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性污染控制答案

物理性污染控制答案

【篇一:物理性污染控制习题答案第六章】

>第六章热污染及其控制

1.理解热环境的概念及其热量来源。

答:热环境又称环境热特性,是提供给人类生产、生活及生命活动

的生存空间的温度环境。

热量来源(1)自然热环境:主要热源是太阳

热特性取决于环境接收太阳辐射的情况;与环境中大气同地表间的

热交换有关;受气象条件的影响

(2)人工热环境:房屋、火炉、机械、化学等设施

人类为防御、缓和外界环境剧烈的热特性变化而创造的更适于生存

的热环境;人类的各种生产、生活和生命活动都是在人工热环境中

进行的。

2.简述热污染的概念和类型。

答: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中排放出的废热造成的环境热化,损害

环境质量,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一种增温效应。类型:水体热污染,来源为热电厂、核电站、钢铁厂的循环冷却系统排放热水;石油、化工、铸造、造纸等工业排放含大量废热的废水。

大气热污染,城市和工业大规模燃烧过程产生废热,高温产品、炉渣

和化学反应产生的废热等。

3.分析热污染的主要成因。

答:环境热污染主要由人类活动造成,主要成因是向环境释放热量;改变大气层组成和结构;改变地表形态来实践。

4. 热污染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答:主要危害有co2含量剧增,颗粒物大量增加,对流层水蒸气增多,平流层臭氧减少,植被破坏,下垫面改变,海洋面受热性质改变。导致威胁水生生物生存,加剧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流行性疾病,增加温室效应。

5.水体热污染通常发生在什么样的水体,最根本的控制措施是什么?答:水体升温,水中溶解氧降低,在0~40℃内温度每升高10℃,

水生生物的生化反应速率会增加1倍,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增强,导致水体缺氧加重。水体升温还可提高有毒物质的毒性以及水

生生物对有害物质的富集能力,改变鱼类的进食习性和繁殖状况等;热效力综合作用容易引起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死亡;温带地区废

热水扩散稀释较快,水体升温幅度相对较小;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夏季废热水扩散稀释较为困难,水温升高,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大。

防治措施:减少废热入水,废热综合利用,加强管理。

6. 什么是城市热岛效应,它是如何形成的?

答:在人口稠密、工业集中的城市地区,由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热

量与其他自然条件共同作用致使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郊区的现象。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

白天,在太阳辐射下构筑物表面迅速升温,积蓄大量热能并传递给

周围大气。夜晚向空气中辐射热量,使近地继续保持相对较高的温度。

由于建筑密集,地面长波辐射在建筑物表面多次反射,使得向宇宙

空间散失的热量大大减少,日落后降温也很缓慢。

7. 热岛强度的变化与那些因素有关?

答:引起城市热岛效应的原因:城市下垫面的变化,城市大气成分

的变化,人为热的释放。

8. 什么是温室效应,主要的温室气体有哪些?

答:温室效应是地球大气层的一种物理特性。温室气体:co2、ch4、co、cfcs、o3

9.温室效应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答:植被破坏,温室气体吸纳量降低,温室效应的加剧必然导致全

球变暖;气候变化确实已成为限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一)冰川消退,海平面上升

(二)气候带北移,引发生态问题

(三)加重区域性自然灾害

(四)危害人类健康

10.了解水体热污染的主要评价内容和控制标准。

答:评价内容:环境水温变化限制值,规定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

化限制值;最适温度制定的一项综合指标;

控制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周平均最大

温升≤1;周平均最大温降≤2。

用以确定由冷却水排放造成的水体热污染的控制标准。

计算式mwat?最适温度+uilt?最适温度

3

起始致死温度: 50%的驯化个体能够无限期存活下去的温度值,通

常以lt50表示。

最高致死温度:随驯化温度升高,lt50亦升高,当驯化温度升至一

定程度时lt50不再升高,此lt50值即最高致死温度。

最适温度:

最适宜鱼类生长的温度;

零净生长率温度和最适温度的平均值:

生长的最高周平均温度被认为很接近该平均值,因此在国内外将最

高周平均温度作为水体的评价标准。

11.掌握大气环境温度的表示方法及相应的测定方法。答:表示方法:有效温度(et);干-湿-黑球温度;操作温度(ot)

干球温度(t a)法:将水银温度计的水银球不加任何处理,直接放

置到环境中进行测量,即得到大气的温度,又称为气温。

湿球温度(t w)法:将水银温度计的水银球用湿纱布包裹起来,放

置到环境中进行测量,所测温度为饱和湿度下的大气温度。干球温

度与湿球温度的差值则反映了环境的湿度状况。

黑球温度(t g)法: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入一个直径为15cm、外

表面涂黑的空心铜球中心进行测量,所测温度可以反映出环境热辐

射的状况。

12.了解常用大气热环境评价标准及各自的使用范围。

答:(1)有效温度(et)相对湿度50%的假想封闭环境中相同作用的温度;用途:确定人的热舒适标准,指导室内热环境的设计。

(2)干-湿-黑球温度,作用:反映环境温度对人体生理影响的程度。(3)操作温度(ot)是平均辐射温度和空气温度关于各自对应的换

热系数的加

权平均值。

计算式ot?(ht?wa?hcta)(h??hc)(4)预测平均热反应指标(pmv) iso-7730标准《室中热环境pmv与ppd指标的确定及热舒适条件

的确定》中提出; pmv?[0.303exp(?0.036m)?0.0275]s计算式

(5)热平衡数(hb),表示显热散热占总产热量的比值;可以用

于普通热环境的客观评价;也可以作为pmv的一种简易计算方法;

计算式 33.5?[a?ta?(1?a)?twa]hb? m(icl?0.1)

hb包含了影响热舒适的5个基本参数:空气温度、平均辐射温度、

风速、活动量和服装热阻;

可用于对热环境进行客观评价,其值在0~1之间,值越高表示环境给人的热感觉越凉爽。

13. 热污染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主要有哪些?你认为还有什么更有效的措施。

【篇二:物理性污染控制各章节习题答案(全)】

>第一章略

第二章噪声污染及其控制

1. 什么是噪声?噪声对人的健康有什么危害?

