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监测结课论文

状态监测结课论文
状态监测结课论文

1.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概念

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实质是了解和掌握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状态,评价、预测设备的可靠性,早期发现故障,并对其原因、部位、危险程度

等进行识别,预报故障的发展趋势,并针对具体情况作出决策。由此可见,设

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包括识别设备状态监测和预测发展趋势两方面的内容。具体过程分为状态监测、分析诊断和治理预防三个基本环节。

1.1 状态监测

状态监测是在设备运行中,对特定的特征信号进行检测、变换、记录、分

析处理并显示、记录,是对设备进行故障诊断的基础工作。检测的信号主要是

机组或零部件在运行中的各种信息(振动、噪声、转速、温度压力、流量等),

通过传感器把这些信息转换为电信号或其他物理量信号,送入信号处理系统中

进行处理,以便得到能反映设备运行状态的特征参数,从而实现对设备运行状

态的监测和下一步诊断工作。

1.2 分析诊断

分析诊断实际上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信号分析处理、故障诊断。

信号分析处理的目的是把获得的信息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变换处理,从不

同的角度提取最直观、最敏感、最有用的特征信息。分析处理可用专门的分析

仪器或计算机进行,一般情况下要从多重分析域、多个角度来分析观察这些信息。分析处理方法的选择、处理过程的准确性以及表达的直观性都会对诊断结

果产生较大影响。

故障诊断是在状态监测与信号分析处理的基础上进行的。进行故障诊断需

要根据状态监测与信号分析处理所提供的能反映设备运行状态的症兆或特征参

数的变化情况,有时还需要进一步与某些故障特征参数(模式)进行比较,以识

别设备是在运转正常还是存在故障。如果存在故障,要诊断故障的性质和程度、产生原因或发生部位,并预测设备的性能和故障发展趋势。这是设备诊断的第

二阶段。

1.3 治理预防

治理预防措施是在分析诊断出设备存在异常状态,即存在故障时,就其原因、部位和危险程度进行研究并采取治理措施和预防的办法。通常包括调整、

更换、检修、改善等方面的工作。如果经过分析认为设备在短时间内尚可继续

维持运行时,那就要对故障的发展加强监测,以保证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根据

设备故障情况,治理预防措施有巡回监测、监护运行、立即停机检修三种。2.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目的和重要性

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是一种了解和掌握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状态,确定其整体或局部正常或异常,早期发现故障及其原因,并能预报故障发展趋

势的技术。这里所说的“设备”是广泛意义上的设备,不仅包括各类运转的机器,还包括管道、阀门、工业炉等静态设备以及电气设备。

设备诊断技术的目的是“保证可靠地、高效地发挥设备应有的功能”。这

包括三点:一是保证设备无故障,工作可靠;二是保证物尽其用,设备要发挥

其最大效益;三是保证设备在将有故障或已有故障时,能及时诊断出来,正确

地加以维修,以减少维修时间,提高维修质量,节约维修费用,应使重要的设

备能按其状态进行维修,改改目前按时维修的体制。

一台设备从设计、制造到安装、运行、维护、检修有许多环节,任何环节

的偏差都会造成设备性能劣化或故障。同时,运行过程中设备处于各种各样的

条件下,其内部必然会受到力、热、摩擦等多种物理、化学作用,使其性能发

生变化,最终导致设备故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设备越来越大型化,功能越来越多,结构越来越复杂,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问题是,

一旦关键设备发生故障,不仅设备受损、生产线停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而且可能危及人身安全、造成环境污染,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早期的设备维修体制基本上是事后维修,即设备发生故障后再进行检修;

后来又逐步推行定期维修,随着对设备故障机理的研究和设备管理水平的提高,人们认识到定期检修存在着“维修不足”和“维修过剩”的问题。因此,通过

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实现设备的“状态维修”成为现代设备管理和

维护的必然需要。

3. 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阶段

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思想的酝酿,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但真正形成

一种技术并应用到生产实际中,还是近几十年的事。特别是近30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尤其是测试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

以及计算机硬件的大幅度降价,为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广泛推广应

用创造了条件。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依靠现场获取设备运行时的感观状态(如异常震动、异常噪音、异常温度、润滑油液中是否含有磨削物等) 并凭经验或多位专家进行分析研究

确定可能存在何种故障或故障隐患。

第二阶段:随着测量以及测量仪器的深入研究发展,状态监测逐步发展为

依靠测量仪器测量设备的某些关键部位,以获取参数(如频率、振幅、速度、加速度、温度等参数)并记录下来,通过计算出某些固有参数与测量参数进行对比,确定故障点或故障隐患点,或者通过对某些参数多次测量的数值进行比较,依

据其劣化趋势确定其工作状态(是否出现故障或故障隐患)。

第三阶段: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软件的开发,设备管理已进入计算机管理

模式,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也发展到计算机时代,一些专用的状态监测仪

器(如数据采集器)不仅具有测量、记录现场参数,还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数据分

析处理,要作进一步的分析处理时,只需将数据采集器上的参数通过通讯线传

入计算机,计算机便能对这些数据作出综合分析,并显示出相关的图谱如:倍

频谱图、倒频谱图、时域频谱图、幅值图等。并可通过计算机上的专家系统对

所测的数据进行综合评价(如设备是否该修理或还可使用多长时间后应修

理)。

第四阶段:随着其他各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状态监测域故障诊断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已进入深度和广度发展的阶段,研究

工作从监测诊断系统的开发研制进入到诊断方法的研究;监测诊断手段由震动

工艺参数的监测扩大到油液、扭矩、功率、甚至能量损耗的监测诊断;研究对

象由旋转机械扩展到发动机、工程施工机械以及生产线;时空范围由当地监测

诊断扩大到异地监测,即监测诊断网络

4.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现状

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以复杂系统和设备为研究对象,以高新技术为依托,涉及各种工程技术系统设备及领域,已形成一门既有理论又有方法,且工程应用

性很强的跨学科、综合性的应用技术。目前状态监测的理论和方法主要有基于

模型的状态监测和基于特征的状态监测。如图1所示

传递函数模型

基于模型的状态监测状态空间模型

基于统计分析的模型

状态检测

ARMA自回归滑动模型

基于特征的状态监测

AR自回归模型

图1状态监测理论与方法示意图

基于模型的状态监测,即对系统和设备建立数学模型以及对所建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通过模型达到对系统和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测的目的。当前常用的模型有:传递函数模型、状态空间模型、基于统计分析的模型等。基于特征的状态监测,其核心是确定系统和设备的监测指数,也就是合理选取能够反映系统和

