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林纾的翻译与桐城文章: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严复、林纾的翻译与桐城文章: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严复、林纾的翻译与桐城文章: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411808307.html,

严复、林纾的翻译与桐城文章: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作者:王子文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03期

摘要:关于严复和林纾的翻译及翻译思想的论文和专著十分庞杂。翻译爱好者所熟悉的“信、达、雅”,“严译名著”,“林译小说”,等等,对译者、尤其是中国译者的研究,始终是翻译界关注的热点。[1]而从严复和林纾的文人身份,尤其是作为桐城派式微时的代表人物,对

其译文命运的起伏进行分析,却鲜少涉及。

关键词:严复;林纾;翻译

作者简介:王子文,女(1990.8-),籍贯:安徽淮北。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学历:硕士,研究方向:翻译学。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3--01

关于严复和林纾的翻译及翻译思想的论文和专著十分庞杂。翻译爱好者所熟悉的“信、达、雅”,“严译名著”,“林译小说”,等等,对译者、尤其是中国译者的研究,始终是翻译界

关注的热点。[2]而从严复和林纾的文人身份,尤其是作为桐城派式微时的代表人物,对其译

文命运的起伏进行分析,却鲜少涉及。时人推崇严、林译述,不仅仅在于其“新学”的内容,其广为传诵的更重要原因是因为其“译笔甚佳”“文章雄伯”。因此,严复、林纾借以翻译的“桐城

文章”值得研究,从其译本与桐城文章的纠葛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

要正确理解严复和林纾的翻译,实在有必要对桐城派做一个大概的了解。桐城派是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创世三祖。他们都是安徽桐城人,桐城派由以得名。但后来追随他们的,不都是桐城人。康、雍、乾三朝,桐城的方苞、刘大櫆、姚鼐,接脉于唐宋八家、明之归有光,以“义法”、“雅洁”之古文称誉百年,赢得时人“天下文章,其在桐

城者乎”的羡叹。之后经曾国藩及其弟子推波助澜,桐城文章得以再次风行百年。由此桐城派及其古文,成了“清代文坛之中心”。[3]桐城派虽在清代影响深远,但也争议不断,从讥其“空疏无识”到毁其“桐城谬种”,不一而足。那么它对严复和林纾具有什么影响呢?

严复,字几道,福建侯官人。1898年因《天演论》名声大噪。严复是主张用桐城派古文

来翻译的,他在文章中也曾赞扬过桐城古文,严复的译著也确实大有其遗风。如鲁迅在与瞿秋白论翻译问题时称天演论“桐城气息十足,连字的平仄也都留心”。[4]严复本人也曾多次言明自己与吴汝纶[5]之间的师友关系。吴汝纶去世,严复写下“平生风气兼师友,天下英雄唯使君”的

严复

严复 严复,初名传初,后易名宗光,字又陵,又字几道,晚号瘉壄老人,别号尊疑、尺盦、辅自然斋主人等。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父亲是医生。1853年12月10日(咸丰三年十一月十日),严复生于福州南台。严复童年曾从师当地宿儒黄昌彝读四书五经,十四岁时,父卒,家计困难,乃投考沈葆桢所办福州船厂附设的船政学堂,以首名被录取,次年入学。这是严复接受西方科学知识的开始,为他以后钻研西学奠定了基础。1871年(同治十年),以最优成绩毕业,派至军舰实习五年,先后随舰巡历新加坡、槟榔屿、黄海及日本各地。1874年,又曾随船政大臣沈葆桢到台湾测量海口、筹备海防。 1877年(光绪三年),严复被选送英国学习海军驾驶,先肄业于朴次茅斯,后又入格林尼治海军学院。留学期间,“考课屡列优等”。他留心英国社会政治状况,潜心研究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术文化,曾到英国法庭实际观察,作中西异同比较。当时清政府驻英公使郭嵩焘对他极为赏识,“引为忘年交”(严璩:《侯官严先生年谱》,王栻主编:《严复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6年,第1547页)。 1879年,严复毕业归国,任教于福州船政学堂。次年,李鸿章创办北洋水师学堂,严复被调任该学堂总教习,后升任会办、总办。在此任事达二十年,直到1900年才离职他去。在此期间,严复感于仕宦不达,言不见重,曾先后四次应科举考试,欲博一第,但都未能如愿。 1895年,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举国震动,严复深受刺激,开始致力译著,主张变法图强以挽救民族危亡。同年,在天津《直报》连续发表了《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著名政论,以“尊民叛君”、“尊今叛古”的精神,公开申斥历代帝王是窃国于民的“大盗窃国者”,尖锐揭露八股取士“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主张废除八股,取消科举制。他还指出欲求中国富强,必须变法,提出了“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改革主张。1897年,严复与王修植、夏曾佑等在天津创办《国闻报》,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情”为宗旨,著文立说,介绍西学,批评时政,积极倡导变法维新,使《国闻报》成为与上海《时务报》南北齐名的当时影响最大的报纸。 严复最重要的活动,也是他毕生最大的贡献,是对西方资产阶级学术名著的翻译介绍。其第一部,也是影响最大的译作,是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该书始译于1895年,正式出版于1898年。西方进化论在中国广泛传播,可以说是从严复开始的。《天演论》出版后,给当时中国思想界以巨大震动,它使进化论的新思想在中国传播开来,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书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给面临民族危亡的中国先进分子以爱国救亡、维新变法的理论武器,启迪人们奋发图强寻求振兴国家的出路,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成为当时在知识界流传最广的新格言。辛亥革命时资产阶级革命派曾评论说,“自严氏之书出,而物竞天择之理,厘然当于人心,中国民气为之一变。即所谓言合群言排外言排满者,固为风潮所激发者多,而严氏之功,盖亦匪细”(汉民:《述侯官严氏最近之政见》,《民报》第2期(1905年))。戊戌变法失败后,严复继续奋力于译事,到1909年(宣统元年),先后又译出亚当·斯密的《原富》(An Inquiry into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斯宾塞的《群学肄言》(The Study of Sociology);穆勒的《群己权界论》(On Liberty)和《名学》(A System of Logic);甄克思的《社会通诠》(A History of Politics);孟德斯鸠的《法意》(L’esprit des Lois)以及耶芳斯的《名学浅说》(Logic the Primer)等书,共一百六十多万字之巨,而且几乎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名著,足见其功力之深,笔耕之勤。在这些译作中,所加按语多达数百条,

