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小学三年级奥数讲义之精讲精练第2讲 有余除法含答案

《小学奥数》小学三年级奥数讲义之精讲精练第2讲 有余除法含答案
《小学奥数》小学三年级奥数讲义之精讲精练第2讲 有余除法含答案

第2讲有余除法

一、知识要点:

1、解这类题的关键是要先确定余数,如果余数已知,就可以确定除数,然

后再根据被除数与除数、商和余数的关系求出被除数。

2、(1)余数必须小于除数;(2)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二、精讲精练

【例题1】[ ]÷6=8……[ ],根据余数写出被除数最大是几?最小是几?

练习1:

(1)下面题中被除数最大可填________,最小可填_______。

[ ]÷8=3……[ ]

(2)下面题中被除数最大可填________,最小可填_______。

[ ]÷4=7……[ ]

(3)下题中要使除数最小,被除数应为________。

[ ]÷[ ]=12 (4)

【例题2】算式[ ]÷[ ]=8……[]中,被除数最小是几?

练习2:

(1)下面算式中,被除数最小是几?

①[ ]÷[ ]=4……[]

②[ ]÷[ ]=7……[]

③[ ]÷[ ]=9……[]

(2)下面算式中商和余数相等,被除数最小是几?

①[ ]÷[ ]=3……[]

②[ ]÷[ ]=6……[]

(3)算式[ ]÷8=[ ]……[]中,商和余数都相等,那么被除数最

大是几?

【例题3】算式28÷[ ]=[ ]……4中,除数和商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练习3:

(1)下面算式中,除数和商各是几?

①22÷[ ]=[ ] (4)

②65÷[ ]=[ ] (2)

③37÷[ ]=[ ] (7)

④48÷[ ]=[ ] (6)

(2)149除以一个两位数,余数是5,请写出所有这样的两位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算式[ ]÷4=[ ]……[ ]中,商和余数相等,被除数可以是哪些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4】算式[ ]÷7=[ ]……[ ]中,商和余数相等,被除数可以是哪些数?

练习4:

(1) 下列算式中,商和余数相等,被除数可以是哪些数?

①[ ]÷6=[ ]……[ ]

②[ ]÷5=[ ]……[ ]

③[ ]÷4=[ ]……[ ]

④[ ]÷3=[ ]……[ ]

(2)一个三位数除以15,商和余数相等,请你写出五个这样的除法算式。

(3) 算式[ ]÷9=[ ]……[ ]中,商和余数相等,被除数最大是____。

【例题5】算式[ ]÷[ ]=[ ]……4中,除数和商相等,被除数最小是几?

练习5:下面算式中,除数和商相等,被除数最小是几?

(1)[ ]÷[ ]=[ ] (6)

(2)[ ]÷[ ]=[ ] (8)

(3)[ ]÷[ ]=[ ] (3)

(4)[ ]÷[ ]=[ ] (9)

(5)[ ]÷[ ]=[ ] (7)

(6)[ ]÷[ ]=[ ] (2)

三、课后作业

1、①下面题中被除数最大可填________,最小可填_______。

[ ]÷9=4……[ ]

②下面题中被除数最大可填________,最小可填_______。

[ ]÷7=4……[ ]

③下题中要使除数最小,被除数应为________。

[ ]÷[ ]=8 (5)

2、下面算式中,除数和商各是几?

①26÷[ ]=[ ] (2)

②66÷[ ]=[ ] (3)

③46÷[ ]=[ ] (1)

④67÷[ ]=[ ] (4)

3、下面算式中商和余数相等,被除数最小是几?

①[ ]÷[ ]=4……[]

②[ ]÷[ ]=5……[]

4、算式[ ]÷7=[ ]……[]中,商和余数都相等,那么被除数最大是

________。

5、下面算式中,被除数最小是几?

①[ ]÷[ ]=6……[]

②[ ]÷[ ]=8……[]

③[ ]÷[ ]=5……[]

6、算式[ ]÷9=[ ]……[ ]中,商和余数相等,被除数最大是________。

7、在算式[ ]÷[ ]=[ ]……5中,除数和商相等,被除数最小是________。

8、123除以一个两位数,余数是3,请写出所有这样的两位数。

9、算式[ ]÷9=[ ]……[ ]中,商和余数相等,被除数可以是哪些数?

10、一个三位数除以15,商和余数相等,请你写出五个这样的除法算式。

第2讲有余除法

一、知识要点

把一些书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要使每个小朋友分得的本数最多,这些书分到最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一种是全部分完,还有一种是有剩余,并且剩余的本数必须比小朋友的人数少,否则还可以继续分下去。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这就是有余数除法计算中特别要注意的。

解这类题的关键是要先确定余数,如果余数已知,就可以确定除数,然后再根据被除数与除数、商和余数的关系求出被除数。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要记住:(1)余数必须小于除数;(2)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二、精讲精练

【例题1】 [ ]÷6=8……[ ],根据余数写出被除数最大是几?最小是几?

【思路导航】除数是_6,根据_余数小于除数_,余数可填_1,2,3,4,5.根据__________________,又已知商、除数、余数,可求出最大的被除数为6×8+5=53,最小的被除数为______________。列式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被除数最大是53,最小是49,6×8+1=49。

练习1:

(1)下面题中被除数最大可填________,最小可填_______。[ ]÷8=3……[ ]

(2)下面题中被除数最大可填________,最小可填_______。[ ]÷4=7……[ ]

(3)下题中要使除数最小,被除数应为________。 [ ]÷[ ]=12 (4)

【答案】(1)31,25(2)31,29(3)64

【例题2】算式[ ]÷[ ]=8……[]中,被除数最小是几?

【思路导航】题中只告诉我们商是8,要使被除数最小,那么只要除数和余数小就行。余

数最小为______,那么除数则为______。

根据这些,我们就可求出被除数最小为:8×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2:

(1)下面算式中,被除数最小是几?

①[ ]÷[ ]=4……[]②[ ]÷[ ]=7……[]

③[ ]÷[ ]=9……[]

(2)下面算式中商和余数相等,被除数最小是几?

