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课程教案(公共课周2)

《数学建模》课程教案(公共课周2)
《数学建模》课程教案(公共课周2)

新疆财经大学教案

任课教师:

课程名称:

任课班级:

学院教研室:

二○—二○学年第学期

课程教案概貌

注:1. 一单元为2—3个标准学时

2. 教学设计指在2—3个标准学时内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含内容及时间安排)。

3. 单元小结为课后手写;初级职称教师为必选项,中级以上(含)为非必选项。

注:1. 一单元为2—3个标准学时

2. 教学设计指在2—3个标准学时内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含内容及时间安排)。

3. 单元小结为课后手写;初级职称教师为必选项,中级以上(含)为非必选项。

注:1. 一单元为2—3个标准学时

2. 教学设计指在2—3个标准学时内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含内容及时间安排)。

3. 单元小结为课后手写;初级职称教师为必选项,中级以上(含)为非必选项。

注:1. 一单元为2—3个标准学时

2. 教学设计指在2—3个标准学时内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含内容及时间安排)。

3. 单元小结为课后手写;初级职称教师为必选项,中级以上(含)为非必选项。

2. 教学设计指在2—3个标准学时内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含内容及时间安排)。

3. 单元小结为课后手写;初级职称教师为必选项,中级以上(含)为非必选项。

2. 教学设计指在2—3个标准学时内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含内容及时间安排)。

3. 单元小结为课后手写;初级职称教师为必选项,中级以上(含)为非必选项。

2. 教学设计指在2—3个标准学时内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含内容及时间安排)。

3. 单元小结为课后手写;初级职称教师为必选项,中级以上(含)为非必选项。

注:1. 一单元为2—3个标准学时

2. 教学设计指在2—3个标准学时内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含内容及时间安排)。

3. 单元小结为课后手写;初级职称教师为必选项,中级以上(含)为非必选项。

注:1. 一单元为2—3个标准学时

2. 教学设计指在2—3个标准学时内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含内容及时间安排)。

3. 单元小结为课后手写;初级职称教师为必选项,中级以上(含)为非必选项。

2. 教学设计指在2—3个标准学时内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含内容及时间安排)。

3. 单元小结为课后手写;初级职称教师为必选项,中级以上(含)为非必选项。

2. 教学设计指在2—3个标准学时内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含内容及时间安排)。

3. 单元小结为课后手写;初级职称教师为必选项,中级以上(含)为非必选项。

2. 教学设计指在2—3个标准学时内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含内容及时间安排)。

3. 单元小结为课后手写;初级职称教师为必选项,中级以上(含)为非必选项。

注:1. 一单元为2—3个标准学时

2. 教学设计指在2—3个标准学时内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含内容及时间安排)。

3. 单元小结为课后手写;初级职称教师为必选项,中级以上(含)为非必选项。

注:1. 一单元为2—3个标准学时

2. 教学设计指在2—3个标准学时内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含内容及时间安排)。

3. 单元小结为课后手写;初级职称教师为必选项,中级以上(含)为非必选项。

注:1. 一单元为2—3个标准学时

2. 教学设计指在2—3个标准学时内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含内容及时间安排)。

3. 单元小结为课后手写;初级职称教师为必选项,中级以上(含)为非必选项。

2. 教学设计指在2—3个标准学时内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含内容及时间安排)。

3. 单元小结为课后手写;初级职称教师为必选项,中级以上(含)为非必选项。

注:1. 一单元为2—3个标准学时

2. 教学设计指在2—3个标准学时内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含内容及时间安排)。

3. 单元小结为课后手写;初级职称教师为必选项,中级以上(含)为非必选项。

数学建模-大学生就业问题

2010-2011第二学期 数学建模课程设计 2011年6月27日-7月1日 题目大学生就业问题 第 11 组组员1 组员2 组员3 组员4 姓名 学号 0808060217 0808060218 0808060219 0808060220 专业信计0802 信计0802 信计0802 信计0802 成绩

论文摘要 本文讨论了在新的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现象,有着“天之骄子”美誉的大学生也开始面临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受到普遍关注。大学生毕业失业群体正在不断扩大,已成为我国扩大社会就业,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的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本文针对我国现有的国情,综合考虑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定量分析的微分方程模型,随后又建立了了离散正交曲线拟合模型对得出的结果进行了检验,并分析模型得出的结果得合理性。最终得到生源数量与失业率之间的拟合多项式和拟合曲线,并预测出了未来高校招生规模的变化趋势。 在找到大学生失业规律以后,本文还具体的对毕业生的性别、出生地对失业的影响做出了定量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微分方程模型多项式曲线拟合MATLAB软件 1、问题重述 大学生就业问题:如果我们将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既没有找到工作又没有继续深造的情况视为失业,就可以用失业率来反映大学生就业的状况。下面的表中给出了某城市的大学生失业数占城市总失业人数的比率,比率的计算是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对16岁以上失业人员进行统计的结果。 表 1

