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药物治疗的10个临床问题

心房颤动药物治疗的10个临床问题
心房颤动药物治疗的10个临床问题

心房颤动药物治疗的10个临床问题

除室性早搏外,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第二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在一般人群中发生率0.4%,在心血管病患者的发生率4%,而严重的心血管病患者房颤的发生率高达40%。因此,有效的治疗房颤是内科医生的基本功。本文重点讨论房颤药物治疗时常遇到的10个临床问题。

1、房颤并非良性,需积极治疗房颤的危害已被熟知,常归纳为以下几点。

1.1病死率高 Framingham的一项长达26年的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去除一切可能的影响因素后,房颤组的病死率是窦性心律对照组的2倍。因此,房颤是增加病死率的一个独立因素。

1.2致残率高资料表明,房颤患者的体栓塞率比窦性对照组高4-18倍,高发生率的体栓塞必然引起高比例的器官功能损害及致残率,这将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1.3损害心功能正常时心脏的功能需要具备良好的心房和心室的同步性,其中心室完成心功能比例的65%-85%,称为主泵,而心房完成心功能比例的15%-35%,称为心脏的辅助泵。心房辅助泵的作用表现在舒张期P波引起的跨二尖瓣血流形成的A峰,房颤时随着P波的消失,患者舒张期跨二尖瓣血流形成的A峰将消失,只剩下E峰,使心功能明显受损。

1.4引起一定比例的猝死体内植入式自动除颤器(ICD)记录的资料表明,需要ICD放电治疗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时,高达18%的室颤因房颤介导而发生,进而形成了心房颤动一心室颤动一猝死的新疾病链。房颤蜕化为室颤的原因包括房颤时较高的心室率能损害心功能,并在一定的程度激活交感神经,以及房颤时常出现的长短周期现象等都是引发猝死的可能原因。

因此,房颤并不是一种良性心律失常,其存在多种重大的危害,应当给予积极的治疗,尤其对阵发性房颤更是这样。

2、转复和维持窦律的益处高于心室率的控制

房颤的上述危害已得到共识,这些危害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和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均一样,只是对心功能的损害程度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另外3项危害两者几乎没有差别。多数情况下,这些危害只能在房颤转复和维持窦律时才能得到最佳的控制和纠正。

有些医生一定会提出,近年来循证医学的资料不是反复证实房颤控制心室率的治疗等于或优于转复窦律的治疗吗?部分医生提出这一问题并不奇怪,但实际,这中间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确实,AFFIRM研究和RACE研究的结论都认为就病死率、住院率和心血管事件等方面,控制心室率与转复窦律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但应当注意,引用循证医学的结果与结论时,只能直接引证于其研究的人群,而对该研究中没有涉及的人群不能任意扩大和滥用其结论。

AFFIRM研究面世后,一直存在着较多的批评意见,这是因为:(1)该研究入组的人群年龄偏高(平均70岁);(2)该研究对象的临床情况偏重。因此,AFFIRM研究涵盖的人群不能代表房颤的全部人群,实际这组人群偏向于“不容易转为窦律的人群或不容易维持窦律的人群”。临床医

生对于任何一种疾病的治疗,都有十分清楚的潜规则,即需要治疗又能治疗时,一定要积极治疗;而不易治疗时,不能强行或勉强施之。对于房颤的治疗也同样,对于阵发性房颤、不伴器质性心脏病的房颤、对于年龄较轻患者的房颤,都应给予积极的治疗,应当积极用药将之转为窦律,并积极维持窦律。而房颤持续时间较长、伴有明显器质性心脏病、年龄偏高的患者,当其心脏已明显存在解剖学及电学重构时,可能转复为窦性和维持窦律的治疗都存在一定的困难,不能勉强为之。对这些患者进行的控制心室率及合理的抗凝治疗,也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总之,任何循证医学的结论都不能滥用及无限的扩大,否则将产生误导。如果有一项研究能对比研究房颤心室率控制组和转复窦律又能很好维持窦律组的远期结果时,后者毫无疑议将优于前者。

因此,对于房颤患者的治疗,临床医生的原则十分简单明了,即容易转复、容易维持窦律的患者,一定给予积极的相应治疗,而对于不容易转复或不容易维持窦律的患者千万不要勉强施之。对这些患者应给予有效的心室率控制及抗凝治疗。

3、偶发房颤的药物顿服治疗

房颤的治疗包括药物及非药物两种,对于多数房颤患者,药物治疗属于一线、基础的治疗方法,应当首选。而药物治疗包括顿服,口服和静脉给药3种方法。药物顿服转复房颤的方法是指患者阵发性房颤发生后,一次性给患者口服较大剂量转复房颤的药物,使其与静脉给药一样使患者较快地转复为窦律。

目前这种治疗主要应用心律平(600 mg)或胺碘酮(30 mg/kg),用于偶尔发生的阵发性房颤病例。对于发作不频繁的房颤患者,发作后症状可能较重,需要短时间控制病情。但因其发作次数少,长期规律地服药预防其复发的必要性不大,因而可采用房颤复发后顿服药物进行转复治疗。顿服心律平(600 mg)治疗时,1 h的转复率31%,2 h转复率55%,3 h的转复率高达70%。与静脉给药转复房颤相比,给药后第1小时的转复率相对低,而3 h的转复率两者持平。

药物顿服转复房颤治疗时应注意两点:(1)应用时应排除患者存在以下疾病:严重心力衰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Brugada综合征、束支阻滞及其他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2)初次治疗时患者需住院观察,该方法反复治疗有效时,患者可自行在院外应用。顿服法不仅服用方便,而且疗效可靠、安全,尤其对新近发生而无心衰及左心功能不全者。

4、不伴心衰时房颇心室率的控制

阵发性房颤是指窦性心律者突然发生的房颤,常伴明显的症状及快速的心室率,因而需要积极的治疗。新近发生房颤的治疗目地首先是控制心室率,缓解症状,其次是如何将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这两个治疗目的并不矛盾,也不能截然分开。

应当指出,国内不少医生存在这样一个误区,面对阵发性房颤患者无论是否合并心衰,只要心室率偏快需要药物控制心室率时,总是首选静推西地兰,因为西地兰能明显抑制房室结的

传导,使心室率明显下降。但近年来,国际房颤的治疗指南中,对于不伴心衰的阵发性房颤心室率控制的药物治疗并非这样推荐。

对不伴心衰的房颤存在快速心室率的药物治疗,不论其是阵发性、持续性或持久性房颤,均Ⅰ类推荐口服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控制患者静息或活动后的心率,对伴有低血压或心室率过快需紧急治疗时可应用这些药物的静脉制剂。这类患者心室率控制的药物治疗洋地黄和胺碘酮仅为Ⅱ类推荐。因此,临床医生应当了解2006年国际指南中房颤治疗的推荐意见,逐渐改变首选西地兰静推的习惯用法。

药物控制房颤心室率的目标为静息心率60~80/min,活动后心率90~115/min。不同药物达到这一靶心率的有效率不同,胺碘酮最高(80%),β受体阻滞剂其次,钙拮抗剂为54%。

