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温暖 心的归属——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

爱的温暖   心的归属——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
爱的温暖   心的归属——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

爱的温暖心的归属

——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

绵阳二中唐华

美国政治学家、教育家古德诺先生认为:“学校归属感是在学校环境中形成的,学生感觉自己是受欢迎、有价值、被尊重的学校共同体中的成员。学校的学习氛围,校规校纪,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是否有效,教师的教学方式等对形成良好的归属感都有影响。”

班级是学校最小的集体单位又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要培养学生对学校有归属感。首先要使学生对班级有归属感。爱是学生与学校的情感纽带,只要学生学会了爱老师、爱同学、爱班集体;只要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爱、同学的爱,班集体的爱,学生自然而然就会爱上学校。把学校作为心的归属、爱的家园。一个有爱的地方就会找到心的归属。的确,我在带班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培养孩子对班级的归属感。我的一些尝试与思考,现在汇报如下,与大家交流,希望我们能产生共鸣,共同努力,使孩子们在学校的生活更温暖,让孩子们在学校里能更健康成长。

一、归属学校文化引领

学生入校,首先感触到的是学校环境,学校文化及学校氛围是否让他感到和谐,温馨和有吸引力,所以我认为良好的育人环境,会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学生是学习文化的主体,学校是学生成才的摇篮,学生要真正爱上学校这片热土,感受环境的和谐与温馨,感受文化魅力,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是首要的,老师的个人魅力和先进的文化引领会给学生以充实感和巨大吸引力。

我在带班的过程中,初一以《弟子规》为主题,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初二以《论语》为主题,《论语》从为学,做人,交友三方面感悟人性的真谛。我将《论语》和<<孟子>>中的经典名句挑选成册作为班本教材。初三以《巨人传》为主题引导孩子们立志励志从而放飞他们的梦想。下面我主要讲讲我是怎么运用《弟子规》来经营我的班级的。

(一)诵学《弟子规》浸润知与行

《弟子规》全文1080个字,113件事,360句话,列举出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和求学应有的礼仪和规范。它可以培养语感,陶冶情操,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高尚的人格,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培养敦厚善良的心性,激发学习兴趣,为学习其他经典和文化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尝试把《弟子规》作为在班级管理中的宝典,在实践中我也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1. 率先垂范,营造气氛

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听其言,观其行。”因此自己做到以身立教,言传身教,成为学生的榜样,为践行《弟子规》营造良好的氛围。

开学的第一天正式致欢迎词时,我首先给学生行一个标准的鞠躬礼,感谢他们在开学时准时的到来。在以后的每一周里,我每天上课时我都会鞠一个躬,说:“同学们好!”开始时学生不知所措,但是慢慢的学生会在我鞠躬之前抢先鞠躬,说声:“老师,您好!”坚持了一个星期后,学生在礼仪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见到老师、长辈都会行鞠躬礼,尽显恭敬之心。在我们学校每周一升旗仪式的尊师大礼上,学生们会由衷地向全体老师行鞠躬礼。

2. 持之以恒,知行合一

和学习任何事情一样,学习《弟子规》也要持之以恒,知行合一,才能有所收获。在我班每天早上学生到齐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我的带领下诵读《弟子规》,午间的时候又唱《弟子规》的歌曲。每天的坚持,慢慢的就不再是一种形式,那深深地一个鞠躬,弯下去的是一颗颗恭敬之心;那一声声的诵读,传达的是一颗颗感恩的心;那一句句“首孝悌,次瑾信,泛爱众,而亲仁”感染着每一个正在成长的心灵。

家校联系本上的德育感悟写的是自己对弟子规的心得。每个星期三的班会课上我都会和学生们一起学习《弟子规》的有关内容及相关德育故事,让学生在德育故事中受到感染,更好地领会《弟子规》的深刻内涵。

诵读、写作只是学习《弟子规》的一种手段,最重要的是践行。我帮学生定好践行计划表,每周做到的就在计划表中相应事件上打钩,如“入则孝”的践行表上的内容有:1、按摩;2、捶背;3、洗脚;4、说服爸爸戒烟;5、洗菜烧菜;6、洗衣煮饭;7、盛饭、洗碗;8、扫地拖

地;9、端茶倒水;10、出门道别;11、回家报平安…这样,刚开始学生是“要我做”,到了后来,通过不断地潜移默化,养成了一种习惯,变成了“我要做”。

3. 加强沟通,共同成长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一生的老师,更需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时时做出榜样,这就要求家长加强学习,与时俱进,与孩子一起学习成长,所以《弟子规》中学生要做到的家长也要做到。因此,在刚开展《弟子规》学习时,我通过家校联系、校迅通以及家长会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倡导他们和孩子一起来学习《弟子规》,并阐明我们这样坚持下去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在学习过程中,家长通过家校联系本给我反馈学生在家学习《弟子规》和践行《弟子规》的变化。通过一年的坚持不但学生发生很大的改变,家长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4. 文化上墙环境育人

(1)经典名句精装上墙

教室文化,耳濡目染。学生天天身处其中,文化育人,潜移默化。为了让学生随时处于浓浓的班级文化氛围中,初一时的教室文化布置也以《弟子规》为主。弟子规全文放于后墙上,前墙上“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以及“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等精辟警示语装裱上墙。

(2)文化熏陶注重实践

以《弟子规》为主题,在班级文化布置中我创设了“三角”“四行”的实践活动展示区。“三角”——图书角、作业角、绿化角;依据“四行”我开展了“五会,四行,我行,我展示”系列活动。在班级文化活动中,我开展了“四行”活动,即《弟子规》——我践行,主题活动——我力行,国家大事——我知行,从小立志——我能行。为张扬学生个性,进行学生间的交流互动,每周有一名学生进行“我行,我展示”活动,开启学生心智,培养习惯,取长补短,做好当下的每件小事,不断朝着立志目标迈进。

(3)温馨环境学生营造

而“三角”让学生找到了修身养性的自我园地和感情寄托场所。看

着孩子们细心地呵护自己的爱花,我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

我还专门创设了“我的人生我做主”栏目专区及“我的经典名句”展区。“我的人生我做主”栏目专区,学生照片,奋斗目标,喜欢的格言。“我的经典名句”展区主要是让学生每周背一句经典名句或格言然后默写在自己的展区内。

(二)坚持学与用,育人显成效

通过坚持不断地推广圣贤教育,在《弟子规》的影响下,我班的学生不断地成长,进步。在每学期的学校评比中表现的都很优秀,屡次被评为“先进班集体”“文明班集体”等称号,学生成绩也稳步上升。《弟子规》的神奇作用在于:

1. 让学生懂得了礼仪

现在的学生大都张扬自己的个性行为,个性语言,个性穿着。过度的个性化却不是一个学生应有的礼仪规范。老师的教育方式特别重要,“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弟子规》中有关礼仪方面有着很好的阐述,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规范。平时,我从一言一行中渗透《弟子规》礼仪,从“置冠服,有定位”到“衣贵洁,不贵华”;从“长者先,幼者后”到“路遇长,疾趋揖”;从“步从容,立端正”到“务箕踞,务摇髀”……学习《弟子规》后,学生变得仪表端正,彬彬有礼。

2. 让学生懂得了感恩

感恩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主题。《弟子规》中有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他人的良好教育。学习《弟子规》之前,很多学生不体谅父母之艰辛,更不知道感恩他人,学习《弟子规》之后,他们有显著的变化。懂得体谅父母,感恩他人。每逢节日,知道给老师发短信致以节日的问候。

