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中汽轮机油破乳化度测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DC621.892.098

∶543.06

运行中汽轮机油破乳化度测定法

GB7605—87

Determination of clemulsi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urbine oils in service

国家标准局1987-03-26批准1988-01-01实施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运行中汽轮机油的破乳化度(即油与水分离的能力)。

1定义

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同体积的试油与蒸馏水通过搅拌形成乳浊液,测定其达到分离(即油、水分界面乳浊液层的体积等于或小于3mL时)所需要的时间。

2仪器和试剂

2.1破乳化时间测定器:

2.1.1搅拌桨:不锈钢制,如下图。

2.2.2搅拌电动机:1500±50r/min。

2.1.3水浴缸:用耐热玻璃制成,底部有支撑板,上部有固定量筒的夹具,装水水面能浸到量筒的85mL刻度。附有搅拌。

2.1.4控温器:控温范围0~100℃,控温精确度±1℃。

2.2量筒

用耐热玻璃制做,容积100mL(在5~100mL范围内,分度为1.0mL),内径28±1.0mm。

2.3秒表。

2.4溶剂汽油(或石油醚)。

2.5铬酸洗液。

3准备工作

3.1将破乳化时间测定器的加热水浴升温,并使之恒定在54±1℃。

3.2用洗涤剂洗净量筒上的油污后,再用铬酸洗液浸泡,清水冲洗,最后用蒸馏水洗净(至器壁不挂水珠)。

3.3用蘸有溶剂汽油(或石油醚)的脱脂棉擦净搅拌桨,吹干。

4试验步骤

4.1在室温下向洁净的量筒内依次注入40mL蒸馏水和40mL试油,并将其置于已恒温至54±1℃ 的水浴中。

把搅拌桨垂直放入量筒内,并使桨端恰在量筒的5mL刻度处。

4.2量筒恒温20min,即启动搅拌电动机,同时开启秒表记时,搅拌5min,立即关停搅拌电动机,迅速提起搅拌桨,并用玻璃棒将附着在桨上的乳浊液刮回量筒中。

4.3仔细观察油、水分离情况,当油、水分界面的乳浊液层体积减至等于或小于3mL时,即认为油、水分离,从停止搅拌到油、水分离所需的时间即为该油的破乳化时间。

注:乳浊层或量筒壁上存有个别乳化泡,可以不考虑。

5精密度

5.2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提出,由水利电力部西安热工研究所技术归口。

本标准由西北电业管理局电力试验研究所、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警钟、王美文。

汽轮机油破乳化度超标分析与探讨

汽轮机油破乳化度超标分析与探讨 破乳化度是汽轮机油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也就是说当运行中油中含水量超标时,润滑油乳化油水难以分离,造成润滑油质粘度降低、影响油膜刚度,严重时使汽轮机轴颈与轴瓦发生磨擦,润滑不良,降低润滑油油膜性能,引起轴承烧瓦事故,给机组的经济运行带来重大安全隐患。 标签:乳化度超标原因 一、汽轮机油破乳化度超标的危害 破乳化度是汽轮机油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汽轮机油中所含水分达到饱和后,由于油中存在能引起油乳化的表面活性物质以及油在系统循环产生的搅拌作用会使油质发生乳化,不但会破坏油的成膜和极压特性,使其油膜特性变差,严重影响油的润滑性能,使部件间的摩擦增大,导致局部过热,危及汽轮机的安全运行,而且油中乳化状态的水会加速油质的劣化变质,造成金属表面的锈蚀现象的发生。因此,运行中汽轮机油对破乳化度指标有着严格的要求(≤30min)。 二、汽轮机油破乳化度超标的原因分析 破乳化度是表示油、水分离能力的一项指标,用破乳化时间来表示。破乳化时间越短,破乳化度越小,油的抗乳化性能越好,反之相反。破乳化度超标的根本原因是油中存在表面活性物质——乳化剂。乳化剂分子结构具有不对称性,由极性和非极性两部分组成。极性部分是亲水的,非极性部分是憎水的。当油中的乳化剂在油水界面上定向排列,极性基团进入水相,非极性基团进入油相,此时油水就很难分开,形成乳化液,油的破乳化度自然就会变差。因此说,油中存在乳化剂是其破乳化度超标的根本原因。 1.影响油中乳化剂多少的主要因素 1.1新油的精制程度不够 当新油精制程度不够、油中残留一定数量的环烷酸、皂类等表面活性剂时可导致其破乳化度超标。 1.2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氧化变质 运行油的氧化产物,如有机酸、醛等含有极性基团的表面活性物质可导致油的破乳化度超标。 1.3被外界污染物污染 如油被其他表面活性物质污染后也会导致其破乳化超标。

