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姜人参半夏汤对妊娠小鼠生殖毒性的应用实验结果分析

干姜人参半夏汤对妊娠小鼠生殖毒性的应用实验结果分析
干姜人参半夏汤对妊娠小鼠生殖毒性的应用实验结果分析

干姜人参半夏汤对妊娠小鼠生殖毒性的应用实验结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7-08-18T16:33:09.853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18期作者:裴斯彪王丹李林彭贤东[导读] 综上所述,干姜人参半夏汤在治疗脾胃虚寒型妊娠恶阻时,可采用小剂量进行治疗,不会产生妊娠毒性。

(南充市中心医院<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0)【摘要】目的:分析干姜人参半夏汤对妊娠小鼠生殖毒性的实验结果。方法:选取100只妊娠小鼠,将其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25只,所有小鼠均是在孕后第6~17天进行灌胃,第18天处死,观察妊娠小鼠的体质量增加、胚胎发育状况及胎仔外观。结果:低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体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体质量低于空白对照

组,体质量增加低于空白对照组,子宫连胎鼠体质量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四组活胎率、死胎率及吸收胎率进行两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胎仔发现高剂量组出现头盖骨变大腹部裂开等情况。结论:小剂量的干姜人参半夏汤不会对妊娠小鼠产生妊娠毒性,随着剂量增加,逐渐增加胚胎畸形的发生率。【关键词】干姜人参半夏汤;妊娠小鼠;生殖毒性【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8-0187-02 干姜人参半夏汤是由干姜、人参、半夏组成,其中半夏有“堕胎”的说法,现代药理证实,半夏有胚胎毒性,因此在治疗妊娠患者需慎用半夏[1]。但干姜人参半夏汤在发挥降逆功效时半夏发挥了重要作用。现笔者就干姜人参半夏汤对妊娠小鼠的生殖毒性进行实验研究,以便为孕期的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小鼠:选取性成熟清洁级小鼠150只,雌性小鼠100只,雄性小鼠50只,体质量平均(24.9±2.6)g,饲料为标准饲料。干姜人参半夏汤:依据金匮要略进行配置,干姜、生哂参各14g,生姜汁10滴,半夏28g,煎煮浓缩后保存于4℃的冰箱中备用。

1.2 实验方法

饲养条件:室温25℃,湿度40~70%,饲养标准鼠料,环境干燥清洁。确定妊娠:将2只雌性小鼠和1只雄性小鼠放置于一笼中,于每日9时检查雌性小鼠阴道口,如阴道口有阴栓,则将其取出,记录为受孕“0”天,分组饲养。

给药:随机将100只妊娠小鼠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25只,均于孕后第6天(胚胎器官形成期)开始灌胃给药,至第17天(器官形成),空白对照组采用等体积蒸馏水进行灌胃,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给药量为原方剂量、3倍原方剂量、6倍原方剂量。

1.3 观察指标

所有小鼠均于妊娠第18天处死,剪开腹壁,取出子宫,称重子宫及胎,切开子宫,取出胎仔,观察妊娠小鼠的体质量增加、胚胎发育状况(死胎、活胎及吸收胎率)及胎仔外观。妊娠小鼠体质量增加=解剖体质量-受孕第“0”天体质量-子宫及胎质量。胎仔外观检查:检查头部是否器官完整、眼睛大小、是否有突眼等异常,是否露骨或脑膜膨出等;检查四肢是否多、并、少、无趾,有无足内外翻等畸形;检查躯干有无腹裂、脊髓膨出或裂开等;检查尾部是否短、卷、无尾或尾分叉等。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 18.0,将计量资料(妊娠小鼠体质量及胎鼠体质量)、计数资料(死胎、活胎及吸收胎率)分别采用(x-±s)、(%)表示,并予以t检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妊娠小鼠及子宫连胎鼠体质量

低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体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体质量低于空白对照组,体质量增加低于空白对照组,子宫连胎鼠体质量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表1 妊娠小鼠及子宫连胎鼠体质量(x-±s)

