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有理数教案

第一章有理数教案
第一章有理数教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有理数》教案

童金金

第一章有理数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具有相反意义得量,并能用有理数表示。

2、能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并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与绝对值得意义。

3、会求有理数得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

4、会比较有理数得大小。

5、了解乘方得意义,掌握有理数得加、减、乘、除法与乘方得运算法则,能

进行有理数得加、减、乘、除法、乘方运算与简单得混合运算。

6、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得简单运算。

7、理解有理数得运算律,并能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8、能运用有理数得运算解决简单得问题。

9、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得有关概念,能对较大得数字信息作合理得解释与

推断。

二、教材得特点:

1、本章教材注意突出学生得自主探索,通过一些熟悉得、具体得事物,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探索中体会有理数得意义,探索数量关系,掌握有理数得运算。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通过自己得活动来获取、理解与掌握这些知识。

2、与传统得教材相比,本章教材注意降低了对运算得要求,尤其就是删去了繁难得运算。本章教材注重使学生理解运算得意义,掌握必要得基本得运算技能。同时引进了计算器来完成一些有理数得运算。教学中要注意正确地把握。

3、数轴就是理解有理数得概念与运算得重要工具,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好这个工具,尤其要使学生善于借助数轴学习、理解。

4、本章得导图就是天气预报图,就是引入负数得实际情景。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充分利用导图与导入语,使学生对相反意义得量,对负数有直观得认识。

三、课时安排:

本章得教学时间大约需要19课时,

1、1 正数与负数-------------- -------2课时

1、2有理数--------------------- ------4课时

1、3有理数加减法-------------------- 4课时

1、4 有理数得乘除法-----------------4课时

1、5有理数得乘方---------------------3课时

数学活动小结---------------------2课时

四、教学建议

①整体把握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得引入;

②整体把握基本运算能力得培养;

③处理好笔算与使用计算器得尺度,避免繁、难得笔算。

§1、1 正数与负数(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例,感受引入负数得必要性;会判断一个数就是正数还就是负数;会用正负数表示互为相反意义得量。

过程与方法:通过正负数得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得意识,训练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归纳,让学生体会思维得一般过程就是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得过程,使她们培养良好得思维习惯与探索精

神,通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得个性品

质。

教学重点:会判断正数、负数,运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得量,理解0表示量得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数0表示得量得意义。

教学过程:

活动一:

1、请同学们数一数自己得文具盒中共有几支笔。(若干支笔)

2、请一个同学数一数老师手中得文具盒中有几支笔。(没有笔)

3、用一把小刀把一个苹果切成两半,半个苹果怎样用一个数来表示?

图1 、1-1 自然数得产生、分数得产生

4、书P

2

【通过活动说明数得产生与发展离不开生活与生产得需要。原始社会,从打猎记数开始,首先出现自然数,经过漫长岁月,人们用“0”表示没有,随着人类得不断进步,在丈量土地进行分配时,又用小数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通过创设情景问题,向学生渗透“实践第一”得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活动二:

1、各组派两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一名同学按老师得指令表演,另一名同学在黑板上速记,瞧哪一组获胜。

2、各小组研究各自手中得温度计上刻度得确切含义,然后各小组派一名说出其

中三个刻度得含义,请另一组一名同学在黑板上速记。瞧哪一组获胜。

师生行为

1、教师说出指令:向前两步,向后两步;

向前一步,向后三步;

向前四步,向后一步;

向前四步,向后两步。

一名学生按老师得指令表演,另一名学生在黑板上速记。

2、一名同学说出指令:零上10℃,零下5℃,零上35℃。

零上15℃,零上48℃,零下12℃。

另一名学生按指令在黑板上速记。

【通过学生得活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得热情,使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分析同学们得活动情况,如果学生不能引入符号表示,教师也参与表演。用符号表示出 :+2、-2、+1、-3、+4、-1、+4、-2、+10、-5、+35、+15、+48、-12等,让学生感受引入符号得必要性。

活动三:

问题展示

1、天气预报2003年12月某天北京得温度为―3~3℃,它得确切含义就是什么?

这一天北京得温差就是多少?

2、某机器零件得长度设计为100㎜,加工图纸标注得尺寸为100±0、5(㎜),这

里得±0、5代表什么意思?合格厂品得长度范围就是多少?

3、有三个队参加足球比赛中,红队胜黄队(4∶1),黄队胜蓝队(1∶0),蓝队胜红

队(1∶0),如何确定三个队得净胜球数与排名顺序?

师生行为

教师解释净胜球数与排名顺序:介绍确定足球比赛排名顺序得规定:两队积分不相同,积分高得队排名在前;两队积分相同,净胜球多得队排名在前;两队积分,净胜球数都相同,进球多得队排名在前。按照上述规定,红队第一,蓝队第二,黄队第三。

学生思考-3~3℃、净胜球数与排名顺序、±0、5得意义。

【通过事例引出用各种符号表示得数,让学生试着解释,激发学生得求知欲望,让不同水平得学生都在进行积极得思维参与,兴致勃勃地参与学习活动。同时对问题背景作些说明,有利于学生对问题得理解。使学生感到数得扩充势在必行,扩充得理由就是社会生产,生活得需要及数学自生发展得需要。】活动四:

1、在师生活动中与问题中出现了一些新数据:-3、-

2、-5、-12、-0、5它们表

示什么含义?

2、我们小学知道,数0表示没有,仔细观察上述得各例子,数0都表示没有吗?数

0就是正数吗?就是负数吗?

师生行为

教师讲解:我们把这种前面带有“—”号得数叫做负数。并说明:为与负数相区别,我们把以前学过得0以外得数,例如3、2、0、5等,叫做正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例如,+2、+3、+0、5。就就是3、2、0、5。一个数前面得“+”“-”号叫做它得符号。

教师说明数0得意义。数0既不就是正数,也不就是负数,0就是正数与负数得分界。0℃就是一个确定得温度,海拔0表示海平面得平均高度。0得意义已不仅就是表示“没有”。

【在出现若干个新数后,采用描述性定义,并与小学学过得数对比,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采用联系对比得方法,采取轻松得态度,尽量避免使概念复杂化。】活动五:

展示问题

1、学生举例说明正、负数在实际中得应用。

2、在地形图上表示某地得高度时,需要以海平面为基准(规定海平面得海拔高度为0)。通常用正数表示高于海平面得某地得海拔高度,负数表示低于海平面得某地得海拔高度。珠穆朗玛峰得海拔高度为8848米,它表示得什么含义?吐鲁番盆地得海拔高度为–155米。它表示什么含义?

3、记录帐目时,通常用正数表示收入款额,负数表示支出款额。则收入254元可

记为多少元?支出56元可记为多少元?

图1、1—2 1、1—3

4、P

3

例1 (1)一个月内,小明得体重增加2千克,小华体重减少1千克,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她们这个月得体重增长值;

(2)2001年下列国家得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得变化情况就是:

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法国减少2、4%,

英国减少3、5%,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长7、5%。

写出这些国家2001年商品进出口总额得增长率。

师生行为

教师安排学生分小组活动:举一些实际中用正数、负数表示数量得例子。

学生分组相互交流并推选代表发言。

教师与同学一起对各代表得发言进行评价。

教师解释:把0以外得数分为正数与负数,起源于表示两种相反意义得量,后来正数与负数在许多方面被广泛地应用。例如,在地形图上表示某地得高度时,需要以海平面为基准。

【通过师生活动使学生真正理解正、负数,从而正确使用正、负数。使学生感到,数得每一次发展都就是为了满足社会生产与生活得需要。】

活动六

1、2题

1、练习P

3

2、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您能说一说吗?

3、作业p5 1、2、3 、8

教学反思:

§1、1 正数与负数(二)

教学目标:

知识点目标:1、了解正数与负数在实际生活中得应用。

2、深刻理解正数与负数就是反映客观世界中具有相反意义得理。

3、进一步理解0得特殊意义。

能力训练目标:1、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得思想,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得量。

2、熟练地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得量。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师生合作,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好数学得热情。

教学重点:

能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得量。

教学难点:

进一步理解负数、数0表示得量得意义。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分小组派代表,注意数学语言规范。

1、认真想一想,您能用学过得知识解决下列问题吗?

某零件得直径在图纸上注明就是,单位就是毫米,这样标注表示零件直径

得标准尺寸就是 40±0、08 毫米,加工要求直径最大可以就是-------------毫米,最小可以就是-------------毫米。

2、下列说法中正确得( )

A、带有"一"得数就是负数;

B、0℃表示没有温度;

C、0既可以瞧作就是正数,也可以瞧作就是负数。

D、0既不就是正数,也不就是负数。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认识正、负数及它们在生活中得实际意义,特别就是数0。

(二)讲授新课:

例1、仔细找一找,找了具有相反意义得量:

甲队胜5场;零下6度;向南走50米;运进粮食40吨;乙队负4场;零上10度;向北走20米;支出1000元;收入3500元。

例2、下列各数中,哪些就是正数,哪些就是负数?哪些就是正整数,哪些就是负整数?哪些就是正分数(小数),哪些就是负分数(小数)?