①[ ]÷[ ]=3……[]②[ ]÷[ ]=6……[]

(3)算式[ ]÷8=[ ]……[]中,商和余数都相等,那么被除数最大是几?

【答案】(1)①9 ②15 ③19(2)①15 ②48 (3)63

【例题3】算式28÷[ ]=[ ]……4中,除数和商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思路导航】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可以得知“商×除数=被除数-余数”,所以本题中商×除数=28-4=24。这两个数可能是1和24,____和____,____和____,____和____,又因为余数为4,因此除数可以是24,12,8,6,商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答:除数和商分别是24,1;12,2;8,3;6,4。

练习3:

(1)下面算式中,除数和商各是几?

①22÷[ ]=[ ]......4 ②65÷[ ]=[ ] (2)

③37÷[ ]=[ ]......7 ④48÷[ ]=[ ] (6)

(2)149除以一个两位数,余数是5,请写出所有这样的两位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算式[ ]÷4=[ ]……[ ]中,商和余数相等,被除数可以是哪些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18,1;9,2;6,3②63,1;21,3;9,7;7,9;3,21

③30,1;15,2;10,3④42,1;21,2;14,3;7,6

(2)72;48;36;24;18;16;12

(3)5、10、15

【例题4】算式[ ]÷7=[ ]……[ ]中,商和余数相等,被除数可以是哪些数?

【思路导航】题目中告诉我们除数是7,商和余数相等,因为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所以余数和商可为1,2,3,4,5,6,这样被除数就可以求出来了。

7×1+1=8 7×2+2=16 7×3+3=24

7×4+4=32 7×5+5=40 7×6+6=48

答:被除数可以是8,16,24,32,40,48。

练习4:

(1) 下列算式中,商和余数相等,被除数可以是哪些数?

①[ ]÷6=[ ]……[ ] ②[ ]÷5=[ ]……[ ]

③[ ]÷4=[ ]……[ ] ④[ ]÷3=[ ]……[ ]

(2)一个三位数除以15,商和余数相等,请你写出五个这样的除法算式。

(3) 算式[ ]÷9=[ ]……[ ]中,商和余数相等,被除数最大是____。

【答案】(1)①35,28,21,14,7②24,18,12,6③15,10,5④8,4

(2)112÷15=7......7 160÷15=10......10 128÷15=8 (8)

176÷15=11......11 144÷15=9 (9)

(3)8×9+8=80

【例题5】算式[ ]÷[ ]=[ ]……4中,除数和商相等,被除数最小是几?

【思路导航】题目中告诉我们余数是4,除数和商相等,因为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所以除数必须比4大,但其中要求最小的被除数,因而除数应填_______,商也是______。由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被除数最小是__________。

答:5,5,5×5+4=29,29

练习5:下面算式中,除数和商相等,被除数最小是几?

(1)[ ]÷[ ]=[ ]......6 (2)[ ]÷[ ]=[ ] (8)

(3)[ ]÷[ ]=[ ]......3 (4)[ ]÷[ ]=[ ] (9)

(5)[ ]÷[ ]=[ ] (7)

【答案】(1)55 (2)89 (3)19 (4)109 (5)71

小学三年级奥数第一讲-加减的巧算-教案

第1讲加减法的巧算 在进行加减运算时,为了又快又准确,除了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法则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巧算方法。加减法的巧算主要是“凑整”,就是将算式中的数分成若干组,使每组的运算结果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再将各组的结果求和。这种“化零为整”的思想是加减法巧算的基础。 先讲加法的巧算。加法具有以下两个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 a+b=b+a, 其中a,b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5+6=6+5。 一般地,多个数相加,任意改变相加的次序,其和不变。例如, a+b+c+d=d+b+a+c=… 其中a,b,c,d各表示任意一数。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 a+b+c=(a+b)+c=a+(b+c), 其中a,b,c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 4+9+7=(4+9)+7=4+(9+7)。 一般地,多个数(三个以上)相加,可先对其中几个数相加,再与其它数相加。 把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综合起来应用,就得到加法的一些巧算方法。 1.凑整法 先把加在一起为整十、整百、整千……的加数加起来,然后再与其它的数相加。 例1计算:(1)23+54+18+47+82; (2)(1350+49+68)+(51+32+1650)。 解:(1)23+54+18+47+82

=(23+47)+(18+82)+54 =70+100+54=224; (2)(1350+49+68)+(51+32+1650) =1350+49+68+51+32+1650 =(1350+1650)+(49+51)+(68+32) =3000+100+100=3200。 2.借数凑整法 有些题目直观上凑整不明显,这时可“借数”凑整。例如,计算976+85,可在85中借出24,即把85拆分成24+61,这样就可以先用976加上24,“凑”成1000,然后再加61。 例2计算:(1)57+64+238+46; (2)4993+3996+5997+848。 解:(1)57+64+238+46 =57+(62+2)+238+(43+3) =(57+43)+(62+238)+2+3 =100+300+2+3=405; (2)4993+3996+5997+848 =4993+3996+5997+(7+4+3+834) =(4993+7)+(3996+4)+(5997+3)+834 =5000+4000+6000+834=15834。 下面讲减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巧算。加、减法有如下一些重要性质: (1)在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那么计算时可以带着运算符号“搬家”。例如, a-b-c=a-c-b,a-b+c=a+c-b, 其中a,b,c各表示一数。

三年级奥数精讲与测试方阵问题

三年级奥数精讲与测试方阵问题 【基本知识点】 概念: 横着的排叫行;竖着的排叫列。行数与列数都相等,则正好排成一个正方形,这种图形叫方队,也叫方阵。 特点: 1、方阵无论在哪一层,每边上的人(或物)数量都相同,每向里一层,每 边上的人数就少 2. 2、每边人(或物)数和四周人(或物)数的关系: 四周人(或物)数=[每边人(或物)数-1] ×4 每边人(或物)数=四周人(或物)数÷4+1 3、整个方阵总人(或物)数=每边人(或物)数×每边人(或物)数 【例题】 1、有一个正方形操场,每边都载17棵树,四个角各种1棵,共种多少棵? 答案: 642、某校四年级的同学排成一个方阵,最外层的人数为80人,问最外一层每边上有多少人?,这个方阵共有四年级学生多少人? 答案:441 3、妈妈用围棋子围成一个三层空心方阵,最外一层每边有围棋子16个,妈妈摆这个方阵共用了多少个围棋子?答案;156

