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1800氨合成塔外壳利用整体多层包扎技术进行制造分析

DN1800氨合成塔外壳利用整体多层包扎技术进行制造分析
DN1800氨合成塔外壳利用整体多层包扎技术进行制造分析

氨合成塔 (2)

氨合成塔 在高压、高温下用来使氮气和氢气发生催化反应以进行氨合成的设备。氨合成塔是合成氨厂的心脏,是一种结构复杂的反应器。 目录 ?1基本资料 ?2技术原理 ?内部换热 ?间断换热式 氨合成塔- 基本资料 在高压、高温下用来使氮气和氢气发生催化反应以进行氨合成的设备。氨合成塔是合成氨厂的心脏,是一种结构复杂的反应器。 现在工业上氨合成是在压力15.2~30.4MPa、温度400~520℃下进行的,为防止高压、高温下氢气对钢材的腐蚀,氨合成塔由耐高压的封头、外筒和装在筒体内耐高温的内件组成。内件外有保温层,操作时进塔的冷气体流过内、外筒间的环隙,从而避免外筒温度过高。这样,外筒只承受高压,可用低合金高强度钢制作。内件虽然是在高温下操作,但是只承受氨合成塔进出口的压力差,可用耐热镍铬合金钢制作。内件包括催化剂筐和换热器两个主要部分,筐内装铁催化剂,氨合成反应在此进行。从催化剂筐出来的热气体温度通常在460℃

以上,进氨合成塔的冷气体温度根据流程的不同,有的为20~30℃,有的可达140℃以上。为了使进氨合成塔的气体能加热到反应温度,同时又能冷却反应后气体,在塔内还设有换热器。换热器有列管式、螺旋板式和波纹板式,其中以列管式采用最多。氨合成催化剂在开车之前必须还原(见氨合成),还原需要提供一定的热量,为此中小型氨合成塔内部装有电加热器,大型氨合成塔则采用塔外设置开工加热炉的办法来解决。在给定的铁催化剂和压力下,氨合成温度不同,反应速度也不同。对于一定的氨含量,氨合成反应速度最大时的温度称为最佳温度,此最佳温度随着氨含量增大而降低。由于氨合成为放热反应,催化剂床层的温度将随着反应进行而不断升高。为使氨合成反应能在接近最佳温度下进行,需要采取措施移走多余的热量。工业上按传热方式区分催化剂筐的类型。[1] 氨合成塔- 技术原理 内部换热 式又称连续换热式。特点是在催化剂床层中设置 冷却管,通过冷却管进行床层内冷热气流的间接 换热,以达到调节床层温度的目的。冷却管形式 有单管、双套管和三套管之分,根据催化剂床层 和冷却管内气体流动方向的异同,又有逆流式和 并流式冷却管之分。以并流双套管式氨合成塔为 例(图1),气体从塔顶部进入,在环隙中沿塔壁

尿素合成塔安全运行管理示范文本

尿素合成塔安全运行管理 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尿素合成塔安全运行管理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20xx年3月21日晚21时,鲁西化工集团第三化肥厂 尿素合成塔又出现恶性事故,虽然事故原因有待调查,但 事故发生之后,各尿素生产企业引起了高度重视,强化了 尿素塔的安全运行管理,以期避免类似事故的再度发生。 笔者结合临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6万t/a尿素合成装置谈一 下尿素合成塔安全运行管理。 一、设备结构与参数 1.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合成工艺中尿素合成塔是6万 t/a尿素的关键设备,经过改造已突破15万t,该设备内衬 是由公称尺寸8mm厚的316L尿素级不锈钢材料制成,外 壁是一高压筒体保护承压,其内有3块旋流板及多孔板或 球帽型塔盘若干分成反应区,原料液氨、二氧化碳和氨基

甲酸铵从塔底进入,由于它在高温、高压和强腐蚀介质的条件下使用,如使用不当,极易损坏衬里,造成泄漏。 2主要技术参数 设计压力:21.56MPa 工作压力:19.6 MPa 试验压力:26.95 MPa 容器类别:Ⅲ 设计温度:190℃ 工作温度:188±2℃ 容积:23m3 公称尺寸:φ1200mm×21565mm 二、安全运行管理 小氮肥行业尿素装置大都在“七五”前后建设起来的,尿素合成塔运行周期在10年左右,有的已经运行15年,在安全运行管理方面也积累摸索了一些经验(也可以

