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光谱论文

.红外光谱论文
.红外光谱论文

目录

1、摘要 (1)

2、红外光谱分析的简介 (1)

3、红外光谱分析的优缺点: (1)

4、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 (2)

5、红外光谱的应用: (4)

6、总结 (5)

红外光谱分析

1、摘要

对物质自发发射或受激发射的红外射线进行分光,可得到红外发射光谱,物质的红外发射光谱主要决定于物质的温度和化学组成;对被物质所吸收的红射线进行分光,可得到红外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具有高度的特征性,不但可以用来研究分子的结构和化学键,而且广泛地用于表征和鉴别各种化学物种。

关键词: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优缺点

2、红外光谱分析的简介

红外光谱学是光谱学中研究电磁光谱红外部分的分支。它包括了许多技术,到目前为止最常用的是吸收光谱学。同所有的分光镜技术一样,它可以被用来鉴别一种化合物和研究样品的成分。对物质自发发射或受激发射的红外射线进行分光,可得到红外发射光谱,物质的红外发射光谱主要决定于物质的温度和化学组成;对被物质所吸收的红外射线进行分光,可得到红外吸收光谱。每种分子都有由其组成和结构决定的独有的红外吸收光谱,它是一种分子光谱。分子的红外吸收光谱属于带状光谱。原子也有红外发射和吸收光谱,但都是线状光谱。红外光谱具有高度的特征性,不但可以用来研究分子的结构和化学键,如力常数的测定等,而且广泛地用于表征和鉴别各种化学物种。

3、红外光谱分析的优缺点:

优点:

1.只有振-转跃迁,能量低

2.应用范围广

3.分子结构更为精细的表征

4.可以进行定量分析样品不限形式,用量少,不破坏样品

5.分析速度快

6.可联用。这些特点也是将其与紫外可见光谱得以区别。

缺点:

1.需要大量有代表性且化学值已知的样品建立模型。这样,对小批量样品的分析用近红外就显得不实际了。

2.模型需要不断更新,由于仪器状态改变或标准样品发生变化,模型也要随之变化了。

3.模型不通用,每台仪器的模型都不相同,增加使用的局限性。

4.建模本钱高,测试用度大。

4、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

红外光谱与紫外可见光谱存在着很大的区别。首先,.光谱产生的机制不同。红外是分子振动和转动能级的跃迁,而紫外可见光是价电子和分子轨道上的电子在电子能级上的跃迁;其次是研究对象不同前者是在振动中伴随有偶极矩变化的化合物,后者是不饱合有机化合物特别是具有共轭体系的有机化合物;最后是二者分析的试样形式不同,使用范围不同,红外

是气、液、固均可,既可定性又可定量,非破坏性分析,而紫外可见光既可定性又可定量,有时是试样破坏性的。

产生红外光谱需要满足俩个条件:(1)红外辐射光子的能量与分子振动能级跃迁所需能量相同。 (2)辐射与物质间有相互耦合作用(偶极距有变化)

分子的振动都有一个内在的频率,如果辐射到分子上的红外线的频率与分子振动的内在频率不同,分子振动不受到影响。如果二者相同,则会产生共振效应,分子吸收入射的红外线,振幅增大,能量增加。分子具有内在的振动频率只是共振效应产生的必要条件之一。内在频率的大小决定了分子吸收何种频率的红外线。而这种吸收能否发生则由分子在振动过程中偶极矩是否发生变化所决定。如果一个分子的正负电荷的重心不重合,当分子进行伸缩振动时,正负电荷重心的距离跟随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偶极矩也相应的伸长或者收缩。当一个红外光子作用于分子时,由于红外光子的波长远远大于分子的体积,可以认为分子处于均匀的电场中。多原子分子的振动较为复杂(原子多、化学键多、空间结构复杂),但可将其分解为多个简正振动来研究。简正振动是指整个分子质心不变、整体不转动、各原子在原地作简谐振动且频率及相位相同。此时分子中的任何振动可视为所有上述简谐振动的线性组合。

