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教学设计 (1)

质量教学设计 (1)
质量教学设计 (1)

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一节《质量》教学设计

宁阳县东疏中学颜凤兰

一、课题:

第六章第一节:质量

新课表标要求:新《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课标要求学生对质量的大小有感性的认识。同时对质量的测量,也就是托盘天平的应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学生会操作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既有知识目标也有能力目标。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认识质量及其测量仪器,特别是学习使用天平是为后续各节的学习所准备的。(1)质量是物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教材首先通过举例,如地球上的物体及宇宙中的天体,让学生认识到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通过让学生思考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进而给出质量的初步解释,并让学生对质量的大小有感性的认识。(2)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基本工具,而它的使用规则比较复杂,操作难度较大。所以教材在让学生仔细观察天平的构造,知道使用要求的基础上,在实际测量中学习天平的使用方法。教材通过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的实验来让学生学会天平的使用。在教学中,不应生硬地告诉学生使用托盘天平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不讲任何道理,学生只要记住了、照着做,就算达到要求了。应重视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分析的过程,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寻找答案,获得知识。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正确说出质量的单位,并能正确地进行质量单位换算。

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因为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改变。

3.了解常见的测量工具,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

2.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学会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并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对托盘天平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觉遵守操作原则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设计

自学部分

预习要求:请同学们根据“预习目标”,仔细阅读课本的相关内容,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请将你的答案写在题目下面的空白处,争取独立完成。

预习任务一:质量

1、概念:物体所含的多少叫做质量,用字母表示。

2、单位

(1)国际单位: ,符号 。常用单位有

(2)单位换算:

3、性质: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 、 、 的改变而改变。 预习诊断; 1、一个大头针的质量8.0×10-5kg ,是 mg ?

2、蓝鲸的质量可达1.5×105kg ,是多少t ?

预习任务二:质量的测量

1、实验室常用工具

2、托盘天平 :结合下图写出托盘天平各个部分的名称。

3、使用要求

被测物体不能超过托天平的 。砝码用 夹取,不能用手接触 。

4、使用方法

(1)放:把天平放在 上。

(2)拨: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 处。 (3)调:调节横梁两端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 处。

(4)测:把被测物体放在天平 盘,按 的顺序依次向天平 盘内试加砝码,若天平仍不平衡,再调节 ,直至天平平衡。

(5)读:左盘中物体的质量等于 。

(6)收:用 把砝码放回盒内,并把游码拨回标尺的 处。

预习检测:

1、1kg 的棉花和1kg 的铁块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棉花所含物质较多

B 、铁块所含物质较多

C 、棉花和铁块所含物质一样多

D 、无法比较棉花和铁块所含物质的多少

2、一根钢棒,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它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 )

A 、把钢棒加热100℃

B 、把钢棒扎成一张薄钢板

C 、宇航员把钢棒带到月球

D 、用锉刀对钢棒进行加工

3、常见物体的质量(填单位):

一个成年人60_ _,一只苹果100 。

课堂实施:

(一)情境引入:

视频播放孔融让梨的故事,并提出问题:大梨小梨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如果我有一个大梨和一个小梨你会选择哪个吃呢?

2: 3: 4: 5:

(二)新课导学:

任务一:质量

学生交流预习任务一的内容,然后找一名学生展示预习任务一的内容,并提出质疑。

精讲点拨

1、概念

展示:铁钉和铁锤、大小烧杯、课桌椅子的图片

师:请把下列物体分分类,说出根据什么理由来分类,分为几类?

生交流讨论,然后展示自己的答案。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我们身边的一切物体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物质组成的……

从而得出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师强调:物理学中的质量与日常生活中说的“质量”的意义是不相同的。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质量”来表示工作的好坏、产品的优劣。

物理学中的质量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单位:用幻灯片强调质量的国际单位、常用单位及单位换算和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3、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用幻灯片展示泥团到泥人、冰到水等图片,启发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学生讨论交流:(1)将泥团做成泥人,其形状变了,那么它所含泥的多少变没变?质量的大小变没变?(2)一冰块化成水,其状态变了,那么它所含水的多少变没变?质量的大小变没变?(3)将一铁块从地球带到月球上,其位置变了,那么它所含铁的多少变没变?质量的大小变没变?

总结结论: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状态、形状、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任务二:托盘天平。

学生交流预习任务二的内容,然后找一生展示预习任务二的内容。

精讲点拨:

用幻灯片展示各种测质量的仪器,并强调实验室中测质量用天平。

找学生上台说出托盘天平的各部分的名称,教师用幻灯片加以强调其注意事项及使用步骤。

教师用幻灯片示范用托盘天平测一物体的质量并归纳顺口溜。

先把天平放水平,后将游码左移“0”,再调螺母反指针,左放物体右放砝,读准质量收完备。

三点注意要记清

学生练习用天平测一石块和质量。

启发思考:如何测一杯盐水的质量?

