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名丘,字仲尼。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四书》中。

老子春秋时期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相传生活在春秋时期。老子著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七艺”即哲学、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理论,加上“智者派”规定的文法和修辞学。

“寺庙学校”古巴比伦和古埃及的一种学校形式。由精通数学、天文知识的僧侣执教,传授知识和探讨学问并重。

“雅典大学”雅典大学是希腊最古老和最具影响力的大学,它是当时新成立的希腊国的第一所大学,当时包括修辞学校、阿卡德米学园、哲学学校“吕克昂”以及斯多葛派创立的学校和伊壁鸠鲁派创立的学校。中世纪大学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在都城临淄设立的我国最早的官办大学,是战国时期政治咨询、学术文化交流中心和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是一个有组织、有聘任、有俸禄制度的学术研究中心。

书院教育书院教育﹐是中国传统高等教育中最有价值的一部份。先秦时候孔子兴办私学,可说是书院教育之雏形;而汉唐时候的精舍,可说是书院的前身;到北宋时候,书院教育才正式确立。书院教育的最大特色,在于她是由民间学者创办,没有政府的认可与资助,与官办高等学府在许多方面呈现截然不同的面貌。

二、简答题

1、高等教育研究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时期?

个别研究阶段、组织研究阶段、系统研究阶段

2、如何认识高等教育学的性质?

高等教育学,就其总体来说,它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而就其研究任务来说,既有应用教育基本理论以认识高等教育现象,解决高等教育的任务,又有其研究成果来丰富和发展教育基本理论的作用。高等教育的研究工作,大量的应是应用性、开发性的研究,但也必须重视理论研究,包括应用研究和基本理论研究。

3、试分析高等教育学发展的动因。

(1)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着高等教育学的产生和成熟

(2)高等教育的内部矛盾促使高等教育学的研究不断升华

(3)相关学科的协同效应推动着高等教育学的发展

三、论述题

1、简论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P7)

•1)规模化。精英教育——大众教育——普及教育阶段(马丁.特罗理论)

•2)中心化。大学从社会的边缘步入社会的中心

•3)综合化。学科整体化和人才素质综合化

•4)国际化。一国的高等教育面向国际发展的总趋势和过程,是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融合到本国高等教育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等功能中的过程。

•5)职业化。大学注重职业教育的倾向,关心学生的职业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发展。

•6)终生化。从一次教育观向终生教育观转变。

7)多元化。高等教育由单一系统向多元系统转变,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

2、高等教育研究可运用哪些研究方法?(P27)

一、哲学层面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

二、一般科学层面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

三、高等教育的具体研究方法

(1)多学科研究法

(2)文献研究法

(3)案例分析法

(4)反思批判法

(5)体悟总结法

3、高等教育学是如何产生的?目前对高等教育学有哪些体系的探索?(P24)

高等教育学是通过高等教育研究而完成理论探索与体系构建的。高等教育研究活动正如大多数研究活动一样,旨在通过发现和应用新知识以解决理论问题。然而,高等教育的研究目的比较复杂,高等教育本身不仅是理论活动而且是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以科学有效的途径发展教育主体的身心。因此,高等教育研究同其他研究活动一样,要关注调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它所寻求解决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实践问题。

在我国,将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研究的时间并不长,在国外高等教育学形成学科,也只有40余年的时间。国内对高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进行了如下探讨:(略)

第二章高等教育本质

一、名词解释

人性人性是以人类的共同欲望和渴求为内容,以感情为纽带,把社会成员联结起来的组成的社会关系。

高等教育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高等教育价值即高等教育与其服务对象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

高等教育功能高等教育功能是高等教育所具有的功效以及能够发挥这种功效的能力的总称。是通过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对社会起作用的,向社会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以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

高等教育的本体价值即高等教育的个人价值,指高等教育促进个人发展的价值。高等教育的本体价值可分为促进个人发展知识能力的价值和促进个人提高文明素养的价值。

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即高等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促进人的社会化,社会选择价值、促进社会流动的价值。

二、简答题

1、怎样理解高等教育这一概念?

高等教育的内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高等教育在整个学制体系中的位置;二是高等教育的性质。

从高等教育在整个学制体系中的位置来看,高等教育是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级学制体系中的最高阶段。它是建立在完整的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教育。

从高等教育的性质来看,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依据学科知识和专业分工培养高级人才的活动。高等教育的专业性是客观存在的。

2、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什么?它有何基本特征?

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高深学问的选择、传递和创造;

基本特征:

一是性质任务的特征:高等专门性

二是教育对象的特征:身心成熟性

三是教育劳动的特征:复杂精神性

3、简析个人本位价值观与社会本位价值观。

1、个人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

个人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实质是主张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或主要价值在于促进个人理智的发展,达到个性之完善。个人本位价值观的主要观点是:

(1)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个人理智的发展

(2)大学的职责在于知识传递而非知识创新

(3)主张实施自由教育、人文教育和普通教育

2、社会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

社会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实质是主张高等教育的主要价值在于为社会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促进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社会本位价值观的主要特点是:

(1)高等教育的价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

(2)高等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公民、造就人才

三、论述题

1、为什么说高等教育主要载体——大学,必将走进社会的中心?(P57)

大学走进社会的中心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

首先,大学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人才库”。

其次,大学又是知识经济的“知识库”和“思想库”。

另外,大学还是知识经济时代产业的孵化器。

2、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是什么?(P61)

(一)教育受社会发展制约

1、生产力、科技发展水平与高等教育

2、社会制度与高等教育

3、文化传统与高等教育

(二)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

1、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2、教育为社会制度建设服务

3、教育为文化发展服务

3、怎样理解高等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P67)

(一)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

(二)环境制约人的发展的可能与条件

(三)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第三章高等教育目的

一、名词解释

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教育目的人们在观念上、思想上对教育对象的质量规格所做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高等教育目的人们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知识的掌握宽度和深度、能力的范围和要求、个性的发展、人格的完善等方面所做的规定。

培养目标指教育目标或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

专才教育也叫专业教育,是以培养适应某一专业领域需要的人才的教育,为人才走向社会之前提供一种职业资格,是与职业的准备密切相关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

通才教育也叫通识教育,是一种有关非专业、广泛的、非功利性的基本认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二、简答题

3

1、高等教育的目的观主要有哪些?如何评价?

高等教育目的在价值取向上主要有自由教育目的、职业教育目的、普通教育目的以及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的目的。

(1)自由教育目的

基本观点:以自由发展人的理性为目的的教育。强调智育的培养和理性的发展。

代表人物:(古希腊)亚里斯多德、(英)纽曼。

课程内容:“七艺”(哲学、算术、几何学、天文、音乐理论、文法、修辞学);

评价:自由教育对人性的发展是合理的;但过分强调知识的作用和无特定教育目的的教育没有或较少顾及社会的发展需要,使大学与社会成为两个不相干的部分。

(2)职业教育目的

基本观点:以培养专业人才、养成学生的职业属性为教育目的。

代表人物:中世纪大学

课程内容:重视专业课程

评价:发展人的职业适应性,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但是容易使人处于“工具人”的地位,容易忽略人的情感、理性的发展和需要。

(3)普通教育目的

基本观点:以培养人的独特品格和个人生活能力为核心内容的教育。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完满生活所需要的价值观、态度、知识和技能。

课程内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中与人的发展和社会需要相关的内容。

评价:普通教育吸取了自由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精华,有可取之处,特别是在大学教育初期。但是普通教育很难保证高等教育的专业性要求。

(4)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教育目的

基本观点:把普通教育的内容与精神融入到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中去。即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

课程内容:科学教育、人文教育目的观。

评价: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培养人的内在规定性使然。值得提倡的高等教育目的观

2、简述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相结合的主要模式。

通才教育:与职业准备不密切相关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

专才教育:与职业准备密切相关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

(1)学科专业综合发展模式

(2)学分制与选课制相结合的模式

(3)不分专业模式

(4)产学研结合模式

3、当前我国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论述题

1、在高等教育实践中怎样做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实施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 本质上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因此, 确立符合时代要求和现代科技、社会与教育发展趋势与规律的价值观念是实现两者融合的前提。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潘光旦先生在1939 年对此有一段精辟的论述:“文科实科的分配究竟如何才算适当, 是不容易确定的。就普遍的原则论, 文胜质则史, 质胜文则野, 文质彬彬⋯⋯我想还是成立的⋯⋯我们的文化, 一向重人事, 而忽略形上形下两界, 就忽略形上说, 我们的弊病在轻文重质, 就忽略形下说, 我们的弊病又似乎在重文轻质⋯⋯最妥当的政策还是让各种学科平衡发展。”新世纪我国高校要开展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素质教育, 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 转变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导。当前迫切需要改变片面按照市场需要进

