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包装验证报告

产品包装验证报告
产品包装验证报告

产品包装验证报告

文件编号:

拟制日期年月日审核日期年月日批准日期年月日版号生效日期年月日

有限公司

产品包装材料验证报告

一、总则

1 包装材料的要求

依据:YY/T0681.1、YY/T0313 、YZB/国《体》产品注册标准。

用作制造XXXX的包装材料原料是原始材料,应有原料的来源,明确其历史和可追溯性,并受到控制,以确保成品始终能满足要求。 2 包装材料的设计必须在满足原定用途的条件下,既能够确保内包装材料的符合性,又把对使用者或患者的安全造成危害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程度。

2.1 包装材料与XXXX的相容性(即包装与医疗器材相互无不良影响):主要考虑的有:包装材料的安全性毒性的要求,拟包装的医疗器械的大小和形状,对物理和其它防护的要求,医疗器械对特殊危险例如辐射、湿气、机械性撞击,静电放射的敏感性。 2.2 包装材料与标识方式的相容性:标识方法必须对包装材料与采用的灭菌过程的相容性无不良影响,印刷或书写所采用的油墨不会转移到XXXX产品上,也不会和包装材料起反应而影响包装材料的效用,也不会变色而使标识变的模糊不清,对固定在包装材料表面的标识,其附着方式必须能耐受灭菌过程的使用及制造厂规定的贮存和运输条件。

3 包装材料能够提供对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的防护。 3.1包装材料在使用场所与使用者撕开包装取出使用时的要求相容性(例如无菌的开封)。

3(2 在使用条件下,在灭菌前、中、后,包装材料不可释放已知是有毒的,其数量足以对健康危害的物质。

3.3无菌状态的保持:(即从其产品灭菌后,成为无菌之时起,直至规定的失效日期或使用时止),包装完整性及包装材料的微生物阻隔特性。

3.4 材料的毒性检测。

二、包装完整性试验报告

1 试验目的

对XXXX的包装系统,按照YY/T0681.1、YY/T0313 和“包装完整性试验方案”进行包装完整性验证,来评价包装系统的符合性。 2 试验样品:XXXX产品及其包装

3 试验依据:YY/T0681.1、YY/T0313 、YZB/国0 《XXXX》产品注册标准。

4 试验项目

a) 单包装初始污染菌;

b) 单包装阻菌性(不透气性);

C) 单包装材料的细胞毒性。

5 试验结论

按“包装完整性验证方案”对所有项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全部合格。

6 验证和试验小组成员:

7 试验日期:

8 附件

附件A 单包装初始污染菌试验报告;

附件B 单包装阻菌性(不透气性)试验报告;

附件C 单包装材料的毒性检测报告;

附件A

单包装初始污染菌试验报告

A1 试验项目

单包装初始污染菌

A2 试验方法

A2.1 样品制备

在10万级洁净条件下,脱去单包装的外包装物,取出单包装10只,置于密封的无菌容器内,作为试验样品待用。

A2.2 供试液制备

在无菌条件下,将灭菌的浸有氯化钠溶液的棉拭子在单包装内壁

2涂抹120cm,然后放在试管内充分振荡待用。

A2.3 试验方法

a) 用灭菌操作技术,将供试液置于Φ90mm的培养皿内各1ml,共10只,再注入约45?的营养琼脂培养基约15ml,混匀,待凝固后,在37?的恒温箱中,放置培养48h。

b) 取出后,每平皿以总计细菌菌落,以两平皿为1组取平均值。

C) 试验数据分析计算

将每样取5份平均样,按以下公式计算菌数:

平均菌落数×稀释后倍数菌数/每件次(或g)=

件次或重量(g)

若每组平皿平均菌数?10cfu,则判供试品合格。

若每组平皿平均菌数,10cfu,则判供试品不合格。

A2.4 试验结果

每组平均数?10cfu。

A3 结论

在本研究条件下,供试样品初始污染菌试验合格。

测试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批准人: 日期:

产品初始污染菌检测记录

产品名称 XXXX产品初包装型号规格 5g 取样数量 10支取样人检验目的单包装初始污染菌检验日期编号检验记录检验结果检验结论

1 正常 0 合格

正常 2 0 合格

正常 3 0 合格

正常 4 0 合格

正常 5 0 合格

正常 6 0 合格

正常 7 0 合格

正常 8 0 合格

正常 9 0 合格

正常 10 0 合格备注:

检验人: 复核人:

附录B

单包装阻菌性(不透气性)试验报告

B1 试验项目

单包装封口的阻菌性(不透气性)。

B2 试验方法

按SOP运行机器,待机工作正常后,选择如下温度点进行热封。热封后的封口处应平整,密封良好。

每个温度点热合10个样品。

温度点现象

60? 有较大裂口

65? 有较小裂口

70? 外观无明显裂口但是稍微有力封口处即裂开

75? 热合较好

80? 热合较好

85? 热合较好

90? 热合处有较轻微的融化现象测量者: 复核者:

验证结果:

根据上述结果,我们认为75—85?的温度区间符合生产工艺要求。

并且,我公司将按照上述封口工艺进行封口的样品进行单包装的

封口剥离检测,检测结果为:

序号最大力(N) 断裂位移(mm) 标距(mm)

1 6.335 21.5588 30.0000

2 6.516 25.449

3 30.0000

3 4.75

4 23.5809 30.0000

4 6.194 21.9649 30.0000

5 6.512 25.1070 30.0000

6 4.668 21.065

7 30.0000

7 3.217 5.6918 30.0000

8 3.672 19.7099 30.0000

9 3.428 20.7733 30.0000 10 4.766 21.8670 30.0000 最大值 6.516 25.449 30.000 最小值 3.217 5.692 30.000 平均值 5.008 20.677 30.000

检测结论为:符合要求。

同时,我公司将实时老化的产品(含包装)进行送第三方苏州大学卫生与环境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进行单包装的封口剥离强度试验,其按照《ASTM F88-09》的方法要求,采用电脑拉力试验机,对封口的剥离强度进行试验性检测,结果为: 样品号最大剥离强度(Ibs/in) 破坏方式

1 1.83 粘附分离

2 2.08 粘附分离

3 1.10 粘附分离

4 1.72 粘附分离

5 1.79 粘附分离

6 1.5

7 粘附分离

7 1.75 粘附分离

8 1.51 粘附分离

9 1.49 粘附分离

10 1.94 粘附分离

11 2.17 粘附分离

12 1.42 粘附分离

13 1.90 粘附分离

平均值 1.71?0.29 /

具体见《检测报告》。

阻菌性试验(琼脂接触攻击试验)

A. 样品名称:XXXX产品及其包装

B. 批号: 规格:

测试依据:参照供方检测报告方法

试验方法:

1、细菌准备:取粘质沙雷氏菌株—接种环,接种于营养肉汤培养基中,35?C

培养24h备用。

2、将已灭菌的包装材料放于净化工作台内。以无菌操作取样一块,小心贴于

营养琼脂平板表面,然后用无菌吸管取粘质沙雷氏菌液1ML(内含5.6X10 cfu/ml ), 滴于包装材料上, 防止菌液延渗或滴漏至包装材料边缘。盖上平板,放35? 培养

24h 观察平板上生长物情况。

结果:

