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7现代管理学 第五章 人事

00107现代管理学 第五章 人事
00107现代管理学 第五章 人事

第五章人事

1.[识记]人力资源的含义是什么?

人力资源的含义:

(1)广义,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组织现在和未来已经成为或可能成为生产性要素的人口,包括现实的人力资源(当前从事生产活动的人口)、潜在的人力资源(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和未来的人力资源(未达到劳动年龄的人口);

(2)狭义,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组织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生产或经营活动的劳动人口的数量和素质。

2.[领会]人力资源的特点是什么?

人力资源的特点有:

(1)人力资源的能动性。人有思想、有情感,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有目的地开展活动、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2)人力资源的时效性。储而不用会荒废和退化,用非所长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3)人力资源的时代性。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中,不同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决定了人的整体素质与水平。

(4)人力资源具有重复开发性。人的体力可以重复地、持续地加以开发,人的智力、知识、技能,则会在不断的开发中持续增长。

(5)人力资源具有生产和消费双重属性。即人首先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同时人力资源的保护与维持需要消费一定量的物质财富。

3.[识记]简述人事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200904单选]

(1)人事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标志是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诞生。

(2)20世纪中期,以传统人事理论为基础的传统人事管理模式逐步成熟,成为管理的支持系统。

(3)20世纪50年代,人事管理领域得以扩展,内容增加,出现了劳资关系专家。

(4)20世纪60—70年代,人事管理在整个管理系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5)人力资源管理的兴起时间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4.[领会]早期人事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早期人事理论的基本观点有:

(1)强调以科学、定量的方法提高职工的劳动生产效率。

(2)把人员视之为生产要素。

5.[领会]人力资源管理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人力资源管理兴起的原因:

(1)越来越多的人介入人事管理工作;

(2)人事招聘、选拔、培训、绩效评估和报酬支付等人事管理活动广泛开展,对组织系统产生了重大影响;

(3)有计划的培训以及培训手段的系统化,使一大批培训专家脱颖而出;

(4)人事预测、绩效评估开始受到重视。

6.[领会]简述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别有哪些?[200904判断说明]

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别有:

一、对人的认识不同

(1)传统人事管理视人为手段,视人为成本,视人事工作为行政工作、日常人事行政事务工作。

(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视人为资源,视人为管理系统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

二、管理原则不同

(1)传统人事管理强调以事为中心。

(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坚持以人为中心。

三、管理方法不同

(1)传统人事管理方法简单、僵化,缺乏灵活性和机动性。

(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注重采用主动开发性、有预见性、更具灵活和应变特点、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方法。

四、管理内容不同

(1)传统人事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组织招募人员。

(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着眼于未来,注重人力资源的预测、规划和开发。

五、人事部门在组织中的地位不同

(1)传统人事管理把人事活动视为非生产、非效益性活动,不重视对人事管理规律的研究和人事管理方法的改进,故人事部门在组织系统中的地位较低。

(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组织系统中地位突出,除处理具体的人事事务外,还是协调管理系统、提供决策预案的中枢性机构,还成为决策层的核心成员。

7.[识记]职位分类的含义是什么?

职位分类,是指根据工作性质、权力大小、责任轻重、所需资格条件以及工作难易程度对组织系统中的职位予以分门别类,划分出不同的类别和等级,以作为人事管理依据的人事分类制度。

8.[识记] 职系的含义是什么?[200804单选]

职系是指工作性质相同,权力大小、责任轻重、所需资格条件、工作难易程度不同而分属于不同职级、职等的一个职位系列。

9.[识记]职级的含义是什么?[200904单选]

职级是指工作性质、权力大小、责任轻重、所需资格条件、工作难易程度基本相同的一个职位序列。

10.[识记] 职等的含义是什么?

职等是指工作性质不同,权力大小、责任轻重、所需资格、工作难易程度基本相同,从属于不同职系的一个职位序列。

11.[识记] 职位描述的含义是什么?

职位描述是规定某一具体职位的工作目标、职责范围、技能要求、工作条件以及职位关系的书面文件。

12.[识记] 职位规范的含义是什么?

职位规范是对职位人员所需资格条件的书面描述。

13.[应用]职位分类的步骤是什么?

职位分类的步骤与方法:

(1)职位调查。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获取现有职位的数量、职责权限、工作内容的信息,以作为实施职位分类的依据。

(2)职位横向分类。职位横向分类是在职位调查的基础上,按照工作性质的不同,将职位划分为若干职系。

(3)职位纵向分类。在同一职系内按照权力大小、责任轻重、所需资格和工作难易程度划分职级;把从属不同职系但权力大小、责任轻重、所需资格、工作难易程度相当的职级纳入同一职等。

(4)制定职位描述和职位规范。职位描述的内容一般包括职位类别、工作职能、职责范围、设备用具、职权关系、工作条件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职位规范的内容一般包括职位类别、教育程度、实践经验、工作技能、行为特征、特殊要求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14.[领会]简述职位分类在人事管理中的作用有哪些?[200804简]

职位分类在人事管理中的作用是:

(1)职位分类为人事选拔提供了依据。

(2)职位分类增强了人事管理工作的针对性。

(3)职位分类促进了人事管理工作的法治化。

15.[识记] 品位分类的含义是什么?

品位分类是依据资格条件把人员划分为不同的品位等级的人事分类方法。

16.[识记]近代最早实行人事品位分类制度的国家是哪个?[200804单选]

近代最早实行人事品位分类制度的国家是英国。

17.[领会]简述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的比较?

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的比较:

(1)品位分类以“人”为中心;职位分类则以“事”为中心。

(2)品位分类制下,人员级别由品位决定;职位分类制下,人员级别由职位决定。

(3)品位分类制下,人员升迁容易;职位分类制下,人员晋升相对困难。

(4)品位分类简单易行;职位分类过于复杂,操作难度大。

18.[领会]人事分类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人事分类的发展趋势:

(1)组织高层管理职位、机密性职位、临时性职位以及军事管理职位等宜采用品位分类。

(2)品位分类与职位分类的相互结合与渗透。

19.[识记]人事选聘的的含义是什么?

人事选聘就是通过招聘等手段选择职位人员的过程。

20.[领会]内部提升的优势是什么?

内部提升的优势:

(1)被选聘人员能迅速开展工作。

(2)保证被选聘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3)有利于鼓舞士气,调动组织成员积极性。

(4)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

(5)内部提升手续简便,成本低。

21.[领会] 内部提升的局限性是什么?