行现代高等教育的方法, 明确现代高等教育的目标应包括学生人格的培养和人自身的完善。

加快专业与课程设置的改革, 这是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途径。高校要进一步拓宽专业, 整体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结构, 加强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系统性、实践性和前沿性; 落实和实施综合培养计划,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培育学校人文文化传统, 努力建设一批不同层次的、系列化的优质课程和优秀教材,一方面可将现有体系内的若干课程加以整合,另一方面要组织高水平教师, 跟踪国际科学技术

发展趋势, 将体现和反映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知识整合成新的课程不断推出。

大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这是实现两者融合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教师的素质

直接决定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效果, 只有先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有人预言, 21 世纪单科教师的使命将结束, 只能教一门课程的教师可能被淘汰。美国未来学家考夫

曼在《教授未来》一书中, 明确提出面向未来, 教师应具有六种相对永恒价值的能力: 获取情报的能力, 清晰的思考能力, 有效的语言文字交流能力, 了解人的环境的能力, 了解人和社会的能力, 个人生存的

能力。只有具备这些基础能力的教师才有能力去培养青少年一代的社会适应能力。

2、假如你是一位大学校长,你认为应如何确立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培养目标?(P100)

(1)体现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2)根据高等教育性质和任务来确定培养目标

(3)根据高等学校的层次设计培养目标

(4)根据高等学校的类型设计培养目标

(5)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时调整培养目标

第四章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

一、名词解释

高等教育结构指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比例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形式,

它是一个多维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可以将其分为宏观结构、微观结构两大部分。

高等学校职能指高等学校作为一种教育机构针对自己的历史使命而言所起的作用,它是高等教育功能的具体体现。

层次结构指高等教育中各层次间的组合比例关系,又称水平结构,它反映了社会分工的纵断面。

科类结构指不同学科领域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一般以高等教育机构所授学位、文凭与证书的科类划分为准。它反映了社会分式的横断面。

形式结构指不同办学形式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

地区结构指高等教育的地区分布,即高等学校的数量、类型在不同地区分布的比例,或称区域结构。

莫里尔法案1862年由林肯肯总统签署,将美国人的“求实精神”注入大学的办学思想与实践之中,形成了美国大学的独特风格,并引起了大学的第三职能的发端,引导美国大学走上了与社会结合,为经济发展服务的道路。

二、简答题

1、当代高等学校有哪些新的职能?

(1)引导社会的职能

(2)创造新职业的职能

(3)国际合作的职能

2、高等教育的功能与高等学校职能有何联系与区别?

高等教育功能是指高等教育所具有的功效以及能够发挥这种功效所具有的能力的总称。高等教育功能的实质是高等教育本质的外在表现。高等学校职能是指高等学校作为一种教育机构针对自己的历史使命而言所起的作用,它是高等教育功能的具体体现。

3、简述国外高等教育的能级结构。

(1)美国

1、两年制的初级学院、社区学院;

2、四年制的文理学院与法、医等专门学院;

5

3、一般性的综合大学

4、能授予博士学位的研究性大学

(2)英国

1、古典名牌大学

2、现代大学

3、多科技术学院及培养中小学师资的高等教育学院

(3)德国

1、综合大学

2、师范大学

3、神学院

4、艺术和音乐大学

5、高级专科学校和综合高等学校

(4)日本

1、学部大学

2、短期大学

3、高等专门学校

4、专修学校

三、论述题

1、我国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和形式结构有何特点?如何对其进行优化?(P121)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现状及调整

我国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偏低。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扩大招生的重点在本专科层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相对缓慢。为此,需加大研究生的招生力度。

调整:建设少数一流大学,大力发展高职教育

(二)我国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现状

1、短期职大兴起,有明显的职业性和地方色彩;

2、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已撑起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3、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影响力提高,成为我国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高等教育形式。

调整: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多样的投资结构

2、请以学科专业结构为例,谈谈对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与高等教育功能的发挥二者间关系的理解。(P12

3、129)

即高等教育科类与专业结构现状与调整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

第五章高等教育教师与学生

一、名词解释

学生中心论主张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并认为学生的发展是一种主动过程,教师的作用只在于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不是直接干预学生的学习。

双主体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以课程为背景的平等、民主的交往过程时,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地参与教学过程,二者的关系是“主体——主休”,也就是“双主体”的关系。

教育质量教育质量就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它包括教育工作质量和学生发展质量两方面的内容。

二、简答题

1、简述高等学校教师的素质要求

一、文化素质

1、专业知识

2、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3、教育科学理论知识

二、心理素质

1、情感品质

2、意志品质

3、个性品质

三、道德素质

1、热爱学生

2、为人师表

3、学而不厌

4、团结协作

四、能力素质

1、教学能力

2、科研能力

3、组织能力

2、简述高等学校教师的角色地位

(1)大学生增长知识和完满心灵的导师

(2)大学生热爱学习和终身发展的楷模

(3)人类文化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者

3、简述高等学校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师生关系的现状是,师生双方对各自的角色有一定的自我认同,师生关系总体上比较自然、协调、提倡学生尊重教师,教师热爱学生。但较之于普通初等、中等教育,高校师生之间的交往时间、机会较少,交往渠道较窄,交往的范围较小,师生关系显得比较淡漠。

高等学校的师生关系,应是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在自由、平等、宽容、激励等前提下的主体间的交往关系,在由这种师生关系所创设的民主、平等、柔静、宽容的心理氛围中,师生共同研究、探讨问题,教学相长,以提高教育质量、发展人的主体性为最终目标。

三、论述题

1、如何营造高等学校良好的师生关系?(P165)

(1)民主与平等

(2)自由与宽容

2、如何根据不同学龄段的大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发展他们的主体性?(P151)

(1)低年级(“接受性学习”为主阶段)

(2)中年级(“接受性学习”向“发展性学习”的转折期)

(3)高年级(“发展性学习”为主阶段)

第六章高等教育教学

一、名词解释

课程培养人的教育方案,它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以及课程教学时数、课程教学先后顺序(或课程教学进度安排)等要素构成。

学科指一定的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具有比较系统完整独立的理论体系。学科是专业的基础。学科水平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标志。

专业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需要分门别类进行高深专门知识教与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教学计划是课程体系结构的方案,是国家为保证培养人才的规格而制定的关于学习的科目和范围的文件。

教学大纲是一门课程的纲要结构,是以纲要的形式规定有关学科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目的、任务、内容、范围、体系、教学进度、时间安排以及对教学方法的要求等。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下,学生主动、积极地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能、形成思7

想政治道德品质的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过程。

教学评价在广泛收集各种信息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教学决策提供依据,从而实现对教学活动的控制,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过程。

学导式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学的一种教学方法。

研讨式教学法为实现一事实上的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就教学中的某一问题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教师在课堂上形成一种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去探索、寻找答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简答题

1、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科学学科的划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2、高等学校的课程与教学内容有怎样的关系?

教学内容是学校教育过程的基本因素之一,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的中介,学校的教学内容是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和讲义、活动安排等具体形式表现出来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及行为。

3、怎样在广义和狭义的理解下把握课程的内涵?

(1)狭义的理解

课程即教学科目,这是以学科的出现为前提的。

(2)广义的理解

把课程看成为学生在学习习得的一切文化的总和,广义的课程是指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综合。

4、常用的教学评价有哪几类?教学评价的作用有哪些?

