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动力学-第六章 分布参数体系.

结构动力学-第六章 分布参数体系.
结构动力学-第六章 分布参数体系.

结构动力学Dynamics of Structures

第六章分布参数体系

Chapter 6 Continuous Systems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

马海涛/陈太聪

结构动力学第六章分布参数体系0of 24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土木工程系本章主要目的及内容

目的:

了解具有分布质量弹性连续体的动力分析方法;

初步掌握一维结构的运动方程的建立和简单问题求解.内容:

?梁的偏微分运动方程

?梁的自振频率和振型

?振型的正交性

?用振型叠加法计算梁的动力反应

结构动力学第六章分布参数体系1of 24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土木工程系§6.1 梁的偏微分运动方程剪切变形-Euler梁、Timoshenko梁转动惯量

阻尼影响

§6.1.1

弯曲梁(欧拉梁)的横向振动方程

结构动力学第六章分布参数体系2of 24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土木工程系§6.1 梁的偏微分运动方程

Euler梁静力平衡方程:?

2?x2??u(x,t)??EI(x)?=P(x,t)2?x??2

惯性力-分布强度:

?u(x,t)fI(x)=m(x)2?t2

Euler梁动力平衡方程:

?

2?x

结构动力学2??u(x,t)??u(x,t)?EI(x)?=P(x,t)?m(x)22?x?t??223of 24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土木工程系

第六章分布参数体系

§6.1 梁的偏微分运动方程

等截面梁的运动方程:

?u(x,t)?u(x,t)m+EI=P(x,t)24?t?x24

运动方程:

2??u(x,t)??u(x,t)?m(x)+2?EI(x)?=P(x,t)22?t?x??x?22

Euler梁动力平衡方程:

?

2?x

结构动力学2??u(x,t)??u(x,t)?EI(x)?=P(x,t)?m(x)22?x?t??224of 24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土木工程系第六章分布参数体系

§6.1 梁的偏微分运动方程

等截面梁的运动方程:

?u(x,t)?u(x,t)m+EI=P(x,t)24?t?x24

四阶偏微分方程

(A fourth order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1) 比较静力情形:du(x)EI=P(x)4dx4

(2) 假设条件:

Euler梁理论

忽略转动惯量影响

结构动力学第六章分布参数体系?ux,t() P(x,t)=P(x)?m(x)2?t25of 24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土木工程系

§6.1.5考虑阻尼影响

的梁的振动方程

结构动力学第六章分布参数体系6of 24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土木工程系§6.1.5考虑阻尼影响的梁的振动方程横向阻尼力(分布线密度)

?u(x,t)fD(x)=?c(x)?t

梁内阻尼弯矩

?ε阻尼应力σD=cs?t?ε(x,η,t)MD(x)=∫σDηdA=∫csηdA?tAA

32?u(x,t)???u?=∫csη??2η?dA=?csI(x)2?t??x??t?xA

第六章分布参数体系7of 24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土木工程系结构动力学

§6.1.5考虑阻尼影响的梁的振动方程无阻尼梁的震动方程

?u(x,t)?m(x)+22?t?x22??u(x,t)??EI(x)?=P(x,t)2?x??2

考虑阻尼力的贡献后,有

?u(x,t)?u(x,t)m(x)+c(x)+2?t?t

232?u(x,t)?u(x,t)???EI(x)+csI(x)?=P(x,t)2?22?x??x?x?t?2

结构动力学第六章分布参数体系8of 24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土木工程系§6.2 梁的自振频率和振型§6.2.1 弯曲梁的自振频率和振型欧拉梁的横向自由振动运动方程

m

或写成?u(x,t)2?t2+EI?u(x,t)4?x4=0?()?()()=,()′=?t?xiEI +u′′′′=0u m

u(x,t)=φ(x)q(t)使用分离变量法(the method of separation of variables)代入方程后,可得

结构动力学第六章分布参数体系EI (t)=?φ′′′′(x)q(t)φ(x)qm9of 24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土木工程系

§6.2.1 弯曲梁的自振频率和振型于是有

(t)φ′′′′(x)mq=?φxEIqt命 (t)EIφ′′′′(x)q2=ω=?mφxqt2 q(t)+ωq(t)=0 4′′′′φ(x)?aφ(x)=0可得两个常微分方程

分别求解

式中a=

结构动力学4ωmEI10of 24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土木工程系2第六章分布参数体系

§6.2.1 弯曲梁的自振频率和振型方程 (t)+ωq(t)=0q2

通解为

q(t)=A1sinωt+B1cosωt

对给定初始条件,有

q(t)= (0)q

ωsinωt+q(0)cosωt

结构动力学第六章分布参数体系11of 24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土木工程系

§6.2.1 弯曲梁的自振频率和振型方程φ′′′′(x)?aφ(x)=04

设解为

φ(x)=Cesx

代入方程后,有特征方程

(s

解方程得4?a)Ce=04sx

s1,2,3,4=±a,±ia

方程的通解

?iax?axiaxaxφ(x)=C1e+C2e+C3e+C4e

结构动力学第六章分布参数体系12of 24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土木工程系

§6.2.1 弯曲梁的自振频率和振型方程φ′′′′(x)?aφ(x)=04

用三角函数和双曲函数可将通解表示为

φ(x)=Asinax+Bcosax+Csinhax+Dcoshax其中双曲函数

e?esinhax=2ax?axe+e,coshax=2ax?ax

(1)A, B, C, D为待定常数,通过边界条件确定

位移、斜率、剪力或弯矩的自由边界条件(2)齐次代数方程

由非零解条件得频率方程,可确定频率参数a,再确定振型参数A, B, C,D

结构动力学第六章分布参数体系13of 24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土木工程系

§6.2.1弯曲梁的自振频率和振型例6.1

简支梁

简支条件:x=0:φ(0)=0;

M(0)=EIφ′′(0)=0

x=L:φ(L)=0;

M(L)=EIφ′′(L)=0

14of 24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土木工程系结构动力学第六章分布参数体系§6.2.1弯曲梁的自振频率和振型由左端边界条件(x = 0) 得:

φ(0)=Asin0+Bcos0+Csinh0+Dcosh0=B+D=0

22′′φ(0)=a(?Asin0?Bcos0+Csinh0+Dcosh0)=a(?B+D)=0

?B=D=0

右端边界条件,有:

AsinaL+CsinhaL=0

?AsinaL+CsinhaL=0?sinaLsinhaL??A??0?=??????sinaLsinhaL?C?????0?为保证有非零解,系数矩阵行列式必等于零

sinaLsinhaL

?sinaLsinhaL

结构动力学第六章分布参数体系=0?频率方程sinaLsinhaL=0sinaL=015of 24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土木工程系