严复天演论译例言原文解读

论译事之难-严复 中国清代著名翻译家严复,提出了著名的三字翻译标准信达雅,下面就是严复先生曾经写道的他对翻译的个人见解。严复提出的信达雅,其中信达现在一直沿用,只有雅,严复指的是要用古文写成汉语译文,当今肯定不能接受,但是严复所处的时代,他翻译过来的东西主要是给朝廷的高官和当权者看的,所以要写成华丽的古文。 (录自严复:《<天演论>译例言》) 一、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海通以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而任取一书,责其能与于斯二者,则已寡矣!其故在浅尝一也;偏至二也,辨之者少,三也。今是书所言,本五十年来西人新得之学,又为作者晚出之书,译文取明深义,故词句之间,时有所傎到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而意义则不倍本文。题曰“达恉”,不云“笔译”,取便发挥,实非正法。什法师有云“学我者病”!来者方多,幸勿以是书为口实也! 一、翻译工作有三项不容易做到的事,忠实于原著即准确,译笔流畅明白,文字典雅。要做到忠实于原著本来就很不容易,而如果只注意准确却忽略了译笔的通达晓畅,那么,即便是译了出来也等于没有译。可见译笔的流畅是应予重视的。自从海外交通开放以来,具有一定翻译能力的人才,几乎到处都有。不过,我们随便取一本译作来看,要求它把忠于原著和译笔流畅这两者结合得很好,却并不多。按其原因,一是由于对原著只作粗略的浏览,二是对原著缺乏全面的分析研究,三是不能真正理解原著。现在这本《天演论》所阐述的,原都是五十年来西方科学界崭新的研究成果,又是作者晚年出版的著作,我的译文着重在揭示它的理论精髓。因此,词句之间,就时而不免会根据自已的体会而有所增损,或甚至加以修正补充,只要主要精神不与原文相违背,则译文尽可不为原著文字结构所执束。换句话说,只要原著的主题思想能得到充分表达,也不一定按原文直译,以便译者有进行再创造的余地。但这实在不是做翻译工作的正确方法。正象名僧鸠摩罗什法师所说“学得不到家,反而会产生流弊”。以后,搞翻译的人将会更多,千万不要搬用我这种做法。 二、西文句中名物字,多随举随释,如中文之旁支;后乃遥接前文,足意成句,故西文句法,少者二三字,多者数十百言,假令仿此为译,则恐必不可通;而删削取经,又恐意义有漏,此在译者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则下笔抒词,自善互备;至原文辞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 二、英文句子中的一些名词术语,一般都边举例边解释,插在中间,就象中文的引证、旁注一样,然后远远地与前文相接,把前后意思贯串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因此,英文的句子结构自有其特点,它少则二、三个字,多则数十、成百字为一句,假如机械地照译原文,就必然会令人费解。假如为图省事而大量砍削原文中的难译部分,又会损害原意。这全靠译者先将原文的全部精神实质紧紧地掌握住,做到融会贯通,烂熟于胸,而后下笔,自然就能使译文准确、流利,