经培养,包装材料与培养基接触的底部未见粘质沙雷氏菌生长。结论:

经检测,微小粘质沙雷氏菌不能穿透包装材料。提示包装材料可以阻菌。

实验人: 审核人: 日期:

另外,我公司将实时老化的产品(含包装)进行送第三方苏州大学卫生与环境技

术研究所检测中心进行琼脂接触攻击试验(阻菌性试验),其按照《DIN 58953-

6:2010》的方法要求,对琼脂接触攻击进行试验性检测,结果为: 样品号结果

1 --

2 --

3 --

4 --

5 --

阴性对照 --

阳性对照,

注:“,”表示有菌生长;“--” 表示无菌生长。

经培养,5个血琼脂平板菌未发现无菌生长。

检测结论:

经检测,本次试验结果可以接受。

具体见《检测报告》。

并且,我公司将实时老化的产品(含包装)进行送第三方苏州大学卫生与环境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进行无菌检测,其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的要求,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第三代进行阳性对照,检测结果为:

取样培养基培养温培养阳性阴性对阳性比例度天数个数照对照 1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 30-35? 14 0 - , 1 改良马丁培养基 23-28? 14 0 - ,结论:

样品经实时老化保存135天后,经检测仍保持无菌状态,提示该产品包装材料性能和密封性能均良好。亦表明,该产品及包装在普通环境下可保存60个月。

具体见《检测报告》。

附件C

我公司于2012年4月16日将生产批号为20111201的“XXXX”产品的内包装送至上海生物材料研究测试中心进行检测,检测项目为:“细胞毒性试验”。检验依据为:GB/T16886.5-2003,检测结果为:细胞相对增殖率为96%。

检测结论:细胞毒性反应为1级。

具体见附件:检测报告编号(12)沪生研发字第370号。

三、渗漏性试验

1.样品名称: XXXX产品包装(特卫强透析纸)

规格

测试依据:按EN868-1附录F的方法

试验方法:

取10个产品包装,从底部中间切开,丢弃产品,然后用滴管吸取试验液(0.15%的若丹明B、0.15%的表面活性剂、5%的丙醇和94.7%的蒸馏水),分别对包装材料封口部位滴入1-5滴试验液,确保每个密封均湿润,放置样品15分钟,以密封处没有颜料渗入为合格。结果:

对10个产品包装封底部,经颜料试验,未发现颜料渗入。结论:

经检测,包装材料的封口部位,性能良好,无颜料渗入。

实验人: 审核人: 日期:

同时,我公司将实时老化的产品(含包装)进行送第三方苏州大学卫生与环境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进行染料渗漏试验,其按照《ASTM

F1929-98》的方法要求,对染料渗漏进行试验性检测,结果为:

样品号染料渗漏试验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注:“,”表示发生渗漏;“--” 表示未发生渗漏

检测结论:

经检测,包装材料的封口部位,性能良好,无渗漏和剥离情况。

具体见《检测报告 SDWH-2011-21896》。

四、包装堆码设计验证

1 运输包装设计的依据

1.1 GB/T 6543-2008《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单瓦楞纸箱》;

GB/T 6544-2008《瓦楞纸板》

1.2各产品的灭菌单包装/中包装的尺寸和重量及产品运输综合环境。 2 选材

2.1 种类:按GB/T 6543-2008表1,根据内装物最大质量和最大综合尺寸,和预计的储运流通环境条件(本产品,运输批量较小,大中城市相对集中,流通环境较好)选择2类双瓦楞纸箱。 2.2材质:本公司的外包装纸箱采用了双瓦楞纸箱。它的耐压强度较高,承载能力强,弹性好,形状恢复力强,粘接强度和胶黏剂用量适中,在制楞过程中瓦楞不易磨损,芯纸的瓦楞楞峰较少被压溃,是目前广泛采用的愣形。本公司外包装的瓦楞纸板采用AB型组合愣形。外层为B型,抗冲击性能好,平压强度较高,印刷性能较好。而里层为A型,垂直耐压性能好,具有很好的缓冲性能,AB型的组合能够很好的保护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伤。

2.3瓦楞纸板材质:最小综合定量580g/?,本公司用的瓦楞纸箱包装件的质量如下:

根据瓦楞纸箱供货商给出,瓦楞纸箱的抗压强度为1000N, 根据瓦楞

H,h纸箱的抗压强度的计算公式: P,K,G,9.8h

P,h1000,3501)XXXX的堆码高度: H,,h,,350,2135mmK,G,9.82,10,9.8 则XXXX外包装堆码层数

H2135 n,,,6.1h350

结论:根据以上计算结果,确定XXXX产品的运输包装堆码层数极限为5箱,

这是安全保险的,因此,本公司选择的外包装能够保证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确保产品在运输后的完整。。

五、外包装箱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1 检验项目

1.1箱承压强度

1.2耐冲击强度

2检验方法

3 样品制备

随机抽取XXXX产品外包箱5只,待用。

4 试验参数设置

4.1箱承压强度:20Kg,25Kg;

4.2耐冲击强度:自由跌落高度H?2.5m;

4.3跌落次数:不少于5次。

5 检验方法:

5.1包装箱抗压试验,将包装箱相关数据代入下式,并计算所得结果:

H,h P=K?G h?s

2式中:P=抗压强度值(kgf/cm) 强度系数K值

k=强度系数贮存期小于30天 K=1.6 G=瓦楞纸箱所装袋货物重量(kg)贮存期30天,100天 K=1.65 H=堆码高度cm 贮存期100天以上 K=2 h=箱高 cm

2 S=箱底面积cm

5.2包培箱耐冲击强度:在装箱条件下,自由落体,跌落高度?2.5m时,连续5次跌落试验,内装物无撒漏。

6检验结果:

6.1装箱抗压强度最高为25Kg时,样箱无损坏现象。 6.2自由落体高度为3m,连续跌落7次后,包装箱无破损,内装物无撒漏。

7 结果

根据上述结果外箱抗压强度试验合格:

测试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产品包装规范范本

产品包装规范 编号: 1、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产品包装作业的运作,保证产品能满足环境试验的要求,保护产品在运输中不受破坏,特制定本规范。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包装作业之运作,主要是针对纸箱包装件的质量标准给予合理规范。 3、内容 3.1包装准备 3.1.1 产品准备 产品应是经检验合格可以出货的产品。 3.1.2 材料准备 以本规范之要求准备相应的包装材料 3.2 包装基本要求 3.2.1 为了保护产品之塑料、金属等基本面免受破坏、划伤,产品外层应使用热缩膜或包装塑胶袋进行单独包装 3.2.2 为了缓冲产品在运输中产生的冲力,要对产品进行加强保护,填塞产品与产品之间的缝隙、产品与内(外)包装之间的缝隙、内包装盒与外包装箱之间的缝隙。对于一些运输较远的产品,应在外包装箱与内包装盒之间铺垫防震材料。 3.2.3 在满足3.2.1要求与3.2.2要求后可按照客户包装要求进行包装 4、包装材料 4.1热缩膜 4.1.1 热缩膜的宽度为130mm和160mm两种规格,单层厚度要求0.025mm,材质为PVC 4.2 纸箱、纸盒 4.2.1 纸箱采用外购件,检查纸箱时应注意各面均应使用厚度大于6mm的双层瓦楞加强牛皮纸,外观尺寸应符合要求。 4.2.2 纸盒采用外购件,检查纸盒时应注意各面均应使用厚度大于2mm的细瓦楞