红外光谱的分区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基团频率出现的范围:4000 600 cm-1可分为:4000-1300cm-1的高波数段官能团区,以及1300cm-1以下的低波数段指纹区。官能团区的峰是由伸缩振动产生的,基团的特征吸收峰一般位于该区,分布较稀疏,容易分辨。指纹区包含了不含氢的单键伸缩振动、各键的弯曲振动及分子的骨架振动。特点是振动频率相差不大,

振动偶合作用较强,易受邻近基团的影响。分子结构稍有不同,该区吸收就有细微差别。

5、红外光谱的应用:

①红外光谱法的一般特点:特征性强、测定快速、不破坏试样、试样用量

少、操作简便、能分析各种状态的试样、分析

灵敏度较低、定量分析误差较大

②对样品的要求:(1)试样纯度应大于98%,或者符合商业规格,这样才

便于与纯化合物的标准光谱或商业光谱进行对照,多组

份试样应预先用分馏、萃取、重结晶或色谱法进行分离

提纯,否则各组份光谱互相重叠,难予解析;(2)试样

不应含水(结晶水或游离水),水有红外吸收,与羟基峰

干扰,而且会侵蚀吸收池的盐窗。所用试样应当经过干

燥处理;(3)试样浓度和厚度要适当,使最强吸收透光

度在5~20%之间

③定性分析和结构分析:红外光谱具有鲜明的特征性,其谱带的数目、位

置、形状和强度都随化合物不同而各不相同。因此,

红外光谱法是定性鉴定和结构分析的有力工具。

④定量分析:红外光谱有许多谱带可供选择,更有利于排除干扰。红外光

源发光能量较低,红外检测器的灵敏度也很低,ε<103吸收

池厚度小、单色器狭缝宽度大,测量误差也较大。对于农药

组份、土壤表面水份、田间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和谷物油料

作物及肉类食品中蛋白质、脂肪和水份含量的测定,红外光

谱法是较好的分析方法。

举例:有一化合物分子式为C7H6O2,其红外光谱如下图,试推断其结构。

由图观察可得出:

(1)U=1+7+0.5×(-6)=5,可能有苯环、双键各一个。

(2)1684cm-1强峰是νC=O吸收(对不饱和贡献为1)。

(3)在3300-2500cm-1区域有宽而散的νO-H吸收峰;935cm-1为羧酸二聚体的γO-H吸收;-1400和-1300cm-1为羧酸的νC-O和δO-H吸收。

6、总结

不管怎样,近红外技术在我们的日常检测中,对于比较成熟的检测项目,它还是有不可取代的特点的。把握好红外检测技术的优缺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相关的检测仪器能的得到快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会为我们的油气测试分析提供更加优势的技术和方法,带来无穷的效应。

参考文献:

[1].孙伯英、宁光才.红外光谱法检测油田采出水含油量[J].

[2].徐金龙. 红外光谱法测定在用油液的氧、硝、硫化值与酸值相关

性研究[J]. 总后油料研究所,第23卷第3期.

红外光谱论文

红外光谱分析在矿场的应用 摘要:红外光谱作为一门先进的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逐渐引入矿场应用。主要了解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应用的意义以及这门技术的优缺点。 关键词: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优缺点 正文 红外光谱又称分子振动转动光谱,属分子吸收光谱。样品受到频率连续变化的红外光照射时,分子吸收其中一些频率的辐射, 使振-转能级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相应于这些区域的透射光强减弱,记录百分透过率T%对波数或波长的曲线, 红外吸收光谱的具有以下特点1、只有振-转跃迁,能量低2、应用范围广3、分子结构更为精细的表征4、可以进行定量分析5、样品不限形式,用量少,不破坏样品6、分析速度快7、可联用。这些特点也是将其与紫外可见光谱得以区别。 红红外光谱与紫外可见光谱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区别。首先,.光谱产生的机制不同。红外是分子振动和转动能级的跃迁,而紫外可见光是价电子和分子轨道上的电子在电子能级上的跃迁;其次是研究对象不同前者是在振动中伴随有偶极矩变化的化合物,后者是不饱合有机化合物特别是具有共轭体系的有机化合物;最后是二者分析的试样形式不同,使用范围不同,红外是气、液、固均可,既可定性又可定量,非破坏性分析,而紫外可见光既可定性又可定量,有时是试样破坏性的。 产生红外光谱需要满足俩个条件:(1)红外辐射光子的能量与分子振动能级跃迁所需能量相同。(2)辐射与物质间有相互耦合作用(偶极距有变化) 分子的振动都有一个内在的频率,如果辐射到分子上的红外线的频率与分子振动的内在频率不同,分子振动不受到影响。如果二者相同,则会产生共振效应,分子吸收入射的红外线,振幅增大,能量增加。分子具有内在的振动频率只是共振效应产生的必要条件之一。内在频率的大小决定了分子吸收何种频率的红外线。而这种吸收能否发生