_伤寒论_上热下寒证辨析_刘敏

5伤寒论6上热下寒证辨析 刘 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教研室,广东广州510405) 摘 要:列举5伤寒论6上热下寒证5个代表方剂,栀子干姜汤、黄连汤、乌梅丸、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麻黄升麻汤,阐述其病机异同点、用药侧重面等。 关键词:伤寒论;上热下寒证 中图分类号:R22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231(2003)04-0325-02 收稿日期:2003-04-28 作者简介:刘敏(1964-),男,江西南昌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5伤寒论6教学及经方治疗疑难病尤其是糖尿病的研究。 5伤寒论6太阳病篇的栀子干姜汤证、黄连汤证和厥阴病篇的乌梅丸证、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以及麻黄升麻汤证均属于寒热错杂,脏腑同病,上下交错,虚实并见的上热下寒证,这5个方证虽同属上热下寒证,但在脉证、病机、治法、方药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不仅有助于方证的理解与把握,对以上几个方剂的运用也大有裨益。因此,就上述几个方证作一番辨析。1 上热之别 111 热在胸膈 栀子干姜汤证之上热为郁于胸膈的无形邪热,属郁热之较轻者。本证病起伤寒,医者不知发汗解表以散风寒之邪,反误以丸药大下之,导致邪热内陷而郁于胸膈。本为伤寒,医者何以丸药下之,可能患者平素为阳旺之人,伤寒之后,风寒邪气侵犯肺卫,阻滞气机,导致胸部郁闷不舒,医者误以为胸中有实邪阻滞,故用丸药下之,使邪气内陷,入里随体质转化而为无形邪热。误下致邪热内郁胸膈,扰乱心神,故身热不去而见心微烦。故用栀子之质轻味苦性寒以宣透清解上焦之邪热,则心烦可止,身热自去。通观栀子豉汤类方可以发现,不论是76、77、78条或221、375条的栀子豉汤证,还是79条的栀子厚朴汤证以及本条栀子干姜汤证,皆有一误治过程,如/伤寒下后0、/发汗若下之0、/伤寒五六日大下之0、/下利后0等,都是在伤寒误用下法后所形成的郁热证;伤寒发汗不当,或误用泄下,外邪不为汗下所解,反而内陷胸膈,因病家素体阳气亢旺,内陷之邪气随亢阳而化为邪热,又因误下燥结已去,故虽欲结燥实而不能,变为无形之郁热,留扰胸膈,阻滞气机,故身热而心烦,胸中窒闷不舒。 黄连汤证的上热主要在胸中,可涉及胃脘,邪热相对轻微。病家伤于寒邪,因胸中素有积热,腹中素有沉寒,寒邪居于腹,将热邪格拒于胸中(包括胃脘,上至胸膈),寒邪与邪热分踞上下、胸中邪热,迫使胃气上逆,故表现为/欲呕吐0,加一味苦寒之黄连,寒凉药不及温热药的三分之一,可见,本证虽然寒热同时存在,且为实寒实热,但下寒重而上热轻,故重在温下寒,若下寒得除,不能格热于上,寒热自可调和。112 热在脏腑 麻黄升麻汤证之上热属肺脏郁热,是实热。本病起因于伤寒误下之后,内有郁热,外邪未解,郁热为风寒所闭,下后伤阴,阴伤而肺热气痹而见喉咽不利,肺络损伤而唾脓血,本证的关键在于肺热内郁,咽喉为肺气出入之门户,肺热上出咽喉着一定程度的示意性。提出十二经脉具有一定的示意性,不是否定经脉的存在,而是说人们不必再为寻找经络的解剖实体去费时耗力了,我们可以对已知的神经、血管、淋巴,结缔组织等结构组织进行研究,根据针刺穴位经络给我们的提示,找出这些组织结构中尚属未知的功能和内在联系,加深我们对人体结构功能的认识。另外我们当今的经络研究,决不能只局限于古典十二(四)经脉,对经外奇穴、经验穴也要很好的研究。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的研究,以期能总结出一套更符合实际,更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更完善的针灸经络体系。 6 小 结 1中医经络体系本来应有广义经络与狭义经络之分,由于时代的局限,错将广义经络与狭义经络混同在一起。o十二经脉作为气血运行的通道,经脉间的气血流注学说均是不符合实际的错误理论。其 它说明经脉气血交会沟通的奇经八脉(任督除外)、十二经别、十五经脉等结构理论,其合理性也应该重新认识。?广义经络原于人体的总体观察,是人体内一切联系通路的总称(包括神经、血管、淋巴管,以及其他传递信息的结构通道),广义经络结构非常复杂,功能非常广泛,其内含可用现代医学知识不断加以充实和发展。?狭义经络是指显示针刺穴位的十四经脉(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它是针刺穴位与内脏联系的概括,是古代针刺疗法经验的结晶。狭义经络是当今针灸临床治疗的理论基础,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随着针刺实践的发展,针灸经络体系也将得到相应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吴敦序,刘燕池,李德新,等.中医基础理论[M ].上海:上海科 学技术出版社,2001,84. [2] 李鼎,肖少卿.经络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5.[3] 黄龙祥.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205. 编辑:李 立 # 325#第5卷 第4期 2003年11月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J OURNAL OF LIA ONING C OLLEGE OF TCM Vol.5 No.4Nov.,2003 DOI :10.13194/j.jlunivtcm.2003.04.18.lium.010

桂枝人参汤医案

桂枝人参汤医案 一、胃院痛(十二指肠球部通疡) 刘赤选医案:谭某某,男,36岁,1973年9月17日就诊。素患胃痛,反复发作,经胃肠钡餐检查,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近月来胃院隐隐作痛,经常发作,以饭后二三小时及夜间尤甚。有上腹部有明显压痛及痞闷感,口淡无味,时泛清水,胃纳欠佳,神疲乏力,大便正常,小便较多、脉迟弱、舌质淡白,苔薄白。此为胃虚气寒,治拟温中散寒。方用桂枝人参汤: 党参15克,白朮15克,干姜9克,炙甘草9克,桂枝2克(后下),3剂,每日1剂。 服上药后,胃痛减轻,纳食稍增,时觉脘闷欲吐,脉舌如前。照上方加法半夏9克以温胃止吐。又服3剂,胃病已止,饮食如常。但停药后胃痛又复发,痞闷喜按,小便较多,脉迟细,舌淡,苔薄白,第一方减桂枝3克。服药3剂后痛止,继服至胃痛消失,不再复发。(《老中医经验选》1975;32) 按语:胃痛隐隐,饥饿尤甚,神疲纳呆,口吐清水,舌淡苔白,脉迟而弱,胃中虚寒之象明矣,本理中汤可也。然苦于胃痛反复发作,恐有寒气盘踞,故用桂枝人参汤。以理中汤温阳,以桂枝通阳。阳气通达,犹如阳光普照,寒气

即久,亦无安身之所,则胃痛之痼疾易愈。 二、顽固呃逆 周显菊医案:刘某,女,51岁,1980年9月21日就诊。患呃逆5年,揉按胃皖或进食生冷可诱发或加剧。迭经中西医治疗,病情时轻时重。昨日因饮食不慎而发,证见呃逆频作,揉按胃院即连呃数十声,神疲乏力,畏冷,口淡无味,食后上腹满闷。舌淡,苔薄白,脉迟缓。证属中焦虚寒,脾阳不振,气机不畅。治以温中散寒,畅通气机。方用桂枝人参汤加味: 桂枝15克,党参30克,干姜12克,白朮15克,甘草6克,砂仁9克,2剂,水煎服。 服药后自发呃逆止,仅揉按胃皖后发呃逆少许几声,余症好转,继服2剂。药后诸症除。虑其痼疾,投香砂六君子汤加桂枝5剂,隔日1剂。嘱其注意情志调节,避生冷刺激物,以防复发。随访3年,未复发。(湖南中医杂志1989;<3>:40) 按语,本案呃逆,观其脉证,一派寒象,乃中焦虚寒,脾阳不振,气机不利所致,与桂枝人参汤证病机相同,故以理中汤温中祛寒,桂枝辛温通阳,加砂仁以行气和胃。《临证指南医案》有“中焦脾胃虚寒,气逆为呃者,宜理中汤加丁香”法,与此相互发明。 三、麻疹后期腹泻

