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与李商隐咏史诗浅析

杜牧与李商隐咏史诗浅析
杜牧与李商隐咏史诗浅析

谈晚唐诗人杜牧的咏史诗

第12卷 第4期 2010年7月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Journal of Tianjin Vocational Institutes N O.4Vol.12J ul.2010 谈晚唐诗人杜牧的咏史诗 汤树德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市 300222) 摘 要: 杜牧的咏史诗多涉政事,借古讽今,含义深刻,以此来寄托自己对现实政治的感慨和批评。 关键词: 杜牧;咏史诗;借古讽今;豪放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82X (2010)04-0114-03 收稿日期:2009-12-24 作者简介:汤树德(1959-),男,天津市人,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古代汉语、古代文学、广告学、修辞学。 杜牧是晚唐的一位重要诗人,成就很高,和李商隐齐名。其诗风格明快、豪放,而他的咏史诗更具现实意义,诗文多涉政事,常借古讽今,含义深刻。 杜牧咏史之作首推《阿房宫赋》。赋中有诗有文,可以说是半诗半文的混合体。《阿房宫赋》,语言凝炼,意境广阔,深得诗的奥妙。从表面上看,《阿房宫赋》是谴责秦始皇的荒淫无耻的糜烂生活,而骨子里却是讽刺唐敬宗的大修宫室,贪好声色。作者以强烈的对照手法,指出秦国亡国的原因是不爱惜天下的人力和物力:“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天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这样就造成了“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悲惨结局。唐敬宗时,不理国事、沉溺声色、大兴土木,修建宫室,杜牧深有所感、借古讽今。赋的前半部,极力铺叙宫室建造的奢华,深刻揭露了封建帝国的淫乐误国和咎由自取。在文章结尾,作者含义深刻地指出:“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他希望封建帝王能从秦亡中吸取教训,引以为鉴。这既表现了作者对人民的同情,也表现了对封建帝王的忠告。文章写秦的豪奢时,极力铺陈夸张,发表议论时,酣畅淋漓,结尾总结历史教训发人深省。在杜牧死后的二十一年,即公元八七四年,爆发了以王仙芝、黄巢为首的农民大革命,历时十年之久,终于促成了唐王朝的灭亡。这确是一篇咏史的佳作,词采瑰丽,发人深思,后人评这篇作品为“古来之赋,此为第一。” 和所有封建时代的爱国文人一样,杜牧把实现理想寄托在皇帝身上,希望皇帝精明能干,节用爱民。但晚唐的皇帝多不成材,生活上荒淫无度,引起杜牧的极大不满。因此,他往往以咏史的笔法,给予他们辛辣的讽刺,希望他们迷途知返,从谏如流,中兴帝业。 如《过华清宫绝句三首》: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写景寓意,在极短的篇幅中,表达一种深刻的内容,这是杜牧绝句的特点之一,《过华清宫绝句三首》正是表现了这个特点。杜牧在这组诗中仍然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写的是唐玄宗的荒淫生活,批判的是晚唐皇帝,告诫晚唐皇帝不要再迷恋“山顶千门次第开”的荒唐生活,要他们吸取“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的历史教训。第三首“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多么醉人的狂欢生活,这与后来发生的安禄山之乱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对唐玄宗又是何等辛辣的嘲弄。杜牧在另一首《华清宫三十韵》中说:“月闻仙曲调,霓作舞衣裳。雨露偏金穴,乾坤入醉乡。玩兵师汉武,回手倒干将。”杜牧借唐玄宗的腐化、荒淫、堕落的生活和四处滥用兵力的历史事实,针刺晚唐皇帝在政治上和生活上的腐化堕落,笔锋也是极其犀利、尖刻的。 杜牧通过咏史诗对历史上的暴君进行揭露和鞭答,还可以举出《过骊山作》一首“始皇东游出周鼎,刘项纵观皆引颈。削平天下实辛勤,欲为道旁穷百性。黔首不愚尔益愚,千里函关囚独夫。牧童火入九泉底,烧作灰时扰未枯。” ? 411?

浅谈李商隐诗歌的特点

浅谈李商隐诗歌的特点 内容摘要:李商隐的诗歌历来人们所争议,特别是《锦瑟》一诗,到现在依然没有一种说法能为绝大多学者所接受,究其成因,因其诗歌中运用了多种手法,形成了朦胧难解的诗风。本文将从意象、用典、非逻辑结构等方面作一些思考。 关键词:李商隐朦胧诗风特点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3选用了李商隐的《锦瑟》《马嵬(其二)》两首诗。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增加了《马嵬(其二)》一诗。由此可见,李商隐的诗歌越来越为人们所喜欢,其诗歌价值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但是,李商隐的诗歌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争议。元代诗人元好问曾在其《论诗三十首(其十二)》这样写道:“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那么,李商隐的诗歌总体上有哪些特点呢? 一、心灵化了的意象 中国诗文历来讲求“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物与志、情与景通过什么来整合在一起呢?意象。“意象是融入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很多诗人在写诗时都要通过一定的意象表达一定的情感。可以说,没有一首真正的咏物、咏史、