设备输出信号特征的测点,达到对系统和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这种方法主要通过AR自回归模型和ARMA自回归滑动模型来实现。

根据系统和设备采用的特征描述和决策方法的差异,故障诊断的理论和方法主要有基于模型的故障诊断和基于非模型的故障诊断。如图2所示

基于输入输出和信号处理的故障诊断基于模型的故障诊断基于状态估计的故障诊断

基于状态参数估计的故障诊断

故障基于专家系统的故障诊断

诊断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

基于人工智能的故障诊断

基于模糊数学的故障诊断

基于模式识别的故障诊断

基于非模型的故障诊断基于故障树的故障诊断

基于知识推理的故障诊断

基于案例分析的故障诊断

基于信号处理和特征提取的故障诊断

基于信号特征、模态和信息处理的故障诊断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和方法的故障诊断

基于决策支持的故障诊断

图2故障诊断理论与方法示意图

当然除了上述方法外,利用系统和设备输出频率、相位、相关性以及直接测量被测物的输出与标准量相比较的方法,也在当前故障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已发展得比较成熟,已由最初的单因素、单机监测诊断向多因素、多机联合监测的综合分析和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方向发展,一些新的硬件、软件不断应运而生,诊断方法也从感官判断发展到充分利用各种自动测试技术、监控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图象分析技术,取得了相当数量的理论成果和实质性进展。近年来,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已在现代工程技术系统和大型复杂设备的合理应用、安全运行、事故分析、质量及性能评估,技术决策和视情维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存在的问题与薄弱环节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当前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基于模型的状态监测方法主要应用于线性时不变系统,然而大多数系统和设备都是非线性的、时变的。这种方法中对于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变化是由于系统设备参数、结构的变化所致,还是由于传感器自身状态、参数的变化所致,很难辨别出来。基于特征的状态监测方法,其人为影响因素很大,这将直接影响到系统设备运行状态变化的监测精度和准确性,给下一步的故障诊断带来困难。

在基于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中,当系统和设备发生故障时,不仅可能引起模型参数的变化,而且可能引起模型结构的变化,另外,这种变化是模型参数变化还

是模型结构变化,还是二者兼有,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些目前都尚未解决。

在基于非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中需要对现代工程技术系统和大型复杂设备建立

庞大的知识库,而知识库的建立本身就是一件费时而困难的工作,且易出现“组

合爆炸”和“冲突消解”;另外,基于非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存在解决问题的能

力有限、深浅知识的结合能力不强、缺少有效的自学习和自适应机制、容错能

力不高、对一些不确定的知识处理能力较差等缺点。利用频率、相位和相关性

的方法只能对故障范围作粗略的判断,大多数情况下不能直接定位故障。

除此之外,故障与征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即一种故障可能对

应多种征兆,而一种征兆也可能对应多种故障。此外,现有的诊断方法都是以设

备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外部特征为基础的,故障特征的提取主要是基于状态响应、时域响应或频域响应分析,由于外部干扰因素多,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这些特征可能重叠、减弱甚至消失,从而很难获得准确的特征信息。

以上这些问题都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工作增加了难度,带来了许多新的课题和挑战。可见,对于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这门技术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仍

有许多工作要做。

5.应用

5.1往复压缩机状态监测技术

往复式压缩机结构复杂、零部件较多,运动过程中气阀的启、闭,活塞、

连杆、十字头往复运动时产生撞击和噪声,并且各气缸之间的撞击和噪声相互

干扰,如果采用常规频谱分析的手段,频谱图上将呈现连续而密集的宽带谱线,故障特征信息被背景噪声所湮没,难以提取和识别,而且振动对气体泄漏也不

敏感,冲击、漏气和摩擦是往复机械最主要的信号类型。

往复机械与旋转设备故障诊断不同的是,不再将振动分析作为唯一的测试

手段,不再以振幅的高低作为判断故障的依据。往复设备监测与诊断的基本理

念是根据不同事件所产生特征信号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监测手段及频率分析范围,去除噪声干扰,准确提取故障特征信号。通过监测相对于曲轴转角的压力、振动、超声波信号,将各类事件如气门开启与关闭、气缸压缩与膨胀和监测信

号对应起来,从而更加有效地分析和判断事件具体性质,得到有价值的信息。

通过压缩机气缸压力一容积曲线,即PV曲线,可以计算出气缸功率、容积效率、进排气阀的功率损失以及排气量、活塞杆负载荷、反向角等性能参数。分析P

曲线、Loge-LogV的n值、流量平衡和超声波信号,判断进排气阀是否漏气、

活塞环是否窜漏;通过分析气阀相位振动、超声波曲线和温度,分析气阀开启

关闭状态,判断气阀颤振、弹簧折断、阀片断裂等故障;通过分析气缸和十字

头的振动信号,判断缸套擦伤、活塞环断裂、十字头损伤、间隙过大和机械松

动等故障。

5.2油液铁谱分析技术

润滑管理在设备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而油液监测在润滑管理中又是中心环节,它关系到设备正常运转、减少摩擦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油液铁谱分析,掌握设备运行状态,预报设备可能发生的故障,避免设备事故;通过检测在用油液的铁谱的异常变化,预报机组可能发生的故障,分析确定故障发生部位、类型及原因,采取措施,避免事故。

6.结束语

运用状态监测技术可以方便、快捷、有效地把握设备运行状态,将故障消除在萌芽状态,避免设备故障事故带来的环境污染,克服过去在维修中长期存在的“过剩维修”和“维修不足”现象,从而提高设备可靠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也使设备能长周期安全、稳定、满负荷运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会起到良好的效果,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