内部提升的局限性:

(1)造成“近亲繁殖”现象。

(2)因操作不公或心理原因造成内部矛盾。

(3)人员选择的有限性。

22.[领会] 外部选聘的优势是什么?[201004论述]

外部选聘的优势:

(1)外部招聘可以发挥“外来优势”。所谓“外来优势”,是指没有“历史包袱”。

(2)利于缓和组织成员之间的紧张关系。

(3)能够为组织带来新鲜空气。

(4)人员来源广,选择余地大。

23.[领会] 外部选聘的局限性是什么?[201004论述]

外部选聘的局限性:

(1)外部招聘人员不熟悉组织情况,进入角色较慢。

(2)外部招聘人员存在一定的风险。

(3)组织成员失去了晋升机会,影响士气。

24.[领会]内部提升与外部选聘各自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1)内部提升高层管理。高层管理需要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

(2)外部招聘选择管理人员。现代管理的开放性、竞争性使各类组织都更多利用外部招聘选择管理人员。

25.[领会]人事选聘的趋势是什么?[200904简]

人事选聘的趋势:

(1)选聘范围的扩大化趋势。

(2)选聘方法多样化、科学化的趋势。

(3)社会中介机构、人事测评专家广泛参与人事选聘活动。

(4)人事预测在人事选聘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人事选聘的主动性增强。

26.[识记]人事考评的含义是什么?

人事考评是人事考核、评价的总称,是指对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状况进行考核和评价。

27.[识记]我国公共管理人员人事考评的内容有哪些?

我国公共管理人员考评的内容有:

(1)德。思想品德;

(2)能。工作能力;

(3)勤。组织纪律性、责任感、工作积极性、出勤率等;

(4)绩。工作实绩;

(5)廉。秉公执法,廉洁自律。

28.[识记]企业单位人事考评的内容有哪些?

企业单位人事考评的内容有:

(1)劳动态度。

(2)业务水平。

(3)贡献大小。

29.[领会]简述人事考评的要求有哪些?

人事考评的要求:

(1)考评标准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2)考评原则具有适应性和可靠性。

(3)考评方法具有针对性、可行性。

(4)考评结果要反馈。

(5)考评工作具有民主性和透明度。

30.[领会]简述人事考评的偏差有哪些?

人事考评的偏差:

(1)主观好恶偏差。包括价值取向和感情取向好恶偏差两类。

(2)晕轮效应偏差。指人事考评中,因考评对象的某一特征、品质或行为表现异常鲜明、突出,从而淡化以至掩盖了其他方面的表现,造成考评结果不客观。

(3)近因效应偏差。是由时间和心理因素而引起的误差,即考评者主要依据考评对象的近期表现对其做出评价。

(4)刻板印象偏差。是考评者对某一类人员笼统、机械、僵化的主观认识影响考评结果而形成的误差。

(5)暗示效应偏差。指考评人员自觉或不自觉地受他人,特别是领导者、技术或学术权威的暗示而对考评对象做出不正确、不准确的评价。

(6)集中趋势偏差。因为考评对象的工作表现与工作绩效相差较小,无法拉开档次而造成的考评误差。

31.[应用]克服人事考评偏差的方法是什么?

克服人事考评偏差的方法:

(1)克服主观好恶偏差的方法是:严格考评人员遴选标准;明确考评标准;考评工作公开、透明,发挥民主监督作用。

(2)克服晕轮效应偏差的方法是:依据考评指标体系逐项做出评价;不同考评指标所占分值或权重单独计算,不得合并或转移。

(3)克服近因效应偏差的方法是:实现人事考评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4)克服刻板印象偏差的方法是:要求考评者消除先入为主思想,承认考评对象的个性特点,依据考评标准对比工作表现,实事求是地做出评价。

(5)克服暗示效应偏差的方法是:保证考评工作的独立性,考评人员要独立思考、独立做出评价。

(6)克服集中趋势偏差的方法是:重构考评指标体系,重新选择考评方法。

32.[识记]人事培训的含义是什么?

人事培训是为开发组织人力资源而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在岗人员的业务知识、工作技能进行的培养、训练。

33.[领会]人事培训的特点是什么?

人事培训的特点:

(1)对象复杂性。一方面,成人教育的属性决定了人事培训覆盖面广泛、功能完备,具有适应培训对象多方面发展需要的优势。另一方面,培训对象学历层次不同、个人阅历有别、能力偏向相异、学习兴趣与动机多种多样,总体上呈复杂状态。

(2)内容实用性。内容机动灵活,一般是根据需要什么教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确定。

(3)形式多样性。人事培训的形式多种多样,管理组织可以从目标任务的轻重缓急出发确定培训时间与培训时限。

(4)方法艺术性。人事培训更注重采用启发、诱导、讨论、研究、观摩、考察等艺术性方法。

34.[领会]人事培训的方法有哪些?

人事培训的方法:

(1)在职培训。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培训。

(2)脱产培训。专门的培训场所进行培训。

(3)半脱产培训。一种兼顾质量和费用的培训方法。

35.[识记]人事培训的类型有哪些?

人事培训的类型:

(1)岗前教育。

(2)新员工培训。

(3)在职员工职业教育。

(4)组织全员培训。

36.[应用]市医院人事管理上比较混乱,历来只有简单的科主任、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护士长、护士的职务要求。去年暑假,来了一

批医学院实习学生,分到各科实习。在8月10日夜班时,儿科的主治医师临时有朋友宴请,简单嘱咐了实习学生几句就走了。结果,某患儿出现意外症状,由于较急,实习学生马上开了药,却造成了患儿死亡事故。此事引起了社会广泛的讨论。分析要求:按照人事管理中职位分类的要求,分析此事主要存在哪几个方面的问题。[201004案例]

按照人事管理中职位分类的要求,分析此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职位分类制没有全面落实,其中缺少实习生职位要求方面的规定。

(2)值班主治医生擅自离岗,没有执行职位要求。

(3)实习学生不请示,擅自用药,显然不符合用药管理规定。

37.第五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本章主要阐述人事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的运用,人事选聘的途径包括:内部提升和外部招聘。人事选聘范围的扩大化趋,人事选聘方法的多样化、科学化趋势,社会中介机构、人事测试专家广泛参与人事选聘活动。人事考评的内容与要求,人事培训的含义、特点与方法等。

