆的半径x(cm). (2)王先生存人银行2万元,先存一个一年定期,一年后银行将本息自动转存为又一个一年定期,设一年定期的年存款利率为x两年后王先生共得本息y元; (3)拟建中的一个温室的平面图如图,如果温室外围是一个矩形,周长为12cm,室内通道的尺寸如图,设一条边长为x(cm)种植面积为y(cm2). x

教师组织合作学习活动: 先个体探求,尝试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上述三个问题先易后难,在个体探求的基础上,小组进行合作交流,共同探讨. (1)y =πx 2 (2)y =2000(1+x )2=20000x 2+40000x +20000 (3)y =(60-x -4)(x -2)=-x 2+58x -112 上述三个函数解析式具有哪些共同特征?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各自看法. 教师归纳总结:上述三个函数解析式经化简后都具y =ax 2+bx +c (a ,b ,c 是常数,a ≠0)的形式. 板书:我们把形如y =ax 2+bx +c (其中a ,b ,c 是常数,a ≠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称a 为二次项系数, b 为一次项系数,c 为常数项. 请讲出上述三个函数解析式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做一做 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 (1)2x y =(2)21x y -=(3)122--=x x y (4))1(x x y -= (5))1)(1()1(2 -+--=x x x y 2、分别说出下列二次函数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1)12+=x y (2)12732-+=x x y (3))1(2x x y -= 3、若函数m m x m y --=2)1(2为二次函数,则m 的值为______________. 三、例题示范,了解规律. 例、已知二次函数q px x y ++=2 当x =1时,函数值是4;当x =2时,函数值是-5.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此题难度较小,但却反映了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方法,可让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板书示范,强调书写格式和思考方法. 练习:已知二次函数c bx ax y ++=2,当x =2时,函数值是3;当x =-2时,函数值是2.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例、如图,一张正方形纸板的边长为2cm ,将它剪去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图中阴影部分).设AE =BF =CG =DH =x (cm ),四边形EFGH 的面积为y (cm 2),求: (1)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和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2)当x 分别为0.25,0.5,1.5,1.75时,对应的四边形EFGH 的面积,并列表表示.

二次函数复习专题讲义

第1-3讲 二次函数全章综合提高 【知识清单】 ※一、网络框架 ※二、清单梳理 1、一般的,形如2 (0,,,)y ax bx c a a b c =++≠是常数的函数叫二次函数。例如 22221 2,26,4,5963 y x y x y x x y x x =-=+=--=-+-等都是二次函数。注意:系数a 不能为零,,b c 可以为零。 2、二次函数的三种解析式(表达式) 2(0)0=00=0000000y ax a y a y a y a x y x x y x a x y x x y x ?=≠???? ><>???? <<>??最小值最大值概念:形如的函数简单二次函数图像:是过(0,0)的一条抛物线 对称轴:轴性质最值:当时,;当时,当时,在对称轴左边(即),随的增大而减小。在对称轴右边(即),随的增大而增大。 增减性当时,在对称轴左边(即),随的增大而增大。在对称轴右边(即),随的增大而减小。二次函数2222(0)004242440=0=440y ax bx c a a a b ac b a a b x a ac b ac b a y a y a a a ???????? ??????????=++≠?><>最小值最大值概念:形如的函数,注意还有顶点式、交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开口方向:,开口向上;,开口向下。图像:是一条抛物线顶点坐标:(-,)对称轴:-最值:当时,,当时,一般二次函数性质:当时,在对称轴左增减性:22022b b x y x x y x a a b b a x y x x y x a a ????????????? ?? ?????????????????<>??????????<<>????????????????边(即-),随的增大而减小。在对称轴右边(即-),随的增大而增大。当时,在对称轴左边(即-),随的增大而增大。在对称轴右边(即-),随的增大而减小。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应用与一元二次方程和不等式的关系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 ??????????????????? ?? ????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次函数复习 讲义