复350克灰底白板纸,外观尺寸应符合要求。 4.3 透明胶带 4.3.1 透明胶带的规格为50mm±2mm,厚度为0.03mm~0.04mm。 4.3.2 透明胶带的材料为OPP。 4.4 塑料打包带 4.4.1 打包带的材质为PP,颜色为白色。 4.4.2 打包带的规格为宽11mm~13mm,厚度0.8mm~1.0mm。 4.4.3 打包带的抗拉力至少达到130KG。 4.5 泡沫纸 4.5.1 泡沫纸单层厚度要达到5mm 5、包装流程 5.1 封塑、装盒 5.1.1 对于电源类的模块产品以及信号类产品,对每个产品使用热缩膜进行包装,防止运输过程中由于摩擦而损坏产品的塑料、金属表面。对于防雷箱产品应首先使用泡沫纸将其内部空间进行填塞,以防止运输途中的震动对其内部防雷器所造成的损伤。再将防雷箱放入塑胶袋中封装,封装时各面应平整。 5.1.2 将塑封好的电源类模块产品及信号类产品装入相应的产品包装盒中,可一只盒子装入多个产品,若产品装入后于包装盒之间有较大缝隙(缝隙超过5mm)的地方,应使用泡沫纸进行填塞。 5.2 装箱、封箱 5.2.1用透明胶带将纸箱箱底的中缝处封牢,表面平整,再将包装盒依次正确放入包装纸箱内,然后将箱盖中缝用透明胶带封牢,封箱胶带切口要平整,封箱胶带要完全与纸箱粘在一起,若有不平之处要用手将其抹平。纸箱超高允许公差为+5mm/-5mm,超高多余5mm则应将多余产品重新装入新箱,如超高多余-5mm 则内包装盒与外包装箱之间缝隙应用泡沫纸填塞紧密(塑封好的防雷箱装入外包装箱时,四周应使用泡沫纸填塞)。 5.2.2 对于需远距离运输的产品,应在包装外箱内部四周使用泡沫纸进行铺垫后再放入产品包装盒,以减少剧烈震动对产品所产生的影响。 5.3 贴纸

新产品测试流程图

新产品内部测试工作程序 1 目的 内部测试是公司为分析、评价、验证新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其作用是通过对测试结果的统计分析,对产品的性能指标、环境适应性以及产品的可靠性进行评价,找出其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原则上未经测试课测试的产品和程序不能出厂。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新产品的内部测试工作。 3 职责 新产品内部测试工作由测试课承担并负责实施。 4 工作程序 内部测试工作流程图见附图 4.1提出测试任务 测试申请由产品经理或研发提出,需填写《产品内部测试申请表》(见表1)。测试课按测试申请表完成测试任务,测试申请表勾选的技术资料需一并提供。 4.2 提供测试项目 产品经理或研发提供测试项目和测试要求及指标,研发需提供自测报告。 4.3 测试方案设计 根据产品开发目标、目的和指标,参考有关国家标准和企业产品标准(技术条件)及其他有关背景资料,进行测试方案设计,其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大项: a) 明确测试目的 b)确定测试项目及要求 c) 安排测试顺序 d) 确定测试条件 e)确定测试方法及参数测试方法 f)确定测试设备和试验测试仪器 g) 确定数据处理方法

4.4实施测试 按测试计划进行测试,若与计划项目有变化则在报告中说明。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应详细做好测试记录。 4.5 测试数据的分析处理 测试完成后,测试人员应给出测试结论。 4.6测试结论试验报告的编写 按测试报告模板编写测试报告。 4.6.1 测试结论 测试结论是将样机内部测试数据与测试规格对照后所得出的合格与否结论,测试结论应明确地表明样机各项指标达标项和未达标项并将指标不合格项逐条列出。包括: a) 反映产品外观、结构等质量状况的测试结果 b) 反映产品性能指标等内在质量测试结果 c) 产品在极限的情况下的适应性和自我保护性能 4.7测试报告审批 测试报告需经测试课人员确认,测试课课长审核,然后给到产品经理审批,依据样机内部测试情况,做出样机是否通过内部测试决定,并发布测试报告。 4.8注意事项 4.8.1 以验证产品的设计质量为目标,从公司现有条件及经济性、实用性考虑选取测试项目。 4.8.2 采用的测试条件尽可能模拟现场使用条件,现场试验可以是用户使用的实际情况反映,也可以在生产装配现场进行。 4.8.3 选择的测试数量要得到保证。 4.8.4为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必须对测试方案和计划作周密而实际的安排,对测试工具与测试仪器也应有一定的精确度要求。 4.8.5可靠性试验原则上选择功能试验和环境试验合格后的产品进行,样机进行可靠性试验后,应对失效或接近失效的元器件进行更换,并经检验才能对样机处理。 4.8.6 测试课在测试过程中缺少测试仪器和资料的由测试申请人提供。 附图内部测试工作流程图

产品包装上的各种认证标志含义

产品包装上的各种认证标志含义 几乎所有名牌产品的包装上都印有不同的认证标志,可见认证已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认证是由第三方经授权的独立的权威机构根据相关的国家或国际法规标准,对生产厂家的产品或生产体系进行检测与监督,并就通过与否签发检测报告与证书的过程。如果取得认证,也就说明产品质量符合了国家或国际标准。 早在18世纪中叶就有了产品认证的雏形,当时只是一些自发的民间机构对产品实行检验。时至今日,认证已发展成为一种国家保护消费者利益,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商家建立市场信誉的有力措施。认证已被全球采用,世界各发达和相对发达的国家都已建立了独立的认证体系。 CCIB安全认证标志 CCIB是中国商检的英文缩写。CCIB安全认证标志的字体和外圈印刷为黄色,英文字母S是英语Sa fe ty的缩写,表示“安全”。 CCIB安全认证标志应当加附在进口商品或其包装袋、盒、瓶、听等小包装的明显部位。对某些商品,经批准后可直接印制或模压在有关商品或其小包装上。 目前使用的CCIB安全认证标志是由国家检验检疫机构采用高新技术统一印制的,具有防伪的特点,消费者只要用手轻刮“CCIB”中的“I”字母,就会显出一行小“CCIB”字样。值得注意的是,CCIB安全认证标志是由出口国生产厂家或公司,向我国国家检验检疫机构进口商品质量许可制度审查部门申请,经商检权威检验专家对样品检验和对生产厂家检测条件进行严格审查,合格并获得“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证书”后,才被授权使用的。它是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加附在产品上,而不是在商品入关开箱检验时加附的。另外,CCIB安全认证标志具有一次性粘贴加附的特点,如将其撕下,整个标志将残缺并很难再用。