现代管理学第五章人事

第五章人事 1.[识记]人力资源的含义是什么? 人力资源的含义: (1)广义,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组织现在和未来已经成为或可能成为生产性要素的人口,包括现实的人力资源(当前从事生产活动的人口)、潜在的人力资源(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和未来的人力资源(未达到劳动年龄的人口); (2)狭义,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组织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生产或经营活动的劳动人口的数量和素质。 2.[领会]人力资源的特点是什么? 人力资源的特点有: (1)人力资源的能动性。人有思想、有情感,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有目的地开展活动、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2)人力资源的时效性。储而不用会荒废和退化,用非所长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3)人力资源的时代性。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中,不同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决定了人的整体素质与水平。 (4)人力资源具有重复开发性。人的体力可以重复地、持续地加以开发,人的智力、知识、技能,则会在不断的开发中持续增长。 (5)人力资源具有生产和消费双重属性。即人首先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同时人力资源的保护与维持需要消费一定量的物质财富。 3.[识记]简述人事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200904单选] (1)人事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标志是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诞生。 (2)20世纪中期,以传统人事理论为基础的传统人事管理模式逐步成熟,成为管理的支持系统。 (3)20世纪50年代,人事管理领域得以扩展,内容增加,出现了劳资关系专家。 (4)20世纪60—70年代,人事管理在整个管理系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5)人力资源管理的兴起时间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4.[领会]早期人事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早期人事理论的基本观点有: (1)强调以科学、定量的方法提高职工的劳动生产效率。 (2)把人员视之为生产要素。 5.[领会]人力资源管理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人力资源管理兴起的原因: (1)越来越多的人介入人事管理工作; (2)人事招聘、选拔、培训、绩效评估和报酬支付等人事管理活动广泛开展,对组织系统产生了重大影响; (3)有计划的培训以及培训手段的系统化,使一大批培训专家脱颖而出; (4)人事预测、绩效评估开始受到重视。 6.[领会]简述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别有哪些?[200904判断说明] 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别有: 一、对人的认识不同 (1)传统人事管理视人为手段,视人为成本,视人事工作为行政工作、日常人事行政事务工作。 (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视人为资源,视人为管理系统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 二、管理原则不同 (1)传统人事管理强调以事为中心。 (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坚持以人为中心。 三、管理方法不同 (1)传统人事管理方法简单、僵化,缺乏灵活性和机动性。 (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注重采用主动开发性、有预见性、更具灵活和应变特点、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方法。 四、管理内容不同 (1)传统人事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组织招募人员。 (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着眼于未来,注重人力资源的预测、规划和开发。 五、人事部门在组织中的地位不同 (1)传统人事管理把人事活动视为非生产、非效益性活动,不重视对人事管理规律的研究和人事管理方法的改进,故人事部门在组织系统中的地位较低。 (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组织系统中地位突出,除处理具体的人事事务外,还是协调管理系统、提供决策预案的中枢性机构,还成为决策层的核心成员。 7.[识记]职位分类的含义是什么? 职位分类,是指根据工作性质、权力大小、责任轻重、所需资格条件以及工作难易程度对组织系统中的职位予以分门别类,划分出不同的类别和等级,以作为人事管理依据的人事分类制度。 8.[识记] 职系的含义是什么?[200804单选] 职系是指工作性质相同,权力大小、责任轻重、所需资格条件、工作难易程度不同而分属于不同职级、职等的一个职位系列。 9.[识记]职级的含义是什么?[200904单选] 职级是指工作性质、权力大小、责任轻重、所需资格条件、工作难易程度基本相同的一个职位序列。 10.[识记] 职等的含义是什么? 职等是指工作性质不同,权力大小、责任轻重、所需资格、工作难易程度基本相同,从属于不同职系的一个职位序列。 11.[识记] 职位描述的含义是什么? 职位描述是规定某一具体职位的工作目标、职责范围、技能要求、工作条件以及职位关系的书面文件。 12.[识记] 职位规范的含义是什么? 职位规范是对职位人员所需资格条件的书面描述。 13.[应用]职位分类的步骤是什么?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作业参考题答案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作业参考答案 、不定项选择题 1. 公共部门人力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必须围绕着公共利益的实现,回答的基本 问题是 )。 A. 我们所处的环境怎么样 B. 我们的使命和目标是什么 C. 我们怎样才能实现目标 D. 我们做得如何 2.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损耗依据损耗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 A. 前期投资损耗 B. 制度性损耗 C. 管理损耗 D. 后续投资损耗 A. 对人力资源的使用或消费实际上是对知识资源的消费,知识资源可被反复利用 B. 人力资源具有主动补充和更新知识资源的天性 C. 在正常情况下,人力资源的边际产量收入总是大于其边际支出 D. 人力资源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并能使拥有者长期受益的特殊资源 6. 从规划的性质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可分为( A. 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 B. 战术性人力资源规划 C. 指令性规划 D. 指导性规划 )。 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部门人力资本产权的运作必须以( )为基础。 A. 市场机制 B. 竞争机制 C. 契约机制 D. 保障机制 4. 根据流动的范围,可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分为( )。 A. 公共组织内部人力资源流动 B. 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 C. 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 D. 非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 5. 人力资源的可再生性体现在 ( )。

7.我国公务员职务晋升必须坚持 )。 (

B. 人力资本的稀缺性 A. 德才兼备、注重实绩 B. 鼓励竞争原则 C. 坚持公开、平等 D. 越级晋升为主、逐级晋升为辅的原则 8. 关于公共部门公职人员挂职锻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挂职锻炼公务员的流向只包括到基层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或边远或者贫困地区机关 B. 挂职锻炼不涉及公务员行政隶属关系的改变 C. 挂职锻炼的对象主要是无领导经验公务员和初任的青年公务员 D. 挂职锻炼的期限一般规定为三年以内,多数在一到两年 9.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损耗主要表现在( ) A. 制度性损耗 B. 人事管理损耗 C. 后续投资损耗 D. 无形的损耗 10. 20 世纪 80 年代,尤其是 80 年代后期, 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势头更加猛烈, 其主要代表有 A. 罗默的经济增长 - 收益递增型的增长模式 B. 卢卡斯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式 C. 斯科特的资本投资决定技术进步模式 D. 贝克尔的微观进步模式 11. 第一个被公认的现代人事管理部门是 1902 年在( 劳工部门,它的工作内容包括工资行政、诉怨、雇用工作情况和工作改善等。 A. 英国 B. 美国 C. 德国 D. 比利时 A. 测评的素质更全面 B. 测评内容的不固定性 C. 主观性强 D. 考官与考生交流的互动性 A. 人力资本的生产性 )现金出纳公司设立的 12. 面试和笔试相比,具有( )的特点。 13. 人力资本的性质主要体现在( )。