教学内容—二次函数综合复习 知识精要 二次函数的概念:形如 2 (0)y ax bx c a =++≠的函数。定义域是一切实数。 二次函数的图像 函数 对称轴 顶点 开口方向 最值 () 20y ax a =≠ y 轴 (0,0) a>0,图像开口向上,顶 点是最低点; a<0,图像开口向下,顶点是最高点. () 2 0y ax c a =+≠ y 轴 ) ,0(c c ()() 2 0y a x m a =+≠ m x -= ()0,m - )0()(2≠++=a k m x a y m x -= ),(k m - k ()02 ≠++=a c bx ax y a b x 2- = ??? ? ??--a b ac a b 44,22 a b a c 442 - )0)()((1≠--=a x x x x a y x 22 1x x x += 一、选择题典型例题 1)有关二次函数图像与系数关系 1.如果0k <(k 为常数),那么二次函数22y kx x k =-+的图像大致为 ( ). 2. 已知二次函数)0(2 ≠++=a c bx ax y 的图像如图所示, 以下关于实数c b a ,,的符号判断中,正确的是( ) A.0,0,0>>>c b a B.0,0,0><>c b a C.0,0,0<>>c b a D.0,0,0<<>c b a 第6题 A B C D y O x y O x y O x y O x

2)二次函数性质的判断:对称轴,开口方向,顶点,增减性 1. 已知点11()x y ,,22()x y ,均在抛物线2 1y x =-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若12y y =,则12x x = B. 若12x x =-,则12y y =- C. 若120x x <<,则12y y > D. 若120x x <<,则12y y > 2.关于抛物线4)1(32 -+-=x y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1=x ; B .抛物线在y 轴上的截距是4-; C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41--,) ; D .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向上. 3.已知函数2 22y x x =--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可得y ≤1时,x 的取值范围是 ( ) A .3x -≥ B .31x -≤≤ C . 13x -≤≤ D .1x -≤或3x ≥ 4.对于抛物线23y x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抛物线的开口向下 ; B .顶点(0,-3)是抛物线的最低点 ; C .顶点(0,-3)是抛物线的最高点; D .抛物线在直线0x =右侧的部分下降的. 3)二次函数的平移问题 1.把抛物线22y x =--平移后得到抛物线2y x =-,平移的方法可以是( ). A. 沿y 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 B. 沿y 轴向下平移2个单位; C. 沿x 轴向右平移2个单位; D. 沿x 轴向左平移2个单位. 2. 把抛物线()2 16+=x y 平移后得到抛物线2 6x y = ,平移的方法可以是 ( ). A. 沿y 轴向上平移1个单位; B. 沿y 轴向下平移1个单位; C. 沿x 轴向左平移1个单位; D. 沿x 轴向右平移1个单位. 巩固练习 1.已知抛物线解析式为243y x x =--,若点P (2-,5)与点Q 关于该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则点Q 的 坐标是__________.

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二次函数概念 学习要求 1.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有关概念. 2.熟练掌握二次函数y =ax 2的性质和图象. 综合、运用、诊断 一、填空题 1.抛物线y =ax 2的顶点是______,对称轴是______.当a >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______;当a <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______. 2.抛物线y =ax 2,|a |越大则抛物线的开口就______,|a |越小则抛物线的开口就______. 3.二次函数y =ax 2的图象大致如下,请将图中抛物线字母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y =2x 2如图( );(2)22 1x y = 如图( );(3)y =-x 2 如图( ); (4)231x y -=如图( );(5)29 1 x y =如图( );(6)291x y -=如图( ). 4.已知函数,2 3 2x y -=不画图象,回答下列各题. (1)开口方向______;(2)对称轴______;(3)顶点坐标______;(4)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______; (5)当x ______时,y =0;(6)当x ______时,函数y 的最______值是______. 5.在下列函数中①y =-2x 2;②y =-2x +1;③y =x ;④y =x 2,回答: (1)______的图象是直线,______的图象是抛物线. (2)函数______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函数______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 (3)函数______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函数______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4)函数______有最大值为______.函数______有最小值为______. 6.已知函数y =ax 2+bx +c (a ,b ,c 是常数).(1)若它是二次函数,则系数应满足条件______. (2)若它是一次函数,则系数应满足条件______.(3)若它是正比例函数,则系数应满足条件______. 7.已知函数y =(m 2-3m )1 22--m m x 的图象是抛物线,则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______, 对称轴方程为______,开口______. 9.已知函数y =m 2 22+-m m x +(m -2)x . (1)若它是二次函数,则m =______,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_,其图象是一条______,位于第______象限. (2)若它是一次函数,则m =______,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_,其图象是一条______,位于第______象限. 9.已知函数y =m m m x +2,则当m =______时它的图象是抛物线;当m =______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上;当m =______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 二、选择题 110.下列函数中属于一次函数的是( ),属于反比例函数的是( ),属于二次函数的是( ) A .y =x (x +1) B .xy =1 C .y =2x 2-2(x +1)2 D .132+=x y 11.在二次函数①y =3x 2;②223 4 ;32x y x y == ③中,图象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开口大小顺序用题号表示应该为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③>① D .②>①>③ 12.对于抛物线y =ax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越大,抛物线开口越大 B .a 越小,抛物线开口越大 C .|a |越大,抛物线开口越大 D .|a |越小,抛物线开口越大 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在函数y =-x 2中,当x =0时y 有最大值0

