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列菲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思想

浅谈列菲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思想
浅谈列菲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思想

求实 2004.11哲学研究

浅谈列菲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思想

艾秀梅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在英语世界中,列菲伏尔的日常生活哲学曾经长期遭到冷遇,这或许是因为他所建构的日常生活理想与解构主义那种激进的革命姿态相比有些不合时宜的缘故。列菲伏尔是20世纪比较早地对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问题做出专门论述的人。早在1936年,列菲伏尔就在他与古特曼合著的文章 被蒙昧的良知中提出了日常生活的概念。列菲伏尔的一生与当时的各种革命思潮都有过联系,因此,他的日常生活批判思想更像是一个杂糅了各种理论的复合体,黑格尔式马克思主义者的异化论、总体的人的思想、超现实主义的乌托邦思想,情境国际对消费景观的关注都体现在他的论述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战的列菲伏尔曾经在法国的一个农民社区做社会调查。游走于山区和都市之间,列菲伏尔对于两地人的生活状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段时间的生活经验和观察酝酿了他的日常生活批判思想,也导致了他在哲学方法上对传统的背弃。1947年,列菲伏尔出版了他的名作 日常生活批判,在这本书中,列菲伏尔对传统的唯心主义哲学和总体性哲学提出了尖锐批评,更对西方哲学史对人的日常生活的一贯蔑视表示了极大不满。列菲伏尔认为,西方哲学史本身就存在着严重的异化问题,以笛卡尔思想为典型代表的唯心主义哲学将整体的人割裂为灵魂和肉体两部分,进而对后者大加挞伐,极度轻视人的时间空间生活经验和感性能力,一味沉溺于抽象的数学定理中,他认为,这种与劳动实践、与人的现实生存严重脱节的哲学是应该批判并加以超越的。一切问题都要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根源,列菲伏尔说:!真正说来,问题是在于上层建筑吗?仅仅在于上层建筑吗?不!上层建筑之所以成为问题,乃是因为上层建筑时时刻刻都是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产生着--乃是由于上层建筑虽然是在上层形成,却又时时刻刻楔入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之中。?[1](P41)为此,列菲伏尔倡导一种日常生活的哲学。

关于日常生活,列菲伏尔是这样界定的:!日常生活,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剩余的,被规定为在所有独特的、高级的、专业化的、结构的活动被我们通过分析而勾出来之后所留下来的剩余物,实际上它必须被规定为总体性##日常生活与一切活动深刻地联系着,涵盖了有着差异和冲突的一切活动;它是这些活动会聚的场所,是其关联和共同基础。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才存在着塑造人类???亦即人的整个关系???成为一个整体。也正是在日常生活中,那些影响现实总体性的关系得以表现和实现,尽管这些关系在一定方式上总是部分的和不完全的,但是能够使得现实的总体性得以实现:诸如友谊、同志之谊、爱情、交往的需要、游戏等等。?[2](P97)可见,列菲伏尔把日常生活当作一个分散的、零碎的实践平台,正是在这里,人及人的关系被发现、被塑造。日常生活可能是不完全的,但仍然保留着总体性的特征。需要指出的是,列菲伏尔所着重讨论的不是一般的日常生活,而是特指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

列菲伏尔证明,日常生活是一个现代性的概念,它的历史必须与现代社会的经验与发展联系在一起。在前现代时期,一方面在人的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之间保持着比较和谐一致的关系,人类活动与大自然的节奏、循环彼此吻合,举个例子说,人们的起居基本上与太阳的升和落是同时的,所谓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另一方面,整个日常生活始终是自在存在的,它是整个人类实践的综合体,日常生活的三个领域:工作、休闲、家庭生活圆融一体,农民耕种的土地、工人的作坊就在自己家园旁边。在前现代时期,后来被认为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比如哲学、艺术、科学等领域并未从日常生活脱节。在宗教?形而上学的宏观统领下,日常生活呈现为一个浑然不分的生存形态。这种未分化的日常生活还充满着感性的、主体间际的关系。而现代日常生活则是建立在分化基础上的,由于分工和交换的发展,现代社会的劳动不再以使用价值为直接的生产目的,而是以交换价值为目的,于是就有了工作与休闲的截然分离。与此同时,现代国家的产生还进一步导致了私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分离,并最终造成了日常生活的抽象与异化。所有这些都是对日常生活的掠夺。被现代化运动掠夺过的日常生活成了一个刻板、重复、无意义的地方。随着国家垄断控制的新资本主义时期的到来,日常生活的基础被彻底改变,科技理性占有了绝对的统治权,社会逐渐变成!控制性消费的社会?,技术崇拜和商品拜物教的抽象意识形态反过来掩盖了生活的真实面貌,正如列菲伏尔所描述的: !商品、市场、货币以它们那不可取代的逻辑控制了日常生活,资本主义的扩张已经通达日常生活的所有细节。?[3](P117)与此同时,人类需求发生委琐、变异,一切复杂感性的欲望和需求都变成对金钱和商品的无穷需要,人类跨越了物质短缺时代,而人们的不满足感却在空前地膨胀,伴随着的还有感性空间和时间被抽象时空所取代。

在一开始,人们寻求通过休闲来逃避以上日益庸俗、乏味的日常生活,然而不幸的是,没多久,休闲领域也不可避免地被纳入现代理性体制中,不再是一种自由选择的行为,而是成为一种新的管制和管制的展示:旅游地点、团队、时刻表乃至经济状况的管制及其展示。同时,工作与休闲还陷入了一个怪圈:!工作是为了休闲,休闲只有一个目的:逃避工作,一个恶性循环?。[4](P234)尤其令人失望的是,二战以后,休闲活动迅速商业化,以前的休闲原本是一种普通的自在的行为,与日常生活和谐一体,而现代社会却要求它越来越成为对生活的强烈冲击、中断,于是,一种建立在仿像和拟像基础上的绚烂的虚假真实被广告工业制造出来迷惑人们,列菲伏尔写到:!我们正在步入一个充满幻像的庞大领域,我们所发现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首先,因为它不是一个世界,因为它把自己表现得像真的一样,也因为它紧紧戏仿着真实的生活,好以相反的一面去取代真实的生活;

96

它还以虚拟的欢乐取代真实的不幸,例如???以一种虚假的满足搪塞真实的快乐需求???诸如此类。?[5](P84)在相当普遍的程度上,现代都市中的休闲正是在这样一个虚幻的仿真世界中进行着。

尽管如此,列菲伏尔并没有像海德格尔和马克斯%韦伯一样对现代生活的未来感到绝望,列菲伏尔相信,日常生活是一个充满着偶发事件的地方,仍然蕴涵着能够使现实的总体性追求得以实现的因素。他认识到:!(未来的)革命将不再局限于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意识形态中,对日常生活的灭绝将是它特定的革命目标,这个转变的过程也将担负一种新的意义,反对日常生活并且重新组织它,直到它像新的那样好##。?[6](P98)因此,与唯美主义、海德格尔、阿多诺等人不同,列菲伏尔所提出的日常生活改造计划不是靠艺术实现的,也不是靠对这种问题重重的日常生活的拒斥,而是主张寻找日常生活自身的革命因素。!他要通过对日常生活的重新占有来实现总体性,来寻求真正的人的生活,而不是通过与日常生活根本决裂,在日常生活之外去寻求所谓真正的生活。?[7](P173)受到法国乡村狂欢节景象的启发,列菲伏尔提出了一系列感性革命的策略。他发现,在狂欢和庆典中,人们可以获得一种崭新的生存,它打破了一切伦理道德规范和理性限制,大量出自于本能、情感和欲望的越轨行为弥散着强烈的快感和新奇,它使人们恢复到前现代社会那种人与自然欢聚一堂的热烈与和谐中。无疑,这正是列菲伏尔所期望的乌托邦式日常生存。列菲伏尔还注意到,狂欢在生活中的位置是非常特别的,它本身是生活的一部分,然而它却决非!日常的?,而是对日常生活的激烈重构,打个比方说,买彩票是日常生活,然而中彩票却决非平常事,而是日常中的狂欢时刻,是日常生活得以重构的时刻,但我们又必须明了,这种与往常截然不同的新秩序(或说无秩序)毕竟发生在生活本身,它是一个日常生活力量爆发的时刻,在其中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新的生存的可能性。列菲伏尔相信,当狂欢节不再是一个!少见多怪的时刻?而是渗透进日常生活,日常生活的变革就实现了。

