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介绍--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产品的脑细胞

高校专业介绍--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产品的脑细胞
高校专业介绍--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产品的脑细胞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产品的脑细胞

自从有了电子技术,人们的通讯方式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更快更高效的处理信息,工程师们发明了集成电路,让小小的一块芯片的处理能力就远远超过原来房屋般大小的计算机。当你每天用电脑、玩手机时,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技术成果是怎么实现的,其实这和一个专业紧密相关,那就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目录

一、专业解析

二、专业与就业

三、报考指南

一、专业解析

什么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是在物理学、电子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集成电路设计制造等多学科和超净、超纯、超精细加工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主要研究半导体器件物理、功能电子材料、固体电子器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微机械电子系统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王俊教授介绍,把微电子说得更通俗一点儿,就是做集成电路设计、芯片设计。芯片是电子产品的核心器件,是电子设备的脑细胞,承担着运算和存储功能,是电子制造业的源头。不管是各种计算机还是通讯电子装备,它们的基础都是集成电路,也就是微电子。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就是用半导体的方法让电子设备更加“微小”的方式。

微电子与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区别

从学科上讲,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在血缘关系上相当亲近,有很多交融之处,甚至可以把微电子认为是后者的一个分支。微电子侧重于电子科学与技术中与半导体、集成电路和芯片相关的内容。而电子科学与技术的专业口径则更加广泛,还涉及电子材料与器件、电子物理与器件、光电子等其他的内容。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学什么?

微电子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比较明确,就是研究新型电子器件及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并学会用计算机辅助集成电路分析。

以电子科技大学的课程为例,主干课程包括: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路基础、数字逻辑设计及应用、半导体物理、量子力学、统计物理、固体物理、电磁场与波、微波技术、微电子器件、集成电路原理、微电子技术学科前沿、微处理器系统结构与嵌入式系统设计、微电子工艺、先进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微电子电路设计、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电力电子器件基础、半导体光电器件、集成电子学等。考生可登陆高校网站查看院系方向及课程设置。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是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工学电子信息类中的六个基础专业之一,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该专业需要学生有坚实的数理基础,还要做很多实验,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

二、专业与就业

回顶部微电子学是一门极其活跃的学科,说它是现代工业的基础和信息化工业的发展动力毫不为过。它使计算机运算能力成倍数增长,硬件成本大幅度降低,让信息化网络、计算机和各种电子设备大行其道。微电子工业已被世界公认是电子工业、信息产业经济增长的驱动力量。

微电子就业相关行业主要是集成电路行业和半导体制造业,它们既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又是投资密集型产业。涉及计算机、家用电器、民用电子产品、通信器材、工业自动化设备、国防军事、医疗仪器等。现代经济发展的数据表明,GDP每增长100元,需要10元左右电子工业产值和1元—3元集成电路产值的支持。根据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SIA)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为3352亿美元,而集成电路的规模高达2753亿美元,占半导体市场的81%。所以说集成电路是半导体产业的重中之重。

目前及未来几年,这个专业都应该有不错的发展势头。而且微电子专业是一个强调操作性、实践性和技术性三结合的专业,毕业生可谓是“一技在手,工作不愁”。该专业毕业生可以做硬件工程师、专事集成电路设计开发、器件制作和工艺,尤其在一些技术创新著名的大公司里薪酬还是相当不错的。国际上如英特尔、德州仪器、高通、意法半导体(ST)、Applied Materials、阿斯麦、东京电子等都是比较大型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国内如展讯、海思、大唐微电子、中星微电子等企业。

这个专业毕业生继续深造的比例还是相当高的。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有50%以上的毕业生保送或者考取硕士研究生,约5%的毕业生出国深造;复旦大学近几年该专业攻读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研究生的比例已经达到60%以上。毕业多年的微电子专业学生小王这样告诫学弟学妹:如果想在这个行业里做出一些成果,那么读研是比较好的途径,如果想要本科毕业就工作的话,那么必须学习好模电、数电,并精通一门编程语言。目前技术革新的趋势是软件主导,硬件步入智能化时代,未来硬件性能的攀比会越来越趋于饱和,竞争也会更激烈。

三、报考指南

回顶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开设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院校已

有75所,一般都是理工和综合类院校。其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复旦大

学、东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该专业一级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

注意大类招生

该专业在本科阶段招生名称为“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科阶段名称为“微电子技术”,当然在招生专业目录中,很多高校也按大类招生的。

