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污染治理

热污染治理

热污染是一种能量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危害热环境的现象。若把人为排放的各种温室气体、臭氧层损耗物质、气溶胶颗粒物等所导致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这一特殊危害热环境的现象除外。那么热污染治理方法有哪些呢?接下来来为大家讲解下吧。

(1)改进热能利用技术,提高热能利用率

目前所用的热力装置的热效率一般都比较低,工业发达的美国1996年平均热效率为33%,近年才达到44%。如在热电生产中,利用“热直接转换为电能”的新技术,可以大大减少热污染,通过提高热能利用率,既节约了能源,又可以减少废热的排放。如果有效的把热电厂和聚变反应堆联合运行的话,热效率将可能高达96%。这种效率为96%的发电方法,和今天的发电厂浪费60%~65%的热相比,只浪费4%的热,有效地控制了热能的浪费和废热污染。

环境的物理性污染及防治

环境的物理性污染及防治 班级:1307物师班学号:22130730 姓名:邵雪艳本文主要介绍几种物理性污染的种类及防治措施。以引起大家对环境质量的关注及对自身的防护。 一、噪声污染 噪声破坏了自然界原有的宁静,损伤人们的听力,损害人们的健康,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强噪声还能造成建筑物的损害,甚至导致生物死亡。噪声已成为仅次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第三大公害。 1、交通噪声: 主要指各种机动车辆、飞机、火车、轮船等在行驶过程中的振动和喇叭声产生的噪声。它的特点是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对交通干道两侧以及港口、机场附近的居民影响最大。 2、工业噪声: 指工厂的机器在运转时产生的噪声和建筑工地施工时的噪声。它的特点是具有稳定的噪声源。在工厂和工地工作的人是直接的受害者,在其附近的居民也深受其害。 3、社会生活噪声: 主要产生在商业区。另外,娱乐、体育场所,游行、集会、宣传等社会活动也会产生噪声。其他如家用电器的运转声,宠物的叫声,上楼下楼的脚步声,喧哗声,打闹声等等,都属于社会生活噪声。 4、噪声控制: 噪声是一种声波,噪声污染是由噪声源产生,再通过传播介质对人产生影响的。噪声控制包括降低噪声源的噪声,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和个人防护几个方面:1)声源控制:运转的机器设备和各种交通运输工具是主要的噪声源,控制它们的噪声有两条途径:一是改进结构,提高各个部件的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采用合理的操作方法等,降低声源的噪声发射功率。二是利用声波的吸收、反射、干涉等特性,采用吸声、隔声、减振、隔振等技术,以及安装消声器等,控制噪声的辐射。因此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开发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推广使用低噪声设备,是控制噪声污染的长远战略。 2)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主要措施有:①在城市建设中合理布局,按照不同的功能区规划,使居住区与噪声源尽量远离。②在车流量大并且人口密集的交通干道两侧,建立隔声屏障,或利用天然屏障(土坡、山丘),以及利用其他隔声材料和隔声结构来阻挡噪声的传播。③应用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将传播中的噪声声能转变为物体的内能等。 3)个人防护:减少在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在工厂或工地工作的人可以佩带护耳器(耳塞、耳罩等),以减小噪声的影响。 二、放射性污染

热处理环境污染及其治理

热处理环境污染及其治理 2009-11-6 作者: 赵步青 关键字: 热处理,环境污染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民营热处理厂点象雨后春笋般一个个冒了出来。在浙江某个小镇,从事模具加工和模具热处理的有几十家;一些县市,有汽、摩配、泵业热处理厂点上百家;某一不太发达的小镇,几乎一半人家搞刀具加工制造;个别山区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形成一派炽热的热处理气氛。 热处理行业的发展举世瞩目,但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也有目共睹。不少民企老总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热处理废渣乱倒,废水横流,废气、浓烟、粉尘、噪声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稻花香里说丰收,听取蛙声一片”的景象已很少有。环境污染,城乡均受其害。 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把“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党章,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这是非常鼓舞人心的决策。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节能减排是硬任务,各级政府负总责”。经过国际金融风暴的洗礼,不景气的热处理厂点倒了不少,而专业化的热处理厂更加壮大,但对环境的污染依然不可小视。目前各级政府对热处理污染治理正初见成效,但还不尽如人意,仍需各方面齐抓共管,才能实现“碧水、蓝天、绿色”的环保要求。 一、热处理生产对环境的危害 热处理生产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废水、废气、废渣、噪声。人们习惯上称之为“城市四害”。 1. 废水 热处理废水大概有8~10种,归纳起来有钡盐废水、硝盐废水、含油酸碱废水。 (1)钡盐废水 主要来自盐浴热处理,高温炉成分为100%氯化钡,中温盐浴大多数单位为氯化钡和氯化钠的混合物,高速钢分级淬火低温盐浴配比为氯化钡∶氯化钾∶氯化钠=5∶3∶2(质量分数)。淬火后有残盐粘附在工件上要经热水或开水浸泡清洗,其废水中含有钡盐。不少企业对其不进行处理,而直接进入排水沟,最后流入江河湖海。有些企业为了掩人耳目,虽也有污水处理池,但只是偶尔向池内加一点硫酸钠,这不是达标排放,而且为应付环保部门检查用的。 (2)硝盐废水 其来源包括高速钢刀具回火、等温淬火、分级淬火等多方面。工序完工后清洗槽中都含有硝盐;合金钢淬火、回火用硝盐、防锈液用硝盐。这些清洗废水一般不经处理直接流出,主要的污染物有亚硝酸盐、矿物油、氯化钡、PH 、SS 、COD 。