常有的教学评价有:

(1)按评价的对象,可以分为:对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评价,对专业教学质量的评价,对课程的评价。

(2)按评价的主体,有自我评价,政府评价,中介机构评价。

(3)按评价时间和作用,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4)按评价的基准,有相对评价,绝对评价。

教学评价的作用:管理作用,导向作用,鉴定作用,激励作用,改进作用。

5、简述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选用原则。

(1)教法与学法的统一

(2)讲习知识的方法与训练智能的方法的统一

(3)常规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统一

三、论述题

1、结合实践谈谈如何选择与组织高等学校教学内容。(P184)

选择教学内容应遵循以下原则:适时原则,完整原则,发展学生个性原则,宽口径原则,调动教师积极性原则。

2、你在高等学校教学实施中遇到过哪些困难或困惑?是如何克服和解决的?(略)

3、你在高等学校教学中会遵循哪些教学原则?(P191)

(1)科学态度与人本精神有机统一的原则

(2)师生能动合作与自觉制约有机统一的原则

(3)科学稳定性与适时更新性有机统一的原则

(4)在教学条件、工具和手段上,要坚持广泛开发、选择与便利有效运用有机统一的原则

(5)在教学途径、过程和方法方面,要坚持直观形象感知与逻辑实质有机统一的原则

(6)在教学组织方面,要坚持专业化、定型化、常规化和开放化、变通化、灵活化有机统一的原则(7)全面教学质量管理与突出关键环节有机统一的原则

4、你在高等学校教学中常选用哪些教学方法?你认为大学生们对你的教学方法满意吗?(P198)

高等学校常用的教学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类:(1)课堂教学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练习法等;(2)自习与自学指导的方法,包括读书指导法、复习法、辅导等;(3)现场教学的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习法等;(4)科研训练的方法,包括平时科研训练、论文与设计等。

一些教学学家还创造了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研讨教学法、微型教学法、掌握学习法、学导式教学法、个性化教学法等。

5、结合实际谈谈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P211)

(1)高等学校教学改革趋向国际化

(2)学科综合化趋势增强

(3)高等学校教学趋向个性化

(4)教学管理的活性化

(5)倡导自主性学习

(6)教学改革围绕培养创新人才展开

(7)趋向于强调教学内容的更新

第七章高等教育科学研究

一、名词解释

基础研究主要是为了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的

研究活动,它不以任何专门的或具体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

应用研究主要是为了获得新的知识并服务于应用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的研究活动,它主要是针对某一具体的实际目的或目标。

科研成果鉴定指有关科技行政管理机关聘请同行专家,按照规定的形式和程序,对科技成果进行审查和评价,并作出相应的结论。

二、简答题

1、简述科研选题的主要方法

问卷法、移植法、交叉法、追踪法。

2、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有何意义?

一、内部意义

(1)人才培养意义

(2)师资建设意义

(3)学科建设意义

(4)经费筹措意义

二、外部意义

(1)提升国家的科技水平,繁荣学术文化

(2)服务社会

(3)解决国际学术难题

三、论述题

1、为了提高课题申报的命中率,在申报科研课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环节与问题?(P230)

科研选题

选题导向:科学发展导向与市场需要导向。

价值性(学术价值、社会价值、主体价值);

可研究性(科学性、创新性);

可行性(客观条件、主观条件、时机)

选题方法:问题法、移植法、交叉法、追踪法。

项目设计

1、申报项目的命题

9

2、项目组成人员的组合

3、合作单位的选择

4、项目研究基础

5、项目立论的依据

6、项目研究内容、方法和手段

7、项目意见的填写

课题落选的因素按主次原因排序为:

1)对国内外研究动态了解不全;

2)与同类研究重复,又无特色;

3)研究技术路线不完善;

4)项目意义和目标不明确;

5)在计划年内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申报成功秘诀是:

了解现状是前提,现有条件是基础,创新研究是根本。

2、如何申请科技成果的鉴定?在申请鉴定之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P240)

一、申请渠道

二、申请鉴定的资料准备

三、申请鉴定的程序

第八章高等教育服务社会

一、名词解释

美国都市大学都市大学(也称合作大学、相互合作大学)始于20世纪中期,80年代末、90年代初得到快速发展。都市大学的基本战略是“使学校与它所在的社区的企业界、公众及政界的领导建立一种积极的、双向作用的伙伴关系,为实现社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公正的共同目标而努力。”

专业发展学校专业发展学校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教师培养模式。其核心是“大学与基础学校之间建构性伙伴关系的建立与获得,以及在教师培养过程中学院气氛的淡化和实践氛围的浓厚。”

教学服务就是通过教学活动开展社会服务,面向社会传播、推广文化科学知识和新技术,不拘一格地培养各种应用型人才。

二、简答题

1、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意义是什么?

(1)对办学方向的意义

(2)对促进教学、科研的意义

(3)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意义

2、简述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主要内容。

一、教学服务

1、高校为了满足特定单位的实际需要或时代发展的需要而提供的正规的教学服务。

2、高校为当地政府、企业或个人提供岗位培训

3、高校直接提供技术性教学服务

二、科研服务

1、科技开发

2、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让

3、科技咨询

4、科技人才的直接输入

三、通过信息和设备资源共享为社会服务

1、高校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为改革提供舆论支持,引导社会发展

2、高校将图书馆、体育场馆和设施对外开放,为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3、高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法律、卫生健康、文化等知识的普及作出贡献

三、论述题

1、目前我国高校在社会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P263)

(1)思想观念问题;

(2)学术性与实用性的矛盾问题(p255博克提出的三原则);

(3)服务社会的多种形式问题;

解决方式:

一、社会(政府)对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管理

1、政策支持

2、法律保障和约束

3、资金鼓励

二、高等学校服务社会过程中的自我管理

1、强调校长的职业素质

2、统筹安排服务活动

3、加强服务人员的队伍建设

4、建立服务行为的激励机制

2、你认为你所在的高校在处理培养人才、发展科研及为社会服务这三者的关系上做得怎样?如果协调三者的关系?(略)

第九章高等学校管理

一、名词解释

高等学校体制高等学校体制是在高等学校活动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组织运行方式。

高等学校领导机制是高等学校领导活动的内部要素制度化的组织结构形态,包括高等学校管理中内部决策领导机构的设置、分工与领导关系的规定。

科层制模式是指学校实际决策权力倾斜在学校行政管理人员一侧的一种学校决策模式。

管理客体即被管理者或管理活动的作用对象,它回答“管什么”的问题。

学术自由这是针对高等学校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而提出来的。

学术自治这是针对高等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提出来的。自治即在行政方面享有充分的办法自主权。学术自治包含在三重含义:一是高等学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二是一定的学术自由;三是办学中的民主管理。

运行机制指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

二、简答题

1、高等学校中常见的决策权力机构副主席有哪些?

董事会、理事会或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或学术评议会

2、试述建国以来我国高等学校领导体制的演变与历程。

(1)1950——1956年的校长负责制

(2)1956——1961年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3)1961——1966年党委领导下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4)1971——1976年的党委“一元化”领导

(5)1978——1985年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

(6)1985——1989年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的试点

(7)1989年至今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3、简述高等学校的组织特征

(1)组织结构上的学科性和国际性

(2)组织目标上的多样性和模糊性

11

(3)组织成员活动上的高智力性和相对独立性

三、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改革要解决哪些关键问题?(P282)

(1)内部管理的重心宜放在院(系)一级

(2)管理过程尽可能吸收教学、科研人员民主参与

(3)建立适合高等学校特点的激励机制

(4)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调控机制

2、你是如何看待高等学校管理原则的?(P296)

(1)入学机会均等与择优培养原则

(2)学术自由与教育责任原则

(3)学术自治与社会参与原则

第十章高等学校教育

一、名词解释

教育制度是国家为了从组织系统上保证教育目的的实现,根据教育的规律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的各种教育机构的体系。

高等学校学制指各类各层次高等学校的系统,是一个学校教育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招生制度是高等学校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着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高等学校在人才选拔中所拥有的权限,人才选拔的标准、形式和范围等等。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制度为了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方针、政策、规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所制定的一系列指导方案。

二、简答题

1、概述我国高等学校学制的结构

从形式结构看,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两大类,还有高等职业学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形式;从层次结构看,有专科、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等。

2、我国针对全国统一考试的招生制度作了哪些方面的改革?简述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方向。

改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招生手段上实行高中会考和统考相结合的制度

(2)实行多渠道的招生制度

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方向:

进一步完善高校招生收费制度,通过辅之以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和勤工俭学金等制度,保证其得以顺利有效地实施;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和经济区域化的大趋势下,尝试进行招生权力的下放,对有条件的地区应扩大地方在编制招生计划、确定招生方式的自主权;对部分条件较好的高校,不妨在统一招生的前提下,允许尝试单独举办考试,增加其录取过程中的选择性。