学生交流讨论然后展示自己的方案。

教师点拨,然后学生练习测量盐水的质量。

(三)拓展延伸

1、如果在测量质量前,游码未调到零刻度处,会对测量有何影响?

2、将游码拨到零刻度处后,没有调节螺母使横梁平衡,接着就去测量质量,后果如何?

3、天平调好后,若将物体放在了右盘,而将砝码放在了左盘,后果如何?

(四)系统总结:

教师活动:让学生概括总结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

学生活动:认真体会天平测量质量的正确操作方法,培养自己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五、达标测评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考查学生对质量的单位的理解)试判断3×107mg所表示的质量可能是( )

A 一朵玫瑰花

B 一只羊

C 一头大象

D 一杯水

2、(考查学生对质量是物质的属性的理解)一根铁棒,在下列情况下,其质量会变化的是()

A.把铁棒扎成一薄铜片 B.把铁棒加热到150℃

C.宇航员将铁棒带到月球上 D.钳工用锉刀对它进行加工

二、实验题(4分+2分共6分)

1、(考查学生对天平使用的掌握)小明同学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如图l所示情况.

(1)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2)天平调节平衡后,小明按图2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华立即对小明说:“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小华所说的两个错误是:

①②;

(3)天平再次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3所示,小明所称量物体的质量是 g。

2、(考查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如何用托盘天平测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

六、本节教学设计的注意事项或疑点

质量是物理概念教学,所以在概念的引入上要注意。不过本节要求学生对质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只作“物质的量”的粗浅的介绍,不要让学生感觉到生疏。可以从实物的观察上来引入。本节课容量较大,既有概念教学,也有托盘天平的使用操作,所以时间相对较紧,教学时应合理的分配时间。

疑点:本节对大头针、邮票的质量的测量方法是否一块补充,若补充感到时间紧,若不补充有感到此知识点也有用。

初三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质量守恒定律》教师行为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大屏幕播放视频破灭的“水变油”神话,为什么神话破灭了呢? 2、多媒体再现两组实验情景:铁丝燃烧的实验 和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 3、让回忆所学过的化学反应以及判断化学反应的依据。 1、观看视频 2、回答上述情景是发 生的什么变化? 3、展示自己的所知。 1、创设课堂情景,激发学 生兴趣 2、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 极性。 二、提出问题 鼓励同学们根据已有的 化学知识和平时积累的生 活经验,对刚才举出的化 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 质的总质量与反应生成的 各物质的总质量之间有无 变化呢? 思考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精神。 三、猜想与假设

总和会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呢? 2、教师先演示“水电解”等有关“化学变化中分子被破坏,原子重新组合成其它物质的分子”的动画课件。 3、教师适当点拨,突破难点。 (二)反思评价 1、提问:质量守恒定律是否对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适应呢? 2、展示:实验一稀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在烧杯中进行、敞口)。 实验二稀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在密闭体系中进行)。 实验三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四蜡烛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3、思考:发现了什么问题?谈谈你对发现的问题有哪些意见或建议。 2、学生观看动画 3、讨论、归纳小结。 1、思考 2、学生继续分组进行 实验,观察、讨论。 3、观察、讨论: (1)、上面四个实验的结果 与你实验前的预测相同 吗?为什么? (2)、如果在燃着的镁带上 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 收集起来称量,会怎样 问题得到逐步明晰和解 决,使知识得到构建。 2.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 感觉到知识的掌握不再是 艰涩难懂的,而是充满乐 趣的探索过程。 1.再次激发学生对定律的 思索,以便使学生深入的 体会知识 2.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 理解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七、强调深化迁移应用

八年级物理上册6.1质量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质量》 质量是物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教材首先通过举例,如地球上的物体及宇宙中的天体,让学生认识到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通过让学生思考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进而给出质量的初步解释,并让学生对质量的大小有感性的认识。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基本工具,教材介绍了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再让学生仔细观察天平的构造,在知道使用要求的基础上,在实际测量中学习天平的使用方法。天平是初中物理中重要的测量仪器,使用规则比较复杂,操作难度较大。教材通过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的实验来让学生学会天平的使用。首先在学生实验前把涉及器材安全的问题作为强制性要求,并提示学生思考这样要求的道理。托盘天平的使用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不应生硬地告诉学生使用托盘天平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不讲任何道理,学生只要记住了、照着做,就算达到要求了。其实,仪器的使用规则都是有道理的,教材让学生边操作边思考,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在操作体验的基础上体会天平的操作程序和规则,就明白并学会了如何用天平称量质量。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正确说出质量的单位和进率,并能正确地进行质量单位换算; 2. 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因为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改变; 3. 了解常见的测量工具,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观察、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 2. 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学会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并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养成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和习惯,在实际物理情境中体会物理过程,学习物理知识; 2. 通过对托盘天平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觉遵守操作原则的良好习惯和 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江口县桃映中学:李淋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的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化学反应中的一些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2.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作出解释,学生学会分析及 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2.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学生学会分析及推理能力。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及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 教学难点 从微观的的角度去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讲解.类比推理 教学用品 烧杯. 托盘天平. 锥形瓶. 小试管. 橡皮塞. Na2CO3粉末. 稀HCl. 粗铁丝. CuSO4溶液. 镁条. 镊子. 滤纸. 酒精灯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学习了那么多的化学知识你们还记不记得什么是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就叫做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对!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就接触到了许多的化学反应,比如:铁跟氧气的反应,磷跟氧气反应。

