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略特的诗歌观念

艾略特的诗歌观念
艾略特的诗歌观念

艾略特的诗歌观念

时间、荒芜、记忆、欲望和死亡是艾略特诗中常见的意象。宗教信仰的衰微和精神文明的败坏,使他感到不安和忧虑。他所描写的都市,呈现荒凉颓废的景色,弥漫令人窒息的气氛。都市中的人们都是过着麻木不仁、机械呆滞的生活。普鲁夫洛克(Prufrock)的颟顸无能,反映了现代人的不负责任和消极被动的心理。荒原的居民,不死不活,沉湎于无意义的荒淫败坏而不忘利害得失的生活中;就像我们在他的《序曲》(Preludes)一诗中所看到的,早晨走在泥泞街道上的是“时间恢复的化装人群”,晚上的报纸只为人们确定“某些确定的事”,入夜黑暗的街道“不耐烦地要统治世界”。人们虽然也会兴起“无限温柔无限痛苦的事”的幻想,但是摆在眼前的仍然是一些令人厌倦和憎恶的景象。

艾略特在哈佛时期即已对当时的都市生活感到厌恶,1910年便在哈佛开始写出《序曲》的第1、2两段,1911年7月在巴黎写出第3段,1911或1912年又回哈佛写出第4段。全诗于1915年在伦敦《阵风》(Blast)上发表。

序曲

冬日黄昏降临,

走廊中牛排香四溢。

六点钟。

烟熏的日子所燃剩的尾端。

而今一阵风雨卷起

肮脏的垃圾,

你脚边枯萎的落叶,

和空地上被丢弃的报纸

雨打着

破损的百叶窗和烟囱,

街道的拐角

一匹拖车的马冒着热气顿足。然后万家灯火。

早晨醒来闻到铺木屑

而泥泞的街道上飘来

微微发霉的啤酒的味道,

随着那些沾满泥巴的脚,

逼向清晨的咖啡摊。

而连同那些为时间

恢复的化装人群

令人想到上千间家俱齐全的

房间中,那些拉起脏兮兮窗帘的

乌黑的手。

你从床上撩起毯子,你仰卧,你等待;你打瞌睡,注视着黑夜揭开

构成你的灵魂的成千不洁的

影像在

天花板上闪现;

而当世界苏醒;

光自百叶窗爬起

你听到阴沟中的麻雀。

于是你对街道兴起一种想像

而不为它所知,你

坐在床沿上,

从发间取下卷发纸,

一双肮脏的手紧握住枯黄的脚底板。

他的灵魂紧绷在天空

那隐没在一排都市房屋后的天空,

或任那不懈的脚践踏

在四五六点钟的时候

或任那短而方的手指

将烟丝塞入烟斗,

打开晚报,眼睛确信某些确定的事,

黑暗街道的良心;

不耐烦地要统治世界。

我被一些环绕这些景象的

幻想所动,而久久难以忘记

无限温柔的观念

无限痛苦的事。

用手抹一抹嘴巴,笑吧;

这形形色色的世界像一个老朽的妇人

旋转着,在空空的地上拾取燃料。

诗人在诗中将冬天的日子人格化了。首先道出黄昏的荒凉破败光景,只有一匹刚奔跑过的马,身上在寒风中冒着热气,然后便是万家灯火那微微光明和企求温饱的象征。接着便描绘出冬日早晨的污秽虚伪,街道如蜈蚣用许多沾满泥泞的脚爬向那卖早点的小摊,赶着去工作的人们被诗人称为“时间所恢复的化装人群”,暗示人在晨起未出门时,几乎都是凌乱污秽,露出的乃是“真正的自己”(True

self),出门前方梳洗打扮、以化装后的“实在的自己”(Real self)去面对别人。而在那样机械化社会中的女性,多数缺乏浪漫气息,每天看着阳光自百叶窗上爬起,听麻雀在阴沟中叫着,然后去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男性则充满矛盾无奈的心情,眼睛所见尽是龌龊肮脏、入夜所闻则是罪恶横行,世界已为黑暗街道的良心所统治。人不过仅是这机械化社会中的一个小机件,其力量不足以改变这已届风烛残年的世界,所以抹一抹嘴巴,笑吧;任那孤苦的老妇人们在空地上旋转,却也无法捡到她们所需要的燃料呵。

艾略特的作风,深受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波德莱尔(Baudelaire)使他认识了“现代都市的污秽面”。他开始在诗中把污秽的现实与美好的幻想毗连并列,以收到嘲讽隐喻讽诫的效果。他相信“美国一业城市青年的经验,可以入诗;而一向被人视为枯燥难堪,毫无诗意的平凡事件,也可以入诗。”艾略特并不把这些丑恶的事件加以粉饼或美化,只是如实地描写,表现人类特有的情况,从而显示美与丑的必然联系。他认为诗的目的并非仅是描绘美丽的图画,而是要生动地表现人类的经验和价值。诗人的责任也不应止于美的宣扬,而应兼含真和善的揭露。

另一位19世纪的法国诗人拉法格(Jules Laforgue)对艾略特的影响也很大。他表示拉法格是第一个教他如何说话,和如何用自己的话作诗的人。他的诗中常有以方言白话所写的段落,而这些段落,在他的笔下,也都能产生亲切动人的力量。

艾略特在选词用字上,更是非常谨慎,他所用的一词一语,都是经过详细推敲而后决定的,所以能够充分发挥其内涵和外延的意义,不仅与前后文的含义密切关连,而在全篇之中,也能发生引申呼应的作用。

艾略特作诗,常借一系列的景象或事类,使基心中某一特殊情感具体化,从而勾起读者相同的情感,以收到共鸣的效果。诗人摒弃以抽象的文词吐露其主观情感的方式,改以具体景象或事类的排比,产生客观影射的作用。于是诗中的语言不再是空乏的陈述,而变为诗人主观心境的客观形象了。这种方式便是艾略特的客观影射(Objective correlative)。这样写成的诗,全篇形成一个象征,所以读的时候,不能只求字面含义的解释,而要能抓住诗中景物象征的意义,方能了解诗中的真义。

艾略特在叙事观点(Point of view)的运用上,为诗引进了现代小说的特殊成就。荒原的叙事观点即是来自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

的“中心意识”(Central consciousness)和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的“超然叙述法”(Detached narration)。艾略特利用这种方法,使考瑞雷纳斯(Tiresias)成为“诗中融合了其他人的最重要的人物”。

至于诗的长度,他和庞德都与艾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的思想极为接近:他认为一首诗的长度,应以令人一次坐下即能读完为最合理想。这样才能使人读过之后,得到一个完整统一的印象。庞德修改《荒原》时,即本着这一个原则,所以他说:“这一首诗从‘四月……’到‘善谛’密切相连。一共19页,可以说这是用英语所写的最长的一首诗。不要再增加三页,以打破所有的纪录了。”