厥阴病-肝胆热而脾胃寒

厥阴病---肝胆热而脾胃寒 厥阴之热是来自肝胆的风木相火的上冲,厥阴之寒则是由于脾胃的阳衰和阴寒的不化 【转载】学习《伤寒论》厥阴病篇的一点体会舍得学习《伤寒论》厥阴病篇的一点体会 《伤寒论》的厥阴病篇历来被医家们所重视,但在认识上还存在一些分歧,所以,它是有争议的一篇。为共同研究起见,谈一谈我们对《伤寒论》厥阴病篇的一点肤浅体会,其中错误的地方希望同道们批评指正。六经为病的提纲证各有自己的特点,而厥阴病的特点是“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所以,它和其他五经的提纲证则截然不同。对这条的解释,注家见解不一,有说是热证的,也有说是寒证的。说热证的有成无己,他说:“邪传厥阴,则热已深也。邪自太阳传至太阴,则腹满而嗌干,未成渴也。邪至少阴者,口燥舌干而渴,未成消也,至厥阴成消渴者,热甚能消故也……此热在厥阴也。”说寒证的有钱天来,他说:“邪入厥阴,则阴邪自下迫阳于上,故气上撞心,心中疼热而消渴也。消渴者,饮水多而渴不止也。阴中之阳,受迫而在上,故消渴而胃觉饥,然终是阴邪,所以不欲食。客热尚不杀谷,况阴邪乎?”除上述认为热证、寒证以外,还有认为厥阴病是阴阳混淆、寒热错杂证的。例

如,舒驰远的见解就是这样,他说:“按此条,阴阳错杂之证也。消渴者,膈有热也。厥阴邪气上逆,故上撞心;疼热者,热甚也,心中疼热,阳热在上也。饥而不欲食者,阴寒在胃也。强与之食,亦不能纳,必与饥蚘俱出,故食则吐蚘也。此证上热下寒,若因上热误下之,则上热未必即去,而下寒必更加甚,故利不止也。”以上的热、寒、寒热错杂三种意见,究以何者为是?我认为舒驰远的阴阳错杂的说法是比较正确的,而成氏、钱氏的单热、单寒的说法,就值得商榷了。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厥阴病的特点和少阴病不一样,如果把厥阴说成或寒或热的一个侧面,那就和少阴病的寒化证、热化证相等同,也就无法反映厥阴病的特点,则有失六经分证的基本意义。况且,中医学是以朴素辩证法思想作为说理工具的,而中医学能够反映客观的证候,能够反映证候的本来面目,就在于它的阴阳辨证方法的正确。就以厥阴而言,大家知道,它是三阴经最末的一个,《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可见厥阴的“厥”字,是有极尽的意思在内的。这一名称表示了病至厥阴,是阴寒到了极点,而阳气也到了极衰的地步,然而,事物到了“极”,就会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突变,也叫“物极必反”,或者叫“物穷必变”。所以,“极”是事物变化的内在条件,如果不认识这点,就谈不上中医阴阳学说的完整性。为此,我们认为厥阴病应该是在它的阴寒之极的时候,

厥阴病---肝胆热而脾胃寒

厥阴病---肝胆热而脾胃寒

厥阴病---肝胆热而脾胃寒 厥阴之热是来自肝胆的风木相火的上冲,厥阴之寒则是由于脾胃的阳衰和阴寒的不化 【转载】学习《伤寒论》厥阴病篇的一点体会舍得学习《伤寒论》厥阴病篇的一点体会 《伤寒论》的厥阴病篇历来被医家们所重视,但在认识上还存在一些分歧,所以,它是有争议的一篇。为共同研究起见,谈一谈我们对《伤寒论》厥阴病篇的一点肤浅体会,其中错误的地方希望同道们批评指正。六经为病的提纲证各有自己的特点,而厥阴病的特点是“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所以,它和其他五经的提纲证则截然不同。对这条的解释,注家见解不一,有说是热证的,也有说是寒证的。说热证的有成无己,他说:“邪传厥阴,则热已深也。邪自太阳传至太阴,则腹满而嗌干,未成渴也。邪至少阴者,口燥舌干而渴,未成消也,至厥阴成消渴者,热甚能消故也……此热在厥阴也。”说寒证的有钱天来,他说:“邪入厥阴,则阴邪自下迫阳于上,故气上撞心,心中疼热而消渴也。消渴者,饮水多而渴不止也。阴中之阳,受迫而在上,故消渴而胃觉饥,然终是阴邪,所以不欲食。客热尚不杀谷,况阴邪乎?”除上述认为热证、寒证以外,还有认为厥阴病是阴阳混淆、寒热错杂证的。例

如,舒驰远的见解就是这样,他说:“按此条,阴阳错杂之证也。消渴者,膈有热也。厥阴邪气上逆,故上撞心;疼热者,热甚也,心中疼热,阳热在上也。饥而不欲食者,阴寒在胃也。强与之食,亦不能纳,必与饥蚘俱出,故食则吐蚘也。此证上热下寒,若因上热误下之,则上热未必即去,而下寒必更加甚,故利不止也。”以上的热、寒、寒热错杂三种意见,究以何者为是?我认为舒驰远的阴阳错杂的说法是比较正确的,而成氏、钱氏的单热、单寒的说法,就值得商榷了。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厥阴病的特点和少阴病不一样,如果把厥阴说成或寒或热的一个侧面,那就和少阴病的寒化证、热化证相等同,也就无法反映厥阴病的特点,则有失六经分证的基本意义。况且,中医学是以朴素辩证法思想作为说理工具的,而中医学能够反映客观的证候,能够反映证候的本来面目,就在于它的阴阳辨证方法的正确。就以厥阴而言,大家知道,它是三阴经最末的一个,《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可见厥阴的“厥”字,是有极尽的意思在内的。这一名称表示了病至厥阴,是阴寒到了极点,而阳气也到了极衰的地步,然而,事物到了“极”,就会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突变,也叫“物极必反”,或者叫“物穷必变”。所以,“极”是事物变化的内在条件,如果不认识这点,就谈不上中医阴阳学说的完整性。为此,我们认为厥阴病应该是在它的阴寒之极的时候,

89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89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干姜9g 黄芩9g 黄连9g 人参 9g 4 味,以水1200mi ,煮取400ml ,去滓,分2 次温 (功效]清上温下,辛开苦降。 (主治) 主证:呕吐频作,或食入即吐,下利。 副证:或胸膈痞闷,舌质淡,苔薄黄,脉虚数。 (临证加减) 1。本方之剂量:原方四味为各等份。但在临 证应用时, 病情之寒热虚实而异。如病急,不下利但呕,脉证热重寒轻,重用黄芩、黄连;如为慢性,又脾虚者,脉证热轻寒重,则重用人参、干姜。方中黄连不应小于3g ,急性胃肠炎者用10~15g . 2.患本方证,若汤水不得人口:去干姜,加生姜汁少 许,许许呷之,此少变古法,屡验。