九年级数学上册二次函数讲义

初三数学 二次函数讲义 一、二次函数概念: 1.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2y ax bx c =++(a b c ,,是常数,0a ≠)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这里需要强调:和一元二次方程类似,二次项系数0a ≠,而b c ,可以为零.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 2. 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结构特征: ⑴ 等号左边是函数,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 的二次式,x 的最高次数是2. ⑵ a b c ,,是常数,a 是二次项系数,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 二、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 1. 二次函数基本形式:2y ax =的性质: a 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2. 2y ax c =+的性质: 上加下减。 3. ()2 y a x h =-的性质: 左加右减。

4. ()2 y a x h k =-+的性质: 三、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 1. 平移步骤: 方法一:⑴ 将抛物线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2 y a x h k =-+,确定其顶点坐标()h k ,; ⑵ 保持抛物线2y ax =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h k , 处,具体平移方法如下: 【或左(h <0)】向右(h >0)【或左(h 平移|k|个单位 2. 平移规律 在原有函数的基础上“h 值正右移,负左移;k 值正上移,负下移”. 概括成八个字“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方法二: ⑴c bx ax y ++=2 沿y 轴平移:向上(下)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 变成 m c bx ax y +++=2(或m c bx ax y -++=2) ⑵c bx ax y ++=2 沿轴平移:向左(右)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 变成 c m x b m x a y ++++=)()(2(或c m x b m x a y +-+-=)()(2) 四、二次函数()2 y a x h k =-+与2y ax bx c =++的比较 从解析式上看,()2 y a x h k =-+与2y ax bx c =++是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后者通过配方可以得到前者,即2 2424b ac b y a x a a -? ?=++ ?? ?,其中2424b ac b h k a a -=-= ,.

沪教版(上海)初中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 本章小结以二次函数为背景的综合题 教案

以二次函数为背景的综合题 复习目标: 1、熟练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 2、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多个知识点的沟通解决有关数学的综合题 3、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复习重点:掌握函数中典型几何问题的解题方法 复习难点:数学思想的渗透 复习过程: 教学 环节 设计过程设计说明 一、 知识点回顾1、二次函数y=-(x-1)2+3图像的顶点坐标是______ 开口方向________对称轴_________ 2、将抛物线向上平移3个单位,向左平移 2个单位后可得到抛物线的解析式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若a<0,b>0,c<0,则抛物线y=ax2+bx+c 的 大 致 图 像 为() 通过这三个题目主要是回顾 二次函数中的性质且灵活的 运用性质 已知:抛物线c bx ax y+ + =2经过点A(1,0),B(4,在直角坐标平面内,根据确定 的三点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 线的解析式是每一个学生要

BCD的面积有多种方法,一方面考虑通性、 方面考虑择优

问题5:如果⊙P过点A、B、C三点,求圆心P的坐标。 问题5如何确定三角形的外 心,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确定 点需要满足的数量关系 三、 小 结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这节课的收获。 四、作业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O为原点,点A、C的 坐标分别为(2,0)、(1,3 3).将△AOC绕AC 的中点旋转180°,点O落到点B的位置,抛物线 x ax y3 2 2- =经过 点A,点D是该抛物线的顶点. (1)求证:四边形ABCO是平行四边形; (2)求a的值并说明点B在抛物线上; (3)若点P是线段OA上一点,且∠APD=∠OAB,求 点P的坐标; (4) 若点P是x轴上一点,以P、A、D为顶点作平行 四边形,该平行四边形的另一顶点在y轴上,写出点P 的坐标. B C D A x y O