3. 让学生会明辨是非

学习《弟子规》,让学生有了正确的是非观,知道了“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于是学生慢慢地不再喜欢上网吧,不再流连于热闹场所;从“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中,他们逐渐懂得了人应该信守诺言,不能花言巧语……

4. 让学生学会了自省

“各自责,天清地宁,各相责,天翻地覆”。这句话是我处理班级

问题的法宝。

刚来初中时,有些同学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闹矛盾。学了《弟子规》后,在我的若干次有针对性的教育讲解中,他们也慢慢养成了从“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念自泯”中学会了自省的好习惯。打架事件再也越来越少。当学生犯了错误时,他们从“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渐渐地学生在行为和学习上的错误少了。当自己的才能不如人时,他们大多数能够从“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中知道要自己发愤图强。

通过一年的《弟子规》学习,学生良好品质在形成。在校内校外,在家里家外,学生越发变得有涵养,这些宝贵财富必将使其受用终生。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增强,家长对孩子教育越来越重视。家长的教育水平也越来越高。孩子们也变得越来越谦卑。

二、归属学校从“心”开始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实际上是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我通过与我班学生余溪的三次心灵交流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有柔软的心底,每一个孩子都愿意履行对他信任的人的承诺。给孩子一个支点,再给孩子一个支点,坚持不断下去,就会渐渐变成一种力量。关键是寻求适当的机会,采用适当的方式。

(一)心灵交流,建立信任

余溪是我2007级2班的一位女同学,当初给我的第一印象:这个孩子胆子小,不爱说话,穿着打扮怪异,对什么都不在乎,注意力也不容易集中。在两个月的接触中我发现:余溪生活、学习习惯挺糟糕的,但她又是一个思想丰富的孩子。

因为余溪胆小,为了亲近她,在校的第一周我对她采用基本放任状态,她要做什么,我都会同意,比如她做作业时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上厕所,一会儿头晕,要休息等等。这样,余溪在我这儿愉快的度过了一周,她感觉还不错。

第二周的星期一,余溪开开心心的来了,晚自习做作业又是老样子。我叫余溪停下写作业,说:“今天老师想与你交流一下你这一周在老师这儿的感受,行吗?”余溪疑惑的点了点头,我说::“别这样子,你就说出你的真实想法,老师不会责怪你,我们就做平等的交流,怎么样?”

余溪看到我和蔼而没有批评的话语,心放松了,并同意做心与心的交谈。

老师:你觉得自己的生活、学习习惯好吗?

余溪:不好。

老师:哪儿不好?

余溪:坐不住。

老师:希望老师帮助你改正吗?

余溪:希望!

老师:通过老师上一周的观察,你做作业30分钟,喝了3次水,上了2次厕所,提出头晕,要求休息1次。中途还问了老师一些与学习不相干的问题。你计算一下,你还有多少时间做作业?从这周开始,老师希望你在做作业之前喝完水,上完厕所,在做作业时间不问与学习无关的话题,就认真做作业,生活交流就放在课间活动时间,好

吗?

余溪:好的!

老师:这件事如果你做起来感觉有困难,老师会时刻提醒你、帮助你,我们一起来克服。当然,老师不是希望你明天就完全改正以上不好的习惯,给你一个月的时间,你看,行吗?

余溪:ok!

通过第一次的交流,余溪基本认同了我,并愿意配合我改正自己的不足。但在9月的指导中我发现:余溪是一个极没有自信的孩子,开始信心十足,一定要改正,一定要做好,在坚持了两周后,有点泄气了,她在作业本上给我留言说:“老师,你觉不觉得我是不是很没有用,我还是没有完全改过来。”我鼓励地回复说:“老师看到你的进步了,至少饮水的次数少了,问与学习无关的话少了。老师相信你,所以你也要相信自己能行的。这很重要!”

(二)倾听心声,疏导心结

一个月很快就结束了,余溪在我和同学的督促下,在《弟子规》的影响下,基本改正了学习时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穿着怪异等不好习惯。第一个月我主要是针对她生活习惯进行纠正。第二个月我应该对她

的学习习惯加以引导。希望余溪认识自己的进步,再接再励,我们又做了一次心灵的对话……

通过第二次交流,余溪认清了自己学习上的不足,并愿意努力改正。但是在这个改正的过程中,余溪是艰难的,每次在做题出现马虎的时候,在遇到本应该做正确而出现错误的时候,在再动一点脑子,想一想就可以做正确的时候,余溪却仍然反复出现错误,她有点泄气了。她泄气我又打气,就这样反复。最后半期考试时她考了不错的成绩,尤其是英语,考了96分。而且她中考英语考了145分。通过第二次谈话,我打开了余溪觉得自己学不好的心结。

(三)正面引导,成熟心志

这次交流应该是我和余溪彻底的一次心灵对白,从而也是我完全掌握她心理动态的一次有意义的沟通。

这次交流应该是我和余溪彻底的一次心灵对白,从而也是我完全掌握她心理动态的一次有意义的沟通。

老师:这两个月你生活和学习进步很大,老师很欣慰,但是老师发现你的心有时不在学习上,老师想知道为什么?

余溪:我觉得一个人的能力,不在于他学了多少知识。

老师:呃!这么深奥的话,说说你的见解。

余溪:我们学的知识,在以后用的很少,干嘛要学习啊!

老师:如果现在你不学习这些基本的知识,你想学什么?

余溪:不知道。

老师:你现在想干什么?

余溪:想挣钱。

老师:用什么挣钱,你的能力?你有什么能力?

余溪:没有。

老师:你是迷茫的,在你们这个年龄有一些自己的人生观点,是值得肯定的。有梦想,是值得鼓励的。但梦想必须以现实为基础,否则便是空中楼阁。

余溪:什么是现实基础?

老师:你面对的现实,就是努力学好知识,把成绩提上去,挣钱是大人的事,两年以后考一个重点高中,再三年以后考一个好的重点大学。

在这知识更新迅速的时代,你必须要进大学。大学学历是一张通行证,不管你能力有多强,在同等的条件下,拥有高等学历的人必占优势,你能明白这个道理吗?

余溪:明白、但比尔盖茨、马云……都没有学历。

老师:明白就好,你不是比尔盖茨,世界上只有一个比尔盖茨。你也不是马云,别胡思乱想,有些事不是你这个年龄想的,你有梦想,就朝梦想努力,但必须站在现实的起点上,你才能飞得更高,懂吗?

余溪:……. (她默认了)

这次交流应该是我和余溪彻底的一次心灵对白,从而也是我完全掌握她心理动态的一次有意义的沟通。我搞清楚了她不想学习的源

头。

我通过与余溪的三次心灵交流。一步步地疏导,引导她从不自信到自信,从不想学习到想学习,让她幼稚的心理逐渐走向成熟,思想认识上逐渐自主,学习上逐渐自理,于是在校的生活再不盲目,渐渐的她喜欢上了我,爱上了班级,爱上了学校。

三、归属学校用爱倾注

《弟子规》中的“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让我明白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首先应该爱学生,无论他是出生于什么家庭,无论他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学生,均应一视同仁。而学生“亲其师,则信其道”。我在新生刚入学时,就执行“赢”字方针,建立自己的情感银行。经历了多年班主任工作,我深深感悟到,新生入校,情感第一,每位老师必须“爱”字当头,接纳新生,关爱三年,铭恩终生。

1. 爱的激励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爱的激励,在不断受到激励的环境中,孩子才能找到自信、自尊,这是孩子认可环境融入环境的前提,开学之初,我常常用掌声树立孩子们的信心和培养感恩心。第一次掌声送给我们自己,因为通过努力我们来到了二中的XX班,说明自己很优秀并且祝愿自己从今后更优秀。第二次掌声送给我们的父母,他们是为我们付出最多的,也是最辛劳的。第三次掌声送给你曾经的和将来的老师,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知识,是我们生命中的重要他人。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而一个