3.干姜黄苓人参汤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 药用干姜、 黄连各9g ,黄苓12g ,党参30g ,砂仁6g ,广木香、炙甘 草各 lOg 。热重于寒干姜减量;寒重于热黄苓、黄连减量。每 工剂, 文火煎 3 次,取汁 400ml ,分 3 次服。 [四川中医, 1974 , cls ,: zs] 中张仲景对呕吐的治疗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创造了一些现 在仍 然行之有效的方剂。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其气主降,以下 行为 顺,若胃失和降,气逆于上则发生呕吐,张仲景对呕吐辨证 以寒 热为纲,其中关于胃寒呕吐的尤多。张仲景对呕吐的辨证论 治可 归纳如下。 ( 1 )胃寒饮停:呕吐多为清水痰涎, 脘闷不食, 头晕目眩, 心悸,苔白腻,脉滑。治宜温化寒饮,和胃降逆。方用小半 夏汤 El 4.浅谈《伤寒杂病论》 中关于呕吐的治疗: 《伤寒杂病论》 或五苓散。 (2) 肝胃虚寒:食谷欲呕或干呕,吐涎沫,

谈《伤寒论》中“寒热错杂”下利方证辨治-闫军堂,刘晓倩,王雪茜,等

122 第16卷 第12期 2014 年 12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6 No. 12 Dec .,2014 下利是指大便稀薄,次数增多,或泻下脓血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病证,它包括泄泻、痢疾及霍乱等。下利可见于现代医学中的多种病证,如细菌性痢疾、阿米巴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结肠过敏等,均可参考本病辨治施治。《伤寒论》中所言“下利”,实际上是泄泻与痢疾的总称,论中又称其为“自利”“泄利”“下利清谷”及“协热利”等,涉及的原文有80多条,其属性有寒、热、虚、实及寒热错杂之不同。所谓“寒热错杂”,是指八纲证候中寒热属性相互对立的两纲同时并见,且寒热双方性质俱真,毫无虚假,寒热各方表现的症状均客观存在的证候。由于寒、热是相互矛盾,水火不容,人们容易质疑寒热性质相反的证候能否同时并存,也易认为寒热药物并用于同一处方,其药性容易相互抵消。所以,对寒热错杂证候的辨别十分重要。同时,古今医家的大量临床实践都表明:寒热并存的病机广泛的存在于诸多病证的发展过程中。临床中各种慢性病、疑难病久治不愈常出现寒热错杂证,包括表里寒热错杂证、上下寒热错杂证、中焦寒热错杂证等,病 情复杂,治疗棘手[1-2] 。本文拟对《伤寒论》中“寒热错杂”下利的方证进行系统梳理,以期对临床辨治 本病有所裨益。 1?三泻心汤证 三泻心汤是指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 泻心汤,三方原为治疗脾胃不和、升降失调的心下痞而设,但均可治疗寒热错杂的下利。其中,半夏泻心汤证是心下痞满而挟有痰饮的一种证候。临床症见:心下痞满、呕恶、肠鸣下利或大便不调、脉弦滑、苔白腻等,是为半夏泻心汤的辨证要点。本证是由于脾胃不和,升降失序,中焦痞塞,寒热错杂,痰饮内生所致。胃气不降则恶心呕吐;脾气不升,故肠鸣下利;气机痞塞于中,故心下痞满。用半夏泻心汤苦降辛开,和胃降逆、涤痰化饮以治之。生姜泻心汤证则是心下痞满而挟有水气的证候。其主要脉证:心下痞硬,噫气带有食臭味,肠鸣有声,泻利,胁下阵痛,或见下肢浮肿,小便不利,脉沉或弦,舌苔水滑。本证由于脾虚不运,水邪流于胁下,或走于肠间,故见胁痛、肠鸣、下利;脾虚不能消谷,故见消化不良、干噫食臭等证。生姜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另加生姜并增大其用量,而减少干姜的用量,从而使本方加强了宣散水气的作用,若见小便不利,可加茯苓以淡渗利水。甘草泻心汤则用于治疗太阳表证几经误下,以 谈《伤寒论》中“寒热错杂”下利方证辨治 闫军堂,刘晓倩,王雪茜,刘敏,梁永宣,王庆国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摘?要:下利是临床常见病证,《伤寒论》中论述颇为广泛,拟对《伤寒论》中治疗“寒热错杂”下利的方证,即 三泻心汤、黄连汤、柴胡桂枝干姜汤、乌梅丸、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以及麻黄升麻汤等8个方剂进行详实梳理,以期对临床辨治本病有所裨益。 关键词:伤寒论;寒热错杂;下利;方证辨治 中图分类号:R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4) 12- 0122- 03 收稿日期:2014-05-24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2012-01);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薪火传承3+3工程”资助项目(2007-SZ-A-09)作者简介:闫军堂(1984-),男,山东聊城人,主治医师,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经方配伍规律及作用机制研究,中医信息情报学研究。通讯作者:王庆国(1952-),男,河北沧州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经方作用机理及配伍规律研究;经方防治 常见病、疑难病研究;基于经方的中药新药开发研究;中医证候规范及其生物学基础研究。 Decocti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of Diarrhea of Mixture of Cold and Heat in Treatise on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 YAN Juntang,LIU Xiaoqian,WANG Xueqian,LIU Min,LIANG Yongxuan,WANG Qingguo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Diarrhea is a common clinical disorder,which is extensively discussed in Treatise on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 In this article,we summarized the formula patterns about diarrhea of mixture of cold and heat in Treatise on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which mainly includes Xiexin Decoction,Huanglian Decoction,Chaihu Guizhi Ganjiang Decoction,Wumei Decoction,Ganjiang Huangqin Huanglian Renshen Decoction and Mahuang Shengma Decoction and so on. This article will provid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Treatise on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 ;mixture of cold and heat;diarrhea;decocti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14.12.044