【副板书】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Fe + O2→ Fe3O4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P + O2 → P2O5 【师】铁跟氧气反应的现象是剧烈反应.火星四射,反应物是铁跟氧气,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铁,磷跟氧气反应的现象是发出黄色的火焰.有大量的白烟生成。反应物是磷跟氧气,生成物是五氧化二磷。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学习化学反应观察到了现象,知道了反应物生成物,那么我们能不能换个角度去思考一下呢?看看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有什么变化关系呢?那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师】那么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到底有什么变化呢?下面我们通过几探究实验来证实一下。 【方案一】在底部铺有细纱的锥形瓶中放入一粒火柴头大小的百磷,在锥形瓶口的橡皮塞上安装一根玻璃棒,并使玻璃棒管下端能与白磷接触,将锥形瓶和玻璃棒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调节平衡,读出数据,然后取下锥形瓶将橡皮塞上的玻璃棒放到酒精灯上加热,红热后迅速将橡皮塞塞上去点燃白磷。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去称量。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学生】观察天平和读出数据。 【师】把方案一中的表格填写好并分析。 【总结】方案一.反应前与反应后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 【师】那么下面我们在用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是不是跟我们总结的一样 【方案二】利用铁丝和硫酸铜反应,按上述操作,利用托盘天平进行实验,看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合是否相等。 【学生】观察天平并读出数据 【总结】方案二. 反应前与反应后各物质质量总合相等。 【归纳板书】一.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合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 【师】是不是所有化学反应都符合这个定律呢?下面我们用两个实验来证明一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质量 教学设计(二)

第二节质量教学设计(二)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通过实验操作,初步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感悟、观察、实验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天平使用技能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操作,初步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操作,初步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归纳分析,动手操作 ★教学准备: 天平、常见物体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要注意“物质”和“物体”的区别。物体有一定的形状,占据一定的空间,是有体积和质量的实物。物质是构成物体的材料。例如:桌子是物体。构成桌子的物质是木材,还可以是铁 (二)进行新课(新授与探究) 1、质量的概念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常见物体,如一块冰、一颗铁钉、一把教学用木制米尺,一块木板、一把铁锤、一桶水等物体,出示顺序随机,让学生观察。 (1)问题:能否将这些物体进行分类?你分类的理由是什么? (2)学生交流、讨论。 (3)归纳:上述物体可以分为三类: ①铁钉和铁锤为一类,它们都是铁制成的; ②木板和米尺为一类,它们都是木材加工成的; ③冰块和水为一类,它们都是水,只是状态不同而已。 (1)教师总结,学生感悟:铁钉和铁锤、木板和米尺、冰块和桶里的水,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物体。构成这些物体的铁、木材、水,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物质。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

以看出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 结论:一切物体都是物质组成的。 (2)比较:一把铁锤和一只铁钉都是由铁这一种物质构成的,但两者所含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一把铁锤比一只铁钉所含的铁多;一张课桌和一把教学用木制米尺都是由木材这一种物质构成的,但两者所含木材这种的物质的多少不同,一张课桌比一把教学用木制米尺所含的木材多。 教师:在物理上为了描述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引入质量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质。 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 2、阐述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演示:(1)把冰块放在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使其熔化成水; (1)用铁锤把铁钉敲弯。 问题:(1)烧杯中冰熔化成水,所含的水的质量有没有变? (2)铁钉敲弯了,铁钉的质量有没有变? (3)如果将这一只铁钉由教室里带到宜宾,或带到更远的地方,它的质量会不会发生变化?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讨论、交流:冰熔化成水,只是冰的状态变化了;铁钉敲弯了,只是铁钉的形状改变了;铁钉由教室带到宜宾,或更远的地方,只是铁钉的位置变化了在这几种的变化现象中,物质没有从物体中转移出示,也没有发生由一种物质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现象,因此,只要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不变,它的质量就不变。 结论: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物体的质量不会随物体的状态、形状、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3、质量的单位 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吨(t)。 它们的换算关系是: 1kg=103g1mg=103g=10-6kg1t=103kg 二、质量的测量 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在物理实验中常见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 1、天平的测量原理: 天平是一个等臂杠杆(有关知识在第十二章学习),平衡时,左右质量相等。 天平的两臂长度相等,当两个盘中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测量物体质量时,天平一个盘放被测物体,另一个盘放质量已知的砝码,天平平衡时,砝码质量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2、认识托盘天平的构造; ①平衡螺母:用来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②指针和分度盘:判断天平是否平衡,可以根据指针在分度盘上左右摆动幅度是否相等来判断,而不必等到指针完全停止摆动,只要摆动幅度相同即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教案