这种狂欢节中发生的日常生活变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是经常可以看到的,尤其是有重大体育赛事或明星演出的时候。以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为例,在整个赛事期间,全球的观众过着晨昏颠倒的日子,人们的穿着、发型、言谈举止都变得相当怪诞,但却没有人指责这种现象,反而以加入其中、予以传播为时尚,有些单位还会为世界杯调整工作时间表以方便球迷的狂欢,整个赛事期间都充满着狂放的、怪诞的、不可预料的甚至是暴力的气氛。以韩国为例,随着韩国队在荷兰籍主教练西丁克的带领下屡次将欧洲劲旅挑落马下,直至令人难以置信地闯进四强,足球,这个本来处于国家政治体系边缘的普通体育项目突然拥有了凌驾于主流体制之上的权力,全体韩国国民为足球而狂欢不已,西丁克被当作推动韩国国力的英雄拥上圣坛接受韩国人的顶礼膜拜,韩国的奥委会主席郑梦准骤然人气急升,被认为是下届总统选举的有力人选。一时间,足球对正常的国家政治秩序和管理体制构成了强烈的冲击。另外,在足球业内部,由于比赛场上经常会出现强队落马黑马频出的意外局面,足球业内的原有秩序受到巨大挑战和突然颠覆,不得不重新洗牌。这样,在一段时间内,世界杯足球赛就在整个社会掀起一股打翻既定秩序与等级辖制的局面,平时受到理性、道德、法律压抑的生命欲望膨胀着爆发出来,处于下层地位的大众也起而对社会精英阶层的道德观念频频挑衅,到处可以看到纵酒、打架等旨在获取身体快感的越轨行为,球迷的创造欲与破坏欲随着比赛的结果而空前地宣泄出来,整个社会生活呈现出中世纪式的狂欢文化景观。正如美国社会学家斯考特所说的,狂欢化!为下层文化正话反说,反话正说,嬉笑怒骂、插科打诨,把社会束缚抛到一边,提供了一个剖析社会秩序的特殊分析角度。?[8](P232)列菲伏尔相信,这种回到本能与欲望的冲动将会打破当前令人厌烦的日常生活与充满刺激与自由的游戏式生存状态之间的界限。

在肉体狂欢等日常生活的非日常时刻重建生动的日常生活。这种思想在现代学术中可以追溯到尼采那里。尼采把人的生存看作一种审美的形而上学,他说:!只有作为一种审美现象,人和世界才显得是有充足理由的。?[9](P105)那么怎样的人和世界才堪称一种审美现象呢?尼采认为,那就是要有酒神那样放纵而热烈的生命体验,希腊人祭祀酒神时的狂饮滥醉、参与悲剧演出时的忘情投入可以作为这一审美生存的表率。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巴赫金等人也都认为,狂欢节一类的感性解放行为对实现日常生活审美重构有重要意义。巴赫金在40年代对拉伯雷的研究中发现,狂欢文化中体现着对人的感官生命的张扬,吃、喝、拉、撒、生殖等肉体行为中包含着对形而上学的颠覆和解构的力量。在拉伯雷笔下,世俗的、肉欲的、物质的存在凸现出来,民间文化所洋溢的感官刺激感性满足对一切抽象的、规范的、理想化的东西无形中加以贬抑。在这种怪诞夸张的身体中,人与世界的联系是通过感官实现的,世界被人品尝、被咀嚼、被享用,而不是被抽象思维或者宗教膜拜所把握。这种狂欢化的形象无疑是对柏拉图以来的理性主义文化秩序的挑战。就在这种种令人喷饭的混乱、怪诞、嘲弄中,权威中心被民间社会的力量所解构,一种新的生存状态展现出来。正如巴赫金等人所说:狂欢形象!把神圣的与世俗的、高尚的与低级的、伟大的与平凡的、聪明的与愚笨的联系在一起,使之一体化,相互交织、化合?,!狂欢表现了生活的彻底转折:未完成性、生成性、不确定性、非经典性?。[10](P65)列菲伏尔把这种肉体狂欢行为推广开来,主张在都市生活的一切可能的领域中找到超越日常生活的能量,从而使我们重建一种感性的审美生活。列菲伏尔还提出!游戏之城?(CI TY AS PLAY)的构想,也就是说从日常生活、从语言、从空间每一个方面着手建立一个充满酒神式的感性活力的世界。归根到底,狂欢节、节日庆典、都市游戏这一切手段都旨在对普遍工具理性化了的日常生活加以颠覆。

列菲伏尔关于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还有一个共同的最终目标,那就是要揭示人类异化的根源,从而为着全面发展的!总体的人?的理想铺垫道路,列菲伏尔曾经说过:!异化理论和&全面的人?(也即总体的人)的理论仍然是对日常生活批判的指针。?[1](79)异化理论和总体的人的理论将在宏观上给日常生活的微观革命以富有深度的指导。然而这条感性革命的道路究竟能否走得通呢?按照列菲伏尔的门徒德塞托的理论,列菲伏尔的感性革命和狂欢节策略注定只是主流秩序的一个安全阀,它除了为主流秩序的统治缓解一下压力之外,不会有什么实在的功效。从某种意义上说,列菲伏尔的感性革命策略也是一种审美的乌托邦。

参考文献:

[1]陈学明等选编 列菲伏尔、赫勒论日常生活[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

[2]Hen ri Lefeb vre,Critique of Everyd ay Life,trans,J hon Moore (Lond on:Verso,1991).

[3]Qtuoed i n Ben Hi gh more,Everyday Life and Cultural Theory (Lond on:Loutledge,2002).

[4]Ben Highm ore,ed,The Everyday Life Reader(London:Rout ledge,2002).

[5]Qutoed in M%E%Gardiner,Critiques of Everyday Life(London: Routledge,2000)

[6]M%E%Gardiner,C ritiques of Everyday Life(London:Routled ge, 2000).

[7]俞吾金等 现代性现象学[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8]徐贲 弱者的抵抗[J] 文化研究(第3辑)

[9]尼采 悲剧的诞生[M] 周国平译 北京:三联书店, 1986

[10]M%E%Gardiner,Cri tiq ue of Everyd ay Life(Lond on:Routled ge, 2002).