歌剧《猫》简介

《猫》之由来 T.S. 艾略特(Thomas Sterns Eliot):1888-1965 英国诗人,1948年以《四个四重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39年创作儿童诗集《擅长装扮的老猫经》,和他的其他作品相比,该诗语言简单易懂,诙谐幽默但又发人深省。这部作品伴随着韦伯渡过了他的童年时代,出于对那时的记忆,韦伯于1977年开始着手改编它,经过四年的漫长的创作过程,就有了后来的《猫》。 瓦莱里·艾略特(Valerie Eliot) 诗人艾略特的遗孀。在出席1980年爱德蒙顿音乐节(Edmonton Festival)时,她听到了公演的由艾略特的诗改编而成的歌曲,于是她带给韦伯许多艾略特没有发表的诗和故事,其中包括一首《魅力猫-格里泽贝拉》。这是一首对于孩子来说太悲伤的诗,所以艾略特没有把它收入诗集。后来这首诗成为全剧的中心和灵魂,就有了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猫》的经典曲目《回忆》。 安德鲁·劳埃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 《猫》的灵魂人物,没有他就没有《猫》的黄金时代。 这位享誉世界的天才歌剧大师,除了共赢得五项英国劳伦斯奥立佛奖,六项美国托尼奖和三项葛莱美奖,另外还有数以亿计的演出收入。他于1981年完成的歌剧《猫》,现在已经成为音乐剧历史上最卖座的作品之一,除了天才的艺术能力,他要求他的音乐剧每一个细节都完全拷贝首演,保证其作品的高水平。这使得他不仅赢得了“现代舒伯特”的美誉,更有人称他为戏剧界的“比尔·盖茨”。 特里沃尔.努恩 他不仅是《猫》的导演。脍炙人口的《memory》歌词就出自他的手笔。当韦伯用一夜的时间写出剧中的主要旋律之后,特里沃尔反复阅读艾略特的原作,终于抓住了“回忆”这个关键词,写出了歌词。描绘出魅力猫格里泽贝拉的情感主线——艰难的岁月,无可挽回的美好时光,以及重回猫家族的渴望。于是,就有了现在的《memory》,有了现在的《猫》。 芭芭拉·史翠珊 如果有人问,你是怎样知道《memory》的,相信99%的人会说是从芭芭拉·史翠珊的版本开始,这是我们最早能接触到的《memory》的版本,在我们还不怎么了解《猫》的时候,就已经为这首如泣如诉的歌曲分外着迷,转而成为芭芭拉的忠实拥趸,以至于不怎么记得起它的原唱伊莲·佩吉(Elaine Paige)了。没有人会说芭芭拉美丽,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只是称自己是“会唱歌的女演员”,然而她却在从流行歌曲到古典歌曲,从歌坛到舞台剧乃至影坛创下了不俗的战绩。虽然她没有参加过《猫》的主要演出,但从未有任何人敢否认她对于《回忆》的精彩演绎。 一、音乐剧《猫》简介 世界最经典、最伟大、最成功的音乐剧《猫》,是由英国著名音乐剧、歌剧大师安德鲁?洛伊?韦伯于1977年以英国著名诗人T.S.艾略特的诗集《老负鼠讲讲世上的猫》为蓝本而创作的音乐剧。《猫》是当今世界音乐剧中最成功的作品,曾获得最佳音乐剧奖等7项托尼奖,剧中贯穿始终的歌曲《回忆》(Memory),已经成为音乐剧的经典作品。 该剧于1981年在伦敦首演,1983年登上著名音乐剧之都百老汇的舞台,从此一炮走火并连续演出,与此同时,《猫》还多次到世界各国进行巡回演出。到2002年5月该剧正式宣布停演时,《猫》已在全球演出了近7000余场,并创造了近200亿的收入。凭着难以打破的票房纪录,《猫》成为有史以来最成功、连续公演最久的音乐剧。《猫》在世界范围内已拥有超过6500万观众,并以14种语言、超过40个版本、在全球近300个剧院、超过150个城市隆重上演,是伦敦和百老汇上演时间最长的音乐剧,被授予“世纪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内容摘要】徐志摩是现代诗人、散文家,其诗歌的艺术特色:务必从内容形式,语言艺术技巧,闻一多主张的“三美”来对其诗歌的艺术特色略作分析。1923年徐志摩与闻一多等人成立了新月社。徐志摩不仅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诗坛上很有声望的诗人,也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传奇人物,他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徐志摩的白话诗技巧探索创新还是很有成就的。徐志摩也写过一些淳朴感人、乡情浓郁的抒情诗歌。面对恶毒的红尘世界,诗人也抱以利刃,感情奔放,多用口语,也是徐志摩诗歌的一艺术特色。 【关键词】诗歌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 徐志摩浙江海宁县人,生于徐门长孙独子。自幼过着舒适优俗的公子哥生活。他曾与闻一多等人创办了新月社,也是新月社的代表人物之一。徐志摩是20世纪让人难以忘怀的诗人。他的诗歌收集在以下集子中:《徐志摩的诗》这部诗集的大体内容是:抒发理想和表现爱情、暴露社会黑暗和表达对劳苦人民的同情;探讨生活哲理;以及写景抒情诗。《翡冷翠的一夜》是徐志摩的第二个诗集,这部诗集可看作是记叙当时他和陆小曼之间的感情波折,他的热烈感情和无法摆脱的痛苦。在《翡冷翠的一夜》之后,作者还出过两本诗集,一是由他自己编选的《猛虎集》另一个是他人编写的《云游》这两个诗集中收录的诗歌,多数是徐志摩后期的作品。他这一时期创作的诗歌,大部份与现实脱离,抒写他自己“微妙的灵魂和秘密”有的诗歌无呻吟,充满了悲观厌世的情调。而且,他的思想立场与进步的革命朝流抗衡。本文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两个方面对其诗歌进行分析。 一.徐志摩诗歌的思想内容 诗歌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 (一)描写贫富悬殊,人类苦难,表现作者对现实的深切关怀的诗篇。这类诗数量虽然不多,但内容比较充实,反映了社会现实的某一面,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意义。如《先生!先生!》《谁知道》《灰色的人生》《叫化活该》等一些作品就深刻记录了诗人这时的思想轨迹。他清楚地看到:“可怜我快饿死了,发财的爷!”大门内有欢笑,有红炉、在玉杯:《叫化活该》面对形容惨淡的底层