答:从心理学出发,凡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称为噪声。

噪声是声的一种;具有声波的一切特性;主要来源于固体、液体、

气体的振动;产生噪声的物体或机械设备称为噪声源。

噪声的特点:局部性污染,不会造成区域或全球污染;噪声污染无

残余污染物,不会积累。噪声源停止运行后,污染即消失。声能再

利用价值不大,回收尚未被重视噪声对人的健康危害有:引起耳聋、诱发疾病、影响生活、影响工作。 2. 真空中能否传播声波?为什么?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为真空中不存在能够产生振动的弹

性介质。

3.可听声的频率范围为20~20000hz,试求出500 hz、5000 hz、10000 hz的声波波长。解:

,c=340m/s,

0.68m1 0.068m20.0034m310000

4. 声压增大为原来的两倍时,声压级提高多少分贝?解:

p2p

l?20lg, l?20lg?20lg

pppp

00

lll20lg26(db)ppp

p

20lg2p0

5.一声源放在刚性面上,若该声源向空间均匀辐射半球面波,计算

该声源的指向性指数

和指向性因数。解:

2si

q??半=全=2?2, di=10lgq?10lg2?3.01

i半2?r全

6.在一台机器半球辐射面上的5个测点,测得声压级如下表所示。

计算第5测点的指向性指数和指向性因数。

0.1lnpi

l?10lg(?10)?10lg(108.5?108.7?108.6?108.4?108.9)?86.6(db)pn5 i

1

0.1l

p0.1l?0.1lip2ppp0.1(89?86.6). 10?10?1.74

2i0.1lpp

p0

di?10lgq?10lg1.74?2.4

7.已知某声源均匀辐射球面波,在距声源4m处测得有效声压为

2pa,空气密度1.2kg/m3。。使计算测点处的声强、质点振动速度

有效值和声功率。

22ppd

vi??dc,

d?2,w?is,w?s?pus?pcu2s

ee0e?c?cs?t

00

解:

puu?,u?e?ce0

p2

2

i9.8?10?3(w/m2)

pp

u4.9?10?3m/s

e0w?is?9.8?10?3?4??42?1.97(w)

u

8.在半自由声场空间中离点声源2 m处测得声压的平均值为88 db,(1)求其声功率级和声功率;(2)求距声源5m处的声压级。解:(1)按球面波考虑

lp?li?lw?20lgr?11

lw?lp?20lgr?11?88?20lg2?11?105(db)w?w0?100.1lw?10?12?1 00.1?105?10?1.5?0.032(w)

(2) lp?lw?20lgr?11?105?20lg5?11?80(db)

9.已知空气密度?=1.21kg/m3、空气声速c=340m/s。若两不相干波在声场某点的声压幅

值分别为5pa 和4pa ,问在该点的总声压(有效声压)和平均声能

密度是多少?解:

p2?p2?p2?52?42?41(pa)a12

p??4.5(pa) ep22d1.46?10?4(w/m3)?c21.2?34020

10.在半自由声场中,一点声源辐射球面波。气温20℃、相对湿度20%。在距声源10m处,测得10000 hz的声压级为100 db,问100m处该频率的声压级为多少分贝?解:

r

l?l?20lg??r?r?100?20lg?0.0062?100?10?p2p121r10 1

=100-20lg10-0.0062?90=79.4(db)

11.某测点的背景噪声为65 db,周围有三台机器,单独工作时,在测点处测得的声压分别为70 db、76 db、78 db,试求这三台机器同时工作时,在测点的总声压级。解:

lpa1?10lg(100.1lp?100.1lpb)?10lg(100.1?70?100.1?65)?68.35(d b)lpa2?10lg(100.1lp?100.1lpb)?10lg(100.1?76?100.1?65)?75.64( db)lpa3?10lg(10

0.1lp

10

0.1lpb

)?10lg(10

0.1?78

10

0.1?65

)?77.78(db)

lp?10lg(100.1?77.78?100.1?75.64?100.1?68.35)?80.16(db)

12.某点附近有2台机器,当机器都未工作时,该点的声压级为50 db,若同时工作时,该点的声压级为60 db,若其中1台工作时,则该点的声压级为55 db,试求另1台机器单独工作时,该点的声压级为多少?解

lpa1?10lg(100.1lp?100.1lpb)?10lg(100.1?55?100.1?50)?53.35(d b)lpa2?10lg(100.1lp?100.1lpb)?10lg(100.1?60?100.1?53.35)?58. 94(db)

lp?10lg?10

i?1n

0.1lpi

10lg(109.81010.11010.31010.2109.9109.2108.0106.0) 108.1(db)

14.

某声压在指定测点处,测得治理前,后的声压级如表中所示。计算治理前后的总响度和

查图2-11响度指数解

倍频程f=0.3

治理前响度指数分别为 n1=18(sone),n2=50(sone),n3=55(sone),n4=50(sone),n5=30(sone)治理后

n1=10(sone),n2=23(sone),n3=29(sone),n4=23(sone),n5=22(sone)治理前总响度n前

=nmax?f(?ni?nmax)=55+0.3?(18+50+55+50+30-55)=99.4(sone) 治理后总响度n后

=nmax?f(?ni?nmax)=29+0.3?(10+23+29+23+22-29)=52.4(sone) n-n

响度下降百分率为 ?=前后?100%=?100%?47%

n99.4前

(1) lp?10lg?10

i?1n

0.1lpi

10lg(109109.7109.9108.3107.6106.5108.4107.2)101. 6(db)

查图2-12

(2) a计权后各中心频率声压值db(a)分别为:

90-26.2=63.8 97-16.1=80.9 99-8.6=90.4 83-3.2=79.8 76-0=76

65+1.2=66.2 84+1.0=85 72-1.1=70.9

lp?10lg?10

i?1n

0.1lpi

10lg(106.38108.09109.04107.98107.6106.62108.5107.

09)?92.3 db(a)

16.在铁路旁某处测得:当货车经过时,在2.5min内的平均声压级为72db;客车通过1.5min内的平均声压级为68db;无车通过时环境噪声约为60 db;该处白天12h内共有65列火车通过,其中货车45列、客车20列,计算该地点白天的等效连续声级。解

货车72db对应时间为2.5*45/60=1.875h 客车68db对应时间为1.5*20/60=0.5h 其余时间为12-1.875-0.5=9.625h

0.1l?n?

ail?10lg??10?ti??10lg?1.875?100.1?72?0.5?100.1?68?9.625?1 00.1?60?

eq?i?1?

10lg1.875107.20.5106.89.625106.065.5(db)

12?

7.4+0.31.96+3.8+5.5+7.4+6.6+3.4+1.99-7.4=14.38(sone)

nt=nmax?f(?ni?nmax)

ln?40?10lg2n?40?33.22lgn?40?33.22lg14.38?78.47(phon)

19.甲在82 db(a)的噪声下工作8h;乙在81 db(a)的噪声下工

作2h;在84 db(a)的噪声下工作4h,在86db(a)的噪声下工

作2h,问谁受到的危害大?解

乙接受的等效声级为

l?10lg?2?108.1?4?108.4?2?108.6??84.1db(a)

eqa?8?

甲为82db(a),所以乙的危害大。

20.某工人在91 db(a)下工作1h;在90db(a)下工作3h;在

86 db(a)下工作2h,其余时间在78 db(a)以下工作。计算等

效连续a声级。

l?10lg?1?109.1?3?109?