责任编辑 刘绛华

97

批判性思维及其日常应用

批判性思维及其日常应用 首先就是总结一下,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批判性思维的一点认识。 海绵式思维与淘金式思维。以前我们高中的时候就是一种海绵式思维。海绵式思维的特点就是其主要以尽可能高效的吸收书本中的信息,知识。所以不会对其进行过滤。而淘金式思维则是带有自己的判断去对待生活中的信息。这么一种思维在读书的过程中就好像是在与作者进行着一场淋漓尽致的辩论。当然不会不加思考地接受书本中的信息。我对这两种思维的差异尤为印象深刻。记得在第一节课之前我是特意去买了”学会提问”这本书来看的。自以为了解了这两种思维。记得在课上老师给我们看了一段材料(好像是论雷锋是不是好人)。当时很快就读完了,正想着老师接下来会提什么问题。谁知老师说:“谁能看出来,这段材料有什么问题。”当时好像一下子懵了。又好像是明白了点什么。我们以前所接受的十几年的应试教育早已经将我们那种怀疑的天性给磨灭掉了。当我们看到一篇文章,我们就会习惯性地去快速给文章分层次,找论据。看完文章后马上开始答题。一直的应试训练让我们明白,怀疑文章的正确性是没有意义的,这不是判断题,不需要你判断。你要做的只是看完文章后马上答题。我在看完老师的材料后还是习惯性地去准备回答老师的问题。压根儿没想到材料有什么问题——尽管我在读的过程中有一点异样的感觉。可是这种怀疑的天性早已被磨灭,所以就没有继续思考下去了。我想,这就是所谓的海绵式思维吧。那种突然明白的感觉就好像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的震撼。尽管早就知道什么是海绵式思维。但如柴静所说的,知道与感觉到是不一样的。 课后我也有想过如何去避免这么一种海绵式思维。个人觉得还是像上面所说的那样,把阅读当做是正在与作者进行的一场不同时空的对话。设想一下,假如有那么一个人拿同样的一段材料(论雷锋是否为一个好人。)在与我讨论,我当然不会这么容易就跳进对方所准备的场景。我能很轻易地辨别出他的话语中的谬误。我想这也是与我们从小到大所接受的家教有关吧。我们不会轻易相信别人所说的。 我们的立场往往会干扰我们进行批判性思维。之前老师跟我们讨论过这个问题。但是我一直是处于这么一种认识“我能有什么立场?我一般都能很好地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并能控制好的,”。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冷静的人——直到老师在跟我们讨论南京彭宇案的时候。老师所持的意见就是网友的反应就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法官根据最大概然准则判定彭宇败诉是合理的。当时我很想立马就站起来反驳:“既然当时的证据不足以断案,那么根据无罪假设原则,老太太有责任举证彭宇。从另一方面看,根据最大概然准则,老师您是指全中国的人都不会扶跌倒的老太太?”。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很不可思议。又没有不触及我的利益。当时为什么就那么的愤怒呢?居然还荒唐到要进行人身攻击(最后一句话)。我想还是那个立场在作怪吧。当时老师说出他的立场时,他的立场就已经与我的立场不同了。这时候的我已经失去了理智了。 最后给老师的建议的话,老师结合案例来讲的话是很好的。但是有一点的话,讲话的时候那个音调太平淡了。如果能更有激情就好了。 最后,谢谢老师吧。

纯粹理性批判 导读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导读 ——2012.2.25 I背景:《纯粹理性批判》的理由 正如康德所说,“曾经有一个时候,形而上学被称为一切科学的女王,并且,如果把愿望当做实际的话,那么她由于其对象的突出地位的重要性,倒是值得这一称号。今天,时代的时髦风气导致她明显地遭到完全的鄙视,这位受到驱赶和遗弃的老妇像赫卡柏一样抱怨:modo maxima rerum, tot generis natisque potisque potens-nunc trador exul, inops-Ovdi. Metam.(不久前我还是万人之上之人,以我众多的女婿和孩子而当上女王——到如今我失去了祖国,孤苦伶仃被流放在他乡)”。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形而上学战场上独断论和怀疑论的斗争,使坚持独断论的形而上学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人们对其由于鄙视、厌倦而采取冷漠的态度。 康德认为,人们“在任何地方想到某物,他们就不可避免地退回到他们曾装作极为鄙视的那些形而上学的主张上去”。所以,问题不是需不需要形而上学的问题,而是需要怎样的形而上学的问题。换句话说,我们不需要那种独断的在科学形而上学的名义下的侍卫“伪科学”的形而上学,而是需要一门真正科学的形而上学。所以康德说“世界上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形而上学”——而这种“形而上学不仅整个必须是科学,而且在它的每一部分上也都必须是科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康德认为要对我们自己的理性能力展开考察,对于纯粹理性展开批判,而他所谓的“纯粹理性批判”,就是“对一般理性能力的批判,是就一切可以独立于任何经验而追求的知识来说,因而是对一般形而上学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进行裁决,对它的根源、范围和界限加以规定,但这一切都出于原则。” 康德这一解决问题之思路的结果,就是他的哲学著作——《纯粹理性批判》。 II问题:“先天综合判断”的可能 《纯粹理性批判》围绕着对于“纯粹理性”自身的批判而展开,试图通过对于“纯粹理性”自身的批判,寻找一条对象符合知识的认识道路,从而把哲学变成科学。在康德那里,科学知识就是那种不仅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而且能够扩展我们知识范围的知识。根据康德的理解,这种知识就是“先天综合判断”。因此《纯粹理性批判》若要说明科学知识如何可能,说明哲学如何才能成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归根结底就是要说明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先天综合判断成了整个“纯粹理性批判”所要解决的总的问题。

美国现代化试题

1、独立战争后的美国被人们形象的比喻为“头脑听从四肢的动物”。为了改变这种状况,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 A.实行两党制 B.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C.采取联邦制 D.确立三权分立体制 2、英国当代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K·波普尔指出,民主是一种科学方法在政治上的表现和制度化,民主是自由、理性和批判的制度化。这在近代美国主要表现为 A.直接民主制 B.总统制共和制 C.议会制共和制 D.责任内阁制 3. “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罗斯福提名了5位自己信任的最高法院法官,并被批准。人们称新法院为‘罗斯福法院’。它在解释宪法时既深刻又迅速,它扫除一切关于新的社会与经济立法是否合乎宪法的怀疑。”这个“罗斯福法院” A.是罗斯福总统违反宪法的产物 B.是罗斯福总统操纵司法权的结果 C.有利于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D.虽违宪,但有利于实施罗斯福新政 4、“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以2/3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上述条文所体现的原则是 A 中央集权原则民主原则 B 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C 自由平等原则权力制衡原则 D 中央集权原则分权原则 5、《独立宣言》声明:“政府从被统治者的同意获得公正的权力。”“任何政府一旦破坏这些目的,人民即有权变革或废除它,并且建立新的政府,根据这些原则奠定它的基础,并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人民的安全和幸福的方式组织它的权力。”《独立宣言》中的这些表述 ①体现了社会契约论的思想②承认了国家主权属于人民 ③鼓舞了北美人民独立斗争④表明北美人民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19世纪中期,英国和美国的政治体制都得到了发展和巩固,深层原因是 A.社会化大生产的推动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打击 C.大规模工人运动的进行 D.殖民战争胜利 7、美国《独立宣言》宣称:“我们认为下列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到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上述内容体现的启蒙运动的原则有 ①天赋人权②自由平等③人民主权④分权制衡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 8、以下对美国三权分立的理解错误的是 A 国会、总统、最高法院分别行使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形成三权鼎立之势 B 每个部门都能通过某种方式牵制其他部门,以防止任何部门滥用权力 C 总统的权力最大,受到的制约最小 D 基本原则是分权与制衡 9、“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 A.推翻殖民统治,建立独立王国 B.建立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 C.开创了国家元首选举制度D.建立了总统制共和制 10、君主立宪制下的英国国王和美国总统都可以进行的政治活动是 A.否决议会(国会)制定的法律 B.处理国家重大事务和日常事务 C.代表国家参与外交活动 D.当与议会发生矛盾时有权解散议会 11、有人把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形象比喻为“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意思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这种政体的核心是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市民的整体素 D.革命的彻底性