咏怀的诗是不表现作者的心灵和人格的。正如黑格尔所说的:“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了。”“艺术内容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从感性事物,从自然取来的;或者说,纵使内容是心灵性的,这种心灵性的东西也必须借外在现实的形象,才能掌握住,才能表现出来。”(《美学》第一卷)那么,李商隐所运用的意象和其他诗人有什么不同呢?这就在于他把自己的所有感情、甚至灵魂都注入到诗歌的意象中去,使它们带上诗人自己强烈的个人情感的色彩,使意象与诗人融为一体,成为诗人的化身,使人分不出谁是物,谁是“我”。象李商隐所用的柳、梅、花、雨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意象,无一不是被作者心灵化了的,读者读后也不能确定这些是普通的柳、梅、花、雨: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赠柳》)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十一月中旬见梅花》) 自明无月夜,强笑欲风天。(《李花》) 红楼融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春雨》) 李商隐的诗歌中所用的意象,现实生活中常见的这些物象尚且让人捉摸不透,另一类富有非现实色彩的意象,其所确指更是扑朔迷离,如珠泪、玉烟、蓬山、青鸟、彩凤、灵犀、瑶台等等: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锦瑟》)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 李商隐把自己内心的种种情感加之于某种意象,诗人再把这种意

杜牧的诗及特色有哪些

杜牧的诗及特色有哪些 篇一:杜牧生平及杜牧的著名诗 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宰相杜佑之孙。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 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童年生活富裕而快乐。祖、 父相继去世后,他家日益贫困,"食野蒿藿,寒无夜烛"。杜牧 20 岁 时,已经博通经史,尤专注于治乱与军事。23 岁写《阿房宫赋》。卒于长安, 终年五十岁。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以别于杜甫 。与李商隐 并称“小李杜”。牧之有抱负,好言兵,以济世之才自诩。工行草书。杜牧 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 杜牧的文学 成就: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他主张凡为文 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 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 杜牧生活的时代及作品: 晚唐政治:晚唐时期,唐王朝的政治危机不断加深,最终使它完全走上了末 路。唐王朝走向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与皇帝的昏庸、政治的腐败以及晚唐时期三 大政治问题密切相关的: 宦官专权 ,藩镇割据, 朝臣党争。杜牧生当唐王朝似欲中兴实则无望的时代,面对内忧外患,他忧 心如焚,渴望力挽狂澜,济世安民。他主张削平藩镇,收复边疆。 可惜杜牧有相才,而无相器,又生不逢时在江河日下的晚唐,盛唐气息已一 去不返,诸帝才庸,边事不断,宦官专权,党争延续,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如蚁穴 溃堤,大唐之舟外渗内漏。杜牧死后不过数年,农民起义便如风起云涌,再过五 十年,江山易帜。“请数击虏事,谁其为我听”,杜牧的才能,湮没于茫茫人海 之中。 熟读史书,看透时局,杜牧无法力挽狂澜,只得无奈将一腔悲愤交于酒肆。 对于杜牧而言,饮酒,成了疗伤祛痛的乐事。那么,就将这副身子,这腔醉意,

浅谈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特色

浅谈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特色 本文是关于李商隐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摘要:李商隐的爱情诗是最为人传诵的,他的爱情诗感情真挚,格调高尚,意境凄美,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李商隐的爱情诗意境扑朔迷离,情意绵绵,富有朦胧美和纯情之美,凄艳之美;多用比兴、象征手法,寄寓诗人的美好爱情;善于用典,以深化诗歌的主题。总之,李商隐的爱情诗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登上了爱情诗的顶峰。关键词:李商隐、爱情诗、朦胧之美、凄艳之美、纯情之美多用比兴、象征手法善于用典。 (一)、李商隐及其爱情诗简介 李商隐是我国唐代后期一位有重要成就的杰出诗人,与杜牧齐名,世称“小李杜”。李商隐初学古文,受牛党令狐楚赏识,入其幕府,并从学骈文。开成二年(837),以令狐之力中进士。次年入属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王爱其才,以女妻之。因此受牛党排挤,辗转于各藩镇幕府,终身不得志。李商隐诗现存约600首。他的诗歌渊源上可追溯到楚大夫屈原,下及盛唐的李、杜,并继承了中唐李贺开创的唯美派诗风,以精巧的构思、含蓄的意韵、华美的辞藻登上了唐诗抒情艺术新的高峰,代表了晚唐的最高成就。李商隐是一位饱经仕途坎坷和生活磨难的诗人,因此,他的诗作内容广博、含义深刻,其中尤以爱情诗最为后人传诵,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李商隐可以

说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专事爱情诗创作的诗人,对同时代的温庭筠、韦庄及后世的西昆体诗人,婉约派词人都有深远的影响。他的许多描写爱情的佳句,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等已经成为抒发真挚情感的千古绝唱,而且,又因为这些诗句含蓄、多义的特点,使它们又远远超出了爱情的辖限,成为感悟人生的至理名言。 在唐诗丛香国中,爱情诗是一国芳馨别具的奇葩。而李商隐的爱情诗,则是这国奇葩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朵。他以全新的热情,极度的关切,深入男女感情世界的最深层,去探索、体味,去认识、感受,把男女之情作为自己主要的审美对象,作为诗歌的重要题材。他一生共写了一百多首爱情诗(包括有寄托的诗),几乎占了他作品的五分之一。仅从数量上看,他就是我国第一个大量爱情诗的诗人。当然创作数量的多少,并不是判定作品好坏的标准,真正使他登上爱情诗领域顶峰的,应当是他爱情诗那独特的艺术个性。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以 下几方面: (二)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特色 一、漂浮迷离的意境和富丽华艳的辞藻,使他的爱情诗呈现出一种朦胧之美。李商隐爱情诗的朦胧美首先表现在主题的多义性上。从他的作品的题目上就可以感觉到这种独有的魅力。他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爱情诗均以“无题”或首句头二字及句中任意二字命名,其实均