严复的中西文化观述略

档案·溯源严复,生于1851年,福建人, 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翻译家、文 学家。曾翻译《天演论》等名著,将 西方先进思想理念传播到中国, 极大程度上开阔了当时国人的视 野。严复中西文化观的产生与其早年赴英国留学的经历是密不可分的。同时,其中西文化观的产生也有着极其复杂的历史、社会背景。本文将从严复中西文化观产生的背景与嬗变两个方面对严复中西文化观进行梳理。 一、严复中西文化观产生的背景 严复中西文化观的形成与其自身因素及其所处时代背景有着紧密联系。 首先,从严复中西文化观产生的自身因素来看,严复是一位国学大师,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同时,他在西学方面也有很高造诣,这与他自幼在马尾船政学堂接触一系列西学课程教育如算术、几何、英文、航海学、地质学、天文学,后又被公派前往英国留学的经历不可分割。严复在英国留学期间对西方社会、经济、文化有着深刻认识,并对西方政治学、生物学产生浓厚兴趣,涉猎大量相关书籍。严复对中西方文化的精通以及他刻苦钻研的精神为其中西文化观的产生奠定了坚实基础[1]46。 其次,严复中西文化观的产生有着深厚的历史、社会背景。18世纪末,持续了一百多年的康乾盛世走向了终结,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也随之逐渐衰退。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政府官员腐败现象日趋严重,上至尚书下到县令均为谋私利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二是土地所有权的高度集中导致封建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三是军事装备落后,军队腐朽溃烂。入关时骁勇善战的清军在嘉庆年间已溃烂不堪,官兵花天酒地不思进取,军械破旧锈烂,毫无战斗力。军队的自我溃烂必然导致战争的失败。在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依靠坚船利炮轻而易举击败了腐朽的清军,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割地、通商口岸的开放以及关税主权的丧失使越来越多的西方人进入中国领地,并为西方抢夺式的不公平对华贸易打开了方便之门。在中西方经济交往日渐频繁的同时,西方文化也开始向我国传统文化领域渗透。这使得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被迫逐步瓦解,封建社会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念也较闭关锁国之时发生了极大转变,整个中华大地在中西方意识形态双重影响下处于从未有 过的社会变革之中。 最后,严复中西文化 观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理论 根源。西方文化不仅使中 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潜移默 化的变化,也在很大程度 上转变了中国人的思想观 念。主要反映在“夷夏”观 的转变上。自古以来,中国 人称自己为华夏人,而周 边地区和国家则被中国人 称之为蛮夷之地,是落后、 野蛮、愚昧的地方。鸦片战争后,当西方人的 先进技术涌入中国时,中国人才开始正视现 实,开始思考如何从新的角度与西方打交 道。当时清政府开明士大夫如林则徐、魏源 等人开始意识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必要 性,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第一次表达向西方学 习的态度。虽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态度,但 如何学,学什么的问题也随之产生。19世纪 末,洋务派“中体西用”理论的出现为协调中 西方文化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原则。但 “中体西用”观并未从根本上克服和解决中 西文化固有矛盾,继而遭到批判。此时,严复 在继承“中体西用”理论精华的基础上,结合 自身知识与经验提出了“体用不二”的新理 论。他提出向西方学习不应仅限于技术、工 艺等方面,还要学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他 认为,西方富强之根本在于民主、科学,只有 学习了西方先进的民主与科学理念,才能将 西方文化融会贯通,才能真正将西方先进文 化与中国当时特殊国情相结合,走出一条强 国富民之路。由此可见,严复的中西文化观 的产生有着深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为 当时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融提供 了一条可行路径。 二、严复中西文化观的嬗变 严复的中西文化观大体分为两个阶段。 早期他反对顽固守旧,力主变法维新。他翻 译《天演论》等大量西方著作,为中国引进了 西方先进思想理念,并主张民主自由,救亡 图存。晚期严复又主张回归传统,不支持五 四运动。严复中西文化观的嬗变能够在其不 同时期的学术作品中寻找到依据。 首先,戊戌变法期间,他反对传统文化,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提倡 救亡图存。1895年前后,严复 发表了多篇文章批判封建文 化,如《辟韩》、《论世变之亟》、 《救亡决论》、《原强》等。中日甲 午战争爆发后,他多次发表政 论文章试图唤醒中华民族团 结一致抵抗外辱。严复倡导通 过教育开化民智的方式来实 现变法维新。他批判封建传统 文化并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 民主科学理念,为西学在中国 的传播打下了基础。他在《论 世变之亟》一文中呼吁用西方 科学文化理念即“西洋之术” 实现强国富民的目的。他还在 《原强》一文中介绍达尔文进 化论,希望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 论理念警醒国人,只有通过变法才能够实现 强国之路。这篇文章也体现了严复主张维新 的思想渊源。《辟韩》一文则体现了严复对封 建传统文化的蔑视与抨击以及敢于挑战的 精神,为严复维新变法理念的深入起了有力 的推动作用。他还翻译《天演论》,并结合进 化论提出自由为本、民主为用的理论,即自 由是西方民主的本质,而民主是自由的表现 形式。他还将政治与社会矛盾归结为个体之 间的矛盾,提出用教育疏导社会个体间的矛 盾与冲突,以达到救国的目的[2]36。 其次,在戊戌变法前后,严复翻译了大 量西方著作,并转变了以往对于中国封建文 化的态度。戊戌变法失败后,一大批参与变 法运动的官员都被处决。由于严复的变法主 张及观点并不过于激进,且未参与实质性政 治运动因而幸免于难。此后的多年间,严复 因恐受牵连与迫害不问国是,转而闭门著 书。他认为国运衰败、官场腐败令人痛心疾 首,唯有致力于翻译西学著作,介绍西方先 进文化,革新国人陈旧的思想观念才能够救 中国。他的译著涉及政治、经济、哲学、逻辑 学等领域。这些译著对我国知识界有着深远 的影响。然而,在翻译了大量西方著作之后, 严复开始了对封建传统文化的重新思考,逐 渐由对传统文化的批判转变为推崇。此时的 严复在革命流血事件与社会残酷现实的双 重刺激下,价值观与文化观悄然发生转变, 走向消沉。此时他认为西学固然重要,但国 学亦不能舍弃。这与他之前猛烈批判传统文 化,强烈要求用西学变革国人思想的观点形 成鲜明对比,也使他自己陷入到深深的矛盾 严复的中西文化观述略 □顾育红 严复 75 兰台世界2012·7月上旬

严复_天演论_译例言

严复《译例言》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海通已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而任取一书,责其能与于斯二者,则已寡矣。其故在浅尝,一也;偏至,二也;辩之者少,三也。今是书所言,本五十年来西人新得之学,又为作者晚出之书。译文取明深义,故词句之间,时有所颠到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而意义则不倍本文。题曰达旨,不云笔译,取便发挥,实非正法。什法师有云:学我者病。来者方多,幸勿以是书为口实也。 西文句中名物字,多随举随释,如中文之旁支,后乃遥接前文,足意成句。故西文句法,少者二三字,多者数十百言。假令仿此为译,则恐必不可通,而删削取径,又恐意义有漏。此在译者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则下笔抒词,自善互备。至原文词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 《易》曰:修辞立诚。子曰:辞达而已。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此不仅期以行远已耳,实则精理微言,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则为达易;用近世利俗文字,则求达难。往往抑义就词,毫厘千里,审择与斯二者之间,夫故有所不得已也,岂钓奇哉!不佞此译,颇贻艰深文陋之讥,实则刻意求显,不过如是。又原书论说,多本名数格致及一切畴

