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探讨

脑梗塞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探讨
脑梗塞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探讨

脑梗塞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探讨

颜刚

湖北省大悟县中医院湖北孝感432800

摘要:对脑梗塞的病人要采取中西医结合和康复训练的方法。一旦发生要以西药抢救为先,以中医辨证施治巩固提高疗效,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结合针炙治疗和康复训练,双管齐下,不失时机,治疗越及时疗效越快,后遗症越少。中风病人在体质、发病类型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存在的很多差异,故中医临床治疗仍须遵循辩证用药的原则。脑梗塞患者在辩证治疗上,多分为风阳上扰、气虚血瘀、风痰阻络等证型。

关键词:脑梗塞中西医结合治疗

1、诊断

脑梗塞中医亦称之为“卒中”多属中经络证,临床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以歪僻不遂为主证,一般具有起病急、进展快,多数有头痛,呕吐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全脑症状,有局灶征和体征,或脑膜刺激征,多数病例发病24小时后CT逐渐显示低密度梗死灶。[1]

2、病因病机

患者平素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之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室劳累,或外邪侵袭等诱因,以致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张,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隧,蒙蔽清窍,而形成上实下虚,阴阳互不维系的危急证候。其发病机理归纳起来不外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瘀(血瘀)六端,其中以肝肾阴虚为其根本。

脑梗塞属于现代医学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供应脑的动脉粥样硬化等自身疾病,使管腔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造成脑局部急性血流中断,缺血、缺氧,软化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3、鉴别诊断

3.1中医鉴别诊断

痫证:虽有卒然昏仆见症,但痫病为发作性疾病,昏迷时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有异常叫声,醒后如常人,无后遗症,青少年多见,多数有癫痫病史。

厥证:表现昏倒后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短时可苏醒,无后遗症。痉病以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则角弓反张,病发可伴神昏,但多出现在抽搐之后,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等症状。

口癖:主要表现为口眼歪斜,多伴有耳根痛,可有流涎,语言不利,但无意识障碍。

3.2西医鉴别诊断

脑出血:活动中起病,病情进展快,CT检查示脑实质内高密度病灶可以确诊。

4、治疗

对脑梗塞的病人要采取中西医结合和康复训练的方法。一旦发生要以西药抢救为先,以中医辩证施治巩固提高疗效,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结合针炙治疗和康复训练,双管齐下,不失时机,治疗越及时疗效越快,后遗症越少。

4.1西医治疗

4.1.1急性期治疗原则(1)超早期治疗:首先使公民提高脑卒中的急症和急救意识,了解超早期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发病后立即就诊,力争在3~6小时治疗时间窗内溶栓治疗,并降低脑代谢、控制脑水肿及保护脑细胞;(2)个体化治疗:根据病人年龄、缺血性卒中类型、病情程度和基础疾病等采取最适当的治疗;(3)防治并发症如感染、脑心综合征、卒中后焦虑或抑郁症等;(4)整体化治疗:采取对症支持疗法和早期康复治疗;对卒中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等及时采取预防性干预,减少复发率和降低病残率。

4.1.2治疗方法

(1)对症治疗:包括维持生命功能和处理并发症。①脑梗后血压升高通常不需紧急处理。脑梗塞急性期,只有在收缩压大于220mmHg、舒张压大于120 mmHg或平均动脉压大于130mmHg时可用降压药,如卡托普利6.25~12.5mg含服,切忌过度将压使脑灌注压降低,导致脑缺血加剧;②意识障碍和呼吸道感染者宜选用适当抗生素控制感染,

保持呼吸道畅通、吸氧和防治肺炎,预防尿路感染和褥疮等;③发病后48h~5d为脑水肿高峰期,可根据临床观察或颅内压监测用20%甘露醇250ml,经脉滴注,1次6~8h;或速尿40mg经脉注射,2次/d,脱水剂用量过大持续时间过长易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肾损害、水电解质紊乱等;④血糖水平宜控制在6~9mmol/过高或过低均会加重缺血性脑损伤。

(2)溶栓治疗:恢复梗死区血流灌注,减轻神经元损伤,挽救缺血半暗带。溶栓适应症:①急性缺血性卒中,无昏迷;②发病3小时内;③年龄大于18岁;④CT示低密度病灶,已排除颅内出血。药物可选用尿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3)脑保护治疗:选用胞二磷胆碱250~500mg加入10%GS500ml 静滴,每天1次。改善脑细胞代谢,有利于机体的恢复。

(4)抗血小板治疗: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显示,脑梗塞病人发病48小时内用阿司匹林100~300mg/d,可降低死亡率和复发率。

4.2中医治疗

4.2.1辨病治疗:中药针剂和口服中成药,以化瘀通络为第一治则,用药时可根据病情选用丹参、灯盏花素、血塞通、刺五加等;口服中成药选用三七片、华佗再造丸,步长脑心痛等。

4.2.2辩证病治疗:中风病人在体质、发病类型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故中医临床治疗仍须遵循辩证用药的原则。脑梗塞患者在辩证治疗上,多分为风阳上扰、气虚血瘀、风痰阻络等证型。[1](1)风阳上扰型:表现为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强言蹇或不语,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方用天麻钩藤饮以平肝熄风通络,药用天麻、钩藤(后下)、川牛膝、黄芩、桑叶、菊花、丹皮、白芍各10克,石决明(先煎)、茯苓各30克,夏枯草15克;(2)气滞血瘀型:表现为肢体软瘫无力,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舌暗淡,苔薄,脉细。方用补阳还五汤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药用黄芪、太子参各15克,当归、赤芍、桃仁、地龙、石菖蒲各10克,川芎6克;(3)风痰阴络型:表现为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形体肥胖,舌暗淡,苔腻,脉弦。方用半夏白

术天麻汤以化痰熄风,药用天麻、白术、法半夏、瓜蒌、胆南星、石菖蒲各10克,大黄、橘红各6克,丹参、茯苓各30克。

4.2.3意识障碍的治疗:意识障碍是中风中脏腑的主要表现,是脑部受到严重广泛损害的结果。临床上常表现神志恍惚、嗜睡、昏睡、谵妄,以致昏迷不省人事等,为病邪内闭心窍所致。根据症状又有阴闭、阳闭与脱证之分。临床以神昏、牙关紧闭,躁扰不宁,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苔黄腻,脉弦滑而数等阳闭之症为多,可予安宫牛黄丸一粒,湿开水化开口服,昏迷不醒者从鼻胃管注入,以醒神开窍。对神昏、肢体瘫软、手撒肢冷汗出、呼吸低微、脉细微等脱症者,可用生脉注射液30~40ml加入250ml葡萄糖液体中静滴。