尿素合成塔 安全生产使用要点 - 制度大全

尿素合成塔安全生产使用要点-制度大全 尿素合成塔安全生产使用要点之相关制度和职责,3月21日,山东省济南市平阴鲁西化工第三化肥厂有限公司一台尿素合成塔发生爆炸,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和重大财产损失。为了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研究,现就进一步加强... 3月21日,山东省济南市平阴鲁西化工第三化肥厂有限公司一台尿素合成塔发生爆炸,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和重大财产损失。为了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研究,现就进一步加强尿素合成塔生产使用检验工作通知如下: 一、关于尿素合成塔的制造 (一)结构方面。 1.目前生产的尿素合成塔普遍采用单个筒节多层包扎后再焊接环焊缝的深环焊缝结构,因结构所致不能进行焊后热处理,环焊缝部位存在较大的应力集中,且焊接缺陷不易检测。鉴此原因,尿素合成塔应当尽可能避免采用深环焊缝结构,而宜选用其他结构形式。对直径小于等于1800mm的尿素合成塔,逐步采用整体多层包扎结构,具体要求可参照化工行业标准《整体多层夹紧式高压容器》(HG3129),其层板间的环焊缝和纵焊缝应分别相互错开,相邻层板两条环焊缝间轴向距离不得小于100mm(封头与筒体的环焊缝除外)。 2.检漏孔与盲层(板)或内筒的连接方式应当采用焊接结构,且焊接部分深度不得小于筒体承压壁厚部分的三分之一,以防止介质进入包扎层。结构详见下图。 检漏孔与盲层(板)的连接方式(示意图)(略) 3.尿素合成塔顶部合成物料出口插入管的管端应与塔顶内壁齐平,避免形成气相空间死区。 (二)材料方面。 采用多层包扎结构的尿素合成塔,其层板不得选用15MnVR钢板,应当选用强度等级相对较低的16MnR、20R等材料,且每层层板厚度不得小于8mm。 (三)检验方面。 尿素合成塔制造单位进行泄漏检验时,应当采用不具有腐蚀性的介质作为检漏介质,不得采用氨渗漏法进行检漏。 二、关于在用尿素合成塔的安全管理 (一)定期检验。 山东平阴“3.21”事故发生后,山东、安徽等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在用的尿素合成塔及近年来的尿素合成塔检验报告进行了重点检验和查阅,通过检验和查阅检验报告发现,近三分之一的尿素合成塔存在裂纹等严重缺陷,大部分中、小化肥生产企业普遍存在“以修代检”现象。因此,各使用单位应当加强尿素合成塔的安全管理工作。对安全状况等级为1至2级的,每3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验;对于安全状况等级为3级的,在每个停车检修周期检修时,须进行全面检验,且周期不得超过18个月。在进行全面检验时,应认真检查尿素合成塔的运行记录特别是开停车记录,同时应将合成塔的外保温层全部拆除,采取有效的检验检测方法,对内、外表面进行严格检验。对外层板检验发现裂纹的,应当剥开已发现裂纹的层板,继续检查下一层板。需更换层板的,应当由具备相应压力容器制造资格或维修资格的单位进行。 (二)在线检漏。 目前大多数化肥生产企业采用蒸汽对尿素合成塔进行日常检漏,在检修时采用氨渗漏法对内表面进行检漏。采用此种检漏方法,当蒸汽冷凝后形成氨水时,由于一些设备检漏孔结构原

布朗氨合成流程及合成氨培训教材

布朗氨合成流程及合成氨培训教材由于布朗工艺{4}的特殊流程,合成气最终要经过深冷精制以除去其中所含多余的氮气,因而气体质量与其他冷法精制流程的氮洗大体相当,即不含微量水分及二氧化碳。这种高质量的合成补充气,系所有深冷净化法的一大优点。它对氨合成系统十分有利,可有效地提高合成系统的能力,降低消耗。 图(4-19-9)为布朗三台合成塔,三台废热锅炉的氨合成工艺流程。补充气经过压缩冷却后 在循环段中与循环气相混合,然后经过预热去合成塔(1),(2),(3)。每台合成塔出口都设有废热锅炉,副产12.5MPa

高压蒸汽。合成塔的出口气,经过废热锅炉和预热器回收热量后,再经水冷器,冷交换器,二级氨冷器,降温至4.4℃并分离掉冷凝液氨,然后进冷交换器回收冷量,并升温至32℃,进入透平压缩机循环段与补充合成气混合去氨合成塔,从而构成氨合成的循环回路。 此氨合成流程的合成压力为15MPa。第三氨合成塔出口气中含氨可达21%,入塔气中含氨4%左右。 四、卡萨里法合成氨流程 卡萨立高压法也是高压法的一种,意大利人卡萨里所创。氢氮混合气被压缩到50~90MPa后进入循环系统,催化剂在500℃操作,采用的空间速度为12000,出塔气中氨含量15%,虽然用循环法生产,但不用循环压缩机而用气体喷射泵,只需将补充进入系统的3:1的氢氮混合气压力提高一点,就可作为动力源而带动整个系统的气体进行循环。此法最大的特点在与催化剂床层的温度控制,在高温高压下催化剂活性很易衰老,为此卡萨里对循环系统氨的分离使用冷凝的方法,出合成塔的气体被冷却到一定的温度,其中反应生成的氨就被冷凝分离掉。由于这种冷凝的做法,使得气体中残留一定量的氨分压,参见图(1-2-5)3.气体在60MPa下冷凝之后还有大约2%到3%的氨保留在气相中,这就使得循环到合成塔催化剂层进口处时可以减慢氨的生成反应,因此也就避免了产生过热现象。而哈伯法是用水洗分氨。合成塔进口处氨含量接近于0。而克劳德法则更是用新鲜氢氮气一次通过,故这两种工艺对催化剂的反应确实是要剧烈的多。据报道,同样的催化剂在卡萨里法可用6到12个月。每千克的催化剂产率为0.5到0.6的氨。