.红外光谱论文

.红外光谱论文

目录 1、摘要 (1) 2、红外光谱分析的简介 (1) 3、红外光谱分析的优缺点: (1) 4、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5、红外光谱的应用: (1) 6、总结 (2)

红外光谱分析 1、摘要 对物质自发发射或受激发射的红外射线进行分光,可得到红外发射光谱,物质的红外发射光谱主要决定于物质的温度和化学组成;对被物质所吸收的红射线进行分光,可得到红外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具有高度的特征性,不但可以用来研究分子的结构和化学键,而且广泛地用于表征和鉴别各种化学物种。 关键词: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优缺点 2、红外光谱分析的简介 红外光谱学是光谱学中研究电磁光谱红外部分的分支。它包括了许多技术,到目前为止最常用的是吸收光谱学。同所有的分光镜技术一样,它可以被用来鉴别一种化合物和研究样品的成分。对物质自发发射或受激发射的红外射线进行分光,可得到红外发射光谱,物质的红外发射光谱主要决定于物质的温度和化学组成;对被物质所吸收的红外射线进行分光,可得到红外吸收光谱。每种分子都有由其组成和结构决定的独有的红外吸收光谱,它是一种分子光谱。分子的红外吸收光谱属于带状光谱。原子也有红外发射和吸收光谱,但都是线状光谱。红外光谱具有高度的特征性,不但可以用来研究分子的结构和化学键,如力常数的测定等,而且广泛地用于表征和鉴别各种化学物种。

产生红外光谱需要满足俩个条件:(1)红外辐射光子的能量与分子振动能级跃迁所需能量相同。 (2)辐射与物质间有相互耦合作用(偶极距有变化) 分子的振动都有一个内在的频率,如果辐射到分子上的红外线的频率与分子振动的内在频率不同,分子振动不受到影响。如果二者相同,则会产生共振效应,分子吸收入射的红外线,振幅增大,能量增加。分子具有内在的振动频率只是共振效应产生的必要条件之一。内在频率的大小决定了分子吸收何种频率的红外线。而这种吸收能否发生则由分子在振动过程中偶极矩是否发生变化所决定。如果一个分子的正负电荷的重心不重合,当分子进行伸缩振动时,正负电荷重心的距离跟随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偶极矩也相应的伸长或者收缩。当一个红外光子作用于分子时,由于红外光子的波长远远大于分子的体积,可以认为分子处于均匀的电场中。多原子分子的振动较为复杂(原子多、化学键多、空间结构复杂),但可将其分解为多个简正振动来研究。简正振动是指整个分子质心不变、整体不转动、各原子在原地作简谐振动且频率及相位相同。此时分子中的任何振动可视为所有上述简谐振动的线性组合。 红外光谱的分区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基团频率出现的范围:4000 600 cm-1可分为:4000-1300cm-1的高波数段官能团区,以及1300cm-1以下的低波数段指纹区。官能团区的峰是由伸缩振动产生的,基团的特征吸收峰一般位于该区,分布较稀疏,容易分辨。指纹区包含了不含氢的单键伸缩振动、各键的弯曲振动及分子的骨架振动。特点是振动频率相差不大,振动偶合作用较强,易受邻近基团的影响。分子结构稍有不同,该区吸收

