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恭维语对比研究_张鸾

中美恭维语对比研究_张鸾
中美恭维语对比研究_张鸾

收稿日期:2008-10-23

作者简介:张 鸾,女,现在呼伦贝尔学院外国语学院任教。

中美恭维语对比研究

张 鸾

(呼伦贝尔学院 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摘 要:恭维语的使用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中美两国由于社会结构及文化背景的不同,在恭维语的使用和应答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了解这一文化差异不仅有助于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恰当地运用恭维语,而且可以避免文化冲突。

关键词:中美文化;恭维语;差异;对比研究

The Contras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Compliments

Abstract:Compliments serve as aIl im portant means to build up harmonious intcrpexsonalrelationship.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social institutions and the cultural backg rounds.Americans and Chinese behave quite differently in the use and response of compliments.Taking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to account can help one use compliments appropriately and avoid cultural collision.

Key words: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compliments:differences;the contrastive study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155(2009)01-0087-03

恭维语的使用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所说的恭维是指在社会交往中对人或物的一种积极评价。对恭维原则能否熟练掌握运用,标志一个人社会成熟的程度和语言能力的强弱。但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各不相同。因此其恭维语也必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中美恭维语的差异进行比较探微。

一、中美恭维语所涉及话题的差异

根据M anes,Wolfson 等的观点,恭维语的话题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外貌或所属物;二是成就和能力。在英汉两种语言背景下,女性通常被称赞外貌仪表,而男性通常被恭维能力或成就。

(一)话题涉及外貌或所属物中美恭维语值得注意的差异是:

1.在美国文化中,恭维他人的外貌或所属物被认为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而女性的外貌仪表永远是被恭维的对象,男性称赞女性的容貌、穿着等是很平常的。如:What a beautiful dress you are wear -ing !在中国文化中,女性的外貌仪表虽然也是一个被恭维的内容,但不占主导地位,而且这种形式的恭维更多地局限在女性之间。男性恭维女性的外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基本上是一个禁忌。现在情况虽然有了一些变化,但仍受到较大的限制,恭维方式比较含蓄,不会像美国人那么直观而具体。如:你今天气色不错。

2.在美国文化中,称赞朋友的妻子被认为是社交礼貌行为的一种,美国人感到十分自然。在中国文化中,这种恭维则被看做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或让人误认为称赞者对这位女性另有企图。因此

87

中国人在尊老爱幼传统观念的影响下,通常会将恭维转移到听话者的老人或子女身上。当被邀请去朋友家吃饭时,美国人一进门总是夸女主人,如: Your w ife is very pretty而中国人则是夸孩子,如:你的孩子真乖。

3.在美国文化中,美国入突出个性,认为经过后天装扮而成的美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个性,恭维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如:You look pretty today.句中动词用了look,似乎表示这种状况并不是永久性的,而可能是努力的结果。在中国文化中,中国人更欣赏自然天成和内在持久的美。如:你长得真漂亮。句中动词 长得 没有时效限制,又强调了天生自然的美。

(二)话题涉及成就或能力

中美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在美国恭维语中,对别人成就的恭维侧重于结果本身,而不是他的先天条件。如:I am so proud of your success.在汉语的恭维语中侧重于个人天赋、才能等内容。如:你真能干。

2.在中国文化中,恭维以情为主,倾向于将个人修养和思想高尚作为性格闪光点。如:您对学生真有爱心。在美国文化中,恭维通常以事实为依据,把结果作为恭维的重点。如:You have done a

g ood job.

3.在美国文化中,通常是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对社会地位较低的人进行恭维,尤其是上级和下属,以达到维持正常的上下级关系的目的。在中国文化中,多数情况下是下级对上级的能力和成绩进行恭维,其目的是取得上级的好感。

4.美国文化中的恭维一般较直接的在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展开,很少涉及对方的家庭成员。中国文化中,恭维者常常把恭维对象扩展到对方的家庭成员,其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恭维听话者本人。如:您女儿真聪明,就像她妈妈。表面上是称赞对方的女儿,其言外之意则是夸奖听话者。

5.美国人可以在外人面前恭维自家人,如称赞自己的孩子多么聪明。中国人会认为这样做是爱慕虚荣,所以中国人在外人面前一般是以他人家庭为恭维对象的。

二、中美恭维语语言形式的差异

(一)词汇方面

根据M anes和Wolfson对英语恭维语的研究,作为肯定性评价的语义载体主要有两类:形容词和动词,共占96%,其中形容词的使用远远超过动词。最常用的是nice,good,beautiful,pretty,g reat;表欣赏性的动词是like,love。

汉语的恭维语中,作为肯定性评价的语义载体主要有三类:形容词、副词和动词,共占90%。出现频率较高的形容词是好、行、聪明等,副词是真、很、特等,这些副词常与形容词联合使用共同表达出一种强烈的赞叹之情。动词很少使用 喜欢、喜爱 等。当美国人用这种方式来称赞中国入时,往往会使中国人误解为间接的请求把所称赞的东西送给他。如:A:You have interesting book.I like it. (恭维)

C:thank you.Well,if you like it,I II buy an-other one for you.(误解)

通过对中美恭维语在词汇选择方面统计数据的比较,发现以下几点差异:一是形容词在美语中的使用频率要比在汉语中使用高;二是副词在汉语恭维语中广泛应用,与形容词或动词结合更能加强恭维力度;三是相比而言美语恭维语更为程式化。

(二)句法方面

Manes和Wolfson认为恭维语带有公式性,句法结构主要的有以下三种形式,出现的频率高达80%以上:

1.NP+is/looks+ADJ

如:Your house is/looks nice.

2.I+like/love+NP

如:I simply love that puppy.

3.PRO+is+(a)+ADJ+NP

如:T his is a larg e room.

