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旗的历史

中国国旗的历史
中国国旗的历史

中国国旗

一、晚清国旗

黄龙旗作为中国正式确立的第一面国旗,是在清朝晚期出现的。

(一)1840年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入,原来闭关自守的清王朝同各西方列强的交往日益增多。李鸿章在同西方列强谈判、签约、通商、互派外交人员等外交活动中,看到西方列国庄严悬挂国旗,而中国却无旗可挂,深感有失“天朝威仪”。于是上奏慈禧太后,提出在外交场合中需要有代表大清国的旗帜,请求颁制国旗。慈禧就命李鸿章负责设计图案。经过多方征集筛选,李鸿章上呈了八卦旗、黄龙旗、麒麟旗、虎豹旗等多种方案,供慈禧太后选定,1862年决定使用黄龙旗为大清国旗,当时的黄龙旗是三角形的。

(二)1881年(光绪七年)9月,在英国定购的“扬威”、“超勇”两艘巡洋舰回国后,由于三角形的旗与西方各国军舰上的国旗皆不相同,为和国际接轨,李鸿章经清廷批准制定了北洋水师军旗的质地、章色,并将黄龙旗改为长方型。旗为羽纱质地,正黄色,用羽纱镶嵌青色五爪飞龙,龙头向上,分为大小四号,头号横长1丈5尺6寸,宽1丈6寸5分;二号横长1丈3尺9寸,宽9尺5寸;三号横长1丈1尺5寸,宽7尺6寸;四号横长9尺6寸,宽6尺三寸。军旗提督用五色长方旗,诸将用三色长方旗,上角饰以锚形。并于1888年(光绪14年)《北洋海军章程》颁布与确定本为海军旗的“黄底蓝龙戏红珠图”为大清国旗(俗称“黄龙旗”)。黄色及龙都是大清皇帝的象征,以黄龙旗做为国旗有“朕即国家”的意思。而据五行学说,认为中央属土,黄色。以黄色代表中国。

二、中华民国时期国旗

(一)五色旗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于1912年1月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虽倡导使用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中华民国国旗,但五色旗原为清朝海军一二品的官旗,革命党革命时期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多用此旗。因此五色旗在当时国民心中具有崇高地位,各界一致认同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则被定为海军旗。

1912年1月10日,临时参议院通过专门决议,使用五色共和旗(或称五色旗)作为国旗,含“五族共和”之义。同时通过的还有十八星旗为陆军旗。1913年(民国二年),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海军旗。除了上述三种使用上较普遍的旗帜外,其他地区亦使用其他的旗帜。此时五色旗亦被用作海军舰艏旗。

五色旗由红、黄、蓝、白、黑组成,分别象征中国汉、满、蒙、回(穆斯林)、藏五大民族。另有一说五色旗是根据清朝的五色官旗改变而成。而此五色也是五行学说代表五方的颜色。最后其中国国旗的地位于1928年(民国十七年)12月17日,国民党北伐成功后,被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取代。

(二)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由“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提议,将陆皓东设计之青天白日旗置于红底旗帜的左上角而来,经国民政府立法定为国旗,并在北伐征战结束后颁行全国。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采用蓝、白、红三色。“青天”象征中华民族光明磊落、崇高伟大的人格和志气;青色象征自由,也代表民族主义。“白日”象征光明坦白、大公无私,指示人们要有光明洁白、毫无污点的纯正心地与思想;白色象征平等,也代表民权主义。“红地”象征革命党的热血,指示人们要有牺牲奉献、勇敢奋斗的精神;红色象征博爱,也代表民生主义。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在1949年7月由曾联松设计。其中红色象征革命;五星呈黄色,有象征中国人为黄种人之意。大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代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即原“士、农、工、商”之所谓“四民”,但依共产主义意识形态,顺序被改为“工、农、士、商”)。四颗小星环拱于大星之右,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和人民对党的拥护。

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委员会(简称筹备委员会)在北平正式成立,该会的筹备工作包括制定中国的新国旗,并指定由筹备会的第六小组负责。这个小组的成员有16人,他们是:马叙伦、叶剑英、张澜、郭沫若、陈嘉庚、马寅初、蔡畅、李立三、张奚若、廖承志、田汉、郑振铎、欧阳予倩、翦伯赞、钱三强、沈雁冰。

1949年6月16日,筹备委员会的首次会议上,决定成立拟定国旗、国徽、国歌方案小组,并向中国全国发出征稿启事。

1949年7月14日至8月15日,《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等国内各大报刊刊登了筹备委员会征集国旗图案的启事。一个月后,筹备委员会共征集到来自全国各地,港澳及海外地区寄来的应征图案3012幅。后于9月开议时,审核通过的共有38幅,最后敲定8幅国旗样式作为备选国旗。当时最受欢迎的是以红底配上黄星,以及一条代表黄河的黄条而成。红底与黄星为征求新国旗设计稿的必备基本要素,黄星代表共产党或中国人民。但部分人士认为,中国并非只有黄河一条大河而已,于是衍生出另外两个草案:二黄条代表黄河、长江,三黄条代表黄河、长江、珠江。但张治中向毛泽东表示,黄条分割红地,如同国家被分裂,应另选作品。接下来选中了五星红旗。由上海人曾联松所设计的五星红旗,原本的构想主要是表现出中国四个主要社会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但由于五颗星自上而下排列,似乎隐含阶级地位之分,于是改为环绕大星的设计,并在大星中加入了锤子与镰刀的标志。

后来将锤子与镰刀删除,因为一来认为五星红旗中大可不必出现镰刀、斧头,一颗大星就代表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来这样与苏联国旗太相似;三来考虑既已用四颗小星表示工、农、士、商平等,若再加入工人与农民的象征物,似乎又变得不平等了。国旗就此定案。

在全国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五星红旗获得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会议代表一致通过,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的国旗。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立,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升起,标志着五星红旗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新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会议