论文浅论杜牧诗歌的创作情怀

目录 论文摘要 (1) 关键词 (1) 正文 (2) 一、忧怀诗 (2) 二、咏古诗 (2) 三、咏史诗 (3) 四、赠别诗 (4) 五、写景诗 (4) 六、宫词、闺怨诗 (4) 参考文献 (6)

[内容摘要] 杜牧是一位天才诗人,他生于晚唐,在他之前已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但是杜牧仍然能于前贤之外,独树一帜。他的诗歌有忧怀诗、咏怀诗、咏史诗、送别诗、赠别诗、写景诗和宫词闺怨诗等多种。他的诗中经常抒发自己的报国愿望;或是借古讽今,指摘时弊;或表达了对于能反抗权奸而遭受贬谪的朋友的赞扬和对朋友的真挚友谊;或表达了对于社会地位低下的人寄与同情。他又善于用七言绝句体作抒情写景的小诗,写景真切而言情深婉,为千古所传诵。杜牧的诗风,总的来讲,是俊爽、情致豪迈,但又揉进了绮思柔情,在俊爽雄健之中,又带华美流丽。他不愧为晚唐的杰出诗人。杜牧抱负心特强,他在二十五岁时作感怀诗,陈述自己的抱负,结句说:“聊书感怀韵,焚之遗贾生。”可见他是以贾生作为千古知己。他有气节,忧国忧民,颇具用世之心,同时他才华横溢,在文学方面又有高超的天赋与深厚的修养,因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所以放荡形骸,无拘不束,潜心为诗,遂使他成为晚唐杰出的诗人。 [关键词] 独树一帜杰出诗人创作情怀

浅论杜牧诗歌的创作情怀 2011春汉语言本科 ************* 杜牧是一位天才的诗人,他生于晚唐,在他之前已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但是杜牧仍 然能于前贤,独树一帜。他出生在一个有着浓厚儒家文化的官僚家庭。虽家世显贵,但一生不是一帆风顺。自踏入仕途。先后任过多种官职。他的诗歌有忧怀诗、咏怀诗、咏史诗、送别诗、赠别诗、写景诗等多种。他的诗中经常抒发自己的报国愿望;或是借古讽今,指摘时弊;或表达了对于能反抗权奸而遭受贬谪的朋友的赞扬和对朋友的真挚友谊;或表达了对于社会地位低下的人寄与同情。他又善于用七言绝句体作抒情写景的小诗,写景真切而言情深婉,为千古所传诵。 下面我就杜牧的诗歌创作情怀以我个人的观点做一简单的阐释: 一、忧怀诗 他的诗歌中经常表现对于国计民生的关怀,如削平藩镇,收复河湟,抵御回鹘等,而最终的目的是希望“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桑。”他曾写过《罪言》、《论战》等有关政治、军事的论文,曾注过《孙子》十三篇,还多次引古论今地给当政者写信议论政治、军事方略,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郡斋独酌》)。《郡斋独酌》中写道: “……谁将国伐叛,话与钓鱼郎。溪南重回首,一径出修篁。尔来十三岁,斯人未曾忘。往往自抚己,泪下神苍茫。御史诏分洛,举趾何猖狂。阙下谏官业,拜疏无文章。寻僧解忧梦,乞酒缓愁肠。岂为妻子计,未去山林藏。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弦歌教燕赵,兰芷浴河湟。腥膻一扫洒,凶狠皆披攘。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桑。孤吟志在此,自亦笑荒唐。江郡雨初霁,刀好截秋光。池边成独酌,拥鼻菊枝香。醺酣更唱太平曲,仁圣天子寿无疆。” 杜牧有感于国家的内忧外患,抒发自己的报国愿望。又《早雁》: “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这首诗把遭受回鹘侵扰的难民比作受惊的哀鸿,对他们的不幸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同时也谴责朝廷的无能,致使百姓流 离失所。 二、咏古诗 他不满当时诗坛的绮靡倾向,但他自己亦多绮情柔思,故而其诗能在俊爽峭健之中,时带风华流美之致。他很强调创作的内容,主张“文以意为主,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感怀诗一首》针对藩镇割据而发;《河湟》诗对河西、陇右之地被吐蕃侵占久久不能恢复表示愤慨。运用比兴手法,把逃避回鹘侵扰的边民比作哀鸿。在抒发对人民同情的同时,隐含对朝廷未能御侮安民的不满。杜牧不仅怀古咏史诗数量多,而且有不少从总体看不属于怀古咏史的作品,也在即景抒情中注入了深沉的历史感慨。他的怀古咏史诗,多数是抒写对于历史上繁荣昌盛局面消逝的伤悼情绪。杜牧的咏古诗也有不少是借题发挥,表现自己的政治感慨与识见,如《赤壁》:

李商隐:咏史

李商隐:咏史 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咏史》 作者:李商隐 原文: (其一)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其二)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熏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注释: 1、北湖:南京玄武湖。《金陵志》:“南埭,水上闸也。”北湖南埭,统指玄武湖,是南朝操练水军的场所,也是帝王游宴之处。此言水漫漫,意谓昔日之水军、帝王皆不复存在,唯湖水漫漫矣。 2、一片降旗:刘禹锡《金陵怀古》:“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乃指东吴孙皓降晋。 3、三百年间同晓梦:南京为六朝古都,三百年间,王朝更替,

降旗屡树,非但孙吴一回。 4、龙蟠:徐爰《释问》:“建康东北十里,有钟山,旧名金山,后更号蒋山。诸葛亮以为钟山龙盘,即蒋山也。”张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乃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帝王之宅也’。” 翻译: (其二) 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 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 为什么非要琥珀才能作枕头, 为什么镶有珍珠才是好坐车? 想要远行,却没遇见千里马, 力单势孤,难以拔动蜀山的猛蛇。 有几人曾经亲耳听过舜帝的《南风歌》? 天长地久, 只有在苍梧对着翠绿的华盖哭泣份儿。 赏析: (其一) 首句“北湖南埭水漫漫”突出了六朝的故都的典型景色。北湖即玄武湖,南埭即鸡鸣埭,是六朝帝王寻欢作乐的地方。可是经过了改朝换代,同一个“北湖”,同一个“南埭”,过去曾经看过彩舟容与,听过笙歌迭唱,而此时只剩下了汪洋一片。诗人怀着抚今感昔的情绪,

论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特点

论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特点 教师教育学院 07小教中文1班柯听挺 8号 摘要李商隐的诗在晚唐诗坛上可称得上是独树一帜,他的爱情诗尤其为人所称道。这类爱情诗,将爱情的缠绵、相思的苦痛和失恋的悲伤描写得淋漓尽致。他的爱情诗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有三点:一是结构上有曲折深婉的特点;二是对六朝诗风合理地承袭,如绮美的意象、精致清丽的语言、柔婉的情韵、朦胧的意境、流畅的音律等;三是大量使用典故进行叙事、抒情、寄慨。总体来说,他的爱情诗给人以丰富的美感,情思婉转,寄意深微,诗意隽永,耐人吟诵。 关键词李商隐爱情诗艺术特点 晚唐社会混乱,政局逐渐走向崩溃,影响到晚唐诗歌,所表现的是一种带有感伤情绪的美。李商隐是唐诗发展到晚期最有成就的诗人,他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卓然成为大家。李商隐现存诗六百余首,大体可分为咏怀诗、咏物诗、咏史诗和无题诗四类。在有题而仍属无题的诗作中,有一部分是爱情诗,如《为有》、《日射》、《一片》、《昨日》以及《碧城》三首等。无题诗是李商隐最为人传诵的作品,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富有朦胧婉曲之美。最能表现这种风格特色的作品,是他的七言律绝,其中又以《无题》诸作(多为七言近体)堪称典型。诗以“无题”命篇,是李商隐的创造。这类诗作并非成于一时一地,多数描写爱情,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所以命为“无题”。其中有些可能别有寄寓,也可能有恋爱本事以为依托。 总体看来,李商隐的爱情诗深远细致,能把恋爱中的细微复杂的感情精确的表现出来,同时诗歌的意境优美,含蓄朦胧,内涵丰富,感情真挚,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诗人往往不愿直接表达感受而闪烁其词,隐约其人,忽断忽续,或彼或此,使人产生一种朦胧惝恍的审美感受。对李商隐爱情诗进行赏析得出它们的艺术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李商隐的爱情诗在结构上有曲折深婉、回环往复的特点。他的诗比起盛、中唐诗人来结构要收敛细密。盛、中唐诗的结构是平行或递进式的,一层一个视镜,一层一个意蕴,境界开阔舒展,如高山远眺,而李商隐的诗却迂回曲折,全诗往往吟咏的是一种情绪,而在不同角度上叠加重复,犹如人在深谷徘徊,缠绵无休。如《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春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一二句点出别离之苦,以东风无力百花凋零烘托愁绪,三四句写相思不断,又以春蚕丝尽蜡炬泪干写心情的灰暗失望和纠缠固结,五六句再写相思之苦,以镜中白发、夜月寒光来映衬两地别愁的萧瑟,七八句再借青鸟传书的典故,寄托自己的希望,却又以蓬山暗喻人神阻隔,终于只能通音信而不能见面,增添了一层愁苦,全诗回环起伏,紧紧围绕着别愁离恨来制造浓郁的伤感气氛。而《促漏》一诗:“促漏遥钟动静阁,报章重叠杳难分。舞鸾镜匣收残黛,睡鸭香炉换夕熏。归去定知还向月,梦来何处更为云。南塘渐暖蒲堪结,两两鸳鸯护水纹。”全诗从静夜钟漏声写起,在朦胧中将读者牵入一个幽渺隐秘而宁静的世界,这里闪烁着秾艳而凄凉的色泽和气息,给人以虚幻和神秘的感觉。而后点出一场幽会已经过去,归去之人却仍在月下徘徊难眠,来日悠悠,更不知这样的云雨幻梦在何处重现。最后画面转为明亮,写南堂中蒲草结,鸳鸯游,水波荡漾,更令人触目伤心。诗歌一层又一层地渲染,首尾回应,烘托出寂寞和孤单之情。 另外可以感受到李诗结构曲折深婉较为典型的如《春雨》诗:“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远路应悲春睕晚,残宵犹得梦依稀。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诗中呈露的是一种幽渺迷忽的相思之情。头一二句描写作者为思情所困,和衣独卧,寂寥惆怅。三四句则由人去楼空、隔雨相望的冷寂,一下进到求访所思却无获而归的失落。五六句跳至对所思对象悲情触发的设想,再折回到自己梦境依稀