汉语恭维语中也有三类主要句式;

88

1.名词短语+副词+形容词

如:你的房间真漂亮。

2.第二人称+动词+副词+形容词

如:你说得真对。

3.第二人称+名词短语+动词+形容词

如:你英语讲得挺好。

可以总结出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恭维语是程式化的,而美语恭维语的程式化比汉语更为明显;二是代词作为主语时,美语恭维语多用第一人称作主语,汉语多用第二人称作主语。

三、中美恭维语应答方式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是群体取向的价值观,讲究 尊卑有等 、 亲疏有序 ,中国人有着深厚的等级观念和唯上思想。与人交际时,往往采用 上尊下卑 , 贬己尊人 的方式。面对别人的恭维或称赞,中国人习惯子要谦虚地回答: 哪里、不敢当 等,以给人留下谦虚、慎言、有修养的印象。美国传统文化是以个体主义为主的价值取向,美国人的等级观念、唯上思想比较淡薄。与人交际时,往往采用的是 求同策略 ,以便与对方保持平等或一致的关系。

根据美国语言学家Pomerantz的研究,美国人一般会有四种应答方式。

(一)接受恭维的方式

对恭维者报以感谢,以表示对恭维的接受。

如:A:You look beautiful today!

B:thank you.

(二)避免自我赞美的方式

转移或降低对方的赞美而不是直接否定对方。

1.自我贬低法:

如:A:You have done a good job.

B:I know I could do it better.

2.转移法:

如:A:John,that s nice work.I don t know how you do it.

B:It s easy when you have good tools.

(三)报以恭维的方式

这种方式既接受了恭维,又取悦了对方,使对话双方皆大欢喜。

如:A:You alw ays do a good job.

B:So do you.

(四)对恭维进行否定的方式

在美国文化中,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使用这种方式。

1.把恭维当成讽刺和挖苦而感到不愉快时。

2.与家人或亲密朋友交谈时。

恭维语的使用必须以交往者共享的文化取向、价值观念等为基础。中美恭维语的差异,实质上是中美文化差异的反映。只有相互了解彼此之间的文化背景,指出跨文化交流中恭维和接受恭维造成误解的原因,才能使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尽量少出错误,成功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1997.

[2]李瑞华主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外语教

育出版社,1997.

[3]刘重德主编.英汉语比较研究[M].湖南科技出版社,

1994.

[4]石 宁.英汉称赞语之比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7,(4).

[5]Wolfson,N.Perspectiv es:Sociolinguistics and T ESO L

[M].N ew Yor k:Newbury House:Publishers,1989.

[6]段成钢.恭维语的跨文化对比研究加[J].四川外国语学

院学报,2001,(3).

[7]姜先行.英语恭维语的规律与规约[J].三峡大学学报,

200l,(5).

[8]罗丽莉.英汉恭维语的语用差异及对策[J].宁波广播电

视大学学报,2007,(4).

[9]袁磊.中美恭维语的比较研究[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

学报,2002,(3).

(责任编辑:陈子纯)

89

中美家庭教育的对比与分析

中美家庭教育的对比与分析 [1509] (2008-08-07) 将中美的家庭教育进行对比并非贬低中国,而是反思中国的教育,家庭教育是整个育人工程中的重要环节。 鄙人作为50年代出生之人,家庭教育并不成功,虽然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80年代初为人父之时“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没有人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去教育子女。因此,在互联网十分发达的今天,抒发一点家庭教育方面的感想,对于即将成为父母的中国 80 后一代,可能会有所启迪。 一、 美国:从小就让婴幼儿在小房间单独睡觉 中国:婴儿出生后立马睡在父母的 中间或爷爷奶奶那里 二、 美国:孩子摔跤,父母不会搀扶,一定让他自己爬起来 中国:孩子摔跤,全家搀扶,大人之间互相指责,从小养成孩子的“太子”习惯 三、 美国:小孩子按正常时间与家人一起吃饭,不开小灶 中国::经常有大人拿了调羹追在玩耍的孩子后面喂饭 四、 美国:父母要几岁的孩子做家务劳动,如洗碗、扫地、洗衣服等 中国:父母让孩子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功课上面,不少二十多岁的青年从来不做家务 早报导读 [名家专评] 薛理泰:为何朝鲜坚持要发射卫星? [中国早点] 一薄一扁 / 7加4等于14? [南中国海] 南海对峙 中国第3艘海监船现身 [朝鲜问题] 朝鲜火箭飞行一分钟后解体坠落 1周点评:千万富翁白手起家的秘密!

五、 美国:即使家庭经济状况很好,也鼓励孩子自己劳动挣钱 中国:上海、北京一些空置房的户主,是一批未成年的“公子、公主”;不过,最近几年,有一批家庭条件较好的大学生,利用暑假打工,体验生活。 六、 美国:尊重孩子的意愿,开发孩子的想象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 中国:把高考作为指挥棒,帮孩子安排好一切,一切围绕孩子的读书 七、 美国:家长鼓励孩子做登山、攀岩、渡海等危险性运动,培养“海盗”精神,凸现海洋文化 中国:孩子的安全是全家的第一要务,“宝宝”长大以后,只能是温室里面的“花朵” 八、 美国:大多数18岁以上的孩子都自己挣钱读书,很多人勤工俭学,或十几年时间拿个博士学位 中国:在大中城市里,大多数家庭最大的投资便是教育,幼儿园“择校费’动辄几万,留学外国更是几十万、上百万。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间,经常上网吧玩通宵游戏。 九、 美国:即使是那些富裕家庭的孩子,也很节俭,同学无论是一起进公园或到舞厅,还是在餐馆用餐,一切费用大都是“AA制” 中国:即使是“贫困生”,也有人挪用学费,用于上网玩游戏,少数男学生把小肚子吃得隆起,苏州大学学生开宝马等中高档轿车已经是屡见不鲜 10、 美国:父辈一般不给孩子财产继承权。美国人认为,让孩子坐享其成是人生中最糟糕的事,这会使孩子没有机会去经历他们自己的成功和失败,比尔.盖茨是最生动的例子