2?108.6?2?107.8??88.1db(a)

eqa?8?

ld?10lg?3?105.0?6?105.4?2?105.1?5?104.9??51.9db(a)

【篇三: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期末考试试题库(带答案)】

期末考试试题卷(a)

适用班级:考试日期时间: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物理物理性污染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 人耳对声音强度的感觉并不正比于强度的绝对值,而更接近正比

于其____________。

3. 噪声是指人们不需要的声音,噪声可能是由____________产生的,也可能是由____________形成。

4.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对于噪声普查应采取____________。

5. 城市环境噪声按噪声源的特点分类,可分为四大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6. 根据振动的性质及其传播的途径,振动的控制方法可归纳为三大

类别:减少振动源的扰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7. 在实际工作中常把声源简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三种。

8.在声学实验中,有两种特殊的实验室,分别为、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甲地区白天的等效a声级为60db,夜间为50db;乙地区白天

的等效a声级为64db,夜间为45 db,()的环境对人们的影响更大。

a甲地区 b乙地区 c甲地区=乙地区 d无法比较

2. 大多数实际声源的噪声是()。

a宽频噪声 b纯音 c窄频噪声d无法测定

3. 如果在房间的内壁饰以吸声材料或安装吸声结构,或在房间悬挂

一些空间吸声体,吸收掉一部分(),则室内的噪声就会降低。

a直达声b混响声 c宽频声 d低频声

4. 下列不能产生电磁辐射污染的是()。

a电热毯b热导效应 c跑步机 d闪电

5. 厚度和密度影响超细玻璃棉的吸声系数,随着厚度增加,中低频

吸声系数显著()。

a增加 b降低c不变 d无法判断

6. 人们简单地用“响”与“不响”来描述声波的强度,但这一描述与声

波的强度又不完全等同,人耳对声波的响度感觉还与声波的()有关。

a平面波b球面波 c频率 d频谱

7. 夏天400c空气中的声速比冬天00c()。

A快B慢C相等D缺少数据,无法比较

8.飞机在空中飞行时,在它的前后、左右、上下各方向等距离处测得的声压级是()的。

a相同 b不同c无法判断 d前后相等,左右和上下不等

9.大量的统计资料表明,噪声级在()db以下,方能保证人们长期工作不致耳聋。

a60b70 c80 d90

10.下列不属于环境噪声标准的是()。

a产品噪声标准b环境质量标准 c噪声排放标准 d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吸声量不仅和房间建筑材料的声学性质有关,还和房间壁面面积有关。

2.一列平面波在传播过程中,横坐标不同的质点,位相一定不同。 3.普通的加气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吸声材料。

4.当受声点足够远时,可以把声源视为点声源。

5.隔声量的定义为墙或间壁一面的入射声功率级与另一面的投射声功率级之差。

6.合理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是有效控制交通噪声的措施之一。

7.对室内声源进行分析,当受声点离声源很近时,室内声源以混响声为主。

8.一般来说,阻性消声器具有良好的中高频消声性能,对低频消声性能较差。

9.雨、雪、雾等对声波的散射会引起声能的衰减很大。

10.根据声波传播时波阵面的形状不同可将声波分成平面声波、球面声波和棱面声波等类型。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噪声的危害分类?

2.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衰减包括哪些?

3.多孔性吸声材料的吸声机理。

4.如何做好城市规划与噪声控制。

五、计算题(共40分)

1.个声音各自在空间某点的声压级为70db,75db和65db,求该点的总声压级。(5分)

2.在半自由声场空间中离点声源2m处测得声压级的平均值为

85db,求其声功率级和距声源10m远处的声压级。

(10分)

3.某一工作人员环境暴露噪声93db计2h,90db计2h,96分贝

计1h,试求其噪声暴露率,是否符合现有工厂企业噪声卫生标准?

车间内部允许噪声级(允许噪声级/db和每个工作日噪声暴露时间/h)为90db允许时间为8h,93db允许时间为4h,96db允许时间为2

小时。(

4.某车间地面中心处有一声源,已知500hz的声功率级为90db,

该频率的房间常数为50m2,求距声源10m处值声压级。(5分)

6.在车间内设臵一声屏障,设声源在屏障中心后1m,接受点在屏

障中心前1.5m,已知屏障的高度和长度分别为2m和3m,假设声

源可以看作点声源,位于室内中央,距地面1m,1khz时的声功率

为106db,求声屏障的插入损失。(10分)

洛阳理工学院 / 学年第学期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期末考试试题

答案

适用班级:考试日期时间: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噪声污染、电磁辐射污染、热污染、放射性污染、光污染

2.对数值

3.自然现象、人们活动

4.网格测量法

5.工业生产噪声、交通运输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

6.防止共振、采用隔振技术

7.点声源、线声源、面声源

8.消声室、混响室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5 b a b b a 6-10 c a b c d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噪声对听力的损伤(2)噪声对睡眠的干扰(3)噪声对人

体的生理影响(4)噪声对语言交谈和通讯联络的干扰(5)特强噪

声对仪器设备和建筑结构的危害

2.这些衰减通常包括(1)声能随距离的发散传播引起的衰减(2)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3)地面吸收引起的衰减

(4)屏障引起的衰减(5)气象条件引起的衰减

3.(1)多孔性吸声材料具有无数细微孔隙,(2)当声波入射到

材料表面时,一部分在材料表面反射,一部分透入材料内部进行传播,(3)在传播过程中,引起孔隙中的空气运动,与形成孔隙的固

体筋络发生摩擦,(4)由于粘滞性和热传导效应,(5)将声能转

化为热能而耗散掉。

4.(1)居住区规划进行噪声控制a居住区中道路网的规划b工业

区远离居住区c居住区中人口控制规划(2)道路交通噪声控制a低

噪声测量b道路设计c合理城市规划(答满5分,漏答一个扣1分)五、计算题(共40分)

1.个声音各自在空间某点的声压级为70db,75db和65db,求该

点的总声压级。(5分)

n 0.1l解法一:对n个声源 lpt?10lg(?10pi)

i?1 ?lpt?10lg(100.1?70?100.1?75?100.1?65)?76.51(db) 解法二:lpt?lp1??l?l(lp1?lp2)

lp1?75dblp2?70db

lp1?lp2?5db查表?l?1.2db lpt?lp1??l?75?1.2?76.2(db)

lp1?76.2dblp2?65db

lp1?lp2?11.2db?10db,lp2对总声压级的贡献可以忽

略。 ?lpt?76.2(db)

评分标准(公式1分,带入数据1分,单位1分,结果1分)

2.在半自由声场空间中离点声源2m处测得声压级的平均值为

85db,求其声功率级、声功率和距声源10m远处的声压级。(10分)

isi—— a?8.1i??0.086 ss2(4?3?5?3?4?5)i

i

评分标准(公式1分,带入数据1分,单位1分,结果1分)

6.在车间内设臵一声屏障,设声源在屏障中心后1m,接受点在屏

障中心前1.5m,已知屏障的高度和长度分别为2m和3m,假设声

源可以看作点声源,位于室内中央,距地面1m,1khz旒的壠劃率

个004d@,求声屏障的插入损失。(10分)

