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钢筋工程量计算含计算实例

第5章基础构件钢筋工程量计算

基础是位于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承重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地基。基础可分为筏形基础、箱形基础、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和桩承台基础等。本章将主要讲解的是常见的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

第一节

独立基础钢筋工程量计算

一、独立基础平法识图

1. G101平法识图学习方法

(1)G101平法识图学习方法

G101平法图集由“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两部分组成,通过学习制图规则来识图,通过学习构造详图来了解钢筋的构造及计算。制图规则的学习,可以总结为以下三方面的内容,见图5.1。一是该构件按平法制图有几种表达方式,二是该构件有哪些数据项,三是这些数据项具体如何标注。

图5.1 G101平法识图学习方法

(2)《G101-6》独立基础平法识图知识体系

《G101-6》第6~20页讲述的是独立基础构件的制图规则,知识体系如表5.1所示。

表5.1 《G101-6》独立基础

2. 《G101-6》独立基础平法识图

(1)认识独立基础的平面注写方式

独立基础的平法制图,工程中主要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故这里也主要讲解平面注写方式。独立基础的平面注写方式是指直接在独立基础平面布置图上进行数据项的标注,标注时,分为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如图5.2所示。

集中标注是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上集中标注:基础编号、截面竖向尺寸、配筋三项必注内容,以及当基础底面标高、基础底面标准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和必要的文字注解两项选注内容。

原位标注是在基础平面不知图上标注独立基础的平面尺寸。

5.2

图5.3

(2)集中标注

1)独立基础集中标注示意图

独立基础集中标注包括编号、截面竖向尺寸、配筋三项必注内容。如图5.3。2)独立基础编号

①独立基础编号(《G101-6》第6页)

独立基础集中标注的第一项必注内容是基础编号,基础编号表示了独立基础的类型,见表5.2。

表5.2 独立基础编号识图

例如:DJ

J 2,表示阶形普通独立基础,序号为2;BJ

P

3,表示杯口坡形独立基础,

序号为3。

②独立基础类型示意图

独立基础的类型包括普通和杯口两类,各又分为阶形和坡形,见表5.3。杯口独立基础一般用于工业厂房,民用建筑一般采用普通独立基础。

表5.3独立基础类型示意图

3)独立基础截面竖向尺寸(《G101-6》第7~9页)

独立基础集中标注的第二项必注内容是截面竖向尺寸由一组或两组用“/”隔开的数字表示,比如见表5.4。

表5.4 独立基础截面竖向尺

4)独立基础编号及截面尺寸识图实例

通过学习独立基础编号及截面尺寸,看到独立基础的平法施工图,就要能够想象出该基础的剖面形状尺寸,这就是识图,下面举例说明。

如图 5.4,是一个独立基础的平法施工图,通过阅读可以得到这些信

表示阶形杯口基础,1200/300表示杯口内自上而下的尺寸,800/700息:BJ

J

表示杯口外自下而上的尺寸。再结合原位标注的平面尺寸,就可以想象出该独立基础的剖面形状尺寸,见图5.5。

图5.5不是平法施工图上绘制的,是识图得到的。G101平法是指结构施工图的平面整体表示方法,所以独立基础的平面注写方式只绘制平面基础图,这就要求识图时根据制图规则来形成该构件的全貌。

图 5.4 BJ

1平法施工

J

图图 5.5 1识图

BJ

J

5)独立基础配筋(《G101-6》第9~12页)

独立基础集中标注的第三项必注内容是配筋,如图5.6所示。独立基础的配筋有四种情况,见表5.5。这四种情况在实际施工图中,有哪种就注写哪种。

图5.6 独立基础配筋注写方式

表5.5 独立基础配筋

①独立基础底板底部配筋(《G101-6》第9、10页)

独立基础底板配筋表示方法

独立基础集中标注的配筋信息的四种情况之一是独立基础底板底部配筋,其表示方式在《G101-6》第9、10页进行描述,这里整理为五种情况,这也是G101平法图集的学习方法,就是对图集上的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形成条理就便于理解和记忆。这五种情况如表5.6所示。