4.3针灸治疗

4.3.1治则: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4.3.2治法: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太阳、少阳经穴。初病用泻法,久病用补法。初期针刺患侧,久病针刺双侧,加灸法。

4.3.3处方

(1)半身不遂:上肢穴取肩、曲池、外关、合谷、内关、十宣。下肢穴取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承山、三阴交、昆仑、涌泉。

(2)口眼歪斜:取穴地仓、颊车、合谷、内庭、阳白、攒竹、昆仑、承泣、人中、太阳、风池等穴。

(3)语言不利:取天突、廉泉、哑门、金津、玉液、通里。廉泉不留针,金津、玉液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在针灸半身不遂的同时,指导患者家属对瘫痪病人肢体的功能锻炼,这对肢体的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4.4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即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和心理疗法。俗语说:“心病要用心药医”。在医疗实践中,康复训练与药物治疗一样有治疗作用。

4.4.1鼓励与关怀

脑梗塞的病人语言清楚时,首先要问医生的话是他们的病能否治愈,能否恢复健康,期望医生能帮助他们解除痛苦,这时医生要对医疗满怀信心和希望作为第一个印象传达给病人,给予肯定的回答:“你的病是可以治愈的”,“是可以恢复健康的”,“但还要靠你们主动配合治疗”。并向病人解释脑梗塞是怎样回事,用同情、理解的目光,鼓励

病人增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提高自己与疾病斗争的能力。为帮助病人消除焦虑紧张的情绪,用充满信心的语调,给病人思想上注“安慰剂”。使病人感到宽慰并增强了信心。在心理治疗过程中要“视人尤已。”《大医精诚》:“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对病人似亲人,要和蔼可亲,关心体贴,同情理解,要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要鼓励安慰和疏导病人的心理状态。[2]

5、预防[3]

随着人口逐渐进入老年化,脑梗塞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成为中老年人的三大死亡原因(脑血管病、冠心病、肿瘤)之一,因此针对脑梗塞的预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5.1控制血压、减少中风高血压是脑梗塞首要的危险因素,所以病人在发现血压偏高时,要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选择适合的降压药物,坚持规律用药,保持稳定的血压水平。特别是年轻人发现血压偏高,更应控制好血压,对降低脑梗塞的发生有重要作用,预防脑梗塞和控制高血压要从年轻时做起。

5.2降低血脂,减少中风危险因素根据调查结果显示:[3]脑梗塞患者血脂中低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B增高,不能忽视,应积极参与治疗,减少脑梗塞的危险因素。

5.3调节情志,降低诱发因素,据临床观察,性情急躁易怒的人更易患中风病。《内经》云:“怒则伤肝”、“急怒伤气”。《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有“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的记载。充分说明暴怒伤肝,肝阳暴亢,气血上逆,直犯脑络,引起本病。大怒是中风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所以调节情志,乐观开朗,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大怒,降低诱发因素,从而减少脑梗塞的发生。

5.4合理饮食,杜绝不良嗜好高钠饮食与血压升高有显著相关,这已为国内外研究证实,而高血压又是中风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如果膳食中减少钠摄入,对血压是一保护措施,进而减少中风病的危险性。所以饮食宜轻淡为主,不宜过咸。另外,平素喜欢荤腻食物的也易发中风,所以饮食要合理,平时要多吃些绿色蔬菜,少食油炸等荤腻食物,以减少中风病的发生。吸烟和大量酗酒也是中风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所以对有不良嗜好、喜烟酒、偏咸、偏荤的人应改掉不良嗜好,

从而避免或减少中风病的发生。

6、典型病例:

张某某,女,68岁,湖北孝感人。于1994年6月18日21点30分。突然头晕,语言不清。口舌歪斜,左上下肢不能活动。气促乏力,口角流涎,心悸汗出,舌质暗淡,舌苔白腻,脉沉细弦。当即按以上方案给予治疗:5天后可扶着下地学步,1月后,痊愈出院,能自己步行回家,现在不但能生活自理,还能了理家务事,如:洗衣、做饭、扫地、打柴等。

7、讨论

脑梗塞属祖国医学“中风”范畴,是中医“风劳鼓膈”四大顽症之一,因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被列为国家医疗重点攻关项目。中风是以突然昏例、不醒人事,伴发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为主要特征。西医指的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塞、脑血栓、短暂性缺血发作等都属中风范畴。因其发病突然,亦称为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中风的发病根源是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当脑血管壁发生粥样硬化,使血管腔变狭窄或形成夹层动脉瘤,在遇到患者情绪激动、精神紧张或用力过猛、血压升高等诱因影响下,造成血管破裂或阻塞,使脑血液循环形成障碍,造成部分脑组织缺血、水肿等病理改变,并导致神经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出现一系列的中风病状。西医从症状、溶栓、保护脑细胞、抗凝治疗,中医从辩证用药,针炙、调情志、食疗等入手取得很好疗效。

[1]王永炎,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出版。

[2]王春玲、王玥、贾韵楠、汪彤、荣阳脑梗塞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康复训练。

[3]邹世昌急性缺血脑血管病中药治疗近况[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9,(3):5

研究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和重要观点

二、研究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和重要观点 1、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是:强力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这是历史赋予基础教育的神圣使命。新课改是推动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而语文新课标则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提倡一种内涵的课程文化”。让学生从阅读中体会到文化的深度和厚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最大兴趣,提高语文的综合素质。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提出“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并对它进行尝试。这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求知欲,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研究目标 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充分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老师同步认识、深入理解作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给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让他们遨游在文学的海洋里汲取养分,茁壮成长。 3、研究内容 本课题以语文课堂为载体,试图通过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将语文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带着兴趣去阅读,体会语文作品的底蕴,拓展我们学科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 本课题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 (1)如何提高学生认识,进而明确阅读的价值,激发阅读的兴趣。 (2)鼓励学生精选读物,提出质疑,优化阅读环境。 (3)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4、研究方法 本课题内容覆盖面广,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法、调查法、比较法、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等。 5、重要观点: 本课题研究拟形成以下主要观点: ①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②鼓励学生精选读物,提出质疑,优化阅读环境; ③提高学生认识,进而明确阅读的价值,激发阅读的兴趣。 三、研究价值:本课题研究创新程度、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 1、创新程度