请建立相应的模型对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并讨论下面两个问题: (1)、就业中是否存在性别歧视; (2)、学生的出生对就业是否有影响。 2、模型假设 2.1在本次研究中做出以下假设: (1)、假设毕业生求职时竞争是公平的; (2)、假设考研等继续深造的毕业生属于已就业人群; (3)、假设每个毕业生都有就业或者继续深造的意图 (4)、假设就业率和失业率之和为1; (5)、假设本文搜集的数据全部真实可靠; 2.2 在定量分析性别、出生地对失业的影响时还要做以下假设: (1)、假设毕业生就业情况只受性别、出生地等因素的影响; (2)、假设具有上述同等条件的毕业生间就业机会相同 (3)、假设附件中的数据信息均合理; 3、问题分析 3.1 对问题的分析 若要分析新失业群体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就其重要性给出各种因素的排序,就需要对搜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并进行系统的分析,划分为不同的体系和矛盾,然后我们考虑用Logistic模型分析。 为了得到新失业群体对高校招生生源的影响和预测未来高校招生规模的变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设计 我们一般把听力教学分为三段,即:听前阶段(pre-listening),听时阶段(while-listening),听后阶段(post-listening)。 1. 听前阶段(pre-listening) 此阶段虽是准备阶段,很重要。学生能否顺利获取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听力材料背景知识的熟悉程度。因此,在听力活动前应巧妙设计过渡性的任务作铺垫,可根据相关话题提些启发性问题及必要的热身训练激活背景知识,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语境,引入话题,导出生词,降低难度,使之产生联想,激发其“听”的欲望,让学生想听、会听。所以,听前阶段应该激发学生的“听”欲,使其“想听”。 2. 听时阶段(while-listening) 此阶段是听力训练的实质性阶段,教师应有目的地教给学生一些听力技巧。如:要指导学生“要边听边记,强化记忆,记录时要有重点,有技巧:先填该词的前几个字母,可节省时间来听下一空,稍后再补充完整。培养学生听“主题大意、抓关键信息、合理推理及捕捉具体细节”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听中设计要充分考虑这些要求,使学生能听,听懂。教师要多点引导,少点批评,使其发挥正常的听力水平。听力任务设计要把握好“难”度,使其“能”听。 3. 听后阶段(post-listening) 这是听力训练的巩固阶段。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要全面发展。即使是单项技能课,教师也要体现语言技能综合性原则。因此,在以提高听力技能为主的听力课上,也要根据实际初中英语听力,将它与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侧重,又全面发展。所以在听之后应该充分挖掘资源,使其“延”听。我们平时的课堂上在听力之后还有填空、pairwork等。 听力设计虽没有固定的模式,却有其内在的规律。教师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精心设计听力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有效开展听前、听中、听后活动,才能把学生通过听力材料所获得的语言知识和语用知识有效地转化为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总之, 提高听力理解能力是一个反复实践的、持久的过程,需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新的听力教学策略,再掌握一些合理的听力技巧,师生共同努力初中英语听力,课内外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我们一直在进行听力教学研究,但是很多老师对初中听力教学很是迷惑,因为根本就没有明确的一些指导思想或明确的实施方案,而很多老师又缺乏在课堂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其实这也是有点不切实际的,我们的平时课堂都是听说课型和读写课型及单元复习课型,很少有专门的听力教学课型。今天晚上阅读了《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听力设计》一文,对听力教学设计略有感想。

数学建模课程设计论文(学生评教模型)

《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综合实验》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数学基础课程,是交叉学科和新兴边缘学科发展的基础,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很高。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综合实验是该课程的必要实践环节。通过实验学生实践数学建模的各个环节,以帮助学生强化数学建模基础知识与建模方法的掌握,激励学生勇于创新,全面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掌握常用数学计算工具和数学软件,为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基础实验,使学生加深对“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课程中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了解常用数学工具和方法,增强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基本操作技能,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建模课程兴趣的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工程应用能力。 二、设计教学内容 1、生产计划制定 ; 2、利润最大化问题 ; 3、光纤铺设问题 ; 4、大学生的个人花费问题; 5、电站建设问题; ……… 26、印花税调整与证券市场; 27、学生成绩的综合评定; ……… (每个同学按照指定题目选题) 三、设计时间 2013—2014学年第1学期:第17周共计1周 教师签名: 2013年12月23日 目录

摘要 (3) 一、问题重述 (4) 二、问题假设 (5) 三、模型建立 (6) 四、模型求解 (10) 五、模型的评价与改进 (11) 六、模型以外的其他思考 (12) 八、文献参考 (13) 学生评教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摘要 学校是一个充满着评价人的场所,每时每刻都在对各个人进行评价。毫不夸

张地说评价教师是学校里每个人的“日常功课”。由于教师职业劳动的特殊性,它是复杂劳动。不能仅仅用工作量来评价教师的劳动,同时评价教师的人员纷繁复杂,方式多种多样。评价教师的标准往往束缚着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评价的确定就显的很重要。尤其是以学生为主题的评价。学生是顾客、是上帝,教师服务的满意度应有他们说了算,只有他们满意了,学校才能生存、发展。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肯定不会看你在外面上了多少节公开课,他看你的上课就是平时实实在在的家常课上得怎么样。他也不会管你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多少文章,而只看你教学是否有条理,学生考试的成绩怎么样。他一般也不会在乎你受过什么级别的奖励,只要你对学生好,学生喜欢你并最终喜欢你的课就成。他们在评价教师的时候心里都有一杆看不见的称,即使这杆称不一定精确,可他们心目中好教师的形象一点也不比身处教育教学第一线的人来得模糊,由于他们的动机的单纯,他们对教师的个人经历不是很感兴趣,正是如此由于身处局外而看得异常清晰。新课程强调:评价的功能应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评价内容应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多方面发展的潜能;评价主体应从单一转向多元。那么如何公正、客观地评价教师的同时,有效地保护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帮助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呢?此模型的建立改变了以往同类模型的多种弊端,从另一角度更加合理地分析、评价,就是为了更公平,公正地对教师做出合理的评价,从而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提高。本模型主要用了模糊数学模型和对各项评价付权重的方法进行建模分析。 关键词:模糊数学模型权重学生各项评价 问题重述 在中学,学校常拿学生考试成绩评价教师教学水平,虽存在一定合理性,但这与素质教育相悖。在高校不存在以学生考试成绩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条件。很多高校让每一位学生给每一位授课教师教学效果打一个分,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这样能全面体现教师教学效果。现某高校要从下面教师中选一名优秀教师,