各种独立基础的底板配筋以“B”打头,“B”是英文字母“Botton”的第一个字母。

表5.6 独立基础的底板配筋

独立基础底板底部配筋识图实例

A:两向配筋不同,见图5.7,X表示横向钢筋,Y表示纵向钢筋。

B:两向配筋相同,见图5.8,X表示横向钢筋,Y表示纵向钢筋。

C:短向钢筋采用两种配筋,见图5.9,先注写较大配筋,在“/”后注写较小配筋,较大配筋设置在长边中部,布置范围在下一节独立基础钢筋构造中讲解。

图5.7 两向配筋不同的识图

图5.8 两向配筋相同的识图

图5.9 短向钢筋采用两种配筋

2)杯口独立基础顶部焊接钢筋网

独立基础集中标注中的配筋信息的第二种情况,是以Sn打头的配筋信息,指杯口独立基础顶部焊接钢筋网。见图5.10,表示杯口顶部每边配置2根B14mm的焊接钢筋网。

图5.10 杯口独立基础顶部焊接钢筋网识图

双杯口独立基础顶部焊接钢筋网,见图 5.11,表示杯口每边及中间杯壁均配置2根B14的焊接钢筋网。

图5.11双杯口独立基础顶部焊接钢筋网识图

二、独立基础钢筋构造

上面讲解了独立基础的平法识图,就是如何阅读独立基础平法施工图。本节讲解独立基础的钢筋构造,是指独立基础的各种钢筋在实际工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构造情况,位于《G101-6》第44~50页。

1. 独立基础的钢筋种类

独立基础的钢筋种类,根据独立基础的构造类型,一共有四种情况,见表4-2-1。并不是每个独立基础都有这四种钢筋,而是各种独立基础可能出现的钢筋为这四种情况,实际工程中,根据平法施工图标注,有那种就计算哪种。杯口独立基础一般一般用于工业厂房,民用建筑一般采用普通独立基础,本节就主要讲解普通独立基础的钢筋构造。

表5.7 独立基础的钢筋种类

2. 独立基础底板底部钢筋构造

独立基础底板底部配筋构造情况,见表5.8。

表5.8 独立基础底板底部钢筋构造情况

矩形独立基础一般情况如下:

(1)钢筋构造要点

矩形独立基础底板底部钢筋的一般构造如5.12所示,钢筋的计算长度和根数,其构造要点分别为:

①长度构造要点

“c”是钢筋端部保护层,取值参见《G101-6》第39页。

②根数计算要点:

“s”是钢筋间距,第一根钢筋布置的位置距构件边缘的距离是“起步距离”,独立基础底部钢筋的起步距离不大于75mm且不大于s/2,数学公式可以表示为min(75, s/2)。

(2)钢筋计算公式(以X向钢筋为例)

钢筋长度=x-2c

钢筋根数=【y-2×min(75, s/2)】/s+1

(3)钢筋效果图

独立基础底板底部钢筋的一般构造的施工效果图见5.12。

5.12 独立基础底板底部钢筋效果图

3. 短向采用两种配筋

独立基础底板底部钢筋构造的第二种情况是:短向钢筋采用两种配筋,一种配置较大,一种配置较小。其构造要点见图5.13。

配置较大的短向钢筋布置在长边中部,布置范围=短边尺寸

配置较小的短向钢筋布置在长边两端,布置范围=(场边尺寸-短边尺寸)/2

图5.13短向采用两种配筋

由于学习时限,对于长度缩减和多柱独立基础底板钢筋等较复杂的构造特点这里不予阐述。

第二节条形基础钢筋工程量计算

一、认识条形基础

条形基础一般位于砖墙或混凝土墙下,用以支撑墙体构件,见图5.14。

图5.14 条形基础示意图

条形基础分为梁板式条形基础和板式条形基础两大类,见表5.9。

表5.9 条形基础分类

二、条形基础平法识图

1. G101平法识图学习方法

G101平法识图由“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两部分组成,通过学习制图规则来识图,通过学习构造详图来了解钢筋的构造及计算。制图规则的学习,可以总结为以下三方面的内容,见图 5.15。一是该构件按平法制图有几种表发方式,二是该构件有哪些数据项,三是这些数据项具体如何标注。