1so1o1psp2so2o2psp

3so3o3psp23

sp?2.5m,so11.41m,o1p?1.80m

so2?so3??1.80m,o2p?o3p??2.12m

1?so1?o1p?sp?1.41?1.80?2.50?0.71m

231.802.122.501.42m

c340??0.34mf1000

2?2?2?0.712?1.42n1?1??4.18n2?n3?2??8.35?0.34?0.34??

il?aoctbar??10lg[??10lg[111??]3?20n13?20n23?20n3111??]3? 20?4.183?20?8.353?20?8.35?16.32(db)

评分标准(绘图2分,声程差2分,菲涅尔数2分,波长1分,插入损失3分)

洛阳理工学院 / 学年第学期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期末考试试题卷(a)

适用班级:考试日期时间:

六、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物理物理性污染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 人耳对声音强度的感觉并不正比于强度的绝对值,而更接近正比于其____________。

3. 噪声是指人们不需要的声音,噪声可能是由____________产生的,也可能是由____________形成。

4. 声能密度为____________。

5. 城市环境噪声按噪声源的特点分类,可分为四大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6. 根据振动的性质及其传播的途径,振动的控制方法可归纳为三大类别:减少振动源的扰动、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7.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经常把声源简化为二类声源,即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8. 谱分析仪一般具有三种选择功能,可以把噪声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七、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按噪声产生的机理,可分为:机械噪声、()、电磁噪声。

a振动噪声 b工业噪声c空气动力性噪声d褐噪声。

2. 大多数实际声源的噪声是()。

a宽频噪声 b纯音 c窄频噪声d无法测定

3. 如果在房间的内壁饰以吸声材料或安装吸声结构,或在房间悬挂一些空间吸声体,吸收掉一部分(),则室内的噪声就会降低。

a直达声b混响声 c宽频声 d低频声

4. 墙根(远离墙角)处声源的指向性因数q= ()。

a1 b2 c 4d8

5. 厚度和密度影响超细玻璃棉的吸声系数,随着厚度增加,中低频吸声系数显著()。

a增加 b降低c不变 d无法判断

6. 人们简单地用“响”与“不响”来描述声波的强度,但这一描述与声波的强度又不完全等同,人耳对声波的响度感觉还与声波的()有关。

a平面波b球面波 c频率d频谱

7. 夏天400c空气中的声速比冬天00c()。

A快B慢C相等D缺少数据,无法比较

8.消声器的性能评价,可分为: d 、空气动力性能、结构性能、经济性能四个方面。

a吸声性能b隔声性能 c隔振性能 d声学性能。

9.大量的统计资料表明,噪声级在()db以下,方能保证人们长期工作不致耳聋。

a60 b70 c80 d90

10.下列不属于环境噪声标准的是()。

a产品噪声标准b环境质量标准 c噪声排放标准 d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

八、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双层隔墙的隔声量一定大于单层隔墙的隔声量。

2.如果隔振设施设计不合理,有可能放大振动的干扰,乃至发生共振。

3.孔吸声材料一般对中高频声波具有良好的吸声效果。

4.噪声对人的干扰程度的评价涉及到心理因素,一般认为,低频噪声比同样响的高频噪声更“吵闹”。

5.声在传播过程中将产生反射、折射和衍射等现象,但不会在传播过程中引起衰减。

6.合理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是有效控制交通噪声的措施之一。

7.对室内声源进行分析,当受声点离声源很近时,室内声源以混响声为主。

8.一般来说,阻性消声器具有良好的中高频消声性能,对低频消声性能较差。

9.雨、雪、雾等对声波的散射会引起声能的衰减。

10.在隔声间内,门窗的设计并不重要。

九、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噪声的危害分类?

2.什么是响度?响度是如何定义的?

3.多孔性吸声材料的吸声机理。

4.环境声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方面。

一〇、计算题(共40分)

1.个声音各自在空间某点的声压级为72db,73db和65db,求该

点的总声压级。(5分)

2.在半自由声场空间中离点声源2m处测得声压级的平均值为

80db,求其声功率级和距声源10m远处的声压级。(10分)

3.某一工作人员环境暴露噪声93db计2h,90db计2h,96分贝

计1h,试求其噪声暴露率,是否符合现有工厂企业噪声卫生标准?

车间内部允许噪声级(允许噪声级/db和每个工作日噪声暴露时间/h)为90db允许时间为8h,93db允许时间为4h,96db允许时间为2

小时。(5分)

4.某车间地面中心处有一声源,已知500hz的声功率级为95db,

该频率的房间常数为50m2,求距声源10m处值声压级。(10分)

洛阳理工学院 / 学年第学期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期末考试试题

答案

适用班级:考试日期时间:

一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噪声污染、电磁辐射污染、热污染、放射性污染、光污染

2.对数值

3.自然现象、人们活动

4.单位体积内的声能量成为声能密度

5.工业生产噪声、交通运输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

6.防止共振、采用隔振技术

8.倍频程、1/2倍频程、1/3倍频程

一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5 c a b c a 6-10 c a d c d

一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一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噪声对听力的损伤(2)噪声对睡眠的干扰(3)噪声对人

体的生理影响(4)噪声对语言交谈和通讯联络的干扰(5)特强噪

声对仪器设备和建筑结构的危害

2.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为了定量地描述声音的轻或响的程度,通

常采用响度级这一参量。当某一频率的纯音和1000hz的纯音听起来

同样响时,这时1000hz纯音的声压级就定义为该待定纯音的响度级。 (响度:与主观的感觉轻响程度成正比的参量,符号n,单位为song。其定义为正常听者判断一个声音比响度及为 40phon参考声

强响的倍数,规定响度级为40phon时响度为1sone)

3.(1)多孔性吸声材料具有无数细微孔隙,(2)当声波入射到

材料表面时,一部分在材料表面反射,一部分透入材料内部进行传播,(3)在传播过程中,引起孔隙中的空气运动,与形成孔隙的固

体筋络发生摩擦,(4)由于粘滞性和热传导效应,(5)将声能转

化为热能而耗散掉。

4.研究声音产生、传播和接受,及其对人体产生的生理、心理效应;研究声环境质量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控制和改善声环境质量的

技术和管理措施。

(大致可概括为噪声污染的规律、噪声评价方法和标准,噪声控制

技术、噪声测试技术和仪器,噪声对人体的影响和危害等方面)

(答满5分,漏答一个扣1分)

一五、计算题(共40分)

1.个声音各自在空间某点的声压级为72db,73db和65db,求该

点的总声压级。(5分)

n 0.1l lpt?10lg(?10pi) i?1

lpt10lg(100.172100.173100.165)75.90(db)

评分标准(公式2分,带入数据1分,单位1分,结果1分)

2.在半自由声场空间中离点声源2m处测得声压级的平均值为

80db,求其声功率级、声功率和距声源10m远处的声压级。(10分)

物理性污染控制各章节习题答案(供参考)