英汉恭维语与应答对比及其对英语语言教学的启示

2012年第·2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期 总第127期 Fe b2012 [摘要]语言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本身的学习,更应该是文化交际的学习。礼貌是交际有序进行的润滑剂。论文分别从利奇和顾曰国的礼貌原则入手,对比英汉恭维语与应答的语用异同,从而得出其 对英语语言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恭维语与应答;礼貌原则;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46(2012)2-0119-02英汉恭维语与应答对比及其对英语语言教学的启示 宋晓丽1,2,左巧1 (1.内蒙古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80; 2.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山西大同037400) 作为一名语言教学者,应了解语言发展的最新趋 势。过去的语言研究,更多地停留在语言本身,也就是语义学层面,而且语言研究多为单语言研究,很少进行语言间的对比研究或者与语言所相关的文化、思维领域的对比研究,致使语言的学习呆板化、僵硬化,成为“死语言”。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密切以及联系的不断加深,对我们的语言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言学习的重点应是语言的交际运用。在交际过程中,礼貌是交际和谐的必要条件,而恭维语或者说赞美语又是礼貌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英汉恭维语与应答的语用异同进行研究,对英语语言教与学从“死语言”变成“活语言”有着重要意义。论文从以下几方面分别论述: 一、英汉的礼貌原则理论 1.利奇的礼貌原则(Le e ch’sPolitenes sPrinciple s) 英国语言学家利奇提出礼貌原则(PP),认为礼貌的功能是可以避免交际的不和谐或冒犯,保证交际的顺畅。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Tact maxim(Minimiz e cos t to other;Ma xim iz e be ne fit to o ther.)得体准则(对他人损失最小化,利益最大化)。 (2)Ge ne ros ity ma xim(Minimiz e benefit to s e lf; Maxim iz e co st to se lf.)慷慨准则(对自己利益最小化,吃亏最大化)。 (3)Approbatio n m axim(Minimiz e disprais e of o the r; Ma ximize pra is e o f other.)赞誉准则(对他人贬低最小化,赞扬最大化)。 (4)Modes ty m axim(Minimize prais e of self;Maxi-mize disprais e o f se lf.)谦逊准则(对自己赞扬最小化,贬低最大化)。 (5)Ag ree me nt ma xim(Minimize disagreeme nt be-twe e n s elf a nd other;Ma ximize agreement between s elf a nd other.)一致准则(少表达与他人不一致的观点,多表达与他人一致的观点)。 (6)S ym pathy maxim(Minim ize a ntipathy be twe e n s elf and other;Maximize sym pa thy between s elf a nd o the r.)同情准则(尽量避免使对方反感,多同情对方)。 以上六准则,重在强调尽量对对方赞扬,给对方更多的利益。人际交往时,应尽量谦虚、宽容大方。 2.顾曰国的礼貌准则 与西方的礼貌原则相比,中国的礼貌又有其自身的民族特色。我国学者顾曰国指出,我国的礼貌准则基本上包括以下五方面: (1)称呼准则(Thea ddres s m a xim)。即用适当的称呼问候对方。使用恰当的称呼被认为是最起码的礼貌原则。 (2)贬己尊人准则(The s elf-denigration ma xim):指谓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要“谦”;指谓听者或与听者有关的事物要“抬”,要“尊”。 (3)文雅准则(The refinem ent m axim)。出言高雅、文质彬彬往往被认为是懂礼貌。其主要内容是“先用雅言,禁用秽语;多用委婉语,少用直言”。 (4)求同准则(The bala nce m axim)。求同就是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要保持相称,说话双方力求和谐一致。 (5)德言行准则(The generos ity&Ta ct m a xim):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增大他人的利益。在言词上尽量夸大别人给自己的好处,缩小自己付出的代价。 3.利奇与顾曰国礼貌原则比较 利奇与顾曰国之观点既有相似性,又有相异性。如顾之德言行准则正是利奇前两个准则的概括,顾的求同准则与利奇的一致原则接近。二人观点最大的不同是,利奇的赞誉与自谦原则和顾之贬己尊人原则。二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文化内涵的差异上。在西方道德价值体系中,西方人崇尚人人平等、个人主义,所以,西方人认为对于他人的赞誉、给予相应的感谢与认同,才是一种礼貌行为。与之相反的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道德,就强调“仁”、“礼”、“谦卑”等,以自己的卑微来凸显对王景 119 --

中美新能源对比与研究

中美新能源对比与研究 碳关税方面,星野泉、崔景华XXXX年介绍了1975年开始美国颁布的与新能源税收相关的法案,XXXX年开始的税收改革过程,并详尽地介绍了对传统能源税收上增加和新能源的税收扶持,通过对比指出国内税收优惠体系对待完善,应该加强在新能源投资,增值税优惠等领域的优惠力度,同时提高传统能源的税务负担,考虑引入环境税和碳排放税,在发展中实现税收和行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在关于碳关税重要性的论证上,美国的阿兰·V尼斯XXXX年将经济学和能源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空气、水、闲置土地也并非可再生能源,提出了可耗竭能源最优利用方式的函数论证方法以及能源、环境、经济增长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对成本、能源价格、环境等要素的分析,提出了在新的能源环境关系体系下,碳税制度的必要性。陈清泰、吴琏XXXX年详尽地介绍了美国新能源从法律法规、参数标准等行政手段和税收、贷款、基金支持等经济手段两个方面推动行业发展,最后指出美国新能源政策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从国家高度来制定新能源发展战略,提高全民对新能源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法律法规的制定要增强可操作性,减少口号;制订一套新能源发展的完整的政策体系;增加前期政府投资力度,推进行业技术、人才建设,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本课题主攻方向 通过对比中美能源的发展情况,来研究中美新能源合作机遇与现

状,来改变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政策重心的不断变化的过程。虽然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两个能源消费国,中美两国有着合作的良好前景:对新能源产品拥有共同诉求,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但是在生产分工和技术出口的产品管制将成为未来双方合作的一大障碍。 三、主要研究内容、途径及技术路线 第一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能源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新能源对未来世界格局的影响、以及完善制度的必要性. 第二介绍了新能源的含义和行业发展情况,新能源特征、种类、发展规模和在能源行业中所占的比例,说明了发展新能源的重要性. 第三介绍了中国和美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情况,分别从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世界排名等角度,通过分析统计数据,客观的评析了目前双方的发展程度,通过对比分析了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第四介绍了中国和美国能源行业的发展历程,从多个角度对中美能源政策进行了全面的介绍,通过对比并结合政策发展理论,说明了我国能源方面的不足之处. 4 四、研究的主要阶段、进度及完成时间 1. XXXX年前,发现和采集火种让人类告别了原始狩猎时代而步入了以木材为主要能源的农业文明时代;18世纪,煤炭作为主体能