图5.15 G101平法识图学习方法

2. 《G101-6》条形基础平法识图知识体系

《G101-6》第21~30页讲述的是条形基础构件的制图规则,知识体系如表5.10所示。

表5.10 《G101-6》条形基础平法识图知识体系

3. 条形基础的平面注写方式

条形基础的平法制图,工程中主要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故这里也主要学习平面注写方式。条形基础的平面注写方式是指直接在条形基础平面布置图上进行数据项的标注,标注时,分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如图5.16所示。

图5.16 条形基础的平面注写方式

集中标注是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上集中引注:基础编号、截面竖向尺寸、配筋三项必注内容,以及当基础底面标高、基础底面基准标高不同是时的标高高差和必要的文字注解两项选注内容。原位标注是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上标注各跨的尺寸和配筋。

三、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

条形基础基础梁分为“基础梁”和“基础圈梁”两种,此外先学习条形基础基础梁的平法识图。

1.集中标注

(1)基础梁集中标注示意图

基础梁集中标注包括编号、截面尺寸、配筋三项必注内容,如图5.17所示。

图5.17基础梁集中标注示意图

(2)基础梁编号识图

①基础梁编号表示方法(《G101-6》第21页)

基础梁集中标注和第一项必注的内容是基础梁编号,有“代号”、“序号”、“跨数及是否有外伸”三项组成。见图5.18。

图5.18 基础梁编号平法标注

基础梁编号中的“代号”、“序号”、“跨数及是否有外伸”三项符号的具体表示方法见表5.11所示。

表5.11 基础梁编号识图

②基础梁“编号”识图实例

基础梁“编号”识图实例见表5.12。

表5.12 基础梁“编号”实例

(3)基础梁截面尺寸识图(《G101-6》第22页)

基础梁截面尺寸用b×h表示截面宽度和高度,当为加腋梁时,用b×hYc1×c2表示。分别见图5.19和5.20。

图 5.19 基础梁截面尺寸图 5.20 基础梁截面尺寸(加腋)

(4) 基础梁配筋识图(《G101-6》第22~23页)

①基础梁配筋标注内容

基础梁集中标注的第三项必注内容是配筋,配筋有三项内容,如图5.21所示。

图5.21基础梁配筋标注内容

②箍筋

基础梁箍筋表示方法的平法识图,见表5.13。

表5.13基础梁箍筋识图

续表

③底部及顶部贯通纵筋

1)底部和顶部贯通纵筋的区别

基础梁底部及顶部贯通筋的区别,见表5.14.,底部贯通纵筋根据需要,多一种带架立筋的表示方法。

表5.14 底部和顶部贯通纵筋识图

2)底部和顶部贯通纵筋的识图

基础梁底部以字母“B”打头,顶部贯通纵筋以字母“T”打头,具体表示方法的平法识图,见表5.15。

表5.15 基础梁底部和顶部贯通纵筋的识图

3)认识架立筋

当基础梁底部跨中钢筋的根数少于箍筋的肢数时,需要在跨中增设梁底部架立筋以固定箍筋,见图5.22,为更好的帮助理解架立筋,参看效果图5.23。

图5.22 基础梁底部架立筋识图图5.23 基础梁底部架立筋施工效果图

集中标注底部钢筋为2B25,底部端部原位标注为4B25,即表示段不由2B25的非贯通筋,而梁的箍筋肢数为四肢,因此,在梁底部跨中区域就需要增设架立筋,用以固定箍筋。

