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治咳嗽秘方

名老中医治咳嗽秘方

咳嗽此为肺部疾患的主要证候,可见于多种疾病中。正如《黄帝内经》里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也就是说,咳嗽虽然主要是肺经的病,但与其它脏腑都有关系。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咳嗽的较为有效的偏方、秘方主要如下:

1 .萝卜葱白治风寒咳嗽

[方剂] 萝卜1个,葱白6根,生姜15克。

[制用法] 用水三碗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姜,煮剩一碗汤,连渣一次服。

[功效] 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验证] 贾X ,久咳不止,用多种药方,效果不佳,后服上方,连用5日全好。

2 .白萝卜蜂蜜治风寒咳嗽

[方剂] 大白萝卜1个,蜂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黄2克。

[制用法] 将萝卜洗净,切片,放入碗内,倒入蜂蜜及白胡椒、麻黄等共蒸半小时。趁热顿服,卧床见汗即愈。

[功效] 发汗散寒,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

[验证] 屡用效佳。

3 .饮马乳清热止嗽

[方剂] 鲜马乳300毫升,白糖适量。

[制用法] 将马乳煮沸,饮时加白糖。

[功效] 据《唐本草》介绍,马乳“止渴疗热”,有补血生津,润燥止嗽的功效。对肺结核的咳嗽、潮热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验证] 本方在草原地区广泛应用。

4 .玉米须橘皮治咳嗽

[方剂] 玉米须、橘皮各适量。

[制用法] 共加水煎,日服2次。

[功效] 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痰多。

[验证] 屡用效佳。

5 .糖水冲鸡蛋补虚止咳

[方剂] 白糖50克,鸡蛋1个,鲜姜适量。

[制用法] 先将鸡蛋打人碗中,搅匀。白糖加水半碗煮沸,趁热冲蛋,搅和,再倒人已绞取的姜汁,调匀。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效] 补虚损。治久咳不愈。

[验证] 本方在广大农村被广泛应用。

6 .芝麻冰糖水治夜嗽

[方剂] 生芝麻15克,冰糖10克。

[制用法] 芝麻与冰糖共放碗中,开水冲饮。

[功效] 润肺、生津。治夜嗽不止、咳嗽无痰。

[验证] 本方在广大农村被广泛应用。

7 .蜜枣扒山药治肺虚久咳

[方剂] 山药l000克,蜜枣10个,板油丁100克,白糖350克,桂花汁、湿淀粉、熟猪油少许。

[制用法] ①山药洗净,放人锅内,加清水淹没山药为度,用旺火煮,待山药较烂时捞起,去皮,用刀剖成6厘米长、3厘米宽的长方形,拍扁。蜜枣一剖两半去核待用。②半大汤碗内涂抹上熟猪油,碗底排上蜜枣再排上一层山药,夹一层糖、板油丁,逐层放至碗口,撒上糖,扣上盖盘,上笼蒸1小时左右,然后取下,翻身人盘。③炒锅上火,滤人盘内汤汁,放清水100克、白糖150克和少许桂花汁烧沸,用水淀粉勾芡,起锅浇在山药上即成。

[功效] 补肾润肺。治肺虚久咳,脾虚腹泻、神疲体倦、四肢无力,

久食补肾强身。

[验证] 经临床治疗2 例,13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96.8% 。

8 .花生枣蜜汤止咳化痰

[方剂] 花生米、大枣、蜂蜜各30克。

[制用法] 用水共煎极烂。饮汤,日服2次。

[功效] 止嗽化痰。用治咳嗽、痰饮(形体消瘦、肠鸣、胸胁胀满、目眩气短)。

[验证] 屡用效佳。

9 .久食花生米止咳化痰

[方剂] 花生米60克。

[制用法] 炒或煮熟。每日吃,不间断,痊愈后停用。

[功效] 润肺,化痰。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验证] 屡用效佳。

10 .剑花汤化痰止痛

[方剂] 剑花2个。

[制用法] 煮汤或当茶饮。

[功效] 行气止痛,止咳化痰。用治咳嗽、痰多等。

[验证] 王x ,男,32岁,咳嗽多年,经服上方后痊愈。

11 .大蒜泥镇咳止嗽

[方剂] 紫皮大蒜1头。

[制用法] 蒜去皮,捣成烂泥。每晚睡前洗足后,敷于两足底涌穴处(足底必须先涂上凡士林),上面盖一层纱布,足心有较强刺激感时可揭去。如足底无不适感,可连敷3-5次。

[功效] 解毒,镇咳。用治风寒咳嗽、燥咳以及小儿百日咳。

[验证] 据《新中医》介绍,本方疗效甚佳,值得推广应用。

12 .款冬花治咳嗽

[方剂] 款冬花9克,晶糖9克。

[制用法] 泡开水,时时服之。

[功效] 此方出自清代《种福堂公选良方》,雷平著的《时病论》中也曾提及。方中款冬花一般用蜜灸,晶糖南方地区称冰糖。本方适应大人咳嗽及小儿吼咳。

[验证] 肖xx ,女,3岁,患了支气管炎,常因感冒而发,痰鸣吼咳,夜不安寐。家长在翻看医药杂志时发现此方,其方仅用款冬花、冰糖2 味,味甘不苦,正适小儿服用,遂用此法,竟l剂止咳,3剂而愈。后也多次用此方治疗咳嗽患者,均获速效。

[备注] 方中加入紫菀,碧桃干2味(量与款冬花同)则疗效更佳。

13 .姜汁蜂蜜妙治咳嗽

[方剂] 生姜、蜂蜜。

[制用法] 取生姜30- 50 克,捣烂取汁为一份,再取蜂蜜四份,即为1天成人量(儿童酌减)。按此比例混匀于碗中,再置锅内隔水蒸热约10分钟,早晚两次分服,连用2天。风寒或虚寒咳嗽,咯稀白痰或少痰,咽喉发痒,或咳嗽夜甚,无论新久咳,凡见上症者均可用之。

[功效] 散寒补中,化痰止咳。

[验证] 郑、,22岁,打字员。头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咯少量白稀痰,咽痒数天。检查仅见咽部轻微充血,余无特殊。经对症处理,诸症减,唯咳嗽咯痰加重,入夜更甚,用多种抗生素、止咳药治疗阁效。后改用上法,当晚睡前服l次,即见咳嗽顿减,夜寐安宁。次日再服1次,咳止痰消。