中西方恭维语的比较与分析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浅析商务谈判中的恭维语应用 2 目的论视角下的《边城》的英译研究 3 从寂寞到超然—索尔?贝娄的《赫索格》中书信体的内心独白 4 On the Principle of Elegance in the Translation of Business Contracts 5 我们如何避免翻译中的中式英语 6 顺应理论视角下《红楼梦》中社交指示语的英译研究 7 A Probe into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the Eco-awareness of Hemingway 8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805 990 74 9 9 从中西思维差异角度看汉英翻译中的中式英语现象 10 从《在路上》解读“垮掉的一代”时代背景与主题 11 中餐菜谱翻译的错误分析 12 走出精神的困境:论托尼.莫里森小说《爵士乐》中维奥莱特的自我救赎 13 A Survey on the Major Factors Affecting Oral Performance 14 从及物性角度分析童话的文体特征 15 从古至今的吸血鬼文化 16 英语专业学生词汇学习策略特点研究 17 浅析《七个尖角阁的房子》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18 影响英语专业学生理解英语习语的因素调查 19 小学英语字母与汉语拼音字母教学比较研究 20 Text Cohesion in English Business Contracts 21 中西方新闻报道看道德观差异 22 网络英语交际对会话合作原则的影响 23 浅析英语原版影视欣赏和英语学习 24 《飞屋环游记》的人物设置特色分析 25 论《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意义 26 灰姑娘文学形象在西方文化中的发展和演变研究 27 从女权主义视角分析《红字》中海斯特白兰的形象 28 从《红楼梦》和《简爱》看中西方女性主义 29 论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以鲁迅小说《祝福》的英译本为例 30 伟大理想的毁灭——《远大前程》和《了不起的盖茨比》 31 英语电影片名汉译研究 32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论英语习语翻译 33 儿童英语游戏教学的艺术 34 从《尼罗河上的惨案》看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说的魅力和价值 35 “红”的中英对比及其翻译 36 从中美餐饮礼仪差异谈跨文化交际 37 民族文化差异与广告语言创意 38 Analysis of Social Condition from American Gold Rush in The Call of the Wild 39 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探索《马贩子的女儿》中主要人物的心理现象 40 英语广告双关语的语用功能 41 功能对等理论在中文菜单翻译中的应用 42 英语复合名词的认知语义研究

中美家庭教育对比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美教子的不同之处: 中国的儿童教育,表扬与批评为惯用的教育手段,教师喜欢采用横向比较法,如利用小红笔、小红旗、排名次表等方式鼓励孩子,看谁表现好。当纠正孩子不良行为时常常采取表扬其他孩子,以其他孩子做榜样的方式。美国教师则不同,一般对孩子不表扬也不批评,理由是:批评了你的孩子会刺激你的孩子,表扬了你的孩子会刺激其他的孩子,他们注重儿童自身的纵向发展而避免对儿童进行相互比较。 稳重听话与活泼好动 中国人在评价孩子的性情时,“稳重听话”是一大优点,“听话的孩子是好孩子”已在国人中形成共识。学校教育强调秩序井然,用各种规章来约束孩子的行为。美国人喜欢孩子富有孩子气,小学和幼儿园的课堂上允许孩子随便说话,甚至相互打闹,美国人总觉得中国孩子在课堂上太死板,没有生气。 强调自制与突出自主 中国教师总是鼓励孩子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专门做好某一件事,以期培养儿童的恒心、耐心,他们多强调儿童自我意识的社会性发展,多引导儿童逐步学会适应和控制自己的情感,而美国教师常常鼓励孩子在一段不长的时间内从事多项活动,以期培养孩子的灵活性、创造性,多注重儿童自我意识自然发展,多鼓励儿童自由且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肯定结果与重视过程 中国人重结果与技能的掌握;无论学习什么,为求学深学透,无论干什么,力求完美无缺。美国人重过程与能力的增减,他们注重孩子的参与意识,孩子们自由选择的机会多,教师还极力鼓励孩子自由发挥、自由创造,以培养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概括地说,中国人力图使儿童发现社会存在,创造环境使儿童学会怎样长大成人,儿童是被动的,富有可塑性的,重在成人的帮助指导下成长。美国人力图使儿童能真正作为孩子,儿童是主动的,富有创造的,自我实现是儿童自身的自然与发展,成人只需提供有利的条件即可。 中美家庭教育的跨文化比较: 今天,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而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素质的竞争,是人才培养的竞争。我们知道,人才培养的首要阵地是家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才的竞争是父母育儿能力的竞争。所以,世界各国在培养新世纪人才的教育工程中,都很重视家庭教育这一环节。虽

英汉恭维语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发-教育文档

英汉恭维语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发 0 引言 根据Homles的观点,恭维语(compliment)是“为他人尤其听话者具有听话者和说话者均给予肯定评价的某种良好东西(拥有物,性格或技能等),以隐含或明示的方式向其表示的一种言语行为。”狭义的恭维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社交目的而在言语上的阿谀奉承,在词语划分上属于贬义词。而在语言学中,恭维是日常交际中一种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和行为,一般认为,凡是表示积极肯定的言词,均在恭维语之列。恭维语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而又十分复杂的一种语言现象,是社会文明的产物。它反射出形形色色的社会价值观和社会心理状态,和与之相应的文化传统。恭维语的存在体现了不同的社会文化对语言使用的影响和制约,也体现了不同国家交际方式的特点。恭维语涉及到文化、风俗、历史、交际等诸多方面,可以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研究,也属于文化研究的范畴。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国家,恭维语都是人们进行正常交流,维持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必要的手段。因此恭维语在汉语和英语中都是一个重要部分,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恭维语在不同语言中涉及的话题内容以及使用习惯也会呈现各自不同的特征,为了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可能遇到的麻烦,了解英汉恭维语的差异是很有必要的,应该受到外语学习者和教学者的重视。

1 礼貌原则与恭维语 利奇提出的礼貌原则(PP)包含6项准则: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千谦逊原则、一致原则和同情原则。具体内容如下: 1)得体原则:尽量少让别人吃亏,尽量让别人多得益。 如:―Could you please help me finish my work? ―It will be my great honor. 2)慷慨准则:尽量少让自己得益,尽量多让自己吃亏。 如: You MUST feel at home and help yourself. *Please feel at home and help yourself. 3)赞誉准则:尽量少贬损别人,尽量多赞誉别人。 如:What a great job you have done! 电影《泰坦尼克号》里的句子“Jack, you are shining as a new penny.” 4)谦逊准则:尽量少赞誉自己,尽量多贬损自己。 如:―You got high scores in the final exam. ―Thank you. That’s because I have good teachers. 5)一致准则: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 如:―A: Our English teacher is really kind and patient with us,don’t you think? ―*B1: Yes, I think so. ―B2:I don’t think so. I think she is too strict with

中美商务谈判中恭维语及恭维应答对比研究.