人之学,倘于之数者向未问津,虽作者同国之人,言语相通,仍多未喻,矧夫出以重译也耶? 新理锺出,名目纷繁,索之中文,渺不可得,即有牵合,终嫌参差。译者遇此,独有自具衡量,即义定名。顾其事有甚难者,即如此书上卷导言十余篇,乃因正论理深,先敷浅说,仆始翻“卮言”,而钱塘夏穗卿曾佑病其滥恶,谓内典原有此种,可名“悬谈”。及桐城吴丈挚甫汝纶见之,又谓“卮言”既成滥词,“悬谈”亦沿释氏,均非能树立者所为,不如用诸子旧例,随篇标目为佳。穗卿又谓:如此则篇自为文,于原书建立一本之义稍晦。而悬谈、悬疏诸名,悬者玄也,乃会撮精旨之言,与此不合,必不可用。于是乃依其原目,质译“导言”,而分注吴之篇目于下,取便阅者。此以见定名之难,虽欲避生吞活剥之诮,有不可得者矣。他如物竞、天择、储能、效实诸名,皆由我始。一名之立,旬月踟蹰,我罪我知,是在明哲。 原书多论希腊以来学派,凡所标举,皆当时名硕,流风绪论,泰西二千年之人心民智系焉,讲西者所不可不知也。兹于篇末,略载诸公生世事业,粗备学者知人论世之资。 穷理与从政相同,皆贵集思广益。今遇原文所论,与他书有异同者,辄就谫陋所知,列入后案,以资参考。间亦附以己见,取《诗》称嘤求,《易》言丽泽之义。是非然否,以俟公论,不敢固也。如曰标高

辜正坤.中西方文化比较期末试题及答案

1、相比于汉语而言,西方人在学习语言时会面临哪种来自语言本身的挑战? (2.00 分)
? ? ? ?
A.语音
B.语义
C.语法
D.字形
2、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关于文明贡献的标准是什么? (2.00 分)
? ? ? ?
A.有多长时间的历史
B.对人类生命健康产生多少影响
C.对艺术思想产生多少影响
D.技术发展有多大贡献
3、对西方民主做了很深的反思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的作者是谁? (2.00 分)
? ? ? ?
A.乔姆斯基
B.伯克
C.恩格斯
D.托克维尔
4、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封、资、修”中的“资”指的是下列哪一派的人? (2.00 分)
? ? ? ?
A.国粹派
B.全盘西化派
C.理想西化派
D.现实西化派
5、人口数量与文化先进程度的关系用图形表示是: (2.00 分)
? ? ?
A.梭形
B.抛物线 C.U 形

?
D.倒 U 形
6、根据佛教的观点,整个宇宙万物都是由谁造的? (2.00 分)
? ? ? ?
A.众生自己
B.上帝
C.大爆炸
D.黑洞
7、中国语音: (2.00 分)
? ? ? ?
A.为闭音节 B. 为多音节 C. 每字有韵调 D. 音义象构性弱
8、下列循环属于地球环境变化小循环的是? (2.00 分)
? ? ? ?
A.地球冰期变化
B.河外星系团互相运动
C.河外星系团形成
D.地球绕太阳一周
9、太阳系--银河系本星系团的循环属于哪一种? (2.00 分)
? ? ? ?
A.大循环
B.中循环
C.小循环
D.微循环
10、儒家价值系统核心的核心是什么? (2.00 分)
? ?
A.仁
B.礼