新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会议 (一)党的创建时期 1.**“一大”(1921、7、23,上海---嘉兴),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内容:①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 人运动。②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 **“二大”(1922,上海), 内容——制定党的革命纲领:最高纲领是建设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这是在中国第一次提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三大”(1923),确立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二)土地革命时期 1.八七会议(1927、8、7,汉口) (1)内容:①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②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③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2)意义: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2.遵义会议(1935) (1)内容:①解决博古等人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2)意义: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革命的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瓦窑堡会议(1935):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三)抗日战争时期 1.洛川会议(1937):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决定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2.**“七大”(1945,延安) (1)内容:①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③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2)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四)解放战争时期 1.**七届二中全会(1949,河北平山县西柏坡) (1)内容:①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开始城市领导乡村时期; ②指出党的总任务是迅速恢复发展生产,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③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糖衣炮弹”的进攻。 (2)意**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9,北平) 内容:①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②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③确定了国旗、代国歌、首都、纪年方法。④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时间:1954年9月 第一届○1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全国人大内容的宪法,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基础。 ○2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时间:1956年9月 。 八大

国旗的历史

“国旗中的历史” 转合肥46中徐老师 材料一:1945年4月30日晚,苏联红军付出惨重的代价,第 150步兵师终于攻占德国的帝国国会大厦,米哈伊尔·米宁等 5名士兵率先将胜利的红旗插到大厦楼顶雕像上的王冠。 ——摘自新浪网 材料二:我记得那是1949年4月24日凌晨时分,我们打进南 京城,当我们团3营的战士把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扯下,将红 旗插到“总统府”顶楼上时,我就站在楼下向上看着,心里别 提有多激动了。(老革命王兆爱的回忆)——摘自网易新闻 材料三:1971年11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首次出席 联合国代表大会,五星红旗第一次飘扬在纽约联合国大厦前, 这距新中国成立已22年整。——摘自新华网 材料四:1997年6月30日23时59分,英国国旗和香港旗在英国国歌乐曲声中缓缓降落。随着“米字旗”的降下,英国在香港一个多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1997年7月1日零点整,激动人心的 神圣时刻到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 乐队奏起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歌,五星红旗和香港特区区旗一起徐 徐升起。——摘自新浪网 材料五:1991年12月25日19时38分,苏联国旗从克里姆 林宫穹顶徐徐落下,这个有着2240多万平方公里、横跨欧亚 两洲庞大疆域的大国和强国,在没有外敌入侵和特大自然变 故的情况下,顷刻之间覆亡,震惊世界。 ——摘自《文汇报》 材料六:2011年12月14日,奥巴马总统宣布,最后一批 美军将在未来几天内撤离伊拉克,至此长达9年的伊拉克战 争将正式宣告结束。数百名伊拉克人在中部城市费卢杰庆祝 驻伊美军即将撤出伊拉克。他们放火焚烧了美国国旗,并高 举着写有“我们现在自由了”字样的横幅或标语牌。 ——摘自中新网 一、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试题 材料三中“五星红旗第一次飘扬在纽约联合国大厦前”与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阿尔巴尼亚等23国有关中国的一份提案密切相关。这一提案的主要内容应该是() A.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国越过联合国安理会权威 D.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参考答案【B】

历史趣谈中国史上第一面国旗诞生始末 清末之前无“国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中国史上第一面国旗诞生始末清末之前无“国旗” 导语:讨论中国龙形象在西方的传播,离不开大清龙旗的影响,而且从现存资料来看,龙旗的影响也许是最关键的因素。可是龙旗作为大清国旗缘于何时何 讨论中国龙形象在西方的传播,离不开大清龙旗的影响,而且从现存资料来看,龙旗的影响也许是最关键的因素。可是龙旗作为大清国旗缘于何时何事,长期以来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和团运动失败后,李鸿章在各种外交活动中见别国政府都挂着自己的国旗,而中国却没有,便向慈禧太后上奏,请求制定国旗。慈禧要李鸿章负责设计国旗图案。李鸿章呈上了画有虎、豹、狮、龙、麒麟、八卦等图像的许多种国旗图案,慈禧最后选定金龙旗作为国旗。 但是民国时期陈伯熙等人却认为,三角龙旗早在咸丰年间就已经诞生了,而且是因商务需要而制定的。由于广东沿海一带海盗多,中国商船没有国旗庇护,航行很不安全,许多商船只好冒挂外国旗帜,于是,广东商人联名上书大清政府:“请仿各国成例,制定一种国徽,俾便商民遵用。”礼部以中国尚龙,于1858年正式将龙旗定为国旗。 康有为的说法又不一样,他在批评龙旗不适合作为国旗的时候说,龙旗作为天子之旗,早在《诗经》时代就有了,而将龙旗由天子之旗移用为国旗,却是始于同治年间(1861-1875)“同治初时,新定国旗,乃用黄龙。”康有为认为,外国人不能理解我们的龙文化,龙在西方是一种恶兽,黄旗则是病旗,黄龙旗不仅不能赢得尊重,“反为轻讥,将来在所必改者也”。 中国第一面国旗的来历,居然是如此一笔糊涂账。因此,本文拟在梳理龙旗渊源的基础上,着重于龙旗在不同时代背景中的形制变化、 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历史上的大船》