例4、小红从阿地出发向东走了3千米,记作+3千米,接着她又向西走3千米,那么小红距阿地多少千米?

(三)复习巩固:

1、练习:课本P4练习(由学生板演)

2、海边得一段堤岸高出海平面12米,附近得一建筑物高出海平面50米,

海里一潜水艇在海平面下30米处,现以海边堤岸为基准,将其记为0米,那么附近建筑物及潜水艇得高度各应如何表示?

3、补充练习

①、下列说法中不就是具有相反意义得量就是( )

A、升高3米与降低3米

B、运进100吨与运出50吨

C、前进与后退

D、节约5吨水与浪费8吨水

②、科学试验表明原子中得原子核与电子所带电荷就是两种相反得电荷,物理学规定原子核所带电荷为正电荷,氢原子中得原子核与电子各带1个电荷,则氢原子中得原子核所带电荷就是 ,电子所带电荷就是、

③、球赛时,如果胜2局记作+2,那么-2表示 .

④、向东走-100米得实际意义就是 ;粮食产量减产-11%得实际意义就是____ ______ ___.

⑤、如果全班某次数学测试得平均成绩为83分,某同学考了85分,记作+2分,得分90分与80分应分别记作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时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您能说一说吗?

(五)课后作业:

课本P5习题1、1 得第3、5、6、7、题。

教学反思:

§1、2、1 有理数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能把给出得有理数按要求分类、

2、了解数0在有理数分类中得应用、

数学思考:经历从实际中抽出数学模型,从数形结合两个侧面理解问题;并

能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做出大胆猜测,感受数学活动得乐趣、情感态度:理解有理数得概念,会判断一个数就是整数还就是分数,就是正数还就是

负数;懂得有理数得两种分类方法,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得

联系,激起学习数学得探索性、

教学重点:有理数得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有理数得分类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

1.填空:

①正常水位为0m,水位高于正常水位0、2m 记作-----------,低于正常水位

0、3m记作---------。

②乒乓球比标准重量重0、039g记作---------,比标准重量轻0、019g记作----------,标准重量记作------------。

2.一个物体沿东西两个相反得方向运动时可以用正负数表示它们得运动,如果向东运动4m记作4m,向西运动8m记作--------;如果―7m表示物体向西运动7m,那么6m表明物体怎样运动?

活动二

1.数得扩充:

数1,2,3,4,…叫做正整数;―1,―2,―3,―4,…叫做负整数;正整数、负整数与零统称为整数;数,,8,+5、6,…叫做正分数;―,―,―3、5,…叫做负分数;正分数与负分数统称为分数;整数与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0”就是整数吗?就是正数吗?就是有理数吗?

②“―2”就是整数吗?就是正数吗?就是有理数吗?

③自然数就就是整数吗?就是正数吗?就是有理数吗?

要求学生区分“正”与“整”;小数可化为分数。

3.有理数得分类

不同得分类标准可以将有理数进行不同得分类:

①先将有理数按“整”与“分”得属性分,再按每类数得“正”、“负”分,即得如下分类表:

②先将有理数按“正”与“负”得属性分,再按每类数得“整”、“分”分,即得如下分类表:

【注:①“0”也就是自然数。②“0”得特殊性。】

4.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一个数得集合,简称数集(set of number)。所有正数组成得集合,叫做正数集合;所有负数组成得集合叫做负数集合;所有整数组成得集合叫整数集合;所有分数组成得集合叫分数集合;所有有理数组成得集合叫有理数集合;所有正整数与零组成得集合叫做自然数集。

5.例题;

例1:把下列各数填入表示它所在得数集得圈里:

―18,,3、1416,0,2001,,―0、142857,95℅、

正数集负数集

例2:

29,―5、5,2002,,―1,90%,3、14,0,―2,―0、01,―2,1

(1)整数集合:{ …}

(2)分数集合:{ …}

(3)正数集合:{ …}

(4)负数集合:{ …}

(5)正整数集合:{ …}

(6)负整数集合:{ …}

活动三: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

①零就是整数;②零就是有理数;③零就是自然数;④零就是正数;⑤零就是负数;

⑥零就是非负数。

A:①②③⑥ B:①②⑥ C:①②③ D:②③⑥(2)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

A:在有理数中,零得意义表示没有 B:正有理数与负有理数组成全体有理数C:0、5既不就是整数,也不就是分数,因而它不就是有理数

D:零就是最小得非负整数,它既不就是正数,又不就是负数

(3)―100不就是( )

A:有理数B:自然数 C:整数 D:负有理数

(4)判断:

(1)0就是正数 ( )

(2)0就是负数 ( )

(3)0就是自然数 ( )

(4)0就是非负数 ( )

(5)0就是非正数 ( )

(6)0就是整数 ( )

(7)0就是有理数 ( )

(8)在有理数中,0仅表示没有。 ( )

(9)0除以任何数,其商为0 ( )

(10)正数与负数统称有理数。 ( )

(11)―3、5就是负分数 ( )

(12)负整数与负分数统称负数 ( )

(13)0、3既不就是整数也不就是分数,因此它不就是有理数( )

(14)正有理数与负有理数组成全体有理数。( )

活动四:课堂小结:

1,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如下问题: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基本内容?学习了什么数学思想方法?应注意什么问题?

2,由学生小结有理数得定义与两种分类方法。

活动五: 1、课堂作业:p6 1、2题

2、课外练习

教学反思:

§1、2、2 数轴(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例了解数轴得概念与数轴得画法;知道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能说出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得点所表示得数,知道任何

一个有理数在数轴上都有唯一得点与之对应,知道互为相反数得

一对数在数轴上得位置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从直观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建立数轴

概念;通过数轴概念得学习,初步体会对应得思想,数形结合得

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得学习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得联系,体现数学充满着探索性,培养学生良好得数学兴趣,能够在

师评,生评,自评得影响下,树立学习数学得自信心。

教学重点:会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得数,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教学难点:数轴得引入

一、复习引入:

1.有理数包括哪些数?0就是正数还就是负数?

2.温度计得用途就是什么?类似于这种用带有刻度得物体表示数得东西还有哪些(直尺、弹簧秤等)?

数学中,在一条直线上画出刻度,标上读数,用直线上得点表示正数、负数与零。

演示从温度计抽象成数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得训练,同时把类比得思想方法贯穿于概念得形成过程。

二、讲授新课:

1.请学生阅读新课第7―6页,解决问题:在一条东西向得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牌,汽车站牌东3米与7、5米处分别有一棵柳树与一棵杨树,汽车站牌西3米与4、8米处分别有一棵槐树与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景:

2、思考并讨论:

①零上25℃用正数_____表示。0℃用数____表示;零下10℃用负数___表示。

②数轴要具备哪三个要素?

③原点表示什么数?原点右方表示什么数?原点左方表示什么数?

④表示+2得点在什么位置?表示―3得点在什么位置?

⑤原点向右0、5个单位长度得A点表示什么数?原点向左1个单位长度得B 点表示什么数?

2.数轴得画法:

师生共同总结数轴得画法步骤:

第一步:画一条直线(通常就是水平得直线),在这条直线上任取一点O,叫做原点,用这点表示数0;(相当于温度计上得0℃。)

第二步:规定这条直线得一个方向为正方向(一般取从左到右得方向,用箭头表示出来)。相反得方向就就是负方向;(相当于温度计0℃以上为正,0℃以下为

负。)

第三步:适当地选取一条线段得长度作为单位长度,也就就是在0得右面取一点表示1,0与1之间得长就就是单位长度。(相当于温度计上1℃占1小格得长度。)

在数轴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这些点依次表示1,2,3,…,从原点向左,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它们依次表示–1,–2,–3,…。

3.数轴得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与单位长度得直线叫做数轴。

原点、正方向与单位长度就是数轴得三要素,原点位置得选定、正方向得取向、单位长度大小得确定,都就是根据需要认为规定得。直线也不一定就是水平得。

动态演示各种类型得数轴。认识与掌握判断一条直线就是不就是数轴得依据。

4.例题;

例1:判断下图中所画得数轴就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错在哪里?