14 .白萝卜子治痰饮凝结

[方剂] 白萝卜子(莱菔子)生熟各15克,生赭石末9克。

[制用法] 先将白萝卜子捣碎煮汤一大碗,送服生赭石细末,半小时后,再用此方1次。

[功效] 消积化痰。用治痰饮凝结症。

[验证] 据《医学衷中参西录》介绍,一青年素多痰饮,受外感后痰涎凝结于上脘,阻隔饮食不下。用此方后,即觉上脘顿开,可进饮食。

[备注] 据《时氏处方学》介绍,单用莱放子煎汤化停痰宿饮,大有功效。将莱放子研末开水冲服,多饮热水,以指探吐,谈浊宿饮亦能吐出,与煎汤功效相同。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各种咳嗽秘方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各种咳嗽秘方 风热久咳——清肺定咳汤(朱良春方)(组成)金荞麦20g,鱼腥草(后下)15g,白花蛇舌草20g,天浆壳12g,化橘红6g,苍耳子、枇杷叶(去毛包)各10g,生甘草5g。(功效主治)治疗风热流感、支气管炎、肺炎久咳而偏于痰热者。有清肺、化痰、定咳退热之效。尤对风温(肺炎)咳嗽,痰多,发热,痰黏稠或黄脓痰,苔微黄,脉数,并口渴欲饮之证,颇有速效。(方解)清肺定咳汤乃朱师自拟之通治风热久咳方,吾辈历年仿用,治疗上述诸证,屡收速效,此方对痰热蕴肺之久咳、痰多或痰黏阻滞、咳唾不爽之证最为合拍。方中金荞麦又称天荞麦、野荞麦、开金锁,性味甘寒,微苦涩。有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活血祛瘀功能。《分类草药性》谓其能补中气,养脾胃。治咽喉肿痛、肺脓疡、肝炎、筋骨酸痛、菌痢、白带等。有清化痰热之功。朱师治疗风热久咳,肺、呼吸道及肠道感染,喜以本品和鱼腥草为对。考鱼腥草性味辛寒,功能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分类草药性》谓能去食积,补虚弱,亦是治疗肺及呼吸道感染的良药。药理研究有抗菌消炎、增强免疫功能、利尿通淋三大作用。二药相伍,其清化痰热和利湿之功相得益彰。盖无湿不生痰,无热不生痰,湿和热是酿痰之因,湿和热交混蕴结,则痰旋除旋生。今二药相伍同为清热祛湿,湿热二邪分化则痰无再生,不是祛痰,胜似祛痰,痰消则久咳自止。先师祖章次公言及“祛痰古称宣肺,镇咳古称肃肺”,故分化湿热二邪,即是杜绝痰热再生的治本之法。《分类草药性》谓金荞麦能补中气,益脾胃;鱼腥草能去食积,补虚弱,确有其理,因甘可悦脾,甘寒能养阴补益肝肾,且鱼腥草微辛,金荞麦微苦涩,微辛能开,微苦能降,微涩能补。方中白花蛇舌草除助其分化湿热二邪和清化痰热之外,还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和调节免疫功能。天浆壳亦名萝摩,性味咸平,能软坚、化痰、清肺、止咳、平喘。枇杷叶微苦辛,清肺和胃,降气化痰,气下则火降痰顺,而逆者不逆,呕者不呕,咳者不咳矣。二药均镇咳平喘,用量不可过大。此方有宣肃同用之妙。方中借苍耳子有抑制流感病毒和抗过敏作用,又能祛湿升阳通督,朱

名老中医治咳嗽秘方

名老中医治咳嗽秘方 咳嗽此为肺部疾患的主要证候,可见于多种疾病中。正如《黄帝内经》里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也就是说,咳嗽虽然主要是肺经的病,但与其它脏腑都有关系。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咳嗽的较为有效的偏方、秘方主要如下: 1 .萝卜葱白治风寒咳嗽 [方剂] 萝卜1个,葱白6根,生姜15克。 [制用法] 用水三碗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姜,煮剩一碗汤,连渣一次服。 [功效] 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验证] 贾X ,久咳不止,用多种药方,效果不佳,后服上方,连用5日全好。 2 .白萝卜蜂蜜治风寒咳嗽 [方剂] 大白萝卜1个,蜂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黄2克。 [制用法] 将萝卜洗净,切片,放入碗内,倒入蜂蜜及白胡椒、麻黄等共蒸半小时。趁热顿服,卧床见汗即愈。 [功效] 发汗散寒,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 [验证] 屡用效佳。 3 .饮马乳清热止嗽 [方剂] 鲜马乳300毫升,白糖适量。 [制用法] 将马乳煮沸,饮时加白糖。 [功效] 据《唐本草》介绍,马乳“止渴疗热”,有补血生津,润燥止嗽的功效。对肺结核的咳嗽、潮热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验证] 本方在草原地区广泛应用。

4 .玉米须橘皮治咳嗽 [方剂] 玉米须、橘皮各适量。 [制用法] 共加水煎,日服2次。 [功效] 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痰多。 [验证] 屡用效佳。 5 .糖水冲鸡蛋补虚止咳 [方剂] 白糖50克,鸡蛋1个,鲜姜适量。 [制用法] 先将鸡蛋打人碗中,搅匀。白糖加水半碗煮沸,趁热冲蛋,搅和,再倒人已绞取的姜汁,调匀。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效] 补虚损。治久咳不愈。 [验证] 本方在广大农村被广泛应用。 6 .芝麻冰糖水治夜嗽 [方剂] 生芝麻15克,冰糖10克。 [制用法] 芝麻与冰糖共放碗中,开水冲饮。 [功效] 润肺、生津。治夜嗽不止、咳嗽无痰。 [验证] 本方在广大农村被广泛应用。 7 .蜜枣扒山药治肺虚久咳 [方剂] 山药l000克,蜜枣10个,板油丁100克,白糖350克,桂花汁、湿淀粉、熟猪油少许。 [制用法] ①山药洗净,放人锅内,加清水淹没山药为度,用旺火煮,待山药较烂时捞起,去皮,用刀剖成6厘米长、3厘米宽的长方形,拍扁。蜜枣一剖两半去核待用。②半大汤碗内涂抹上熟猪油,碗底排上蜜枣再排上一层山药,夹一层糖、板油丁,逐层放至碗口,撒上糖,扣上盖盘,上笼蒸1小时左右,然后取下,翻身人盘。③炒锅上火,滤人盘内汤汁,放清水100克、白糖150克和少许桂花汁烧沸,用水淀粉勾芡,起锅浇在山药上即成。 [功效] 补肾润肺。治肺虚久咳,脾虚腹泻、神疲体倦、四肢无力,

名中医治急性支气管炎十八个秘方

名中医治急性支气管炎十八个秘方 治急性支气管炎秘方(18首) 10.1疏表止嗽汤 【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桑叶、菊花各10克,杏仁、炙白前、炙前胡各9克,广皮6克,荆芥5克,竹茹、生枇杷叶、连翘各12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散邪降逆,化痰止咳。 【方解】外感咳嗽,邪气必由皮毛而入。皮毛为风寒所闭,内热不得外达,热为寒束, 治宜解表以散寒,清里以肃肺,表解里清则咳嗽自止,方用桑叶、菊花、荆芥解表以散邪;杏仁、枇杷叶、前胡、白前、广皮降逆化痰以止嗽;竹茹清胃以化痰;连翘清热以消炎,合而用之,共奏解表清热、降逆化痰之功。 【主治】感冒后引起的咳嗽。 【加减】如表寒郁闭较重者加苏叶5克;咳痰稀白者加清半夏9克,云茯苓12克;如痰 不易咯出是为肺燥,加款冬花12克或加梨膏30克,化入汤药中,肺得润则痰易出,痰出则咳自止。 【疗效】屡用屡验,疗效颇佳。 10.2辛温止咳方 【来源】文子源,《临症见解》 【组成】荆芥、前胡、桔梗、杏仁各9克,百部、紫菀、白前各12克,茯苓15克,橘 红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辛温宣肺,化痰降气止咳。 【方解】风寒外感,寒束皮毛,故方用荆芥散寒祛风,使风寒之邪由表而出;以桔梗、 前胡宣肺疏表,一升一降,气得通畅,则咳嗽可止;杏仁宣肺降气;百部、紫菀、白前温 肺通络,降气止咳;茯苓、橘红、甘草健脾和中,行气化痰。全方配合,既有疏表祛风、 宣肺散寒,复有健脾化痰、降气止咳之功。 【主治】风寒咳嗽,证见咳嗽声重,口唾痰涎,痰多稀白,鼻流清涕,头胀头痛,或 喉痒气喘,过食清凉,久咳不止,夜咳频多。舌淡,苔薄白或淡黄,脉浮缓或濡滑,或细弱。 【加减】证有偏胜兼夹,体有强弱,宜随证加减。如痰盛加法半复12克;气逆喘咳甚 加旋覆花12克、麻黄3克;肺气虚寒,脾胃虚弱,本方去荆芥,加党参、白术各12克,春砂仁6克;恶风畏寒,表邪外困,加防风、紫苏叶各9克;头胀头痛加川芎、白芷各6克;风寒化热,苔微黄白加柴胡6克,黄芩、连翘各9克;湿热夹痰交蒸,痰涎稠黏,苔白腻,脉弦滑加法半夏12克,桑白皮9克,瓜蒌皮12克;痰热阻气,清窍不利,咳而喉中作梗,加牛蒡子、射干各9克;胸膈闷,腹胀满,苔白腻,加枳壳、瓜蒌皮、郁金各9克,川朴6 克;伤食嗳气加神曲6克,枳壳9克;咳引胁痛加柴胡6克,青皮9克,枳壳6克;寒饮停留胸膈,口淡、吐稀涎沫,加细辛3克,干姜9克,法半夏12克,白芥子6克;胃逆呕吐夹水加法半夏12克,生姜9克,白蔻仁4.5克;寒甚四肢清冷加附子、干姜各9克;脾虚肾水上泛,咳甚痰涎壅盛,加附子15克,干姜12克,白术15克,法半夏12克;心悸怵惕、头目眩晕、痰水凌心加桂枝9克,白术15克、炙甘草、干姜各9克;气喘上逆,咳嗽痰盛加旋覆花12克,代赭石30克,党参12克,法半夏12克;肾虚久咳不止,腰骶酸痛,气喘加补骨脂、菟丝子各12克,胡桃肉15克。