《澄明之境》读后感

《澄明之境》读后感 看完前言,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不会像《十年一梦》那样受众人追捧,因为投资哲学虽然深刻但也枯燥,人们更乐于接受那些能引起情感共鸣的投资历程和投资心理书籍。但我却视之至宝,每一个理念都极具价值,是我读过最为深刻的投资真经。 青泽老师受康德哲学启发,修正自己投资思想,从而转向投资正途。康德哲学最核心的思想是,世界不可认识,外物通过人的思维得到呈现,即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世界。 投资向市场取客观规律是条歧途,市场没有绝对的固定的运动模式。那么只能人为建立框架,当行情符合框架时,依框架追随市场;不符合框架时,任行情自行行走。 有人用均线赚钱,有人却亏钱,原因何在?前者将均线作为模式,当市场符合时就持仓,不符合就不动或出场。而后者思维还停留在将均线用于预测市场,或者说企图用理论涵盖全部市场。 由此启发,青泽老师形成自己的投资哲学:投资的理论、模型、假设决定市场观察和操作。我将之表达为市场符合框架,而不是框架符合市场,称之为青泽理论。这将是投资理论中最根本的一块基石,可以说是投资哲学的一场哥白尼革

命。 我们看到投资哲学的极其重要性,是破解交易迷宫的根本法门。 前言也提到化解复杂市场的思路,应采用简单之道。市场是混沌的,即为多,为复杂,那么唯有简单才能化解;市场为动的东西,那么唯有静才能克制,这就需要策略、工具的唯一性。 书中首次提出信仰的力量,信任乃至信仰是交易能够稳定的支撑力量,当然,这是从千万次的实战中统觉出的对自己交易系统的信任感。这些都属于交易心法,得高度重视。 投资系统的背后精神力量的作用,不可小视,事实上一波行情的追随需要相应的心理能量。许多时候,心刃才是其决定作用的东西。 投资要像头“猪”,不是琢磨如何长翅膀,唯一的办法,就是等待风口来了,足够大的风才能让猪飞起来。碰到足够大的行情,趋势符合自己的模式,要大胆切入。你得等待大行情,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在于能否等到大的行情。也就是交易是等待的艺术。 不能走出交易迷宫的一个误区是,没能明白交易实际上跟正确率没有关系,而在于将欲望引向如何构建一个能捕捉大行情的系统,如何将这些好的机会充分利用。这些大波动是混沌市场走出相对稀缺的相对稳定态的时候。止损时存在

如何看待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异化

如何看待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异化? 黑格尔在哲学中引入异化的概念,用以说明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辩证机制。在黑格尔那里,“异化”一词用于泛指精神实体作为主体自身的分而为二即自身对立化或产生自身的对立物。他把这种对立化以及扬弃对立化而返回自身的过程,称作“异化以及这种异化的克服”的过程。 费尔巴哈把异化概念运用到宗教批判中,他明确地宣称人的本质不仅是宗教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它也是宗教的对象、宗教的本质。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神学的秘密就是人本学。 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和批判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异化思想的基础上科学地阐明了异化概念,并首次明确地提出了科技异化思想。早期马克思的异化概念主要指的是私有制背下,尤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背景下存在的种种消极的因素。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对异化劳动的分析集中体现了这一思考视角。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劳动所发生的异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第一是劳动者同劳动产品的异化,第二是劳动者同劳动本身的异化,第三是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的异化,第四是人同人的异化。然而,马克思作为唯物史观的创始人,他对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异化和人的本质的异化,并不只是停留于发泄道德学上的义愤,而是进而揭示了这种物化和异化的历史必然性,指出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一方面是历史的进步,另一方面又是在一定的狭隘的生产关系内个人之间自发的必然的联系。因而,中后期的马克思对异化概念作了进一步完善和拓展。在马克思看来,异化现象在历史上的出现是客观的、必然的,应该从历史评价的维度上充分肯定其积极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异化思想是他们的异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出发,对科技异化的根源、实质、表现开工和解决途径进行了科学的分析。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科技异化产生的根源。“只有在一切科学被用来为资本服务的时候”,才导致异化的产生。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第一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为自然科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并且,“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张,科学因素第一次被有意识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

纯粹理性批判(康德)读书笔记

科学技术哲学读书报告——《纯粹理性批判》(康德) 数理学院2011级专业:课程与教学论姓名:孙虎学号:112200674 通篇读完康德的这篇《纯粹理性批判》以后,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在书中描述的关于逻辑、知识等方面的观点。受到自身知识的限制,我无法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只能收肠刮肚的用自己的浅薄学识来认识这部著作。 在古希腊哲学中,理性主要被理解为人类的一种本质力量与创造模式,它涵摄认识领域与实践领域。柏拉图认为,理性的人处在世界与理念二极之间的张力关系中,既有属神的超验理念本质,又必然地生活于大地之上。希腊精神经启蒙思想深刻地影响着康德。在康德那里,人的理性特质更加突显,而且那种张力色彩依然是思想的必要前提。不过,康德的伟大在于其综合精神。我们不好使用“折中”、“调和”等词汇来纠缠康德,而应积极地体会他那深邃的创造思想。在康德那里,质料与理念、现象与本质空前地统一,存在因而获得完整的根据,这根据显然不在传统意义上的超验理念中,不在彼岸——那人迹难至的永恒的空虚与黑暗中,而在我们的思想概念、在我们的理性理念中,在理性本身。而且,人只能生活于自己的理性中,而不能生活于生命之外的超验理性之中。在倡导主体性哲学的康德那里,理性只是人的理性,理性不仅是人类的能力和工具,更是人的本质、源泉、依据和目的。人类因理性而为的,不是去探求身外的别的什么东西和奥秘,而是对自己理性本身的自觉,自觉其作为人以及人的整个世界之源泉、之模式、之理想的身份及尊严、这种自觉即自由,乃是人类的起点与终点。 关于逻辑的完整的叙述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的。即使今天我们有了数理逻辑我们仍然要承认康德是对的。可是逻辑本身不是哲学,探讨逻辑的基础才是哲学。可是逻辑的基础的确不明。形式逻辑的所谓正确是一种基础不牢的正确。所以后人其实是限制形式逻辑的使用范围而不能彻底否定它,比如黑格尔辩证逻辑。这和哲学的确不同,但它的情形比康德所说的要复杂的多。康德说的太简单化了。康德说逻辑不能前进的确是错了,数理逻辑把传统逻辑的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这里看下去传统逻辑实在太稚嫩了。 在这本书中,康德将心理学、形而上学和、类学与逻辑学作了区分。这本书里给出的逻辑学的对象是一切思维之方式的规律。思维形式就是概念、判断、推理之类。这个理解是落后的,现代逻辑从句子出发,直接关注推理问题、真的问题,似乎更能体现逻辑的实质。逻辑的成功在于它限制了自己,这话说的极好。反过来说,哲学的失败在于它不限制自己,它总是想解决它不可能解决的问题。逻辑的地位——各种学问的门径。知识的一部分是先天的知识,先天知识根据与对象发生关系的方式分为规定对象(或概念)和使对象成为现实。先天知识根据是否完全不是来自经验分为纯粹的和不纯粹的。这个划分似乎是说混杂的知识(不纯粹的知识)中有先天的部分,这个先天的部分也叫纯粹先天知识。这里一个问题是纯粹不纯粹的划分是否只针对理论知识,实践是否纯粹的问题《实践理性批判》谈过,可惜我一直没能看懂。 康德在这本书中强调物理学的成就在于经验知识上。这个精神和哥白尼革命的思想有对立的成分,也有符合的成分。对立的方面是指哥白尼革命是反对人类