物理性污染控制习题答案 第二章噪声污染及其控制 1. 什么是噪声?噪声对人的健康有什么危害? 答:从心理学出发,凡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称为噪声。 噪声是声的一种;具有声波的一切特性;主要来源于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产生噪声的物体或机械设备称为噪声源。 噪声的特点:局部性污染,不会造成区域或全球污染;噪声污染无残余污染物,不会积累。 噪声源停止运行后,污染即消失。声能再利用价值不大,回收尚未被重视 噪声对人的健康危害有:引起耳聋、诱发疾病、影响生活、影响工作。 2. 真空中能否传播声波?为什么? 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为真空中不存在能够产生振动的弹性介质。 3.可听声的频率范围为20~20000Hz ,试求出500 Hz 、5000 Hz 、10000 Hz 的声波波长。 解: 4. 声压增大为原来的两倍时,声压级提高多少分贝? 解: 5.一声源放在刚性面上,若该声源向空间均匀辐射半球面波,计算该声源的指向性指数 和指向性因数。 解: 6.在一台机器半球辐射面上的5个测点,测得声压级如下表所示。计算第5测点的指向 0.18.58.78.68.48.91110lg(10)10lg (1010101010)86.6()51 0.110 220.10.10.1(8986.6)01010 1.7420.110 20 10lg 10lg1.74 2.4 L n pi L dB p n i L p L L I p p p p I L p p p DI Q θθθ==++++=∑=--=========. 7.已知某声源均匀辐射球面波,在距声源4m 处测得有效声压为2Pa ,空气密度1.23/kg m 。。使计算测点处的声强、质点振动速度有效值和声功率。

物理性污染控制各章节习题答案(全)

物理性污染控制习题答案 第一章略 第二章噪声污染及其控制 1. 什么是噪声噪声对人的健康有什么危害 答:从心理学出发,凡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称为噪声。 噪声是声的一种;具有声波的一切特性;主要来源于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产生噪声的物体或机械设备称为噪声源。 噪声的特点:局部性污染,不会造成区域或全球污染;噪声污染无残余污染物,不会积累。 & 噪声源停止运行后,污染即消失。声能再利用价值不大,回收尚未被重视 噪声对人的健康危害有:引起耳聋、诱发疾病、影响生活、影响工作。 2. 真空中能否传播声波为什么 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为真空中不存在能够产生振动的弹性介质。 3.可听声的频率范围为20~20000Hz,试求出500 Hz 、5000 Hz 、10000 Hz 的声波波长。 解: , c=340m/s, 3400.6815003400.06825000 3400.0034310000 c f m m m λλλλ======= 4. 声压增大为原来的两倍时,声压级提高多少分贝 ] 解: 2'20lg , 20lg 20lg 20lg 200 0'20lg 26()p p p e e e L L p p p p p L L L dB p p p ===+?=-== 5.一声源放在刚性面上,若该声源向空间均匀辐射半球面波,计算该声源的指向性指数 和指向性因数。 解: 22S 4==2 DI=10lg 10lg 2 3.01W S 2S W S I r Q Q I r θππ=====半全,半全

6.在一台机器半球辐射面上的5个测点,测得声压级如下表所示。计算第5测点的指向 0.18.58.78.68.48.91110lg(10)10lg (1010101010)86.6() 5 1 0.110 220.10.10.1(8986.6)01010 1.7420.11020 10lg 10lg1.74 2.4 L n pi L dB p n i L p L L I p p p p I L p p p DI Q θθθ==++++=∑=--=========. 7.已知某声源均匀辐射球面波,在距声源4m 处测得有效声压为2Pa ,空气密度3/kg m 。。使计算测点处的声强、质点振动速度有效值和声功率。 解: 22 22,,, 000,0 p p D V e e I Dc D W IS W S p u S p cu S e e e c c S t p u e u u e e c ρρρ=======?== 2 33223229.810(/)1.23400 2 4.910/1.234009.81044 1.97() p e I W m c p u p e u m s e c W IS W ρρπ---===??====-=-=-??==???= 8.在半自由声场空间中离点声源2 m 处测得声压的平均值为88 dB ,(1)求其声功率级和声功率;(2)求距声源5m 处的声压级。 < 解: (1) 按球面波考虑

物理性污染控制各章节习题答案(全)

物理性污染控制习题答案 第一章略 第二章噪声污染及其控制 1. 什么是噪声?噪声对人的健康有什么危害? 答:从心理学出发,凡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称为噪声。 噪声是声的一种;具有声波的一切特性;主要来源于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产生噪声的物体或机械设备称为噪声源。 噪声的特点:局部性污染,不会造成区域或全球污染;噪声污染无残余污染物,不会积累。 噪声源停止运行后,污染即消失。声能再利用价值不大,回收尚未被重视 噪声对人的健康危害有:引起耳聋、诱发疾病、影响生活、影响工作。 2. 真空中能否传播声波?为什么? 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为真空中不存在能够产生振动的弹性介质。 3.可听声的频率范围为20~20000Hz ,试求出500 Hz 、5000 Hz 、10000 Hz 的声波波长。 解: , c=340m/s, 3400.6815003400.06825000 3400.0034310000 c f m m m λλλλ======= 4. 声压增大为原来的两倍时,声压级提高多少分贝? 解: 2'20lg , 20lg 20lg 20lg 200 0'20lg 26()p p p e e e L L p p p p p L L L dB p p p ===+∆=-== 5.一声源放在刚性面上,若该声源向空间均匀辐射半球面波,计算该声源的指向性指数 和指向性因数。 解: 22S 4==2 DI=10lg 10lg 2 3.01W S 2S W S I r Q Q I r θππ=====半全,半全 6.在一台机器半球辐射面上的5个测点,测得声压级如下表所示。计算第5测点的指向性指数和指向性因数。

物理性污染控制各章节习题答案(供参考)

物理性污染控制习题答案 第二章噪声污染及其控制 1. 什么是噪声?噪声对人的健康有什么危害? 答:从心理学出发,凡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称为噪声。 噪声是声的一种;具有声波的一切特性;主要来源于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产生噪声的物体或机械设备称为噪声源。 噪声的特点:局部性污染,不会造成区域或全球污染;噪声污染无残余污染物,不会积累。 噪声源停止运行后,污染即消失。声能再利用价值不大,回收尚未被重视 噪声对人的健康危害有:引起耳聋、诱发疾病、影响生活、影响工作。 2. 真空中能否传播声波?为什么? 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为真空中不存在能够产生振动的弹性介质。 3.可听声的频率范围为20~20000Hz ,试求出500 Hz 、5000 Hz 、10000 Hz 的声波波长。 解: , c=340m/s, 3400.6815003400.06825000 3400.0034310000 c f m m m λλλλ======= 4. 声压增大为原来的两倍时,声压级提高多少分贝? 解: 2'20lg , 20lg 20lg 20lg 200 0'20lg 26()p p p e e e L L p p p p p L L L dB p p p ===+∆=-== 5.一声源放在刚性面上,若该声源向空间均匀辐射半球面波,计算该声源的指向性指数 和指向性因数。 解: 22S 4==2 DI=10lg 10lg 2 3.01W S 2S W S I r Q Q I r θππ=====半全,半全 6.在一台机器半球辐射面上的5个测点,测得声压级如下表所示。计算第5测点的指向