海洋热污染

海洋热污染的介绍与防治 一,海洋热污染描述 所谓的海洋热污染,就是大量的含热废水(温排水)不断地排入水体,可使水温升高,影响水质,危害水中生物生长的一种现象。一般情况下,在局部海区,如果有比该海区正常水温高4℃以上的热废水常年注入时,就会产生热污染的问题。 提高了水温的冷却水排到水体时,这种水称为“温排水”。温排水的温度一般高于环境7~8℃。大量的温排水排入海,局部海区就可能产生热污染。目前,在世界上大多数的海区,热污染还不十分明显。 海洋热污染产生条件: ●局部海区 ●有高于该海区正常水温4℃以上的温排水 ●常年注入 海洋热污染的来源 ●主要为电力工业冷却水(火力发电厂、核电站) ●冶金,化工,石油,造纸和机械等工业排放的热废水 ●工业热废水对海洋的污染,海洋热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电力工业冷 却水,其次为冶金,化工,石油,造纸和机械等工业排放的热废水。

二,热污染的危害 据统计,美国电力工业所用冷却水为总冷却水的81.3%,冶金为6.8%,化工6.2%,因此,一般可用电力工业的发展趋势做指标,来估计将来热污染的情况。 以煤、油为燃料的热电厂,只有三分之一的热量转变为电能,剩余热量则排入大气或随冷却水排出。 原子能发电厂几乎全部废热都进入冷却水中,约占其总热量的75%,每生产1度电约排放1200大卡的热量。 一座10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厂,每秒钟排出温排水达3~5吨,而同样规模原子能发电厂,每秒钟排出热水为6~8吨。大量的能量以温排水的形式带给海洋。 据估计全世界的发电每年增长7.2%,十年就要增加一倍,尤其原子能发电站的迅速发展和使用,将需要更大量的冷却水,排放更多

物理性污染及防治..

班级:高一(15)班 组长:黄奕琪 组员:王怡敏、姚冰、郑铄纯、曾齐 光污染 悬浮物质污染 热污染 噪声污染

封面————————————————————— 1 目录————————————————————— 2 前言————————————————————— 3 物理性污染 热污染———————————————————— 4 噪声污染——————————————————— 5 放射性污染——————————————————9 光污染———————————————————12 电磁波污染———————————————————15 物理性污染的防治 热污染防治———————————————————17 噪声污染防治——————————————————18 光污染防治———————————————————19 电磁波污染防——————————————————21 组员心得—————————————————————22

2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就在这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各类物理性污染也随之悄悄进入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对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甚至身体健康都已经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影响,这些物理性污染的一个最大共性就是隐蔽性比较大,不容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甚至很多人至今也不了解物理性污染,更未认识到其危害性。而且污染产生后的治理难度比较大,必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因此,深入了解物理性污染的产生源及其危害,是做好各种物理性污染防治工作、降低其危害的重要前提。 物理性污染分为以下几类: ·悬浮物质污染 悬浮物质是指水中含有的不溶性物质,包括固体物质和泡沫塑料等。 ·噪声污染 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热污染 热污染是指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污染主要指人工辐射源造成的污染。 ·光污染 光污染,是燥光对环境产生的污染。 ·电磁波污染 电磁波污染是指天然和人为的各种电磁波的干扰及有害的电磁辐射。

热污染

水体热污染浅析 1热污染概述 1.1热污染定义 热污染是一种能量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危害热环境的现象。若把人为排放的各种温室气体、臭氧层损耗物质、气溶胶颗粒物等所导致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这一特殊危害热环境的现象除外 1.2 常见热污染分类 1.2.1城市热岛效应: 因城市地区人口集中,建筑群、街道等代替了地面的天然覆盖层,工业生产排放热量,大量机动车行驶,大量空调排放热量而形成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农村的热岛效应; 1.2.2 水体热污染: 因热电厂、核电站、炼钢厂等冷却水所造成的水体温度升高,使溶解氧减少,某些毒物毒性提高,鱼类不能繁殖或死亡,某些细菌繁殖,破坏水生生态环境进行而引起水质恶化的水体热污染。 1.3 热污染的产生 随着人口和耗能量的增长,城市排入大气的热量日益增多。按照热力学定律,人类使用的全部能量终将转化为热,传入大气,逸向太空。这样,使地面反射太阳热能的反射率增高,吸收太阳辐射热减少,沿地面空气的热减少,上升气流减弱,阻碍云雨形成,造成局部地区干旱,影响农作物生长。近一个世纪以来,地