《咏史二首·其二》李商隐.拼音版

咏y ǒn ɡ史sh ǐ二èr 首sh ǒu ·其q í二èr 【唐t án ɡ】李l ǐ商sh ān ɡ隐y ǐn 历l ì览l ǎn 前qi án 贤xi án 国ɡu ó与y ǔ家ji ā,成ch én ɡ由y óu 勤q ín 俭ji ǎn 破p ò由y óu 奢sh ē 。 何h é须x ū琥h ǔ珀p ò方f ān ɡ为w éi 枕zh ěn ,岂q ǐ得d é真zh ēn 珠zh ū始sh ǐ是sh ì车ch ē。远yu ǎn 去q ù不 b ù逢f én ɡ青q īn ɡ海h ǎi 马m ǎ,力l ì穷qi ón ɡ难n án 拔b á蜀sh ǔ山sh ān 蛇sh é 。 几j ǐ人r én 曾c én ɡ预y ù南n án 薰x ūn 曲q ǔ,终zh ōn ɡ古ɡǔ苍c ān ɡ梧w ú哭k ū翠cu ì华hu á 。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

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注释】 真珠:即珍珠。 青海马:龙马,以喻贤臣。 蜀山蛇:此以喻宦官佞臣。 南薰曲:当年舜唱的《南风歌》,一唱而天下太平。苍梧:传为舜埋葬之地。 翠华:皇帝仪仗。 【白话译文】 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 为什么非要琥珀才能作枕头,为什么镶有珍珠才是好坐车? 想要远行,却没遇见千里马,力单势孤,难以拔动蜀山的猛蛇。 有几人曾经亲耳听过舜帝的《南风歌》?天长地久,只有在苍梧对着华盖哭泣份儿。

(完整版)咏史怀古诗的特点

怀古咏史诗专题鉴赏 一、积累咏史怀古诗的基本常识 1、【咏史诗、怀古诗和代表诗人】 咏史诗:咏史”就是针对特定的人或事,针对一个历史事件或一个历史人物,借此抒发作者的思考、态度,情怀或讽刺时政,从而抒发自己的独到见地。咏古诗长于议论精辟,不一定要写景,不表现现在的时空场景。 怀古诗:古,是指一种古迹,“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历史遗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怀古词多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因此,怀古又往往跟登临主体结合在一起。在艺术表现上,往往要写景,写这个古迹的地理环境、景物景观,长于情景交融。 怀古咏史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的功过或历史事件的成败、以往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我们合称为咏史怀古诗词。 代表作家:魏晋时期的左思,唐代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两宋的王安石、苏轼、李清照、陈与义、张元幹、张孝祥、陆游和辛弃疾等人都写了一些震撼人心的诗作,是卓有成就的咏史大家。 2、【形式标志】 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乌江亭》《乌衣巷》《石头城》《隋宫》《金陵怀古》《赤壁怀古》‘ 3、【咏史怀古诗的意象】 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 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淮水、 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乌衣巷、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

论杜牧咏史诗中的翻案诗及其创作动因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117697528.html, 论杜牧咏史诗中的翻案诗及其创作动因 作者:陈可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33期 摘要:杜牧好作咏史诗,其中有纯粹的咏史怀古之作,也有“翻案诗”。这部分诗歌虽然量少但立意鲜明,很有新意。通过对杜牧《题乌江亭》、《赤壁》、《题商山四皓庙》、《题桃花夫人庙》的分析,我们可以概括出“翻案诗”的具体内涵。而杜牧的家学背景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则是促使其创作翻案诗的主要动因。 关键词:翻案诗;家学背景;政治环境;反用典故;以史托志 唐代是咏史诗创作的高峰时期,唐以前,咏史诗的数量很少,仅有二百余首。“而唐代的咏史诗共有一千四百余首,仅晚唐就达千首以上,占全唐咏史诗总数的百分之七十。”杜牧生活在晚唐,其咏史诗的创作数量达到了30余首,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晚唐消沉纤弱的文坛中独树一帜。而且其许多咏史诗中所表达的看法观点往往与他人不同,他不是以一个局外人和过来人的眼光来看过去的历史事件,往往能够推陈出新,出人意表。 他的这一类咏史诗又称为翻案诗。 一、“翻案诗”的内涵 咏史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重要一类,一般来讲,咏史诗大多以历史事件与为描写客体,对历史事件进行叙述、评价、凭吊或借国家兴亡寄托个人抱负,借以抒发诗人的个人情怀与感悟。咏史诗起源于《诗经》、《楚辞》,但以“咏史”为诗题则始于东汉的班固。之后历经发展,至晋代,左思开创了“咏史以抒怀”的咏史诗新模式,并为后世诗人一直沿用,杜甫的《咏怀古迹》组诗就是这一类型诗歌里的翘楚。前文我们也提到,唐代咏史诗创作达到了一个高潮,文人墨客喜好郊游,每到一处名胜便会赋诗咏怀。然而一个题材内涵再丰富,书写千遍之后也会流于平庸。大部分人会按照儒家正统与千百年来留存下的思想评述历史,想要出彩只能依靠诗人的艺术表现力。而杜牧的咏史诗使用翻案法,不以常人的观点出发,视角独特,立意高绝,常推翻前人对历史事件的盖棺定论,这使他的咏史诗别具一格,让人眼前一亮,很具有研究价值。 比如《题乌江亭》这首诗,这首诗应是写于会昌元年(841年),网络资料里介绍说是杜牧从黄州赴池州刺史途中作,但据缪钺先生的《杜牧传》,会昌元年杜牧应是在自宣州赴京任左补阙的途中。而且乌江亭是和州(今安徽省和县)的名胜,离宣州不远,所以杜牧在赴京途中来此凭吊古迹是很有可能的。

