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精准扶贫的模式创新与路径选择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39449253.html,

农村金融精准扶贫的模式创新与路径选择

作者:高远卓

来源:《山西农经》2017年第04期

摘要:金融精准扶贫对于降低贫富差距、提高贫困地区农民收入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提出创新农村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的具体路径:建立新型农村金融合作组织、进行金融扶贫产品和服务创新以及金融保险制度创新。

关键词:农村金融;精准扶贫;模式;路径

文章编号:1004-7026(2017)04-0020-01 中国图书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本文尝试从农村金融精准扶贫对象的贫困识别出发,探究金融精准扶贫的模式选择与创新路径。

1 农村金融精准扶贫对象的贫困识别

1.1 农村金融精准扶贫对象识别的主要难点

1.1.1 农村家庭收入有效核算难。家庭收入核算方法不科学。在农村地区,家庭收入来源

多样化是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由于收入不稳定以及部分收入难以用货币进行计量,因此与拥有确定收入的城市家庭相比,农村家庭的收入难以有效进行核算。

家庭收入真实情况难以掌握。当下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所取得的打工收入并不公开透明。而农村家庭往往存在通过虚报和瞒报收入的方式来获得贫困认定资格从而获取金融扶贫补助,政府难以对这类情况进行有效甄别和判定。

1.1.2 扶贫对象识别认定程序不规范。民主评选和结果公示是对确保贫困识别精度和认定

有效的科学方法,但落实到具体的政策执行时,民主评选和结果公示流程经常被忽略。甚至有的地方政府基层干部假公济私,为亲友谋利,导致真正的贫困户没得到有效的金融扶持。

1.1.3 重视“区域瞄准”而忽视“人口瞄准”。我国长期在扶贫政策上重视贫困区域而忽视了贫困人口之间的差异性,金融扶贫瞄准没有对准贫困家庭,从而使得金融扶贫资源很难直接对贫困家庭人口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金融扶贫资源分配容易出现“平均主义”,使最需要得到资源的贫困人群难以获得有效金融扶持。

1.2 农村金融扶贫对象精准识别的原则

1.2.1 制定规范家庭收入计量标准。政府应制定规范统一的家庭收入计量标准,并以此为

基础建立完善的家庭收入调查统计系统。明确农村家庭收入调查统计的主体,同步识别和瞄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