八年级物理质量教学设计 一.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物体的质量。 2.知道质量的主单位和常用单位;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3.知道实验室测量质量的仪器是天平;知道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重点:质量单位及单位间换算,天平使用方法 难点:质量的概念,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教具:铁钉、铁锤、木桌、木凳、托盘天平、彩色挂图等 二. 新课导入 问:自行车是用哪些材料制成? 答:钢、铁、橡胶等材料制成的,教师接着说明:一般我们把自行车称为物体,钢、铁、橡胶等称为物质。这样我们可以说:自行车这个物体是由钢、铁、橡胶等物质构成的,其它物体如:铁钉、铁锤、桌子、凳子等也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思考、回答 三.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三部分知识,即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和用天平测质量.

教材首先从学生所熟悉的铁锤和铁钉、木船和木椅,通过比较组成这些物质的物质的多少,引出质量的概念.接着介绍了质量的单位——千克、克、毫克、吨,列举了一些物体质量的大小,目的是让学生对千克形成较具体的观念. 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又能与能量相联系,这些知识将在高中物理中学习.在初中对质量的概念讲得很浅显,只简单地使学生认识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但这并不是质量的定义,教学中不必过分强调.对于物体的质量不随位置、状态、形状而变,也是让学生知道即可. 四.合作学习 1. 质量 (1)对实物的观察,引入质量的概念 铁钉和铁锤含有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桌子和凳子含有木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物理学里为了表示这性质就引入的质量这个物理量,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物理量,用符号“m”表示。 (2)举例说明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2. 质量的单位 (1)国际单位:千克(kg) (2)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 (3)换算关系: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看P109表中一些物体的质量。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一节《质量》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一节《质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 了解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工具和托盘天平的构造及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3. 知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的变化而变化。 4. 对常见物体的质量形成较为具体的量级观念。 二、能力目标 培养观察、对比、分析、归纳等能力。 【教学重点】 1. 质量的概念。 2. 质量的单位和换算。 3. 托盘天平的构造及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1、托盘天平的使用; 2、质量是物体一个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托盘天平和砝码多套,铁锤、铁钉、钢尺、钢钉、小铁块、橡皮泥、橡皮擦、铅笔、塑料瓶、冰块、罐头等 【教学方法】 一、教法的总体构思及依据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主要通过课件,观察,运用讲解、启发诱导、自主探究式教学,并贯穿使用合作和讨论式。这样 做,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的体现。 二、具体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 充分联系生活,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他们从大量的现象中提取本质的方法。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合作,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人新课 多媒体课件显示: 1. 铁锤、铁钉、桌子、椅子、课本、纸张、钢尺、钢钉、橡皮擦、铅笔、树木等这些物体分别由哪些物质组成? 说明:这些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2、小到灰尘、空气、大到高山、地球、月亮、宇宙等这些物体分别由哪些物质组成? 说明:所有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物体”、“物质”的模糊理解顿时变得清晰明了,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 3. 老师提问:这些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否一样?通过多媒体课件显示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得出: a. 铁锤比铁钉含铁多; b. 桌子比椅子含木材多; c.课本比一张纸含纸多; d.钢尺比钢钉含钢多; e.一棵树比一根木条含木材多……讲解:由此我们知道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 引入 二、1、质量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设计意图:针对质量的概念比较抽象、难理解,我采用对比铁锤、铁钉;桌子、椅子等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明白“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从而归纳质量的概念。 2.课件演示视频:(师生互动,交流反馈,激发兴趣):太空中航天员的食物---月饼、太空中的航天员杨利伟等有质量吗?