合成塔的设计

合成塔的设计

合成塔的设计 一、概述 合成氨是世界上较为重要的基础化学品之一,氨既是主要最终产品,也是重要的中间体。氨的用途,无论是直接应用还是作为中间体,主要均在化肥领域。在无机和有机化学品制造中,氨也有许多其他较次要的用途,例如制造**和丙烯晴。 氨是最为重要的基础化工产品之一,其产量居各种化工产品的首位;同时也是能源消耗的大户,世界上大约有10 %的能源用于生产合成氨。氨主要用于农业,合成氨是氮肥工业的基础,氨本身是重要的氮素肥料,其他氮素肥料也大多是先合成氨、再加工成尿素或各种铵盐肥料,这部分约占70 %的比例,称之为“化肥氨”;同时氨也是重要的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工业基础原料,用于生产铵、胺、染料、炸药、制药、合成纤维、合成树脂的原料,这部分约占30 %的比例,称之为“工业氨”。未来合成氨技术进展的主要趋势是“大型化、低能耗、结构调整、清洁生产、长周期运行”。 从20 世纪20 年代世界第一套合成氨装置投产,到20 世纪60 年代中期,合成氨工业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已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美国Kellogg 公司首先开发出以天然气为原料、日产1 000 t 的大型合成氨技术,其装置在美国投产后每吨氨能耗达到了4210 GJ 的先进水平。Kellogg 传统合成氨工艺首次在合成氨装置中应用了离心式压缩机,并将装置中工艺系统与动力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装置的单系列大型化(无并行装置) 和系统能量自我平衡(即无能量输入) ,是传统型制氨工艺的最显著特征,成为合成氨工艺的“经典之作”。之后英国ICI、德国Uhde 、丹麦Topsoe 、德国Braun 公司等合成氨技术专利商也相继开发出与Kellogg 工艺水平相当、各具特色的工艺技术,其中Topsoe 、ICI 公司在以轻油为原料的制氨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是合成氨工业历史上第一次技术变革和飞跃。传统型合成氨工艺以Kellogg 工艺为代表,其以两段天然气蒸汽转化为基础,包括如下工艺单元:合成气制备(有机硫转化和ZnO 脱硫+ 两段天然气蒸汽转化) 、合成气净化(高温变换和低温变换+ 湿法脱碳+ 甲烷化) 、氨合成(合成气压缩+ 氨合成+ 冷冻分离) 。 传统型两段天然气蒸汽转化工艺的主要特点是:①采用离心式压缩机,用蒸汽轮机驱动,首次实现了工艺过程与动力系统的有机结合。②副产高压蒸汽, 并将回收的氨合成反应热预热锅炉给水。③用一段转化炉烟道气预热二段空气,提高一段转化压力,将部分转化负荷转移至二段转化。④采用轴向冷激式氨合成塔和三级氨冷,逐级将气体降温至- 23 ℃,冷冻系统的液氨亦分为三级闪蒸。在传统型两段蒸汽转化制氨工艺中,Kellogg 工艺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约有160 套装置,其能耗为3717~41. 8 GJ / t 。经过节能改造后平均能耗已经降至3517 GJ / t 左右。 我国目前有大型合成氨装置共计34 套,生产能力约1 000 万t/ a ;其下游产品除1 套装置生产硝酸磷肥之外,均为尿素。按照原料类型分:以天然气 (油田气) 为原料的17 套,以轻油为原料的6 套,以重油为原料的9 套,以煤为原料的2 套。除上海吴泾化工厂为国产化装置外,其他均系从国外引进,按照专利技术分:以天然气和轻油为原料的有Kellogg传统工艺(10 套) 、Kellogg - TEC 工艺(2 套) 、Topsoe工艺(3 套) ,及20 世纪90 年代引进的节能型AMV工艺(2 套) 、Braun 工艺(4 套) 、KBR 工艺(1 套) ;以渣油为原料的Texaco 工艺(6 套) 和Shell 工艺(3套) ;以煤为原料的Lurgi 工艺(1 套) 和Texaco 工

尿素合成塔的主要破坏形式及预防措施示范文本

尿素合成塔的主要破坏形式及预防措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尿素合成塔的主要破坏形式及预防措施 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尿素合成塔的爆破事故在国内已经发生了多起,事故 现场触目惊心,给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的损失,应引 起尿素生产企业的高度重视。 一、尿素合成塔的主要破坏形式 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合成塔是用不锈钢和低合金钢制 造的多层包扎式高压容器,塔体由多个筒节与上、下封头 焊接而成。多层包扎式厚壁圆筒由内筒、盲层与层板3部 分组成,内筒采用超低碳奥氏不锈钢板材,在高压状态下 要求严密不漏,并具有抵抗介质腐蚀的能力。层板则采用 一定的方法使之很好地贴合在内筒上,且与内筒形成一个 整体筒节,塔体质量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层板间的贴合程度

和环焊缝装配及焊接的质量。多层包扎式圆筒在包扎层板时,靠钢丝索拉紧与焊接的收缩作用使各层间存在有预应力,内层受到压紧力,当筒体承受内压时,由于预应力的作用可以抵消部分拉应力,使筒壁内应力较相同条件下的单层筒体分布均匀,可以提高筒体的弹性承载能力。从理论上讲多层包扎厚壁圆筒的壁厚应比相同条件下的单层筒体薄,但因预应力的大小与层板纵焊缝宽度、每层层板上纵焊缝数量、焊接规范、焊接材料、包扎的松紧程度等许多因素有关,在设计时尚无法定量计算。另外,多层包扎式筒体的纵焊缝沿壁厚方向是非连续的,对筒体强度的削弱也较单层筒体小。所以,在设计时仍采用单层厚壁圆筒强度计算公式进行应力计算。 尿素合成塔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破坏形式有2种,一是内筒泄漏引起的破坏;二是筒节层板和环焊缝发生应力腐蚀断裂而引起的破坏。