名中医治喘息性支气管炎(咳喘)八个秘方

名中医治喘息性支气管炎(咳喘)八个秘方 治喘息性支气管炎(咳喘)秘方(8首) 12.1加味麦味地黄汤 【来源】董建华,《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麦冬、五味子、山萸肉各10克,紫石英15克(先煎),熟地、怀山药、丹皮、 茯苓、泽泻各10克,肉桂3~6克。 【用法】每日1剂,文火久煎,日分两次温服。 【功用】补肾纳气平喘。 【方解】肾主纳气,故久病喘咳,根源在于肾虚。喘咳为临床常见病,而老年性肺肾 两虚的喘咳多难速效。肺主肃降司呼吸,肾主封藏而纳气,有升有降,则病无所生。年高之人,阴阳并衰,咳喘病久,肺肾两虚。故本方药用麦冬滋阴润肺,清热止咳;五味子补肾固精、收敛肺气;紫石英温补肾阳,纳气定喘;肉桂引火归源,纳气归肾,与六味地黄丸相配,既能收敛肺气,又能双补肾之阴阳。本方补而不腻,温而不燥,以此纳气平喘之法,故于肾气亏虚之喘咳,每获良效。 【主治】老年性喘咳。 【疗效】余在临床,治疗多例老年喘咳患者,病史多在二三十年之上,用清肺化痰、 平喘止咳之常法屡不见效者,以本方从肺肾入手,纳气平喘,疗效甚佳。 12.2消痰治咳汤 【来源】张海峰,《豫章医萃——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精选》 【组成】炙猪牙皂3~6克,法半夏6~10克,制南星6~10克,浙贝母6~10克,橘络6~12克,生姜3~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消痰,通络,制咳。 【方解】本方源出古方,原由法半夏、制南星、皂角、甘草、生姜、大枣组成。主治:“风痰壅盛,喘促不能睡”。今去甘草、大枣之甘缓,加浙贝母、橘络增强化痰通络之力;猪牙皂辛散走窜,能治顽痰胶固,喘急胀满;南星苦温辛烈,开泄走窜,主治经络风痰顽痰;半夏辛开苦降,燥湿化痰。功专力宏,对于风痰、顽痰痼疾,用之恰当,确有良效。【主治】顽痰咳喘,风疹,痰多色白,质黏如丝,不易咯出,胸闷胸痛,舌淡苔白, 脉紧者。 【加减】若心烦口苦者,可加礞石;咽痛者,加射干;胸痛者,加瓜蒌皮。 【疗效】屡用效佳。一般服8~15剂后即效或痊愈。 【附记】本方对痰热咳嗽者不宜用。 12.3四子平喘汤 【来源】陆芷青,《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葶苈子12克,炙苏子、莱菔子各9克,白芥子2克,苦杏仁9克,浙贝母12克,制半夏9克,陈皮5克,沉香5克(后下),大生地12克,当归5克,紫丹参15克。 【用法】每日1剂,文火水煎两次,日分2次温服。 【功用】化痰止咳,纳气平喘。 【方解】本方取《局方》苏子降气汤方意,合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金水六君 煎(《景岳全书》)化裁而来。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呼气,肾主纳气,咳喘之因,在肺为实,实则气逆,多因痰浊壅阻;在肾为虚,虚不纳气,多因精气亏虚,而致肺肾出纳失常。故咳喘之病主要在肺,又关乎肾,其治不离肺肾。又脾为生痰之源,治痰应不忘理脾。因津血同源,治疗又当痰瘀同治,临床方能显效。本方以四子为君,苏子降气化痰

名老中医偏方(二十四)

名老中医偏方(二十四) 名老中医偏方(二十四) 内科 三、咳嗽 1、桑叶杏仁茶治咳嗽 [用料]冬桑叶25克,杏仁15克,冰糖15克。 [制用法]将杏仁去皮、尖,捣烂,冰糖捣碎,与冬桑叶一同放入保温杯中,冲入沸水,加盖焖30分钟,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效]疏风解表,宣肺止咳。用治风寒咳嗽。 2、苏叶姜片汤治咳嗽 [用料]紫苏叶9克,生姜3片,鹅不食草6克,胡颓子叶9克。 [制用法]将上药水煎2次,取汁混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 [功效]疏风散寒,宣肺止咳。用治风寒感冒。 3、姜糖核桃方治咳嗽 [用料]生姜10克,红糖20克,核桃仁60克。 [制用法]将上3味共置铁勺内,加热至糖溶化,再炒至焦黄,去生姜,趁热嚼食核桃仁。每日1剂,2次分服,连服3-5剂。

[功效]祛风散寒,润燥化痰,止咳。用治风寒咳嗽及老年久咳。 4、秋梨白藕茶治咳嗽 [用料]秋梨1个,白藕250克,白糖20克。 [制用法]将秋梨洗净,去皮、核,白藕洗净去节,共切碎捣烂绞取其汁,加入白糖调匀,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效]生津润燥,止咳化痰。用治风热咳嗽。 5、桂花陈皮茶治咳嗽 [用料]桂花3克,陈皮10克。 [制用法]将桂花、陈皮混合,分2次放入茶杯中,冲入沸水,湿浸10分钟,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效]燥湿化痰,理气散淤。用治痰湿咳嗽。 6、沙参冰糖茶治咳嗽 [用料]沙参、冰糖各15克。 [制用法]将上2味共制粗末,放入保温杯中,冲入沸水,加盖焖30分钟,代茶饮用。每日1-2剂。 [功效]清肺止咳,生津养胃。用治阴虚咳嗽。 7、花草猪心汤治咳嗽 [用料]芙蓉花60克,鹿衔草30克,白糖60克,猪心3个。 [制用法]将猪心洗净,一剖为二,与芙蓉花、鹿衔草一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烧沸,改用文火煮30-40分钟,拣出花草,加入白糖稍煮即成。饮汤食猪心。3-5日1剂。分数次服完。 [功效]清热润肺,养心安神。用治虚劳咳嗽,并伴有心悸、失

名老中医治咳验方

名老中医治咳验方 久咳验方 组成: 蜜麻黄15克,附子9克,细辛6克,蜈蚣2条,蝉蜕15克,全蝎6克,地龙12克,炒僵蚕12克,白毛夏枯草15克,桂枝15克,干姜10克,五味子30克,乌梅30克,甘草15克。 功能: 助阳解表、祛风化痰、解痉止咳。 主治: 久咳不愈,现代医学之感染后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等,但凡以久咳为主,证见咳嗽阵作、咳白痰,量少,不易咳出,伴咽痒不适,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薄白,脉浮,证属阳虚风咳者均可应用。 用法: 上药加水600毫升,煎取 200毫升,再加水400毫升,煎取200毫升,共取400毫升,混匀分2次早晚温服,日服1剂,7天为1疗程。服药期间忌辛辣刺激饮食。 方解: 久咳一证,临床甚为常见。何复东认为久咳病因主要为阳虚无力驱邪,风痰久宿于肺,气道挛急所致。外感病,经治疗后,寒热之邪大部分已除,风邪独恋,患者阳气已伤,无力驱邪;部分患者体质偏向(特别是过敏体质),新感外邪(风寒、风热)易于引动,干于肺系,肺失宣肃故久咳不止。 痰之为物,乃津液凝聚所生;肺失宣肃,津液不布,津凝为痰。风痰相搏,内宿于肺而成本证。痰之为物,可为有形之痰,如咳出之痰;亦可为无形之痰,属痰象、痰征,如舌淡,苔薄白或微腻,舌体胖大有齿痕,脉滑等为痰象。风痰内宿于肺,肺气上逆,故见咳嗽、咳痰;风胜则痒,风邪偏胜,故见咽痒、咳嗽阵作。 久咳方中麻黄、附子、细辛三味为君,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