④侧部钢筋

以大写字母“G”打头,注写梁两侧两对称设置的纵向构造钢筋总配筋值,见图5.24和图 5.25。侧部纵向构造钢筋的拉筋不进行标注,按构造要求

(《G101-6》第57页对基础梁侧部纵向构造筋的拉筋构造要求为“,间距是箍筋的两倍)进行配置即可。

图5.24 基础梁侧部钢筋平法表示方法

图5.25 基础梁侧部钢筋施工效果图

2. 原位标注识图

(1)梁端部及柱下区域底部全部纵筋

①认识基础梁端部及柱下区域底部全部纵筋

基础梁端部及柱下区域原位标注的纵筋,是指标注该位置的所有纵筋,包括集中标注的底部贯通纵筋,见图 5.26,一定要理解原位标注的纵筋与集中标注纵筋的关系。

图5.26 基础梁端部及柱下区域原位标注

施工效果图见图5.27。

图5.27基础梁端部及柱下区域原位标注施工效果图

②基础梁端部及柱下区域原位标注的识图见表5.16。

表5.16 基础梁端部及柱下区域原位标注识图

续表

(2)附加箍筋或吊筋

当两向基础梁十字交叉,且交叉位置无柱时,应配置附加箍筋或吊筋,平法标注是直接在平面图相应位置,引注总配筋图。

①附加箍筋

附加箍筋的平法标注,见图5.28.,表示每边各加四根,共八根附加箍筋。

②附加吊筋

附加吊筋的平法标注,见图5.29。效果图见图5.30。

图 5.28 附加箍筋平法标注图5.29 附加吊筋平法标注

某工程基础平面图如图所示,试计算钢筋砼带形基础...

例题6:某工程基础平面图如图所示,试计算钢筋砼带形基础工程量。 解: 外墙基础中心线长度: (长+宽)×2+8e (5.4+4.5+3.3+4.2)×2+8×0.06=35.28m 内墙基础净长: (5.4+4.5-1.14×2)+(3.3+4.2-1.14×2-1.8)=11.04m 外墙基础断面面积: (0.46+2.4)×0.25×1/2+0.25×2.4=0.96m2 内墙基础断面面积: (0.34+1.8)×0.25×1/2+0.25×1.8=0.72m2 外墙基础体积: V 外=35.28 ×0.96=33.78 m3 内墙基础体积: V 内= 11.04 ×0.72=7.92 m3 交接处增加体积: V 搭=1/6 ×(1.14-0.12-0.05) ×0.25 ×(2 ×0.34+1.8)×4 + 1/6 ×(0.9-0.12-0.05) ×0.25 ×(2 ×0.34+1.8) ×2=0.552 m3 带形基础体积合计: V= V 外+ V 内+ V 搭= 33.78+7.92+0.552=42.25 m3 1、搅拌站制作泵送 2、商品混凝土输送泵送 3、商品混凝土输送泵车送 4、商品混凝土非泵送 5、搅拌站制作非泵送 例7、 解:板:V1=(9+0.15 ×2)×(6+0.125 ×2)×0.1 = 5.68 m3 主梁:V2=0.3×(0.3+0.3)×(6+0.125×2)×2= 4.15 m3 次梁:V3=0.25×0.3×(9-0.15×2–0.3×2)×3= 1.95 m3 有梁板工程量:V= V1 + V2 + V3 = 5.68 +4.15 +1.95 = 11.78 m3 例8 ? 底板950*530*25: 0.95*0.53=0.5m2; 0.5*196.25=91.23kg ? 垫板100*100*16: 0.1*0.1*8=0.08 m2; 0.08*125.6=10.048 kg ? 肋板: ? 12T: 0.12*0.1*4=0.048 m2 0.12*0.247*4=0.599 m2 0.12*0.16*4=0.077 m2 0.724 m2*94.2=68.2 kg ? H600*300*8*14: 8T: 0.6*15=9 m2 9*62.8=565.2 kg 14T: (0.3+0.3)*15= 9m2 9*109.9=989.1 kg 合计:1.724t )2(611b B h L V +=搭搭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方法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方法 一、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 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重量,以吨计算。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塔接长度。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各类钢筋计算长度的确定 钢筋长=构件长-保护层*2+弯勾长*2+弯起钢筋增加值(△L)*2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 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下表要求: 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 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见下表: 附注:①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5㎜,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 ②板墙壳中的分布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中相应数值减10㎜,且不应小于10㎜;梁柱中的箍筋和构造筋的保护层不应小于15㎜. 2. 箍筋的弯勾长度: 平钩(180 °)6.25d ; 直钩(90 °) 3.5d ; 斜钩(135 °)4.9d 3. 弯起钢筋增加长度: 30 °:0.268H0; 45 °:0.41H0; 60 °:0.585H0 4. 箍筋长度:

封闭方箍箍筋长度=2*(长+宽)+20d 或=构件截面外边周长-8倍保护层厚+27.8d ⑶箍筋根数的确定:N= (构件长- 保护层)/ 间距+1 二各种构件钢筋计算方法 基础 (一)条形基础 1、横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一般为6~16mm;间距为120—250mm。 2、纵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一般为5~6mm;间距为250~350mm。 3、条形基础的宽度B≥1600mm时,横向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减至0.9B,交错布置,如图2-3示。 (二)独立基础 1、独立基础系双向受力,其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为100~200mm。沿短边方向的受力钢筋一般置于长边受力钢筋的上面。当基础边长B≥3000mm时(除基础支承在桩上外),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减为0.9B交错布置。 2、现浇柱下独立基础的插筋直径、根数和间距应与柱中钢筋相同,下端宜做成直弯钩,放在基础的钢筋网上,如图2-5示。当基础高度较大时,仅四角插筋伸至基底。插筋的箍筋与柱中箍筋相同,基础内设置二个。

柱钢筋工程量计算含实例

第一节柱的平面表示方法 一、列表注写方式 用表格的方式将柱的名称、起止标高、几何尺寸、配筋数值、箍筋类型等内容在图纸上注写出来,就是列表注写方式,见图4.1和表4.1。 图4.1 柱的列表注写方式例图 表4.1 柱的列表注写方式例表 在实际工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柱,我们把柱分为如下类型,见表4.2: 表4.2 柱的类型

二、截面注写方式 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放大到能看清的比例,直接注写柱的名称、起止标高、几何尺寸、配筋数值、箍筋类型等内容,就是截面注写方式,见图4.2。 图4.2 柱平法截面注写方式 图4.2中,KZ1集中标注表达的意思是: 750×700:表示柱的截面尺寸,750(宽)x700(高); 26二级25:表示全部纵筋26根直径为25的二级钢; φ10@100/200:表示柱的箍筋直径为10的一级钢,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

第二节柱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柱要计算哪些钢筋量 柱要计算的钢筋量见图4.3 图4.3 柱要计算的钢筋量 二、柱纵筋的计算规则 (一)基础层纵筋计算 ①柱直接生根于基础板 柱直接生根于基础板,一般有两种情况。下面我们分别介绍这两种情况柱基础插筋的计算方法。 情况一:基础板厚度小于2m,见图4.4;

图4.4基础板厚<2m的基础插筋配置图从图4.4可知: 基础插筋长度=弯折长度a十竖直长度h 1+非连接区h n /3+L IE 式中,a的取值由h 1和锚固长度L aE 决定; h 1 指基础高度h—基础保护层厚度; h n 指基础相邻层的净高(层高—梁高); L IE 指搭接长度(搭接率为50%时,搭接长度L IE = 1.4L aE ;搭接率为25% 时,搭接长度L IE = 1.2L aE 。 情况二:基础板厚度大于等于2m,见图4.5; 图4.5基础板厚≥2m的基础插筋配置图 从图4.5可知,这种情况基础插筋不插到基础底部,只插到基础中部,这样,只 是竖直长度h 1发生变化(h 1 根据具体图纸计算),计算方法同上。 基础插筋长度=弯折长度a十竖直长度h 1+非连接区h n /3+L IE ②柱生根于基础梁上,也分两种情况: 情况一:下平上不平(基础梁底和基础板底平),见图4.6