汽轮机油试验方法

汽轮机油试验方法 YS-8-1-78闪点与燃点测定法(开口闪点): 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当其蒸汽与空气的混合气接触火焰发生闪火的最低温度。 1、仪器:(1)开口闪点测定器;(2)温度计;(3)防护屏; (4)电炉。 2、准备工作: (1)水分大于0.1%时必须脱水,可在试油中加入新煅烧并冷却的食盐、硫酸钠或氯化钙进行脱水。闪点低于100℃时,脱水不必加热;高于100℃时,可加热到50-80℃。脱水后取试油的上层澄清部分。 (2)将内坩埚用溶剂汽油或石油醚洗涤后吹干,然后放入装有煅烧过的细纱的外坩埚中,使内坩埚底部与外坩埚底部之间保持厚度为5-8mm的砂层,使细砂表层距内坩埚的上部边缘约12mm。 (3)试油注入内坩埚时,对于闪点在210℃以下的试油,液面距坩埚上部边缘为12mm;对于闪点高于210℃的试油,液面距上部边缘为18mm,在注入试油时不应溅出,液面以上的坩埚壁也不应沾有试油。 (4)为使闪火现象能看清楚,应在避风和较暗的地方测定,并加防护屏。 (5)温度计应垂直放在内坩埚的试油中。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必须放在坩埚中心,并与坩埚底和试油液面成相等的距离。

步骤: (1)加热坩埚,升温速为10±2℃/min,当温度达到预计闪点前40℃时,控制升温速为4±1℃/min。 (2)油温达到预计闪点前10℃时将点火器(火焰长度调至3-4mm)放到距油面10-14mm处,并沿坩埚内径的水平面作直线运动,从坩埚的一边移至另一边所需时间2-3S,油温每升高2℃,应重复一次点火试验。 (3)在试油面上,呈现第一次蓝色火焰时立即读出温度作为试油的闪点,同时记录大气压力P。 (4)燃点:测定闪点后,继续加热,升温速为4±1℃/min,试油每升温2℃点火一次。试油接触火焰后立即着火并能继续燃烧不少于5S,此时的温度即为燃点。 闪电的修正: ①大气压低于99.3Kpa(745mmHg)时: t0=t+△t 式中:t0――在101.3Kpa时的闪点,℃; t――在P KPa时的闪点,℃; △t――修正数,℃。 ②大气压力在71.98-101.3Kpa范围内,修正数△t可按下式计算: △t=(0.00015×t+0.028)·(101.3-P) 式中:t――在试验条件下得出的闪点(300℃以上按300℃计);

运行中汽轮机油破乳化度测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DC621.892.098 ∶543.06 运行中汽轮机油破乳化度测定法 GB7605—87 Determination of clemulsi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urbine oils in service 国家标准局1987-03-26批准1988-01-01实施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运行中汽轮机油的破乳化度(即油与水分离的能力)。 1定义 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同体积的试油与蒸馏水通过搅拌形成乳浊液,测定其达到分离(即油、水分界面乳浊液层的体积等于或小于3mL时)所需要的时间。 2仪器和试剂 2.1破乳化时间测定器: 2.1.1搅拌桨:不锈钢制,如下图。 2.2.2搅拌电动机:1500±50r/min。 2.1.3水浴缸:用耐热玻璃制成,底部有支撑板,上部有固定量筒的夹具,装水水面能浸到量筒的85mL刻度。附有搅拌。 2.1.4控温器:控温范围0~100℃,控温精确度±1℃。 2.2量筒 用耐热玻璃制做,容积100mL(在5~100mL范围内,分度为1.0mL),内径28±1.0mm。 2.3秒表。 2.4溶剂汽油(或石油醚)。 2.5铬酸洗液。 3准备工作 3.1将破乳化时间测定器的加热水浴升温,并使之恒定在54±1℃。

3.2用洗涤剂洗净量筒上的油污后,再用铬酸洗液浸泡,清水冲洗,最后用蒸馏水洗净(至器壁不挂水珠)。 3.3用蘸有溶剂汽油(或石油醚)的脱脂棉擦净搅拌桨,吹干。 4试验步骤 4.1在室温下向洁净的量筒内依次注入40mL蒸馏水和40mL试油,并将其置于已恒温至54±1℃ 的水浴中。 把搅拌桨垂直放入量筒内,并使桨端恰在量筒的5mL刻度处。 4.2量筒恒温20min,即启动搅拌电动机,同时开启秒表记时,搅拌5min,立即关停搅拌电动机,迅速提起搅拌桨,并用玻璃棒将附着在桨上的乳浊液刮回量筒中。 4.3仔细观察油、水分离情况,当油、水分界面的乳浊液层体积减至等于或小于3mL时,即认为油、水分离,从停止搅拌到油、水分离所需的时间即为该油的破乳化时间。 注:乳浊层或量筒壁上存有个别乳化泡,可以不考虑。 5精密度 5.2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提出,由水利电力部西安热工研究所技术归口。 本标准由西北电业管理局电力试验研究所、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警钟、王美文。

