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_物化与文化批判

异化_物化与文化批判
异化_物化与文化批判

收稿日期: 2007-06-15

作者简介: 张献忠(1960-),男,河南遂平人,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第23卷第4期 华 北 水 利 水 电 学 院 学 报 (社科版) Vo.l 23No .4

2007年8月 Jou r n al ofNort h C h i na I n stitute ofW ater Con servancy and H yd roelectric Po w er(Social Science) Aug 2007

异化、物化与文化批判

张献忠

(郑州大学,河南郑州450052)

摘 要: 通过对马克思的异化观以及卢卡奇的物化观的解读,论证了卢卡奇对马克思理论的发展,同时开启了西

方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理论逻辑:一是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方法;二是批判资本主义。为后现代的资本主义文化和社会的批判提供了理论先导。

关键词: 异化;物化;消费主义

中图分类号: B512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4444(2007)04 0105 03

1932年出版的马克思早期著作 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在世界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到底是 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启示录 还是 不成熟时期的作品 ,至今在国际马克思主义理论界未有定论,而沉寂很久的 异化 概念却日益凸显在哲学争论的视域之中。更为重要的是, 手稿 的出版还有力地佐证了卢卡奇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的独具慧眼。尽管异化与物化概念有着较大差别,但这并不妨碍卢卡奇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发展。笔者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不仅仅是与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一种机缘契合,更是在20世纪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现状下的一种深层放释,即对发达工业社会的科学技术、文化、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的批判。

一、 手稿 里的异化观

在 手稿 中,马克思通过对国民经济学进行认真批判研究及对资本主义的观察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 [1](P267)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已经蜕变为异化劳动。但是他并没有把物化和异化混为一谈,物化有两种:一种是对象化的物化,一种是异化的物化。作为对象化的物化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是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展现。而异化的物化则是由于社会分工、交换的发展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的异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在通常的、物质的工业中(人们可以把这种工业理解为上述普遍运动的一部分,正像可以把这个运动本身理解为工业的一个特殊部分一样,因为全部人的活动迄今为止都是劳动,也就是工业,就是同自身相异化的活动),人的对象化的本质力量以感性的、异己的、有用的对象

的形式,以异化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 [2](P507)不仅如此,从历史辩证法的角度来看,人类对于异化的批判性反思还可能促成人类的解放和发展,因为对它的辩证反思指向的恰恰是 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作为这个社会的恒久的现实。 [3](P506)

在马克思看来,需要否定和批判的是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状态,这种异化把人们之间的关系变成独立于人、支配人的物的关系。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资本进行了疯狂的原始积累,财富被少数资本家所掌握,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是: 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 [1](P267)在这种状况下:1)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产品成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独立力量,同劳动者相对立;2)劳动者与其劳动行为本身相异化,劳动变成了否定、摧残自身的活动; 外在的劳动,人在其中使自己外在的劳动,是一种自我牺牲、自我折磨的劳动 他的活动属于别人。 [1](P271)3)劳动者与人的 类本质 相异化,人的类本质转化成人的异己性存在;4)人与人相异化,人对他人关系转化为物的关系。

在历史辩证法的现实逻辑中, 任何一个存在物只有当它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时候,才认为自己是独立的,而且只有当它依靠自己而存在的时候,它才是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 [2](P509)因此,人要想获得自由,就必须对异化进行积极的扬弃。在马克思的批判语境中,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自然之我向自由之我的真正转向。这种转

向是基于现实历史而展开的,因此, 共产主义绝不是人所创造的对象世界的,即人的采取对象形式的本质力量的消逝、舍弃和丧失,绝不是返回到非自然的、不发达的简单状态去的贫困。恰恰相反,它们是人的本质的现实的生成,是人的本质对人说来的真正的实现,是人的本质作为某种现实的东西的实现。 [1](P511)可见,异化的扬弃必须以现实的历史条件为前提和基础,必须回到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现实进程:它既指向西方工业文明掩盖下的异化关系,也指向社会主义国家全球化生存与发展的困境。这正是马克思异化批判的当代理论效应。

二、 历史与无产阶级意识 中的物化观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山鼻祖的卢卡奇在其 历史与阶级意识 中建构了两大理论逻辑向度: 一是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方法;二是批判资本主义。 [3](序P8)物化概念正是承载着批判资本主义的理论逻辑向度。前面已经提到,在 手稿 中,马克思的异化概念在某种意义上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生存的描述:由于社会分工、交换的发展产生出的异化本身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必然的,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产品,人与劳动,人与人的异化却达到极致,因此必须加以批判,加以否定。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恰好契合了这一需要,对异化状态下的资本主义展开了猛烈的批判。从这一层面来说,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一种发展,是结合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状况对异化问题所做的更进一步的探索。

在 物化与无产阶级意识 中,卢卡奇以马克思经济学的分析为前提,运用物化理论来探讨商品拜物教这个现代资本主义一个特有的问题。 商品结构的本质已被多次强调指出过。它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获得物的性质,并从而获得一种 幽灵般的对象性 。 [4](P143)

从对商品结构的分析中,他得到物化的第一个事实: 人自己的活动,人自己的劳动,作为某种客观的东西,某种不依赖于人的东西,某种通过异于人的自律性来控制人的东西,同人相对立。 [4](P147)即人的活动与人本身相对立起来,成为商品。通过工具理性和数的量化,将经济过程中的主体和客体,破碎化、机械化。 人无论在客观上还是在他对劳动过程的态度上都不表现为是这一个过程的真正的主人,而是作为机械化的一部分被结合到某一机械系统里去。 [4](P150)这与马克思 手稿 里劳动活动与人本身相异化具有一致性,也是对发达工业化时代的工具理性精神的批判。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产生出整个社会的统一的意识结构。这也导致第二个事实: 商品关系变为一种具有 幽灵般的对象性 的物,这不会停止在满足需要的各种对象向商品的转化上。它在人的整个意识上留下它的印记。 [4](P164)即人的意识的物化。卢卡奇认为,资本主义越是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分工越是细致,必将导致一切越来越形式化,标准化。人自身所具有的知识、气质、表达能力等等心理特征与人格相分离。这样,资本主义的道德颓废,人性的扭曲便找到了社会根源。

