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分散度与药剂性能的关系

农药分散度与药剂性能的关系
农药分散度与药剂性能的关系

第一节农药分散度与药剂性能的关系

概念:

1.原药:未经加工的农药称原药。固体的原药称原粉,液体原药称原油。

原药不能直接使用,因为:

(1)大多数原药难溶于水,分散性能差,有些蜡状原药不易粉碎。

(2)原药一般用量少,再先进的使用技术也不能将少量的原药均匀地分散到一亩地的面积上。因而,要使少量的原药用到一亩地大的面积上,必需改善其物理性状,提高分散度方可使用。

2.制剂(pesticide preparations):经过加工的农药称制剂。制剂包括三个内容:①有效成份(active ingredient,缩写a.i.);②含量;③剂型。如50%硫磷乳油。

3.剂型(pesticides formulations):农药制剂形式的简称。如粉状物称粉剂;混溶的油状物称乳油。剂型主要表现农药本身的物理状态,也可反映可能的使用方法,如2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外观状态是粉剂,使用方法:可以加水喷雾。

同种药剂它可有许多制剂。如:辛硫磷有50%乳油、1.5%颗粒剂。

一、农药有分散度与分散体系有概念

农药的物态可分为气、液、固,各种农药的物态(即制剂)经过使用与自然界中的空气、

分散体系=分散介质(自然界固有)+分散质(药剂)

Disperse system== dispersing agents + disperse phase (disperser)

农药使用中主要是为了获得良好的分散体系,才能得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分散体系主要与分散质和分散介质有关。自然界的气、液、固等分散介质是固有的,特定的,我们不能人为改变,只有改变农药(分散质)的性质,提高分散质的分散度,才能获得良好的分散体系,才能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提高农药有使用性能。

分散度(dispersity):药剂的分散性能。其表示方法有两种:

1.分散质的直径(disperser):直径越小,分散度越高。

2.比面:颗粒总体积(V)与颗粒总表面积(S)。即:比面=S/V

颗粒越小,个数就越多,比表面积就越大,S/V比值就越大,即分散度就越高。分散度越高,就意味着雾滴越细,粉粒细度就越细。

例如:把1厘米的立方体,分割成100微米的立方体(1cm=10000um)(1cm3→100cm3)总表面积S就由原来的6 cm2增加到6×102 cm2

颗粒个数就由原来的一个增加到106个。

一般农药中:溶剂(溶质呈分子或离子状)的颗粒直径小于0.01 um;

胶悬剂的颗粒直径为0.01---0.1μm;

烟剂的颗粒直径为0.1---0.2μm;

乳剂的油珠直径为0.1---10μm;

粉粒的粉粒直径为25μm。

因而以上药剂分散度依次为:溶剂>胶悬剂>烟剂>乳油>粉剂。

(略讲)一个物质(即农药)总表积增大(提高分散度),将会给药剂的物理性质、运动性能、与靶体的撞击性能以及化学反应性能带来一系列的变化。如:提高了分散度就可以:(1)提高药粒或雾滴与生物靶体的撞击机会和撞击频率;

(2)加速药剂的溶解度和气化速度;

(3)扩大药剂与生物靶体的覆盖面积和覆盖度;

(4)增加药剂在空气中的漂浮力。

二、分散度对药剂性能的影响:

1.增加覆盖面积:分散度大,覆盖面积大,尤其是杀菌剂的保护剂,分散度大可增加保护面积;如杀虫剂对蚜螨类等活动性小的昆虫进行触杀防治时可增加触杀防治面积;如使用触杀型除草剂,药剂分散度高,覆盖均匀,均可提高防治效果。

2.提高药剂在受药表面的吸附性:

固体农药要吸附到物体表面上,表面对药粒的吸引力必须大于地心对它的吸引力,而吸引力的大小与颗粒的大小有关。颗粒大,重力大,地心引力大,在受药表面易滚落。分散度的提高就可使颗粒的吸引力增加,吸附性能提高,增强在受药表面的沉积率。

3.能够改变颗粒的运动性能:

病虫危害往往隐蔽在作物的株冠层内部为害,杂草常在作物的株冠层的荫蔽之下生长,药剂要喷到病虫杂草等生物靶体上,必须能穿透作物的株冠层。

药剂从喷粉(雾)器喷出后,由于分散度的影响,可以有以下三种运动状态:

(1)药剂中的大颗粒受地心引力的影响,颗粒呈抛物线隆落;

(2)较小的颗粒受地心引力影响小,但受空气浮力影响大,在空间作风浪运动;

(3)颗粒在2μm 以下的细微粒,由于空气浮力可使它不定向的改变运动方向,在空间作布朗运动,可以向植物的各层次扩散,但沉积效果差,颗粒沉降速度慢,药剂尚未沉积即被上升气流所带走,影响沉积。

以上分析可看出:药剂颗粒若能在植物表面上沉积,必须具备足够的能量,这种能量就是能够穿过侧风气流,而不被侧风气流所带走。因此,必需考虑以下两种因素:

①药械送风速度要快,加速药剂的送风速度;

②颗粒不能过细,要有一定的重量,增加颗粒本身的动能,但颗粒的重量不能过大,否则在生物体上易滚落。

如果是重量适中的颗粒,加上药剂所具有湿展性和植物叶片表面的毛、刺、突起而产生的截留作用,就可在植物表面上沉积。

因此,药剂的分散度并不是越大越好,理想的分散度应该是即能穿过侧风气流,又能在受药表面沉积。

4.分散度对药剂理化性能的影响:

农药的理化性质主要是指:溶解性、气化速度、化学反应速度、吸附性能等,这些是药剂的固有性质,也称药剂的表面能,药剂的这些表面能可随着分散度的提高而显著增强。药剂的这些理药性质可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利用,若为了加速药剂分解,提高气化和反应速度,可采取提高分散度的方法;反之为了使药剂缓慢释放,可以降低分散度,增加药剂的粒度,如颗粒剂。

5.提高液体药液的悬浮率和乳液的称定性:

可湿性粉剂固体原药的粉末是不溶于水的,只有提高分散度才能提高药剂的悬浮率,保证悬浮液的稳定性。乳液分散度提高就是提高乳化率,不致于产生油水分离现象。

(略)6.分散度与植物的耐药力:

植物对农药的耐药力往往也同药剂的分散度有关,但这种相关性较复杂。对于水溶性较强的药剂来说,粗的颗粒易引起药害,因药剂容易在露水中生成浓度高的药液;对于水溶性较弱的

药剂,细的颗粒溶解速度加快,反而也易引起药害,细药粒可在露滴中浓度迅速增高所致,但这又取决于药剂溶解度的大小。

假如露珠体积为1ml(1000ul),粉粒的重量(按ai计)为100ug,药剂为强水溶性,则露珠中可迅速形成10%高浓度溶液,这种浓度对于大多数农药都容易产生药害,若粉粒降低为1ug 微粒,则露珠中0.1%的浓度就可避免发生药害。

总之,分散度提高,一般说可以提高防治效果,但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经济学的观点来年,提高分散度,就增加了药剂的漂移性,造成环境污染,增加农药的残留毒性,杀伤天敌,破坏生态平衡,造成浪费。当前农药使用的趋势就是适当控制农药的分散度,减少药剂使用次数和用药量,使药剂的有效成份缓慢从制剂中释放出来,增加农药使用的目标性,避免漂移,减少污染和残留毒性。使用农药的目的不是把害虫全都杀死,而是调节控制害虫,保护天敌,因而要树立环境、生态、经济学的观念。

近年来出现的微胶襄剂、颗粒剂、大粒剂、缓释剂等,就是在考虑到环境、生态、经济的观点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剂型。

第二节农药辅助剂

辅助剂(assist agents of pesticide):与农药混合后能改变药剂的理化性能,提高分散度,便于使用一类物质统称为农药辅助剂,也称助剂。辅助剂一般没有生物活性。

一.种类:

1.填充剂(fillers, carriers):用来加工固体农药(粉剂、可湿性粉剂,颗粒剂等)。作用:稀释原药,帮助原药分散,便于粉碎。如:加工粉剂、可湿性粉剂,颗粒剂等,常见的填充剂有滑石粉、粘土等。

2.湿展剂(wetting agents):用来加工可湿性粉剂。作用:使药液易于在固体表面湿润与展布。如洗衣粉、纸浆废液、拉开粉等。

3.乳化剂(emulsifiers):加工乳油、乳剂。作用:乳药作用(略)。如非离子乳化剂、土耳其红油等。

4.溶剂(solvents):用来加工乳油。作用:溶解原药。如二甲苯、丙酮、苯等。

(略讲)以上几种是常用辅助剂,加工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等不能缺少。以下几种不是常用辅助剂而是根据不同药剂的性能和使用目的可加以选用。

(1)分散剂(dispersing agents):农药中的分散剂有两种:①具有粘度很高的分散度,通过机械可将熔融的农药分散成胶体颗粒;②防止粉粒絮结的分散剂。

(2)稳定剂(stabilizers):防止农药可湿性粉剂在贮藏过程中物理性质变坏。

(3)粘着剂(stickers):可增加农药对固体表面的粘着能力,耐雨水冲刷,延长残效。如矿物油、明胶、淀粉等。

(4)防解剂:防止农药中有效成份在贮藏中分解。

(5)增效剂(synergists):可抑制昆虫体内的解毒酶系,增加药效,延缓昆虫对农药的抗性。如:增效醚等。

(6)发泡剂:药剂中加入发泡剂,喷雾时产生泡沫,在植物表面产生,便于检查喷雾质量,有时也用于飞机喷雾,指示喷过的地块。

乳化剂和湿展剂除本身作用外,还可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有表面活性作用,也称为表面活性剂,这是本章的重点。

二.表面活性剂(surface active agent)的种类与使用原理

(一)表面活性剂对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

1.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现象

湿展剂和乳化剂除本身作用之外,还可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有表面活性作用,因而也称为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一类物质分子能在一种液体的表面进行定向排列,这类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

请观察下列现象:一烧杯装满清水,水面上撒一层粉末,再加一滴肥皂水,漂在水面上的粉末立即向边缘移动,这种现象称为表面活性现象。这是因为肥皂(高级脂肪酸钠盐),具有两亲性(R-COON a),即分子中有亲水的极性基(-COO N a)和亲酯的非极性基(R-),当肥皂加入水中后,非极性基插入油酯中,无油就插入气界中,极性基立即插入水界中,因此在水面上形成定向排列的分子层,呈胶囊状存在,而把浮在水面上的粉末推向杯壁。

表面活性剂具备的条件:(1)分子具有两亲性,(2)亲水力与拒水力平衡。二者缺一不可。请看下列两种物质:

(1)醋酸钠(CH3COONa),分子中有两亲性,但亲水力大于拒水力。

(2)硬酯酸钠(C18H35COONa),分子中有两亲性,但拒水力大于亲水力。

以上两种物质分子中虽有两亲性,但都不是表面活性,因为亲酯力与亲水力不平衡,CH3COONa极性基把分子拉入水中,C18H35COONa的亲酯基把分子拉入油中,两者均不能在油水界面上呈定向排列,没有表面活性作用。

2.表面活性剂对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

表面张力(surface tension):表面张力是液体内部的向心收缩力。

向心力可使液体的液滴缩小到最少的程度,向心力越大,液体形成的液滴就越少,喷雾就越不均匀。

表面张力的来源:处在液体内部分子从各方面受到相邻分子的吸引力而互成平衡,作用某分子的合力为零。所以液体内部均可任意移动。而液体表面的某分子的吸引力是指向液体内部,并与液面垂直,指向液体内部的即为表面张力。