产品保质期测试验证操作指引修订稿

产品保质期测试验证操 作指引

产品保质期测试验证操作指引 1目的 规范我司新产品保质期的确定,保证食品于货架期内的有效食用质素及卫生安全. 2范围 轻工业部规定除外的我司所有新产品的保质期制定 3职责 3.1生产部–严格按照产品工艺制作并提供新产品保质期测试所需样本. 3.2品管部 3.2.1负责新产品测式样本的抽取及标识,同时按保质期测试之相应贮存条件进 行存放并作好记录. 3.2.2 负责新产品测试样品的微生物及理化相关项目检测并作好记录. 3.2.3 负责新产品测试样品的定期感官判定并作好记录. 3.2.4 根据新产品项目检测及感官判定结果制定其相应保质期限. 4工作程序 4.1微生物及理化相关检测 4.1.1检测项目: 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金葡,沙门,志贺氏,油脂产品的酸价,过氧化 值等 4.1.2测试方法: 食品保质期加速测试方法(ASLT) 4.1.3. ASLT测试原理: 4.1.3.1利用化学动力学来量化外来因素如温度、湿度、气压和光照等对变质 反应的影响力。通过控制食品处于一个或多个外在因素高于正常水平的环境中,变质的速度将加快或加速,在短于正常时间内就可判定产品是否变质。 因为影响变质的外在因素是可以量化的,而加速的程度也可以计算得到,因此可以推算到产品在正常储存条件下实际的储存期。 4.1.3.2在给定的条件下,产品质量的衰退与时间成反比例。温差为10°C的两 个任意温度下的储存期的比率Q10=温度为T时的储存期 / 温度为(T+10°C)时的储存期,对储存期有极大的影响,通常来说,罐头食品的Q10为~4,脱水产品为~10;冷冻产品为3~40。

产品风险分析及评估表

****有限公司 产品风险分析及评估表 ***公司坐落于*****工业园内,由******投资组建。主要产品:**生产、坚果(油炸、烘烤等)、饮料生产及糖果、罐头、调味品、米面制品的分装和包装。公司有多年糖粒、礼品包装类产品经验,客户遍布世界各地,销售网络完善、稳定。 一、产品原材料风险分析及控制 公司坚果主要原料是国外进口腰果、国内有CIQ认证企业生产的花生等;饮料主要原料是白砂糖、糖浆、进口香精、色素等;其他食品类以进口预包装产品为主,主要是调料、糖果(糖果、巧克力、彩糖)、固体饮料(咖啡、可可粉、茶)、米面制品(饼干、蛋糕粉、面条、大米)、彩盐、风味油醋、橄榄、脱水蔬菜、果酱、酱类等小包装食品。公司产品首先从原料的来源和使用上确保符合食品安全,其次原料主要来自国内及国外有资质的合格供应商和国外客供原料。而且我们在选择供应商时是很谨慎的,所有供应商都

要有正规的生产资质和正规的质量保证体系。同时我们也不定期的通过不同方式来评估我们的供应商,以确保我们采购的原料是安全的,从原料上杜绝引入风险的因素。并且我们有严格的进料检测程序,保证我们的使用的原辅材料全部合格。 二、加工产品的风险分析及控制 1.公司**的生产工艺流程总体如下 原料的验收→储藏→挑选(固体筛分)→配料→***→灌装→包膜→包装→装箱→储存→发货。 2.公司坚果的生产工艺流程总体如下 原料的验收→储藏→油炸或烘烤→调味→抽真空包装→装箱→储存→发货。 3.公司饮料生产及糖果、罐头、调味品面制品分装包装的工艺流程总体如下 原料的验收→储藏→挑选(包括筛分等)→(杀菌)→过金探(液体通过过滤网)→分装→组装→成品→储藏→运输。 生产过程中主要存在的是外来异物风险和微生物增长,我们通过严格的控制原材料的

-临床评价报告模板

临床评价报告模板 一同品种医疗器械判定 申报产品与某产品(注册证号:)基本原理、结构组成、与患者接触材料、生产工艺、安全性评价、符合的国家/行业标准、预期用途等方面完全相同,仅在a,b和c三项上略项有区别,但这些区别更有利于操作者的操作,不对产品的安全有效性产生不利影响,属于同品种医疗器械。对比信息见附件 附件1 同品种医疗器械对比表

二评价路径

申报产品与对比产品在基本原理、结构组成、与患者接触材料、生产工艺、安全性评价、符合的国家/行业标准、预期用途等方面完全相同,二者属于同品种医疗器械,二者的差异(a,b和c三项)以非临床研究资料证明不对产品的安全有效性产生不利影响,并收集到足够的对比产品**临床文献、投诉和不良事件数据、临床风险相关的纠正措施数据和中国人群数据,以证明同品种产品的临床性能和安全性;最后根据《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的要求形成《**临床评价报告》,完成临床评价。 三分析评价 3.1 申报产品与同品种医疗器械相同 如表1、表2所述,两产品在基本原理、结构组成、生产工艺、与人体接触部分的制造材料、安全性评价、产品符合国家/行业标准、使用范围、使用方法、禁忌症、消毒方式、包装、标签、产品说明书方面相同。 随着法规的更新,国家/行业标准的发布,其他同类产品注册申请中审评指导意见,申报产品**符合的国家/行业标准更多,如电磁兼容标准《GB/T 18268.1-2010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18268.26-2010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第26部分:特殊要求体外诊断(IVD)医疗设备》,在禁忌症、标签和说明书中都有补充。 3.2 证明申报产品与同品种医疗器械的差异不对产品的安全有效性生产不利影响的支持性资料(自身非临床研究、临床文献数据、临床

产品包装验证报告

—品包装材料k验证报告 拟制日期年月曰 审核日期年月曰 批准日期年月曰 生效日期年月E 版号

有限公司 产品包装材料验证报告 一、总则 1包装材料的要求 依据:YY/、YY/T0313. YZB/国《体》产品注册标准。 用作制造XXXX的包装材料原料是原始材料,应有原料的来源,明确其历史和可追溯性,并受到控制,以确保成品始终能满足要求。 2包装材料的设计必须在满足原定用途的条件下,既能够确保内包装材料的符合性,又把对使用者或患者的安全造成危害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程度。 包装材料与XXXX的相容性(即包装与医疗器材相互无不良影响):主要考虑的有:包装材料的安全性毒性的要求,拟包装的医疗器械的大小和形状,对物理和其它防护的要求,医疗器械对特殊危险例如辐射、湿气、机械性撞击,静电放射的敏感性。 包装材料与标识方式的相容性:标识方法必须对包装材料与采用的灭菌过程的相容性无不良影响,印刷或书写所采用的油墨不会转移到XXXX产品上,也不会和包装材料起反应而影响包

装材料的效用,也不会变色而使标识变的模糊不清,对固定在包装材料表面的标识,其附着方式必须能耐受灭菌过程的使用及制造厂规定的贮存和运输条件。 3包装材料能够提供对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的防护。 包装材料在使用场所与使用者撕开包装取出使用时的要求相容性(例如无菌的开

3. 2在使用条件下,在灭菌前、中、后,包装材料不可释放已知是 有毒的,其数量足以对健康危害的物质。 无菌状态的保持:(即从其产品灭菌后,成为无菌之时起,直至规定 的失效日期或使用时止),包装完整性及包装材料的微生物阻隔特性。材料的毒性检测。 、包装完整性试验报告

包装车间工作规范及要求

包装车间工作规范及要求 目录 第一部分----岗位分析: (一)、包装车间的组织工作、人员配备及工作介绍 一、组织工作: 二、人员配备: 三、主要工作介绍: 四、存在的几个问题及部分解决方法: (二)、相关部门、信息接口及信息表单: 第二部分----操作程序: 一、总流程 二、成品入库程序----检验程序----返修/退货程序 三、包装材料/内配件的准备流程----再制品加工流程 第三部分---岗位职责: 一、包装主任职责 二、检验组长职责 三、成品仓管职责 四、包装组长职责