物化的第三个事实就是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的物化。商品交换的普遍化,使物消灭了原有的、真正的物性。真正的物性被合理化计算的商品特性所取代,这造成了人与物的关系的物化存在方式;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最终也就通过货币这种 物 表现出来。

由于工作的专门化,任何整体景象都消失了。 [4](P168)这就是物化的第四个事实。商品生产与交换的普遍化和社会分工的细化,使得社会结构本身被划分为不同的领域。这种物化不仅表现在各门学科中,也表现在社会结构的不同层面,即从经济结构到政治法律结构和思想观念领域,都受到了物化意识的影响,造成了整体性图景的消失,而且无法真正地提出为什么整体性图景消失了的问题。

物化导致了社会历史中普遍存在的二元对立: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自由与必然的二元对立,反映在人们的意识之中就表现为自在之物的二律背反。在卢卡奇看来,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集中地反映在哲学上便是自在之物的问题。是自在之物的非理性和不可抗拒性,表现为人们难以把握总体性及理论与实践的分割。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具理性和数的筹划被广泛的运用,甚至人也被当成了计算的对象。

在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展的时代,资本主义统治也越来越精致化,隐蔽性也越来越强,对 心灵领域 、 道德领域 的物化侵蚀也越来越强,心理和人格的分离致使无产阶级 面临着在意识形态上屈服于资产阶级文化的这种极其空洞和腐朽的形式的危险。就无产阶级的意识来说,发展不会自行发挥作用的,旧的直观的机械的唯物主义所不能理解的真理,即变革和解放只能出自自己的行动 客观的经济发展只能确立无产阶级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这种地位决定了他的立场 但是,这一改造本身却只能是无产阶级自身的自由的行动。 [4](P304)不可否认,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在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的层面上是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发展与深化。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批判,对工具理性内在矛盾(获得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却伴随着人的主体性的丧失)的揭示,体现了当时社会现状和学术现状,影响了后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

西方工业文明的生产力成就伴随的是人类主体性的深度消解。物质与精神的严重失衡,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伴随的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日益空虚,同时,在资本的拜物逻辑中,人自觉不自觉地沦为工具理性的奴仆,陷入了福柯所阐释的权力惩戒的现实机制,人可悲地逃避着弗洛姆所界说的自由。从胡塞尔到海德格尔,再到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与阿多诺,我们听到的几乎是同一种声音:逃离工具理性!这恰恰是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积极的回应,因为,数或技术筹划的单维度性指向的必然是人性的分裂,它必然导致人们对自身存在的历史性误读:在所谓理性的促逼下,人性的丰富性受到前所未有的压抑与扭曲,人们在拥有文化碎片的同时却在整体上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三、后现代的文化批判

全球化时代,大众传媒所渲染的大众文化的力量日益增

106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7年8月

长,消费主义对当代日常生活不断侵袭。在后现代性的缺憾中所体现出来的不确定性与安全感的丧失,致使生活在碎片中的人们,开始撕破已有的道德幕纱,重新思考道德选择与道德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从以往主要针对外在革命的 批判理论 ,延伸到对社会进行 内在的 批判,异化批判也进入新的阶段,即对消费社会现有的文化模式的批判。

波德里亚承袭了法兰克福学派对资本主义批判的理论逻辑向度,将大众传媒视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和经济统治的延伸工具,这将直接导致社会否定性力量的丧失,个人精神生活的匮乏与愚钝。他指出,被消费的东西,不是物品,而是关系(或符号)本身。消费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人与物的关系,也是人与社会的关系。消费行为变成了一种非物质性的实践,是一种意义的消费。而主导消费行为的力量却是大众传媒所渲染的文化,人本身丧失了主动性,被抽掉了本真意义,也变成了消费品。与传统的异化方式不同,大众正陷入了卢卡奇所担心的屈服于资产阶级文化的统治之中:大众传媒主导着大众心理,通过一系列宣传手段让大众披上了自主性的外衣(选秀节目便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引导着大众的口味、兴趣和生活方式,占有大众的闲暇时间,侵入私人空间。并通过制定一系列逻辑范畴和游戏规则,来维护现有的消费社会。

心理学中有一个有趣的名词叫 强化 ,在消费社会中,我们所获得的自由正是 强化 后的自由,我们不再有安全感,沦为生活的观光者和流浪者,一切都变得难以预测,人类关系由于失去了信任感、亲密性和感情而迅速解体。鲍曼指

出,现代大众困境的最终解决方案并不存在,选择 -自由是我们无法逃避的命运。在令人神往的自由和主体性意义丧失之间,深受折磨的大众,既想充分享受自主选择的自由,又害怕被 强化 所支配。然而,吃掉蛋糕之后还想继续拥有它是不可能的。批判的批判只能作为手段,却不是目的本身。后现代的西方学者们,深刻地展开了 异化 的后现代文化批判,希冀打破资本主义文化统治的藩篱,却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方案。

后现代性既是道德个人的毁灭,又是他新生的契机。 [5](P5)列斐伏尔认为,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全球化已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政治问题,它同时也是一个文化批判与文化认同问题。全球化和网络社会的迅猛发展,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模式,借助着大众传媒的力量在全球织起了一张大网。面对资本主义文化的入侵,面对消费主义的侵蚀,中国的知识分子们,也该好好地思考如何应对挑战了。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

社,200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

社,2002.

[3]孙伯鍨.卢卡奇与马克思[[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

社,1999.

[4]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5]鲍曼.后现代性及其缺憾[M ].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Alienation M aterialization and the Cultural Criticis m

ZHANG X ian zhong

(Zh e ngzh ou University ,Zheng zhou 450052,Ch i na )

Abstrac t :The tex t ofM arx s concept o f ali enati on and the re ifi cation Lukacs concept interpretation ,L ukacs de m onstra ted the de ve l op m ent of the M a rx ist t heory ,the t w o opened a W estern M arx ist t heory l og ic :F irst ,to re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M a rx is m and m ethods ;Second ,cr iti c izi ng cap ita lis m.F or the post-m ode rn cu lt ura l and so cial cr iti c is m o f cap italis m prov ides a theoretical gui de .