寒论》少阴病篇,主治少阴病兼表证,其功效温经发表、表里双解。其中麻黄为肺经本药,宣肺止咳,散太阳在表之邪;附片入肾经,益肾温阳,扶正祛邪;麻附相合,温肺止咳、助阳发表;细辛辛温雄烈,温肺化饮、发散风寒,与麻黄相伍,加强温经解表、散寒通窍之功,与附片相配,有温通少阴、助阳散寒温里之效。 三药相须为用,内温少阴之阳,外发太阳之表,助正而驱邪,于温经中解表,于解表中温阳,使肺肾互根,子充母气,故而可以治阳虚风咳。蝉蜕、全蝎、僵蚕、地龙、蜈蚣搜风通络、解痉止咳,白毛夏枯草降气止咳共为臣药;桂枝、干姜仿小青龙汤之义温肺化饮;久咳必然耗伤肺气,用乌梅、五味子敛肺止咳共为佐药,另则大量乌梅、五味子配合麻黄附子细辛及五虫可防君臣过于辛散之弊。 甘草一则调和诸药,二能缓麻桂及诸多虫类药物燥烈之性,三则解细辛、附子之毒为使药。全方升降相因、散收有度,验之临床,疗效确切。 加减应用: 若鼻清涕量多加苍耳子、辛夷花、白芷等温肺开窍;咽、腭、气道瘙痒不适,加鹅不食草风解表;有泡沫痰加白芥子、葶苈子以化痰蠲饮:大便溏可加炒白术健脾;病久体弱者可加党参;若怕冷较著病程较长者加补骨脂、胡桃肉、淫羊藿、肉苁蓉等补肾之品以温补肾气而助肺气宣发;病久药效下降可加山药、益智仁;痰少而黏间加有少许黄痰加入黄芩、桑白皮、金荞麦、老鹳草等以清肺化痰。 注意事项: 伴有发热、咳痰量多、色黄质黏、苔黄腻、脉滑数等痰热壅盛者不宜应用。

『国宝秘方』频繁咳嗽气急喘鸣特效圣方柴胡脱敏汤

『国宝秘方』频繁咳嗽气急喘鸣特效圣方柴胡脱敏汤 展开全文 周平安,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首席专家,疑难病研究室主任,我国知名呼吸病,热病,疑难病专家,中央保健局专家,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薪火传承名医工作站名医,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医四十余年来,始终坚持工作在临床第一线,认为临床实效是中医的灵魂,主张中西医结合和中医药现代化。他不仅对慢性肺间质疾病、激素依赖性哮喘、慢性阻塞肺疾病、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等疑难病的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还在中医急症、热病、脾胃病以及多种疑难杂病治疗上疗效显著。 周平安教授尤其在疑难病诊治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临证心得与体会,用药灵活多变,治疗得心应手,深受患者好评。 秘方一,柴胡脱敏汤:柴胡15g,黄芩10g,白芍15g,丹参15g,乌梅10g,生甘草5g,广地龙10g,全蝎6g,蝉蜕6g,防风10g,炙麻黄6g,葶苈子15g。 秘方二,柴胡清肝汤:柴胡15g,黄芩10g,枳壳10g,桔梗6g,射干10g,栀子10g,茯苓15g,桑白皮12g,川贝粉(冲服)3g,黛蛤散15g(包煎)。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加水适量,头煎六十分钟,二煎四十分钟,两次煎液合并混匀,分早晚各一次服用。 方剂分析:柴胡脱敏汤柔肝息风,止痉平喘。柴胡清肝汤清肝泻肺,止咳平喘。

方解:本方主治频繁咳嗽,气急喘鸣患者。症见:多发于春秋两季。发病前,多由鼻咽痒,流清涕,连续喷嚏,频繁咳嗽。旋即气急喘鸣,呼气困难,或喘急痰鸣,胸闷嗳气,两胁胀满,咳引胁痛,甚则咯痰带血,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舌边尖红,脉弦细。疗效独特而显著。随访多年未见复发。献方人:周平安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 备注:古今度量衡对照: 一、古今度量衡对照表: 1、618-907年(唐朝):一升=0.5914市升;一升=59.4毫升;一斤=19.1市两;一两=1.19市两;一两=37.30克。 2、644-1911(清朝):

国医大师邓铁涛:一副药治了50个人的咳嗽

国医大师邓铁涛:一副药治了50个人的咳嗽 邓铁涛,中医学家。70多年来,精心研究中医理论,极力主张“伤寒”“温病”统一辨证论治。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名老中医.1916年10月生,广东省开平市人。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老中医,内科专家。2009年7月1日,93岁的邓铁涛教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国家三部委联合评定为“国医大师”并获证书,邓铁涛教授是广东唯一获此殊荣者。 ★邓老治疗咳嗽经验方:鹅不食草,黄皮树叶,凤尾草,积雪草,车前草,苏叶,马勃(用于风寒兼湿型咳嗽) ★辨证论治的同时不能否认事物的共性,只要这些事物的主要矛盾是相同的,就可以用就如本文所示案例,用一张方子解决50个人的问题,看似不是辨证论治,其实是辩证后的同病同治。

1968年我带学生到广东顺德县陈村公社巡回买疗,6月适逢当地防洪.农民兄弟于堤上露天而宿,三天之后感冒咳嗽者甚多。乃均同学诊察数人,所见证候大抵相同:微恶风寒,微发热,头身重痛,疲倦乏力,院闷,咳嗽,痰白或黄而稠,咽喉不利,舌苔白厚而腻,脉浮滑。思该地乃南方鱼乡,气候卑湿,其人多有内湿,加之抗洪露宿,外受风寒,外邪引动内湿,邪束肺络,发为咳嗽,此为外感兼湿之咳嗽,治以疏风散寒、除湿祛痰之法。即与学生就近采集草药,配方如下: 鹅不食草2500克,黄皮树叶2500克,凤尾草1000克,积雪草2500克,车前草2500克,苏叶500克(前六味均为鲜品),马勃30克。上七味药煎水一大锅,50多名患者,每人一碗,一次服完,服后疗效甚佳,其中40多入症状完全消失,特别是有一患者反映,咳已数月久治未效,竞此一碗“凉茶”(凉茶为广东人对中草药煎剂的俗称)而愈。 事后同学们不解地问我,您不一一具体临证,用同一剂药冶疗五十多位患者,岂非违背了祖国医学所倡导的辨证论治?我首先就上述病例进行了讲解。曰:因患者都生活在同一的地理气候环境之中,都因抗洪露宿而得病,虽具体诊察的病着不多,但他们都是体质结实的青壮年,且均是微恶寒,微发热,头身重痛,咳嗽痰稠,肮闷,倦怠等证,很有代表性。于是立同一治法,处同一方药,取鹅不食草、黄皮树叶、苏叶辛温,疏风散寒解表,行气燥湿化痰为主药。因患者本