§6.2.1弯曲梁的自振频率和振型根据正弦函数特性,由sinaL=0我们有:

anL=nπ,n=1,2, ,∞aEI注意到ω=频率为:m

22ωn=nπ(n=1,2, ,∞)24

将sinaL=0代回到右端点边界条件方程,可得C = 0。

AsinaL+CsinhaL=0

至此,求得振型函数为:

nπxφn(x)=AnsinL

结构动力学第六章分布参数体系16of 24(n=1,2, ,∞)土木与交通学院土木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

§6.2.1

弯曲梁的自振频率和振型

结构动力学第六章分布参数体系17of 24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土木工程系

§6.3振型的正交性功的互等定理:∫L

0um(x)fI,n(x,t)dx=∫un(x)fI,n(x,t)dx0L考虑第n阶和第m阶振型:

un(x,t)=

φn(x)qnsinωntum(x,t)=φm(x)qmsinωmt

结构动力学第六章分布参数体系18of 24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土木工程系

§6.3振型的正交性分布惯性力:

fI,n(x,t)=?m(x)fI,m(x,t)=?m(x)?un(x,t)2?t2?um(x,t)

?t22=m(x)ωnφ(x)qnsinωnt2=m(x)ωmφ(x)qmsinωmt2

代入互等定理表达式:∫L

0φm(x)qmm(x)ωnφn(x)qndx=∫φn(x)qnm(x)ωmφm(x)qmdx22

0L

结构动力学2n?ω22m)∫φ(x)m(x)φ(x)dx=00nm2mLωn≠ωL0第六章分布参数体系

φn(x)m(x)φm(x)dx=019of 24(m≠n)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土木工程系

§6.3振型的正交性分布参数简支梁关于分布质量正交条件:

L∫0φn(x)m(x)φm(x)dx=0(m≠n)

分布参数简支梁关于分布刚度正交条件:

∫L

0φm′′(x)φn′′(x)EI(x)dx=0

对多自由度系统,振型向量满足

{φ}m[M]{φ}n=0

T{φ}m[K]{φ}n=0

结构动力学第六章分布参数体系Tm≠nm≠n20of 24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土木工程系

§6.4 梁的动力反应将振型叠加法由多自由度推广至无限自由度.§6.4.1 广义坐标振型向量φi(x)已知

广义坐标qi(t) 未知

结构动力学第六章分布参数体系21of 24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土木工程系

§6.4.1 广义坐标

位移场用振型函数表示:

u(x,t)=∑qm(t)φm(x)

m=1∞

两端分别乘φn(x) 后取积分:

∫φ(x)m(x)u(x,t)dx=∑q(t)∫φ(x)m(x)φ(x)dx0nm

m=10nmL∞L

由正交性,得振幅表达式:

q(t)=n

结构动力学L0φn(x)m(x)u(x,t)dxL0比较∫??φn(x)??m(x)dx22of

242{φ}n[M]{u}qn=T{φ}n[M]{φ}nT{φ}n[M]{u}=Mn土木工程系土木与交通学院T 第六章分布参数体系华南理工大学

§6.4.2 振型叠加法具有分布质量无阻尼梁的横向振动运动方程:

?u???u?m(x)2+2?EI(x)2?=P(x,t)?t?x??x?222

采用振型广义坐标:

dφm(x)?d? m(t)+2?EI(x)m(x)φm(x)q∑?qm(t)=P(x,t)2dx?m=1m=1dx?∞∞22两端分别乘φn(x) 后取积分:∑∫m=1∞L0 m(t)dx+φn(x)m(x)φm(x)q

L22L?dφm(x)?dqm(t)∫φn(x)2?EI(x)dx=∫φn(x)P(x,t)dx∑?200dx?dxm=1?∞

第六章分布参数体系23of 24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土木工程系结构动力学

§6.4.2 振型叠加法由振型函数正交性,有

dφn(x)dy n(t)∫φn(x)m(x)dx+qn(t)∫φn(x)2[EI(x)q]dx200dxdxL=∫φn(x)P(x,t)dxL2L02 2

再根据振型函数特性,得

n(t)∫φnq0L2(x)m(x)dx+qn(t)ω∫0φn(x)m(x)dx=∫0φn(x)P(x,t)dx2

n2LL

引入Mn=∫φn(x)m(x)dx

Pn(t)=∫φn(x)P(x,t)dx00LL2

得模态运动方程

2 n(t)+ωnMnqn(t)=Pn(t)Mnq

结构动力学第六章分布参数体系24of 24即Pn(t) n(t)+ωq(t)=qMn2nn土木与交通学院土木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

选修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知识点及经典例题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考内容《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高考考试大纲要求: 1.坐标系: ① 理解坐标系的作用. ② 了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伸缩变换作用下平面图形的变化情况. ③ 能在极坐标系中用极坐标表示点的位置,理解在极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点的位置的区别,能进行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 ④ 能在极坐标系中给出简单图形(如过极点的直线、过极点或圆心在极点的圆)的方程.通过比较这些图形在极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方程,理解用方程表示平面图形时选择适当坐标系的意义. 2.参数方程:① 了解参数方程,了解参数的意义. ② 能选择适当的参数写出直线、圆和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 第一讲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伸缩变换:设点),(y x P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在变换???>?='>?='). 0(,y y 0), (x,x :μμλλ?的作用 下,点),(y x P 对应到点),(y x P ''',称?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简称伸缩变换。

方法1:求伸缩变换后的图形。 由伸缩变换公式解出x、y,代入已知曲线方程就可求得伸缩变换后的曲线方程。 例::在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下列方程所对应的图形经过伸缩变换后的图形。 方法2:待定系数法求伸缩变换。 求伸缩变换时,先设出变换,再代入原方程或变换后的方程,求出其中系数即可。 例: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下列图形变换的伸缩变换:

二、极坐标 1.极坐标系的概念: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O ,叫做极点;自极点O 引一条射线Ox 叫做极轴;再选定一个长度单位、一个角度单位(通常取弧度)及其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这样就建立了一个极坐标系。 2.点M 的极坐标:设M 是平面内一点,极点O 与点M 的距离||OM 叫做点M 的极径,记为ρ;以极轴Ox 为始边,射线OM 为终边的xOM ∠叫做点M 的极角,记为θ。有序数对),(θρ叫做点M 的极坐标,记为),(θρM . 极坐标),(θρ与)Z )(2,(∈+k k πθρ表示同一个点。极点O 的坐标为)R )(,0(∈θθ. 3.若0<ρ,则0>-ρ,规定点),(θρ-与点),(θρ关于极点对称,即),(θρ-与),(θπρ+表示同一点。如果规定πθρ20,0≤≤>,那么除极点外,平面内的点可用唯一的极坐标),(θρ表示;同时,极坐标),(θρ表示的点也是唯一确定的。 4.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 如图所示,把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作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作为极轴,且长度单位相同,设任意一点M 的直角坐标与极坐标分别为(x ,y ),(ρ,θ). (1)极坐标化直角坐标 (2)直角坐标化极坐标 ? ????ρ2=x 2+y 2,tan θ=y x (x ≠0).