5、伴发心衰时房颤心室率的控制

房颤多见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主要见于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糖尿病五大疾病患者,而心功能Ⅰ-Ⅳ级心衰患者的房颤发生率分别为4%、25%、30%、50%,平均28%。对于伴发心衰的房颤患者进行心室率控制治疗时,国际指南的推荐意见与上述无心衰患者的治疗意见全然不同。2006年国际心房颤动治疗指南中Ⅰ类推荐口服或静脉使用洋地黄或胺碘酮,而这些患者的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的推荐意见变为Ⅱb类,甚至属于Ⅲ类推荐。这种患者的心室率控制还可试用地高辛加β-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的钙拈抗剂。

循证医学的资料表明,对伴心衰的房颤心室率的控制,胺碘酮与地高辛两药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而胺碘酮常用于常规药物不能控制心室率或心衰明显的患者,但其不属于一线治疗用药。

6、预激合并房颤的药物治疗

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的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其发生机制与旁路逆传的心房波与窦性P波发生的碰撞相关。另外,预激综合征的旁路电传导的速度快,部分患者的旁路不应期较短而使房颤发生时的心室率很快,有蜕变为心室颤动并发生晕噘及猝死的危险,因此,预激合并房颤是临床常见的一个急症。

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的心电图诊断相对容易,主要根据心室律存在绝对不正,QRS波的形态宽大畸形而变化较大(手风琴效应)。根据心电图的这些特点与室性心动过速的鉴别并不困难。

预激合并房颤时,心室率常常较快,甚至极快,而有效控制旁路传导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又很匮乏,相反能抑制房室结传导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较多,尚若不经意应用了对房室结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药物,将使旁路下传激动心室的概率明显增加和心室率更快,常可导致发生室颤及猝死。因此,西地兰、异搏定等药物严格禁忌用于预激合并房颤的患者。

预激合并房颤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首选电转复治疗,其不仅疗效高,而且不会延误治疗,也无抑制心肌的作用。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可以试用普卡胺及胺碘酮静推治疗,这些

药物对旁路的抑制作用十分肯定。不伴心衰时,还可考虑静推心律平,这些药物治疗的推荐意见多数为Ⅱb类。

7、药物提高电转复的成功率

阵发性房颤伴快速心室率可能伴有心肌缺血、症状性低血压、心绞痛、心力衰竭、预激综合征、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紧急情况。此时,最有效的治疗是及时将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指南中I类推荐的治疗为紧急电转复。虽然非择期电转复治疗房颤的成功率较高,但仍有一定的失败率,而加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不仅能提高电转复的成功率,还有益于电转复成功后的窦律维持。

临床医生电转复术前常给患者服用胺碘酮、地高辛及利尿剂等药物,用来提高电转复的成功率、减少电转复后短时间内房颤的再复发。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这两种作用都与术前服用的药物剂量相关。胺碘酮可以降低心室肌及心房肌的除颧阁值,有利于室颤及房颤的电转复治疗。

为提高电转复治疗的成功率,可采用电转复之前预先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也可在首次电转复失败后给药,使随后的电转复治疗能获成功。一组应用伊布利特治疗的结果表明,对于心房扑动的电转复治疗,预先给药可使转复的成功率高达100%,而首次电转复失败的28%病例中,失败后再给予伊布利特治疗,可使这些病例的再次电转复成功率达100%。因此,房颤的电转复治疗中,应用药物提高电转复的成功率十分重要。

8、重视药物的联合应用

药物治疗房颤时,应当重视药物的联合应用,两类不同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联合应用时,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可以累加,而两者应用剂量的减少,使副反应发生的概率随之减少。抗心律失常药物联合应用的组合方法较多,几乎任意两种药物之间的联合用药都无绝对的禁忌,例如小剂量的洋地黄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时,能提高房颤的心室率控制,又能减少单一用药剂量较大时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房颤时,还要注意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问题。例如胺碘酮与华法林合用时,其能抑制华法林的代谢,因此两者同时服用时,应根据INR的测定结果,适当减少华法林的服用剂量。同理,与胺碘酮同时服用的地高辛也应剂量减半。

9、重视非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同时应用

大量循证医学的资料已经证实,对于室性和房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多种非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已显示出意想不到的疗效,这些药物包括降脂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等。最早的资料源于TRACE研究,该研究中,随机应用群多普利后与对照组相比,应用ACEI治疗组新发生的房颤相对减少了55%。

SOLVD研究也证明了同样结果,心衰患者应用依那普利治疗后,3年内房颤的发生率(5.4%)比对照组(24%)明显降低。另一项研究比较了随机应用胺碘酮与胺碘酮+依贝沙坦治疗的结果,治疗12个月后,联合用药组的房颤复发率55.9%,比单用胺碘酮组(79.5%)明显降低。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ACEI、ARB等药物与抗心律失常药物联合应用后,对高血压、心肌梗死、电转复、心衰患者的房颤风险分别下降23%、11%、51%、32%。此外,这些药物的同时合用还能减少房颤的复发率,一组单用胺碘酮治疗时,一年内房颤的复发率41%,而加服ARB和ACEI后复发率下降为19%及24%。这些药物对房颤明显治疗的机制是减少了心房肌的解剖学和电学重构,抑制心房肌间质纤维化的结果。此外,这些药物的降压作用,改善心室舒张功能和抑制交感神经的作用等也起到同等重要作用。

因此,临床医生治疗房颤时,应当高度重视这些药物的同时应用。

10、药物治疗房颤要兼顾治标治本

任何疾病的治疗,都要注意对因和对症的兼治,才能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房颤的治疗也不例外。治疗房颤时不仅应当针对房颤给予治疗,同时对引发房颤的可能病因也要兼治。2006年国际指南中提出引发房颤的五种临床常见的疾病包扩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瓣膜病、糖尿病,提示相当比例的阵发性和永久性房颤的发生与这些基础疾病有关,临床医生治疗房颤时应注意对这些病因的兼治。

除此,治标治本的兼顾还有另一层含义,胺碘酮与β-受体阻滞剂这两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同时兼有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对于这几种病因引发的房颤,应用胺碘酮或β-受体阻滞剂治疗时能起到一箭双雕、对因与对症的兼治作用,有望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

总之,房颤的治疗对临床医生既是一个基本功,又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的总结与反思,不断的积累与沉淀,房颤的治疗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房颤规范管理路径-2018版

心房颤动规范管理路径 目录 一、心房颤动患者的筛查 二、心房颤动分诊、诊断及鉴别诊断 三、心房颤动风险评估 四、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 五、心房颤动的心率控制 六、心房颤动的节律控制 七、心房颤动的介入治疗 八、心房颤动的外科治疗 九、心房颤动栓塞、出血并发症的会诊及管理 十、心房颤动患者的随访 十一、心房颤动数据库的填报 附录:参考文献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临床路径 左心耳封堵术临床路径