钢筋工程量计算实例

钢筋工程量计算实例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集中标注):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通长钢筋为3Φ22, 下部通长钢筋为 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即原位标注) 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Φ25,通长布置。 五、标注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10@100/200(2) 2Φ25 N4Φ18 (-0.100) 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 □……………………………□………………□……………………………□ 4Φ25 2Φ25 4Φ25

钢筋工程量计算实例[详细]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 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集中标注) :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通长钢筋为3Φ22, 下部通长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即原位标注) 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 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 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Φ25,通长布置. 五、标注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10@100/200(2) 2Φ25 N4Φ18 (-0.100) 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 □……………………………□………………□……………………………□ 4Φ25 2Φ25 4Φ25 300×700 N4φ10 KL7(3) 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没有悬挑,断面宽300,高700. Y500×250 表示梁是加腋梁即梁下加腋,宽500,高250.

柱子、WKL、基础钢筋计算实例

梁构件钢筋实例计算 WKL钢筋计算实例 1.平法施工图 WKL1平法施工图,见下图。锚固方式:采用“梁包柱”锚固方式。 2.钢筋计算 (1)计算参数 ①柱保护层厚度c=30mm;②梁保护层=25mm;③l aE=33d; ④双肢箍长度计算公式:(b-2c+d)×2+(h-2c+d) × 2+(1.9d+lOd)×2; ⑤箍筋起步距离=50mm; ⑥锚固方式:采用“梁包柱”锚固方式。P59 (2)钢筋计算过程 1)上部通长筋218 ①按梁包柱锚固方式,两端均伸至端部下弯1.7 l aE ②上部通长筋长度: =7000+5000+6000+300+450- 60+2×1.7l aE =7000+5000+6000+300+450-60+2×1.7×33×18 =20771mm ③接头个数=20771/9000-1=2个 2)支座1负筋上排28下排218

①上排支座负筋长度=1.7l aE+(7000-600)/3+600-30 =1.7×34×18+(7000- 600)/3+600- 30=3745mm ②下排支座负筋长度=1.7l aE+(7000-600)/4+600-30 =1.7×34×18+(7000-600)/4+600-30= 3211mm 3)支座2负筋上排218下排218 ①上排支座负筋长度=2×(7000-600)/3+600=4867mm ②下排支座负筋长度=2×(7000- 600)/4+600=3800mm 4)支座3负筋上排28下排28 ①上排支座负筋长度=2×(6000-750)/3+600=4100mm ②下排支座负筋长度=2×(6000-750)/4+600=3225mm 5)支座4负筋上排218下排218 ①上排支座负筋长度=1.7l aE十(6000-750)/3+900-30 =1.7×34×18+(6000-750)/3+900-30=3661mm ②下排支座负筋长度=1. 7l aE+(6000-750)/4+900-30 =1.7×34× 18+( 6000-750)/4+900- 30=3223mm 6)下部通长筋422 P79 ①上部通长筋长度= 7000+5000+6000+300+450-60+2×15d =7000+5000+6000+300+450-60+2×15×22 =19350mm ②接头个数=19350/9000-1=2个 7)箍筋长度(4肢箍) ①外大箍筋长度=(200-2×25+8) 2+(500-2×25+8) ×2+2×11.9×8 =1423mm ②里小箍筋长度=2×{[(200-50)/3+25+8]+(500-50+8) }+2 ×11.9×8 =1273mm 8)每跨箍筋根数 ①箍筋加密区长度=2×500=lOOOmm ②第一跨=21+21=42根 加密区根数=2×[(1000-50)/100+1]=21根 非加密区根数=(7000-600-2000)/200-1= 21根 ③第二跨=21+11=32根 加密区根数=2×[(1000- 50)/100+1] =21根 非加密区根数=(5000- 600-2000)/200-1=11根 ④第三跨=21+16 =37根 加密区根数=2×[(1000-50)/100+1]=21根 非加密区根数=(6000-750-2000)/200-1=16根 ⑤总根数=42+32+37 =111根 框架柱构件钢筋实例计算