李商隐《咏史》全诗赏析

李商隐《咏史》全诗赏析 导读:《咏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描写了一幅饱经六朝兴废的湖山图画,表达了诗人无穷的感慨与讽刺意味。 咏史 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熏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赏析: 咏史,名为咏史,实为咏怀。李商隐通过借古喻今的手法借题寄慨,发表了对社会、政治的一些见解。在抒发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的同时,作者也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这首诗是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众多咏史诗中最著名一篇佳作。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河南荥阳(今河南荥阳市)。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在政治上,终其一生很不得志。但正是这种不平凡的经历,使其诗歌成就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在《唐

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位列第四。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世为人传诵。有《李义山诗集》传世。 在这首咏史诗中,李商隐以其高度的历史责任感,高超艺术的艺术表现手法,扩展了传统咏史诗的内涵,将其独特的思想性与艺术性臻于和谐统—,在咏史诗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这首咏史诗里,李商隐不仅咏古况今,充分反映了他进步的历史观,而且借古讽今,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状况的不满和对晚唐朝廷的江河日下的担忧和失望。 李商隐在本诗首联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的千古长叹。以其独特的视角,对中国几千年文明历史进行了最概括的总结,千百年来警示和激励着人们不停地探索国家兴盛、民族复兴的前进道路,此诗因此终成千古绝唱。 李商隐在后面诗句中大量用典,区区六句诗,了了42字,用典五次,以大量的史实来支持和证明首联的论点。 第一次用典为“琥珀枕”,这是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小字寄奴)在四处征战时,有人送他一个非常名贵的'琥珀枕,价值千金,人们都知道,琥珀不仅是名贵的装饰品,而其本身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以治疗外部创伤。因此,刘裕在得到这个用琥珀做得的枕头后,并没有将其据为己有,而是将其捣碎,研成琥珀粉分给各个将领给战士们治疗创伤。

李商隐其人及其诗歌风格特征浅说

李商隐其人及其诗歌风格特征浅说 摘要:李商隐是晚唐杰出诗人,其作品不但代表了当时诗界最高成就,而且在整个诗歌发展史上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本文自李商隐身世起笔,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李诗的艺术之美,以期对诗人及其作品作出最切合实际的评价。 关键词:李商隐生平诗歌美感 李商隐是唐朝后期最杰出的诗人,其人博学然难酬抱负,其诗瑰丽却遭人侧目。其实,只有懂得诗歌艺术的人士才知道,正是李商隐,真正将诗歌的艺术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正如清初吴乔云:“能别开生路,自成一家者,唯李义山一人。”基于此,本文将从诗与人两个方面对李商隐及其诗歌作品进行简单探讨,不当之处,恳请方家指正。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别号樊南生,郑州荥阳人,童年时随父在绍兴、镇江读书生活,十岁丧父后返回荥阳居住。李商隐天资聪慧,长于文学,15岁时即著《才论》,其古文为士大夫们所称颂。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闻知后,招其入府,并授以骈文技法。837年,李商隐高中进士,其报国之心油然而生,这一点可从其当时作品《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初食笋呈座中》、《八岁》等中窥出。当年冬日,令狐楚病故,因遭人嫉,李商隐正无所依靠,恰逢素爱其才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邀其入幕,乃于次年到泾州(今甘肃泾川县),不久即娶王女为妻。一代才子从此卷入党争,一生困顿,光辉理想由此破灭。851年,妻王氏病故,李商隐饱经

风霜的身心又遭打击,甚至萌生了出家为僧的念头,最终在郁郁寡欢中病逝。 李商隐不但是一位博学多识的才子,而且还是忧国忧民、时刻关心国家命运的志士。他的诗歌题材广泛,情感真挚,艺术妙绝,成就是多方面的。李商隐的诗作有体恤民情的,譬如《行次西郊作一百韵》等;有反映政治事件的,譬如《有感》、《重有感》等;有揭露党人恶行的,譬如《霜月》、《赋得鸡》等;有描写仙风的,譬如《白道》、《紫府》等;有直讽王室的,譬如《随师东》、《寿安公主出降》等;有自叹伤逝的,譬如《落花》、《汉宫词》等等,无不脍炙人口,韵调和谐,其不愧为晚唐诗家第一人! 总体说来,李商隐诗歌之风格特征,当为以下几端: 一、在意象创造上,其诗独具隐重之美 出于异于常人的人生体验,李商隐作诗少于直白,大存比兴,其比物、比史、比仙,兴不平,兴冤抑,兴沉沦,笔触幽曲沉潜,主旨窈渺含蕴,将隐重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譬如《临发崇让宅紫薇》一诗中,诗人以“一树浓姿”抒怀,用“独”字贯穿全诗,加之“秋亭”、“暮雨”、“轻埃”等物象,更给全诗蒙上了一层惆怅、孤寂之氛围,从而将诗人本体与物象融合在一起,颇具动魄之魅力。 二、在表现形式上,其诗独具虚幻之美 李商隐才高志远,报国意切,然小人当朝,屡拒其行。在徬徨和苦闷中,诗人修习道术,直观世间之虚幻,进而在诗作中,亦铺陈此飘渺与虚幻之象。譬如《七月二十八日夜》一诗由梦提及,旋而遇