一、心房颤动患者的筛查 心房颤动(AF)的筛查工作对于早期诊断、及时给予干预治疗、减少并发症具有重大意义。筛查开展的地点可以在医院门诊、社区医院、公园及广场等人流量集中的地方。筛查通常是免费进行,普通人群自愿参与,此属于机会性筛查。据统计分析,心血管病专科医院AF 筛查阳性率在8%~10%。目前筛查方法及工具多种多样:1、症状询问、脉搏触诊、自动血压测量等,此类方法虽简便易行,敏感性为87%~97%,但特异性仅70%~81%;2、单导联心电图,为目前进行AF筛查的首选工具,具有方便快捷、识别准确、图形可以保存并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等优点,其敏感性为94%~98%,特异性76%~95% [1, 2];3、多导联心电图,如医院常用的3导Holter、12导Holter等,结果准确可靠,但存在费用相对较高、耗时太长、无法进行广泛筛查等问题;4、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相结合的智能穿戴设备,可以由筛查对象自行购置,用于长期监测,其敏感性98.5%,特异性91.4% [3~6];5、植入设备,如植入式Holter、永久性起搏器、ICD、CRT等,此类设备可以提示心房高频事件,部分设备可以提供心腔内电图以助诊断,结果可靠,可以有长达数年的监测时间,但费用昂贵、为有创性诊疗、无法大面积筛查[7-9]。 图1 AF患者的筛查流程图

105101 内科学培养细则

105101内科学 内科学是一门涉及面广、整体性强的临床医学,它与临床各科关系密切,更是临床各科的基础。通过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不仅要掌握呼吸、心血管、消化、泌尿、血液、内分泌等六大系统以及感染、代谢与营养、风湿免疫、理化因素等导致的疾病知识,还应对其他相关学科(如神经病学、急救医学等)所涉及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一、培训目标 能够掌握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准确采集病史、规范体格检查、正确书写病历;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常规和临床路径;基本掌握门、急诊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熟悉各轮转科室诊疗常规(包括诊疗技术)。培训结束时,住院医师能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具有独立从事内科临床工作的能力。 二、培训方法 采取在内科范围内各三级学科(专业)科室及其他相关科室轮转的形式进行。通过管理病人,参加门、急诊工作和各种教学活动(教学查房、病例讨论、专业讲座等),完成规定的病种和基本技能操作数量,学习内科的专业理论知识;认真填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规范书写病历,在轮转每个亚专业科室时手写2份住院病历。内科范围内的各三级学科(专业)科室及其他相关科室轮转具体安排如下,其中必选科室的轮转时间合计29个月,可选科室的轮转时间合计4个月。 (一)必选的轮转科室及时间

(二)可选择的轮转科室 三、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心血管内科(4个月) 1. 轮转目的 掌握:心血管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和功能特点;心律失常的机制和分类;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心血管疾病急、重症的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常见心脏病X射线诊断;常见典型心电图诊断;电复律技术。 了解:心脏电生理的基本知识、心包穿刺术、心脏起搏术、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超声心动图。 2. 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要求管理住院病人数不少于50例,其中全程管理不少于25例。 (2)基本技能要求 操作技术名称最低例数 常见心脏病X射线图像的诊断20(能正确描述)电复律 2 12导联心电图操作及常见典型心电图诊断:包括:左右心室肥50(独立写报告)

心衰处理原则

心衰得治疗原则 (一)治疗原则(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原则) 去除或限制基本病因、诱因。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以缓解症状、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阻止心室重塑,降低心衰得发生率与死亡率。 (二)一般治疗 (三)心力衰竭得基本用药 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正性肌力药物(包括洋地黄、磷酸二酯酶抑制剂、β—受体激动剂),近年来强调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及抗凝(抗血小板)治疗、 1.利尿剂 缓解心衰淤血症状疗效确切、迅速、 (1)制剂选择与应用方法 1)轻度心力衰竭选用噻嗪类(作用于远曲小管近端),作用弱且依赖肾小球滤过率。代表制剂为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25~50mg/次,1次/日或l次/隔日。主要不良反应为低血钾及代谢性碱中毒,长期应用可出现高尿酸症与血糖增高。 2)中度以上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加重或肺水肿)选用袢利尿剂(作用于亨利襻升支),强效,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与肾灌注减少时仍有利尿作用。代表制剂为呋塞米(速尿),20~40mg/次,1~2次/日口服或20~40mg/次,静脉注射,效果不佳可增至100mg/次,静脉注射。低血钾为主要副作用,必须补钾;过度利尿可出现肾前性氮质血症。 3)保钾利尿剂(作用于远端肾小管),主要有氨苯蝶啶50~100mg/次,每日2次,螺内酯(氨体舒通)20~40mg/次,1~3次/日,因螺内酯有抗醛固酮作用,近年大样本临床研究表明20~40mg/d能抑制心室重塑,降低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得死亡率,改善远期预后。 (2)利尿剂使用原则与注意事项 1)无症状心衰不利尿,以避免神经内分泌激活。 2)有症状心衰即使无水肿,也可使用、应每日测体重以检出隐性水肿、 3)需与ACEI合用有协同作用、 4)宜用能缓解症状得最小剂量。 5)可无期限使用。 6)排钾利尿剂+保钾利尿剂合用纠正低血钾优于补钾。 7)慢性心力衰竭伴淤血性肝硬化时,应用螺内酯可增加利尿作用。 8)过度利尿可致血容量不足、低血压、脏器灌注降低、神经内分泌激活,应密切观察出入量及血压改变。 9)噻嗪类利尿剂对脂代谢、糖代谢均有不良影响,并可引起高尿酸血症,长期应用应注意监测。 10)肾小球滤过率30~40ml/min时不用噻嗪类,除非与襻利尿剂合用。 11)保钾利尿剂与ACEI合用,需5~7天测定一次血钾,至稳定为止。 2.血管扩张剂 降低心脏前或后负荷,减少心脏能量消耗,改善淤血症状、各种血管扩张剂得血流动力学效应与降低死亡率得效应不一致、 (1)硝酸盐制剂:主要扩张静脉与肺小动脉,显着降低前负荷。 1)制剂选择与用法:①硝酸甘油0、3~0。6mg含服,2分钟起效,持续15~30分钟,可重复使用。②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10~30mg/次,每日3~4次、③硝酸甘油静脉点滴,初始量10μg/min,每5分钟增加l0μg/min,直至产生疗效或血压降低等副作用。最大量至200μg/min。适用于轻到中度肺淤血,特别适用于瓣膜狭窄所致得心功能不全。 2)使用原则与注意事项:①心衰中治疗地位不肯定,但它提供外源性N0,可保护内皮功能。②由于耐药性,应用中应每天保留数小时药物浓度空隙,以防耐受产生。