3、简述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形式。

学习形式主要有脱产、半脱产和不脱产的全日制、半日制和业余学习。

我国成人高等学校包括职工大学、职工业余大学,农民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函授学院,教育学院或教师进修学院,管理干部学院和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函授大学等。

三、论述题

1、针对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就业制度实施以来所出现的问题,我们应作哪些方面的改革?(P320)

(1)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创造公平竞争的用人环境

(2)明确政府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角色定位

(3)发挥高校就业指导的主渠道作用

(4)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作好充分的职业准备

2、各国招生制度对我国招生制度的改革有何启发?(P316)

(1)在招生手段上实行高中会考和统考相结合的制度

(2)实行多渠道的招生制度

第十一章高等学校建设

一、名词解释

教师聘任制按照不同的职称来聘任教师的制度,其本质是使教师与学校具有平等的合同关系。

教师资格制度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并将其作为衡量学校教师的质量与素质及其供需调节的重要标准。

课程管理对课程的生成和实施过程的管理。又称教学管理。

校园文化指在高校校园区域中,由学校管理者和广大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活动中创造形成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及其创造形成过程。

校园精神是全体师生员工的精神面貌,它具体体现在学风、教风、领导作风等各个方面,是校园文化的灵魂。

二、简答题

1、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要有怎样的教师队伍结构?

(1)切合实际的职称结构

(2)多样动态的专业结构

(3)充满活力的年龄结构

(4)不断优化的学历结构

(5)多元互补的学源结构

2、如何进行课程评价?

课程建设的评价由自评、院系评、校评和整改四个步骤组成。

3、高校应该怎样建设文献信息资源?

一、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1)保证适当投入

(2)加快流通速度,提高图书资料的利用率

(3)突出藏书特色

二、电子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对高校来说,网上信息资源建设除了硬件建设之外,对网上信息资源的管理是最不容忽视的环节。高校应建立以图书馆为中心的学校文献资源服务系统,对网上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

三、共享也是一种建设

三、论述题

1、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及课程建设三者有何联系和区别?

学科建设主要是从科学学和学术意义上说的;专业建设是教育学意义上的说法。

课程建设包括课程结构和单门课程建设。

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科学依据;专业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课程建设是专业(学科)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2、请为你所在学校拟定一份校园文化建设的计划书。(略)

第十二章高等教育发展

一、名词解释

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观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一方面是指高等教育应积极主动地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其他系统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在高等教育系统内,各部分要按合理的比例均衡发展,必须正确处理规模(数量)、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

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高等教育如何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是高等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一高概念的内涵可从量和质两方面来界定,从量的角度来看,13

高等教育大众化有一个世界公认的数量指标,就是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15%——50%。质的变化,包含以教育观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教育模式多样化,学术方向、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关系一系列的变化。

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是由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社会单元组成的网络体系。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

(1)对自己本质真正占有

(2)具有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精神

(3)具备面向未来的开放性和创造精神

2、简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途径。

(1)办学主体多元化

(2)高等教育结构多样化

(3)专业设置多样化

(4)民办高等教育规范化

3、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的哪些主要趋势?

(1)高等教育大众化

(2)高等教育国际化

(3)高等教育现代化

三、试述题

1、针对您所在高校的实际情况,谈谈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内容。(P377)

(1)国际化的教育观念

(2)国际化的培养目标

(3)国际化的课程内容

(4)人员的国际交流

(5)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

(6)国际化的教育评估

2、为了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中国高等教育该如何发展?(P385)

(1)首先应该加快发展高等教育

(2)重点在于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3)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灵魂在于创新

2019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1.在古希腊时期,哪位哲学家于公元前387年创办的学园被看作是雅典第一个永久性的高等教育机构。(30分)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康德 标准答案:B 2、高等教育学是属于什么领域的应用学科(30分) A、自然科学 B、人文科学 C、社会科学 D、思维科学 标准答案:C 3、下列属于教养性教育的是(30分) A、思想政治教育 B、研究方法课程 C、心理健康教育 D、专业课程 标准答案:A,C 1904年时任威斯康辛大学校长的范海斯,他主张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不包括(30分) A、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 B、进行科学研究,发展科学与文化 C、由社区公共财政资助,以社区为服务重点 D、把知识传播给广大民众,直接为本地社会与经济服务 标准答案:C 美国的第一所大学(30分) A、亚历山大大学 B、哈佛大学 C、麻省理工学院 D、爱资哈尔大学 标准答案:B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 修辞学校,由智者派创办,教学内容主要是“三艺”,包括:(40分) A、文法 B、修辞 C、辩证法 D、经济法

标准答案:A,B,C 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我国仿照苏联高等教育的模式,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院系调整”(30分) A、一 B、二 C、三 D、四 标准答案:B 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专门学校是(30分) A、江南水师学堂 B、江南制造局工艺学堂 C、京师同文馆 D、广州同文馆 标准答案:C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 蔡元培于1917年初就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对北京大学进行了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40分) A、整顿学风,更新师资 B、倡导学术自由,推动学术研究 C、推动“学”与“术”的分离,改革教学 D、实行教授治校 标准答案:A,B,C,D 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大学人特别看重学术研究层面的理念,把哪个理念称为大学的灵魂。(30分) A、学生自治理念 B、教授治校理念 C、学术自由理念 D、大学自治理念 标准答案:C 您的得分:30分 将学术自由真正付诸实践的大学是(30分) A、哈佛大学 B、柏林大学 C、麻省理工学院 D、爱资哈尔大学 标准答案:B 您的得分:30分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

高等教育学-习题集答案(有错麻烦改正)

精心整理?1、19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提出大学应具有的新职能是: ? A.教学的职能 B.科研的职能 ? C.服务社会的职能 D.引领社会的职能 ?2、高等教育完善阶段的特征,一是职能的完善,二是: ? A.教育内容的完善 B.教育手段的完善 ? C.形式与结构的完善 D.与普通教育的衔接 ?3、下列不属于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的是: ? A.精英化 B.中心化 C.职业化 D.多元化?1、“教育就是发挥人的潜能”这一观点的主要理论基础是: ? A.人本主义人性观 B.马克思主义人性观 ? C.孟子的性善论 D.董仲舒的性三品说 ?2、高等教育在其性质任务上的特征表现为: ? A.基础广博性 B.高等专门性 ? C.复杂系统性 D.职业针对性 ?3、社会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实质是主张高等教育的主要价值是: ? A.追求真理,创造知识 B.发展全人 ? C.促进个人理智的发展 D.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 ?4、大学走近社会的中心可能在()社会阶段实现。 ? A.农业社会 B.工业社会 ? C.知识经济与后工业社会 D.原始社会 ?5、在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多因素中()起主导作用:

?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 D.人际关系 ?6、高等教育,是指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 ? A.科学教育 B.人文教育 C.专业教育 D.通识教育?1、()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 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教育法规 D.教育制度?2、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为核心的教育实践。: ? A.专业能力 B.思想素质 C.创新精神 ? D.广博知识 ?3、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正确指导思想应该是通才教育与()结合。 ? A.专才教育 B.人文教育 C.科学教育 D.通识教育?1、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调整目标是: ? A.与产业结构一致 B.与技术结构一致 ? C.发展高职教育 D.与区域结构一致 ?2、将高校按管理体制不同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这构成了高等教育的:? A.形式结构 B.能级结构 ? C.层次结构 D.水平结构 ?3、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划分属于: ? A.科类结构 B.形式结构 ? C.层次结构 D.地区结构 ?4、大学把直接服务于社会作为自身的职能,肇始于() ? 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法国?5、在美国,高等学校的学位有():