如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是我国最早从事信息与电子科学技术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单位之一,是全国学科最全、综合性最强的电子工程专业。清华大学该专业招生时是按“电子信息类”大类招生,入学一年后可分流至微电子学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上海交通大学该专业也是按照“电子信息类”招生,其中包括自动化、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信息安全、软件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等9个专业。

当然上述院校中并非所有都在本科招收微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有些是研究生阶段的专业方向,包含在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中。考生在报考时可以关注心仪高校的招生网站查看具体情况。

注意身体要求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属于电子信息大类,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规定,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800度的,不宜就读电子信息科学类专业。当然有些学校在报考时,要求并不是那么严格,考生在报考前,可以注意阅读各高校招生章程中的具体要求,或直接咨询高校。

专业推荐

推荐专业源自高校学生实名推荐数据。当前累计投票数量超过469万人次。通过实名注册的高年级学生或毕业生,根据本校各专业办学情况进行投票,推荐优势专业或特色专业。下图仅展示了部分高校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推荐情况,星号为推荐指数。点击图片可查看更多专业推荐数据。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Microelectron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一、培养目标 Ⅰ.Program Objectives 本专业培养掌握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能够从事该领域的各种微电子材料、器件、封装、测试、集成电路设计与系统的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工程技术、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This program trains advanced talents with basic knowledge, theory and experimental skills necessary for Microelectron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hese talents can be engaged in various works in microelectronic materials, devices, packaging, testing,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and system as well as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education, technique developmen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production management. 二、基本规格要求 Ⅱ.Learning Outcomes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能力; 2、掌握本专业领域较宽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微电子材料、微电子器件、集成电路设计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在本专业领域内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3、受到良好的工程实践训练,掌握各种微电子器件与集成电路的分析、设计与制造方法,具有独立进行微电子材料及器件性能分析、集成电路设计、微电子工艺流程的基本能力;具备一定的工程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 4、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发展前景,了解微电子产业的发展状况。 The program requires that the learners have the knowledge and abilities listed as follows: 1. Have solid foundation in natural science, basic fine knowledge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电子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

电子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 阅读精选(1):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之市场需求 本专业重视厚基础、宽口径培养,学生创新潜力较强,曾获得国际数模大赛金奖,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电子设计竞赛等国内重大比赛中均取得了较本专业就业状况良好,一次性签约率到达100%。每年保送免试硕士研究生超过10%,考取硕士研究生40%以上。本专业的毕业生具有深厚的基础知识和很强的工作适应潜力,既可在科研、生产单位和高校从事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设计、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从事电子类其它专业的相应工作。本专业毕业生可继续在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等硕士点或博士点进行深造。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之就业方向 电子公司、通信公司都欢迎本专业的毕业生。攻读研究生进一步深造,会为将来的发展带给更雄厚的知识资本。另外,本专业的毕业生能够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医学仪器以及其他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产业等部门从事研究、开发、教学及管理工作,还能够自主创业,从事计算机、IT行业工作。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之课程介绍 本专业主要课程: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系统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近代电子材料、固态电子器件、光电子技术等,以及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纤通信、红外技术、红外物理、电介质物理、物理化学、敏感材料与传感器、薄厚膜混合集成电路等专业课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之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海外、港澳台地区社会发展需要和内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光电子学和物理电子学领域、微电子和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内宽厚理论基础、实验潜力和专业知识,能在该领域内从事各种光电子材料、光器件和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或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和集成系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以及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能适应现代通信、信息科学和光电子等行业需要,学生毕业后可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技术公司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生产设计、应用开发和专业技术管理工作。 阅读精选(2):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专业概述21世纪,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历史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时代。 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支撑这个时代的诸如能源、交通、材料和信息等基础产业均将得到高度发展,并能充分满足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的多方面需求。 信息科学的基础是微电子技术和光电子技术,它们同属于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的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该专业以电子器件及其系统应用为核心,重视器件与系统的交叉与融合,面向微电子、光电子、光通信、高清晰度显示产业等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在通信、电子系统、计算机、自动控制、电子材料与器件等领域具有宽广的适应潜力、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潜力、具备创新意识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并掌握必须的人文社会科学及经济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能从事这些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及技术开发等方面工作。 课程设置学院在加强通识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课程体系注意理工管结合、文理渗透和学科交叉,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潜力强、素质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技术方向专业培养方案