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体会

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2-11-19T16:43:25.82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9期供稿作者:陈元友陈结[导读] 手术治疗 13例(行手术治疗,射频消融术[5]9例(3例有复发),4例行房室结消融术及起搏器植入。 陈元友陈结 (重庆市彭水县人民医院心内科 649600) 【中图分类号】R54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9-0237-01 心房颤动[1,2]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率随年龄而增加。Framinghan研究表明,50~59岁人均房颤的发生率为0.5%,60~69岁为1.8%,70~79岁为4.8%,80~89岁为8.8%,60岁以后显著增加,平均为10年发病率增加1倍。 心房颤动的治疗应评估转复窦性心律的必要性,适当的时间,以及恰当的方法。现对我院2005年~2011年12月的58例(60±17.8岁)心房颤动的患者的治疗作分析(男性36例,女性22例)。 一、治疗情况 治疗分药物治疗[3]、非药物治疗,目前房颤的治疗主要围绕消除房颤的触发因素和改善心房的异常基质两方面进行。 1、转复房颤为窦性心律,阵发性房颤、新近(24小时内)发生的房颤及局灶性房颤适合转变为窦性心律,并且易于维持窦性节律。对20例阵发性房颤行转复,年龄小于50岁,一般情况好;10例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行直流电转复。转复成功9例,后用索地洛尔80mg/d,维持24月,复发3例。10例用胺碘酮[4]转复或或预防其发展均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2、控制心室率年龄大于55岁的28例,心力衰竭严重的先纠正心力衰竭,洋地黄治疗,在控制房颤心室率方面仍然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药物;β-受体阻滞剂同时使用,3月一次动态心电图,临床加以评价,23例控制较理想,2例发生过尖端扭转性室速,对症处理后好转。 3、手术治疗 13例(行手术治疗,射频消融术[5]9例(3例有复发),4例行房室结消融术及起搏器植入。 二、结论 房颤的治疗[6]主要是室率控制和节律控制结合抗栓治疗被认为是治疗房颤的基本策略,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恢复窦性心律是理想的治疗终点之一。为尽快提高我国治疗房颤的水平,及时总结经验及成果。毫无疑问,药物治疗仍然是一线治疗手段。对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效果差的患者,非药物治疗将起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些方法的准确发作方向与正在进行的关于引起房颤所导致的电生理的分子改变的研究密切联系。展望未来的十年令人激动,我们可能最终会征服被当地称作“根治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最后一道重大障碍”的防治的挑战。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云.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郭继鸿.心律失常新进展,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教材 2010.7.103页. [3]郭继鸿.心律失常新进展,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教材 2012.7.181页. [4]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2008). [5]徐燕萍,殷跃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4月第39卷.第4期.372. [6]陈少杰,殷跃辉,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2年1月第40卷.第1期.68.

房颤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房颤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汤日波 一、概述 房颤为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研究显示,房颤患病率逐年增加,房颤可增加脑卒中风险 2-7 倍,增加死亡率 2 倍。如 ppt3 图表所示房颤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与心梗后患者、心衰患者相似。 二、房颤的治疗策略 如 ppt3 图表所示为房颤的治疗策略示意图。房颤的治疗策略分为节律控制和心室率控制,抗拴治疗为房颤治疗的基石。可根据患者的治疗反应而采取心室率控制和节律控制交叉的策略。 如 ppt5 图表所示根据 AFFIRM 研究,节律控制不优于心室率控制。 如 ppt6 图表所示多项研究显示,转复并维持窦律患者生活质量和活动耐量明显提高。 如 ppt7 图表所示 AFFIRM 研究显示,节律控制减少栓塞事件。该研究同时显示节律控制和心室率控制的随访第 5 年和第 8 年,节律控制略优于室率控制。可见节律控制长期的预后优于心室率控制。 三、抗心律失常药物 (一) Vaughan-William 分类 1.Na 离子阻断剂:奎尼丁、利多卡因、普罗帕酮。 2. β受体阻断剂:倍他乐克。 3.K 离子阻断剂:胺碘酮。 4.Ca 离子阻断剂:异搏定。 如 ppt10 图表所示奎尼丁是最早应用于房颤转复的药物,早在 1914 年就开始应用于临床。

如 ppt11 图表所示奎尼丁转复的效率不高,且荟萃研究显示,奎尼丁增加死亡危险 3 倍。 (二)阵发性 AF 药物复律的选择 阵发性 AF 药物复律已被证明有效的药物为:多菲利特、氟卡尼、伊布利特、普罗帕酮、胺碘酮。伊布利特、普罗帕酮为国内临床上可应用药物,属一类适应证,证据级别 A 。疗效差或未被深入研究的药物为:双异丙吡胺、普鲁卡因酰胺、奎尼丁。地高辛和索他洛尔不具有药物转率的功能,不能用于阵发房颤药物复律。 (三)持续性 AF 药物复律的选择 持续性房颤的复律已被证明有效的药物包括多菲利特、伊布利特和胺碘酮。普罗帕酮用于持续性房颤药物复律疗效较差,为 2b 类的适应证。疗效差或未被深入研究的药物为:双异丙吡胺、普鲁卡因酰胺、奎尼丁、氟卡尼、普罗帕酮。地高辛和索他洛尔不推荐用于持续性房颤的药物复律治疗。 (四) AADs 转复 AF 用法及不良反应 如 ppt14 图表所示为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转复房颤的用法和不良反应。胺碘酮静脉负荷量为 5 毫克每公斤,追加计量为 50 毫克每小时静脉滴注,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静脉炎、低血压、减慢房室传导。 伊布利特静脉负荷量为 1 毫克,推注 10 分钟以上,若转复失败, 10 分钟后追加 1 毫克,不良反应为延长 QT 间期导致尖端扭转型室速。普罗帕酮静脉负荷量为 2 毫克每公斤,或者口服 450 至 600 毫克。不良反应为延长 QRS 时间,导致心动过缓。维纳卡兰为新批准用于房颤转复药物,静脉负荷量为 3 毫克每公斤,若 15 分钟后未转复成功,可再次应用。 (五) 2012ESC 指南 ESC 房颤指南中,房颤药物转复的流程如 ppt15 图表所示: 1. 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房颤,可急诊电复律。 2. 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根据患者和医生的选择,可采取电复律或者药物治疗。

临床医学博士后培训细则

临床医学博士后培训细则内科(肾脏病) 浙江大学医学院 2016年6月修订

内科临床医学博士后培训细则 内科学是一门涉及面广、整体性强的临床医学,它与临床各科关系密切,更是临床各科的基础。通过内科培训,不仅要掌握呼吸、心血管、消化、泌尿、血液、内分泌等六大系统以及感染、代谢与营养、风湿免疫、理化因素等导致的疾病知识,还应对其他相关学科(如神经与精神学科等)所涉及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内科临床医学博士后的系统培养,以期具备独立从事大内科以及其亚专科临床工作的能力,熟悉内科教学科研工作,并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医疗事件处置能力。 一、培训目标 1、临床能力 能够掌握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具备大内科医生特有的临床思维、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准确采集病史、规范体格检查、正确书写病历,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常规和临床路径,能独立完成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及随访,对内科少见或疑难病症的诊断与治疗、急症和危重病症的急救与抢救具备清晰的临床思维,熟练相应的处理流程;能独立完成各种内科临床操作。 2、科研能力 能够熟练查阅专业文献,书写综述及读书报告;具有独立组织开展临床研究的能力,具有独立书写及申报省级以上课题的能力;出站完成一篇高水平的临床研究论文或在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宣读论文。 3、教学能力 能独立完成见习、实习医生、低年资住院医师及进修医师的带教工作,参与床边教学、临床小讲课等教学工作。 二、培训安排 第一年和第二年为大内科通科培训,第三年为三级学科培训。具体如下:

