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培育学概论教学大纲有思考题-5页word资料

《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森林培育学》是为林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在充分掌握有关林学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学习掌握林木种子生产、壮苗培育、人工造林、森林经营和主伐更新等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提高森林经营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从业能力,为森林资源的恢复、环境和经济状况的改善和服务。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为专业课,需要必备的林业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本课程前,应系统学习“树木学”、“土壤学”、“气象学”、“森林生态学”、“测树学”等专业基础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森林生长发育规律、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相互作用,种子生产、苗木培育、森林营造、森林抚育和主伐更新的理论和技术。培养科学思维,掌握森林培育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技术。

三、教材选编及依据

本课程选用由北京林业大学沈国舫教授等编著的《森林培育学》作为主讲教材。该教材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在内容的编排程序、深度等方面都适合于林业专业的教学。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教学的章节与教材内容有所变动,充实我国北方森林培育的内容。

四、《森林培育学》教学内容

绪论

1.森林培育学的概念和范畴

2.森林培育事业的成就与问题

3.我国新世纪林业建设的战略性转变

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在对森林培育学的概念、发展、现状计存在问题具备初步的了解。

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

森林培育的重要性、国内外育林的现状、成就与问题,新世纪我国林业战略性转变的深远意义。着重介绍我国森林培育事业的历史、现状及发展。

第一章林木种子的生产和经营

1、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林木结实规律及影响因素,掌握林木良种基地建立技术。2、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

影响林木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因子;林木产生结实周期性的原因及控制途径,提高林木种子产量和质量的技术;良种基地营建技术;林木种子采收及处理技术;林木种子贮藏技术。

主要讲授:

(1)林木生长发育和结实规律

(2)影响林木生长发育的因素

(3)影响林木结实的因素

(4)林木良种基地类型及营建技术

(5)林木种子采收及处理技术

(6)林木种子贮藏技术

第二章苗木培育

1、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林木种子休眠机制、苗木生长发育规律、掌握种子催芽处理方法和主要类型苗木的培育技术。

2、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

(1)苗木年生长规律,包括苗木高生长茎生长根生长规律;1年生播种苗年生长规律;扦插苗年生长规律;移植苗年生长规律。

(2)苗圃的建立包括苗圃地的选择、区划技术

(3)圃地土壤管理包括苗圃整地、圃地轮作、圃地施肥技术

(4)播种苗的培育培育技术包括种子处理、播种期确定、苗木密度与播种量确定、育苗方式及播种方法、苗期管理及收获技术。

第三章森林的生长发育及其调控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森林发育各时期的特点和人工林高产需具备的基本条件的基础理论知识。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

林木个体生长的相关性,森林生长发育各时期的特点,森林生长产量形成的生理学生态学基础,人工林高产需具备的基本条件,造林基本技术措施的整体概念。

主要讲授:

(1)林木个体的生长发育包括相关概念,林木个体生长的周期性及相关性;(2)林木群体的生长发育规律;

(3)森林生产功能及其调控包括森林的生长产量及其形成的生理学生态学基础;森林的经济产量和收获量;森林生产力水平和潜力;提高森林生产力的途径第四章森林立地和造林树种的选择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森林立地的性质,立地条件与树种特性的关系,掌握适地适树树种选择技术。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

造林区划的意义、原则和方法,立地条件的分类和评价。明确树种选择的意义和原则,掌握树种选择途径和方法。

重点讲授

(1)森林立地基础包括相关概念、造林地的立地条件调查、造林地种类划分等;

(2)人工林的种类和林种规划

(3)造林树种的选择包括树种选择的意义和原则、各林种对树种选择的要求及适地适树的途径和方法。

第五章林分结构及培育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林分结构的概念及作用,掌握林分结构调控技术。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

林林分密度与林木生长,木材质量的关系,确定造林密度应考虑的因素,各种配置方式的特点及应用;分析纯林、混交林的特点及其应用条件,树种种间关系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方式,种间关系如何进行调控。

重点讲授:

(1)林分密度及作用包括密度效应的原理及作用,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和方法

(2)种植点的配置包括行状配置、群状配置等

(3)人工林的树种组成包括人工林组成的意义、树种混交的基本理论、混交林的营造技术

第六章植树造林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员掌握人工造林的关键技术。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

阐明整林地整理的目的、作用、分析各种清理和整地方式方法的特点及选用条件。各种造林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条件,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措施。