GC型φ1800三轴一径氨合成塔的设计及运行总结

GC型φ1800三轴一径氨合成塔的设计及运行总结 1概述 江苏灵谷化工有限公司总部原有合成氨系统两套,一套为老合成系统(φ1000合成系列),规模为年产8万吨合成氨(于1998年10月份投产),简称老系统;另一套为新合成系统(φ1200合成系列),规模为年产12万吨合成氨(2002年4月投产),简称新系统。两套系统生产能力为20万吨合成氨。老系统(φ1000合成)设备陈旧、管路复杂、系统阻力大,尤其是触媒已严重老化(设计寿命为3年,实际已使用了5年半),严重影响了生产力,也不利于安全与节能。为进一步增加市场竞争能力,为取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发展空间,实现我公司的战略要求,公司于2003年10月份决定在合成工段再扩建一套18万吨合成氨系统(即φ1800合成)。同时将拆除下来的φ1000合成塔、高压管道及附属设备等移至姜堰重组公司,配套了姜堰重组公司扩能技改工程。公司领导和有关技术人员经过各方调研和细致分析、论证后,确定南京国昌公司作为设计、制造“GC型φ1800三轴一径合成塔内件及系统配套设备”单位。合成塔外筒制造,选定由上海化机厂制作;所有高压管件均选定浙江工业大学设计、生产、制造,并交送现场安装;安装单位选定江苏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 φ1800合成系统终于在2004年3月29日一次开车投运成功。投运至今已有5个多月,从运行情况及各项技经数据显示,基本达到了设计的预期效果,为本公司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2合成系统设计: 2.1设计参数及技术特性: 合成系统压力25-28Mpa 入塔气量295600Nm3/h 新鲜气量72000Nm3/h 冷却水温度34℃ 气氨总管压力0.2Mpa 氨产量25TNH3/h 合成塔阻力≤0.8Mpa 系统压差≤2.0Mpa 2.2工艺流程选择: 由透平循环机出口油分来的气体分为两股,一股约占入塔总气量30%的气体通过塔主阀送至塔上部沿合成塔环隙自上而下,约升至86℃出塔后再分为两股,一股作为冷激气直接送至塔顶作为控制径向段触媒层温度。另外还有一股与约占总气量70%的气体合并,进入加热器通过加热至180℃后的气体又分为两股,一股直接从合成塔底部入塔,通过下部换热器管层与两次出塔气换热,温度升至380℃-400℃由合成塔中心管引入触媒层。另一股作为冷激气通过f0、f1、f2调节阀分别控制塔内上面一、二、三层触媒层温度,经反应后的气体通过合成塔下部换热器壳层与两次进塔气(管程)换热后出塔,出合成塔后气体约340℃进入废热锅炉,从废热锅炉出来的气体温度约223℃进入循环换热器热气入口,换热后温度约87℃-95℃的气体进入水冷器,经冷却后的气体温度约37℃进入冷交换器管外。由水冷器、冷交中冷凝的液氨在此分离(约分离掉70%的液氨),分离后的气体再进入氨冷器,气体中氨进一步得到冷凝,然后出来的气液温度约-3℃--5℃进入氨分离器,冷凝后的液氨进一步得到分离,然后出来后的气体进入冷交换热器冷气入口,出冷交

合成氨车间二氧化碳吸收塔设计毕业设计

摘要 在工业合成氨的生产过程中,粗原料气经过一氧化碳变换以后,变换气中除氢气外,还有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成分,其中二氧化碳含量多达15%-35%。二氧化碳不仅降低氨合成催化剂的活性,又是制造尿素、碳酸氢铵等氮肥的原料,因此要想法除去。 本设计的目的是根据所给技术特性参数,合理设计Ι段二氧化碳吸收塔,用来脱除变换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根据《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JBT4710-2005钢制塔式容器》等标准,通过常规设计方法步骤进行设计,包括塔体的筒体和封头壁厚计算和水压试验,接管、接管法兰、人孔法兰和塔内件的选取,裙座的计算和设计,开孔补强计算,风载荷和地震载荷的计算和校核,以及筒体和裙座的应力分析等。强度校核时,大部分情况下将受压元件的应力限制在材料的需用应力以内,用来确保设计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关键词:二氧化碳合成塔;填料塔;合成氨

引言 塔设备又称塔器,塔设备有许多种类型,塔设备是化工、石油化工和炼油生产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用以使气体与液体、气体与固体、液体与液体或液体与固体密切接触,并促进其相互作用,以完成化学工业中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过程。 二氧化碳吸收塔,是利用碳酸钾溶液来脱去变换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要保证较高的脱碳效率和设备的安全性能,必须对吸收塔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包括吸收塔的尺寸设计,吸收塔材料的选择以及塔部件的选取。吸收塔的主要部件有外壳、填料、填料支承、液体分布器、中间支承和再分布器、气体、液体进出口接管等。 填料塔是以塔内的填料作为气液两相间接触构件的传质设备。填料塔的塔身是一直立式圆筒,底部装有填料支承板,填料以乱堆或整砌的方式放置在支承板上。填料的上方安装填料压板,以防被上升气流吹动。液体从塔顶经液体分布器喷淋到填料上,并沿填料表面流下。气体从塔底送入,经气体分布装置后,与液体呈逆流连续通过填料层的空隙,在填料表面上,气液两相密切接触进行传质。填料塔属于连续接触式气液传质设备,两相组成沿塔高连续变化,在正常操作状态下,气相为连续相,液相为分散相。 当液体沿填料层向下流动时,有逐渐向塔壁集中的趋势,使得塔壁附近的液流量逐渐增大,这种现象称为壁流。壁流效应造成气液两相在填料层中分布不均,从而使传质效率下降。因此,当填料层较高时,需要进行分段,中间设置再分布装置。液体再分布装置包括液体收集器和液体再分布器两部分,上层填料流下的液体经液体收集器收集后,送到液体再分布器,经重新分布后喷淋到下层填料上。 填料塔具有生产能力大,分离效率高,压降小,持液量小,操作弹性大等优点。填料塔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填料造价高;当液体负荷较小时不能有效地润湿填料表面,使传质效率降低;不能直接用于有悬浮物或容易聚合的物料;对侧线进料和出料等复杂精馏不太适合等。塔内件是填料塔的组成部分,它与填料及塔体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填料塔。塔内件的作用是使气液在塔内更好地接触,以便发挥填料塔的最大效率和最大生产能力,因此塔内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填料性能的发挥和整个填料塔的性能。另外,填料塔的“放大效应”除填料本身因素外,塔内件对它的影响也很大。填料塔的内件主要有:填料支撑装置、填料压紧