中美商务谈判中恭维语及恭维应答对比研究 摘要:自从言语行为理论问世以来,各种言语行为一直是各国学者争相研究的 对象,本文通过对中美商务谈判这一特殊语境中恭维语的研究,力图揭示恭维 语在谈判中的使用规律及特点。关键词:言语行为恭维语商务谈判跨文化交 际一、引言自从英国哲学家 Austin 探讨了语言的使用问题后,言语行为理论已 成为语用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外学者对各类具体的言语行为作了广泛而深刻 的研究。这些研究对促进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已经跻身 世界贸易大国的行列。与各国之间的商务谈判必不可少。商务谈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运用。恭维语这一言语行为在营造良好的谈判气氛中起着 举足轻重的作用。恭维语是说话人对他人尤指听话人所具有的某种优势,明确 或隐含地积极评价的言语行为。恭维语是一种较为程式化的言语行为。文化不同,言语规约也各不相同。本文语料主要来自商务谈判的书籍和网站搜集的真 实谈判语料。为了结果的信度和效度,作者从各行各业的谈判资料中选择了147篇含有恭维语的语料。二、结果与分析(一)恭维语在谈判中的哪个阶段 出现商务谈判包括几个连贯的阶段:建立联系、询价报价、数量及质量、价格 谈判、付款方式、包装及装运、保险、签约等。研究结果表明:中美双方恭维 语在询价报价阶段出现的频率最高,分别是 28.6%和 33.9%。其次是建立联系 阶段,分别是20%和 17.4%。建立友善的关系可为以后谈判的顺利进行奠定良 好的基础,而成功的恭维语在建立良好的关系方面又起着关键的作用。双方差 距特别大的阶段是质量数量阶段对恭维语的使用(美 11.3%,中 0%)。这与 作者对语料的选择有关,因为所选语料中绝大部分都是美国商人来中国购买中 国的产品,在谈判过程中必然会在涉及产品时用恭维语来使得谈判顺利进行。(二)恭维的目标早期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赞扬的话题大部分集中在外貌、 成就/表现、财物和性格品质等话题上。在谈判中的恭维目标有何不同呢?数据 显示,美方称赞的目标超过半数(53.9%)是对商品的称赞;其次是对对方公司的称赞(16.5%)。而中方的称赞目标则成分散的分布趋势。美方之所以对产 品的称赞呈现如此集中的现象,是因为他们必然是对中国产品的某一特性有兴 趣才会来谈判做生意,而美国属于低语境社会以及他们直线型思维的特点使得 他们形成了直爽的性格,不拐弯抹角。而中国属于高语境社会,思维方式呈曲 回型,这使他们给别人留下了“城府很深”的印象。所以中方代表恭维的目标 相当一部分集中在看似和谈判无关的内容上。(三)恭维的应答策略前面谈到,谈判中的恭维语后往往跟着另一个要求或不满。因此,在回答恭维语的时候, 另一方往往忽略恭维语而只对那个要求或不满做出回应。另外,原以为中方代 表会常常使用的“弱化恭维”、“质疑恭维”、“否定恭维”、“限定恭维”

