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一数学暑假预科讲义第9讲幂函数拔高班学生版

最新高一数学暑假预科讲义第9讲幂函数拔高班学生版
最新高一数学暑假预科讲义第9讲幂函数拔高班学生版

最新高二数学暑假预科讲义 第十一讲 导数初步 中等学生版

目录 第十一讲 导数的概念与运算 (2) 考点1:导数的定义 (2) 题型一:求平均变化与瞬时变化率 (2) 考点2:导数的运算 (5) 题型二:导数运算 (5) 题型三:()f a '实际是一个数 (8) 课后综合巩固练习 (9)

第十一讲 导数的概念与运算 考点1:导数的定义 1.函数的平均变化率: 一般地,已知函数()y f x =,0x ,1x 是其定义域内不同的两点,记10x x x ?=-, 10y y y ?=-10()()f x f x =-00()()f x x f x =+?-, 则当0x ?≠时,商 00()()f x x f x y +?-?= 称作函数()y f x =在区间[,]x x x +?(或00[,]x x x +?)上的平均变化率. 2.函数的瞬时变化率、函数的导数: 设函数()y f x =在0x 附近有定义,当自变量在0x x =附近改变量为x ?时,函数值相应的改变00()()y f x x f x ?=+?-. 如果当x ?趋近于0时,平均变化率 00()() f x x f x y x x +?-?= ??趋近于一个常数,那么常数称为函数()f x 在点0x 的瞬时变化率. “当x ?趋近于零时,00()() f x x f x x +?-?趋近于常数l ”可以用符号“→”记作: “当0x ?→时, 00()()f x x f x l x +?-→?”,或记作“000()() lim x f x x f x l x ?→+?-=?”,符号 “→”读作“趋近于”. 函数在0x 的瞬时变化率,通常称为()f x 在0x x =处的导数,并记作0()f x '. 这时又称()f x 在0x x =处是可导的.于是上述变化过程,可以记作 “当0x ?→时,000()()()f x x f x f x x +?-'→?”或“0000()() lim ()x f x x f x f x x ?→+?-'=?”. 题型一:求平均变化与瞬时变化率 例1.(1)(2018春?道里区校级月考)已知一质点的运动方程为22s t =-,则该质点在一段时间[0,2]内的平均速度为 .

给新高一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些建议

给新高一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些建议(转) 在以往的高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一类问题,不少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一进入高中,经过一段时间后,数学成绩出现一定的滑坡。下面就如何适应高中数学学习这个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 学习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区别 高一数学教材内容比初中在“量”与“度”上的急剧增加,老师在单位时间内要传授知识信息量增多,对知识的难度加深。而且高中由于受客观上的高考压力与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体系的影响,实际难度并未下降。其概念繁多,定理严密,语言精简、抽象,逻辑推理、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明显提高,知识面加宽,难度加大,习题类型多,计算量大,解题方法灵活多变,而且增加了应用性的问题,加大了高、初中数学教材内容之间的距离,增添了新高一学生学习的难度。 在初中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讲解详细,常把许多问题的解决建立为固定的思维模式,而且各类题型反复练习,学生渐渐养成了“依葫芦画瓢”的抄录式的学习方法。而高中数学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善于归纳总结规律,在思维的灵活性、可延伸性、创造性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思维方式的转换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给高一数学的学习形成了思维障碍。 初中数学学习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反复讲解并多次演练。而且高中数学较为抽象,教学偏重于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新知识的消化、巩固等方面的时间较少,对学生的接受能力、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要求和初中相比有一个大的飞跃,这就使得刚入高中的学生不容易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因而会产生学习障碍。 树立学好高中数学的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进入高中就必须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远大的理想,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可以阅读一些数学历史,体会数学家的创造所经历的种种挫折、数学家成长的故事和他们在科学技术进步中的卓越贡献,也可请高二、高三的优秀学生讲讲他们学习数学的方法,以此激励自己积极思维,勇于进取,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进入高中就要有一定的紧迫感。提倡课前预习,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课堂上要求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参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及时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课后通过反复阅读书本,查阅有关资料,以强化对基本概念、原理、整个知识网络的理解与记忆并独立完成本节课的作业。每学完一单元、章节的内容都应仔细阅读课本的小结,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学习上要团结互助,形成集体的合力解决问题。 重视自身的学习经验总结,改进原有的学习方法 为了解决好高一数学学习“开头难”的特点,学习中要注意几点: ①、制订一个合理的计划。开学前可以先阅读一下课本,认真制定好本学期的学习计划,心理上有一个准备。 ②、做好新旧知识的对比。应力求做到新的概念、定理,都要先复习初中已学过的相关知识,把它贯穿在高中课程中,使新旧知识互相促进,共同巩固,达到知识的深化与能力的培养。 ③、重视数学概念的学习。对高一接触到抽象的集合语言、函数语言等概念第一章就有概念38个,数学符号22个。由于概念之间的联系紧密,后一个概念往往是建立在前一个概念的基础上,逻辑性强,所以要透彻每一个概念,对于概念中的关键字眼要反复推敲,找出其关键点,逐渐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如集合的学习中,集合的元素的选择应该广泛化,而不单单以纯数学模型(数、形、式)为元素;集合的并、交、补集运算,可用文氏图、