(完整版)物理性污染控制习题答案解析第三章

物理性污染控制习题答案 第三章振动污染及其控制 1.什么是振动污染?振动污染具有什么特征? 答:振动污染:振动超过一定的界限,从而对人体的健康和设施产生损害,对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形成干扰,或使机器、设备和仪表不能正常工作 振动污染的特点 主观性: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的感觉公害。 局部性:仅涉及振动源邻近的地区。 瞬时性:是瞬时性能量污染,在环境中无残余污染物,不积累。振源停止,污染即消失。 2. 振动污染的来源及其影响 答:振动污染的来源于自然振动和人为振动 自然振源由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现象引起。 自然振动带来的灾害难以避免,只能加强预报减少损失。 人为振源主要包括(一)工厂振动源(二)工程振动源(三)道路交通振动源(四)低频空气振动源。 振动对生理的影响主要是损伤人的机体; 振动对心理的影响主要是心理上会产生不愉快、烦躁、不可忍受等各种反应;振动对工作效率的影响主要是振动可使视力减退,使人反应滞后,影响语言交谈,复杂工作的错误率上升等; 振动对构筑物的影响主要是振动导致构筑物破坏。 3. 简谐振动系统具有哪些性质? 答:简谐振动是最简单的周期振动 定义:某个物理量(位移、速度或加速度)按时间的正弦或余弦规律变化的振动。简谐振动系统性质:(一)自由振动(二)受迫振动(三)振动体与共振 4. 共振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有何危害?如何防止? 答:共振现象产生是激振力受到过滤乃至变形,某些成分被突出、扩大后传递,大多数场合存在若干种形式的共振现象。 危害是共振引起的扩大。 共振现象的主要形式有4种 (1)包括基础在内的机器质量和支承基础的支承弹簧引发的力的传递即为共振。(2)激振力传递过程中,可能发生因地质构造引起地基共振的现象。 (3)从受振(即受损方)还须考虑与振源同样的机械或建筑及其支承引起的共振。 (4)当机械或建筑的部分或部件的固有频率与传递来的激振力频率一致时,就会强烈共振。 防止共振主要方法:(1)改变机器的转速或改换机型来改变振动的频率; (2)将振动源安装在非刚性的基础上以降低共振响应; (3)用粘贴弹性高阻尼结构材料来增加一些波壳机体或仪器仪表的阻尼,以增加能量散逸,降低其振幅; (4)改变设施的结构和总体尺寸或采取局部加强法来改变结构的固有频率。5.沿地面传递的波动具有什么特点?

物理性污染控制课后习题答案

物理性污染控制课后习题答案 1、86.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 A.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铜的密度是9×103kg/m3,表示1m3铜的质量为9×103kg(正确答案) C.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D.密度不同的两个实心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 2、7.舞龙舞狮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舞龙舞狮过程中,往往用敲锣和击鼓来助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 A.锣鼓声响起时远近不同的观众都能听到,说明声音传播不需要时间 B.越用力敲击锣面,锣面振动幅度会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C.人们能区分锣声和鼓声,主要是它们的音色不同(正确答案) D.围观的一些小孩捂住耳朵,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对一定质量的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压强一定增大 B.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正确答案) C.压强增大,体积一定减小 D.吸收热量,可能使分子热运动加剧、气体体积增大(正确答案)关于物体的内能·温度和分子的平均动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日晷是利用影子的位置变化来计时的,它的主要原理是光的反射[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日晷利用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5、4.子弹以速度v从枪口射出,v指瞬时速度.[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6、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次声波和超声波的频率超过了人耳的听觉范围 7、3.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时,路程和位移的大小相等,且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8、重100N的物体放在地面上,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一定为100N [判断题] *

物理性污染控制答案

物理性污染控制答案 【篇一:物理性污染控制习题答案第六章】 >第六章热污染及其控制 1.理解热环境的概念及其热量来源。 答:热环境又称环境热特性,是提供给人类生产、生活及生命活动 的生存空间的温度环境。 热量来源(1)自然热环境:主要热源是太阳 热特性取决于环境接收太阳辐射的情况;与环境中大气同地表间的 热交换有关;受气象条件的影响 (2)人工热环境:房屋、火炉、机械、化学等设施 人类为防御、缓和外界环境剧烈的热特性变化而创造的更适于生存 的热环境;人类的各种生产、生活和生命活动都是在人工热环境中 进行的。 2.简述热污染的概念和类型。 答: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中排放出的废热造成的环境热化,损害 环境质量,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一种增温效应。类型:水体热污染,来源为热电厂、核电站、钢铁厂的循环冷却系统排放热水;石油、化工、铸造、造纸等工业排放含大量废热的废水。 大气热污染,城市和工业大规模燃烧过程产生废热,高温产品、炉渣 和化学反应产生的废热等。 3.分析热污染的主要成因。 答:环境热污染主要由人类活动造成,主要成因是向环境释放热量;改变大气层组成和结构;改变地表形态来实践。 4. 热污染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答:主要危害有co2含量剧增,颗粒物大量增加,对流层水蒸气增多,平流层臭氧减少,植被破坏,下垫面改变,海洋面受热性质改变。导致威胁水生生物生存,加剧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流行性疾病,增加温室效应。 5.水体热污染通常发生在什么样的水体,最根本的控制措施是什么?答:水体升温,水中溶解氧降低,在0~40℃内温度每升高10℃, 水生生物的生化反应速率会增加1倍,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增强,导致水体缺氧加重。水体升温还可提高有毒物质的毒性以及水 生生物对有害物质的富集能力,改变鱼类的进食习性和繁殖状况等;热效力综合作用容易引起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死亡;温带地区废