中西方恭维语及其应答语差异

中西方恭维语及其应答语差异 摘要:称赞作为一种语言交际行为,是公开地对某个人或某件事做出积极地评论。无论在何种文化中,称赞都能起到联络感情,巩固人际关系的作用。称赞语是建立与维护人际关系的一种社交用语。但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称赞语的使用形式却不尽相同。本文讨论了东西方恭维语与应答语差异及其成因,从而使人们正确的理解并加以运用,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提高交际能力。 关键词:称赞语;应答语;跨文化交际 称赞语是是交际的“润滑剂”,它使交际得以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向前推进,是人们用以维系和促进各种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缩短交际者之间的社会距离,还可以联络感情。但是由于由于东西方文化根源的差异,中西方在使用称赞语方面有典型的差异性。其会话模式的差异性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西方人受到不同文化因素的影响,也体现出了中国人和西方人具有不同的心态和价值观念。 一、东西方恭维语差异 (一)侧重的内容不同 一般说来,汉语称赞语中能力、外貌和个性是主要话题。而在英美国家中,能力和外貌是主要话题,对个性方面的称赞不多见。而无论是在汉语称赞语还是英语称赞语中,外貌方面的恭维大多是给女性的,例如,“The new nurse is pretty.”而对于男性则集中在能力或者成就方面,例如,Our boss works really hard.在称赞外貌时,英语侧重修饰性方面,例如“Your new hair-style looks nice.”而汉语则倾向自然的外表,例如“你的发质不错!”对于能力的称赞,英语偏向赞扬对方经过努力后所取得的成就,如“You did a good job.”而汉语除了赞扬对方的成就之外,还会提及对方为此所做的努力,如“你这个学期的成绩不错,看来是下苦功了!” (二)运用的场合不同 研究表明,英语称赞语倾向于表达平等、一致的关系,而汉语则侧重于表示尊敬和关心对方。例如别人请客吃饭,英语文化背景下的客人除了表达感谢多数会表示自己很享受这样的待遇,例如“I really enjoyed tonight.”而汉语文化背景下,称赞的话更多以道歉的方式来传达,如“点了那么多菜,真是让你破费了”。这在汉语文化里是一种礼貌的表现。也正因为英语文化背景下的称赞语强调双方平等一致,所以英语里称赞语几乎成了一种习惯用语,用于打招呼、致谢等,例如,朋友之间见面,可能会说:“Hey, you look good today.”英语文化里称赞出现的频率很高,汉语文化背景下的人通常觉得那些称赞有点言不由衷或是多余。同样,在汉语文化背景下,因为称赞语强调尊重对方,表达称赞是有必要才为之,所以汉语称赞语的出现频率并不及英语高。这也让英语文化背景下的人觉得中国人似乎不太爱称赞别人。笔者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西方人的赞扬可以是陌生人之间也可以是熟人,甚至家人之间。而中国人对陌生人和熟人的赞扬相对谨慎,对家人则甚少赞扬,父母长辈对孩子的鼓励性赞扬除外。例如,英语中丈夫表扬妻子的厨艺时说:“This dish tastes good.”这样的赞扬在西方家庭中很常见,而中国的家庭中则甚少听见。 (三)选择的词句不同 以语言学家Mancs与Wolfson在关于交际行为的研究为例,他们在研究中发现美国英语的称赞语大部分是形容词与副词的表达组合。他们认为,美国称赞语中形容词所占比例高达80%,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分析及对中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分析及对中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摘要:众所周知,一个人的成长与教育分不开,而教育有与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本文中,主要对中美家庭教育的内容、目标、方法等进行比较并分析原因,最后从中得出一些对中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中国美国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大家都相当熟悉。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对他的影响很多很大,父母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老师,所以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意义重大。在现代社会里,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式越来越多,怎样的家庭教育才是对孩子成长最我们必须了解的,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很多不同之处,因此比较分析两者对于我国的家庭教育的发展将有促进作用。 一、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 1、中美家庭教育的特点比较 美国的家庭教育具有三个特点:注重平等意识、注重培养独立意识和吃苦精神、注重培养创造能力。我国家庭教育也有三个显著特点:生活上包办代替、教育内容上片面强调学习成绩、教育观念上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 2、中美家庭教育目的比较 美国家庭教育的目的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为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人。所以,美国家庭十分注重孩子从小的锻炼,充分且最大限度地挖掘孩子的积极成分,让孩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美国的孩子从小就有很强的自主意识和独立能力。 中国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孩子将来有出息,能找到好工作,一生都很顺利的度过。所以,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在生活上尽可能的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在学习上特别注重孩子的成绩,但是学习之外的方面都很少考虑。 3、中美家庭教育内容比较 美国的家庭教育内容很丰富,他们注重孩子在体力、认知、语音、社会性、情感上获得和谐发展。为了实现这些教育内容,美国的家长让孩子多开展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力,对孩子的各种感官加以训练以发展孩子的认知,他们还十分注重开拓孩子的交往、审美视野和孩子的学习兴趣。在社会性方面美国家

中美新能源对比与研究

中美新能源对比与研究

目录 开题报告 (1) 中文摘要 (6) 英文摘要 (7) 一选题的背景与研究的意义 (9) (一)选题的背景 (9) (二)研究的意义 (9) 二新能源介绍 (10) (一)新能源的含义 (10) (二)新能源利用技术 (10) 1、太阳能利用技术 (10) 2、风力发电技术 (10) 3、现代生物质能利用和技术 (10) 4、海洋能源开发利用 (11) (三)新能源的现状及问题 (11) 1、太阳能产业发展概

括 (11) 2、风能产业发展概括 (12) 3、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概括 (12) 三中国与美国新能源发展情况 (13) (一)中国新能源发展状况 (13) 1、我国新能源发展的必然性 (13) 2、新能源发展情况概述 (13) (二)美国的新能源发展情况 (15) 1、美国新能源发展必要性 (15) 2、新能源发展情况概述 (16) (三)中美新能源发展比较 (17) 1、相同点分析 (17) 2、不同点分析 (17) 四中美新能源政策比较 (18) (一)中国新能源政策的现状 (19)

的地震、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近年频繁发生,人类的生存坏境持续恶化。 国家发改委徐锭明认为世界能源格局将从现在的“资源禀赋主导”变为“科学技术掌握”,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将替代石油、煤炭等常规能源,决定未来世界的格局。世界各国均把新能源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在资金、政策上不遗余力的投入,气候、清洁能源领域正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胜利者将在未来的世界竞争中占据主动,失败者则会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行,被动地遵从世界经济新的竞争法则,举步艰难。 而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均把新能源作为国家战略新的支柱产业,但相对于传统能源行业,新能源经济的发展至今仍不成熟,尚缺乏独立发展的能力,需要依靠政府的扶持。而两国在新能源领域有大量的共同诉求和发展中的互补性,国际贸易的发展历史证明了“合则双赢,斗则双输”。所以通过对比研究应当认识到中美两国政府需认识到在新能源领域合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入研究自身新能源发展状况和政策制度的合理性,相互合作,取长补短,推动新能源的制度健全,并通过制度变革来实