参数方程典型例题分析

参数方程典型例题分析 例1在方程(为参数)所表示的曲线上一点的坐标是().(A)(2,-7)(B)(,)(C)(,)(D)(1,0) 分析由已知得可否定(A)又,分别将,,1代入上式得,,-1,∴(,)是曲线上的点,故选(C).例2直线(为参数)上的点A,B所对应的参数分别为, ,点P分所成的比为,那么点P对应的参数是(). (A)(B)(C)(D) 分析将,分别代入参数方程, 得A点的横坐标致为,B点的横坐标为, 由定比分点坐标公式得P的横坐标为 , 可知点P所对应的参数是故应选(C). 例3化下列参数方程为普通方程,并画出方程的曲线. (1)(为参数,)

(2)(为参数); (3)(为参数), 解:(1)∵ ∴, ∴或 故普通方程为(或),方程的曲线如图. (2)将代入得 ∵普通方程为(),方程的曲线如图.

(3)两式相除得代入得 整理得 ∵ ∴普通方程为(),方程的曲线如图. 点评(l)消去参数的常用方法有代入法,加减消元法,乘除消元法,三角消元法等;(2)参数方程化普通方程在转化过程中,要注意由参数给出的,的范围,以保证普通方程与参数方程等价. 例4已知参数方程 ①若为常数,为参数,方程所表示的曲线是什么? ②若为常数,为参数,方程所表示的曲线是什么? 解:①当时,由(1)得,由(2)得,

∴,它表示中心在原点, 长轴长为,短轴长为焦点在轴上的椭圆. 当时,,, 它表示在轴上的一段线段. ②当()时,由(1)得, 由(2)得.平方相减得, 即 它表示中心在原点,实轴长为,虚轴长为, 焦点在轴上的双曲线. 当()时,,它表示轴; 当()时,, ∵(时)或(时) ∴,∴方程为(), 它表示轴上以(-2,0)和(2,0)为端点的向左和向右的两条射线. 点评本题的启示是形式相同的方程,由于选择参数的不同,可表示不同的曲线,因此要注意区分问题中的字母是常数还是参数. 例5直线(为参数)与圆(为参数)相切,则直线的倾斜角为().

集总参数带通滤波器

课程设计Ⅳ报告 题目集总参数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所在院(系)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地点 年月日

基于ADS的集总参数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摘要:滤波器在通信系统中应用较为广泛,利用滤波器的选频作用,可以滤除通信中的干扰噪声或测试中进行频谱分析。本文利用ADS软件设计一款带通滤波器,并对其进行优化和瞬态仿真分析。经过分析得出,在满足其他各项设计指标要求的前提下,优化后的滤波器选频特性得到明显提高。 关键词:带通滤波器;ADS;优化仿真;瞬时仿真

利用ADS软件设计一个集总参数带通滤波器,集总参数带通滤波器设计指标如下。 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为150MHz。 通带频率范围为140MHz到160MHz。 通带内最大衰减为3dB。 在100MHz和200MHz时衰减大于30dB。 特性阻抗选为50Ω。

引言.............................................................................................................................. - 1 - 一.创建原理图......................................................................................................... - 2 - 二.利用设计向导生成集总参数带通滤波器原理图........................................... - 2 - 三.观察原理图的仿真结果 .................................................................................... - 4 - 四.实现集总参数带通滤波器的原理图 ............................................................... - 7 - 1.创建新设计.................................................................................................... - 7 - 2.设计原理图.................................................................................................... - 7 - 3.原理图仿真与优化..................................................................................... - 11 - 参考文献.................................................................................................................... - 17 -

集总参数和分布参数

集总参数和分布参数 组成电路模型的元件,都是能反映实际电路中元件主要物理特征的理想元件,由于电路中实际元件在工作过程中和电磁现象有关,因此有三种最基本的理想电路元件:表示消耗电能的理想电阻元件R;表示贮存电场能的理想电容元件C;表示贮存磁场能的理想电感元件L,当实际电路的尺寸远小于电路工作时电磁波的波长时,可以把元件的作用集总在一起,用一个或有限个R、L、C元件来加以描述,这样的电路参数叫做集总参数。而集总参数元件则是每一个具有两个端钮的元件,从一个端钮流入的电流等于从另一个端钮流出的电流;端钮间的电压为单值量。 参数的分布性指电路中同一瞬间相邻两点的电位和电流都不相同。这说明分布参数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除了是时间的函数外,还是空间坐标的函数。 一个电路应该作为集总参数电路,还是作为分布参数电路,或者说,要不要考虑参数的分布性,取决于其本身的线性尺寸与表征其内部电磁过程的电压、电流的波长之间的关系。若用 l表示电路本身的最大线性尺寸,用λ表示电压或电流的波长,则当不等式 λ>>l 成立,电路便可视为集总参数电路,否则便需作为分布参数电路处理。电力系统中,远距离的高压电力传输线即是典型的分布参数电路,因50赫芝的电流、电压其波长虽为 6000 千米,但线路长度达几百甚至几千千米,已可与波长相比。通信系统中发射天线等的实际尺寸虽不太长,但发射信号频率高、波长短,也应作分布参数电路处理。 研究分布参数电路时,常以具有两条平行导线、而且参数沿线均匀分布的传输线为对象。这种传输线称为均匀传输线(或均匀长线)。作这样的选择是因为实际应用的传输线可以等效转换成具有两条平行导线形式的传输线,而且这种均匀的传输线容易分析。 传输线是传送能量或信号的各种传输线的总称。其中包括电力传输线、电信传输线、天线等。传输线又称长线。由于它具有在空间某个方向上其长度已可与其内部电压、电流的波长相比拟,而必须考虑参数分布性的特征,所以是典型的分布参数电路。在电路理论中讨论传输线时以均匀传输线作为对象。均匀传输线是指参数沿线均匀分布的二线传输线,其基本参数,或称原参数是R0、L0、C0和G0。其中R0代表单位长度线(包括来线与回线)的电阻;L0代表单位长度来线与回线形成的电感;C0和G0分别代表单位长度来线与回线间的电容和