液体的表面张力越大,喷出的液滴就越大,分散度就越小,喷雾就越不均匀,要提高分散度,就必须降低表面张力,而降低表面张力唯一的途径就是加入表面活性剂,改变液体农药的性能。

例如:水的表面张力一般是73达因/厘米,当加入0.5%肥皂水时表面张力降低为27达因/厘米。

为什么要降低表面张力?我们首先(1)从流体物理学上分析:

农药在喷雾中就是要提高分散度,分散度的提高就是要把液体内部的分子移到表层以形成新的表面,即把液体农药形成细小的液珠,这就必须克服指向液体内部的吸引力而做功,消耗的功则转变成表面分子多余的自由能而贮藏在表面,这种分子表面多余的自由能称表面能(surface energy)

因此,液体形成的表面积越多,表面分子数就越多,消耗的功越多,表面能则越大。如用:δ表示单位面积所做的功(即表面张力,尔格/cm2);

S表示增加的表面积(cm2);

E表示自由能,那么:δ、S、E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E=δ*S

即表面张力与表面积的乘积为自由能。

单位:δ达因/cm;尔格/cm2,是由E和S的单位所决定的。

1尔格=达因.cm

∴尔格/cm2=达因.cm/cm2

= 达因/cm ∵1尔格=达因/cm

E的单位理尔格;达因/cm

S: cm2

δ=E/S=尔格/ cm2=达因*cm/ cm2=达因/cm

(2)热力学上的自然变化法则告诉我们:表面张力越大越不稳定,必须向表面能小的稳定状态而自自动转变,这种转变就意味着表面积降低,表面分子数减少,小液珠合并成大液珠。

如何才能降低表面能,使形成小液珠稳定呢?有两种方法:

(1)物理方法:加大喷雾的内空气压对液体做功,可喷出较细的液珠,但从上述分析中可知,此法形成有液珠不稳定,不可取。

(2)化学方法:此法是从E=δ*S公式上分析得到的。从公式中我们可知:要使表面能降低(E须是较小的值),也必须降低δ和表面积S,即只有δ、S的值小,才能得到较小的E值,但S降低,总表面积降低,就意味着颗粒或雾滴增大,防治效果差,这根本不符合农药的使用原则。因此只有在δ寻找解决途径。如果降低δ,也能达到降低表面能的效果,而又使表面积不改变,岂不两全其美。

而降低表面张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入表面活性剂,因为农药的原药是有机物质(油类物质),当加入水中后,与水不能互溶,而是呈小油珠漂浮在水面上,因表面活性剂是带有两性基团的有机物,进入液体药液中,非极性基与小药珠结合,极性基与水结合,在小油菜、珠表面形

成厚厚的吸附层,在小液珠与小液珠之间起阻隔作用,抵消表面能,小雾滴再发生碰撞也不会合并,田间可得到均匀而稳定的小雾滴,提高防效。

(二)表面活性种类:

1、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阴离子型:在水中产生阴离子,与水中阳离子结合,

(2)阳离子型:在水中产生阳离子,与水中阴离子结合,因价格贵,使用的较少。

阴离子型主要有以下几类:

(1)羧酸盐类(即碱金属皂类):通式:R-COON a(K),生产方法:动物油+N a OH(KOH)皂化而成,如钠肥皂,在原药制剂中可加入0.1-0.2%。

优点:增加药效。

缺点:不抗硬水,分子中的K、Na可与硬水中的Ca、Mg离子发生交换。

(2)松脂皂:是环烃类脂肪酸钠盐。

生产:松香在碱性中熬制而成,碱性较强,不能与原药混用,可在果园中防越冬害虫时使用,如介壳虫。

优点:碱性可溶解介壳虫体壁上的蜡质;在液态农药上作湿展剂使用,用量0.1-0.3%;配制矿物乳油中作乳化剂。缺点:耗碱量大,不抗菌硬水。

(3)硫酸化脂肪酸类:通式:R-OSO3N a,如硫酸化蓖麻子油(土耳其红油)。生产:蓖麻油+浓硫酸在20℃下反应,脱水,最后用N a中和PH值(PH=4.5-6.0为宜)。与上两种相比:

优点:pH可根据需要调节;抗硬水能力强;可作乳化剂使用。

(4)磺酸盐类:通式:R-SO3Na(Ca)

主要有两类:①拉开粉

国外常用的乳化剂,国内属于仿造。优点:能溶于水,对酸、碱、硬水均稳定,展着性强,也可作湿展剂使用,用量:0.1-0.2%。

缺点:不抗硬水,分子中的K、Na可与硬水中的Ca、Mg离子发生交换。

②十二烷基苯磺酸钙(钠)

可作乳化剂作用,pH为中性,不仅有良好的表面活性,且还有杀螨作用;脂溶性和水溶性都强,不能单独作乳化剂使用,主要与非离子乳化剂混合使用。

2、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在水中不产生离子,极性基为聚氧乙基【RO(CH2CH2O)n H】,极性基为聚氧乙基。

生产方法:环氧乙烷+高级醇(烷基酚,脂肪酸)加成反应而成。

通式:环氧乙烷+高级醇:R- 称聚氧乙基烷基苯基醚

环氧乙烷+烷基酚:R-O(CH2CH2O)n H 称聚氧乙基烷基醚

环氧乙烷+脂肪酸:ROO(CH2CH2O)n H 称聚氧乙基脂肪酸醚酯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不产生离子,那么它进入水中,是如何表现亲水作用的?因为在无水状态下,分子呈锯齿型,在水溶液中,分子呈曲折型:

曲折型的分子使亲水性较强的醚键朝外,疏水的乙烯基朝内,水分子可通过氢键与聚氧乙基的醚基相联结,因氧的电负性很大,可以吸收水中的氢离子形成氢键,虽然氢键很弱,但许多氢键连成一束,亲水性就增强了。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后,多余的表面活性剂分子以胶束状存在,依表面活性种类不同,胶束的形状各有不同:

其优点:①pH为中性,可与任何酸碱性农药混用;②水中不产生离子,无离子交换作用,抗硬水能力更强;③有良好的乳化、湿展和分散性能。可用于各种农药乳油的加工。

3、混合性表面活性剂:生产上常用的是阴离子+非离子型混合。阴离子主要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钙。

单一的乳化剂在配制乳油时,对农药的原药和有机溶剂有适应性的选择,即乳化剂的有机性和无机性与农药的有机性和无机性的相称。

水溶性和酯溶性的相称,也称亲水亲油平衡值,简称HLB值。比值大,水溶性强,比值小,油溶性强。

生产实际中,有机合成的农药水溶性弱,有机性强,或者是水溶性强有机性弱,但农药使用上要求有机性强,水溶性也要强。但合成的农药根体达不到这个要求,只能用乳化剂进行调整。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点是:水溶性强,有机性弱;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的特点是:水溶性弱,有机性强。

任何一个单一的乳化剂都满足不了农药使用上的要求,只有把非离子型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钙混合使用,才能满足农药使用上有机性强和水溶性强的需求。因此,混合型乳化剂比单一乳化剂对农药和溶剂的适应性广。

4、天然表面活性剂:

(1)含有大量皂素的化合物:皂素化合物经水解可得到糖苷和糖类衍生物,可作为湿展剂使用,用来加工固体农药,如WP。如北方的皂角含皂素10%,南方的茶枯(油茶树果实炸油后的残渣)含皂素13%,西南还有无患子果,含皂素24.4%。

(2)纸浆废液:造纸工业的废液,含有大量木质素类的衍生物(木质素磺酸钙,五碳糖和六碳糖),可加工WP作湿展剂使用,加工矿物乳油作分散剂使用。

(3)动物废料的水解物:屠宰厂遗弃的皮、毛、骨、角等动物的废弃物,经加热后的胶状液体,易溶于水,碱性强,硬水中稳定。

天然表面活性剂,除具有表面活性剂作用外,还有粘着作用,可造成幼小虫体气孔堵塞,窒息死亡。

(三)表面活性剂应用原理:

1.农药加工业上的应用原理:

在农药加工中,由于加入表面活性剂形成了农药中常见的物态:

(1)乳浊液:两相不相溶的液体,其中一相以极小的液珠均匀地分散到另一相液体中,形成不透明或半透明的乳浊液,这种作用称为乳化作用。乳油加入不中后常呈这种物态。

乳浊液的状态有两种:

①油包水型(W/O):水为分散相,油为为连续相,即水分散到油中,用药量大,在作物上喷药易产生药害。

②水油包型(O/W):油为分散相,水为连续相,即油分散到水中,农药制剂中常采用的物态。

若形成水包油型的乳浊液,必须使表面活性剂分子水溶性大于脂溶性,即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的能力适当大于降低油表面张力的能力。因为:

①一般乳化剂的用量要过量,这样表面活性剂分子多集中在水界面上,分子插入水面的部分多,进入油中的部分少。因此,油珠表面形成了一层厚厚的吸附膜。

②由于表面活性剂有较高的水溶性,分子在油水界面上排列螨后,大量的活性剂分子存在于水中,在油珠发生碰撞时,可随时进入油水界面起补充作用,而使乳浊液处于稳定状态。

因此可见,乳浊液的稳定性取决于表面活性剂分子形成的吸附膜的厚度及分子排列的松紧程度。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Na肥皂)配制的乳浊液不稳定,抗硬功夫水能力差,主要是肥皂中的Na+易被水中的Ca++(或Mg++)起置换作用,形成钙或镁肥皂,降低了肥皂的分子数,使吸附膜厚度降低,分子排列松散,因而乳浊液不稳定。

混合型表面活性配制形成乳浊液稳定,这是因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脂溶性强,分子一部分在油水排列满后,另一部分分子存在于油中;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性强,分子除在油水界面上排列外,大部分活性剂分子存在于水中,因此,当油珠互相碰撞时,水中和油中多余的活性剂分子均可加以补充。从分子的立体结构看,混合型表面活性剂在油水分离界面上,所形成的定向排列分子层更紧密,更严实,因此稳定性更强。

(2)悬浮液:以固体微粒稳定地悬浮在液体中,不沉淀、不漂浮,这种物态称为悬浮液。因固体原药多为有机物,不易被水湿润,只有加入表面活性,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增加水和固体表面的湿润性,才可形成稳定的悬浮液。

2.表面活性剂在液态农药上的应用原理:

液态农药喷于受药表面上,可以形成以下三种现象:

∠θ>90O∠θ=90O∠θ<90O

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接触角用θ表示。

∠θ>90O :液体在受药表面上不湿润,不展布;

∠θ=90O:液体在受药表面上只湿润,不展布;

∠θ<90O:液体在受药表面上即湿润又展布。

∠θ=0O:液体与固体互溶。

一般∠θ=30O时左右是较理想的喷雾效果,液体农药在受药表面湿润展布较为适宜。农药使用中提高喷雾的效果就是缩小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接触角,而缩小∠θ最肝效的方法就是在液体农药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因此,在液态农药上表面活性应用的原理就是通过表面活性来缩小∠θ,其原因是:

国为液体在固体表面形成的接触角与液体的表面张力有关,若一液滴若能在固体表面湿润展布,主要受三个力的影响:

液体与物体表面接触都存在着一定的界面张力,一液滴在表面趋于稳定,三个力可暂时平衡。

r1:气液界面张力(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滴沿切线方向移动);

r2:气固界面张力,展布与反展布的关系,r2力可使液滴从P→左移动;

r3:液固界面张力,渗透与反渗透的关系,湿润与反湿润的关系,r3力可使液滴从P→右移动;