最新高一数学暑假预科讲义 第2讲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 基础教师版

第二讲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 考点1: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集 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不等式,称为一元二次不等式.比如: 250x x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一般形式:20ax bx c ++>(0)a ≠或20ax bx c ++<(0)a ≠. 设一元二次方程2 0(0)ax bx c a ++=>的两根为12x x 、且12x x <,则不等式 20ax bx c ++>的解集为{} 21x x x x x ><或,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为 {}21 x x x x << 2.对于一元二次方程2 0(0)ax bx c a ++=>的两根为12x x 、且12x x ≤,设 ac b 42-=?,它的解按照0>?,0=?,0的图像与x 轴的位置关系也分为三种情况.因此我们分三种情况来 讨论一元二次不等式2 0ax bx c ++>(0)a >或2 0ax bx c ++<(0)a >的解集. 24b ac ?=- 0>? 0=? 0a )的图象 20(0)ax bx c a ++=>的根 有两相异实根 )(,2121x x x x < 有两相等实根 a b x x 221-== 无实根 的解集 )0(02>>++a c bx ax {}2 1 x x x x x ><或 ???? ??-≠a b x x 2 R 的解集 )0(02><++a c bx ax {}21 x x x x << ? ?

3.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步骤 (1)先看二次项系数是否为正,若为负,则将二次项系数化为正数; (2)写出相应的方程2 0ax bx c ++=(0)a >,计算判别式?: ①0?>时,求出两根12x x 、,且12x x <(注意灵活运用因式分解和配方法); ②0?=时,求根a b x x 221-==; ③0?<时,方程无解 (3)根据不等式,写出解集. 题型一: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例1. 解下列一元二次不等式 (1)250x x -<; (2)2440x x -+>; (3)2 450x x -+-> 【解析】(1)方法一:因为2 (5)410250?=--??=> 所以方程2 50x x -=的两个实数根为:10x =,25x =函数2 5y x x =-的简图为: 因而不等式2 50x x -<的解集是{|05}x x <<. 方法二:2 50(5)0x x x x -???-? 解得05x x >???,即05x <<或x ∈?.因而不等式2 50x x -<的解集是{|05}x x <<. (2)方法一:因为0?=,方程2 440x x -+=的解为122x x ==. 函数2 44y x x =-+的简图为:

高一预科班数学

1.1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校爱好足球的同学组成一个集合 B.{1,2,3}是不大于3的自然数组成的集合 C.集合{1,2,3,4,5}和{5,4,3,2,1}表示同一集合 D.数1,0,5,1 2,3 2, 6 4, 1 4组成的集合有7个元素 2.若集合A={-1,1},B={0,2},则集合{z|z=x+y,x∈A,y∈B}中的元素个数为() A.5个B.4个C.3个D.2个 3.下列四个关系中,正确的是() A.a∈{a,b} B.{a}∈{a,b} C.a?{a} D.a?{a,b} 4.集合M={(x,y)|xy<0,x∈R,y∈R}是() A.第一象限内的点集B.第三象限内的点集 C.第四象限内的点集D.第二、四象限内的点集 5.若A={(2,-2),(2,2)},则集合A中元素的个数是() 集合