2参数方程知识讲解及典型例题

参数方程 一、定义:在取定的坐标系中,如果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x 、y 都是某个参数 t 的函数,即 ?? ?==)()(t f y t f x ,其中,t 为参数,并且对于t 每一个允许值,由方程组所确定的点M (x ,y )都在这条曲线上,那么方程组就叫做这条曲线的参数方程,联系x 、y 之间关系的变数t 叫做参变数,简称参数. 1 y x Eg1(1 Eg2(1总结: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步骤:(1)消参(2)求定义域 2、椭圆的参数方程: 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 θ θsin cos b y a x == (θ为参数,θ的几何意义是离心角,如图角AON 是离心角)

注意:离心率和离心角没关系,如图,分别以椭圆的长轴和短轴为半径画两个同心圆,M 点的轨迹是椭圆,中心在(x 0,y 0 θ θ sin cos 00b y y a x x +=+= Eg 3, 4 pt y pt x 222 == (t 为参数,p >0,t 的几何意义为过圆点的直线的斜率的倒数) 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即可得到。 三、一次曲线(直线)的参数方程 过定点P 0(x 0,y 0),倾角为α的直线, P 是直线上任意一点,设P 0P=t ,P 0P 叫点P 到定点P 0的有向距离,在P 0两侧t 的符号相反,直线的参数方程

αα sin cos 00t y y t x x +=+= (t 为参数,t 的几何意义为有向距离) 说明:①t 的符号相对于点P 0,正负在P 0点两侧 ②|P 0P |=|t | 直线参数方程的变式: bt y y at x x +=+=00,但此时t 的几何意义不是有向距离,只有当 t 得 y x Eg

(完整版)参数方程高考真题专题训练

高考真题专题训练——参数方程专题(6.11-6.12) 1、(2012课标全国Ⅰ,理23,10分)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1的参数方程为 2cos 22sin x y α α =?? =+?(α为参数)M 是C 1上的动点,P 点满足2OP OM =u u u v u u u u v ,P 点的轨迹为曲线C 2 (Ⅰ)求C 2的方程 (Ⅱ)在以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射线3 πθ=与C 1的异于极点的交点 为A ,与C 2的异于极点的交点为B ,求AB . 2、(2012课标全国Ⅱ,理23,10分)已知曲线1C 的参数方程是)(3sin y 2cos x 为参数??? ???==,以坐 标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坐标系,曲线2C 的坐标系方程是2=ρ,正方形ABCD 的顶点都在2C 上,且,,,A B C D 依逆时针次序排列,点A 的极坐标为(2,)3π (1)求点,,,A B C D 的直角坐标; (2)设P 为1C 上任意一点,求2 2 2 2 PA PB PC PD +++的取值范围。 3、(2013课标全国Ⅰ,理23,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曲线C 1的参数方程为45cos , 55sin x t y t =+??=+?(t 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 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2的极坐标方程为ρ=2sin θ. (1)把C 1的参数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 (2)求C 1与C 2交点的极坐标(ρ≥0,0≤θ<2π).

4,(2013课标全国Ⅱ,理23,10分)已知动点P ,Q 都在曲线C :2cos , 2sin x t y t =??=?(t 为参数)上, 对应参数分别为t =α与t =2α(0<α<2π),M 为PQ 的中点. (1)求M 的轨迹的参数方程; (2)将M 到坐标原点的距离d 表示为α的函数,并判断M 的轨迹是否过坐标原点. 5、(2014课标全国Ⅰ,理23,12分)已知曲线C :22 149x y +=,直线l :222x t y t =+??=-?(t 为参 数)(Ⅰ)写出曲线C 的参数方程,直线l 的普通方程; (Ⅱ)过曲线C 上任一点P 作与l 夹角为o 30的直线,交l 于点A ,求||PA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6、(2014课标全国Ⅱ,理23,10分)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半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2cos ρθ=,0,2πθ??∈????. (Ⅰ)求C 的参数方程; (Ⅱ)设点D 在C 上,C 在D 处的切线与直线:2l y =+垂直,根据(Ⅰ)中你得到的参数方程,确定D 的坐标.

最新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经典练习题-带详细解答

1.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xoy 有相同的长度单位,以原点O 为极点,以x 轴正半轴为 极轴.已知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122x t y ?=+?? ??=??(t 为参数),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 2sin 8cos ρθθ=.(Ⅰ)求C 的直角坐标方程;(Ⅱ)设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A B 两 点,求弦长||AB .2.已知直线l 经过点1 (,1)2P ,倾斜角α=6 π ,圆C 的极坐标方程 为)4 π ρθ= -. (1)写出直线l 的参数方程,并把圆C 的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2)设l 与圆C 相交于两点A 、B ,求点P 到A 、B 两点的距离之积. 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直线l 的参数方程是)(242 2 2 2 是参数t t y t x ??? ? ?? ? +==,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 )4 cos(2π θρ+=. (I )求圆心C 的直角坐标;(Ⅱ)由直线l 上的点向圆C 引切线,求切线长的最小值. 4.已知极坐标系的极点与直角坐标系的原点重合,极轴与直角坐标系中x 轴的正半轴 重合,且两坐标系有相同的长度单位,圆C 的参数方程为12cos 12sin x y αα=+??=-+? (α为参数), 点Q 的极坐标为7 )4 π。 (1)化圆C 的参数方程为极坐标方程; (2)直线l 过点Q 且与圆C 交于M ,N 两点,求当弦MN 的长度为最小时,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 5.在极坐标系中,点M 坐标是)2, 3(π ,曲线C 的方程为)4 sin(22π θρ+ =;以极点 为坐标原点,极轴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斜率是1-的直线l 经过点M .

极坐标全参数方程高考练习含问题详解(非常好的练习题)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高考精练(经典39题) 1.在极坐标系中,以点(2,)2C π 为圆心,半径为3的圆C 与直线:()3l R π θρ=∈交于,A B 两点.(1)求圆C 及直线 l 的普通方程.(2)求弦长AB . 2.在极坐标系中,曲线2:sin 2cos L ρθθ=,过点A (5,α)(α为锐角且3tan 4α=)作平行于()4 R πθρ=∈的直线l ,且l 与曲线L 分别交于B ,C 两点. (Ⅰ)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x 轴的正半轴,取与极坐标相同单位长度,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曲线L 和直线l 的普通方程;(Ⅱ)求|BC|的长. 3.在极坐标系中,点M 坐标是)2,3(π ,曲线C 的方程为)4 sin(22πθρ+=;以极点为坐标原点,极轴为x 轴的正半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斜率是1-的直线l 经过点M . (1)写出直线l 的参数方程和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 (2)求证直线l 和曲线C 相交于两点A 、B ,并求||||MB MA ?的值.