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技术方向)专业 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系统掌握电子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微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与方法,可以在电子系统、集成电路、电子器件的设计与制造开发中承担任务,拥有较好的实践动手能力、系统分析与开发能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毕业后,可在电子科学技术及微电子技术相关学科领域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或经营管理等工作,并有在工作中继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的实践锻炼,能够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组织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胜任工作岗位要求,具有独立承担本专业或相关领域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能力;预期发展为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成为本领域的专业技术骨干或管理骨干。 二、专业毕业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数学、自然科学及工程基础知识,较好地掌握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以及微电子技术基本技能与方法,针对电子科学与技术及微电子技术相关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具有问题分析、研究、解决方案的设计、以及项目管理的能力,并且能够理解和评价复杂工程问题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此外,毕业生还应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 毕业要求 具体地说,对于本专业的学生,毕业要求包括如下12项基本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电子科学与技术及微电子技术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和开发满足特定需求的电子器件、集成电路和电子系统,并能够在设计与开发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序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201408104 课程中文名称: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 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on Microelectron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 开课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开课学期:1,3 总学时:16 总学分:1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微电子学,微电子学的目的任务,微电子专业将要学习的课程和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和软件,微电子学的历史和典型微电子器件,微电子学的发展和规律,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对微电子学有一个总体的、全面的了解,培养学生对微电子学的兴趣,了解微电子学的最新发展趋势,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就业和深造情况。相关知识包括固体物理及量子力学初步知识,握半导体物理及微电子器件知识,微电子工艺技术,集成电路设计,MEMS(微机电系统)相关知识,还将讲解学生关心的最新的数码、电脑硬件及微处理器的原理、结构以及选购知识。通过学习使微电子专业的学生对微电子学的基本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为学生下一步学习微电子学各门专业课准备好必要条件。 三、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历史、内涵、涉及领域、发展概况; (2)理解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知识领域、课程设置的原则及其相互关系; (3)了解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应用,课程的先后承接关系及选课注意事项; (4)微电子学研究的内容,领域,研究方向和学习的课程及相关软件,微电子学的就业和深造情况。 (5)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包括固体物理及量子力学初步,半导体的基本电学性质,基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格式(原创)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格式(原 创) 一、职业规划自测结果 1.自我分析 性格:有点内向,乐观,不喜欢和不熟悉的人分享太多兴趣爱好:大篮球,看电影,听音乐,看书情绪情感状况:遇到不开心的事时情绪会低落意志力状况:不够坚强 已具备经验:当过七年的寄宿生,当过一个月的超市服务生,大学刚开始时为班上的同学团购收音机,在老家干过农活,已具备能力:可以照顾好自己,可以好好的关心他人,拥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可以独立的完成一件事 现学专业:微电子 现有外语计算机水平:CET--4、计算机二级2.社会中的自我评估他人对你的看法与期望: 父亲:爸爸总认为我是家里最聪明的孩子,他希望我将来能走政治的路子母亲:妈妈是认为我是家中最乖的孩子,她只希望我的将来的生活美好亲戚:都认为我念书好,都认为我将来能成就一翻事业 二、环境与职业分析 1.人际关系分析1).校园环境对你的成才影响学校:某大学院系:专业:微电子学 2).人才供应状况与就业形势分析