咏史诗大全

咏史诗大全 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咏史诗大全 1、《汉宫词》 唐·李商隐 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2、《咏史》 唐·李商隐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蟠。 3、《金陵怀古》 唐·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4、《过陈琳墓》 唐·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5、《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6、《咏怀古迹》 (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其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其四)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7、《咏史诗·黄河》 唐·胡曾 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 8、《金谷园》 唐·杜牧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9、《卖花声·怀古》 元·张可久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

1.杜牧的诗歌创作及其咏史怀古诗的理性精神

杜牧的诗歌创作及其咏史怀古诗的理性精神 一、晚唐士人心态与怀古咏史主题的兴盛 从唐敬宗和唐文宗时期开始,唐帝国出现明显的衰败倾覆之势。藩镇割据、宦官专政、朋党之争、土地兼并,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国事无望,抱负落空,身世沉沦,使晚唐诗人情怀压抑,悲凉空漠之感常常触绪即发。这种抑郁悲凉,在晚唐诗歌的多种题材作品中都有体现。而咏史怀古类作品中尤为突出。晚唐诗人用一切皆无法长驻的眼光,看待世事的盛衰推移,普遍表现出伤悼的情调。这种伤古悼今,从中唐的刘禹锡《西塞山怀古》《金陵五题》《台城怀古》等篇开始,形成一股势头,随后晚唐有杜牧、李商隐、许浑、温庭筠、刘沧等人的大量咏史怀古诗创作。 咏史诗和怀古诗是有区别而又很接近的两类诗歌。咏史诗以历史为客体,以史实为对象抚事寄慨,抒写主体情志的诗歌,多为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感悟而作。怀古诗,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览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盛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的目的。由于两者都是咏古,又时有交叉,界限并不是很严,而常常连在一起称为咏史怀古诗。 二、杜牧的诗歌创作 杜牧才气纵横,抱负远大,继承了祖父杜佑以《通典》为代表的经世致用之学,很想建功立业,有一番作为。在诗歌创作上,他自称“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献诗启》)。结合他的诗歌创作看,追求的是一种情致高远,笔力劲拔的诗风。他不满当时诗坛的绮丽俗艳的诗坛风气,但他风流多情,故而其诗能在俊爽豪迈之中,时带风华流美之致。 杜牧诗文兼善,其诗歌存世四百馀首,题材内容丰富多样,展现了复杂的社会现实和诗人多姿多彩的生活。 (一)政治抒情。作为出身世家又怀有雄心壮志的士大夫诗人,关心政治、关注国计民生的淑世精神在他的诗歌中有着多方面的表现。他在《郡斋独酌》中表达自己的政治怀抱: 岂为妻子计,未去山林藏。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 弦歌教燕赵,兰芷浴河湟。腥膻一扫洒,凶狠皆披攘。 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桑。 有感国家的内忧外患,抒发了自己报国的愿望,主张削平藩镇,抗击吐蕃侵扰,发展农业,使百姓安居乐业,认为自己在这些方面能为国家作出贡献。简要地概括了杜牧一生的政治志向。

李商隐诗歌及其赏析

李商隐 【作者介绍】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至荥阳(今河南郑州)。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据《新唐书》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诗》三卷,《赋》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佚。李商隐在艺术上有杰出的成就,他的诗以七律成就为最高,其他五言、绝句、七古、五古等也多有名篇、多出警句。他的诗重意境,幽微含蓄,深情绵邈,隐晦曲折,寄托极深,秾艳绮丽,金玉其外,精粹其中;善于利用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通过想象、联想和象征,构成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他的“比兴”取法《诗经》,“美人香草”效仿《离骚》,深厚沉浑得杜甫诗神髓,绮丽的想象、用语则直接得益于李贺。如果说李贺的诗偏于想象,则李商隐的诗重于象征。 李商隐的诗于宋初十分流行,“西昆体”仿效义山诗的用典,后成为西昆诗派,但只是机械地学到了堆砌辞藻,而不能得义山诗的神髓。

李商隐的咏史诗借古讽今,毫无顾忌,如《马嵬》二首直指唐明皇“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这样“指斥乘舆”的勇气在政治宽松开明的唐朝也并不多见;而《咏史》中“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北齐》中“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等诗句都是对唐敬宗奢靡之风的直斥和讽喻;名篇《贾生》:“夜半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斥责晚唐诸帝求仙访道炼丹图长生,并因此误国的荒唐行为。《行次西郊一百韵》则真实地描写了甘露之变三年后兵祸旱灾后民不聊生的情形,并追述了百余年来国家的一系列重大变化,从今昔对比中探求政治的出路,忧国忧民,颇似杜甫的《北征》。 李商隐的爱情诗成就极高,他的《无题》诗十余首,取前两字为题而实质是无题的诗又有十余首,如《锦瑟》、《碧城》、《为有》等,其他似有题而实无题的诗若干首,写缠绵悱恻的爱情,写幻想,写伤感:“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他的《锦瑟》文字锦绣华美,字面意义易于理解而内容极深,历来有“一篇锦瑟解人难”之称。此外的“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晚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等也都给人以极深的印象。与李贺一样,李商隐也善于写梦;人生如梦,梦如人生,