4.已知直线l 的参数方程是)(242222是参数t t y t x ???????+==,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4cos(2πθρ+=. (1)求圆心C 的直角坐标;(2)由直线l 上的点向圆C 引切线,求切线长的最小值. 5.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t t y t a x ,3???=+=.在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xOy 取相同的长 度单位,且以原点O 为极点,以x 轴正半轴为极轴)中,圆C 的方程为θρcos 4=. (Ⅰ)求圆C 在直角坐标系中的方程; (Ⅱ)若圆C 与直线l 相切,数a 的值. 6.在极坐标系中,O 为极点,已知圆C 的圆心为(2,)3π,半径r=1,P 在圆C 上运动。 (I )求圆C 的极坐标方程;(II )在直角坐标系(与极坐标系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极点O 为原点,以极轴为x 轴正半轴)中,若Q 为线段OP 的中点,求点Q 轨迹的直角坐标方程。

结构力学 朱慈勉 第6章课后答案全解

结构力学 第6章 习题答案 6-1 试确定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a) (b) (d) (f) (g) 所有结点均为全铰结点 2次超静定 6次超静定 4次超静定 3次超静定 去掉复铰,可减去2(4-1)=6个约束,沿I-I 截面断开,减去三个约束,故为9次超静定 沿图示各截面断开,为21次超静定 刚片I 与大地组成静定结构,刚片II 只需通过一根链杆和一个铰与I 连接即可,故为4次超静定

(h) 6-2 试回答: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与力法基本结构的选择是否有关?力法方程有何物理意义? 6-3 试用力法计算图示超静定梁,并绘出M 、F Q 图。 (a) 解: 上图= l 1M p M 01111=?+p X δ 其中: EI l l l l l l l EI l l l l EI 81142323326232323332113 11=??? ????+??+???+??? ??????=δEI l F l lF l lF EI l p p p p 8173323222632 31-=??? ???-??-?=? 0817******* =-EI l F X EI l p p F X 2 1 1= p M X M M +=11 l F p 6 1 l F p 6 1 2l 3 l 3 题目有错误,为可变体系。 + lF 2 1=1 M 图

p Q X Q Q +=11 p F 2 1 p F 2 (b) 解: 基本结构为: l 1M l l 2M l F p 2 1 p M l F p 3 1 ???? ?=?++=?++00 22 221211212111p p X X X X δδδδ p M X M X M M ++=2211 p Q X Q X Q Q ++=2211 6-4 试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并绘其内力图。 (a) l 2 l 2 l 2 l l 2 Q 图 12

典型极坐标参数方程练习题带答案

极坐标参数方程练习题 1.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C 1:x =-2,圆C 2:(x -1)2+(y -2)2=1,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1)求C 1,C 2的极坐标方程; (2)若直线C 3的极坐标方程为θ=π 4(ρ∈R ),设C 2与C 3的交点为M ,N ,求△C 2MN 的面积. 解:(1)因为x =ρcos θ,y =ρsin θ,所以C 1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 θ=-2, C 2的极坐标方程为ρ2-2ρcos θ-4ρsin θ+4=0. (2)将θ=π 4代入ρ2-2ρcos θ-4ρsin θ+4=0,得ρ2-32ρ+4=0,解得ρ1=22, ρ2= 2.故ρ1-ρ2=2,即|MN |= 2. 由于C 2的半径为1,所以△C 2MN 的面积为1 2. 4.(2014·,23,10分,中)将圆x 2+y 2=1上每一点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得曲线C . (1)写出C 的参数方程; (2)设直线l :2x +y -2=0与C 的交点为P 1,P 2,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求过线段P 1P 2的中点且与l 垂直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解:(1)设(x 1,y 1)为圆上的点,经变换为C 上点(x ,y ),依题意,得?????x =x 1,y =2y 1, 由 x 2 1+y 21=1 得x 2 +? ?? ??y 22 =1. 即曲线C 的方程为x 2 +y 2 4=1. 故C 的参数方程为?????x =cos t , y =2sin t (t 为参数). (2)由???x 2 +y 2 4=1, 2x +y -2=0解得?? ???x =1,y =0或?????x =0, y =2.

高考极坐标参数方程含答案(经典39题)

1 3的圆C 与直线交于,A B 两点. (1)求圆C 及直线l 的普通方程.(2 2.在极坐标系中,曲线2 :sin 2cos L ρθθ=,过点A (5,α)(α 的直线l ,且l 与曲线L 分别交于B ,C 两点. (Ⅰ)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x 轴的正半轴,取与极坐标相同单位长度,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曲线L 和直线l 的普通方程;(Ⅱ)求|BC|的长. 3.在极坐标系中,点M 坐标是,曲线C 的方程为轴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斜率是1-的直线(1)写出直线l 的参数方程和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 (2)求证直线l 和曲线C 相交于两点A 、B ,并求||||MB MA ?的值. 4.已知直线l 的参数方程是 C (1)求圆心C 的直角坐标;(2)由直线 l 上的点向圆C 引切线,求切线长的最小值. 5.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在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xOy 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原点O 为极点,以x 轴正半轴为极轴)中,圆C 的方程为θρcos 4=. (Ⅰ)求圆C 在直角坐标系中的方程; (Ⅱ)若圆C 与直线l 相切,求实数a 的值. 6.在极坐标系中,O 为极点,已知圆C r=1,P 在圆C 上运动。 (I )求圆C 的极坐标方程;(II )在直角坐标系(与极坐标系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极点O 为原点,以极轴为x 轴正半轴)中,若Q 为线段OP 的中点,求点Q 轨迹的直角坐标方程。

7.在极坐标系中,极点为坐标原点O ,已知圆C ,直线l 的极坐 (1)求圆C 的极坐标方程;(2)若圆C 和直线l 相交于A ,B 两点,求线段AB 的长. 8.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曲线?? ?==ααsin cos 4y x (α为参数)上的每一点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为原来的 一半,然后整个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最后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得到曲线1C .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的极坐标中的曲线2C 的方程为θρsin 4=,求1C 和2C 公共弦的长度. 9.在直角坐标平面内,以坐标原点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的极坐标方 程是θρcos 4=,直线l (t 为参数)。求极点在直线l 上的射影点P 的极坐标;若M 、N 分别为曲线C 、直线l 上的动点,求 10.已知极坐标系下曲线C 的方程为θθρsin 4cos 2+=,直线l 经过点 (Ⅰ)求直线l 在相应直角坐标系下的参数方程; (Ⅱ)设l 与曲线C 相交于两点B A 、,求点P 到B A 、两点的距离之积.