对人才素质要求: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知识,微电子学基本理论素质和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微电子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验技能 3.)对知识的要求及学校中的哪些课程对从事该项职业有帮助:通过微电子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微电子学知识﹑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强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能力和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大规模集成电路及新型半导体器件的设计﹑制造及测试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电路分析﹑工艺分析﹑器件性能分析和版图设计等的能力 三、建立初步目标 1.初步职业理想:做一名资深集成电路开发工程师 2.描述:职业类型:技术人员工作性质:为公司开发新产品工作待遇:享受应有的待遇职业地域:集成电路产业发达地区工作环境:外企 章或是浏览英语网站。下自习后回宿舍和室友用英语交谈。然后利用一些时间预习第二天要上的课程。晚上十二点准时入睡。 六,综述 以上就是我在职业生涯规划课所学到的。没有目标的生活就如没有灯塔的小船。如何才能有效地生活,目标与规划可以给我们答案。当然,目标定的很好,规划做的很严谨,若是缺少坚持的勇气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毅力,我们仍旧离期望很远。但是目标和规划永远是成功的基石。对于我们大二学生来讲,我们应该明确自己的奋斗方向,不管以后是就业还是考研,在为大方向做准备的基础上努力按照预定的计划走下去不失为良方。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卓越全英班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卓越全英班)Microelectron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Excellent English-Taught) 专业代码:080704 学制:4年 Program Code: 080704Duration: 4 years 培养目标: 面向国家集成电路发展历史机遇和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技术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家国情怀和高度社会责任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备宽阔的国际视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综合素质,胜任国际化合作与竞争的复合型集成电路工程精英人才。 Educational Objectives: Facing the historical opportunities of national integrated circuit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Guangdong, Hong Kong, Macao and Dawan District, we should cultivate advanced integrated circuit technical talents with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orality, intelligence and physique, national sentiment and high social responsibility, basic training of engineers and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basic knowledge, basic skills and basic qualiti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microelectronic engineering. It has the ability of international vision, as well as excellent comprehensive quality. As a compound qualified talents who’s capable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competition in the field of integrated circuits engineering. 毕业要求: ①工程知识: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基本原理、方法和手段,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本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并接触和掌握电子行业部分营运知识,为解决企业电子工程实际复杂问题打下知识基础。 ②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本专业的基本原理、方法、手段和电子行业营运知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电子工程中的复杂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③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微电子工程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微电子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④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微电子工程复杂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⑤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微电子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

2020最新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2020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电子技术基础理论,掌握新型微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分析、设计、制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本专业良好的实验技能,能在微电子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工程技术、生产管理与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是物理学、电子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学等多个学科和超净、超纯、超精细加工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微电子学是21世纪电子科学技术与信息科学技术的先导和基础,是发展现代高新技术和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主要研究半导体器件物理、功能电子材料、固体电子器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微机械电子系统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等。 主干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及实验、电路分析基础及实验、模拟电路及实验、数学物理方法、C++语言、数字电路及实验、信号与系统及实验、半导体物理及实验、固体电子学、微电子器件、微电子集成电路、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电子设计自动化、集成电路CAD、微电子技术专业实验和集成电路工艺实习等。 核心知识领域:电路理论、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半导体物理、微电子器件原理、集成电路设计原理、微电子工艺原理、集成电路封装与系统测试、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电子设计自动化基础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路分析原理(64学时)、微电子与电路基础(48学时)、信号与系统(48学时)、半导体物理(64学时)、电子线路A(48学时)、数字逻辑电路(48学时)、数字集成电路设计(48学时)、集成电路工艺原理(48学时)、半导体器件物理(48学时)、数字集成电路原理(64学时)、电子系统设计(64学时)、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48学时)。 示例二:电路分析理论(48学时)、电磁场理论(48学时)、模拟电子线路(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数字电子线路(64学时)、固体物理学(64学时)、半导体物理学(64学时)、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64学时)、半导体器件物理(64学时)、微电子制造科学原理(48学时)。 示例三:核心必修课,包括电路分析(54学时)、模拟电子技术(48学时)、数字电子技术(48学时)、固体物理(48学时)、半导体物理(48学时)、半导体器件物理(64学时)、半导体工艺原理(48学时);专业方向核心限选课,包括半导体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32学时)、集成电路CAD(32学时)、集成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 课程名称: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 所属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课程性质:专业实验课 学分:3 (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课主要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以后走向社会所从事的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课程目标与任务:熟练掌握相关的实验设备的操作以及FPGA开发板的使用。会利用相关实验设备对半导体器件进行性能表征,包括半导体材料的膜厚,晶体管的输入输出特性,传感器参数表征等。 (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 先修课程:半导体物理、固体电子器件、普通物理实验 关系:半导体物理与固体电子器件是理解半导体器件特性的关键基础课程,在理解半导体器件特性原理的基础上开展微电子专业实验有助于理解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实验现象。普通物理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得学生在实验操作方面有一定基础常识,从而有助于更高级的专业实验的开展。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自编的微电子专业实验讲义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第一个实验:FPGA 设计——闪烁灯 1、熟悉verilog HDL 语言的基本语法 2、熟悉Cyclone V 芯片; 3、学会Quartus II 和相关模拟软件Modesim-Altera 10.3 的应用; 4、学会向Cyclone V 芯片烧录程序。 第二个实验:FPGA 设计——模式流水灯 1、学会程序的时序分析; 2、学会if-esle 等语的用法; 3、了解Cyclone V 芯片中各个引脚功能 第三个实验:FPGA 设计——数码管计数