P:液体、固、气三者交点为P。

假如液滴在固体表面展布稳定时,三个力关系如下:设∠θ=30O

r2=r3+r1cosθ(r1在r3方向上的分力可用cosθ表示)这个公式可推导如下:即r1分力受∠θ的影响

∵: r1在r3方向上的分力可用cosθ表示,即r1分力受cosθ的影响,受力可用直角⊿表示。

cosθ=

(斜边)

邻边

1

)

(3

2

r

r

r

∵:若cosθ函数值大,(r2大,r3小和r1要小),

∴:∠θ才能小。

上式可以看出,余弦函数值cosθ越大,∠θ才能越小,理想的余弦的函数值应接近1,这才是喷雾湿润效果所要求的,公式可以看出,要得到较大的余弦函数值,就必须使r2大,r3小和r1小,才能使∠θ缩小。但r2是气固界面张力,大气和植物的叶片性质是一定的,我们不能人为改变,只有降低r3、r1,也可使r2增大,可有助于液体的展布,r1和r3均与液体表面张力有关,只有当加入表面活性后,即可降低表面张力, r1、r3液固界面张力也随之降低。这就是表面活性在液态农药上应用的原理。

表面活性剂应用原理研究:近期在国外有新进展,通过表面活性剂对除草剂活性作用的探索,证明表面活性并非单纯地降低表面张力,而且适当使用表面活性剂,对药剂还有以下影响:(1)促进药剂对植物的渗透作用: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诱发细胞渗透性能改变,促进除草剂渗入植物体内,但增加了药害。

(2)对药剂具有增溶作用:阴离子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均可使除草剂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达8-9倍,提高药剂的水溶有性,有助于植物体吸收和输导。

第三节农药的剂型

1.粉剂(Dustable Powder简称DP)

粉剂是由农药原药、填料经混合、粉碎再混合至一定细度的粉末状制剂。有些粉剂在加工中根据需要添加少量助剂构成。由于稀释剂(填料)占制剂组成的绝大部分,所以对粉剂质量影响较大。粉剂常用的填料有粘土、陶土、滑石粉等。

粉剂粒子细度、喷粉性和分散性是其主要物理性能。

我国质量标准为:粉粒细度95%以上通过200筛目(筛孔内径74μm),平均粒径20 ~25μ、pH 5~9,水分含量<1.5%。

粉剂中有效成分含量一般在10%以下。低浓度粉剂供喷粉使用,高浓度粉剂供拌种、制毒饵、毒谷或土壤处理用。

粉剂具有成本低,使用方便,撒布效率高、不需要水,节省劳力等特点。特别适宜于水源供应困难地区和爆发性病虫的防治。其缺点是易产生飘移,污染环境或对周围敏感草坪草产生药害,粉剂的药效一般也不如液体制剂(如乳油等)高。粉剂可以通过添加黏着剂、抗飘移剂、稳定剂等改进其性能。

2.可溶性粉剂或水溶性粉剂(Soluble poweder)

A可溶粉剂的特性可溶性粉剂是指在使用浓度下,有效成分能迅速分散而完全溶解于水中的一种新剂型,其外观大多呈流动性的粉粒体。可溶性粉剂有效成分含量高,不能直接喷洒使用,需对水喷雾。

B组成:制剂由原药、填料和适量的助剂(黏着剂、稳定剂、助溶剂、抗结块剂、分散剂)组成。

可溶性粉剂有效成分含量一般多在50%以上,有的高达90%。由于浓度高,贮存时化学稳定性好,加工和贮运成本相对较低。

B 特点:可溶性粉剂剂型加工过程中不需要有机溶剂,不会因溶剂而产生药害,减少了环境污染,在防治蔬菜、果园、花卉以及环境卫生方面的病、虫、草害颇受欢迎。

D质量要求:可溶性粉剂要求细度均匀、流动性好、易于计量、水中溶解迅速、有效成分以分子状态均匀地分散于水中。

E可溶性粉剂的加工方法

可溶性粉剂的加工方法有喷雾冷凝成型法(热熔喷雾法)、粉碎法和干燥法。

3、可湿性粉剂(wettable powder,简称WP):

组成加工:原药+载体+湿展剂+分散剂混合,在机械下粉碎至一定的细度。湿展剂的用量为8-10%,分散剂用量为1-4%,加水喷雾使用,不能作为喷粉使用。

我国可湿性粉剂的质量要求是:悬浮性、分散性、湿润性和贮藏期的稳定性。

质量标准是:颗粒粒径小于74微米,悬浮率大于70%,PH=5-9,水分含量小于2.5%,湿润时间1分钟。

日本:颗粒粒径小于46微米,悬浮率大于75%,PH=6-8,水分含量小于2%,湿润时间1分钟。

美国:颗粒粒径小于44微米,悬浮率大于80%,PH=6-8,水分含量小于2%,湿润时间1分钟。

可湿性粉剂的质量要求:

(1)悬浮性:药粉粒在水的介质中所保持的悬浮时间。悬浮性用悬浮率表示,即药粉粒在水中沉降速度越慢,悬浮率越高,质量越好。

影响可湿性粉剂在水中悬浮率在因素可用下列公式表示(因粒子的沉降速度服从于斯托克可定律stokes):

粉剂颗粒在水中的沉降速度与水的粘度和比重成反比,与颗粒的比重和半径成正比。故要提高WP悬浮率,关键在于粉粒的细度和填充剂的适宜比重。

(2)分散性:WP粉剂悬浮于水中,分散成个体微粒的能力,能力越强,分散性越好。

但药粒很细,表面自由能大,容易发生团聚现象,因此要在WP中加入分散剂,克服离子间的引力。

(3)湿润性:WP被水湿润的能力,一般用全部粉剂被水所湿润的时间表示,一般以一分钟全部湿润为好。

(4)贮存期稳定性:WP贮存期稳定性较差,随贮存期延长,ai含量下降,物理性能变坏(主要是高温的影响,可使原药软化,粉粒结团,湿润性变坏,悬浮率降低)。

4、乳油和乳剂(Emulsifiable Concentrate 简称EC):

组成加工:原药+溶剂+乳化剂,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加水喷雾使用。

溶剂的用量为2-3%。一类对多数农药溶解度较大的物质,如甲苯、二甲苯、丙酮等。

乳化剂的用量:应根据原药的含量及溶剂的性能而定,若配制有机磷原药,混合型乳化剂用量为3-8%,若原药水溶性大可降为2-3%。

助溶剂:若原药极难溶解,还可用助溶剂,这是一类水溶性相当强的物质,如甲醇、苯酚、乙酸乙酯,用量是2-5%。

乳油和乳剂的区别:乳油是单相液体,外观呈互溶的透明状液体。乳剂是两相液体,外观呈不透明的乳浊液。

我国乳油和乳剂的质量要求是:稳定度在99.5%以上,正常条件下贮存不沉淀、不分层,PH=6-8。

乳油在水中的分布状态:乳油是加水使用的,外观上看,乳油加水均形成乳浊液,但由于原药的性质不同,形成的乳浊液也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1)可溶解乳油:乳油加入不中后,呈分子状态溶解在水中,乳化剂对原药有溶解作用,外观呈透明状,如DDV、乐果。

(2)可溶化性乳油:原药水溶性较大,当乳油加入水中后,一部分原药溶解在水中,另一部分以极小的油珠分布在水中,油珠直径小于0. 1μm.乳化剂在水中起扩散作用和乳化作用,外观呈半透明或带有萤光色的液体,大多数有机磷药剂呈这种状态。

(3)乳化性乳油:原药以极小的液珠分散在水中,乳油加水后呈典型的乳浊液,根据油珠直径可分为三种状态:

①油珠直径0.1-1μm,属于胶体颗粒,外观呈蛋白光,乳液较稳定;

②油珠直径1-10μm,外观呈牛奶状,乳液有一般的稳定性;

③油珠直径大于10μm,乳液静置一段时间有乳油和沉淀,稳定性差,使用中易产生药害。

矿物乳油:40-60年代广泛使用的杀虫剂剂型,主要以粘稠状的矿物油堵塞昆虫气孔,造成物理损伤,但对作物不安全。

加工方法:将矿物乳油用水溶预热到60-70℃,加入到浓乳化剂中(肥皂液),机械搅拌,外观膏状,稀释后使用。

优点:不易产生抗药性,使用主要与合成的杀虫剂(神经毒剂)混用,可延缓神经毒剂的抗药性。缺点:药害。

5.微乳剂(Micro Emulsion简称ME)。

微乳剂一般是由农药原药、乳化剂、水组成,根据情况也加入少量的有机溶剂。微乳剂中乳化剂的用量比乳油多,为把10%的有机农药微乳化需加入20%左右的乳化剂,因此该制剂中农药有效成分的含量一般不能太高。微乳剂以水为主要基质,如5%氯氰菊酯微乳剂含乳化剂15%,含水近80%。

微乳剂具有如下特点:①不可燃,便于贮存和运输;②以水为主要基质,对容器要求不高;

③由于不含有二甲苯、苯等溶剂,减轻了制剂的毒性,也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④由于乳状液粒子比乳油小,药效较高。微乳剂是用较大量的乳化剂和辅助剂把农药油溶液分散到水中,使油珠的细度达到0.01~0.1μm,微乳剂的外观已接近透明或微透明液。由于油珠如此细微,对某些生物表皮和膜具有很好的通透性,从而显著提高了药剂的效力,因此,该剂型具有很好的发展前途。但微乳剂的成本较高,目前还只是在价格较高的农药上采用。如阿维菌素、氯氰菊酯等。

6.水剂(Aqueous Solution简称AS)

水剂是由水溶性的农药原药溶于水中而制成的。使用时兑水可供喷雾、泼浇或灌根等。水剂加工成本低,并且对环境安全。但是农药的物理性质比较适宜于加工成固态制剂的,则最好加工成可溶性粉剂这种剂型,在使用时再加水配成喷洒液,可减少包装费用与运输费用。水剂中农药有效成分易水解,而且湿润性不好,制备使用时还需加少量湿润剂,效果才更好。我国已应用的有5%井冈霉素水剂,5%菌毒清水剂等。

7、粒剂(Granule 简称G):

五十年代,在美国牧草地上常用DDT焰防根切虫,几年后发现DDT对牲畜后代有影响,合来改用颗粒剂,直接把药剂施于牧草根部,不污染叶片,减轻了对牛的影响,有人又把粒剂使用在禾本科的高秆作物上(高梁、玉米)防治喇叭口中的害虫,近年来粒剂又向块粒发展,用于深层施药,防地下害虫,粒剂不仅有杀虫剂,还肝除草剂、杀线虫粒剂,除草与杀虫复合粒剂,除草+化肥的复合粒剂,杀菌粒剂目前应用的较少。

组成加工:原药+溶剂(或水)+粒状载体(一定细度的矿土)。土壤处理、撒施、心叶施药或穴施。

(1)粒剂的特点:

(1)施药的目标性强,便于水田使用;

(2)包衣型颗粒剂可使高毒农药低毒化使用;

(3)粒剂飘移性小,不污染环境,残留毒性低;

(4)对害虫天敌影响小,可协调生防与化防的矛盾;

(5)可延长残效期。

(2)粒剂的分类:按粒径的直径可分为:

(1)大粒剂:平均粒径在1680微米以上,如日本杀虫脒大粒剂,平均粒径7000微米,每一颗粒达0.5左右;

(2)颗粒剂:直径在297-1680微米之间,通过10-48号筛目。

(3)微粒剂:直径在105-297微米之间,通过48-150号筛目。

(4)细微粒剂:直径在105微米以下,通过65-250号筛目。该剂型兼有粒剂及粉剂的特点,着药部位目标性强,又有良好的分散性能,如拌种防棉蚜的3%呋喃丹微粒剂,粒径为60-100号筛目,可很好地吸附在棉种的细绒毛上。