过程装备检测及处理课程论文

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在石化装置中

的作用

专业班级装备1202

学生姓名

学号

应用统计学论文

应用统计学课程论文 经过这学期短暂的学习应用统计学,我对这门学科也有了一定认识。应用统计学是一门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各个领域有关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科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能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市场研究、质量控制等工作。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是市场经济和信息经济的时代,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都需要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整理,所以学好应用统计对不久即将走向社会的我们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绪论 一、应用统计学的发展: 从统计学的发展过程来看,可以把统计学大致分为古典统计学、近代统计学和现代统计学三个时期。 第一、古典统计学时期: 古典统计学时期是指17世纪初至18世纪末,这是统计学的创立时期,亦称古典统计学时期。在这时期出现了政治算术学派和德国的国势学派两个统计学派. 1、国势学派 国势学派又称记述学派,产生于17世纪的德国。由于该学派主要以文字记述国家的显著事项,故称记述学派。 2、政治算术学派 政治算术学派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其创始人是威廉和约翰.“算术”是指统计方法。主要利用实际资料,运用数字、重量和尺度等统计方法对实际情况作了系统的数量对比分析,从而为统计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第二、近代统计学时期: 近代统计学是指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这一百年的统计学,它是古典统计学的继续和发展,是古典统计学向现代统计学过渡的统计学。近代统计学的发端,不能不提到著名的统计学家阿道夫·凯特勒的卓越员献。他既继承了国势学和政治算术的传统,把统计学从作为管理国家行政的“政治医学”,扩展到作为研究社会内在矛盾及其规律性数量表现的科学认识方法,又积极地把古典概率引人统计学,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偶然变化中的规律性表现。 1、数理统计学派 指概率论引进统计学形成数理统计学,以概率作为理论基础,抽象掉统 计学的社会经济现象内涵,变成了抽象的数学分析和推断技术. 2、社会统计学派 指研究社会现象变动的原因和规律性的实质性科学。社会统计学在这里也称为社会经济统计学,包括政治统计.经济统计.人口统计.犯罪统计等多方面内容. 第三、现代统计学时期:

计算机大数据论文参考

计算机大数据论文参考 一、大数据给计算机教学带来的变化 (一)计算机教学内容的变化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分析的成熟,大数据技术及应用必然会成为各高校重要课程。现在,美国的学校已经开设相关课程,比如,大数据分析统计基础、大数据分布式计算、大数据挖掘与机 器学习等。国内一些高校也正在尝试开设大数据课程,帮助学生了 解大数据,学习大数据分析。下一步,大数据基础、大数据分析、 大数据处理的核心技术等等,必将成为计算机专业的必学内容,也 会成为高校重要的基础课程。另外,计算机智能教学系统和教育测 评软件将更多地使用在教学中,以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而计算机 专业的教师也必须熟练掌握大数据技术和分析方法。 (二)计算机教学思维的变化 (三)计算机教学模式的变化 目前,计算机教学主要模式是备课—教授—上机—测试,教师主要的精力放在了课前备课。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会让教师把更 多的精力放在课后分析上,形成“备课—教授—上机—测试—数据 分析—改进”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中,课后的数据分析将是整个教 学过程的关键环节。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对一个班的学生进行整 体学习行为评价,可以对学生上机测试情况进行细化分析,可以对 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学习评估,分析学生的学习中偏好、难点 以及共同点等,从而得出学习过程中的规律,改进教学方式,提高 教学质量。 (四)个性化教学的深入开展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建立覆盖学生学习全过程、全要素的信息库成为可能,学生大量的试卷、课堂表现留存,学生的学习经历及 成长轨迹,学生的家庭情况等等,都将被涵盖在大数据分析中。另

外,前述的计算机智能教学系统和教育测评软件,将详细记录学生 每次答题的背景、过程和结果。这些信息让教学分析变得更加容易,教师可以利用数据挖掘的关联分析和演变分析等功能,依靠学生的 某些学习特征,比如答题持续时间,具体回答步骤和内容(可以细化 到每次击键和每个笔划),答对的要素和答错的要素等等,在学生管 理数据库中挖掘有价值的数据,并分析学生的日常行为,研究各种 行为的内在联系,来据此形成针对学生个性化的教学策略,以帮助 学生在学习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二、小结 大数据时代,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发掘学生的潜力,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依靠于理性分析。其实,教学活动传授的不应仅 是知识,更需要关照学生的灵魂。大数据让教学活动离学生心灵很近,让老师离自由发挥很近。未来,包括计算机教学在内的学校教 育将会有更少的课堂与更多的实验室,有更多的互动与更少的灌输,有更个性化的服务和更灵活的学制。学校将不仅是课堂,更是舞台。 计算机大数据论文范文二:大数据驱动模式计算机基础论文 目前,国内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更多地沿用了传统计算机教育的方法,只注重讲授计算机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要领,未考虑学 生学习的效果。这导致学生只是记住一些概念和理论,能做基本的 操作,却很难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当前大学计算机 基础教育面临以下4个问题: 高等院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而不同地区的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单一的课堂教学已无法保证所有的学生学得会、学 得好,这给教学带来了问题。 (2)教学和实验的学时严重不足 目前,各个高校都在减少课时,教师只能在课堂上和实验中加大讲授的知识量,加快教学进度。当一个教师面对几十个学生时,基 础较差的学生往往得不到教师足够的指导和练习时间,这给辅导答 疑带来了问题。

数据分析论文

成绩评定表 课程设计任务书

摘要 汇率是在商品交易和货币运动越出国界时产生的,是一国货币价值在国际的又一表现。因为一国货币汇率受制于经济、政治、军事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彼此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而且在不同时间,各因素产生作用的强度也会出现交替变化,所以很难准确地找出究竟哪些因素影响着一国货币汇率的变化,在开放经济中,汇率是一种重要的资源配置价格。汇率的失衡或错估,不仅会破坏经济的外部平衡,而且会给国内宏观经济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增长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 另外,汇率的变化还能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企业的生产销售生产较大的影响。所以,对影响汇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对于指导汇率政策的制定、预测汇率变化趋势、优化投资策略,以及研究与汇率有关的生活消费等问题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spss在经济、管理、医学及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国民经济问题中,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扩大内需的关键,通过运用SPSS分析方法对我国人民币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以便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的汇率的情况。 关键词:spss;汇率;影响因素;回归

目录 1问题分析 (1) 2数据来源 (1) 3数据定义 (2) 4数据输入 (2) 5变量的标准化处理 (2) 5.1描述性分析选入变量及参数设置 (2) 5.2描述性分析 (2) 5.3描述性分析结果输出 (2) 6.1描述性分析选入变量及参数设置 (3) 6.2线性回归分析 (4) 7进一步的分析和应用 (11) 总结 (14) 参考文献 (14)