1.大翼战船:最早出现于春秋时代的吴国,中国最早的战船,也是春秋时代体积最大的战船。船长28米,宽3.6米,可配备作战士兵91人,靠划桨驱动,主要活动于长江流域。在技术上,大翼战船已领先世界,成为后来中国船称雄世界的基石。 2.横隔舱:是隋唐时中国特有的船体内部构造,用仓板将船体分割成互不相通的仓区,即使船体进水,也可避免沉没。欧洲真正实现横隔舱技术,比中国晚1300年。 3.千里船:由南北朝科学家祖冲之设计,利用踏板原理以人力驱动踏板行船,速度很快。此船最早作为水战中的快速冲锋舟,在唐宋两代几经改良,变成宋代中国内河主力战舰———“车船”,在宋金战争中屡立奇功。现代轮船的雏形以及最早的螺旋桨驱动原理,皆从此船中演变而来。 4.蜈蚣船:原为葡萄牙殖民者开辟新航路和拓展东方殖民地的战船。葡萄牙人曾以这种战船,在广东番禺等地与明朝海军交手,尽管被明朝海军击败,但其船只的优越性能,“撼”倒了当时的中国人。16世纪中叶,明朝大规模仿制此类战船,因其外形似蜈蚣而得名。 5.火龙出水:明清时代中国海军主战火器之一,现代舰对舰导弹的雏形、二级火箭技术鼻祖,因外形似火龙而得名。龙头和龙尾各有火药桶,由二级引信连接。 中国航母瓦良格下水试航,不但在军事层面上有重要意义,而且标志着中国人的舰船发展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回首历史,中国古代的大船一度称霸世界。鉴于此,本报特邀请青年文史学者、作家张嵚撰写了关于中国古代大船的文章。 公元1572年,葡萄牙诗人卡蒙斯发出石破天惊的咏叹:“曾经有与我们一样的大船,他们从日出之地远远而来,那里有聪明勇敢的人民,在莫桑比克的海岸线上往返。”事实上,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并非和西方“一样”,而是遥遥领先。 那些古代的大船,今天或许已成文物,或许仅留有文字图纸的身姿。在炎黄文明的演进中,这些大船,到底留下了怎样的风情万种? 1.大船,在春秋孕育发展 中国最早大规模使用船只,要追溯到武王伐纣,当时动用了47艘战船,主要是运送粮食物资。春秋时期中国最大的船“大翼”长度只有23米。后来秦始皇巡游的“巨型龙舟”长度也只有30米,而且比起欧洲人的多层帆桨船,那时的中国船只有一层船桨,且甚少有风帆。 之所以如此,还是因为实用价值不同。那时的中国人,活动区域主要在中原内地,就算造船,也是在江河里活动。打仗主要是陆战。西方国家不同,他们靠海吃海,争的是海洋霸权。但当西方大船纵横地中海时,中国人的技术潜力却注定了:春秋的中国人,在建筑工艺、冶炼乃至天文历法方面都早已确立了独特优势。就好比今天一个现代国家在电子核心科技上拥有技术优势,那么在任何一个高科技产业上的井喷,都是迟早的事,古中国造船业的井喷,也同样是这样。 2.楼船:汉代战舰高大如楼 两汉时代,中国造船业“井喷”了,如美国军事史学家杜普伊曾所说:“在公元1世纪到3 世纪,随着古罗马的衰落,世界造船业的领先位置,落到了中国人手里。” 代表这时中国古船“新科状元”角色的,就是著名的汉代楼船。 楼船,就是高大如楼的大船,其样貌也名副其实。汉朝的楼船,船体分三到五层,船上建楼,因此称为楼船。通常高达十余丈,比如东吴孙权的楼船“飞云”号,可承载3000名士兵。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帝王排行榜

第十名:千古仁君----宋仁宗赵祯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自春秋战国后,第二个比较开放和宽容的时期。其根源就在于太祖皇帝赵匡胤的洪量宽容。宋仁宗赵桢即位后,把这个传统弘扬到最大。宋朝的法律规定不能在朝庭上鞭打大臣。不准对公卿辱骂。臣下除了谋反和叛逆外,不得杀戮。又专门建立了言官制度。从此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自春秋战国以来第二个学术自由的时期。宋朝皇帝对属下的不同意见,或任之,或贬官,或免职,而从不杀戮,也从不迫害。宋朝不兴文字狱,对读书人比较宽容。因此造就了很多杰出的诗人词人,写出了流传千古含沙射影的愤恨张狂之诗词,有了宋词之盛。 赵祯生于帝王世家,12岁即位,23岁亲政。宋仁宗统治时期,国家安定太平,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宋仁宗性情宽厚,不事奢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受到历代史学家,政治家的称赞。 有一次,时值初秋,官员献上蛤蜊。仁宗问从哪里弄来的,臣下答说从远道运来。又问要多少钱,答说共28枚,每枚钱主干。仁宗说:“我常常告诫你们要节省,现在吃几枚蛤蜊就得花费两万八千钱,我吃不下!”他也就没有吃。 一天,仁宗处理事务到深夜,又累又饿,很想吃碗羊肉热汤,但他忍着饥饿没有说出来,后来皇后知道了,就劝他:“陛下日夜操劳,千万要保重身体,想吃羊肉汤,随时吩咐御厨就好了,怎能忍饥使陛下龙体受亏呢?”仁宗对皇后说:“宫中一时随便索取,会让外边看成惯例,我昨夜如果吃了羊肉汤,御厨就会夜夜宰杀,一年下来要数百只,形成定例,日后宰杀之数不堪计算,只因为我的一碗饮食,而创此恶例,且又伤生害物,我于心不忍,因此宁愿忍一时之饿。” 能臣侍明主。宋朝有名的治世名臣几乎都出现在宋仁宗时期。包拯在担任监察御史和谏官期间,屡屡犯颜直谏,情急之下唾沫时常飞溅到仁宗脸上,但仁宗一面用衣袖擦脸,一面还接受他的建议。 赵祯治国追求的是天下太平而不是大一统。有一次,使者报告说高丽的贡物越来越少了,要求出兵。仁宗说:这只是国王的罪过。现在出兵,国王不一定会被杀,反而要杀死无数百姓。所以最终置之不理。 宋仁宗主张宽容、宽厚、宽松,甚至容得下“大逆不道”的言论。四川有个秀才屡试不中,便写诗煽动造反,成都太守将他缚送京城,交给皇帝严加惩治。可是仁宗却道:“这是老秀才自觉怀才不遇,急于要做官,写首诗泄泄愤,怎能治罪呢,不如给他个机会,看一下他的表现吧。"于是就给了他个官做。 宋仁宗个人魅力的影响力在其在位之时就已跨越了国界。宋仁宗在位42年,周围敌国在宋朝边境的驻军逐渐全部撤除。仁宗临终前留下遗诏:丧礼必须从简。驾崩的消息传出后,举国上下一片悲痛,就连乞丐也都焚烧纸钱大哭。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整个都城,以至天日无光,偏远地区的人们也带孝帽哀悼。讣告送到周围敌国,敌国百姓竟然自发沿街痛哭悼念,就连辽国皇帝也握着使者的手号啕大哭到:我们已经42年没有兵戎相见了啊。 宋仁宗赵祯的仁德和气量可谓一代明君圣主。虽然没有实现大一统,但百姓生活在宋仁宗时期的宋朝,远比生在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其他任何时期更幸福。宋仁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品质给后世历代帝王做出了表率,成为以后历代明君推崇的榜样。宋仁宗的治国模式至今仍是国内外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学习和研究的重点。仁政一直是传统政治的最高理想,宋仁宗将国家的文治艺术推向了古代社会的巅峰,造就了古代中国一世繁华,被誉为千古第一仁君。 第九名:绝代女皇----圣神皇帝武则天