颗粒剂分类也有按载体来源进行分类:分为矿物性和植物性颗粒剂。

(3)粒剂的加工法:

(1)吸附法:在已粉碎的具有孔隙度的载体颗粒上,喷布经溶解了的定量原药,经载体吸附而成。特点:生产效率高,但在运输中易破粒。

(2)捏合法:一定细度的矿土+原药+少量水拌合成泥,在机械下压成条状再切成短棒状即成。优点:粒形规则,不易破粒。缺点:工效低,成本高。

(3)包衣法:以无孔隙度的砂粒为核心,其上喷布原药,拌匀外围用包衣剂包围。包衣剂多采用聚乙烯醇、液蜡。特点:遇水不解体,可使药剂的有效成分有控制地释放出来;高毒农药安全使用;可延长药剂的残效期,对作物安全。

吸附法和和捏合法若采用干燥的矿土作载体,制成的颗粒剂为解体型颗粒剂,遇水可解体,初效好,残交和差。若采用沸石、煤矸石作载体制成的颗粒剂为非解体型颗粒剂,遇水不解体,残效好,初效差,在使用中可根据需要来选用载体。

加工实例:

(1)3%呋喃丹微粒剂加工方法:以煤矸石为载波,与3%的30#机油混匀,再加75%呋喃丹母粉,在机械下搅拌均匀,粒度为60-100号筛目。使用:与棉花种子拌种防棉蚜,有效控制期达55天。

(2)1.5%辛硫磷颗粒剂:将辛硫磷原油喷到煤矸石载体上,经吸附法制成。在玉米喇叭口期使用(用颗粒点施器施入玉米的喇叭口内)防玉米螟,4-8kg/hm2。

(3)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吸附法制成。主要用于土壤深层施药防地下害虫。

22.5-30kg/hm2。

山东省农药研究所研制的5%甲基异硫磷崩解型颗粒剂,采用细粉作载体,除具有一般颗粒剂的持点外,遇水能很快崩解,扩散,可提高药效。

8、缓释剂(Control release formulation简CRF或S(slow)RF):

利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把农药贮存于加工品中,使农药的有效成分有控制地释放出来,达到经济、安全、有效、简便地使用农药。

其优点:

1.可以使高毒品种低毒化,避免或减轻高毒农药在使用过程中对人、畜及有益微生物的急性中毒和伤害;也避免或减轻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2.可使农药减少在环境中的光解、水解、生物降解、挥发、流失等,使用药量大大减少,而持效期大大延长;

3.由于药剂释放剂量和时间可以得到控制,因而药剂的功能性得到提高。

缓释剂主要分为:物理型和化学型缓释剂。

(1)物理型缓释剂:利用封闭与渗透、吸附与扩散、溶解与解析等物理方法制成的缓释剂。主要有:

①微胶囊剂(microcapsule formulation):以药剂为核心(固体、液体均可),外围包一层高分子化合物缩合的胶皮。

采用胶皮种类与厚度不同,药剂释放的速度不同,可根据使用加以调节,药剂可以通过囊壁缓慢地释放出来。常用的胶皮种类有:石蜡、明胶、聚乙烯醇、环氧树酯等。

凡是能够在药剂颗粒或液体的周围沉降,能够缓慢分解的物质均可作为囊壁材料。若药剂是液体的,囊壁材料必须能够阻击药剂的外渗。一般囊壁厚0.1μm,囊壁的强度和渗透性可用添加剂来满足,如可塑剂、填充剂、交联剂等。

美国在1974年加工成了甲基1605的微胶囊剂,残效期双原来延长2-3倍,我国试制了马拉硫磷的微胶囊剂、辛硫磷微胶囊剂,在防治森林害虫中已取得良效。还有地亚哝,甲基1605,毒死蜱、菊酯类、昆虫性外激素、保幼激素的微胶囊剂等。

目前在各种缓释剂中,工艺较成熟、品种较多、生产量较大的仍然是微胶囊剂,简称CS,是指将有效成分(芯料)内包在囊壁物质中的微小球体制剂,直径几微米到几百微米,其芯料物质是液体、固体或混合物,可以通过囊壁缓慢释放。微胶囊化的杀虫剂(甲基对硫磷、杀螟硫磷、辛硫磷除虫菊酯等)、除草剂、杀菌剂和杀鼠剂已在发达国家广泛应用。

农药中一些易挥发、见光易分解、毒性高、残效期短的药剂可加工成微胶囊剂。

②塑料缓释剂(plastic formulation):常见的是地膜覆盖除草缓释剂,将除草剂压到塑料薄膜中,防除薄膜地中的杂草。其加工方法有三种:

A.物理法:将药剂溶解或分散到塑料载体中,经物理作用压成塑料薄膜。药剂的释放是通过扩散或母体的化学生物降解而完成,把薄膜铺在土壤表面,杂草接触薄膜即可死亡。该法优点:工艺简单,缺点:药剂两面扩散,浪费药剂,污染环境。

B.化学法:奖药剂化学结合在已聚合的塑料母体上或药剂先与塑料聚合再进行共聚,通过化学或生物降解而将药剂释放出来。

C.物理化学法:将药剂聚合在某一载体上,然后将之涂在膜载体的一面,属于复合膜。优点:药剂在一面扩散,缺点工艺长。

我国主要有扑草净、氟乐灵、丁草胺、拉索等地膜。

③多层带剂(poly-stripe formulation):将浸过农药的薄纸条和两层塑料膜粘合在一起,或把药剂喷在吸附性很强的一张纸上(或将纸放在药液中浸透凉干),两面覆以薄膜塑料,且留下孔洞,主要防治卫生害虫。

④纤维片缓释剂(fibrous sheet formulation):利用纤维片、纸片吸收药剂,外面封一层塑料薄膜,但要留2%面积不封闭,释放药剂,残效期可达90天。

多层带剂和纤维片剂也可用于昆虫性外激素及不育剂。

⑤包衣型缓释剂(porous material formulation):利用多孔性物质(锯末、煤矸石等属多孔,有很强的吸附性)具有吸附强的特点,喷上农药,以此为核心,外围用包衣剂包围。包衣型缓释剂,可延长残效期。

我国北方棉区加工的缓释油,用于棉花茎杆涂抹防蚜虫,收到很好的效果,如磷胺、氧乐果等。缓释油可用机油、动植物油等,药:油=1:5

(2)化学缓释剂:利用农药分子结构上的活性基团(-OH,-COOH,-NH2)与缓释剂上的活性基团形成不稳定的价键,使用过程中,这种价键即可固定农药,又能随时间延长药剂被解析出来,延长残效期。

例如乐果性质不稳定,当它与2-叔丁基-4-甲基苯酚等克分子混溶后,可产生新的化合物,水溶性小,可延长残效期,敌敌畏可与氯化钙制成络合物,可提高敌敌畏的稳定性。

化学缓释剂正处在探索阶段,对缓释剂的研究现在的趋势是探索缓释技术,使有效成份恰如其量的释放,释放速度与环境的关系等。

9、超低容量剂(Ultra low volume agent简称ULVA):也称油剂(OS)

组成加工:原药+油性溶剂混成的油状液体,也可加少量溶剂增加对原药的溶解,农药的有效成分为20-50%,使用时直接喷洒,不需稀释,主要用于超低容量喷雾。

超低容量喷雾的主要技术条件:

(1)药剂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植物不易产生药害;

(2)原药和溶剂互溶成单相液体,流动性好,贮存不分层;

(3)挥发性低,比重大于1(1.3-1.6),尤其是用于飞机喷雾的超低容量剂;

(4)粘度小,易形成小雾滴;

(5)闪点高。以利安全。

一般可用柴油作溶剂,馏程温度300度。超低容量剂是70年代英国人研制的,我国研制出了25%辛硫磷油剂、25%马拉硫磷油剂、25%杀螟松油剂,主要用于飞机超低容量喷雾,防森林害虫。

10、烟剂(Smoke generator 简称SG):

农药中只有在发烟温度下易挥发、蒸发或升华而又不大易分解,同时又能和通常使用的发烟剂组分在化学和物理上相容的原药才有可能配制成烟剂。另外,在某些气流相对运动特别大的环境和场所,本身就不适合使用烟剂,所以也就不需要配制烟剂。

B烟(雾)剂的分类

新型农药分散剂聚羧酸盐合成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新型农药分散剂聚羧酸盐合成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农药剂型中水分散粒剂( Water Dispersible Granule,剂型代码WG)是指入水后能迅速崩解、分散,形成高悬浮液的粒状制剂。该剂型兼具可湿性粉剂(WP)的物理稳定性和悬浮剂(SC)的高悬浮分散性的优点,是一种理想的环保剂型。 农药分散剂是水分散粒剂(WG)的关键组分之一,它吸附于油冰界面或固体粒子表面,阻碍和防止分散体系中固体或液体粒子的聚集,并使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均匀分散。传统的农药分散剂一般是具有多环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烷基萘磺酸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的钠盐、木质素磺酸盐等。 新型的农药分散剂聚羧酸盐是一种高分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传统的农药分散剂相比,它不含萘、甲醛等有害物质,可减少环境污染;在低掺量条件下赋予农药高分散性与稳定性。国内这类农药分散剂目前主要靠进口。 1 新型农药分散剂聚羧酸盐概况 1.1 分散剂聚羧酸盐的一般合成 聚羧酸盐高性能分散剂是带有羧基、磺酸基、氨基以及含有聚氧乙烯侧链等的大分子化合物。是在水溶液中,通过自由基共聚原理合成的具有梳型结构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合成聚羧酸盐高性能分散剂所需要的主要原料有: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苯乙烯磺酸钠、烯丙基磺酸钠、丙烯酸羟乙酯

等。在聚合过程中可采用的引发剂为:过硫酸盐水性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偶氮二异丁腈等;链转移剂有:3一巯基丙酸、巯基乙酸、巯基乙醇及异丙醇等。 1.2农药分散剂聚羧酸盐的国外开发概况 目前,国外公司在国内销售的聚羧酸盐农药分散剂主要是亨斯曼(HUNTSMAN)公司的TER- SPERSE 2700和索尔维(SOLVAY)旗下的罗地亚(Rhodia)公司的GEROPON T/368]。 1.2.1 亨斯曼(HUNTSMAN)公司的TER- SPERSE 2700 设在上海的亨斯曼功能化学品农化部曾专门撰文介绍TERSP ERSE 2700。指出,目前在农药水分散颗粒剂中应用较多的聚合型分散剂为聚丙烯酸盐,而TERSPERSE 2700作为此类阴离子聚丙烯酸盐类分散剂的杰出品种,受到广大剂型开发工作者及生产厂商的广泛关注与青睐。TERSPERSE2700是亨斯曼功能化学品农化部研究人员专门针对农药水分散颗粒剂型特点而开发并拥有专利的专用分散剂,其结构同样是由强疏水性骨架长链与亲水性的阴离子低分子聚合所形成的具有“梳型”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由于在开发过程中,其结构经过骨架链长、侧链基团密度及分布等筛选优化,并经多种农药有效成分的配方验证,TERSPERSE2700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农药厂商加工水分散颗粒剂产品所广泛采用的重要品牌产品之一。 TERSPERSE 2700的分子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疏水性的骨架长链能对农药有效成分微粒产生不可逆的充分包覆,而大量亲水性的低分子梳齿型侧链结构及其所带的电荷能在悬浮液中形成可靠

