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宗教世俗化的几点诠释

?研究生论坛?

关于宗教世俗化的几点诠释

刘永霞

提要:曾经有种观点认为宗教世俗化是宗教衰落的表现,其实不然。宗教的世俗化有多重含义,本文试图通过对宗教世俗化的几点全新的阐释,说明宗教的世俗化不仅是宗教发展的新契机,而且还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充当了并继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拟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即:宗教对道德控制功能的作用;宗教——尤其在特定宗教的内部,对于集体精神、团结精神的重新发现;宗教对于社会革命的作用力。通过论证,可以看出宗教世俗化对于社会的作用客观存在,并将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被赋予许多全新的含义。

刘永霞,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2001级硕士研究生。

主题词:宗教的世俗化人性社会

一、宗教世俗化的一般定义

在美国出版的《宗教百科全书》(16卷本)中,对宗教世俗化的界说是:世俗化是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宗教的意识、活动和机构失去了对社会的重要性。宗教在社会系统的操作中变成了一种边缘现象,社会运行变得理性化,从而脱离了宗教机构的控制。、在宗教的范围中,“世俗”一词是针对“神圣”而言的,它是神圣的对立面。从宗教的观点看,此岸的人间习俗生活是“世俗”的,彼岸世界的上帝和神的信仰、持奉上帝和神的事业是神圣的,而宗教就是这种神圣的信仰和事业。许多学者把宗教世俗化理解为:宗教日益关心此岸的人类事务,而不再仅仅以服务和向往于彼岸的上帝和天堂为宗旨。

随着宗教的发展,又出现了对宗教世俗化的不同理解。布鲁斯(SteveBrace)提出:“对世俗化的认定是对世俗主义的歪曲”①。在他的《宗教的世俗化》(ReligiousSecularizations)一书中,提出了“世俗化”是一个具有多面性的概念。他认为,在美国,宗教变化的历史已经给世俗化理论提出了大难题,这个国家的人们——通常被社会学家认为是最具现代性的,仍然经常去教堂。o在美国:“19世纪信教人数的比率一直在快速上升,整个20世纪出现了惊人的稳定”,@‘‘尽管信教情况在某些指标上出现了下滑,但社会学家还是认为美国最现代化也是信教人数最多的国家”。④我们致力于在个人的宗教信仰和行为方面改变世俗化的“底线”,我们必须在一个比我们目前有的更详细的知识上建构我们对于世俗化的普遍解释。⑤哈维.考克斯(HarveyCox)在《天堂之火》(FirefromHeaven)一书中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写到:预言家们所说的二:十世纪技术的迈进和都市化的呼啸会把宗教赶到边缘地带,连根拔起,使之枯萎。但这并没有发生,反之,曾被一些理论家断言由于西方物质主义的影响而发育不良,或受极权者的压制而窒息的宗教获得了新的活力。佛教和印度教,基督教和犹太138

万方数据

关于宗教世俗化的几点诠释

教,还有一些小的宗教又复活了。@考克斯(Cox)强调我们应该肯定重新焕发生机的宗教的重要性。

宗教社会学大师彼得.贝格尔(PeterBerger)通过反思,认为应该对“宗教的世俗化”作重新的理解。贝格尔(Berger)认为:设想我们生活在一个完全世俗的世界是错误的。今天的世界一如既往地具有宗教性,而且在有些地方更甚于以前。在《反世俗化》(AIni——Secul赫丝.ti∞)一书中,他提出:“在许多社会中,某个宗教组织丧失了权力和影响。但是,不仅有老的,还有新的宗教信仰和实践继续影响着个人的生活。只是它们有时采取组织的形式,有时却导向宗教狂热。”⑦这些学者的观点有力地批驳了以前对“宗教世俗化”的一般定义,阐明了“宗教世俗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具有的新涵义。因此,宗教的世俗化并不~定是宗教衰落的表现。

在宗教的历史上,“新教为世俗化充当了历史上决定性的先锋。”@经过声势浩大的宗教改革,新教把对彼岸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认为基督徒要在现世的活动中为上帝服务,在现世实现自我的拯救和人生价值。应该通过克尽职守来积累财富,最终取得成功,以此证明自己是蒙上帝之恩的选民。马丁?路德、加尔文等人通过教义改革促进宗教的世俗化,不仅为宗教的发展找到了新的契机,而且也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目前来看,宗教的世俗化已是世界的潮流。