K ey word s :A li ena tion ;M ater i a li zati on ;Consu m eris m

(责任编辑:肖志珂)

107

第23卷第4期张献忠: 异化、物化与文化批判

对翻译中异化法与归化法的正确认识

对翻译中异化法与归化法的正确认识 班级:外语学院、075班 学号:074050143 姓名:张学美 摘要:运用异化与归化翻译方法,不仅是为了让读者了解作品的内容,也能让读者通过阅读译作,了解另一种全新的文化,因为进行文化交流才是翻译的根本任务。从文化的角度考虑,采用异化法与归化法,不仅能使译文更加完美,更能使不懂外语的人们通过阅读译文,了解另一种文化,促进各民族人们之间的交流与理解。翻译不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是跨文化的交流。有时,从语言的角度所作出的译文可能远不及从文化的角度所作出的译文完美。本文从翻译策略的角度,分别从不同时期来说明人们对异化法与归化法的认识和运用。 关键词:文学翻译;翻译策略;异化;归化;辩证统一 一直以来,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西方,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与意译(liberal translation)是两种在实践中运用最多,也是被讨论研究最多的方法。1995年,美籍意大利学者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提出了归化(domestication)与异化(foreignization)之说,将有关直译与意译的争辩转向了对于归化与异化的思考。归化与异化之争是直译与意译之争的延伸,是两对不能等同的概念。直译和意译主要集中于语言层面,而异化和归化则突破语言的范畴,将视野扩展到语言、文化、思维、美学等更多更广阔的领域。 一、归化翻译法 Lawrwnce Venuti对归化的定义是,遵守译入语语言文化和当前的主流价值观,对原文采用保守的同化手段,使其迎合本土的典律,出版潮流和政治潮流。采用归化方法就是尽可能不去打扰读者,而让作者向读者靠拢(the translator leaves the reader in peace,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moves the author towards him)。归化翻译法的目的在于向读者传递原作的基本精神和语义内容,不在于语言形式或个别细节的一一再现。它的优点在于其流利通顺的语言易为读者所接受,译文不会对读者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其缺点则是译作往往仅停留在内容、情节或主要精神意旨方面,而无法进入沉淀在语言内核的文化本质深处。 有时归化翻译法的采用也是出于一种不得已,翻译活动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它受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两种不同文化语境的制约,还要考虑到两种文化之间的

马克思的物化思想与卢卡奇的异化理论的区别

第二章卢卡奇物化理论与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比较 第一节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异化的含义 异化,一词源于拉丁文,有转让、疏远、脱离等意。马克思对异化问题的研究,是在1841 年春完成的博士论文《伊壁鸠鲁哲学与德谟克利特哲学的区别》中,这里马克思用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观去剖析现象和本质,认为本质是现象的基础,现象是本质的异化。他还进一步用异化的观点去探讨社会问题,把现存的政治制度比作人民生活的宗教,认为国家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开始用异化分析经济问题,指出钱是“从人异化出来的,人却向它顶礼膜拜”。在《巴黎笔记》中,马克思又将对异化的研究由法、道德、国家等转到市民社会、家庭、商业等,并初步地把“谋生的劳动”和“异化的劳动”进行比较。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形成了自己系统的异化理论。 综上所述,马克思从大学毕业开始,一直就在进行异化问题的研究,终于形成了《手稿》和异化劳动理论。在《手稿》中,马克思把哲学同政治经济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方式使马克思看到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同资本家尖锐对立这一事实,看到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深刻矛盾;进而又把异化和对劳动的分析结合起来,指出上述对立和矛盾的根源在于劳动的异化,从而创造性地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和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认为人的异化归根结底是劳动的异化,这是人

的一切异化的基础。把人的异化归结为劳动的异化,才能展示人的异化的秘密,从而揭示出社会不平等的根源。这是在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地规定了异化概念的确切含义,赋予了这个概念以社会经济的时代内容,树立了一个正确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新起点。 异化的含义是指,人(主体)的创造物同创造者相脱离,不仅摆脱了人的控制,而且反过来违背人的意愿,变成与人对立的异已力量。异化的概念是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核心思想。马克思认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即生产活动,劳动是人的“类生活”。然而私有制产生后,它强化着异化劳动,同时异化劳动也强化着私有制。这时,人的劳动的自由自觉的对象世界,同时,当它发展到极端时就走向它的反面,否定人的本质力量,这时对象化就表现为异化。但异化只是一种可能性,只有在特定的阶段,也就是客体对象反过来控制主体时,对象化才表现为异化。 而卢卡奇的物化概念却把二者等同起来,没有对其严格的界定,而把二者在同一意义上使用了。而马克思认为,对象化与异化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人类永恒的范畴,而后者则是一个历史范畴。 二、异化劳动的规定性和表现 《手稿》集中而深入的阐发了雇佣劳动作为异化劳动的规定性:1.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所生产的劳动产品成为独立于劳动者之外的异已的存在物,在劳动产品生产出来之后不依赖劳动者存在,成为统治劳动者的社会力量。劳动者生产的

浅谈马克思异化理论及其现实意义(DOC)

浅谈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在其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马克思在批判研究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继承和发展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异化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异化劳动观。马克思的异化劳动观全面系统地揭示了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及其四个表现,并且指出扬弃异化的根本道路是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的异化劳动观是指导我们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劳动异化现象的理论武器。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强迫性分工和私有制依然存在,所以劳动异化现象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因而,在当前经济背景下,重读马克思异化劳动观,对于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异化劳动现实意义和谐社会指导作用 Marx's theory of labor alienation and i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Wu Xichao Law and Politics School, Zh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Zhanjiang, 524048 China Abstract: "alienation labor" theory is Marx in his book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 1844", "a very important theory proposed by. Marx criticized the bourgeois classical economics research,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dialectics of Hegel's idealism, view on the basis of feuerbach's humanism alienation,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alienation labor. Marx's alienation labor view of comprehensive system reveals the root causes of alienation labor and its four performance,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fundamental way of sublating alienation is to realize communism. The view of Marx's alienated Labour guide our correct recognition of the theory of labor alienation phenomena at the present stage in China. Is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in our country, implements the public ownership as the main body, a variety of ownership economy common development of the basic economic system, compulsive division of labor and private ownership still exist, so the labor alienation phenomenon will exist in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for a long time to come. Therefo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urrent economic, reread Marx alienation labor,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s among the people,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has the reality guiding sense. Key words:Alienation of labor Realistic significance Harmonious society Guiding role 一、前言