尿素合成塔3201-D衬里修复方案

XX公司尿素3201-D衬里检修施工技术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XX公司 2014年11月25日

目录 1、工程概况——————————————————————————3 2、工程施工内容及技术要求——————————————————3-4 3、工程施工组织措施和步骤——————————————————4-5 4、工程施工进度计划——————————————————————5 5、工程施工组织结构——————————————————————6 6、工程施工所需机器具及消化材料———————————————6-7 7、职业健康安全及环境管理措施————————————————7-8

施工技术方案 1工程概况 1.1概述 尿素合成塔(3201-D)由德国莱茵钢厂设计制造,该设备由上、下封头、筒体和内件构成,设备规格为Φ2800×102,设备高度34100mm。筒体段由6个碳钢筒节组成,筒体总长度为5000×6=30000米,筒体采用层板包扎结构,壁厚为13×6.7+4+11=102mm,层板的材料牌号为BH54M,承压厚度为13×6.7=87.1mm;上、下封头为单层球形封头结构,其材料牌号为BH47W,图纸名义厚度为δmin=75mm。筒体的内表面衬有厚度为11mm的不锈钢衬里,上、下封头和人孔内表面衬有厚度为8mm的不锈钢衬里,筒体段衬里材质均为316L(Mod)。塔内现安装11层Casale塔盘(最下面的一层为一块分布板),塔盘间距约2200~2600mm。设计温度193℃,设计压力16.35MPa。根据股份公司设备部“2015年度尿素3201-D衬里检修内容及技术”编制施工方案。 1.2工程施工执行标准 此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标准如下: 1.2.1、GB150.1~GB150.4-2011《压力容器》; 1.2.2、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1.2.3、GB/T9842 -2004《尿素合成塔技术条件》; 1.2.4、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1.2.5、1.2.6 HG25718-93《尿素合成塔维护检修规程》 1.3.6、14-A32S-95《尿素厂X2CrNiMo25.2 2.2不锈钢的材料要求》; 上述标准和技术要求等均执行最新版本,如有冲突,按要求严格者执行。 2工程施工内容及技术要求 2.1工程施工内容 吊装机具就位,拆除有关保温层;拆下吊开人孔盖;拆、装存在缺陷焊缝部位的塔盘或其它内件;衬里纵、横焊缝; 1至6段筒节衬里(腐蚀严重部位)的纵横焊缝打磨、盖面焊,长度约35米,具体数量根据实际检查情况现场定;上下瓜皮焊缝,检查、消缺处理。合成塔内件(溢流管、塔盘、塔盘支耳),检查、消缺处理;人孔及人孔大盖检查、消缺处理。 2.2施工技术要求: 2.2.1设置施工组织机构,把此项目作为专项进行检修管理。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合格资质。 2.2.2焊接材料要求:焊接材料采用SANDVIK R25-22-2LMn焊丝,焊材应有合格证。 2.2.3;焊接工艺要求:塔内不锈钢衬里的所有焊接均应采用氩弧焊,焊接电流不益过大,应严格控制焊接电流在(70~80A)。焊接益采用分段焊、快速焊,严格控制焊接的热输入量。焊接应使焊缝及其热影响区圆滑过渡,表面成形好。 2.2.4打磨方式要求:打磨用砂轮片应采用不锈钢钢玉砂轮片,避免对焊缝表面造成污染,铁素体不合格。其次,打磨应以圆滑过渡为原则,消除焊缝表面疏松层或针孔后,如焊缝高于母材可不补焊。 2.2.5禁止铁器、油污等物质对衬里的污染。 2.2.6氨渗漏试验合格 2.3施工质量要求: 2.3.1着色检测所有焊接部位按JB/T4730.5-2005 Ⅰ级验收合格。 2.3.2铁素体所有焊接部位的铁素体含量FT≤0.6%。 2.3.4酸洗钝化所有焊接、打磨部位均应进行酸洗钝化处理。 3.工程施工组织措施和步骤 3.1.施工前准备:a.检修前应制定完善的技术方案;b.参加检修人员必须了解设备图样及有关技术资料,熟悉其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c.进塔施焊修理的焊工,必须持有相应的焊工合格证,并经过专门的技术培训和考试;d.参加检修的人员施工前应对使用机具、备品备件、材料的型号、规格、数量、质量等进行检查、核实,使其符合技术要求;e.交付检修的设备应按照操作规程泄压降温,清洗置换合格,符合有关安