大学生就业问题数学模型

重庆交通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数学模型课程设计 开课实验室数学实验室 学院 XXX级 XXX 专业 1 班 开课时间 2013 至 2014 学年第 2 学期设计题目大学生就业问题

2013 年 12月 大学生就业问题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出现了所谓“毕业即失业”的说法。因此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不仅有社会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本文从大学生自身,企业和社会三个大方面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从而总结出相关的结论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可行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Matlab 数据拟合 一、问题重述 据中国媒体援引人力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统计数据,二零一零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去年的611万多19万人,加上往届未能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随着九十年代末大学扩招和教育产业化政策推行以来,大学生人数的增幅远远超过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人才增长,大学生就业不难才是怪事,"毕业即失业"成为中国大学生的普遍现象。 尽管如此,中国教育部决定继续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努力培养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表面上看,研究生扩招能提高大学生学历层次,可以缓解就业难。但是,如果不清理高等教育积弊,扩招研究生来应对就业难将是饮鸩止渴,使就业矛盾更加突出。 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由许多原因造成的,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历史原因。 请用数学建模的方法从以下几个侧面探讨大学生就业问题: (1)利用网上大学生就业统计数据建立大学生就业供需预测模型,利用所建模型对2012年就业形势进行预测; (2)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建立就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利用所建模型评估你的竞争力;

初中学生周会会案

第一课:安全教育教案 七(3)班芦化栋 教学目标: 1、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2、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防溺水安全等。 3、进行预防毒品,防流行性疾病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列举出生活中的安全事例。 二、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1、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是因为安全意识不强。 2、班级举例 学校发生的事故及后果。 3、国家、政府狠抓安全教育工作。 4、目前学校抓的几项工作。 三、中学生应注意安全的地方: 1、学生讨论。 2、集体归纳。 (1)人身安全,在校园内或公路上不追逐打闹,不爬围墙,不爬树,不接近有电等危险地点,劳动时,注意安全,不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特别是吸毒者,课外不玩火,不玩火。 (2)交通安全,在公路上不追逐打闹,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交叉路口要注意行人车辆,骑自行车宁慢勿快,上、下坡要下车,通过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3)财产安全,保管好自己的物品、钱财,如有遗失或遇偷盗、敲诈等应向老师及时反映或报警。

(4)饮食安全,不饮生水,不吃不卫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鸡肉、猪肉等,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霉变或过期食品。 (5)防溺水安全,要到正规的游泳场所游泳,并由家长陪同。 (6)拒绝毒品,真爱生命。 四、学生自查哪些方面未做好,今后要加强注意。 五、安全教育总结 新学期开学以来,为提高九年级(6)班全体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预防和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我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上好新学期第一堂安全课:在开学第一天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内容紧扣学生实际,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教育: 一是教育学生时刻注意交通安全,平时外出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乘坐无安全保障的黑车、病车等。 二是教育学生谨防发生在身边的伤害事故,用血淋淋的事例教育学生平时严格遵守《守则》《规范》,远离学生伤害事故。 三是教育学生做好个人卫生,严防各类传染病的发生,若有发烧症状的及时自觉就医等。 同时,给学生上的安全第一课,坚持安全第一,落实安全措施的原则,着重进行防水、防电、防火、防毒、防骗、防病等知识的宣传及交通法规、卫生知识、安全常规等知识教育,切实提高了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的能力,为全学期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大学英语听力课教案.doc

大学英语听力课教案 【篇一: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心得】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心得 庞静 相对于其他正规院校的本科生来说,高职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平均 水平不高。从英语听力课的教学来看,其不足主要表现为词汇量少, 语音语感较差,知识面窄,独立进行分析判断能力不足,从而反应 较慢。除此之外,高职生在英语听力学习方面的不足还表现为缺乏 良好的英语听力的自我控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缺乏良好的听力 习惯,缺乏应有的自学能力,这一切都无形中构成了高职生英语听 力学习的障碍。在我上的大学英语听力的部分系部表现的特别明显。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教材的选用和利用对于教学来讲意义重大。虽 说我们学校的大学英语听力选用了不同的教材——外语系选用的大学英语听力;人文系选用的英语教程;音乐美术系选用的实用英语。 但由于系部不同班级的学生水平也参差不齐,所以因材施教显得尤 为重要。 外语系学生相对英语成绩相对较好,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比 较高。处在这个竞争愈来愈激烈的社会中,他们强烈地感受到自身 的不足,从而有着很高的学习积极性。但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 由于种种原因或自卑不前,或自满松懈,或心不在焉,学习态度和 学习成绩均和前者有着很大差距,形成两极分化。外语系选用的教 材中每个单元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通常是语音练习,它对于纠 正学生的发音很有帮助。教师在完成这一部分的听力练习之后可以 接着让学生跟读,模仿,从单词到长句,循序渐进。同时讲解相应 的发音规则。第二部分通常是对话和短文。由于部分学生基础较差, 如果按照机械的程序从讲解词汇,介绍背景,播放录音直至完成练 习,他们会感到十分吃力。于是我一般在讲完词汇和介绍完背景之 后,先把所要播放的录音内容概述一下,当然语速要慢。这样可以 给学生留下一定的适应时间,帮助他们理解接下来的内容。第三部 分是口头练习,这一部分往往会被忽略,我认为这是十分可惜的。 不妨让学生根据所听的内容编排对话,复述大意或进行主题讨论, 将听与说结合,把听到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语言是交流 的工具,而交流则包涵了由听到说的过程。听是说的基础,听最终 要服务于说。