浅谈我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

浅谈我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不是也不可能由某个人独立去建立,它的理论体系需要凝集所有中西医学家智慧的结晶才能够逐渐完善的。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现在,中西医结合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①20世纪50年代的临床实验性描述阶段。这个阶段可以说是朴素的中西医结合阶段,主要以西医诊断,中医治疗或联合用药。按西医指标观察疗效。②60~70年代开始的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阶段。在临床上主要采用辨证分型的方式分析疾病,并开展实验研究,已经出现一批如针刺麻醉、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和治疗急腹症等方面的研究成果。③80年代以后的机理探讨和理论创新阶段。初步运用动物模型和实验研究观察手段,把证和经络的研究推到一个更为深入的层次。 长期以来,人们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存在不同看法,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中西医结合学科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探索科学思路、研究方法和结合的切入点。中西医结合的内涵,应该是通过比较中西两种医学体系在医疗实践中所采用的思维方式、认识手段和应对措施的异同,吸收各自的长处,逐步做到在理论体系上融会贯通,在临床实践中优势互补。现代科学可以帮助理解和阐明深奥复杂的中医理论,而中医药学对人体生命现象的独特认识和对疾病独到的治疗手段又能丰富和充实现代生命科学的内涵。 目前,中西医结合学科基础和临床方面存在的问题均值得我们关注。 在基础研究中应该正确处理分析和综合的辩证关系。中西医结合不是中医西医

化,不能用简单的还原论的方法来研究中医。如果用还原论的方法,就算你观察得再仔细、指标再先进,哪怕应用的都是分子生物学手段,也不能准确地阐明中医学理论的真谛。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中西医结合研究曾出现过一波又一波的“指标”热。从cAMP、cGMP,各种免疫球蛋白和淋巴细胞亚群,一氧化氮、内皮素、一氧化氮合酶,到现在的基因等,虽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但是又有几项真正在理论上获得了重大进展?更不要说是突破!不是说不需要分析的方法和手段,问题是必须与整体研究相结合,进行综合的研究。中医学是一门经验医学,但更是一门朴素的整体医学;而西医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是一门实验医学。医学的发展趋势以及医学模式的改变,要求我们的研究不仅建立在生物学个体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强调个体差异,建立起立足于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上的新型整体医学,而中西医结合可以将现代科学微观化的优势和中医学整体化的理念有机地统一起来。一些有影响的中西医结合的重大成果,如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奖“肾本质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研究[2]等,都是将两者结合得比较好的典范。这种结合要求研究者不但要有扎实的现代科学的基础,更要具备较高水平的中医理论的造诣。所以必须强调中西医结合工作者认真学习中医理论和努力提高中医素养。 在临床实践中应该合理开展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特别是中西药物的合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是体现中西医结合优势的重要方面,对于提高疗效,特别是对于提高一些难治性疾病的治疗效果以及保护人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实践中已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病证结合、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等等,但中西药的合用并不等同于中西医结合。泛泛的中西药物合用是否科学、是