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标签:归化;异化;翻译 归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要将语言本土化,尽可能地减少语言中的“异域色彩”,也就是将目的语读者作为主要考虑对象,并采取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归化翻译要求设身处地地为目的语读者考虑,将目的语读者的感受和理解放在第一位。译者翻译出来的作品语言要地道、流畅,不能让目的语读者看不懂或理解不了。译者在归化翻译时,要不着痕迹,即抹去翻译的痕迹,将翻译这一步骤隐于作品间,让目的语读者仿佛直接在与原文作者对话,这才是成功的归化翻译。既然翻译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那么让目的语读者仿佛直接在与原文作者对话就是翻译成功的表现。翻译的本质是让目的语读者理解译文的意思,也就是说翻译的本质暗示翻译是一个归化的过程(蔡平,2002)。而且归化翻译有助于使目的语读者更好地欣赏理解译文,达到文化传播交流的目的。 但过度使用归化翻译,也会带来一些问题。若时时刻刻注重翻译的本土化、本地化,拒绝国外新式语言表达,这就阻碍了翻译的进步与发展。所以对归化翻译手段的使用要恰当且有度。 二、异化 异化翻译方法是尽可能地体现并还原原作品中的“异域色彩”。在翻译特点上就是尽量采用符合外国语言表述习惯的表达方式,力求表达源语言的特色和原作品的内容。当译者想尽可能突出民族差异、不同民族特色和不同语言風格特征时,会考虑使用异化策略。因为使用这种翻译方法,既能将原作品的内容表述清楚,又能带来新式有特色的译文,使翻译得到进步与发展。使用异化翻译方法,还能使读者感受到原作者的写作风格与特点,让读者领略异国作者的风采。 但有学者认为,归化翻译法无法传达原作蕴含于文字的异国文化特色及不同民族特点。由此可能会造成对原文的理解偏差。同时,归化翻译法限制了对翻译语言的丰富。译者若总是采取归化翻译法,将故步自封,很难使外国文化走入国内,更不利于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孙致礼教授(2000)曾指出,虽然归化翻译在二十世纪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现在局势已有所改变。目前,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国内许多领域的国际化水平逐步提升,原来看似困难的异化,现在接受起来也变得容易得多。因此孙致礼教授断言,在二十一世纪之时,文学翻译将会以异化为主。 但是在使用异化翻译方法时,应注意一些事项。译者在使用异化方法进行翻译时,仍要注重保持译文的通顺和流畅,不能让译文读起来十分拗口,甚至令读者费解。当译者要引入新的翻译时,就更要注重译文的流畅性和可接受性,不能译得匪夷所思,要译得恰到好处,这就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比较而言,英译汉时更适合使用异化翻译手段。中国目前发展迅速,并致

归化与异化二者的互补关系

异化归化二者的互补关系 翻译是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但在当前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翻译不但具有了传递语言信息的功能,同时还必须具有文化交际的功能。因此,异化与归化翻译策略的选择在跨文化翻译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通过案例研究来说明异化与归化二者的互补共生关系。 美国学者Laurence Venuti注意到了翻译中的文化问题,并提出“保留原文语言文化的差异和陌生度,这样可以标出译语文化主导价值的界限,并避免由此使另外一种文化强行归化”。他强调的是异化,这与美国翻译理论家Nida的“动态对等”或“功能对等”形成截然不同的两种策略。在中国,近年来也不断有学者谈论异化与归化的话题。如刘英凯提出“归化——翻译的歧路”;郭建中认为: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离不开异化与归化;孙致礼从翻译策略的角度,预测21世纪的中国文学翻译,将进一步趋向异化;蔡平则主张:翻译方法应以归化为主。本文则认为,归化与异化是一对孪生兄弟,在翻译过程中是不可能完全分开的,二者相辅相成,从而才能达到译者的目的。 在当下,异化被认为可以传达异国文化,达到了文化交流的目的。因此在当下的翻译中正如孙致礼所说,已经在朝着异化为主的方向发展。但是异化真的能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吗?本文认为如果单纯使用异化会造成读者对于文章的理解有一定的偏差,虽然异化可以把一定的外来文化元素带入目标语言,但是不可否认这种文化输入是译者强加给读者的,这样对读者可能是不公平的。而如果单纯使用归化,又会背离源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因而如果单纯使用某一策略作为指导必然会导致像《红楼梦》两种译本所存在的极端主义问题,异化与归化二者不能割裂。对于《红楼梦》两个译本在不同策略指导下,翻译的不同。 例如:《红楼梦》第一回有个《好了歌》,第一句是“世人都晓神仙好”。 杨宪益夫妇的译文是: All men long to be immortals. 霍克斯先生的译文是: All men know that salvation should be won. “神仙”是道教的概念,是道家的最高理想。杨先生将“神仙”直接译成“ immortals",霍克斯则使用了“salvation”这个词,“拯教”实际是基督教的理念。杨译本由于其主要目的是想要传播中国文化,因此他采用了完全异化的方法,将道家的思想传达出来。而霍译本其主要是以给读者营造一种简单流畅的阅读体