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气候变暖,冰川积雪融化,使海水水位上升,一些原本十分炎热的城市,变得更热。专家们预测,如按现在的能源消耗的速度计算,每10年全球温度会升高0.1℃~0.26℃;一个世纪后即为1.0℃~2.6℃,而两极温度将上升3℃~7℃,对全球气候会有重大影响。造成热污染最根本的原因是能源未能被最有效、最合理地利用。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环境热污染将日趋严重。 2关于水体热污染 2.1水体热污染概念 水体人污染是水温异常升高的一种污染现象。天然水水温随季节、天气和气温而变化。当水温超过33~35℃时,大多数水生物不能生存。水体急剧升温,常是热污染引起的。 2.2水体热污染主要来源 首先是动力工业,其次是冶金、化工、造纸、纺织和机械制造等工业,将热水排入水体,使水温上升,水质恶化。根据美国统计,动力工业冷却水排放量占全国工业的冷却水总排放量的8 0%以上。一个装机100万kW的火电厂,冷却水排放量约为30~5 0m3/S;装机相同的核电站,排水量较火电厂约增加50%。年产30万t的合成氨厂,每小时约排出22000m3的冷却水。 2.3关于水体热污染的危害 由于向水体排放温水,使水体温度升高到有害程度,引起水质发生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变化,称为水体热污染。水体热污染主要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 摘要:地热是一种由地下产生的自然能量,同时也是一种水、矿资源。生物质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使用范围广、开发容易、价格低廉等优点,在工业、农业、民生等诸多方面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地热能的开发与利用,是解决当前全球能源危机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因此,本文通过对地热开发利用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以便为我国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地热资源;环境问题;环境保护措施;资源开发 地热资源虽然是可再生资源,但其再生能力十分有限,一旦遭到人类不合理开发或过量开采,区内的地热资源将会逐渐衰减直至消失,故在对地热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同时,应该进行长期、有效的环境保护,这是决定地热资源能否得到科学、持续利用的重要环节,所以,提出以下对地热资源进行资源环境保护的措施。 一、地热资源概述 地热是一种储存在地壳中,可供人们使用的自然热能。他是一种不受季节、气候、昼夜变化等外部环境影响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是一种极具竞争优势的新能源。在人类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但常规能源越来越少的今天,对地热能的开发和利用越发青睐[1]。 二、地热开发利用存在的环境问题 目前,国内外对地热能源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地热资源的开采与利用中,不能忽略其带来的环境问题。 (一)热污染

就目前而言,许多地热井的开发利用还不够完善,使用的手段比较单一,没 有形成梯级多次利用的情况,尾水的温度仍然很高,特别是通过地暖进行采暖的 尾水,如果没有进行地热回灌和有效的处理,一些尾水的温度在40℃左右,排放 后的尾水会提高局部水体的温度,并且会影响到生态平衡,导致环境发生变化, 对周边生物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它的危害是相当大的,经常会导致水中的氧气不足,出现富营养化,并滋生 大量的水生生物。另外,因为水温一直在升高,这对水族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是不 利的。同时,随着水温的上升,还进一步加快了水体中水分子的热量迁移,引起 水体升温,热量的快速膨胀,从而加剧了水体在水体中的对流,加剧了水体的蒸发,引起水体的脱水,致使其水体严重干涸。 (二)水环境污染 地热水是一种高温、多氯、多硫、多氯联苯、多硫化物类的热水。如果不做 好地热水的处理,抽取出来的地热水就有可能流入到普通的地下水、河流和农田,从而导致水环境的严重污染。南方和北方的水体污染状况有不同程度的差别。南 方雨水充沛,气候潮湿,江河众多,如果没有经过处理,这些地下水排出的水量 并不大,对水质的影响并不大,很快就会被冲淡。 三、保护措施 新时期,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运而生。地热能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两个重大问题:一是地热能的可持续开发,二是地热能的可持续开发;同时,在不破坏自然 环境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一)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方针,运用科学的管理体制,先进的技术,健 全的制度,规范的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一,应加大对地热能资源的研究力度,加大对地热能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宣 传力度。 第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经营机制。健全制度和法规,加强监管。要在全 国范围内落实保护、节约和合理利用地热资源的相关法律法规。根据管理学中