尿素合成塔安全生产使用要点(通用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尿素合成塔安全生产使用要点 (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尿素合成塔安全生产使用要点(通用版) 3月21日,山东省济南市平阴鲁西化工第三化肥厂有限公司一台尿素合成塔发生爆炸,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和重大财产损失。为了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研究,现就进一步加强尿素合成塔生产使用检验工作通知如下: 一、关于尿素合成塔的制造 (一)结构方面。 1.目前生产的尿素合成塔普遍采用单个筒节多层包扎后再焊接环焊缝的深环焊缝结构,因结构所致不能进行焊后热处理,环焊缝部位存在较大的应力集中,且焊接缺陷不易检测。鉴此原因,尿素合成塔应当尽可能避免采用深环焊缝结构,而宜选用其他结构形式。对直径小于等于1800mm的尿素合成塔,逐步采用整体多层包扎结构,具体要求可参照化工行业标准《整体多层夹紧式高压容器》(HG3129),其层板间的环焊缝和纵焊缝应分别相互错开,相邻层板

两条环焊缝间轴向距离不得小于100mm(封头与筒体的环焊缝除外)。 2.检漏孔与盲层(板)或内筒的连接方式应当采用焊接结构,且焊接部分深度不得小于筒体承压壁厚部分的三分之一,以防止介质进入包扎层。结构详见下图。 检漏孔与盲层(板)的连接方式(示意图)(略) 3.尿素合成塔顶部合成物料出口插入管的管端应与塔顶内壁齐平,避免形成气相空间死区。 (二)材料方面。 采用多层包扎结构的尿素合成塔,其层板不得选用15MnVR钢板,应当选用强度等级相对较低的16MnR、20R等材料,且每层层板厚度不得小于8mm。 (三)检验方面。 尿素合成塔制造单位进行泄漏检验时,应当采用不具有腐蚀性的介质作为检漏介质,不得采用氨渗漏法进行检漏。 二、关于在用尿素合成塔的安全管理 (一)定期检验。

整体锻焊式氨合成塔主要设备材料的选择及论证

整体锻焊式氨合成塔主要设备材料的选择及论证 1.1 氨合成塔材料的选择原则 在氨合成塔设计过程中,选择材料是重要的一环。材料选择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设备的成本、订货、材料消耗量以及设备能否长期安全运行等。 通常选材时应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材料的资源符合国情、价格便宜、容易获得; 2.使用安全,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即强度高、塑性和抗断性好,以及有较低的冷脆倾向、缺口和时效敏感性; 3.制造和加工性能良好; 4.具有良好的抗氢、氮腐蚀的能力。 由于氨合成塔的制造方法不同,各个组成部分工作条件不同,因而对材料的要求也不相同,例如对层板包扎式的内筒主要要求是:组织严密、质量好、强度高、延伸率大、冲击韧性好、可焊性好以及耐腐蚀等,而对层板则首先要求机

械性能高及焊接性能良好。 一般对筒体和内件以及废热锅炉用材还有如下具体要求: 1.宜用电炉、平炉或氧气顶吹转炉冶炼的镇静钢; 2.有良好的可焊性; 3.除了要求在使用温度下有较高强度外,还应有良好的塑性(内筒的材料通常要比层板或钢带有更好的塑性),一 般要求内筒 s 16% δ≥、层板及钢带s14% δ≥,单层筒体s15% δ≥;同时还须有良好的冲击韧性和较低的缺口敏感性; 4.和介质直接接触的材料(如内筒和单层容器等),还必须具有抗氢、氮、氨腐蚀的性能; 5.热稳定性好。 1.2 外筒材料的选择与论证 1.2.1 筒体材料的选择与论证 整体锻焊式筒体常用材料有Q235-B,16Mn,Cr-Mo-V 钢,SAE3230,SAE6130,AOS1135E等。

本设计氨合成塔外筒的材料选择16Mn锻造用钢。由查机械设计手册(第一卷)第3篇可知16Mn的许用应力及机械性能如表4-1和表4-2。 表4-1 16Mn的许用应力 表4-2 16Mn的力学性能

尿素合成塔结构及技术要求

图6-27尿素合成塔的结构示意图 6.3.1结构及技术要求 尿素(Urea)的分子式为CO(NH 2)2,分子量为60.06。尿素为最主要的氮肥。尿素是一种中性速效肥料,含氮量在46﹪(质量)以上,综合肥效高,易贮藏,运输,正因为尿素作为肥料具有诸多优点,目前全世界尿素产量占氮肥总产量的1/3以上,跃居首位,且具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尿素在工业上的用途也很广泛,尿素产量10﹪的以上用作工业原料,主要工业用途是作为高聚物合成原料。尿素合成塔是尿素生产装置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它在尿素生产流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尿素工业的发展与尿素合成塔的设计制造技术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 由于尿素反应介质的强腐蚀性,虽然1870年就提出了氨基甲酸胺脱水法合成尿素的工艺,但一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多年以后才实现工业化。直到廿十世纪五十年代,荷兰斯太米卡邦研究出在尿素合成反应器中加入氧气的办法,使不锈钢得到连续钝化,才使尿素合成塔内筒采用比较廉价的奥氏体CrNiMo 不锈钢。目前,尿素合成塔内筒所用的材料越来越多,其中有316L 型不锈钢,铬-钼-氮双相不锈钢等,但目前大量使用的还是以316L 和25-22-2铬镍钼氮型为主的奥氏体不锈钢为主。 一九七五年以后,我国从国外开始引进13套年产48~52万吨的大型尿素生产装置,尿素合成塔的内径为φ2100mm~φ2800mm 不等,从一九八三年开始,我国也开始自行设计和制造大型尿素合成塔,并对原有的中小型尿素合成塔进行改造,目前我国制造的尿素合成塔规格十分繁多,而且操作压力不同工艺也不尽相同,在工作压力上主要有21Mpa 和16Mpa 两种系列,操作温度均小于200℃。 目前,我国生产的尿素合成塔的最大直径已达φ2800mm ,高度36000mm ,容积达200m 3,生产能力达到1740吨/天。 本节简要介绍φ1850mm 尿素合成塔的制造过程。 该设备工作压力15.5Mpa ,设计压力:16.7Mpa ;操作温度188℃,设计温度:210℃,水压试验压力21.71Mpa 。 6.3.1.1总体结构 尿素合成塔的如图6-27所示, 主要包括:人孔、上封头、筒体、 下封头、物料接管等。 ⑴封头结构 高压容器封头常采用的结构有:半球形封头、球曲封头或半椭圆形封头。