【备课资料】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6.1物体的质量》教案

【学习目标】 1.知道质量的单位,能进行不同单位间的换算 2.借助实物和插图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在说明书和教材的帮助下学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课前预习】 1、铁钉这一物体 ..所组 ..是由_____ __这种物质..是由____ _这种物质 ..所组成的;木椅这一物体 成的。 2、结合上题所举的两个例子谈一谈“物体 ..”的区别,并模仿题1写两个类似的 ..”和“物质 例子。 3、铁钉和大头针所含的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一样吗?桌子和小木椅所含的木头这种物质的 多少一样吗?在物理学里我们用什么物理量来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4、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符号。常用单位有:吨(符号:)克(符号:)毫克(符号:) 1t= kg 1kg= g 1g= mg 5、结合下图写出托盘天平各个部分的名称(请写在数字的后面)。请认真阅读课本上的说 【学习过程】 质量 (1)一根铁钉与一枚大头针比较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外?(从组成的物质角度)(2)物理课本与练习本比较有何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外? (从组成的物质角度) 结论:所有物体都由物质构成,组成它们的物质的多少也可能不同 质量: 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符号常用的单位还有、、 符号是、、

单位间的进率:(在空档处填适当的进率) 练一练: 1、“一只铁球的质量是2千克”物理含义是:;“一桶水比一杯 水的质量多”这句话的含义是:. 2、(填上合适的单位)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0 一只咸鸭蛋的质量大约是75 一卡车白菜的质量大约是2.5 一片药片的质量大约是25 3、在下列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 ①一瓶酒的质量约为500 ;②我们中学生的质量 60~80 ; ③一袋奶粉的质量约为0.5 ;④一只鸡蛋大约是50 ; ⑤一卡车煤的质量约为4 ;⑥一只苹果0. 15 ; ⑦一粒药片的质量约为500 ;⑧老黄牛0.5~1 ; ⑨一只大公鸡的质量约2~3 ;⑩一元硬币6 . 质量的测量 1、实验室常用测量物体的质量。 2、指导学生观察托盘天平对照插图6-1认识托盘天平的构造。 3、指导阅读托盘天平使用说明书,练习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 步骤: 4、小结使用托盘天平的注意点: (1)天平调节: 应将天平放在上;将移至处, 再调节横梁上的 ,使指针. (2)天平称量: 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盘;用向右盘加减砝码;在标尺 上移动,使指针.此时,右盘中与 之和,即等于所测物体的质量. (3)注意事项: ①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不能超过天平的,向盘里加减砝码时 应. ②天平与砝码应保持、,不要把或直 接放在天平盘里,不要用直接取砝码. 【当堂训练】 1、叫做质量,常用字母表示; 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其符号是,另外还有一些质量的常用 单位,如:,,等。 3、实验室里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测量质量的工具呢?请 举两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1质量教案

质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质量的概念及其单位. 2.了解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3.通过实验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天平,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 2.通过使用天平,学会测量固体的质量.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课程内容 1、知道质量的概念及其单位 2、了解质量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3、通过实验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重点——质量的单位及换算关系;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难点——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具——天平、砝码 ★过程 一、质量(m) 1.定义: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3.质量的单位:千克(kg)、克(g) 、吨(t) 二、质量的测量 1.测量工具:天平 2.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1)“放”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 游码放在零制度外 看指针偏左(平衡字母→右) a.调节方法 (2)“调”看指针偏右(平衡字母→左) b.判断横梁平衡的方法 (3)“测” a.左物右码(原则) b.加减砝码由大到小 (4)“读” a.m物=m砝+m游 b.移动游码相当于往右盘加砝码,读数以游码左侧为准。 3、注意事项

(1)加减砝码应用錣子。 (2)所测质量不能超过“称量”。 (3)不能直接放入潮湿物和化学药品至天平盘。 ★小结: 这一节的重点主要是质量的测量和天平的使用.质量测量时必须分步进行,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例如测液体质量时不可避免地要测出“空杯的质量”.但先测还是后测有很不同的意义)天平的使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使用之前的调节,手调螺母,眼看指针,脑要判断;二是测量,也就是使横梁恢复平衡,应加减砝码,移动游码. (带着这次凝问结束这节课) 1、 如果游码不回零对称量有什么影响? 2、 左物右码→放错了又会怎样? 3、 加减砝码一定用錣子? ★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 ★板书设计 ★反思: §6.1(2) 质量(实验习题课) ★课程内容 1、 理解天平使用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基本注意事项的必要性。 2、 测量液体和细小物体的质量 3、 比较天平和台秤 ★重点——会使用天平测量液体和细小物体的质量 ★难点——理解天平的基本操作 ★教具——天平、砝码、烧杯、水等 质量 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量(m ) 单位及单位换算:kg 、g 、mg 、t 1kg=103g 1mg=10-3g=10-6kg 1t=103kg 测量(天平) 构造 调节 (略) 使用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质量的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守恒的原因;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能推测物质的组成。 (3)提高学生实验、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的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学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品质及合作精神; (2)使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变化的物质,即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渗透物质不灭定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重点、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什么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引入]: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先裂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新分子再聚集成新物质(边讲解边板书)。这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变化,在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而原子本身在化学变化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重新组合。因此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并没有发生变化。这是从质的方面来研究化学变化,今天我们就从量的方面来研究、分析化学变化。 [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 [讲解]: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那么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增加、是减少、还是不变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讨。 [演示]: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