包装车间工作规范及要求(讨论) 第一部分----岗位分析: (一)、包装车间的组织工作、人员配备及工作介绍: 2、说明: a、车间仓库职能主要体现在成品与包材两方面,其中包材主要有包装箱、包装袋等几类材料,有负责操作(有专职收发管理员,也有操作工兼任)。 b、打包组负责打包、打托、铆铆钉等工作(由专职打包员或操作工兼任)。 C、检验组的人员管理归质检部门,日常生产服从包装车间按排。 二、人员配备:

2、说明: a、质检组设置了2个小组,配置1小组长,有2名检验员,有2名质保资料管理员,小计5人; b、包装组设置了5个小组,每组设有名包装工,暂无小组长,小计人; c、综合生产保障下设:打包组有人,装卸组有人。打单组人:合计人。 三、包装车间主要工作阐述: 1、根据业务部门下达的出货周计划保质、保量、按交期完成生产任务; 2、根据客户需求,完成临时性增加的订单; 3、积极的反馈前工序或者外协采购件的质量问题,并参与问题分析,根据实际提出相应 的改善措施。 4、生产余料的清退工作(生产完的订单不常用的产品及时的退回仓库) 5、现场环境的清扫、物品的整理工作(5S) 6、协调相关部门的工作、反馈并处理异常; 7、车间内部的日常工作与管理,制度的建设及实施。 四、目前存在的几个问题及部分解决办法(由于本人任职时间不长,看到的问题也不深,暂写以下几点): 问题1:目前车间实际的产能、发货情况不能满足客户需求,经常的出现加班加点,还是不能按计划完成任务。 原因:1、包装车间一线操作人员不能满足日常实际生产;2、下达的出货计划时间比较紧,往往都是当需要发的订单当天陆续发到车间,不能给车间生产和检验相应的准备和突发异常处理的时间,一天的工作当中,大家上午都比较空闲,等10点以后当天的出货计划下达后,才开始真正的忙碌起来 建议:1、公司根据实际产能招收相应的包装生产人员;2、业务根据客户需求制定祥细的出货计划提前把计划告知车间,车间根据出货计划细分到各组提前准备生产物料、检验等辅助工作。 1、车间生产、检验人员对于当天具体工作按排缺乏针对性。 原因:个人觉得对于车间的计划应该是祥细的,具体到产品的规格/型号、数量、交期等而不是对员工下达物流方向,如果笼统的需求会让生产人员的对于需要出货的具体产品,前期的相应准备会有“盲区” 建议:1、此项工作具体还是需要业务和车间主要负责人进行统筹、业务所下达的出货计

进货检验流程规范

进货检验流程规范 1、目的 通过监控所有进料质量,确保采购的原辅材料质量符合本公司的品质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产品检测部对到货原辅材料执行进货检验时的基本流程。 3、职责 3.1商务部负责进货产品的送检工作。 3.2仓库负责对进厂各种物料的品名、数量及外包装的验收工作,按贮存标准分类保管及各种物资入库、出库的搬运装卸工作。 3.3生产技术部负责制定采购物料的材料技术规格书及检测标准的制定。3.4产品检测部负责检测作业指导书,检测仪器操作规范的编制、采购物资的检验和验证,对质量异常问题进行会签确认并追踪。 3.5品管部负责进货检验流程的制定并监督流程执行的有效性。负责异常物料的供应商改善反馈及后续追踪确认。 4、管理内容 4.1流程图 [ 原辅料检验流程图] (附件一)。 4.2进料点收 4.2.1供应商送货时先由仓库保管员进行收货,若于收货前发现品名、数

量、重量与实物不符,物料不经IQC(原料检验员)直接由仓库保管员负责处理。 4.2.2点收合格后,对于需要产品检测部IQC 人员检测的物料由仓管人员将货物移至待检区并发起一份《产品请检单》,把随货所附的产品合格证或产品检验单一并交付并通知IQC 人员进行检验工作。 4.2.3所有到货的原辅材料及设备零部件,仓库库管员在收货后,都要要求请购部分填写一份《来料检验报告单》,确认所请购的物料要求是否符合使 用要求。 4.3物料检验流程 4.3.1IQC 检验人员接到仓库的请检信息后,首先去仓库核对物料,核对内容包括随货所附产品合格证或产品检验单和物料外包装上的批次号、供应商信息、客户信息等。核对无误后实施抽样检验。依据《产品检测中心抽样规定》与《各类原辅材料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所规定的项目和要求执行检验。 4.3.2物料检验完成后,IQC 检验人员应填写《原料检验报告单》,把物料的检测结果,依据该物料的[ 材料检验标准]判定为合格或不合格,确认完成的检测结果签字后以打印或邮件形式发往商务部、生产技术部、品管部、及公司领导各一份。 4.3.3对于产品检测部判定为合格的物料,由IQC 人员在《原料检验报告单》直接盖合格章。对于判定为不合格的物料,由产品检测部人员发起一

产品包装规范范本

********** * 有限公司 包装作业指导书(通用)

、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产品包装作业,保护产品在存储、运输中不受破坏,特制定本规范。 二、适用范围 适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消防类产品的包装作业,主要是针对纸、木箱包装件的质量标准给予合理规范。 三、职责 生产部:严格遵守包装需求。 质量部:负责包装质量监控。 采购部:推动包装标准在供应商端的执行。 四、定义 1、小型产品 直径或长宽尺寸小于50mm的产品,如:螺母,螺杆,接头等; 2、中型产品 直径或长宽尺寸在50~300mm勺产品,如:超细干粉灭火装置,气溶 胶灭火装置等; 3、大型产品直径或长宽尺寸在300mm以上的产品,如:消防控制柜、 火灾报警控制器等; 4、不规则产品产品形状不规则,且不能使用通用包材进行包装的产品;

5、内包装与产品直接接触,最小包装的包装形式,主要是保护产品质量,多用软包装材料,如PE袋、气泡袋、编织袋等; 6外包装是集中产品包装于一体的容器,主要用来保障产品在流通中 的安全,便于装卸、运输等。其包装兼顾防震功能和美观,如纸箱,木箱等;五、包装材料 1包装纸箱 1.1瓦楞纸箱应符合GBT6543-2008的相应要求。 1.2纸箱所用纸板应符合GB/T 6544-2008的相应要求。 1.3瓦楞纸箱的设计长、宽之比一般不大于 2.5 : 1;高、宽之比一般不大于2:1,一般不小于0.15 : 1。 1.4在无特殊要求条件下,一般选用单瓦楞纸箱,纸箱的层数不少于3层, 纸箱所用纸板边压强度不小于3500N/m(按20KG堆叠5层,面积40*30CM 计算,需要3588N/M)。