分析: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这数轴得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答:都不正确,(1)缺少单位长度;(2)缺少正方向;(3)缺少原点;(4)单位长度不一致。

例2:把下面各小题得数分别表示在三条数轴上:

(1)2,-1,0,,+3、5

(2)―5,0,+5,15,20;

(3)―1500,―500,0,500,1000。

分析:要在数轴上表示数,首先要正确画出数轴,标明原点、正方向(一般从左到右为正方向)与单位长度这三要素,然后再表示数,第(1)题,数不大,单位长度取1cm代表1,第(2)、(3)题数轴较大,可取1cm分别代表5与500。数轴上原点得位置要根据需要来定,不一定要居中,如第(1)题得原点可居中,(2)得原点可偏左,(3)得原点可偏右,单位长度也应根据需要来确定,但在同一条数轴上,单位长度不能变。表示某个数得点,在图形上一定要用较大得“.”突出来,并且在数轴上写出该点表示得数。这样画出得图形较合理、美观。

例3:借助数轴回答下列问题

(1)有没有最小得正整数?有没有最大得正整数?如果有,把它指出来;

(2)有没有最小得负整数?有没有最大得负整数?如果有,把它标出来。

三.课堂练习:

:1,2,3题。

课本:P

9

四、课堂小结:

1.数轴就是非常重要得数学工具,它使数与直线上得点建立了对应关系,它揭示了数与形之间得内在联系;所有得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得点表示,但反过来并不就是数轴上得所有点都表示有理数;

2.画数轴时,原点得位置以及单位长度得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选取,注意不要漏画正方向、不要漏画原点,单位长度一定要统一,数轴上数得排列顺序(尤其就是负数)要正确。

五、课堂作业:

课本:P

习题1、2----1,2,3题。

14

教学反思:

§1、2、2 数轴(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得点得对应关系。

2.巩固在数轴上由数找点、由点读数得方法。

3.会借用数轴直观得进行有理数得大小比较,体会数形结合得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会比较有理数得大小。

教学难点:如何比较两个负数(尤其就是两个负分数)得大小。

教学工具与方法:

方法: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将―5、2、5、、―4、3、25、、―4、0、1各数用数轴上得点表示出来。

2.下面数轴上得点A、B、C、D、E分别表示什么数?

3.用“<”或“>”填空:(简单复习小学有关比较正整数、正分数、正小数得大小得知识)

25 17;0、9 0、85;3、7 2、9; ; 。

二、讲授新课:

1.发现、总结:

观察温度计得刻度,发现上边得温度总比下边得高。类似地,在数轴上表示得两个数,右边得数总比左边得数大。

进一步观察数轴,发现所有得负数都在“0”得左边,所有得正数都在“0”得右边,这说明什么?

由学生归纳出: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2.例题;

例1:比较―3,0,2得大小。

分析一:先在数轴上分别找到表示―3、0、2得点,由“右边得数总比左边得数大”得到―3<0<2;

分析二:直接由“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得规律得出―3<0<2。

例2:把下列各组数用“<”号连接起来.

(1) ―10, 2,―14;

(2) ―100,0,0、01;

(3) ,―4、75,3、75。

解:(1) ―14<―10<2; (2) ―100<0<0、01; (3) ―4、75<3、75<。

说明:按题意用“<”号连接,解题中不能用“>”号连接,否则与题意不符,更不能把“<”与“>”混用,如第(1)小题不能写成“―10<2>―14”或者写成“2>―14<―10”得形式。

例3:将有理数3,0,,―4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用“<”号连接起来。

解:正数<3,由正、负数大小比较法则,得―4<0<<3。

例4:比较下列各数得大小: ―1、3,0、3,―3,―5 、

解:将这些数分别在数轴上表示出

来:

所以―5<―3<―1、3<0、3

5.课堂练习: 课本:P51:1,2。

三、课堂小结:

比较有理数大小法则就是:在数轴上表示得两个数,右边得数总比左边得数大。根据法则先在同一个数轴上表示出同一组数得位置,然后用“<”号连接,这种方法比较直观,但画图表示数较麻烦。另一种方法就是利用数轴上数得位置得出比较大小规律,即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则比较更方便些。

四、课堂作业:课外练习

教学反思:

§1、2、3 相反数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借助数轴识记相反数得定义,理解相反数概念,知道互为相反数得一对数在数轴上位置关系。

2、会求一个有理数得相反数。

数学思考:经历从实际中抽出数学模型,从数形结合两个侧面理解问题,并能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做出大胆猜测。

情感态度: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教学重点:理解相反数得意义,理解相反数得代数意义与几何意义得一致性。

教学难点:多重符号得化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在数轴上分别找出表示各数得点。

6与―6,―与,―1、5与1、5

想一想:在数轴上,表示每对数得点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2.观察数6与―6,―与,―1、5与1、5有何特点?,观察每组数所对应得两个点得位置关系有什么规律?

学生归纳:每组中得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她们所对应得两点分别在原点得两侧,到原点得距离相等。

二、讲授新课:

1.发现、总结相反数得定义:

象这样只有符号不同得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

理解:

代数定义:只有符号不同得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得相反数就是0。

几何定义:在数轴上原点两旁,离开原点距离相等得两个点所表示得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得相反数就是0。

说明:“互为相反数”得含义就是相反数,就是成对出现得,因而不能说“―6就是相反数”。“0得相反数就是0”就是相反数定义得一部分。这就是因为0既不就是正数,也不就是负数,它到原点得距离就就是0,这就是相反数等于它本身得唯一得数。

2.例题;

例1:判断下列说法就是否正确:

①―5就是5得相反数; ( ) ②5就是―5得相反数; ( )

③5与―5互为相反数; ( ) ④―5就是相反数; ( )

⑤正数得相反数就是负数,负数得相反数就是正数。

( ) 例2:(1)分别写出5、―7、―3、+11、2得相反数;

(2)指出―2、4各就是什么数得相反数。

解:(1)5得相反数就是―5。―7得相反数就是7。―得相反数就是。 +11、2得相反数就是―11、2。

我们通常把在一个数前面添上“―”号,表示这个数得相反数。例如―(―4)=4, ―(+5、5)=―5、5,同样,在一个数前面添上“+”号,表示这个数本身。例如 +(―4)=―4,+(+12)=12。

例3:化简下列各数:

(1)―(+10); (2)+(―0、15); (3)+(+3); (4)―(―20)。

解:(1)―(+10)=―10。 (2)+(―0、15)=―0、15。 (3)+(+3)=+3 = 3。

(4)―(―20)=20。

3.课堂练习:

课本P

:1,2,3题。

10

三、课堂小结:

1.只有符号不同得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其中一个就是另一个得相反数,0

得相反数就是0,从数轴上瞧,求一个数得相反数就就是找一个点关于原点得对称点;

2.相反数就是表示具有特定关系(只有符号不同)得两个数,单独一个数

不能被称为相反数,相反数就是成对出现得;

3.正号“+”得功能就是对一个数得符号予以确认;而负号“―”得功就

是对一个数得符号予以改变。

四、课堂作业:

1、课本P

:4题。

14

2、课外作业

教学反思:

§1、2、4 绝对值(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求出一个数得绝对值,能利用数轴及绝对值得知识,比较两个有理数得大小;

过程与方法:经历绝对值概念得形成,初步体会数形结合得思想方法,丰富解决问题得策略;

情感态度:通过创设情境,初步感悟学习绝对值得必要性,促进责任心得形成。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求一个已知数得绝对值及正确理解绝对值得概念。

教学重点:对绝对值得几何意义、代数定义得导出、对“负数得绝对值就是它得相反数”得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在数轴上分别标出–5,3、5,0及它们得相反数所对应得点。

2.在数轴上找出与原点距离等于6得点。

3.相反数就是怎样定义得?

【引导学生从代数与几何两方面得特点出发回答相反数得定义。从几何方面可以说在数轴上原点两旁,离开原点距离相等得两个点所表示得两个数互为相反数;从代数方面说只有符号不同得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那么互为相反数得两个数有什么特征相同呢?由此引入新课,归纳出绝对值得定义。】

二、讲授新课:

1.发现、总结绝对值得定义:

我们把在数轴上表示数a得点与原点得距离叫做数a得绝对值,记作|a|。

例如,在数轴上表示数―6与表示数6得点与原点得距离都就是6,所以―6与6得绝对值都就是6,记作|―6|=|6|=6。同样可知|―4|=4,|+1、7|=1、7。

2.试一试:您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由绝对值得意义,我们可以知道:

(1)|+2|= ,= ,|+8、2|= ; (2)|0|= ;(3)|―3|= ,|―0、2|= ,|―8、2|= 。

概括:通过对具体数得绝对值得讨论,并注意观察在原点右边得点表示得数(正数)得绝对值有什么特点?在原点左边得点表示得数(负数)得绝对值又有什么特点?由学生分类讨论,归纳出数a得绝对值得一般规律:

1、一个正数得绝对值就是它本身;

2、0得绝对值就是0;

3、一个负数得绝对值就是它得相反数。

即:①若a>0,则|a|=a; ②若a<0,则|a|=–a;

③若a=0,则|a|=0; 或写成:。

3.绝对值得非负性:

由绝对值得定义可知:不论有理数a取何值,它得绝对值总就是正数或0(通常也称非负数),绝对值具有非负性,即|a|≥0。

4.例题;

例1:求下列各数得绝对值:,,―4、75,10、5。

解:=;=;|―4、75|=4、75;|10、5|=10、5。

例2: 化简:(1); (2)。

解:(1) ;