1、观察记录 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g,反应后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g。 2、书写反应文字表达式 3、实验结果分析: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_______。 总结: 思考:通过以上几个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板书]:实验二:Fe与CuSO 4 的反应 [实验]:演示课本第91页:实验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思考。 [总结板书]:a.现象:有蓝色变成浅绿色,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b.结论:反应物的总质量=生成物的总质量 c.表达式:CuSO 4+Fe→FeSO 4 +Cu [讲解]:在这个实验中,最后天平仍处于平衡,说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相等,从众多实验事实中得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共性。 [板书]: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演示]:盐酸与碳酸钠的反应镁条的燃烧 [实验]:演示课本第92页:实验5-15-2 [提问]: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目的意图]:(不失时机,再次提问)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从宏观-微观分析说明)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有条件的话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分析原因。) [总结板书]:2、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没有发生变化,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发生变化。 ㈡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提问]:镁条燃烧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镁条增加了,蜡烛燃烧后完全消失了,这些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 [目的意图]:启发学生思考,组织讨论,由学生做出正确的解释。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力课程教学设计

第七章:力 第1节: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从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 1.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三、教学难点 1.力的概念。 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在这一节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一节我们就来探究有关力的一些知识。(二)力的作用效果 物理学中所说的力是什么呢?我们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感受它。 1.感受力作用的效果 (1)请一位同学到教室前面表演举哑铃。 请这位同学谈谈肌肉有什么感受?(感到手臂上的肌肉十分紧张) 最初我们对力的认识,就是从肌肉的紧张的感受而得来的。那么,在物理学中我们又是怎样来认识力的? (2)学生用图7.1-2所示的器材做实验。 问题:小钢珠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当磁铁靠近小钢珠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实验结束后,学生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 ②静止的小钢珠被磁铁吸引,向磁铁方向运动。 ②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的小钢珠被正对运动方向位置的磁铁吸引,速度变快。 ③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的小钢珠被与运动方向垂直位置的磁铁吸引,运动方向改变,偏向磁铁方向运动。 (3)学生交流运动员在力的作用下所发生的现象: ①棒球运动员用力将球投出,由静止变为运动。 ②足球守门员接住射向球门的足球,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 (4)告诉学生: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无论物体是从静止

5.1物体的质量教学设计

5.1 物体的质量 导学目标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3.能对质量单位形成感性认识,会粗略估计常见物体的质量。 4.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重、难点教学重点:质量的概念,质量单位,用天平测量质量。教学难点:质量的概念和质量是物体的属性比较抽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器材准备:托盘天平、砝码等 导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明确两个概念:物体和物质。物体:我们常见的一个个具体的实物都是物体;物质:则是指组成这些物体的材料。例如:一把椅子和一张桌子。1.椅子是一个物体,桌子也是一个物体,它们都是由木材组成的。2.椅子、桌子都叫做物体,木材就是组成它们的物质。那么下面我们再来观察几组物体,请同学们注意比较(课本插图)。 二、新课导学(一)物体的质量1.质量的概念通过图片展示至少3组物体,每组都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每组的两个物体含有的物质多少明显不同。 比较:(1)两个物体都是由同种物质组成,有什么不同?(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2)再将3组物体综合起来,能得到什么结论?(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通过教材三个物理事实说明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抽象概念的方法) (二)质量的单位:要衡量质量的大小,首先要规定一个标准——单位。阅读有关千克的规定和单位换算关系。1.质量的主单位:千克(kg)2.介绍它的由来:最初的规定3.千克原器4.质量单位的感性化:通过学生较熟悉的一些实物的质量与一些质量单位近似比较,来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具体的认识。(三)学习使用托盘天平1.认识托盘天平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认真观察天平结构,弄清楚各主要部件的作用。活动:每桌一套托盘天平和砝码,对照课本图示,让学生观察托盘天平,认识各主要部件的名称。利用投影,让学生指认各部件,并试着说出其作用。2.学习使用托盘天平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对照托盘天平实物,阅读《托盘天平使用说明书(摘要)》。(2)尝试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3)练习:用多媒体展示一些错误操作,让学生判断错误所在,并提出正确操作方法。如:①天平没有放在水平台上;②调节天平平衡时,游码未归零;③加减砝码用手拿取;④超过量程;⑤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⑶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活动1:测固体的质量活动2:测液体的质量(4)交流,了解学生对托盘天平的掌握程度。①使用托盘天平时,关键的步骤有哪些? 如果天平的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应如何调节平衡螺母?如果指针偏右呢?②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是否一定要等指针静止下来? 怎样快速判断横梁是否平衡呢?③你是怎样安排测量一杯水的质量的操作程序的? ④你是怎样读取待测物体质量的? (四)其它一些测量质量工具:课后调查这些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习通过互联网或产品说明书获取相关信息。 五、信息浏览: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质量会变得极大的。小结1.质量的概念。2.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3.质量单位。4.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质量。课堂练习1.调查各种球类的标准质量,填写在下表中。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垒球排球篮球足球2.填上合适的单位:(1)你同学的质量大约为60 。(2)我们所用的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0 。(3)体育课上,我们投掷的铅球的质