重点讲授

(1)造林地整理包括造林地整理的作用、造林地的清理方法、造林地的整地方式方法

(2)造林方法包括播种造林、植苗造林和分殖造林方法

第七章幼林抚育管理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造林后至林分郁闭,林地上林木间及林木与环境间相互作用规律,掌握通过人工措施,控制杂草灌木和非目的树种竞争,促进幼林生长、加速郁闭。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

针对人工幼林的生长特点,应采取的土壤管理措施,林木抚育措施及保护措施。说明人工整枝的目的,阐明人工整枝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理论,人工整枝的技术要点等。

重点讲授

(1)人工幼林的抚育管理包括林地土壤管理技术、林木抚育技术等

(2)人工整枝包括人工整枝的理论基础、人工整枝的意义及适用条件、人工整枝技术

第八章森林抚育采伐的基础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造林后,林地上林木间及林木与环境间相互作用规律,掌握通过人工措施,控制林木竞争,促进林木生长、增加产量、缩短轮伐期的技术。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

抚育间伐的理论基础、抚育间伐种类和方法、抚育间伐技术体系。

重点讲授:

(1)抚育采伐的概念和目的

(2)抚育采伐的理论基础

(3)抚育采伐的经济前提

(4)抚育间伐的种类包括透光伐、生长伐、卫生伐等

(5)抚育采伐的技术要素包括抚育采伐的开始期、抚育采伐的强度、采伐木的选择技术、抚育采伐的间隔期的确定

第九章皆伐作业与更新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皆伐方法的优缺点,掌握科学的皆伐方法。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

分析皆伐迹地的环境条件变化,皆伐迹地天然更新成功应具备的条件,如何保证

皆伐迹地更新成功,选用皆伐应具备的条件。

主要讲授:

(1)皆伐迹地环境条件特点

(2)皆伐迹地的天然更新

(3)皆伐迹地的人工更新

(4)皆伐的优缺点及选用条件

第十章渐伐作业与更新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渐伐方法的优缺点,掌握科学的渐伐技术。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

典型渐伐的四个步骤,选用渐伐所要求的树种,林分特征。

主要讲授:

(1)渐伐更新过程及其特点

(2)渐伐的种类

(3)渐伐的评价及选用条件

第十一章择找作业与更新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择伐方法的优缺点,掌握科学的择伐技术。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

择伐中采伐木的确定对保留林木生长量和质量的影响,选用择伐应具备的条件。重点讲授:

(1)择伐更新过程及特点

(2)择伐的种类

(3)择伐的评价与选用条件

初级学员思考题

1.为提高造林成活率,生产中主要强调哪些壮苗标准;

2.造林时,需要考虑的立地因子主要有哪些?

3.选择造林树种时,要考虑树种的哪些特性?

4.人工造林时,如何实现适地适树?

5.苗圃中常用的育苗技术环节有哪些,简要说明其主要目的;

6.何谓种子休眠,育苗过程中如何打破种子休眠?

7.何谓疏伐(生长抚育)?简述4种疏伐方法;

8.为加快幼林生长,通常采用哪些幼林抚育措施?

9.试述混交林种间相互作用的方式;

10.何谓种子寿命,简述贮藏过程中影响种子寿命的环境因素;

11.试述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

12.造林地的主要种类有哪些,主要特点如何?

13.何谓森林抚育间伐?抚育间伐的作用有哪些?

14.北方地区为保证苗木安全越冬,育苗全过程中应强调的育苗技术有哪些?为

什么?

15.依森林的主要功能将森林分作几大类?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

16.简述混交林相对于纯林的优点,加以简要解释

17.常用主伐方式有哪几种?试述每种主伐方式的特点和应用条件;

18.造林前进行迹地清理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19.营造混交林时,如何充分发挥种间有益作用,避免有害作用?

20.造林施工时,强调的“五不离水”分别是什么?

中高级学员思考题

1.论述人工林产量形成过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人工林产量的措施;

2.甲乙二林场,各有一块同一树种同龄纯林,林分生长状况迥异,试分析可能

造成差异的原因;

3.产量低、质量差、生态功能弱的林分称为低产林。论述造成人工低产林可能

的原因;

4.论述人工林达到速生、丰产、优质的途径;

5.试论述起苗后到栽植过程中对苗木水分平衡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技术环节;

6.简述植苗造林过程中影响苗木成活的因素;

7.试从林分中林木个体间竞争角度,分析人工林抚育间伐的必要性;。

8.试分析您所在省区或市县自然资源条件特点,分析优势与劣势,指出应优先

发展的林种,说明采用的主要树种(从地貌、气候、土壤、植被四方面论述);

9.试论述人工林从栽植到主伐前,树木之间和树木与环境矛盾的变化,各阶段

针对性的调整措施;

10.试论述有机肥、无机肥肥的特点和苗圃的配合施肥的必要性。

11.