现代管理学教学大纲

现代管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现代管理学》课程是涉外文秘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本课程的内容大体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编)阐述管理、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第二部分(第二编至第六编)按管理过程的五大职能,即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工作、指导和领导工作、控制工作等,分别阐明各职能的基本原理、概念、目的、性质、内容、结构的特点以及执行的方法和手段。 二、课程基本要求 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比较系统地初步掌握从事管理工作的基本理论、原理、方法和技术,为实际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四、大纲内容 第一编绪论 本篇介绍管理与管理学的概念和性质,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习、研究方法,以及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其目的是为以后各篇、章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一章管理和管理学

通过本章的学习,着重掌握:管理的一般概念;管理的性质;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管理学的意义。 第一节管理的含义 一、管理的概念 二、管理的基本特性 三、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第二节管理的性质 一、管理的二重性 二、掌握管理二重性对于学习管理学和从事管理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第三节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管理学及其特点 二、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三、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管理学原理 第四节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 一、唯物辨证法 二、系统方法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 通过本章的学习着重了解:管理的形成和发展,进而加深对管理学的理解,提高在 本专业行业中运用管理学理论的自觉性。 第一节概述 一、从历史的、辨证的观点探索和研究管理学的来龙去脉 二、管理学形成的阶段划分 第二节早期的管理实践和管理理想 一、早期的管理实践和管理理想 二、威尼斯兵工厂管理实践要点 三、尼古拉马基雅维利的管理四原则 第三节管理学理论的萌芽 一、社会背景 二、有关管理问题的主要著作 三、美国出现“管理运动”的必然性 第四节古典管理理论 一、泰罗与科学管理理论 二、法约尔与管理过程理论 三、马克斯·韦伯及其理想性质组织体系 四、古典管理理论的系统化 第五节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 一、梅奥及霍桑实验 二、霍桑实验的结论 三、有关行为科学理论 第六节数学在管理中的应用

《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作业参考答案

《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作业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简述人口资源、劳动力资源、人力资源、人才资源的内涵及其关系。 人口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和,是一个最基本的底数,主要是数量观念。 劳动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的总和并在“劳动年龄”范围之内的人口之和,偏重于数量。 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切具有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财富,具有推动社会发展,从事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人们的总称。它必须包含质量、数量两个方面。 人才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和专门技术能力的人们的总称。它重点强调质量方面。 人口资源与劳动力资源突出了人的数量和劳动者数量,人才资源则主要突出人的质量,而人力资源则是人口数量与质量的统一。 2.简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1)人力资本理论 2)社会公平理论 3)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理论 系统优化原理,能级对应原理,.系统动力原理,反馈控制原理,弹性冗余原理,互补增值原理,利益相容原理,竞争强化原理 3.用马尔可夫转移矩阵法预测某组织A、B、C三个部门在第4年的人员数。若已知从第i部门(含外部)转移到第j部门(含流出)的人员转移比例的政策,如下列矩阵表示(政策年不变,转移机会人人均等,而且 若初始年A部门有10人,B部门有20人,C部门有30人,可以从外部招聘10人,那么第4年A、B、C三个部门各有多少人?

4.简述当前公共部门人员甄选与录用模式发生了那些变革 1)、战略选录 2)、素质选录 3)、构建心理契约 4)、提高科学性选录工作的人本性 5.简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和基本任务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进行管理的活动,研究和探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律和科学方法,有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应定位于:获取与开发公共管理工作需要的各类人才,建立公共部门与从业人员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以高效管理和优质服务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满足从业人员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需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任务是: 1)建立和完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获取、使用、发展的科学的理念、合理的体制、有效的机制与良好的组织文化 2)求才 3)用才 4)育才 5)激才 6)留才 6.简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价值取向 1)意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价值是公共部门管理者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条件假设和管理态度,它的取向深刻地影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每一个环节。 2)社会公平、组织效率和政府责任日益成为公共部门主导性的核心价值导向。 3)重视结果,以顾客为导向的管理理念逐步成为主导性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7.什么是人事任免?其原则是什么? 1)人事任免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他公共部门有关公职人员任职与免职的总称 2)任职是指公共部门为了完成所担负的工作任务,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及任职条件的要求,通过法定程序和一定手续,任命有关人员担任某一职务的过程。包括原有人员职务的升任、降任和转任等三种不同形式 3)免职是指任免机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和免职条件,通过法定程序和一定手续,免除公职人员所担任的一定职务的过程。分为程序性免职和单纯性免职两种。 4)公职人员的任免必须坚持以下原则:(1)德才兼备、任人唯贤;(2)因事设职、一人一职;(3)用人所长、整体最优;《4)严格程序、依法任免 8.简述现代绩效评估与传统人事考核的差异 1)现代绩效评估以目标计划为基础,以业绩衡量标准/指标对绩效进行考核,传统的人事考核基 于考核要素的定义与标准,对员工的工作行为进行评价。 2)现代绩效评估偏重于过程管理,它由多个环节所构成。传统的人事考核更关注于考核本身。 3)现代绩效评估着眼于未来绩效的提高。传统的人事考核侧重于对过去工作表现得的评价。