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教学设计人教版

《质量》 质量是物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教材首先通过举例,如地球上的物体及宇宙中的天体,让学生认识到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通过让学生思考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进而给出质量的初步解释,并让学生对质量的大小有感性的认识。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基本工具,教材介绍了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再让学生仔细观察天平的构造,在知道使用要求的基础上,在实际测量中学习天平的使用方法。天平是初中物理中重要的测量仪器,使用规则比较复杂,操作难度较大。教材通过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的实验来让学生学会天平的使用。首先在学生实验前把涉及器材安全的问题作为强制性要求,并提示学生思考这样要求的道理。托盘天平的使用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不应生硬地告诉学生使用托盘天平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不讲任何道理,学生只要记住了、照着做,就算达到要求了。其实,仪器的使用规则都是有道理的,教材让学生边操作边思考,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在操作体验的基础上体会天平的操作程序和规则,就明白并学会了如何用天平称量质量。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正确说出质量的单位和进率,并能正确地进行质量单位换算; 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因为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改变; 3.了解常见的测量工具,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 2.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学会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并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养成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和习惯,在实际物理情境中体会物理过程,学习物理知识; 2.通过对托盘天平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觉遵守操作原则的良好习惯和

九年级化学教案: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一.知识教学点 1.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质员守恒定律的本质分析。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二.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难点:应用多媒体教学从化学反应的实质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3.疑点:(1)从微观角度分析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相等 (2)联系实际,在应用中加深理解,如“镁条燃烧质量增加;蜡烛燃烧后完全 消失”,以上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 4.解决办法:增加学生探索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边操作,边观察,组织讨论,总结规律。以理论为指导理解定律的本质,提高思维、分析推理能 力。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二)整体感知 本节通过精心设疑,实验探究,刘不同化学反应进行观察、测定、分析、推理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然后分析实质,深化认识,并联系实际,在应用中加探理解,为学习化学方程式准备理论依据,为学好化学用语奠定基础。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什么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引入]: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先裂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新分子再聚集成新物质(边讲解边板书)。这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变化,在 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而原子本身在化学变化前后并没有发生变 化,只是重新组合。因此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并没有发生变化。这是从质的 方面来研究化学变化,今天我们就从量的方面来研究、分析化学变化。 [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 [讲解]: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那么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增加、是减少、还是不变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讨。[板书]:实验一:CuSO4与NaOH的反应 [实验]:演示课本第70页:实验4-2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思考。 [总结板书]:a.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 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b.结论:反应物的总质量=生成物的总质量 c.表达式:CuSO4 + NaOH → Na2SO4 + Cu(OH)2 [讲解]:在这个实验中,最后天平仍处于平衡,说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相等,从众多实验事实中得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共性。 [板书]: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 量总和。 [提问]: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目的]:(不失时机,再次提问)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从宏观-微观分析说明)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有条件的话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分析原因。) [总结板书]:2.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没有 发生变化,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发生变化。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提问]:镁条燃烧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镁条增加了,蜡烛燃烧后完 全消失了,这些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

第一节 改善大气质量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了解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2.掌握酸雨、臭氧空洞、温室效应的形成原因,了解这些污染的来源及危害,以及消除这些污染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大气主要污染物的认识,了解其来源和危害,分析讨论其改善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知识的能力,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分析探究大气主要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危害以及改善大气质量的主要方法,充分认识到人类生活与自然界的矛盾,充分认识到科学发展的局限性,从而进一步领悟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树立用科学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改善大气质量的主要方法 教学难点 减少或消除酸雨、臭氧空洞、温室效应的方法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原理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引入

【投影】:几幅反应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图片,引入干燥洁净空气的组成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创造了空前丰富的物质财富。而 与此同时,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也导致了全球性 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比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蔓延、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 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引入大气污染的来源。 二、新课教学 [板书] 第一节一、大气污染的危害 大气污染的危害 (一)大气污染物 A、颗粒物:粉尘、烟、雾等。