二次函数讲义详细

第一讲二次函数的定义 知识点归纳 :二次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如果y =aχ2+bx+c(a,b,c是常数,a≠0),那么y叫做X的二次函数.二次函数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1)是整式方程;(2)是一个自变量的二次式;(3)二次项系数不为O 考点:二次函数的二次项系数不为0,且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必须为整式 例1、函数y= ( m + . 2 ) X m2 + 2x —1是二次函数,则m= __________ 例2、下列函数中是二次函数的有() 1 2 2 2 1 ① y=x + :② y=3 (X —1) 2+ ③ y= (X + 3) —2x ;④ y= 2+ X X X A . 1个 B . 2个 C . 3个D. 4个 例3、某商场将进价为40元的某种服装按50元售出时,每天可以售出300套.据市场调查发现,这种服装每提高1元售价,销量就减少5套,如果商场将售价定为X,请你得出每天销售利润y与售价的函数表达式. 例4、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 P是BC边上一点,QP⊥AP交DC于Q,如果BP=X, △ ADQ的面积为y,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y. A D B

训练题: 1、 已知函数y=aχ2+ bx + C (其中a , b , C 是常数),当a ____ 时,是二次函数;当 a_, b ______ 时,是一次函数; 当a ___ , b ___ , C ___ 时,是正比例函数. 2、 若函数y=(m 2+2m- 7)x 2+4x+5是关于X 的二次函数,贝U m 的取值范围为 __________ 。 2m +1 3、 已知函数y=(m — 1) X +5x - 3是二次函数,求 m 的值。 4、已知菱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 a ,另一条对角线为它的 3倍,用表达式表示出菱形的面积 S 与对角线a 的关系. 5、请你分别给a , b , C 一个值,让y = aχ2 ■ bx C 为二次函数,且让一次函数 y=ax+b 的图像经过一、 象限 6. 下列不是二次函数的是( ) C . m 、n 为常数,且n ≠0 D . m 、n 可以为任何常数 8 .如图,校园要建苗圃,其形状如直角梯形,有两边借用夹角为 135°的两面墙,另外两边是总长为 30米的铁 栅栏.(1)求梯形的面积y 与高X 的表达式;(2)求X 的取值范围. 9. 如图,在矩形 ABCD 中,AB=6cm , BC=12cm .点P 从点A 开始沿AB 方向向点B 以1cm∕s 的速度移动,同 时,点Q 从点B 开始沿BC 边向C 以2cm/s 的速度移动.如果 P 、Q 两点分别到达 B 、C 两点停止移动,设运动 开始后第t 秒钟时,五边形 APQCD 的面积为Scm 2,写出S 与t 的函数表达式,并指出自变量 t 的取值范围. A . y=3χ2+ 4 B . y=— C . y-.x^5 7 .函数y= (m — n ) x 2 + mx + n 是二次函数的条件是( A . m 、n 为常数,且m ≠0 D . y= (X + 1) (X — 2) ) B . m 、n 为常数,且m ≠ n A D

11沪教版-初三数学-中考总复习(二次函数) - 学生版-基础

教师姓名 学生姓名 年(尚孔教研院彭高钢级 初三 上课时间 学 (尚孔教研院彭高钢(尚孔教研院彭高钢 科 数学 课题名称 中考总复习之二次函数 待提升的知识点/题型 (尚孔教研院彭高钢) 考点提炼 (一)二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形如2 y ax bx c =++(其中0a ≠,a 、b 、c 是常数)的式子,称y 是x 的二次函数. 1、二次函数由特殊到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①0)0(2 2++=?=x a y ax y ; ②k x a y k ax y ++=?+=2 2)0(; ③()0)(2 2 +-=?-=h x a y h x a y ; ④()2 y a x h k =-+(其中,,a h k 是常数,且0a ≠) 2、抛物线()2 y a x h k =-+(其中,,a h k 是常数,且0a ≠)的对称轴是过点( h ,0)且平行(或重合)于y 轴的直线,即直线x h =,顶点坐标是(h ,k),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是抛物线的最低点;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顶点是抛物线的最高点。 3、一般二次函数c bx ax y ++=2 用配方法可化成:a b ac a b x a y 44222 -+ ??? ? ? +=的形式 对称轴:直线,a b x 2-= 顶点坐标:(- a b 2,a b ac 442-)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 顶点是抛物线的最低点;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顶点是抛物线的最高点。 4、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一般方法 (1)一般式:c bx ax y ++=2 .已知图像上三点或三对x 、y 的值,通常选择一般式. (2)顶点式:()k h x a y +-=2 .已知图像的顶点或对称轴,通常选择顶点式.