心中常存感激的人,心路才能越走越宽。所以从学生一进校时就要注入感恩教育和树立信心。我的每届学生都养成了随时为别人成功喝彩、鼓掌的好习惯。

2. 爱的氛围

爱的氛围是无声的语言,对学生心理影响很大,环境熏陶,有时胜过千言万语,学生感觉爱意是十分敏感的。我对初一新生做了这样的尝试,布置黑板报“欢迎来到‘心’家”,我的开场白是这样的:亲爱的孩子们,欢迎来到我们大家心灵的家园,如果说父母给你的家是心灵的港湾,那么班集体这个家就是你从今后心灵的寓所,精神的归宿。如果说父母的家让你身体健康成长,那么“心”家就让你的心灵健康发展。从今天起让我们一起经营好我们这个“心”家。几句话拉近了孩子和我的距离。

3. 爱的传递

老师给了学生全面的爱、真诚的爱,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爱的温暖,爱的氛围,这些固然很重要,但这还不够,我们还必须有意识培养学生学会友爱同学、爱老师、爱集体,把爱传递,这既能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操,更能让爱变得更宽广、更持久。我作了以下三方面努力:第一,通过结队帮扶,爱同学;第二,通过小组合作,爱班级;第三,通过参加大型学校活动,爱学校。

4. 爱的活动

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催化剂。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去体验,从而实现隐藏教育的目的。在活动中,同学之间越来越团结,师生之间越来越和谐。我班从孩子进校的第一天由欢迎仪式到中考前的告别会,要开无数种形式的班会,可以这样说:班会是我解决孩子问题和拉进与孩子之间的距离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尤其以每个月的生日祝福班会让孩子越来越爱我,越来越爱同学。新生开学一周后,我就让班长将学生每月过生日的名单贴在张贴栏上,每个月月末过一次。背景是生日蛋糕,齐唱生日歌,每人送祝福。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在工作中以“严父、慈母、朋友”三重角色出现。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

最后我想用著名歌手梁咏琪的歌曲《归属感》中的一句歌词来结束我今天的话题。经常对学生们说:“孩子,我爱你”。对孩子来说这就是

归属感,也是我寻找了好久的答案。

关于提升企业青年职工归属感的对策与思考

名 称:对于提升企业青年职工归属感的对策与思考 发布(登载)时间: 2009年10月 作 者: 霍宗杰 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 政工专业职称评审委员会 二○一三年六月

对于提升企业青年职工归属感的对策与思考 作者:霍宗杰王海鹰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当今企业竞争核心要素的“人才”制约着诸多建筑行业规模的快速增长,青年职工在诸多企业中占有较大比例,而据研究发现,归属感强烈的青年职工具有较大的工作主动性与成长内驱力。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影响建筑行业青年职工归属感的一般因素进行深入剖析,同时认为团组织应凭借自身的组织优势,给予青年职工足够的组织关怀与良好的沟通平台,通过“感情、事业、文化”的感染,促使青年职工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与企业的默契与相互的认同,促进员工的个人目标及其所在企业目标的统一及实现。 关键字:企业归属感团组织青年职工 一、提升青年职工归属感必要性 1.归属感的一般定义 归属感通俗的讲就是指员工在企业中能有家的感觉,是职工经过一段时期的工作,在思想上、心情上、感情上对企业产生的认同感、公平感、安全感与成就感,而这些对企业的依恋行为最终内化为员工的归属感,是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统一与实现。 2.归属感的形成过程 人的归属需要具有多向度和多层次性,归属感的形成是一个由浅人深、渐进互动的过程,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个体通过各种信息途径对企业有一个整体大致的了解,当企业的薪酬、福利等物质利益和企业的各种文化、价值观等意识形态基本符合个体的价值标准,个体将义无反顾

地加入到企业当中。 (2)个体通过亲身体验开始对企业全面认知、熟悉。企业通过对员工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使员工逐渐感受、感知、熟悉、适应企业的各个方面,个体将对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决策、企业精神和行为规范产生基本的认同感。 (3)随着企业对个体在物质上和精神上不断满足他对生理、心理、感情、人际关系等不同方面的需要,导致个体对企业领导者的思维方式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产生了深层次 的认同感,并逐步提高个体的安全感、公平感和价值感,强烈的工作的使命感和成就感使得个体对企业的满意感不断 增加,最终形成个体对企业的归属感。归属感形成后,一方面加深了个体对企业的认同,另一方面个体将自发形成自我约束并产生对企业强烈的责任感,体现为个体的主人翁精神,并充分地、自觉地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最终为企业创造出巨大的价值。 3.企业归属感的积极作用 归属感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但一旦形成后,将会使员工产生内心自我约束力和强烈的责任感,调动员工自身的内部驱动力而形成自我激励。 (1)拥有企业归属感的员工能够从企业和个人两个方面进行思考,更好的达成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一致。 (2)拥有企业归属感的员工能够主动的从事劳动,能引导职工的工作主动性与创造性。 (3)拥有企业归属感的员工的流动性很低,直接减少新员工的培训费用与培养周期。 4.青年职工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让爱滋润学生的心田

让爱滋润学生的心田 刘桂芳东莞市东华小学 教了这么多年书,接触过不少各方面都比较差的学生,可以说他们在老师心中是一只只不大讨人喜欢的“丑小鸭”,很多都被老师放弃。其实,这些“丑小鸭”身上也是有优点的,通过努力,也能蜕变成人人都喜欢的“金凤凰”。要想让“丑小鸭”变成“金凤凰”就必须对学生倾注无限的“爱”!“爱”是教育中最重要、最珍贵、最无私、最崇高的内容,她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情,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也是教师的一种教学艺术和能力。热爱学生是教师最重要的美德,正如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所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要爱金凤凰,更要爱丑小鸭!要做好丑小鸭转化工作,只有让爱温暖他们的心灵,才能让丑小鸭变成金凤凰。我们该如何让让丑小鸭变成金凤凰呢?下面是我的一些看法。 一、尊重人格,防止伤害“丑小鸭”的自尊心 在我们的教学生涯中,常常把学习成绩差的、调皮捣蛋的、吊儿郎当的学生,当成是“坏学生”“丑小鸭”,老师往往不顾说话的场合和说话的技巧,一时头脑发热,说他们是“朽木不可雕”、“顽石不成材”、“傻子”“弱智”等一些类似的话语,来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等发泄完了后,老师的心里其实也很后悔,后悔自己一时的冲动而严重地伤害了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丑小鸭”和一般学生一样,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当他们听到这些类似的话语,为了自我保护往往表现出一些异常心理:有的与老师对立,不听管教,故意违纪,变本加厉;有的产生自卑的心理,消极沉闷,整天愁眉苦脸,笑容难开;有的采取疏远集体,独来独往,孤军奋战;有的是“黄瓜敲锣”、“破罐破摔”,把老师的话当成耳边风,无视校纪班规,甚至编各种理由来逃学,回避教育等等。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缺乏爱的温暖而使心灵蒙受创伤,正常成长遭到压抑。还记得我们班的罗志鑫同学,第一次单元测验考了38分,当我仔细看完他的试卷时,气得七窍生烟。作文只写了两行,阅读全部空白,当时我的心情糟糕透了,拿着试卷气冲冲地走进教室,把卷子使劲地扔到桌子上,大喊一声:“罗志鑫,你给我过来。”还没等他走到我面前,我便脱口而出:“你是怎么混到四年级来的,你脑袋有问题吗?是傻子吗?”就在此时,我看到几滴晶莹的泪珠顺着他的小脸悄然而下,低着头,一双手不停的绞着衣服。说实话,我当时就后悔了,暗暗责备自己太冲动,心里好像有一根刺在戳着,很难受。也就是在此时,我下定决心,以后对待这些学困生一定要多点耐心,多点关心,针对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自那以后,只要有合适的机会我就会找他谈心,给他补课,在班上还给他安排了一个专门的小老师,一有机会就帮助他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次单元测验他考了68分,到后来76分,83分,86分。这件事情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因为我改变了一只“丑小鸭”,他不再是一只“丑小鸭”了。我想我一生也不会忘记。因此,在转化“丑小鸭”的教育中,老师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老师如果用心去热爱学生,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反馈并唤起相应的情感,这样,老师和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谐一致,才能较好的完成教学的各项任务。 二、表扬鼓励,防止打消“丑小鸭”的上进心 “丑小鸭”虽然有阴暗、消极的一面,但也有潜在的闪光点,他们同“金凤凰”一样渴望进步,渴望成才。老师要善于了解他们的志趣和个性特征,观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把他们的亮点作为教育转化他们的突破口并推动他们不断前进。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丑小鸭”要情有独衷、特别关爱:多找他们谈谈心,说说心里话,交个知心朋友;多和家长沟通,互相了解情况,做到家校一条心;多表扬鼓励,只要能找到闪光点,就给予赞许,让“丑小鸭”品尝到受赞许和表扬的快乐;多正面引导,使他对自己的缺点有个正确的认识,从而树立上进心。只有这样,你才能赢得“丑小鸭”的信任,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那么,转化的工作就是“水到渠成”。 三、循序渐进,防止磨灭“丑小鸭”的责任心