数学建模课程设计报告范本

数学建模课程设计 报告 1 2020年4月19日

数学建模课程设计 题目: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日期: 2 2020年4月19日

摘要 本文针对葡萄酒的质量分析与评价问题,以置信区间、优势矩阵、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和方差分析理论为基础,首先分别构建了以评酒员和样酒为组别的方差数据序列,经过进行双向显著性检验,接着经过置信区间法处理的数据进行了方差分析,并确定可信的评价组别。然后以评酒员感官评价为主、葡萄酒的理化指标为辅,采用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法建立葡萄分级模型,继而使用相关系数矩阵确立葡萄酒与葡萄理化指标中具有较大相关性的指标,实现对葡萄理化指标的初步筛选,进行等级划分。再利用逐步回归的方法拟合酿葡萄酒理化指标与葡萄理化指标间一对多的函数关系得出二者之间的联系。最后经过上文函数关系,同时提取对香气与口感评分相关度较大的芳香物质,建立芳香物质与葡萄酒质量的函数关系,论证葡萄和葡萄酒的理化指标只在一定程度上对葡萄酒的质量有影响。 关键字:双向显著性检验;方差分析;置信区间;聚类分析;标准化; 1 2020年4月19日

一、问题重述 确定葡萄酒质量时一般是经过聘请一批有资质的评酒员进行品评。每个评酒员在对葡萄酒进行品尝后对其分类指标打分,然后求和得到其总分,从而确定葡萄酒的质量。酿酒葡萄的好坏与所酿葡萄酒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葡萄酒和酿酒葡萄检测的一级理化指标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葡萄酒和葡萄的质量。附件1给出了某一年份一些葡萄酒的评价结果,附件2和附件3分别给出了该年份这些葡萄酒的和酿酒葡萄的成分数据。请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讨论下列问题: 1. 分析附件1中两组评酒员的评价结果有无显著性差异,哪一组结果更可信? 2. 根据酿酒葡萄的一级理化指标和葡萄酒的质量对这些酿酒葡萄进行分级。 3. 分析酿酒葡萄与葡萄酒的理化指标之间的联系。 4.分析酿酒葡萄和葡萄酒的一级理化指标对葡萄酒质量的影响,并论证能否用葡萄和葡萄酒的一级理化指标来评价葡萄酒的质 2 2020年4月19日

数学模型课程设计一

课程设计名称: 设计一:MATLAB 软件入门 指导教师: 张莉 课程设计时数: 8 课程设计设备:安装了Matlab 、C ++软件的计算机 课程设计日期: 实验地点: 第五教学楼北902 课程设计目的: 1. 熟悉MA TLAB 软件的用户环境; 2. 了解MA TLAB 软件的一般目的命令; 3. 掌握MA TLAB 数组操作与运算函数; 4. 掌握MATLAB 软件的基本绘图命令; 4. 掌握MA TLAB 语言的几种循环、条件和开关选择结构。 课程设计准备: 1. 在开始本实验之前,请回顾相关内容; 2. 需要一台准备安装Windows XP Professional 操作系统和装有数学软件的计算机。 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要求:设计过程必须包括问题的简要叙述、问题分析、实验程序及注释、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和实验结论几个主要部分。 1. 采用向量构造符得到向量[1,4,7,,31] 。 //a=[1:3:31] 2. 随机产生一向量x ,求向量x 的最大值。 // a=rand(1,6) max(a) 3. 利用列向量(1,2,3,,6)T 建立一个范德蒙矩阵A ,并利用位于矩阵A 的奇数行偶数列的元素建立一个新的矩阵B ,须保持这些元素的相对位置不变。 4. 按水平和竖直方向分别合并下述两个矩阵: 100234110,5670018910A B ????????==???????????? 5. 当100n =时,求1121n i y i ==-∑的值。 6. 一个三位整数各位数字的立方和等于该数本身则称该数为水仙花数。输出全部水仙花数。 7. 求[1000,2000]之间第一个被17整除的整数。 8. 用MATLAB 绘制两条曲线,[0,2]x π∈,以10 π为步长,一条是正弦曲线,一条是余弦曲线,线宽为6个象素,正弦曲线为绿色,余弦曲线为红色,线型分别为实线和虚线,并给所绘的两条曲线增添图例,分别为“正弦曲线”和“余弦曲线”。

班主任周会、班会教案、教学设计(1-3周)