干姜人参半夏汤对妊娠小鼠生殖毒性的应用实验结果分析

干姜人参半夏汤对妊娠小鼠生殖毒性的应用实验结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7-08-18T16:33:09.853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18期作者:裴斯彪王丹李林彭贤东[导读] 综上所述,干姜人参半夏汤在治疗脾胃虚寒型妊娠恶阻时,可采用小剂量进行治疗,不会产生妊娠毒性。 (南充市中心医院<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0)【摘要】目的:分析干姜人参半夏汤对妊娠小鼠生殖毒性的实验结果。方法:选取100只妊娠小鼠,将其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25只,所有小鼠均是在孕后第6~17天进行灌胃,第18天处死,观察妊娠小鼠的体质量增加、胚胎发育状况及胎仔外观。结果:低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体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体质量低于空白对照 组,体质量增加低于空白对照组,子宫连胎鼠体质量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四组活胎率、死胎率及吸收胎率进行两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胎仔发现高剂量组出现头盖骨变大腹部裂开等情况。结论:小剂量的干姜人参半夏汤不会对妊娠小鼠产生妊娠毒性,随着剂量增加,逐渐增加胚胎畸形的发生率。【关键词】干姜人参半夏汤;妊娠小鼠;生殖毒性【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8-0187-02 干姜人参半夏汤是由干姜、人参、半夏组成,其中半夏有“堕胎”的说法,现代药理证实,半夏有胚胎毒性,因此在治疗妊娠患者需慎用半夏[1]。但干姜人参半夏汤在发挥降逆功效时半夏发挥了重要作用。现笔者就干姜人参半夏汤对妊娠小鼠的生殖毒性进行实验研究,以便为孕期的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小鼠:选取性成熟清洁级小鼠150只,雌性小鼠100只,雄性小鼠50只,体质量平均(24.9±2.6)g,饲料为标准饲料。干姜人参半夏汤:依据金匮要略进行配置,干姜、生哂参各14g,生姜汁10滴,半夏28g,煎煮浓缩后保存于4℃的冰箱中备用。 1.2 实验方法 饲养条件:室温25℃,湿度40~70%,饲养标准鼠料,环境干燥清洁。确定妊娠:将2只雌性小鼠和1只雄性小鼠放置于一笼中,于每日9时检查雌性小鼠阴道口,如阴道口有阴栓,则将其取出,记录为受孕“0”天,分组饲养。 给药:随机将100只妊娠小鼠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25只,均于孕后第6天(胚胎器官形成期)开始灌胃给药,至第17天(器官形成),空白对照组采用等体积蒸馏水进行灌胃,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给药量为原方剂量、3倍原方剂量、6倍原方剂量。 1.3 观察指标 所有小鼠均于妊娠第18天处死,剪开腹壁,取出子宫,称重子宫及胎,切开子宫,取出胎仔,观察妊娠小鼠的体质量增加、胚胎发育状况(死胎、活胎及吸收胎率)及胎仔外观。妊娠小鼠体质量增加=解剖体质量-受孕第“0”天体质量-子宫及胎质量。胎仔外观检查:检查头部是否器官完整、眼睛大小、是否有突眼等异常,是否露骨或脑膜膨出等;检查四肢是否多、并、少、无趾,有无足内外翻等畸形;检查躯干有无腹裂、脊髓膨出或裂开等;检查尾部是否短、卷、无尾或尾分叉等。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 18.0,将计量资料(妊娠小鼠体质量及胎鼠体质量)、计数资料(死胎、活胎及吸收胎率)分别采用(x-±s)、(%)表示,并予以t检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妊娠小鼠及子宫连胎鼠体质量 低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体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体质量低于空白对照组,体质量增加低于空白对照组,子宫连胎鼠体质量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表1 妊娠小鼠及子宫连胎鼠体质量(x-±s)

《伤寒论》中寒热并用方剂证治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24367695.html, 《伤寒论》中寒热并用方剂证治探讨 作者:吴军张祖权 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年第01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伤寒论》中内外、上下寒热夹杂及寒热真假方剂的讨论,认为《伤 寒论》中对寒热夹杂病证的阐述全面而系统。因此,如能认真学习《伤寒论》中有关寒热夹杂病证的辨证、治疗:用药,领会其精意,临床上认识寒热夹杂疾病,正确辨证和治疗用药,对提高寒热夹杂疾病及其它疑难病证的辨证治疗均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伤寒论》;寒热并用;方剂 中图分类号:R289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01-0045- 在《伤寒论》中,寒热并用方剂很多,有大青龙汤、桂枝二越婢一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附子泻心汤、栀子干姜汤、黄连汤、柴胡桂枝干姜汤、麻黄升麻汤、乌梅丸、白通加猪胆汁汤、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等,根据其作用的部位可以分为上焦寒热夹杂,中焦寒热夹杂,上、中焦寒热夹杂,上下寒热夹杂和下焦寒热真假。在此笔者《伤寒论》中寒热并用的部分方剂证治的运用体会作出讨论,以共交流,谬误之处,请同道不啬指教。 1 属上焦寒热夹杂的方剂 有大青龙汤、桂枝二越婢一汤。大青龙汤的组成为:麻黄、桂枝、甘草、杏仁、生姜、大枣、石膏。桂枝二越婢一汤的组成为:桂枝、白芍、麻黄、生姜、大枣、甘草、石膏。此二方均是为外有表寒而里有实热而设,只不过有寒热的轻重不同而已。大青龙汤证是表寒重而里热也重,而桂枝二越婢一汤证是表寒轻里热也轻,因此在临床症状、药物的组成和用量上区别很大。大青龙汤是治疗“太阳中风,脉浮紧,恶寒,发热,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桂枝二越婢一汤是治疗“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大青龙汤中麻黄用量为六两,石膏用量为鸡子大,而桂枝二越婢一汤中麻黄用量仅十八铢,石膏为二十四铢,在脉象上也区别很 明显,一为浮紧一为微弱,这也证实了桂枝二越婢一汤证为什么不能用重剂发汗的道理。 2 属于中焦寒热并用的方剂较多 有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栀子干姜汤、黄连汤等。虽都用于中焦寒热夹杂,却在部位和虚实上还有较大的区别,其中半夏、生姜、甘草三泻心汤均为治疗寒热互结于胃脘,因此临床均可见脾胃升降失常之干呕、噫气及脾气不升的下利等证,以干呕为主者以半夏泻心汤;以水气内停,食滞不化之干噫食嗅,腹中雷鸣以生姜泻心汤;如脾胃气虚,痞利具重则用甘草泻心汤。栀子干姜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黄连汤均为