产品包装标示审核流程表标准模板

1.使用时机: 标示变更审核时. 2.纸张规格: A4 3.表单流程: A 产品包装标示审核流程表(总部流程适用):表单走总部流程 事业本部→媒体与市场调研部→技术部→法务→食安中心→开发部 →返事业本部(以EKP流程因需要分为研技与行政流程,但流程单位不变) B产品包装标示审核流程表(地方流程适用):表单走地方流程 市场部→法务→生产单位→品保单位→研究→返事业单位 C产品包装标示审核流程表(地方流程,代工产品适用):表单走地方流程(各司视地方组织需求明确是否以B表单代替本单,一旦明确,不可混用) 市场部→法务→ OEM单位→品保单位→研究→返事业单位 D纸箱标示审核流程表(地方流程):表单走地方流程市场部→法务→生产单位→品保单位→返事业单位 E纸箱标示审核流程表(地方流程,代工产品标示适用):表单走地方流程 市场部→法务→ OEM单位→品保单位→返事业单位 4.保存期限: 下一次标示变更后

品牌名称:包装形态:口味名称: 区域:第版确认稿件类型:□新产品(□新口味□区域性口味)□促销□代加工 □改版改版原因: 核校日期:走地方流程时间: 紧急程度:□一般□加急---原因:

品牌名称:包装形态:口味名称: 区域:第版确认稿件类型:□新产品(□新口味□区域性口味)□促销□代加工 □改版改版原因: 核校日期: 紧急程度:□一般□加急---原因:

(地方流程,代工产品标示适用) 品牌名称:包装形态:口味名称: 区域:第版确认稿件类型:□新产品(□新口味□区域性口味)□促销□代加工 □改版改版原因: 核校日期: 紧急程度:□一般□加急---原因:

产品测试流程

仪器研发部 产品测试管理流程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 1目的: 测试是尽可能通过不同的测试手段对产品进行试验,以发现可能由设计、工艺、元器件品质、零部件配合而引起的产品问题或潜在问题,在产品投放市场之前解决已发现的问题点。

对产品开发在测试验证阶段的测试类型、测试流程、测试项目确定的原则以及测试所涉及到各人员所承担的职责进行规范,以有效提高测试效率、保证产品的质量。 2范围: 适用于广州达元食品安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产品开发、设计更改、工程变更等需进行产品验证的测试项目。 3 职责权限 研发部 3.1.1研发部是产品测试的归口部门,负责产品开发中的产品测试计划、测试规范等的制定; 3.1.2研发部主管负责所有阶段的测试过程及输出确认,对测试记录、结果及测试报告进行审批; 3.1.3产品开发项目负责人负责测试过程的日常管理;产品测试计划及测试后缺陷改进的审核确认;对测 试记录、结果及测试报告进行审核; 3.1.4测试工程师负责编写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执行并记录测试过程和结果;编写测试报告。 市场部负责样品客户要求的传递,及客户测试、试用的跟踪和信息反馈。 仪器生产部负责样机试制生产工艺流程的制订;作业指导书编制;工装治具的设计制作;生产过程确认等; 品质部负责样机试制检验文件编制;样机零(部)件检验及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计划部负责样机生产、采购计划制定及物料的采购、入库、发放等; 生产部负责样机试制的生产。 4 程序和要求 产品测试的分类 4.1.1结构件测试:对产品的运动、受力、电气结构件进行的性能、环境测试,可以是单体零件的测试, 也可以是几个零件装配成部件测试。 4.1.2硬件测试:对产品的电子线路板的电性能、环境测试。 4.1.3软件测试:对产品的软件的功能项/ 功能点进行的测试。 4.1.4成品测试:对产品总成进行的产品功能和性能测试及环境测试。 4.1.5其它测试:对与技术预研、产品开发、生产流程、质量控制、物料选型等相关的各种测试 测试流程和要求 4.2.1测试需求 测试人员应对产品开发需求进行分析,发现需求中不完善的,不足的,不严密的地方,识别出测试的对象: 1) 需求的范围:产品有多少个功能项; 2) 需求的度量:每个功能项的特性和特性参数; 3) 各功能项及特性和特性参数间的相互关联; 测试需求应与产品开发方案一同进行评审。 4.2.2测试计划 4.2.2.1 产品开发“设计任务书”编制时,开发项目负责人应根据分析确定的测试需求,明确产品开发计

产品包装、包装标志、装车发货规范

包装、包装标志、装箱发货管理规范 一、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本厂环保设备产品包装、包装储运标志、收发货标志、装车发货流程的要求。 二、引用标准 1、GB/T 13384—92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 2、GB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3、GB6388—86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4、GB/T 6543-2008 瓦楞纸箱标准 5、GB/T 6544-1999 瓦楞纸板标准 6、GB/T 5033-85 出口产品包装用瓦楞纸箱 7、GB/T 5034-85 出口产品用瓦楞纸板标准 8、AS2008 包装箱验收标准 三、包装的要求 包装的方法有箱装、敞装、局部包装、捆装、裸装、袋装和托盘装等。 产品的包装应符合科学、牢固、美观和适销的要求,在正常的储运、装卸条件下,应保证产品制造厂发货之日起,至少一年(出口产品至少二年)内不因包装不善而产生锈蚀、长霉、降低精度、残损或散失等现象,特殊要求按双方协议执行。 (一)包装箱的一般要求 包装箱含木箱、瓦楞纸箱、胶合板箱、纤维板箱、钙镁砼箱、竹胶板箱、塑料箱、金属箱等。

根据我厂的情况,对如下常用的包装箱作以下要求: 1、木质包装箱的要求。见《AS2008 包装箱验收标准》 2、瓦楞纸箱 1)、内销瓦楞纸箱应符合《GB/T 6543-2008瓦楞纸箱》规定。出口产品用瓦楞纸箱应符合《GB/ 5033-85出品产品包装用瓦楞箱》板规定。 2)、内销纸箱用瓦楞纸板应符合《GB/T 6544-1999瓦楞纸板》规定。出口产品瓦楞纸箱用瓦楞纸板应符合《GB/ 5034-88 出品产品用瓦楞纸板》规定。 3)、瓦楞纸箱的验收要求 ⑴、包装纸箱应符合科学、牢固、美观和适销的要求,在正常的储运、装卸条件下,应保证产品不因包装不善而产生锈蚀、长霉、降低精度、残损或散失等现象,特殊要求按双方协议执行。 ⑵、纸箱的接合可用钉线或粘合剂等方式。不得有粘合及钉合不良、不规则、脏污、伤痕等使用的缺陷。金属钉线的宽度不小于1.5mm,钉线不得有锈斑、剥层、龟裂、或其他使用上的缺陷。 ⑶、瓦楞纸箱接合搭接搭边的宽度单边瓦楞纸箱为30mm以上,双瓦楞纸箱为35mm以上。钉线的间隙为单钉不大于80mm,双钉不大于110mm。搭接部分中线钉合,采用斜钉(与纸箱直边约成45°)或横钉。箱钉应排列整齐、均匀。头尾钉距底面压痕中线的距离为13+ 7mm。钉合应钉牢、钉透。不得有叠钉、翘钉,不转角等缺陷。 - ⑷、瓦楞纸箱接头粘合搭接搭边宽度不小于30mm。粘合剂涂布均匀充分,不得有多余的粘合剂溢出现象。粘合应牢固,剥离时至少有70%的粘合面。