二、对宗教世俗化的重新解读

宗教的世俗化不仅代表了当代宗教的发展趋势,而且对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宗教世俗化把宗教的重心倒向了人、社会,倒向了人的今生今世,使宗教不再像以前那样只关心来生和灵魂的得救,而不注重人的现世生活。宗教的世俗化从表面来看,似乎是宗教在衰退,但在它的深层,却是宗教的一种全新发展,是宗教为自己的发展找到了新的契机;同时,宗教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它们两者是互动的,每一方都是对方的镜子,借助于对方,才能发现自己的美与丑、成与败、得与失。宗教的世俗化关注社会,把丰富的宗教精神注入社会,既扩大了宗教的影响面,又使社会得益非浅。因此,宗教的世俗化并不像定义的那样,失去了对社会的重要作用,而是以新的模式和形态对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l、宗教世俗化以符合人性为目标

孔汉思认为:只要一种宗教为人性服务,只要它在其信条和道德法则、在礼仪和机构方面从人类身份、意义和价值方面培育人,并且帮助他们获得一种有意义的、富有成果的存在,它就是真和善的宗教。他提倡全部宗教都必须重新对实现人性的要求进行反思。一方面,真正的人性是真正的宗教的前提。这意味着人道(尊重人类尊严和基本价值观)是对每种宗教提出的最低要求。凡是在人想要实现真正的宗教性的地方,都必定至少存有人性。另一方面,真正的宗教是真正人道的实现。这意味着宗教(作为一种包罗万象的表现、最高的价值观、无条件的义务感)是实现人性的最好先决条件。无论在哪里,人如果想要凭借无条件的和普遍的义务感实现人性,那里都恰恰有宗教。宗教世俗化是彰显真的和善的宗教的重要方式,并使得宗教的真善本质重放光芒。宗教世俗化是宗教的偏激、狭隘、反人道的纠正剂。

以西方为例,中世纪的人的形象是恭顺的奴仆,人的正常欲望被压抑,权利被剥夺,生活的唯一价值是侍奉上帝,唯一的目的是获得来世的幸福。中世纪的人所理解的神性是绝对万方数据

139

宗教学研究2003年第2期

的、单一的,是与人性对立的权威性,所以就有文艺复兴倡导的人性的重新发现。世俗社会逐渐摆脱了宗教的愚昧,同时人的个性不断地得到张扬。不断的无限制的强调以人为中心,又使人狂妄的抬高自己,以致于把自己等同于神,这样便从高处摔下来,结果是鼻青眼肿,这便是近现代人的状况。所以人不能处于神性和人性的对立的两极,人必须处于神性和人性相融的和谐中,在这个位置人才能得到比较好的发展。而宗教的世俗化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案。它以宗教为基点,发扬真善的宗教精神,剔除宗教中反人性的因素,这不仅促进了宗教本身的发展,而且也促进了人性的健康发展。所以是当代宗教发展的总趋势。

2、宗教世俗化有协调社会进步的作用

从宗教自身来看,宗教的世俗化往往为宗教的发展找到了新的契机,但宗教的发展是离不开社会生活的,所以,当宗教的世俗化把宗教关注的焦点转移到人自身上时;当它对宗教的教义做出某种新的阐述时,与此相关的,也可能对社会的进步产生巨大的影响。

从社会生活的角度看,宗教的世俗化意味着宗教的因子深深地渗透于社会的血液之中,与社会生活紧密的结合在一起,难以分离。虽然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都有它自己遵循的规律。整个社会好象是一个结构严谨的有机体,但它还是需要不断从外部吸取能量,以求得本身的更新。而宗教的世俗化正担负着把某种活力注入社会,在许多方面协调社会的更新。实际表现为宗教在某些历史阶段强有力的发挥了教化和道德监控的功能。(当然,宗教并不总是给社会带来活力,在另一些历史阶段它曾起到了反动的作用,并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以下三个方面可以相对证实宗教世俗化对于社会生活所产生的作用:第一、道德控制;第二、集体精神;第三、社会变革。

首先,宗教世俗化以新的方式加强了道德控制功能。以西方社会为例,马克斯.韦伯研究了改革后的新教及其伦理,认为:宗教改革并不意味解除教会对日常生活的控制,相反却只是用一种新型的更加符合社会生活实际的控制取代先前的控制。这意味着废止一种非常松弛、在当时已几乎不见实施、近乎流于形式的控制、而倡导一种对于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各个领域的一切行为都加以管理的控制方式。凹显然,韦伯认为新教——尤其是加尔文教(加尔文教认为应该在世俗活动中证明一个人的信仰,它用今生今世就已预定为上帝的圣徒的精神贵族来代替僧侣们那种出世、超世的精神贵族),实际上是以世俗的方式,加强了对人的控制。他认为,职业思想引出了所有新教教派的核心教理:上帝应允的唯一生存方式,不是要人们以苦修的禁欲主义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完成个人在现世里所处地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这就是他的天职。新教徒勤奋地工作,以此来证明他是上帝的选民,最终能够获得拯救。