专题一: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的异化问题

专题一: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的异化问题 弗洛姆(心理学家)在很大的篇幅上阐述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就是人的基本感情并不是植根于人的本能需要,而是产生于人类生存的特殊条件......他认为人的异化是深受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种文化的缺陷,正是由于大家都生活在这种文化的底蕴之下,才会对病态的人、病态的社会浑然不觉。 人们越是可以通过工作致富,就越是把工作单纯地当成他们发财和成功的手段,而爱、理性与创造性等人类高贵的品质在这里被全部的淹没。人类从原始社会到如今所有的文明一文不值,因为异化的人并不需要思考,并不需要哲学,他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机器所“交代”给他的一道简单的工序而已......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己的关系表现为,人无法体验到自己是一个主动体、人类权力的持有者,他所能体验到的是一件在市场上待卖的商品,弗洛姆把这种倾向称之为“交易倾向”......这种待价而沽的异化人格所造成的后果就是尊严的丧失,而尊严正是人类所特有的,异化的人几乎完全感觉不到自己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实体。他们不会说“我就是我”,而只会说“我就是你需要的”。人丧失了万物的尺度的地位,变成了如同商品一般的“物”,而“物”无所谓自己。 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同样也存在着异化。人与他的同胞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相互的理解与友爱,而是两部活着的机器之间的相互利用关系。 “消费行为应当是一种具体的人的行为,其中包括了我们的感觉、身体需要、审美感;这是说,在消费中,我们是具体的、有感觉的、有感情的、有判断力的人,消费行为应当是一种有意义的、有人情味的、创造性的经验”〔〔美〕埃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然而,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消费不是为了给人以快乐,为了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而是消费本身成了目的,为了消费而消费。 弗洛姆分析了公开的权威有理性权威和非理性权威之分......20世纪中期,权威的特点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公开的权威,而是无名的、不可见的、异化的权威,这种权威来源于利润、经济需要、市场、常识、舆论等,集体所做、所想、所感受到的一切。无名的权威藉以运转的机制是“协调一致”......美德即适应,即与他者一致;恶即与众不同”〔〔美〕埃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受到无名权威支配的人便丧失了自我感,一切的趣味和判断全部被齐一化了,由于人的自我感的丧失,他体验到自己被无尽的虚无与恐惧所包围,为了从这种困境之中逃脱出来,他便急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同。 在弗洛姆看来,现代工业化社会的社会经济状况造就了现代西方人的性格,使人的精神健康处于紊乱状态.....什么是“社会性格”呢?弗洛姆认为,“社会性格”是指在某一文化中,大多数人所共同拥有的性格结构的核心.....社会性格并不是简单的指在某一文化中大多数人的性格特征的简单总和,而它的功能是在特定的社会中锻塑及引导人的能量,目的在于保证社会的持续运行。

异化理论

论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及其现实启示 摘要:在马克思理论与思想发展的过程中,异化理论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一理论启示我们:要把发展作为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第一要务,要注重经济社会与人的协调发展,要注重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关键词】异化劳动异化 一、马克思对异化的论述: 异化:主体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分裂出自己的对立面,变为了外在的异己的力量。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异化是人的生产及其产品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的主要根源是私有制,最终根源是社会分工固定化。在异化中,人丧失能动性,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甚至畸形发展。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达到最严重的程度,必将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消亡以及僵化的社会分工的最终消灭而被克服。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也是有其诞生和发展的过程的,马克思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将异化概念不断深入完善,最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1、青年黑格尔派时期(1843年前): 马克思开始学习了解异化概念,是从黑格尔的异化理论开始的。因此,马克思的异化论也是从自然的异化开始的。“自然对我们的意识来说,不再是恐惧的来源,而正是伊壁鸠鲁使直接的意识形态、自为存在成为一种自然的形态……对自然的任何关系本身同时也就是自然的异化。[1]”此时马克思认识到的异化仍然是黑格尔的观点,而他自己的思考也停留在思想层面,思索着自然界的本质,进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权衡,并没有超出黑格尔的范围。 2、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期及巴黎时期: 在这段时期里,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及费尔巴哈逐步克服了黑格尔哲学的束缚,认识到了黑格尔哲学中的种种缺陷,逐步开始形成全新的世界观。在异化论方面,马克思认识到了黑格尔异化论中过于夸大“自我意识”的作用,并扬弃了其中的唯心主义观点,对异化的思考也逐渐深入到政治经济学层面。 (1)马克思对于黑格尔理想的政治制度开始批判。马克思认为真正的市民处于官僚组织(国家组织)和社会组织(市民组织)双重组织中,前者的物质由市民构成,国家对市民来说是形式的对立面,而后者的物质并不是国家,市民本身对国家来说是物质的对立面。因此,“要成为真正的公民,要获得政治意义和政治效能,就应该走出自己的市民现实性的范围摆脱这种现实性……进入自己的个

卢卡奇“物化”理论与马克思“异化”理论之比较

摘要: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现代哲学史上均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笔者认为,二者尽管在异化的概念、产生根源和扬弃途径上存在着差异,但二人的理论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都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去分析他们所处时代的具体问题。 关键词:物化;异化;卢卡奇;马克思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许多哲学家都对异化理论进行自己的阐释,在众多的异化理论中,马克思和卢卡奇的理论又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而我们有必要对卢卡奇的“物化”思想和马克思的“异化”思想进行认真分析和比较。 一.关于物化和异化的定义 关于“物化”,卢卡奇的定义为:“在这里,关键问题在于,由于这种情况,人自己的活动,自己的劳动成为某种客观的、独立于人的东西,成为凭借某种与人相异化的自发活动而支配人的东西。”紧接着,他从主观和客观方面分别展示物化的内涵和基本规定性,即:“从客观方面看,物化指一个充满客体与商品的世界作为异己的力量同人对立;从主观方面看,物化指一个人的活动变成了与他自己相疏远的东西,变成附属于社会自然规律的人类以外的客观商品。”接下来,卢卡奇即:又指出了“人们对自己所创造的商品顶礼膜拜,使自己受制于物”这一物化现象。并概括了物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人的符号化或抽象化、主体的客体化以及人的原子化。 关于异化,马克思的定义是这样的:“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一种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在国民经济学假定的状况中,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此外,马克思还概括了异化劳动的四个表现,即: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本身的异化、人的本质的异化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 二.物化与异化的一致性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序言中所说,他的目标是“用马克思的思想真谛来解释马克思主义理论”,但是他在1922年出版其《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并提出其“物化”理论时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还未公开面世。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卢卡奇关于“异化”思想所说的东西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所说的竟然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有:首先,二者理论的批判对象是一致的,都把资本主义社会当作批判的靶子,具体来说,这两个理论都与资本主义商品及其拜物教相联系,都看到了人类创造出来的劳动产品(或商品)对人的“控制”。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得出直接依据的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一书中关于商品拜物教的分析。二人都承认,人类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了许多社会财富,但也产生了一个“客观的、物的世界”,这一客观的世界有着自己特殊的运行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其力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越来越走向人的对立面,对人的“控制和异化”越来越强烈。 再者,尽管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四个方面的表现与卢卡奇物化现象的表现并不相同,但二者的实际含义是相近的。 最后,二者都是从实践的和社会物质生产的角度出发来展开论述的,没有仅停留在思想层面的批判上。卢卡奇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重点放在商品拜物教方面,而马克思则深入到了人类历史和生产方式这一更深的层面来探讨异化问题。对此,尽管二者在论证的角度上有所