名老中医运用苓桂术甘汤治咳嗽经验及医案

名老中医运用苓桂术甘汤治咳嗽经验及医案 苓桂术甘汤是名老中医常用的方剂之一,主治风寒犯肺所致的咳嗽,经多年的临床实 践证明,该方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便等优点,成为中医临床治疗咳嗽的重要方剂之一。 本文将介绍名老中医运用苓桂术甘汤治疗咳嗽的经验及医案。 一、苓桂术甘汤的处方组成 苓桂术甘汤由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组成,这四味药物具有温中祛寒、祛湿化痰、 调理气血等功效,具有一定的解表祛风、止咳平喘的作用。药量如下: 茯苓6克,桂枝6克,白术6克,甘草3克。 二、治疗咳嗽的经验 1.肺热咳嗽:咳嗽剧烈,痰少而黏,口干舌燥,胸口发热,舌红苔黄。 治疗原则:清热化痰,祛风止咳。 处方:苓桂术甘汤加桔梗、银花(桔梗3克,银花3克),炒杏仁(3克),鱼腥草(10克)。 2.风寒咳嗽:咳嗽清晰,痰白稀薄,口不渴,舌苔白。 处方:苓桂术甘汤加麻黄(麻黄3克),贝母(贝母6克),苏叶(苏叶6克)。 3.慢性咳嗽:咳嗽经久不愈,痰多色黄,口干少腥,舌红苔少。 4.虚寒咳嗽:咳嗽声低,痰多清稀,胸闷气短,畏寒怕冷,舌淡苔白。 处方:苓桂术甘汤加人参(人参6克),防风(防风6克),附子(附子1克),干 姜(干姜3克)。 三、典型医案 1.某女患者,因风寒感冒发热,咳嗽流涕。症状仍持续一周,咳嗽仍未好转。查看患 者病情后,诊断为风寒犯肺所致的咳嗽。采用苓桂术甘汤加麻黄、贝母、苏叶治疗。服用 药物后,当夜症状明显减轻,咳嗽明显减少。 2.某男患者,因患感冒后咳嗽持续两个月未好。患者发热轻微、畏寒,咳嗽声低,痰 多清稀。将苓桂术甘汤加百合、石斛、玄参、浙贝治疗。服用药物后,患者咳嗽明显减少,痰量减少,体温正常。 四、注意事项 1.孕妇及哺乳期的妇女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偏方】久咳不愈!清肺!老中医处方有奇效,效果好到你惊讶!

【偏方】久咳不愈!清肺!老中医处方有奇效,效果好到你惊 讶! 1.清肺理脾镇咳汤 【组成】杏仁12克,茯苓12克,法夏12克,陈皮12克,甘草3克,桔梗9克,前胡12克,苏梗9克,炙杷叶12克。 【功能】清肺理脾、镇咳豁痰。 【主治】风寒侵肺,咳嗽气逆,口干咽痒,咳吐痰涎。 【用法】用水适量煎药,每日1剂,早、中、晚各服1次,空腹服。 【方解】本方以杏仁宣肺清天气,法夏燥脾洁地气,茯苓健脾利湿,陈皮理气化痰,甘草、桔梗利咽祛痰,前胡、苏梗疏风降气,枇杷叶清肺和胃,共奏清肺、理脾、镇咳、豁痰之功。 【加减】往来寒热去苏梗,加柴胡12克;口苦加黄芩9克;胸闷加枳壳12克;气喘去柴胡加苏梗9克,厚朴12克;痰稠加海蛤粉9克,海浮石9克;久咳加紫菀12克,冬花12克。 2.蝉衣安嗽汤 【组成】蝉衣6克,炙枇杷叶15克,桔梗6克,牛蒡子9克,前胡9克,象贝9克,紫菀9克,车前子(包)12克,车前草12克,甘草5克,黛蛤散(包)24克。 【功能】疏风清热,宣肺安嗽。 【主治】风热袭肺,咳嗽痰少,咽痒,咯痰欠爽,痰白粘或黄稠,舌红脉弦数。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方解】方中蝉衣、桔梗、牛蒡子散风热、宣肺气、利咽喉;炙枇杷叶、象贝、紫菀、前胡、甘草、车前子、车前草清热降气安嗽。本方中药升降同用,止中有宣,并非单纯止咳,故不使痰滞热郁,咯痰一爽,邪热痰液咯出,咳嗽即愈。其中黛蛤散可用于肝火旺之咳。 【加减】咽痛加板蓝根、玄参;高热加鹿含草、鱼腥草、鲜芦根、冬瓜子;痰多加竹沥、半夏、橘红或清气化痰丸、竹沥达痰丸(吞);

涕多加大蓟;纳呆加焦曲;大便秘结加全栝楼。服药期间及病未愈时忌甜食、鱼腥及刺激食物。 3.清肺化痰汤 【组成】板蓝根20克,黄芩10克,浙贝母10克,橘红10克,天竺黄15克,元参12克,炒杏仁10克,白前10克,鱼腥草15克,芦根20克,炙紫菀12克,甘草10克。 【功能】清热化痰,降逆止咳。 【主治】风温、春温、冬温温邪犯肺所致的咳喘。 【用法】加水煎服,轻者,日服1剂,早晚两次分服;重者,日服两剂,分四至六次服完。 【方解】本方系从《千金方》苇茎汤、《温病条辨》桑菊饮、《清太医院配方》太极丸等方化裁制成。方中以芦根、板蓝根、天竺黄三药为君。芦根性味甘寒,清肺胃之热,生津止渴,并能透邪外出;板蓝根性味苦寒,功能清热解毒;天竺黄性味甘寒,为清热化痰要药,对于痰热壅盛的喘咳尤为擅长。故用此三药为君。辅以黄芩、元参、鱼腥草清肺泻火。紫菀、杏仁、白前降逆止咳。浙贝母清热化瘀。橘红理气化痰,甘草泻火和中。全方用药以清热化痰为主,佐以降气止咳之品,邪热清,肺气清肃,气机通畅,咳喘自宁。故适用于温邪犯肺之咳喘。随证加减得当,常获卓效。 【加减】病初起具有表证者,应根据发热情况酌加解表药,使邪以外解。如发热轻、微恶风寒、有汗,加薄荷、蝉衣、芥穗,疏风解表;如发热较重,少汗、口苦,加柴胡、葛根,发表解肌;如连日阴雨,天气潮湿,表为湿郁,热虽不甚,但肢体酸困拘热,加浮萍、桑枝,解表祛湿;如邪入气分后,高热汗出而热不解,加生石膏、知母、银花,清气透热;热痰壅肺,高热喘促,加生石膏、麻黄,清热宣肺平喘;如病人汗多或平素肝阳上亢不宜使用麻黄,加地龙、桑白皮,泻肺平喘;热邪炼液痰稠不易咯出,加桔梗、海浮石,祛痰软坚;热邪伤津,口干欲饮,加花粉、麦冬,生津润肺;如肺移热于大肠,肠腑热结,大便数日不通,加大黄、元明粉、栝楼,泻热通便。肺与大肠相表里,腑结通,热得外泄,肺热亦常随之减轻。

名医名方:治咳嗽的特效方

名医名方:治咳嗽的特效方 外感咳嗽通用方 六淫外邪,侵袭肺系,肺气上逆,遂发为病。河间谓病因为:寒、暑、燥、湿、风、火六气,笔者体会,还应区分邪之偏属,宜其所宜,忌其所忌,庶少差错。 方药:杏苏散(吴鞠通方) 杏仁9克紫苏叶9克橘皮1 0克半夏1 2克生姜6克桔梗9克枳壳1 0克前胡9克茯苓1 5克甘草1 0克大枣10枚服法:水煎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 按语:此方为清朝名医吴瑭所创,意在疏散、宣肺,清轻相配。 •以紫苏、生姜、大枣疏风解表,调和营卫; •前胡、杏仁、桔梗宣肺止咳; •陈皮、枳壳、半夏,茯苓燥湿化痰。 •笔者遇偏于外感风寒者,每加浮海石12克、麻黄6克; •夜间喉痒,咳甚,加当归1 0克、仙鹤草12克。 斯方苦温,辛甘合用,吴瑭原意是治外感凉燥,其实外感咳嗽,起始很难分清什么是风寒、风热,有时似寒,又时似热;有时兼寒,又兼热。临床治外感,初诊时定要区分辛温解表还是辛凉解表,拘泥的结果,往往很难下手。有经验的医生,辛寒、辛温并用,表解、里解两图,常常疗效满意。治外感病,酌分见证之偏属,据证择药,要比统而施以辛温,辛凉两法效果好。咳甚加海浮石,咸寒降下,清肺止咳,配上麻黄之宣肃,效果可靠。夜咳,无论外感内伤,皆可用当归,仙鹤草。外感者配陈皮,入血入气,夜咳常宁。 风寒咳嗽的特效方 风寒咳嗽的特效方,此方系已故老中医张振东的经验方。二十多年前因小孩呛风咳嗽,多处求医不效,后经人介绍该医擅治咳嗽,便前往就,处方两剂,结果只服一剂而愈。因此方太神效,便就收藏。后来遇此类病人将此方与之,无一不效。经笔者多年试用,新感者只