现代管理学复习第五章

第八章人事管理 第一节人事管理概述 一、人事管理的概念 人事管理:就是管理者根据组织结构中所规定的职务的数量和要求,对所需员工进行招聘、选拔、考评、培训和提升的工作,其目的是为了配备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中的各项职务,以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进而实现管理目标。 人力资源:是指一个管理系统能够拥有和已经拥有的具有一定的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的人员,是一个管理系统中的人的因素的总和,包括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现代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把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统一起来。 人力资源是相对于物质资源的概念而言的,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资源。 具有以下特征:(1)具有时效性。(2)具有时代性。(3)具有能动性。 二、人事管理的职能 人力资源的良好质量来自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则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必须把协调人际关系作为一个首要任务,即对人力资源的优化。有效地协调人际关系的途径:(1)确保命令一致。(2)减少管理环节。(3)促进一切组织间的沟通联络,自觉地运用管理信息,及时、准确、有效地进行沟通联络,促使管理系统上下左右处于动态的协调状态。(4)善于运用激励手段。 优化人力资源对管理者的更高要求:(1)善于不断地鼓舞组织成员的士气。(2)善于体察和引导组织成员的工作目的。(3)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4)善于综合运用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和思想工作的手段去管好人和用好人。 三、人事管理的根据 人事管理必须以人力资源的规划为根据。 所谓人力资源规划:是一个管理系统为实施组织发展战略和实现管理目标,根据内外环境及其变化的情况,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组织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并在预测的基础上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以求使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的过程。 人力资源规划的目标:确保组织在一定时间里,每一个经过科学设计的岗位都能获得适当的人员,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及其潜力,使组织及其组织成员的需要得到充分的满足。 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人力资源的规划,对于人事管理来说,不仅具有先导性和战略性,又被看作是人事管理的关键环节。在战略层面上主要包括职位分类、定编、定员等方面的内容;在执行层面上则是对人员的招聘和选拔、教育和培训、人员余缺的调剂等工作的具体安排。人力资源的意义:既能提高人力资源开的利用率,又能使个人的行为与组织目标相一致;既能降低人力资源开发的杨本,又能建立起一个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实现人力资源配置上的优化。 职位分类:就是将所有的工作岗位即职位,按其业务性质分为若干职位系列,然后按责任大小,工作难易,所需教育程度及技术高低分为若干职位等级,对每一个处于职位系列和职位等级所构成的坐标系上的职位,都作出准确的定义和描述,制成职位说明书,以此作为对聘用人员管理的依据。 编制: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定编定员,主要包括机构设置,组织形式的确定,工作人员的数量、结构和职务的分配等方面的内容。 职位分类和定编定员是对管理系统内部作出分析,其目的是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科学的、客观的依据。任何一个管理系统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的,所以人力资源规划还需建立在对环境及其发展趋势的动态分析之上。 第二节人员选聘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复习应考指南(央本) 巴南电大范利民 一、复习应考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本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所有的考试等有关要求由中央电大决定。所有考试的有关内容要求请以中央电大的有关资料为准。 (一)考试范围 教材《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全书的内容。 (二)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分钟 (三)考题类型及比重 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选择填空题(10%);多项选择题(10%);判断题(10%);名词解释(20%);简答题(30%);论述题(含案例分析)(20%) (四)应试要注意的问题 1、选择填空题是在原来的单项选择基础上转换来的,难度相当要求学员必须对所学的知识了解清楚,理解透彻,在其中可以采用排除法做题。 2、多项选择题则要求学员的掌握要准确,错选和漏选均不得分,这部分要多加练习,特别是各章的重点部分都容易出现在这中题型中。

3、判断题要抓住题干的关键,认真审题。 4、简答和名词解释都属于识记部分的内容,要求学员要熟记课本上的知识,简答题时要注意需要阐述时要适当的阐述。 5、论述题是属于应用部分的题型,要求学员不仅仅是知道课本上的内容还要求学员要学会与实际相结合,能将所学的用于解决和分析实际问题,答题时要注意不能只是写条框性的问题更应该进行必要的阐述。 综上所述,在解答问题时要遵循先易后难,先大题后填空、选择的解题思路,遇到不会的就跳过,有时间时在回头解决,不要浪费太多的时间在一道题上。 二、复习应考资料及其使用 本课程本次考试有以下资料可供学员复习应考用:中央电大的章节重点问题与解答、教学活动记录,期末复习指导小册子,形成性考核作业,重庆电大的自检自测、期末练兵、期末复习指导意见,巴南分校平台上的期末复习指南。 期末复习指导意见包括三个部分:考核说明、复习重点范围、综合练习题。 第一部分考核说明要认识阅读,掌握要求。 第二部分复习重点范围要每个问题都要掌握,并弄清楚。后面复习课我们要专门讲这个问题。 第三部分综合练习是复习的重点内容,后面复习课将对练习作详细讲解。综合练习题与考试题型和要求基本上是一样的,大多数题其

现代管理学 知识点

第一章 管理:指在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其所拥有的权力,通过实施既定措施,对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 现代管理学:是在总结管理发展历史经验和借鉴传统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所提供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现代条件下进行的各种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论的学问。 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 2、管理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 3、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A管理影响着生产力的存在状况,B管理规定着生产力的实现程度)。 4、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还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 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1、它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统一的学科, 2、它是一门定性和定量相统一的学科, 3、它是一门社会属性和阶级属性相统一的学科, 4、它是一门软科学, 5、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现代管理学新的学科特征: 1、变革性 2、开放性 3、严密性 4、实用性 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

1、以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前提 2、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我国的国情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出发点 3、分析和借鉴国外的有关管理理论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重要条件 4、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是系统学习现代管理学的保证 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具体方法 1、比较研究法 2、定量分析法 3、历史研究法 4、案例研究法 5、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学习现代管理学的意义:有助于 1、有助于把握现代管理规律,提高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2、有助于合理组织生产力,充分发挥生产力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作用 3、有助于面向未来,实现管理的国际化与管理创新 史前人类社会管理的特点: 1、习惯化的管理方式 2、原始民主的管理制度 3、简单的管理机构 4、人格化的管理权利 5、单一的公共事务管理 前资本主义各社会阶段国家管理的特点: 1、管理阶层兴起,管理成为政治统治的手段