热力学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

热力学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 热力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物质的热力学性质和能量转化过程。在工业生产中,热力学是极为重要的理论基础。但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我们也需要深入探索热力学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一、热力学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1. 环境污染对热力学运作的影响 热力学因物理原理而存在于自然界,但是环境污染会对热力学的运作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废水中含有大量污染物,会使水的比热容变小,热传导系数变低,从而降低水的热传导能力,这会影响热管理和热能利用。 2. 热力学对环境污染的防治 热力学理论对环境治理也起到了指导作用。例如,在环境监控系统中,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温度、压力等参数,来预测污染物的扩散范围和分布。同时,热力学理论也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热能转化与转移的过程,从而评估环境污染的程度,提供清洁能源的生产方法。 二、热力学与环境污染控制 1. 能源的清洁化

清洁能源是近年来工业生产中的热门话题,热力学理论在这方面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用清洁能源可以有效减少污染排放量,保障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热力学可以帮助环保人员安全处理和运输储存纯洁的能源以及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从而控制环境污染。 2. 生产过程的清洁化改进 许多生产过程存在环境问题,例如废水排放、废气排放等。热力学理论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在某些生产过程中,大量的热能往往无法被利用,这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并同时产生废热污染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热力学的方法,来寻找资源的合理利用方式,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控制废热的排放。 三、热力学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从理论上来说,热力学可以通过计算和实测来研究环境污染的机理和散布规律。但在市场上,热力学产品和服务的发展却面临着许多问题。 首先,缺乏技术实践经验是热力学产品发展面临的瓶颈。热力学是一门高级的科学,其实际应用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但目前热力学产品市场化程度较低,因此在技术实践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

热污染的防治

热污染的防治 人们处在日益严峻的热污染环境中,需要实行一些科学措施来防治热污染,详细如下。一、采纳先进技术及高水平设计,提升热利用效率目前许多设备装置因为科技水平仍然较低,某些产热的单元设备的用法效率仍然较低,导致大量的废热溢出,产生热污染的同时也严峻铺张了能源。 据计算,若热能利用率提高10%,热污染就能够降低15%。据估量,因为科技落后,先进技术的采纳在我国仍具有很大空间,因此可把装置的热效率提高到40%以上(相当于工业发达国家水平),这样便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热污染的发生。二、充分利用废热,削减热污染企业气体的废热和温(热)排水的余热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废热能量,其开发利用的程度对囫囵能源的开发用法均有着重要影响,具有重要的讨论价值。 比如,工厂的废蒸汽假如通过热交换器用来洗澡,或把废热用于加热需要升温的原料,则既回收了废热,节省了能源,又防止了环境热污染。 目前,国内主要利用温排水域的余热来举行养殖,利于水面散热,减轻了温排水对自然水体的热影响。三、乐观采纳降温冷却措施,削减大气热污染许多企业热蒸汽、废热的挺直排出造成了环境热污染。假如用冷却塔或冷却池把含热废气先冷却降温,然后排放,则是解决热污染的一个简便办法。冷却塔分干塔和湿塔。干塔通过热传导和对流达到冷却目的。湿塔可用自然通风降温,也可用机械通风加速降温。目前降温冷却法利用的较多,冷却塔降温在电站、冶金厂矿等被广泛应用。另外从自身角度动身也可削减热污染对个体的损害。比如,高热环境下,个体可依赖挥汗散热的办法维持人体的正常体温;条件许可时,也可采纳电风扇防暑降温;尽可能在人体与热流之间架设一些隔热屏障或物体,尽量使人远离热源;尽可能在阴凉通风处工作,避开高温暴晒;条件许可时,可通过调整空气的相对湿度来避开高温对人体的损害,当湿度过小时,可用喷洒清水或加湿器来调整湿度;加快空气流通,确保人体热能尽快蔓延出去;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极易导致脱水现象,严峻时将危及生命,故在高热环境下注重多饮水,水里 第1页共2页

热污染危害和解决方法

热污染危害和解决方法 1402032026孙小飞环境工程(2)班摘要:对热污染状况进行了介绍。概括了热污染的危害,包括危害人体健康、影响全球气候变化、污染大气、污染水体、加快水分蒸发、增加能量消耗等。分析了热污染的原因,自然气候的异常变化和人为因素是热污染产生的两大原因。最后提出了几点防治热污染的措施。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热污染;温室气体;全球变暖;防治 热污染,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废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热污染通过使受体水和空气温度升高的增温作用污染大气和水体。火力发电厂、核电站和钢铁厂的冷却系统排出的热水,以及石油、化工、造纸等工厂排出的生产性废水中均含有大量废热。在工业发达的美国,每天所排放的冷却用水达4. 5亿m3,接近全国用水量的1/ 3;废热水含热量约10450亿kJ,足够2. 5亿m3的水温升高10°C。水体和大气环境的热污染,改变了自然界原有的热平衡,带来一系列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一.热污染的危害 1. 危害人体健康 热污染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危害,降低了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高温不仅会使体弱者中暑,还会使人心律加快,引起情绪烦躁,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思维反应迟钝,工作效率低。高温气候助长了多种病原体、病毒的繁殖和扩散,易引起疾 病,特别是肠道疾病和皮肤病。 2.影响全球气候变化 随着人口和耗能量的增长,城市排入大气的热量日益增多。人类使用的全部能量最终将转化为热,传入大气,逸向太空。这样,使地面对太阳热能的反射率增高,吸收太阳辐射热减少,沿地面空气的热减少,上升气流减弱,阻碍云雨形成,造成局部地区干旱,影响农作物生长。近1个世纪以来,地球大气中C〇2不断增加,气候变暖,冰川积雪融化,使海水水位上升,一些原本十分炎热的城市,变得更热。专家预测,如按现在的能源消耗速度计算,每10 3全球温度会升高0. 1〜0.26 C; 1个世纪后即为1. 0〜2. 6 C,而两极温度将