要一煎即愈,病久者也不过三剂。今将此方献于大家,以感激已故老先生。 方药:荆芥10、防风10、甘草5、桔梗10、杏仁泥10,信前胡10,紫苏叶10,白云苓10,广陈皮10,炒枳壳10,法半夏10,鲜生姜三片去皮。 此方是杏苏散加荆防而成,专治风寒咳嗽,有神奇的疗效。在一般人看来,此方不过是普通方而已,可是此方简洁,抓住“风寒”这一特点,巧妙地加了荆防二味药,同时运用了鲜生姜去皮的作用,却收到了神奇的疗效,体现了这位老先生的丰富经验。这位老先生是当地很有名的治咳老中医。 李今庸咳嗽的特效方↓↓ 款菀二陈汤治痰湿咳嗽 组方:法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10克,款冬花10克,紫菀10克 治疗:痰湿停肺咳嗽,症见咳嗽痰多,色白,容易咳出,胸闷,舌苔白,脉弦或缓等。 用法:药6味,以适量水煎,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1剂,分2次服。 款菀二陈汤加干姜细辛五味子治寒痰咳嗽 组方:法半夏10克(打),陈皮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10克,款冬花10克,紫菀10克,干姜10克,细辛6克,五味子8克治疗:寒凉之邪内犯伤及肺脾而致寒痰咳嗽,症见怕受寒凉,感则发为咳嗽,痰多呈白色泡沫状,形寒肢冷,食欲不振,舌苔白,脉缓等。

郭永来老中医的“前胡止嗽汤”是治疗感冒咳嗽、迁延性咳嗽的灵丹妙药

郭永来老中医的“前胡止嗽汤”是治疗感冒咳嗽、迁延性咳嗽 的灵丹妙药 〔方名〕 前胡止嗽汤 〔配方〕 荆芥5-10克、前胡10-15克、桔梗5-10克、甜杏仁5-10克、甘草5-10克、杷叶5-10克、白前5-10克、紫菀10-15克、陈皮5-10克、天竺黄10-20克、贝母5-15克、芦根10-20克、全瓜蒌10-20克。 〔加减〕 如果咳嗽兼喘者(喘不甚重者宜,重则不宜),以麻黄易荆芥。 午后低热不退,加桑白皮、地骨皮、白薇、鳖甲; 外感风邪较重可加防风; 〔制法〕 1.上药加水煎煮,每剂煎2次,药汤混合后分成2份。 〔用法〕 •每日一剂,早晚各温服1份。 〔功用〕 这是治疗“有痰的咳嗽”的方剂。适用于痰涎粘稠垢腻,否则不可用。 运用此方,要抓住“咳嗽有痰,痰不易咳出,体热不高”几个证眼。 〔主治〕 主治外感咳嗽,咳嗽剧烈,痰多,喉间痰声漉漉。可有低热或午后低热,体温一般在38度以下,病程大都在十几天至一两个月之间,用过多种抗生素(尤其是静脉点滴药物)和止咳药无效者。或因失治误治而致长期咳嗽不愈,或伴有低热不退者,小儿患者尤宜。 〔疗效〕 〔方解〕

治咳先治肺,治肺先降气,气顺则火降痰消,而逆者不逆,咳者不咳。方中除了大队止咳化痰药物之外,枇杷叶,具有通宣理肺的作用,枇杷叶下气之功最速。瓜蒌实,甘寒润燥,宜其为治嗽消痰止渴之要药,以能洗涤胸膈中垢腻郁热。 〔验案〕 赵某,男,9岁。母亲代述:体质弱,经常感冒。今年10月,洗澡之后感冒,在乡医院输液治疗6天回家,和往常一样又开始咳嗽。因为体虚没有抵抗力,喜欢早上煎鸡蛋吃。刻诊:体弱貌,时不是要连续咳嗽几声,有痰,不黄,在嘴唇上粘着,有时要吐到扣子上。摸着前额发热,测量体温37.6度,鼻孔出气发热,两天大便一次,黏腻不爽。舌苔腻,脉滑数略浮。与前胡止嗽汤加减:荆芥6克、前胡10克、桔梗6克、甜杏仁6克、甘草6克、炙枇杷叶6克、白前6克、紫菀9克、陈皮6克、天竺黄6克、浙贝母6克、芦根6克、全瓜蒌10克。水煎服。上下午各服用一次。3副。忌生冷瓜果、冷饮、黏滑食物鱼蛋奶糖。3副没吃完就不咳嗽了,连鼻子也透气了。 〔出处〕 名老中医郭永来《杏林集叶》

【郭永来:前胡止嗽汤(精华文)】3

【郭永来:前胡止嗽汤(精华文)】3 郭永来:前胡止嗽汤 一、组方: 荆芥5--10克、前胡10--15克、桔梗5--10克、甜杏仁5--10克、甘草5--10克、枇杷叶5--10克、白前5--10克、紫菀10--15克、陈皮5--10克、天竺黄10--20克、贝母5--10克、芦根10--20克、全瓜蒌10--20克(用于痰粘稠,否则不用)。 二、主治: 外感咳嗽,咳嗽剧烈,痰多,喉间痰声漉漉。听诊双肺罗音久久不消失。可有低热和午后低热,体温一般在38度以下,病程大约在十几天到一两个月之间。曾经用过多种抗生素,尤其是静脉输液和止咳药物无效,或者因失治误治而至长期咳嗽不愈,患儿尤宜。 三、加减: 1.午后低热不退,加桑白皮、地骨皮、白薇、鳖甲。 2.外感风邪重可加防风。 3.喘去荆芥加麻黄。 4.贝母价贵可以不用。 此方是郭永来老师《杏林集叶》一书中的名方,之所以说是名方,是因为此方疗效确不虚言,实乃是郭老师几十年来治疗外感咳嗽的精华。前胡止嗽汤我在天津南开易德之春门诊时,就开始应用,经常亲自煎熬,煎煮是有一股香甜之气扑鼻而来。滤渣后浓缩,灌入100ml 输液瓶中备用。遇见有适应症患儿,输液同时即给予患儿,用作止咳糖浆,每每熬药时尝之,甜而不苦,患儿乐于接受,而且疗效不菲。有时遇见家长专门要求应用中草药治疗上感咳嗽,则取此汤根据风寒风热等略加辩证加味,亦多效。当时没有甜杏仁,只好应用苦杏仁,汤药也基本上没有苦味。川贝母价格昂贵,一般多用平贝母和浙贝母,效果依然。 2011年4月,岳父大人诊断出肺癌,迅速病危,我从印度尼西亚