第15章 麦格雷戈的公共人事管理理论

第15章麦格雷戈的公共人事管理理论 一、麦格雷戈公共人事管理理论的思想基础——需要层次说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人的基本需要一般被划分为以下五个层次: 1.生理的需要。这是人类最基本的、最原始的需要,包括饥、渴、性和其他生理机能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当个体的生理需要基本上获得满足后,就会产生安全的需要。 3.感情和归属上的需要。即是指个体希望家庭成员之间、伙伴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和友谊,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希望被人爱。渴望自己有所归属,即成为某个组织团体中公认的成员等。 4.尊重的需要。即个体希望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 5.自我实现的需要。即个体希望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成为人们所向往的人物。 二、对传统X理论的反思与批判 1.麦格雷戈所谓的X理论 指传统的管理观点。这个传统的概念可按三个命题广泛加以叙述: (1)为了经济目的,管理部门负责把生产性企业的要素——金钱、物资、设备、人员——组织起来。 (2)关于人事,这是一个指挥他们工作,推动他们,控制他们的行动,改正他们的行为以适应组织需要的过程。 (3)没有管理部门的这种积极干预,人们对于组织上的需要会是消极的,甚至是有抵触的。总的概括起来,通过他人完成任务便构成管理。 2.在这个传统理论的后面,有另外几条信念不甚清晰,但流传甚广。 (1)普通人生性懒惰,他想尽可能少干工作; (2)他缺乏抱负,不喜欢负责任,宁愿被人领导; (3)他生来自私自利,对组织上的需要漠不关心; (4)他在本性上抵制改革; (5)他轻信、不很聪明、易于受骗子和煽动家的诱惑。 三、Y理论的基本观点 1.Y理论的基本内容 (1)为了经济上的目的,管理部门应该负责把生产企业的要素—资金、材料、设备、人员一一组织起来。 (2)人们并“不是”生来就对组织上的需要采取消极或抵制态度的,他们之所以会如此,是由于他们在组织中的经历和遭遇所造成的。 (3)人们并不是天生就厌恶工作的。当依赖于可控制的条件时,工作可成为满意的源泉(自愿地从事工作),也可以成为惩罚的源泉(尽可能地避免工作)。 (4)外来的控制和惩罚的威胁并不是促进人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惟一方法。人们对自己所参与制定的目标,能够实行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 (5)对目标的参与是同获得成就的报酬直接相关的。这些报酬中最重要的是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它们能够促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 (6)在适当的条件下,一般人不仅能够学会接受责任,而且能够学会主动地承担责任。逃避责任、缺乏进取、强调安全感一般来说是经验的结果,而不是人的天性。 (7)在解决组织问题方面,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具有发挥相当高的想像力、独创性和

现代管理学精讲4官方笔记

现代管理学第四节课官方笔记目录 一、课件下载及重播方法 二、本章/教材结构图 三、本章知识点及考频总结 四、配套练习题 五、其余课程安排 一、课件下载及重播方法 二、教材节构图 第四章决策

1.现代决策程序的步骤 决策程序中发现问题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1)察觉问题(2)界定问题(3)陈述问题。 2.确立决策目标应注意:(1)有针对性(2)有明确性(3)有时效性(4)有可行性(5)要有规范性。 3.拟定决策方案应注意的问题:(1)提供多种备选方案。(2)考虑决策方案的多因素性。 4.决策的程序:(1)发现问题。(2)确立目标。(3)拟订方案。(4)选择方案。 5.决策规则 (1)全体一致规则,称为“一票否决制”; 特征:①决策成员在形式上享有平等的决策权;②个体选择对集体的决策结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③决策结果达到“帕累托最优”。 局限性:①存在着“讨价还价”的难题;②不太可能达到一个决策者均满意、利益互不损害的“最优”方案;③导致许多“无奈的选择”或决策中的“策略性行为”。 (2)多数裁定规则;其有两种基本形式:简单多数规则和绝对多数规则。 6.决策体制是指由决策机构和决策人员组成的组织体系及其制度。良好的决策

体制是公共决策过程顺利运行的组织保证。现代决策体制按其功能区分,可分为决策中枢系统、决策咨询系统和决策信息系统。 7.公共决策的思想库或智囊团 决策咨询系统的主要任务:发现决策问题,参与决策方案的设计、评估和论证,提供决策预测研究 决策信息系统的主要任务:收集信息、加工信息、传递信息 8.决策规则与方法 9.决策方法

10.实施头脑风暴法的原则(8到12人) ①“庭外判决”原则;②自由畅想原则; ③追求数量原则;④取长补短和改进原则 11. 12.

严强《公共行政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5-8章)【圣才出品】

第五章公共人事管理 5.1复习笔记 一、公共人事管理概述 1.福利人事、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 (1)福利人事 19世纪后半叶开始出现“福利人事”的概念,福利人事与某些当时被认为进步性的项目有关,这些项目专门涉及雇员的失业,病假工资和住房补贴等事项,福利人事也经常被看作是对资本主义早期阶段较为野蛮的、阶级对立严重的现状作出的积极反映。 (2)人事管理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科学管理运动的出现,“人事管理”的理论和模式逐渐形成。 ②20世纪50年代,传统的人事管理理论和模式逐渐成熟,其内容也更加丰富,录用、培训、报酬、考核、激励、纪律与惩戒、劳资关系等都成为人事管理的重要环节和内容。 ③20世纪60、70年代,人事管理在管理系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内容也更为广泛,从分类到录用、培训、退休、辞职辞退等更新机制,从绩效评估、工资福利、晋升、奖励等激励机制到纪律、惩罚等控制机制。 (3)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20世纪8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开始出现,并开始逐渐代替传统的人事管理概念。在这一过程中,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以及与行为主义密切相关的人际关系运动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根本变化表现在,从70年代传统的劳资对立,转变为通过

建立团结一心的员工队伍,达到使组织杰出的目标。 (4)人力资源的特点 与传统的人事管理相比,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①人力资源管理认为,“人”是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核心要素,是组织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与组织的发展战略密切相关。 a.传统的人事管理把“人”看作组织运作的成本; b.人力资源管理把“人”看作是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最重要的因素。 ②“人”不仅是组织各类资源中最为宝贵的资源,而且是投资收益最高的资源。人力资源管理重视对“人”的培训和开发。 a.传统的人事管理侧重于对人的使用; b.人力资源管理强调对人力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培训。 ③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中心,强调组织与雇员之间的合作,通过建立“命运共同体”实现双方的共同成长。 a.传统的人事管理以“事”为中心,“人”是完成“事”的工具; b.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中心,“人”不是组织的工具,而是伙伴。 2.公共人事管理的含义与特征 (1)公共人事管理的含义 公共人事管理又称公共部门的人事管理,即对公共部门中人事关系的管理,其目的是通过公共部门中的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公共部门中人与事之间、共事人之间的相互适应与合作,实现公共利益、组织利益和成员利益的平衡。 (2)公共人事管理的特点

《现代管理经济学》题库 (第五章)

《现代管理经济学》题库(第五章) 第五章生产和成本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从原点出发的直线(射线)与TC曲线的切点连线上,AC有什么性质?() A是最小的 B 等于MC C 等于A VC+AFC D 上述都正确 答案:D 较难 2. 如果企业能随时无偿解雇所雇佣劳动力的一部分,那么企业付出的总工资和薪水必须被考虑为() A固定成本 B 可变成本 C 机会成本 D 沉没成本 答案:B 较难 3. .边际成本是指() A. 总成本除以产量 B. 平均成本除以产量 C 投入的生产要素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产量 D 产量增加一个单位,给总成本带来多大的变化 答案:D 较易 4. 从原点出发与TC曲线相切的直线的斜率() A等于AC的最低值 B 大于MC C 等于A VC的最高值 D 等于AFC的最低值 答案:A较难 5. 关于边际产量概念表述正确的是()。 A所有投入要素增加一单位,总产量的改变量 B 增加某一投入要素,该要素所增加的实际产量 C 其他投入要素不变,某一要素增加所所引致的总产量的增加量 D 增加一要素所引致的平均产量 答案:C 较易