干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干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干姜的功效和作用 ①治卒心痛:干姜末,温酒服方寸匕,须臾,六、七服,瘥。(《补缺肘后方》) ②治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甘草100克(炙),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干姜150克(强人可四两)。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伤寒论》通脉四逆汤) ③治中寒水泻:干姜(炮)研末,饮服10克。(《千金方》) ④治头目旋晕吐逆:川干姜100克(炮),甘草50克(炙赤色)。上二味,为粗末。每服20-25克,用水二盏,煎至八分,食前热服。(《传信适用方》止逆汤) ⑤治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各50克,半夏100克。上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日三服。(《金匮要略》干姜人参半夏丸) ⑥治伤寒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太热者: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伤寒论》干姜附子汤) ⑦治脾寒疟疾:一干姜、高良姜等分。为末。每服5克,水

一盏,煎至七分服。二干姜炒黑为末,临发时以温酒服三钱匕。(《外台》) ⑧治寒痢青色:干姜切豆大,海米饮服六、七枚,日三夜一。(《补缺肘后方》) ⑨治吐血不止:干姜为末,童子小便调服5克。(《千金方》) ⑩治吐、下血:当归、阿胶各4克,川芎2.5克,蒲黄5克,柏叶7.5克,炒姜炭七分。上水煎,百草霜末点服。(《观聚方要补》断红饮) 干姜的禁忌 本品辛热燥烈,阴虚有热、血热妄行忌服,孕妇慎服。 干姜的食用方法 (一)、干姜羊肉汤 材料:羊肉(瘦)150克,干姜30克,盐1克,大葱3克,花椒粉1克 做法:羊肉切块,与干姜共炖至肉烂,调入盐、葱花、花椒面,即可。 养生功效: 1、温里,散寒,补虚。 2、适用于脾肾阳虚之肢冷畏寒、腰膝酸软、小便清长或下肢浮肿;泄下量多;月经后期小腹发凉等症。 (二)、温肺粥 材料:五味子9克,干姜9克,细辛3克,大米100克。 做法:将三味中药洗净,用干净的纱布包好。大米洗净后加入适量清水,再放入用沙布包好的中药,同煮成粥。将粥中的纱

第七章 厥阴病辨证论治

第七章厥阴病辨证论治 (TREATMENT OF JUEYIN DISEASE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概论 (INTRODUCTION) 厥阴指足厥阴肝经、手厥阴心包经及其所络属的脏腑。足厥阴之脉起于足大趾,沿下肢内侧中线上行,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上行连目系,出额与督脉会于巅顶。手厥阴之脉起于胸中,出心包络,下膈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上抵腋下,循上臂内则中线入肘中,下前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至中指出其端。足厥阴肝主藏血,主疏泄,与胆相表里。既能调畅情志,调畅气机,又参与脾胃的运化机能。手厥阴心包为心之外卫,代心用事。心包之火以三焦为通路下达于肾,使肾水温暖以涵养肝脏。在生理情况下,肝胆达条,气机和畅,纳运有序,阴阳燮理,以促进脏腑功能活动,保持人体健康。 厥阴病是六经病证的最后阶段。若病入厥阴,则肝失条达,气机不利,易致阴阳失调,又因厥阴具有阴尽阳生,极而复返的特性,故厥阴病常以上热下寒,寒热错杂为主。正如《诸病源候论》所说:“阴阳各趋其极,阳并于上则热,阴并于下则寒。”本篇所论的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等上热下寒证,反映了厥阴病寒热错杂的的证候特点,故作为厥阴病的提纲。然厥阴受邪,阴阳失调,若邪从寒化,则为厥阴寒证,邪从热化,则为厥阴热证。病至厥阴,正邪相争,阴阳消长,阴盛可厥,阳盛易热,阴阳互有争胜,则表现为手足厥热交替出现。此时可根据手足厥逆与发热时间的长短,程度的轻重,来判断阴阳消长,病势进退及预后。若由于“阴阳气不相顺接”而致四肢厥冷者,称为厥证。厥阴篇还记述多种呕吐、哕、下利等证,这类病证并非皆属厥阴病,集中论述意在鉴别对比,以提高辨证论治能力。 厥阴病的形成,既可由本经自病,亦可由他经传来。厥阴病的治疗,因证而异,可采用“寒者温之,热者清之”或寒温并用等方法。上热下寒证,治宜清上温下,乌梅丸为代表方剂;厥阴寒证,或温经养血,或温胃降逆,当归四逆汤、吴茱萸汤为代表方剂;厥阴热证,可用凉肝解毒之法,白头翁汤为代表方剂。至于厥、呕、哕、利诸证的治疗,当遵循“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来进行。 厥阴病的预后及转归,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厥阴正复邪祛,可有向愈之机;厥阴阳复太过,可发生痈脓、便血或喉痹等热证;若阳亡阴竭,则预后不良。 第一节厥阴病辨证纲要 (Outline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for jueyin disease) 【学习要求】 掌握厥阴病辨证提纲。 【原文】 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①,心中疼熱②,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蚘,下之利不止。(326)【词语解释】 ①气上撞心:心,泛指心胸部位。气上撞心,即病人自觉有气上冲心胸部位。 ②心中疼热:自觉胃脘部疼痛,伴有灼热感。 【原文析义】

刘渡舟:寒热错杂方总结

《伤寒论》所载的寒热之药并用方剂,概括起来有柴胡桂枝干姜汤、栀子干姜汤、半夏泻心汤、附子泻心汤、黄连汤、乌梅丸、麻黄升麻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一共八个方子。而柴胡桂枝干姜汤已经讲过,栀子干姜汤从略,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可以以半夏泻心汤为代表。下面分别对各方剂进行简要叙述。 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是寒药、热药杂用的方子。它属于和解脾胃寒热之邪的代表方。生姜泻心汤和甘草泻心汤都是在它的方药基础上加减变化而成。它是治疗脾胃之气失和、心下痞满而挟有痰饮的一种病证。因其挟有痰饮,故兼有呕吐之证。如结合临床观察,此证当有心下痞满、呕吐、肠鸣下利,或大便不调之证。 本证的产生,由于脾胃阴阳不和,升降失序,中焦之气痞塞、寒热错杂,痰饮内生之所致。故用半夏泻心汤苦降辛开、和胃涤痰为主。半夏泻心汤由半夏、黄芩、黄连、人参、炙甘草,大枣组成。此证气机升降不利,中焦痞塞,胃气不降而生热。故方用芩、连之苦寒以降之,脾气不升而生寒则肠鸣下利,故用干姜之辛热以温之,痰饮扰胃,逆而作呕,故用半夏降逆和胃以止呕;脾胃气弱,不能斡旋上下,故以参,草、枣以补之。 本方清上温下、苦降辛开、寒热并用,以和脾胃,为治心下痞的主方。【按】心下为半表半里部位(在胸之下、腹之上),故其为病,则用泻心汤和解为宜。然小柴胡汤治在肝胆,而泻心汤则治在脾胃。两证的气机皆有出入升降不利的特点,又皆系阴阳的乖戾不和所致,若不用和解而用它法治疗,则病不能愈。