美国后现代主义诗歌特征

保持骨骼轻盈:美国后现代诗歌概观 马永波 试着译一些英诗已有些年头,起初是由于对语言的兴趣,也是为了给自己的写作提供点儿新鲜的材料和视野,而我之对后现代主义诗歌感兴趣,大抵始于三年之前,那时“后现代”这一术语已渐渐流行、时髦起来,为广大诗人、批评家、社会学家所频繁使用,加之有些国内诗人纷纷自封为中国的“后现代”诗歌创始人,这一切都促使我产生了弄明白真正“原装”后现代主义诗歌的本来面目的想法。 依专家所言,后现代主义思潮起源于北美洲的文学批评,在六十年代,它几乎成了一个单单发生在美国的事件。其后,后现代主义的概念扩大到整个欧美大陆。所以,集中考察一下美国的后现代主义诗歌,则可以较为便捷地得到一个关于后现代思潮的典型景观。 当代的美国诗歌,较五十年代以前,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变得更重现实细节,更有地域色彩,更具体。这些转变与二战后美国对越南的侵略战争加诸人们意识上的影响有关,而现代科技,尤其宇航技术的发展,也给予了人们新的刺激,迫使人们以新的时空观念重新认识、估念人类在宇宙秩序中及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美国当代诗歌在经历了第一次大战前夕,由庞德倡导的“意像派”所代表的童年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以艾略特为代表的鼎盛时期,已经进入它开阔的中年。二十世纪早期生活中所特有的种种剧烈的脱节,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的土崩瓦解,现代人的自我与其种族历史的加速分离和异化,都已记录在艾略特的《荒原》、史蒂文斯的《风琴》等诗集里面。更年青的诗人已不满于艾略特式学院气的沉思和玄想,而是要更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解剖真实,逃避个性的“非个人化”原则已被更深的沉入诗人的自我所代替。哲学也不再作为完整的认识世界的框架,而是分散在具体的现实感受之后,与生活结合得更紧密了。 这种转变的开始,则是始于一位艾略特的同时代者威廉.卡洛斯.威廉斯,一位儿科医生,同时也是一位抱负远大的诗人。和许多去英国取经的诗人,如庞德、艾略特不同,威廉斯一辈子生活在新泽西州的路特福德,也许,作为一个英国人的儿子,他比大多数美国诗人都更强烈地意识到去除英国诗歌的所有特征的必要性。艾略特对传统英诗格律的继承,对荷马以来整个欧洲文学传统的珍视,以及他阴郁的学院气质,都使得威廉斯认为《荒原》是对自由诗运动的背叛,是美国诗歌的一个灾难,一个误会。他决心抓住工业化美国的实质,从形式上、内容上发展一种美国自己的新诗。1946年,威廉斯苦心经营的五卷本巨著《佩特森》第一卷问世,这部富于地域乡土色彩的史诗性作品,将自我与广袤美国融为一体,显

瓦尔登湖简介

瓦尔登湖(Walden; or, Life in the Woods),中国大陆译“瓦尔登湖”,台湾译“湖滨散记”,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所著的一本著名散文集。 该书出版于1854年,梭罗在书中详尽地描述了他在瓦尔登湖湖畔一片再 生林中度过两年又两月的生活以及期间他的许多思考。瓦尔登湖地处美国马萨 诸塞州东部的康科德城,离梭罗家不远。梭罗把这次经历称为简朴隐居生活的 一次尝试。 《瓦尔登湖》的中文译本有多种,例如有徐迟、张知遥以及戴欢等翻译的 版本。 美国的19世纪是个辉煌的时代,一大批作家都深受超验主义的影响,主 活在这一时代的梭罗也不例外。作为这个时代的代表人物,梭罗对超验主义更 是身体力行,《瓦尔登湖》就是他这一思想的体现,它是一部蕴含了深刻哲理 的散文。细细读过《瓦尔登湖》的人都有体会;他是在探求怎样实实在在的生活,怎样体验与经历有意义的生活,为自己,也为他的市民同胞,还有当时与 后来的读者们。 本书以春天开始,历经了夏天、秋天和冬天,又以春天结束,这正是一个 生命的轮回,终点又是起点,生命开始复苏。 这是一本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书。其中分析生活,批判习俗处,语语 惊人,字字闪光,见解独特,耐人寻味。许多篇页是形象描绘,优美细致,像 湖水的纯洁透明,像山林的茂密翠绿;也有一些篇页说理透彻,十分精辟,给 人启迪。 这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书,对于春天,对于黎明,都有极其动 人的描写。这里有大自然给人的澄净的空气,而无工业社会带来的环境污染。 读着它,读者自然会感觉到心灵的纯净,精神的升华。 《瓦尔登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梭罗能够通过艺术来实现自己决意要做的 事业。通过创造一个有机的形式,他使自己的决定获得了新生:通过有意识的 努力,他重新获得了一种成熟的恬静,如果说那不是黄金年龄的清纯狂喜的话。 整个《瓦尔登湖》记录着自我在微观宇宙历程中的经历。 如果梭罗仅仅给我们留下一部一个男人在林中生活的记载,或者说他仅仅 退隐到森林之中,在那儿记载着他对社会的抱怨。甚至说,如果他想把这两者 都合到一本书里,那么《瓦尔登湖》就不会有这一百年的生命。 正像一切所进展的一样,梭罗记下了人跟自然的关系,人在社会中的困境 和人希望提高自然的关系,人在社会中的困境和人希望提高自我精神的习性,

徐志摩诗歌艺术特点

徐志摩诗歌艺术特点 徐志摩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其诗歌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笔重要财富。小编搜集了徐志摩诗歌艺术特点,欢迎阅读。 徐志摩在诗歌方面的创作成就与性格经历是密不可分的。纯净、真实、热情的他具有了天才诗人所具有的一切气质。他从小生活富足,虽然以后家境渐渐衰落,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也就是少时的无忧无虑造就了他的性格,再加上传统的教育和留学的经历都为他在诗国的腾飞插上了翅膀。反过来说,他归国后的生活轨迹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性格决定的。他的性格体现在他的行动之中,徐志摩的所做所为就如他的诗歌一样惊世骇俗。而徐志摩对爱情的执着就注定了他的痛苦。而这种痛苦使他在诗歌里得到了充分的宣泄,也成就了他的诗名,也是他诗歌中成就最高的。 一、从形式上看徐志摩诗歌具有内在外在高度统一的美感 他遵从了闻一多的三美的理论,即所谓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但又有自己独特的实践,这主要体现在他对各种诗体的尝试,他认为每一种诗体都有其最适宜的内容来填充。其中最典型的是他对十四行诗体和散文诗体的尝试及突破。徐志摩诗歌的很多方面的开展都是很有创造性的,他敢于突破古典的抒情方式,并糅入西方的各种思潮,还大胆的创造新的体式,敢为新诗开拓新的格律,意境优美、唯美。 二、格律方面,徐志摩的探索阻止了新诗过于散漫、内容流于浅

薄空泛之弊,从而使内容更有节制、思想更有深度 闻一多讲诗歌格律时谈到了三美,在徐志摩的诗歌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贯彻。茅盾曾批评徐志摩的诗歌《不知道风在哪一个方向吹》中说到:“我们能够指出这首诗歌形式上的美丽,章法很整饬,音调是铿锵的。但是这位诗人告诉了我们什么呢?这就是很少一点了。”但是诗歌其实不是以传达内容的多少、优劣论成败的,作者在这首诗歌里更多的是表达了一种心情,这是一种感情的传达。诗歌所承载的内容应该是多方面的,特别是抒情诗,对感情的传达的丰富程度和真实程度反而是一首诗歌成败的一个重要规范。 先来看徐志摩的外在形式,主要是谈格律方面的创新,徐志摩诗歌的格式简单但却变化无穷,从而衍生出了许多的美感。 徐志摩在诗歌的构造上是独具匠心的,撇开内容单从形式上看,他的诗歌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比较整饬的方块形,这一点上与闻一多是一致的,闻一多的诗歌体式构造绝大多数都是严整的豆腐块,这可能是他们受古典诗词的影响,讲求句式、字数的整齐划一。再一种就是长节的矩形块,隔行退格的形式(或多行退格),一般退一格或者两格。第三种是每行齐头,只是从后面看多有参差,形成一个错落的美感。第四是每句均后错一字,形成倒阶梯状。 三、徐诗的意境无疑是美轮美奂的 从整体上看,徐的每一首诗都是一个鲜活的形象,而这个形象,或传达了一种感情或象征了一种精神或者势力。但无疑都是美妙的意境空明清新而深远,这就使得他的多数作品都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共