英语恭维语

【摘要】:在商务谈判中,谈判者如何使用语言表达意愿和要求,如何使用恰当的语言来达到谈判目的,这是谈判者经常探索的问题之一。而影响谈判的成功取决于各种因素和策略的恰当运用。本文试从美国恭维语来分析,美国恭维语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方法,并用商务谈判案例加以证明。分析总结出了一些简单恭维方法,分别是:开谈赞美,顺势赞美,安慰赞美,及时赞美,求同赞美。同时发现, 美国恭维语非常丰富,应用很广泛,在商务谈判中经常使用,以此来增加谈判者之间的友好气氛, 提高谈判中的自觉性, 有助于节省时间,提高谈判效率,增加谈判成功的机会。 【关键词】:商务谈判;美国恭维语;赞美;方法 1. 介绍 自中国改革开放开始,中国的商务活动也越来越频繁。特别是中国加入WTO 后,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更加是突飞猛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而作为商务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商务谈判,受到了众多国人的关注。 商务谈判是一种交际活动,也是一种交际较量,它必须通过语言媒介来完成.在商务谈判中,谈判者如何使用语言表达意愿和要求,如何恰当使用语言来达到谈判目的,这是要非常谨慎的,也是谈判者经常探索的问题之一。在谈判过程中,谈判人员如果合理地运用一些恭维语,就能增加谈判者之间的友好感,避免不必要的冲突,提高谈判的效率,增加谈判成功的机会。反之,在谈判中违背了这些语用策略,就会使谈判增加困难,给贸易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商务谈判中的恭维语运用,对提高谈判成功的机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从语用学角度出发,结合商务实例,探讨商务谈判中的语言产出、感知及其谈判中所运用的语言特色和技巧,着重探讨商务谈判中美国恭维语的语言策略及应用技巧。主要是以美国恭维习惯为基准的恭维语应用技巧。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随着我国的商务谈判经常发生,关于商务谈判技巧的书越来越多的出版,其中对恭维语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恭维语的作用不容忽略,因为谁都希望也渴望得到别人的赞扬与认可。适当的恭维有助于缓和谈判气氛,使谈判得以继续进行,并取得好的结果,有助于节省时间,提高谈判效率。为了使我国商务谈判人员进一步认识恭维语在商务谈判中的重要以及恭维语在商务谈判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掌握如何使用恭维语的方法,使得他们在谈判中尽量避免陷入僵局,使谈判顺利进行,并取得较好的结果。我对美国恭维语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方法这一课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与总结。 本课题主要试图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运用美国恭维语。对美国恭维语的使用方法进行分类分析,总结出一般方法。以便读者对美国恭维语的使用方法有一定的认识。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和研究目标: 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 1978年,自菠兰梅茨对美国恭维语应答做了首次研究并对其给与最早的解答后,从20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恭维语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学者的注意,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恭维语做了严密、系统的研究并得出了各自的结论。在恭维语的研究过程中,众多学者争论的焦点之一就是恭维语的使用者是遵循格莱斯提出的合作原则还是里奇提出的礼貌原则。对此,学者们的态度大致是西方人多遵循合作原则,而东方人多遵循礼貌原则。2003年,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冯江鸿老师发表了《英汉赞扬及其应答的性别语用比较》对恭维语的应用进行了较详细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开题报告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开题报告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 姓名:闫姗姗班级:1003班学号:20103952 专业:英语 一、课题研究目的 1.正确认识中美两国家庭教育差异及其原因 中美两国由于在文化传统,观念意识,生活方式以及社会习俗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分析两国家庭教育差异的原因是我们正确借鉴美国的先进育人理念的前提。 2.寻找,借鉴美国一种更加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 中美在家庭教育方式中存在很多差异,在这个差异中找到最佳的结合点借鉴美国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助于使中国的家庭教育趋于完善。 3.完善中国整个教育体系 家庭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它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取代的,作为教育中一个重要细胞,对中美家庭教育方式差异的对比研究能够有效的完善整个教育体系。.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开题报告 4.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提高未来人才的素质。 家庭教育在教育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家庭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

主要场所,对其日后的良好习性的养成和智力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课题意义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家长应当对社会负责,对后代负责,研究教育方法,培养子女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这包含了家庭教育在内的教育,也可以说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终身教育中是出于起点位置的。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现今父母教育子女,就是缔造我国未来的历史,因而也是缔造世界的历史。”家庭教育已经成为全世界面临的课题,家庭教育在人才的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美两国家庭教育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观念,而这种观念导致中美在教育方式上产生巨大差异。正确认识两国之间存在的这种差异对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介绍家庭教育的定义和特征,接着,对中美家庭教育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两者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最后,总结出从中美家庭教育对比分析中得到的启示。通过中美家庭教育的对比分析,使人们对家庭教育的理解更加透彻,从而促进中国家庭教育的发展。.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开题报告 三、课题研究内容 A.家庭教育的定义和特征

中美对待称赞的区别

餐的妇女说“You have a beautiful smile·It lights up thewhole room·”女性的外表(肤色、体形、衣着、打 扮、风度、等等)也是常常受到恭维的,当美国妇女受到如此恭维时,她不会感到害羞,相反,她们 认为十分得体。在中国文化中,同样任何人都可以去恭维别人或受到别人的恭维,但要分男女老幼尊 卑贵贱。女性的外表也常常是恭维的目标,然而一般是在女性与女性之间,一个男孩在一个素不相识 的女性面前恭维她的外表可能会被看作“庸俗”,如果一个美国男孩赞扬他所结识的中国女孩:“You are a sexy girl·”很可能这个好心的男孩会遭到一顿臭骂。男性对别人妻子的外貌进行恭维是一个禁 忌,尤其是对中年人来说,如果赞美说“您有一位漂亮的妻子”会被认为是很不礼貌的,而对一位陌 生女性直接赞美说“您长的真漂亮!”,是会被看成是对女性的一种挑衅。 从对能力和成就的恭维和赞美讲,在中美文化中也存在差异。在美国文化中,涉及别人能力和成 就的恭维或赞美是很严肃的判断,而且只有那些拥有评价能力的和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才有权力去赞美 别人的成就,这类赞美或恭维通常出现在上下级之间或处于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之间。此外,下级不对 自己的上级直接地表达判断也是一条显性的规则,另一条规则则是希望甚至要求社会地位较高者对其 下属的工作做出判断。而中国文化中,这种赞美与恭维的范围比较宽广,与美国文化相同,对别人能 力和成就的严肃赞美,只有那些拥有评价能力的人才去赞美别人;但同时也有年长者对年轻者的鼓励 性的赞美,而这仅仅是一种鼓励,并不是真正对其能力和成就的赞美。同时,年轻者也可以赞美年老 者,下级也可以赞美上级,而这更多的是对赞美者的一种恭维,或是年轻的对老者或下级对他的上级 讨好。所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很多的对他人的能力与成就的赞美,但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 意义,既有严肃地赞美,更有为了拉进关系的恭维。 中美文化中使用恭维语时一个另一显著的区别是人称代词位置的不同。在美国人恭维别人时总喜 欢把第一人称“I”放在句首: (1) Ithink your coat suit you·(2) I like your hair style·(3) I am so proud of you·美国人趋向于个人感受,对事物的看法有他们自己的见解,认为最好的恭维就是向对方吐露自 己忠实的观点,他们喜欢“selfassertive”(表明自己)。中国人则喜欢把第二人称“你”,“您”放在句首,例如“你的衣服多漂亮啊”,“您的设计多新颖啊”等等,来通过恭维来抬高对方,贬低自己表示对被恭维者的尊敬。 其次在接受恭维或赞美的方式上,中美文化也存在差异。在美国文化中,对恭维或赞美的接受可