4、一堆围棋子,排成一个实心方阵,后来又添进21只棋子,使横竖各增加一排,成为一个新的实心方阵,求原来实心方阵用了多少只棋子? 答案:100 5、有一堆棋子排成实心方阵多余3只,如果纵、横各增加一排,则缺8只,问一共有棋子多少? 答案: ;8 【练习】 1、用棋子排成一个正方形,共排成9排,每排9个,排成这个正方形共用__81枚棋子。 2、有一个正方形池塘,四个角上都栽一棵树,如果每边栽6棵,四边一共栽20__课树。 3、有一个正方形池塘,四个角上都栽1棵树,四边一共栽24棵树,每边栽_7_棵树。 4、在大楼的正方形场地的四边竖电线杆,四个角上都是一根,一共竖28根,则场地的每边竖8__根。 5、方阵每边的实物数量_相等_,相邻两层每边实物数量相差_2_,相邻两层实物数量相差_8_。 6、小明用棋子排成一个五层空心方阵,外层每边有15个棋子,这个空心方阵用有棋子__个。200 7、向阳小学有576名学生,进行列队训练,若排成三层空心方阵,这个方 阵的最外层有__人。51 8、新华小学四年级学生排成一个实心方阵,还多9人,如果横竖各增加一排,成为大一点的实心方阵,又差24人,求四年级学生共有多少人?256

第二讲 速算与巧算(乘除法)

第二讲速算与巧算(乘除法) 一、乘法凑整 (1)8×23×125 (2)25×(200+4)(3)625×64×25 1、43×20×5 25×91×4 43×76+76×57 125×32×49×25 【拓展提高】 1、(1)25×25×25×32 (2)125×24×25 2、119×17+42×119+119×41 3999×222+333×334

二、乘法速算 (1)73×77 (2)63×43 (3)25×99 (4)36×11 【拓展提高】 1、(1)317×11 (2)5613×11 2、(1)93×97 (2)49×69 3、(1)924×999 (2)485×999 4、(1)63×37 (2)21×67 游戏一:奇妙的数37 游戏二:神奇的37,67

三、除法凑整 1、(1)6300÷25÷4 (2)88000÷125÷8 2、(1)(860+215)÷43 (2)(5000-375)÷25 3、(1)9750÷25 (2)2000÷125 【拓展提高】 1、(1)56560÷8÷7 (2)6300÷25÷7÷4 2、(1)135÷(15÷8)(2)625÷(100÷16) 3、(1)54÷26+115÷26+65÷26 (2)1560÷(78÷4) (2)(1234567+2345671+3456712+4567123+56712345+6712345+7123456)÷4

四、乘除法的简便运算 (1)204×108÷18 (2)10000÷(625÷8)(3)44000÷25 1、(1)160×24÷6 (2)78×352÷176 2、(1)400÷(25÷4)(2)1920÷(64÷4) 3、(1)3600÷25 (2)64000÷125 【拓展提高】 1、(1)777×75÷15 (2)145×584÷292 2、(1)648÷(18×3)(2)945÷(7×9)

三年级奥数有余除法教学提纲

有余除法 唐僧师徒四人上西天取经。这一天,烈日当空,天气格外炎热。师徒四人来到一座山前,走到半山腰,唐僧只觉得口干舌燥,又见白龙马气喘吁吁,便对孙悟空说:“悟空,我们在此休息片刻,你去找点水和食物来。”孙悟空听了便对沙僧和猪八戒说:“两位师弟好好照看师傅,俺老孙去也。”说完,一个筋斗就不见了踪影。 不一会儿,孙悟空拎着一大包东西回来了。孙悟空说:“师傅,这是座荒山,方圆百里都没有人家,俺只摘了一些桃子。”猪八戒听了,说:“俺老猪最胖,我可要多吃几个桃子。”孙悟空笑道:“我出道题目,如果你能回答出来,就让你多吃一些。”“猴哥,你就快点出题吧。”猪八戒说道。“这一袋桃子,如果每次拿走5个,最后余3个;如果每次拿走6个,最后余下4个,这袋桃子最少有多少个?”孙悟空说道,猪八戒听了苦思冥想,怎么也想不出结果,他就不好意思多吃桃子了。 实际上这是一道关于有余除法的问题,本讲我们就来研究余数的应用。 例1.一个数除以5,商是123,余数是3,这个数是多少? 【方法点拨】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商×除数+余数,根据这一关系可以列出算式求出被除数。

(1)同学们做纸花,每6朵扎成1束,一共扎了103束,还多5朵,同学们一共做了多少朵纸花? (2)国庆节到了,学校要在6条走廊挂上彩灯,已知每条走廊上挂的彩灯一样多,且彩灯的总数是最大的两位数,挂完后还多出3盏,问每条走廊上挂了几盏彩灯? (3)一道除法算式,被除数是最小的三位数,商是8,余数是4,求这道除法算式的除数的多少? 例2.6中,不告诉被除数、商是多少,你能写出它的余 【方法点拨】题中不告诉被除数和商,只告诉除数是6,要求写出余数。根据除法计算中每次除得的余数要比被除数小,可知余数应该比6小,比6小是数有0、1、2、3、4、5,其中余数是0时,我们说正好整除,没有余数,所以算式中的余数应是1、2、3、4、5共5个。