尤以“心下”位于胸腹之间,乃气之上下要道,故阴阳交通不利则作痞。痞者塞也,气滞而不行,非血非水,中实无物,故按之则濡,但气痞耳。 张某,男,36岁。素有饮酒癖好,因病心下痞满,时发呕吐,大便不成形,日三四次,多方治疗,不见功效。脉弦滑,舌苔白。 辨证:证为酒伤脾胃,升降失调,痰从中生。痰饮使胃气上逆则呕吐,脾虚气寒则大便不成形,中气不和,气机不利,故作心下病。 处方:半夏12克,干姜6克,黄芩6克,黄连6克,党参9克,炙甘草9克,大枣七枚。服一剂,大便泻出白色粘涎甚多,呕吐遂减十分之七;再一剂,再痞与呕吐俱减,又服两剂,则病痊愈。 附子泻心汤 附子泻心汤,是治心下热痞,而又阳虚不能护表,兼见“恶寒汗出”之证,一般讲,发热容易汗出,而恶寒则不易汗出。今恶寒同时汗出,反映了卫阳不足、温煦失司的情况。卫阳,就是卫外的阳气,它出于下焦,是肾中阳气所化生,达于体表,即可“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今下焦阳虚,则化生卫阳不足,失去其温煦和固护肌表的功能,则出现恶寒汗出之证,故名之为上热下寒症。治用附子泻心汤清热痞而温阳气。附子泻心汤是由大黄、黄连、黄芩、炮附子组成。方中用滚开水渍泡大黄、黄连、黄芩,使其以治气分之热痞,附子用水专煎,取其味厚力雄,以专补肾间阳气之虚。此方虽寒热并用,然水渍三黄,而专煎附子,则扶阳为主,而清热为兼矣。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医案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医案 一、腹胀痛 张石顽医案:陈某,泻利腹胀作痛,服黄芩、白芍之类,胀急愈甚,其脉洪盛而数,按之则濡,气口大三倍于人迎,此湿热伤脾胃之气也。与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二剂,痛止胀减,而泻利末已,与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二剂,泻利止而饮食不思;与半夏泻心汤而安。 (《张氏医通》1995,154一155) 按语:脾虚湿盛而胀,单服芩、芍寒凉之品,非但湿热不去,且脾阳更虚,故其胀愈甚。惟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健脾利气,扶正法邪,“塞因塞用”,方可愈病。 二、臌胀(肝硬化腹水) 周子娄医案:陈某,男,43岁,农民,1985年3 月13日就诊。患肝硬化病数年。近月来,纳差,食后腹胀,腹渐膨起,大便溏泻,小便 少,神疲。舌胖大、边有齿痕、舌质暗红、苔白滑,脉沉弦。检查:腹水征明显。西医诊为“肝硬化腹水。” 处方:厚朴、生姜、茯苓、通草各15克,法夏10克,红参、炙草各5克。每日1剂,水煎温服。 8剂药后,腹膨起已消,纳食增进,小便增多。检查已无腹水征。继以上方加减治疗月余,诸症消失若常人。嘱

其注意休息,节制饮食,勿食肥腻厚味陈臭等,随访半年末复发。(陕西中医19885<11):517) 按语:腹胀、纳呆、便溏、神疲,脾气虚也;腹水、溲少、舌胖、苔滑、脉弦,水湿盛也。用本方健脾行水,扶正怯邪。因水湿内停较剧,故加通草、茯苓以利水湿。 三、痞满 陈瑞春医案:叶某某,男,39岁,1973年8月l0日就诊。患者行胃次全切除朮后,恢复良好。惟出院后逐渐感觉胃腹痞满,暖气频作,大便不畅,虽少食多餐以流质软食为主,亦感痞满不饥,病情 日见明显。脉象细弱,舌白润。以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味论治: 党参12克,法半夏9克,枳壳6克,厚朴9克,炙甘草6克,佛手片9克,广木香6克,生姜3片 5剂药后自觉气往下行,腹胀暖气大减。继则服至20余剂,每隔l一2日l剂,治疗两个多月一切正常。一年后腹胀未发作,消化良好,体略发胖。(新医药学杂志1977)按语;朮后痞满腹胀,脉象细弱,为脾虚不运,气机堕塞。故以本方加枳壳、佛手、广木香以温中健脾,理气除满。 四、泄泻(过敏性肠炎) 李浩澎医案:宋某,男,54岁。患慢性泄泻5年余.反

生姜与干姜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生姜与干姜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生姜《名医别录》列为中品。生姜是家喻户晓的食物和药材。《本草纲目》“可蔬,可和,可果,可药”是对其全面而精辟的概述。关于生姜的功用,历代医家和古籍的观点各有所见。《名医别录》谓其“生姜,微温,辛,归五藏。去淡,下气,止呕吐,除风邪寒热。”《药性赋》曰其“味辛,性温,无毒。升也,阳也。其用有四:制半夏有解毒之功,佐大枣有厚肠之说。温经散表邪之风,益气止胃翻之哕。” 干姜《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本经》曰其“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潞下痢。生者尤良。”《别录》谓其“治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诸毒,皮肤间结气,止唾血。”《药性论》曰干姜“治腰肾中疼冷,冷气,破血,去风,通四肢关节,开五脏六腑,去风毒冷痹,夜多小便。治嗽,主温中,霍乱不止,腹痛,消胀满冷痢,治血闭。病人虚而冷,宜加用之。”