高等教育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1、学习与研究高等教育学的意义: (1)有助于高校教师系统了解高等教育(2)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教书育人水平(3)有助于高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4)有助于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 (1)高等教育就是分专业与分层次的高级教育活动(2)高等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3)高等教育的功能不断扩展。 3、高等教育的定义: 高等教育就是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就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 4、高等教育的特殊性: 高等教育的性质与任务具有特殊性,高等学校的教师行为与活动具有特殊性,学生具有特殊性,、、职能具有特殊性。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目的 1、《中华人民共与国教育法》中规定的我国的教育方针就是什么?“十六大”中的教育方针就是怎样规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教育方根的表述就是怎样的: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什么?如何理解我国高等教育目的? 我国高等教育目的: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加班人。全面理解我国的高等教育目的需注意:(1)注重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2)注重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3)注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3、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 1、导向作用。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对人的素质的提高,因而具有导向作用。 2、调控作用。具有宏观与微观的调控。 3、激励作用。高等教育的目的反映的就是需要与动机,能激励人们为实现这个没目标而努力。 4、评价作用。对结果就是否达到了教育的目的,依据只能就是高教的目的。 4、高等教育的目的体系:高等学校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目标 5、实施高等教育目的的途径: 实现高等教育目的的途径就就是能够使高等教育目的得以实现的具体实施方式,即教学工作、科研训练与社会实践。(1)教学工作:教学就是教育领域中最重要的活动。在学校教育中,教学处于中心地位。(2)科研训练:科学研究就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之一,也就是高等学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3)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就是高等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 6、谈谈对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认识: 个人本位论就是从个人需要、个体发展出发设计的教育目的观点,强调个体的利益与权利,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全面塑造真善美的个人原型。它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起过积极作用,但从根本上说就是不全面的;社会本位论就是基于人的社会性提出的,主张人的教育与发展要适应社会的需要,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应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制定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就就是使人社会化。这种教育观注重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但完全否认对个体的依存,也就是不全面的。 7、高等教育的几种价值取向: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文化本位论、无目的论、辩证统一论。 第三章高等教育的结构与功能 1、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有哪些?政治功能有哪些?文化功能有哪些? 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就是指高等教育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经济功能主要体现在:为经济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支持;为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政治功能:培养政治人才,使受教育者政治化,促进社会政治化。文化功能:文化传承功能,文化选择功能,文化创新功能。 2、高等学校的职能? 高等学校的职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培养专门人才就是高等学校最原始、最基本的职能。大学培养专门人才这一使命就是高等学校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与工作中心。高等学校开展科学研究就是国家科学研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社会服务就是当代高等学校上述两种职能的延伸。这里所说的社会服务就是指高等学校通过各种形式直接为社会服务。总之,高等

《高等教育学》课后练习及答案

第一章 一、基本概念 高等教育:从高等教育在整个学制体系中的位置来看高等教育是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级学制体系中的最高阶段,它是建立在完整的中等教育基础上的教育。从高等教育的性质看,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依据专业分工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本质属性)。 高等教育民主化:即追求学术的民主,追求教育机会的均等。 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人舒尔茨在研究基础上提出资本分为两种: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最好的投资,学校教育和知识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于是,这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导向。教育是人类生产性投资。人力资本理论对美国经济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中世纪大学:十二世纪在西欧产生了中世纪大学,其特点是由行会组织的,旨在保存和传递知识,培养训练有素的官司吏、通晓教义的牧师、懂得法理的法官和律师以及精通医术的医生。中世纪大学的办学目的与方向决定了其职能基本上是培养专门人才,而并不进行科学研究。中世纪大学的办学目的和模式后来在世界各地被广为效法。最早产生的中世纪大学是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波隆那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 柏林大学:1810年,洪堡以新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建立柏林大学,柏林大学把培养学者和学术发展看成自身的目的,从而确立了大学发展科学的职能。并提出“大学自主与学术自由”及“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自此,大学的职能从中世纪大学培训人才扩展到培养人才及发展科学。 《莫里尔法案》: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签署了著名的《莫里尔法案》。法案规定联邦政府按1860年分配的名额,每州凡有国会议员一人可获得三万英亩的公共土地或相等的土地期票,赠予各州作为建立人事农业和机械工程教育的学家的经费资助,并要求所建立的学院依照各州议会分别规定的方式,授予农业和机械专业有关知识。自此,美国诞生了一批“赠地学院”。

高等教育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名丘,字仲尼。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四书》中。 老子春秋时期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相传生活在春秋时期。老子著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七艺”即哲学、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理论,加上“智者派”规定的文法和修辞学。 “寺庙学校”古巴比伦和古埃及的一种学校形式。由精通数学、天文知识的僧侣执教,传授知识和探讨学问并重。 “雅典大学”雅典大学是希腊最古老和最具影响力的大学,它是当时新成立的希腊国的第一所大学,当时包括修辞学校、阿卡德米学园、哲学学校“吕克昂”以及斯多葛派创立的学校和伊壁鸠鲁派创立的学校。中世纪大学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在都城临淄设立的我国最早的官办大学,是战国时期政治咨询、学术文化交流中心和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是一个有组织、有聘任、有俸禄制度的学术研究中心。 书院教育书院教育﹐是中国传统高等教育中最有价值的一部份。先秦时候孔子兴办私学,可说是书院教育之雏形;而汉唐时候的精舍,可说是书院的前身;到北宋时候,书院教育才正式确立。书院教育的最大特色,在于她是由民间学者创办,没有政府的认可与资助,与官办高等学府在许多方面呈现截然不同的面貌。 二、简答题 1、高等教育研究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时期? 个别研究阶段、组织研究阶段、系统研究阶段 2、如何认识高等教育学的性质? 高等教育学,就其总体来说,它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而就其研究任务来说,既有应用教育基本理论以认识高等教育现象,解决高等教育的任务,又有其研究成果来丰富和发展教育基本理论的作用。高等教育的研究工作,大量的应是应用性、开发性的研究,但也必须重视理论研究,包括应用研究和基本理论研究。 3、试分析高等教育学发展的动因。 (1)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着高等教育学的产生和成熟 (2)高等教育的内部矛盾促使高等教育学的研究不断升华 (3)相关学科的协同效应推动着高等教育学的发展 三、论述题 1、简论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P7) •1)规模化。精英教育——大众教育——普及教育阶段(马丁.特罗理论) •2)中心化。大学从社会的边缘步入社会的中心 •3)综合化。学科整体化和人才素质综合化 •4)国际化。一国的高等教育面向国际发展的总趋势和过程,是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融合到本国高等教育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等功能中的过程。

高等教育学课后习题答案整理

第一章绪论 1简述高等教育的概念及其特征。 答: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 特征:(1).高等教育是分专业和分层次的高级教育活动。高等教育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方向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按照我国的实际,高等教育在层次上一般分为专科、本科、研究生层次的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2).高等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高等教育既要不断深化内部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又要密切结合社会发展实际,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 (3).高等教育的功能不断扩展,已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也越来越产生重要影响。 2我国近代高等教育是怎样兴起的? 答:(1.清朝末期,以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经济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先后兴起。我国古代高等教育开始向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 (2.1902年,京师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京师同文馆是我国近现代第一所高等教育学堂,它标志着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产生。 (3.戊戌变法期间我国开始出现真正的新式大学。 (4.随着天津中西学堂头等学堂、南阳公学上院和京师大学堂的先后创办,我国近现代大学诞生。 3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具体体现有哪些? 答:所谓高等教育的特殊性,是指高等教育相对于其他教育活动所具有的特殊情形,具体体现是:一、高等教育活动的性质和任务具有特殊性。首先高等教育的性质属于培养高级人才的专业教育,其次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二、高等学校的教师行为与活动具有特殊性。除了具有一般教师的特点外,高等学校教师还具有更强的学术性和专业性特点。 三、高等学校学生具有特殊性。表现为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接近或达到成人水平,具备了高度的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 四、高等学校职能具有特殊性。具有教育教学职能、科学研究职能、社会服务职能。 4试述学习和研究高等教育学的重要意义。 答:高等教育学是对高等教育长期发展实践的理论总结。学习和研究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工作者了解和探索高等教育现象及规律、提高大学教师教书育人水平、从事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实现自身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有助于高校教师系统了解高等教育。 二、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教书育人水平。 三、有助于高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 四、有助于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目的 1简述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 答:高等教育目的是高等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它贯穿于高等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高等教育具有指导意义,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作用: 一、导向作用。无论对于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来说,高等教育目的都具有目标导向作用。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也为教育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二、调控作用。高等教育调控作用包括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控两个方面,从宏观上来说,高等教育目的对高等教育的规划、高等教育政策、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等都具有支配控制作用。从微观上来说,高等教育目的对高等教育的实际的教育与教学过程中各要素的组合,也具有支配和调控作用。 三、激励作用。高等教育能够激起人们更强的责任感、更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充沛的精力、更有效的工作。 四、评价作用。高等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高等教育活动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2简述高等教育目的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答:高等教育目的体系是由许多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目标构成。高等教育目的由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三个层次构成。 一、高等学校培养目标。高等学校培养目标是指高等学校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对接受高等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所提出的统一标准和总体要求。 二、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是指高等教育的各专业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科特点而确定的对培养人才的基本素质和业务规格的总规定。 三、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手段。 3如何理解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 答:一、注重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大学生强调全面发展是社会对其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等教育努力构建培养新型创新人才的育人环境,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