西安理工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西安理工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 前景 微电子学专业是以集成电路设计、制造与应用为代表的学科,是现代发展最迅速的高科技应用性学科之一。该专业主要是培养掌握集成电路、微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工艺和设计软件系统,能在微电子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工程技术及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微电子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科学素养,掌握大规模集成电路及新型半导体器件的设计、制造及测试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电路分析、工艺分析、器件性能分析和版图设计等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固体物理学、电子学和VLSI设计与制造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集成电路和其它半导体器件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具有独立进行版图设计、器件性能分析和指导VLSI工艺流程的基本能力;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熟悉国家电子产业政策、国内外有关的知识产权及其它法律法规;

5、了解VLSI和其它新型半导体器件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产业发展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微电子 主要去向是报考微电子学、固体电子学、通信、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研究生,到集成电路制造厂家、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以及通信和计算机等信息科学技术领域从事开发和研究工作。 培养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掌握微电子专业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掌握集成电路和集成系统以及其他新型半导体器件的设计方法和制造工艺,熟悉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的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人才。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近年来也逐渐热火起来了,竞争力也很大。微电子专业一直是经久不衰的报考热门。据教育部公布的2011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显示,动物医学专业就业率≥90%;毕业生规模约在2千人次至5千人次。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研究新型电子器件及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计算机辅助集成电路分析,各种电子器件的基础理论、新型结构、制造工艺和测试技术,以及新型集成器件的开发。微电子学近年来的发展,使计算机能力成倍数地增加,硬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与工程实践能力,能在微电子科学技术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制造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专业特色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是在物理学、电子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学等多个学科和超净、超纯、超精细加工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微电子技术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得到迅猛发展的一门高科技应用性学科,是21世纪电子科学技术与信息科学技术的先导和基础,是发展现代高新技术和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被誉为现代信息产业的心脏和高科技的原动力。本专业主要学习半导体器件物理、功能电子材料、固体电子器件,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技术、微机械电子系统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微电子技术领域初步具有研究和开发的能力。 三、培养标准 本专业学生要求在物理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学等方面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掌握微电子器件及集成电路的原理、设计、制造、封装与应用技术,接受相关实验技术的良好训练,掌握文献资料检索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实验技能与工程实践能力,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领域初步具有研究和开发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开阔的科学视野; 2.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具有较强的在未来生活和工作中继续学习的能力; 3.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基础; 4. 具备微电子材料、微电子器件、集成电路、集成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封装技术和测试技术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 5. 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科技发展动态及产业发展状况,熟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 6.掌握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7.具有归纳、整理和分析实验结果以及撰写论文、报告和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77

中山大学培养方案之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以培养适合国家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宗旨,培养具有良好微电子学理论基础和实验素养、勇于创新、适应能力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得到较全面训练的微电子学专门人才。学生通过学习半导体物理和半导体器件物理等基本理论知识,可开展微电子器件、纳微加工工艺和制造、集成电路设计、电子系统与集成、单片机的开发与应用、电子与通信、自动化等IT行业的科研、科技开发及信息化管理工作。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微电子技术领域相关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应用和管理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集成电路工程、电子与通信、电子科学与技术等方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 本专业为学制四年大学本科专业。要求学生完成所有必修课、专业限定选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并符合下列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 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心为社会服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 2.掌握完善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所学专业的新发展、新成就,具 —1—

有较强的汲取新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能运用一种外国语以上较熟练阅读所学专业书刊,并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3.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三、授予学位与修业年限 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修业年限:4年。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 表中实践教学包括军事训练、公益劳动、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就业指导、教学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等的非课内学时。教学生产实习一周,毕业论文十二周。 五、专业核心课程:按培养要求列出专业课程10门左右。 —2—

高校专业介绍--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产品的脑细胞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产品的脑细胞 自从有了电子技术,人们的通讯方式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更快更高效的处理信息,工程师们发明了集成电路,让小小的一块芯片的处理能力就远远超过原来房屋般大小的计算机。当你每天用电脑、玩手机时,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技术成果是怎么实现的,其实这和一个专业紧密相关,那就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目录 一、专业解析 二、专业与就业 三、报考指南 一、专业解析 什么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是在物理学、电子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集成电路设计制造等多学科和超净、超纯、超精细加工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主要研究半导体器件物理、功能电子材料、固体电子器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微机械电子系统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王俊教授介绍,把微电子说得更通俗一点儿,就是做集成电路设计、芯片设计。芯片是电子产品的核心器件,是电子设备的脑细胞,承担着运算和存储功能,是电子制造业的源头。不管是各种计算机还是通讯电子装备,它们的基础都是集成电路,也就是微电子。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就是用半导体的方法让电子设备更加“微小”的方式。 微电子与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区别