小学三年级奥数第一讲-加减的巧算-教案

小学三年级奥数第一讲-加减的巧算-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1讲加减法的巧算 在进行加减运算时,为了又快又准确,除了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法则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巧算方法。加减法的巧算主要是“凑整”,就是将算式中的数分成若干组,使每组的运算结果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再将各组的结果求和。这种“化零为整”的思想是加减法巧算的基础。 先讲加法的巧算。加法具有以下两个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 a+b=b+a, 其中a,b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5+6=6+5。 一般地,多个数相加,任意改变相加的次序,其和不变。例如, a+b+c+d=d+b+a+c=… 其中a,b,c,d各表示任意一数。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 a+b+c=(a+b)+c=a+(b+c), 其中a,b,c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 4+9+7=(4+9)+7=4+(9+7)。 一般地,多个数(三个以上)相加,可先对其中几个数相加,再与其它数相加。 把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综合起来应用,就得到加法的一些巧算方法。 1.凑整法 先把加在一起为整十、整百、整千……的加数加起来,然后再与其它的数相加。 例1计算:(1)23+54+18+47+82; (2)(1350+49+68)+(51+32+1650)。

解:(1)23+54+18+47+82 =(23+47)+(18+82)+54 =70+100+54=224; (2)(1350+49+68)+(51+32+1650) =1350+49+68+51+32+1650 =(1350+1650)+(49+51)+(68+32) =3000+100+100=3200。 2.借数凑整法 有些题目直观上凑整不明显,这时可“借数”凑整。例如,计算976+85,可在85中借出24,即把85拆分成24+61,这样就可以先用976加上24,“凑”成1000,然后再加61。 例2计算:(1)57+64+238+46; (2)4993+3996+5997+848。 解:(1)57+64+238+46 =57+(62+2)+238+(43+3) =(57+43)+(62+238)+2+3 =100+300+2+3=405; (2)4993+3996+5997+848 =4993+3996+5997+(7+4+3+834) =(4993+7)+(3996+4)+(5997+3)+834 =5000+4000+6000+834=15834。 下面讲减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巧算。加、减法有如下一些重要性质: (1)在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那么计算时可以带着运算符号“搬家”。例如,

奥数精讲与测试 三年级 逆推问题

奥数精讲与测试三年级逆推问题 例题: 1、某数如果先加上3,再乘以2,然后除以3,最后减去2,结果是10,问原数是 多少? 2、小明从家到学校去,先走了全长的一半后,又走了剩下路程的一半,这时离学校 还有1千米,问小明家到学校共多少千米? 3、做一道整数加法题时,一个学生把个位上的6看作9,把十位上的8看作3,结 果得出和为123,问正确的和是多少? 4、学生做纸花,第一天做了总数的一半多10朵,第二天又做了余下的一半多10 朵,还有25朵没有做,问这批纸花一共有多少朵? 5、某水果店运进一批苹果,运进苹果是原有苹果的一半,原有的西瓜卖掉一半以后, 恰好与现有的苹果一样多。已知原有苹果有800千克,问原有西瓜多少千克? 6、小丽用4元钱买了一本《好儿童》,又用剩下钱的一半买了一本《儿童画报》,买 钢笔又用去剩下钱的一半多一元,最后还剩4元钱,问小丽原来有多少钱?

【练习】 1、某数加上3,乘以5,再加上7,除以8 ,减去9,再用4乘,恰好等于100,这个数是__。 2、199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的一年,张老师说:“把我的年龄乘以4后减去17,再乘以10后加上7,正好等于1997.请同学们算一算,我今年几岁?”张老师今年__岁。 3、百货商店出售彩色电视机,上午售出总数的一半又3台,下午售出余下的一半又7台, 还剩4台,商店里原来有电视机__台。 4、芳芳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5错写成了6,又把另一个加数十位上的 8错写成1,最后得到的和是472,这题正确的答案是多少? 5、一桶油,第一次用去全部的一半,第二次用去余下的一半,还剩12千克。这桶油原来 重__千克。 6、三只金鱼缸里共有15条金鱼,如果从第一只缸中取出2条金鱼放入第二缸,再从从第 二缸中取出3条金鱼放入第三缸中,那么三只金鱼缸里的金鱼条数一样多。原来第一只缸有金鱼__条,第二只缸有金鱼__条,第三只缸有金鱼__条。

(完整版)三年级奥数有余数的除法练习

把一些书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要使小朋友分得的本数最多,这本书分到最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一种是全部分完,还有一种是剩余,并且剩余的本数必须比小朋友的人数少,否则还可以继续分下去。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解决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先确定余数,如果余数已知,就可以确定除数,然后再根据被除数与除数、商和余数的关系求出被除数。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要记住: 1、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2、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练习题:(整数范围内) 1、()÷6=8……(),被除数最大是几? 2、()÷()=8……1中,被除数最小是几? 3、()÷4=7……(),被除数最大是几? 4、()÷()=3……2中,被除数最小是几? 5、()÷8=3……(),被除数最小是几? 6、()÷()=4……4中,被除数最小是几? 7、28÷()=()……4中,除数最大是几? 8、()÷7=()……()中,商和余数相等,被除数最大是几? 9、()÷()=()……4中,商和余数相等,被除数最小是几? 10、149除以一个两位数,余数是5,这个两位数是多少? 11、一个三位数除以15,商和余数相等,请写出符合条件的最小的三位数。 12、有一个除法算式,它的余数是9,除数和商相等,被除数最小是几? ★例2:算式□÷6=□……□中,不告诉你被除数,商是多少,你能写出它的余数有哪几个吗? ◇我试试: 1、算式□÷7=□……□中,你能写出它的余数有哪几个吗? 2、算式□÷9=5……□中,被除数最大是几?最小是几? 3、算式□÷□=13……8中,除数最小是几?被除数最小是几? ★例3:23÷□=□……5中,除数和商各是多少? 1、27÷□=□……3中,除数和商各是多少?