(2) 。

例3:计算:(1)|0、32|+|0、3|; (2)|–4、2|–|4、2|; (3)|–|–(–)。

分析:求一个数得绝对值必须先判断这个数就是正数还就是负数,然后由绝对值得性质得到。在(3)中要注意区分绝对值符号与括号得不同含义。

解答:(1)0、62; (2)0; (3)。

5.课堂练习: 课本:P11:1,2、3题。

三、课堂小结:

1.对绝对值概念得理解可以从其几何意义与代数意义两方面考虑,从几何

方面瞧,一个数a得绝对值就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得点与原点得距离,它具有非负性;从代数方面瞧,一个正数得绝对值就是它本身,一个负数得绝对值就是它得相反数,0得绝对值就是0。

2.求一个数得绝对值注意先判断这个数就是正数还就是负数。

四、布置作业

1、P14:3、11、12题

2、课外作业

教学反思:

§1、2、4 绝对值(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绝对值得概念。

2.使学生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得大小。

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注意培养学生得推理论证能

力。

教学重点: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得大小。

教学难点: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异分母负分数得大小。

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绝对值得几何意义与代数意义:

一个数a得绝对值就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得点与原点得距离,正数得绝对值就是它本身,负数得绝对值就是它得相反数,0得绝对值就是0。

2.复习有理数大小比较方法:

在数轴上,右边得数总比左边得数大;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与0,负数小于一切正数与0,0大于一切负数而小于一切正数。

二、讲授新课:

1.发现、总结:

①在数轴上,画出表示―2与―5得点,这两个数中哪个较大?再找几对类似得数试一下,从中您能概括出直接比较两个负数大小得法则吗?

②我们发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得反而小、

这样,比较两个负数得大小,只要比较它们得绝对值得大小就可以了。

2.例如,比较两个负数与得大小:

①先分别求出它们得绝对值:==,==

②比较绝对值得大小:

∵∴

③得出结论:

三.归纳小结:

联系到2、2节得结论,我们可以得到有理数大小比较得一般法则:

(1) 负数小于0,0小于正数,负数小于正数;

(2) 两个正数,应用已有得方法比较;

(3)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得反而小、

1.例题:

例1:比较下列各对数得大小:

①-(-1)与-(+2); ②与0;

③-0、3与; ④与。

解:(1)这就是两个负数比较大小,

∵-(-1)=1, -(+2)=-2, ∴-(-1)> -(+2);。

(2) 化简:―|―2|=―2,因为负数小于0,所以―|―2| < 0。

(3) 这就是两个负数比较大小,

∵|―0、3|=0、3,,且0、3 < , ∴。

(4) 分别化简两数,得:

∵正数大于负数, ∴

【说明:①要求学生严格按此格式书写,训练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②注意符号“∵”、“∴”得写法、读法与用法;

③对于两个负数得大小比较可以不必再借助于数轴而直接进行;

④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时要通分将分母化为相同。】

例2:用“>”连接下列个数:

2、6,―4、5,,0,―2

分析:多个有理数比较大小时,应根据“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与0,负数小于一切正数与0,0大于一切负数而小于一切正数”进行分组比较,即只需正数与正数比,负数与负数比。

解答:2、6>>0>―2>―4、5。

四、课堂练习:

课本:P13:练习比较下列各对数得大小:

五、课堂小结:

①先由学生叙述比较有理数大小得两种方法——利用数轴比较大小;利用绝对值比较大小,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比较两个有理数得大小,实际上就是由符号与绝对值两方面来确定。学习了绝对值以后,就可以不必利用数轴来比较两个有理数得大小了。

②要求学生严格按格式书写,训练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注意符号“∵”、“∴”得写法、读法与用法。

六、课堂作业:

P14:5、6、9、10题。

教学反思:

§1、3、1 有理数得加法(一)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使学生了解有理数加法得意义。

2.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得法则,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法运

算。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能力,在有理数加法法则得教

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得观察、比较、归纳及运算能力。

过程方法1、通过实例经历有理数加法法则得产生过程,使学生理解有理

数加法得意义。

2、在培养学生得观察、归纳、猜测、验证能力得基础上,进

一步发展学生探究思维、创新思维得能力。

情感态度1、在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得过程中,感受学习得成功,增强自

信。

2、通过独立探究、合作交流、自主评价,促进勇于探索,积极合

作与交流等良好得学习态度得形成,促进自主学习与评价能

力得提高。

3、渗透数学审美意识与理论,使学生认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

务于生活,养成正确运用数学得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有理数加法得意义,会根据有理数加法得法则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教学难点:有理数加法中得异号两数如何进行加法运算。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引入本节要研究得问题

问题1:“我从学校出发沿某条路向东走米,再继续向东走米,那么两次我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这里都表示有理数,这显然就是求两数之与得问题,于就是引出要研究得有理数得加法问题.】

二、探索新知,主体探究,导出法则

问题2:既然均就是有理数,它们可能就是正数,也可能就是负数或者零.同学思考一下:得符号可能有几种情况?

活动设计: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几种情况下有理数得加法问题.在研究之前,首先提醒同学注意正确理解“向东走米”得含义.(用课件演示)为了研究得方便起见,用数轴来帮助我们,并设向东为正.

问题3:请您分别把a、b赋予不同情况得有理数,然后进行加法运算,您会有什么样得结论?您能发现有理数得加法法则吗?

学生活动设计:

同桌小组合作,主体探究,自主归纳;学生经过思考,可能会有以下结果(若没有讨论完整教师作适当提示).

情况1.若同为正数:不妨设,用数轴表示如图:(有同学可能会说,这么简单不用数轴也能算出来.这时要告诉它,这里用数轴得目得并不就是要结果,而就是要体会过程,以便在其她得情况下为用数轴解决问题)显然一共走了35米,写出算式就就是:

(+20)+(+15)=+35

(学生画数轴)这时问

15米,我实际向东走了-35米.即:

情况3.若一正一负:不妨设、请同学们用数轴表示出来,并解说这时问题得实际意义.(如图)(实际意义就就是我向东走了20米以后,接着我又向西走了15米.我实际就是向东走了5米)即:

情况 4.若呢?这时问题得实际意义就是什么?怎样用数轴来表示?(同学

操作)结果:

情况5.若时,这时问题得实际意义就是什么?

结果:

情况6.若时,这时问题得实际意义又就是什么?

结果:

情况7.若时,这时问题得实际意义就是什么?

结果:

情况8.若时,这时问题得实际意义就是什么?

结果:

综合以上几种情况,得到8个式子,我们将这8个式子分成同号、异号、有零得三种情况统计如下:

(1)同号得情况:;

.

(2)异号得情况:;

;

;

.

(3)有零得情况:;

.

同学归纳有理数得加法法则,若归纳不完整,则有其她同学进行补充,直到法

1、计算:(先口述运用法则得过程,然后说出计算结果)从计算得过程瞧,您有什么发现?

(1);(2); (3);(4);

(5); (6); (7); (8).

归纳:进行加法运算时首先判断关系、其次确定符号、最后计算绝对值.

四:问题4:计算下列各题:

(1) ; (2); (3);

(4); (5).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得学习,您有哪些收获,学生自己总结。

六:布置作业:

P24:1、2题。

教学反思:

§1、3、1 有理数得加法(二)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让学生自主探究有理数加法得运算,理解加法运算律对于有理数得加法运算同样适用。

2.让学生能自觉恰当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感受

运算律能使运算简化得作用,并能应用加法运算律解决实际

问题。

3.熟练掌握多个有理数加法得运算

过程方法: 1.经历有理数加法运算律得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得思考、探究、归纳得能力。

2.使学生逐渐养成“算必讲理”得习惯,培养学生运算思维得准

确性。

情感态度:学生体验到通过数学活动,从师生之间得沟通、交流及自我探究中获得数学知识与能力快乐.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有理数中得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能灵活、合理运用。

教学难点

能合理、自觉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叙述有理数得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得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与为0;

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得数得符号,并用较大得绝对值减去较小得绝对值.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2.在小学,数得加法有哪些运算律?

二、解决问题发现规律:

1、计算并比较

①(-8)+(-9), (-9)+(-8)

②4+(-7), (-7)+4

③[2+(-3)]+(-8), 2+[(-3)+(-8)]

④[10+(-10)]+(-5), 10+[(-10)+(-5)]

通过计算您发现了什么?在有理数得运算中小学学过得加法得交换律,结合律还成立吗?

①有理数得加法交换律就是: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得位置,与不变.

即加法交换律 .

②有理数得加法结合律就是: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与不变、即加法结合律 .

③交换律与结合律可以推出:三个以上有理数相加,可以任意交换加数得位置,也可先把其中得几个数相加,无论各数相加得先后次序如何,其与不变。

例2、(1) 16+(-45)+ 24 +(-32)

(2)(-2、8)+3+1+(-3)+2、8+(-4)

(3)

观察各小题数字特点,如何应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呢?