(完整)沪科版初三数学二次函数经典习题

初三数学二次函数综合练习 卷 二次函数单元检测 (A) 姓名___ ____ 一、填空题: 1、函数2 1 (1)21m y m x mx +=--+是抛物线,则m = . 2、抛物线2 23y x x =--+与x 轴交点为 ,与y 轴交点为 . 3、二次函数2 y ax =的图象过点(-1,2),则它的解析式是 , 当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4.抛物线2)1(62 -+=x y 可由抛物线262 -=x y 向 平移 个单位得到. 5.抛物线342 ++=x x y 在x 轴上截得的线段长度是 . 6.抛物线() 422 2-++=m x x y 的图象经过原点,则=m . 7.抛物线m x x y +-=2 ,若其顶点在x 轴上,则=m . 8. 如果抛物线c bx ax y ++=2 的对称轴是x =-2,且开口方向与形状与抛物线 相同,又过原点,那么a = ,b = ,c = . 9、二次函数2 y x bx c =++的图象如下左图所示,则对称轴是 ,当函数值0y <时, 对应x 的取值范围是 . 10、已知二次函数2 1(0)y ax bx c a =++≠与一次函数2(0)y kx m k =+≠的图象相交于点 A (-2,4)和 B (8,2),如上右图所示,则能使1y 2y >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 . 二、选择题: 2 2 3x y -=

11.下列各式中,y 是x 的二次函数的是 ( ) A .2 1xy x += B . 2 20x y +-= C . 2 2y ax -=- D .2 2 10x y -+= 12.在同一坐标系中,作2 2y x =、2 2y x =-、2 12 y x = 的图象,它们共同特点是 ( ) A . 都是关于x 轴对称,抛物线开口向上 B .都是关于y 轴对称,抛物线开口向下 B . 都是关于原点对称,顶点都是原点 D .都是关于y 轴对称,顶点都是原点 13.抛物线12 2+--=m mx x y 的图象过原点,则m 为( ) A .0 B .1 C .-1 D .±1 14.把二次函数122 --=x x y 配方成为( ) A .2 )1(-=x y B . 2)1(2--=x y C .1)1(2 ++=x y D .2)1(2 -+=x y 15.已知原点是抛物线2 (1)y m x =+的最高点,则m 的范围是( ) A . 1-m D . 2->m 16、函数2 21y x x =--的图象经过点( ) A 、(-1,1) B 、(1 ,1) C 、(0 , 1) D 、(1 , 0 ) 17、抛物线23y x =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所得到的抛物线是( ) A 、2 3(1)2y x =-- B 、23(1)2y x =+-C 、23(1)2y x =++ D 、2 3(1)2y x =-+ 18、已知h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2 12 h gt = ( g 为正常数,t 为时间)如图,则函数图象为 ( ) 19、下列四个函数中, 图象的顶点在y 轴上的函数是( ) A 、2 32y x x =-+ B 、25y x =- C 、2 2y x x =- + D 、2 44y x x =-+ 20、已知二次函数2 y ax bx c =++,若0a <,0c >,那么它的图象大致是( ) 21、根据所给条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1)、抛物线过点(0,2)、(1,1)、(3,5) (2)、抛物线关于y 轴对称,且过点(1,-2)和(-2,0) 22.已知二次函数c bx x y ++=2 的图像经过A (0,1),B (2,-1)两点.

2018二次函数复习专题讲义

二次函数 考点一:二次函数的概念 【例1】下列函数中是二次函数的是 2 8 _ Ay =8x +1 B. y = —8x —1 C.y =— D.y =—^ —4 x x 2 【例2】已知函数y =(m 2-2m )x m 饷?4-3mx ?(m ?1)是二次函数,则m 二 2 【针对训练】若函数y=(m-2)x m ,mx 是二次函数,则该函数的表达式为 y 二 考点二:待定系数法在求解二次函数解析式中的应用 【例1】已知点a,8在二次函数y 二ax 2的图象上,贝U a 的值是() A.2 B. -2 C. 一2 D. _、2 【例2】若二次 函数y = ax 2 bx c 的与的部 分对 应值如下表,则当x 「-1时,y 的值为 A.5 B. -3 C. -13 -27 【针对训练】1、过(-1,0)(3,0)(1,2三点的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 J J ’ 2 ’ 14 A. 1,2 B.(1 自 C. -1,5 D.(2,f ) 2、无论m 为何实数,二次函数y=x 2-2-mx ,m 的图象总是过定点() A 1,3 B. 1,0 C. -1,3 D -1,0 【例3】如图所 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 ax 2 bx c 的图象顶点为A -2,-2, 且过点B0,2,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 ) A. y =x 2 +2 B. y =(x —2 f +2 C. y =(x —2 丫 — 2 D. y =(x + 2)2 — 2 【针对训练】过(-1,0),(3,0),(1,2)三点的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 ____ 。 考点三: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综合应用(与系数 a,b,c 的关系) () 3 x -7 -6 -5 -4 -3 —2 y -27 -13 _ 3 3 5 3