热污染

热污染纠纷 一、热污染纠纷概述 热污染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卷中被解释为,由于人类某些活动,使局部环境或全球环境发生增温,并可能对人类和生态系统产生直接或间接,即时或潜在的危害的现象。简而言之,热污染就是指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热气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造成热污染最根本的原因是热能未能被最有效、最合理地利用。热污染纠纷中的相当一部分属于环境保护方面的纠纷,而热污染在我国《环境保护法》中虽有提及但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和量化的规定。《环境保护法》第24条规定,“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在这里法律对环境污染的类型作出的概括性的规定,并没有将所有污染都列举进来。我们可以推定,热污染也是包括在环境法的污染种类中的,其当然可以适用环境法中的有关规定。另外,《海洋环境保护法》第36条规定,“向海域排放含热废水,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邻近渔业水域的水温符合国家海洋环境质量标准,避免热污染对水产资源的危害”。这也是有关热污染的规定。另一方面,由于热污染纠纷的发生与当事人之间的相邻关系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法院有时会把热污染纠纷案件归类到 以相邻关系纠纷为案由的案件来进行审理。 二、热污染纠纷的调解处理原则 (一)调解人员应该实地勘察,全面了解热污染的损害事实。 调解人员要在热污染发生时,亲自到受害一方处进行体验,亲身感受热污染造成的损害事实,最好能够带上加害方一起去体验和感受,以使加害方能设身处地地从被害方的角度感受其所遭遇的不便及痛苦。 帮助受害人测量相应的热污染参数和实际距离。 (二)仔细倾听加害一方的理由,将心比心做好说服教育工作。 调解人员不能轻率地认为加害一方的辩解肯定是没有道理的,也不要被加害一方的蛮横无理所吓倒,一定要“倾听”,让加害一方把心里话都讲出来。由于热污染对老百姓来说相对是一个较新的概念,调解人员在调解的过程中应当耐心地给各方解读法律法规,将心比心地进行说服教育。 (三)在客观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补偿计划。 受害方如要提出损失赔偿的,应该提供充分证据证实该损失的客观存在,证明加害人的行为与受害方损失之间的内在因果关系。由于现有的法律鲜有对热污染纠纷赔偿、补偿问题做出具体规定,所以调解时应该积极协商促成一个合理的补偿金额及支付时间和方式,使各方都能接受。

发电厂对环境的污染和解决办法

发电厂对环境的污染和解决办法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发电厂作为能源供应的主要来源,对环境造 成了严重的污染。尽管发电厂在提供电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对环境的污染也不容忽视。本文将分别介绍发电厂对环境的污染和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发电厂对空气的污染 1.煤烟排放:燃烧火力发电厂中所使用的煤炭会释放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 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 2.颗粒物排放:煤烟中释放的微小颗粒物会漂浮在空气中,引起空气污染并对 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解决办法: 1.使用清洁能源:发展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对煤炭等传统能源 的依赖。 2.安装污染控制设备:在燃煤发电厂中安装脱硫、脱硝和除尘等污染控制设备,减少有害气体和颗粒物的排放。 二、发电厂对水资源的污染 1.燃煤发电厂的废水排放: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 如重金属、有机物等。 2.冷却水循环系统的热污染:发电厂使用的冷却水在循环过程中将热量释放到 水源中,使水温升高,对水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解决办法:

1.建设废水处理系统:燃煤发电厂应建立废水处理系统,通过物理、化学等方 法对废水进行处理,降低污染物的含量。 2.采用闭式冷却系统:发电厂可以使用闭式冷却系统,减少对水源的热污染, 保护水生态环境。 三、发电厂对土壤的污染 1.废弃物排放:发电厂产生的废渣、废水、废气等排放到周围土壤中,导致土 壤质量下降。 2.渗漏污染:废渣中的有害物质可能渗入土壤中,对土壤中的植物和生物产生 毒性影响。 解决办法: 1.科学处理废弃物:发电厂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处理废渣、废水等废弃物, 避免其对土壤的污染。 2.加强监测与修复:加强对发电厂周围土壤的监测,发现污染情况及时修复, 保护土壤环境的健康。 综上所述,发电厂对环境的污染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我们也需认识到, 发电厂在能源供应方面的重要性。通过采用清洁能源、安装污染控制设备、建设废水处理系统、使用闭式冷却系统、科学处理废弃物以及加强环境监测与修复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发电厂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热力发电厂环境污染防治研究