汇率影响因素分析 1问题分析 汇率是在商品交易和货币运动越出国界时产生的,是一国货币价值在国际上的又一表现。因为一国货币汇率受制于经济、政治、军事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彼此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而且在不同时间,各种因素产生作用的强度也会出现交替变化,所以很准确地找出究竟哪些因素影响着一国货币汇率的变化。 在开放经济中,汇率是一种重要的资源配置价格。汇率的失衡或错估,不仅会破坏经济的外部平衡,而且会给国内宏观经济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增长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另外,汇率的变化还能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企业的生产销售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对影响汇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对于指导汇率政策的制定、预测汇率变化趋势、优化投资策略,以及研究与汇率有关的生产消费等问题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数据来源 所用数据参考自“人民币汇率研究”(陈瑨,CENET网刊,2005)、“汇率决定模型与中国汇率总分析”(孙煜,复旦大学<经济学人>,2004)和“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与走势分析”(徐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02),其中通货膨胀率、一年期名义利率、美元利率和汇率4个指标的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01,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的部分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损伤与断裂力学论文

损伤力学研究的是材料内部缺陷的产生和发展引起的宏观力学效应以及缺陷最终导致材料破坏的过程和规律。1958年Kachanov在研究蠕变断裂时引入了损伤力学的概念,提出了“连续性因子”和有效应力。1963年Rabotonov在Kachanov基础上引入了“损伤变量”的概念,奠定了损伤力学的基础。在其后的二三十年中,各国学者对损伤力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损伤变量的定义等做了大量的开创性工作,极大推动了损伤力学理论的进展。1976年Dougill将损伤力学从金属材料中引入到岩石材料,之后岩石损伤力学迅速发展,已成为当今岩石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之一。 岩石损伤力学的研究关键是定义材料的损伤变量及正确地给出演变规律的本构方程。能否得到合理的损伤演变方程和含损伤的本构方程关键是对损伤变量的定义是否合理,建立一个损伤模型的基本要求是能在实验中直接或间接确定与损伤演变规律有关的材料参数。 对损伤变量的定义,从损伤力学提出就开始进行广泛的研究,可从微观和宏观这两个方面选择。微观方面,可以选择裂纹数目、长度、面积和体积等;宏观方面,可以选择弹性模量、屈服应力、拉伸强度、密度等。 国内学者唐春安从岩体材料内部所含裂纹缺陷分布的随机性出发,利用岩石微元强度服从正态分布或Weibull分布的特征,用发生破坏的微元数在微元总数中所占的比例来定义损伤变量。 谢和平等将分形几何理论应用于岩石损伤研究中,将岩石损伤程度的增加看作是分形维数的增加,从损伤与断裂之间的联系方面定量的描述了损伤,从而创建了分形几何与岩石力学理论体系,提出了分形损伤力学理论。 从微观角度出发对损伤变量进行定义,不仅物理意义明确,而且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材料性能逐渐劣化,但是从微观角度定义的损伤变量难以量测。 Lamaitre基于弹性模量变化用无损杨氏模量和损伤杨氏模量定义损伤变量,谢和平和鞠杨等讨论了该损伤变量定义的适用条件,进行了修正。使基于宏观弹性模量定义的损伤变量在实际应用中比较方便,但这种定义方法需要事先知道材料的初始弹性模量,而且在实际的工程中很多材料都有具有初始损伤的。 谢和平、鞠杨等认为单元强度丧失实则为其粘聚力的丧失,即单元在经历一定的能量耗散后,其内部的损伤达到了最大值,与此同时微结构中的粘聚力完全丧失。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通过能量分析的方法来描述岩体的破坏行为的研究。 另外还有学者使用CT技术在岩石损伤检测中的应用,并给出了一种基于

应用统计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学院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年级级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表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一日

应用统计学毕业论文选题(1221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起,具体可以联系 二、论文参考题目 应用统计学教学中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 “比较+案例+实验”教学方法在应用统计学中的应用 应用统计学实际应用教学的思考 开发内化教学法在《应用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同一案例的应用统计与数理统计的教学区别 应用统计学专业“概率论”课程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基于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库的应用统计分析初探 结合数学建模思想完善研究生《应用统计》案例式教学改革 经济类专业“应用统计学”课程案例教学法探析 发展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必要性探析 应用统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施中的几点建议 经管类专业应用统计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应用统计技术进行铝溶胶生产管理探究 应用统计学课程改革的思考 高职高专医药应用统计课程中上机辅助练习的必要性调查 应用统计创新人才素质培育的内容和方法 面向大数据分析方向的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探讨 应用统计技术降低编织袋原料消耗 《应用统计》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探讨

应用统计学无纸化考试思考 应用统计分析技术推动设备精细管理 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 应用统计学教学改革探索 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思考 应用统计技术提升QC小组活动质量 工业工程专业的《应用统计学》课程建设研究 医学应用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基于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的《应用统计学》教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的自助式教学法 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统计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企业管理中如何科学应用统计分析 工程案例在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经管类专业应用统计学的案例教学 硕士水平应用统计类课程的概率重要基本知识点 2006-2011年比较方法在我国档案学研究中的应用统计分析口服降糖药的应用统计分析 应用统计知识破译藏宝密码 独立学院开设《应用统计学》选修课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统计学"在采矿工程专业教学中的体会 应用统计学中的最大熵与贝叶斯方法 有效应用统计技术,促进企业产品质量管理 医疗应用统计学的前景探析 管理学科“应用统计”课程的教学探讨 2007年我院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应用统计分析 《应用统计学》教学中的课堂设计 高校应用统计课程案例教学法的探讨 腹部、盆腔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统计分析 我院盐酸吗啡和盐酸哌替啶应用统计及分析

【最新】python数据分析课程报告论文(附代码数据)