浅析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认识

浅析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认识 发表时间:2009-10-15T16:49:57.200Z 来源:《赤子》第16期供稿作者:张艳平 [导读] 归化和异化是处理语言形式与文化因素的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 (安阳工学院外国语系,河南安阳 455000) 摘要:归化和异化是处理语言形式与文化因素的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它是意译和直译的进一步延伸,从二者的概念入手,用实例阐述了它们在翻译过程中相辅相成,并用互补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归化;异化;概念;辩证关系 1 归化、异化区别于意译、直译 异化和归化是在1995年由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在《译者的隐形》(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一书中提出来的。从历史上看,异化和归化可以视为直译和意译的概念延伸,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直译和意译。直译和意译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语言层面处理形式和意义,而异化和归化则突破了语言因素的局限,将视野扩展到语言、文化和美学等因素。按韦努蒂(Venuti)的说法,归化法是“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而异化法则是“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Venuti,1995:20)由此可见,直译和意译主要是局限于语言层面的价值取向,异化和归化则是立足于文化大语境下的价值取向,两者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不能混为一谈。 2 归化、异化的概念 归化(domestication)是指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的翻译策略(Shuttleworth&Cowie,1997:43-44)。它应尽可能的使源语文本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从而达到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文化对等”。异化(foreignization)是指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Venuti,2001:240);或指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规的翻译(Shuttleworth&Cowie,1997:59)。它主张在译文中保留源语文化,丰富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的语言表达方式。 用通俗的语言概括,即归化法要求译者向译语读者靠拢,采取译语读者习惯的译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异化法则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使用的原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3 归化和异化并用互补、辩证统一 有些学者认为归化和异化,无论采取哪一种都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将二者混淆使用。然而我们在实际的翻译中,是无法做到这么纯粹的。翻译要求我们忠实地再现原文作者的思想和风格,而这些都是带有浓厚的异国情调的,因此采用异化法是必然;同时译文又要考虑到读者的理解及原文的流畅,因此采用归化法也是必然。选取一个策略而完全排除另一种策略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现实的。它们各有优势,也各有缺陷,因此顾此失彼不能达到最终翻译的目的。 我们在翻译中,始终面临着异化与归化的选择,通过选择使译文在接近读者和接近作者之间找一个“融会点”。这个“融会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居中点”,它有时距离作者近些,有时距离读者近些,但无论接近哪一方,都要遵循一条原则:接近作者时,不能距离读者太远;接近读者时,不能距离作者太远。即异化时不妨碍译文的通顺易懂,归化时不失去原文的味道,同时,我们应坚持对语言形式采取归化的策略,而对其文化因素进行异化处理。这样,译文作品可兼两策略之长而避其短,使两者有共同发展的空间。由此,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归化与异化应该是相辅相成,并有互补的辩证统一关系。 4 从实例中看归化和异化的关系 我们可以在翻译中体会一下二者的关系: (1)胡太太叹了口气,看见胡国光还是一肚子心事似的踱方步。“张铁嘴怎么说的?” 胡太太惴惴的问。 ——“很好,不用瞎担心了,我还有委员的福分呢!” ——“么事的桂圆?”妻子没听清楚他的话。(茅盾《动摇》) 译文:——“He gave me a very good news. We need not worry about a job. I have the possibility of being a member of Committee! ” ——“What's common tea?” asked the wife, who only vaguely caught the sound. (钱歌川译)译者用目的语的语言表达形式清晰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属于归化译法。在处理带有源语文化特点的“委员”与“桂圆”的谐音时用异化的方法将其译为“Committee”与 “common tea”的谐音。两种译法的结合使译文通顺流畅,自然贴切,毫无斧凿之痕,达到了“情与貌,略相似”。 (2)She could not desert Tara; she belonged to the red acres far more than they could ever belong to her.(M. Mitchell: Gone with the Wind, p. 20) 译文:她不会放弃塔拉;她属于这些红土地,远比它们属于她更加真实。 上述的译文是按照原文的句法结构把far more than... 译成“远比它们属于她更加真实”,语言表达较生硬,意思不明确,让读者难理解。因此用归化法将其译成这样,似乎更合适:她不能放弃塔拉,这块红土地是属于她的,而她更是永远属于这块红土地。(3)As I remained in the Third Fourth three times as long as anyone else, I had three times as much of it. I learned it thoroughly. Thus I got into my bones the essential structure of the ordinary English sentence——which is a noble thing. (W. Churchill:“Harrow”)译文:因为我在四年级三班待得时间是别人的三倍,所以我所受的这种训练也是别人的三倍。我掌握得很彻底。就这样,普通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便深入到我的骨髓里——这可是件了不起的事。 get something into one's bones 意思是“牢固掌握”,如果这样归化翻译就舍弃了原文的形象语言,显不出原文的味道来。译者用异化法将其译为“深入到我的骨髓里”显得很生动。 (4)High buildings and large mansions are springing up like mushrooms in Beijing. 译文:在北京,高楼大厦犹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