中西医结合用于脑梗塞患者治疗

2012年第17期中图分类号:R52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7-0079-01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咯血61例疗效观察 向寿培* 杨珊珊* 胡雪梅* 胡黔萍* 杨家妮* 刘 詹* 关键词:肺结核;咯血;中西医结合 *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人民医院(558300) 2012年7月9日收稿 咯血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在活动性和痰涂阳性肺结核患者中,咯血症状分别占30%和40%[1],出现咯血症状时,患者情绪常常较紧张,须及时予以止血治疗,2002年1月~2010年8月我科收治肺结核咯血61例,经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61例均经临床确诊的肺结核患者。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32.5±13.6岁,其中男性41例,女性20例;Ⅱ型肺结核3例,Ⅲ型肺结核50例,Ⅳ型肺结核8例。小量咯血(24小时咯血量小于100ml )40例,中量咯血(100~500ml )15例,大量咯血(大于500ml 或一次咯血量大于100ml )6例[2];首次咯血54例,反复咯血7例。2 疗效观察 2.1参照全国统一化疗方案抗痨治疗及对症处理。 2.2对小量咯血40例患者服用云南白药0.5g/次,每隔4小时服一次,同时予氨甲环酸1g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中静滴,1次/日,经过2~5天40例全部止血。 2.315例中量咯血患者,除按小量咯血患者常规服云南白药、静滴氨甲环酸外,予加用血凝酶(立芷血)1.0kU 静脉注射,1次/日,经过3~6天14例止血,1例疗效不佳,加用垂体后叶素18u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中静滴 (该例患者42岁),1次/日,2天咯血停止。2.46例大量咯血患者,除常规服云南白药、静滴氨甲环酸及静脉注射血凝酶(立芷血)外,还予垂体后叶素18~24u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中静滴,1次/日,其中55岁以上患者不用垂体后叶素,改用盐酸普鲁卡因250mg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中静滴,每8小时1次,经过3~7天5例止血,1例疗效不 佳,加用盐酸异丙嗪25mg 肌注,每12小时1次,地塞米松5mg 静滴,每12小时1次,3天咯血停止。 2.5对中量或大量咯血的10例患者因合并肺部继发性细菌感染,加用青霉素或头孢呋辛等抗生素治疗7~10天。3 讨 论 肺结核咯血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道急诊病症。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暨联合应用云南白药、氨甲环酸、血凝酶(立芷血)、垂体后叶素,55岁以上患者采用云南白药、氨甲环酸、血 凝酶(立芷血)、盐酸普鲁卡因综合治疗均获得满意疗效。个别病例不能奏效则加盐酸异丙嗪、地塞米松等非止血药物也能取得较满意疗效。 查阅文献资料:应用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具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使肺中血管炎症消退,通透性降低而有助于止血;应用盐酸异丙嗪既能镇静,又扩张静脉,使肺循环、左心室及支气管动脉压力降低而达到止血;云南白药为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味有效止血药,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功效;垂体后叶素内 含加压素,直接兴奋平滑肌,使小动脉收缩,从而减少肺循环血量并使肺血管收缩而止血;普鲁卡因具有镇静、同时有兴奋迷走神经、 扩张外周血管、减少肺循环血量和降低肺循环压力作用而止血,55岁以上患者使用普鲁卡因亦能达到止血目的,从而避免了因使用垂体后叶素收缩动脉血管而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造成心肌缺血;氨甲环酸、血凝酶(立芷血)为不同机制的止血药,二者合用可以达到加强止血的效果。故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应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及咯血量综合运用不同的药物进行综合止血治疗,中、西医药物优势互补,达到协同作用。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4.[2]朱元珏,陈文彬.呼吸病学(第1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57.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7-0079-02中西医结合用于脑梗塞患者治疗研究 张占军* *陕西省安塞县人民医院(717400) 2012年6月12日收稿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脑梗塞的临床作用。方法:将我院的80例脑梗塞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观察其治疗后的效果情况。结果:基本痊愈43例,显效19例,有效2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8.7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运用中借鉴。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脑梗塞;临床研究 脑梗塞俗称为中风或者是脑卒中,大多发生在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该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近年来对其治疗方法各种,我院就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在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本院2010年5月-2012年1月的患者,共计80例。男45例,女35例;年龄最小48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54.64岁;病情轻型39例,中型29例,重型12例;梗死部位:基底节梗死37例,丘脑部梗死16例,多发梗死12例,皮质梗死15例。所有脑梗塞诊断均参照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会议 79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40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40例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6-04-12T15:49:36.78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作者:孙大伟迟民叶兰顺龙 [导读] 平度市第二人民医院 266731 脑梗塞是临床上中老年人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和致残率比较高。 孙大伟迟民叶兰顺龙 平度市第二人民医院 266731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性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脑梗塞患者40例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在在给予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随访平均时间为2个月,观察和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对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结果:观察组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56%;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2.67%,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采用西医进行治疗,不良反应较小,安全可靠,是一种治疗脑梗塞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合理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脑梗塞;临床疗效 脑梗塞是临床上中老年人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和致残率比较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死于脑梗塞的人数居各种死因之首[1]。其发病原因多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脑动脉的血管狭窄或闭塞,脑部血液供应出现障碍,缺血、缺氧,从而引起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临床症状主要为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身麻木,认知功能存在障碍或者共济失调等。近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脑血管疾病的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综合治疗方法也被用于此类疾病的治疗[2]。本文通过回顾分析性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脑梗塞患者40例临床资料,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脑梗塞患者40例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两组。观察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在38-63岁,平均年龄为53.2岁,平均病程为5.3天,脑梗塞主要部位:皮质梗塞8例,基底节梗塞6例,丘脑部梗塞4例,多发性梗塞2例;对照组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在19-62岁,平均年龄53.2岁,平均病程为5.5天,脑梗塞主要部位:皮质梗塞9例,基底节梗塞7例,丘脑部梗塞4例,多发性梗塞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梗塞部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经中医辨证符合《中医辨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中风病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偏身麻木等。西医诊断标准:经头部CT检查证实符合脑梗塞的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钙拮抗剂以及血管扩张剂等西药,主要是防止新的梗死再次形成,加强和建立侧支循环,修复病灶,根据病情情况给予吸氧、降血压以及针对性治疗并发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脉管通治疗,具体药物组成为:黄芪20g,川芎15g,丹参15g,地龙15g,当归10g,水蛭粉5g,绞股蓝15g,牛膝20g,赤芍10g。每日水煎服1剂,连续服用一个月。或是适当使用中成药物静滴15天,比如灯盏花素、血栓通、红花等。 1.3 疗效标准根据“1995年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卒中患者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判定,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 ~100%;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 ~90%;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 ~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在15%之内;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7% 以上。将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视为有效,无变化、恶化定为无效。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56%;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2.67%,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采用西医进行治疗。具体情况见下表。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对照组 20 7 8 5 82.67% 观察组 20 11 7 2 95.56% 3讨论 脑梗塞是各种原因致使脑部血管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脑供血不足,从而造成脑组织局部不可逆的坏死,相应脑组织控制的脑功能和肢体功能丧失。脑梗塞以中老年人为多见,属中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大多较为危急和凶险,致残率、死亡率较高。脑梗塞中医辨证归属中风范畴,近年来,其发病率显现逐年上升趋势,导致发病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原因除环境因素外,还有生活方面的因素[3]。由于脑梗塞起病前无明显征兆,而发病后常因不可逆脑组织损伤引起很多后遗症,严重的影响了患者患病以后的生活。传统的西药治疗效果较单纯的中医治疗效果要好,但治疗成本较高,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超出了他们的经济能力,所以很多患者选择放弃单纯西医治疗。。 本研究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其疗效确切,效果显著,综合应用能达到标本兼顾的治疗目的,对于脑梗塞患者的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此外,还对脑梗塞患者的康复阶段具有很好的作用,值得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神经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0. [2]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58. [3]李明梅,裘兰兰.脑血栓片中赤芍的质量监控[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9):2372-2373. [4]杨慧玲,李军.蒲黄总黄酮对家兔血液流变学参数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7):244-246.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通过阅读、翻阅与本文相关的著作、论文、期刊等理论成果,来学习前人的分析研究思路和写作手法,吸取宝贵经验、开拓本文的写作分析思路,丰富理论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2.调查问卷法。我根据J公司员工是否愿意宣传自己的公司、员工是否自愿留在公司为公司效力和员工等方面设计问卷,收集分析相关数据,同时运用所学理论,做到理论与数据相结合,科学分析。 3.访谈法。我在J公司三个部门中各选取了1~2名员工,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并根据他们的回答进行归纳整理。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通过收集文献等相关资料,丰富更多的理论知识,吸取宝贵经验,开拓研究分析思路。 2.调查分析。通过收集h公司管理人员针对工作压力的调查问卷,运用SPSS分析法分析数据,同时运用所学理论相结合,做出科学的研究结果。 3.总结归纳。对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得出最终的结论,提出相对的建议。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文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和招聘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的目标、任务、胜任力模型理论、结构化面试理论和人才测评,用以上理论作为基础,结合哲博百众(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管理和人才甄选的现状,对其招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优化的建议。 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文献研究法。 文献阅读:阅读期刊、著作、论文等文献,研究相关知识理论,学习理论基础,并思考论文的内容核心和写作方式,寻找书籍间内容的相互联系,总结出共通点,加入自己的思考,打开思路。结合实际:收集与研究相关的实际案例,跟阅读总结的文献理论相结合,同时积极做出个人思考,根据实例分析理论。总结归纳:得出最终的结论,从不同方面进行优化和总结,加以个人的观点和意见。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通过大量阅读、仔细翻阅与本文相关的著作、论文、期刊等理论成果,来学习前人的分析研究思路和写作手法。吸取宝贵经验、开拓本文的写作分析思路,丰富理论知识。2.问卷调查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相关理论所需相关数据,同时运用所学理论,做到理论与数据相结合,科学支撑。 3.总结归纳。对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得出最终的结论,提出个人看法与建议。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通过大量阅读、仔细翻阅与本文相关的著作、论文、期刊等理论成果,来学习前人的分析研究思路和写作手法。吸取宝贵经验、开拓本文的写作分析思路,丰富理论知识。2.问卷调查。进行问卷的设计和发放,以及后期的数据处理,从得到的数据中得出结论分析问题。 3.总结分析。除了分析已知数据外还要对其提出建议和参考,为其发展提供信息参考。