分布参数滤波器设计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天线实验》 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三:分布参数滤波器设计 2016年11 月10日

实验名称:分布参数滤波器设计 1.实验目的 1)熟悉微带线电路和带状线电路的仿真过程和注意事项,理解微带线、带状线的特性和各种参数指标,熟悉微带线、带状线的各种分布参数元件的使用。 2)本次实验我们需要用到MWO2008的优化和Tune等工具,要求熟练掌握MWO提供的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3)本次实验我们需要用到TX Line工具,需要熟练掌握MWO提供TX Line 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2.实验内容 a.设计一个分布参数低通滤波器 b.设计一低通滤波器要求如下: 1、使用微带线电路或者带状线电路实现 2、指标: * 截止频率为3GHz; * 通带内增益大于-5dB; * 阻带内4.5GHz以上增益小于-50dB; * 通带内反射系数要求小于-25dB。 3.实验步骤 1)设置仿真的频率范围和间隔,设置全局变量的单位。

2)创建一个原理图,在原理图中放置5个MLEF,然后使用MLIN对开路线进行连接,添加一个MSUB元件,得到实验电路图。 3)确定MSUB(基板)参数,在tools下拉菜单中点击txline,确定MLIN的宽度w和MLEF 的长度L。

4)添加测量参数 5)设置优化目标参量 6)优化目标的单位确认(三个优化目标都要 确认) 7)设置变量为可优化可调谐 8)运行结果 4.实验结果 a.电路图

b.低通滤波器实验结果图: c.优化过程

5.问答题 1)如果要你设计的是高通滤波器,与前面相比,需要变化那几个步骤? 由于微带电线的特性阻抗与其线长线宽有关,随之而呈感性或者容性,因此利用原来的电路原理图,通过优化线长线宽,即可实现高通滤波器设计。 具体做法如下: 1.修改电路原理图中的微带开路线; 2.优化目标的设置和修改。 2)你在优化设计过程中,那些参量调解对优化结果影响最大?(最敏感)其中w4和w5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他会使图形的形状改变最大。改变图形如下:

结构力学朱慈勉第6章课后答案全解

结构力学 第 6 章 习题答案 刚片 I 与大地组成静定结构,刚片 II 只需通 过一根链杆和一个铰与 I 连接即可,故为 4 次超静定 (a) (b) 6-1 试确定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c) (d) (e) 2 次超静定 6 次超静定 (f) 4 次超静定 3 次超静定 去掉复铰, 可减去 2(4-1 )=6个约束,沿 I-I 截面断开,减去三个约束,故为 9 次超静定 沿图示各截面断开,为 21 次超静定 (g)

(h) 6-2 试回答: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与力法基本结构的选择是否有关?力法方程有何物理意义? 6-3 试用力法计算图示超静定梁,并绘出 M 、 F Q 图。 (a) 其中: M 1X 1 M p F p l M 图 1 1 6F p l 题目有错误,为可变体系。 解: A 2EI C 2l 3 11X 1 1p 11 EI 1p 2 l 3 6EI 14l 3 X 1 81EI X 1 12 F p lll 7F p l 3 81EI 33 2 3lF p 2 l 3 2 6EI 2 3lF p 7F p l 3 81EI l l2 3 14l 3 81EI F P 上图= EI B EI B 2 M p M 1

1 (b) 解: Q 1 X 1 Q p 11X1 21X1 Q图 B E C D EI=常数F l l l l 2 2 2 2 F P X1 X2 l 3 F P l 基本结构 为: 12F p l 12X2 1p 22X 2 2 p M1 M2 M M1X1 M 2X2 M p Q Q1X1 Q2 X2 Q p 6-4 试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并绘其内力 图 (a)

集中参数模型和分布参数模型

集总参数和分布参数 集中参数模型中模型的各变量与空间位置无关,而把变量看作在整个系统中是均一的,对于稳态模型,其为代数方程,对于动态模型,则为常微分方程。 分布参数模型中至少有一个变量与空间位置有关,所建立的模型对于稳态模型为空间自变量的常微分方程,对于动态模型为空间、时间自变量的偏微分模型 组成电路模型的元件,都是能反映实际电路中元件主要物理特征的理想元件,由于电路中实际元件在工作过程中和电磁现象有关,因此有三种最基本的理想电路元件:表示消耗电能的理想电阻元件R;表示贮存电场能的理想电容元件C;表示贮存磁场能的理想电感元件L,当实际电路的尺寸远小于电路工作时电磁波的波长时,可以把元件的作用集总在一起,用一个或有限个R、L、C元件来加以描述,这样的电路参数叫做集总参数。而集总参数元件则是每一个具有两个端钮的元件,从一个端钮流入的电流等于从另一个端钮流出的电流;端钮间的电压为单值量。 参数的分布性指电路中同一瞬间相邻两点的电位和电流都不相同。这说明分布参数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除了是时间的函数外,还是空间坐标的函数。 一个电路应该作为集总参数电路,还是作为分布参数电路,或者说,要不要考虑参数的分布性,取决于其本身的线性尺寸与表征其内部电磁过程的电压、电流的波长之间的关系。若用l表示电路本身的最大线性尺寸,用λ表示电压或电流的波长,则当不等式λ>>l 成立,电路便可视为集总参数电路,否则便需作为分布参数电路处理。电力系统中,远距离的高压电力传输线即是典型的分布参数电路,因50赫芝的电流、电压其波长虽为6000 千米,但线路长度达几百甚至几千千米,已可与波长相比。通信系统中发射天线等的实际尺寸虽不太长,但发射信号频率高、波长短,也应作分布参数电路处理。 研究分布参数电路时,常以具有两条平行导线、而且参数沿线均匀分布的传输线为对象。这种传输线称为均匀传输线(或均匀长线)。作这样的选择是因为实际应用的传输线可以等效转换成具有两条平行导线形式的传输线,而且这种均匀的传输线容易分析。 传输线是传送能量或信号的各种传输线的总称。其中包括电力传输线、电信传输线、天线等。传输线又称长线。由于它具有在空间某个方向上其长度已可与其内部电压、电流的波长相比拟,而必须考虑参数分布性的特征,所以是典型的分布参数电路。在电路理论中讨论传输线时以均匀传输线作为对象。均匀传输线是指参数沿线均匀分布的二线传输线,其基本参数,或称原参数是R0、L0、C0和G0。其中R0 代表单位长度线(包括来线与回线)的电阻;L0代表单位长度来线与回线形成的电感;C0和G0分别代表单位长度来线与回线间的电容和漏电导。这些参数是由导线所用的材料、截面的几何形状与尺寸、导线间的距离,以及导线周围介质决定的。在高频和低频高电压下它们都有近似的计算公式。 传输线可分为长线和短线,长线和短线是相对于波长而言的。所谓长线是指传输线的几何长度和线上传输电磁波的波长的比值(即电长度)大于或接近于1。反之称为短线。在微波技术中,波长以m 或cm 计,故1m 长度的传输线已长于波长,应视为长线;在电力工程中,即使长度为1000m 的传输线,对于频率为50Hz(即波长为6000km)的交流电来说,仍远小于波长,应视为短线。传输线这个名称均指长线传输线。 长线和短线的区别还在于:前者为分布参数电路,而后者是集中参数电路。在低频电路中常常忽略元件连接线的分布参数效应,认为电场能量全部集中在电容器中,而磁场能量全部集中在电感器中,电阻元件是消耗电磁能量的。由这些集中参数元件组成的电路称为集中参数