高等教育学练习题库(含答案)

高等教育学练习题库(含答案)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下列哪一种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 ) A、多媒体教学法 B、讨论法 C、案例教学法 D、讲授法 正确答案:D 2、提倡发现法教学的课程理论是( ) A、科学主义课程观 B、结构主义课程观 C、永恒主义课程观 D、改造主义课程观 正确答案:B 3、教学计划目标表述中的主语应该是( ) A、管理者 B、学习者 C、教育者 D、教师 正确答案:B 4、教案常规项目的主体部分是( ) A、重点难点 B、导入新课 C、讲授新课 D、教学目的 正确答案:C 5、不属于行动研究类型的是( ) A、调查研究 B、批判的行动研究 C、实践的行动研究 D、科学的行动研究 正确答案:A 6、大学教师的角色具有多样性,其根本角色是( ) A、教学者角色

B、研究者角色 C、服务者角色 D、应用者角色 正确答案:A 7、根据教学是否为学生后续知识学习做了充分准备来判断教学质量,这种教育质量观是( ) A、控制质量 B、个适质量 C、外适质量 D、内适质量 正确答案:D 8、高校人事管理中一般不会采用( ) A、股权激励法 B、情感激励法 C、待遇激励法 D、事业激励法 正确答案:A 9、主张学习是个体随意志、情感对事物自由选择而获得知识的过程的学习理论是( ) A、认知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B、行为主义学习论 C、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D、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正确答案:C 10、高校组织的管理特征是( ) A、复杂性 B、模糊性 C、二元性 D、学术性 正确答案:A 1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并不认为( ) A、分工与私有制使人片面发展 B、现代大工业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 C、生产劳动是造成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高等教育学练习题+答案

高等教育学练习题+答案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尽可能选择那些课时少、负担轻、学生又感兴趣的内容来达到同一目标这体现了课程内容选择的( ) A、经济原则 B、适时原则 C、完整原则 D、实践性原则 正确答案:A 2、高校战略管理常用的"SWOT分析法"的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组织的( ) A、优势-机会-劣势-威胁 B、劣势-威胁-优势-机会 C、机会-威胁-优势-劣势 D、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正确答案:D 3、由于学习差异导致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等的不同,因而要求教师在教学上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 A、理论联系实际 B、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 C、直观性 D、因材施教 正确答案:D 4、关于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现成的研究活动未必都能直接引入教学过程 B、高校的教学与研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C、现成的研究成果都能直接作用教学内容 D、高校的教学与研究是两种活动过程有别的活动 正确答案:C 5、南京临时政府时期,蔡元培主持制定的新学制影响了整个国民时期的高等教育,此学制是( ) A、《壬子癸丑学制》 B、《大学组织法》 C、《大学规程》 D、《修正大学令》

正确答案:A 6、根据比格斯的研究,学习动机可分为三种类型:工具性动机、内在动机和成就动机,这三种动机分别对应于哪三种学习策略?( ) A、意义策略、组织策略和再认策略 B、再认策略、意义策略和组织策略 C、意义策略、组织策略和目标策略 D、再认策略、组织策略和意义策略 正确答案:B 7、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中不包含( ) A、专业技术 B、专业态度 C、专业品质 D、专业意识 正确答案:A 8、规定高校专业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和学年编制、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主要教学活动等的指导性文件是( ) A、教学计划 B、教材 C、课程方案 D、教学大纲 正确答案:A 9、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和实施教师职务聘任制的前提是( ) A、分类考核 B、科学定编定岗 C、公平公正 D、战略规划 正确答案:B 10、教学计划管理包括( ) A、教学计划的执行、监督与评估 B、教学计划的制订、执行、监督、评估等环节 C、教学计划的监督 D、教学计划的监督与评估 正确答案:B 11、下列对于高校培养目标性质的表述,错误的是( )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1.在古希腊时期,哪位哲学家于公元前387年开办的学园被看作是雅典第一种永久性的高等教育机构。(30分)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康德 原则答案:B 2、高等教育学是属于什么领域的应用学科(30分) A、自然科学 B、人文科学 C、社会科学 D、思维科学 原则答案:C 3、下列属于教养性教育的是(30分) A、思想政治教育 B、研究措施课程 C、心理健康教育 D、专业课程 原则答案:A,C 19时任威斯康辛大学校长的范海斯,她主张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不涉及(30分) A、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 B、进行科学研究,发展科学与文化 C、由社区公共财政资助,以社区为服务重点 D、把知识传播给广大民众,直接为本地社会与经济服务 原则答案:C 美国的第一所大学(30分)

A、亚历山大大学 B、哈佛大学 C、麻省理工学院 D、爱资哈尔大学 原则答案:B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 修辞学校,由智者派开办,教学内容重要是“三艺”,涉及:(40分) A、文法 B、修辞 C、辩证法 D、经济法 原则答案:A,B,C 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国内仿照苏联高等教育的模式,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院系调节”(30分) A、一 B、二 C、三 D、四 原则答案:B 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专门学校是(30分) A、江南水师学堂 B、江南制造局工艺学堂 C、京师同文馆 D、广州同文馆 原则答案:C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

蔡元培于19初就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对北京大学进行了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涉及(40分) A、整顿学风,更新师资 B、倡导学术自由,推动学术研究 C、推动“学”与“术”的分离,改革教学 D、实行专家治校 原则答案:A,B,C,D 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大学人特别看重学术研究层面的理念,把哪个理念称为大学的灵魂。(30分) A、学生自治理念 B、专家治校理念 C、学术自由理念 D、大学自治理念 原则答案:C 您的得分:30分 将学术自由真正付诸实践的大学是(30分) A、哈佛大学 B、柏林大学 C、麻省理工学院 D、爱资哈尔大学 原则答案:B 您的得分:30分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 目前较为公认的学术理念有(40分) A、学术自由 B、学术中立

高等教育学答案

《高等教育学》习题集 一.概念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大众教育:是指高等教育的目的除了培养未来的国家管理者之外,主要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各行各业的人才。 2.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培养学术性或职业性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 3.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构成状态和比例关系。主要包括:体制结构、形式结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能级结构、地区结构等。 4.高等教育目的:是教育目的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具体落实,它集中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5.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是社会对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6.高等教育学:是一门以高等教育的特殊本质、运行形态和发展基本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应用性的教育科学。 7.高等学校的教学: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高校教师和学生共同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设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让学生系统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发展智力和体魄,树立科学世界观,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形成良好个性品格的专业性、探索性、过渡性的高层次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 8.教师专业化:即教师职业专业化的简称,教师专业化既包括学科专业化,也包括教育专业化,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9.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 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 10.教学大纲:是以系统连贯的形式,按章节、条目、基本论点和进程叙述该课程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 11.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的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12.课程: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种科目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 13.课程体系: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有机组合。课程间的组合包括一个专业所开课程的类型及其比例关系。 14.课堂教学:是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有相对稳定的课程内容、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班级授课形式。 15.师生间教育关系:是高校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建立的一种工作关系和组织关系。总体来说是教育与被教育、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16.通才教育:是以培养通才为目的的教育,所谓通才是指学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 17.威斯康星思想:明确地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 18.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以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和特长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19.专才教育:是指高等教育以培养专才为目的的教育,所谓专才是指在某一学科领域有 很深造诣、有特殊才能的人才。 20.特色:是指所办专业在同类专业中具有的优长之处、特殊之点。专业特色主要体现在专业的构成要素和培养方式方面,最终表现为专业造就的“产品”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20分) 1.“教书”是专业课教师的基本任务,“育人”则主要是思政课教师以及学生管理人员的基本任务。

高等教育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学课后 1【单选题】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是由()提出的。 A、孔子 B、孟子 C、苞壬 D、墨子 我的答案:B 2 【单选题】 世界上第一部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是()。 A、盐 B、 C、普通教育学 D、大教学论 我的答案:C 3【多选题】高级中等教育包括()。 A、普通高中教育