脑梗塞的康复治疗原则

脑梗塞的康复治疗原则 脑梗塞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可使90%的患者重新获得步行和自理生活的能力,其中30%的患者还能恢复一些较轻的工作。相反,不进行康复治疗者,上述两方面恢复的百分率相应的只有60%和5%。在病死率方面,康复组比不康复组也低12%。,因此,康复治疗对脑梗塞患者很重要。本期专家观点特邀胥方元主任,为您详述脑梗塞的康复治疗原则。 脑梗死患者只要神智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 小时后即可进行,康复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 脑梗塞康复实质是“学习、锻炼、再锻炼、再学习”,要求患者理解并积极投入。在急性期,康复运动主要是抑制异常的原始反射活动,重建正常运动模式,其次才是加强肌肉力量的训练。 脑梗死的特点是“障碍与疾病共存”,采取个体化的方案,循序渐进。除运动康复外,尚应注意言语、认知、心理、职业与社会等的康复。已证实一些药物,如溴隐亭等对肢体运动和言语功能的恢复作用明显,巴氯芬对抑制痉挛状态有效,由小剂量开始,可选择应用。可乐定、哌唑嗪、苯妥英钠、安定、苯巴比妥、氟哌啶醇对急性期的运动产生不利影响,故应少用或不用。 严密观察脑梗死患者有无抑郁、焦虑,它们会严重地影响康复进行和功效。要重视社区及家庭康复的重要性。 脑梗塞的康复治疗 一、主动活动: 尽量让患者做主动运动,肌肉的收缩为减轻水肿提供了很好的泵的作用。可让患者在患肢上举位做一些活动,如手指的抓握活动、抓握木棒、拧毛巾等。 二、床上训练: 为站立和步行打基矗如:翻身,起坐,坐平衡三级训练,髋、膝、肩、踝等关节抗痉挛训练以及双或单腿搭桥训练,然后坐立位转换到立位三级平衡训练,重点是重心向患侧移位的训练。 三、保持良姿位: 所谓良姿位即抗痉挛的良好体位,患者除进行康复治疗训练外,其余时间均应保持偏瘫肢体的良姿位。平卧位和患侧卧位时,应使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屈;健侧卧位时肩关节屈曲约90°,肘关节伸展,手握一毛巾卷,保持腕关节的背屈。良姿位可改善静脉回流,减轻手部的肿胀。 四、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根据ADL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自护方法,一般采劝替代护理”的方法来照料病人,即病人在被动状态下,接受护理人员喂饭、漱口、更衣、移动等生活护理,而自我护理是通过耐心地引导、鼓励、帮助和训练患者,使患者主动参与ADL训练。脑卒中患者会有肢体功能障碍,不同程度影响到日常生活能力,

中西医思路与方法

《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题 1.建国初期我国提出西医学习中医的十二字战略方针是:系统学习,全面接受,整体提高。 2.中西医结合研究基本方法有:动物模型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病证药结合方法,多学科研 究方法。 3.优良的中医动物模型应具有四个方面特征:普适性,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可评价性,可变换性。 4.现代系统科学方法所包括的现代“三论”方法是: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 5.脏象学说中西医研究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主要是突出了对肾本质和脾本质两方面的研究, 同时也开展了对肝本质的研究。 6.中西医结合实验研究中,常用的微循环研究方法有:肠系膜微循环,耳廓微循环,皮肤循环, 舌尖微循环,口唇微循环。(任选3项) 7.自鸦片战争至建国以前的中西医结合时处于中西医汇通阶段,这一阶段中西医结合的代表医家有:唐宗海,张锡纯,陆渊雷,恽铁樵。 8.中西医结合实验研究的常用方法有:微循环研究方法,血液流变学方法,免疫学研究方法,病 理学研究方法。 9.动物模型制作对模型的要求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相似性,可代替性,可外推性。 10.根据中西医结合有关基础研究成果,认为作为“阴阳”物质基础的可能物质是:环核苷酸。它 包括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 11.微观辨证理想指标除应具有客观,敏感,特异与可计量的特征外,其客观指标还要求具备:恒 定性,相随性和排他性。 12.模拟方法包括物理模拟,数学模拟两大类,医学实验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是动物模型。 13.中西 医结合实验研究的重点,应放在中西医结合疗效上,并探索疗效机理。 14.组织培养研究方法是指有机体的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在体外人为的控制下继续生长,繁殖,传代,维持其生理功能的研究方法。组织培养研究多是活体观察。 15.用原来西医病理模型代表中医病症用于中西医结合研究,如用二氧化硫或烟熏法造成慢性支气 管炎或哮喘模型,可作为中医哮喘模型。 16.根据中医学理论,选择可控的致病因素复制中医证得动物模型,如采用振荡器劳倦装置,可复 制脾虚证模型;模拟风吹,寒冷,潮湿气候条件可复制痹症模型。 17.模拟方法的两种形式分别是:形式化模拟和数学化模拟。 18.唾液淀粉酶活性减低,被认为是脾虚证得微观指标之一。 19.通过温肾法实验研究,认为肾阳功能的主要调节点应定位在下丘脑。 20.血液流变学所研究的内容是血液的运动规律,即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和变形的规律。用原来西医 病理模型代表中医病症用于中西医结合研究,如注射血管加压素或结扎冠状动脉造成心肌缺血或 心肌梗塞模型,可作为中医血瘀证模型。