汽轮机润滑油相关指标及讲解

汽轮机油指标: 美国航空航天工业联合会(AIA)1984年1月发布的NAS1638标准

倾点 倾点是用来衡量润滑油等低温流动性的常规指标,同一油品的倾点比凝点略高几度,过去常用凝点,国际通用倾点。 倾点或凝点偏高,油品的低温流动性就差。人们可以根据油品倾点的高低,考虑在低温条件下运输、储存、收发时应该采取的措施,也可以用来评估某些油品的低温使用性能。 但评估多级内燃机油、车辆齿轮油的低温性能时,应以低温动力粘度、边界泵送温度、成沟点为主要参数。 物理意义;倾点是反映油品低温流动性的好坏的参数之一,倾点越低,油品的低温流动性越好。 检测标准:GB/T3535-2006,该标准与ISO 3016-1994等效 燃料油倾点的定义 燃料油有一个技术指标叫做倾点[1],单位是℃。一般来讲所谓的燃料油倾点就是指它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 我们都知道,燃料油随着温度的降低,流动性会越来越差,甚至达到某一温度时它就会凝固而失去流动性。通常讲,燃料油在低温度下的流动性有两个影响因素:一个燃料油的粘度随温度下降会增高;另外一个是燃料油中原来呈液态的石蜡在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会以固体的结晶形式出现。所以我们平时说的倾点有时也称之为“含蜡倾点”。根据定义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倾点越高,自然温度下该燃料油的流动性就越差。我们在实际中也可以通过添加适量的倾点下降剂来改善燃料油倾点。由于燃料油很多都是要经过长途运送才能达到目的地,所以说倾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技术指标。

闪点 闪点是可燃性液体贮存、运输和使用的一个安全指标,同时也是可燃性液体的挥发性指标。闪点低的可燃性液体,挥发性高,容易着火,安全性较差。 石油产品,闪点在45℃以下的为易燃品,如汽油、煤油;闪点在45℃以上 的为可燃品,如柴油、润滑油。挥发性高的润滑油在工作过程中容易蒸发损失,严重时甚至引起润滑油粘度增大,影响润滑油的使用。 一般要求可燃性液体的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30℃,以保证使用安全和减 少挥发损失。 影响因素 闪点的高低,取决于可燃性液体的密度,液面的气压,或可燃性液体中是否混入轻质组分和轻质组分的含量多少。可燃性液体使用过程中若闪点突然降低,可能发生轻油混油事故或水解(对某些合成油而言),必须引起注意。 可燃液体的闪点随其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闪点的高低与油的分子组成及油面上压力有关,压力高,闪点高。 闪点是防止油发生火灾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敞口容器中,油的加热温度应低 于闪点10℃;在压力容器中加热则无此限制。 当可燃性液体液面上挥发出的燃气与空气的混合物浓度增大时,遇到明火可形成连续燃烧(持续时间不小于5秒)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燃点高于闪点。 从防火角度考虑,希望油的闪点、燃点高些,两者的差值大些。而从燃烧角度考虑,则希望闪点、燃点低些,两者的差值也尽量小些。 化合物闪点查询方式: 化工空间网可以按照名称、简称、CAS号查询化合物闪点。[1] 临界点 临界点是指石油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汽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油品越轻,闪点越低。 当油面上油气与空气的混合物浓度增大时,遇到明火可形成连续燃烧(持续时间不小于5秒)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燃点高于闪点。 危险等级 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来划分的,闪点在45℃以下的叫易燃品;45℃ 以上的为可燃品。从闪点可判断油品组成的轻重,鉴定油品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安全性质 闪点是表示石油产品蒸发倾向和安全性质的项目,闪点越高越安全。在储存 使用中禁止将油品加热到它的闪点,加热的最高温度,一般应低于闪点20~30℃。

汽轮机润滑油相关指标及讲解

汽轮机油指标: 美国航空航天工业联合会(AIA)1984年1月发布的NAS1638标准

倾点 倾点是用来衡量润滑油等低温流动性的常规指标,同一油品的倾点比凝点略高几度,过去常用凝点,国际通用倾点. 倾点或凝点偏高,油品的低温流动性就差。人们可以根据油品倾点的高低,考虑在低温条件下运输、储存、收发时应该采取的措施,也可以用来评估某些油品的低温使用性能。 但评估多级内燃机油、车辆齿轮油的低温性能时,应以低温动力粘度、边界泵送温度、成沟点为主要参数。 物理意义;倾点是反映油品低温流动性的好坏的参数之一,倾点越低,油品的低温流动性越好。 检测标准:GB/T3535-2006,该标准与ISO 3016—1994等效 燃料油倾点的定义 燃料油有一个技术指标叫做倾点[1],单位是℃.一般来讲所谓的燃料油倾点就是指它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 我们都知道,燃料油随着温度的降低,流动性会越来越差,甚至达到某一温度时它就会凝固而失去流动性.通常讲,燃料油在低温度下的流动性有两个影响因素:一个燃料油的粘度随温度下降会增高;另外一个是燃料油中原来呈液态的石蜡在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会以固体的结晶形式出现。所以我们平时说的倾点有时也称之为“含蜡倾点"。根据定义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倾点越高,自然温度下该燃料油的流动性就越差。我们在实际中也可以通过添加适量的倾点下降剂来改善燃料油倾点.由于燃料油很多都是要经过长途运送才能达到目的地,所以说倾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技术指标。