要求:1、安全主题教育必须书写在黑板上或电子展示; 2、每次召开主题班会后,请班主任按时填写记录表,配上图片发班主任群。

一、安全主题教育 1、交通安全教育 严禁未满12周岁的学生骑行和乘坐自行车进出校园,严禁未满16周岁的学生骑行电动车,严禁未取得摩托车驾驶证的学生骑行摩托车,严禁未佩戴安全头盔骑行和乘坐摩托车; 2、防溺水安全教育 为创设更安全的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杜绝溺水悲剧的发生,学校提出以下倡议: 对自己负责:树立安全意识,加强自我保护。绝不参与没有家长陪同的游泳活动,绝不到危险、陌生的河塘游泳,绝不在河塘边垂钓鱼虾,绝不做危险举动,绝对远离溺水杀手。 对家人负责:如果游泳,一定要在自己的家长陪护前提下,到安全的、正规的游泳场所游泳,并要做好相应准备活动,防止溺水事件的发生。 对学校负责:要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强化安全防范意识,以血为鉴。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珍爱生命,谨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学会相关的预防溺水知识,并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掌握溺水自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对他人负责:在加强自我安全意识的同时,要努力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对于那些违反学校纪律,私自外出游泳的行为,要坚决抵制、劝阻。 3、拒绝校园暴力,预防校园欺凌。 ①不崇拜暴力文化,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②不参与校园暴力。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坚决不充当校园暴力行为中的帮凶。③注重心理的健康发展。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主动与他人沟通,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④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施暴者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无知,这是校园暴力产生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我们要学法、懂法、守法。既要

要求:1、安全主题教育必须书写在黑板上或电子展示; 2、每次召开主题班会后,请班主任按时填写记录表,配上图片发班主任群。

现代大学英语听力2 教案

《现代大学英语》 听力2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2014-2015第二学期 授课班级:英1243 授课人:何林

Unit 1 教案 【Task 1】 Warm up Exercises: A. 1) She wanted to see St. Paul’s Cathedral. 2) She was so surprised because she saw so many Englishmen who looked alike. 3) They were all wearing dark suits and bowler hats, carrying umbrellas and newspapers. 4) Because she had often read about them and seen photographs of them, who all looked as if they were wearing a uniform. 5) No, he didn’t. 6) He used the English saying “It takes all kinds to make a world” to prove his opinion. B. If all the seas were one sea, what a great sea it would be! And if all the trees were one tree, what a great tree it would be! And if this tree were to fall in the sea, what a great splash there would be! 【Teaching materials】 Yesterday morning Gretel went to the City of London. She wanted to see St. Paul's Cathedral. She was surprised to see so many Englishmen who looked alike. They were all wearing dark suits and bowler hats. They were all carrying umbrellas and newspapers. When she returned home she asked Mr clark about these strange creatures. "They must be typical English gentlemen," she said." I have often read about them and seen photographs of them. They all look as if they are wearing a uniform. Does the typical English gentleman still exist?" Mr. Clark laughed. "I've never thought about it," he answered." It's true that many of the men who work in the City of London still wear bowler hate and I suppose they are typical Englishmen. But look at this." Mr. Clark picked up a magazine and pointed at a photo of a young man. "He's just as typical, perhaps. It seems as if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typical' Englishman. Do you know the English saying 'It takes all kinds to make a world'? That's true of all countries-including England." “Oh, just like the poem ‘If All the Seas Were One Sea’,”Gretel began to hum happily. If all the seas were one sea, what a great sea that would be! If all the trees were one tree, what a great tree that would be! And if this tree were to fall in the sea, what a great splash that would be!” Task 2 【Teaching materials】 A. 1) people were much busier 2) colder than England; minus thirty degrees; last longer 3) much more mountainous; much higher and much more rocky; more beautiful 4) tend to be more crowded 5) the houses; smaller

班主任周会课讲话中心内容(1)

班主任如何上好周会课 2、总结上周班级管理工作的得与失。 结合值周考核的成绩,针对卫生、纪律、就餐、两操、等项目的考核对照学校的具体规定和要求,来评价本班得分与失分情况,在同年级中的具体名次,点现象,提要求,摆事实,讲道理,表扬与批评相结合,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周会课上必须做到有奖励有惩罚,弘扬正气,维护学校声誉和班级荣誉,严厉打击和制止班内的违纪行为和不良现象。 3、提出本周奋斗目标和具体实施意见。 为争取本周班级考核的优异成绩,我们的努力方向是什么(怎样做能加分);我们应该改掉什么(什么事不该做,如何做才能不扣分);出现违反班规或校规校纪的学生到底怎样处理(先提要求,再讲处置办法,最后明确态度: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道理可讲。)4、落实学校的会议精神,配合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 针对本年级现状,学校有那些具体要求和安排意见,本周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卫生、纪律、学习等方面),学校要怎样查,怎样管,我们应该如何配合学校的工作。 例如:班级责任区环境卫生的保持情况、对外出上网学生的害处、学校两操的具体要求、学生进教室就学习的习惯培养、自习课不抬头不说话不讨论问题的要求、学会节约学会感恩的教育、晚休熄灯后不许在宿舍外流动的纪律要求、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从不说脏话做起从尊敬教师开始……(列举身边事例,说明具体危害,讲明学校意见,明确班级态度,提出奖惩办法。) 5、学习上的具体要求和提高效率的方法指导。 要让学生明确:班级的纪律、卫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都是为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取得优异学习成绩而做准备。作为学生,学习是本质任务,应始终放在首位。只有思想上认识到位,行动上做到位,坚持不懈地努力,积极地进取,才能有实际效果。 学习上的好习惯:预习与复习的习惯、勤于思考与全神贯注的习惯、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多动脑勤动手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和自我评价的习惯、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的习惯、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善于积累的习惯、短时记忆的习惯、错题归类的习惯、定期回顾的习惯、自我检测的习惯、自我反思的习惯。 人是由思想支配的,思想决定一切。上好每周的周会课,就是要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让学生能通过本节课总结自己的得失,明确自己需要加强改正的地方,通过全班学生在各方面的对比,看到别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班主任要充分准备每周的周会课,需要重点强调什么,该表扬哪些同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周会课上我们始终要把握好一点,多肯定班干部的工作,多表扬鼓励学生的进步,让每一个学生都认为“我能行”,让每一个学生扬起生活的风帆。因为我坚信一句话:扬学生所长,越扬越长;指学生所短,越指越短。再说我们没有必要在周会课上争分夺秒地让学生背课文做作业,让学生沉浮于题海当中,看似你在苦抓教学,实则得不偿失。磨刀不误砍柴功,我想,只要我们解决了学生的思想问题,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提高学习成绩那只是水到渠成之事。