中西医结合医院经营发展战略规划

荥经县中西医结合医院经营发展战略规划 策划人:史伟 2004-6-18 我县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给医疗卫生体系带来一个全新的课题。如何转变机制,适应这种经济体制的变革,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求得生存、发展,是荥经县中西医结合医院目前面临的主要课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这一过去纯福利事业型单位已被完全推入了市场。要变革医院经营现状,因而必须愿意并勇于面对变革。医院的经营模式已从供给型向经营型转变,医院经营机制的战略转变。医院有了相当的自主权,医院如何建立调控有力,微观运行富有生机与活力的运行机制。对此,医院必须以经营的手段调整成本、利润、质量的关系,实行成本核算和科主任负责制,加强经营管理,提高效益与效率,保障医院生存和发展。医院可以在市场经济中寻求发展之路,建立立足于内涵发展、拓展办医渠道的运行体制,使医院走上规范经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现代企业管理因与市场密切相关,使其在理论和实践上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我国的医学管理多年来沿用计划经济模式,其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对医院的管理要求相差一定的距离。旨在通过对荥经县中西医结合医院经营战略进行探讨。 现代医院应树立的十大营销观念 医院的营销观念是指医院进行营销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以及在营销活动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决定了医院的营销管理模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加入WTO后医疗服务业的日益国际化,医疗服务行业竞争愈演愈烈。如何不断增强医院的竞争力,保持已有的

医疗市场份额和扩大医疗市场的占有率已成为当今医院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根据当前医疗市场的特点和对医疗市场竞争走势的分析,现代医院应树立战略发展观念、市场竞争观念、市场需求观念、质量营销观念、效益营销观念、品牌营销观念、整合营销观念、关系营销观念、全员营销观念和创新营销观念十大营销观念。江泽民总书记深刻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1战略发展观念 战略就是指医院在一定时期内要实现的特定目标,以及为了实现目标所制定的主要方针和实施计划。现在医疗市场的发展可以说是瞬息万变,新的管理模式的引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竞争对手服务品牌的不断创新,就医顾客对新的医疗服务需求逐渐增多,使得医院只有理清一条明确的思路,制定明确的目标,并坚定不移的去贯彻实施,才能求得医院的生存与发展,而树立战略发展观念,制定并实施战略发展计划,是医院保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实施医院的战略计划时,主要从三个方面或者说三个层次把握:一是医院的总体战略。总体战略是根据医院的性质、任务和宗旨,选择医院的重点发展项目,即“拳头”服务产品,并使其在医疗市场中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并且通过合理配置医院内的各种资源,通过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使医院的各项业务相互支持、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二是医院的业务战略。医疗业务工作是医院的核心工作,医院的每一个科室都是一个业务单位,每一个科室都有自己单独的业务、细分市场和竞争者。因此,医院必须有业务战略发展观念,针对每一个业务单位就医顾客的特点,细分市场情况以及竞争者的优劣势提出自己的业务发展目标,确保维持已有的医疗市场和继续扩大医疗市场份额。 三是医院的职能战略。职能战略是指医院各职能部门的短期性战略,包括医院管理战略、财务经营战略、市场营销战略以及人力资源战略等。职能战略主要是使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明确本部门在实施医院总体战略、业务战略过程中的任务、责任和要求,有效地运用相关管理职能,保证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 2市场竞争观念 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市场竞争观念是市场营销的重要观念。市场竞争观念就是强调在市场营销中比竞争对手更有效、更有利地传送目标市场所期望满足的东西。菲利浦?科特勒认为市场竞争主要有欲望竞争、类别竞争、产品竞争和品质竞争四大类。 医疗服务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医疗行业的竞争最忌讳各种不正当的竞争,因为任何一种不正当的竞争都会给就医顾客的健康和生命带来损害,因此,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必须树立合法竞争的观念。 当前,医院的竞争可以说涉及到医院的各个方面,包括人才竞争、管理竞争、技术竞争、设备竞争、服务竞争、环境竞争以及文化竞争等,许多新的医疗技术很可能是你刚刚准备要开展,但一经做医疗市场调

脑梗塞常用中药方

脑梗塞常用中药方 常用中药单方许多临床及药理研究证明, 好的疗效,有着简便、价廉的特点。下面的单方是临床医生 常用的,供参考。1.涤栓散 用广地龙30g 、蜈蚣1条、白 芷9g ,共研细末制成散剂。每次服 6g ,日服3次,10日为 1 个疗程, 2 个疗程间停药 2 日,一般 1 ? 3 个疗程即见效, 治脑血栓形成。2.红龙汤 红花15?25g 、地龙25?40g 、葛 液(每10mL 含生药水蛭3g ), 口服,每次10mL ,每日3次, 30 日为 1 个疗程。治脑梗塞。 4.蜈蚣 蜈蚣 1 条、白花蛇 1 人参各50g ,粉碎后,每次服用 3g ,每日2次。益气化瘀, 每次12g ,姜片10片,每日1次,水煎服。用于治疗中风痰 盛。8.南星(汤泡)、甘草(炙)、防风 各90g ,每服12g , 姜 10 片,水煎。用于治疗中风瘫痪,口眼斜,口噤不语。 9.三生饮 生南星、生川乌、生附子、木香、生姜各 30g , 中药单方有很 根30?50g ,水煎服。治脑血栓。 3.水蛭口服液 水蛭口服 条、全蝎10g ,共为细末,每日1 剂,分 3 次口服。治中风。 5.豨莶草 豨莶草500g ,以米酒、 透晒 干,如法 9 次,粉碎,再用蜜 陈醋各 30g 层层喷洒,蒸 600g ,熬至滴下成珠,和 入药 末,制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服 20g ,分早晚服,以米汤 或稀饭送下。治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6.三七、人参 三七、 治脑血栓及其后遗症。 7.南星、木香 南星、木香各等分,