第八节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民族英雄

第八节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民族英雄 第一位碧血丹心文天祥 文天祥,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原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1256年,20岁的文天祥由理宗皇帝亲定为601名进士中的状元。入仕后因奏迕宦官董宋臣、权相贾似道,被罢官。1275年,元军攻破长江天錾,文天祥散尽家私,组织义军赴临安勤王。次年,元军兵陈临安,当朝派文天祥出城讲和,被扣留,在押解北方的途中脱逃。1277夏,文天祥率军由梅州出兵,进攻江西,陆续收复了许多州县。1278年冬,文天祥在率部向海丰撤退时兵败被俘,服毒自杀未遂,被押送到大都。这时许多投降蒙古的南宋大员前来劝降,皆被文痛骂而去,元世祖又让降元的宋恭帝赵显来劝降。文天祥北跪于地,痛哭流涕的说:“圣驾请回!”文天祥被囚禁四年,经历种种严酷考验,始终不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就是在狱中所作。1283年文天祥被押解到北京柴市口刑场,临刑前文天祥跪拜南方,引颈就刑,从容就义,死时年仅47岁。一介儒生,铮铮铁骨,由此威震霄汉。 第二位精忠报国岳飞 岳飞,河北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人,字鹏举。19岁时投军抗辽,相传临行时,其母在背上刺“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1129年,金帅宗弼(金兀术)渡江南进,攻陷建康,岳飞坚持抵抗,十战十捷,于次年收复建康,金军被迫北撤。之后岳飞又破李成,平刘豫,斩杨么,宋高宗手书“精忠岳飞”四字,制旗赐之。绍兴六年,岳飞再次出师北伐未果,写下了千古绝唱《满江红》。1140年兀术再次大举南侵,岳飞于郾城大破金兵拐子马(侧翼骑兵)、铁浮图(铁塔兵、重装骑兵),收复郑州、洛阳等地,淮河、黄河义军纷起响应。“岳家军”从此威名远扬,所向披靡。金军哀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7月下旬,岳飞挥师开封,朱仙镇一战,金兵10万兵马一触即溃,他鼓励部下说:“宜掏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这时高宗和秦桧却一心求和,连发十二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岳飞抑制不住内心的悲奋,仰天长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他壮志难酬,只好挥泪班师。1142年12月29日,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于临安风波亭,年仅39岁。一代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就此饮恨酒泉。 第三位声撼寰宇林则徐 林则徐,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磷,溢号文忠。1811年中进士。从1820年起,办理过军政、漕务、盐政、河工、水利等事,重实际调查,干练有绩。由于性情急躁,请人写“制怒”大字悬挂堂中以自警。1837年,任湖广总督,次年12月,道光帝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粤查办禁烟,从1839年6月3日起在虎门海滩销烟,20天中销毁鸦片19179箱、2119袋,共计2376254斤,这就是闻名世界的虎门销烟。在此期间,林则徐组

中国历史上重大事件

中国历史上重大事件 公元前21世纪,启继承父亲禹的皇位-----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汤建立商朝,周武王建立西周,定都镐京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秦穆公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秦朝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我国第一个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统一度量衡、货币、车同轨、书同文,焚书坑儒 楚汉之争:刘邦与项羽四年之战 丝绸之路:汉武帝两次差使张骞出使西域 隋文帝杨坚定都长安 开凿大运河:隋炀帝时期 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 武则天称帝:690 文成公主进藏:嫁给松赞干布(吐蕃) 陈桥兵变:北宋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定都东京 杯酒释兵权:赵匡胤 红军起义:朱元璋(’明太祖)应天称帝 洋务运动:“自强”“求富”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李鸿章为了巩固清朝统治 中华民国:1912年元旦孙中山南京就职 辛亥革命:中国近代史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北洋军阀统治:袁世凯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1日中共一大召开建立中国共产党1922年中国二大召开 抗日战争:“七七事变”标志全面爆发 国民政府正面战场“四大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1945.8.15 裕仁天皇发布《终战诏书》 1946. 内战爆发 三大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作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10.1 外国历史上重大事件 文艺复兴:14世纪意大利 第一次工业革命:机器生产代替手工业 美国独立战争与建国:杰斐逊《独立宣言》华盛顿美国第一任总统并建立联邦政府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巴黎人民-----巴士底狱 第一次世界大战:萨拉热窝谋杀事件德国投降,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法西斯德国袭击波兰德国投降标志欧洲战争结束日本投降标志大战结束 联合国的建立美国旧金山《联合国宪章》

国旗材料

国旗是国家的一种标志性旗帜,是国家的象征。它通过一定的式样、色彩和图案反映一个国家政治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在一个主权国家领土上一般不得随意悬挂他国国旗。 在国际交往中,形成了悬挂国旗的一些惯例,为各国所公认。在建筑物上或在室外悬挂国旗,一般应日出升旗,日落降旗。遇需悬旗致哀,通常的做法是降半旗,即先升至杆顶,再下降至离杆顶相当于杆长三分之一的地方。也有的国家不降半旗,而是在国旗上方挂黑纱致哀。升降国旗时,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升国旗一定要升至杆顶。悬挂双方国旗,按国际惯例,以右为上,左为下。两国国旗并挂,以旗本身面向为准,右挂客方国旗,左挂本国国旗。汽车上挂国旗,则以 国旗 汽车行进方向为准,驾驶员左手为主方,右手为客方。所谓主客,不以活动举行所在国为依据,而以举办活动的主人为依据。国旗不能倒挂。有些国家的国旗由于文字和图案的原因,也不能竖挂或反挂。有的国家明确规定,竖挂需另制旗,将图案转正。 各国国旗图案、式样、颜色,比例均由本国宪法规定,不同国家的国旗如比例不同,同样尺寸制作,两面旗帜放在一起,就会显得大小不一,因此,并排悬挂不同比例的国旗,应将其中一面略放大或缩小。 编辑本段 国旗含义 世界上各国国旗的颜色主要有红、白、绿、蓝、黄、黑等,这些颜色各有一定的含义:红色象征国家为独立和解放而斗争的精神,绿色是吉祥的标志,蓝色代表海洋、河流、天空,这三种颜色在各国国旗中出现得最为频繁。