学生思考、讨论、并要求学生讲出每一步运算得依据、

解:(1)16+(-45)+24+(-32)

=(16+24)+[(-45)+(-32)](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

=40+(-77)(同号两数相加法则)

=-37.(异号两数相加法则)

(2)(-2、8)+3+1+(-3)+2、8+(-4)

=[(-2、8)+ 2、8 ]+[3+(-3)]+1+(-4)(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

=0+0+1+(-4)(互为相反数得两数相加为零)

=-3(异号两数相加法则)

(3)

总结:对于三个以上有理数相加,按下列过程计算比较简便:

(1)凑零凑整:互为相反数得两个数结合先加;与为整数得加数结合先加;

(2)同号集中:按加数得正负分成两类分别结合相加,再求与;

(3)同分母结合:把分母相同或容易通分得结合起来;

(4)带分数拆开:计算含带分数得加法时,可将带分数得整数部分与分数部分拆开,分别结合相加。注意带分数拆开后得两部分要保持原来分数得符号。 例3、 P 20运用题

三、课堂练习

1、绝对值小于5得所有整数得与等于 ;绝对值不大于10得整数有_____个,这些整数得与为_____、绝对值不大于100得整数有_____个,这些整数得与为_____、有理数中最小得正整数与最大负整数得与就是_____、

2、小于2003且大于-2002所有整数得与就是( )、

(A)2002 (B)1 (C)0 (D)-2002

(加法交换律)

(同分母分数相加法则) (加法结合律)

3、如果a+b+c<0,那么( )、

(A) 三个数中最少有两个负数

(B)三个数中有且只有一个负数

(C)三个数中最少有一个负数

(D)三个数中两个就是正数或者两个就是负数

4、计算:(1)(+14)+(-4)+(-1)+(+16)+(-5)

(2)(-18.65)+(-7.25)+18.75+7.25

(3)(-2.25)+(-)+(-)+0.125

(4)(-3.5)+[3+(-1.5)]

(5)(-2004)+(+29)+2004

(6)(+66)+(―12)+(+11、3)+(―7、4)+(+8、1)+(―2、5)

(7)(+3)+(―2)+(―3)+(―1)+(+5)+(+5)

(8)(+6)+(+)+(―6、25)+(+)+(―)+(―)

(9)(-1)+2+(-3)+4+…+(-99)+100

(10)2+(-4)+6+(-8)+…+18+(-20)

5、有一批货物标准质量为每袋100克,现抽取10袋样品进行检测,其结果就是99,102,101,101,98,99,100,97,99,103、求这10袋货物得总质量就是多少?(用两种方法计算)

四、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计算下列各式.

(1);(2);

(3);

(4)1+(-2)+3+(-4)+……+2005+(-2006).

2.一只乌龟沿南北方向得河岸来回爬行,假定向北爬行得路程记为正数,向南爬行得路程记为负数,它爬行得过程记录如下(单位m):-8,7,-3,9,-

6,-4,10、

(1) 乌龟最后距离出发点多远,在出发点得南边还就是北边;

(2) 求乌龟在整个过程中一共爬行了多远得距离.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课外练习

教学反思:

§1、3、2有理数得减法(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有理数得减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得减法运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得数学能力及初步掌握数学学习转化得数学思想、

情感目标:过积极参与探索有理数得减法法则及其应用得数学活动,体会相应得数学思想、数学与现实生活得紧密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提

高学生得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有理数得减法得运算法则,以及法则得应用、

教学难点:在实际生活中,正、负关系得确定以及原有知识得掌握、

人教版初一第一章有理数教案

“ “ 第一章 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相反意义的量: 在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量(事情): 例 1:汽车向东行驶 3 千米和向西行驶 2 千米。 例 2:温度是零上 10℃和零下 5℃。 例 3:收入 500 元和支出 237 元。 例 4:水位升高 1.2 米和下降 0.7 米。 2.正负数的涵义: 正数——大于 0 的数 负数——正数前面加“-”号的数(小于 0 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说明:①负数前面的“-”号的读法,“-5”应读作“负 5”; ②正数前面有时也可加上“+”(正)号,如将“5”写成“+5”; ③“0”是第一个自然数,可看作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 0”的内涵很丰富,它不 仅仅表示没有,在实际意义中,“0”是用来表示基准的数。 3.巩固练习: ①―10 表示支出 10 元,那么+50 表示 ;如果零上 5 度记作 5°C ,那么零下 2 度记作 ;如果上升 10m 记作 10m ,那么―3m 表示 ;太平洋中的马里亚 纳海沟深达 11034 米,可记作海拔 米(即低于海平面 11034 米)。比海平面高 50m 的地方,它的高度记作海拨 ;比海平面低 30m 的地方,它的高度记作海拨 ; 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数都带有“+”号 B .不带“+”号的数都是 负数 C .小学数学中学过的数都可以看作是正数 D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 数 ③数学测验班平均分 80 分,小华 85 分,高出平均分 5 分记作+5,小松 78 分,记作 。 ④某物体向右运动为正,那么―2m 表示 ,0 表示 。 ⑤一种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纸上是 10±0.05(单位 mm ),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 10mm ,加工要求最大不超过标准尺寸 ,最小不超过标准尺寸 。 4.课后思考练习 1.-a 一定是负数吗? 2.在月球表面, 白天”的温度可达 127°C , 太阳落下后的“月夜”气温竟下降到-183° C ,请问在月球上温差是多少度? 1.2 数轴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教案 112

1.3 绝对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绝对值的概念及表示法。 (2)理解数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能力目标:(1)掌握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及有关的简单计算, (2)掌握绝对值等于某一正数的有理数的求法,探索绝对值的简单应用。 ?情感目标:让学生经历绝对值的产生过程,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绝对值的概念和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难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教学手段】多媒体(powerpoint)教学与板书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我们已经知道有理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用正、负数可以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而数轴使我们直观的感受到有理数中正、负数的区别和数在数轴上相应的位置。 乘城市中的出租车去逛商店是我们经常经历的事,其中的数量关系与我们所学的有理数、数轴有密切联系。例如有2位同学在书店购买书籍后回家,一位同学乘上甲出租车向东行驶10 Km 到达A 处,另一位同学乘上乙出租车向西行驶10 Km 到达B 处。 二、合作学习 把全班同学分4---5组分组讨论完成下面的三个问题 1:描述 请大家用数轴来表示这一过程(记向东行驶的里程数为正) 2:思考 两位同学付费额度是否一样?为什么? 3:结论 付费额度与行驶方向有没有关系? 然后请各组代表总结发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给予高度的评价) 这两位同学由于乘车离开书店的距离一样,所以付费额度也是一样的,与行驶方向无关。说明在数轴上的A(+10)、B(-10)两点到原点(书店)的距离是一样的,都是10。同样数轴上+5和-5两点到原点的距离也是一样的。 我们把一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注意是离开原点的距离) 如数轴上表示-5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5,所以-5的绝对值是5,记作55=- ;+5的绝对值也是5,记作55=+ 。其实际意义是:数轴上+5这个点到原点的距离为5。(强调绝对值符号的书写格式) 三、课内练习 1、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 -1.6 5 8 0 -10 +10 同时说出它们的几何意义。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01 教学目标 1.掌握正、负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2.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含义. 02 预习反馈 阅读教材P2~4,完成下列内容. 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在正数前加上符号“-”(负)的数叫做负数. 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把0以外的数分为正数和负数,它们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4.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7,-9.24,-301,31.25,0. 解:正数:7,31.25;负数:-9.24,-301. 5.在知识竞赛中,如果用+10表示加10分,那么扣20分怎样表示? 解:扣20分表示为-20. 6.在某次乒乓球质量检测中,一只乒乓球超出标准质量0.02克记作+0.02克,那么-0.03克表示什么? 解:-0.03克表示低于标准质量0.03克. 03 名校讲坛 例1 (教材P4练习T1变式)读下列各数,并指出其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2,+313,0,45,204,-0.02,+3.65,-53 7. 解:正数:+313,4 5,204,+3.65; 负数:-2,-0.02,-53 7 . 【点拨】 熟悉正负数的定义,零的认识. 【跟踪训练1】 读出下列各数,并指出其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2,0.6,+6,0,-3.141 5,200,-754 200. 解:正数:0.6,+6,200;负数:-2,-3.141 5,-754 200. 例2 (教材P3例题)(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 kg ,小华体重减少1 kg ,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2)某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 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 法国减少2.4%,英国减少3.5%, 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长7.5%. 写出这些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解:(1)这个月小明体重增长2 kg ,小华体重增长-1 kg ,小强体重增长0 kg. (2)六个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是: 美国 -6.4%, 德国 1.3%, 法国 -2.4%, 英国 -3.5%, 意大利 0.2%, 中国 7.5%. 【跟踪训练2】 (《名校课堂》1.1习题)说明下列语句的实际意义: (1)水位上升了-20米; (2)收入-2 000元. 解:(1)水位下降了20米.

苏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2章有理数复习课教案

有理数复习课 教学目标: 1、复习整理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和有理数运算法则,运算律以及近似计算等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重点:有理数概念和有理数运算 难点:对有理数运算法则和理解 【要点梳理】 要点一、有理数与无理数 1.有理数的分类: (1)按定义分类: (2)按性质分类: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数整数有理数 ???????????????负分数负整数正分数正整数 有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点诠释:(1)用正数、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有理数“0”的作用: 2.无理数: 叫做无理数.