加人参30g ,煎服。用于治疗中风昏愦,口眼斜,痰气上壅, 咽喉有声。 10.桃仁 烧酒浸泡 1 个月,捞出,晒干研细末, 和蜜为绿豆大小的丸剂,每次 50 丸,每日 3 次,饭后 2 小 时用酒服下,不能饮酒者,可用水服之,治疗半身不遂、半 身麻痹或神经痛。常用中药复方脑梗塞属祖国医学“中风” 范畴,而现在的中医学者则又根据现代的检测设备加以完 善,对其不同证型进行临床实验研究, 得出了许多有效方剂, 经笔者选录如下: 1 .丹芪汤组成 丹参 15?30g 黄芪 20? 40g 桃仁9?12g 红花6?9g 地龙9?15g 加减伴有畏 寒、项背疼痛、舌苔薄白、脉象浮者,加羌活以疏散外风; 伴有头晕热痛、目胀耳鸣、舌质微红、苔微黄、脉弦者,加 膝、黄芩、钩藤、石决明、夏枯草,以平肝潜阳; 活血通络。主治脑血栓形成。用法 每日 1 剂,水煎服。治 疗 15?60 天。来源 杨昌祖 .湖北中医杂志, 1991, 137: 72. 水蛭、当归各 12g 丹参、地龙各 15g 川芎、 红花、赤芍各 10g 炙黄芪 50g 功能 破血逐瘀,补气通络。 主治脑血栓形成。用法 每日 1 剂,水煎取汁分 2 次温服 来源 梁改凤,等.中医药研究,1997, (2): 323.补肾豁痰 汤组成 熟地、赤芍、巴戟天、竹茹、决明子各 15g 山茱 萸、地龙、法半夏、石菖蒲各 10g 黄芪 30g 加减 大便秘 结者加大黄、枳实、麻仁;夜寐不安者加五味子、夜交藤。 伴有失语者加石菖蒲、远志以祛痰开窍。功能 益气化瘀, 通栓汤组成

中西医结合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及优化模板(2013版)重点

××××病种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优化模板及书写要求 一、定义 1、中医定义 2、西医定义 定义书写要求:简单概述中医、西医对本病种的定义。 二、诊断标准 (一中医诊断 1、诊断依据的出处 2、诊断要点 3、中医鉴别诊断 (二西医诊断 1、诊断依据的出处 2、诊断要点 3、西医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书写要求: 1、诊断标准的选择要求公认、先进、可行、易推广应用。以医学行业标准或国内外各种专业委员会颁布的标准为准, 可以直接采用国内外的诊断标准,也可以是权威杂志上发表的临床文献所采用的标准, 但要注明出处。 2、诊断标准也可根据权威标准结合我院具体情况,进行修订,必须写明诊断依据的出处和诊断要点。

3、简单写出需鉴别的病种和要点。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 (一证型 1:名称 1、临床表现 (1中医临床表现 (2西医临床表现 2、中西医结合治疗 (1中药治疗 治法: 方药(包括院内制剂 : 方药加减: 书写要求:根据不同症状,写出加减目的和加减的药物。 中成药: (2西医治疗 书写要求:在中西医结合的原则下, 写出西医针对本证型参与治疗的目的和具体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疗法和手术疗法。 (3其他非药物治疗 书写要求:写出治疗的目的和具体治疗方法。 3、疗效评估

书写要求:总结近 3年以来的临床病例, 用数据结合相关科研、论文等资料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进行评估, 指出其临床疗效, 并阐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在缩短疗程上、降低费用上、减少药物毒副作用上、降低并发症上、减少患者痛苦上等方面的优势。要将我院在本病种临床实际使用的治疗方法体现在本方案中, 避免照搬教科书和相关诊疗规范的内容。 (二证型 2 ……………… (三证型 3 ……………… (四证型 4 ……………… (五证型 5 ……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难点 (一难点分析 书写要求:对本病种中西医结合治疗难点进行客观分析, 提出的难点符合临床实际,针对性强,通过中西医结合的途径有解决的可能性。 (二解决措施 书写要求:根据难点, 结合科室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提出本病种下一步的主攻方向、创新研究思路和详细、可行的具体措施。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将脑梗塞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生活能力、脑部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用药治疗后患者的生存能力以及脑部神经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与单纯的西医治疗相比,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和脑部神经功能,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标签:中西医结合;脑梗塞;疗效;安全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以及生活作息均有着明显的改善,而中老年人群中的脑梗塞患者发病率逐年提升,对于脑梗塞健康知识的普及也越来越广泛。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对机体损害严重,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是一种具有较高致死率以及致残率的疾病[1]。对于脑梗塞单纯使用西医治疗疗效欠佳,本文为了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的疗效,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脑梗塞的诊断标准,均排除存在精神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并发症及接受过系统健康教育的患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49例,女51例;年龄49~76岁;病程3~18年;学历分布:初中及以下42例,高中21例,专科及以上37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学历分布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每日静脉滴注吡拉西坦100 mL,胞二磷胆碱0.5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同时静脉推注甲钴胺1.0 mg。疗程为10天[2]。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具体中药方剂为补阳还五汤加味。方剂的组成为当归、郁金、桃仁、赤芍各8 g,地龙9 g,石菖蒲、红花、川芎各10 g,丹参20 g,黄芪40 g[3]。另外需要依据患者的病情对方剂进行调整,如果患者有明显的口渴,则加芦根10 g、石斛14 g。如果患者出现肢体痉挛加白芍25 g、伸筋草20 g。如果患者夜间睡眠不足,有失眠烦躁现象,加合欢花9 g、夜交藤20 g[4]。水煎至200 mL。2次/d。疗程为30天。

浅谈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技巧

浅谈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 西医学和中医学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普遍的两大医学理论体系,它们指导着我们进行日常的医学实践,这两大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同的哲学基础,有其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发展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则兼收并蓄了中医学与西医学的长处,能够优势互补,提高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指综合运用中西医的医药理论和方法,在中西医药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中产生的新理论与新方法,通过研究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的要求,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与生命问题的科学。任何一种医学的发展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提高临床诊治疾病的水平与疗效。因此临床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主要领域,现就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进行浅述,以抛砖引玉,更合理的认识和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 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和途径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结合疾病的诊治 包括在诊断上的病证结合,在治疗时的综合协调,在理论上的相互为用。病证结合就是运用西医诊断方法确定病名,同时进行中医辨证,作出分型和分期。这样就从两种不同的医学角度审视疾病,既重视病因和局部病理改变,又通盘考虑疾病过程中的整体反应及动态变化,并以此指导治疗。综合协调是指在治疗的不同环节按中西医各自的理论优选各自的疗法,不是简单的中药加西药,而是有机配合、互相补充,这样往往能获得更高的疗效。理论上相互为用是根据不同需