钢筋工程量计算

钢筋工程量计算 一、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 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重量,以吨计算。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塔接长度。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各类钢筋计算长度的确定 钢筋长=构件长-保护层*2+弯勾长*2+弯起钢筋增加值(△L)*2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 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下表要求: 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 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见下表: 附注:①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5㎜,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 ②板墙壳中的分布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中相应数值减10㎜,且不应小于10㎜;梁柱中的箍筋和构造筋的保护层不应小于15㎜. 2.箍筋的弯勾长度: 平钩(180°)6.25d;

直钩(90°)3.5d; 斜钩(135°)4.9d 3.弯起钢筋增加长度: 30°:0.268H0; 45°:0.41H0; 60°:0.585H0 4.箍筋长度: 封闭方箍箍筋长度=2*(长+宽)+20d 或=构件截面外边周长-8倍保护层厚+27.8d ⑶箍筋根数的确定:N=(构件长-保护层)/间距+1 二各种构件钢筋计算方法 (一)条形基础 1、横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一般为6~16mm;间距为120—250mm。 2、纵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一般为5~6mm;间距为250~350mm。 3、条形基础的宽度B≥1600mm时,横向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减至0.9B,交错布置,如图2-3示。 (二)独立基础 1、独立基础系双向受力,其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为100~200mm。沿短边方向的受力钢筋一般置于长边受力钢筋的上面。当基础边长B≥3000mm时(除基础支承在桩上外),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减为0.9B交错布置。 2、现浇柱下独立基础的插筋直径、根数和间距应与柱中钢筋相同,

桩基础钢筋计算

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 第一章梁 第一节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穿筋 上部贯穿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注意:下部钢筋不管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 +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穿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

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 +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如下列图所示〕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 度>800mm 夹角=60°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

常用计算公式(一)基础 1. 带形基础 (1)外墙基础体积=外墙基础中心线长度>基础断面面积 (2)内墙基础体积=内墙基础底净长度X基础断面面积+T形接头搭接体积其中T形接头搭 接部分如图示。 V=V1+V2= (L搭X bX)H+ L搭〔bh1/2+2(B-b/2 X2h X3)〕=L搭〔b X H+h1(2b+E6)〕 式中:V――内外墙T形接头搭接部分的体积; V1――长方形体积,如T形接头搭接示意图上部所示,无梁式时V1=0; V2――由两个三棱锥加半个长方形体积,如T形接头搭接示意图下部所示,无梁式时 V= V2 ; H――^方体厚度,无梁式时H=0; 2. 独立基础(砼独立基础与柱在基础上表面分界) (1)矩形基础:v=y^>高 (2)阶梯形基础:V=!各阶(长>宽>高) ⑶截头方锥形基础:V=V1+V2=H16+ [A X B(A+a)(B+b)+a Xb +A X B X h2 截头方锥形基础图示 式中:V1――基础上部棱台部分的体积(m3 ) V2――基础下部矩形部分的体积(m3 ) A, B ----- 棱台下底两边或V2矩形部分的两边边长(m) a,b ---- 棱台上底两边边长(m) hl――棱台部分的高(m) h2――基座底部矩形部分的高(m) (4)杯形基础 基础杯颈部分体积(m3 )V3=abh3 式中:h3――杯颈高度 V3_——杯口槽体积(m3 ) V4= h4/6+ [ A X B+(A+a)(B+b)+a X b 式中:h4—杯口槽深度(m)。 杯形基础体积如图7—6所示: V=V1+V2+V3- V4 式中:V1, V2, V3, V4为以上计算公式所得。 3. 满堂基础(筏形基础) 有梁式满堂基础体积=(基础板面积卅板厚)+ (梁截面面积X梁长) 无梁式满堂基础体积=底板长X底板宽>板厚 4. 箱形基础