小学三年级奥数讲义之精讲精练第14讲 数学趣味题含答案

第14讲数学趣味题 一、知识要点 在日常生活中,常有一些妙趣横生、带有智力测试性质的问题,如:3个小朋友同时唱一首歌要3分钟,100个小朋友同时唱这首歌要几分钟?类似这样的问题一般不需要较复杂的计算,也不能用常规方法来解决,而常常需要用小朋友的灵感、技巧和机智获得答案。 对于趣味问题,首先要读懂题意,然后要经过充分的分析和思考,运用基础知识以及自己的聪明才智巧妙地解决。 二、精讲精练 【例题1】如果每人步行的速度相同,2个人一起从学校到儿童乐园要3小时,那么6个人一起从学校到儿童乐园要多少小时? 练习1: 1、3个人同时唱3首歌用9分钟,9个人同时唱同样的3首歌用几分钟? 2、5只猫5天能捉5只老鼠,照这样计算,要在100天里捉100只老鼠要多少只猫? 3、6个人从甲地到乙地用4小时,如果每人的步行速度相同,那么3个人从甲地到乙地要用几小时? 【例题2】一条毛毛早由幼虫长成成虫,每天长大一倍,30天能长到20厘米。 问长到5厘米时要用多少天? 练习2: 1.有一个池塘中的睡莲,每天长大一倍,经过10天可以把整个池塘全部遮住。 问睡莲要遮住半个池塘需要多少天?

2.一条小青虫由幼虫长成成虫,每天长大一倍,20天能长到36厘米。问长到9厘米时要用几天? 3.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成成虫,每天长大一倍,15天能长到4厘米。问要长到32厘米共要多少天? 【例题3】小猫要把15条鱼分成数量不相等的4堆,问最多的一堆中最多可放几条鱼? 练习3: 1.小明要把20颗珠子分成数量不等的5堆,问最多的一堆中最多可放几颗珠子? 2.老师为共有18人的舞蹈队设计队形,要求分成人数不等的5队,问最多的一队最多可排几人? 3.兔妈妈拿来1盘萝卜共25个,分给4只小兔,要使每只小兔分得的个数都不同。问分得最多的一只小兔至多分得几个? 【例题4】把100只桃子分装在7个篮子里,要求每个篮子里装的桃子的只数都带有6字。想一想,该怎样分? 练习4: 1.把100个鸡蛋分装在6个盒里,要求每个盒里装的鸡蛋的数目都带有6字,想想看,应该怎样分? 2.有人认为8是个吉祥数字,他们得到的东西的数量都要含有数字8。现在有200块糖要分给一些人,请你帮助设计一个吉祥的分糖方案。 3.7只箱子分别放有1只、2只、4只、8只、16只、32只、64只苹果,现在要从这7只箱子里取出87只苹果,但每只箱子内的苹果要么全部取走,要么不取。 你看该怎么取?

奥数精讲与测试 定义新运算

EET国际教育三年级数学第六讲定义新运算 知识点,重点,难点 将数或表示数的字母用运算符号连接起来的式子叫代数式。在代数式中某种特定的符号也可以充当运算符号,按照一定的要求形成新的运算,这就是定义新运算。 在解决定义新运算的问题中,关键的一条是:抓住定义这一点不放,在计算时,严格遵照规定的法则代入数值。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定义一个新运算,这个新运算往往不满足加法。乘法所满足的运算定律,因此在计算新运算是否具有这些性质之前,不能运用这些性质来解题。 例1:设a,b都表示数,规定 a△b=3×a-2×b. (1)求3△2,2△3; (2)这个运算"△"有交换律吗? (3)求(17△6)△2,17△(6△2); (4)这个运算"△"有结合律吗? (5)如果已知4△b=2,求b。 分析:本题规定的运算的本质是用运算符号求前面的数的3倍减去符号后面的数的2倍。 例2:定义运算※为a※b= a×b-(a+b)。 1.求5※7,7※5; 2.求12※(3※4),(12※3)※4; 3.这个运算"※" 有交换率,结合律吗? 4.如果3※(5※3)=3,求x。 例3:有一个数学运算○,下列算式成立:2○4=8,5○3=13,3○5=11,9○7=25,,求7○3=? 例4:x, y表示两个数,规定新运算“*”及“△”如下:x*y=mx+ny, x△y=kxy,其中m, n, k均为自然数。已知1*2=5,(2*3) △4=64,求(1△2)*3的值? 分析:从要求的问题入手,题目要求(1△2)*3 的值,首先要计算1△2,根据"△"的定义:1△2=k×1×2。由于k的值不知道,所以首先要计算出k的值,k 的值求出后1△2的值也就计算出来了。设1△2=a,(1△2)*3=a*3,按"*" 的定义:a*3=ma+3n ,在只有求出m, n时,才能计算a*3的值。因此要计算(1△2)*3的值,就要先求出k,m, n的值,通过1*2=5可以求出m, n的值,通过(2*3)△4=64,求出k的值。

三年级奥数《有余除法》

第四讲:有余除法 【知识要点】: 把一些书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要使每个小朋友分得的本数最多,这些书分到最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一种是全部分完,还有一种是有剩余,并且剩余的本数必须比小朋友的人数少,否则还可以继续分下去。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这就是有余数除法计算中特别要注意的。 解这类题的关键是要先确定余数,如果余数已知,就可以确定除数,然后再根据被除数与除数、商和余数的关系求出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中,要记住:(1)余数必须小于除数;(2)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例1】 [ ]÷6=8……[ ],根据余数写出被除数最大是几?最小是几? 【思路导航】除数是____,根据____________,余数可填_____________.根据____________,又已知商、除数、余数,可求出最大的被除数为6×8+5=53,最小的被除数为______________。列式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被除数最大是53,最小是______。 【课堂反馈1】 (1) [ ]÷8=3……[ ],题中被除数最大可填________,最小可填_______。 (2) [ ]÷4=7……[ ],题中被除数最大可填________,最小可填_______。 【例2】算式28÷[ ]=[ ]……4中,除数和商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思路导航】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可以得知“商×除数=被除数-余数”,所以本题中商×除数=28-4=24。这两个数可能是1和24,____和____,____和____,____和____,又因为余数为4,因此除数可以是24,12,8,6,商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除数和商分别是24,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讲-找规律填数字(三年级奥数)