英语听力说课教案

英语听力说课稿 外语系杜璇 各位领导,专家好: 我要说课的内容是《英语听力教程》第二册第一单元under the same roof,我授课的班级是英语11-1和11-2班。本单元总授课时数为四课时,本次说课是第一二课时。我会从本课程的地位与作用,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本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英语听力课是英语专业必修课, 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乃听说读写译之首。只有听懂了,才有可能进行基本的交流。因此,本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系统、严格、全面的听力训练,培养学生较强的听力理解能力,发展学生的听力技巧,提高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底,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准确辨别、分析推理、归纳总结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今后从事英语教学或与英语有关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说教材 我要说课的是第一单元under the same roof,在同一屋檐下。由于学生刚过完寒假从家返校,内心多多少少还会有对家的依恋,本单元所讲述的家庭方面的词汇,表达方式及不同人对于爱情,婚姻及家庭生活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正好可以引起其共鸣,激发其学习热情,为以后将要学习的教育,选择与机遇等单元做铺垫。 三、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大一学生经过半年的听力训练,已掌握了一定的听力技巧,能听懂一些简单的文章,但对于一些细节的把握上还不够准确,瞬间记忆能力较差。因此,根据本单元的结构和内容,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掌握关于家庭的10个基本词汇及常用句型;掌握诸如note-taking(听力笔 记),及如何进行听前预测的听力应试技巧;掌握英语发音规则:连读,重读等;语音语调。 2. 能力目标:学生能抓住所听语段(故事或独白)中的关键词,理解话语之间的逻辑关 系;培养其精听文章并复述所听句子以及从材料中把握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本单元重点为有关家庭的一些常用词汇及表达法,有关第三部分涉及到的国外家庭模式的相关背景知识,听力技能(note-taking)的掌握和运用。教学难点为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及对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的难易把握。 四、说教法 本两小节课我主要采取互动启发式,小组讨论式,竞赛式,讲授式,联想式,复述式等教学方法,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下面的教学过程中我会详细讲下这些教法的应用。 五、说教学过程 在这两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避免出现沉闷的课堂气氛。具体可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1. 导入。(5-8分钟)本单元的导入可采取启发式教法,搭配左上角的图片(一对令人羡慕的年轻人坐在大树下喝着饮料惬意的聊天)及题目让学生猜测本单元的主题,从而引出本单元主题: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家庭。接着可采取问答法提问学生:你心目中的理想家庭是什么样的? 你如何处理跟父母的关系?等问题,根据话题采取小组讨论法,形成一个热烈的课堂气氛,激发其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明确要学会感恩父母给予的爱。然后介绍当今社会的四

数学建模课程设计汇本参考模板

2015-2016第1学期数学建模课程设计题目:医疗保障基金额度的分配 : 学号: 班级: 时间: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会制度的发展,医疗保险事业显得越来越重要,各企业也随之越来越注重员工的福利措施,医疗保障基金额度的分配也成为了人们的关注热点。扩大医疗保障受益人口也是政府和企业面临的难题,因而根据历史统计数据,合理的构造出拟合曲线,分析拟合函数的拟合程度,从而为基金的调配以及各种分配方案做方向上的指导。 本文针对A,B两个公司关于医疗保障基金额度的合理分配问题,根据两公司从1980-2003年统计的医疗费用支出数据,科学地运用了MATLAB软件并基于最小二乘法则进行了多项式曲线拟合,成功建立了医疗保障基金额度的分配模型。最后,对不同阶数的多项式拟合曲线的拟合程度进行了残差分析,并输出相关结果,得出拟合程度与多项式阶数的关联。 此问题建立在收集了大量数据的基础上,以及利用了MATLAB编程拟合曲线,使问题更加简单,清晰。该模型经过适当的改造,可以推广到股票预测,市场销售额统计等相关领域。

关键字:matlab,最小二乘多项式拟合,阶数,残差分析 一.问题重述 某集团下设两个子公司:子公司A、子公司B。各子公司财务分别独立核算。每个子公司都实施了对雇员的医疗保障计划,由各子公司自行承担雇员的全部医疗费用。过去的统计数据表明,每个子公司的雇员人数以及每一年龄段的雇员比例,在各年度都保持相对稳定。各子公司各年度的医疗费用支出见下表(附录1)。 试利用多项式数据拟合,得到每个公司医疗费用变化函数,并绘出标出原始数据的拟合函数曲线。需给出三种不同阶数的多项式数据拟合,并分析拟合曲线与原始数据的拟合程度。 二.模型假设 1.假设A,B两公司在1980年底才发放医疗保障基金。