艾略特的诗歌观念

艾略特的诗歌观念 时间、荒芜、记忆、欲望和死亡是艾略特诗中常见的意象。宗教信仰的衰微和精神文明的败坏,使他感到不安和忧虑。他所描写 的都市,呈现荒凉颓废的景色,弥漫令人窒息的气氛。都市中的人们都是过着麻木不仁、机械呆滞的生活。普鲁夫洛克(P rufrock )的颟顸无能,反映了现代人的不负责任和消极被动的心理。荒原的居民,不死不活,沉湎于无意义的荒淫败坏而不忘利害得失的生活中;就像我们在他的《序曲》(P reludes一诗中所看到的,早晨走在泥泞街道上的是“时间恢复的化装人群”,晚上的报纸只为人们确定“某 些确定的事”,入夜黑暗的街道“不耐烦地要统治世界”。人们虽然也会兴起“无限温柔无限痛苦的事”的幻想,但是摆在眼前的仍然是一些令人厌倦和憎恶的景象。 艾略特在哈佛时期即已对当时的都市生活感到厌恶,1910年便在哈佛开始写出《序曲》的第1、2两段,1911年7月在巴黎写出 第3段,1911或1912年又回哈佛写出第4段。全诗于1915年在伦敦《阵风》(Blast)上发表。 序曲 冬日黄昏降临,走廊中牛排香四溢。 六点钟。 烟熏的日子所燃剩的尾端。 而今一阵风雨卷起 肮脏的垃圾,

你脚边枯萎的落叶, 和空地上被丢弃的报纸雨打着破损的百叶窗和烟囱, 街道的拐角一匹拖车的马冒着热气顿足。然后万家灯火。 早晨醒来闻到铺木屑而泥泞的街道上飘来微微发霉的啤酒的味道, 随着那些沾满泥巴的脚, 逼向清晨的咖啡摊。 而连同那些为时间恢复的化装人群令人想到上千间家俱齐全的房间中,那些拉起脏兮兮窗帘的

乌黑的手。 你从床上撩起毯子,你仰卧,你等待; 你打瞌睡,注视着黑夜揭开 构成你的灵魂的成千不洁的 影像在 天花板上闪现;而当世界苏醒;光自百叶窗爬起你听到阴沟中的麻雀。 于是你对街道兴起一种想像 而不为它所知,你 坐在床沿上, 从发间取下卷发纸, 一双肮脏的手紧握住枯黄的脚底板。 他的灵魂紧绷在天空 那隐没在一排都市房屋后的天空,

艾略特荒原中英对照

(一)艾略特是中国现代朦胧诗歌的鼻祖 在网上,很多对中国现代诗歌(包括朦胧诗歌)起源和继承的评论是似是而非 的。这可能是由于一些国内不懂外文的评论家的错误导向所致,也有可能是由于 自己就没有理解好中国的现代诗歌,而混枭了自己的观点,也误人子弟。中国的 现代诗歌,究其源泉是由于五四时期由胡适等人发起的白话文运动,白话诗也就 应运产生。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很多著名的作家严肃的学者并没有留下多少 白话诗歌,只有一些类似嘻皮士的文人们,象刘半农,徐志摩等等,为了和女人 的打情骂俏而留下过一首半首。 中国早期的现代诗歌应该是继承于欧洲而不是美洲。这得益于一些留学欧洲 学人的推荐和传播。象卞之琳,徐志摩,李金发等等,所写的诗歌继承了欧洲维 多利亚式的风格,并没有多少的创新,节奏的和谐和词澡的华丽是其主要的特点, 但并没有什么心灵的震动,是沃斯瓦斯和波尔莱特在中国的翻版,甚至从中可以 看到雪莱和拜伦的影子。从中很少看到美洲惠特曼的影子,大概惠诗歌中的自然 和平民的形象和这些留学欧洲的没落贵族的口吻不太合适所致。很多人把这几个 人归结为现代朦胧诗歌的起源。其实是不当的。这时候的诗歌还只能是现代诗歌 而不是朦胧诗歌,当然,相对于旧体诗歌意象和词汇的运用已经有了朦胧的感觉。 中国诗歌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有一个特别辉煌的复兴时期。一批经 过文革,上过山下过乡的知识青年们用在煤油灯下的知识积累,带着对生活的感 性体验,在马可雅夫斯基和莱蒙托夫的指引下开始中国诗歌的新一轮革命。这期 间杰出的诗人有北岛,舒婷等。在八十年代的中末期,中国诗坛终于迎来了大爆炸的时期。在理论领袖谢冕的指引下,一批批锐意的具有现代意识的中国诗人们 以严辰主编的诗歌报为阵地,纷纷打出旗号,成立山头,一时间中国的诗歌流派 竟然有几十家之多。所写的诗歌讦曲骜牙,常人难以读懂。这就是后来广被非议 的现代朦胧诗。 为什么称为现代朦胧诗?这是为了区别 于以唐朝李商隐为代表的古体朦胧诗 歌。中国的现代朦胧诗直接继承于艾略特,Pound等人的诗风,摈弃了近代诗歌徐 志摩等人所提倡的维多利亚的模式。(EzraPound是和T.S.Eliot同一时代的诗人。 他有一首特别著名的诗【在一个地铁站口】,短短两句,却成为美国60年代诗歌 革命的启动之作)。对艾略特,国内的文学史书鲜有介绍,他们多数倾向于介绍19 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文学大家和诗人。记得有一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外国诗】,好象是收录了艾略特的【荒原】,没有什么介绍,似乎国内对他的地位不 是特别的推崇。因此,不揣简陋,在此将T.S.Eliout介绍一番,并将其长诗“ The Waste Land" 翻译一部份。 (二)T.S.Eliot简介 在诗歌和文学评论上,作为一个诗人,Thomas Stearns Eliot占据着独一无 二的地位。他不仅仅是靠写作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对定义所谓的现代派的风格和 趣味也有着莫大的帮助。他们摈弃了叙述性的方式及贵族式的维多里压风格,代 之于精确聚焦而又让人惊奇的意象来表达,那种圆滑的充满诱惑而又有讽刺韵味 的语言对美国现代诗歌有着巨大的影响。当然这种影响不是直接正式的而是从思 想和哲学的高度来影响的。他的作品中弥漫着一种寻求人生意义的味道;这种对