三、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第一和第二年通科轮转 1、临床能力的要求 (1)心内科(含心电图)(3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心内科病史采集、查体、病历及各种医疗文件的书写与填报;常见症状如晕厥、胸痛的鉴别诊断,常见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瓣膜病、各型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诊断、治疗原则及相关临床路径,危重病人应急抢救的紧急措施;熟悉操作心电图机,阅读正常心电图和常见异常心电图并作出心电图诊断,熟知超神心动图各项指标意义,常用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及使用方法;学习知情告知医患沟通;参与一唤值班。 熟悉: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24H动态血压、平板运动试验、心肌显像报告及理解其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2)基本要求 ①病房病种要求(对病例数不作具体要求)

心衰处理原则

精心整理心衰的治疗原则 (一)治疗原则(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原则) 去除或限制基本病因、诱因。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以缓解症状、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阻止心室重塑,降低心衰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二)一般治疗 (三)心力衰竭的基本用药 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正性肌力药物(包括洋地黄、磷酸二酯酶抑制剂、β-受体激动剂),近年来强调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及抗凝(抗血小板)治疗。 1.利尿剂 缓解心衰淤血症状疗效确切、迅速。 (1)制剂选择和应用方法 1)轻度心力衰竭选用噻嗪类(作用于远曲小管近端),作用弱且依赖肾小球滤过率。代表制剂为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25~50mg/次,1次/日或l次/隔日。主要不良反应为低血钾及代谢性碱中毒,长期应用可出现高尿酸症和血糖增高。 2)中度以上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加重或肺水肿)选用袢利尿剂(作用于亨利襻升支),强效,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肾灌注减少时仍有利尿作用。代表制剂为呋塞米(速尿),20~40mg/次,1~2次/日口服或20~40mg/次,静脉注射,效果不佳可增至100mg/次,静脉注射。低血钾为主要副作用,必须补钾;过度利尿可出现肾前性氮质血症。 3)保钾利尿剂(作用于远端肾小管),主要有氨苯蝶啶50~100mg/次,每日2次,螺内酯(氨体舒通)20~40mg/次,1~3次/日,因螺内酯有抗醛固酮作用,近年大样本临床研究表明20~40mg/d能抑制心室重塑,降低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改善远期预后。 (2)利尿剂使用原则与注意事项 1)无症状心衰不利尿,以避免神经内分泌激活。 2)有症状心衰即使无水肿,也可使用。应每日测体重以检出隐性水肿。 3)需与ACEI合用有协同作用。 4)宜用能缓解症状的最小剂量。 5)可无期限使用。 6)排钾利尿剂+保钾利尿剂合用纠正低血钾优于补钾。 7)慢性心力衰竭伴淤血性肝硬化时,应用螺内酯可增加利尿作用。 8)过度利尿可致血容量不足、低血压、脏器灌注降低、神经内分泌激活,应密切观察出入量及血压改变。 9)噻嗪类利尿剂对脂代谢、糖代谢均有不良影响,并可引起高尿酸血症,长期应用应注意监测。 10)肾小球滤过率30~40ml/min时不用噻嗪类,除非与襻利尿剂合用。 11)保钾利尿剂与ACEI合用,需5~7天测定一次血钾,至稳定为止。 2.血管扩张剂 降低心脏前或后负荷,减少心脏能量消耗,改善淤血症状。各种血管扩张剂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和降低死亡率的效应不一致。 (1)硝酸盐制剂:主要扩张静脉和肺小动脉,显着降低前负荷。 1)制剂选择与用法:①硝酸甘油0.3~0.6mg含服,2分钟起效,持续15~30分钟,可重复使用。②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10~30mg/次,每日3~4次。③硝酸甘油静脉点滴,初始量10μg/min,每5分钟增加l0μg/min,直至产生疗效或血压降低等副作用。最大量至200μg/min.适用于轻到中度肺淤血,特别适用于瓣膜狭窄所致的心功能不全。 2)使用原则与注意事项:①心衰中治疗地位不肯定,但它提供外源性N0,可保护内皮功能。②由于耐药性,应用中应每天保留数小时药物浓度空隙,以防耐受产生。 (2)硝普钠:同时扩张小动脉和静脉,显着降低心脏前后负荷,能迅速改善心功能和降低血压。适用于高血压、瓣膜关闭不全及扩张型心肌病所致的中到重度肺淤血。 1)用法:初始量:10μg/min静滴,每5分钟增加lOμg/min,直至产生疗效或血压降低副作用,最大量可用至300μ 2)注意事项:老年、脑血管病变、肾功能不全者慎用,以免发生氰化物蓄积和中枢的毒性反应。 (3)哌唑嗪:为α-受体阻滞剂。能减低外周血管及肺血管阻力,对减低肾血管阻力和增加肾血流量优于其他血管扩张剂;有

心律失常—心房颤动介入治疗

心律失常—心房颤动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2017年县医院适用版) 一、心律失常—心房颤动介入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心房颤动(ICD-10:I48)。 行经导管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导管消融治疗(ICD-9-CM-3:37.34/37.26)。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2015年)及ACCF/AHA 2013年房颤诊疗指南和2016年ESC房颤管理。 1.临床表现:包括发作性心悸、胸闷、呼吸困难、胸痛、疲乏、头晕和黑朦等。部分房颤患者无任何症状或以卒中、血管栓塞、心力衰竭等房颤的并发症为首发症状。 2.心电图表现: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及时限均不规则的快速颤动波。 3.临床类型:分为首诊房颤、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长期持续性房颤、永久性房颤。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48心房颤动疾病编码。经导管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及消融治疗(ICD-9-CM-3:

37.34/37.26)。 2.除外过量饮酒、急性心肌炎、外科手术、电击、急性心包炎、肺动脉栓塞、急性肺部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原因引起的房颤。 3.如患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原则上所有患者术前均应当应用华法林进行抗凝1-3月且INR维持在 2.0- 3.0。对有下列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TIA或脑卒中病史、冠心病心肌梗死、高龄(>75岁)、慢性心力衰竭和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下(<35%)等)的阵发性房颤及所有的持续性房颤患者,术前抗凝治疗更加重要。近年多个国际指南已经推荐非维生素K拮抗口服抗凝药物在消融围手术期的应用,患者术前术后都可以考虑应用非维生素K拮抗口服抗凝药。 2.术前进行相关检查排除心房血栓,首选食管超声,如因患者情况无法接受亦可进行CT或MRI替代。 3.其他必需的检查项目: (1)心电图; (2)超声心动检查、胸片;