沪科版二次函数测试卷(21.1-21.2)

二次函数测试卷一(21.1-21.2)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下列函数是二次函数的是() A. y=3x+1 B. y=ax2+bx+c C. y=x2+3 D. y=(x-1)2-x2 2.二次函数y= -(x+2)2-1的顶点坐标为() A. (2,-1) B. (2,1) C. (-2,1) D. (-2,-1) 3.已知y=(m+2)x|m|+2是关于x的二次函数,那么m的值为() A. -2 B. 2 C. ±2 D. 0 4.抛物线y=x2+bx+c,经过配方可化为y=(x-1)2+2,则b,c的值分别为() A. 5,-1 B. 2,3 C. -2,3 D. -2,-3 5.二次函数y=x2-2x+4化为顶点式,正确的是() A. y=(x-1)2+2 B. y=(x-1)2+3 C. y=(x-2)2+2 D. y=(x-2)2+4 6. 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得()A. a>0,b<0,c<0 B. a>0,b>0,c>0 C. a<0,b<0,c<0 D. a<0,b>0,c<0 7.若将抛物线y=5x2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的新抛物线的表达式 为() A. y=5(x-2)2+1 B. y=5(x+2)2+1 C. y=5(x-2)2-1 D. y=5(x+2)2-1 8.已知二次函数y=a(x+h)2+k,其中,a>0,h<0,k<0,则函数图象大致是() A. B. C. D. 9.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中,直线y=ax+b与抛物线y=ax2+b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 10.函数y=x2-2x-3中,当-2≤x≤3时,函数值y的取值范围是() A. -4≤y≤5 B. 0≤y≤5 C. -4≤y≤0 D. -2≤y≤3 二、填空题(每题4分) 11.抛物线y=x2-2x-5化为顶点式的形式为. 12.抛物线y=-x2+2x+2的顶点坐标是. 13.某抛物线和y=-3x2形状相同,方向相反,且顶点为(-1,3),则它的表达式 为. 14.把抛物线y=3x2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是__ ____ . 三、解答题 15.(8分)已知抛物线y=ax2-4x+c经过点A(0,-6)和B(3,-9). (1)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写出抛物线的对称轴、顶点坐标及变化趋势.

二次函数基本概念讲义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基础概念 1.二次函数的定义:形如的函数叫二次函数。 限制条件:(1)自变量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项系数。2.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表达式)——三种形式,重点是前两种。 (1)一般式:; (2)顶点式:y=a(x-h)2+k(a≠0),此时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为(,),对称轴是。 注意:顶点形式的最大优点是直接从解析式看出顶点坐标和对称轴,比较方便。离开它用一般形式也可以。 ※(3)交点式(两点式):设x1、x2是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则y=a(x-x1)(x-x2) 此时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 22 1x x+ 。 注意:(1)当顶点在X轴上(即抛物线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0,x1))时,函数表达式为。这个交点是抛物线的什么点? (2)是不是任意一个二次函数都可以写成交点形式?在什么条件下才有交点式? (3)利用这种形式只是解决相关问题要简便一些,直接用一般形式也可以。实际上利用一般形式和顶点坐标公式可以解决二次函数的多数问题。 ▲三种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联系: 针对一般形式而言,顶点式:y=a(x-h)2+k(a≠0)中,h= ;k= 。当Δ=b2-4ac 时,才有两根式。 3、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性质 ----抛物线的特征---待定系数a,b,c的作用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是一条线,它是一个对称图形,抛物线与对称轴的交点叫抛物线的点。不过这个结论成立的条件是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1)形状----开口大小。由决定,越大,开口越。 (2)开口方向:由决定。当a>0时,函数开口方向向;当a<0时,函数开口方向向;(3)对称轴:直线x= ; 注意:一次函数的图象是直线,但直线的解析式不一定是一次函数。例如与坐标轴平行(垂直) 的直线的解析式是X=K,或Y=K,它们为什么不是一次函数呢? ▲(4)顶点坐标公式:(,); 利用顶点坐标公式的注意事项:当求得顶点横坐标后,可以用纵坐标公式,也可以不用纵坐标 公式,而直接将横坐标代入哪里求得纵坐标。例如:Y=2x2-4X+1 当X= 4 2 - =-2时,Y= ,顶点坐标为(,) 可见,必须记住顶点横坐标公式。顶点纵坐标公式记不住也没有关系。 (5)增减性:分对称轴左右两侧描述。 当a>0时,在对称轴左侧,即x 时,y随着x的增大而;在对称轴右侧,即x 时,y随着x的增大而;当a<0时,在对称轴左侧,即x 时,y随着x的增大而; 在对称轴右侧,即x 时,y随着x的增大而; ▲(6)最值:特别注意顶点横坐标是否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 ①若顶点横坐标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 当a>0时,函数有最值,并且当x= 时,y最小值= ;当a<0时,函数有最值, 并且当x= ,y最大值= ;并且考虑在端点处是否取得最值。 ②若顶点横坐标不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只考虑在端点处是否取得最值。 (7)与坐标轴的交点 ①与X轴的交点 求法:解方程,其求根公式是。