ⅢJD2000型-φ2200氨合成塔

概述 湖南安淳高新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淳公司)从上世纪80年代起,在分析了国际国内氨合成塔内件优缺点的基础上,独创了ⅢJ型氨合成塔内件,取得了国家专利,是国内数种氨合成塔内件中唯一经原化工部鉴定的内件,鉴定结论是,该内件为国内首创,主要技术指标取得突破性进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安淳公司不断创新、不断进取,随后又推出了ⅢJ99型氨合成内件,包含3个新的国家专利技术。ⅢJ型、ⅢJ99型氨合成内件经由φ800、φ1000到φ1200;后又开发了ⅢJD2000型φ1400、φ1600、φ1800、φ2000氨合成内件。单塔年产氨能力由20 kt(φ600塔)发展到180 kt、200 kt。近几年开发的ⅢJD2000型-φ2200氨合成塔,在技术上又有较大的提升;单塔生产能力日均达850~910 t,受到了用户的青睐。 2 ⅢJD2000型-φ2200氨合成塔的设计思想 为实现单系统生产能力规模化和进一步降低能耗,安淳公司在ⅢJD2000型-φ1800、φ2000氨合成内件的基础上,引入新的理念,设计了ⅢJD2000型-φ2200氨合成内件,具体如下。 (1)充分发挥第一绝热层的作用。进入零米未反应气氨含量低,距离反应平衡很远,反应速度很快,尽量在开始反应的第一层多产氨,使第一层之氨净值达到8%~9%,即第一绝热层温升110~133 ℃。具体措施如下。 ①增加第一绝热层的高度,第一绝热层设计高度2.5~3.1 m。 ②降低零米温度,提高热点温度。进第一绝热层零米点的循环气,氨含量最低(约2.16%),温度低(370~380 ℃),离反应平衡点最远;如零米温度为380 ℃,将第一绝热层反应终点温度设计为490~513 ℃,则第一绝热层的氨含量增加8%~9%(氨净值),即第一绝热层完成氨合成反应的50%。 (2)第一层绝热反应后的热气体,不再采取冷激,而是用塔内换热器间接冷却后再进入第二层,这样更有利于氨合成反应温度接近最适宜温度曲线。 (3)冷管束(段间冷却器)的气体出口设在催化剂床层表面,使进塔气体100%地通过第一层催化剂,有利于降低零米温度,提高氨净值。 (4)分流气占到近50%,使通过中心管和换热器的气体由原来的65%~70%减少至50%,降低塔阻力。 (5)提高出塔温度。设计最高出塔温度为380 ℃,产生3.0~4.0 MPa过热蒸汽,使回收蒸汽的利用价值更高。 (6)大幅度提高出塔氨含量。 3 ⅢJD2000型-φ2200氨合成塔的结构特点

尿素合成塔主要零部件的制造工艺流程设计-

主要零部件的制造 ㈠筒体的制造 如前所述,筒体是整个尿素合成塔的主要部分。筒体由许多筒节组焊成,就拿φ2.8m×36m尿素合成塔(多层包扎式)为例,筒体共分11节,其中10节长2980mm,1个筒节1800mm,总长度31600mm。每一个筒节都是由外层层板、盲层和衬里内筒组成,它们的制造工艺过程简要叙述如下: 1)内筒 内筒的制造工艺过程是: ⑴原料检验(包括腐蚀试验和机械性能试验)→⑵按内筒展开周长划线、留有切割量和卷圆带头直边量→⑶标志移植。将材料牌号、炉批号、板号或其本厂代号,用不含氯离子或金属养料的记号笔(可防水而不褪色)抄写到将要下料的板面上→⑷剪切下料→⑸在卷板机上卷圆,当两头弯曲圆度达到要求后取下。注意:卷板机应专用,上辊不能有焊渣、焊瘤,最好在上辊套一不锈钢套筒。避免衬里内筒卷制过程中压出麻点或划伤以及铁离子污染。→⑹在专用的夹具上切除两端直边余料并刨出纵焊缝坡口→⑺纵向焊缝坡口表面着色探伤。不得有裂纹或夹层现象。→⑻重新放在卷板机上进一步卷圆,使纵缝合拢→⑼在卷板机上将纵缝点焊固定。应采用评定合格的焊条,注意不能将焊渣掉到上辊表面。→⑽从卷板机上取下,由于筒体直径较大,厚度(一般6~8mm)较薄,刚度不足,容易变形,因此内筒必须用支撑件撑圆固定。→⑾将筒体放在专用的夹具上进行纵焊缝焊接(带焊接试板)→⑿焊缝铁素体测定。要求每一根焊条焊接长度上测一点(铁素体≤0.6%)以防止用错了焊条或偏离焊接规范。→⒀焊缝表面着色探伤,不得有夹渣、裂纹和气孔→⒁纵焊缝X光探伤检查。由于衬里的内筒主要是起耐腐蚀作用,焊缝是薄弱环节,微小的孔洞将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X光探伤的验收标准不同于一般受压容器的标准。除按JB4730的I级片外,还不允许有柱状小气孔出现。→⒂焊接试