A.1个B.2个C.3个D.4个 6.集合M中的元素都是正整数,且若a∈M,则6-a∈M,则所有满足条件的集合M共有() A.6个B.7个C.8个D.9个 7.下列集合中为空集的是() A.{x∈N|x2≤0} B.{x∈R|x2-1=0} C.{x∈R|x2+x+1=0} D.{0} 8.设集合A={2,1-a,a2-a+2},若4∈A,则a=() A.-3或-1或2 B-3或-1 C.-3或2 D.-1或2 9.集合P={x|x=2k,k∈Z},Q={x|x=2k+1,k∈Z},M={x|x =4k+1,k∈Z},若a∈P,b∈Q,则有() A.a+b∈P B.a+b∈Q C.a+b∈M D.a+b不属于P、Q、M中任意一个 10.由下列对象组成的集体,其中为集合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不超过2π的正整数;②高一数学课本中的所有难题; ③中国的高山;④平方后等于自身的实数; ⑤高一(2)班中考500分以上的学生. 11.若a=n2+1,n∈N,A={x|x=k2-4k+5,k∈N},则a与A 的关系是________.

新高一数学暑假衔接课程

新高一数学衔接课程说明 课程目标 初高中数学无论是在知识的广度和难度上,还是在学习方法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刚升入新高 一的学生来说,在学习中存在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比如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因此我们编写了这套《初高 中数学衔接课程》,旨在解决以上问题. 1.补充初高中脱节的数学知识、需要加深的初中数学知识等,为高中学习铺路搭桥. 2.学习集合与函数等知识,使新高一的学生了解高中数学的基本特点、要求、学法及教学方法; 3.培养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自信心. 适用对象 新高一学生 课时安排 授课时间:7-8月,共计10-15次课,20小时(一对一)或30小时(班组课). 课程特色 以初中所学知识为起点,逐步过渡到高一知识,注重在初高中知识之间搭台阶,平稳起步;对于高中 新知识,注重对概念、定理、公式的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在知识衔接的同时,注重学习方法、学习习惯 的衔接.课程结构 第1讲数与式 第2讲一元二次方程与韦达定理 第3讲一元二次函数与二次不等式 第4讲集合的基本概念 第5讲集合的基本运算 第6讲集合的综合复习 第7讲函数的概念与定义域

第8讲 求函数的值域 第9讲 函数的解析式 第10讲 函数的表示方法及值域综合复习 第11讲 函数的单调性(1) 第12讲 函数的单调性(2) 第13讲 函数的奇偶性 第14讲 指数运算 第15讲 对数运算 第1讲 数与式 知识点一:乘法公式 我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了下列一些乘法公式: (1)平方差公式 22()()a b a b a b +-=-; (2)完全平方公式 222 ()2a b a ab b ±=±+. 我们还可以通过证明得到下列一些乘法公式: (1)立方和公式 2233()()a b a ab b a b +-+=+; (2)立方差公式 2233()()a b a ab b a b -++=-; (3)三数和平方公式 2222()2()a b c a b c ab bc ac ++=+++++; (4)两数和立方公式 33223 ()33a b a a b ab b +=+++; (5)两数差立方公式 33223 ()33a b a a b a b b -=-+-. 【典型例题】: (1)计算: 22)31 2(+-x 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222(42)a b a ab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2232(964)x y x xy y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23(469)x x x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式1:利用公式计算 (1))916141(312 1 2++??? ??-m m 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222()()a b a ab b a b a ab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暑假数学预科讲义

第一讲:万能解题公式(1) 1、数学学习的特点:知识是基本要求;能力是数学的灵魂 2、解题思路是皇冠上的明珠 3、万能解题公式的渊源 第一步是高中时的几何题练习 第二步是十年前的首次提出 第三步一道98%的人都不会做的题目有了十多种解法 第四步是最近这几年的反复琢磨,有了更深的体会,特别是对于第三条有了更多的深入的理解与丰富的内涵,这是一个人的才能最集中的反映 4、万能解题公式的基本内容 第一、从结论出发:这是万能解题公式的核心 第二、必要时对结论作变形处理:这是上一个的要求 第三、对已知条件充分、集中、灵活的运用 4、经典的题目的讲解 已知△ABC,∠B=2∠C,AD⊥BC,M为BC中点,求DM=二分之一AB

第二讲:万能解题公式(2) 以八年级培优教材作为主要的内容 讲解万能解题公式 如何叫做从结论出发、如何叫做必要时对结论作变形处理、如何叫做对已知条件进行充分、集中、灵活运用,具体题目练习演示,让学生从中学习、体验 四道题目 第三讲:常见的结论类型 常见的八大杰伦类型 1、求角度 2、求长度 3、角度相等 4、长度相等 5、线段之比(或者之积)相等 6、求最值(二次函数、均值不等式、垂线段最短、各种具体的问题等) 7、证切线 8、证线段之间关系(平行、垂直等) 9、主要项为平方项 10、将军饮马问题 第四讲:常见的几何结构 1、角平分线 2、中线