李商隐爱情诗艺术特色

xxxx学报1999年第4期 xxxx艺术特色 xx (xxxx师范学校邮编224200) 内容提要: 李商隐的爱情诗,蕴藉含蓄,意境深远,用典工切,写情细腻,巧用比喻,意象绵密,贯穿着一种执着不移的深厚感情,经得起反复咀嚼和玩索。 关键词: xxxx艺术特色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多少诗人在这方面刻意求新,写下了许多爱情诗。李商隐的爱情诗,以其新奇的浪漫情调,巧妙的比喻,内在的抒情性,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爱情诗,有的不乏地老天荒的凄恻和前尘梦影的苍茫的深刻描绘,有的着重铸造美的意境,刻画相思相忆的婉转风情,写人则“灵犀一点”,写物则“珠箔飘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李商隐在爱情诗中反复咏叹那种深沉的相思苦痛,渲染浓郁的悲剧气氛,表达了在重压下难以实现而又苦苦追求的理想,对美好事物消失而产生的憾恨以及无所依托的悲哀。这种悲剧性的调子之所以成为李商隐诗中反复咏叹的主题,一方面固然同他爱情生活的不幸遭遇有关,另一方面,这些长期郁积在诗人胸中的思想感情,包含了诗人在政治、社会方面的体验和感受,在那些含蓄隐晦的清词丽句中,分明含有某种更深一层的人生态度和情绪,从而使诗成为袁现诗人身世和情怀的一种象征,甚至表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李商隐也曾渴望唐王朝的“中兴”,以“安危须共主君忧”为己任,然而理想一次又一次地破灭,在他爱情相思的歌唱里,便时常出现这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情调。反过来说,他或者借爱情相思的题材,寄托政治上的失意之感。于是,爱情的咏叹与人生的感怀,在诗中得到了和谐的一致。这些诗作为晚唐的一种时代情绪、社会心理,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特殊的社会意义。

李商隐《咏史》全诗翻译赏析

李商隐《咏史》全诗翻译赏析 本文是关于李商隐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咏史作者:李商隐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蟠? 注释: 1.北湖:南京玄武湖。《金陵志》:"南埭,水上闸也。"北湖南埭,统指玄武湖,是南朝操练水军的场所,也是帝王游宴之处。此言水漫漫,意谓昔日之水军、帝王皆不复存在,唯湖水漫漫矣。 2.一片降旗:刘禹锡《金陵怀古》:"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乃指东吴孙皓降晋。 3.南京为六朝故都,三百年间,王朝更替,降旗屡树,非但孙吴一回。龙蟠:徐爰《释问》:"建康东北十里,有钟山,旧名金山,后更号蒋山。诸葛亮以为钟山龙盘,即蒋山也。张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乃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帝王之宅也。" 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咏史诗,作者李商隐借史咏今,将在虎踞龙盘南京城上演的纷纷扰扰的历史剧加以总结,帝王之地也有气数已尽的时候,对大唐王朝走向衰败充满了无奈。

此咏六朝兴废更替之作。首句即言六代繁华已去,唯流水漫漫,一派萧条冷寂。与刘禹锡"潮打空城寂寞回"意同。以下三句阐发国家兴亡在于人事,而不在山川形胜之理。与刘禹锡《金陵怀古》"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意同。刘、余《集解》云:"层层作势,逼出末句,道破而不说尽,雄直之中自含顿挫之致。" 这是一首咏史诗。通过对两汉之际王莽篡权的历史回顾,借古喻今。作者跳出了封建社会妇女生活的狭窄天地,发表了对社会、政治的一些见解。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借三国孙权立国以至陈亡这一历史时期中建都金陵的几个朝代新陈代谢的史实来抒发感慨,首句“北湖南埭水漫漫”突出了六朝故都的典型景色。北湖即玄武湖,南埭即鸡鸣埭,是六朝帝王寻欢作乐的地方。可是经过了改朝换代,同一个“北湖”,同一个“南埭”,过去曾经看过彩舟容与,听过笙歌迭唱,而此时只剩下了汪洋一片。诗人怀着抚今感昔的情绪,把“北湖”“南埭”这两处名胜和漫漫湖水扣合起来写,表现出空虚渺茫之感。 第一句“北湖南埭水漫漫”,诗人是把六朝兴废之感融汇到茫茫湖水的形象之中,而第二句“一片降旗百尺竿”,是通过具体事物的特写,形象地表现了六朝王运之终。在此“一片降旗”成为六朝历代王朝末叶的总的象征。“降旗”的典故原来和石头城有关,但诗人写了“降旗”不算,还用“百尺竿”作为进一步的衬托。“降旗”“一片”,分外可嗤;竿高“百尺”,愈见其辱。无论是从“一片”的广度或者是从“百尺”的高度来看历史,六朝中的一些末代封建统治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