用python进行数据分析 一、样本集 本样本集来源于某高中某班78位同学的一次月考的语文成绩。因为每位同学的成绩都是独立的随机变量,遂可以保证得到的观测值也是独立且随机的 样本如下: grades=[131,131,127,123,126,129,116,114,115,116,123,122,118, 121,126,121,126,121,111,119,124,124,121,116,114,116, 116,118,112,109,114,116,116,118,112,109,114,110,114, 110,113,117,113,121,105,127,110,105,111,112,104,103, 130,102,118,101,112,109,107,94,107,106,105,101,85,95, 97,99,83,87,82,79,99,90,78,86,75,66]; 二、数据分析 1.中心位置(均值、中位数、众数) 数据的中心位置是我们最容易想到的数据特征。借由中心位置,我们可以知道数据的一个平均情况,如果要对新数据进行预测,那么平均情况是非常直观地选择。数据的中心位置可分为均值(Mean),中位数(Median),众数(Mode)。其中均值和中位数用于定量的数据,众数用于定性的数据。 均值:利用python编写求平均值的函数很容易得到本次样本的平均值 得到本次样本均值为109.9 中位数:113 众数:116 2.频数分析 2.1频数分布直方图 柱状图是以柱的高度来指代某种类型的频数,使用Matplotlib对成绩这一定性变量绘制柱状图的代码如下:

断裂力学读书报告

断裂力学读书报告 1、读论文有感 我所读的论文是《灰色模型在不确定性疲劳寿命预测中的研究》。之所以选择这样一篇论文来读,主要有两个方面在吸引着我,一个是灰色模型,另一个则是不确定性疲劳寿命。 对于不确定性系统的研究主要有三张方法,即概率统计、模糊数学和灰色模型。首先,需要来讲一下文章中主要提到的灰色模型。 灰色模型是由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邓聚龙于1982年提出的。控制论中,信息多少常以颜色深浅来表示。信息充足、确定(已知)的为白色,信息缺乏、不确定(未知)的为黑色,部分确定与部分不确定的为灰色。那些既有已知参数又有未知参数的系统,如:人体就是既有白色参数(已知的外型参数)又有黑色参数(未知的人体穴位功能)的灰色系统。白色系统是全开放性的、黑色系统是全封闭性的。灰色系统则介于两者之间,是半开放半封闭性的。如果一个系统具有层次、结构关系的模糊性,动态变化的随机性,指标数据的不完备或不确定性,则称这些特性为灰色性。具有灰色性的系统称为灰色系统。 从灰色系统中抽象出来的模型。灰色系统是既含有已知信息,又含有未知信息或非确知信息的系统,这样的系统普遍存在。研究灰色系统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如何从一个不甚明确的、整体信息不足的系统中抽象并建立起一个模型,该模型能使灰色系统的因素由不明确到明确,由知之甚少发展到知之较多提供研究基础。灰色系统理论是控制论的观点和方法延伸到社会、经济领域的产物,也是自动控制科学与运筹学数学方法相结合的结果。 其次就是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指的是测量物理量的不确定性,由于在一定条件下,一些力学量只能处在它的本征态上,所表现出来的值是分立的,因此在不同的时间测量,就有可能得到不同的值,就会出现不确定值,也就是说,当你测量它时,可能得到这个值,可能得到那个值,得到的值是不确定的。只有在这个力学量的本征态上测量它,才能得到确切的值。而疲劳寿命问题就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受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

研究生应用统计学论文

浅谈主成分分析在SPSS中的操作应用 题目:浅谈主成分分析在SPSS中的操作应用 姓名:王震宇 指导老师: 学号:

浅谈主成分分析在SPSS中的操作应用 摘要:在各个领域的科学研究中,往往需要对反映事物的多个变量进行大量的观测,收集大量数据以便进行分析寻找规律。多变量大样本无疑会为科学研究提供丰富的信息,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数据采集的工作量,更重要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许多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而增加了问题分析的复杂性,同时对分析带来不便。如果分别分析每个指标,分析又可能是孤立的,而不是综合的。盲目减少指标会损失很多信息,容易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需要找到一个合理的方法,减少分析指标的同时,尽量减少原指标包含信息的损失,对所收集的资料作全面的分析。由于各变量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因此有可能用较少的综合指标分别综合存在于各变量中的各类信息。主成分分析就是这样一种降维的方法。 关键词:spss 主成分分析统计学 (一)主分成分析原理 主成分分析是设法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比如P个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的指标。通常数学上的处理就是将原来P个指标作线性组合,作为新的综合指标。最经典的做法就是用F1(选取的第一个线性组合,即第一个综合指标)的方差来表达,即Var(F1)越大,表示F1包含的信息越多。因此在所有的线性组合中选取的F1应该是方差最大的,故称F1为第一主成分。如果第一主成分不足以代表原来P个指标的信息,再考虑选取F2即选第二个线性组合,为了有效地反映原来信息,F1已有的信息就不需要再出现再F2中,用数学语言表达就是要求Cov(F1, F2)=0,则称F2为第二主成分,依此类推可以构造出第三、第四,……,第P个主成分。 (二)主成分分析数学模型 F1=a12ZX1+a22ZX2……+a p2ZX p …… F p=a1m ZX1+a2m ZX2+……+a pm ZX p 其中a1i, a2i, ……,a pi(i=1,……,m)为X的协方差阵Σ的特征值多对应的特征向量,ZX1, ZX2, ……, ZXp是原始变量经过标准化处理的值,因为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存在指标的量纲不同,所以在计算之前须先消除量纲的影响,而将原始数据标准化,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就存在量纲影响[注:本文指的数据标准化是指Z 标准化]。 A=(a ij)p×m=(a1,a2,…a m,),Ra i=λi a i,R为相关系数矩阵,λi、a i是相应的特征值和单位特征向量,λ1≥λ2≥…≥λp≥0 。 (三)在城市经济效益的评价中,设计的指标往往很多。为了简化系统结构,抓住经济效益评价中的主要问题,我们可由原始数据矩阵出发求出主成分。表1是从《中国统计年鉴2007》摘录的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主要经济指标(2006年),其中样品数n=35,变量数p=5。

大数据课程论文资料

论文 题目大数据下人均消费支出及影响因素姓名xxx 学号xxxxxxxx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财税系 专业财政学 指导教师袁新宇 2016年10月20日 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制