基础钢筋工程量计算含计算实例

第5章基础构件钢筋工程量计算 基础是位于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承重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地基。基础可分为筏形基础、箱形基础、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和桩承台基础等。本章将主要讲解的是常见的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 第一节独立基础钢筋工程量计算 一、独立基础平法识图 1. G101平法识图学习方法 (1)G101平法识图学习方法 G101平法图集由“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两部分组成,通过学习制图规则来识图,通过学习构造详图来了解钢筋的构造及计算。制图规则的学习,可以总结为以下三方面的内容,见图5.1。一是该构件按平法制图有几种表达方式,二是该构件有哪些数据项,三是这些数据项具体如何标注。Array 图5.1 G101平法识图学习方法 (2)《G101-6》独立基础平法识图知识体系 《G101-6》第6~20页讲述的是独立基础构件的制图规则,知识体系如表5.1所示。 表5.1 《G101-6》独立基础

2. 《G101-6》独立基础平法识图 (1)认识独立基础的平面注写方式 独立基础的平法制图,工程中主要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故这里也主要讲解平面注写方式。独立基础的平面注写方式是指直接在独立基础平面布置图上进行数据项的标注,标注时,分为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如图5.2所示。 集中标注是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上集中标注:基础编号、截面竖向尺寸、配筋三项必注内容,以及当基础底面标高、基础底面标准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和必要的文字注解两项选注内容。 原位标注是在基础平面不知图上标注独立基础的平面尺寸。 图 5.2 图5.3 (2)集中标注 1)独立基础集中标注示意图 独立基础集中标注包括编号、截面竖向尺寸、配筋三项必注内容。如图5.3。2)独立基础编号

柱钢筋工程量计算含实例

第一节 柱的平面表示方法 一、列表注写方式 用表格的方式将柱的名称、起止标高、几何尺寸、配筋数值、箍筋类型等内 容在图纸上注写出来,就是列表注写方式,见图 4.1 和表 4.1 。 图 4.1 柱的列表注写方式例图 表 4.1 柱的列表注写方式例表 在实际工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柱,我们把柱分为如下类型 ,见表 4.2: 表 4.2 柱的类型

二、截面注写方式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放大到能看清的比例,直接注写柱的名称、起止标高、几何尺寸、配筋数值、箍筋类型等内容,就是截面注写方式,见图 4.2。 图 4.2 柱平法截面注写方式 图 4.2 中,KZ1集中标注表达的意思是: 750× 700:表示柱的截面尺寸,750(宽)x700(高); 26二级25:表示全部纵筋26根直径为25 的二级钢;φ10@100/200:表示柱的箍筋直径为10 的一级钢,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

第二节柱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 、柱要计算哪些钢筋 量 4.3 图 4.3 柱要计算的钢筋量二、柱纵筋的计算规则 (一)基础层纵筋计算 ① 柱直接生根于基础板柱直接生根于基础板,一般有两种情况。下面我们分别介绍这两种情况柱基础插筋的计算方法。 情况一: 基础板厚度小于2m,见图 4.4;

图 4.4 基础板厚 <2m 的基础插筋配置图 从图 4.4 可知 : 基础插筋长度 =弯折长度 a 十竖直长度 h 1+非连接区 h n /3+L IE 式中 ,a 的取值由 h 1和锚固长度 L aE 决定; h 1指基础高度 h —基础保护层厚度; h n 指基础相邻层的净高 (层高—梁高 ) ; L IE 指搭接长度 ( 搭接率为 50%时,搭接长度 L IE = 1.4L aE ; 搭接率为 25% 时,搭接长度 L IE = 1.2L aE 。 情况二: 基础板厚度大于等于 2m ,见图 4.5; 图 4.5 基础板厚≥ 2m 的基础插筋配置图 从图 4.5 可知,这种情况基础插筋不插到基础底部,只插到基础中部,这样,只 是竖直长度 h 1发生变化 (h 1根据具体图纸计算 ) ,计算方法同上。 基础插筋长度 =弯折长度 a 十竖直长度 h 1+非连接区 h n /3+L IE ② 柱生根于基础梁上,也分两种情况: 情况一 : 下平上不平 (基础梁底和基础板底平 ),见图 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