森林培育学概论教学大纲有思考题

《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森林培育学》是为林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在充分掌握有关林学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学习掌握林木种子生产、壮苗培育、人工造林、森林经营和主伐更新等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提高森林经营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从业能力,为森林资源的恢复、环境和经济状况的改善和服务。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为专业课,需要必备的林业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本课程前,应系统学习“树木学”、“土壤学”、“气象学”、“森林生态学”、“测树学”等专业基础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森林生长发育规律、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相互作用,种子生产、苗木培育、森林营造、森林抚育和主伐更新的理论和技术。培养科学思维,掌握森林培育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技术。 三、教材选编及依据 本课程选用由北京林业大学沈国舫教授等编著的《森林培育学》作为主讲教材。该教材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在内容的编排程序、深度等方面都适合于林业专业的教学。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教学的章节与教材内容有所变动,充实我国北方森林培育的内容。 四、《森林培育学》教学内容 绪论 1.森林培育学的概念和范畴 2.森林培育事业的成就与问题 3.我国新世纪林业建设的战略性转变 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在对森林培育学的概念、发展、现状计存在问题具备初步的了解。 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 森林培育的重要性、国内外育林的现状、成就与问题,新世纪我国林业战略性转变的深远意义。着重介绍我国森林培育事业的历史、现状及发展。 第一章林木种子的生产和经营 1、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林木结实规律及影响因素,掌握林木良种基地建立技术。2、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 影响林木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因子;林木产生结实周期性的原因及控制途径,提高林木种子产量和质量的技术;良种基地营建技术;林木种子采收及处理技术;林木种子贮藏技术。 主要讲授: (1)林木生长发育和结实规律 (2)影响林木生长发育的因素 (3)影响林木结实的因素 (4)林木良种基地类型及营建技术 (5)林木种子采收及处理技术 (6)林木种子贮藏技术 第二章苗木培育 1、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森林培育试题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森林培育 2、森林培育学 二、思考题 1、新世纪我国森林培育事业的基本任务。 2、分析我国造林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3、如何学好森林培育学。 第一章林木种子的生产和经营 一、名词解释 1、林木种子 2、种源 3、种源试验 4、种子区 5、种子亚区 6、良种 7、良种基地8、母树林9、种子园 10、引种11、乡土树种12、外来树种 13、杂交育种14、遗传测定15、林木结实间隔期 16、种子安全含水量17、种子休眠18、湿藏法 19、种批20、抽样21、千粒重 22、采穗圃23、初次样品24、净度 25、发芽率26、发芽势27、生活力 28、含水量29、种实调制30、生理休眠 31、绝对发芽率32、平均发芽时间33、种子生活率 34、种子优良度35、种子休眠36、强迫休眠 37、杂交育种38、花期调整39、种实 40、种子年41、送检样品42、种子品质 43、场圃发芽率44、种子鉴定45、种子调运区 46、种子年47、结实周期性 二、填空题 1、( )、( )、( )是林木良种选育的三个传统途径,也是其他良种选育途径的工作基础。 2、栽培试验一般分为( )、( )、( )三个阶段。 3、种源试验方法有( )、( )、( )、( )。 4、优树的标准分为( )、( )。 5、优树选择方法有( )、( )、( )。

6、遗传测定包括( )、( )。 7、母树林的选择应考虑以下条件( )。 8、种子园的选择,应着重考虑下列条件( )。 9、一般实生树木从种子发芽到植株死亡为止,要经过( )、( )、()和( )几个性质不同的发育年龄。 10、净种的方法有()、( )、( )、( )。 11、实践证明,大多数林木种子贮藏的最佳温度为( )。 12、林木种子干燥的方法有( )和( )法。 13、种实调制工作的内容包括( )、( )、( )及( )。调制往往因果实种类不同,可采用不同的调制方法,比如球果类可采用( )、()。 14、贮藏中的种子仍进行着( ),其实质是一种( ),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 15、湿藏法可分为()、( )、( )。 16、在一般情况下,种子的( )是决定贮藏方法,影响贮藏效果的主导因素。 17、母树林建立的重要一环是标准地实测,标准地的总面积应为调查林分总面积的()%,每块标准地调查株数不得少于()株。 三、判断题 1、今欲采集油松种子,进行了采实产量调查某林分总面积100公顷,采用平均标准木法,实则得标准地(0.25公顷)有林木250株,5株标准木结实总量为200公斤,最后依此可以推算出全株种实产量。( ) 2、种子萌发胚根,胚根形成主根。() 3、叶芽开放可形成枝条。( ) 4、凡能扩大再生产的植物繁殖材料均称为林木种子。() 5、松类种子达到生理成熟时采集。() 6、种子千粒重是指1000粒种子的重量。( ) 7、刺槐种子浸种时水温可达90℃。( ) 8、用40%福尔马林溶液进行种子消毒效果好。( ) 9、良种系指遗传品质优良、品质合格的种子。( )