第二讲找规律填数字 1、找出下面各数列的规律,并填空。 (1)1,3,5,7,9,( ),( ),15,17,19; (2)2,4,6,8,10,( ),( ),16,18,20; (3)1,4,7,10,( ),( ),19,22,25; (4)84,72,60,( ),( ),24,12; (5)11, 15, 19, 23,( ),( ); 2、找出下列各数列的规律,并按其规律在( )内填上合适的数:(1)1,2,4,8,16,( ),( ),128,256; (2)625,125,25,( ),( ); (3)10,20,40,80,( ),( ); (4)3,6,12,24,( ),( ); (5)1,3,9,( ),81,( ); 3、找出下列各数列的规律,并按其规律在( )内填上合适的数:(1)1,3,7,15,31,( ),( ),255,511; (2)2,6,12,20,( ),( ); (3)2,5,11,23,47,( ),( ); (4)11,12,14,18,26,( ); (5)3,5,9,17,( ); (6)18,20,24,30,( ); (7)1,4,9,16,25,( ); 4、找出下列各数列的规律,并按其规律在( )内填上合适的数:(1)1,1,2,3,5,8,13,( ),( ),55,89; (2)1,3,4,7,11,( ),( ); (3)2,5,7,12,19,( ),( ); 5、找出下列各数列的规律,并按其规律在( )内填上合适的数:(1)3,5,3,10,3,15,( ),( ); (2)8,3,9,4,10,5,( ),( ); (3)15,21,18,19,21,17,( ),( )。 (4)( ),( ),10,5,12,6,14,7,16,8;

小学三年级奥数精品讲义1-34讲全

小学三年级奥数精品讲义 目录 第一讲加减法的巧算(一) 第二讲加减法的巧算(二) 第三讲乘法的巧算 第四讲配对求和 第五讲找简单的数列规律 第六讲图形的排列规律 第七讲数图形 第八讲分类枚举 第九讲填符号组算式 第十讲填数游戏 第十一讲算式谜(一) 第十二讲算式谜(二) 第十三讲火柴棒游戏(一) 第十四讲火柴棒游戏(二) 第十五讲从数量的变化中找规律 第十六讲数阵中的规律 第十七讲时间与日期 第十八讲推理

第十九讲循环 第二十讲最大和最小 第二十一讲最短路线 第二十二讲图形的分与合 第二十三讲格点与面积 第二十四讲一笔画 第二十五讲移多补少与求平均数第二十六讲上楼梯与植树 第二十七讲简单的倍数问题 第二十八讲年龄问题 第二十九讲鸡兔同笼问题 第三十讲盈亏问题 第三十一讲还原问题 第三十二讲周长的计算 第三十三讲等量代换 第三十四讲一题多解 第三十五讲总复习

第一讲加减法的巧算 森林王国的歌舞比赛进行得既紧张又激烈。选手们为争夺冠军,都在舞台上发挥着自己的最好水平。台下的工作人员小熊和小白兔正在统计着最后的得分。由于他们对每个选手分数的及时通报,台下的观众频频为选手取得的好成绩而热烈鼓掌,同时,观众也带着更浓厚的兴趣边看边猜测谁能拿到冠军。 观众的情绪也影响着两位分数统计者。只见分数一到小白兔手中,就像变魔术般地得出了答案。等小熊满头大汗地算出来时,小白兔已欣赏了一阵比赛,结果每次小熊算得结果和小白兔是一样的。小熊不禁问:“白兔弟弟,你这么快就算出了答案,有什么决窍吗?” 小白兔说:“比如2号选手是93、95、98、96、88、89、87、91、93、91,去掉最高分98,去掉最低分87,剩下的都接近90为基准数,超过90的表示成90+‘零头数’,不足90的表示成90-‘零头数’。于是(93+95+96+88+89+91+93+91)÷8=90+(3+5+6―2―1+1+3+1)÷8=90+2=92。你可以试一试。”?小熊照着小白兔说的去做,果然既快又对。这下小熊明白了,掌握了速算的技巧,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作用很大。它不仅可以节省运算时间,更主要的是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我们在进行速算时,要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有关定律和法则,选择合理的方法。下面介绍在整数加减法运算中常用的几种速算方法。 例题与方法 第一题:巧算下面各题 ①36+87+64 ②99+136+101 ③1361+972+639+28 解答:①式=(36+64)+87 =100+87=187 ②式=(99+101)+136 =200+136=336 ③式=(1361+639)+(972+28) =2000+1000=3000

奥数精讲与测试 三年级 奥数 逆推问题

EET国际教育三年级数学第十讲逆推问题 知识点,重点,难点 逆推问题还可称为还原问题,解答这类问题时,要根据题意的叙述顺序,有后向前逆推计算。逆推问题还被称为逆推法,主要包含一下两层意思。 1.要根据题意的叙述顺序,从最后一组数量关系逆推至第一组的数量关系,这就是逆推法中运算顺序的逆推含义。 2.原题相加,逆推用减;原题用减,逆推用加;原题相乘,逆推用除;原题用除,逆推用乘,这就是逆推法中计算方法的逆运算含义。 例1:某数如果先加上3,再乘以2,然后除以3,最后减去2,结果是10,问原数是多少? 分析:我们用代替原数,则□经过一系列运算后是10,这一系列过程,我们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图1 观察图1可以发现,从最后结果10往回推,第个横线上的数应该是10+2=12, 第个横线上的数是12×3=36,第个横线上的数应该是36÷2=18,则就是18-3=15. 例2:小明从家到学校去,先走了全场的一半后,又走了剩下路程的一半。这时离学校还有1千米,问小明家到学校共多少千米? 分析:如图2,采用倒退的方法,可以发现1千米是第一次剩下路程的一半,所以第一次剩下的路程就是1×2=2(千米),而第一次剩下路程2千米又是全程长的一半,所以全程长为2×2=4(千米)。 图2 例3:做一道整数加法题时,一个同学把个位上的数6看是9,把十位上的数8看作3,结果得出和为123,问正确的和是多少? 分析:学生把个位上的数6看是9,使和增加了9-6=3,把十位上的数8看作3,使和减少了80-30=50,将多增加的部分去掉,加上少加的部分,就能得出原来的和。 另外,根据题意可知原来的加数应为86,而这个学生误认为是39,所以只要将错误的和123减去错误的加数,得出原来的另一个加数,再重新加上正确的加数