从学科上讲,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在血缘关系上相当亲近,有很多交融之处,甚至可以把微电子认为是后者的一个分支。微电子侧重于电子科学与技术中与半导体、集成电路和芯片相关的内容。而电子科学与技术的专业口径则更加广泛,还涉及电子材料与器件、电子物理与器件、光电子等其他的内容。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学什么? 微电子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比较明确,就是研究新型电子器件及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并学会用计算机辅助集成电路分析。 以电子科技大学的课程为例,主干课程包括: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路基础、数字逻辑设计及应用、半导体物理、量子力学、统计物理、固体物理、电磁场与波、微波技术、微电子器件、集成电路原理、微电子技术学科前沿、微处理器系统结构与嵌入式系统设计、微电子工艺、先进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微电子电路设计、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电力电子器件基础、半导体光电器件、集成电子学等。考生可登陆高校网站查看院系方向及课程设置。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是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工学电子信息类中的六个基础专业之一,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该专业需要学生有坚实的数理基础,还要做很多实验,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 二、专业与就业 回顶部微电子学是一门极其活跃的学科,说它是现代工业的基础和信息化工业的发展动力毫不为过。它使计算机运算能力成倍数增长,硬件成本大幅度降低,让信息化网络、计算机和各种电子设备大行其道。微电子工业已被世界公认是电子工业、信息产业经济增长的驱动力量。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原创).doc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范 文(原创)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原创) 一、职业规划自测结果 1.自我分析 性格:有点内向,乐观,不喜欢和不熟悉的人分享太多兴趣爱好:大篮球,看电影,听音乐,看书情绪情感状况:遇到不开心的事时情绪会低落意志力状况:不够坚强 已具备经验:当过七年的寄宿生,当过一个月的超市服务生,大学刚开始时为班上的同学团购收音机,在老家干过农活,已具备能力:可以照顾好自己,可以好好的关心他人,拥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可以独立的完成一件事 现学专业:微电子 现有外语计算机水平:CET--4、计算机二级2.社会中的自我评估他人对你的看法与期望: 父亲:爸爸总认为我是家里最聪明的孩子,他希望我将来能走政治的路子母亲:妈妈是认为我是家中最乖的孩子,她只希望我的将来的生活美好亲戚:都认为我念书好,都认为我将来能成就一翻事业 二、环境与职业分析

1.人际关系分析1).校园环境对你的成才影响学校:某大学院系:专业:微电子学 2).人才供应状况与就业形势分析 对人才素质要求: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知识,微电子学基本理论素质和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微电子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验技能 3.)对知识的要求及学校中的哪些课程对从事该项职业有帮助:通过微电子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微电子学知识﹑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强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能力和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大规模集成电路及新型半导体器件的设计﹑制造及测试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电路分析﹑工艺分析﹑器件性能分析和版图设计等的能力 三、建立初步目标 1.初步职业理想:做一名资深集成电路开发工程师 2.描述:职业类型:技术人员工作性质:为公司开发新产品工作待遇:享受应有的待遇职业地域:集成电路产业发达地区工作环境:外企 四、职业发展期望 目标SWOT分析 S:实现目标的优势:对学习该专业有热情,学习资源多,国内该人才紧缺W:实现目标的弱点:国内在该学科方面技术比较落后,集成电路产业不发达,要成为该行业中的强者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O:实现目标的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实现T:实现目标的障碍:意志不够坚强,家庭经济状况不 五、行动计划改变这些差距