热力发电厂环境污染防治研究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开始建设热力发电厂。作为重要的能源供应方式,热力发电厂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在如此关键的情况下,环境污染防治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热力发电厂环境污染的现状 热力发电厂能够为城市提供足够的电力,保障工厂、商业和居民生活所需。但是厂区内运行的设备会导致大量的废气排放,这些废气带有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对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 二、热力发电厂环境污染防治的重要性 在热力发电厂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问题已经变得日益紧迫。如果热力发电厂的环境污染问题得不到解决,将会对城市的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造成长期性的影响。因此,环境污染防治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三、热力发电厂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为了降低热力发电厂的环境污染,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一是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通过有效的维护和管理,可以避免设备老化、损坏导致的废气排放过多。二是采取高效的净化设备,例

如脱硫、脱氮等净化设备,以达到排放标准。三是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及时监测和反馈排放情况,以调整和优化设备运行,才能够更好的保护环境。 四、热力发电厂环境污染防治的未来展望 环境污染防治工作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其余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热力发电厂环境污染防治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与不足。因此,我们需要持续加强技术研发和管理,提高污染源监测的频率和深度,责任落实到位,保证企业控制废气排放的决心和能力,为未来的环保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环境污染防治问题的挑战下,热力发电厂需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强环境治理并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保障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热带地区火电厂温排水热污染处理技术简述

热带地区火电厂温排水热污染处理技术简述 摘要:本文对热带地区燃煤电厂温排水热污染处理进行技术分析,防止温排水 对受纳水域影响区内的主要水生物造成有害影响。通过水力、热力和经济比较计算,进行了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和优化,确定循环冷却水和掺混水参数,选取技术 经济合理温排水处理技术。 1概述 由于越南当地环保要求沿海海域排水水温不超过 40℃,以防止温排水对受纳 水域影响区内的主要水生物造成有害影响。而越南沿海二期电厂位于越南茶荣省,北纬9.58°,区域属热带海洋性气候,该区域终年炎热,多年平均气温为26.7℃,全年自然高温时段较长,并受电厂温排水影响,取水温度较高,为了满足排水温 度要求,在排水温度超温时拟采用设置掺混泵的降温方式。对于直流循环冷却水 供水系统,其设计取水温度需考虑温排水的影响。沿海电厂在东南角已建有 L 形 防浪堤(为透水堤),已建防浪堤有一定阻隔温排水影响的作用。 根据目前最新温排水数模报告,取水水温在防浪堤透水情况下的平均温升为1.77℃。对于TCC 工况,按最高自然水温 33.5℃加上该月最高温升 3.41℃并考虑 少量余量,按极端取水温度 37℃作为 TCC 工况时凝汽器进水温度进行校核计算。 沿海二期燃煤电厂场地标高与海平面标高相差较小,虹吸利用高度最大为 5.08m,尚未完全利用,因此,不需要凝汽器低位布置。沿海二期燃煤电厂直流 循环冷却水供水系统的推荐配置方案为: 供水系统配置方式:扩大单元制 供水系统循泵配置:单台机组配 2×50%循环水泵 主机凝汽器冷却面积:43000m2(单流程双背压凝汽器) 循环水干管管径:DN3800 循环水水温及主机背压: 年均计算水温、RO 工况下计算背压:29.47℃、6.40kPa。 极端最高计算水温、TCC 工况下计算背压:37.00℃、9.60kPa。 极端最高计算水温、TCC 工况下,采用两机三泵扩大单元制供水时计算背压:37.00℃、10.07kPa。 仅二期运行时,根据 PPA 取水温度 32.4℃加上最大温升 1.1℃,最高取水温度为 33.50℃时,以此计算掺混泵的配置为一机一泵,采用斜流泵,泵参数为:Q=5.46m3/s,H=13m,N=1000kW。建议对设置掺混泵后,循环水泵与掺混泵的前池、流道进行水力模型试验验证。若对防浪堤实施改造,使之不透水,则取水水 温在防浪堤不透水情况下的平均温升为 0.97℃,设计工况按已谈定的沿海二期燃 煤电厂凝汽器相关参数计算,背压由 6.40kPa 降为 6.13kPa,增加微增出力约 850kW,单台机组热耗变化为降低大约10kj/kW•h。按沿海二期燃煤电厂上网电 价 0.319元/kW 和年利用小时数 6750h,多发电全部售出计算,两台机组每年可 多售电约 366 万元。 为保证电厂冷端配置达到安全、节能和经济的目的,根据工程自然条件,在 保证满足机组运行考核条件及环保要求的条件下,对直流供水系统通过优化计算,选择出汽轮机冷端各主要参数经济合理的组合。即通过水力、热力和经济计算, 进行多方案的综合比较和优化,优选出对沿海二期燃煤电厂最节能和经济的凝汽 器面积、冷却倍率、循环水管管径组合方案。通过对直流循环冷却水供水系统高 程系统进行优化,推荐最优的循环水系统高程布置。