2021年小学三年级奥数讲解. 巧填数字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三年级奥数培训资料 欧阳光明(2021.03.07) 填数游戏 一、知识要点 小朋友都喜爱做游戏。填数游戏不但非常有趣,而且能促使你积极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发展能力。但有时也有一定的难度,不过,只要你掌握了填写方法,填起来就很轻松了。 填数时,要仔细观察图形,确定图形中关键的位置应填几,一般是图形的顶点及中间位置。另外,要将所填的空与所提供的数字联系起来,一般要先计算所填数的总和与所提供数字的和之差,从而确定关键位置应填几。关键位置的数确定好了,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精讲精练 【例题1】在下图中分别填入1——9,使两条直线 上五个数的和相等,和是多少呢? 【思路导航】我们可以这样想,把1——9中间的 5填到中心的○内,剩下八个数,一大一小,搭配成和 都是10的四组,这样两条直线上五个数的和都是 5+10×2=25。 如果把1填在中心的○内,这样剩下的八个数 可以一大一小搭配成和都是11的四组,这时两条直线上五个数的和是1+11×2=23。 想想:两条直线上五个数的和还可以是多少? 练习1: 1.在下图(左下)中填入2——10,使横行、竖行中的五个数的和相同。和是多少呢?

2.把1、4、7、10、13、16、19七个数填入图(中上图)中7朵花里,使每条直线上三个数的和相等。 3.把6、8、10、12、14、16、18七个数填在右上图的○中,使每排三个数及外圆上三个数的和都是32。 【例题2】把数字1——8分别填入下图的小圆 圈内,使每个五边形上5个数的和都等于20。 【思路导航】题目中所给8个数字的和是1+2+ 3+4+5+6+7+8=36,题中要使每个五边形上五个 数的和等于20,那么两个五边形上数字的总和是 20×2=40。两个五边形上的数字总和比8个数的和 多40-36=4,多4的原因是图中中间两个圆圈的数 字算了两次,多算了一次。1——8中只有1和3的 和为4,所以先确定关键的中间两个圆圈中,一个填1.一个填3。20-(1+3)=16,16可以分成2+6+8和4+5+7,所以本题应该这样填: 练习2: 1.将数字1——6填入下图(左下)中的小圆圈内,使每个大圆上4个数的和都是15。 2.把5、6、7、8、9、10这六个数填入右上图三角形三条边的○内,使得每条边上的三个数的和是21。 3.把1——8这八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各个□内, 使得每一横行、每一竖行的三个数的和是13。 【例题3】在图中填入2——9,使每边3个数的和 等于15。 【思路导航】解这题的关键是填出图中的4个顶点,因为求和时这4个顶点各算了两次,多算了一次,所以4边数的和是 15×4=60,所给的数的和是2+3+4+5+6+7+8+9=44,所以4个顶点数的和是60-44=16。我们可选出3+7+4+2=16填入4个顶点。

三年级奥数讲义-第一讲找规律填数(附答案)

三年级奥数- 第一讲找规律填数 【学法指导】 寻找一列数的变化规律,再根据这样的规律填上适当的数,这样的问题我 们叫作“找规律”。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找规律: 1. 从相邻两数的和、差、积、商考虑,或将和、差、积、商依次写下来 成新的一列数,通过对这列数的变化规律的分析,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 的数。 2. 有时要将一列数分成两列数,分别考虑它们的变化规律。 3. 对于那些分布在某些图形中的数,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往往与这些数 在图形中的特殊位置有关。这是我们解决这类问题的入手点 【经典例题1】 找出下面各数的排列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出适当的数。 (1)2,5,8,11,14,( ) ,(). (2) 1 ,2,4,7,11,16,( ). (3) 4 ,12 ,36 ,108 ,( ) ,972. (4) 1 ,2,6,24,120,( ) ,5040. 思路点拨 (1) 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差。发现后一个数总比前一个数大3。 (2) 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差。发现前 6 个数每相邻两个数的差依次是1,2,3,4,5,由此可以推算第7 个数比第6 个数16 大6。 (3)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商,发现后一个数总是前一个数的 3 倍。 (4)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商,发现前 5 个数每相邻两个的商依次是2,3,4,5 ,由 此可以推算第 6 个数是第5 个数120 的6 倍。 完全解题 (1)2,5,8,11,14,( 17 ) ,(20 ). (2) 1 ,2,4,7,11,16,( 22 ). (3) 4 ,12 ,36 ,108 ,( 324 ) ,972. (4) 1 ,2,6,24,120,( 720 ) ,5040.

2017小学数学奥数精讲第一讲速算与巧算练习3-副本分析

加减法巧算练习3 练习题 1、99999+9999+999+99+9 2、574-397 3、483+254-183 4、83+82+78+79+80+81+78+79+77+84 5、356+(644-178) 6、4521-(627+521) 7、1847-386-414 水平测试1 A 卷 一、填空题 1. 773+368+227=____________ 2. 10000-8927=__________

3. 582-(82-14)=__________ 4. 4941-268+28=__________ 5. 125×19×8=___________ 6. 11500÷2300=__________ 7. (20+8)×125=_________ 8. 22500÷(100÷4)=______________ 9. 在加法算式中,两个加数都增加26,则和增加__________ 10. 在减法算式中,被减数与减数都增加6,则差_________ 二、解答题 11. 计算:999+99+9+3 12. 计算:(24-15+37)+(26+63-35) 13. 计算:3572-675-325-472 14. 计算:56241×8÷24