星条旗 各国国旗上的图案都有一定的含义。美国的星条旗,红白相间的13条横条,原意是代表美国当年的13个州。后来固定了下来,用国旗上的星代表各个州。现在旗上共有50颗星,代表美国的50个州。鹰和狮是勇敢和力量的象征,埃及、赞比亚、阿尔巴尼亚、奥地利、玻利维亚、厄瓜多尔等国的国旗都采用雄鹰图案。斯里兰卡等国采用雄狮图案。不丹是一个封建王国,国旗上是一条龙,既象征国家的权力,又指这个国家的名字,因为不丹可译为“神龙之国”。 国旗的颜色也有含义。各国国旗中红色用得最多,中,美、英、法、日等国国旗上都有红色。 红色象征先驱者的鲜血,象征勇敢、真诚和热忱以及国家的兴旺发达。许多国家的国旗上有白色,象征纯洁和正直,象征对美好未来的希望。多数伊斯兰国家的国旗喜欢用绿色,认为它是吉祥的标志,表示对伊斯兰教的信仰。一些地处沙漠的国家向往绿洲,国旗上也用绿色。 哥伦比亚国旗上的蓝色象征海洋、河流和天空。 美洲一些国家国旗上有黄色,象征阳光、黄金、资源和财富。 国旗的形状绝大多数是长方形,但是瑞士国旗是正方形,中间一个白十字,象征国家的统一和为公共利益的献身精神。尼泊尔的国旗旗尾是两个三角形尖端向右的角,表示喜马拉雅山的两个山峰。 编辑本段 国际惯例 在国际交往中,形成了悬挂国旗的一些惯例,为各国所公认。在建筑物上或在室外悬挂国旗,一般应日出升旗,日落降旗。 遇需悬旗致哀,通常的做法是降半旗,即先升至杆顶,再下降至离杆顶相当于杆长三分之一的地方。也有的国家不降半旗,而是在国旗上方挂黑纱致哀。 升降国旗时,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升国旗一定要升至杆顶。 悬挂双方国旗,按国际惯例,以右为上,左为下。两国国旗并挂,以旗本身面向为准,右挂客方国旗,左挂本国国旗。

中国历史上重大事件

中国历史上重大事件 一、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 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70-2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1.8万年前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约0.5-0.7万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0.4-0.5万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约4000年前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夏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2070年禹传予启,夏朝建立 商公元前1600 年到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殷 西周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三、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 东汉(25年到220年) 25年东汉建立 73年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 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 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 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00年官渡之战 208年赤壁之战

第一面五星红旗诞生背后的故事

第一面五星红旗诞生背后的故事 蹉跎人生 1949年6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京成立。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制定国旗是“筹备会”担负的一项重要任务。七月,新政协筹备会在《人民日报》等报纸上公开发布征求启示。征集国旗图案的消息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短短的一个多月内,筹备会就收到了应征国旗图案2992幅。当时,朱德总司令、历史学家郭沫若、诗人艾青也都亲自设计了国旗图案。 要想在近3000幅的国旗图案中,选出让大家满意的图案,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国旗图案的选择,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当时研究制定国旗,是由筹备会下设的第六小组负责,组长是著名教育家马叙伦,副组长是叶剑英和沈雁冰;其它成员有田汉、郭沫若、陈嘉庚等各界知名人

士;经过反复认真地评选,最后从近3000幅应征国旗图案中,选出比较好的38幅图案,编成《国旗图案参考资料》提交全国政协一次会议讨论。经过综合考虑,当时第六小组向政协代表推荐的国旗图案是,图册中的复字第3号和复字第4号图案。基本特征都是红底、黄星加一条黄条;红色象征革命,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黄条象征黄河。当时,张治中毫不掩饰地对毛泽东说:“我反对这个图案,红底国旗是代表国家和革命的,中间这一杠,不变成分裂了国家、分裂了革命吗?同时以一杠代表黄河也不科学,老百姓会联想到是一根棍子,像孙猴子金箍棒···”毛泽东听后,感觉有点意外,但表示可以再邀大家来研究。为了尽快统一意见,第六小组秘书彭光涵受委托把争论情况向周恩来作紧急汇报,总理说:“你们搞国旗搞了那么长时间,你觉得哪个图案好?”彭光涵回答道:“过去我们曾经讨论过一个‘32号图案’,这个图案是曾联松提交的,我们认真地参考过他的图案,”总理听后,对彭光涵说:“好!那就这样吧,你给我画一幅这个旗子,画大一点;第二,你再给我做一面这个旗子,做一面最大的旗子。” 复字第32号图案是一幅修改稿,原稿设计者是在上海现代经济通讯社工作的曾联松。这幅图案构思巧妙,内涵丰富,艺术性很强;修改后的图案更加简洁,主题更突出。9月25日晚,根据周恩来的建议,毛泽东在中南海丰泽园召开有关国旗等问题的协商座谈会,他向大家推荐了这面红底五星旗图案,并归纳了大家的意见,提出国旗说明中不要讲“大星”代表共产党,“四小星”代表四个阶级,只提五颗星的相互关