热源厂污染物排放治理论述

热源厂污染物排放治理论述 1.热源厂环境概况 根据热源厂厂址所在地区环境保护的需要,在厂区四周设有绿化带,在厂区围墙内侧、边角地带、道路两旁、建筑物周围空地,均栽植乔、灌木及种植草皮,在厂区中心广场重点绿化,修建花园式景点,创造优美环境,绿化覆盖率15%,使热源厂处于树木林立的花园之中,改善热源厂的工作环境。 2.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 2.1废气 2.2废水 (1)生产废水 生产废水为锅炉排污水及输煤系统冲洗废水直接进入冲灰水系统循环利用,化学水处理废液排水量为3m3/d。 (2)生活废水 厂区生活污水最大排放量约20m3/d,经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排入下水道。 2.3噪声 热源厂的主要噪声源为鼓风机、引风机和循环水泵。 3. 防治污染的初步方案及治理效果 3.1烟气排放治理 (1)烟气除尘和脱硫 有项目时,锅炉采用陶瓷多管-加湿式脱硫塔除尘脱硫,采用双碱法工艺,脱硫效率高于90%,除尘效率高于99.9%的布袋式除尘器,无项目时,小锅炉的热效率为75%,配的除尘脱硫一体的脱硫除尘设备,除尘效率为80%,脱硫效率为60%。 (4)输煤系统粉尘治理

为保护热源厂及周边的环境,煤储库及输煤皮带廊均采用全封闭式结构。在受煤坑、输煤转运站等有粉尘飞扬处,均设置袋式除尘器和喷雾洒水装置,防止粉尘扩散。 (5)烟囱 设置烟气连续自动分析记录装置,自动监视检测烟气中粉尘、碳/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 3.2废水排放治理 锅炉排污水经降温后排入除渣机用于排渣外,其余生产废水可用于厂区路面浇洒及绿化用水。含有一定的盐分的化学水处理废液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直接排放。 厂区生活污水排放经地埋式污水综合处理装置处理后排入下水道。 3.3灰渣综合利用 本项目除灰渣的方式采用机械除灰除渣,年排灰渣总量4.7×104t,锅炉排出的灰渣经全封闭式的除渣廊送至灰渣仓,灰渣仓采用全封闭式结构,贮存在灰渣仓内的灰渣由汽车运至厂外灰渣综合利用单位,用做建材的填加料等。 建设单位也可与外部灰渣综合利用单位签定灰渣供应的有关协议。由于灰渣被直接送往综合利用单位,可以取消贮灰场的征用占地及建设投资,既为高新区创造了环境效益,又为工厂获取了良好的经济利益,而且还提升了企业的社会形象。 本工程已经为取运灰渣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3.4噪声治理 热源厂的主要噪声源为鼓风机、引风机和循环水泵。治理措施为: (1)静闹分区 将噪声较高的工艺设备集中布置在同一个工艺房间内,如引风机间、鼓风机间和循环水泵间;而需要安静的值班室、化验室、办公室等远离高噪声房间,单独建在附属楼内,并将厂房基础脱开防止固体传声。 (2)吸声处理

热处理环境污染及其治理

热处理环境污染及其治理 2009-11-6 作者: 赵步青 关键字: 热处理,环境污染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民营热处理厂点象雨后春笋般一个个冒了出来。在浙江某个小镇,从事模具加工和模具热处理的有几十家;一些县市,有汽、摩配、泵业热处理厂点上百家;某一不太发达的小镇,几乎一半人家搞刀具加工制造;个别山区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形成一派炽热的热处理气氛。 热处理行业的发展举世瞩目,但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也有目共睹。不少民企老总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热处理废渣乱倒,废水横流,废气、浓烟、粉尘、噪声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稻花香里说丰收,听取蛙声一片”的景象已很少有。环境污染,城乡均受其害。 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把“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党章,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这是非常鼓舞人心的决策。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节能减排是硬任务,各级政府负总责”。经过国际金融风暴的洗礼,不景气的热处理厂点倒了不少,而专业化的热处理厂更加壮大,但对环境的污染依然不可小视。目前各级政府对热处理污染治理正初见成效,但还不尽如人意,仍需各方面齐抓共管,才能实现“碧水、蓝天、绿色”的环保要求。 一、热处理生产对环境的危害 热处理生产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废水、废气、废渣、噪声。人们习惯上称之为“城市四害”。 1. 废水 热处理废水大概有8~10种,归纳起来有钡盐废水、硝盐废水、含油酸碱废水。 (1)钡盐废水 主要来自盐浴热处理,高温炉成分为100%氯化钡,中温盐浴大多数单位为氯化钡和氯化钠的混合物,高速钢分级淬火低温盐浴配比为氯化钡∶氯化钾∶氯化钠=5∶3∶2(质量分数)。淬火后有残盐粘附在工件上要经热水或开水浸泡清洗,其废水中含有钡盐。不少企业对其不进行处理,而直接进入排水沟,最后流入江河湖海。有些企业为了掩人耳目,虽也有污水处理池,但只是偶尔向池内加一点硫酸钠,这不是达标排放,而且为应付环保部门检查用的。 (2)硝盐废水 其来源包括高速钢刀具回火、等温淬火、分级淬火等多方面。工序完工后清洗槽中都含有硝盐;合金钢淬火、回火用硝盐、防锈液用硝盐。这些清洗废水一般不经处理直接流出,主要的污染物有亚硝酸盐、矿物油、氯化钡、PH 、SS 、COD 。