文化哲学研究的新进展_写在_文化哲学_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_专栏开办10周年之际

2005年11月第32卷 第6期 求是学刊 SEEKI NG TRUTH N ov.,2005 V ol.32 N o.6 □文化哲学: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 文化哲学研究的新进展 ———写在“文化哲学: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 专栏开办10周年之际 本刊编辑部 2005年3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衣俊卿教授主编的日常生活批判丛书,包括6本书,其中,衣俊卿的《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再版)提供了日常生活批判的基本理论框架;衣俊卿的《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是运用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范式解析中国社会转型期社会文化结构和图式的一种尝试;王晓东的《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和王国有的《日常思维与非日常思维》是日常生活批判分支理论的构建;杨威的《中国传统日常生活世界的文化透视》是从日常生活批判的角度对中国的日常生活世界及其社会历史所作的文化哲学批判;李小娟的《走向中国的日常生活批判》则记录了世纪之交中国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形成轨迹。 从衣俊卿博士1989年在《哲学动态》上发表的《日常生活批判刍议》一文,到人民出版社“日常生活批判丛书”的出版,中国的日常生活批判研究已经走过了15年探索历程。日常生活批判丛书的出版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尽管这些理论研究成果还带有初创的痕迹和局限性,但是,走向中国的日常生活批判的探索历程还是获得了很多值得珍视的学术成绩。 其一,这是哲学理性摆脱思辨的理性王国,回归生活世界,实现哲学范式转变的自觉探索,由此形成了一种具有特色的文化哲学理论。尽管中国的日常生活批判是以20世纪各种生活世界理论为背景和重要理论资源的,但是,无论是范畴体系还是价值定位,无论是日常生活的理论范式还是日常生活的批判重建,都清晰地具有本土化的特征和独创性的意识。 其二,围绕着日常生活批判的主题,形成了一个文化哲学研究中心,即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这支比较年轻的学术队伍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日常生活批判、20世纪新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相结合的文化哲学理论等方面自觉地开展文化哲学研究。 其三,围绕着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建构,形成了一个具有特色的文化哲学学术专栏。《求是学刊》从1995年开始设立不定期学术专栏“文化哲学: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组织学术界就日常生活批判开展专门的、多视角的、全方位的研究,主张“走向文化哲学的深层研究”,为推动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迄今为止,先后有40多位中青年学者参与了这一学术专栏的讨论。《求是学刊》“文化哲学研究”专栏于2004年入选教育部首届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工程。我们还欣喜地看到,今天,日常生活批判不仅在哲学界,而且在文学、教育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研究领域也开始成为重要的和自觉的 — 5 —

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给孩子打上创新的底色 在生存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今,创新是一切竞争的核心问题,也是能否领 先世界的根本问题。所以,创新被定义为一个民族的灵魂。这里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必须把批判和批斗分开,批斗是致人于死地的手段,批判是分清是非的一种认知。为了培育大批创新人才,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批判性思维,并且让它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和人们的日常性思维。在家庭中,父母发掘和呵护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对孩子来讲意味深远。 为什么提倡批判性思维 “孔融让梨”的故事,是中国千百年来道德教育的典范,这个故事在美国小学课堂上已被小朋友们批判得体无完肤。在美国小学生眼里,“这个故事不好,鼓励主观武断,剥夺了民主,这种扭曲自己的欲望去赢得赞扬的做法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行为。” 北京某国际学校,有几个华裔孩子,大部分都接受过国外的早期教育。四年级某班四个同学决定集体过生日。他们的妈妈想利用生日聚会,有“预谋”地培养孩子对问题的见解和批判性思维。 在生日聚会上一位妈妈说:“妈妈们希望你们长大后快乐幸福并有出息……你们知道中国有个‘愚公移山’的故事吗?”说着便粗略讲了愚公挖山不止的故事。话音一落小朋友们抢着说:“就算我祖爷爷、爷爷、爸爸都像愚公那样一辈子挖山不止,挖了几辈子山,那山仍庞大无比,这种没有成果的傻事,我可不学他们。”“对呀!智叟也不一定就没有意志呀,也许智叟很轻松地就解决了愚公的问题呢”……没想到让我们几代人学习并坚信不已的愚公“挖山”的坚韧意志,竟被几个“00后”的小孩给否定了。这些孩子以自己纯洁的认知去影响着这个世界,它告诉我们: ●批判性思维,不让你盲从和模仿别人的知识和方法,而是让你自己去认识事物的本质,即“去伪存真”地全面了解和掌握合理而正确的思维及其基本原则、规则、要求、技巧方法和训练,从而更新认知,改变我们处理问题的视角和价值观,最终以创新去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所以它是创新的火眼金睛。 ●批判性思维,它让你突破思维的僵化与奴化,以崭新的视角去观察问题、处理问题,它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元素,是创新必备的第一素养,也是人才与奴才的根本区别。因为创新是人才的本质。人才是以创新绩效大小而论其层次高低的根本依据,如一般性人才、精英或英才等,它不是以学历、职称而论的。 缺乏批判性思维的人往往走两个极端:或者自以为是,或者易受他人暗示。他们因没有日常的批判性思维,面对复杂的社会形势无力通过分析、评价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 批判性思维是什么 在生日聚会上,爸妈们继续在说。第二位妈妈说:“我们都想当个好妈妈,我向妈妈们推荐一本国内卖得很火爆的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话音一落,孩子们就七嘴八舌地抢着说:“我妈妈的好和老师不一样,要是我妈再读了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主要内容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主要内容 《纯粹理性批判》的哲学要义 首先,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一版序之中,阐明了对理性进行批判的必要性首先在于确定一般形而上学是可能还是不可能,以及规定源流、范围和界限.但是康德于第二版序之中,反而不是着重于进行理性批判的条件,而是改变了知识与对象的关系:“不是知识依照对象,而是对象依照知识”,这一新概念,导致康德发动了哲学界中的“哥白尼式革命”. 在导言中,康德提出了全书的总纲:纯粹理性的总任务是要解决“先天的综合判断”、即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而又扩展了知识内容的真正科学知识是“如何可能”的问题,并按这总问题细分了以下的四个问题:1.数学如何可能?2.自然科学如何可能?3.形而上学作为自然的倾向如何可能?形而上学作为科学如何可能? 康德把全书大致的分为了五部份:“1.先验感性论,2.先验逻辑论,3.先验分析论,4.先验辩证论,5.先验方法论” 1.先验感性论 “先验感性论”主要是阐明,只有通过人的感性知识(接受能力)所先天具有的直观形式即“空间”和“时间”两大要素去整理自在之物(的表象即现象界)刺激感官的感觉材料,才能获得确定的感性知识,同时,空间和时间也是数学知识的先天直观形式. 2.先验逻辑论 “先验逻辑论”的阐明“感性必须与知性结合,直观必须与思维结合,才能产生自然科学的知识”,因而必须有一门不同于形式逻辑的先验逻辑来探讨知性的结构及其运用于经验对象时的各种原理.先验逻辑立足于知识与对象的关系,即知识的内容,而不是单纯的思维形式,这标著辩证逻辑在近代的萌芽. 3.先验分析论 “先验分析论”(真理的逻辑)阐明了知性的先天概念和先天原理是自然科学之所以可能的根据和条件.在概念分析论中,通过对知性判断中的逻辑机能的分析.而先验分析论当中的原理分析论主要阐明了知性指导判断力把范畴运用于现象的法规. 4.先验辩证论 “先验辩证论”(幻相的逻辑)主要阐明了理性不可避免地要超越现象去认识的本体,由此产生的作为自然倾向的形而上学只不过是一些先验的幻相,而不可能是真正的科学.康德在先验辩证论的导言之中指出,理性这种推广能力由于要从有条件者出发通过推论去认识无条件者. 5.先验方法论 先验方法论首先阐明,纯粹理性的经验使用虽然有正确的使用法规(知性的先更原理),但其理论的(思辨的、先验的)奥用却没有法规可言,因而必须对其先验使用方法(从定义出发的独断论、从正反两方争辩并互相证伪怀疑论方法、还有假设和证明的的方法等四个方面)加以训练,确立一些“消极的”规则,以限制纯粹理性的扩充到可能经验之外的倾向,从而为建立一种有关经验的形而上学准备了方法论的原则. 知识论要义与其他: 虽然康德使用的是批判哲学,他本人却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哲学理论.他本人自称发动了一场哲学领域内的哥白尼革命.在康德所处的时代,欧洲哲学思想主要