产品包装验证报告

_、° 产 品包装材料验证报告 拟制日期年月曰 审核日期年月曰 批准日期年月曰 版号生效日期年月E

有限公司

产品包装材料验证报告 一、总则 1包装材料的要求 依据:YY/、YY/T0313、YZB/国《体》产品注册标准。 用作制造XXXX的包装材料原料是原始材料,应有原料的来源,明确其历史和可追溯性,并受到控制,以确保成品始终能满足要求。 2包装材料的设计必须在满足原定用途的条件下,既能够确保内包装材料的符合性,又把对使用者或患者的安全造成危害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程度。 包装材料与XXXX的相容性(即包装与医疗器材相互无不良影响):主要考虑的有:包装材料的安全性毒性的要求,拟包装的医疗器械的大小和形状,对物理和其它防护的要求,医疗器械对特殊危险例如辐射、湿气、机械性撞击,静电放射的敏感性。 包装材料与标识方式的相容性:标识方法必须对包装材料与采用的灭菌过程的相容性无不良影响,印刷或书写所采用的油墨不会转移到XXXX产品上,也不会和包装材料起反应而影响包装材料的效用,也不会变色而使标识变的模糊不清,对固定在包装材料表面的标识,其附着方式必须能耐受灭菌过程的使用及制造厂规定的贮存和运输条件。 3包装材料能够提供对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的防护。 包装材料在使用场所与使用者撕开包装取出使用时的要求相容性(例如无菌的开封)。

3.2 在使用条件下,在灭菌前、中、后,包装材料不可释放已知是 有毒的,其数量足以对健康危害的物质。 无菌状态的保持:( 即从其产品灭菌后,成为无菌之时起,直至规定 的失效日期或使用时止) ,包装完整性及包装材料的微生物阻隔特性。材料的毒性检测。 包装完整性试验报告 1 试验目的 对XXXX的包装系统,按照YY/、YY/T0313和“包装完整性试

产品测试流程规范

产品测试流程规范 文档历史记录 *变化状态:C――创建,A——增加,M——修改,D——删除 目录 1目的 (2) 2适用范围 (3) 3相关定义 (3) 4工作内容 (3)

4.1产品开发过程 (3) 4.2产品策划阶段 (3) 4.3方案阶段 (4) 4.4设计阶段 (4) 4.5工程验证(EV)阶段 (4) 4.6设计验证(DV)阶段 (4) 4.7量产验证(PV)阶段 (5) 4.8生命周期管理阶段 (5) 5相关文件 (6) 6流程图 (7) 1目的 通过对研发产品测试过程作进行规范管理,防止错误发生,以确保研发质量以及测试过程的顺利进行,减少客户投诉,提高工作效率。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研发产品的测试工作。 3相关定义 1)EVT: Engineer Verification Test,工程样品验证测试。主要验证原理的可行性。偏向于功 能、参数测试。 2)DVT: Design Verification Test,设计样品验证测试。主要验证设计的实现程度。测试性 能、参数及安全。 3)PVT: Process Verification Test,批量样品验证测试。主要验证设计的可制造性、整机功 能测试。 4)PRD:Product Requirement Document,产品需求文档。 5)EPS:Engineering Product Specification,产品概要设计。 4工作内容 4.1产品开发过程 产品开发过程包括产品策划、产品方案、产品设计、工程验证(EV)阶段、设计验证(DV)阶段、量试验证(PV)阶段,产品管理阶段还包括产品发布及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参见《新产品开发控制程序》4.1) 4.2产品策划阶段 产品开发阶段,利用矩阵式项目管理模式,成立跨部门项目小组,系统工程师开始进入项目组。(参见《新产品开发控制程序》4.2) TR1:产品概念技术评审点。

产品包装验证报告.doc

文件编号:产品包装材料验证报告 拟制日期年月日 审核日期年月日 批准日期年月日 版号生效日期年月日 有限公司

产品包装材料验证报告 一、总则 1 包装材料的要求 依据:YY/T0681.1、YY/T0313 、YZB/国《体》产品注册标准。 用作制造XXXX的包装材料原料是原始材料,应有原料的来源,明确其历史和可追溯性,并受到控制,以确保成品始终能满足要求。 2 包装材料的设计必须在满足原定用途的条件下,既能够确保内包装材料的符合性,又把对使用者或患者的安全造成危害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程度。 2.1 包装材料与XXXX的相容性(即包装与医疗器材相互无不良影响):主要考虑的有:包装材料的安全性毒性的要求,拟包装的医疗器械的大小和形状,对物理和其它防护的要求,医疗器械对特殊危险例如辐射、湿气、机械性撞击,静电放射的敏感性。 2.2 包装材料与标识方式的相容性:标识方法必须对包装材料与采用的灭菌过程的相容性无不良影响,印刷或书写所采用的油墨不会转移到XXXX产品上,也不会和包装材料起反应而影响包装材料的效用,也不会变色而使标识变的模糊不清,对固定在包装材料表面的标识,其附着方式必须能耐受灭菌过程的使用及制造厂规定的贮存和运输条件。 3 包装材料能够提供对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的防护。 3.1包装材料在使用场所与使用者撕开包装取出使用时的要求相容性(例如无菌的开封)。

3.2 在使用条件下,在灭菌前、中、后,包装材料不可释放已知是有毒的,其数量足以对健康危害的物质。 3.3无菌状态的保持:(即从其产品灭菌后,成为无菌之时起,直至规定的失效日期或使用时止),包装完整性及包装材料的微生物阻隔特性。 3.4 材料的毒性检测。

产品测试流程

产品质量控制_测试 一、测试主要职责 测试的目标是: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总结经验,起到保证软、硬件设计达到设计要求的作用。 测试组负责根据硬件开发组提供的硬件测试计划和测试方法文档完成样品测试。 根据软件开发组提供的软件测试计划和测试方法文档完成整个平台系统测试工作。交付相关软、硬件平台测试文档资料。 当产品最终完成但还没有引入市场时,实施产品测试可以识别竞争对手的实力和弱势,同时还可以确定产品在目标市场中的位置。一旦产品推出上市,进行产品测试通常有两目的。首先,作为质量控制手段,维持产品生命;其次,如果产品有做进一步改进的潜力的话,应该对改进产品进行测试。产品测试是成功营销不可或缺的部分。来源于最终顾客的产品测试数据能够增加市场成功的可能性,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二、定义 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这就是说,质量控制是为了通过监视质量形成过程,消除质量环上所有阶段引起不合格或不满意效果的因素。以达到质量要求,获取经济效益,而采用的各种质量作业技术和活动。在企业领域,质量控制活动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现场管理,它与有否合同无关,是指为达到和保持质量而进行控制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方面的活动。质量检验从属于质量控制,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活动。 控制要点 (1)质量控制范围包括对专业作业技术过程和质量管理过程 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在质量形成的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所进行的一系列专业技术作业过程和质量管理过程的控制。对硬件类产品来说,专业技术过程是指产品实现所需的设计、工艺、制造、检验等;质量管理过程是指管理职责、资源、测量分析、改进以及各种评审活动等。对服务类产品而言,专业技术作业过程是指具体的服务过程。 (2)质量控制的关键是使所有质量过程和活动始终处于完全受控状态 事先应对受控状态作出安排,并在实施中进行监视和测量,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恢复受控状态,把过程输出的波动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3)质量控制的基础是过程控制

维他奶的包装的设计评价报告(模板)(DOC)