高温废气治理

高温废气治理 高温废气治理 高温废气治理是目前环境保护和工业发展的热点之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温废气作为原材料加工、能源消耗等过程的副产物大量排放。高温废气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和大量热能资源,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能源浪费,因此高温废气治理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高温废气的成因及危害 1. 高温废气的成因高温废气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如工业炉窑的废气、发电厂燃煤锅炉排放的废气等;(2)有机物的热分解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如焚烧厂排放的废气、塑料加工、化工生产等;(3)工业过程中其他热源和能源的利用排放的高温废气。 2. 高温废气的危害(1)环境污染:高温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悬浮颗粒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直接排放会对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2)健康影响:高温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可通过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如引发呼吸系统疾病、损害免疫功能等。(3)能源浪费:高温废气中蕴含大量的热能,直接排放会造成能源的浪费。 二、高温废气治理的原则和方法

1. 高温废气治理的原则高温废气治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环保原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最大限度地降低废气的 排放浓度和排放量。(2)效益原则:通过治理措施,充分利 用高温废气中的热能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3)综合 原则: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高温废气的起源、成分、排放量等因素,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2. 高温废气治理的方法高温废气治理的方法多种多样, 常见的包括以下几种:(1)燃烧处理:通过合理的燃烧方式 和设备,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燃烧、分解,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量。(2)蓄热技术:通过蓄热设备,将高温废气中的 热能进行蓄热,在需要的时候进行利用,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3)吸附与吸附剂再生:利用吸附材料对废气中的有害物质 进行吸附,再经过吸附剂的再生,实现有害物质的去除和资源的回收利用。(4)冷凝回收:利用冷凝器对高温废气进行冷 凝处理,将废气中的热能转化为冷凝水和热能,实现能源的回收利用。 三、高温废气治理的应用案例 1. 炼钢炉废气治理对于炼钢炉的高温废气治理,可以采 用蓄热技术。将高温废气通过蓄热器进行热能蓄热,然后利用蓄热后的热能进行热水供应或发电,实现能源的回收利用。 2. 燃煤锅炉废气治理燃煤锅炉的高温废气中含有大量的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可以采用脱硫、脱硝技术进行治理。通过石灰石等吸附剂对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进行吸附,再进行吸附剂的再生,实现有害物质的去除和资源的回收利用。

水体污染与防治(一)

水体污染与防治(一) 1、水体的含义 水体是江河湖海、地下水、冰川等的总称,是被水复盖地段的自然综合体。它不仅包括水,还包括水中溶解物质、悬浮物、底泥、水生生物等。水与水体是两个紧密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从水体概念去研究水环境污染,才能得出全面、准确的认识。 水是自然界的基本要素,是人类和生物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但不是取之不尽的。人类能直接利用的水资源仅是只占全球总水储量中2.53%的淡水中的0.34%的江河湖泊及浅层地下水(表1)。我国的水资源分布具有地区、进程上的不均匀性,是水资源相对较少的国家。平均年降水深633毫米(全球800毫米,亚洲740毫米),多年平均年河川径流总量26600多亿立方,占世界第五位。人均占有水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河川年径流量的1/4。所以,防治水污染,就成为保护水资源一个重大课题。 2、水体的自净和水体污染 水在自然界中不断徨,从而不断面更替和获得自身净化。表1殖出了各种水体徨的更替期。水体中的污染物质经扩散、稀释、沉淀、氧化还原、分解等物理化学过程及微生物的分解、水生生物的吸收等作用后,浓度自然,就这就是水体的自净作用。这一过程还包括水中的一氧碳、硫化氢等气体向大气释放和空气中的氧、二氧化碳溶解于水的过程。水的自净与气象、水文、地质条件如降雨量、径流量、潮汐、水体更替周期有关。 表1 地球各种水体的循环更替期 排入水体的污染物质一旦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体恶化,达到了影响水体原有用途的程度,这时可以说,水被污染了。 3、水体中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 水全污染物可分为四大类: 1、无机无毒物:酸、碱、一般无机盐、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 2、无机有毒物:重金属、砷、氰化物、氟化物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