艾略特波浪理论-市场行为的关键

《艾略特波浪理论-市场行为的关键》 -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R.N.Elliott)-------------------------------------------- 正文: 第一部分艾略特理论 第二章波浪构成的指导方针 本章中介绍的各项指导方针都是以牛市为背景进行讨论和图解的。除了特别指出的以外,它们同样也能应用于熊市,在这种背景中,各种图解和推论就得颠倒过来。 交替 交替的指导原则在应用中十分广泛,它提醒分析人员总是要预期在相似波浪的下一个表现中会有所不同。汉密尔顿博尔顿曾写到: 作者并不确信交替在各类波浪构成中是不可避免的但褒替出现的频率之高说明人人应寻找它,而非相悖。 尽管交替没有精确说明即将发生什么,但它对于那些不要期望的事提供了宝贵的提示,所以在分析波浪构成以及估计未来的概率时牢记它很有用。它主要是指导分析人员,不要像大多数人那样,仅因为上个市场循环以某种风格发展,就相信这次的情况肯定一模一样。正如"反对者"不停指出的那样,大多数投资者"理解"成一种明显的市场习惯行为之时,就是市场对投资者完全变化之日。然而,艾略特更进一步地说明,交替事实上是一种市场规则。 推动浪中的交替 如果一个推动浪的第二浪是急剧调整,那就得预计第四浪是盘档调整,反之亦然。就像交替指导方针说明的那样,图2-1是推动浪--无论向上还是向下--最典型的调整方式。急剧调整从不包含新的价格极端,即超过先前推动浪正统的价格终点的位置。它们几乎总是锯齿形(单锯齿形、双锯齿形或三锯齿形)调整浪;有时它们是以锯齿形开始的双重三浪。盘档调整包括平台形调整浪、三角形调整浪、双重三浪和三重三浪。它们通常包含新的价格极端,即超过先前推动浪正统的价格终点的位置。在少数情况下,处于第四浪位置的正规三角形调整浪(不包含新的价格极端的二角形调整浪)会取代急剧调整,并与处在第二浪位置的另一种盘档模式交替。调整浪中的交替观点可以选样来概括:两个调整过程中的个会包含回到或超过先前的推动浪终点的运动,而另一个则不会。

论徐志摩诗歌艺术特色

论徐志摩诗歌艺术特色 徐志摩是近代新月派代表诗人,他的诗歌思想丰富,情感饱满,营造出优美的意境,塑造出独特且丰富的意象,音韵优美、和谐,是学术价值、美学价值的有机统一。 标签:徐志摩诗歌;性灵;意境;意象;情感;韵律 一、徐志摩的“詩和远方” 徐志摩是浙江嘉兴海宁砍石人,出生于一个富饶的商人家庭,然而舒适优裕的贵公子生活并没有把他变成一个整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反而使他有了接收更好教育的条件,在他留学剑桥期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了他的浪漫主义诗风,并于1923年成立了新月社。作为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西方文化影响的诗人,他的诗深刻的体现了对自由的追求和对解放个性的渴望,他的诗大多颂扬自由、纯美的爱情、美好的自然景物和肆意的青春。他把自己对封建礼教的憎恶,对自由恋爱的渴望全部倾注在自己的诗作中,他用精巧的构思,优美的韵律、朦胧的意境和意象、独特的想象,展现出藏在心底的他那向往的远方。 二、诗歌中的“性灵” 徐志摩曾亲眼目瞩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对中国的封建政治感到失望,这也使他在比较中发现了英国人民主主义的优势,他更加坚定地在自己的诗歌中高扬爱与自由的旗帜,主张抒发自己的个性,在诗歌中把“性灵”发挥到极致。 何谓性灵?关于“性灵”众多先贤,文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袁宏道认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李商隐曾说“人禀五行之秀,备七情之动,必有咏叹,以通性灵”,而现在我们所说的“性灵”是文学艺术中的一种美学价值,它与徐志摩的情感有相通之处,例如徐志摩对当时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封建制度的痛恨就与李贽宣扬“童心说”,主张文学要写“童心”即真情,不应写“伪情”有相似的地方。 在《云游》中,徐志摩用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情感写下“那天你翩的在空际云游、自在、轻盈,你本不想停留,在天的那方或地的那角,你的愉快是无阻拦的逍遥”他用自己的想象和空灵的意境向大家表达自己对“爱、自由和美”的信仰,他渴望“惊醒并将你的倩影抱紧”,他在“无能的盼望,盼望你飞回”。 徐志摩的感情尤其是爱情,也给他的诗歌增添了“性灵”之美,他在《我有一个恋爱中写道“我有一个恋爱,他爱天上的明星,我爱他们的晶莹,人间没有这异样的神明”他将自己的恋爱对象比作“天上的明星”,这“明星”曾使他“尝味、容忍、心伤甚至泪零”,但他依然不顾艰难险阻,坚定地“坦露我的坦白的胸襟,献爱与一天的明星,任凭人生是幻是真”。这与他对纯爱的追求相契合,在这具有自然与情感双重属性的“明星”中,他寄托了自己对冲突封建礼教、包办婚姻的极

艾略特各时期作品特点

二.从艾略特的各时期主要著作特点来具体发掘“非个人化”理论的内涵艾略特的文学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较大的变化。第一时期包括1915年至1922年的创作,主要作品有《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和《诗集》。艾略特这一时期的创作通常被称为“通往《荒原》的历程”。第二个时期包括1922年至1925年的创作,主要作品有《荒原》和《空心人》。《荒原》是艾略特的代表作。《空心人》通常被认为是艾略特描写精神空虚的“现代人”的代表作。第三时期包括从《灰星期三》开始,一直到他晚年的戏剧创作。 第一个时期的作品情调低沉,常用联想、隐喻和暗示来表现现代人的苦闷。在《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艾略特描写了一个中年男子在求爱途中矛盾变化的心理,这个男子过于敏感、过分内省、过度压抑自我,反映了现代人的空虚和怯懦。在《诗集》中,艾略特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西方现代社会风起不振的一种厌恶,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知识分子的悲观和失望。 第二个时期的作品集中表现了西方人面对现代文明濒临崩溃、希望颇为渺茫的困境,以及精神极为空虚的生存状态。如在《空心人》中,艾略特描绘了西方人精神空虚的生存状态: “我们是空心人 我们是稻草人 互相依靠 头脑里塞满了稻草。唉! 当我们在一起耳语时 我们干涩的声音 毫无起伏毫无意义 像风吹在干草上 或像老鼠走在我们干燥的 地窖中的碎玻璃上。” 诗人以“空心人”、“稻草人”来比喻现代人内心世界的危机。全诗弥漫着浓郁的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气氛。 第三个时期艾略特继续进行诗歌艺术的探索,同时思想开始出现变化。一般认为《灰星期三》标志着艾略特最终转向了天主教。艾略特在加入了英国国教之后曾在《兰斯劳脱安特罗斯》的序言中声明自己在“政治上是保皇党,宗教上是英国国教教徒,文学上是古典主义者”,表明诗人已从早期那种精神无所依托的荒原状态转向了宗教的怀抱。长篇组诗《四个四重奏》作为艾略特后期创作的重要作品,描写了一个皈依宗教的人在寻找真理的过程中的精神历程。