B、义务教育 C、初等职业教育 D、中等职业教育 我的答案:AD 4【多选题】教育效率等于()和()之比。 A、教育产出 B、教育能效 C、教育投入 D、教育资源 我的答案:AC 1【单选题】西方最早的高等教育机构是柏拉图创建的:()A、 B、修辞学校 C、雅典大学 D、哲学学校 我的答案:A 2【单选题】“威斯康星理念”倡导的是:() A、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B、大学应主动为社会服务

C、发展研究生教育 D、加速高等教育民主化进程 我的答案:B 3【单选题】20世纪30年代,致力于推动芝加哥大学名著课程的教育家是()o A、范-海斯 B、康南特 C、巴格莱 D、赫钦斯 我的答案:D 4【单选题】提出“多元化巨型大学思想”的美国教育家是()。 A、德里克•博克 B、布鲁纳 C、克拉克•科尔 D、伊里奇 我的答案:C 5【单选题】南开大学的校训是()。 A、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B、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C、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D、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我的答案:B 6【多选题】“柏林大学之父”洪堡主张()。 A、学术自由 B、大学自治 C、教授治校 D、教学与科研相统一 我的答案:ABCD 1【单选题】()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A、教育方针 B、培养目标 C、教育目标 D、教育目的 我的答案:D 2【多选题】社会环境对于人的身心发展的意义是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 A、》 B、W

高等教育学完整版习题答案

高等教育学完整版习题答案LT

2

3

4

业进行培养.培养的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第二.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紧密联系.偏重技能应用。第三.比较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锻炼.学生在毕业之后能较快适应社会职业的需要。(3)现实抉择:就一般性而言当代高等教育在通才教育和专长教育的现实选择上必须走两者相结合的道路。这是因为:1)当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学科交叉整合的趋势,要求大学在人才培养上走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的道路。2)人的和谐发展与健全人格的形成需要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结合。3)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是由当前的国情决定的。 □3、英才教育论和大众教育论的内涵及我国的现实选择。P60-61 答:(1)英才教育论认为.高等教育应该把培养精英人才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所谓精英人才.就是那些具有突出的智力水平和道德素养.能够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某个方面或多个方面作出杰出的创造性贡献的人。英才教育论主张.高等教育的支撑者为国家.国家应承担高等教育的全部投资。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是通过对智力、品行等各方面的考察、考试等选拔方式而获得的。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博雅教育.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致力于统治管理才能培养。英才教育论及其实践在阶级社会.主要为统治阶级筛选并培养统治人才服务.高等教育是面向少数人的。(2)大众教育论认为.高等教育的目的除了培养未来的国家管理者之外.主要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各行各业的人才。高等教育经费虽然由国家、政府提供一部分.但主要来源是社会和个人投资。高等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成员.不设入学选拔考试或入学选拔考试不通过率极低。受教育的机会增多.大众受教育者分布广泛.更多的人可以上大学.特别是工农大众子女可以通过平等竞争进入大学.从而重新选择社会角色和地位。大众教育论及其实践.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学校数量增多.学生入学比率提高.而是高等教育种类、层次、形式出现多样化。(3)就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现实状况看.应吸取英才教育论和大众教育论的长处.并在实践中加以贯彻.实施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并重的发展思路。首先.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并重是当今世界各国HE发展的普遍趋势。其次.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并重是由它们各自的特点决定的。再次.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并重是符合我国实际的选择。 第四章高等学校的教育制度和管理体制 一、解释概念. □1、高等学校管理体制:与HE管理活动相关的组织制度体系.有宏观和微观之分。 □2、高等学校学制.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或学校系统,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包括:有哪些种类的学校,这些学校由谁来主办和管理,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实际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等等。 □3、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这是目前我国各高等学校普遍采用的组织结构。在这种结构中把组织内各层次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分为两类.一类是直线指挥机构和人员.一类是职能机构和管理人员。 □5.学位制度.即国家为保证学术的严肃性通过建立明确的衡量标 准从而对相应学术程度的受教育者授予一定称号的制度。 二、简答题. □1、简述我国高等学校学制的特征。P70 答:以公立系统为主.大多数高校由各省举办和管理.部分由中央部委负责.私立系统逐步形成。 □2、如何改革高校毕业就业制度. P77-78 答:第一.加快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步伐.建立和完善全国性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就业指导信息服务体系。第二.加强和深化以用人制度改革为重点的综合配套制度改革.改善就业环境.促进毕业生的顺利就业。第三.进一步调整改善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推进高等教育结构改革和培养模式转变。第四.加强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机构建设.注重发挥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中介服务的重要作用。除了重视以上改革外.拓宽到基层就业渠道.取消不合理收费和限制.延长毕业生择业时间.也是目前就业形势下我国就业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中小企业、农村基层和西部地区工作,并引导优秀毕业生积极参加选调,另一方面,对接受高校毕业生收取的一些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费政策。 □3、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答:第一.进一步保证和扩大高等学校的招生自主权.逐步尝试招生权力的下放。第二.高考制度的改革应从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原则出发.增加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考核的比重.逐步建立更加灵活地为考生和社会普遍接受的招生考试制度.高考内容和形式在总体上将更加注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有助于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第三.高等教育大众化使高等学校培养方式也体现了多样化.我国高等教育的形式更加灵活.成为终身教育的一环。第四.进一步完善高校招生收费制度.并通过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制度.保证其得以顺利有效地实施。 □4、简述我国高校内部领导层的构成。P86 答:(1)校长.第一.校长的产生和任命.中央集权的高教管理体制——校长由政府部门确定和任命。高校自治管理体制——校长由董事会、理事会确定和任命。第二.校长任期.实行任期制。法国——5 年. 一般不得连任。日本——4 年.可连任一届。英国——副校长在50 岁时可获得这一职务.并保留到65 岁。.校长是荣誉职务.第三.校长职责.对全校工作全面负责。重点在筹措学校的办学金费.从事某些重要的政治性活动。(2)副校长.由校长或董事会任命若干名副校长。 分别负责外部事物、财政、学术、公共关系等方面的工作。有些国家不设副校长.设教务长。(3)高等学校的决策权力机构.董事会、学术委员会或学术评议会、理事会或校务委员会。 三、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方向。P93-94 答:问题.(1)校-院-系或校-系之间权力结构不尽合理.行政权力过于向上集中.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基层自主发展的能力.特别是学院制尚在探索之中.学院的行政权力有待大力加强.(2)学校职能部门机构臃肿.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并且相互之间还存在职责不清、相互推诿的现象.致使工作效率低下.(3)行政管理部门包得过多、统得过死.(4)各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趋同和模仿现象也十分严重。 改革方向:第一.扩大高等学校改革的自主权和自由度.强调和支持高等学校进行个性化改革。第二.调整院系结构.把内部管理的重心放在院(系)一级。第三.加大人事制度的改革力度.建立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用人机制和制度。第四.转变管理模式.依靠教授办学。 第五.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新的激励机制。第六.深化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第五章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 一、解释概念. □1、高等学校教师.是高等学校的教育者.他们既是某一学科的专家. 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承担者.他们不仅担负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而且还对国家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2、师生间教育关系.是高校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建立的一种工作关系和组织关系。总体来说是教育与被教育、主导和主体的关系。 教师是教育者.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受教育者.处于主体地位。 □3、师生间人格关系. 是指一种伦理关系。人格是生命、身体、肖像、名誉、隐私等的总和。高校学生虽然是尚未成熟的一代.但作为独立的社会个体.其与高校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建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 二、简答题. □1、高等学校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如何.P96-98 答:(1)高等学校教师的地位.衡量一种职业在社会上的地位如何. 通常以经济待遇、社会权益和职业声望三方面作为评价标准。但从教师本人方面讲.“教师的社会地位取决于教师的学术水平、教育专业水平和教育成就”。在我国目前.高校教师的地位相比较而言.无论是经济待遇、社会权益还是职业声望都是较高的。我国教师还享有各种应有的权利.国家依法保护教师的各种合法权益。(2)作用. 培养专门人才的主要承担者.科学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实现者.知识技术转化的重要参与者.两个文明建设的直接推动者。 □2、高等学校教师的主要任务和职业修养是什么. P100-102 答: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为社会服务。高等学校要完成这三个职能.主要通过教师的工作来实现。因此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有(1)教书育人(2)科学研究(3)服务社会。对高校教师的个人职业素质要求:第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高尚 5