物理性污染控制习题答案第五章

物理性污染控制习题答案 第五章放射性污染及其控制 1. 环境中放射性的来源主要有哪些? 答:(1)天然辐射源(天然本底辐射)包括宇宙辐射,地球内放射性物质,人体 内放射性物质。 (2)人工辐射源包括核试验放射性污染,核能、放射性同位素生产,核材料贮 存、运输,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核设施退役。 2.辐射对人体的作用和危害是什么? 答:辐射对人体的作用有(1)躯体效应:辐照对受照者本身的有害效应;是由 于人体普通细胞受损引起的;只影响到受照者个人本身。 (2) 遗传效应:辐射引起人体细胞内的基因突变;是生殖细胞受损伤引起的有 害效应;影响到受照者后代的身体缺陷。 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有(1)急性放射病: 由大剂量急性照射引起,多为意外核事故、核战争造成。 主要是慢性放射病和长期小剂量照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多属于随机效应。 慢性放射病是由于多次照射、长期累积的结果。危害取决于受辐射时间和辐射量 (2)远期影响 主要是慢性放射病和长期小剂量照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多属于随机效应。 慢性放射病是由于多次照射、长期累积的结果。危害取决于受辐射时间和辐射量。 3. 照射量、吸收剂量、剂量当量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照射量定义:表示γ或X 射线在空气中产生电离能力大小的辐射量。 吸收剂量定义:单位质量受照物质中所吸收的平均辐射能量。 剂量当量定义:组织内某一点的剂量当量H = DQN 4. 有效剂量、集体有效剂量、待积剂量当量这些概念的引入是为了什么目的? 答:有效剂量当量定义:受照器官和组织的总危险度按有效剂量当量计算。 HE=∑WTHT 一次大的放射性实践或放射性事故,会涉及许多人,因此采用集体剂量当量定量 表示一次放射性实践对社会总的危害。 集体有效剂量定义:量度某一人群所受的辐射照射,则按集体有效剂量计算,即 待积剂量当量 定义:单次摄入某种放射性核素后,在50年期间该组织或器官所 接受的总剂量当量,即 9. 什么是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说明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的特征。 答:随机性效应:是指发生概率(而非其严重程度)与剂量大小有关的效应。这 种效应没有阈值。 特点: 通过减少剂量的方法虽能降低其发生率,但不能完全避免。“线性”、 “无阈” 确定性效应: 是一种有“阈值”的效应。 特点:只要将剂量限制在其阈值以下,效应就不会发生。有“阈值” m dQ X d =m d D d ε=() 50,T S H U SEE S T =→i i i S E N =⋅∑

物理性污染控制_江苏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物理性污染控制_江苏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1.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特性是高频声吸收效果好,()声吸收效果差。 参考答案: 低频 2.通常,吸声材料的平均吸声系数在0.2以上,理想的吸声材料其平均吸声系 数要超过()。 参考答案: 0.5 3.电子仪器测得的声压是()。 参考答案: 有效声压 4.大多数实际声源的噪声是()。 参考答案: 宽频噪声 5.对室内声源进行分析,当受声点离声源很近时,室内声源以混响声为主。 参考答案: 错误 6.共振式消声器是一种()消声器。

参考答案: 抗性 7.如果在房间的内壁饰以吸声材料或安装吸声结构,或在房间悬挂一些空间吸 声体,吸收掉一部分混响声,则室内的噪声就会()。 参考答案: 降低 8.针对噪声源的控制包括以下手段() 参考答案: 改进机械设计_改进生产工艺_提高加工装配精度_加强行政管理 9.混响时间是指室内声场达到稳态后,声源停止发声,室内声能密度衰减到原 来的百万分之一,即声压级衰减()dB所需要的时间。 参考答案: 60 10.隔声构件的隔声能力只能用隔声量来表征。 参考答案: 错误 11.隔振就是就是将声源与结构之间形成弹性连接,实际上振动不可能完全隔绝, 故通常也称为减振。 参考答案: 正确

12.光污染按照光波波长分为可见光污染、红外线污染和紫外线污染等。 参考答案: 正确 13.人耳对声音强度的感觉并不正比于强度的绝对值,而更接近正比于其()。 参考答案: 对数值 14.下列哪种减振器可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使用()。 参考答案: 钢弹簧减振器 15.隔振系统真正起隔振作用是在振动传递系数()。 参考答案: 大于1 16.常用的隔振材料包括()。 参考答案: 橡胶_软木_玻璃纤维 17.通常在振动设备下安装(),如隔振弹簧、橡胶垫等,使设备和基础间的 刚性连接变成弹性支撑。

物理性污染控制答案2

1.物理性污染的特点为局部性和无后效性。声波的基本物理 量包括:频率、波长和声速。 2.具有相同频率、相同振动方向和固定相位差的声波称为相干 波。 3.吸声控制能使室内噪声降低约3-5 dB(A),使噪声严重的车 间降噪6-10 dB(A)。 4.室内声场按声场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由声 源直接到达听者的直达声场,是自由声场;另一部分是经过壁面一次或多次反射的混响声场。 5.孔隙对隔声的影响,与隔声墙板的厚度有关,墙板越厚,孔 隙对隔声性能的影响越小。 6.一个有源控制系统包括两个部分:控制器和电声部分。 7.振动污染源可分为自然振源和人为振源。 8.当激振力的频率与机械或构筑物的固有频率一致时,就会发生 共振。 9.一般在坚硬的基础上存在表面层时,瑞利波的速度受到频率的 影响,那么这种现象称为频散。 10.以场源为零点或中心,在1/6波长范围之内的区域称为近区 场。 11.电场的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的振幅相等,而相位相差90°或 270°时为圆极化波。 12.埋置接地铜板分为竖立埋、横立埋和平埋三种。 13.电离辐射对人体辐射的生物效应可分为躯体效应和遗传效 应。 14.放射性寿命长短的区分按半衰期30年为限。 15.光环境包括室内光环境和室外光环境。 16.放射性废气中主要的挥发性放射性核素碘同位素采用活性炭 吸附器进行处理。 1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人为造成 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周平均最大温升≤1 ;周平均最大温降≤2 。 1.列声波始终以相反相位到达,两列相干波声波减弱,这种现象 称为干涉现象;驻波是其特例。 2.当声场处于稳态时,若生源停止发声,室内声能密度逐渐减弱, 直至完全消失的过程称为混响过程。 3.在声源与接收点之间设置挡板,阻断_直达声_的传播,这样的 结构叫隔声屏或声屏障。 4.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这两种系统的控制器分别由模拟电路 和数字电路组成。 5.道路交通振动源主要是铁路振源和公路振源。 6.公害振动发生的主频率范围大约为1-100 HZ。 7.电磁场源可以分为自然电磁场源和人工电磁场源。 8.若通过导体的是直流电,相应产生的磁场是恒定的,若通过 导体的是交流电,则产生的磁场是变化的。 9.电场的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的相位相同或相反时为直线极化 波。 10.滤波器是由电阻、电容和电感组成的一种网络器件。 11.放射性活度表示在单位时间内放射性原子核所发生的核转变 数。 12.常用的固化方法有水泥固化、沥青固化、塑料固化和玻璃 固化等。 13.放射性固体可分为湿固体和干固体两大类。 14.热污染分为水体热污染和大气热污染。 15.影响地球接受太阳辐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地壳以外的 大气层,二是地表形态。 16.由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热量与其他自然条件共同作用致使城 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郊区,称为城市热岛效应。 17.目前国际上一般将光污染分为三类:白亮污染、人工白昼 和彩光污染。 1.噪声控制方法总体上分为阻性和抗性两种。 2.两个以上正弦波叠加后形成的新波称为复合正弦波。 3.声波在空气中是以纵波的形式传播的,在固体和液体中既可能 是纵波也可能是横波。 4.无外力作用的振动称为自由振动。 5.能吸收消耗一定声能的材料称为吸声材料,其吸声能力的大 小通常用系数α表示。 6.吸声处理中常采用吸声结构,常用的吸声结构有_薄板共振_ 吸声结构、_穿孔板共振_吸声结构与_微穿孔板_吸声结构。 7.振动可分为稳态振动和冲击振动两种类型。 8.阻尼层的特性一般用材料的损耗因子来衡量。 9.常用的阻尼减振方法有自由阻尼层处理和约束阻尼层处理 两种。 10.地铁振动在土壤介质传播中获得的衰减由阻尼衰减和辐射 衰减两部分组成。 11.静止电荷周围的电场称为静电场,运动电荷周围的电场为 动电场。 12.电场的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的振幅相位都不相等时为椭圆极 化波。 13.环境中放射性的来源分天然辐射源和人工辐射源。 14.放射性核素长半衰期大于100 天。 15.放射性污染可分为机械沾污、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16.热污染是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中排放出的废热造成的环境 热化,损坏环境质量,进而又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一种增温 效应。 17.人工光源就其发光原理可归纳为热辐射光源、气体放电光 源和其他光源。 18.表示光的基本物理量有光通量、发光强度、照度和亮度等。 1.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 2.在声波传播方向上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平均声能 量,称为声强。 3.吸声是通过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来降低噪声的技术。 4.单层匀质墙隔声的频率特性曲线的三个部分分别为:_刚度与 阻尼控制区_、_质量控制区_、_吻合效应区_。 5.适当的隔声措施有隔声墙、隔声屏障、隔声罩、隔声间,一般