3、嵌套结构 4、旋转问题 5、弦切角 6、燕子结构 7、双相似结构 8、正方形 9、等边三角形 10、定角对定弦 11、相交弦 12、切割线定理 13、射影定理 14、转化为半圆上的角度 15、圆内接四边形 16、75°、15° 17、重要的数学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设未知数的思想;转移替换的思想;一题多解的思想;圆的思想;解析几何的思想;特殊值法 18、 第五讲:相似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 几种类型:角角;边边边;边角边 关键是灵活运用

最新高二数学暑假预科讲义 第六讲 空间向量 基础学生版

目录 空间向量的概念与运算 (2) 考点1:空间向量的运算 (2) 题型一:空间向量的运算 (3) 考点2: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垂直 (5) 题型二:空间向量证明线面平行、垂直 (5) 考点3:用空间向量求点面距离与线面角 (7) 题型三:空间向量求点面距离 (8) 题型四:空间向量求线面角 (9) 考点4:用空间向量求二面角 (11) 课后综合巩固练习 (12)

空间向量的概念与运算 考点1:空间向量的运算 1.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向量运算与平面向量类似; 2.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 共线向量定理:对空间两个向量a ,b (0b ≠),a b ∥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x ,使a xb =. 共面向量:通常我们把平行于同一平面的向量,叫做共面向量. 共面向量定理:如果两个向量a ,b 不共线,则向量c 与向量a ,b 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的一对实数x ,y ,使c xa yb =+. 空间向量分解定理:如果三个向量a ,b ,c 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一向量p ,存在唯一一个有序实数组x ,y ,z ,使p xa yb zc =++. 表达式xa yb zc ++,叫做向量a ,b ,c 的线性表示式或线性组合. 上述定理中,a ,b ,c 叫做空间的一个基底,记作{}a b c ,,,其中a b c ,,都叫做基向量. 由此定理知,空间任意三个不共面的向量都可以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 四点共面定理:设点O 为空间任意一点,点A B C ,,是空间不共线的三点,又点P 满足等式: OP xOA yOB zOC =++,其中x y z ∈R ,,, 则P A B C ,,,四点共面的充要条件是1x y z ++=. 3.两个向量的夹角: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b , ,在空间任取一点O ,作OA a =,OB b =,则AOB ∠叫做向量a 与b 的夹角,记作a b ??, .通常规定0πa b ??≤,≤. 在这个规定下,两个向量的夹角就被唯一确定了,并且a b b a ??=??, ,. 如果90a b ??=?, ,则称a 与b 互相垂直,记作a b ⊥. 4.两个向量的数量积: 已知空间两个向量a ,b ,定义它们的数量积(或内积)为:cos a b a b a b ?=??, 空间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具有如下性质: ⑴ 0a b a b ??=;⑵ 2 a a a =?;⑶ a b a b ?≤. 空间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满足如下运算律: ⑴ ()()a b a b λλ?=?;⑵ a b b a ?=?;⑶ ()a b c a c b c +?=?+?.

高一数学预科

高一数学预科资料 前 言 课时安排: 第 一 讲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及集合间的基本关系(2) 第十四讲 幂函数 第十五讲 二次函数(加强)及单元自测 第一讲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 I 、引入 在小学和初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一些集合,例如: (1)自然数的集合; (2)有理数的集合; (3)不等式37<-x 的解的集合;

(4)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到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即 ); (5)到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即 ) II 、新授 一、集合的概念: 新教材: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 ),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set ) (简称为集 )。 旧教材: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简称集。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叫做这个 集合的元素。 例1:判断下列哪些能组成集合。 (1)1~20以内的所有质数; (2)我国从1991~2003年的13年内所发射的所有人造卫星; ( ( ( ( 1 2 3A 的4 全体整数组成的集合称为整数集,记作 有理数组成的集合称为有理数集,记作 ; 全体实数组成的集合称为实数集,记作 。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 我们可以用自然语言描述一个集合,还可以用列举法、描述法等来表示集合。 1、 列举法 概念:把集合中的元素一 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 }”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 自然语言描述:“地球上的四大洋”组成的集合 列举法: 自然语言描述:“方程0)2)(1(=+-x x 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列举法: 例2、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 (2)方程x x =2 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 合; (3)由1~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 问:(1)你能用自然语言描述集合{2,4,6,8}吗? (2)你能用列举法表示不等式37<-x 的解集吗? 2、描述法 我们不能用列举法表示不等式37<-x 的解集,因为这个集合中的元素是列举不完的。但是,我们可以用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来描述。 为例31a 的2 3 四、思考(本题仅供参考) 4、设集合M = {z y x y x z z ∈-=,,|2 2 }。 (1)试验证5和6是否属于集合M ; (2)关于集合M ,还能得到什么结论吗? 五、家庭作业 1、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数}: (2){(y x ,)|6=+y x ,N y x ∈,}:

最新高一数学暑假预科讲义 第2讲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 拔高教师版

目录 第二讲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 (2) 考点1: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集 (2) 题型一: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3) 题型二: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4) 题型三:一元二次不等式的逆向运用 (7) 题型四:一元二次不等式恒成立问题 (8)

第二讲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 考点1: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集 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不等式,称为一元二次不等式.比如: 250x x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一般形式:20ax bx c ++>(0)a ≠或20ax bx c ++<(0)a ≠. 设一元二次方程2 0(0)ax bx c a ++=>的两根为12x x 、且12x x <,则不等式 20ax bx c ++>的解集为{} 21x x x x x ><或,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为 {}21 x x x x << 2.对于一元二次方程2 0(0)ax bx c a ++=>的两根为12x x 、且12x x ≤,设 ac b 42-=?,它的解按照0>?,0=?,0的图像与x 轴的位置关系也分为三种情况.因此我们分三种情况来 讨论一元二次不等式2 0ax bx c ++>(0)a >或2 0ax bx c ++<(0)a >的解集. 24b ac ?=- 0>? 0=? 0a )的图象 20(0)ax bx c a ++=>的根 有两相异实根 )(,2121x x x x < 有两相等实根 a b x x 221-== 无实根 的解集)0(02>>++a c bx ax {}2 1 x x x x x ><或 ???? ??-≠a b x x 2 R 的解集 )0(02><++a c bx ax {}21 x x x x << ? ?

高一数学预科班资料

高一数学预科班资料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前言 课时安排: 第一讲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第二讲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第三讲集合的基本运算(一) 第四讲集合的基本运算(二) 第五讲一次函数、一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 第六讲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 第七讲函数的概念 第八讲函数的表示法 第九讲单调性与最大(小)值 第十讲奇偶性 第十一讲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第十二讲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第十三讲对数与对数运算 第十四讲对数性质的应用 第十五讲小结与测试 资料说明: 本资料适用于高一预科班,内容为必修1的前半部分内容,授课对象为初三升入高一的学生,他们在很大程度上还没适应高中的学习,所以本资料紧扣教材,有点象教师的教案,有点象教材,也可作为学生听课笔记。每一讲的每一道题如果都讲解,可能没有这么多的时间,再者学生层次不一,拓广探索的题可选上,思考题可不上(仅供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和数学学习兴趣的同学参考),请上课教师斟酌考虑,自行安排。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资料有不足之,敬请各位同仁多提宝贵意见,不胜感谢。

第一讲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I 、引入 在小学和初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一些集合,例如: (1)自然数的集合; (2)有理数的集合; (3)不等式37<-x 的解的集合; (4)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到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即 ); (5)到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即 ) II 、新授 一、集合的概念: 新教材: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 ), 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 集合(set )(简称为集 )。 旧教材: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简称集。集合中的每一个对 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例1:判断下列哪些能组成集合。 (1)1~20以内的所有质数; (2)我国从1991~2003年的13年内所发射的所有人造卫星; (3)金星汽车厂2003年生产的所有汽车; (4)2004年1月1日之前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所有国家; (5)所有的正方形; (6)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定长d 的所有的点; (7)方程0232=-+x x 的所有实数根; (8)新华中学2004年9月入学的所有的高一学生; (9)身材较高的人; (10){1,1}; (11)我国的大河流; 问:(1){3,2,1}、{1,2,3}、{2,1,3}这三个集合有何关系? (2){{1,2},{2,3},{2,4},{3,5}}是否为一个集合? 点评:

新高一数学预科基础班第12讲 分数指数幂(jt)