用爱来温暖学生

用爱来温暖学生 爱是世界上是最美好的情感,是最美丽的词汇,是最温暖的话语。爱对于教育来说更是如此。有人说:“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因为只有有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才会投身教育事业;只有有了对学生的爱,才有呕心沥血的言传身教,倾囊相授的面命耳提;正因为有了爱,才会对三尺讲台不弃不离……用爱来温暖学生,才能提升教学质量,才能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这是我从教近三十年来的最深的感受。如何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呢? 首先,教师要有一颗仁爱之心。教师只有拥有一颗仁爱之心,才能爱这个世界,爱人类、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爱,它应是世界上最崇高、最理智的爱,没有这种爱做基础,就发现不了学生中那些真、善、美的东西,所以教师要用爱来照亮学生的心灵。我们得承认:教书育人的工作其实是一项长期而枯燥繁琐的工作,如果没有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对自已所面对的学生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如何才能坚持下来。所以要想搞好教学工作,教师必须带着一颗仁爱之心,关爱学生。关爱学生必须从点点滴滴做起,关心学生的学习,关心学生的生活,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生活上,对学生尤其是是哪些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在物质给予必要的帮助,精神给予学生以鼓励,积极从教学生的体育锻炼,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的困惑的问题,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生活。 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爱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教育因素,可以说

是事关教育成败的心理基础,然而,每个学生的条件和所处的环境不同,我们要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因人施爱,有针对性的去爱。我们班有一个男生,平时诚实、勤快,这方面可以说是班上的表率,但惟一的缺点就是不爱学习,我找他谈过几次话,先表扬他的优点,然后鼓励他学习,但是没什么效果,我不得不采取批评的方式,可是批评也不管用,学习上不见起色,究竟是什么原因?我始终不解。在国庆长假期间,我校放假一星期,在放假期间,要求每个老师有两个家访任务,我就利用假期对他进行家访,第二天我就打电话到他家,了解他的情况,电话是他妈妈接的,告诉我他去田里干活去了,很晚才回来,我顺便就了解了一下情况,原来他母亲长期有病,他父长期在外打工,对他关心的很少,放学回家还要干农活,我心酸了,怪不得他平时这么勤奋,但是就不用到学习上,性格也孤僻,原来缺少父母的爱和关心,从而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之后,我就经常找他谈话,规劝他,鼓励他,举成功人士的例子来诱导他,并主动提出帮他补课,让他找回学习的信心。另外,加强跟他家长的联系,让他家长多关心他的学习,慢慢的他的学习兴趣来了,后面的几次测验中,他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要与学生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搞好素质教育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障,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活跃,师生关系更融洽,课堂教学更高效。素质教育和新课程要求教学方式的变革,要求教师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意识,真正把学生看成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具有认识能力的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老师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充分与课本对话,在

教师演讲稿:用爱温暖学生

用爱温暖学生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师德师风建设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参加工作以来,我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帮助,在校领导的指导下,在老教师的帮助下,我对课程设置,教学改革、课堂教学和如何备课、如何讲课等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 屈指算来,我已走过近十年的教学历程,现在而言,我的学生成绩并不优秀,他们在求学过程中受尽同学的嘲笑,老师的冷落。此刻,学生需要的是来自外界的关爱和鼓励,因此,我要用一切机会鼓励他们,与他们一起分析现实,展望未来,使他们鼓起勇气,对未来充满信心。这样,他们才能以一种愉悦的心情投入到现在紧张的学习当中。我认为这就是我们教师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我的讲课方式随教材内容、学生的课堂情绪和当时的课堂环境等各种因素而改变。例如:在讲授语文基础知识的时候,我通常采用启发、联想的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讲授课文的时候,我用自制的教具,导入、提问、讨论、故事欣赏的授课方法,以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为目的,课堂的氛围随学生的情绪随时调整。记得去年冬天的那场雪,恰逢我周五下午的作文课,带着无边的魅力,雪飘飘洒洒的来到了人间。内心深处的那份深情不禁油然而生,我便和同学们向漫天飞扬的雪花行注目礼。短短的几秒钟后,得到那份满足的我们,愉快飞扬的思绪,回到了作文课的内容,我们即兴收集整理有关雪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孤舟蓑笠

翁,独钓寒江雪”,讨论雪带给农业的收益,雪带给人们的灾害,通过讨论,同学们对雪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于“雪”的作文也就轻松自如,一挥而就。 我爱我的学生,虽然他们成绩并不优秀,我爱我的学生,虽然他们经常触犯错误,我爱我的学生,虽然他们听不进我的谆谆教诲。可我既然成了他们的教师,我就应该把全部精力放到他们身上,我们班的吉永飞同学,刚进班时头发比女生的还长,我让他去理发,他的回答却是“我不愿意”,当时我觉得不能接受,后来知道他的发质不好,我也理解他的心情,经过和他的多次谈心,吉永飞终于转变了态度,不仅仅仪表象一个中学生,而且学习态度也有了很大的转变;李鑫华、王剑鑫、吉永强这三个同学在初一、初二年级打架捣蛋出了名,初二年级上课时把代课老师气的直哭,我刚接到这三个学生时,头脑一阵发蒙,这可怎么办?后来一想,难题既然推不掉,那就积极面对,课余时间,我经常和他们谈心,给他们讲打架的危害,每星期放假时,和他们的家长进行电话家访,反映学生一周的在校情况,平时抓住一切机会对他们及时进行表扬,把他们放到好学生的行列中,并且让他们担任班中的班干部,管理同学的同时,学会管理自己,本星期的升旗仪式,又让他们代表三十四班进行升旗。一次次的行动,使他们内心深处树立一个观念,“我是好学生”,从而思想表现各个方面都得到极大的好转。xx 年我住院手术,当时伤口刚刚拆线我就回到教室,回到工作岗位,见到我可爱的学生们,当走进教室的时候,一切伤痛都抛到了脑后,只有我所热爱的学生,只有我所热爱的教育事业,我觉得这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这就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有爱就有温暖,有温暖就有信心,有信心就会成功,我相信,只要我们心中充满爱,我们一定会取得中考的胜利,一定会实现心中的理想。