韦伯得出的结论是:新教伦理驱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一种世俗禁欲主义伦理,这也是一种真诚的信念。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巨大发展。由此以降,宗教与世俗生活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宗教的道德控制功能真正地渗透于社会的每一分子中,并越来越在一种真实的意义上内化为人的一种品格,存在于人们的内心深处。

第二、在新的形势下,宗教的世俗化——尤其在某个宗教内部,重新提出了宗教的集体精神、团结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现代社会的发展危机重重,民族矛盾、种族冲突、宗教纷争等等风起云涌,此起彼伏,不可胜数。宗教世俗化从表面看好象使宗教退出了社会生活的大部分领域,失去了对社会的重要性,其实不然。宗教的重要性在于为人的生活提供意义及对意义的思考;宗教的集体精神、团结精神不失为治愈社会140

万方数据

关于宗教世俗化的几点诠释

动乱、纷争、人格分裂的良药。宗教的世俗化意味着宗教虽然在形式上退出了社会生活的具体的操作层面,而在实质上推进了对社会的精神层面的影响,彰显了真正的宗教精神,所以这不能说是宗教的衰退,更为合理的解释是宗教恰恰以新的方式发展了自己。

德国哲学家舍勒大力提倡在当代世界中实践基督教的集体精神、团结精神,他指出:不应当把我们的生命的统一撕裂,分成两块,两个半边,致使我们作为肉身只允许服从力量和荣誉感的冲动,使我们把自己和我们的国家托付给纯世俗的斗争规律的统辖,而与此同时,灵魂却又只在信仰或所谓“意念”中才对上帝和上界的神灵们开启f-IP。把上帝与尘世、灵与肉、思想与行动、信仰与产品、外在的政治——社会的自由与“内在”的自由、政治与道德错误地分开,是一条迷津。@这意味着世界是不可分裂的,宗教的整体思维为人类社会提供了剔除纷乱的灵丹妙药,具有永恒的文化价值。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从宗教自身的某些因素也有可能产生宗教间的争斗,甚至战争,宗教为此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当然,这不仅仅是由宗教产生的,还有许多其他的原因。从宗教自身来看,要实现宗教间的和平,彰显普世的宗教伦理、真正的宗教精神,不失为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

第三、宗教的世俗化推进了社会的革新。宗教的世俗化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宗教的伦理道德控制功能,还以集体精神对治很多社会弊病,这些都反映了宗教世俗化运动所具有的勃勃生机,以致于成为社会革新的重要力量,以期在人间建立“上帝之国”。

以基督教为例,《圣经》就有提倡社会变革的思想。“上帝的统治是革命”,《圣经》中多次提到上帝的统治是至福,是新的社会生活。这同时说明了基督教世俗化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几乎与宗教的发展同步,证明了世俗化的思想是内在于基督教的灵魂中的。德国的戈尔维策认为,信仰基督的人憧憬赐福的上帝之国,并从那里给政治运动注入一种不满足感;这种感受不满足于对局部情况的改善,而要向前发展。并且,赐福者本身是特殊的革命者,他会把一群受压迫的人革命化,以反抗压迫制度,他的名字是自由。o正像耶酥的复生所证明的那样:真理、生命和新事物是真正的、最后的胜利者。那么,在人间实现“上帝之国”将不再是遥远的梦想。

三、结语

对宗教的世俗化能给宗教带来什么,这涉及到对宗教世俗化的不同理解,本文认为,宗教的世俗化为宗教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而且这种作用是业已存在、并且必将继续存在,宗教的世俗化尽力调和神性和人性的矛盾,神圣和世俗的矛盾,使两者共融,从而在这个意义上对人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责任编辑:何为)

①②⑤SteveBruce,ReligionsSecularizati∞.s,PP.1—6.

③④陈辟书主编<宗教现的历史、理论、现实>,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第483页。

⑥HarveyCtⅨ,”Pl-eface”,inFirefromHeaven,(Addia_'rI—WesleyPublishingc0Ⅱ驴唧).

⑦PetefBerger,”neDeseeI|larizationoft11eWorld:Ao?halOverview”,inAndSecularization,(WM.B.EerdmansPublish—ingCO.GrandRapids/Cmridge),PP.2—3⑧陈辟书主编《宗教观的历史、理论、现实>,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第490页。

⑨马克斯.韦伯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

⑩刘小枫主编《二十世纪西方宗教哲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1991,节选舍勒的“基督教的爱理念与当今世界”。

⑩刘小枫主编(--十世纪西方宗教哲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199l,节选戈尔维策的“上帝之国的革命与社会”。

141

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