西南林业大学“永椿”计划实施方案

附件1 《林学概论》教学大纲 总学时:16 实践教学:不计学时 学分:2.0,其中理论教学1.0学分,实践教学1.0学分。 修读专业:全校除林学专业,以及《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林学概论》课程为32学时或48学时专业 一、大纲内容 理论课共设置三个教学模块,包括植物学基础与森林、森林培育和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概论。模块一:植物学基础与XX森林 第一章森林的概念与功能 第一节森林的概念与特点 介绍森林的概念、特点及植物成分等,从森林的成层次性角度,阐述森林的植物组成。 第二节森林的功能与效益 介绍我国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森林的功能与效益。包括森林的三大效益、森林的直接效益、森林的间接效益。 第二章森林植物 第一节植物分类基础知识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植物分类、种子植物分类学形态术语。 第二节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含义、生物多样性的评价指标、生物多样性保护。 第三节我国主要造林树种简介 第三章森林与环境 第一节森林环境因子 包括气候因子、土壤因子、生物因子、地形因子。 第二节森林与环境作用的一般规律 环境因子与森林作用的规律、森林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般形式。 第三节森林的分布

森林分布的地带性规律、中国森林植被分布。 模块二:森林培育学概论 因课程面向全校未开设《林学概论》课程的非林学专业的学生,未学习其他林学相关的专业知识,故《森林培育学》讲授中,除苗木培育理论和技术外,增加部分林学、林业相关和森林培育学的知识。因此课程分三章讲授(表1)。 表1 课程内容 注:根据表1的授课内容,不同的专业,可参照专业方向有所侧重。 模块三: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概论 第一章基本测树因子 第二章林分调查因子 第三章森林资源概述 第四章中国及XX森林资源的结构和特点 第五章森林资源调查基本方法 二、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查 成绩评定:课程设计成绩结合平时成绩进行综合评定,成绩评定,卷面(报告)成绩占60%~80%;平时成绩占20%~40%。 三、参考教材 基本教材:陈祥伟、胡海波主编《林学概论》,中国林业,2005年3月

《过程设备设计》教案-贺 华共10页word资料

《过程设备设计》教案 1—压力容器导言 课程名称:过程设备设计 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任课教师:贺华 过程设备设计 一、学时学分及周学时数:学时94;学分5.5;周学时4(双学期)/2(单学期);理论学时88,实验学时6。 二、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学科,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任务是综合运用力学、材料学、制造工艺学等许多方面的基本理论,使学生能以安全为前提,综合考虑质量保证的各个方面,进行压力容器和过程设备结构分析和工程设计,并尽可能在安全的前提下做到经济合理,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以后能初步建立起完整的过程设备设计思想。 三、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学会过程设备零部件的强度计算及校核、结构分析和设计,绘制容器 施工图样并能提出技术要求。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为压力容器零部件的强度计算及校核、材料选择、典 型过程设备的结构分析、有关设计规范和标准的使用、标准零部件的选用和设计等。 要求:1、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压力容器的强度设计和稳定性设计。 2、能从材料行为、强度、结构、制造、质量保证等方面对压力容器的工程设计进行综合分析。 3、具备对过程设备零部件及整体进行结构分析和设计的能力。 四、学时分配

五、有关说明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机械制造基础等 1、本课程的推荐教材 《过程设备设计》(第二版)(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材) 郑津洋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9 2、主要参考书目 (1)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董大勤主编 (2)化工容器及设备余国琮主编 (3)压力容器及化工设备陈国理主编 (4)《化工容器设计》(第二版)王志文主编 (5)《化工容器设计例题、习题集》蔡仁良主编 3、本门课程的开课学期:本科三年级第二学期、四年级第一学期 导言 1、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的概念 从原材料到产品要经历一系列物理的或化学的加工处理步骤,这些加工处理步骤称为过程。如化工、轻工、炼油、制药、橡胶、食品等。过程工业是加工制造流程性材料产品的现代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