大数据下人均消费支出及影响因素 摘要:随着互联网事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大数据”的时代也随之而来,从而可以让我们通过大数据来分析更多的市场前景和人们的需要,然后可以把事业做得更好,更加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将通过简述基本的概念和简单的模型分析,来说明大数据下我国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收入存在的关系,更好的说明我国影响居民人均消费的因素有哪些,希望可以通过一些数据来说明这些影响因素中能有多少是可以改进和努力然后更好地改进居民的生活水平,从而增加我国的居民收入,增加国家的GDP。只有不断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才能刺激国内消费的增长。党的十八大也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增长一倍的目标。本文就如何运用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政府的一些其它政策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提出合理化方法。 关键词:居民收入水平;财政政策;人均消费支出;货币政策 一、引言 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2014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比上年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文章将通过简述基本的概念和简单的模型分析,来说明大数据下我国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收入存在的关系,更好的说明我国影响居民人均消费的因素有哪些,希望可以通过一些数据来说明这些影响因素中能有多少是可以改进和努力然后更好地改进居民的生活水平,从而让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二、正文 (一)研究的目的

本案例分析根据1995年~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基本数据,应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之间数量关系的基本规律,并在预测2010年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发展趋势。从理论上说,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应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而提高。随着消费更新换代的节奏加快,消费日益多样化,从追求物质消费向追求精神消费和服务消费转变。因此,政府在制定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时,考虑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来鼓励消费,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近年来,我国经济的主要特征从供给不足进入了供给相对过剩、需求约束为主的发展阶段,内需不足的问题凸显。如何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已经成为关键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提高居民消费率、形成合理居民消费率的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具体要求。面对当前美国金融危机所引发的经济困境,如何深入考察我国居民消费行为、采取有效政策来振兴消费,将成为我们的研究主题。本文通过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研究方法,从影响城乡居民的消费因素入手,分析了这些因素对消费的影响,以期获得解决问题和改善情况的新思路。 (二)研究背景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我国居民消费问题主要是以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或全体居民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消费特征、影响因素和对策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我国经济学界形成了相对盛行的四种代表性观点:居民收入分配不公说、居民消费行为说、福利制度改革说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换代说。国内学者通过建立自己的理论框架和经济计量模型以及根据理论假设运用中国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局限,尤其是将城乡居民消费问题分开进行研究的现象十分普遍。本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的同时,建立城乡居民消费和诸多主要经济影响因素之间的经济计量模型,探讨经济影响因素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近几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投资、出口、消费形成了拉动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这已为各界所取得共识。通过建立计量模型,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影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找出其中关键影响因素,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一定参考,最终促使消费需求这架“马车”能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基石。 (三)理论分析 1、影响我国居民的消费的因素分析 (1)政府支出 根据凯恩斯的收入决定模型,政府支出对消费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政府支出的收入效应来实现。政府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这两种支出对居民消费的作用和手段等方面都有不同。购买性支出主要是作用于生产环节,在直接增加社会总需求的同时,通过间接增加居民收入水平,改善居民消费环境来减少对消费的约束,增加消费量。转移性支出作为一种资金单方面的、无偿的转移,主要是在分配环节发挥作用,通过直接增加接受者的收入水平对居民消费需求产生 影响:一是通过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和税式支出等手段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直接增加居民收入从而增强其消费能力。二是通过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来改变居民消费的支出预期,从而间接提高其消费意愿和边际消费倾向。

Excel与数据处理-结课论文

毕业设计-文献翻译 姓名:樊世克 专业:金属12-1 学院:材料学院 指导老师:许磊

EXCEL与数据处理结课论文 1.摘要 Office Excel的功能非常强大,也非常好用,一般的文字排版、表格、计算、函数的应用等都用EXCEL来解决,它能够方便的制作出各种电子表格,使用公式和函数对数据进行复杂的运算;用各种图表来表示数据直观明了;利用超级链接功能,用户可以快速打开局域网或Internet上的文件,与世界上任何位置的互联网用户共享工作薄文件。本文为学习完excel课程后的相关心得体会。 2.关键词 Excel 数据处理心得体会 3.背景 在知识大爆炸,数据日益庞大的当今时代;在会计电算化日益普及,企业日益发展;交易日益扩大和复杂的今天,传统的手工审计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审计的需要;会计电算化对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实务产生了重大影响,当然也会影响到为达到有效的内部控制而采取的组织结构和业务程序,必然对传统的审计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必须制定与新情况相适应的计算机审计准则以及计算机审计方法,以利开展计算机审计工作。与此同时,计算机审计准则的制定和计算机审计工作的开展将会对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会计师事务所借助计算机技术来解决会计电算化所出现的问题,已成为审计发展的方向。会计电算化给审计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和新要求,传统的手工审计已不能适应电算化的新情况和新要求。 因此,开展计算机审计势在必行。Excel作为电算化审计的重要部分,excel在审计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多。它能够方便的制作出各种电子表格,使用公式和函数对数据进行复杂的运算;用各种图表来表示数据直观明了;利用超级链接功能,用户可以快速打开局域网或Internet上的文件,与世界上任何位置的互联网用户共享工作薄文件 EXCEL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工具和数据处理功能,基于EXCEL的财务分析数据库具有灵活、简便的特性,可以满足个性化、多层次、多维度的财务分析需求,从而弥补通用财务软件和管理信息系统财务分析功能薄弱的现状,提高财务分析的作用和效率。 的作用及优势 Excel是个人电脑普及以来用途最广泛的办公软件之一,也是Microsoft Windows平台下最成功的应用软件之一。说它是普通的软件可能已经不足以形容它的威力,事实上,在很多公司,Excel 已经完全成为了一种生产工具,在各个部门的核心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论用户身处哪个行业、所在公司有没有实施信息系统,只要需要和数据打交道,Excel几乎是不二的选择。 Excel之所以有这样的普及性,是因为它被设计成为一个数据计算与分析的平台,集成了最优秀的数据计算与分析功能,用户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创建电子表格,并在Excel的帮助

数理统计结课论文

数理统计中回归分析的探究与应用

回归分析问题探究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数理统计中的回归分析问题,通过对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以及非线性回归原理的探究,分别运用了SPSS和MATLAB软件进行实例分析以及进一步的学习。 首先,通过变量之间关系的概念诠释引出回归函数;其次,针 对回归函数,分别对一元线性回归原理上的学习,了解并会运用这三种线性回归模型、参数估计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来处理和解决实际的一元线性回归问题;接着,对多元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回归进行学习,掌握它们与一元线性回归在理论和实践的联系与区别;然后,通过实际问题运用SPSS进行简单的分析,熟悉SPSS软件的使用步骤和分析方法,能够运用SPSS进行简单的数理分析;最后,用MATLAB编程来处理线性回归问题,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比较,进行线性回归拟合计算并输出Logistic模型拟合曲线。 关键词:回归分析;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SPSS;MATLAB