四大光谱在有机分析中的应用论文

四大谱在有机分析中的应用 摘要:有机化学领域内 无论研究何种有机化合物 在分析或合成时都会遇到结构测定的问题。近三四十年来 各种波谱测量技术的出现及其迅速发展 使紫 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法得到了普遍应用。现在这四种谱已 成为鉴定有机化合物以及测定其结构的常用手段。 关键词:波谱法,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应用 前言:有机波谱分析是分析化学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波谱分 析的基础理论与实验的应用已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石油化工等诸领域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部分。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教学中,波谱分析越来越受到重视。有机波谱分析主要从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四大领域来分析及应用。以美国为倒,近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提供的基金与实验室改造资金中,核磁共振谱仪居第一位,色谱与质谱联用项目次之。充分考虑在各研究领域中各种波谱方法的特点和应用,除了对基本理论和仪器进行描述外,还应掌握波谱数据与分子结构关系的一般规律。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波谱分析方法主要是以光学理论为基础,以物质与光相互作用为条件,建立物质分子结构与电磁辐射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进行物质分子几何异构、立体异构、构象异构和分子结构的分析和鉴定。由于它具有快速、灵敏、准确、重现等特点,使之成为有机物结构分析和鉴定的常用分析工具和重要分析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单用一种方法往往难以得出明确的结论,需要综合利用多种波谱方法联合解析,相互说明,互为佐证。 一、红外光谱 概述 红外光谱具有测定方法简便、迅速、所需试样量少,得到的信息量大的优点,而且仪器价格比核磁共振谱和质谱便宜,因此红外光谱在结构分析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红外光谱主要用于有机和无机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如石油化工、高聚物(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纺织、农药、医药、环境监测、矿物甚至司法鉴定等。近二十年来精细化工发展很快,红外光谱是分析鉴定精细化工产品的有力工具。 红外光谱的功能 1.鉴定有机物官能团 根据特征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可鉴定有机物分子所含的化学键和官能团,推断化合物属于饱和或不饱和,是脂肪族还是芳香族,是否含有双键、叁键、羟基(0H)、氨基(NH、NH2)或羰基(C=O)等。 2.推断分子结构 根据存在的化学键和官能团以及其他结构信息,通过与标准谱图的对比推断分子结构,进行定性分析。

红外技术论文

红 外 技 术 班级:通信111501 姓名:郭晓茹韦晓璐 宋梦洒伍琴刘瑶 日期:2014年9月15日

红外技术 一、红外线概述 1672年,牛顿使用分光棱镜把太阳光(白光)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各色单色光,证实了太阳光(白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复合而成。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F.W.赫歇尔从热的观点来研究各种色光时,偶然发现放在光带红光外的一支温度计,比其他色光温度的指示数值高。经过反复试验,这个所谓热量最多的高温区,总是位于光带最边缘处红光的外面。于是他宣布:太阳发出的辐射中除可见光线外,还有一种人眼看不见的“热线”,这种看不见的“热线”位于红色光外侧,叫做红外线。 二、红外发展史 红外技术发展的先导是红外探测器的发展。 1800年,F·W·赫歇尔发现红外辐射时使用的是水银温度计,这是最原始的热敏型红外探测器。 1830年以后,相继研制出温差电偶的热敏探测器、测辐射热计等。在1940年以前,研制成的红外探测器主要是热敏型探测器。 19世纪,科学家们使用热敏型红外探测器,认识了红外辐射的特性及其规律,证明了红外线与可见光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遵守相同的规律。它们都是电磁波之一,具有波动性,其传播速度都是光速、波长是它们的特征参数并可以测量。 20世纪初开始,测量了大量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吸收、发射和反射光谱,证明了红外技术在物质分析中的价值。 30年代,首次出现红外光谱代,以后,它发展成在物质分析中不可缺少的仪器。 40年代初,光电型红外探测器问世,以硫化铅红外探测器为代表的这类探测器,其性能优良、结构牢靠。 50年代,半导体物理学的迅速发展,使光电型红外探测器得到新的推动。 到60年初期,对于1~3、3~5和8~13微米三个重要的大气窗口都有了性能优良的红外探测器。在同一时期内,固体物理、光学、电子学、精密机械和微型致冷器等方面的发展,使红外技术在军、民两用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红外光谱论文

目录 1、摘要 (1) 2、红外光谱分析的简介 (1) 3、红外光谱分析的优缺点: (1) 4、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 (2) 5、红外光谱的应用: (4) 6、总结 (5)