中国国旗的由来

中国国旗的由来 国旗作为国家的象征是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物,在毫无民主政治可言的旧中国,关于国旗等国家标志的法律规定是残缺不全的。1900年,清王朝在与帝国主义烈强的交往中,深感国旗的重要,为征收关税,决定采用金龙旗为国旗。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政府决定采用横排红、黄、蓝、白、黑五色旗为国旗,表示汉、满、蒙、回、藏五旗共和。1931年,国民党政府制定的《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把“红地左角上青天白日”定为中华民国国旗。 1949年,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总统府上悬挂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帜被踩在脚下,象征新中国标志和尊严的国旗,开始在全国人民心目中酝酿。1949年6月,全国政协筹备会议正式成立,制定新中国国旗的任务被列入议事日程。7月,《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等报刊刊登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征求国旗图案的通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政协筹备会国旗审查组就收到了2992幅应征作品。9月25日,毛泽东同志召开了国旗的图案说:“这个图案表现了我国革命人民的大团结。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所以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既要革命,又要团结。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其国第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五地五星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 五星红旗的设计者,名叫曾联松。曾联松是浙江人,他从小目睹了祖国贫穷落后境况,又亲身经历了共产党领导人民走向胜利的历程。他从人们常说的“盼星星,盼月亮”中得到启发,共产党是人民的大救星,于是他决定用五角星来象征中国共产党。他设想,以象征共产党的大星导引于前,几颗象征人民的小星环绕于后,就像众星拱北斗一样,人民紧紧团结在共产党的周囤,团结战斗,从胜利走向胜利。那么到底画几颗小星呢?他联想到毛主席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书中把人民化分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于是决定以四颗小星象人民。他把整个旗帜设计为红色,以表示革命;把五星设计成黄色,这样不仅与象征革命的红色旗面相协调,而且也表达了中华儿女的黄色人种的民族特征。后来又经过反复推敲,他把五星设计在旗面上的左上方,并且每个小星的中心点都通过自己的一个星尖,跟大星的中心点联成一线,显示出中国共产党是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这样,庄严、美观的五星红旗就诞生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上亲手升起了我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它标志着中国历史开始了一个崭新的纪元。 中国国旗的由来 国旗作为国家的象征是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物,在毫无民主政治可言的旧中国,关于国旗等国家标志的法律规定是残缺不全的。1900年,清王朝在与帝国主义烈强的交往中,深感国旗的重要,为征收关税,决定采用金龙旗为国旗。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政府决定采用横排红、黄、蓝、白、黑五色旗为国旗,表示汉、满、蒙、回、藏五旗共和。1931年,国民党政府制定的《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把“红地左角上青天白日”定为中华民国国旗。 1949年,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总统府上悬挂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帜被踩在脚下,象征新中国标志和尊严的国旗,开始在全国人民心目中酝酿。1949年6月,全国政协筹备会议正式成立,制定新中国国旗的任务被列入议事日程。7月,《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等报刊刊登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征求国旗图案的通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政协筹备会国旗审查组就收到了2992幅应征作品。9月25日,毛泽东同志召开了国旗的图案说:“这个图案表现了我国革命人民的大团结。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所以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既要革命,又要团结。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其国第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五地五星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 五星红旗的设计者,名叫曾联松。曾联松是浙江人,他从小目睹了祖国贫穷落后境况,又亲身经历了共产党领导人民走向胜利的历程。他从人们常说的“盼星星,盼月亮”中得到启发,共产党是人民的大救星,于是他决定用五角星来象征中国共产党。他设想,以象征共产党的大星导引于前,几颗象征人民的小星环绕于后,就像众星拱北斗一样,人民紧紧团结在共产党的周囤,团结战斗,从胜利走向胜利。那么到底画几颗小星呢?他联想到毛主席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书中把人民化分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于是决定以四颗小星象人民。他把整个旗帜设计为红色,以表示革命;把五星设计成黄色,这样不仅与象征革命的红色旗面相协调,而且也表达了中华儿女的黄色人种的民族特征。后来又经过反复推敲,他把五星设计在旗面上的左上方,并且每个小星的中心点都通过自己的一个星尖,跟大星的中心点联成一线,显示出中国共产党是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这样,庄严、美观的五星红旗就诞生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上亲手升起了我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它标志着中国历史开始了一个崭新的纪元。

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

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1.身份最高的民族英雄: 齐桓公姜小白 春秋五霸之首,雄才大略.在戎狄八部纵横中原无一抗手的情况下,九合诸侯,尊王攘夷,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 2.最无争议的民族英雄: 卫青霍去病. 没说的,千古名将,无论什么名将排行榜都少不了这两位.汉族这个名字,有大半是他俩的功劳吧. 3.最悲情的民族英雄 冉闵 中国五千年第一条好汉. 五胡乱华时代,汉族被北方少数民族屠杀至仅存五百万人.几乎到了灭绝的边缘.冉闵一道杀胡令,汉族人民奋起,展开了血腥的民族报复.羯族与匈奴被汉族杀绝.在与鲜卑的决战中,他以一万汉军敌鲜卑铁骑十四万十战十捷。中计被困的冉闵骑朱龙马,持矛戟,于十余万鲜卑铁骑军中,手刃三百余鲜卑强兵悍将,及至战马受伤倒地被俘,面对鲜卑国主质问仍大呼:“天下大乱,尔夷狄禽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邪!”被害后慕容儁封冉闵为武悼天王.