飞回。此时岳父只能坐着每天输液和吸氧,已经不能躺下,总是咳吐稠痰,于是应用郭老师之前胡止嗽汤排痰止咳:前胡15克、桔梗10克、杏仁10克、百部15克、枇杷叶15克、白前10克、芦根30克、紫菀20克、平贝母15克(捣碎)、陈皮10克、天竺黄20克、甘草10克、全瓜蒌20克。服后痰液变希,再服数剂咳嗽略止,改用抗癌方治疗,但终是回天无功,半月余岳父病逝,呜呼哀哉,不胜涕零!但说明郭老师的方子只要对症效果还是有的,不应只局限于外感咳嗽。 2012年1月,治疗一例印度尼西亚小儿,咳嗽月余,屡服抗生素和止咳糖浆类止咳剂无大效,遂来肿瘤中心要求中药治疗。印尼的医疗好像也是免费的,很少像我们国家那样以输液为主,一般都是口服药物治疗。由于这里没有春天、秋天、冬天之分,外感的很少。检查该患儿喉间痰声漉漉,听诊左肺呼吸音粗,有湿罗音。体温38度,于是处方前胡止嗽汤加鳖甲,地骨皮,藿香,青蒿,3剂咳嗽减轻,发烧停止,去鳖甲、地骨皮、青蒿,继进6剂痊愈。 如果遇见患儿确实不耐药味,汤剂煎好之后,可以加入些蜂蜜,既可以矫味,又可以润肺止咳,一举两得。总之郭老师的《杏林集叶》确实值得研读,书中多朴实之言,绝无浮夸之语,我特喜欢书中的前胡止嗽汤、全蝎红花汤、赭仙汤和烧烫伤验方,把他们收录到自己的学习笔记中,以备应用。 学医之初,看到本乡一位70多岁的善治妇科病的民间老草医杜老先生每天找他看病的人排成队,心里就在想,他是怎么学的这么有技术。后来,有一次,看到他坐在椅子上手里握着旱烟袋,眯着眼晒太阳,待他“醒”过来,我就恭敬地凑过去请教,老先生白眉一挑,说,想讨秘方吗?我说不是,想听您讲讲怎样才能当医生给病人看病。他说,趁年轻,多看书,多看老中医的经验。而后又说,老中医的经验会让你少走不少弯路。 杜老最拿手的是妇科病和疮痈的治疗,当地流传一句话“看妇女病找杜老”。他曾经送我一套古本清代喻嘉言编著的《医门法律》,至今一直收藏着。

治疗咳嗽偏方

治疗咳嗽偏方 哮喘 本病是一种以发作性的哮鸣气促、呼气延长为特征的肺系疾患。此病以春秋二季的发病率较高,常反复发作,每因气候骤变而诱发,以夜间和清晨居多,往往迁延难愈。病程越长,对患者机体的影响则越大。临床常用的偏方、验方主要如下。 [方一] 罗汉果半个,柿饼2--3个,冰糖少许。将罗汉果洗净,与柿饼一起加清水二碗半煎至一碗半,加冰糖少许调味,去渣。1日分3次饮用。 本方清热,去痰火,止咳喘。 [方二] 川贝母、生名膏、橘红茶30克,杏仁20克,前胡15克,生甘草10克,雪梨6个,冬瓜条100克,冰糖150克,白矾适量。先将石膏、杏仁、前胡:甘草共煎取汁的一小碗,待用;将冬瓜条切成黄豆大颗粒,贝母打碎,橘红研成粉,雪梨削皮捣烂调入白矾水,入冬瓜粒、冰糖、贝母、橘红粉,再倒入药汁,共盛一大碗内和匀。置于蒸锅中隔水蒸约50分钟,合成粘稠膏状即成,分次酌量食用。 本方清热,止咳,平喘,适用于热性哮喘者。 [方三] 蚯蚓100克,桑白皮150克。将蚯蚓炒成焦黄色,共研成末,每服5克,日服2次,忌食辛辣食物。 本方适用于痰黄而粘的哮喘者。 [方四] 薄荷15克,橘皮、紫苏各10克。一起煎汤服,1日2次; 本方适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气喘。 [方五] 杏仁、旋复花、款冬花各10克,粳米50克。 前三味煎水去渣,人米煮粥,空腹食。

[方六] 干姜30克,淡豆豉15克,饴糖250克,植物油少许。干姜、淡豆豉同放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煎煮,每30分钟取汁1次,取2次后合并,文火煎煮至浓,加饴糖调匀,继续煎熬至挑起糖浆成丝时停火,倒入涂有植物油之搪瓷盘内,摊平,稍凉后划成小块。每服3块,日3次。 本方适用于肺寒咳喘。 [方七] 椒母若干。研粉,每次3克,装入胶囊,内服,每日3次。 本方除痰平喘,适用于哮喘。 [方八] 炙麻黄9克,钩藤15克,葶苈子9克,乌梅6克,蝉衣9克,石韦30克,甘草3—15克。水煎服,日分2次服。 本方为江苏省中医研究所朱秀峰方,适用于哮喘。 [方九] 糯米100克,冰糖少许。 洗净糯米焖饭,或上笼蒸熟,另将冰糖整熬,浇在饭上,每日午餐温热服食,不可过量。 本方适用于肺气虚弱所致急喘。 [方十] 水发白果150克,白糖100克,生粉25克。白果砸去外壳,放锅内加清水、碱适量;烧沸后,用竹帚刷去皮,挖去白果心,再放人碗内,加清水,上笼蒸熟,取出,锅内放白糖、白果,清水250克,武火烧沸;去浮汁,用生粉勾芡,倒入盘中,单食或佐餐。 本方适用于肺气虚之喘证。 [方十一] 萝卜1000克,半夏、茯苓、陈皮、白术各10克,白糖适量。萝卜、洗净,刮细丝,与四药同人锅中,加水煎煮半小时,滤出汤汁,另置小火煎熬至较稠时入白糖,待成膏状停火置冷,每次1--2匙,日3次沸水冲服。

国医大师方和谦治咳嗽的验方,几十年的从医经验,一治一个准!

国医大师方和谦治咳嗽的验方,几十年的从医经验,一治一个 准! 方和谦教授 咳起来没完没了的咳嗽,往往会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本文主要介绍名老中医方和谦教授治疗咳嗽的经验体会,供大家对照参考! 病例一

吴曦,男,15岁。北京21中学生,初诊:因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咳嗽不止,咽痛,痰色稀白,鼻塞不通,脉弦平,舌苔薄白,听诊:双肺呼吸音稍粗。 拟方:桑叶、桑皮各10g,杏仁10g,桔梗10g,菊花8g,生甘草6g,连翘10g,前胡10g,薄荷5g(后下),白前8g,莱菔子6g,芦根10g,鱼腥草10g。6付水煎服。 【按】风寒袭之,则皮毛洒淅,客于肺中,肺开窍于鼻,主呼吸。故鼻塞、咳嗽治以解表宣肺,方用桑菊饮加减,方中用莱菔子通气化痰,鱼腥草消痰止咳。服药后表解咳止病愈。 病例二

王乡阁,女,61岁。初诊:原有气管炎病史,近两月来,又发咳嗽少痰,胸闷不适,纳食不馨,胃胀、大便干,数日不行,脉弦细,舌苔厚腻。 拟方:陈皮10g,法半夏10g,茯苓10g,炙甘草6g,大瓜蒌15g,炒枳壳6g,苦杏仁10g,炙杷叶6g,炒苏子、炒苏梗各6g,白芥子6g,莱菔子6g,前胡6g。6付水煎服。 二诊:服药后,大便得通,咳嗽减轻,再拟前方加减,陈皮10g,法半夏10g,茯苓10g,炙甘草6g,炒枳壳6g,炙杷叶6g,杏仁10g,麦冬6g,前胡5g,苏子6g,莱菔子6g,白芥子6g。6付水煎服,服后咳止。 【按】此例辨证关键在于舌苔厚腻,纳食差,为中焦湿阻明显,病本在湿,标在咳,方用二陈汤加味降气燥湿化痰,方中用瓜蒌、杏仁、炙杷叶能润肺化痰、通利上焦肺气,上窍开发则咳解。 病例三

古今名医验方秘方=咳嗽(支气管炎)