严复逻辑学研究的学术贡献

严复逻辑学研究的学术贡献 早在明代末年,著名学者李之藻就翻译过西方逻辑学著作《名理探》。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此书尚未在学术界产生太大影响,西方逻辑学没有在中国真正扎根。直到清末,严复在学习和研究西学的过程中,发现了西方逻辑学的奥秘,并由此倾注很大精力与时间加以翻译和介绍,从而在晚清学术界掀起一股提倡逻辑学科学方法的热潮。 《穆勒名学》原名 a system of logic,ratiocinative and lnductive,出版于1843年。原书分为名与辞、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归纳方法、诡辩、伦理科学的逻辑等六部分。作者穆勒·约翰(j.s.mill,18061873)是英国近代哲学家、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严复在19001902年间翻译了该书的前半部分,1905年金陵木刻出版。19121921年间,商务印书馆又以铅字排印出版,文中错字较多。新中国成立以后,三联书店又据此刊本标点出版。 严复在研究和宣传过程中,充分认识到逻辑学作为思维方法论的重要性。他认为,逻辑乃为一切法之法,一切学之学。西方国富民强的根本原因,正在于有新的认识论一一逻辑学为指导,西方逻辑学是科学发明、文明进步的关键。而中国要富强,最根本的也在于掌握科学逻辑方法。为此,严复本着救国救民的良苦用心,在中国大力宣传西方逻辑,翻译了穆勒的《穆勒名学》及耶芳斯的《名学浅说》,并且组织名学会,以各种方式促进逻辑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严复在译介西方逻辑学著作时,通过大量按语,表达了自己的逻辑思想。首先,严复阐发了归纳、演绎两种科学方法。他说:格物穷理之用,其涂术不过二端。一日内导;一日外导。内导者,合异事而观其同,而得其公例。学至外导,则可据已然已知以推未然未知者。及观西人名学,则见其于格物致知之事,有内籀之术焉,有外籀之术焉。内籀云者,察其曲而知其全者也,执其微以会其通者也。外籀云者,据公理以断众事者也,设定数以逆未然者也。&&二者即物穷理之最要涂术也。其次,严复针对中国旧学弊端,强调归纳方法。严复认为吾国向来为学,偏于外籀,而内籀能事极微。并且,传统的思维方式中虽有演绎推理,但却缺乏演绎推理的大前提,即由逻辑归纳得来的公例 (规律性的结论)。旧学之所以多无补者,其外籀非不为也,为之又未尝不如法也,第其所本者大抵心成之说,持之似有故,言之似成理,媛妹者以古训而严之,初何尝取其公例而一考其所推概者诚妄乎?严复把所有经验知识严格建立在归纳基础之上的穆勒逻辑学引人中国,他看到这种逻辑对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某些错误倾向有独特的纠正与解毒作用。这些逻辑错误在严复心目中是与中国文化的主要弊病,如消极、惰性、拒绝付出最大的努力紧密相联的。他认为外籀之术重矣,而内籀之术乃更重。一切新知识,一切科学公例,即关于事物普遍性的认识、规律性的认识,都是通过归纳法才能获得。不但社会科学的公例,而且自然科学的公例也都由归纳所得。明者著论,必以历史之所发见者为之本基。其间抽取公例,必用内籀归纳之术,而后可存。公例无往不由内籀,不必形数公例而独不然也。 严复对西方逻辑学的输入,不但在当时对于纠正中国学术之弊病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我国近代社会诸多领域产生深远影响。首先,开创了研究逻辑学的新时期,推动了中国文化建设。逻辑学在中国曾有过两次较广泛的传播,第一次就是在严复翻译《穆勒名学》和《名学浅说》之后。减如近代学者郭湛波所言,自严先生译此二书,论理学始风行国内,一方学校设为课程,一方学者用为治学方法。此时的逻辑学被视作救危扶国、济世安民的良药和工具,输入尤为当务之急。逻辑学著作也风靡一时,很多逻辑学著作是甫一出世,海内争先睹,再版皆罄。孙中山、梁启超、章太炎、王国维、胡适、章士钊、金岳霖、冯友兰、牟宗三、朱光潜等中国近现代文化论坛上的代表人物,都在严复影响下对西方逻辑学的推广和研究作了大量工作,从而使西方逻辑学这个真正的舶来品在中国思想文化界扎下根,促进了中国逻辑学的发展。 随着逻辑学被成功输入,并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为国人所接受,逻辑学在中国的

严复的《天演论译例言》翻译

严复的《天演论译例言》 原文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海通已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而任取一书,责其能与于斯二者则已寡矣。其故在浅尝,一也;偏至,二也;辨之者少,三也。今是书所言,本五十年来西人新得之学,又为作者晩出之书。译文取明深义,故词句之间,时有所颠倒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而意义则不倍本文。题曰达旨,不云笔译,取便发挥,实非正法。什法师有云:学我者病。来者方多,幸勿以是书为口实也。 Translation involves three requirements difficult to fulfill: faithfulness, comprehensibility and elegance. Faithfulness is difficult enough to attain but a translation that is faithful but not comprehensible is no translation at all. Comprehensibility is therefore of prime importance. Sin ce China’s opening to foreign trade by sea, there has been no lack of interpreters and translators. But if you assign them any book to translate and tell them to meet these two requirements, few can do so. The reasons for their inability are superficiality, partiality and lack of discrimination. This book is based on the new knowledge of the West acquired during the last fifty years and was one of the author’s later works. My translation attempts to present its profound thought. It does not follow the exact order of words and sentences of the original text but reorganizes and elaborates. However, it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original ideas. It is more an exposition than a translation as it seeks to elaborate – an unorthodox way of translation. Kumarajiva sai d: “Whoever imitates me would fall.” There will be many others coming after me in translation work; I sincerely hope that they will not use this book as an excuse for their fallings. ( Translated by C.Y. Hsu) 注评: 1.“虽译犹不译也”译为“… no translation”较为合适,no 放在名词前能 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 2.则尚达也:尚,尊崇、重视;主要在于。译为“of prime importance”。 3.象寄之才:《礼记.王制》中记载:五方之民,言语不同,嗜欲不同。达其志, 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所以译员在古代又可称为“象寄之才”,译为“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4.其故在浅尝,一也;偏至,二也;辨之者少,三也。此句合并译为“The reasons for their inability are superficiality, partiality and lack of discrimination.”比较简练,符合英语的习惯。如果译为“firstly,… secondly…, and thirdly…”则显起来冗余。 5.今是书所言:译为“This book”即可,不必译为原书名。因为“是书”在此 既可指“原著”也可指“你面前的这本书”。 6.而意义则不倍本文:倍,通“背”,违背。此处是指不违背原文主旨大意,故 译为“… it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original ideas.” 7.达旨:表达主旨。 8.取便发挥:取便,取其方便。发挥,阐发,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故 译为“It is more an exposition than a translation as it seeks to elaborate…”