分数指数幂 【知识要点】 1.整数指数幂的定义 2.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1)n m n m a a a +=? (2) mn n m a a =)( (3))0,(≠>=-a n m a a a n m n m (4)m m m b a ab =)( 3.根式 (1)平方根 (2)立方根 (3)n 次方根 4.根式的运算性质: ①当n 为任意正整数时,(n a )n =a. ②当n 为奇数时,n n a =a ;当n 为偶数时,n n a =|a|=???<-≥)0() 0(a a a a . 5.分数指数幂: (1)分数指数幂与根式的转化 ①正分数指数幂的规定: )1,0(1>∈>=+n N n a a a n n 且;n m N n m a a a n m n m 且 、,,0(+∈>= 为既约分数). ②负分数指数幂规定: 。 为既约分数且 、),,0(1 1n m N n m a a a a n m n m n m +-∈>= = ③0的正分数指数幂为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2)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设βα、,0,0>>b a 是有理数,则βαβα+=?a a a 、αββαa a =)(、 αααb a ab ?=)(. 【经典例题】 例1 求值: (1)①33)8(-= ; ②2)10(-= ; ③44)3(π-= ; ④)()(2b a b a >-= (2)①2 12= ②2 1) 49 64( - = ③4 3 10000- = ④3 2 )27 125(-=

例2 求值: (2)5.021 20)01.0()4 12(2)532(-?+- - (3)21 75.003 125.016)8 7 (064.0++--- . 例3 化简(式中字母都是正数): )())(1(4 14 12 12 1 y x y x -÷- (2

最新高一数学预科班第一次课

第一节集合的含义与关系 知识点:(1)集合:某些指定的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常用大写字母A、B、C 等来表示. (2)常用的数集及记法: ①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 ②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合.记作 ③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 ④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 ⑤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 (3)元素及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元素:集合中的每个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常用小写字母a,b,c,……来表示.如果a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 A,否则a A. (4)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元素与元素之间用“,”分开,这样的表示方法叫列举法. (5)描述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叫描述法. (6)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有限集. (7)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无限集. (8)集合中的元素必须具有三大特性“”. ①:是指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即任何一个对象都能判断它是或不是某个集合的元素,二者必居其一.如“接近于0的实数”接近由于没有一个确定的界性,故0.001是否属于这个集合不能判断,所以这不能组成一个集合. ②:是指集合中的元素互不相同,即同一个集合中不能出现同一个元素两次,如:{1,0,a2}表示一个集合,则a≠±1. ③:集合中的元素无先后顺序,如{1,2}与{2,1}是同一个集合.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 子集:对于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包含于 集合B,或集合B包含集合A,记作:A B(或B A),图1—1所示表示: 这时我们也说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 2 集合的相等: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 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说集合A等于集合B,记作:A=B. 即对于集合A,B,如果A B,同时B A,那么A=B. 3.真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A B,并且A≠B,我们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

最新高二数学暑假预科讲义 第八讲 双曲线初步 基础教师版

目录 双曲线初步 (2) 考点1:双曲线的定义 (2) 题型一:利用双曲线定义判别动点轨迹 (2) 考点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3) 题型二:求双曲线标准方程 (4) 题型三:利用双曲线标准方程反求参 (5) 考点3: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6) 题型四:双曲线的渐进线 (6) 题型五:双曲线的离心率 (8) 课后综合巩固练习 (10)

双曲线初步 考点1:双曲线的定义 双曲线的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12|F F 且不等于零)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 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做双曲线的焦距,焦距为2c .双曲线上的点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2a . 题型一:利用双曲线定义判别动点轨迹 例1.(1)(2017秋?黄陵县校级期末)已知(2,0)M -,(2,0)N ,||||4PM PN -=,则动点P 的轨迹是( ) A .一条射线 B .双曲线 C .双曲线左支 D .双曲线右支 【解答】解:如果是双曲线,那么||||42PM PN a -== 2a = 而两个定点(2,0)M -,(2,0)N 为双曲线的焦点 2c = 而在双曲线中c a > 所以把后三个关于双曲线的答案全部排除, 故选:A . (2)(2018秋?大武口区校级期末)平面内到两定点1(3,0)F -、2(3,0)F 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4的点M 的轨迹( ) A .椭圆 B .线段 C .两条射线 D .双曲线 【解答】解:根据双曲线的定义, 12||||4MF MF -=±, 且12||64F F =>, ∴点M 的轨迹是焦点在x 轴上的双曲线,且焦距为6. 故选:D .