要点诠释:(1)无理数的特征:无理数的小数部分位数无限.无理数的小数部分不循环,不能表示成分数的形式. (2)目前常见的无理数有两种形式:①含π类.②看似循环而实质不循环的数,如:1.313113111……(相邻两个3之间1的个数逐渐增加). 3.数轴:规定了、和的直线叫数轴.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表示,但并不是所有的点都表示有理数.数轴上的原点表示数________,原点左边的数表示_____,原点及原点右边的数表示. 4.相反数:数a的相反数是.数a的倒数是.的相反数大于它本身,的相反数小于它本身,的相反数等于它本身.的倒数等于它本身. 5.绝对值: 一个数a的绝对值是指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距离,记作. ①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即:如果a>0,则|a|= ; ②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如果a<0,则|a|= ; ③0的绝对值是.如果a=0,则|a|= . 反之:若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则这个数是;若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相反数,则这个数是;即若|a|=a,则a 0;若|a|=-a,则a 0. 6.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⑴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 ⑵正数都0,负数都0,正数一切负数; ⑶两个负数比较大小,.

(完整)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全章教案

6.1.1平方根(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求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会用符号表示; 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总结出算术平方根的概念,通过计算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真正掌握算术平方根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算术平方根,认识数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为学生以后学习无理数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教学难点:算术平方根的求法。 一、情境引入: 问题:学校要举行美术作品比赛,小欧很高兴,他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25dm 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得意的作品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 二、探索归纳: 1.探索: 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即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边长的平方等于面积,求出正方形画布的边长为dm 5。 接下来教师可以再深入地引导此问题: 如果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9、16、36、25 4,那么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多少呢?学生会求出边长分别是1、3、4、6、5 2,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性地提问:上面的问题它们有共同点吗?它们的本质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学生可能总结不出来,教师需加以引导。上面的问题,实际上是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求这个正数的问题。 2.归纳: ⑴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a 那么这个正数x 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⑵算术平方根的表示方法:a 的算术平方根记为a ,读作“根号a ”或“二次很号a ”,a 叫做被开方数。 三、应用: 例1、 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⑴100 ⑵6449 ⑶9 71 ⑷0001.0 ⑸0 注:①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题,明确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 ②求带分数的算术平方根,需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根据定义去求解;③0的算术平方根是0。由此例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 你能求出-1,-36,-100的算术平方根吗?任意一个负数有算术平方根吗?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一章有理数教案

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2课时) 第1课时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了解正数和负数的产生;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理解正负数表示的量的意义;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重点 正、负数的意义. 难点 1.负数的意义.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一、新课导入 活动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投影展示教材第2页图片,让学生体验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离不开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和感想. 二、推进新课 活动2:体验负数的引入的必要性 教师出示温度计: 安排三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研究手中的温度计上刻度的确切含义,一名同学手持温度计,一名同学说出其中三个刻度,一名同学在黑板上速记. 教师根据活动情况,如果学生不能引入符号表示,教师也可参与活动,逐步引入负数.强调: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活动3:分组活动,感受正负数的意义 各组派一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按老师的指令表演,看哪一组获胜. 1.老师说出指令:向前2步,向后3步,向前-2步,向后-3步,学生按老师的指令表演. 2.各小组互相监督,派一名同学汇报完成的情况. 活动4:深入理解正负数的意义,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投影展示问题,讲解课本例题. 例: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千克,小华体重减少1千克,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2.某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一年的变化情况是: 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 法国减少2.4%,英国减少3.5%, 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长7.5%. 写出这些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学生讨论后解决. 活动5:练习与小结 练习:教材第3页练习. 小结: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说一说吗? 活动6:作业 习题1.1第4,5,6,8题 本课是有理数的第一课时,引入负数是数的范围的一次重要扩充,学生头脑中关于数的结构要做重大调整(其实是一次知识的顺应过程),而负数相对于以前的数,对学生来说显得更抽象,因此,这个概念并不是一下就能建立的.为了接受这个新的数,就必须对原有的数的结构进行整理。负数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原有的数不够用了(不能正确简洁地表示数量),书本的例子或图片中出现的负数就是让学生去感受和体验这一点. 第2课时正数、负数以及0的意义 进一步理解正、负数及0的意义,熟练掌握正负数的表示方法,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 进一步理解正、负数及0表示的量的意义. 难点 理解负数及0表示的量的意义.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有理数》教案4

课题有理数的减法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在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2.初步掌握并运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及运算的能力; 3.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转化思想. 【学习重点】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 【学习难点】 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减法运算的意义,并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行为提示:创设问题,情境导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可设成抢答题型) 行为提示:让学生阅读教材,尝试完成“自学互研”的所有内容,并适时给学生提供帮助,率先做完的小组内互查,大部分学生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 学法指导:通过对算式的计算,由特例归纳出一般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体会转化和化归思想. 行为提示:小数减大数的差一定是负数.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回顾:(1)-7+__12__=5;(2)__15__+(-3)=12;(3)(-72)+__42__=-30. 2.(1)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约是8844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约为-155米,两处的高度相差多少呢? (2)北京市某天的气温是-3℃~3℃,这天的温差是多少呢? 解:根据所学知识列式为:(1)__8844-(-155)__;(2)__3-(-3)__.这两个算式我们能算出来吗?可以试一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知识模块一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阅读教材P35~P36,完成下面的内容. 刚才我们通过题意列出了两个减法算式:8844-(-155) 、3-(-3),通过观察发现: 8844-(-155)=8999,3-(-3)=6,你还有其他方法来解决这两个问题吗? 对3-(-3)来说,欲求一个数x,使x与-3的和等于3,即x+(-3)=3,我们可以发现,6与-3的和为3,于是有3-(-3)=6.我们熟悉3+(+3)=6,比较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教案

七年级第二章第一节有理数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理解正负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重点) 2.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有理数的分类及其分类的标准.(难点) 3.培养学生树立分类讨论的思想. 教法和学法指导:本节应用“启迪诱导—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 到引导释疑的作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形成结论,并让学生在应用中体会所得知识,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前准备:准备课件,学生课前进行相关预习工作.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大家知道,数学与数是分不开的,它是一门研究数的学问.现在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小学里已经学过哪些类型的数? 学生答后,教师指出:小学里学过的数可以分为三类:整数、分数和零(小数包括在分数之中),它们都是由于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为了表示一个人、两只手、……,我们用到整数1,2,…… 为了表示“没有东西”、“没有羊”、……,我们要用到0. 瓦罐没有东西了——有了0 二人分一只西瓜,用数如何表示 半只西瓜——有了分数 货币购物,用数如何表示10元5角3分——有了小数 用小学学过的数能表示下列数吗?

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许多量不能用上述所说的整数,零或分数、小数表示. 例如,加1分和扣1分,如果只用小学学过的数,都记作1分,就不能把它们区别清楚.它们是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 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相反意义的量还有很多. 例如,珠穆朗玛峰高于海平面8848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高于”和“低于”其意义是相反的. 活动的实际效果:本环节利用问题情境的设置,紧紧扣住了学生的心弦,学生带着需要解决的问题来进行学习,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有效的提高了知识的可接受程度. 同学们能举例子吗? 活动的实际效果: 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找带有“-”号的数,他们很感兴趣,积极发言,当他们举出一些例子以后就会发现:零上为正的话,零下就为负;盈利为正,亏损就为负;海平面以上为正,海平面以下就为负,从而意识到“正”“负”是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这样学生认识到可以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怎样区别相反意义的量才好呢? 二.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1. 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根据课本第23页计算某班两个代表队举行知识竞赛得分情况,创设一个便于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的求知情境,然后进行小组合作讨论. 活动的实际效果: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老师进行监控指导,确保每个小组讨论的质量并沿着正确的思考方向发展.每个小组的同学都能积极说出自己的想法,组内语言表达好的同学给语言表达稍差的同学作了良好的示范,这样起到了组内帮助的作用, 各个小组的学生发表零上5oC 零下5o C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全章教学设计

第一章有理数 镇中教案 1.1.1正数和负数(1) [学习目标] 1、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2、会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理解数0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一)讲述: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章有理数.1.1.1正数和负数(教师板书) 二、出示目标 (一)过渡语: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呢?请看投影 (二)屏幕显示 学习目标 1、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2、会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理解数0的意义 三、自学指导 (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呢?请同学们按照指导认真自学。(二)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P1-3练习前面) ①理解正数的概念,会仿照正数的概念,解释负数的含义; ②理解正数、负数和0表示的实际含义,注意黄色书签的内容; ③回答P3“思考”中的问题。如有疑部问,可以小声请教同桌或举手问老师。6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做出检测题。 四、先学 (一)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二)检测