中学生学校归属感量表

中学生学校归属感量表 测验说明: 本问卷是有关中学生学校生活的调查。请你仔细阅读问卷中的每一个句子,然后按照你自己的情况来回答。答案无对错之分,请不要有顾虑。 试题题目: 1.学校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2.我为自己在这所学校上学而自豪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3.学校为各类学生发挥才能创造了条件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4.学校的整体氛围好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5.学校培养了许多人才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6.学校的学习氛围良好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7.教师公平的对待每位学生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8.我与教师们的关系融洽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9.教师了解我的性格和能力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10.教师了解我的学习情况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11.教师尊重我的想法和意见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12.学校的教师尊重我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13.我乐意了解我们学校的历史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14.如果能够代表学校参加活动,我会感到光荣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15.当他人赞扬我的学校时,我感到自豪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16.在竞赛活动中,我很在意自己学校的成绩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17.当需要倾诉时,我可以找到教师、同学倾听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18.我和同学们关系良好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19.对我来说,在学校里交朋友很容易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20.遇到困难时,我能够得到同学们的关心和帮助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21.我觉得自己不属于这个学校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22.我真希望自己是在另一所学校上学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23.我讨厌去学校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24.在学校里,我觉得自己是个局外人 完全不符合较不符合难以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用爱温暖学生心灵

用爱温暖学生心灵 班主任生涯给了我很深的体会,既简单,又复杂。社会上对这一行业表面上的尊重和内心的蔑视;老师所承受的不为人知的压力与歧视,他们不求索取的付出和默默的奉献;所在团队的和谐、协调,工作时拼命工作,玩闹时尽情玩闹的畅快与投入;学生的顽劣、狡黠、率真……一言难尽。工作多年,我深深体会到: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肯定,是对老师工作的最好回报。 教育是一门艺术,只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教育。爱是教育的原动力,教师关爱的目光就是学生心灵的阳光。孩子,真的需要老师关心,需要细心的爱,需要老师站在他的角度体验他的感受,把自己当作学生。正如苏霍姆利斯基所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只有爱能化尴尬为神奇,奏出和谐的育人旋律。 我班有这样一个男生,聪明伶俐、活泼、可爱,但他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根本没时间管他,他年迈的爷爷奶奶宠着他,在学习上根本帮不了他什么。他自己自制能力不强,所以虽有几分小聪明,但在学习上总是不尽如人意。 对于这样的一个学生,怎么办呢?如果放弃,那真是太可惜了,他也的确是个可塑之材,很聪明,也很喜欢思考,问一些别人问不出来的问题。可是如果要真正地想启用他,那也是挺困难的,因为他上课老爱插嘴,自习课也是转前转后,课间经常与同学打闹;而且他本人好像上进心也不强,批评就批评,批评过了照样我行我素。 我考虑了好久,决定还是启用他,我先给他来一个思想动员兼教育,单独找到他,单刀直入地问他,是否想当劳动委员,他眼里流露出不屑的神色,我马上给他讲了劳动委员的重要性,他疑惑地看看我说:“可以吗?”我肯定地回答:“当然可以啦,只要你肯用心,老师和同学们都相信你的,他开心地答应了。于是,班会课上,我先对同学们说劳动委员是一个需要非常有能力的人来担任,而且对于一个班集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再隆重地把他介绍给他们,我第一次看见他的脸有点红,眼睛里有了渴求上进的神采。 自从他走马上任以来,我发现他每天早上都很早到校,安排值日生扫地,俨然一个小老师的模样,班里的卫生工作大有改观。为此我经常表扬他。为了树立他在同学中的威信,我在上课的时候也特别关照他,一看到他的表现比别人好就马上表扬他、奖励他;看到他举手发言,我总是尽量照顾他;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也总是单独提醒他……渐渐地,他举手的次数越来越多了,准确率也越来越高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行了,我又私下里找他,告诉他一个好的班委干部,不仅要工作负责,在学习守纪方面也要起模范带头作用。看见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好几次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 可是好景不长,我突然发现近来他上课总有点走神,答问题也是答非所问,一次上课,我无意中走到他面前,他突然紧张地把书遮到了一本本子上,出于职业的敏感,我把本子拿来一看,上面竟然是他与一位女生的对白记录。我顿时感

初中班主任工作案例——用爱温暖学生的心

初中班主任工作案例 ——用爱温暖学生的心 新添中学马鹏群 一、背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以及农民要增加收入已成必然,便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非凡弱势群体。他们在缺少父母的关爱、引导和教育的情况下,面临着许多学习、家庭、社会和心理等方面的问题。这就给我们老师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对这些留守儿童的教育,需要我们老师倾注更多的爱。 班主任工作每天甚至每时每分都要开展,其核心内容就是德育工作。就我个人而言,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千变万化都离不开对学生的关爱这一法宝。我们知道,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爱就是“师爱”。师爱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优良的道德品质,它可以使学生在逆境中得到安慰,克服困难,增强信心;在顺境中更加奋发,不骄不躁,永远向前。然而现实的教育不容乐观,一部分教师虽然也爱学生,但学生却从未真正感受到教师的爱。原因何在?首先,我认为每个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需要我们的教师能做到很好的了解,尽管从表面上看,学生间似乎差别不大,但实际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一面,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因此,如果不了解学生就不可能有对学生真正的爱,教育与学生的感情要求就会背道而驰,更谈不上有的放矢、有着见效。其次,就是学生是我们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教师工作意义及人生价值的直接体现,对学生的关心和了解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对学生的同情和理解则是一种理智的爱,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石,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关键所在。 以下是我就班上的一名留守学生的成长案例。 二、案例 学生基本情况: 马建军,男,16岁,现就读新添中学九年级二班。 家庭成员: 爸爸,妈妈,爷爷和上小学四年级的弟弟。 家庭状况: 他的父亲在他上小学五年级时就外出新疆打工了,常年在外一年难得回 来一次,有时候甚至两年才回来一次。平时只是每个月汇来生活费,其他家 里的事都不闻不问。在家里,由他的妈妈一人承担家庭生活的重担,既要在 田间劳作,还有照料行动不便的爷爷和正在上学的他们俩。他的妈妈因此忙 的团团转,几乎难得出门,对家以外的事漠不关心,马建军也渐渐承担起料 理家务的责任,一应家庭外务几乎全由他一人负责。 个性特征: 马建军比班上其他同学的年龄都大,早熟、贪玩、自控能力差、意志力脆弱、逆反心理强,自信心差。上课不太爱听讲,经常出小差,要么呆呆地坐着,要么自己做小动作,很少参与课堂的任何活动。下课老是跟同学们吵闹、喧哗,或是追逐打闹。