闪点 闪点是可燃性液体贮存、运输和使用的一个安全指标,同时也是可燃性液体的挥发性指标。闪点低的可燃性液体,挥发性高,容易着火,安全性较差. 石油产品,闪点在45℃以下的为易燃品,如汽油、煤油;闪点在45℃以上 的为可燃品,如柴油、润滑油。挥发性高的润滑油在工作过程中容易蒸发损失,严重时甚至引起润滑油粘度增大,影响润滑油的使用。 一般要求可燃性液体的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30℃,以保证使用安全和减少 挥发损失。 影响因素 闪点的高低,取决于可燃性液体的密度,液面的气压,或可燃性液体中是否混入轻质组分和轻质组分的含量多少。可燃性液体使用过程中若闪点突然降低,可能发生轻油混油事故或水解(对某些合成油而言),必须引起注意。 可燃液体的闪点随其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闪点的高低与油的分子组成及油面上压力有关,压力高,闪点高。 闪点是防止油发生火灾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敞口容器中,油的加热温度应低 于闪点10℃;在压力容器中加热则无此限制。 当可燃性液体液面上挥发出的燃气与空气的混合物浓度增大时,遇到明火可形成连续燃烧(持续时间不小于5秒)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燃点高于闪点. 从防火角度考虑,希望油的闪点、燃点高些,两者的差值大些。而从燃烧角度考虑,则希望闪点、燃点低些,两者的差值也尽量小些. 化合物闪点查询方式: 化工空间网可以按照名称、简称、CAS号查询化合物闪点。[1] 临界点 临界点是指石油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汽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油品越轻,闪点越低。 当油面上油气与空气的混合物浓度增大时,遇到明火可形成连续燃烧(持续时间不小于5秒)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燃点高于闪点。 危险等级 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来划分的,闪点在45℃以下的叫易燃品;45℃ 以上的为可燃品.从闪点可判断油品组成的轻重,鉴定油品发生火灾的危险性. 安全性质 闪点是表示石油产品蒸发倾向和安全性质的项目,闪点越高越安全。在储存 使用中禁止将油品加热到它的闪点,加热的最高温度,一般应低于闪点20~30℃.

GBT精编汽轮机油维护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厂运行中汽轮机用矿物油 维护管理导则 GB/T14541-93 Guidefornaintenanceandsupervisionofinservice turbinemineraloilusedforpowerplants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07-11批准1994-05-01实施 本导则是参照了IECTC10236—85《汽轮机矿物润滑油使用与维护导则》和ASTMD4378—84a《运行汽轮机和燃气轮机的透平油监督》,并对国内部分电厂汽轮机油的使用维护情况作了调研与资料收集,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本导则。由于各单位情况不尽相同,在使用本导则时必须参考设备的类型和使用状况以及设备用油的特性,必要时还应参考制造厂家的说明。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电厂汽轮机系统用作润滑和调速的矿物油,也适用于水轮机调相机及给水泵等电站其他设备方面所用的矿物汽轮机油。 本导则的目的是为电厂设备操作人员评价油品在设备中的使用状况,做好油质监督维护工作提供指导。对油质评价的要求、油在使用中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及防止油质劣化的措施也作了必要的说明。本导则不适用于各种用作汽轮机润滑和调速的非矿物质的合成液体。 2引用标准 GB264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 GB/T265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 GB/T267石油产品闪点与燃点测定法(开口杯法) GB/T511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重量法) GB2537汽轮机油 GB7596电厂用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 GB7597电力用油(变压器油、汽轮机油)取样方法 GB7599运行中变压器油、汽轮机油酸值测定法(BTB法) GB7600运行中变压器油水分含量测定法(库仑法) GB7602运行中汽轮机油、变压器油T501抗氧化剂含量测定法(分光光度法) GB7605运行中汽轮机油破乳化度测定法 GB11120LTSA汽轮机油(防锈汽轮机油) GB11143加抑制剂矿物油在水存在下防锈性能试验法 GB/T12579润滑油泡沫特性测定法 SD313油中颗粒数及尺寸分布测量方法(自动颗粒计数仪法) SH/T0124含抗氧剂的汽轮机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 SH/T0308润滑油空气释放值测定法 颜色测定法 运行油开口杯老化测定法 油泥析出测定法 3汽轮机油的性能和变质

汽轮机油标准

NAS1638污染等级标准(100mL中的颗粒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厂用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 Quality criteria of turbine oils in service for power plants GB/T 7596-2000 代替GB 7596-1987 前言 本标准是对GB 7596-1987《电厂用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进行修订。该标准已经实施了十年,在工业生产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积累了一些新实践经验。但随着大容量汽轮机、水轮机日益增多,对汽轮机油质量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标准已不能完全适应生产的需要,因而有必要对该标准的内容进行相应的修订。 标准的修订工作主要依据国情和多年实践经验进行的。 主要修订内容有: 1.保留原标准八项指标,对闪点、水分两项指标做了修订; 2.新增加了颗粒度、气泡沫试验和空气释放值三项指标; 3.对补充油和混油规定做了补充和修订; 4.分别按机组容量划分不同检验周期和检验项目; 5.将运行中汽轮机油的防劣化措施作为提示的附录列入附录A中; 6.新增加的有关颗粒度标准作为提示的附录列入附录B中。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运行中变压器油的质量监督应符合本标准,同时替代GB 7596-1987。本标准附录A、附录B都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经贸委电力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热工研究院技术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热工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国家电力公司热工研究院、东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浙江电力试验研究院、西北电业管理局、贵州电力试验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桂兰、孟玉蝉、温念珠、王美文、张警钟、谢明礼。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厂用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 GB/T 7596-2000