润湿分散剂的选择和评价

润湿分散剂的选择和评价 随着国外涂料助剂陆续不断地推向中国市场,国内助剂生产厂家也日渐增多,这是一种好现象。但面对眼花缭乱、异彩纷呈的各种各样润湿分散剂,使用者不仅要选好合适的品种,还要找到恰到好处的用量,做到经济实惠,这就要注意选择原则和试验、评价方法 (1)选用润湿分散剂应考虑的因素 尽管厂家不会详细地提供助剂的组成和制造工艺,一般厂家的说明书中都会讲到性能和应用。因此,通过阅读说明书、与厂家服务人员交流,基本上可以掌握某种助剂用于何处。对于涂料配方设计者来说,就要注意以下原则: ①涂料体系。涂料按介质不同划分为水性、溶剂型、粉末等几大体系。一般情况下,所用的润湿分散剂是不通用的。助剂提供者首先应介绍该助剂是用于水性的或是溶剂型,以与使用者的要求相吻合。如果用错,不仅起不到润湿分散效果,还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弊病。 ②颜料。不同颜料其电荷性质不同,首先要分清是无机颜料还是有机颜料;有机颜料中还要看是酞著系列的还是炭黑。国际上一些大的公司产品已细化到某一颜料使用某一助剂达到最佳效果的地步,但大多数还只是通用,这就需要使用者逐渐试验,缩小范围来选择。 ③基料(即树脂)。不同的树脂体系对颜料的润湿性不同,因此对润湿分散剂的选择也有一些限制。 ④体系相容性。在一个涂料体系中,所使用的助剂一般不仅仅是润湿分散剂,可能还有流平剂、消泡剂等,这样相容性就极为重要。有些润湿分散剂的乳化It能较强,很可能会使消泡剂乳化而散失消泡能力。注意相容性,有利于配方平衡,使产品综合性能得以兼顾。 ③施工性。对于厚浆型立面施工的涂料,最好选用能产生控制絮凝、具有触变性的助剂,以达到良好的施工性能。 ⑥良好的价格性能比。在低价的产品中使用高质高价的助剂,造成成本的大幅度上升,是很不经济的。选用何种润湿分散剂,还要与产品的档次相一致,以求价格与性能的统一。 (2)分散效率的试验方法 试验的目的,在于从众多的润湿分散剂中选出最合适的品种并确定最佳用量。 在初步筛选时,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 ①观察颜料粒子的重力沉降。用重力沉降法对分散剂效率进行初步筛选,十分简单易行。其方法是:将待选的分散剂极稀溶液装人一系列试管中,再加人一定而少量的待分散颜料,经猛烈摇动后,置于一旁,观察相对沉降速率、上层清液浊度及最终沉降体积。相对沉降速率越小,上层清液浊度越大,最终沉降体积越小,说明分散效率越好。 ②测定颜料分散体的粘度。加人分散剂引起粘度大幅度下降是分散很实际的指标。使用该法可选择最佳的分散剂及其用量。方法是:a.将待试的各种少量分散剂加人相同体积的漆料(含有确定的高固体份的待分散颜料)中,强烈搅拌后测定粘度,认为粘度最低时的分散剂最合适。b.在待试的高粘度颜料和漆料混合物中,边搅拌边滴加选好的分散剂,每滴加一次,便测定粘度,确定得到最低粘度时的分散剂用量为最佳用量。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分散剂用量越大,粘度会越低。由于粘度的逆增长或平

分散剂

分散剂 分散剂是一种在分子内同时具有亲油性和亲水性两种相反性质的界面活性剂。可均一分散那些难于溶解于液体的无机,有机颜料的固体颗粒,同时也能防止固体颗粒的沉降和凝聚,形成安定悬浮液所需的药剂。 种类 脂肪酸类、脂肪族酰胺类和酯类 石蜡类 金属皂类 低分子蜡类 分散剂机理 基本原理 选择分散剂 双电层原理 位阻效应 简介 解释 种类 脂肪酸类、脂肪族酰胺类和酯类 石蜡类 金属皂类 低分子蜡类 分散剂机理 基本原理 选择分散剂 双电层原理 位阻效应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Dispersant(分散剂):一种化学品,加入水中增加其去颗粒的能力。Documentation(文件编制):关于装配的资料,解释基本的设计概念、元件和材料的类型与数量、专门的制造指示和最新版本。使用三种类型:原型机和少数量运行、标准生产线和/或生产数量、以及那些指定实际图形的政府合约。 编辑本段解释 工具书中的解释 促使物料颗粒均匀分散于介质中,形成稳定悬浮体的药剂。分散剂一般分为无机分散剂和有机分散剂两

大类。常用的无机分散剂有硅酸盐类(例如水玻璃)和碱金属磷酸盐类(例如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和焦磷酸钠等)。有机分散剂包括三乙基己基磷酸、十二烷基硫酸钠、甲基戊醇、纤维素衍生物、聚丙烯酰胺、古尔胶、脂肪酸聚乙二醇酯等。 学术文献中的解释 分散剂的定义是分散剂能降低分散体系中固体或液体粒子聚集的物质。在制备乳油和可湿性粉剂时加入分散剂和悬浮剂易于形成分散液和悬浮液,并且保持分散体系的相对稳定的功能。 化工词典中的解释 能提高和改善固体或液体物料分散性能的助剂。固体染料研磨时,加入分散剂,有助于颗粒粉碎并阻止已碎颗粒凝聚而保持分散体稳定。不溶于水的油性液体在高剪切力搅拌下,可分散成很小的液珠,停搅拌后,在界面张力的作用下很快分层,而加入分散剂后搅拌,则能形成稳定的乳浊液。其主要作用是降低液-液和固-液间的界面张力。因而分散剂也是表面活性剂。种类有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两性型和高分子型。阴离子型用得最多。编辑本段选择 一个优良的分散剂应满足以下要求: 1、分散性能好,防止填料粒子之间相互聚集; 2、与树脂、填料有适当的相容性;热稳定性良好; 3、成型加工时的流动性好;不引起颜色飘移; 4、不影响制品的性能;无毒、价廉。 分散剂的用量一般为母料质量的5% 编辑本段种类 脂肪酸类、脂肪族酰胺类和酯类 硬脂酰胺与高级醇并用,可改善润滑性和热稳定性,用量(质量分数,下同)0.3%-0.8%,还可作聚烯烃的滑爽剂;己烯基双硬脂酰胺,也称乙撑基双硬脂酰胺(EBS),是一种高熔点润滑剂,用量为0.5%~2%;硬脂酸单甘油酯(GMS),三硬脂酸甘油酯(HTG);油酸酰用量0.2%~0.5%;烃类石蜡固体,熔点为57~70℃,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树脂中的分散性、相容性、热稳定性均差,用量一般在0.5%以下 石蜡类 尽管石蜡属于外润滑剂,但为非极性直链烃,不能润湿金属表面,也就是说不能阻止聚氯乙烯等树脂粘连金属壁,只有和硬脂酸、硬脂酸钙等并用时,才能发挥协同效应液体石蜡:凝固点-15 ̄-35℃,在挤出和注射成型加工时,与树脂的相容性较差,添加量一般为0.3%-0.5%,过多时,反而使加工性能变坏 微晶石蜡:由石油炼制过程中得到,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且有许多异构体,熔点65-90℃,润滑性和热稳定性好,但分散性较差,用量一般为0.1%-0.2%,最好与硬脂酸丁酯、高级脂肪酸并用。 金属皂类 高级脂肪酸的金属盐类,称为金属皂,如硬脂酸钡(BaSt)适用于多种塑料,用量为0.5%左右;硬脂酸锌(ZnSt)适于聚烯烃、ABS等,用量为0.3%;硬脂酸钙(CaSt)适于通用塑料,外润滑用,用量0.2% ̄1.5%;其他硬脂酸皂如硬脂酸镉(CdSt)、硬脂酸镁(MgSt)、硬脂酸铜(CuSt)。 低分子蜡类 低分子蜡是以各种聚乙烯(均聚物或共聚物)、聚丙烯、聚苯乙烯或其他高分子改性物

(完整版)常见镜头分类及特点

常见镜头分类及特点 镜头一般按照焦距大小分类: 鱼眼镜头;微距镜头;广角镜头;标准镜头;长焦镜头;超长焦镜头;变焦镜头等 标准镜头:拍摄风景及人物都可以,介于广角与长焦之间 长焦镜头:拍摄远处人物特写及远处物体,如体育比赛 广角镜头:拍摄风景及大场面焦距无限远 鱼眼镜头:视角180度,畸变大,特殊用途 微距镜头:拍摄较小物体近距离拍摄如小蚂蚁等 超长焦镜头:可以拍摄月亮及星星 变焦镜头:焦距可以根据拍摄物体改变的镜头,可以拍出运动效果 1. 标准镜头 标准镜头:以适用于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交换镜头为例,标准镜头通常是指焦距在40至55毫米之间的摄影镜头,它是所有镜头中最基本的一种摄影镜头。 标准镜头给人以记实性的视觉效果画面,所以在实际的拍摄中,它的使用频率是较高的。但是,从另一方面看,由于标准镜头的画面效果与人眼视觉效果十分相似,故用标准镜头拍摄的画面效果又是十分普通的,甚至可以说是十分“平淡”的,它很难获得广角镜头或远摄镜头那种渲染画面的戏剧性效果。因此,要用标准镜头拍出生动的画面来又是相当不容易的,即使是资深的摄影师也认为用好用活标准镜头并不容易。但是,标准镜头所表现的视觉效果有一种自然的亲近感,用标准镜头拍摄时与被摄物的距离也较适中,所以在诸如普通风景、普通人像、抓拍等摄影场合使用较多,最常见的纪念照,更是多用标准镜头来拍摄。另外,摄影者往往容易忽略的是,标准镜头还是一种成像质量上佳的镜头,它对于被摄体细节的表现非常的有效。

适马 30mm F1.4 EX DC HSM 镜头 2.长焦镜头 长焦镜头视角在20度以内,焦距可达几十毫米或上百毫米。长焦距镜头又分为普通远摄镜头和超远摄镜头两类。普通远摄镜头的焦距长度接近标准镜头,而超远摄镜头的焦距却远远大于标准镜头。以135照相机为例,其镜头焦距从85mm-300mm的摄影镜头为普通远摄镜头,300mm以上的为超远摄镜头。 长焦镜头的焦距长,视角小,在底片上成像大。所以在同一距离上能拍出比标准镜头更大的影象。适合于拍摄远处的对象。由于它的景深范围比标准镜头小,因此可以更有效地虚化背景突出对焦主体,而且被摄主体与照相机一般相距比较远,在人像的透视方面出现的变形较小,拍出的人像更生动,因此人们常把长焦镜头称为人像镜头。但长焦镜头的镜筒较长,重量重,价格相对来说也比较贵,而且其景深比较小,在实际使用中较难对准焦点,因此常用于专业摄影。 快门速度:1/500秒光圈:F5.6 适马 APO 50-150mm F2.8 EX DC HSM 镜头官方样张 使用长焦距镜头拍摄,一般应使用高感光度及快速快门,如使用200mm的长焦距镜头拍摄,其快门速度应在1/250秒以上,以防止手持相机拍摄时照相机震动而造成影像虚糊。在一般情况下拍摄,为了保持照相机的稳定,最好将照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无三脚架固定时,尽量寻找依靠物帮助稳定相机。