要,或侧重以中医理论指导治疗,或侧重以西医理论指导治疗,或按中西医结合后形成的新理论指导治疗。 结合中西医诊断方法的研究 主要是用西医学和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四诊,或创造新的诊法。开展最多的是经络诊法和脉诊、舌诊。经络诊法是把中医学关于经络检查所见和西医诊断联系起来,通过相关性研究,创立耳穴诊病法和经络检查法。通过各种脉象仪、舌象仪,把医生诊脉时的指下感觉用图像、曲线、数字等客观指标表示出来,把各种舌诊所见舌苔、舌质的变化通过病理形态学、细胞学、生物化学、血液流变学及光学等方法客观地反映出来;另外对脉象及舌象进行中医相关对照和从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血液动力学等多方面进行原因和机理探讨。这项研究有利于中医四诊实现仪器化、客观化和规范化。 结合中医治法治则的研究 主要集中于对活血化瘀、清热解毒、通理攻下、补气养血、扶正固(培)本等治则的研究。方法是在肯定疗效的基础上,摸清用药规律,筛选方药,进而对适用该治则的有关方药进行药理作用、成分、配伍机制的实验研究,再将所取得的认识放到临床实践中验证。 结合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研究 中医学基础理论内容十分丰富,有些与西医学理论完全不同,以往曾开展对阴阳学说、脏象学说、气血学说及有关“证”的研究等,主要是从西医角度

研究思路和方法

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⑴观察法.⑵调查法.⑶测验法.⑷行动研究法.⑸文献法⑹经验总结法.⑺个案研究法.⑻案例研究法. ⑼实验法(在一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要求,往往会用到两种以上方法) 教育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观察法 1.观察法:为了了解事实真相,从而发现某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2.观察法的步骤:观察法的实施分为以下三个步骤,步骤之一就是进行观察研究的设计,此步骤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作大略调查和试探性观察。 这一步工作的目的不在于搜集材料,而在于掌握基本情况,以便能正确地计划整个观察过程。例如:要观察某一教师的教学工作,便应当预先到学校大致了解这位教师的工作情况,学生的情况,有关的环境和条件等等。这可以通过跟教师和学校领导人谈话,查阅一些有关的材料,如教案、教学日记、学生作业等,以及听课等方式进行。 (2)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中心。 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考虑弄清楚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材料和条件,然后作明确的规定。如果这规定不明确,观察便不能集中,结果就不能深入。观察不能有几个中心,范围不能太广,全部观察要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如果必须要观察几个中心,那就采取小组观察,分工合作。 (3)确定观察对象 一是确定拟观察的的总体范围; 二是确定拟观察的个案对象; 三是确定拟观察的具体项目。比如,要研究新分配到小学任教的中师或大专毕业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业务、文化进修的情况,那么,拟观察总体就是教师工作年限达一年或两年的新教师。在这一总体范围内,再定下具体观察哪几所小学,哪几个教研组中的哪些教师。具体观察名单确定以后,再把拟观察的时间、场合、具体观察项目确定下来。 (4)制定观察计划 观察计划除了明确规定观察的目的、中心、范围,以及要了解什么问题、搜集什么材料之外,还应当安排观察过程:观察次数、密度、每次观察持续的时间,如何保证观察现象的常态等。 (5)策划和准备观察手段观察手段一般包括两种:

《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复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一、概念解释 1.微观辨证 2.菌毒并治 3.动物模型 4.病、证、药结合研究方法 5.黑箱方法 6.中西医结合临床的“分阶段结合法”7.中药归经实质 8.数学模型 9.多学科研究方法 10.中西医结合临床的“综合诊治法”11.多因素造模 12.系统研究方法 13.生理性肾虚 14.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战略性原则 15、微循环研究方法 16.饮食造模 17:急瘀证 18.组织培养研究方法 19.“证”的整体性 20.微观辨证指标的恒定性

21.造模因素 22.经络现象 23.高原血瘀证 24.衷中原则 25.病理学研究方法26.药物造模 27.脑窍瘀阻 28.经络研究基本思路29.证的定型性30.“证”的临界标准31.四诊客观化研究32.急性虚证 33.协同性原则 34.血液流变学研究方法35、物理造模 36.第三平衡系统 37.证的时相性 38.微观辨证指标的相随性39.隐潜性证 40.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41.现代系统方法 42.双辨诊断

43.中西医融汇法 44.经纬诊断法 45.模拟方法 46.四诊客观化 47.病证结合法 二、问答题 1.如何理解中西医结合研究的“衷中原则”? 2.中西医结合实验研究应注意哪几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3.动物模型制作除了药物造模外,还有哪几种造模方法?各举1例说明。 4.经络现象的反映形式有哪几种? 5.中西药物配伍相互作用的机理是什么? 6.中西医结合研究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7.关于“肾本质”研究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8.在制定规范化诊断标准时,要求“证”诊断标准化的一般形式应是如何? 9.中药药理中西医结合研究应注意哪些方面? 10.何谓中西医结合的“多学科研究方法”?有何重要意义?11.何谓“黑箱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何? 12.关于“脾本质”研究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13.中西药物合理配伍有哪些有利面?中西药物联合应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思路和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思路和实施步骤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特点适合实施研究性教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理论教育,最终使大学生成为品学兼优适合社会需求的技术人才。思想政治教育课最终目的是要求学生知行统一,知识的识记只是其手段。而研究型教学主张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重实践、探究、强调学生在做中学,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体验并把所学知识内化。这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目的是一致的。 研究方法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研究主要用观察、实验、调查、统计等方法研究教育现象,注重研究的严密性、客观性, 以求得到客观事实。定性研究采用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而获得第一手资料,具体的方法主要有参与观察、行动研究、历史研究法等。两种研究方法各有所长。本课题采用多种科学研究方法,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研究,以期取得理想的研究成果。项目预期的成果形式为调查报告、论文。 拟用三年时间实施本课题的研究,实施范围为北海职业学院的在校生,收益学生估计为三千到四千人。 第一阶段为动员和调查阶段(2006年9月至2007年8) 推动研究性教学,必须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以具有针对性的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深入开展研究性教学教育思想的学习与讨论。 课题组成员采用集中、分散、问卷、开座谈会等方式调查本院学生。调查内容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课程讲授、课堂讨论、作业训练、实践训练、考核方式等六方面的意见和看法;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法律意识等基本情况。收集第一手材料为研究作准备,此阶段拟用九个月时间。 第二阶段为教学环境现代化建设阶段、理论研究阶段(2007年9月至2008年8) 推动研究性教学,必须积极营造教学资源丰富的环境,特别是有信息技术和先进仪器、设备支持下的教学环境,具体包括立体化精品教材、多媒体教室、电子图书馆、全球知识共享的校园网络以及有利于推动研究性教学的组织、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等,为推动研究性教学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和制度保障。 课题组成员根据第一手资料的原始数据进行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提出改革策略。此阶段拟用九个月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