参数方程典型例题分析报告

参数方程典型例题分析例1在方程(为参数)所表示的曲线上一点的坐标是().(A)(2,-7)(B)(,)(C)(,)(D)(1,0) 分析由已知得可否定(A)又,分别将,, 1代入上式得,,-1,∴(,)是曲线上的点,故选(C).例2直线(为参数)上的点A,B所对应的参数分别为, ,点P分所成的比为,那么点P对应的参数是().(A)(B)(C)(D) 分析将,分别代入参数方程, 得A点的横坐标致为,B点的横坐标为, 由定比分点坐标公式得P的横坐标为 , 可知点P所对应的参数是故应选(C). 例3化下列参数方程为普通方程,并画出方程的曲线. (1)(为参数,) (2)(为参数); (3)(为参数), 解:(1)∵ ∴, ∴或 故普通方程为(或),方程的曲线如图.

(2)将代入得 ∵普通方程为(),方程的曲线如图. (3)两式相除得代入得 整理得 ∵ ∴普通方程为(),方程的曲线如图. 点评(l)消去参数的常用方法有代入法,加减消元法,乘除消元法,三角消元法等;(2)参数方程化普通方程在转化过程中,要注意由参数给出的,的围,以保证普通方程与参数方程等价. 例4已知参数方程 ①若为常数,为参数,方程所表示的曲线是什么? ②若为常数,为参数,方程所表示的曲线是什么? 解:①当时,由(1)得,由(2)得, ∴,它表示中心在原点, 长轴长为,短轴长为焦点在轴上的椭圆. 当时,,,

它表示在轴上的一段线段. ②当()时,由(1)得, 由(2)得.平方相减得, 即 它表示中心在原点,实轴长为,虚轴长为, 焦点在轴上的双曲线. 当()时,,它表示轴; 当()时,, ∵(时)或(时) ∴,∴方程为(), 它表示轴上以(-2,0)和(2,0)为端点的向左和向右的两条射线. 点评本题的启示是形式相同的方程,由于选择参数的不同,可表示不同的曲线,因此要注意区分问题中的字母是常数还是参数. 例5直线(为参数)与圆(为参数)相切,则直线的倾斜角为(). (A)或(B)或(C)或(D)或 分析将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直线为(), 当时不合题意. 因为,它们相切的充要条件是, 解得,又, ∴或,故选(A). 例6求椭圆上的点到直线的最大、最小距离. 解将椭圆普通方程化为参数方程(), 则椭圆任意一点的坐标可设为(,), 于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此时;,此时

集总参数-分布参数.

什么是集总参数和分布参数 组成电路模型的元件,都是能反映实际电路中元件主要物理特征的理想元件,由于电路中实际元件在工作过程中和电磁现象有关,因此有三种最基本的理想电路元件:表示消耗电能的理想电阻元件R;表示贮存电场能的理想电容元件C;表示贮存磁场能的理想电感元件L,当实际电路的尺寸远小于电路工作时电磁波的波长时,可以把元件的作用集总在一起,用一个或有限个R、L、C元件来加以描述,这样的电路参数叫做集总参数。而集总参数元件则是每一个具有两个端钮的元件,从一个端钮流入的电流等于从另一个端钮流出的电流;端钮间的电压为单值量。 参数的分布性指电路中同一瞬间相邻两点的电位和电流都不相同。这说明分布参数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除了是时间的函数外,还是空间坐标的函数。 一个电路应该作为集总参数电路,还是作为分布参数电路,或者说,要不要考虑参数的分布性,取决于其本身的线性尺寸与表征其内部电磁过程的电压、电流的波长之间的关系。若用l表示电路本身的最大线性尺寸,用λ表示电压或电流的波长,则当不等式λ>>l 成立,电路便可视为集总参数电路,否则便需作为分布参数电路处理。电力系统中,远距离的高压电力传输线即是典型的分布参数电路,因5 0赫芝的电流、电压其波长虽为6000 千米,但线路长度达几百甚

至几千千米,已可与波长相比。通信系统中发射天线等的实际尺寸虽不太长,但发射信号频率高、波长短,也应作分布参数电路处理。研究分布参数电路时,常以具有两条平行导线、而且参数沿线均匀分布的传输线为对象。这种传输线称为均匀传输线(或均匀长线)。作这样的选择是因为实际应用的传输线可以等效转换成具有两条平行导线形式的传输线,而且这种均匀的传输线容易分析。 传输线是传送能量或信号的各种传输线的总称。其中包括电力传输线、电信传输线、天线等。传输线又称长线。由于它具有在空间某个方向上其长度已可与其内部电压、电流的波长相比拟,而必须考虑参数分布性的特征,所以是典型的分布参数电路。在电路理论中讨论传输线时以均匀传输线作为对象。均匀传输线是指参数沿线均匀分布的二线传输线,其基本参数,或称原参数是R0、L0、C0和G0。其中R 0 代表单位长度线(包括来线与回线)的电阻;L0代表单位长度来线与回线形成的电感;C0和G0分别代表单位长度来线与回线间的电容和漏电导。这些参数是由导线所用的材料、截面的几何形状与尺寸、导线间的距离,以及导线周围介质决定的。在高频和低频高电压下它们都有近似的计算公式。