高一数学暑假预科讲义

高一数学暑假预科讲义 第一节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随堂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N a ∈-则N a ∈ B.方程0442=+-x x 的解集为{}2,2 C.高一年级最聪明的学生可构成一个集合 D.在集合N 中,1不是最小的数 2、集合{}2,1,12--x x 中x 不能取的值是( ) A.2 B.3 C.4 D.5 3、方程组?? ?=-=+0 , 2y x y x 的解构成的集合是( ) A.{})1,1( B.{}1,1 C.()1,1 D.{}1 4、若{},1,3,132+-∈-m m m 则._______=m 5、集合{}Z x x x y y x ∈≤-=,1||,1|),(2,用列举法表示为.________ 6、由332,|,|,,x x x x x --组成的集合,元素的个数最多为几个? 7、已知集合M 满足条件:若,M a ∈则).0,1(11≠±≠∈-+a a M a a 若,3M ∈试求集合.M 8、已知集合{},,023|2R x x ax x A ∈=+-=若A 中的元素至多有一个,求a 的取值范围. 第二节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随堂练习

1、设{},62,8|=≤=a x x P 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P a ? B.P a ? C.{}P a ? D.{}P a ∈ 2、集合{}3,2,1=M 的真子集的个数是( ) A.6 B.7 C.8 D.9 3、设集合{}{},,|),(,,|22R x x y y x Q R x x y y P ∈==∈==则P 与Q 的关系是 A.Q P ? B.Q P ? C.Q P = D.以上都不正确 4、已知集合A {},7,3,2且A 中至多有一个奇数,则这样的集合A 有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5、已知集合{},12,3,1--=m A 集合{},,32m B =若,A B ?则.________=m 6、设集合{}{},1212|,23|+≤≤-=≤≤-=k x k x B x x A 且,B A ?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7、已知集合{}{},,01|,0158|2A B ax x B x x x A ?=-==+-=求实数a 的不同取值组成的集合. 8、已知集合{}{},0))(1(|,31|=--=≤≤=a x x x B x x A (1)当集合B 是A 的子集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2)是否存在实数a 使得B A =成立?

高一数学预科班讲义

高一数学预科第1讲:集合及其运算 一、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集合的表示方法:① ② ③ 2.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1)确定性:设A 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 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 的元素,或者不是A 的元素,两 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2)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 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3)无序性:一般不考虑元素之间的顺序,但在表示数列之类的特殊集合时,通常按照习惯的由小到大的 数轴顺序书写。 3.集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用“属于”和“不属于”表示; (1)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A ,记作a ∈A (2)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A ,记作a ?A (“∈”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 ∈A 颠倒过来写) 4.常用数集的记法: (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 ,{} ,2,1,0=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 *或N + { } ,3,2,1*=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 , {} ,,, 210±±=Z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 , {} 整数与分数=Q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 {} 数数轴上所有点所对应的=R 5.两个集合相等:如果两个集合所含的元素完全相同,则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6. 有限集合、无限集合、空集的定义 例题1.下列各组对象不能组成集合的是( ) A.大于6的所有整数 B.高中数学的所有难题 C.被3除余2的所有整数 D.函数y=x 1 图象上所有的点 练习:下列条件能形成集合的是( ) A.充分小的负数全体 B.爱好足球的人 C.中国的富翁 D.某公司的全体员工 例题2、填空:或用符号?∈ (1) -3 N ; (2)3.14 Q ; (3)3 1 Q ; (4)0 Φ ; (5)3 Q ; (6)2 1 - R ; (7)1 N +; (8)π R 。 练习: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若a ∈N ,则-a ?N B.若a ∈Z ,则a 2∈Z C.若a ∈Q ,则|a |∈Q D.若a ∈R ,则R a ∈3 例题3: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① {|x x 是15的正约数} ②{(,)|{1,2},{1,2}}x y x y ∈∈ ③{(,)|2,24}x y x y x y +=-= ④ {|(1),}n x x n N =-∈ ⑤{(,)|3216,,}x y x y x N y N +=∈∈ 例题4: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① {1,4,7,10,13}; ②{2,4,6,8,10}----- ③1,1,1,1 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2,{}2,1是两个集合 B.{}(0,2)中有两个元素 C.6| x Q N x ? ? ∈∈???? 是有限集 D.{} 2|20x Q x x ∈++=且是空集 2.将集合{}|33x x x N -≤≤∈且用列举法表示正确的是( ) A.{}3,2,1,0,1,2,3--- B.{}2,1,0,1,2-- C.{}0,1,2,3 D.{}1,2,3 3.给出下列4个关系式:{}3,0.3,0,00R Q N +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下列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 A.N ∈2 1 B.2{x R|x ≥3} C.|-3|N* D.-3.2Q 5.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1)很小的实数可以构成集合; (2)集合{y|y=x 2-1}与集合{(x,y)|y=x 2-1}是同一个集合; (3)1, 23,4 6 ,21-,0.5这些数字组成的集合有5个元素; (4)集合{(x ,y )|xy ≤0,x ,y R}是指第二象限或第四象限内的点的集合. 以上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6.下列集合中表示同一集合的是( ) A.M={(3,2)},N={(2,3)} B.M={3,2},N={(2,3)} C.M={(x,y)|x+y=1},N={y|x+y=1} D.M={1,2},N={2,1} 7.已知x N,则方程2 20x x +-=的解集为( ) A.{x|x=-2} B. {x|x=1或x=-2} C. {x|x=1} D. 1