B、有害气体:硫的氧化物(SO2和SO3)、氮的氧化物(NO,NO2)、CO、碳氢化合物、 CH4、氟氯代烷(氟里昂)等 大气污染的危害:多方面的,既危害人体健康,又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严重时会影响雷地球的气候 酸雨、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问题是目前大气质量所面临的三大问题。改善大气质量,应首先弄清楚大气污染的成因,才能对症下药,并以积极的防治。 【思考与交流】怎样的降水称之为酸雨?可用哪些化学方程式来简单表示酸雨的形成? (二)酸雨 正常雨水的pH=5.6(由于CO2(g)+H2O H2CO3H++HCO3-所导致) 酸雨的pH<5.6 原理:酸性氧化物(SO2、NO2等)与水反应生成酸 危害:具有破坏环境,影响动植物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的危害性 【投影】南极上空臭氧层的变化图。引入臭氧层受损。 (三)臭氧层受损 阅读教材P74“臭氧层受损”内容,回答: 问题1、臭氧层有何作用呢? 问题2、什么原因导致了“臭氧空洞”的形成呢? 问题3、为了保护臭氧层,人类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自学后回答】

5.1 物体的质量 教学设计-副本

教学设计 课题: 5.1 物体的质量 一、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质量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是全章的基础。关于“质量”,要求学生对质量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让学生懂得质量是反映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物理量,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和所处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并让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大小有感性的认识,培养学生估测常见物体质量的能力。 《课标》要求学生能用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去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是关于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属于独立操作水平,即学生必须学会正确操作与读数。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单位。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着物体的形状、空间位置等的改变而改变。 (2)能对质量单位形成感性认识,会粗略估计常见物体的质量。 (3)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过程与方法

(4)经历通过比较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建立质量初步概念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在学习使用托盘天平的过程中,培养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质量的概念,对质量单位形成感性认识,学会用天平测量质量。 教学难点:质量的概念和质量是物体的属性比较抽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比较复杂,学生难以掌握,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四、学情分析 “质量”一词在生活中比较常见,而且在不同的地方其含义也不同,学生可能易混淆。八年级学生好奇、好动、乐于探究,但在操作上容易出现偏差,比如,调节天平平衡时,游码未归零;有的同学可能会习惯性地用手去拨动游码和取放砝码;将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等等。这需要加强规范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的探究方法。 五、教学方法 通过让学生阅读文本、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积极参与探究过程来亲身体验;借助多媒体、实物展示等手段为学生提供直观、感性的认识;采用观察、比较等方法,加强启发、引导,让学生充分讨论和交流,以此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优秀教案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一、教材分析 从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来看,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其运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的学习,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的相关知识,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将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化学反应,即从“质”到“量”的过渡。同时,质量守恒定律也为之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本课内容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从教材设计来看,教材首先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质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而后,假设、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由表及里的思考,得到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一定律。由此来看,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关键是要做好探究实验。 二、学情分析 已有知识储备分析: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对化学变化中物质发生质的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对物质的构成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对化学变化的一般过程有一定的认识,掌握了一定的天平使用技能。 已有生活经验分析:对化学反应变化过程中质量守恒存在质疑,蜡烛越烧越短、铁生锈质量变大,这些生活常识似乎在诉说着一个道理:化学反应的过程中质量不一定守恒。 认知过程分析:就物质来看,是从单一物质的质量到各物质质量总和最后到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就对理论认知看,从实验证明守恒到从微观和本质角度去理解守恒。 可能存在的认知障碍:从开放体系到密闭体系、从分步称量到整体称量的实验“思维”转换;从物质质量到微粒质量的理性思维转换。 三、教学目标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分析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认识物质的变化都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能从量变与质变等方面较全面地分析物质的化学变化。 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的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能运用模型解释质量守恒定律,揭示质量守恒的本质。 4.【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关系”的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能对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能和同学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提出进一步探究或改进实验的设想;具有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的创新精神。 5.【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观看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史和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

第六章第一节 质量教学设计

第六章第一节质量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的第六章第一节——质量。 质量是力学的第一个物理量,也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物理量。它是力学学习的基础,对力学的学习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即将学到的密度的知识中也要用到质量及其质量的相关知识。此外,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因此,学好质量也为惯性的学习打好了基础。除此之外,在后面第七章重力的学习中也要用到质量,而且到了高中还要进一步的学习质量。 总而言之,质量的学习是很基础的。 二、学情分析 第六章是学生在八年级物理学习了有关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来认识物质的属性。而经过一年时间的学习,学生不管是在科学探究的能力还是认知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提高。本章除了进一步注重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外,在科学内容方面着重认识两个重要物理量——质量和密度。本节课——质量在物理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基本物理量,对学生来说质量是个比较陌生的概念;而对它的单位,购物时经常用到,比较熟悉。 三、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符号及其单位。 2.知道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查阅资料等,理解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质量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认识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单位 2.理解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 难点 1.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 2.质量单位的换算。 教学突破 在初中阶段对质量概念的理解要求比较低,因此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东西有多有少”的知识,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物体。“从物质的量”的概念出发,引出质量的初步概念,这样认识起来会比较自然和顺畅。 五、本节教法、学法 教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