让班级成为学生无限眷恋的精神家园——谈学生班级归属感的培养

让班级成为学生无限眷恋的精神家园 ——谈学生班级归属感的培养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班主任,大家好!我非常荣幸能来此交流,同时又诚惶诚恐,因为在座的既有比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老班主任,又有掌握着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年轻而又富有朝气的新教师,我的发言谈不上什么经验,只是平时的点滴做法。不当之处还敬请大家批评指正。我的发言题目是《让班级成为学生无限眷恋的精神家园,谈学生班级归属感的培养》。 在我担任班主任,从事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发现现在学生学习缺乏兴趣,课堂不专注、早恋等问题,诚然与社会家庭有一定的关系,未必不与他们责任感缺乏有关,而责任感缺乏的原因之一则源于他们对所属班级缺少归属感,那么什么是归属感呢?简单地说,就是认同感,学生对自己就读的班级,包括班级的硬件环境以及由老师和学生组成的人文环境的一种心理上的认同和归属。班级归属感强的学生,他们在班级人际关系良好,与老师和同学相处和谐融洽,能够获得积极地情感支持和情感体验,对班级和学校形成一种积极的依恋,愿意且高兴成为班级和学校的一员。将自己的言行和班级联系起来,热爱集体荣誉,从而在班级中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同时,解决并预防很多问题的产生,为此,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一切源于爱,用爱为学生生命质量保驾护航——奠基班级归属感培养的情感基础,有留念就有归属感。

常言道“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抓住了学生的心,工作起来就能真正得“心”应手。用爱唤醒归属感——把爱渗透到学生的衣食住行,让他们体验到班级家的温馨,老师父母般的关怀,通过建立班级日报,开辟天气预报专栏,提醒学生增减衣服,搭建饮食文化平台,杜绝垃圾食品,注意饮食搭配,吃出记忆力的提升,吃出健康的身体,吃出生命的质量。寝室文化建设既有梦想更有励志,让梦想陪伴每一天,让励志常伴左右,培养学生做最强大的自己。行在于安全感,借助互联网,安全警钟常鸣,《英国运动医学杂志》网站刊登的研究结果称,有规律的锻炼,能提高青少年的在校成绩。以身作则,坚持锻炼,只有好身体,才有好未来,在老师父母般关爱下,亲情般润泽下,能有效的建立起融洽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对老师的依恋,自然而生。班级归属感培养的情感基础,便水到渠成了。 还记得,在我的班级里,有一个学生,不爱运动,喜欢安静坐着,或看书,或发呆。因为身体素质差,她几乎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早操跑步,课间活动,体育课,总以不舒服为由请假,即使参加也总半途而废。这像是一个恶性循环,不运动身体会越差,身体越差更加不想运动。直到有一天,情况才有改变。 那天,她又没有参加体育课,我去教室,发现她独自坐在教室里。在知道她生病后,我便立即带她去医院治疗,最后还提醒她要多运动。 接着为了让她以及其他学生能更积极地运动,我悉心关注班上体育活动的状况。我陪着大家一起跑步,打篮球,打排球;督促大家认真做课间操;体育课,我也会时常去关注,并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

如何培养教师对学校归属感

一、学校现状 达旗实验小学建于1952年,到1984年发展成为当时伊克昭盟的第一所实验小学。该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一直稳居全市前列,全旗之首,学校现有教学班42个,学生2830名,教职工150名。 学校优势: (1)师资队伍,该校拥有一支团结务实,甘于奉献,开拓创新的领导班子,有一支爱岗敬业,责任心强,勇于改革的教师队伍,他们中有自治区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15人,市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师德标兵39人,教师的学历合格率100%,师资力量雄厚,是全旗唯一的一所实验小学。(2)办学条件:现有4800平方米的2栋教学楼和5000平方米人造草坪,每个教学班都上了多媒体,办学条件逐年改善,并有了很大提高。 学校面临困难 (1)校园面积狭小,学生在操场活动非常拥挤,各功能教室缺乏,学生兴趣活动无法开展,班容量大,给学校管理和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造成了许多的困难。面对竟争激烈的教育市场,面对精明的家长,我们认为,只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办出学校特色,创出自己的品牌,才能在竟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二、今后工作思路 注重新课标引领下思考问题,谋划未来;注重提升师生素质,提

高教育教学质量,适当控制学校规模;注重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突出管理的精细化和人文化,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稳步扎实推进;积极挖掘内在潜力,注重提升发展内驱力;积极稳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扎实开展课外活动和兴趣活动;坚持走文化立校之路。 三、教师师德建设 (1)强化教育服务意识,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塑造教师形象,赢得学生、家长、社会的认可与信赖,仪表举止,职业道德、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不仅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影响学生的成长,并通过学生反馈给社会。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诚恳热情地为学生服务,让学生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中感受到教师的责任心与爱心,感受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2)教师要做到以学生为本,用爱滋润学生成长。 学校通过组织教师参加政治学习、教育理论的学习讨论,典型案例分析,移情体验等活动,引导教师真心实意的爱护、欣赏、指导每一个学生,树立“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的爱心教育,以爱育爱,让自己的德和才吸引学生,感染学生。 四、培养教师对学校归属感 1、提高转变领导方式,培养教师对学校的信赖感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建设,从领导的工作方式入手。努力做教师工作的引导者、设计者和服务者,成为他们发展的后盾与支持者。当教师享受到领导的人文关怀,公平和谐的沟通与合作,大气的处事和简

让爱温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让爱温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爱生?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词了,在教育界的人们听惯了这个词,可是要想真正做到爱生不是一朝一日。在我从教30多年中,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也没有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但在多年的从教生涯中,我最好的良方是爱自己的学生,孩子们每天能亲切地叫一声老师好,我就感到足够了。这些都来自爱的感化,来自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热爱每一个学生”、“为了孩子,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是陶行知的教育格言。爱学生就要爱学生的全部,象父亲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凭借自己耐心、细心,每时每刻都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行为习惯。学生病了,要陪着孩子上医院,全程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哪怕是递上一杯热水,哪怕是一句问候,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心,学生家庭有困难就及时送上一丝温暖。教师这个职业是平凡的,教师这个职业是清贫的,但教师这个职业也是最神圣的!我无怨无悔!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爱?更是陶行知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那么,我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班主任,如何以?爱满天下?的精神,去爱学生?呢?下面就我的经历谈谈几点感受: 一、用耐心对待学生 我任班主任工作多年,历尽了千辛万苦,也遇到过很多困难。2007年我所带的六(3)班是个全校公认的老大难班级,打架闹事都在一个班,那一年班主任工作非常难做,记得我班陈志祥是出了名的小混混,他是一位特殊学生,也是一位问题很严重的学生。从不把老师放在眼中,他的手

下有三个小团伙,每天都不能按时到校,中午有时搞点小啤酒,满脸通红来到课堂,有几次英语老师(女)都被他们气得流眼泪。虽然小学几年,他曾经在多个学校读过书,绕了一大圈,最后,又转到了我们六(3)班,由于该生父母离婚,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在外地打工,所以该生从小对父母没有概念,从小和姑妈在一起。姑妈虽然宠爱他,但是缺乏教育方法,形成了自由散漫,懒惰怪癖,不懂礼貌;上课从不认真听课,喜欢在课堂上捣乱,经常无理顶撞老师。思维怪异,自卑却又自尊;霸道蛮横,易冲动发怒;从不能吃?亏?,听不得半句批评的话及善意的劝告。这是我几十年教育生涯中遇到的一名特殊的学生,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学生,自始自终没有放弃对他的拯救,而是用个人的耐心,走进了这男孩紧闭的内心世界,矫治了这个学生性格中的缺陷,也从思想和道德情感上引导这位学生。我深深懂得,与他来硬的肯定不行,我就利用每周的班会,进行感恩教育,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辛苦。其次我又发动全家总动员,把四个小团伙的家长单独召开了两次座谈会,发挥家长的作用,要他们谈感受,认识自己。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正是由于我的不懈努力,采用多渠道的教育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最终使这个男孩走上了成功的道路,其他几名学生都分别考取了较好的学校,现在这几名学生碰到你,很远的看到我,就主动地上前跟我打招呼。我说你们当初恨不恨老师,他们说我们感谢您还来不及呢。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抚平受伤的心灵,只有通过有效的引导,积极的鼓励,以平等的爱打到他的心灵