高一数学暑假学习材料

暑期专题辅导材料九(旧课)8 复习与测试(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 本章的重点是: (1)有关集合的基本概念、术语和符号; (2) x<a与x>a(a>0)型的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3)逻辑联结词“或”、“且”、“非”与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本章的难点是: (1)有关集合的各个概念的涵义、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对绝对值意义的理解; (3)弄清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关系; (4)对一些数学命题真假的判断、关于充要条件的判断和反证法的运用. 本章内容是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其中集合论是由18世纪德国数学家康托尔创始的,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基础;逻辑是研究思想形式及其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它们今后学习的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学好本章内容必将为进一步学习其它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本概念】 1.集合: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表示集合的方法有列举法、描述法和图示法,集合可分为有限集和无限集. 2.空集:一般地,我们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φ. 3.子集: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包含集合A,记作 A?B(或B?A). 这时我们也说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 当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时,则记作 B?/) B A?/(或A 我们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也就是说,对任何一个集合A,有 φ?A 4.等集: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记作 A=B 5.全集:如果集合S含有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这个集合就可以看作一个全集,全集通常用U表示. 6.补集:一般地,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即A?S),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记作C S A,即

高一数学预科班资料

前言 课时安排: 第一讲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第二讲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第三讲集合的基本运算(一) 第四讲集合的基本运算(二) 第五讲一次函数、一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 第六讲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 第七讲函数的概念 第八讲函数的表示法 第九讲单调性与最大(小)值 第十讲奇偶性 第十一讲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第十二讲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第十三讲对数与对数运算 第十四讲对数性质的应用 第十五讲小结与测试 资料说明: 本资料适用于高一预科班,内容为必修1的前半部分内容,授课对象为初三升入高一的学生,他们在很大程度上还没适应高中的学习,所以本资料紧扣教材,有点象教师的教案,有点象教材,也可作为学生听课笔记。每一讲的每一道题如果都讲解,可能没有这么多的时间,再者学生层次不一,拓广探索的题可选上,思考题可不上(仅供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和数学学习兴趣的同学参考),请上课教师斟酌考虑,自行安排。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资料有不足之,敬请各位同仁多提宝贵意见,不胜感谢。

第一讲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I 、引入 在小学和初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一些集合,例如: (1)自然数的集合; (2)有理数的集合; (3)不等式37<-x 的解的集合; (4)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到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即 ); (5)到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即 ) II 、新授 一、集合的概念: 新教材: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 ), 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set ) (简称为集 )。 旧教材: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简称集。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叫做这个集 合的元素。 例1:判断下列哪些能组成集合。 (1)1~20以内的所有质数; (2)我国从1991~2003年的13年内所发射的所有人造卫星; (3)金星汽车厂2003年生产的所有汽车; (4)2004年1月1日之前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所有国家; (5)所有的正方形; (6)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定长d 的所有的点; (7)方程0232 =-+x x 的所有实数根; (8)新华中学2004年9月入学的所有的高一学生; (9)身材较高的人; (10){1,1}; (11)我国的大河流; 问:(1){3,2,1}、{1,2,3}、{2,1,3}这三个集合有何关系? (2){{1,2},{2,3},{2,4},{3,5}}是否为一个集合? 点评: 1、 集合元素的性质: (1) (2) (3) 2、经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 ,B ,C , 表示集合,用小写拉丁字母a,b,c, 表示集合中的元素。 例如: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B={a,b,c,d,e,f,g}; 特例:C={A,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