沪教版(上海)初中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 26.3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与性质 教案

§26.3(4)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像与性质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用配方法把二次函数的一般式转化为顶点式; 2、熟悉二次函数一般式的对称轴、顶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3、熟悉二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并能运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重点与难点】 重点:会求二次函数(一般式)的顶点与对称轴(配方法或公式法). 难点:运用抛物线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课型】习题课 【教学资源】几何画板课件 【教学日期】 2018 年 11 月 29日下午第2节 【教学过程】本节课共分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知识梳理;第二环节:巩固双基;第三环节:变式练习;第四环节:能力提升;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第一环节:知识梳理 1、二次函数)0(2≠++=a c bx ax y 的图像是一条 . 2、通过 ,可将一般式化为顶点式:222 424b ac b y ax bx c a x a a -??=++=++ ???. 3、二次函数)0(2≠++=a c bx ax y 的对称轴是:直线x =- ,顶点坐标(-a b 2,a b a c 442-). 4、(1)当a > 0时,抛物线的开口 ,顶点是抛物线的最 点,抛物线在对称轴左侧部分是 , 在对称轴右侧部分是 ; (2)当a < 0时,抛物线的开口 ,顶点是抛物线的最 点,抛物线在对称轴左侧部分是 ,

在对称轴右侧部分是 . 第二环节:巩固双基 1、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化为顶点式,并指出它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1)x x y 522-= (2)162 162--=x x y 2、(1)已知抛物线1)3(2++-+=n x n x y 经过坐标原点,则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 . (2)抛物线14 12-+=x x y 向 平移 个单位,再向 平移 个单位后, 与抛物线1412+= x y 重合. 第三环节:变式练习 3、(1)已知抛物线3)5(2 12-+-+-=m x m x y 的顶点在y 轴上,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二次函数的性质讲义.doc

复习 集合的概念,集合的特点,区间的表示 定义域,值域,映射 初中知识回顾 〖知识点〗二次函数、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和开口方向 〖大纲要求〗 1. 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 2. 会把二次函数的一般式化为顶点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坐标、对称轴和开口方向,会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的图象; 3. 会平移二次函数y =ax 2(a ≠0)的图象得到二次函数y =a(ax +m)2+k 的图象,了解 特殊与一般相互联系和转化的思想; 4. 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5. 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了解二次函数的增减性,会求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和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和不等式之间的联系。 增加内容:一定区间上的最值问题,根的分布 主要思想:分类讨论 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 二次函数2 (0)y ax bx c a =++≠是初中函数的主要内容,也是高中学习的重要基础.在初中阶段大家已经知道:二次函数在自变量x 取任意实数时的最值情况(当0a >时,函数在2b x a =-处取得最小值244ac b a -,无最大值;当0a <时,函数在2b x a =-处取得最大值2 44ac b a -,无最小值. 本节我们将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学习当自变量x 在某个范围内取值时,函数的最值问题.同时还将学习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例1】当22x -≤≤时,求函数2 23y x 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分析:作出函数在所给范围的及其对称轴的草图,观察图象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由此得到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及函数取到最值时相应自变量x 的值. 解:作出函数的图象.当1x =时,min 4y =-,当2x =-时,max 5y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