环境数模课程设计说明书

2016《环境数学模型》课程设计说明书 1.题目 活性污泥系统生化反应器中底物降解与微生物增长数学模型的建立 2.实验方法与结果 2.1.实验方法 2.1.1.工艺流程与反应器 本设计采用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2-1 活性污泥系统工艺流程图 本设计工艺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工艺的主要反应器包括生化反应器和沉淀池。污水通过蠕动泵恒速加到生化反应器中,反应器内活性污泥和污水在机械搅拌设备和鼓风曝气设备的共同作用下充分接触,并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经处理后,污泥混液通过管道自流到沉淀池中,在里面实现泥水分离。分离后的水通过溢流堰从周边排出,直接被排放到下水道系统,沉淀下来的污泥则通过回流泵,全部被抽回进行回流。 系统运行过程中,进出水流量、进水质量、污水的停留时间、生化反应器的容积、机械搅拌设备转轴转速、鼓风曝气装置的曝气风量气速、污泥回流量等参数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都保持不变。待系统持续运行一周稳定后再取样进行分析。 实验的进水为实验室配置的污水,污水分别以葡萄糖、尿素、磷酸二氢钾为碳源、氮源和磷源,其中C:N:P=100:40:1(浓度比),TOC含量为200mg/L。生化反应器内污泥混液的容量为12L,污水停留时间为6h。系统运行时间为两周,第一周是调适阶段,第二周取样测试,测得的数据作为建模的原始数据。 表2-1 污水中各营养物质的含量 2.1.2.取样方法

每隔24h取一次样,通过虹吸管取样。每次取样时,先取进水和出水水样用于测水体的COD指标,其中进水直接取配得的污水溶液,出水取沉淀池上清液。取得的水样过膜除去水中的悬浮固体和微生物,保存在5ml玻璃消解管中,并在4℃下冷藏保存。 取完用于测COD的水样后,全开污泥回流泵,将沉淀池中的污泥全部抽回生化反应器(由于实验装置的原因,沉淀池排泥管易堵,污泥易积聚在沉淀池中,为更准确测定活性污泥的增长情况,在此实验中将泥完全抽回后再测定),待搅拌均匀后,取5ml污泥混液于干净、衡重的坩埚中,待用于测污泥混液的SS。 2.1. 3.分析方法 本实验一共分析进出水COD和污泥混液SS两个指标。其中COD采用《水质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HJ/T 399-2007)方法进行分析,SS采用《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GB 11901-89)方法进行分析。 准确取2ml经过膜处理的水样于5mlcod消解管中,以重铬酸钾为氧化剂,硫酸银-浓硫酸为催化剂,硫酸汞为抗氯离子干扰剂,按一定比例与水样混合均匀。将消解管放在COD 消解仪中,在150℃条件下消解2h。待经消解的溶液冷却后,以空白样为参比液,在COD 分析仪上读出待测水样的COD值,记录数据。 将装在已衡重称重的坩埚中的污泥混液放在烘箱中,在105℃温度下烘3h以上,保证污泥中的水分被充分除去。坩埚冷却后衡重称重,记录干污泥的质量,求得活性污泥的SS。 实验过程的所有样品都设置两个平行样,最后结果取平行样的算术平均值。 2.2.实验结果 2.2.1.实验数据 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 表2-2 活性污泥系统水质分析结果 2.2.2.数据分析

英语听说课教学案例.doc

英语听说课教学案例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话题是围绕“提建议,同意与不同意”而展开的。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熟练地用英语向别人发出邀请或建议,并给出同意或不同意的应答。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一)语言知识目标:掌握提建议,同意和不同意回答的基本句型: Ask for suggestions: What shall we do? Where shall we go? Making suggestions: Couldn’t we go somewhere o utside Edinburgh? What/How about going up into the Pentland Hills? We could do a bit of climbing. Why don’t we go for a long walk? Let ’s find out about the coach times.

Agreeing: That’s not a bad idea! That ’s a good idea! Disagreeing: I don’t know. I ’m n ot very keen on climbing. Walking ’s not really my thing, either. No way! (二)语言技能目标: 在听力过程中培养学生进行预测,获取信息进行问答,做笔 记记录信息对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同时,在说的方面培养学生 良好的语感,正确的语音语调,进行问答,复述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积极参加有意义的户外集体活动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很有 帮助。在活动中发展友谊,互相帮助。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 在听力过程中培养学生进行预测,获取信息进行问 答,做笔记记录信息对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

《数学建模》课程设计报告--常染色体遗传模型

《数学建模》课程设计 报告 课题名称:___常染色体遗传模型 系(院):理学院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班级: 学生姓名:巫荣 学号: 指导教师:陈宏宇 开课时间:2011-2012 学年二学期 常染色体遗传模型摘要 为了揭示生命的奥秘, 遗传特征的逐代传播, 愈来愈受到人们更多的注意。我们通过问题分析,模型的建立,去解决生物学的问题。为了去研究理想状态下常染色体遗传的情况,我们通过建立随机组合时常染色体的遗传模型,可以计算出各种情况随机出现的百分率,并且可以通过常染色体遗传模型,算出各个情况的概率分布,并且通过模型,分析情况出现的稳定性。揭示了常染色体遗传的分布规律,揭示了下一代各情形变化的规律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遗传; 随机; 百分率; 概率分布; 稳定 一、问题重述 问题产生背景