风险社会与反思性现代化

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是一本后现代理论的代表作, 作者将后现代社会诠释为风险社会, 即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所带来的“潜在的副作用”使人类社会逐渐进入一个风险社会。乌尔里希·贝克是一位关注风险社会、生态启蒙、生态政治和全球化的社会学家, 他既是现实主义者又是建构主义者, 是“建构主义的现实主义者”“反思的现实主义者”。贝克今年九月访华, 出席在上海举行的“全球时代的权力与反权力”的会议, 他指出当前全球化存在普遍主义和民族主义, 并以欧盟的经验提出世界公民主义降低社会风险。可以看出贝克从1986 年《风险社会》出版到今天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的乌托邦”全球的风险社会, 一直在致力于现代社会的研究, 也可以看到社会学大师思想的前瞻性和创新性。 一、《风险社会》的整体结构 《风险社会》全书探讨的就是有关工业社会的“反思性现代化”。作者力图以“社会学上受到启发和得到的训练的思想来把握和概念化这些当代精神中的不安全感”〔1〕, 以社会学的研究框架来研究当代精神中的不安全感。书的第一部分: 风险社会概况, 是从整体上对作者认为的后工业社会——风险社会进行论述。第二部分: 社会不平等的个体化,是从个体角度说明生活形式和传统的消亡, 个体所面临的风险。前两部分是对有关工业社会的反思性现代化过程的指导性理论观念得到两条论证路线。第三部分: 反思性现代化, 通过(1)“个体化进程在理论上被概念化为反思性的产物, 在其中, 福利国家所保护的现代化进程使得那些构建后工业社会的生活方式解传统化”(2)“现代化进程的反思性也可以通过财富生产和风险生产的关系得到说明。”〔2〕将两条论证路线相互联系。 通过全书的结构可以清楚的看到作者试图超越宏观与微观、整体与个体的二元对立, 进行微观——宏观、能动性——结构的整合形成理论综合的努力。作者以观看社会的一个视角来分析社会发展的历程, 有一种宏观与微观结合的分析维度。让读者既在宏观理论上能进行深层次思考, 也能很好的联系微观的个人经验, 像他谈及

列斐伏尔研究

亨利·列斐伏尔研究 汪原 【摘要】亨利·列斐伏尔是20世纪重要的思想理论家。本文通过对其主要思想的介绍和评论,试图阐明列斐伏尔关于日常生活批判和空间理论对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等学科的影响,揭示出现存的与空间相关的理论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 【关键词】空间生产空间实践空间表象表象空间 Abstract: Henri Lefebvr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inkers in 20 century. He addressed intrinsically relevant to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every day life and the nature of space. The article analyses his critical role in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from the 1920s to his death in 1991. Key Words: production of space, spatial practice, representations of space, representational space 在20世纪的哲学家中,亨利·列斐伏尔(图1)关于日常生活和空间的理论也许与城市和建筑研究联系的最为紧密。早在20世纪80年代,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代表之一,他在《论国家》和《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品》等著作中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对日常生活批判的思想早已被国内学者所熟识,但他关于空间的研究以及对相关学科的巨大贡献,却一直被国内研究者所忽略,这一状况与英语世界对列斐伏尔的认识极为相似[1]。尽管如此,美国著名城市地理学家爱德华·索加(Edward W.Soja)仍然这样评价列斐伏尔:“1950年代以后,他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首屈一指的空间理论家,并成为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最强有力的提倡者”[2]。在近70年的

《纯粹理性批判》读书笔记

讀書筆記: 康德《純粹理性批判》——導言(前三節) 一,《純粹理性批判》(德)康德著;藍公武譯;北京商務印書局,1960.03 二,《純粹理性批判》(德)康德著;韋卓民譯;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12 我想說的是,這本書對於我來說無論如何還是太難看懂了,加之一開始在圖書館拿到的是北京商務印書局的1960年藍公武先生的譯本,整本書都是之乎者也,難度更是加大了不少,研究了幾天毫無進展,後來我終於決定放棄,想到圖書館另找一本別的書,卻被我發現原來還有一本華中師範大學1991年出版的韋卓民先生的現代文譯本,我喜出望外地把它拿回宿舍研究,隨即發現,那些本來熟悉的現代文變得如此陌生,要看完是不可能的,於是就給自己定了個看完導言前三節的目標。第一次看下去,完全不知所云,到現在我總共把前三節看了5、6次,終於覺得小有所成。以下是我的讀書筆記。 導言 第一節:純粹知識與經驗性知識的區別 就時間的前後來說,知識在經驗的後面,我們的一切知識都是從經驗開始的,因為我們的知識能力覺醒而活動的原因是影響我們感官的對象一方面由其自身產生表像,另一方面激起我們的知性活動把這些表像進行比較,然後書上說是“用結合或分離的方法把感性印象的原料

製成稱為經驗的‘關於對象的知識’”。這就是知識的產生過程。 康德認為,“我們的一切知識雖然都從經驗開始,但卻不能認為一切知識都是從經驗發生出來的。因為很有可能,甚至我們的經驗性的知識也是由我們通過印象所得的和我們自己的知識能力(感性印象不過是其機緣)本身提供出來的東西這兩者結合而成的。”。但是,如果這樣,也就是如果我們的知識能力能給我們獲得知識的過程提供這樣的便利,那我們可能稍有不慎就會把它所作出的增益和原來知識的原料混淆! 下麵解釋了一個叫“驗前知識”的概念,就是不依靠經驗,甚至不依靠任何感官印象的知識。它是有別於經驗性知識的一種知識,經驗性知識是起自驗後(也就是其起源在經驗之中的)。但是其實有很多明明是從經驗得來的知識被習慣於稱為是驗前得到的或者是能夠在驗前得到的,但事實不是這樣,事實上,我們能夠在經驗中找到這類知識的來源:通常這類知識並不是直接以經驗為基礎的而是以一條普遍的規律為基礎,但是這條規律的來源卻是我們的經驗。康德在這裏援用了一個“拆房子”的例子:一個人挖掉自己房屋的根基,我們就說,他應該驗前知道這房屋會倒塌,無需等到房屋實際塌下的經驗(畢竟拆房子的機會不多,所以通常這個人是第一次拆房子,所以他本身很可能並沒有經驗,假設沒人曾經告訴他,他也不曾目睹)。但是其實他這種知識是借鑒了一條重要的規律――“萬有引力”或者從平常人的角度講“一切物體都有重量”,才能知道在支承物被取下後屋子就會坍塌,而這條規律卻是我們從經驗得來的。所以這類知識並不能被認