1、过渡语:同学们,看完的请举手。懂了的请举手。好下面就比一比,看谁能正确做出检测题。 2、检测题P3:1、2、 3、4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改集错误解进行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更正: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这四名同学的板演,发现错解的请举手(指名更正) (二)讨论: 评第1题:(教师要强调解题格式) ①正数找的对吗?为什么对? 师引导生回答:比0大的数是正数(师板书)(如对,教师打√) ②你还举一些正数的例子吗? ③负数找的对吗?为什么? 师引导生回答:在正数前加“一”的数是负数 ④你能仿照正数的定义来说说负数的吗?师引导生回答:比0小的数是负数。 (师板书) (如对,教师打√) 评2、3、4题 答案正确吗?为什么? 师引导生回答: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负数的分界线。(师板书)强调“0”的意义不仅是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温度读报00C(表示标准),山脚的高度0米等(表示起点)。 (三)归纳:我们已经学习了正数、负数,你能说一说今天的收获吗?(指名说)六、当堂训练 (一)讲述: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好,要注意解题格式,书写工整。 (二)出示作业题: 必做题P5 第1题2题 选做题P5第3题、第6题

七年级数学《第一章有理数》复习教案(1)人教新课标版

第一章有理数复习(1) 第一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复习有理数的意义及其有关概念。其内容包括正负数、有理数、数轴、有理数大小的比较、相反数与绝对值等。通过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有理数这一章的有关基本概念;2.使学生提高辨别概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数轴来认识、理解有理数的有关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鼓励学生自己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并与同伴交流在本单元学习中的收获和不 足,培养他们的反思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掌握有理数的有关概念 四、复习提问: 1、什么叫数轴?画出一个数轴来。 2、什么是有理数?有理数集包括哪些数?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有什么关系? 答: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有理数的分类:整数、分数统称有理数;整数又包括正整数、零、负整数,分数又包括正分数与负分数。 每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唯一确定的点来表示。但反过来以后可以看到,数轴上任一点并不一定表示有理数。表示正有理数的点在原点的右边,表示零的点是原点,表示负有理数的点在原点的左边。 3、观察数轴分别说出A,B,C,D,E,F各点表示的数是什么? 4、点A与F,点B与E所表示的数分别存在什么关系?(互为相反数)互为相反数 的几何意义?(互为相反数就是在原点两侧且到原点等距的两点所表示的 数。)相反数的性质?(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a的相反数为- a;) 各点所表示的数的绝对值是多少?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 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绝对值的代数意义?(a=a(a>0a=0(a=0a=-a (a<0)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教案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一、有理数 知识点一: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用正数和负数表示,负数的来源) 如“零上”和“零下”、“收入”和“支出”、“增加”和“减少”、“升高”和“降低”。 由具有相反意义的词表示的两个量,就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我们可以把其中一个量规定为正的,用正“+” 数表示,而把与这个量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用负“-”数表示。 如:零上20°C 记作+20°C ,零下17°C 就记作 -17°C 如果用+5圈表示沿逆时针方向转了5圈,那么沿顺时针方向转了12圈记作-12圈 因为是量,表示时需要带着单位名称,如圈、元。 知识点二: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正数:像1、2.5、14 3、23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为了突出数的符号,可以在正数前加“+” 号。如:+3、+5.6 ,有时也可省略“+”号 如:1、2.5、14 3 负数:像-5、-10、-2.3等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叫做负数,负数前面的“-”号不能省略。由此看出,比0小的是负数,负数比0小。 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正数比0大,负数比0小。 复习小学内容: 质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时,这个数是质数也称为素数。 如2、3、5、7、11、13、17、19等 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外还有其他的因数,这个数就是合数。 如4、6、8、9、10、12、14、15等 质数和合数都是指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中的数,所以,0和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除了2 其余的质数都是奇数 再复习一下奇数和偶数 偶数:整数中能够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奇数:整数中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知识点三:有理数 有理数概念: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整数:正整数、零、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也是分数 。 0.5=21 ;0.875=8 7 。。。这些都是有限小数,化成了分数。0..3=31 ;0..12.3=999123 ;0.1.2.3=99991123-- ;0.12.3=99 99912123-- 上述都是无限循环的小数,也化成了分数。 小学学过的圆周率π,其值是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502884197169399375…它是无限不循环的小数,它不是有理数,是八上实数中我们学到的无理数

最新沪科版初一上册数学第一章 有理数 全单元教案设计

1.1 正数和负数 第1课时 正数和负数 教学目标 1.了解正数和负数的产生过程以及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重点) 3.能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难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今年年初,一股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我国,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超过10℃,南方有的地区的温度达到-1℃,北方有的地区甚至达-25℃,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这里出现了一种新数——负数,负数有什么特点?你知道它们表示的实际意义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下列各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1,2.5,+43,0,-3.14,120,-1.732,-2 7中,正数是______________;负数是______________. 解析:区分正数和负数要严格按照正、负数的概念,注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有-1,-3.14,-1.732,-27;正数有2.5,+43,12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故答案为2.5,+4 3,120; -1,-3.14,-1.732,-2 7 . 方法总结:对于正数和负数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带“+”号的数是正数,带“-”号的数是负数,

要看其本质是正数还是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探究点二: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类型一】 学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果温泉河的水位升高0.8m 时水位变化记作+0.8m ,那么水位下降0.5m 时水位变化记作 ( ) A .0m B .0.5m C .-0.8m D .-0.5m 解析:由水位升高0.8m 时水位变化记作+0.8m ,根据相反意义的量的含义,则水位下降0.5m 时水位变化就记作-0.5m ,故选D. 方法总结: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时,要抓住基准,比基准量多多少记为“+”的多少,少多少记为“-”的多少. 【类型二】 用正、负数表示误差范围 某饮料公司的一种瓶装饮料外包装上有“500±30(mL)”字样,请问“500±30(mL)”是什么 含义?质检局对该产品抽查5瓶,容量分别为503mL ,511mL ,489mL ,473mL ,527mL ,问抽查产品的容量是否合格? 解析:+30mL 表示比标准容量多30mL ,-30mL 表示比标准容量少30mL ,则合格范围是指容量在470~530(mL)之间. 解:“500±30(mL)”是指500mL 为标准容量,470~530(mL)为合格范围,因此503mL ,511mL ,489mL ,473mL ,527mL 在合格范围内,抽查产品的容量是合格的. 方法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理解“500±30(mL)”的含义,即500是标准,“+”表示比标准多,“-”表示比标准少. 三、板书设计 正数和负数?????正、负数的定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教学设计

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教学目标: 1、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 2、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正、负数的概念 重点:负数的概念、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1:为了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产生了1,2,3,4……这些数,我们把它们叫做什么数? 学生:自然数 问题2:为了表示“没有”,我们又引入了一个什么数? 学生:0(0也是自然数) 问题3:当测量和计算的结果不是整数时,又引进了什么数? 学生:分数(小数) 问题4:某市某一天的最高温度是零上5℃,最低温度是零下5℃,要表示这两个温度,都记作5℃,我们就不能把它们区别清楚,那么应该要怎么表示呢? 要清楚的表示这两个量,我们以前的数就不够用了。为了表示这些量,我们需要引入一种新数,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正数和负数。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相反意义的量 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量:①气温有零上7℃和零下7℃;②汽车向东行驶2.5千米和向西行驶1.5千米;③收入200元和支出100元;④高于海平面8844m和低于海平面150m。 学生讨论:上面例子出现的各对量,虽然内容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这个共同点是什么? 教师归纳: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零上和零下、向东和向西、收入和支出、高于和低于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相反意义的量”应该包括两方面:一是意义相反;二是在具有相反意义的基础上要有量值。 2、正数和负数 教师:如何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我们现在来解决问题4提出的问题。 结论:零下5℃用-5℃来表示,零上5℃用5℃来表示。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1有理数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1 有理数 1.进一步认识负数,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理解有理数的概念,会辨别一个数是否为有理数. 3.能够对有理数进行简单的分类. 重点 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了解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 难点 明确有理数的分类标准,区分有理数. 一、复习导入 问题1: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用负数表示的量,你能说出一些例子吗? 问题2:有了负数,数的运算与过去相比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交流讨论后举手回答. 二、探究新知 1.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课件出示问题: 如何用数学语言来表示下列数据: (1)零上3 ℃和零下12 ℃; (2)收入800元和支出500元; (3)增加5 kg 和减少2 kg ; (4)水位升高0.5 m 和降低1.3 m .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问题.老师判断对错,并进一步讲解: 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用正数表示.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用负数表示. 2.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 课件出示填空题: (1)像5,1.2,12 ,…这样的数叫做________,它们都比________大; (2)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叫做________,如-10,-3等,它们都比________小; (3)0既不是________,也不是________.0是________和________的分界点,0是________数,也是________数,也是________数. 学生举手回答,教师点评,并进一步讲解: 理解正数和负数时需要注意的问题:①对于正数和负数的意义,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带“+”号的数是正数,带“-”号的数是负数;②负数是在正数前面加上一个“-”号,如-5,-(+7)等都是负数,负数中的“-”号不能省略,如-5省略“-”号就是5,变成正数了;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师:试将以前学过的所有的数进行分类,并与同桌进行交流.