红外光谱分析 1、摘要 对物质自发发射或受激发射的红外射线进行分光,可得到红外发射光谱,物质的红外发射光谱主要决定于物质的温度和化学组成;对被物质所吸收的红射线进行分光,可得到红外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具有高度的特征性,不但可以用来研究分子的结构和化学键,而且广泛地用于表征和鉴别各种化学物种。 关键词: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优缺点 2、红外光谱分析的简介 红外光谱学是光谱学中研究电磁光谱红外部分的分支。它包括了许多技术,到目前为止最常用的是吸收光谱学。同所有的分光镜技术一样,它可以被用来鉴别一种化合物和研究样品的成分。对物质自发发射或受激发射的红外射线进行分光,可得到红外发射光谱,物质的红外发射光谱主要决定于物质的温度和化学组成;对被物质所吸收的红外射线进行分光,可得到红外吸收光谱。每种分子都有由其组成和结构决定的独有的红外吸收光谱,它是一种分子光谱。分子的红外吸收光谱属于带状光谱。原子也有红外发射和吸收光谱,但都是线状光谱。红外光谱具有高度的特征性,不但可以用来研究分子的结构和化学键,如力常数的测定等,而且广泛地用于表征和鉴别各种化学物种。

3、红外光谱分析的优缺点: 优点: 1.只有振-转跃迁,能量低 2.应用范围广 3.分子结构更为精细的表征 4.可以进行定量分析样品不限形式,用量少,不破坏样品 5.分析速度快 6.可联用。这些特点也是将其与紫外可见光谱得以区别。 缺点: 1.需要大量有代表性且化学值已知的样品建立模型。这样,对小批量样品的分析用近红外就显得不实际了。 2.模型需要不断更新,由于仪器状态改变或标准样品发生变化,模型也要随之变化了。 3.模型不通用,每台仪器的模型都不相同,增加使用的局限性。 4.建模本钱高,测试用度大。 4、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 红外光谱与紫外可见光谱存在着很大的区别。首先,.光谱产生的机制不同。红外是分子振动和转动能级的跃迁,而紫外可见光是价电子和分子轨道上的电子在电子能级上的跃迁;其次是研究对象不同前者是在振动中伴随有偶极矩变化的化合物,后者是不饱合有机化合物特别是具有共轭体系的有机化合物;最后是二者分析的试样形式不同,使用范围不同,红外

论文----红外光谱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发展

红外光谱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发展 摘要: 红外光谱具有高度的特征性,不但可以用来研究分子的结构和化学键,而且广泛地用于表征和鉴别各种化学物种。红外光谱图谱分析作为一门先进的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论述了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特点、应用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 红外光谱原理特点定量定性分析质量检验 一、红外光谱原理: 电磁光谱的红外部分根据其同可见光谱的关系,可分为近红外光、中红外光和远红外光。远红外光(大约400-10 cm-1)同微波毗邻,能量低,可以用于旋转光谱学。中红外光(大约4000-400 cm-1)可以用来研究基础振动和相关的旋转-振动结构。更高能量的近红外光(14000-4000 cm-1)可以激发泛音和谐波振动。 红外光谱法的工作原理是由于振动能级不同,化学键具有不同的频率。共振频率或者振动频率取决于分子等势面的形状、原子质量、和最终的相关振动耦合。为使分子的振动模式在红外活跃,必须存在永久性双极子的改变。具体的,在波恩-奥本海默和谐振子近似中,例如,当对应于电子基态的分子哈密顿量能被分子几何结构的平衡态附近的谐振子近似时,分子电子能量基态的势面决定的固有振荡模,决定了共振频率。然而,共振频率经过一次近似后同键的强度和键两头的原子质量联系起来。这样,振动频率可以和特定的键型联系起来。 测量样品时,一束红外光穿过样品,个个波长上的能量吸收被记录下来。这可以由连续改变使用的单色波长来实现,也可以用傅立叶