浅谈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 李延荣

浅谈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 摘要:科技的发展在带来益处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它对人的异化表现在:人被非个性化、抽象化、工具化。但是人类应做科学技术的主人, 应正确引导科学技术为人类服务, 要做到这一点, 我们必须重建人的价值世界。 关键词:科学技术;人;人的价值 科学即科学技术,其由人所创造,为人类而服务。科学技术不仅第一生产力,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人类从混沌之初的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生活,到今天的日新月异文明健康时尚的生活,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科学技术对于推动全人类文明进步可谓功不可没。然而,科学发展在为人类社会带来正面效应的同时,负面影响的紧迫性也被提上议程。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它的错误运用, 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精神烦恼、价值迷茫和信仰危机。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 随着技术进步与商业化运作,媒体(电视,电脑,手机)——这个科学技术的产物, 已经由最初的信息传播工具演变成为一种无形的文化控制力量, 各种媒体上各种各样的节目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然而我们也必须承认,他对人的控制力和诱惑力是极其强大的, 它会让人丧失一定的自由, 例如人们对个人时间的控制和支配;也会让人丧失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当然, 人类尽可能将这种丧失的自由和能力归结为自制力的低下或自身的懒惰。看过《楚门的世界》影片的都知道, 观众数十年如一日地观看这场漫长的肥皂剧, 像吸食毒品一样已经产生心理依赖, 给观众带来了精神上的失落;同时, 主人公楚门在高科技摄像机的控制下, 近乎失去自我生存的价值。以下内容就有关电影《楚门的世界》中所反映的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及人类应重建价值世界进行简单论述。并且作为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来说。韩剧,也叫“肥皂剧”对我们并不陌生,韩剧所塑造的男女主角,让给我们对爱情充满幻想,对爱情中的另一半产生了类似的要求,更有甚者,对我们的价值观,婚姻观。恋爱观,择偶观产生了强大的影响,甚至是错误的导向。本文中也有论述。 1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 科学技术对人的价值的影响表现在:科技忽略了“个性化”人的存在, 致使人的“价值”和“意义”被忽视;同时科技把人作为一个抽象而存在, 导致了人的抽象和被忘却;人被工具化丧失独立生存的真谛, 成为被他人利用的工具。 1.1 人被非个性化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叶子如此,人更是如此。人的不同一方面在外在形象,另一方面在于人拥有自己的个性。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整容技术也是的得到的很大的提升。尤其是在盛产美女的韩国,整容技术更是出神入化,据说你很难在韩国找到纯天然美女,各种选美比赛中,参赛选手分分钟让人脸盲,就连毕业季剖出来的大学毕业照,也是让人傻傻分不清楚。前段时间,上海虹桥机场拦住了一位乘客,因其长相酷似范冰冰,而护

弗洛姆异化理论

弗洛姆的人性异化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 德裔美籍思想家埃里希·弗洛姆(ErichFromm)是现代西方著名的新人道主义伦理学家、新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敏锐地洞察到,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生产虽有巨大发展,物质财富也不再匮乏,但人们生活得并不幸福,人们孤独、不安、机械化,人们同自己、同他人、同自然日渐分离,人被全面异化。弗洛姆的目标就是要构建人本主义伦理学,以促成“健全的社会”,消除其对人的压抑,使人的创造性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人与自身的统一。 一、人与自身相分离的生存现状:人类“生存的两歧”及全面异化 自从人类有了自我意识之后,便意识到了自己面对这个强悍世界时的软弱无力,看到了人类永远也无法摆脱的“生存的两歧”:生与死之间的“两歧”;人的潜能的实现与生命短暂之间的“两歧”;个人化与孤独感之间的“两歧”。理性使人陷入“生存的两歧”,同时理性也驱使人们寻找各种方法以期解决之。面对人的软弱无力和孤独状态,弗洛姆指出:“摆脱这种状态的道路有两条:一、向…积极的自由?方向发展,通过爱和工作使自己自发地与世界联系起来,借此表现自己的情感、感性和理性等方面的能力,在不放弃自我尊严和独立性的前提下实现自己、自然、他人三者之间的融合;二、向后倒退、放弃自由,通过填平自我

与世界之间已形成的鸿沟来克服孤独感。”而现实的资本主义制度、社会及其文明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意识乃至无意识领域的全面操纵,则注定了第一条道路必然是布满荆棘。 弗洛姆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修改、补充了马克思主义的异化劳动理论,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描述了现代工业社会人与自身、他人、自然相异化的生存状态,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性的全面异化。在弗洛姆看来异化是一种心理体验:“在这种体验中,个人感到自己是陌生人,或者说,个人在这个个体中变得使自己疏远起来。他感觉不到自己就是他个人世界的中心,就是自己行动的创造者——他只觉得自己的行动及其结果成了他的主人,他只能服从甚至崇拜他们。”在异化状态下,人的生存依靠的不再是自己,而是自身之外的某种力量,人们丧失了自我意识,丧失了自身的主体性,人已经不再是他应该成为的、潜在的那个样子,人的存在与人的本质已相分离。弗洛姆认为异化现象古已有之,只是到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才发展到了空前的程度,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 在生产领域中,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不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要,而是获得最高利润。工人成了一个经济原子,劳动愈来愈单调机械,工人的生命力、创造性被否定。在消费领域中,现代西方人的消费欲望已脱离了人的真正需要,异化为工业和其他行业为了投资利益而强加于人的需要,消费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给人以快乐,而是单纯的为消费而消费。消费本身成了目的,消费只是为了拥有,至于使用时得到的享受、满足却成了次要的了。“人本身越来越成为一