有理数全章复习教案

“有理数”的复习 一、知识目标: 1、理解五个重要概念: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倒数。 2、掌握四条法则: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则。 二、水平目标: 1、会使用三条运算律实行有理数的简便运算。 2、初步领会有理数的两种方法(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的作用。 3、进一步体验有理数的一个规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规定)。 三、重、难点 重点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能熟练地使用它解决简单的应用题。 难点是绝对值的应用。 (一)概念的系统化 1、负数的概念:(因为受小学算术数的影响,容易遗漏负数,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若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5,则这个数是5 。() 若一个数的倒数等于它的本身,则这个数是1。() 若一个数的平方等于4,则这个数是2 。() 若一个的立方等于它的本身,则这个数是0 或1 。() 2、数“0”的性质:因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填空: 相反数是它本身的数是__。 绝对值是它本身的数是__。 正整数次幂是它本身的数是__。 不为0 的任何有理数的0次幂是__。 0与任何有理数相乘都得__。 3、运算律的应用:准确使用运算律能够使有理数计算简便。一般原则: (1)把正、负数结合在一起; (2)把互为相反数结合在一起; (3)把同分母分数结合在一起; (4)把能凑整、凑0 的两个数结合在一起。 4、最容易出错的两个重要性质:绝对值和平方,典型题分析: (1)有理数的绝对值总是什么数?____________ (2)有理数的平方总是什么数?____________ (3)若(a-1)2+(b+2)2=0,则a=______,b=______。 (4)若| a-b |+| b-3 | =0,则____________。 (5 ) | 3 - π | + | 4 –π | 的计算结果是____________。 (6 )已知:| x | =3, | y | = 2, 且x y < 0, 则x + y =____________。 ( 7 ) 化简a + | a + b | - | b – a | =___________。 (8 )如果| x – 3 | = 0 ,那么x =__________ 四、典型示例,科学归纳.

最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教案(全章)

第一章:有理数 一、有理数的概念: 1.概念: 和 统称为有理数。 例①把下面有理数填在相应的集合里: 15,-83 ,0,-3.14,-30,-128,+20,522,0.28,+3 4 (1)非负数集合:{ ...}; (2)负数集合:{ ...}; (3)正整数集合:{ ...}; (4)正数集合:{ ...}; (5)非正数集合:{ ...}; (6)负分数集合:{ ...}; *课堂小结: 1. 正、负整数: 的整数是正整数,反之小于零的整数是 。 2. 非正、负数: 且等于0的数(零和正数)是非负数;反之小于且等于0的数(零和负数)是 。 3.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例②请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2,-20%,-0.13,-743,10,4 1,21,6.2,4.7,0,-8 1. 正数有:( )。 2. 非负数有:( )。 3. 正分数有:( )。

4. 整数有:( )。 二、数轴 1. 概念:在数学中,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2. 三要素: 、 、 。 例①:比较下列每组数的大小 (1)-(+3)与0 (2)-54与-|-4 3|; (3)-π与-|-3.14| 例②:(1)已知|a|=5,|b|=3,且a >0,b >0,求a+b 的值; (2)已知|a-2|+|b-3|+|c-4|=0,求a+b+c 的值。 例③:有理数a 、b 、c 、d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1所示,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图1 A.a+b<0 B.c+d>0 C.|a+c|=a+c D.|b+d|=b+d 例④:如下图,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如果点A ,B 表示的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点A 表示的数是( ) A .-4 B .-2 C .0 D .4

第二章有理数2数轴教案

第二章 有理数 §2.2 数轴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会正确画出数轴,初步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 2、能将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教学分析: 重点:正确画出数轴,加深对数轴概念的理解。 难点:应理清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 教学过程: 一、知识导向: 本节课通过对生活中温度计的认识,引出数轴,对照有理数中新增加的负数,联系生活经验,讲解数轴的概念及画法,注重有理数与数轴的对应关系。 二、新课拆析: 1、从两个角度引出数轴: 其一,在小学学习数学时,就能用直线上依次排列的点来表示自然数; 其二,温度计上有刻度,可能读出温度的度数,并且区分出是零上还是零下。 2、数轴概念及画法: 第一步:画一条直线(通常画成水平位置); 第二步:在这条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用这点表示0; 第三步: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画上箭头,而相反方向为负方向; 第四步:选取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 次标上1、2、3、…;从原点向左,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标上-1、-2、-3、…。 概括:像这样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4 -3 -2 -1 0 1 2 3 4 3、正确在数轴上表示任何有理数: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有理数,可以先由这个数的符号确定它在数轴上原点的哪一边(正数在原点的右边,负数在原点的左边),再在相应的方向上确定它与原点相距几个单位长度,然后画上点。 学生一般容易掌握整数在数轴上的表示,要联系分数和小数的意义,启发学生发现和掌握分数与小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 【例1】选择题: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 D.②③

初一数学第一章教案

初一数学第一章教案 【篇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有理数全章教 案[1]】 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 和负数;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教法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 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去观察、交流、归纳.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通 过本节课的教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实际需要产生正数与负数. 教学难点:正确了解负数,能准确地举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典型例.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二)、试一试 章前图中表示温度、净胜球、加工允许误差时,用到了-3,3,2,-2,0,+0.5,-0.5等等. 请同学们那些数是以前没有学过的数,有–3,-2,-0.5.实际意义是 零下3度,净输2球,小于尺寸0.5mm. (三)、探索 新数–3,-2,-0.5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 1正数:以前学过的大于0的数(像1、2.5、3 、48等的数叫正数)3 1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像-1、-2.5,-,-48的数叫 负数,3 1读作负1、负2.5、负、负48.) 3

有时正数前面也可以加上正号“+”,正号“+”可以省略,但负号“-”一 定不可以省略.一个数前面的“+” “-”叫它的符号(性质符号). 强调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中性数. 师:(以温度计为例)温度计中的0不是表示没有温度,它通常表 示水结成冰时的温度,是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点,因此得出: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课堂练习:读出下列各数,并指出其中那 些是正数,那些是负数. -1,2.5,+42,0,-3.14,120,-1.732,-. 37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表示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利用正数和 负数可以表示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例如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 为0,高于海平面的海拔高度用正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海拔高度用 负数表示,吐鲁番盆地最低处低于海平面155米,世界最高峰珠穆 朗玛高出海平面8844米,我们可以用正负数的来表示.珠穆朗玛峰 的海拔高度为8844m,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为-155m. 课堂练习:课本p3练习 (四)、归纳小结 1、什么是正数和负数 2、怎样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五)课内外作业 课本p5:1,2,4,5 1.1正数和负数(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了解正负数的概念的基础上,使学生灵活运用正负数的来表示相 反意义量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正负数的来表示相反意义量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 概括的思维能力.教法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 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去归纳怎样用正负数来表示相反意义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学 会交流教学重点:灵活掌握正负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正负数的来表示相反意义量.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最新部编版人教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1章(有理数)全章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精品优秀打印版教案

最新精品 最新部编版人教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有理数》 优 秀 教 学 设 计 (全章完整版含教学反思)

前言: 该教学设计(教案)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精心编辑而成。实用性强。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教案)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 (最新精品教学设计) 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2课时) 第1课时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了解正数和负数的产生;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理解正负数表示的量的意义;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重点 正、负数的意义. 难点 1.负数的意义.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一、新课导入 活动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投影展示教材第2页图片,让学生体验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离不开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和感想. 二、推进新课 活动2:体验负数的引入的必要性 教师出示温度计: 安排三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研究手中的温度计上刻度的确切含义,一名同学手持温度计,一名同学说出其中三个刻度,一名同学在黑板上速记. 教师根据活动情况,如果学生不能引入符号表示,教师也可参与活动,逐步引入负数.强调: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活动3:分组活动,感受正负数的意义 各组派一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按老师的指令表演,看哪一组获胜. 1.老师说出指令:向前2步,向后3步,向前-2步,向后-3步,学生按老师的指令表演. 2.各小组互相监督,派一名同学汇报完成的情况. 活动4:深入理解正负数的意义,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投影展示问题,讲解课本例题. 例: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千克,小华体重减少1千克,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2.某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一年的变化情况是: 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 法国减少2.4%,英国减少3.5%, 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长7.5%. 写出这些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学生讨论后解决. 活动5:练习与小结 练习:教材第3页练习. 小结: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说一说吗? 活动6:作业 习题1.1第4,5,6,8题 本课是有理数的第一课时,引入负数是数的范围的一次重要扩充,学生头脑中关于数的结构要做重大调整(其实是一次知识的顺应过程),而负数相对于以前的数,对学生来说显得更抽象,因此,这个概念并不是一下就能建立的.为了接受这个新的数,就必须对原有的数的结构进行整理。负数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原有的数不够用了(不能正确简洁地表示数量),书本的例子或图片中出现的负数就是让学生去感受和体验这一点. 第2课时正数、负数以及0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