师爱论文:用师爱温暖学生.pdf

师爱论文:用师爱温暖学生 作者/刘芳 作为班主任,班级工作琐碎繁杂,对孩子们的教育也往往不是水到渠成的,需要我们投入巨大精力!如果有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保障,我们的班级管理必然会感觉轻松自如! 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灵动的个体,都是活生生的有感情的人,有着各自独特的性格、志向和智慧,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非常重要的角色, 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们首先要把自己变成“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灵,与他们同喜同悲,共欢笑、同学习,而不是高高在上,孩子们其实要的不多,最多的需求就是得到理解和关爱! 每一个最简单的赞赏和关爱,对孩子们来说足以引以自豪。教育中“爱”是核心,一个心中有爱的老师,必然就能教育出心中有爱的学生!我们的艰辛付出应该是从孩子们这里最能得到认同和爱的!对待每一个孩子,多一点肯定,少一点批评;多一丝关切,少一点责罚,孩子就能感受到爱,并能用心和我们做朋友,良好的师生关系自然就形成了。 教师的赏识会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真的会出现你给学生一次机会,就会创造孩子一生的精彩的奇迹。 教师的一个微笑,一次鼓掌,一个鼓励的目光,一个点头的赞许,都能给他们带来欢愉,带来进取,带来信心,带来希望。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也有自己的优点。作为班主任,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做到赏识每一点微小的进步。这样,每个孩子在你心中自然都是聪明的,都是可爱的。 确实,我们都会倾向于喜欢那些成绩优秀,性格乖巧,遵守校纪校规的好学生,而把那些不听话,成绩差,破坏班级荣誉的学生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爱优秀学生,容易,爱差下生,很难。因为老师也是人,是人都有人的问题。 记得我刚接一个新班,有个学生小琴,是个性格孤僻的女孩,爸爸妈妈离婚后,就一直跟着爸爸生活,她爸爸整天外出打工,也无暇照顾。整天蓬头垢面,汗臭熏天,学习也不好。整天孤独的坐在教室的角落里,也不与同学交往,她还养成了小偷小摸的习惯,在班上时不时的偷拿同学的学习用具,甚至还要拿取他人的钱。同学们都不喜欢她,排座位谁也不愿和她同桌,有的男同学甚至还取外号侮辱她。我对她采取了批评与鼓励相结合的办法。当发现她犯错时,我会单独对她进行教育,(并给其自尊,替她保密。当发现她一天没犯错误了,我就会在同学们面前表扬她;鼓励她,有时还送给他一些无人认领的学习用品等。经常给她梳头,还把我女儿的衣服给她穿。并告诉她在有困难时不要做没出息的事,知错就改还是好孩子。排座位我特地安排了一个学习好而且心地善良的女孩和她坐,还要求那个同学经常帮助她,指导她的学习,我还经常通过那个同学从侧面了解小琴的情况,遇到困难及时解决。过了一段时间,小琴的生日到了,我就组织全班同学利用班队会课为她开了个生日派对。同学们每人为她说了一句祝福的话,还有的同学送上了自己的小礼物,她感动得热泪盈眶。现在的小琴活泼开朗了,干净整洁了,再也听不见同学给她取的外号了。经过我这样不厌其烦地帮助,她还逐渐改掉了小偷小摸的行为习惯,在班级的各种活动中表现都非常积极,学习成绩也日益提高。 “白天鹅”固然可爱,但“丑小鸭”更需要温暖。教师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竭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出自真心地去赞扬、去鼓励。为他们提供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相信“丑小鸭”也一定会变成美丽的“白天鹅”。 托尔斯泰认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学生就是这样,让我既恨又爱。再可恶的学生也有他可爱的一面。恰恰是这些不一样的学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更多的可能性。而心灵的桥梁要用情感去架设,用尊重、信任、体贴、关怀去充实。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去尊重和热爱你的学生,而你的尊重和热爱会如一缕缕阳光温暖了学生稚嫩的心灵。爱是互相的,学生在理解了老师的爱之后也会以爱回报教师。他们回报的方式就是尽量少让老师为他们操心,自己也尽可能地按老师的要求管束自己的言行。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付出爱心,枯草也会发芽;只要一缕阳光,他们就会更灿烂。教师在把爱奉献给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在收获着学生们的爱。

学生的归属感与自尊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的一些思考

学生的归属感与自尊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的一些 思考 摘要:人有两种基本的需要,即爱与被爱的需要。这些需要其实就是归属与影响力的需要。这些需要若得不到满足,人就会感到焦虑、自责、愤怒,就会变得逃避和不负责任,从而导致行为问题。这两种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是学生行为问题产生的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关键词:学生归属感;自尊心;重要性 美国教育学家格拉塞等人认为,青少年有四种重要的需求值得认真关注:归属感(友谊)、影响别人的力量(自尊)、自由和娱乐。而在学校中,最应该给予学生的是归属感和影响力。他们认为,虽然今天的学校教育过分压抑,不够自由,不够愉快,但这不是问题的焦点,绝大部分学生是懂得在一个群体环?E中不可能自行其是,需要遵循规则和纪律的。另一方面,如果都有了归属感和影响力,愉快也是自然而然的。格拉赛认为:人有两种基本的需要,即爱与被爱的需要。这些需要其实就是归属与影响力的需要。这些需要若得不到满足,人就会感到焦虑、自责、愤怒,就

会变得逃避和不负责任,从而导致行为问题。这两种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是学生行为问题产生的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有心理学家曾经询问了150个学生:“什么是你们感到在学校中最向往的?”回答几乎是一样的:“朋友”。而当他们问学生:“你觉得你们在学校里显得重要吗?能影响别人,有自尊感吗?”许多学生对此的反应漠然。有一半人做了回答,而这一半人感到重要的地方,几乎都不是在课堂上,而是在运动场、戏剧表演小组、音乐会等课外活动中。 当过老师的人大多都明白,传统的课堂中,强调的是单位空间内的效率,学生的归属和影响的需要无法在课堂上得到满足,就是有得以稍微满足的,也只是对少部分成绩特别优异的尖子生而言,所以很多学生难以获得成就感和认同感,他们对学校生活或学习生活就变得冷淡、麻木,愉快自然而然就没有了,从而导致一系列的问题产生。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十分明白对学生的归属感和影响力的保护和引导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那么要怎么做比较好呢?苏霍姆林斯基就在这方面提醒了我们:应从低年级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培养工作。要努力使每一个学生为集体的智力生活做出自己

中学生学校归属感现状及培养

中学生学校归属感现状及培养 [摘要]学校归属感是学生对学校这一组织的认同和关联程度。由于反学校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影响,师生关系的淡化,中学生学校归属感正日趋缺乏。要培养中学生归属感,办学理念应体现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建设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尊重每一位学生,加强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 [关键词]中学生学校归属感学校文化 归属,是指个体与所属群体间的一种内在联系,是某一个体对特定群体及其从属关系的划定、认同与维系。[1]归属感则是这种划定、认同与维系的心理表现,它属于文化心理范畴的概念,是指一个个体或集体对一件事件或一个现象的认同程度。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是学生对学校这一组织的认同和关联程度。有归属感表示有安全感并认同爱你之人的感觉,有集体感。安全感包括被照顾、不忧虑、被保护的感觉。归属感的增加有助于减少甚至消除学生的疏离感,而且相应地,能够积极地影响学生的自信、自尊、自我控制以及责任感。本文所探讨的对象主要是中学生,而且大部分都是初级中学阶段的学生。 一、中学生学校归属感现状 归属心态在中学生中间普遍存在,只是深浅强弱程度不同。从年级分布来看,低年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相对强烈,这可能与他们年龄较小,对学校和家庭的依赖程度还比较大有关;从数量上看绝大多数中学生有较强烈的角色意识和积极牢固的学校归属感,具体表现在: 强烈的角色意识。大部分中学生能深刻地意识到自己是学校的一部分,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处处为了学校的发展着想,一切从学校的利益出发,以能为学校作出贡献而感到自豪。 积极的参与意识。中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为了学校文化的建设能够集思广益,热情地提供各种合理化建议,并从亲身参与之中体会到成长的乐趣。 自觉的服从意识。在学校,中学生一般都能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班级规定,为了集体的利益能以大局为重。 但不可否认,随着学生的成长,有少部分中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却日趋缺乏,