艾略特介绍

艾略特,G. Ail ete 艾略特,G. George Eliot (1819~1880) []英国女小说家。原名玛丽*安*埃文斯。1819年11月22日出生于沃里克郡奇 尔弗斯科顿附近的乡村。父亲年轻时当过木匠,后来是庄园主的代理人,政治观点保守。艾略特于1828至1835年先后在两所女子寄宿学校就读,笃信福音教,热衷于慈善事业。她学会法语、意大利语等多种外语,熟悉《圣经》和大量宗教、文学著作,并涉猎天文、地质、数学、昆虫等各类科学。1836年母亲去世,她辍学为父亲管家。1841年随父迁居考文垂,结识了自由思想家、缎带商查尔斯*布雷一家及布雷的姻亲海纳尔一家。查尔斯*海纳尔的著作《基督教起源的调查》(1838)很快地转变了她的宗教信仰。1842年初她宣布不再去教堂,不信上帝,但她仍深切理解、同情一切虔诚的宗教感情,这也成了她作品的基调。 1844年初开始翻译施特劳斯的《耶稣传》,于1846年匿名发表,在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因而名噪一时。以后又翻译了斯宾诺莎的《神学政治论文》。1850年担任《威斯敏斯特评论》副编辑,与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过从甚密,并认识了刘易斯和克罗斯。 乔治*亨利*刘易斯是著作家和评论家,对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都有研究,写过《歌德传》。她和刘易斯志趣相投,后与他公开同居。1854年7月她翻译的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以真名出版。同月,与刘易斯去德国。她的哥哥姐姐同她断绝往来,朋友也对她疏远,她则甘愿承受她严肃抉择的后果。她们共同生活了24年,她的稿酬一直用以帮助刘易斯扶养他在瑞士的三个儿子和他的离异的妻子。

[《亚当*比德》插图] 她在德国时开始翻译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回国后译完(未发表);还为刘易斯翻译了《歌德传》中的大量引文,并为《威斯敏斯特评论》写专栏文章,所写的书评中已包含了她对现实主义小说的认识和理论。1856年秋起,在刘易斯的鼓励下,她开始小说创作,写了3部回忆早年家乡生活的中篇小说,1858年结为一集名为《教区生活场景》出版,署名乔治*艾略特。她开始在创作中实践自己的小说理论,忠实表现平凡人物的生活,唤起人们的同情,在现实主义小说传统中别开生面,引起文学界普遍的重视。 1859至1876年,她创作7部长篇小说。一般将她的作品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小说描写19世纪初期单纯质朴的乡村生活;后期小说内容复杂,采用了重大的历史、政治、社会题材。但她的创作思想前后一致,作品具有哲理性,又富有幽默感。她在作品中探讨伦理道德问题,对人们有深厚的同情,在道德上的判断却是严厉的。她的写作手法发展了属于现代小说特征的心理分析。 《亚当*比德》(1859)具有荷兰现实主义绘画的风格。平凡恬静的表面之下,蕴积着发生在普通人心灵深处的暴风雨。木匠亚当*比德爱着农家女海蒂,而海蒂好虚荣,被地主的少爷、军官亚瑟*道尼桑诱。她在寻找亚瑟的途中分娩,杀死婴儿,因杀婴罪被捕,判处流放。通过海蒂的悲剧,亚当痛切认识到人生的复杂与艰难,产生了博爱的思想。小说中对人物的心理分析细致入微,作者娴熟地使用方言,并写出了真诚的宗教感情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1860)是关于磨坊主塔利弗的子女托姆与麦琪的故事,写他们在父亲破产后逐渐疏远,最后在被洪水淹死前和解。作者突出了高尚的感情。前半部关于托姆与麦琪两人童年生活的描写,在英国文学中最为出色。 《织工马南》(1861)写马南曾受好友诬陷,对人丧失了信任,通过金币失窃、收养迷途孤女的事件,重又体会到了人生的温暖和同情。 1860年乔治*艾略特游览佛罗伦萨时决定以15世纪意大利宗教改革为背景写一部历史小说,后以罗慕拉为名于1862至1863年出版。但对它的反应却远不及她的其他小说。而其中关于提托由于利己主义泛滥而堕落的过程却写得极为深刻她的另一部作品《菲利克斯霍尔特 艾略特,G. 》(1866)写1832年选举中的动乱,其中关于特兰桑姆太太的悲剧写得十分成功。《但尼尔*狄隆达》(1876)

艾略特的生平

艾略特的生平 T;S;艾略特是美国著名的诗人、剧作家和文学批判家,是诗歌现代派运动领袖。下面是搜集整理的艾略特的生平,希望对你有帮助。 T;S;艾略特1888年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艾略特的祖父是一位牧师,他曾经担任了大学的校长,父亲是经商的,母亲是一位诗人,写过很过宗教诗歌。艾略特曾经在哈佛大学学习哲学和比较文学,还接触了梵文和东方文化,对黑格尔派的哲学也十分有兴趣,曾经受到了法国象征主义文学的影响。1914年,艾略特认识了美国著名的诗人庞德。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他就来到英国,并定居在了伦敦,先后做过银行职员和教师等职业。1922年,T;S;艾略特创办了文学评论季刊《标准》,担任了主编,一直到1939年才辞去。艾略特认为自己在政治上是保皇党,文学上是古典主义者。 在1922年T;S;艾略特所发表的《荒原》为他赢得了国际名誉,并被评论界看作是二十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一部诗作,也被认为是英美现代诗歌的里程碑。1927年,艾略特加入了英国国籍,成为了英国人。1943年艾略特结集出版的《四个四重奏》使他获得了194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同时也确立了当时在世的最伟大英语诗人和作家的地位。T;S;艾略特晚年致力于诗剧创作,1965年艾略特在伦敦逝世,享年77岁。

T;S;艾略特的成就1916年4月,艾略特完成了博士论文,但因为他拒绝回国而失去了学位。1917年的春天,一位朋友为艾略特提供了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在罗易德银行担任评估员。这份工作使艾略特有更多的间和精力继续他的诗歌创作,在这一年中,他第一本书《普鲁弗洛克及其他》出版了,这本书的出版给了他很大的动力。这本书是由《自我主义者》杂志印行,由庞德夫妇匿名出资,这本书也为艾略特奠定了他诗人的地位。之后在1922年《荒原》随之出版,这部作品被评论界认为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一部诗作,而这时艾略特本人的名气也高涨了,他的名气近似神话,这部作品被认为是英美现代诗歌的里程碑。 T;S;艾略特一生创作了很多诗歌、散文、剧本等作品。其中著名的诗歌有《荒原》、《四个四重奏》;散文有《但丁》、《神圣的树林》;剧本有《家庭聚会》、《老政治家》等等,这些都是他的代表作。艾略特是20世纪英国最重要的批评家之一,他的“共同追求正确判断”的理想一度成为具有感召力的口号。而艾略特的第一本文集《圣林》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开创新时代的权威之声,他的《论文选,1917;1932》更是成为英国批评史上少有的经典。 对T;S;艾略特的评价在1964年9月14日,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荣获美国总统自由勋章,他的颁奖词是这样说的:“他是一位诗人和批评家,融汇了智力与想象、传统与创新,在一个变革时代,他为世界带来了新的可能性。”美国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罗姆说这样评价T;S;艾略特,他说:“你也许跟艾略特的评论搏斗了很久,但仍