设计心理学实验报告 维他奶的包装的设计评价报告 一、市场调查和眼动实验分析 (一)调研背景 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人们对于健康、营养的需求也呈日益上升的趋势,含有丰富营养的牛奶饮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牛奶的需求逐年上升。牛奶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饮品,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的提高牛奶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而且牛奶的营养含量也成为了人们购买时所考虑上的最重要的因素。于是中国这个人口大国来说,牛奶市场无疑也是一块兵家必争之地。维他奶豆奶于1940年4月3日面世,维他奶豆奶是由创办人罗桂祥博士研制的,罗桂祥希望能够为香港一般家庭提供一种廉价而蛋白质丰富的饮品,作为价格较为昂贵的牛奶的替代品。有“中国之牛”称号的大豆,含有丰富蛋白质而价格廉宜,罗祥桂认为由大豆制成的豆奶,可成为牛奶替代品,因此研制出维他奶。而且维他奶的销售地点预计定为沃尔玛、家乐福、腾飞等这些大中小型零售超市。 维他奶作为有着75年历史的品牌是其他品牌牛奶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维他奶作为一个本土化的品牌,其在全国范围内知名度不高。很多人甚至没有听过维他奶这一品牌的豆奶。但是,维他奶本身的质量和所能体现品味都是非常高的,其包装设计能否与其品牌定位相匹配呢,我们特意为维他奶行了市场调查。 (二)调研结果 我们此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对牛奶饮品有需求及具有文化程度的消费者(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的分析使我们得到得到更加真实,更合适的数据和资料。 1.对品牌包装各方面的认可度 从上图1我们可以看出,维他奶品牌包装设计对产品保护性、功能性、满意性上的调查得知,消费者对其认可度为一般性,由此可知学生对品牌的安全卫生程度的重视越来越大,对品牌的满足功能和整体品牌满意性的重视程度也随之增

产品包装规范(一)

产品包装规范要求 1.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产品包装作业的运作,保证产品能满足环境试验的要求,保护产品在运输中不受破坏,方便客户验收,保证现场方便安装,特制定本规范。 2.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包装作业之运作,主要是针对整套设备包装及运输的质量标准给予合理规范。 3.内容 a.包装前准备 1)产品准备: 产品应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做好防护和有关内包装后方可进行外包装,并贴有合格标识; 2)材料准备: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储运条件,选择适当的内外包装材料保证产品完整不受损坏; 3)技术文件准备:产品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检验报告,电气图纸与装配图纸等; b.基本要求 1>为了保护产品之塑料,金属等基本面免受破坏,对产品加保护膜 或其它保护性物质进行包装; 2>为了缓冲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冲力,要对产品进行加强保 护,在产品与包装箱之间用钢丝或加紧螺栓加紧; 3>包装后的产品要方便装车与卸货,且起吊时要保证箱体受力,

安全可靠; 4>包装箱的外形尺寸和包装件的重量应符合运输部门超限,超长 的有关规定; 5>客户有要求的,按照客户要求进行包装。 c. 装箱、封箱、贴纸 装箱 装箱前——产品装箱前确保内外表面干净,无污痕,无锈迹,符合食品机械要求,装箱前、用塑料薄膜或纸胶带密封,尽量保证无空气进入产品内部,防止生锈; 箱体结构——包装箱的结构应按产品(被包装物)的特点,包装重量,运输要求和包装方式设计。以下框架供参考: 图一 封箱:各面之间相互连接紧密,要达到棱角分明,整齐美观的效果. 贴纸: 正面:包装标识;背面:装箱清单,公司标识;侧面为装箱

号。如图: 其中包装标识是用模板喷漆。 d.产品固定要求: 产品应垫稳,卡牢,固定在包装箱内。 产品固定方法: 1.通过产品底座上的螺栓孔,和箱子底座固定在滑木板或枕木上; 2.当产品不能直接固定在箱子底座上时,应用木方支撑,然后用木条,螺栓固定在箱子底座上;

产品包装系统设计流程

产品包装系统设计流程指导 一、项目概述 1.确定包装项目名称:***产品***设计包装(创新设计、改进设计、适应设计) 2.确定项目目标及要求 (1)项目目标。确定为***产品设计全新(还是改进)包装,实现何种目标,即说明为何采用这种包装。(2)项目要求。通过这次设计要满足何种要求。 3.编写计划书 (1)项目基本概况 (2)项目成员及分工情况 (3)总体进度安排 二、包装创意设计 1.确定项目类别 确定设计是完全创新设计、改进设计、还是适应设计。 2.设计定位 确定该设计是侧重装潢设计,还是结构设计。 3.设计创意 确定产品包装结构创意:木箱、纸箱(盒)、内衬(隔板)、托盘等的结构; 确定产品包装装潢创意:颜色、图案、文字等。 以上每类设计创意1个,以共同组人员进行讨论。 4.可行性评价 项目组成员根据项目情况,由成员对设计创意进行评价打分;对创意重新审定和修改。 三、包装设计 1.储运包装设计 (1)储运环境调研。确定采用何种运输方式、储运环境的湿度、温度、跨域、等效跌落高度等。 (2)产品特性分析。结构特点、尺寸、材质、重量、运输要求等。 (3)缓冲防护包装设计。 防冲击、防振动包装设计;这部分的设计包括两部分:①集合储运包装设计。瓦楞纸箱箱内装入若干个产品的集合储运包装设计,主要设计瓦楞纸箱、隔板及其他辅助物的结构,提出1种方案。②单件储运包装设计。为单个产品设计储运包装,主要设计缓冲防振包装结构,提出1种方案。 (4)包装规格设计。包装的尺寸、规格等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尺寸。

2.销售包装设计 平面装潢设计(外包装箱上的图案、文字、颜色以及运输包装标志等)。 四、产品包装样品制作 1.制作包装样品 单件储运包装和集合储运包装均需要利用打样机打样出产品包装样品(展开图),并折叠成型; 2.修正包装结构 根据样品成型存在的问题,对包装结构(单件储运包装)进行修改,并重新制作样品。 五、包装测试(单件储运包装) 1.振动测试 制作好的包装样品装入产品后,进行振动测试(定频、扫频、随机振动测试);观察包装内产品及包装的变化。 2.抗压测试 测试包装抗压性能,观察包装破坏时产生的变形量和力值。 3.跌落测试 测试包装抗冲击性能,观察包装跌落时包装箱级产品产生的变形部位及变形量。 4.测试结果分析 根据测试结果分析包装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重新修订包装结构。 六、成本核算 分别进行:单件储运包装和集合储运包装的成本核算。要求:包装成本的计算(包括包装材料费、操作工人和技术工人的工资、设备的折旧费和修理费、模具费用、设备动力费用等)、包装箱损失率及摊薄费的计算、装柜率(即:选用的标准集装箱可容纳产品的容积率)的计算,找到包装系统平衡点,并进行对比分析。 七、最终方案发布及成果提交 1.方案发布 采用答辩的形式,制作PPT发布最终设计方案,介绍设计过程,每人分部分讲解。答辩时间:每组30分钟,其中陈述20分钟,老师提问10分钟。 2.提交材料 (1)设计说明书纸质一份上交,电子版说明书发至以下2个邮箱:jruicai@https://www.360docs.net/doc/8219039510.html,、lxg676@https://www.360docs.net/doc/8219039510.html,,文件名称格式为:学号-姓名-(*)组。 (2)设计图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