4.最没政治头脑的民族英雄 岳飞 岳飞政治上实在是笨得可以.非要迎回二帝.您把赵构童鞋放哪啊?哪怕您换个借口也行啊.就冲这一点,我是赵构我也得杀你.还有战绩挺匪夷所思的.五百破十万....这和完颜阿骨达两万破七十万可是两个概念.把五百人放十万人里可真是把水倒海里,一点浪花都翻不起来.太不可思议了.这和陈庆之七千人一个月宰了五十万一样传奇. 5.最有担当的民族英雄 于谦 于谦作为一介文臣,实在是太男人,太有担当了.土木堡一战英宗被擒,想要挟我大明?我们直接换皇帝.北京保卫战,于谦作为兵部尚书亲自上阵守于最危险之处德胜门,身先士卒死战不退,最终成功战胜也先. 6.最不为人知的民族英雄 李成梁 李成梁的时代,几乎是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杀得努尔哈赤抱着李成梁大腿管人家叫爹.完全而彻底地掩盖了同时代另一伟大的民族英雄--戚继光.但是现在大家都知道戚继光,却没几个人知道李成梁.大概是清酋们怕丢人吧?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十位帝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十位帝王 第十名:千古仁君----宋仁宗赵祯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自春秋战国后,第二个比较开放和宽容的时期。其根源就在于太祖皇帝赵匡胤的洪量宽容。宋仁宗赵桢即位后,把这个传统弘扬到最大。宋朝的法律规定不能在朝庭上鞭打大臣。不准对公卿辱骂。臣下除了谋反和叛逆外,不得杀戮。又专门建立了言官制度。从此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自春秋战国以来第二个学术自由的时期。宋朝皇帝对属下的不同意见,或任之,或贬官,或免职,而从不杀戮,也从不迫害。宋朝不兴文字狱,对读书人比较宽容。因此造就了很多杰出的诗人词人,写出了流传千古含沙射影的愤恨张狂之诗词,有了宋词之盛。 赵祯生于帝王世家,12岁即位,23岁亲政。宋仁宗统治时期,国家安定太平,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宋仁宗性情宽厚,不事奢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受到历代史学家,政治家的称赞。 有一次,时值初秋,官员献上蛤蜊。仁宗问从哪里弄来的,臣下答说从远道运来。又问要多少钱,答说共28枚,每枚钱主干。仁宗说:“我常常告诫你们要节省,现在吃几枚蛤蜊就得花费两万八千钱,我吃不下!”他也就没有吃。 一天,仁宗处理事务到深夜,又累又饿,很想吃碗羊肉热汤,但他忍着饥饿没有说出来,后来皇后知道了,就劝他:“陛下日夜操劳,千万要保重身体,想

吃羊肉汤,随时吩咐御厨就好了,怎能忍饥使陛下龙体受亏呢?”仁宗对皇后说:“宫中一时随便索取,会让外边看成惯例,我昨夜如果吃了羊肉汤,御厨就会夜夜宰杀,一年下来要数百只,形成定例,日后宰杀之数不堪计算,只因为我的一碗饮食,而创此恶例,且又伤生害物,我于心不忍,因此宁愿忍一时之饿。” 能臣侍明主。宋朝有名的治世名臣几乎都出现在宋仁宗时期。包拯在担任监察御史和谏官期间,屡屡犯颜直谏,情急之下唾沫时常飞溅到仁宗脸上,但仁宗一面用衣袖擦脸,一面还接受他的建议。 赵祯治国追求的是天下太平而不是大一统。有一次,使者报告说高丽的贡物越来越少了,要求出兵。仁宗说:这只是国王的罪过。现在出兵,国王不一定会被杀,反而要杀死无数百姓。所以最终置之不理。 宋仁宗主张宽容、宽厚、宽松,甚至容得下“大逆不道”的言论。四川有个秀才屡试不中,便写诗煽动造反,成都太守将他缚送京城,交给皇帝严加惩治。可是仁宗却道:“这是老秀才自觉怀才不遇,急于要做官,写首诗泄泄愤,怎能治罪呢,不如给他个机会,看一下他的表现吧。"于是就给了他个官做。 宋仁宗个人魅力的影响力在其在位之时就已跨越了国界。宋仁宗在位42年,周围敌国在宋朝边境的驻军逐渐全部撤除。仁宗临终前留下遗诏:丧礼必须从简。驾崩的消息传出后,举国上下一片悲痛,就连乞丐也都焚烧纸钱大哭。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整个都城,以至天日无光,偏远地区的人们也带孝帽哀悼。讣告送到周围敌国,敌国百姓竟然自发沿街痛哭悼念,就连辽国皇帝也握着使者的手号啕大哭到:我们已经42年没有兵戎相见了啊。 宋仁宗赵祯的仁德和气量可谓一代明君圣主。虽然没有实现大一统,但百姓生活在宋仁宗时期的宋朝,远比生在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其他任何时期更幸福。宋仁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品质给后世历代帝王做出了表率,成为以后历代明君推崇的榜样。宋仁宗的治国模式至今仍是国内外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学习和研究的重点。仁政一直是传统政治的最高理想,宋仁宗将国家的文治艺术推向了古代社会的巅峰,造就了古代中国一世繁华,被誉为千古第一仁君。

国旗的来历

国旗的来历 篇一:中国国旗的由来 中国国旗的由来 中国国旗的由来 国旗作为国家的象征是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物,在毫无民主政治可言的旧中国,关于国旗等国家标志的法律规定是残缺不全的。1900年,清王朝在与帝国主义烈强的交往中,深感国旗的重要,为征收关税,决定采用金龙旗为国旗。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政府决定采用横排红、黄、蓝、白、黑五色旗为国旗,表示汉、满、蒙、回、藏五旗共和。1931年,国民党政府制定的把“红地左角上青天白日”定为中华民国国旗。 1949年,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总统府上悬挂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帜被踩在脚下,象征新中国标志和尊严的国旗,开始在全国人民心目中酝酿。1949年6月,全国政协筹备会议正式成立,制定新中国国旗的任务被列入议事日程。7月,等报刊刊登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征求国旗图案的通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政协筹备会国旗审查组就收到了2992幅应征作品。9月25日,毛泽东同志召开了国旗的图案说:“这个图案表现了我国革命人民的大团结。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所以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既要革命,又要团结。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其国第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五地五星旗,

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 五星红旗的设计者,名叫曾联松。曾联松是浙江人,他从小目睹了祖国贫穷落后境况,又亲身经历了共产党领导人民走向胜利的历程。他从人们常说的“盼星星,盼月亮”中得到启发,共产党是人民的大救星,于是他决定用五角星来象征中国共产党。他设想,以象征共产党的大星导引于前,几颗象征人民的小星环绕于后,就像众星拱北斗一样,人民紧紧团结在共产党的周囤,团结战斗,从胜利走向胜利。那么到底画几颗小星呢?他联想到毛主席在一书中把人民化分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于是决定以四颗小星象人民。他把整个旗帜设计为红色,以表示革命;把五星设计成黄色,这样不仅与象征革命的红色旗面相协调,而且也表达了中华儿女的黄色人种的民族特征。后来又经过反复推敲,他把五星设计在旗面上的左上方,并且每个小星的中心点都通过自己的一个星尖,跟大星的中心点联成一线,显示出中国共产党是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这样,庄严、美观的五星红旗就诞生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毛泽东同志在天安 门上亲手升起了我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它标志着中国历史开始了一个崭新的纪元。 中国人民政协的由来 中国人民政治协会议(简称“政协”)是中国人民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1948年,在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一定胜利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