农药用聚羧酸盐类分散剂

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等高分子分散剂属于均聚物或共聚物,通常在分散体系中可以起到空间稳定作用,有的带电高分子还可以通过静电稳定机制提高分散体系的稳定性,因而高分子分散剂比无机、有机小分子分散剂更为有效。聚羧酸盐类分散剂具有长碳链,较多活性吸附点以及能起到空间排斥作用的支链,由于其特殊的结构而对悬浮体系具有很好的分散性能。 聚羧酸类分散剂与传统木质素磺酸盐、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钠盐分散剂相比有以下特点: ①聚羧酸类分散剂对悬浮体系中的离子,pH值以及温度等敏感程度小,分散稳定性高,不易出现沉降和絮凝; ②聚羧酸类分散剂提高了固体颗粒的含量,显著降低分散体系粘度,在高固含量下具有较好流动性,降低了原料成本,减少设备磨损; ③原材料选择范围广,可选择不同种类的共聚单体,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可设计性强,易形成系列化产品。 聚羧酸类分散剂采用不同的不饱和单体接枝共聚而成,其代表产物繁多,但结构遵循一定规则,即在重复单元的末端或中间位置带有EO,-COOH,-COO-,-SO3-等活性基团。 聚羧酸类分散剂在分子主链或侧链上引入强极性基团:羧基、磺酸基、聚氧化乙烯基等使分子具有梳形结构,分子量分布范围为10000-100000,比较集中于5000左右。疏水基分子量控制在5000-7000左右,疏水链过长,无法完全吸附于颗粒表面而成环或与相邻颗粒表面结合,导致粒子间桥连絮凝;亲水基分子量控制在3000-5000左右,亲水链过长,分散剂易从农药颗粒表面脱落,且亲水链间易发生缠结导致絮凝。聚羧酸类分散剂链段中亲水部分比例要适宜,一般为20%-40%,如果比例过低,分散剂无法完全溶解,分散效果下降;比例过高,则分散剂溶剂化过强,分散剂与粒子间结合力相对削弱而脱落。 聚羧酸类分散剂分子所带官能团如羧基、磺酸基、聚氧乙烯基的数量、主链聚合度以及侧链链长等影响分散剂对农药颗粒的分散性。分子聚合度(相对分子量)的大小与羧基的含量对农药颗粒的分散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由于分子主链的疏水性和侧链的亲水性以及侧链(-OCH2CH2)的存在,也起到了一定的立体稳定作用,以防止无规则凝聚,从而有助于农药颗粒的分散。 聚羧酸类分散剂作用机理:水基性制剂形成的悬浮体系中的原药颗粒很小,与分散介质间存在巨大的相界面,裸露的原药颗粒界面间亲和力很强,吸引能很高,易导致原药颗粒间

镜头的选择和主要参数(精)

镜头的选择和主要参数 1、镜头的分类 按外形功能分按尺寸大小分按光圈分按变焦类型分按焦距长矩分 球面镜头 1" 25mm 自动光圈电动变焦长焦距镜头 非球面镜头 1/2" 3mm 手动光圈手动变焦标准镜头 针孔镜头 1/3" 8.5mm 固定光圈固定焦距广角镜头 鱼眼镜头 2/3" 17mm (1)以镜头安装分类所有的摄象机镜头均是螺纹口的,CCD摄象机的镜头安装有两种工业标准,即C安装座和CS安装座。两者螺纹部分相同,但两者从镜头到感光表面的距离不同。C安装座:从镜头安装基准面到焦点的距离是17.526mm。CS安装座:特种C安装,此时应将摄象机前部的垫圈取下再安装镜头。其镜头安装基准面到焦点的距离是12.5mm。如果要将一个C安装座镜头安装到一个CS安装座摄象机上时,则需要使用镜头转换器。 (2)以摄象机镜头规格分类摄象机镜头规格应视摄象机的CCD尺寸而定,两者应相对应。即摄象机的CCD靶面大小为1/2英寸时,镜头应选1/2英寸。摄象机的CCD靶面大小为1/3英寸时,镜头应选1/3英寸。摄象机的CCD靶面大小为1/4英寸时,镜头应选1/4英寸。如果镜头尺寸与摄象机CCD靶面尺寸不一致时,观察角度将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者发生画面在焦点以外等问题。 (3)以镜头光圈分类镜头有手动光圈(manual iris)和自动光圈(auto iris)之分,配合摄象机使用,手动光圈镜头适合于亮度不变的应用场合,自动光圈镜头因亮度变更时其光圈亦作自动调整,故适用亮度变化的场合。自动光圈镜头有两类:一类是将一个视频信号及电源从摄象机输送到透镜来控制镜头上的光圈,称为视频输入型,另一类则利用摄象机上的直流电压来直接控制光圈,称为DC输入型。自动光圈镜头上的ALC(自动镜头控制)调整用于设定测光系统,可以整个画面的平均亮度,也可以画面中最亮部分(峰值)来设定基准信号强度,供给自动光圈调整使用。一般而言,ALC已在出厂时经过设定,可不作调整,但是对于拍摄景物中包含有一个亮度极高的目标时,明亮目标物之影像可能会造成"白电平削波" 现象,而使得全部屏幕变成白色,此时可以调节ALC来变换画面。另外,自动光圈镜头装有光圈环,转动光圈环时,通过镜头的光通量会发生变化,光通量即光圈,一般用F表示,其取值为镜头焦距与镜头通光口径之比,即:F= f(焦距)/D(镜头实际有效口径),F值越小,则光圈越大。采用自动光圈镜头,对于下列应用情况是理想的选择,它们是:在诸如太阳光直射等非常亮的情况下,用自动光圈镜头可有较宽的动态范围。要求在整个视野有良好的聚焦时,用自动光圈镜头有比固定光圈镜头更大的景深。要求在亮光上因光信号导致的模糊最小时,应使用自动光圈镜头。 (4)以镜头的视场大小分类标准镜头:视角30度左右,在1/2英寸CCD摄象机中,标准镜头焦距定为12mm,在1/3英寸CCD摄象机中,标准镜头焦距定为8mm。广角镜头:视角90度以上,焦距可小于几毫米,可提供较宽广的视景。远摄镜头:视角20度以内,焦距可达几米甚至几十米,此镜头可在远距离情况下将拍摄的物体影响放大,但使观察范围变小。变倍镜头(zoom lens):也称为伸缩镜头,有手动变倍镜头和电动变倍镜头两类。可变焦点镜头(vari-focus lens):它介于标准镜头与广角镜头之间,焦距连续可变,即可将远距离物体放大,同时又可提供一个宽广视景,使监视范围增加。变焦镜头可通过设置自动聚焦于最小焦距和最大焦距两个位置,但是从最小焦距到最大焦距之间的聚焦,则需通过手动聚焦实现。针孔镜头:镜头直径几毫米,可隐蔽安装。

(完整版)镜头的8个基本类型

镜头的8个基本类型 1 特写镜头-告诉我们重要的事情将要发生,同时特写镜头是用来显示人物的反应的一个很好的镜头类型,它也能中断进度,避免故事单调乏味。 2 普通镜头-是用来进入或移出特写panel的一个很好的过渡镜头,当你想到达足够近的距离去看清人物的面部表情,而当你使用狭窄的特写镜头又会移去一些诸如背景一样有价值的视觉信息,那么就使用普通镜头。 3 后拉镜头-提醒读者整个场景的进展。 4 确立镜头-提供给读者一个扩展的视图,能看到周围区域,不管它是一个城市还是一个风景或者一个房间的内部。 5 内置画面-是展示宽镜头的一个部分如何进展的一个细节。 6 群体普通镜头-同普通镜头一样,只是它包含更多人物。 7 群体特写镜头-同特写镜头一样,也只是包含更多人物。 8 群体后拉镜头(或充满人物群体的镜头)-符合普通后拉镜头同样的目的,也只是包含更多的人物 每一个画面都应当逻辑性的,感性的引出第二个画面~ [ZT]作者: 张越 首先,最早总结过一个“另类漫画分格大法”,关于分镜头的。基本有七条: 第一条“大物小格、小物大格”,就是说用比较小的格和画幅表现较大的场景,相反的用较大的和较主要的表现特写、近景之类的小场景。 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突出故事的主线,不动声色的完成镜头的调度。仔细看那些有名的漫画,人物出场或者表现情绪变化时(小物)往往占上整整一页或者好大的一格,而从一个场景转化到另一个场景的时候(大物),往往只需要在角落里很小的一格全景。这条原则实际上讲的是画一部漫画我们要讲什么,想让大家关注哪里哪里就要多驻笔墨。

这是漫画和电影的一大区别,我们可以自由的运用不同大小的屏幕,从这点上说漫画家的条件比电影导演优越的多。相比之下,漫画没有声音的劣势并不算什么,有一个朋友甚至正在尝试完全放弃象声词的使用,Socool! 有时候要表现震撼人心的大场景,那就非用大格不可了。但是从这点来说,我们也可以认为这里所指的大格小格并不一定是绝对的尺寸大小,而是与场景所需要的大小相比,有意的向相反的方向控制场景所占的比例。这种控制所起到的作用是产生视觉上的魔术,积极的调度读者的注意力,这种调度在漫画创作上是至关重要的。 其实真正震撼人心的大场景并不一定是空间上有多么大,而是在于迎面而来的压迫感。把一万人放到一个镜头里的结果就好象手绘的网点,灰蒙蒙一片,毫无气势。表现三个人不一定把三个人都画到一起,只画中间那个,然后前面一只脚、后面一只脚就够了。同样的,一个大军团用近景表现中间一排的透视,就会比画整整一个方阵有力的多。也就是要把关注的重点尽量的放到小物上,再给予大格。这是推论一。 推论二:大场景占小镜头,很明显画的时候会省力得多。:) 推论三:突出什么就给什么一大格,并不一定局限在“大物必须小格”之中。 推论四:每页使用一个大格的话,会有意想不到的画面对比效果。 第二条“说一套、做一套”就是指画漫画的时候,要让语言圈本身成为一个独立的被考虑对象,有时候甚至要和故事分离。 语言圈是漫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本身既可以用来表示人物的语言,也可以表达人物的思想,同时还是交代故事情节和反映人物性格的工具。漫画中语言的精炼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只做到精炼是不够的。你必须同时考虑,这里的语言圈是用来交代情节还是塑造人物?那里的语言圈要不要对气氛做一些贡献?这里面有几个小原则:首先,要尽量少说话,就是能用画面动作表现的情节尽量不用语言;其次,说出的话如果有利于刻画人物,那么就没必要必须和情节发生联系——当然还是要尽量避免罗嗦;最后,用于表达情节和气氛的语言圈是画面的主体,就算不占据大的画面,也要占据视觉的中心,用于表达人物个性与情节无关的语言一般不放在视觉的中心。 推论一:有时候会出现故意的把交代个性的语言圈放在视觉中心的时候,这就是搞笑。这种时候一般还伴随着夸张的伴舞动作,比如乱马的兰花指之类。

监控摄像头镜头选择教程

监控摄像头镜头选择教程 当某一物体聚焦清晰时,从该物体前面的某一段距离到其后面的某一段距离内的所有景物也都当清晰的。焦点相当清晰的这段从前到后的距离就叫做景深。景深分为前景深和后景深,后景深大于前景深。景深越深,那么离焦点远的景物也能够清晰,而景深浅,离焦点远的景物就模糊1/3" CCD镜头最远能看清多少米? 3.6MM、6MM、8MM、12MM、16MM、25MM乘上2.4就是最远多少米距离了 标准镜头:视角30度左右,在1/2英寸CCD摄像机中,标准镜头焦距定为12mm,在1/3英寸CCD摄像机中,标准镜头焦距定为8mm。 广角镜头:视角90度以上,焦距可小于几毫米,可提供较宽广的视景。 远摄镜头:视角20 度以内,焦距可达几米甚至几十米,此镜头可在远距离情况下将拍摄的物体影响放大,但使观察范围变小。 镜头的种类