电厂用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各部门电力汽轮机、水轮机和调相机所用的各种牌号的矿物汽轮机油和防锈汽轮机油(以下统称汽轮机油)。在运行过程中,应按本标准各项指标并使其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1 引用标准 GB 246 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 GB 265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 GB 267 石油产吕闪点测定法(开口怀法) GB 511 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重量法) GB 2537 汽轮机油 GB 7599 运行中变压器油、汽轮机油酸值测定法(BTB法) GB 7605 运行中汽轮机油破乳化度测定法 SY 1230 防锈汽轮机油 YS-21—1 液相锈蚀测定法 YS-25-1 运行油开口怀老化测定法 YS-27—1 油泥析出测定法 2 技术要求 2。1新汽轮机油的验收,应按GB 2537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司公标准SY 1230的质量规定进行。 2。2 运行中汽轮机油的质量标准必须与表1的规定相符。

表1 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 注:一般情况下外观目视;在必要时,按GB 511测定其含量。 3 常规检验周期和检验项目 3。1 对于运行中汽轮机油,应加强技术管理,建立必要的技术档案,要定期检验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预防劣化技术措施。 3。2 常规检验周期和检验项目按表2进行。 表2 运行中汽轮机油的常规检验周期和检验项目 注:①“检验项目"栏内的1、2……为表1中的技术指标项目序号. ②机组运行正常,可以适当延长检验周期,但发现汽轮机油中混入水分(或水轮机 用油浑浊)时,应培加检验次数,并及时采取措施. 3.3机组大修后,在起动之前,必须对用油按表1所列第1、2、3、4、5、7项进行检验;添加十二烯基丁二酸(746)或1号防锈复合剂时,应增加第6项检验。

电力用油试验方法

电力用油试验方法 1.闪点:试油在规定条件下加热,直到它的蒸气与空气的混合气接触火焰发生闪火时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 闪点测定法〔闭口杯法GB261-83〕:1.试油注入油杯时,试油和油杯的温度都不应高于试油脱水的温度。将试油注至油杯环状刻线处,盖上清洁、枯燥的杯盖,插入温度计,试油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升温:试油闪点低于50℃时,升温速度为1℃/min;试油闪点高于50℃时,开始加热速度要均匀上升,并定期搅拌。到预闪点前40℃时,调整加热速度,使在预计闪点前20℃时,升温速度能控制在2-3℃/min。试油温度到达预计闪点前10℃时,作点火试验。对于闪点低于104℃的试油,每升温1℃点火一次。闪点高于104℃以上的试油,那么每升温2℃点火一次。点火时停止搅拌,无论是否闪火,开盖时间不超过1.5s 。如不闪火继续搅拌,重复点火试验。在试油液面上出现蓝色火焰时,立即记下该温度。继续升高2℃再点火,如果再次出现闪火,那么前次闪火的温度,即为试油的闪点。 2.破乳化度: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同体积的试油与蒸馏水通过搅拌形成乳浊液,测定其到达别离〔即油、水分界面乳浊液层的体积等于或小于3mL时〕所需要的时间。 GB7605-87测定方法:1.在室温下向洁净的量筒内依次注入40mL蒸馏水和40mL试油,并将其置于已恒温至54±1℃的水浴中。把搅拌浆垂直放入量筒内,并时浆端恰在量筒的5mL刻度处。2.量筒恒温20分钟,即启动搅拌马达,同时开启秒表计时。搅拌5分钟,立即关停搅拌马达,迅速提起搅拌浆,并用玻璃棒将附着在浆上的乳浊液刮回量筒中。3.仔细观察油、水别离情况,当油、水分界面的乳浊层体积减至等于或小于3mL时。即认为油、水别离,从停止搅拌到油、水别离所需的时间即为该油的破乳化度。 3.酸值:中和1g试油酸性组分所需要的氢氧化钾毫克数称为酸值。 GB264-83试验方法〔BTB法〕:1.用锥形烧瓶称取试油8-10g〔称准0.01g〕。2.量取无水乙醇50mL倒入盛有试油的锥形烧瓶中,装上回流冷凝器,于水浴上加热,不断摇动下回流5min,取下锥形烧瓶参加0.2mLBTB指示剂,趁热以0.02-0.05mol/L的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成蓝绿色为止。记下所消耗的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毫升数。 BTB指示剂在碱性溶液中为蓝色,因试油带色的影响,其终点颜色为蓝绿色。 每次滴定从停止回流至滴定完所用的时间不超过3min。 取乙醇50mL按上述方法进行空白测定。 计算: X-试油的酸值,mgKOH/g; V-滴定试油消耗KOH乙醇溶液的体积,ml; V -滴定空白消耗KOH乙醇溶液的体积,ml; C-KOH乙醇溶液的浓度,mol/L; 56.1-KOH的分子量; G-试油的重量,g 4.水溶性酸:在试验条件下,试油与等体积蒸馏水混合摇动,取其水抽出液,通过比色确定其pH值。 GB7599-87试验方法〔比色法〕:1.量取50ml试油于250ml锥形瓶内,参加等体积预先煮沸的蒸馏水,加热〔禁用明火〕至70-80℃,并在此温度下摇动5min。