中国近代重要旗帜一览

中国近代重要旗帜一览 旗帜,作为特定政权和政治集团的标志及象征,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城头变幻大王旗”,在历史舞台上不断变化的旗帜,背后折射出的是政治、社会、文化的不断变动。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旗帜的问题可以与政治、社会、文化的问题联系起来考查考察学生,在2008年广东历史高考试卷上,就出现了考察考生对中国近代重要旗帜之一的五色旗熟悉程度的试题。同时,旗帜是一种图像,也可以作为近年新兴的图像题来考察学生。因而,向中学生们介绍中国近代的几种重要旗帜,是很有必要的。 以特定图案的旗帜作为政权和政治集团的标志及象征,是受了西方的影响才逐渐在中国出现的。清朝末年,清政府为了与列强打交道,开始确立国旗,即黄龙旗。黄色和龙都是皇室的象征,因而黄龙旗具有浓重的封建专制主义的色彩。黄龙旗最初为中国传统的三角形,后依照国际惯例改为长方形。 (清朝三角黄龙旗)(清朝黄龙旗)1895年,清廷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台湾人民为抗击日本侵略者,成立了“台湾民主国”,年号永清,仿清朝黄龙旗制作黄虎旗为国旗,虎首内向仰望而尾高首低,表示对故国的臣服。因而,“台湾民主国”的“国旗”具有反抗日本殖民侵略和向心祖国的意义。 (台湾民主国国旗) 1894年,以孙中山为首的兴中会在檀香山成立,孙中山的好友陆皓东负责设计会旗,以蓝底白日作为旗帜,即青天白日旗,后演化为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国旗;而青天白日旗后来则为中国国民党党旗。 1906年,中国同盟会讨论未来的国旗,孙中山力主以青天白日旗为国旗,但有的与会者认为青天白日旗与日本国旗相似,并不合适。孙中山遂决定在此基础上加上红底,即为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等主张以此为国旗,未果。民国后一度被定为海军军旗。1928年北伐成功后,成为中华民国国旗,直至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垮台为止。青天象徵中华民族光明磊落、崇高伟大的人格和志气。白日象徵坦白公正、无私无我。红地象征革命先烈的热血。青、白、红三色又分别代表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也分别象徵自由、平等、博爱。白日的十二道光芒,代表一天十二个时辰,一年十二个月。 (青天白日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成立湖北军政府,以共进会会旗铁血十八星旗作为旗帜。铁血十八星旗红底、黑心、轮角,外加十八黄星,表示黄帝子孙十八省人民铁血主义精神。所谓十八省,是指当时汉族聚居的内地十八省,不包括东北、内外蒙古、新疆、青藏等地区。因此,这面旗帜表现了革命党人对于民族革命在认识上的模糊不清,不利于团结全国人民反抗清朝的腐朽统治。铁血十八星旗后曾作为民国陆军军旗。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十个女人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十个女人 长孙皇后--最贤惠的女人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一个伟大的女性。唐太宗大治天下,盛极一时,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谋臣武将外,也与他贤淑温良的妻子长孙皇后的辅佐是分不开的。 上官婉儿——巾帼首相第一人 上官婉儿是历史上非常才气的女子,她的一生可谓是坎坷传奇。虽然没有丞相之名,但有丞相之实,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貂蝉——最早的女间谍 貂蝉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美人之一,“闭月”就是讲她。貂蝉也是女间谍的鼻祖之一,她亲身实践了美人计和连环计。 吕稚——最狠毒的女人 吕稚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在历史上算是个很成功的女政治家,但至今人们提起他的名字,最先想到的是她的的狠毒和权变。 柳如是——最好命的红尘女子 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她个性坚强,正直聪慧,魄力奇伟,名气很大。 秋谨——最豪气的女人 在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危亡的时刻,巾帼不让秀媚的一代女侠秋瑾,抛家别子,女扮男装,东渡日本,去追求另样的人生,去寻求民族振兴的方法,并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把“最有豪气的女人”这样的称为献给这位女英雄的确是名至实归。 李清照——最有才华的女人 李清照死于哪年已不可考,她的传世之作是《漱玉词》,基本属婉约派,由于她一生经历比晏几道、秦观等更艰苦曲折,加上她在艺术上的力求专精和在文艺上的多方面才能,词的成就超过了他们,她后期的词还兼有豪放之长。她的《思项羽》诗和“南渡衣冠思王导,北来消息少刘馄。”的诗句反映出她忧国忧民的情怀。 夏姬——最妖娆的女人 夏姬是一个颠倒众生的人间尤物,她具有骊姬、息妫的美貌,更兼有妲己、褒姒的狐媚,而且曾得异人临床指点,学会了一套“吸精导气”之方与“采阳补阴”之术,因此一直到四十多岁,容颜的娇嫩,皮肤的细腻,仍然保持着青春少女的模样。 文成公主——最成功女外交官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以公主或宗室女下嫁蕃邦国王和亲的事例,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便是和亲情况的典范。在她是影响下,汉藏两族的友谊有了很大的发展,所以把文成公主誉为最成功的女外交家实不为过。 万贵妃--最有魅力的女人 历史上得宠的妃子很多,但若论情况之离奇却谁也比不过明宪宗的爱妃万万贞儿。一个大皇帝十九岁的女人却牢牢占领了丈夫的心,并且拥有他一生的宠幸,这真是让旁人百思不得其解,唯一的解释只能是万妃具有与众不同、风骚入骨的狐媚手段了,就此说来,万贵妃倒是当之无愧的最有魅力的女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