一、回归概念 一般来说,变量之间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确定性的,即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函数的关系来表达;另一类是非确定性的,这种不确定的关系成为相关关系。相关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回归分析就是研究相关关系的数理统计方法。它从统计数据出发,提供建立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近似数学表达式——经验公式的方法,给出相关行的检验规则,并运用经验公式达到预测与控制的目的。 如随机变量Y与变量x(可能是多维变量)之间的关系,当自变量x确定后,因变量Y 的值并不跟着确定,而是按照一定的停机规律(随机变量Y的分布)取值。这是我们将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示为 其中是一个确定的函数,称之为回归函数,为随机项,且。回归分析 的任务之一就是确定回归函数。当是一元线性函数形时,称之为一元线性回归;当 是多元线性函数形时,称之为多元线性回归;当是非线性函数形时,称之为非线性回归。 二、回归分析 2.1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2.1.1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设随机变量Y与x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关关系,这里x是可以控制或可以精确测量的普通变量。对于取定的一组不完全相同的值做独立实验得到n对观察值 一般地,假定x与Y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可以表示为 , 其中为随机误差且,未知,a和b都是未知参数。这个数学模型成为医院 线性回归模型,称为回归方程,它所代表的直线称为回归直线,称b为回归系数。 对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显然有。

应用统计学论文Word版

关于物价形势的思考 摘要: 国家统计局发布11月份经济数据,其中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1%,而这次5.1%的物价上涨幅度带来了比较强烈的社会反应,社会大众普遍表现出对通胀形势的担忧。本文通过分析商品零售价格变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预测物价、消费者信心指数走势,进一步探究当前物价形势对于通货膨胀的影响。 关键词:物价分析消费者信心指数 1.数据分析 1.12010年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

分析: 通过移动平均、指数平滑对商品零售价格进行长期趋势分析,由上述图表可以看出商品零售价格呈上涨趋势,而商品价格的上涨会对于居民的消费造成一定影响,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消费者对经济环境的信心强弱程度。 商品零售价格变化与消费者信心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r1=?0.448440223 分析: 由上述图表可以看出,商品价格的变化与消费者信心呈弱负相关,而消费者信心指数反映了消费者对当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以及消费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其负相关现象反映了消费者对于当前的物价满意度的降低。

1.2食品价格变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食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所需,其价格的变化消费者比较敏感,食品的购买量直接反映了人们对于当前物价水平的满意程度,通过分析食品的价格走势及其与消费者信心指数的相关性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物价变化对于消费者的影响程度。 分析: 2010年食品价格总体呈上涨趋势,与总体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变化趋势相吻合,下文图表通过对食品价格变化与消费者信心指数的相关性分析可以更明显的反映消费者对于物价上涨的态度。

食品价格变化消费者信心的相关性分析: r2=?0.594669557 由上述图表可以看出2010年食品价格的变化与消费者信心指数呈负相关,且r2

《空间数据分析》课程论文

南京市银行网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测绘工程学院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地信2012班) 摘要: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在经济领域的全面渗透,银行业金融电子化改造来临了。许多银行网点的分布多以行政层级制来决定网点的建设,忽视市场规律的作用,对市场的分析不够,进而导致有些银行网点经营状况不佳。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银行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科学的布局银行网点,无疑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选取南京市城区为研究区域,以南京市地理基础数据,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统计分析、核密度分析、主成分分析等研究方法,进行银行网点布局特征研究。 结果表明:南京市各个城区的银行网点数量存在较大差异,鼓楼区最多,雨花台区最少,银行网点主要积聚在城市的中心区以及各城区的中心,同时具有商业繁华区聚集性;高校区聚集性;交通便利区指向性;相对于以鼓楼区、白下区、玄武区为中心的区域,外围城区银行网点聚集程度较低。随着空间尺度不同,银行集聚区形成机制差异较大,小尺度集聚区形成主要受到交通便利性的影响,比如典型的有浦口区和六合区。较大尺度银行集聚区则更加关注服务对象。通过分析可知城区面积、人口、GDP 总量、交通等是影响银行网点布局的重要区位因子。最后给出改善南京市城区银行网点分布的建议。 关键词:南京市;银行网点;布局;影响因素 1引言 1.1研究意义 在江苏省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作为经济发展中心的南京,分析其银行网点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其影响因素,这对于了解南京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格局,促进南京市金融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南京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GIS空间分析视角,对银行网点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首先其能够指导金融业的发展规划,尤其是空间布局方面;其次随着南京市城市规模不断的扩大,能够为今后银行选址及分布提供指导。 1.2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现状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金融地理学展开了一些的研究。Hepworth(1981)探讨了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和简单的发展历程;E.P.Davis(1988)则将企业选址理论运用到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研究中去[1]。 20世纪年代以来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商务区,学术界普遍存在这样一种共识:集聚在市中心能使金融业更方便地获得外部效益和信息资源[2]。尽管城市空间格局不断重组,但对于一个城市的高端服务业(如金融、保险、证劵)的布局来说,集聚经济发挥的作用始终没有减弱,它们总倾向于布局在CBD[3]。学者们对影响金融业布局因素的研究较多,有学者强调集聚作用,有学者强调文化根植[4],还有学者认为信息的共享性和易获得性至关重要。大体可以分为4个因素:经济因素、空间因素、信息因素、人文因素。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银行业空间布局作为金融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逐渐受到学者重视,金融行业也被细分为银行业、基金业、保险业和证劵业等分支行业,每种行业都具备独特的功能和特定的布局形式。将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的区位进行比较研究,通常会得到明显的差别。从单一类别来看,国外学者对银行业布局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比较成熟,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进行了大量案例研究。例如Yamori 究利用多元离散模型研究了日本跨国银行在其国际化过程中选址的考虑因素,研究发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其海外银行的投资规模关系密切[5]。 可以看出,国外学者的研究视角多是国家或区域层面上的,更多的是关注跨国银行与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在研究方法上通常是建立数学模型,借助软件进行求解。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有关金融及银行网点空间分布研究的主体是银行的从业人员,主要从金融网络及金融网点经营与管理的角度探讨。改革开放以来银行网点的研究首先集中在不同类银行的发展形势。各大银行的功能定位,一些学者则从研究方法入