肺心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肺心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肺源性心脏病(cor pulmonale,简称肺心病)是指由支气管一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 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或(和)功能改变的疾病。根 据起病缓急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肺心病两类。急性肺心病常见于急性大面积肺栓塞。临床上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多见。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简称慢性肺心病(chronic cor pulmonale),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 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和)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 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 【临床表现】 本病发展缓慢,临床上除原有肺、胸疾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外,主要是逐步出现肺、心功能衰竭以及其他器官损害的征象。按其功能的代偿期与失代偿期进行分述。 (一)肺、心功能代偿期 1.症状咳嗽、咳痰、气促,活动后可有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 急性感染可使上述症状加重。少有胸痛或咯血。 2.体征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绀和肺气肿体征。偶有干、湿性哕音,心音遥远,P2> A2,三尖瓣区可出现收缩期杂音或剑突下心脏搏动增强,提示有右心室肥厚。部分患者因肺气肿使胸内压升高,阻碍腔静脉回流,可有颈静脉充盈。此期肝界下移是膈下降所至。 (二)肺、心功能失代偿期 1.呼吸衰竭 (1)症状:呼吸困难加重,夜间为甚,常有头痛、失眠、食欲下降,但白天嗜睡,甚 至出现表情淡漠、神志恍惚、谵妄等肺性脑病的表现。 (2)体征:明显发绀,球结膜充血、水肿,严重时可有视网膜血管扩张、视乳头水肿 等颅内压升高的表现。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病理反射。因高碳酸血症可出现周围血管扩张的表现,如皮肤潮红、多汗。 2.右心衰竭 (1)症状:气促更明显,心悸、食欲不振、腹胀、恶心等。 (2)体征:发绀更明显,颈静脉怒张,心率增快,可出现心律失常,剑突下可闻及收 缩期杂音,甚至出现舒张期杂音。肝大且有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水肿,重者可有腹水。少数患者可出现肺水肿及全心衰竭的体征。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一)X线检查 除肺、胸基础疾病及急性肺部感染的特征外,尚有肺动脉高压征,如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其横径≥15ram;其横径与气管横径比值≥1.07;肺动脉段明显突出或其高度≥3mm;中央动脉扩张,外周血管纤细,形成“残根”征;右心室增大征,皆为诊断慢性肺心病的主要依据。个别患者心力衰竭控制后可见心影有所缩小。 (二)心电图检查 主要表现有右心室肥大改变,如电轴右偏、额面平均电轴≥+90。、重度顺钟向转位、RV-+SV5≥1.05mV及肺型P波。也可见右束支传导阻滞及低电压图形,可作为诊断慢性肺心病的参考条件。在V1、V2甚至延至V3,可出现酷似陈旧性心肌梗死图形的QS波,应注意鉴别。 (三)超声心动图检查

房颤治疗综述

房颤治疗近十年进展 摘要: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生率是所有其他心律失常总和的2倍,并且其发生率及流行范围逐年增加[1],发生于总人口的0.2%。房颤导致心率加快,从而出现一系列症状,更有甚者会出现心衰。另外,房颤时心房出现无效泵血,血液停滞在心房内产生血栓,这些血栓可以脱落形成栓子导致脑卒中。因此,房颤是卒中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老年人中。 关键词:心房颤动病机分析治疗进展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生率是所有其他心律失常总和的2倍,并且其发生率及流行范围逐年增加[1],发生于总人口的0.2%,在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人中,其发生率高达4% [2]。 房颤的临床表现为: 1.心悸―感到心跳、心脏跳动紊乱或心跳加快体力疲乏或者劳累 2. 眩晕――头晕眼花或者昏倒 3. 胸部不适――疼痛、压迫或者不舒服 4. 气短――在轻度体力活动或者休息时感觉呼吸困难 房颤的主要原因 1.心血管系统病变 (风湿性) 心瓣膜疾病 高血压性心脏病 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三尖瓣返流) 窦房结疾病 2.非心原性疾病 肺部疾患

甲亢 中毒:酒精、咖啡 3.“孤立性”房颤 青年患者 30% 房颤的发生机制:多发子波学说心房基质的不均一性,引起多子波折返激动,要求:心房内同时存在3个以上的微折返环。 房颤的诱发因素: ?快速发放冲动的心房病灶 -房扑或房速的蜕变 房颤分为阵发性(发作通常≤7天,能自行终止)、持续性(通常)>7天,不能自行终止)及永久性(转复失败或不宜转复)房颤三类。 房颤对患者的危害在于:(1)快速心室率如果长期持续,容易增加心脏负担,引起左室功能损害、心室腔的扩张、心力衰竭。(2)房颤时心房血流缓慢,容易形成心房内血栓,血栓栓塞是严重的合并症[3]。房颤过去多发生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近年来非瓣膜病房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没有器质性心脏病证据者不在少数。房颤的治疗是针对房颤本身对患者的危害,控制心室率、预防血栓栓塞和减轻症状。治疗方法有两种:(1)复律并维持窦性心律;(2)控制心室率同时抗凝治疗。一般情况下,对每一次发作并且持续时间短于24h的房颤,选用复律治疗(包括药物复律和直流电复律),这一选择已成为共识[4]。问题在于,对于持续性的房颤治疗原则数十年来都基于经验,并无权威性的临床试验数据支持[5],由此而来,在房颤治疗方法上出现了至今无法统一的分歧。 1 维持窦性心律 对于房颤的患者,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能明显地改善血流动力学,提高左室射血分数和心输出量,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和发生率,减轻心律失常的相关症状,并能减少抗凝药物的

心房颤动的规范化治疗(完整版)

心房颤动的规范化治疗(完整版)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之一,其导致的脑卒中及体循环栓塞事件、心功能不全等严重不良后果,常可危及生命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房颤的规范化治疗至关重要。本文结合《2016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develop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EACTS》及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发表的《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 -2018》及近期房颤领域的研究进展,就心房颤动的规范化治疗进行概述,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1.房颤的非药物治疗 1.1电复律 伴有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房颤,不论房颤时间、类型首选直流电同步电复律。电复律较药物转复成功率高,患者需镇静或麻醉。非血流动力学障碍,房颤持续时间不明或超过48 小时,目前仍推荐复律前抗凝治疗3周,复律后抗凝4 周的“前3后4”抗凝方案。如果经食道超声(TEE)检查排除左心房血栓,可进行即刻电复律。如果TEE检查确诊血栓,应再抗凝进行治疗≥3至4 周,复查TEE确定血栓消失后再行电复律。若仍存在血栓,不建议电复律治疗。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紧急复律的房颤患者,