电力系统油质分析方法

电力系统油质分析方法 1.闪点 1.1.闪点定义: 闪点是指可燃性液体的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在接触火焰时,能发生短暂闪火的现象的最底温度。 1.2.测量闪点的目的: 闪点对运行油的监督是必不可少的项目,机组安全运行的一项控制项目。闪点降低表示油中有挥发性可燃气体产生;这些可燃气体往往是由于电气局部过热,电弧放电造成绝缘油在高温下热裂解而产生的。通过闪点的测定可以及时发现的故障。同时对新充入设备及检修处理后的变压器油来说,测定闪点也可防止或发现是否混入了轻质馏分的油品,从而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 1.3闪点的测定 1.3.1开口闪点测定 1.3.1.1仪器的原理 该仪器按照ASTMD92(GB/T3536-83)、GB/T267-88方法规定的升温曲线,由CPU控制加热器对样品加热,蓝色LCD显示器显示状态、温度、设定值等,在样品温度接近闪点值时,CPU控制气路系统自动打开气阀,自动点火,自动划扫。在出现闪点时仪器自动锁定闪点值,继续升温至出现燃点值,仪器锁定,屏幕显示闪点值、燃点值并打印结果,有声音提示。同时,自动对加热器进行冷却。 1.3.1.2仪器使用方法 样品测试 1)调整点火杆的火焰: 选择“仪器检验”菜单,再选择“气阀”,按“确认”键(打开气阀),再选择“点火器”,按“确认”键(点火器加热丝亮),调整燃气气阀,使点火杆火焰符合标准方法要求(φ4mm 左右)。选择“点火杆”按“确认”键使点火杆左右移动,以上过程可重复2~3次,以保证点火杆的火焰正常点燃。注意:点火器加热时间不应超过6秒,以免烧坏。同时,应使气阀处于关闭状态,点火杆返回左边,再进行以下操作。 2)设定方法:选择“返回”,按“确认”键回到主菜单选择所需要方法。并选择是否测试燃点。

汽轮机油的检测项目

汽轮机油的检测项目 汽轮机是透平机的一种,透平机是电厂发电的重要设备,是电厂发电的命脉。汽轮机购买成本高,维护更重要,因为汽轮机故障引起的停机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根据GE公司1991年的研究,电厂停产的故障当中,20%是因为透平机的故障,而这20%的故障当中,19%又与润滑系统的问题相关,而对于发展中国家,如果不重视维护油液,可能因此而导致更多问题。由于润滑系的重要,电厂普遍对润滑油进行监测。 如果维护得当,汽轮机油的使用寿命一般在10到20年。但是,维护方法对汽轮机油的使用寿命影响很大,汽轮机油用量很大,并且采用集中润滑方式,如果油液出问题,很容易造成大量损失,并且引起多个系统部件出问题,因此,使用中,必须对汽轮机油的理化性能进行监测,并且新油和在用油都需要检测。 ASTM包含了汽轮机油检测的一系列方法,其中ASTM D4378-97是专门针对汽轮机油和燃汽轮机油的标准检测说明,下面列出了新油和在用汽轮机油性能指标检测中的一些重要项目: 1)黏度检测(ASTM D445) 黏度(Vsicosity)是所有润滑油最重要的一项性

质指标,润滑油根据黏度划分牌号,具体的设备,会要求一个特定号数(黏度等级)的润滑油,当黏度不适合设备要求时,润滑油也就不能提供正常的保护,因此黏度是润滑油油质检测的一个重要方面。黏度过低会引起磨损,而黏度过高会影响叶片和轴承转动中的稳定,引起震动。 透平油在使用中,很多因素会导致黏度变化,因此我们需要监测黏度,黏度的变化主要是增加或者降低,当超出允许的变化范围时,油质被视为不合格,一般来说,允许的黏度变化范围是新油的黏度±5%以内(参照ASTM D4378-97的规定)。汽轮机油的黏度至少一个季度检测一次,如果使用时工况比较恶劣,应酌情缩短检测周期。 2)黏度指数(ASTM D2270) 黏度指数(VI)表现的是润滑油在温度变化中黏度的稳定程度,润滑油的黏度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升高,油变稀(粘度变小),温度降低,油变黏稠(黏度增加)。黏度指数较高的润滑油,在温度变化中,黏度相对更稳定,变化程度较小。大部分厂家都要求透平油的黏度指数至少达到90。 汽轮机油里一般都不含黏度指数改进剂,因此使

汽轮机润滑油相关指标及讲解

汽轮机润滑油相关指标及讲解

汽轮机油指标:指标参数 序号运动粘度(40℃)mm ²/s: 28.8-35.2 1 闪点不低于180℃ 2 倾点不高于-7℃ 3 酸值 不大于 0.3mgKOH/g 中和1克中含有相 关酸所需氢氧化钾 4 杂质不高于NAS8级 5 水份100mg/L 6 抗乳化性(54℃), 15min 不大于40-37-3 40ml:40ml 15分钟 7 泡沫特性(24℃) 15min 600/0 泡沫倾向/泡沫稳定性) (ml/ml) 8 氧化安定性不小于1500 氧化后酸值( 氢氧化钾) 0.2mgKOH/g 9 液相锈蚀试验无锈 10 腐蚀试验(铜片, 100℃,3h) 1 11 空气释放值(50℃)不大于5 min 美国航空航天工业联合会(AIA)1984年1月发布的NAS1638标准NAS1683:每100ml内最大颗粒数单位:微米 直径级数5-15 15-25 25-50 50-100 100以 上 00 125 22 4 1 0 0 250 44 8 2 0