镜头的种类有许多种,每一种镜头都有其特点。根据功能与结构的不同,这些镜头的价格相差非常大,如电动变焦镜 头要比普通定焦镜头的价格高约10倍,因此,只有正确了解各种镜头的特性,才能更加灵活地选择镜头。 A、固定光圈定焦镜头 固定光圈定焦镜头是相对较为简单的一种镜头,该镜头上只有一个可手动调整的对焦调整环(环上标有若干距离参考值),左右旋转该环可使成在 CCD靶面上的像最为清晰,此时在监视器屏幕上得到图像也最为清晰。 由于是固定光圈镜头,因此在镜头上没有光圈调整环,也就是说该镜头的光圈是不可调整的,因而进入镜头的光通量是不能通过简单地改变镜头因素而改变,而只能通过改变被摄现场的光照度来调整,如增减被摄现场的照明灯光等。这种镜头一般应用于光照度比较均匀的场合,如室内全天以灯光照明为主的场合,在其他场合则需与带有自动电子快门功能的CCD摄像机合用(当然,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的CCD摄像机均带有自动电子快门功能),通过电子快门的调整来模拟光通量的改变。 B、手动光圈定焦镜头 手动光圈定焦镜头比固定光圈定焦镜头增加了光圈调整环,其光圈调整范围一般可从F1. 2或F1. 4到全关闭,能很方便地适应被摄现场的光照度,然而由于光圈的调整是通过手动人为地进行的,一旦摄像机安装完毕,位置固定下来,再频繁地调整光圈就不那么容易了,因此,这种镜头一般也是应用于光照度比较均匀的场合,而在其他场合则也需与带有自动电子快门功能的CCD摄像机合用,如早晚与中午、晴天与阴天等光照度变化比较大的场合,通过电子快门的调整来模拟光通量的改变。 C、自动光圈定焦镜头 自动光圈定焦镜头在结构上有了比较大的改变,它相当于在手动光圈定焦镜头的光圈调整环上增加一个由齿轮啮合传动的微型电动机,并从其驱动电路上引出3芯或4芯线传送给自动光圈镜头,至使镜头内的微型电动机相应做正向或反向转动,从而高速光圈的大小。自动光圈镜头又分为含放大器(视频驱动型)与不含放大器(直流驱动型)两种规格。 D、手动变焦镜头 顾名思义,手动变焦镜头的焦距是可变的,它有一个焦距调整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整镜头的焦距,其变比一般为2~3倍,焦距一般在3. 6~8 mm。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通过手动调节镜头的变焦环,可以方便地选择监视现场的视场角,如:可选择对整个房间的监视或是选择对房间内某个局部区域的监视。当对于监视现场的环境情况不十分了解时,采用这种镜头显然是非常重要的了。 对于大多数电视监控系统工程来说,当摄像机安装位置固定下来后,再频繁地手动变焦是很不方便的,因此,工程完工后,手动变焦镜头的焦距一般很少再去调整,而仅仅起到定焦镜头的作用。因而手动变焦镜头一般用在要求较为严格而用定焦镜头又不易满足要求的场合。但这种镜头却受到工程人员的青睐,因为在施工调试过程中使用这种镜头,通过在一定范围的焦距调节,一般总可以找到一个可使用户满意的观测范围(不用反复更换不同焦距的镜头),这一点在外地施工中尤为显得方便。 E、自动光圈电动变焦镜头 此种镜头与前述的自动光圈定焦镜头相比另外增加了两个微型电动机,其中一个电动机与镜头的变焦环啮合,当其受控而转动时可改变镜头的焦距(Zoom);另一个电动机与镜头的对焦环啮合,当其受控而转动时可完成镜头的对焦(Focus)。由于该镜头增加了两个可遥控调整的功能,因而此种镜头也称作电动两可变镜头。 自动光圈电动变焦镜头一般引出两组多芯线,其中一组为自动光圈控制线,其原理和接法与前述的自动光圈定焦镜头的控制线完全相同;另一组为控制镜头变焦及对焦的控制线,一般与云台镜头控制器及解码器相连。当操作远程控制室内云台镜头控制器及解码器的变焦或对焦按钮时,将会在此变焦或对焦的控制线上施加一个或正或负的直流电压,该电压加在相应的微型电动机上,使镜头完成变焦及对焦调整功能。 镜头的选择和主要参数 摄像机镜头是视频监视系统的最关键设备,它的质量(指标)优势直接影响摄像机的整机指标,因此,摄像机镜头的选择是否恰当既关系到系统质量,又关系到工程造价。 镜头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如果没有晶状体,人眼看不到任何物体;如果没有镜头,那么摄像头所输出的图像;就是白茫茫的一片,没有清晰的图像输出,这与我们家用摄像机和照相机的原理是一致的。 当人眼的肌肉无法将晶状体拉伸至正常位置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近视眼,眼前的景物就变得模糊不清;摄像头与镜头的配合也有类似现象,当图像变得不清楚时,可以调整摄像头的后焦点,改变CCD芯片与镜头基准面的距离(相当于调整人眼晶状体的位置),可以将模糊的图像变得清晰。 由此可见,镜头在闭路监控系统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工程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都要经常与镜头打交道:设计人员要根据物距、成像大小计算镜头焦距,施工人员经常进行现场调试,其中一部分就是把镜头调整到最佳状态。 一、镜头的分类 所有的摄象机镜头均是螺纹口的,CCD摄象机的镜头安装有两种工业标准,即C安装座和CS安装座。两者螺纹部分相同,但两者从镜头到感光表面的距离不同。 C安装座:从镜头安装基准面到焦点的距离是17.526mm。 C S安装座:特种C安装,此时应将摄象机前部的垫圈取下再安装镜头。其镜头安装基准面到焦点的距离是12.5mm。如果要将一个C安装座镜头安装到一个C S安装座摄象机上时,则需要使用镜头转换器。 (2)以摄象机镜头规格分类 摄像机镜头规格应视摄象机的C C D尺寸而定,两者应相对应。即: *摄像机的C C D靶面大小为1/2英寸时,镜头应选1/2英寸。 *摄像机的C CD靶面大小为1/3英寸时,镜头应选1/3英寸。 *摄像机的C C D靶面大小为1/4英寸时,镜头应选1/4英寸。 如果镜头尺寸与摄像机C C D靶面尺寸不一致时,观察角度将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者发生画面在焦点以外等问题。 (3)以镜头光圈分类 镜头有手动光圈(manual iris)和自动光圈(autoiris)之分,配合摄像机使用,手动光圈镜头适合于亮度不变的应用场合,自动光圈镜头因亮度变更时其光圈亦作自动调整,故适用亮度变化的场合。自动光圈镜头有两类:一类是将一个视频信号及电源从摄像机输送到透镜来控制镜头上的光圈,称为视频输入型,另一类则利用摄像机上的直流电压来直接控制光圈,称为D C输入型。 自动光圈镜头上的A L C(自动镜头控制)调整用于设定测光系统,可以整个画面的平均亮度,也可以画面中最亮部分(峰值)来设定基准信号强度,供给自动光圈调整使用。一般而言,A L C已在出厂时经过设定,可不作调整,但是对于拍摄景物中包含有一个亮度极高的目标时,明亮目标物之影像可能会造成“白电平削波”现象,而使得全部屏幕变成白色,此时可以调节A L C来变换画面。 另外,自动光圈镜头装有光圈环,转动光圈环时,通过镜头的光通量会发生变化,光通量即光圈,一般用F表示,其取值为镜头焦距与镜头通光口径之比,即: F=f(焦距)/D(镜头实际有效口径), F值越小,则光圈越大。 采用自动光圈镜头,对于下列应用情况是理想的选择,它们是:在诸如太阳光直射等非常亮的情况下,用自动光圈镜头可有较宽的动态范围。 要求在整个视野有良好的聚焦时,用自动光圈镜头有比固定光圈镜头更大的景深。 要求在亮光上因光信号导致的模糊最小时,应使用自动光圈镜头。 (4)以镜头的视场大小分类 标准镜头:视角3 0度左右,在1/2英寸CCD摄象机中,标准镜头焦距定为1 2 mm,在1/3英寸C CD摄像机中,标准镜头焦距定为8 mm。 广角镜头:视角9 0度以上,焦距可小于几毫米,可提供较宽广的视景。 远摄镜头:视角2 0度以内,焦距可达几米甚至几十米,此镜头可在远距离情况下将拍摄的物体影响放大,但使观察范围变小。 变倍镜头(zoom lens):也称为伸缩镜头,有手动变倍镜头和电动变倍镜头两类。 可变焦点镜头(vari—focus lens):它介于标准镜头与广角镜头之间,焦距连续可变,即可将远距离物体放大,同时又可提供一个宽广视景,使监视范围增加。变焦镜头可通过设置 自动聚焦于最小焦距和最大焦距两个位置,但是从最小焦距到最大焦距之间的聚焦,则需通过手动聚焦实现。 针孔镜头:镜头直径几毫米,可隐蔽安装。 (5)从镜头焦距上分 短焦距镜头:因入射角较宽,可提供一个较宽广的视野。 中焦距镜头:标准镜头,焦距的长度视C C D的尺寸而定。 长焦距镜头:因入射角较狭窄,故仅能提供狭窄视景,适用于长距离监视。 变焦距镜头:通常为电动式,可作广角、标准或远望等镜头使用。 二、选择镜头的技术依据 (1)镜头的成像尺寸 应与摄像机C C D靶面尺寸相一致,如前所述,有1英寸、2/3英寸、1/2英寸、1/3英寸、1/4英寸、1/5英寸等规格。

润湿分散剂的分类特性与应用

润湿分散剂的分类特性与应用 摘要:论述了不同类别润湿分散剂的基本组成和应用特性,讨论了各种润湿分散剂在不同涂料中所应遵循的规则和选择方法。共讨论了八大类涂料工业常用的一些润湿分散剂品种。 关键词:润湿分散剂、高分子分散剂 润湿与分散是涂料制备的重要工艺过程。由于涂料品种的多样性,所使用的相关分散助剂也是品种繁多。市场上众多供应商提供了各具特色的品牌助剂,令人眼花缭乱。由于涂料助剂大多价格不菲,取舍之间更有着经济上的意义。因此,有必要对助剂的选择问题作一深入浅出的探讨,达到整体把握的目的。 不过,试图将润湿分散剂从化学上加以分类是困难的。原因是不同品牌的产品,其组成、结构差别非常大。从实际应用需要,运用物理化学原理和方法,对其进行大致分类则是可能和有意义的。 考察润湿分散剂的分类特性,宜从应用范围(主要是相容性问题)、极性、离子性以及分子量特征等方面进行。大的方面,按应用领域分为水性与油性以及通用型分散剂。功能上又区别为润湿剂和分散剂。实际上,这一区分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因为润湿与分散根本就是一个统一连续的过程。 1.0 水性润湿分散剂 1.1 润湿剂 都是一些低分子量(≤1500)的界面活性剂。主要作用是降低体系的界面张力;一般可在室温下把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从72达因/厘米,降至40达因/厘米以下。从而利于分散剂对颜料的作用。微观上,是促进颜料的可润湿性,使分散剂易于在颜料表面铺展而结合,形成所谓的锚固关系。另一方面,润湿剂这种降低体系表面张力的作用,还是涂料施工必不可少的性能。因为,高表面张力的涂料不易在基面上涂覆,易于出现流平不良等缺陷。应用于涂料配方中的润湿剂,有别于乳液合成用的表面活性剂。后者以离子型居多,而前者主要是非离子型的酚基或烷基聚氧乙烯类。 润湿剂的HLB值是衡量极性大小的重要参数。一般供应商可以提供这类数据。HLB值高则水溶性好,反之,则活性大。需要恰当把握。且过高的HLB易于导致涂料对商品色浆的接受性变差。易于出现浮色、发花等涂料质量和施工缺陷[1]。色浆与基础涂料之间HLB 差距过大,可能是水性涂料调色故障的主要原因。另外,泡沫的产生对涂料制造也是个敏感的问题。理论上,有一些计算已知结构表面活性剂HLB值的方法[2]。 有必要指出的是,钠盐或钾盐型分散剂的HLB值可能超过30以上。而合适的HLB值应该在20以下。遗憾的是,准确测定助剂HLB值还是相当困难的。简单测定助剂HLB的方法列于表1。将少量助剂与水相混,观察产生的现象,大致评价出HLB的范围[2] 表1 水分散法测定助剂的HLB值 H L B 范围分散性质 5——6 不稳定,或分散不良 7——8 经强烈摇荡后呈乳状分散 9——10 稳定的乳状分散体 11——13 半透明或灰色分散体