变换来一次测量所有的波长。这样的话,透射光谱或吸收光谱或被记录下来,显示出被样品红外吸收的波长,从而可以分析出样品中包含的化学键。 二、红外光谱的特点 红外光谱仪之所以成为一种快速、高效、适合过程在线分析的有利工具,是由其技术特点决定的。红外光谱分析的主要技术特点如下: (1)分析速度快,测量过程大多可在1min内完成。 (2)分析效率高,通过一次光谱测量和已建立的相应校正模型,可同时对样品的多个组分或性质进行测定提供定性、定量结果。(3)适用的样品范围广,通过相应的测样器中可以直接测量液体、固体、半固体和胶状体等不同物态的样品光谱测量方便。 (4)样品一般不需要预处理,不需要使用化学试剂或高温、高压、大电流等测试条件,分析后不会产生化学、生物或电磁污染。(5)分析成本较低(无需繁杂预处理,可多组分同时检测)。(6)测试重现性好。 (7)对样品无损伤,可以在活体分析和医药临床领域广泛应用。(8)近红外光在普通光纤中具有良好的传输特性,便于实现在线分析。 (9)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不苛刻,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可胜任工作。近红外光谱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范雪芳徐淼侯晓涛王帅李洪宇张丽华 【摘要】红外光谱(IR)分析技术是一门发展迅猛的高新技术,与传 统分析技术相比,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具有分析速度快,样品用量少, 无破坏无污染等特点。红外光谱测定的是物质中分子的吸收光谱,不同的物质会有其特征指纹的特性,利用红外指纹图谱技术对中成药进 行质量鉴定与分析,借助计算机和模式识别等技术,以综合的、宏观的、非线性的分析理念和质量控制模式来评价中药的真伪优劣 【关键词】红外光谱; 红外指纹图谱技术 【Abstract】 Infrared spectrum (IR) is a fast developing newly technology. Compared w ith traditional analysis technology, IR possesses characters of fast analysis, little sample, no breach and no pollution. IR measures the absorption spectrum of molecule, and different substances have different fingerprint patterns. Thus, IR technology can be applied to detect and analyze the qual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Using the computer,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so on, we can estimate if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J I A N G X I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2009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课题名称: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基本原 理及其应用 Basic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 of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 姓名高立峰 学院理电学院 专业物理学(师范) 学号06 完成时间2009.4 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其中除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并以某种方式公开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作的材料。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本毕业设计(论文)成果是本人在江西师范大学读书期间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取得的,成果归江西师范大学所有。

特此声明。 声明人(毕业设计(论文)作者)学号:06 声明人(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名: 摘要 红外光谱仪是鉴别物质和分析物质结构的有效手段,其中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第三代红外光谱仪的典型代表。它是根据光的相干性原理设计的,是一种干涉型光谱仪,具有优良的特性,完善的功能,并且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同样也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本文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基本原理作扼要的介绍,总结了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的主要特点,综述了其在各个方面的应用,并对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基本观点。 关键词: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基本原理;应用;发展 Abstract Infrared spectroscopy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identify substance and analyze the structures of molecular.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spectrometers developed in the seventies are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third generation of infrared spectroscopy. They are a kind of interference-type spectrometers which were designed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coherent light, with excellent features and perfect functions. And they haven’t only been used widely but also have extensive pros pects. In this paper,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 are described briefly. The main features of FT-IR were summed up as well as its application in various fields, and some basic opinions of developmental direction as far as FT-IR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Basic principles;Application;Development