不应因启动抗凝而延误复律时间。如无禁忌证,应尽早应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或NOAC,同时进行复律治疗。 建议 Ⅰ类: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房颤患者(证据级别B);②有症状的持续性或长期持续性房颤患者(证据级别B)③预激综合征旁路前传伴快速心室率的房颤患者(证据级别C)。 Ⅱa 类:电复律前使用胺碘酮、氟卡尼、伊布利特或普罗帕酮增加电复律成功率并预防房颤复发(证据级别B)。 1.2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 应在经过充分培训、有经验的中心进行房颤射频消融,维持窦性心律的效果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左心房/左心耳血栓是房颤导管消融的绝对禁忌证。患者年龄、左心房大小、房颤类型、房颤持续时间、有无二尖瓣反流及其程度、有无基础心血管疾病及其严重程度、术者经验等因素均是可影响导管消融的效果。左心房直径>55 mm、心房肌纤维化、房颤持续时间过长和伴有明确器质性心脏病而未完全纠正者,是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率的影响因素。 建议

最新心房颤动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心房颤动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一、心房颤动介入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心房颤动(ICD-10:I48)。 行经导管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导管消融治疗(ICD-9-CM-3:37.34/37.26)。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2006年)及ACC/AHA/ESC 2006年房颤诊疗指南和2007年HRS/EHRA/ECA房颤消融专家共识。 1.临床表现:包括发作性心悸、胸闷、呼吸困难、胸痛、疲乏、头晕和黑朦等。部分房颤患者无任何症状或以卒中、血管栓塞、心力衰竭等房颤的并发症为首发症状。 2.心电图表现: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及时限均不规则的快速颤动波。 3.临床类型:分为初发房颤、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及永久性房颤。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2006年)及ACC/AHA/ESC 2006年房颤诊疗指南和2007年HRS/EHRA/ECA房颤消融专家共识。 1.查找引起房颤的病因,确定治疗方案。 2.治疗诱因及基础疾病(包括过量饮酒、急性心肌炎、外科手术、电击、急性心包炎、肺动脉栓塞、急性肺部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心力衰竭、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3.经导管消融。 4.药物治疗(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5.获得患者及家属有关病情以及相关抢救的知情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48心房颤动疾病编码。经导管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及消融治疗(ICD-9-CM-3:37.34/37.26)。 2.除外过量饮酒、急性心肌炎、外科手术、电击、急性心包炎、肺动脉栓塞、急性肺部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原因引起的房颤。

急诊房颤患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急性房颤(指阵发性房颤)的处理原则是:一. 控制心室率,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二.. 恢复窦性心律,减少房颤复发,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发生。三.治疗原发病和纠正诱发因素。 1.常用于控制心室率的药物有: ①首选洋地黄类药物,西地兰0.4mg+5%GS 10~20ml 10分钟内缓慢静注。(注意:预激综合症合并房扑、房颤者忌用。),控制不满意者可以重复给药,将心室率控制在100~120bpm以下。 ② 钙离子阻断剂,地尔硫卓10mg+5%GS 10~20ml 10分钟内缓慢静注,无效者10分钟后可再注射一次。然后以10-15 mg /h速度静脉维持对房颤快速心室率的控制安全、有效。 ③ 维拉帕米5~10mg+5%GS 20ml,10分钟内缓慢静注,无效者10分钟后可再注射一次。 2.控制心室率同时转复窦性心律的药物: ①胺碘酮.首次150mg静脉注射,10分钟推完,然后以1mg/分钟速度静脉维持6小时,随后18小时以0.5mg/分钟速度静脉维持,第一个24小时内总量不超过2.2g,超过48小时房颤转复者改为口服胺碘酮,第一周600mg/d, 第二周400mg/d,然后以200mg/d长期维持。同时注意抗凝。 ②普罗帕酮.70mg+5%GS 20ml,10分钟内缓慢静注,无效者10~15分钟后可重复一次,总量不宜超过210mg。 3. 同步直流电复律: 当心室率快,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对药物治疗不敏感时,应立即进行同步直流电复律,能量选择100~200焦耳(单相波)、选择70~100焦耳(双相波),复律后应用胺碘酮或奎尼丁维持窦律。 3.预防房颤血栓栓塞并发症: 大多数阵发性房颤可以在24小时-48小时之内自行转复或经静脉药物、同步直流电处理后转复复为窦性心律。48小时之内的复律治疗不需抗凝。48小时之内经复律治疗,仍未能转复者按持续性房颤进行抗凝。房颤持续72小时以上,有可能发生血栓栓塞,尤其既往有栓塞史、左房内有血栓、人工机械瓣置换术后均主张长期正规抗凝治疗。在复律之前的3周及成功复律后4周应用华法令抗凝,保持INR 2.0~3.0,预防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对孤立性房颤、血栓栓塞低危患者、老年人或有出血危险的病人,可以选用阿斯匹林(200~300mg/日)等抗血小板凝聚。

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

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 内科学是一门涉及面广、整体性强的临床医学,它与临床各科关系密切,更是临床各科的基础。通过内科住院医师培训,不仅要掌握呼吸、心血管、消化、泌尿、血液、内分泌等六大系统以及感染、代谢与营养、风湿免疫、理化因素等导致的疾病知识,还应对其他相关学科(如神经科、急救医学等)所涉及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内科包括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肾脏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和感染科八个亚专科。 一、培训目标 通过3年的规范化培训,使住院医师打下扎实的内科临床工作基础,能够掌握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准确采集病史、规范体格检查、正确书写病历,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常规和临床路径;基本掌握门、急诊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熟悉各轮转科室诊疗常规(包括诊疗技术)。培训结束时,住院医师能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具有独立从事内科临床工作的能力。 二、培训方法 采取在内科范围内各三级学科(专业)科室及其他相关科室轮转的形式进行。通过管理病人、参加门急诊工作和各种教学活动,完成规定的病种和基本技能操作数量,学习内科的专业理论知识;认真填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规范书写病历,在每轮转一个三级学科(专业)科室时手写两份住院病历;参与见习/实习医生和住院医师的内科临床教学工作。 内科范围内的各三级学科(专业)及其他相关科室轮转具体安排如下,其中必选科室的轮转时间合计29个月,可选科室的轮转时间合计4个月。 (一)必选的轮转科室及时间 轮转科室时间(月)轮转科室时间(月) 心血管内科(含心电图室) 4 肾脏内科 2 呼吸内科 3 血液内科 2 消化内科 3 内分泌科 2 感染科 2 神经内科及精神科 2 风湿免疫科 2 --- 急诊科----------------- 3