常染色体遗传中,后代从每个亲体的基因对中各继承一个基因,形成自己的基因对,基因对也称为基因型。如果我们所考虑的遗传特征是由两个基因A和a控制的,那么就有三种基因对,记为AA, Aa,aa 。例如,金鱼草由两个遗传基因决定花的颜色,基因型是AA的金鱼草开红花,Aa 型的开粉红色花,而aa型的开白花。又如人类眼睛的颜色也是通过常染色体遗传控制的。基因型是AA或Aa 的人,眼睛为棕色,基因型是aa的人,眼睛为蓝色。这里因为AA和Aa 都表示了同一外部特征,我们认为基因A支配基因a,也可以认为基因a对于A来说是隐性的。当一个亲体的基因型为Aa ,而另一个亲体的基因型是aa时,那么后代可以从aa型中得到基因a,从Aa 型中或得到基因A,或得到基因a。这样,后代基因型为Aa或aa的可能性相等。下面给出双亲体基因型的所有可能的结合,以及其后代形成每种基因型的概率,如下表所示。 父体—母体的基因型 AA ??AA AA ??Aa AA ??aa Aa ??Aa Aa ??aa aa ??aa 后代AA 1 1/2 0 1/4 0 0 基因Aa 0 1/2 1 1/2 1/2 0 型aa 0 0 0 1/4 1/2 1 问题描述 题目:农场的植物园中某种植物的基因型为AA, Aa和aa。农场计划采用AA型的植物与每种基因型植物相结合的方案培育植物后代。那么经过若干年后,这种植物的任一代的三种基因型分布如何? 二、问题分析 在本问题中要知道每一代的基因分布,首先要知道上一代的基因型分布,在自由组合后的所有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上面已经给出)。为了求出每一代的基因型分布,第一步写出第一代的基因型分布;第二步推出第n+1代的基因型分布与第n代的基因型分布的关系;第三步利用差分方程求出每一代的每种基因型分布通项从而求得任一子代三种基因型的概率分布。 现该农场的植物园中某种植物的基因型为AA,Aa和aa.采用AA型基因的植物相结合培育后代,求若干年后这种植物的任一代的三种基因型分布,首先分析出初始里,AA,Aa,aa这三种基因型植物的大致分布,首先必须分析出初

数学建模课程设计

攀枝花学院 学生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产品广告费用分配对销量及利润的影响模型学生姓名:梁忠 学号: 201210802007 所在院(系):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班级: 12信本1班 指导教师:马亮亮职称:讲师 2014年12 月19 日 攀枝花学院教务处制

攀枝花学院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具有自身阻滞作用的食饵—捕食者模型 1、课程设计的目的 数学建模课程设计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完《数学建模》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训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 2、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 根据指导教师所下达的课程设计题目和课程设计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撰写详细的课程设计论文一份。 3、主要参考文献 【1】姜启源,数学模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 【2】寿纪麟,数学建模——方法与范例,西安交大出版社。 【3】(美)JOHN A.QUELCH 等著吕—林等译,市场营销管理教程和案例,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4】戴永良广告绩效评估,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 4、课程设计工作进度计划 序号时间(天)内容安排备注 1 2 分析设计准备周一至周二 2 4 编程调试阶段周三至周一 3 2 编写课程设计报告周二至周三 4 2 考核周四至周五 总计10(天) 指导教师(签字)日期年月日 教研室意见: 年月日 学生(签字): 接受任务时间:2014 年12 月15 日

注: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 课程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成绩评定表题目名称具有自身阻滞作用的食饵—捕食者模型 评分项目分 值 得 分 评价内涵 选题15% 01 能结合所学课程知识,有 一定的能力训练。符合选 题要求 5 遵守各项纪律,工作刻苦努力,具有良好的科学 工作态度。 02 工作量适中,难易度合理10 通过实验、试验、查阅文献、深入生产实践等渠 道获取与课程设计有关的材料。 能力水平35% 04 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10 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发现与解决实际问题, 能正确处理实验数据,能对课题进行理论分析, 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05 应用文献的能力 5 能独立查阅相关文献和从事其他调研;能提出并 较好地论述课题的实施方案;有收集、加工各种 信息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06 设计(实验)能力,方案 的设计能力 5 能正确设计实验方案,独立进行装置安装、调试、 操作等实验工作,数据正确、可靠;研究思路清 晰、完整。 07 计算及计算机应用能力 5 具有较强的数据运算与处理能力;能运用计算机 进行资料搜集、加工、处理和辅助设计等。 08 对计算或实验结果的分析 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技 术经济分析能力) 10 具有较强的数据收集、分析、处理、综合的能力。 成果质量45% 09 插图(或图纸)质量、篇 幅、设计(论文)规范化 程度 5 符合本专业相关规范或规定要求;规范化符合本 文件第五条要求。 10 设计说明书(论文)质量30 综述简练完整,有见解;立论正确,论述充分, 结论严谨合理;实验正确,分析处理科学。 11 创新10 对前人工作有改进或突破,或有独特见解。 成绩 指 导 教 师 评 语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