用爱温暖学生的心灵

用爱温暖学生的心灵 中卫市第一小学侯建玲 巴特尔说过:“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的春风,即使冰冻的感情也会消融。”可见,教师的爱是神奇而伟大的力量,教师对学生的爱,是真诚的奉献。正如陶行知所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可我国传统教育是一种权威式的教育,师生关系是一种权威式的关系,教师对学生拥有绝对的权威。教师的教诲,学生只能恭听顺从,任何异议都是对教师的不恭、对权威的侵犯。我想认为,对于行为或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若教师从关爱的角度出发,不失时机地抓住他身上的闪光点,用一颗慈母般的爱心去了解他、呵护他、温暖他,多下点功夫,他们就会茁壮成长。 我班的张兆旭同学,学习不认真,成绩总是倒数,并且他常惹事生非。做作业时,自己不认真,还要去影响别人,一会儿碰碰这个,一会儿动动那个,搞得其他同学也不能安心;看见别人做游戏,他也要挤上一脚,但又不遵守游戏规则,批评他,他也是一副无所谓的表情,让每个老师都感到十分头疼。 有一天,张兆旭作业没做完,又在玩了。看见我进教室,他马上回到座位上,装模作样地做起作业来。我走到他身边,正想好好地骂他一顿,他看见我,赶紧站起来说:“老师,我在做作业。”听了他的话,我心想:骂他也没用,不如换个方式。于是,我按住火气,抚摸着他的头,微笑着对他说:“我知道,你是可能遇到难题了,所以去向同学请教吧?老师最喜欢这样的同学。来,老师和你一起来解决难题。”我边说边在他身边坐下来,张兆旭用不相信的眼神盯着我,看了好久,随后埋头做起作业来。这次的作业虽然不是全对,但字迹端正,写得极认真,我破例给他的作业打了个优星,并鼓励他:“你今天的作业很努力,老师奖给你一颗星,相信你能成为优秀的学生。”

用师爱温暖学生

用师爱温暖学生 作为班主任,班级工作琐碎繁杂,对孩子们的教育也往往不是水到渠成的,需要我们投入巨大精力!如果有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保障,我们的班级管理必然会感觉轻松自如! 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灵动的个体,都是活生生的有感情的人,有着各自独特的性格、志向和智慧,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非常重要的角色,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们首先要把自己变成“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灵,与他们同喜同悲,共欢笑、同学习,而不是高高在上,孩子们其实要的不多,最多的需求就是得到理解和关爱! 每一个最简单的赞赏和关爱,对孩子们来说足以引以自豪。教育中“爱”是核心,一个心中有爱的老师,必然就能教育出心中有爱的学生!我们的艰辛付出应该是从孩子们这里最能得到认同和爱的!对待每一个孩子,多一点肯定,少一点批评;多一丝关切,少一点责罚,孩子就能感受到爱,并能用心和我们做朋友,良好的师生关系自然就形成了。 教师的赏识会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真的会出现你给学生一次机会,就会创造孩子一生的精彩的奇迹。教师的一个微笑,一次鼓掌,一个鼓励的目光,一个点头的赞许,都能给他们带来欢愉,带来进取,带来信心,带来希望。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也有自己的优点。作为班主任,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做到赏识每一点微小的进步。这样,每个孩子在你心中自然都是聪明的,都是可爱的。

确实,我们都会倾向于喜欢那些成绩优秀,性格乖巧,遵守校纪校规的好学生,而把那些不听话,成绩差,破坏班级荣誉的学生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爱优秀学生,容易,爱差生,很难。 现在我班有一个叫王旭的男生,他在小学升初中时在班内成绩是最差的,刚来时我发现他不爱说话,也不爱笑,老师们与他交流时他总不能正常交流,他只是会说“是”,“不”,“没有”一类的词,但是课上他表现得可不一样,上课说小话,不听课,多动,经常不完成作业,任课老师都反映他不爱学习,影响课堂纪律。针对这种情况我经常找他谈话,做工作,还经常与家长沟通,但效果不明显,弄得我也无计可施。偶然的一次机会,学校组织卫生检查,我就安排了他和几个男生打扫厕所,在劳动的过程中他表现得很优秀,干起活来也很起劲,完全不像平时不完成作业的他,于是,我抓住这次机会大力表扬了他,从此以后,他有了变化了,任课老师反映他的次数少了,说他能完成作业了,他与老师们也能正常交流了,他的家长也说他比以前懂事了,还主动和他们说学校的事,在我的鼓励帮助下曾有多名学生重建起学习的信心,扬起理想的风帆。 “白天鹅”固然可爱,但“丑小鸭”更需要温暖。教师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竭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出自真心地去赞扬、去鼓励。为他们提供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相信“丑小鸭”也一定会变成美丽的“白天鹅”。托尔斯泰认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

如何增强高校学子的校园归属感

关于增强师生校园归属感提案 前言: 归属感,或称隶属感,隶属,有以下几种含义: 1.指个人自觉被别人或被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感受; 2.是佛洛姆(E.Fromm)氏理论中的术语,意指心理上的安全感与落实感 大学校园作为学生离开父母后的主要生活和学习场所,是其不断成长并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课堂,也是为国家培养知识型与创造型人才的摇篮。因此,营造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一个温馨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以建立和不断加强南审学子对我校的归属感,在学生的成人成才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如何提高我校学子对南审校园的归属感,也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我们从校园归属感入手,对南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了一次抽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实际收回100份。通过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我们发现有62%以上的学生提出缺乏校园归属感,28%的同学不愿意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有近13%的学生则存在较为强烈的孤单感,35%的同学出现忧伤、抑郁等不良情绪时没有适当的情绪排解方式。 我们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调查显示,我校的独生子女占到总人数的74%。而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着从小受到父母过度宠爱,自我意识过强,不愿与他人交流沟通的特点,致使出现了一些诸如宿舍关系僵化、班级凝聚力差的现象和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一大阻碍。 2.校园生活环境与家庭环境造成的落差,加之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第一次离家住校,导致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尤以低年级为主)难以适应住宿和集体生活。生活上的不适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上的积极性。 3.学校评价体系的偏向单一化,这与90后大学生追求多元化价值观的心理背道而驰,致使学生多样化的价值取向难以得到肯定。不可否认,随着我校综合素质测评的开展,校方在这方面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与创新,在我们的调查中,也 发现这种测评方式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认可。由此可见,这样的改变已成趋势。 4.学校方面对校园归属感建设相关制度与配套政策不完善,具体政策的执行力度不够,校方很多好的想法往往流于形式。如我校虽然有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建立起了包括“心理咨询”在内的四位一体的学生工作系统,同时也在各级组织中成立了心理健康协会。但是这些组织和部门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往往也存在到课率不高,同学听课不认真反应不积极等问题。 正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