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读书笔记大合集

迷迷糊糊的看完了美国学者史华兹研究严复思想的巨著《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可能是囫囵吞枣的缘故罢,对整本书不是很理解。也因为这样,我想这篇文章是不能写成正统论文或者读后感的形式的,那样只会是对经典的一种亵渎,对中国近代思想大师严复的一种不敬吧。然而,既然认真看过这本书了,不谈什么真知灼见或者一家之言,最起码也要留下来一些只言片语,用文字向作者史华兹,思想家严复致敬,重新审视一个世纪前的社会与思想。 看这本书的时候,依旧能够忆起初识严复的情景。那时候,在我眼里,严复只是留存于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符号,一个不甚耀眼,甚至有些黯淡的人物。对他有多了解呢?也许仅限于教科书上那些所谓的不甚重要的东西:中国早期的留学生,作为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力主复法的维新家,翻译传播了许多西学著作和思想,为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而最为人津津乐道,铭记于心的便是那一部《天演论》,以及他所阐述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然而,对他的全部认识便仅限于此。而“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思想也渐渐在时光河流的冲刷下,褪去了光辉的颜色,于现代社会中渐行渐远,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里。 然而,当我读完这本书之后,我觉得需要重新问自己,到底对严复了解多少?这本书到底给我带来了什么? 用一种局外人的态度看那个时代的话,是根本无法理解严复当时所遭遇的内心苦闷,痛苦挣扎,无声呐喊,以及现实与理想格格不入的境况的。作为一个中国人,在努力探寻西方富强根源之后,严复向整个中国的学界和历史发出了振聋发聩的救世宣言。他愿拯黎民于水火,扬中华于列国,使国家富强,民智开化,万物繁荣,社会昌盛。 他立足于尚未经历近代化变革的中国文化这一纬度上,抓住欧洲文化经典作品中表述的“集体力量”这一要害。他坚定地认为“集体力量”体现了欧洲走向近代化的历程。同时欧洲富强秘密的两个方面的原因也渐渐在严复的眼前明晰起来,在他看来这两个方面的原因是中国走出落后状况所必不可少的。一方面是充分发掘人的全部能量,另一方面是培养那种将个人能量引向为集体利益而服务的大众精神。 然而,对于近代中国,他最重要的贡献便是,将社会达尔文主义带入中国,并使其生根发芽,从而带来了中国思想界的一场强烈地震,其威力持续了几十年,久久不能平息,足可见其对中国文人的巨大影响。或许是那个时代的水深火热点亮了这最璀璨的思维火花,渐而形成燎原之势,而严复正是那个划火柴的人,也许那一刻花费了他巨大的气力,但是他义无反顾,冀望这文明的火花照耀整个中华大地,为黑暗中的人们指引前行的道路,引领中国的富强之路。 正如严复所希望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从两个方面重新塑造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思维方式:其一,社会达尔文主义激发了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从而根本改变了传统知识分子所认同的社会道德目标。正如史华兹所说,传统中国文化缺乏民族认同意识,而仅有文化认同意识,即认同某种普遍主义的道德与价值观。这就是说,对于中国士大夫而言,“保教”比保国更为重要。中国士大夫阶层在十九世纪中叶面临西方威胁时表现出巨大的惰性,而未能像日本那样生气勃勃地寻求富强之道,原因即在于此。由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输入,中国士大夫才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民族国家,而不仅仅是一个文化实体”。其二,根据史华兹的解释,社会达尔文主义不仅重新塑造了中国知识界所追求的社会的道德目标,而且为他们提供了实现民族主义目标的手段,即被史华兹称作的“欧洲文明的普罗米修斯-浮士德精神”。该精神

浅谈严复的翻译三原则 2

浅谈严复的“信、达、雅”翻译原则任何时代,任何大师的翻译都离不开社会背景,个人经历,自身修养,因此我们在谈及严复的翻译原则时需要对他的教育经历,所处时代进行略析。 严复是我国近代翻译史上学贯中西、划时代意义的教育家,翻译家,也是我国首创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者。严复吸收了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思想的精髓,并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经验,在《天演论》译例言里鲜明地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和标准。“信”(faithfulness)是指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达”(expressiveness)指译文通顺流畅;“雅”(elegance)可解为译文有文才,文字典雅。这就是严复著名的翻译三原则,对后世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严复在《天演论》中提到:“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择犹不择也,则达尚焉。海通以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而任取一书,责其能与于斯二者,则已寡矣。其故在浅尝,一也;偏至,二也;辨之者少,三也。” 所谓“信”,即是忠实、准确、无误;“达”,即是达意、通顺、流畅。而对“雅”却是众说纷纭,往往难以达成一致共识。有人将其理解为“典雅”、“高雅”;有人理解为“文采”、“雅致”;有人理解为“风格”、“韵味”。所以在具体讨论“雅”字之前,需要了解“雅”在中国古语中的含义。雅者,古正也。是正确,合乎规范的一种标准。我认为这三原则是一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在翻译时,要做到忠实于原文,能够切实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抓住主旨要点,具有可信度,当然,要语意通顺,流畅顺达,能够使读者明白作者所想表达的丰富情感,翻译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科学,是一种信息的传递,思想的表达,这就需要一种标准,一种规范。因此,后来的翻译家们都一直遵循翻译的基本准则和规范,力图使自己的翻译符合标准,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严复这三原则的影响。 现今,对于翻译的准则和规范是数代人经过不断改进和学习总结出来的,但是依然沿袭了严复的“雅”的思想内涵,即在“信”、“达”的基础上,在潜移默化中遵循着一种准则与规范,当然也会结合时代的特色,这从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我们在关注和研究某位思想家,翻译家的翻译作品时除了要知道是否做到忠实于原文,是否通顺流畅,也要了解翻译家的教育背景,家庭环境,社会影响等,这样才能评价翻译家是否遵循一种准则与规范,翻译的作品是否是经典。