生姜在《伤寒论》中用到39次,其中两次分别在理中丸和通脉四逆汤加减法中用到。用量从一两到半斤不等,其中常用量为三两,在旋覆代赭汤、栀子生姜汤、大柴胡汤中均用到五两,吴茱萸汤中用到六两,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和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中均用到半斤。干姜在《伤寒论》中用到24次。用量六铢到十两,常用量一两至三两,其中麻黄升麻汤中用六铢,乌梅丸中用到十两。《伤寒论》中生姜与干姜同时使用共3剂方,分别为生姜泻心汤、通脉四逆汤、真武汤(加减)。 生姜的主要功用:温阳解表,调和营卫;和胃止呕;温中而理气、止痛、降逆;温阳以散水,通阳以解郁等。干姜的主要功用:温中散寒,回阳救逆;温中散寒以消痞、止呕、止利;温肺散寒,化饮止咳;温阳散郁。共同点:两者皆可温阳——温阳、温中、止呕、解郁。而生姜味辛散更甚,走窜性强,可温阳于表,可散寒于中;干姜温阳兼可回阳救逆,性趋于守。 生姜温阳解表,调和营卫的运用以桂枝汤系为代表。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是治疗由外感风寒、营卫不和(卫强营弱)所致的太阳中风证的主方。在以桂枝汤为底方的桂枝汤类方中生姜一般用到三两。生姜味辛性温,佐桂枝辛甘化阳,且能降逆止呕;配大枣温阳解表,调和营卫,共为佐使。如成无己认为“姜、枣味辛甘,专行脾之津液而和营卫,药中用之,不独专于发散也。”并在《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中道:“《内经》曰:风淫于内,以甘缓之,以辛散之。是以生姜大枣之为使也。”旋覆代赭汤与生姜泻心汤均主心下痞硬和噫气之证,均重用生姜、半夏化痰散饮,和胃降逆以开结开痞。成无己谓“辛者散之生姜、半夏之辛,以散虚痞”。 四逆汤是温里散寒、回阳救逆的主要代表方和底方,《内经》曰“寒淫所胜,平以辛热”,方中干姜辛温,守而不走,长于温中,干姜与附子相伍,动静结合,而增强温里壮阳之效;与甘草相合温中益气而复建中焦脾胃之阳。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评析四逆汤方义道“逐寒正气,必先辛热,是以干姜为臣”。干姜在乌梅丸中与附子、细辛、蜀椒通用有辛开厥阴气机,疏通阳气而温下寒的作用,方中用到十两,但日剂量约三两到五两。小青龙汤中用干姜以温肺散寒化饮,其方中干姜、细辛、半夏是临床化痰化饮常用的组合。 生姜与干姜并用的方剂分别为生姜泻心汤、通脉四逆汤、真武汤(加减)。 生姜泻心汤主治由胃虚水饮食滞致痞之证。方中生姜四两,干姜一两,其中生姜辛温善散,宣泄水饮,和半夏而合胃化饮,降逆止呕;伍大枣而益胃健脾。王晋三曰“干姜、半夏破阴以导阳”。《医宗金鉴》道“生姜、半夏散胁下之水气;干姜、甘草以温里寒”。 通脉四逆汤主阴盛格阳之证。原方中干姜三两,在加减法中有“呕者,加生姜二两”。方中干姜破阴回阳,温阳驱寒;呕者为中焦寒胜,胃气上逆之征,加生姜以和胃降逆。 真武汤主治少阴阳虚水泛之证。原方用生姜三两,加减法中“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一两,干姜一两”、“若呕者,去附子,加干姜,足前为半斤”。方中生姜宣散,佐附子以助阳,于主水中有散水之意;咳者为水饮犯肺之征,用

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仝小林方药量效心悟

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仝小林方药量效心悟 方药量效心悟 2009.12.30 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仝小林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编者按: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剂量的研究事关疗效的提高。日前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方药量效关系与合理应用研讨会”上,仝小林教授谈其20多年对剂量潜心研究的心得。现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药物剂量是取得临床良好疗效的关键。《伤寒论》药味少而精纯,组方法度严谨,临床疗效确切,对后世影响巨大,被后世誉为“经方”。但因为年代久远,度量衡屡经变易,代有所改,悬殊极大,后世对经方剂量的折算众说纷纭,历代医家谓之“不传之秘”。限制了经方疗效的发挥,后世医家为确保经方疗效,使用古方,均需考虑剂量折算问题,对仲景用药本源剂量的研究从未间断。有的依据临床用药经验和一般用药剂量,但经不起出土实物及历代文献的考证;有的以神农秤为依据,将其1两折合为1~2克间,亦无出土文物可证,日本汉方学家常用此剂量,在我国则应用较少。 总结中医方药剂量应用的现状,可以用“误、乱、惑”三个字来概括。误,是指经方剂量传承认识不一,正误难辨;乱,是指临床剂量应用混乱,实际上它是由误而引起;惑,是指有关中医剂量论述,散落于大量的古今文献之中,临床上缺乏剂量理论的指导。 追本溯源还原仲景本源剂量 经方本源剂量以及剂量的演变和沿革规律的不明确,导致经方在目前普遍理解的剂量下单纯使用,疗效却不理想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人遂说,经方不灵。或者通过增加相似功效的中药来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于是处方越来越大,药味越来越多。我们调查,《伤寒论》经方平均单剂药味数为4.18味,药味分布在1~14味,由4~8味药组成的方剂最为常见;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100首汤剂处方的平均单剂药味数为18.28味,药味分布于16~22味,方剂多由12~20味中药组成;文献报道现代中医汤剂处方平均单剂药味数为15.55味,药味分布于1~42味,方剂多由10~20味中药组成。可见,现代中医汤剂处方的平均单剂药味数是《伤寒论》经方的3倍以上,无论单剂的药味数范围,还是常见的单剂药味数,均较《伤寒论》经方有所扩大。 药味之多,品种之杂,势必互相牵制,往往影响疗效的发挥。正如汪昂所言:“古人立方,分量多而药味寡,譬如劲兵,专走一路,则足以破垒擒王矣。后世无前人之朗识,分量减而药味渐多,譬犹广设攻围,以庶几于一遇也。然品类太繁,攻治必杂,能无宜于此,而不宜于彼呼?”出于安全,“广设攻围”,或亦取效。这种大处方,看似单味药剂量减少,但每服汤药的总量并没有减少。因此,“分两减而药味渐多”并不是提高疗效的最佳途径,而引起分歧的主要问题就是出在剂量上。所以要想寻求突破,提高疗效的关键也应该从深入研究剂量着手。 如今,国家计量总局编的《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中“光和大司农铜权”(中国历史博物馆藏)被认为是推算汉制的权威标准。此权铸于光和二年闰月廿三日,光和二年为公元179年,与张仲景为同年代。从权上铭文可知,此权为当时中央政府为统一全国衡器而颁布的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