苏州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介绍 苏州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省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校特色专业及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本专业依托电子科学技术一级硕士点、省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苏省MEM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新型平板显示器件研究所等,主要研究半导体工艺及器件设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微电子封装和测试技术。 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坚实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并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跟踪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使学生成长为能够在半导体新材料、新工艺、新器件,微电子封装测试、集成电路制造等方面从事各类研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模拟与数字电路、半导体物理及固体物理基础、半导体器件物理、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微电子封装与测试,熟练掌握微电子和固体电子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原理和方法,受到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及相关学科领域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实验技能、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面向半导体工艺器件、集成电路制造、测试和封装等相关专业领域,能够从事相关领域工程研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具体如下: 1.具备社会责任感,恪守伦理准则,遵守职业道德; 2.具备创新实践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 3.具备终身学习能力,能持续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和社会环境; 4.具备解决微电子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应对多变的技术挑战; 5.具备工程素养和国际视野,能服务地方经济产业转型升级。 三、基本培养规格 (一)政治思想和德育方面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二)体育方面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智育方面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模拟与数字电路、半导体物理及固体物理基础、半导体器件物理、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微电子封装与测试,熟练掌握微电子和固体电子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原理和方法,受到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在相关领域从事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的基本能力。 1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Ⅰ. 本专业培养掌握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能够从事该领域的各种微电子材料、器件、封装、测试、集成电路设计与系统的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工程技术、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 . , , , , , , , , . 二、基本规格要求 Ⅱ.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能力; 、掌握本专业领域较宽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微电子材料、微电子器件、集成电路设计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在本专业领域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受到良好的工程实践训练,掌握各种微电子器件与集成电路的分析、设计与制造方法,具有独立进行微电子材料及器件性能分析、集成电路设计、微电子工艺流程的基本能力;具备一定的工程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 、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发展前景,了解微电子产业的发展状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培养特色 Ⅲ. 本专业以微纳电子材料和工艺为基础,以微纳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制造为核心,以集成电路设计及其系统应用为方向;坚持理工结合,重视基础理论,强调实践技能,培养“基础应用”与“器件系统”相结合的综合思考及横向思维的能力,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微纳电子材料器件电路版图工艺系统的综合设计与研究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工程技术与科研人才。 , , , , . “”“”, , , . 四、主干学科 Ⅳ. 电子科学与技术

五、学制与学位 Ⅴ. 学制:四年 :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 六、学时与学分 Ⅵ. 完成学业最低课学分(含课程体系与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学分。 ( ): . 其中,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学分不允许用其他课程学分进行学分冲抵和替代。 完成学业最低课外学分要求:学分。 : . . 课程体系学时与学分