6. 在长期成本中,所有投入要素( ) A都是不变的 B 都是可变的 C 是部分可变的 D 按相同比例变动 答案:B 较易 7. 当平均变动成本最小时,关于产量表述正确的是()。 A平均产量最大 B 总产量最大 C 边际产量最大v D 边际产两为零 答案:A较难 8. 总产量曲线上某一点与原点的连线的斜率表述的是()。 A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 B 投入要素的平均产量 C 投入要素的平均成本 D 投入要素的平均成本 答案:B 较难 9. 对于长期成本,当产量为零时,成本数量等于()。 A全部固定成本 B 零 C 固定资产残值 D 基本经营费用 答案:B 较难 10. 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 A.与纵轴相交 B 经过原点 C 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D. 与横轴相交 答案:D 较易 11. 当平均产量最高时,总产量、边际产量表现为()。 A总产量最大 B 边际产量最大 C 边际产量为零 D 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相等 答案:D 较易 12. 在生产函数中的产量是指一组既定投入下所能生产的() A平均产量 B 一般产量 C 最低产量 D 最高产量 答案:D 较易 13. 假设有三种要素K、L、N,下列生产函数中哪一个是长期生产函数()

湖北经济学院现代管理学小册子

《现代管理学学习指导》 前言 《现代管理学》是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它具有综合性、科学性、艺术性、系统性等特点,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同学们能够对管理的基本思想、基本内容、基本原则和技术方法有较全面的了解,以使学生成为具有一定的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的管理人才,提高学生走上社会后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现代管理学》教材,配套设计了本指导书,旨在帮助学生灵活运用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紧密结合。 本书共分管理概述、管理理论及演变、计划、决策、组织、人员配备、领导与激励、沟通与控制等九章,各章内容包括:本章学习目标、本章内容及学习指导、模拟训练题三个部分。编写本书时,作者紧跟时代步伐,着眼中外最新管理实践成果,增补了许多内容,能满足教学之急需,是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配合教材学习、考前复习的必备参考书。 工商管理学院 2007年2月于湖北经济学院 第 1 页共 72 页

目录 第一章管理概述…………………… 第二章管理理论及演变……………第三章计划…………………………第四章决策…………………………第五章组织…………………………第六章人员配备……………………第七章领导与激励…………………第八章沟通…………………………第九章控制………………………… 第 2 页共 72 页

第一章管理概述 一.本章学习目标 学完本章后,你应该能够: 1.掌握管理和管理学的基本定义,了解管理的各种职能。 2.认识学习管理学的意义及管理活动的普遍性。 3.知道现代管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学科性质。 4.熟练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 5.明确管理与环境的关系及管理人员的技能要求。 二.本章内容及学习指导 管理学作为一门系统地研究人类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已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本章作为全课程的开头部分,从六个方面对管理、管理学进行了概述。第一,管理的定义、性质及职能。第二,管理的作用与任务。第三,管理学的学科性质。第四,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的基本原理主要有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反馈原理等。第五,管理与环境。第六管理人员的分类与管理技能。正确认识本章上述六个方面的理论内容,是我们学好现代管理学的基础,也是在实践中做好各项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 三.模拟训练题 (一)名词解释 1.管理与管理学 2.管理的基本职能 3.系统 第 3 页共 72 页

2016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客观题库

2016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客观题库 名词解释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是指以国家行政组织和相关的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为主要分析对象,研究管理机关以社会公正和工作效率为目的、依据法律规定对其所属的人力资源进行规划、录用、任用、使用、工资、保障等管理活动的过程的总和。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生态环境是指客观存在的、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它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总和,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发展的外因条件和首要前提,它主要包括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3.人力资本运营:人力资本运营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对劳动者高能素质的投资经营和对劳动力素质的配置使用,而实现经济增长和收益增加,进而达到资本增值的目的。 4.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公共部门人力资本指的是公共部门工作人员为了实现公共服务的目标,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因素之整和。 5.公共部门人力资本产权:公共部门人力资本产权指的是为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公共权力的所有者和使用者针对公共权力使用者的人力资本的所有权及其派生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等权利的归属依法生成契约而分别拥有的一系列权利。 6.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是公共部门根据一定时期组织发展战略需要,在对外部环境和本部门人力资源需求状况进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为确保组织对人力资源数量、质量和结构上的需求,制定本部门人 页脚内容1

力资源管理的行动方针的过程。 7.职位分类:职位分类指的是以职位为对象,以职位的工作性质、难以程度、责任大小及所需资格条件为评价因素,把职位划分成不同的类别和级别,作为人事管理基础的一种人事分类制度。 8.品位分类:品位分类指的是以国家公务员所具有的资格条件为主要依据,并以其地位高低来分类和确定待遇。 9.文件筐作业:文件筐作业又称公文处理,它是一种效度高、而又能为多数参加者所接受的一种面试方法。其操作方法是提供一定数量的备忘录、信函、报告等文字性资料,让应试者阅读完这些资料后,决定处理意见。 10.无领导小组讨论:无领导小组讨论是公共部门人才测评中探索并使用的一种新的适用于集体测试的方法。其操作方法是把4-8名应试人员分为一组,不指定小组负责人,考官不直接参加面试,要求应试人员在限定的时间内就给定的问题提出一个小组意见。 11.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即让候选人成对地扮演各种角色并讨论各种相关的问题,主要是用以测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情景模拟活动。在这种活动中,评价者设置了一系列尖锐的人际矛盾和人际冲突,要求候选人扮演某一角色并进入角色情景,去处理各种问题和矛盾。评价者通过对候选人在不同人员角色的情景中表现出来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测评其素质潜能。 12.管理游戏: 管理游戏是以游戏或共同完成某种任务的方式,考察小组内每个被试者的管理技巧、合作能力、团队精神等方面的素质。 13.调任:调任是指机关以外的工作人员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担任副调研员以上的非领导职务,以及公务员调出机关任职的人事行为。 页脚内容2