艾略特与荒原

象征主义作家艾略特与《荒原》 艾略特生平与创作 (一)生平 T?S?艾略特(1888-1965),英美诗人、剧作家和批评家,后期象征主义的代表,西方现代诗歌中开一代诗风的先驱。 艾略特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一个名门之家,祖籍英国。他从小生活在当地宗教那种强调义务与职责的浓郁影响下,而母亲作为一个不太成功的诗人,则在儿子身上寄托了诗与文学的期望。 1906年,艾略特进哈佛大学攻读哲学和英法文学,开始写诗。这期间,他接触到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特莱尔和儒尔·拉福格的作品。迷恋拉福格对浪漫主义激情的批判态度。1909年获学士学位。第4年接着读硕士课程,与讲授“法国文学批评”的老师巴比特结为至交,巴比特反对卢梭主义的“滥情主义”,提倡“非个人化”,主张建立秩序与权威,这种学术观点给艾略特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这些影响使他一心向往法国。 1910年,他在巴黎度过了“浪漫的一年”(艾略特语)。他进入巴黎大学研修法国文学,并在法兰西学士院听帕格森每周举办的哲学讲座,经历了短暂的“帕格森主义”的皈依。后来又游历伦敦、慕尼黑,写出早期重要诗作《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等。 1911年,一方面是父母的要求,一方面是“哲学的呼唤”,他离开欧洲返回哈佛大学,成为专攻哲学的研究生。1913年任哲学系助教,大学哲学协会主席。但在3年的哲学研究之后,他又向往欧洲了。 1914年,艾略特接受哈佛大学为他提供的奖学金,重返欧洲。一路上经历比利时、意大利、德国,最终到达伦敦,进入牛津大学,开始了他哲学家、诗人、欧洲人、美国人几重生活的人生阶段。这期间他结识了庞德等一批旅欧的美国作家,并在摒弃浪漫主义崇尚古典主义的观点上不谋而合。已经成名的庞德非常赞赏艾略特的诗才,将其《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推荐给芝加哥的《诗刊》杂志发表。艾略特一边按原计划写他的哲学博士论文,一边参加一些文学集会,开始在欧美一些刊物上发表诗作。 1915年,他与英国姑娘维芬结婚,放弃了回哈佛申请博士学位的机会,从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 色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内容摘要】徐志摩是现代诗人、散文家,其诗歌的艺术特色:务必从内容形式,语言艺术技巧,闻一多主张的“三美”来对其诗歌的艺术特色略作分析。1923年徐志摩与闻一多等人成立了新月社。徐志摩不仅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诗坛上很有声望的诗人,也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传奇人物,他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徐志摩的白话诗技巧探索创新还是很有成就的。徐志摩也写过一些淳朴感人、乡情浓郁的抒情诗歌。面对恶毒的红尘世界,诗人也抱以利刃,感情奔放,多用口语,也是徐志摩诗歌的一艺术特色。 【关键词】诗歌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 徐志摩浙江海宁县人,生于徐门长孙独子。自幼过着舒适优俗的公子哥生活。他曾与闻一多等人创办了新月社,也是新月社的代表人物之一。徐志摩是20世纪让人难以忘怀的诗人。他的诗歌收集在以下集子中:《徐志摩的诗》这部诗集的大体内容是:抒发理想和表现爱情、暴露社会黑暗和表达对劳苦人民的同情;探讨生活哲理;以及写景抒情诗。《翡冷翠的一夜》是徐志摩的第二个诗集,这部诗集可看作是记叙当时他和陆小曼之间的感情波折,他的热烈感情和无法摆脱的痛苦。在《翡冷翠的一夜》之后,作者还出过两本诗集,一是由他自己编选的《猛虎集》另一个是他人编写的《云游》这两个诗集中收录的诗歌,多数是徐志摩后期的作品。他这一时期创作的诗歌,大部份与现实脱离,抒写他自己“微妙的灵魂和秘密”有的诗歌无呻吟,充满了悲观厌世的情调。而且,他的思想立场与进步的革命朝流抗衡。本文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两个方面对其诗歌进行分析。 一.徐志摩诗歌的思想内容 诗歌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 (一)描写贫富悬殊,人类苦难,表现作者对现实的深切关怀的诗篇。这类诗数量虽然不多,但内容比较充实,反映了社会现实的某一面,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意义。如《先生!先生!》《谁知道》《灰色的人生》《叫化活该》等一些作品就深刻记录了诗人这时的思想轨迹。他清楚地看到:“可怜我快饿死了,发财的爷!”大门内有欢笑,有红炉、在玉杯:《叫化活该》面对形容惨淡的底层

艾略特

艾略特 T·S·艾略特(T. S. Eliot)是诗人、评论家、剧作家,现代西方开一代诗风的先驱。1888年9月26日,艾略特生于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城,他家境殷实,且富有文化氛围。祖父是华盛顿大学的创始人之一,父亲是个殷实的商人,母亲亦出生于名门望族,曾从事诗歌创作。七八岁时,他进了一所地方学校。1898年秋又转到史密斯学院,他在这里学习了希腊文、拉丁文、德文、英文和远古史,并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名著,同时还主编《火旁》杂志,毕业时获得了拉丁文学奖。1906年6月,他进入哈佛大学专修哲学,同时还选修了英、法、德及古希腊各国文学以及中世纪历史、比较文学、东方哲学与宗教等,他的老师中有著名的新人文主义者欧文·白璧德和美学家桑塔那那,艾略特受新人文主义者白璧德的反浪漫主义观点影响很深。这期间,他开始了诗歌创作。1908年,他阅读了《文学中的象征主义运动》一书和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拉福格的诗歌。1910年,艾略特去法国巴黎大学学习哲学和文学,听过柏格森的哲学课,接触到波德莱尔、拉弗格和马拉美等作家的象征派诗歌。1911年,艾略特又到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印度哲学和梵文。1911年十月,他在哈佛攻读新黑格尔主义者布拉德雷的哲学。1914年,他以客座研究员的身份去德国。不久,他又前往英国牛津大

学撰写博士论文《经验和知识的目的:布拉德雷的哲学》。1915年开始定居英国伦敦,在牛津大学学习希腊哲学,并 在海格特学校教拉丁文和法文。1915年,他和埃兹拉·庞德相遇,庞德力促其《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在现代诗的主要阵地《诗刊》上发表。这一年他和有些神经质的英国姑娘维芬结了婚。为了生计他只得到一家中学任教,年薪仅140英镑。1917年,他在罗厄茨银行找到了工作,不久又在《利己主 义者》杂志做编辑,1919年,他的第一部文学评论集《圣林》出版。1921年,由于精神原因艾略待到瑞士疗养。在 疗养院里,他完成了《荒原》。他将诗稿给了庞德,庞德意 识到,这是一部无论在思想还是在风格上都非同凡响的诗篇,但他发现诗歌大长,便删去一半的内容,并力促其在《准则》杂志上发表。《荒原》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尤其在青年人当中。《荒原》发表的一年亦正是乔伊斯发表《尤利西斯》的 一年,它们构成了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双峰顶峙。1922年创 办颇有影响的文学评论季刊《标准》,任主编一直到1939年。《荒原》是20世纪西方文学里一部划时代的作品,是现代 派诗歌的里程碑,也是艾略特特的成名作。全诗分五章:在第一章《死者葬仪》里,诗人以荒原象征战后的欧洲文明,它需要水的滋润,需要春天,需要生命而现实则充满了庸俗和低级的欲念,既不生也不死。第二章《对奕》对照上层社会妇女和酒吧间里下层男女市民的生活,显示出这样的生活