红外光谱分析结课论文

红外吸收峰在波谱中的位置往往取决于各化学键的振动频率,键的振动频率与组成化学键的原子的质量和化学键的性质有关。组成化学键的原子的质量越小,键能越高,键长越短,振动所需能量越大,吸收峰所在的波数就越高。 基本原理:红外光谱又称分子振动转动光谱,属分子吸收光谱。利用物质对红外辐射的吸收所产生的红外吸收光谱,对物质的组成、结构及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的方法叫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主要用于化合物鉴定及分子结构表征,亦可用于定量分析。红外光谱特点: 1)红外吸收只有振-转跃迁,能量低; 2)应用范围广:除单原子分子及单核分子外,几乎所有有机物均有红外吸收; 3)分子结构更为精细的表征:通过IR谱的波数位置、波峰数目及强度确定分子基团、分子结构; 4)定量分析; 5)固、液、气态样均可用,且用量少、不破坏样品; 6)分析速度快。 7)与色谱等联用具有强大的定性功能。 1.分子振动 分子中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相互连接。化学键的键长、键角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像弹簧连接起来的一组小球,整个分子在不停的振动。 振动的基本类型: 伸缩振动:所谓伸缩振动是指原子沿价键方向来回运动,涉及化学键键长改变,键角不变。如果运动过程中分子的对称性不变,则称为对称伸缩振动,反之则称为不对称伸缩振动。 弯曲振动:表示原子沿着化学键的垂直方向振动,又称变形振动;涉及键角及键的方向改变,键长不变;常常又把弯曲振动细分为变形振动、摇摆振动和卷曲振动。 变形振动:是使分子基团键角发生变化的振动。若这种变形振动方向垂直于分子平面,则称面外变形振动。若振动方向与分子平面平行,则称面内变形振动。 摇摆振动:在这种弯曲振动中,基团的键角不变,只是作为一个整体相对于分子平面摇摆。如果这种摇摆在分子平面内,则称面内摇摆振动,如果偏离分子平面,则称面外摇摆振动。 卷曲振动:分子基因绕与基团相连分子的价键扭动。扭动时若分子键角发生变化,则称扭曲振动,若键角不变,则称为扭转振动。 分子振动能级的跃迁,可由红外辐射提供能量。如果用不断改变波长的红外光照射样品,当某一波长的频率刚好与分子中某一化学键的振动频率相同时,分子就吸收红外光,产生吸收峰。用一定频率的红外光照射分子, 分子发生振动能级的跃迁。分子振动方程式:(1)对于具有相似质量的原子基团来说,振动频率与力常数k1/2成正比。 (2)对于相同化学键的基团,σ与相对原子质量平方根成反比。 由于各个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不同,他们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化学键的力常数各不相同,就会出现不同的吸收频率,因此各有其特征的红外吸收光谱。 2.产生红外吸收的条件 对于红外光谱法来说,要产生振动吸收需要有两个条件: (1)振动的频率与红外光光谱段的某频率相等,吸收了红外光谱中这一波长的光,可以把分子的能级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这是产生红外吸收光谱的必要条件。 (2)偶极距的变化:已知分子在振动过程中,原子间的距离(键长)或夹角(键角)会发生变化,这时可能引起分子偶极矩的变化,结果产生了一个稳定的交变电场,它的频率等于振动的频率,这个稳定的交变电场将和运动的具有相同频率的电磁辐射电场相互作用,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与分析(毕业论文)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作者钱岗学号 11118P26 系部中认新能源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检测技术与应用) 题目红外光谱制样与图谱分析 指导教师袁小燕 评阅教师 完成时间: 2014年 05 月 10 日

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红外光谱仪已经成为鉴别物质和分析物质结构的有效手段之一,而其中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则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第三代红外光谱仪的典型代表。它是就光的相干性原理而设计,是一种干涉型光谱仪,具有优良的特性,完善的功能,广泛的应用范围,以及不俗的发展前景。本文会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基本原理作扼要的介绍,总结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的主要特点,并综述其在各个方面的基本应用。然后就塑料产品领域进行重点介绍,旨在进行红外光谱的制样与图谱分析,并以建立各种型号的塑料产的红外光谱谱库为目的,完成这篇论文。 关键词: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基本原理、应用、发展、塑料产品、谱库。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rared spectrometer has become one of the effective means of identification of material and analyze material structure, and the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 (FT - IR) is developed in the seventy s as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third generation of infrared spectrometer. The principle of coherence of light design, is a kind of interferometric spectrometer, it has excellent properties, perfect functions, and application scope is extremely widespread, also has a broad development prospects. This article would be the basic principle of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 a briefly introduction of summariz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reviews its application in all aspects of the basic. And then focus on plastic products, at the same time to complete the analysis of sample preparation and the spectra of ir, and to establish various types of plastic produce ir spectrum library for the purpose, to complete the paper. Keywords: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 the basic principl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and plastic products, spectral library.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