心房颤动药物治疗的10个临床问题

心房颤动药物治疗的10个临床问题 除室性早搏外,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第二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在一般人群中发生率0.4%,在心血管病患者的发生率4%,而严重的心血管病患者房颤的发生率高达40%。因此,有效的治疗房颤是内科医生的基本功。本文重点讨论房颤药物治疗时常遇到的10个临床问题。 1、房颤并非良性,需积极治疗房颤的危害已被熟知,常归纳为以下几点。 1.1病死率高 Framingham的一项长达26年的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去除一切可能的影响因素后,房颤组的病死率是窦性心律对照组的2倍。因此,房颤是增加病死率的一个独立因素。 1.2致残率高资料表明,房颤患者的体栓塞率比窦性对照组高4-18倍,高发生率的体栓塞必然引起高比例的器官功能损害及致残率,这将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1.3损害心功能正常时心脏的功能需要具备良好的心房和心室的同步性,其中心室完成心功能比例的65%-85%,称为主泵,而心房完成心功能比例的15%-35%,称为心脏的辅助泵。心房辅助泵的作用表现在舒张期P波引起的跨二尖瓣血流形成的A峰,房颤时随着P波的消失,患者舒张期跨二尖瓣血流形成的A峰将消失,只剩下E峰,使心功能明显受损。 1.4引起一定比例的猝死体内植入式自动除颤器(ICD)记录的资料表明,需要ICD放电治疗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时,高达18%的室颤因房颤介导而发生,进而形成了心房颤动一心室颤动一猝死的新疾病链。房颤蜕化为室颤的原因包括房颤时较高的心室率能损害心功能,并在一定的程度激活交感神经,以及房颤时常出现的长短周期现象等都是引发猝死的可能原因。 因此,房颤并不是一种良性心律失常,其存在多种重大的危害,应当给予积极的治疗,尤其对阵发性房颤更是这样。 2、转复和维持窦律的益处高于心室率的控制 房颤的上述危害已得到共识,这些危害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和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均一样,只是对心功能的损害程度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另外3项危害两者几乎没有差别。多数情况下,这些危害只能在房颤转复和维持窦律时才能得到最佳的控制和纠正。 有些医生一定会提出,近年来循证医学的资料不是反复证实房颤控制心室率的治疗等于或优于转复窦律的治疗吗?部分医生提出这一问题并不奇怪,但实际,这中间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确实,AFFIRM研究和RACE研究的结论都认为就病死率、住院率和心血管事件等方面,控制心室率与转复窦律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但应当注意,引用循证医学的结果与结论时,只能直接引证于其研究的人群,而对该研究中没有涉及的人群不能任意扩大和滥用其结论。 AFFIRM研究面世后,一直存在着较多的批评意见,这是因为:(1)该研究入组的人群年龄偏高(平均70岁);(2)该研究对象的临床情况偏重。因此,AFFIRM研究涵盖的人群不能代表房颤的全部人群,实际这组人群偏向于“不容易转为窦律的人群或不容易维持窦律的人群”。临床医

高血压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一)定义 高血压定义: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SBP)≥140 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DBP)mmHg≥90mmHg。SBP≥140mmHg和DBP<90mmHg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低于140/90mmHg,仍应诊断为高血压。 (二)分类 根据血压升高水平,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血压水平分类和定义见表1。 (三)流行病学 中国高血压调查最新数据显示,2012-2015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粗率为27.9%(标化率23.2%),与既往调查比较,患病率总体呈增高趋势。18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51.5%,46.1%和16.9%,较1991年和2002年明显增高。 血压水平与心血管风险呈连续、独立、直接的正相关关系。卒中仍是目前我国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并发症,冠心病事件也明显增多,其他并发症包括心力衰竭、左心室肥厚、心房颤动、终末期肾病。

高钠、低钾膳食,超重与肥胖,过量饮酒和长期精神紧张是我国人群重要的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其中高钠、低钾膳食以及超重与高血压关系最大,另外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年龄、高血压家族史、缺乏体力活动以及糖尿病、血脂异常等。 调查发现2012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平均烹调盐Et摄入量为10.5g,虽低于1992年的12.9g和2002年的12.0g,但较推荐盐摄入量水平依旧高75.0%。 近年来,我国人群中超重和肥胖比例明显增加,35~64岁中年人超重率为38.8%,肥胖率为20.2%,超重组和肥胖组高血压发病风险是体重正常组的1.16~1.28。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患病率关联最显著。 三、病理生理机制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复杂,血压的调节受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的影响以及很多解剖、生理、生化方面的因素影响,基本的血液动力学特征表现见图1。 (一)遗传的影响 高血压具有家族聚集性,估计遗传因素对血压的变异影响占30%~50%,但血压终究是一种表型,是环境与多种遗传基因表达的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有关基因多态性与血压的关联性的候选基因多直接或间接与控制肾脏钠的重吸收有关,如调控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基因、α-内收蛋白基因等。 (二)心输出量 心输出量增加主要是在高血压发病的初始阶段,此阶段的心率增加也是高动力循环的表现,促进心输出量增加;其次是通过促进心输出量增加而致循环血量增加。一旦高血压呈持续状态,机体的自动调节机制使心输出量不再增高或恢复至正常状态,同时促进外周阻力增高,为血压持续升高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 (三)钠摄入的影响 钠摄入增多引起血压增高的主要机制是增加心脏前负荷,促进心输出量增加。高钠摄入可激活加压机制,包括细胞内钙增加、胰岛素抵抗、心房利钠肽的矛盾升高,血管紧张素Ⅰ型受体上调。钠敏感性增高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增高。 (四)水钠潴留 实验研究证明,高血压发生过程中的肾脏本身的排钠异常起到重要作用。高血压人群中存在肾单位异质性,存在排钠降低的肾单位和已适应高滤过、高利尿钠的肾单位;肾素在前者分泌增高,在后者分泌降低;不适当的循环肾素-血管紧张素水平削弱钠排泄;随年龄增高,肾单位数目降低,缺血也削弱钠排泄。 (五)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

急性房颤处理原则

急性房颤处理原则 临床工作中,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因房颤去急诊科就诊的患者心室率通常都很快,静脉用地尔硫卓或艾司洛尔可以最快地控制心室率。 若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应该立即电复律,但若房颤持续 48 小时以上,或者发作间隙不清楚且患者并未接受抗凝,那么理想的电复律应该在经食道心超排除左房栓塞后进行。 但是,在严重的心血管功能失代偿发生的时候,因为要评估是否有心房血栓而耽搁复律却也并不适当。 那么,面对急诊房颤究竟该如何处理呢? 01 判断是否需要复律 若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是否恢复窦律取决于几个因素,包括症状、房颤发作史、年龄、左房大小以及当前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比如:一个症状已经解除的老年患者一旦心室率已得到控制,如果使用控制节律的药物后仍有房颤复发,往往就不需要进一步去追求复律; 而对那些初发房颤或者在以往房颤发作中窦性间期较长的患者,我们可以积极追求复律。 02 判断早期复律 or 晚期复律 若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发作房颤且似乎非自行转复时,我们需要考虑早期复律还是晚期复律? 早期复律的优势是快速缓解症状,避免了经食道心超的必要性或者在复律前 3~4 周的治疗性抗凝,若复律是在房颤发作 48 小时内进行的,则早期房颤复发的风险更低,因为心房重构更少。 延迟复律的可能原因包括房颤发作 48 小时以上或没接受抗凝的患者,其发作间隙不明确以及没有做经食道心超,或经食道心超发现左房栓塞、怀疑房颤可能在未来几天内自行转复(基于以前房颤发作的间隙)以及可纠正的房颤原因(如甲亢)。 03 判断药物复律 or 电复律 房颤早期发作准备复律时,这就要选择药物复律或电复律。 药物复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