尿素合成塔安全生产使用要点

编号:SM-ZD-15722 尿素合成塔安全生产使用 要点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尿素合成塔安全生产使用要点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3月21日,山东省济南市平阴鲁西化工第三化肥厂有限公司一台尿素合成塔发生爆炸,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和重大财产损失。为了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研究,现就进一步加强尿素合成塔生产使用检验工作通知如下: 一、关于尿素合成塔的制造 (一)结构方面。 1.目前生产的尿素合成塔普遍采用单个筒节多层包扎后再焊接环焊缝的深环焊缝结构,因结构所致不能进行焊后热处理,环焊缝部位存在较大的应力集中,且焊接缺陷不易检测。鉴此原因,尿素合成塔应当尽可能避免采用深环焊缝结构,而宜选用其他结构形式。对直径小于等于1800mm的尿素合成塔,逐步采用整体多层包扎结构,具体要求可参照化工行业标准《整体多层夹紧式高压容器》(HG3129),其层

DN1600多层直接冷激式氨合成塔结构设计

1绪论 现今氨合成工艺在我国氮肥厂得到广泛的应用。展望国内氨合成塔内件可以说种类繁多,绝大多数的氨厂合成操作压力为31.36MP&合成塔内件为传统的冷管型内件。其中三套管、单根并流、双套管式内件占大多数。此外,另有一批冷管改进型内件:比如川J型、YD型、NC型、轴径向、副产蒸汽式等。塔内换热器大部分为列管式,还有少数为螺旋式、波纹板式。小型氨厂大部分采用? 600、? 800直径塔。日产合成氨达80t、100t、150t不等。中型氨厂大多采用? 1000、? 1200直径塔。高压筒体高度为13.5?16m日产氨200t、250t、290t不等。传统型内件氨净值大部分为9%?12%之间,改进型内件在12%?16%之间。合成塔阻力降0.6?1.2MP&配置的余热回收装作吨氨副产蒸汽为600?800kg/t NH 3, 压力为1.3?2.5MP& 下面简单介绍两种内件: 全冷激式内件全冷激式内件是一种在中小型氨厂推广使用的新型内件,它与传统内件(内冷式内件)有本质区别,将圆催化剂中的冷管取消,将一个大的催化剂反应床分割为若干个小的催化剂反应床,床层之间采取冷激换热的方式将反应热一直,以便将反应能继续进行下去。冷激式内件是多层绝热、层间换热式内件中最简单的一种。它与层间水冷式内件几乎同时应用与多种合成氨厂。它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的特点。此种内件根据合成系统工作压力、催化剂活性温度、催化剂温区范围、反应热回收方式等因素以及要达到的氨净值来确定催化剂床的数量。 多层换热式内件具有三大特点: (1)多层绝热,层间换热。用未反应的气体作为冷源,一方面将反应后的热气体热量移走;另一方面自身温度提高达到第一绝热床时的零米温度。 (2)催化剂筐采用径向型 (3)宽温区催化剂 对于整台合成塔,需设计和制造外壳,所设计的外壳具有一下特点: (1)球形封头结构成熟,使用材料较省,若采用锻件,则将增加一倍以上的重 量。 (2)多层包扎筒体国内制造经验丰富。成熟可靠,材料也易于解决,设备安全

尿素合成塔安全生产使用要点(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尿素合成塔安全生产使用 要点(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9806-29 尿素合成塔安全生产使用要点(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3月21日,山东省济南市平阴鲁西化工第三化肥厂有限公司一台尿素合成塔发生爆炸,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和重大财产损失。为了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研究,现就进一步加强尿素合成塔生产使用检验工作通知如下: 一、关于尿素合成塔的制造 (一)结构方面。 1.目前生产的尿素合成塔普遍采用单个筒节多层包扎后再焊接环焊缝的深环焊缝结构,因结构所致不能进行焊后热处理,环焊缝部位存在较大的应力集中,且焊接缺陷不易检测。鉴此原因,尿素合成塔应当尽可能避免采用深环焊缝结构,而宜选用其他结构形式。对直径小于等于1800mm的尿素合成塔,逐步采用整体

多层包扎结构,具体要求可参照化工行业标准《整体多层夹紧式高压容器》(HG3129),其层板间的环焊缝和纵焊缝应分别相互错开,相邻层板两条环焊缝间轴向距离不得小于100mm(封头与筒体的环焊缝除外)。 2.检漏孔与盲层(板)或内筒的连接方式应当采用焊接结构,且焊接部分深度不得小于筒体承压壁厚部分的三分之一,以防止介质进入包扎层。结构详见下图。 检漏孔与盲层(板)的连接方式(示意图)(略) 3.尿素合成塔顶部合成物料出口插入管的管端应与塔顶内壁齐平,避免形成气相空间死区。 (二)材料方面。 采用多层包扎结构的尿素合成塔,其层板不得选用15MnVR钢板,应当选用强度等级相对较低的16MnR、20R等材料,且每层层板厚度不得小于8mm。 (三)检验方面。 尿素合成塔制造单位进行泄漏检验时,应当采用不具有腐蚀性的介质作为检漏介质,不得采用氨渗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