15春西交《物理性污染控制》在线作业答案

15春西交《物理性污染控制》在线作业 答案 西交《物理性污染控制》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30道试题,共60分。) 1.评价放射性核素排放到环境后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其主要内容是估算关键居民组中的个人平均接受的()负荷,并与相应的剂量限值作比较 A.有效剂量当量和总剂量当量 B.总剂量当量和剂量当量 C.有效剂量当量和剂量当量 D.有效剂量当量和平均剂量当量 正确答案:C 2.《作业场所超高频辐射卫生标准》(GB 1043-1989)中规定作业场所超高频辐射(30-300Hz)的容许限值及测试方法,当脉冲波,每日辐射时间分别为8h和4h,容许电场强度分别为()A。10V/m和15V/m B。9V/m和15V/m C。10V/m和14V/m D。9V/m和14V/m 正确答案:C

3.将声信号(声压)转化为电信号(电压)的换能元件是() A.传声器 B.衰减器 C.指示器 D.放大器 正确答案:A 4.声级计读数直接给出(),测量范围大约为20~130dB A.声压级 B.声压 C.压强 D.电压 正确答案:A 5.空气动力性噪声按照发声机理可以分为喷射噪声、旋转气流噪声、燃烧噪声和()A.燃烧吼声 B.涡流噪声 C.电磁噪声 D.振荡噪声 正确答案:B 6.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城郊区域环境噪声测量应选在无雨、无雪、风力小于4级天气条件下进行 B.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测量时,测点应选在两路口之间,路边人行道上,离车行道的路沿20cm处,离路口应大于50cm C.铁路边界噪声测量中,铁路边界指距离铁路外侧轨道中心线50m处 D.机场周围飞机噪声测量应满足无雨、无雪,地面上10m 高处的风速不大于5m/s,相对湿度为30%~90%的气候条件正确答案:C 7.波长为750-1300nm的红外线对眼角膜的透过率较高,可形成眼底视网膜的伤害,尤其是()邻近的红外线,可使眼的前部介质(角膜、晶体等)不受损伤而间接形成眼底视网膜的烧伤 A。1200nm B。1100nm C。1000nm D。900nm 正确答案:B 8.()已经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和绝大多数国家噪声标准中的主要指标,实际工作中,人们也常用它来评价噪声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 37201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5小题,1-30题为单选,31-45题为多选) 1. 传声介质的质点振动方向和声波传播方向相同的波称为( ) A.纵波 B.横波 C.相干波 D.不相干波 参考答案:A 2. 传声介质的质点振动方向和声波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的波称为( ) A.纵波 B.横波 C. 相干波 D. 不相干波 参考答案:B 3. 波阵面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称为( ) A.纵波 B.横波 C. 球面声波 D. 平面声波 参考答案:D 4. 在声波传播方向上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平均声能量,称为( ) A.声压 B.声强 C. 声波 D. 声功率 参考答案:B 5. 下列哪项不属于声波的类型( ) A.平面波 B.球面波 C.柱面波 D.相干波 参考答案:D 6. 如果室内各处的声压级几乎相等,声能密度也处处相等,那么这样的声场叫做( ) A.自由声场 B.半自由声场 C. 扩散声场 D. 其它 参考答案:C 7. 两列波频率、振动方向相同且具有恒定相位差的声波,合成声仍是同一频率的振动,在空间 某一些位置的振动始终加强,在另一些位置的振动始终减弱,这种现象称为声波的( ) A.衍射现象 B.干涉现象 C. 散射现象 D. 其它 参考答案:B 8. 空气分子转动或振动时存在固有频率,当声波的频率接近这些频率时要发生能量交换。能量 交换的过程都有滞后现象,这种现象称为( )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 复习题

9. 声波入射会引起墙板弯曲振动,若入射声波的波长在墙板上的投影恰好等于墙板的固有弯曲波 长,墙板弯曲波振动的振幅达到最大,会导致向墙板另一侧辐射声波,此时墙板的隔声量明 显下降,这种现象为( ) A.空气吸收 B.吻合效应 C. 弛豫吸收 D. 经典吸收 参考答案:B 10. 对各个频率的声音作试听比较,以频率为横坐标,声压级为纵坐标,得到的响度相同的等值 线, 通常称为( ) A.等响曲线 B.噪声标准(NC )曲线 C.线状谱 D.更佳噪声标准曲线(PNC ) 参考答案:A 11. 任一个物理量在某一定值附近作周期性的变化均称为( ) A.振动 B.波动 C.跳动 D.振荡 参考答案:A 12. 物体运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或角位移)按余弦(或正弦)规律随时间变化称作( ) A.振动 B.阻尼振动 C.简谐振动 D.受迫振动 参考答案:C 13. 当振动物体不受任何阻力的影响,只在回复力作用下作振动时,称为( )B A.阻尼振动 B.无阻尼自由振动 C. 简谐振动 D. 受迫振动 参考答案:B 14. 在回复力和阻力作用下的振动称为( ) A.阻尼振动 B.无阻尼自由振动 C. 简谐振动 D. 受迫振动 参考答案:A 15. 物体在周期性外力持续作用下发生的振动称为( ) A.阻尼振动 B.无阻尼自由振动 C. 简谐振动 D. 受迫振动 参考答案:D 16. 针对职业照射,在8h 工作期间内,任意连续6min 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 )应小于() A.空气吸收 C. 弛豫吸收 参考答案:C B. 经典吸收 D. 其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