现代管理学(00107)第五章-组织-知识归纳

现代管理学(00107)-知识归纳 第五章组织 1、目标是组织的第一要素。 2、信息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性组织中最活跃的要素。 3、组织机构的类型:业务管理机构、职能管理机构、行政事务管理机构。 4、所谓战术决策,是指为了达到组织目标所采取的程序、途径、手段和措施的 决策。 5、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积极作用: (1)协助工作 (2)分担领导 (3)增加稳定 (4)发泄感情 (5)制约领导 消极作用: (1)保守倾向

(2)角色冲突 (3)滋生谣言 (4)不良压力 6、非正式组织的管理: 对待非正式组织的管理管理实践中,要正确对待非正式组织,利用其积极作用,防止和克服其消极影响。 (1)一分为二 (2)无害支持。不要伤害非正式组织的利益,坚持无害支持原则。 (3)目标结合。要使正式组织的利益尽量和非正式组织的利益结合起来。 (4)为我所用。积极采纳非正式组织的合理意见,使非正式组织为正式组织服务。 7、西方组织理论的演变大致经历的四个阶段: (1)古典组织理论阶段。共同特点是从制度规范的角度对组织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组织设计与管理原则。 (2)行为科学组织理论阶段。 (3)系统科学组织理论阶段。 (4)创新发展阶段。 8、科层制组织的基本特征: (1)法定权力为基础。

(2)严格的等级制度。 (3)职业化原则。 (4)专业化原则。 (5)任命制与由职择人原则。 (6)照章办事原则。 (7)公私分明原则。 9、巴纳德认为,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只有通过协作意愿、共同目标、信息交流 这三个基本要素的结合才能实现。 10、巴纳德自下而上解释权威,认为权威的存在必须以下级的接受为前提, 而下级对权威的接受是有条件的。 11、面对“官僚主义危机”或“硬化危机”,一方面,必须强化组织成员的团队意 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探索并形成有效的协作机制。另一方面,组织应采取系统的变革措施,如精简机构、分流人员、完善制度、明确责任、实施更有效的激励等。 12、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彼得·圣吉,他在1990年出版的 《第五项修炼》一书中,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全新的“学习型组织”概念。 13、系统思考的要点: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章节答案资料讲解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章节答案

第一章 (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损耗主要表现在()。 制度性损耗, 人事管理损耗, 后续投资损耗 2、传统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特点是()。 是一种以控制为导向的消极的管理, 强调效率价值的优先性, 强调公务员的工具角色,强调严格的规划和程序, 重视监督的控制,强调集中性的管理 3、人力资源的可再生性主要体现在( )。 对人力资源的使用或消费实际上是对知识资源的消费,知识资源可被反复利用, 人力资源具有主动补充和更新知识资源的天性, 意味着人力资源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并能使拥有者长期受益的特殊资源 4、政府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坚定的确立起()的管理理念和战略指导原则。 以人为本 5、()的创始人,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舒尔茨提出:人类的未来不是由耕地、空间、能源所决定的,人类的未来是由人类的智慧所决定的。 人力资本理论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在括号中打×) 1、狭义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指的是公职人员培训。() 选择一项:

对 2、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人力资源不仅是自然性资源,更重要的是一种资本性资源,人通过思想意识、思维方法的创新,可以整合其他资源而创造价值。() 错 3、人力资本的积累主要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来实现的。() 错 4、舒尔茨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指出并论证了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的增加重要得多。() 对 5、人力资源规划是现代公共部门人事管理的重点和核心。() 错 6、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是人力资源质量的核心部分。() 对 7、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政治性和道德品质要高于国家人力资源整体的平均水平。() 对 8、传统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以“授能”为导向的积极的管理。 () 错 9、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公务员伦理的法律法规,维持公务员的职业伦理还主要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作业参考答案.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作业参考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公共部门人力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必须围绕着公共利益的实现,回答的基本问题是 ()。 A. 我们所处的环境怎么样 B. 我们的使命和目标是什么 C. 我们怎样才能实现目标 D. 我们做得如何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损耗依据损耗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 A. 前期投资损耗 B. 制度性损耗 C. 管理损耗 D. 后续投资损耗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部门人力资本产权的运作必须以()为基础。 A. 市场机制 B. 竞争机制 C. 契约机制 D. 保障机制 4.根据流动的范围,可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分为()。 A. 公共组织内部人力资源流动 B. 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 C. 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 D. 非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 5.人力资源的可再生性体现在( ) A. 对人力资源的使用或消费实际上是对知识资源的消费,知识资源可被反复利用 B. 人力资源具有主动补充和更新知识资源的天性 C. 在正常情况下,人力资源的边际产量收入总是大于其边际支出 D. 人力资源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并能使拥有者长期受益的特殊资源 6.从规划的性质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可分为()。 A. 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 B. 战术性人力资源规划 C. 指令性规划 D. 指导性规划 7.我国公务员职务晋升必须坚持( )。

A. 德才兼备、注重实绩 B. 鼓励竞争原则 C. 坚持公开、平等 D. 越级晋升为主、逐级晋升为辅的原则 8.关于公共部门公职人员挂职锻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挂职锻炼公务员的流向只包括到基层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或边远或者贫困地区机关 B. 挂职锻炼不涉及公务员行政隶属关系的改变 C. 挂职锻炼的对象主要是无领导经验公务员和初任的青年公务员 D. 挂职锻炼的期限一般规定为三年以内,多数在一到两年 9.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损耗主要表现在() A. 制度性损耗 B. 人事管理损耗 C. 后续投资损耗 D. 无形的损耗 10.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80年代后期,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势头更加猛烈,其主要代表有 A. 罗默的经济增长-收益递增型的增长模式 B. 卢卡斯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式 C. 斯科特的资本投资决定技术进步模式 D. 贝克尔的微观进步模式 11.第一个被公认的现代人事管理部门是1902年在()现金出纳公司设立的劳工部门, 它的工作内容包括工资行政、诉怨、雇用工作情况和工作改善等。 A. 英国 B. 美国 C. 德国 D. 比利时 12.面试和笔试相比,具有()的特点。 A. 测评的素质更全面 B. 测评内容的不固定性 C. 主观性强 D. 考官与考生交流的互动性 13.人力资本的性质主要体现在()。 A. 人力资本的生产性 B. 人力资本的稀缺性 C. 人力资本的可变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