浅谈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育发展方向

79 浅谈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育发展方向 宗 杨 宋文斌 杨德超 孙晓东 (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电子工程系,辽宁 大连 116023 ) 【摘 要】传统的微电子专业本科教育在高速发展的微电子制造技术和新的社会形势下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微电子制造业人才需求与高校培养之间存在着脱节的现象。通过对未来微电子制造业发展方向的预测,结合我国微电子制造业的发展,探讨了在新形势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育;培养方案;教学改革 引言: 2014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奠定了我国集成电路行业快速发展的基础,纲要提出在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装备与材料方面实现全产业链布局。到2030年,集成电路产业链主要环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批企业进入国际第一梯队,实现跨越发展。微电子产业是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信息产业中居于支柱和核心地位。在新形势下,微电子制造业的人才供需关系开始失衡,同时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暴露出自身的问题。目前,微电子制造业逐渐深入到10纳米以下,新的半导体物理效应层出不穷,理论上已经进入到量子力学领域。新技术的发展必然引发对传统微电子教育课程体系的挑战,如何适应技术的发展,适应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成为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紧迫的问题。 一、微电子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一)新材料。随着微电子制造工艺技术水平的发展,传统的硅基材料已经逐渐不能满足纳米器件的制备需要。半导体材料从最初的锗、硅、砷化镓逐渐向氮化镓等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过渡,并且出现了很多新型的半导体材料,如石墨烯、碳纳米管、氧化铪等。同时纳米领域的低维纳米线,量子点材料也表现出与传统材料不同的性质。新材料的出现又促进了新工艺的发展。由此,新材料的应用是微电子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新器件。随着摩尔定律前行的阻力越来越大,在器件结构上的突破愈发重要。3D晶体管的出现将摩尔定律深入到了10纳米以下。在如此微小的关键尺寸下,传统的微电子理论已经逐渐失去的对器件特性控制的主导地位,量子效应的影响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未来的半导体器件必然是纳米器件的天下,隧穿器件、单电子器件等基于自组装的分子、原子器件利用量子原理,具有全新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是未来微电子器件发展的方向。 (三)新工艺。微电子材料和器件结构的发展推动了微电子工艺的发展。新材料的出现,特别是纳米一维、二维和量子点材料的发展,使半导体工艺从传统的自上而下转变为自下而上的制造思想。分子、原子的自组装技术是制备半导体纳米材料和器件的重要途径,也是未来微电子工艺的发展方向。同时,新的器件结构要求更加复杂而精确的半导体工艺来实现,3D晶体管改进了栅极对沟道的控制能力,在下一代延续摩尔定律的器件中,纳米线围栅晶体管是具有代表性的器件,它能够实现对沟道的全面控制,而纳米线和围栅的制备,都要求新的半导体工艺的出现。 二、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能力培养不足。传统的大学本科教育偏重于理论基础知识的培养,物理理论和学科基础理论课占据了大量的学时,而半导体工艺生产实践相关动手能力的培养学时不足。在理论课程中,虽然带有一定学时的实验内容,但是实验内容多为基础性验证型实验,与企业用人单位需要的实践能力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从半导体企业的调研来看,晶圆厂等相关半导体制造企业要求毕业生具有一定的半导体生产线实践能力,包括半导体制造设备的认知和操作,基本工艺流程的运用等。而这部分能力的培养在传统大学中较为缺失。有些大学不具备供学生实践的硬件条件,而有些大学虽具备这样的条件,却因为本科生较多而不对本科生开放,只有研究生才能使用。从传统大学的毕业生调研情况来看,毕业生对半导体工艺生产设备不熟悉,无实际操作经验,入职到半导体制造企业后,需要企业进行实践能力的再培训,增加了企业用人成本,培养效果与用人单位需求脱节。截至2017年底,以中芯国际为代表的晶圆厂在北京、上海等地再次建厂,扩大产能,由此带来大量的微电子制造人才需求。微电子制造行业的 性质决定了企业对人才实践能力的需求强烈。如何能够做到既重视理论基础的培养,又能够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如何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找到这个平衡点,是当前人才培养体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再学习能力培养不足。通过对微电子制造业相关企业的调研,发现传统大企业非常重视人才资源, 而人才资源也是企业长期保持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企业对毕业生最为关注的几个能力中,十分重视学生再学习的能力,是企业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基因。同时也决定了毕业生进入企业后, 适应工作的平均时间。高校本科生教育中,对于学生在学习能力的培养学时投入较少,大多穿插在不同的课程中通过调研和实验等形式进行培养,内容不集中,效果不明显。 (三)拓展课程不足。与国外先进大学宽口径,多融合的课程体系相比,国内传统大学的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较为保守,课程面狭窄,培养学生的就业面不宽。拓展性的课程学科交叉性不强。另外,由于微电子制造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为了让学生能够跟上技术进步的步伐,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在本科教育中应该适当增加前沿性课程的学时。 三、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方向 (一)实验室建设。实验室是校内实践和实训的平台,必须能够提供半导体工艺步骤相关的工艺设备,供学生在课程内外、竞赛、毕设等活动中培养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本科生阶段就接触微电子制造生产线上相关的设备,从而深化理论基础知识,培养实践技能,实现与微电子制造企业的无缝过渡。在实验室利用方面,在学生毕业前设计生产线实训环节,综合运用微电子工艺知识,针对器件设计半导体工艺流程,并在校内实验室中完成工艺流程的验证和最终器件的生产制备,使学生实践微电子全部工艺流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二)产学合作。通过政府或学校的桥梁作用,与相关企业开展产学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利用企业的设备优势,开展学生实习活动。同时结合校内实验室实训平台,形成校内校外联动的实践能力培养基地,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差异化培养模式的改革。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特点,制定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考核中相应的指定差异化评价标准,将课程内容和知识点对应不同的课程培养能力,根据学生自身的条件选择不同能力点进行差异化培养,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突破点,达成不同水平的能力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方面考虑学生的个性,制定开放的课程体系。在这方面国内的如复旦大学已经开始进行尝试,指定几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作为必修基础课,其他不同方向的课程构成课程群,提供给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相应方向的课程进行深造。学生还可以选择不同方向的课程,解决了课程拓展性的问题。学生得到差异化发展,实现多学科融合,拓宽了就业面。 结语: 微电子产业是国家信息化战略发展的基础,同时微电子制造技术正在向纳米制造迈进,在新形势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育应该与时俱进,巩固基础,抓住机遇,培养合格人才,推动我国向微电子强国转变。 参考文献: [1]曾凡铮.中国微电子产业发展:未来、问题与建议[J].中国管理信息化,1673-0194(2017)16-0109-02. [2]丁伟,陈飞宇.微电子制造业人才需求与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管理,1003-353X(2010)12-1226-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