严复 天演论 译例言

严复天演论译例言 严复《译例言》 Sunday, August 29, 2010 3:12:03 PM Zitate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海通已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而任取一书,责其能与于斯二者,则已寡矣。其故在浅尝,一也;偏至,二也;辩之者少,三也。今是书所言,本五十年来西人新得之学,又为作者晚出之书。译文取明深义,故词句之间,时有所颠到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而意义则不倍本文。题曰达旨,不云笔译,取便发挥,实非正法。什法师有云:学我者病。来者方多,幸勿以是书为口实也。 西文句中名物字,多随举随释,如中文之旁支,后乃遥接前文,足意成句。故西文句法,少者二三字,多者数十百言。假令仿此为译,则恐必不可通,而删削取径,又恐意义有漏。此在译者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则下笔抒词,自善互备。至原文词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 《易》曰:修辞立诚。子曰:辞达而已。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此不仅期以行远已耳,实则精理微言,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则为达易;用近世利俗文字,则求达难。往往抑义就词,毫厘千里,审择与斯二者之间,夫故有所不得已也,岂钓奇哉~不佞此译,颇贻艰深文陋之讥,实则刻意求显,不过如是。又原书论说,多本名数格致及一切畴人之学,倘于之数者向未问津,虽作者同国之人,言语相通,仍多未喻,矧夫出以重译也耶,

新理锺出,名目纷繁,索之中文,渺不可得,即有牵合,终嫌参差。译者遇此,独有自具衡量,即义定名。顾其事有甚难者,即如此书上卷导言十余篇,乃因正论理深,先敷浅说,仆始翻“卮言”,而钱塘夏穗卿曾佑病其滥恶,谓内典原有此种,可名“悬谈”。及桐城吴丈挚甫汝纶见之,又谓“卮言”既成滥词,“悬谈”亦沿释氏,均非能树立者所为,不如用诸子旧例,随篇标目为佳。穗卿又谓:如此则篇自为文,于原书建立一本之义稍晦。而悬谈、悬疏诸名,悬者玄也,乃会撮精旨之言,与此不合,必不可用。于是乃依其原目,质译“导言”,而分注吴之篇目于下,取便阅者。此以见定名之难,虽欲避生吞活剥之诮,有不可得者矣。他如物竞、天择、储能、效实诸名,皆由我始。一名之立,旬月踟蹰,我罪我知,是在明哲。 原书多论希腊以来学派,凡所标举,皆当时名硕,流风绪论,泰西二千年之人心民智系焉,讲西者所不可不知也。兹于篇末,略载诸公生世事业,粗备学者知人论世之资。 穷理与从政相同,皆贵集思广益。今遇原文所论,与他书有异同者,辄就谫陋所知,列入后案,以资参考。间亦附以己见,取《诗》称嘤求,《易》言丽泽之义。是非然否,以俟公论,不敢固也。如曰标高揭己,则失不佞怀铅握椠,辛苦迻译之本心矣。 是编之译,本以理学西书,翻转不易,固取此书,日与同学诸子相课。迨书成,吴丈挚甫见而好之,斧落征引,匡益实多。顾惟探賾叩寂之学,非当务之所亟,不愿问世也。而稿经沔阳卢君木斋借钞,劝早日付梓。邮示介弟慎之于鄂,亦谓宜公海内,遂灾枣梨,犹非不佞意也。刻讫寄津覆斠,乃为发例言,并识缘起如是云。 光绪二十四年岁在戊戌四月二十二日严复识于天津尊疑学塾

论文严复及其翻译简述

严复及其翻译简述 A brief introduction on Yan Fu and his translation contributions 摘要:严复是近代中国伟大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他传西学,译西著,对近代中国文明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历来受到学术界各家褒贬不一的评价,但是它却能长盛不衰,屡改不倒,这说明它是“实用的”、是“精练之至”的、是“经验之谈”、是杰出科学的翻译理论总结和宝贵的翻译理论遗产。 关键词:严复生平;信达雅;译著

Abstract: Yan Fu is a great modern enlightenment thinker in China. He raised the standard of translation: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It plays a great role in translation work. He had introduced and translated some famous western works to china. After reading his translating works, our Chinese have changed much more in thoughts. He also has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and played a great role in Chinese society’s advancing. Key words: Yan Fu; biography ; translation、; "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elegance"