马克思和海德格尔的技术批判思想之比较_百度文库(精)

马克思和海德格尔的技术批判思想之比较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在众多的技术批判理论中,马克思在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时代就技术、机器对人的奴役状态及其出路作了极富创见性的揭示。继马克思之后,海德格尔以其独特视角,对现代技术也作出了倍受关注、影响深远的批判。在那个人类技术活动还未极度发展和地球生存问题尚未完全暴露的时代,他们的批判无疑都具有超前性,但他们在关于技术的许多根本性问题的认识上却是大异其趣的,因此,对他们的技术批判思想作一比较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 技术时代及其对人的奴役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不管是马克思还是海德格尔,他们对于其生活的时代的技术特征都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批判力。 马克思明确地把18世纪末以来机器出现的时代称之为“机器大工业时代”,以区别于“手工业时代”。机器大工业的特征就是机器生产机器。它是工场手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能够较大规模地使用技术,使用机器制造机器时候的产物。虽然大工业使用的机器最初是由手工制造业生产的,但只有用机器制造机器才是真正的大工业。因此,它必须有适当的技术基础作为立足点。手工业时代的生产工具是简单的工具,合成的工具,是仅仅由人作为动力,即由人推动合成的工具,由自然力推动这些工具,而机器大工业时代的机器则是由技术发明的发动机、传动机和工作机构成。不仅如此,在机器生产中,工场手工业中按照工具的不同来分工的主观性分工原则消失了,“在这里,整个过程是客观地按其本身的性质分解为各个组成阶段,每个局部过程如何完成和各个局部过程如何结合的问题,由力学、化学等等在技术上的应用来解决。”[1]显而易见,机器大工业的基础是“直接的技术基础,”因此,机器大工业时代本质上就是一个技术时代。 海德格尔比马克思更进一步,他明确认为技术的统治是大工业时代的根本现象,他把他的时代称之为“技术的时代”,并认为不是机器产生出技术时代,而是技术产生

批判性思维(整理资料)

第一章理性的声音:批判性思维 第一节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一、恰当的提问与合理的论证 批判性思维与世界观的关系 批判性思维就是发展和完善人们的世界观并把它高质量地应用在生活各个方面的思维能力。 二、清晰性:澄清思维混乱 1、思考问题要有层次——经验层面追根溯源层面逻辑层面 2、思考问题要有条理 3、清楚、准确地使用概念和语言 三、相关性:摆脱感情纠葛 1、围绕手中的问题进行思考 2、在思考问题时诉诸逻辑推理而不是情感心理 四、一致性:避免自相矛盾 1、不一致的信念会导致人们做出错误的决定 2、自相矛盾是最尖锐的不一致

五、正当性:消除不可靠的信念 1、使用真实可信的理由为信念做出担保 2、为信念担保的理由是强有力的 六、预见性:拒绝盲目行动 1、预见性意味着信念的实用性 如果你拥有的信念能帮助你对周围的世界做出较好的解释和理解,而且能够对周围世界所发生的事件做出较好的预测和控制,那么你的信念就是非常实用的。 2、预见性意味着行动的主动性 了解事物的原因不只是为了满足好奇心和消除恐惧感,而是要引导我们的行动,知道要做些什么、什么时候去做以及如何去做,并为我们做决定提供依据。 第二节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 一、正确的态度 思考态度是一种思维倾向,它引导我们向着好的思考者的方向不断努力。 二、原则性知识 批判性准则: 1、评估论证中所提出的问题是否恰当的准则; 2、评估论证中所给出的理由是否正当的准则; 3、评估论证中所做出的推理是否强有力的准则 三、勤奋的实践 1、思维能力的训练必须注重实践。 2、注重严谨缜密的思考态度;清晰性、相关性、一致性、正当性和预见性的思

维品质等批判性思维基本功的训练。 3、训练过程中重视养成批判性思维习惯。 目标:打破规范性思考的条条框框,因为思维的一系列规范性准则是限制思维创新的枷锁。 第三节批判性思维课程的设计 一、批判性思维课程的设计风格 二、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意义 1、具有清楚地思维、谈吐、写作的能力。 2、具有批判性和系统性推理的能力。 3、具有形成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5、具有敢于创新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6、具有与他人合作与沟通的能力。 7、具有判断什么意味着彻底理解某种东西的能力。 8、具有辨别重要的东西与琐碎的东西、持久的东西与短暂的东西的能力。 9、熟悉不同的思维方式(定量、历史、科学、道德、美学)。 10、具有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 11、具有观察不同学科、理念、文化的相关之处的能力。 12、具有一生求学不止的能力。 三、教程内容的组织安排 第二章主张与断言 第一节论证的概念 1、论证是提供支持一个主张的说理方式。 论证是由一系列的陈述语句组成的,表达理由 的陈述语句称为前提,表达被支持的主张的陈 述语句称为结论。 2、论证与解释的区别 在论证中,我们提供证据证明某一主张是否真实

纯粹理性批判(康德)读书笔记

《纯粹理性批判》(康德)读书笔记第一版序讲哲学的危机,第二版序一上来就讲哥白尼革命。由结果判断学问是否走上康庄大道的容易我一点都看不出来,这个结果有两个可能一自身无矛盾二实际应用。康德显然指的是前一个,这实际上是普遍同意作为标准。可是这个标准无效。比如中世纪一个修士会说耶稣基督的话自从说出后没有人不同意,从没有更易过,所以基督的话就走上了科学的康庄大道。这显然是荒谬的。可是我们的确发现科学和哲学是不一样,区别在哪里呢?这里康德再次说传统形而上学应当废弃。 首先是逻辑,我们的介绍中都漏了逻辑。逻辑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成为科学了。即使今天我们有了数理逻辑仍然要承认康德是对的。可是逻辑本身不是哲学,探讨逻辑的基础才是哲学。可是逻辑的基础的确不明。形式逻辑的所谓正确是一种基础不牢的正确。所以后人其实是限制形式逻辑的使用范围而不能彻底否定它,比如黑格尔辩证逻辑。这和哲学的确不同,但它的情形比康德所说的要复杂的多。康德说的太简单化了。康德说逻辑不能前进的确是错了,数理逻辑把传统逻辑的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这里看下去传统逻辑实在太稚嫩了。 康德罗列了心理学、形而上学和人类学来与逻辑学区分。这里给出了逻辑学的对象是一切思维之方式(形式?)的规律。思维形式就是概念、判断、推理之类。这个理解是落后的,现代逻辑从句子出发,直接关注推理问题,真的问题,似乎更能体现逻辑的实质。 逻辑的成功在于它限制了自己,这话说的极好。反过来说,哲学的失败在于它不限制自己,它总是想解决它不可能解决的问题。逻辑的地位——各种学问的门径。 知识的一部分是先天的知识,先天知识根据与对象发生关系的方式分为规定对象(或概念)和使对象成为现实。前者是理论的,后者是实践的。这里的规定象是说一种静观,现实则寓有行动。 先天知识根据是否完全不是来自经验分为纯粹的和不纯粹的。这个划分似乎是说混杂的知识(不纯粹的知识)中有先天的部分,这个先天的部分也叫纯