女权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_乔治_艾略特

大 众 文 艺 107 摘要:乔治?艾略特是文学发展史上,同时也是女性文学发展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在她众多小说中,她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广为人知。肖尔瓦特曾指出,在英国小说的版图里,女性的领土通常被描绘成四周被山峦包围的荒漠,这些山峦即“奥斯汀颠峰,勃朗特峭壁,艾略特山脉和伍尔夫丘陵”。乔治.艾略特之所以能够在男性占主导地位的文学中获得一席之位是因为在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女性所面临的问题的深切关注与探讨,以及从她塑造的女性形象中所反映出来的当时社会的巨大变化。她们虽然是虚构的人物,但在某种程度上又是真实的,向我们展示了作者的勇气和她为了把女性从男性强加给他们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所做的孜孜不倦的努力。在《亚当?贝德》里,艾略特通过对小说中女主人公的描写,为大家呈现了不一样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乔治?艾略特;女性主义;妇女问题 Abstract : George Elio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riter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women literature. In her novels, the image of heroines is widely known by other people. Elaine Showalter says that: “in the atlas of the English novel, women’s territory is usually depicted as desert bounded by mountains on four sides: the Austin peaks, the Bronte cliffs, the Eliot range, and the Woolf hills. ①Piii ”Why George Eliot could get a place in man-dominant literature because by reading her works people could see Eliot pay great attention to the issues of women were confronting. The characters were somehow imaginary but also real in some level. They all showed us the author’s thinking process and her courage that struggling for women who were imposed on the pressure by men. Key words :George Eliot;feminine;women problems 玛丽?埃文斯(笔名乔治?艾略特)出生于华威郡一个中产阶级商人家庭。在她发表第一篇作品时以笔名乔治?艾略特自居。肖瓦特曾称她为“女性文学的先驱”。托马斯?哈代也曾赞美过她的文学成就。作为一名女性文学的创作者,艾略特从小就显示出与人不同的性格。在维多利亚那个时代,她的作品为女性呐喊出了心底的声音。在《亚当?贝德》里,艾略特笔下的两位女主人公都显现出了与人不同的特质,小说为我们呈现了不一样的女性视野。 一、乔治?艾略特1. 叛逆的玛丽?埃文斯 艾略特从小就显现出惊人的特性。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知识,13岁的时候去了寄宿学校,带着极大的热情学习了法语、音乐和写作,这些都为她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极大的基础。然而她天性里就带有叛逆的因素。在她对《圣经》有所研究之后,她居然把名字里的一个字母“e”去掉,因为她认为那代表着一种虚荣。父亲过世之后,她做出了一个去伦敦的决定,决定在那里凭借知识生存。在伦敦,她与许多激进分子一起研究公事,不久就与乔治?亨利?路易斯情投意合而住到了一起。这在当时是不被世人以及社会认可的。但无论怎样,艾略特还是凭借自己的能力在英国文坛站稳了脚跟而成为一名著名的女性作家。 因此,纵观艾略特的一生,无论从生活还是事业来说,都体现了她反叛的个性。 2. 女权主义的体现 女性意识是在法国著名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里被提出的。它可以被认为是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鼻祖。在艾略特的作品中,我们看到她的女性意识在女主人公身上的体现,从女性的角度审视这个世界。通过作品中女主人公的言谈话语以及行动,我们清楚的看到了隐藏在艾略特心里那浓重的女权主义思想。 二、勇敢的海蒂 小说中的海蒂是个漂亮的姑娘,她的美是让人窒息的美。她从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女孩儿,她渴望过上富裕的生活,这与那个时代勤劳、质朴的维多利亚女性形象是背道而驰的。维多利亚时期,只有那种“家中的天使”才会被社会所接受。即:勤劳、善于打理家务、照顾家庭等等。而海蒂绝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女孩。小说里有一幕是海蒂照镜子,她自己也很欣赏镜子中那几近完美的形象。在肖瓦特的著作《她们的文学》中曾提到,极度欣赏镜子里自己形象的人一般都有自恋的倾向,而海蒂也是如此。她虚荣、懒惰、不负责任,这与那个年代典型的妇女形象是完全不同的。另一方面,小说中有一章提到海蒂为了见到亚瑟,而孤身前往很远的地方去寻找,这对于柔弱、从未离开过农场的海蒂来说无疑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最后她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虽然最后没有见到阿瑟,但这次旅行体现了柔弱的她心中最坚强的意志。 小说中,海蒂对婚姻的态度也是与众不同的。很明显她想把婚姻当做跳板,从而过上自己认为的好日子。因此,她不像别人听从家庭的安排,而是非常有主见的自己选择,虽然最后因为种种原因失败了,然后有主见的她也成为了与那个时代不太相符的女性形象。 最让海蒂与那个时代典型的妇女形象不同的即是她对待孩子的态度。书中提到海蒂并不是很喜欢孩子,认为他们是累赘、麻烦,而且最后居然有意无疑的亲手杀了自己的孩子。孩子身上最能体现女性的特质,而海蒂杀死自己的孩子这一举动无疑把那些世俗、对女性有偏见的思想也扼杀在摇篮里。 三、坚强的黛娜 首先对于黛娜外貌的描写,同样是一张和别人与众不同的美丽,而且作者还通过他人之口说黛娜看起来像一个“小男孩”。作者有意的暗示读者黛娜其实身上有一种男人的气质。其次,在当时那个年代,黛娜也是和大多数妇女不一样,她拥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这在当时也是惊人之壮举了。因为妇女都被认为是在家持家、照顾子女丈夫,而黛娜居然有一份工作,并一直坚持。另外,与海蒂一样,她对于自己的婚姻也非常有主见,因此在文章中拒绝了赛斯?贝德的求婚而选择继续自己的工作。虽然最后选择嫁给了亚当?贝德,然而她还是坚持这是上帝的旨意,并且不怕忌讳的嫁给了赛斯?贝德的哥哥。文章开始就提到了黛娜的布道,能言善辩的她,工作能力极强,这在她与大众的对话中就可见一般了。 四、总结 我们不难看出,艾略特通过对书中两位女主人公的描写是用心良苦的。她们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两位女主人公的形象无论从外表还是内心,无疑都是与当时社会大众所认为的女性是有很大不同的。她们坚强的 女权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乔治·艾略特 孙 亮 (河北大学 河北保定 071000) 文艺评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