异化_物化与文化批判

收稿日期: 2007-06-15 作者简介: 张献忠(1960-),男,河南遂平人,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第23卷第4期 华 北 水 利 水 电 学 院 学 报 (社科版) Vo.l 23No .4 2007年8月 Jou r n al ofNort h C h i na I n stitute ofW ater Con servancy and H yd roelectric Po w er(Social Science) Aug 2007 异化、物化与文化批判 张献忠 (郑州大学,河南郑州450052) 摘 要: 通过对马克思的异化观以及卢卡奇的物化观的解读,论证了卢卡奇对马克思理论的发展,同时开启了西 方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理论逻辑:一是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方法;二是批判资本主义。为后现代的资本主义文化和社会的批判提供了理论先导。 关键词: 异化;物化;消费主义 中图分类号: B512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4444(2007)04 0105 03 1932年出版的马克思早期著作 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在世界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到底是 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启示录 还是 不成熟时期的作品 ,至今在国际马克思主义理论界未有定论,而沉寂很久的 异化 概念却日益凸显在哲学争论的视域之中。更为重要的是, 手稿 的出版还有力地佐证了卢卡奇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的独具慧眼。尽管异化与物化概念有着较大差别,但这并不妨碍卢卡奇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发展。笔者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不仅仅是与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一种机缘契合,更是在20世纪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现状下的一种深层放释,即对发达工业社会的科学技术、文化、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的批判。 一、 手稿 里的异化观 在 手稿 中,马克思通过对国民经济学进行认真批判研究及对资本主义的观察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 [1](P267)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已经蜕变为异化劳动。但是他并没有把物化和异化混为一谈,物化有两种:一种是对象化的物化,一种是异化的物化。作为对象化的物化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是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展现。而异化的物化则是由于社会分工、交换的发展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的异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在通常的、物质的工业中(人们可以把这种工业理解为上述普遍运动的一部分,正像可以把这个运动本身理解为工业的一个特殊部分一样,因为全部人的活动迄今为止都是劳动,也就是工业,就是同自身相异化的活动),人的对象化的本质力量以感性的、异己的、有用的对象 的形式,以异化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 [2](P507)不仅如此,从历史辩证法的角度来看,人类对于异化的批判性反思还可能促成人类的解放和发展,因为对它的辩证反思指向的恰恰是 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作为这个社会的恒久的现实。 [3](P506) 在马克思看来,需要否定和批判的是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状态,这种异化把人们之间的关系变成独立于人、支配人的物的关系。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资本进行了疯狂的原始积累,财富被少数资本家所掌握,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是: 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 [1](P267)在这种状况下:1)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产品成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独立力量,同劳动者相对立;2)劳动者与其劳动行为本身相异化,劳动变成了否定、摧残自身的活动; 外在的劳动,人在其中使自己外在的劳动,是一种自我牺牲、自我折磨的劳动 他的活动属于别人。 [1](P271)3)劳动者与人的 类本质 相异化,人的类本质转化成人的异己性存在;4)人与人相异化,人对他人关系转化为物的关系。 在历史辩证法的现实逻辑中, 任何一个存在物只有当它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时候,才认为自己是独立的,而且只有当它依靠自己而存在的时候,它才是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 [2](P509)因此,人要想获得自由,就必须对异化进行积极的扬弃。在马克思的批判语境中,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自然之我向自由之我的真正转向。这种转

开题报告:异化与归化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般而言, 翻译中文化的转换有两种基本策略: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归化和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异化,但针对具体问题究竟该采用异化还是归化,是一个久而未决的话题。 本课题主要从异化与归化的提出背景出发,对两者的关系及其应用价值进行分析。首先通过对异化与归化理论的阐述,结合实例,解释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其次,探讨文化因素对于异化和归化翻译的影响及选择,并指出译者对于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合理态度。具体内容如下: 本课题的第一部分:阐述文化因素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引出处理文化因素的两种策略——异化和归化,并对其重要性进行说明。 本课题的第二部分:结合中外作家与作品,具体分析归化理论。其中,以归化的领袖人物尤金·奈达为重点分析对象。 本课题的第三部分:结合异化的定义,以代表人物韦努蒂的异化理论为基础,对异化进行具体分析,并指出异化翻译的优点与缺点。 本课题的第四部分:重点讨论如何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文本类型以及译者对译文读者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和态度来具体选择运用异化或归化原则。 本课题的第五部分:概括异化与归化的关系,即我们不能把异化与归化这两种翻译策略看成是绝对的, 应辩证地研究二者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在翻译过程中,应将两种翻译策略相互补充,根据具体情况将二者结合起来,灵活运用。2.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分析异化与归化各自的优缺点,从而在实际中,更好地掌握这两种翻译策略的运用。翻译要求我们忠实地再现原文作者的思想和风格,而这些都是带有浓厚的异国情调的,因此采用异化法是必然;同时译文又要考虑到读者的理解及原文的流畅,因此采用归化法也是必然。选取一个策略而完

科学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

苏州大学研究生考试答卷封面 考试科目:________________考试得分:________________ 院别: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 授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 考试日期:年月日

科学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 摘要:科学技术在为社会生产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异化了人和自然。机械世界观、私有制、片面发展是造成这种异化的根源。合理利用科学技术,改进生产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当前迫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科学;异化;人;自然;私有制 1 科学异化的表现形式 科学技术不仅第一生产力,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人类从混沌之初的茹毛饮血刀耕火种,到今天的日新月异信息爆炸,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形影不离,科学技术对于推动全人类的发展可谓功不可没。然而,科学发展在为人类社会带来正面效应的同时,负面影响的紧迫性也被提上议程。科学技术的发展表现为人类作为主体能力发展的限制和对物化工具的依赖。当人们运用高科技的快捷交通工具时,很少再有人愿意长途跋涉;当人们享受便捷的通讯设备时,则放弃了古老的书信;当人们可以在温暖的房间内居住时,人们可能失去对寒冷天气的抵御能力。人们更加倾向于借助科技力量使自己的生活、劳动变得更加简单。然而,由此产生的体能下降、精神困扰问题却是高科技时代带给人类的无法回避的负面效应,人性的异化便愈发陷入深层次[1]。 科学技术的发展还表现为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和生态的失衡,科学技术也存在非理性,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某种状况下存在背离,科学技术在使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生转变的同时,也造成了日趋严重的环境破坏,从而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脆弱,日益不利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我们对自然的依赖不是少了,而是多了。人对自然的无度、肆意攫取就是破坏自然、盘剥自然,就是使自然界成为商品化的自然界,污染了的自然界,军事化了的自然界,它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以至濒临枯竭[2]。 人,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本身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改造结果。马克思认为,人既是实践的主体又是实践的产物。在与环境的对象性关系中,在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人类所引起的变化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也改变了人类自身[3]。在人类改造自然,为自身创造极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通过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创造出来的产品却与人的主观愿望相背离,成为人类活动的异己力量。换句话说,当由主体产生的客体作为主体的对立面,成为一种外在的异己力量而反对主体时,科学技术便异化了人和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