15. 计算:125×16×25 16. 计算:375×823+177×375 17. 计算:1624÷29-1334÷29 B 卷 一、填空题 1. 34+47+53+66=___________ 2. 3000-99-9-999=__________ 3. 111000-(99998+9997)-996=__________ 4. 1028-(233-72)-67=______________ 5. 在加法算式中,一个加数增加53,另一个加数减少27,则和是___________ 6. 161÷23+92÷23+115÷23=____________ 7. 27^2-23^2=__________

三年级奥数内容:巧填竖式4页

第二讲巧填竖式 【专题简析】 “算式谜”是一种常见的猜谜游戏。通常是给出一个式子,但式子中却含有一些汉字、字母等表示的特定的数字。要求我们根据一定的法则和逻辑推理的方法,找出要填的数字。 解答这类题目,要分析算式的特点,运用加、减的运算法则来安排每一个数。一个算式中填几个数时,要选好先填什么,再填什么,选准“突破口”,其他就好填了。 【典型例题1】 在下面的方框中填上合适的数字。 □ 6 □□ +2□15 8091 【例题分析】 先从个位上看,□+5不可能等于1,也肯定小于20,所以,□+5只能等于11,个位的□里应填6。从十位看,□+1+1=9,十位上的□应填7。从百位看,6+□得到的和的尾数是0,所以6+□只能等于10,□里应填4。从千位看,□+2+1=8,□里应填5。即: □ 6 □□ +2□15 8091 【巩固练习1】 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字。 (1)□8□ (2) □ +□6□3 + 9 1 □□12 8 □□□ (3) 8□ (4) □4 5 +□□□+□ 5 □□□8 9 □ 0 【典型例题2】 在下面算式的空格内填入一个合适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 0 0 □ -6 0 □ 9 1 □ 4 9 【例题分析】 先看个位,9+9=18,所以被减数的个位是8;十位上,9-□=4,所以减数的十位

是5;百位上,9+0=□,所以差的百位是9;最后看千位上,□-6=1,所以,被减数的千位上是8.减法算式是: □ 0 0 □ -6 0 □ 9 1 □ 4 9 【巩固练习2】 1、在下面减法算式的空格内填入合适的数字。 (1)□□ 5 (2)□ 2 6 □ -□□-□ 7 9 7 9 □ 6 2、在下面的空格内填入合适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1) 4 4 0 5 6 (2) □□□□ -□ 8 □□ 7 -□□□ □□ 9 6 □ 1 【典型例题3】 下面竖式中每个字母代表不同的数字,想想下面的算式怎么样写? 1 A 2 B - B 1 C 3 A A 【例题分析】 这是一个减法算式,我们可以根据逆运算,将其转化为加法算式。即: 3 A A + B 1 C 1 A 2 B 选择十位作突破口,十位由两种情况:①A+1个位是2;②A+1+1的个位是2。由此可知A=0或1。如果A=0,那么个位A+C应该等于C,不合题意。所以A=1。在百位上,3+B=11,B=8。在个位上,A+C=B,也就是A+C=8,C=7。 减法算式为:1128 - 817 311

奥数小学三年级精讲与测试 第3讲 简单数列求和

第3讲简单数列求和 知识点、重点、难点 当一列数的规律是相邻两项的差是一个固定的数,这样的数列就称为等差数列.其中固定的差用d表示,和用S表示,项数用n表示,其中第n项用a n表示.等差数列有以下几个通项公式: S=(a1+a n)×n÷2, n=(a n-a1)÷d+1(当a1

小学三年级数学奥数题

第一讲:错中求解 1、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减数十位上的2看做了5,结果得到的差是342,正确的差是多少? 2、小明在做减法题时,把被减数十位上的3错写成8,结果得到的差是284,正 确的差是多少? 3、小马虎在计算一道题目时,把某数乘以3加20,误看成某数除以3减20,得 数是72,某数是多少?正确的得数是多少? 4、小丽在计算一道题时,把某数乘以4加20,误看成除以4减20,得数为35, 某数是多少?正确的结果呢? 5、小马虎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时,把乘数的个位上的5看做2,乘得结果 是550,实际应为625,这两个两位数各是几? 6、小华在做一道两位数乘法时,把乘数个位上的3错写成5,乘得的结果是875, 正确的结果是805,这两个两位数分别为多少? 7、小林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把被除数137当作173,结果商比正确结果大了4, 但余数恰好相同,正确的除法算式应是多少? 8、王刚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把被除数171错写成117,结果比原来少9,但余 数恰好相同,正确的除法算式应是多少? 9、小林和小华同时做一道被减数是四位数的减法时,小林计算时在这个四位数 的左端错添了一个5,而小华在这个数的右端也错添了一个5,结果两人所得的差相差22122,求这个四位数。 10、把3写在某个三位数的左端得到一个四位数,把3写在这个数的右端也得到一个四位数,这两个四位数的差是1071,求这个三位数。 第二讲用对应法解题 1、奶奶去买水果,如果她买4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需花58元;如果她买6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那么需花62元,问1千克梨和1千克荔枝各多少元? 2、3筐苹果和5筐橘子共重270千克,3筐苹果和7筐橘子共重342千克,一筐 苹果和一筐橘子各重多少千克? 3、学校买足球和排球,买3个足球和4个排球共需要190元,如果买6个足球 和2个排球需要230元,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各需要多少元? 4、5筐番茄和2筐黄瓜共重330千克,3筐番茄和4筐黄瓜共重310千克,一 筐番茄和一筐黄瓜各重多少千克? 5、商店里有一些气球,其中红气球和蓝气球共21只,蓝气球和黄气球共28只, 黄气球和红气球共29只,红气球、蓝气球和黄气球各有多少只? 6、小明和小红共12岁,小红和小丽共17岁,小丽和小名共13岁,三人各多少 岁? 7、三年级三个班种了一片小树林。其中72棵不是一班种的,75棵不是二班种 的,73棵不是三班种的。问三个班各种了多少棵树? 8、百货商店运来三种鞋子,其中37双不是皮鞋,54双不是运动鞋,51双不是 布鞋,三种鞋各运来多少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