断裂力学结课论文2

断裂力学结课论文 断裂力学是为解决机械结构断裂问题而发展起来的力学分支,它将力学、物理学、材料学以及数学、工程科学紧密结合,是一门涉及多学科专业的力学专业课程。本课程中主要介绍了断裂的工程问题、能量守恒与断裂判据、应力强度因子、线弹性和弹塑性断裂力学基本理论、裂纹扩展、J 积分以及断裂问题的有限元方法等内容。 一、 断裂的基本概念 1. 断裂力学的产生和发展 断裂是构件破坏的重要形式之一,影响材料断裂的因素很多,如构件的形状及尺寸,载荷的特征与分布,构件材料本身的状态及应用的环境如温度、腐蚀介质等,当然更重要的还有材料本身的强度水平。为了防止构件的断裂或变形失效,传统的安全设计思想主要立足于外加载荷与使用材料的强度级别的选用,根据常规的强度理论,只要构件服役应力与材料的强度满足 1max 2 b s n n σσ σ???=???? (6- 1) 则认为使用是安全的。其中σmax 为构建所承受的最大应力;σb ,σs 分别为材料的强度极限和屈服强度,1n 1与2n 分别为按强度极限与按屈服强度取用的安全系数。安全系数是一个大于1的数,其含义为扣除了材料中对强度有影响的诸因素对强度可能造成的损 害作用,应当说这种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合理的,也应当是行之有效的,因而多年来这种设计思想在工程设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还会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 断裂力学的理论最早由Griffith 与20年代提出。Griffith 在断裂物理方面有相当大的贡献,其中最大的贡献要算提出了能量释放(energy release)的观点,以及根据这个观点而建立的断裂判据。根据Griffith 观点而发展起来的弹性能释放理论在现代断裂力学中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 根据Griffith 能量释放观点,在裂纹扩展的过程中,能量在裂端区释放出来,此释放出来的能量将用来形成新的裂纹面积。定义裂纹尖端的能量释放率(energy release rate)如下∶能量释放率是指裂纹由某一端点向前扩展一个单位长度时,平板每单位厚度所释放出来的能量。用字母G 来代表能量释放率。由定义可知,G 具有能量的概念。其国际制单位(SI 单位制)一般用“百万牛顿/米”(MN/m)。材料本身是具有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的,因此只有当拉伸应力足够大时,裂纹才有可能扩展。此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可以用表面自由能(surface free energy)来度量。一般用γs 表示。表面自由能定义为:材料每形成单位裂纹面积所需的能量,其量纲与能量释放率相同。 若只考虑脆性断裂,而裂端区的塑性变形可以忽略不计。则在准静态的情形下,裂纹扩展时,裂端区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全部用来形成新的裂纹面积。换句话说,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裂纹发生扩展的必要条件是裂端区要释放的能量等于形成裂纹面积所需的能量。设每个裂端裂纹扩展量为a ?,则由能量守恒定律有:()(2)s G B a B a γ?=?

应用统计学结课论文

《应用统计学》结课论文——浅析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系别:工程管理 专业:工程管理 班级:B110804班 姓名: 学号:

浅析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工程管理 B110804班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为解决中国老龄化问题,使中国人口稳定分布出台了“单独二胎”政策。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为控制人口增长我国开展了计划生育政策使当时的人口增长率迅速降下降,接近世代更替水平。此后,人口自然增长率很大程度上与经济的发展等各方面的因素相联系,与经济生活息息相关。本文从经济方面出发,研究国民收入和人均JDP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运用回归方程更加形象具体的展现经济水平对人口的影响。 关键字:人口自然增长率;国民收入;人均JDP;回归方程; 引言: 影响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有很多,但据主要因素可能有:(1)从宏观经济上看,经济整体增长是人口自然增长的基本源泉;(2)居民消费水平,它的高低可能会间接影响人口增长率。(3)文化程度,由于教育年限的高低,相应会转变人的传统观念,可能会间接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4)人口分布,非农业与农业人口的比率也会对人口增长率有相应的影响。(5)男女性别比例,现有的男女性别比例可能会影响下一代的人口增长率。 为了全面反映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全貌,选择人口增长率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反映中国人口的增长;选择“国民收入”和“人均GDP”作为经济整体增长的代表,暂不考虑文化程度、人口分布还有男女比例的影响。 一、模型设定 1、理论分析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长期以来一直困扰人类和社会发展的问题,只是不同时期问题的侧重点不同而已。有些理论强调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有些则强调积极影响。 对于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的讨论最有影响的文献当推马尔萨斯在1798年发表的《人口论》。马尔萨斯的先验假设是,粮食生产充其量以算术级数增长,而人口(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制约)将以几何级数增长,其结果是产生大量的“过剩人口”。这种过剩人口只能以饥荒、瘟疫、战争等消极手段或独身、节欲等积极手段来消除。马尔萨斯的人口论隐含:1)人口增长受到粮食供应或土地等自然资源的约束,当因人口增长过快造成失衡

人工智能论文机器学习与大数据

《人工智能》课程结课论文课题:机器学习与大数据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 2015年11月13日

机器学习与大数据 摘要 大数据并不仅仅是指海量数据,而更多的是指这些数据都是非结构化的、残缺的、无法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处理的数据。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随着产业界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大数据概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随着大数据“越来越大”的发展趋势,我们在分析和处理的过程中感觉到的困难也愈加的多了。这个时候我们想到了机器学习。机器学习几乎无处不在,即便我们没有专程调用它们,它们也经常出现在大数据应用之中,大数据环境下机器学习的创新和发展也倍加受到了关注。 关键词:大数据;机器学习;大数据时代 Machine learning and big data Abstract Big data is not only refers to the huge amounts of data, and to talk about these data are structured, broken, can't use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processing of the era of big data, with the industry to the explosion of data volumes, large data concept is more and more , as the data,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growing" in the process of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we feel is more time we thought about the machine learning is almost everywhere, even if we don't have to call them specially, they are also often appear in the big data applications, large data machine learning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innov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also has recei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