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摘要: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塑造儿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良好习惯的养成和健康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中美两国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不同,两国的家庭教育呈现出不同的教育模式。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入手,对两国家庭教育的目的、内容、方式、结果进行比较,呈现出文化差异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差异;家庭教育;比较 引言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影响,也是整个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中美两国由于文化传统的差异,导致了两国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着很多的差异。正确认识和了解两国之间的这种差异,对于促进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美两国文化的比较 文化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对其界定不一。早在19世纪,最有影响的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提出著名的“文化定义”:“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它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我们认为文化是指一个民族长期历史发展进程所沉淀下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道德情操、民族性格和思考模式等。由于历史背景、发展过程、观念意识等因素的不同,从而使中美两国的文化存在着许多差异。 (一)价值观的不同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凡事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并受到等级观念的制约。例如,晚辈见到长辈要主动打招呼。反之,被视为不礼貌。美国人深受基督教新思想的影响,等级观念淡薄。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他们心中,注重个人权益、追求人人平等,没有辈份间过多的礼节。晚辈对长辈可以直呼其名,可以与长辈争论问题,提出自己个性的主张。 中华文化崇尚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主张同甘共苦,团结合作。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时,集体利益永远大于个人利益。这与美国文化却是截然不同的。美国人十分珍视个人自由,喜欢随心所欲,独往独行,不愿受到限制,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这在中国却被视为另类。 (二)社会关系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儒家伦理,父母在孩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幸福家庭的标准为三代同堂或四代同堂。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亲情关系密切。一片“少有所抚,老有所扶”的祥和景象。在美国却不一样。美国人平等意识强调人人平等,无论贫穷还是富贵,人人都要尊重自己,不允许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显赫的家庭背景也不是值得炫耀的资本。因为他们坚信,不管怎样,只要我努力,一定能够取得成功。并且美国式的家庭结构相比中国就简单多了。 (三)民族性格的不同

国内外能源转型的比较与启示

国内外能源转型的比较与启示 摘要:当前全球能源转型正处于加速推进时期,各国转型进程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化特征。基于对能源转型发展方向的剖析,提出涵盖能源结构、能源效率、能源安全、能源价格 4 个维度的能源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美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等主要国家能源转型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提出对中国能源转型的结论与启示。 引言 21 世纪以来,国内外能源转型加速推进,实现能源可持续供应和应对气候变化成为世界的共同使命,对各国经济和能源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1]。当前针对国家能源转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转型目标与政策梳理[2-3],多关注能源结构、能源效率、能源自给率、对外依存度、气体排放等指标[3-4],以及重点领域对转型的促进作用[5-10]。但从研究对象看,已有研究多针对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2-4],或在同一时间断面下对多个国或地区进行横向比较[5],同时兼顾多个国家或地区时序变化的研究尚不多见。从研究内容上看,已有研究更多聚焦于能源结构分析,包括一次能源中化石能源和清洁能源的演化趋势[3-10] 以及终端能源消费结构等[7-8, 10]。在排放方面,相关研究多关注二氧化碳排放情况[2],缺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对比分析。在能效方面,部分专家开展了基于能耗强度和特定二次能源转换利用效率的能耗水平比较[6, 8],鲜有对能源系统加工转换整体效率的探讨。在能源安全方面,相关研究集中于油气对外依存度以及能源整体自给率[4]。另外,关于能源可负担的对比研究较少,对区分工业和居民消费的各类能源价格对比分析相对匮乏。 为此,本文首先梳理世界能源转型的历程和规律特点;其次,结合当前能源转型的主要方向,构建能源转型评估指标;然后,针对关键指标变化特点,对各主要国家的能源转型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得出针对中国能源转型的结论和启示。 1 能源转型历程规律

中美恭维语对比研究_张鸾

收稿日期:2008-10-23 作者简介:张 鸾,女,现在呼伦贝尔学院外国语学院任教。 中美恭维语对比研究 张 鸾 (呼伦贝尔学院 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摘 要:恭维语的使用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中美两国由于社会结构及文化背景的不同,在恭维语的使用和应答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了解这一文化差异不仅有助于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恰当地运用恭维语,而且可以避免文化冲突。 关键词:中美文化;恭维语;差异;对比研究 The Contras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Compliments Abstract:Compliments serve as aIl im portant means to build up harmonious intcrpexsonalrelationship.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social institutions and the cultural backg rounds.Americans and Chinese behave quite differently in the use and response of compliments.Taking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to account can help one use compliments appropriately and avoid cultural collision. Key words: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compliments:differences;the contrastive study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155(2009)01-0087-03 恭维语的使用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所说的恭维是指在社会交往中对人或物的一种积极评价。对恭维原则能否熟练掌握运用,标志一个人社会成熟的程度和语言能力的强弱。但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各不相同。因此其恭维语也必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中美恭维语的差异进行比较探微。 一、中美恭维语所涉及话题的差异 根据M anes,Wolfson 等的观点,恭维语的话题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外貌或所属物;二是成就和能力。在英汉两种语言背景下,女性通常被称赞外貌仪表,而男性通常被恭维能力或成就。 (一)话题涉及外貌或所属物中美恭维语值得注意的差异是: 1.在美国文化中,恭维他人的外貌或所属物被认为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而女性的外貌仪表永远是被恭维的对象,男性称赞女性的容貌、穿着等是很平常的。如:What a beautiful dress you are wear -ing !在中国文化中,女性的外貌仪表虽然也是一个被恭维的内容,但不占主导地位,而且这种形式的恭维更多地局限在女性之间。男性恭维女性的外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基本上是一个禁忌。现在情况虽然有了一些变化,但仍受到较大的限制,恭维方式比较含蓄,不会像美国人那么直观而具体。如:你今天气色不错。 2.在美国文化中,称赞朋友的妻子被认为是社交礼貌行为的一种,美国人感到十分自然。在中国文化中,这种恭维则被看做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或让人误认为称赞者对这位女性另有企图。因此 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