什么是集总参数和分布参数

什么是集总参数和分布参数 什么是集总参数和分布参数 组成电路模型的元件,都是能反映实际电路中元件主要物理特征的理想元件,由于电路中实际元件在工作过程中和电磁现象有关,因此有三种最基本的理想电路元件:表示消耗电能的理想电阻元件R;表示贮存电场能的理想电容元件C;表示贮存磁场能的理想电感元件L,当实际电路的尺寸远小于电路工作时电磁波的波长时,可以把元件的作用集总在一起,用一个或有限个R、L、C元件来加以描述,这样的电路参数叫做集总参数。而集总参数元件则是每一个具有两个端钮的元件,从一个端钮流入的电流等于从另一个端钮流出的电流;端钮间的电压为单值量。 参数的分布性指电路中同一瞬间相邻两点的电位和电流都不相同。这说明分布参数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除了是时间的函数外,还是空间坐标的函数。 一个电路应该作为集总参数电路,还是作为分布参数电路,或者说,要不要考虑参数的分布性,取决于其本身的线性尺寸与表征其内部电磁过程的电压、电流的波长之间的关系。若用l表示电路本身的最大线性尺寸,用λ表示电压或电流的波长,则当不等式λ>>l 成立,电路便可视为集总参数电路,否则便需作为分布参数电路处理。电力系统中,远距离的高压电力传输线即是典型的分布参数电路,因50赫芝的电流、电压其波长虽为6000 千米,但线路长度达几百甚至几千千米,已可与波长相比。通信系统中发射天线等的实际尺寸虽不太长,但发射信号频率高、波长短,也应作分布参数电路处理。 研究分布参数电路时,常以具有两条平行导线、而且参数沿线均匀分布的传输线为对象。这种传输线称为均匀传输线(或均匀长线)。作这样的选择是因为实际应用的传输线可以等效转换成具有两条平行导线形式的传输线,而且这种均匀的传输线容易分析。 传输线是传送能量或信号的各种传输线的总称。其中包括电力传输线、电信传输线、天线等。传输线又称长线。由于它具有在空间某个方向上其长度已可与其内部电压、电流的波长相比拟,而必须考虑参数分布性的特征,所以是典型的分布参数电路。在电路理论中讨论传输线时以均匀传输线作为对象。均匀传输线是指参数沿线均匀分布的二线传输线,其基本参数,或称原参数是R0、L0、C0和G0。其中R0 代表单位长度线(包括来线与回线)的电阻;L0代表单位长度来线与回线形成的电感;C0和G0分别代表单位长度来线与回线间的电容和漏电导。这些参数是由导线所用的材料、截面的几何形状与尺寸、导线间的距离,以及导线周围介质决定的。在高频和低频高电压下它们都有近似的计算公式。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典型例题(含高考题----答案详细)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复习讲义 一、选考内容《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高考考试大纲要求: 1.坐标系: ① 理解坐标系的作用. ② 了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伸缩变换作用下平面图形的变化情况. ③ 能在极坐标系中用极坐标表示点的位置,理解在极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点的位置的区别,能进行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 ④ 能在极坐标系中给出简单图形(如过极点的直线、过极点或圆心在极点的圆)的方程.通过比较这些图形在极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方程,理解用方程表示平面图形时选择适当坐标系的意义. 2.参数方程: ① 了解参数方程,了解参数的意义. ② 能选择适当的参数写出直线、圆和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 二、基础知识归纳总结: 1.伸缩变换:设点P(x,y)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 在变换? ??>?='>?=').0(,y y 0), (x,x :μμλλ?的作用下, 点P(x,y)对应到点)y ,x (P ''',称?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 坐标伸缩变换,简称伸缩变换。 2.极坐标系的概念: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O,叫做极点;自极点O引一条射线Ox叫做极轴;再选定一个长度单位、一个角度单位(通常取弧度)及其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这样就建立了一个极坐标系。 3.点M 的极坐标:设M 是平面内一点,极点O与点M 的距离 OM 叫做点M 的极径,记为ρ;以极轴Ox 为始边,射线OM 为终边的∠XOM 叫做点M 的极角,记为θ。有序数对),(θρ叫做点M 的极坐标,记为M ),(θρ. 极坐标),(θρ与 )Z k )(2k ,(∈+πθρ表示同一个点。极点O 的坐标为)R )(,0(∈θθ. 4.若0<ρ ,则0>-ρ,规定点),(θρ-与点),(θρ关于 极点对称,即),(θρ-与),(θπρ+表示同一点。 如果规定πθρ20,0≤≤>,那么除极点外,平面内的点可用唯一的极坐标),(θρ表示;同时,极坐标),(θρ表示的点也是唯一确定的。 5.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 6。圆的极坐标方程:在极坐标系中,以极点为圆心,r 为半径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 r =ρ; 在极坐标系中,以 )0,a (C (a>0)为圆心, a 为半径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 θρ 2acos =; 在极坐标系中,以 )2 ,a (C π (a>0)为圆心,a 为半径的圆的极 坐标方程是 θ ρ2asin =; 7.在极坐标系中,)0(≥=ραθ 表示以极点为起点的一条射 线;)R (∈=ραθ表示过极点的一条直线. 在极坐标系中,过点)0a )(0,a (A >,且垂直于极轴的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是a cos =θρ. 8.参数方程的概念: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x,y 都是某个变数t 的函数?? ?==), t (g y ), t (f x 并且对于 t 的每一个允许值,由这个方程所确定的点M(x,y)都在这条曲线上,那么这个方程就叫做这条曲线的参数方程,联系变数x,y 的变数t 叫做参变数,简称参数。相对于参数方程而言,直接给出点的坐标间关系的方程叫做普通方程。 9.圆222r )b y ()a x (=-+-的参数方程可表示为 )(.rsin b y , rcos a x 为参数θθθ? ? ?+=+=. 椭圆1b y a x 22 22=+(a>b>0)的参数方程可表示为 )(.bsin y , acos x 为参数???? ? ?==. 抛物线2px y 2 =的参数方程可表示为 )t (. 2pt y , 2pt x 2为参数?? ?==. 经过点)y ,x (M o o O ,倾斜角为α 的直线l 的标准式参数 方程可表示为?? ?+=+=. tsin y y , tcos x x o o αα(t 为参数)。 10.在建立曲线的参数方程时,要注明参数及参数的取值范围。在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中, 必须使x,y 的取值范围保持一致. 三、基础训练: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方程1y x 22 =+所对应的图形经过 伸缩变换? ??='='3y y 2x, x 后的图形所对应的方程是 _________________. 2.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经过伸缩变换? ??='='y y 3x, x 后, 曲线C 变为曲线9y 9x 2 2='+',则曲线C 的方程是 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