镜头的种类及选择

镜头的种类及选择 1.镜头的种类(根据应用场合分类) 广角镜头:视角90 度以上,观察范围较大近处图像有变形。松下公司有WV-LA2R8C3、WV-LA210。 标准镜头:视角30 度左右,使用范围较广。松下公司有WV-LA9C3B。 长焦镜头:视角20 度以内,焦距可达几十毫米或上百毫米。松下公司有WV-LA18A、WV-LZ62/8 等。 变焦镜头:镜头焦距连续可变,焦距可以从广角变到长焦,焦距越长则成像越大。松下公司型号有WV-LZ61/10、WV-LZ61/15 等。 针孔镜头:用于隐蔽观察,经常被安装在如天花板或墙壁等地方。 2.被摄物体的大小、距离与焦距的关系 假设被摄物体的宽度和高度分别为W.H,被摄物体与镜头间的距离为L,镜头的焦距为F。 3.相对孔径 为了控制通过镜头的光通量的大小,在镜头的后部均设臵了光圈。假定光圈的有效孔径为d,由于光线折射的关系,镜光实际有效的有效孔径为D,比 d 大,D 与焦距 f 之比定义为相对孔径A,即

A=D/f,镜头的相对孔径决定被摄像的照度,像的照度与镜头的相对孔径的倒数来表示镜头光圈的大小。F 值越小,光圈越大,到达CCD 芯片的光通量就越大。所以在焦距f 相同的情况下,F 值越小,表示镜头越好。 4.镜头的焦距 1)定焦距:焦距固定不变,可分为有光圈和无光圈两种。 有光圈:镜头光圈的大小可以调节。根据环境江照的变化,应相应调节光圈的大小。光圈的大小可以通过手动或自动调节,人为手工调节光圈的,称为手动光圈。镜头自带微型电机自动调整光圈的,称为自动光圈。 无光圈:即定光圈,其通光量是固定不变的。主要用于光源恒定或摄像机自带电子快门的情况。 2)变焦距:焦距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使被摄物体的图像放大或缩小。 常用的变焦镜头为六倍、十售变焦。 三可变和二可变镜头 三可变镜头:可调焦距、调聚焦、调光圈。 二可变镜头:可调焦调、调聚焦、自动光圈。

涂料用分散剂的对比与选择

涂料用分散剂的对比与选择 毕衍金 颜晓莺 齐根望 赵淑晶 金艳彬 闫俊钦 (山东泉林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山东高唐252800) 摘 要:本文结合涂料用分散剂的特性,提出实验室鉴别优劣的方法,缩短生产试验时间、节约成本、保障使用效果,为生产提供准确选择依据。 关键词:涂料 分散剂 粘度 粒径 1 前言 涂料用分散剂属造纸化学品中的一种,是一种高聚物表面活性剂,它具有高的抗絮凝能力。它通过降低液体表面张力效应、起泡倾向和润湿作用使涂料在高固形物含量下具有较低粘度,从而保障涂料具有好的流变性。高固形物低粘度的涂料,可以节约干燥成本,提高涂布机抄造速度。 虽然分散剂在涂料中使用量很少,但效果显著、不可缺少,如何选择一种质优价廉的产品,本文结合两个原则(一、不能完全以最低剪切粘度对应用量确定好坏,而应以最少用量获得最低粘度为最优;二、考察分散涂料的放置稳定性和耐老化性)给出一种行之有效方法。2实验 实验目的:利用国产分散剂替代进口产品,保证生产稳定条件下,降低使用成本。 实验原料:采用本公司涂料配方。 分散剂:苏州某公司l#;北京某公司2#;菏泽某公司3#;淄博某公司4#;现用德国产品5#。 实验仪器与设备:粘度计、粒度仪、电子天平、可调速搅拌器等。 2.1初步试验分析 2.1.1原料及配方 表1 原料及配方 2.1.2分散剂的物理性能 表2 分散剂物理性能对比 2.1.3涂布颜料分散后的粘度及分散曲线 表3 不同分散剂用量下的颜料液的粘度值 (单位:cps)

分散条件:分散固含量65%,分散时问30分钟,分散速度1100转,分散剂连续添加。2.1.4分散即时粘度与老化粘度对比 表3数据表明,分散剂在0.04%用量时候粘度最低。现根据最佳分散点及其左右两点分重新配料,测试使用各种分散剂时的颜料即时粘度和24小时后老化粘度值,数据如表4:表4 即时粘度与老化粘度对比 (单位:cps) 通过表4数据,依据最少用量最优粘度和稳定性原则,初步确定l#、2顺量好于3#、4群#品。 2.2进一步对比实验验证 根据第一步的测试情况,选择效果较好的样品l#、2#散剂与车间现用的德国分散剂5#进行对比,并把分散颜料固含量由65%提高到72%,其它不变。 2.2.1不同分散剂用量下的颜料液的粘度值 表5 不同分散剂用量下颜料粘度值 (单位:cps) 分散条件:分散浓度72%,分散时间30分钟,分散速度1500转。 通过表5数据,虽固含量提高分散剂最佳分散点在0.06%用量左右。 2.2.2涂布颜料粘度最低点及其左右两点的粘度值 根据粘度最低点及其左右两点的分散剂用量,重新配料,测试其即时粘度和24小时后的粘度值,最终确定分散剂样品效果。数据如表6: 通过表6可以基本确定,三种分散剂质量5#优于2#,2#好于l#;2#分散剂性能与车间现用国外产品在性能上差距已经很小,稍加改进便可进行生产试用。 表6 即时粘度与老化粘度对比 (单位:cps) 2.2.3颜料粒径测试 对表6中各分散点,作颜料粒径分析,数据如表7: 表7 不同分散剂使用条件下颜料粒径分布

镜头的分类及选型

镜头的分类及选型 镜头的分类 镜头种类繁多,已经发展成一个庞大的体系,以适应各种场合条件下的应用。对镜头的划分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 ●按工作波长分:紫外、可见光、近红外、红外,按照应用还有X-ray镜头之分 ●变焦与否:定焦、变焦 ●工作距离:望远物镜(物距很大)、普通摄影镜头(物距适中)、显微镜头(物距很小)其它类别: 线阵镜头:配合线阵相机使用的镜头。采用扫描式的工作方式,需要镜头与目标相对运动,每次曝光成像一条线,多次曝光组成一幅图像。线阵扫描成像的特点:CCD线阵方向的图像分辨率固定,而在目标的运动方向上,空间采样频率与运动的相对速度有关。 从成像的角度讲,线阵镜头和其它类型的镜头并没有本质的差异。只是对镜头的使用方式不同而已。 显微镜头:为了看清目标的细节特征,显微镜头一般使用在高分辨率的场合。它们基本的特点是工作距离短,放大倍率高,视场小。 如何选择镜头 镜头的选择过程,是将镜头各项参数逐步明确化的过程。作为成像器件,镜头通常与光源、相机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图像采集系统,因此镜头的选择受到整个系统要求的制约。一般地可以按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考虑。 波长、变焦与否 镜头的工作波长和是否需要变焦是比较容易先确定下来的,成像过程中需要改变放大倍率的应用,采用变焦镜头,否则采用定焦镜头就可以了。 关于镜头的工作波长,常见的是可见光波段,也有其他波段的应用。是否需要另外采取滤光措施?单色光还是多色光?能否有效避开杂散光的影响?把这几个问题考虑清楚,综合衡量后再确定镜头的工作波长。 特殊要求优先考虑 结合实际的应用特点,可能会有特殊的要求,应该先明确下来。例如是否有测量功能,是否需要使用远心镜头,成像的景深是否很大等等。景深往往不被重视,但是它却是任何成像系统都必须考虑的。

AFCONA分散助剂产品选择及应用领域知识4000系列

AFCONA分散助剂产品选择及应用领域知识' @3 X. D# o9 Q# i! E4 e $ ^) ~8 j0 o% F) T 6 ]6 w& n- X* S, [! v Afcona公司的高分子量的分散剂包含了主要的三个大类;主要为聚氨酯类,聚丙烯酸酯类和聚酯类分散剂。$ o7 @6 Q7 C; [+ f5 y( b! R8 D# a 聚氨酯类高分子量的分散剂;! r% b$ ~8 ]+ _2 ^ Afcona-4010 Afcona-4015# G( o# D7 @! K' |& k. G Afcona-4046 Afcona-40475 i+ n3 d: V2 ]" r Afcona-4050+ K4 ^8 F9 y4 R0 N Afcona-40604 f+ f# i2 z% b. Y Afcona-4070 Afcona-40714 ~! }# e( e* n. J* S$ n( i; x Afcona-4080 Afcona-4090 聚丙烯酸酯类高分子量的分散剂 Afcona-4401 Afcona-4550 Afcona-45604 H, L2 K6 d$ p! p 聚酯类高分子量的分散剂;8 q4 C' O4 L* E# y2 O Afcona-40008 }( x2 _' u* ?" u9 p" @ . |% [) g5 G1 g/ f Afcona-4010 突出特点;对哑粉,钛白粉和玻璃粉等无机颜料特别优异的分散及稳定性,防沉性,对一般有机颜料和碳黑也有较好的表现。9 w s$ S+ u0 G; E" u& \ Afcona-4010是专为无机颜料设计的高分子量分散剂,分子结构上含有特殊的具有弹性结构的锚定基团,锚定效率比一般刚性结构的分散剂高很多,能很好地润湿分散于颜料的表面,将颜料表面的空气,湿汽等置换,同时,其高分子链又能很好地防止颜料粒子之间聚集,从而达到理想的防絮凝效果。: E$ }& N& ^8 \: t) R# f$ c2 [ 对于哑粉的分散,一般建议添加3-5%对哑粉量,能是漆膜表面细腻,光泽均匀,无阴阳面,无雾影,同时,其防沉性非常优异。6 f2 U& q5 [2 f, _. l! } c* O! |' \$ _0 B 对于钛白粉的分散,由于其高分子结构,可以不因钛白粉表面处理而带的酸碱性从而要求对分散剂的选择性,一般建议添加3-5%对钛白粉量。. `# N1 P0 O7 M2 I4 t( S2 P % h h' c- z# e1 F8 ? 对于玻璃粉的分散,一般建议添加20%左右对玻璃粉量,并具有很好的防沉效果。6 s" v; t( a( }6 k; s 3 z, C% C- D! F( T 对于低色素碳黑和有机颜料,Afcona-4010也有很好的表现。8 y# s9 n; R9 T( ~7 s Afcona-4015 突出特点;共研磨体系,防止浮色,分色及发花。6 ?& t* y3 u3 Q3 U# b2 c Afcona-4015对于有些共研磨体系,它既能对有机颜料,无机颜料的润释分散,又能对碳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