1 500 89 16 3 1 2 1000 178 32 6 1 3 2000 356 63 11 2 4 4000 712 126 22 4 5 8000 1425 253 45 8 6 16000 2850 506 90 16 7 32000 5700 1012 180 32 8 64000 11400 2025 360 64 9 128000 22800 4050 720 128 10 256000 45600 8100 1440 256 11 512000 91200 16200 2880 512 12 1024000 182400 32400 5760 1024 倾点

透平油检验规程

第二部分透平油检验规程 目录 一范围…………………………………………………………………………… 25 二引用标准………………………………………………………………………… 25 三技术要求………………………………………………………………………… 25 四常规检验周期和检验项目……………………………………………………… 26 五试验方法 1)取样方法………………………………………………………………………… 26 2)透明度测定法…………………………………………………………………… 27 3)酸值……………………………………………………………………………… 27 4)液相腐蚀………………………………………………………………………… 28 5)颗粒度……………………………………………………………………………

30 六关于补充油或不同牌号油混合使用的规定………………………………… 31 附录A(提示的附录) 有关油的颗粒度(清洁度或污染度)标准……………………………………… 32

一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水轮机发电机和大坝闸门启闭机所用的各种牌号的矿物汽轮机油和防锈汽轮机油(以下统称汽轮机油)。在运行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对上述油品规定了常规校验项目、周期及必须达到的质量监督标准。 二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GB264—83 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 GB265—88 石油产品运动度测定法计算法 GB267—88 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法(开口杯法) GB7599—87 运行中汽轮机油酸值测量法(BTB法) GB7596—08 电厂用汽轮机油质量标准 SD313—89 油中颗粒数及尺寸分布测量法(自动颗粒计数仪法) DL 429.7—91 油泥析出测定法 三技术要求 3.1 新汽轮机油的验收应按GB11120—89 L—TSA汽轮机油验收;对从国外进口的汽轮机油按国际标准验收或合同规定的指标进行验收。 3.2 运行中汽轮机油的质量标准符合下表规定。 运行中汽轮机油的质量标准

《油化验规程》word版

油化验规程 第一节总则 1.1概述 电厂油务工作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用油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电力生产的安全经济运行。如果油品监督维护不当,就会使油品严重劣化,从而产生严重危害。因此,必须 对用油品质进行有效的监控。我公司油务监督工作主要包括:新油的验收,运行油的质量监督及设备检修时油质的监督和验收。 1.2油品检验项目及质量标准 1.2.1入炉燃油的检验项目及质量标准(见表1-1) 表1-1 入炉燃油检验项目及质量标准 序号项目 轻柴油牌号及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检验周期10 0 -10 -20 -35 -50 1 水分,%(m/m)不大于痕迹GB/T260 每月一次 2 机械杂质,% 无GB/T511 每月一次 3 密度(20),℃,kg/m3实测GB/T188 4 每月一次 4 酸值,mgKOH/100mL 不大于0.2 GB/T380 每月一次 5 运动粘度(20℃), mm2/s 3.0~8.0 2.5~8.0 1.8~7.0 GB/T265 每季度一次 6 凝点,℃不高于10 0 -10 -20 -35 -50 GB/T510 每季年一次 7 闪点(闭口),℃不低于55 不低于45 GB/T261 每季度一次 8 馏程: 50%回收温度,℃不高于 90%回收温度,℃不高于 95%回收温度,℃不高于 30 355 365 GB/T6536 每季度一次 备注(1)定期测定一次入炉燃油混合样的水分和密度; (2)1、2项可用目测法,即将试样注入100mL玻璃量筒中,在室温(20℃±5℃)下观察,应当透明,没有悬浮和沉降的水分及机械杂质。 1.2.2运行中汽轮机油检验项目及质量标准(见表1-2) 表1-2 运行中汽轮机油检验项目及质量标准 序号项目质量标准检验方法检验周期 1 外状(透明度)透明外观目视 每周至少一次 新设备投运前或大修后 2 运动粘度(40℃),mm2/s 与新油原始测 值偏离≤20% GB/T265 每半年一次 新设备投运前或大修后 3 闪点(开口杯),℃与新油原始测GB/T267 每半年一次

电力用油质量标准、试验方法及管理

电力用油质量标准、试验方法及管理 LT

GB/T 6541 石油产品油对水界面张力测定方法(圆环法) GB 7598 运行中变压器油、汽轮机油水溶性酸测定法(比色法) GB 7599 运行中汽轮机油、变压器油酸值测定方法(BTB) GB 7600 运行中变压器油水分测定法(库仑法)GB 7602 运行中汽轮机油、变压器油抗氧化剂含量测定法(分光光度法) GB/T 11142 绝缘油在电场和电离作用下析气性测定法 SH/T 变压器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 DL 421 绝缘油体积电阻率测定法 DL 429.2 颜色测定方法 DL 429.6 运行油开口杯老化测定方法 DL 429.7 油泥析出测定法 DL 429.9 绝缘强度测定法 GB/T 17623-1998 绝缘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法 GB/T7596-2000 电厂用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 GB/T 7595-2000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标准