古今名医验方秘方=咳嗽(支气管炎) 咳嗽(支气管炎) [通治方] 陈泽霖:在急性发作时,先父陈耀堂老中医有一通用方。 霜桑叶9克前胡9克牛蒡子9克生甘草6克桔梗6克凤凰衣4.5克玉蝴蝶6克鱼腥草30克野荞麦根30克佛耳草15克 有发热的,加黄芩、天竺黄;痰咯不爽,加枳实、淡竹沥;痰液清稀,加冬瓜子、白芥子;兼有气喘,加蜜炙麻黄、地龙;黄痰,加萎皮、大贝母。 《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程国彭:止嗽散,治诸般咳嗽。 桔梗(炒) 荆芥紫苑(蒸) 百部(蒸) 白前(蒸)各1000克甘草(炒)360克陈皮(水洗去白)500克 共为末。每服9克,开水调下,食后临卧服;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 《医学心悟》卷三 [辨证方] 1、寒证 陈复正:人参败毒散,为咳门第一神方,举世少有知者。 人参2克芽桔梗3.6克正川芎白云苓陈枳壳信前胡各3克川羌活2克川独活1.5克北柴胡南薄荷荆芥穗北防风净连翘各3克炙甘草1.5克

生姜1片为引。水煎,半饥服,每日1剂。 《幼幼集成》卷三 邵长荣:形寒胸闷,咳白沫痰,我常用附子、姜竹茹、葶苈子、五加皮、白术各9克,陈葫芦、米仁根各18克,黄荆子1.2克,细辛3克,制成合剂,名温肺化饮糖浆,对咳痰、胸闷、形寒等症,有效率在70%~80%。 《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郭铭信:对肾阳虚者,龚老师重用附子等温阳药,自拟扶肾蠲饮汤:制附片30克,干姜12克,桂枝12克,半夏12克,细辛6克,炙甘草9克。用于咯白泡痰,量多易出,畏寒怯冷,咳喘动甚尤剧,舌淡苔白滑,脉弦尺弱者有效。附子要先煎熟透,以去其毒,服之不麻口方可。据我体会:若痰多味咸,咳喘气促,舌暗红或紫,舌上无苔,或呈地图舌,脉大无力而数者,当用金水六君煎。方中熟地要重用至30克左右,余药为其四五分之一即可,否则,本末倒置,效必不著。 《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2、热证 赵吉顺:我在临床根据慢性支气管炎咳喘症状特点,制成咳喘冲剂,适用于老年人久咳虚嗽以及痰喘痼疾;也可用于外感咳喘患者,经过较长时间临床实践应用,颇受群众欢迎。 桔梗30克贝母30克杏仁40克地龙50克白芥子30克洋金花2克黄芩30克罂粟壳15克山药30克 上药共257克,制成60袋,每袋约4克左右,1日3次,每次1~2袋。 《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曹希平:咯痰不爽,久咯痰不能出,痰稠成块或如丝,不论急、

岳美中秘传治咳经验秘方

岳美中秘传治咳经验秘方 咳嗽一症,虽非大病,治不得法,亦缠绵难愈,是历代方书,论之甚详。古方良法妙药虽多,然用者难精反而莫知适从。仅将数十年治咳经验介绍如下,或许于临证者有所裨益。 咳嗽名目尽管繁多,有热咳、寒咳、火咳、燥咳、五脏咳、六腑咳等等,但主要仍然在肺,所谓“咳证虽多,无非肺病”。立论过繁,反令学者不得其要。其实,私心度之,但以外感内伤二证括之,则可尽握咳嗽枢要。 •外感咳嗽必由皮毛而入,因肺主皮毛,最易感受外邪,以从其合。 •内伤咳嗽,多属脏气相互影响,如脾虚不能升清益肺,肝火上灼伤肺等等。 治疗大法: •外感者,邪自外而入,治当辛温,邪得温而自散; •内伤者,阴气先伤内,治宜甘平养阴,阴气复而嗽自宁。 大凡外感咳嗽,经月不痊而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者,切忌敛镇而强制其咳,否则兜涩其痰,必致久咳不愈。余自制一方名止咳汤,以宣通肺气为主,肺气一宣,其咳可止。药用白前、前胡、杏仁、甘草、荆芥、防风、连翘、贝母、桔梗、芦根。此方四季可以通用,恶寒甚加苏叶,发热甚加麻黄、石膏。加苏叶取其辛温发汗,加麻黄、石膏意在达汗透表,因为无论寒热,肺不宣通,故终咳嗽,一得汗出,皮毛通而肺气通,其咳即止。此方是从桑菊饮变化而来,故依证也可酌加桑叶、菊花等味。 对于干咳痰粘不爽之证,与燥咳稍异,也属难治。凡咳而痰不出者,肺燥胜而痰涩,燥则润,涩则疏,润肺利气是制方之本。若不知燥痰润肺,反用宣法,越宣越燥,势必干咳不止;若不知痰涩当疏,则痰粘难愈。为此,自拟一方定名润肺汤,药用沙参、兜铃、山药、牛蒡子、桔梗、枳壳,亦可随证加入橘红、杏仁、贝母、瓜蒌等味。 •此方用沙参润肺益气,马兜铃开豁结痰,是一开一阖; •用山药滋脾补虚,牛蒡子宣散结气,是一补一泻;

治疗咳嗽的偏方

治疗咳嗽的偏方 治疗咳嗽的偏方 咳嗽此为肺部疾患的主要证候,可见于多种疾病中。正如《黄帝内经》里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也就是说,咳嗽虽然主要是肺经的病,但与其它脏腑都有关系。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咳嗽的较为有效的偏方、秘方主要如下。 [方一] 紫苏、杏仁、生姜、红糖各lO克。将紫苏与杏仁捣成泥,生姜切片共煎,取汁去渣,调人红糖再稍煮片刻,令其溶化,日分2--3次饮用。 本方散风寒,止咳嗽,对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有效。 [方二] 苦杏仁6--10克,生姜3片,白萝卜100克。上药打碎后加水40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可加少量白糖调味,每日1剂,分次服完。 本方散寒化痰止咳,适用于外感风寒咳嗽。 [方四] 生姜10克,饴糖适量。将生姜洗净,切丝,放人瓷杯内,用滚开水冲泡,加盖温浸10分钟,再加人饴糖适量,代茶频频饮服,不拘时间和次数,无须出汗。 本方适用于风寒咳嗽。 [方五] 葱白5-10节,淡豆豉10克,苏梗或陈皮3克,红糖适量。将葱洗净,取葱白,与淡豆豉、陈皮等人砂锅共煎取汁,再调入红糖。日分数次,酌量饮用。 本方适用于风寒咳嗽。 [方六] 鲜橄榄4枚,冰糖15克。将橄榄洗净,劈开加入冰糖和适量的水,煎到出味,一次或分次温服。

本方清热止咳,适用于风热咳嗽。 [方七] 金银花20克,薄荷5克,蜜糖少量。先煎银花,取汁约2小碗,药成前,下薄荷约煎3分钟,贮瓶内,分次与蜜糖冲匀饮用。 本方适用于风热所致咳嗽。 [方十] 百合(鲜良者)、枇杷(去核)、鲜藕(洗净,切片)各30克。 将百合、枇杷和藕片合煮汁,调入适量白糖,若冰糖更好,代茶频频饮。 本方适用于燥热伤肺所致的咳嗽。 [方十一] 黄梨适量,饴糖若干。将黄梨去核,捣汁,与饴糖合并煎膏,每服2汤匙,日3次。 本方清肺化痰,润肺止咳,适用于肺燥咳嗽。 [方十三] 橘皮15--20克(鲜者30克),粳米50---100克。 先把橘皮煎取药汁,去渣,然后加人粳米煮粥,或将橘皮晒干,研为细末,每次用3-5克调入已煮沸的稀粥中,再同煮为粥。 本方顺气,化痰,适用于痰湿犯肺之咳嗽。 [方十五] 广柑、白糖各500克。将广柑去皮核,放小锅中,加白糖250克,腌渍1日,至广柑肉浸透糖,加清水适量,文火蒸至汁稠,停火;再将每瓣广柑肉压成饼,加白糖250克,拌匀倒盘内,通风阴干,瓶装,每服5-8瓣,日3次。 本方理气燥湿化痰,适用于痰多咳嗽之犯肺证。 [方十六] 黄芩、鲜生地各30克,粳米50克。 将二药加水适量煎煮1小时,捞去药渣,再加淘清的大米适量,煮烂成粥,1日内分顿连续食用。 本方清火补阴,适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