【重点】《高等教育学》课后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等教育学现出学科整体化和人才素质综合化和人才素质综合化的特征。主要表现: ①学科的整体化发展趋势,要求 21 世纪人才素质综合化。 ②人才素质综合化的要求,推动了以“增强质量意识,加强素质教育” 5 世纪,在伯里克执政时期,雅典的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有 20-23 岁的学生,若对抽象思维表现出特殊兴趣, 可继续深造,研究哲学、算术、几何学、天文学、音乐理论、文法与修辞学, 时称“七艺”。 雅典大学:始于公元前 5 世纪古西腊时代,通常包括修辞学校、阿卡德米学园、 哲学学校“吕克昂”以及斯多葛派创立的学校和伊壁鸠鲁派创立的学校,是当 时社会最高级别学问的传授与研习场所,汇聚了优秀的学者,成为人类文明最 早的专门传播者和学校教育活动的开拓者之一。 寺庙学校:是高等教育萌芽阶段在西方的代表学校之一,包括古巴比伦和古埃 及的“寺庙学校”,前者把学问分成两级,一为初级教育,传授读写知识,一为 高级教育,除读写训练外,还学习文法、苏美尔文字等;后者由精通数学、天 文知识的僧侣执教,传授知识与探讨学问并重。 稷下学宫:是高等教育萌芽阶段在中国的代表,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世界 上第一所数千人的高等学府 ------ 稷下学宫,是当时社会最高级别学问的传授与 研习场所,汇聚了优秀的学者,成为人类文明最早的专门传播者和学校教育活 动的开拓者之一。 孔子: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 政治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上公认的早期高等教育思想家。 老子:名李耳,字伯阳,又称老聃,后人称其为“老子”, 春秋时期河南周口鹿 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上公认的早 期高等教育思想家。 苏格拉底: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其终生从事教育工作,他教人不收学费,不 分对象和场地,他的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 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 基者,也是世界上公认的早期高等教育思想家。 柏拉图: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 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其的教学体系是金字塔形,他设立了全面而丰富的课程 体系,他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依据,按不同年龄阶段进行教学。他和老师苏格 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他第一个确定了心理学的基 本划分,并使之与教学密切联系起来,他十分注重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 力,强调探讨事物的本质,这些都给了后世教育家们以巨大的影响和启迪,是 世界上公认的早期高等教育思想家。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 教育家之一。他主张教育是国家的职能,学校应由国家管理,他首先提出儿童 身心发展阶段的思想,主张“文雅”教育,使教育服务于闲暇。 中世纪大学:是高等教育雏形阶段在西方的代表,于 12 世纪初在欧洲形成,以 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为代表,其教学内容有较大修改,并形成了 行会式的学位课程。这一阶段的高等教育,已初步建立了较完整的教育目的、 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管理体制,开始走向成型,成为一 个专门的、独立的学术与教学领域。 书院教育:它是中国教育史上一种始于唐、盛于宋的特殊教育组织制度,是高 等教育从萌芽走向雏型的标志。中国书院为近现代的高等教育组织形式构造了 初始模型。书院教育与学术结合、自学与讲授结合,以及自由研习、争辩论道、 游学访问、修身养性等学风,对后世的高等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组织研究阶段 ----- 高等教育学产生; 系统研究阶段 ----- 学科体系形成。 如何认识高等教育学的性质: 高等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就其总体总体来说,它是一门 应用性学科,其任务在于应用教育学的基础理论和教育科学中的技术理论以及 相应的方法和技术,来认识和解决高等教育中的各种问题;高等教育学又属于 基础学科或基本学科,因为它还必须担负起一定的基础理论的研究任务,以指 导自身领域的研究和丰富教育基础科学的理论。 高等教育学是通过高等教育研究而完成理论探索与体系构建的。当然,把高等 教育理论研究的目的圄于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把具有强烈功用性的“实用” 作为取舍标准,也是不可取的,因为理论不仅对实践有解释作用,而且它必须 指导和超越实践。 试分析高等教育学发展的动因: ①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着高等教育学的产生和成熟; ②高等教育的内部矛盾促使高等教育学的研究不断升华; ③相关学科的协同效应推动着高等教育学的发展。 育,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阶段。 ㈡中心化高等教育与整个社会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取决于它在经济和社会发 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高等教育逐渐成为了社会的核心领域。 ㈢综合化科技加速发展以及科技与人文两种文化的发展趋势,使高等教育表 为重点的教育改革在全球兴起。 ③教学内容的改革,着重体现在大力推动面向 21 世纪教学内容、课程体 系的改革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结构重组;二是内容更新。 ㈣国际化表现为:①内容更为广泛;②空间更加宽广;③活动方式更为多样。 ㈤职业化高等教育向职业化趋势发展,是经济飞速发展的产物。国际上出现 了职业教育向高等教育延伸的趋势。 ㈥终生化高等教育不再只是一个人一次性受教育,而变成了终生接受教育和 主动学习的事情,出现终生化趋势。主要有两个方面: ①无论从提高工作适应性,还是从提高生活质量来看,都必须告别“一 次教育观”,确立与时代相适应的“终生观”。 ②建立健全终生教育体系,在保障和推进终生教育体系,在保障和推进 终生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强化全社会的终生教育观。 ㈦多元化高等教育由单一系统向多元系统转变,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表现: ①高等教育层次结果多样化。 ②类型结构多样化。 ③形式结构多样化。 ④高等教育跨学科性教育方兴未艾。 高等教育研究可运用哪些研究方法? 一般认为,科学研究方法按其地位可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上层为哲学方法, 中层为一般科学研究方法,下层为适用于某些科学研究或某种科学分支甚至某 个科研课题的特殊研究方法。 ㈠哲学层面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 哲学层面的方法,是高等教育研究中最高级最普遍的方法论,是高等教育科 学研究的根本学说,是方法的方法。 ㈡一般科学层面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 这个层面又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于各学科都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科学 和科学学等的方法。第二层次是学科群和具体学科的方法。 ㈢高等教育的具体研究方法 ①多学科研究法;②文献研究法;③案例分析法;④反思批判法;⑤体悟 总结法。 高等教育学是如何产生的?目前对高等教育学有哪些体系的探索: ㈠在西方,高等教育有组织的研究最早可上溯到 1880 年的法国的“高等教 育研究会”,但其主要发展是在二次大战后至 20 世纪 70 年代。为了有效地开展 有关高等教育各方面问题的研究,一些官方或民间的国际组织和团体,相继建 立高等教育研究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㈡在中国,20 世纪 50 年代前后,出现了专门的高等教育研究组织和机构。 目前,高等教育研究的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1)高等教育研究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展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和研究队伍 迅速扩大,除专业研究人员外,许多政府官员、高等教育管理人员和高校教职 工都参与了研究。 (2)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各类国际组织(包括政府和非政府 组织)经常召开有关高等教育的学术会议,政府间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研究人 才培养的合作也不断增加。 (3)高等教育已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它不仅有独立的研究机构,独 立的文献、情报资料和独立的人才培养系统,而且有自己独立的研究方向。经 过长期积累,具有独立学术地位的高等教育学科正在逐步形成。 (4)高等教育边际学科不断产生和发展。高等教育在教育系统中层次最高, 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也最密切,着为高等教育边际学科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 土壤。当前,高等教育经济学、高等教育社会学、高等教育政治学、高等教育心 理学、高等教育哲学、比较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史、高等教育管理学、高等教育 法学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第二章高等教育本质 教育:(见下面的教育的本质) 高等教育: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 才的社会活动。 高等教育价值:高等教育的专业任务是传授知识的教育活动也发现知识的科学 活动,以此满足个人与社会的精神生活的需要,所以高等教育两个最基本的价 高等教育的特征:任务特征高等专门性;教育的特征,身心成熟性;教育劳动 的特征,复杂精神性 高等教育的本体价值:本体价值即高等教育的个人价值。1 促进个人发展知识能 力的价值 2 促进个人提高文明素养的价值。 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1 教育过程实质上就是社会化过程;2 择优与汰劣相结合, 实现高等教育的社会选择价值;3 高等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价值。 高等学校课程体系:是高等学校为了达到其专业培养目标而设计并指导学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