王国维生平思想简介

王国维(1877—1927),字伯隅,自号静安,又号观堂,浙江海宁人。父亲王乃誉是一商人。4岁丧母,父亲经常出门经商,对子女教育严格,养成王国维孤僻的性格。他两次到杭州参加乡试,未中,便倾向新学。甲午战争后,到上海,为《时务报》当书记校对,同时,用业余时间入罗振玉办的东文学社,从日本藤田丰八等学习日文及理化等课程。上虞罗振玉看到王国维扇面上所写咏史诗,赞赏其才学,在经济上帮助他,留他在东文书社当庶务。王誓事罗振玉并终生依庇于罗。1901年王曾赴日留学,次年因病回国。1903年任南通师范学堂教员,1904年任江苏师范学堂教员,讲授心理学、伦理学及社会学。1906年,罗振玉调京,在学部做官,王随之入京,次年在学部总务司行走,任学部图书馆编译。他对叔本华、康德、尼采哲学颇有兴趣,在《教育世界》发表过一批哲学论文,介绍德国哲学,又从事词和戏曲的研究。1908年《人间词话》问世,1912年《宋元戏曲考》问世。 辛亥革命后,罗振玉、王国维逃到日本居住。罗对王讲:现在世变很激烈,士欲可为,舍返经信古未由也。王听了罗的劝告,便尽弃前学,专治经史。他运用罗振玉的大云书库所藏经史、古器物、甲骨文、流沙坠简等,经过研究写出一批学术论文。1916年他回到上海,应哈同之聘,为《学术丛编》杂志编辑,后又任包圣明智大学教授。他仍从事甲骨文和古史考证,和沈曾植等研讨学术,关系密切。1923年他召为南书房行走,为已废的清室皇帝溥仪当先生。1924年冯玉祥将溥仪驱逐出故宫,王国维认为是“大辱”,想自杀,经家人严密监视未遂。1925年,他到清华学校研究院任教,从事古代西北地理和蒙古史的研究工作。1927年4、5月,北伐军进抵河南,北洋军阀即将崩溃,革命形势空前高涨,王国维于6月2日写就遗书,说:“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便投颐和园内昆明湖自杀,结束了他遗老的生活。 综观王国维的学术活动,先是研究哲学,继而转向研究文学,再而转向研究史学,以史学的研究贡献最大。哲学 王国维研究哲学,先是读康德的书:《纯粹理性批判》,书很深奥,难以悉解。他便又读叔本华的书:《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深受叔本华的影响。王国维写了《汗德像赞》、《叔本华之哲学及教育学说》、《叔本华和尼采》、《书叔本华遗传说后》、《释理》等论文,全面介绍了康德、叔本华、尼采的哲学思想。王国维深受叔本华思想的影响,哲学、美学、教育、宗教、法律、政治各方面的阐述都运用了叔本华的思想。他认为哲学和艺术是探求精神上永恒的真理,人生哲学就是探求揭示人生即痛苦这一真理以及其解脱之道。美学是感发人的情绪,洗涤人的精神,揭示人生的真义,使人超然物外,忘记利害关系,获得精神上的慰藉,求得暂时的解脱的功效。他写了《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文学小言》等文,是发挥叔本华美学思想的名篇。他又写了《红楼梦评论》一文,分析曹雪芹创作的小说《红楼梦》的悲剧意义。他运用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分析《红楼梦》一书的基本精神是展示了生活之欲造成的巨大苦痛,从而走上了解脱之路。“洞观宇宙人生之本质”,“遂悟宇宙人生之真相”,这一观一悟,写出了彻头彻尾的悲剧,具有典型的美学价值。王国维对《红楼梦》的研究,独具慧眼,第一次道出了小说的内在含义,推倒了封建文人视《红楼梦》为“诲淫”之作的偏见,也批评了“索引派”繁琐的历史考证的研究方法,将《红楼梦》推举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伟大作品,肯定了它的悲剧意义和美学价值。王国维研究哲学产生了疲惫的心态。他曾在《自序》中述说道:“余疲于哲学有日矣;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余知真理,而余又爱其谬误。伟大的形而上学,高严的伦理学,与纯粹之美学,此吾人所酷嗜也。然求其可信者,则宁在知识论上之实证论,伦理学上之快乐论,与美学上之经验论。知其可信而不可爱,觉其可爱而不能信,此近二三年中最大之烦闷。”① 当时西方传入中国的哲学有两大潮流:一是英国的实证主义,如洛克、休谟、斯宾塞等,即严复所宣传的一套实证论、经验论思想。另一是德国的哲学,如康德、叔本华、尼采的思

严复的新闻思想(初稿)

目录 绪论 (1) 一严复的生平简介 (1) 二严复与《国闻报》 (2) 三严复的新闻自由思想 (3) (一)新闻自由 (3) (二)新闻自由思想形成动因分析 (4) (三)新闻自由思想的评价 (4) 四严复与梁启超新闻改革思想的异同 (5) (一)关于新闻改革的目标 (5) (二)关于新闻改革的内容 (6) (三)关于新闻改革的条件 (6) (四)关于新闻改革的异同根源 (7) 五严复的救国思想 (8) 结论 (8) 参考文献 (9)

试论严复的新闻思想 摘要 严复不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翻译家,而且还是著名的报刊政论家,被誉为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先进中国人和中国第一个真正了解西方文化的思想家。在戊戌变法时期,他创办的《国闻报》,为思想启蒙和变法维新摇旗呐喊,对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在近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思想对中国近代思想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严复的译作《天演论》集严氏思想之大成,一经发表,便振动了中国社会,给思想界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奠定了严复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本文从严复的生平出发,论述了他的新闻自由思想,救国思想及他与《国闻报》的联系等,并通过与梁启超对比,分析其新闻改革思想,最后总结清末严复的新闻思想。 【关键词】严复新闻自由改革救国思想《国闻报》 On Yan Fu News Thought Abstract Yan Fu is not only famous Enlightenment thinker and translator of modern China, but also a well-known newspapers and political commentator,Known as advanced to the West to find the truth of salvaging Chinese and a real understanding of the thinkers of the Western culture.During the Reform Movement of 1898, he founded the "National News", thinking of the Enlightenment and Reform Restoration beating the drums, made a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journalism.He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modern history, he had a far-reaching impact on the thinking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Set GEN ideological culmination of Yan Fu translated as "Evolution and Ethics", is published, the vibration of the Chinese society, intellectual injected fresh blood, laid the Yan Fu's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hought.Yan Fu's life, discusses his press freedom of thought, the National Salvation ideology and links him with the "National heard the report," and by Liang Qichao contrast, analysis of press reform thinking, concluded late Qing Yan Fu news ideas. [Key words]Yan Fu freedom of press reform save the nation though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