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及其政治学指向

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及其政治学指向 ——基于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一种理论阐发 程晖哲学专业0311232 指导教师:夏莹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列斐伏尔后期文献《The Production of Space 》的解读,着重阐发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如何与马克思的经济概念融合、对应,并最终由空间经济学走向空间政治学。在阐释空间政治学中所涉及到的诸多概念的过程中,对比了列斐伏尔与马克思思想的异同。 [关键词]空间的生产、空间政治学、日常生活 一 [正文] 昂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1901~1991),这位20世纪的现代法国思想大师,在将近一个世纪的生命历程中,为后人留下了六十多部著作、三百余篇论文的丰富的精神遗产,是西方学界著名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之父”,“现代法国辩证法之父”,区域社会学、特别是城市社会学理论的重要奠基人。 早期的列斐伏尔,主要的学术思想体现在他的《日常生活批判》与《现代世界中的日常生活》这两本著作中。在列斐伏尔看来,发现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就是发现日常生活批判的认识论。在早期他主要是运用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异化特别是意识形态异化现象,作了分析与揭露。其后,列斐伏尔走出了异化理论的框架,将日常生活独立在经济与政治之外,并且将日常生活的地位提高到了生产活动之上:日常生活取代了马克思的工厂车间而成为社会的核心位置;现代日常生活扮演了过去“经济”的角色,占据了统治地位,从而成为了新革命的源泉。因为日常生活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组织化的一个重要的压迫核心。但日常生活这一概念却似乎始终存在于列斐伏尔理论话语之中。因此,通过前期与后期的列斐伏尔对“日常生活”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我们可以发现他思想中存在的断裂。 例如,在其早期著作《被神秘化的意识》一书中,列斐伏尔指出日常生活是沉闷单调的生活现实,它终究要被一种革命的、非异化的社会生活所取代。几十年后,在他的系列著作《日常生活批判》中,同样的日常生活,却变成了富有革命的场所,可以作为神秘的和非异化瞬间。日常生活的单调乏味如同漫天乌云,而瞬间的在场则似

读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有感

读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有感 假期读了叔本华的著作颇有感触。阿图尔·叔本华德国哲学家,他继承了康德对于现象和物自体之间的区分。不同于他同代的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取消物自体的做法,他坚持物自体,并认为它可以通过直观而被认识,将其确定为意志。意志独立于时间、空间,所有理性、知识都从属于它。人们只有在审美的沉思时逃离其中。叔本华将它著名的极端悲观主义和此学说联系在一起,认为意志的支配最终只能导致虚无和痛苦。他对心灵屈从于器官、欲望和冲动的压抑、扭曲的理解预言了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他文笔流畅,思路清晰,后期的散文式论述对后来哲学著作的诗意化产生了较大影响。 叔本华建议读这本书的前提是《纯粹理性批判》、《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以及他对康德哲学的批判。更确切的说,这本书的主旨是作为表象但最终作为意志的世界,而不是将两者并列的。在这本书中,叔本华试图解决康德哲学遗留下的难题。和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人取消物自体的做法不同,叔本华保留了物自体,并将其定义为意志。所以这整部书都是为了阐述这一思想的,他从写下这本书到去世为止坚信自己已经解决了世界之谜。 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重新诠释了充足理由律,解释为什么现象世界必须通过充足理由律来了解;第二部分提供了意志显现的细节,它是一种既不满足又不停止,盲目的冲动,要求人从自身存在本质即欲望之中解放出来;第三部分试图通过对自然和生命的审美,即艺术中获得一种短暂的慰藉;第四部分以伦理学和禁欲主义的形式提供一种可能获得拯救的方式。 对于叔本华而言,世界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表象,一方面是意志。主体是认识一切而不被任何事物所认识的,是世界的支柱,我们每个个人正是这样一个主体。而客体则是我们通过先验的时空范畴去认识的事物,比如我们的身体。主体和客体共同构成作为表象的世界,故而是不可分的。叔本华认为人们的先天认识只有时间、空间和因果

试析作为文化批判的技术批判—马克思技术观的文化哲学解析(一)

试析作为文化批判的技术批判—马克思技术观的文化哲学解析(一)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技术观技术批判文化批判 论文摘要:马克思的技术观集中表现为对技术的批判。技术批判作为马克思技术观的主题,根植于现代性背景下人的现实生活世界。通过对技术的批判,马克思反省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生存境遇。在此意义上,马克思的技术批判超越了政治经济学批判而表现为更为深刻的文化批判。立足于实践哲学,马克思的技术观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哲学意蕴。同时,对马克思的技术观进行文化哲学的解析,也正是基于现代性背景中对技术本质的深层次哲学和文化的追思。 马克思对技术的思考是在其实践哲学的框架中进行的。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使用“文化哲学”一词,但从他的实践哲学的基本精神来看,“他的哲学立场已经超越了意识哲学和思辨哲学范式,开始转向实践哲学或文化哲学的理解范式。”川文化哲学关注的对象是人的生活世界,通过对人的现实感性的文化活动的反思和批判,探寻人的合理性的生存模式。马克思生活的时代正是资本主义工业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人类日益陷入的现代文化困境是马克思哲学批判的现实背景。马克思的技术批判思想也正根植于这一时代背景之中。透过对技术的批判,我们看到的是马克思对作为文化存在的人的整体生存方式的关注与思考。同时,对马克思的技术观进行文化哲学的解析,也正是基于现代性背景中对技术本质的深层次哲学和文化的追思。 一、技术批判—马克思技术观的主题 在现当代哲学家看来,技术聚焦了今天人类所有的问题,现代技术已经构成人类生存的整体环境背景,无论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或思想的研究,都必然会涉及技术。作为一位哲学家,马克思也毫不例外地把技术包含在他的哲学思考中,并赋予其重要地位。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曾断言:“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的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也就是说,在马克思看来,对技术的形上之思是通往人的本质的切实之路。对此,法国哲学家阿克斯勒(KostasAxelos)在其1969年发表的《卡尔·马克思思想中的异化、实践和技术》中认为,技术是马克思全部思想的关键和核心。 对于技术,马克思持双重的态度。一方面,马克思充分肯定了科学技术对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也深刻地洞见了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而对其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新发现的财富的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根源。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颓之间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争辩的事实。”这样的一种对技术的批判成为马克思技术观的主题,同时也作为马克思技术哲学的基调而“贯穿于他的全部的学术成果和整个学术活动中” 马克思的技术批判理论集中表现为他对技术异化的批判。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技术异化的概念,但他的著作中却包含着关于技术异化的丰富思想,对资本主义技术异化的批判是马克思技术批判关注的焦点。早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提出的异化劳动理论中,就已经包含了对技术异化的批判:随着资本的积累,工人在精神和肉体上被贬低为机器;工人的劳动(技术活动)越有力,工人越无力;劳动(技术活动)越机巧,工人越愚钝;工人在劳动(技术活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实现自己的本质,而是与自己的本质相疏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