DL/T722-2000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 GB/T 2536-1990变压器油 GB/T 14542–93运行中变压器油维护管理导则DL/T 596-1996 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2、3六氟化硫监督采用的技术标准 GB12022—89 六氟化硫新气质量标准 DL/T595-1995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气体监督细则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GB 12022-89 工业六氟化硫 2、4 汽轮机油采用的技术标准: GB/T 264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方法 GB/T 7605-1987 运行中汽轮机油破乳化度测定法 DL 429.7 油泥析出测定法 DL 429.2 颜色测定方法 GB/T 11143-1989 加抑制剂矿物油在水存在下防锈性能试验法 GB/T 14541-1993 电厂运行中汽轮机用矿物油维护管理导则 GB/T 7596-2000 电厂用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

油、气取样与分析规程

油、气取样化验试验规程(仅供参考) 目录 1电力用油(变压器油、汽轮机油)取样方法 (GB 7597-2007) 2 油试验方法 2.1 运行中变压器油的闪点测定法(闭口杯法)(GB/T261-83)2.2 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 (BTB法) (GB/T 7599-87)2.3 运动粘度测定法 (GB/T 265-88) 2.4 运行中汽轮机油闪点测定法(开口杯法) (GB/T 267-88) 2.5 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 (GB/T 510-83) 2.6 新变压器油密度测定法(密度计法) (GB/T 1884-92) 2.7 石油产品油对水界面张力测定法(圆环法) (GB/T 6541-86) 2.8 运行中变压器油、汽轮机油水溶性酸测定法(比色法) (GB 7598-87) 2.9 水溶性酸测定法(酸度计法) (DL 429.2-91) 2.10 运行中绝缘油及汽轮机油中水分含量测定法(库仑法)(GB 7600-87) 2.11 运行中汽轮机油破乳化度测定法 (GB 7605-87) 2.12 运行中汽轮机油的液相防锈性能试验法 (GB/T 11143-89) 2.13 绝缘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法 (GB/T 17623-1998) 2.14 透明度测定法 (DL 429.1-91) 2.15 油泥析出测定法参照 (DL 429.7-91) 3 六氟化硫取样

4 六氟化硫试验方法 4.1 密度的测定 4.2 导热系数的测定 4.3 六氟化硫气体湿度测定法(重量法) (DL/T914-2005) 4.4 六氟化硫气体湿度测定法(电解法) (DL/T915-2005) 4.5 高压开关六氟化硫气体密封试验方法(GB/T 11023)

电力用油质量标准、试验方法及管理

电力用油质量标准、试验方法及管理

————————————————————————————————作者:————————————————————————————————日期:

国能浚县生物发电有限公司 National Bio Energy XunXian Go., Ltd. 电力用油质量标准、试验方法及 六氟化硫管理制度 2006-12-00 发布2006-00-00实施国能浚县生物发电有限公司发布

油务管理制度 1.适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我厂生产用油及六氟化硫的管理职责、管理内容与质量要求、采用的技术标准和导则。 本制度适用于生产用新油(六氟化硫)验收、运行油(六氟化硫)的监督及维护管理。 2.油质化验和管理采用的技术标准和导则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如果所引用的标准有新的版本,新版本自动生效。 2.1 GB 7597-87 电力用油(汽轮机油、变压器油)取样方法(机械油及抗燃油参照执行)2.2 绝缘油采用的技术标准 GB/T 261 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方法(闭口杯法) GB/T 264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方法 GB/T 507 绝缘油介电强度测定方法 GB/T 510 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方法 GB/T 5654 液体绝缘材料工频相对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因数和体积电阻率的测量 GB/T 6541 石油产品油对水界面张力测定方法(圆环法) GB 7598 运行中变压器油、汽轮机油水溶性酸测定法(比色法) GB 7599 运行中汽轮机油、变压器油酸值测定方法(BTB) GB 7600 运行中变压器油水分测定法(库仑法) GB 7602 运行中汽轮机油、变压器油抗氧化剂含量测定法(分光光度法) GB/T 11142 绝缘油在电场和电离作用下析气性测定法 SH/T 变压器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 DL 421 绝缘油体积电阻率测定法 DL 429.2 颜色测定方法 DL 429.6 运行油开口杯老化测定方法 DL 429.7 油泥析出测定法 DL 429.9 绝缘强度测定法 GB/T 17623-1998 绝缘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法 GB/T7596-2000 电厂用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 GB/T 7595-2000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标准 DL/T722-2000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 GB/T 2536-1990变压器油 GB/T 14542–93运行中变压器油维护管理导则 DL/T 596-1996 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2、3六氟化硫监督采用的技术标准 GB12022—89 六氟化硫新气质量标准 DL/T595-1995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气体监督细则 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GB 12022-89 工业六氟化硫 2、4 汽轮机油采用的技术标准: GB/T 264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方法 GB/T 7605-1987 运行中汽轮机油破乳化度测定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