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现量理论中的形而上学思想

佛教现量理论中的形而上学思想
佛教现量理论中的形而上学思想

佛教现量理论中的形而上学思想

内容摘要:现量是佛教认识论中的纯粹感性认识,意指离分别、非构造、刹那生灭的纯感觉。现量论既是佛教知识论的基础,又蕴涵着深刻的形而上学思想,是佛教信众由因明通向内明,从而获得解脱的修证方法和智慧成就。佛教教化的目的是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者,觉也,佛教认为一名真正的佛教徒要同时做到自觉觉人,自度度人。为了正确领悟和传达佛教义理,驳斥外道,弘扬正法,佛教发展起了独具特色的认识论——因明学说。因明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是量论,所谓量,就是对所予对象的认识,包括认识活动、认识过程、认识方法、认识标准以及认识结果等等,一般分为现量、比量、圣教量、譬喻量。现量是感性认识,比量探讨的是揄的规则和方法,相当于西方逻辑的判断和推理。圣教量是值得依赖的人说的话,譬喻量则是论证中的比喻和例证。

开创新因明的陈那(约公元400年—480年)认为,“量唯二种,谓现、比二量,圣教量和譬喻量等皆假名量,非真实量”。他认为我们的认识对象,归根结底不外两类,即自相和共相,因此量论主要是现量和比量。学术界对因明学的研究历来重视比量,因为比量规则明确,分析起来路数明晰,而且可以与西方逻辑学作比较,而对现量的研究不多,因为现量理论涉及佛教独特的超感官洞见和形而上思辨,不是普通经验和理性所能完全把握的,研究对象的这种不确定性让人难以做出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但是,正因为其中的形而上学思想,现量理论才成为沟通佛教真俗二谛的关节点,研究现量理论的形而上学思想对于我们了解佛教因明学说,乃至了解佛教本身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现量是离分别、非构造、刹那生灭的纯感觉

我们知道,正确的知识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直接的感觉经验知识,一个是间接推理得来的知识,佛教逻辑也不例外。一般来说,知识的基本结构是判断,而构成判断的基本元素是概念,概念要有经验作基础,只有在经验直观的基础上,概念才有内容,有了共同的经验我们才能对所传达的知识有共通理解。当然,可能由于对某种文化环境的耳濡目染,某些概念会作为既定的观念被接受,但这并不影响我们追溯它的出身。即使一些在普通经验看来不可思议的宗教概念也有它的直观基础。譬如基督教徒对上帝启示的体验,佛教徒的多种禅定境界等。经验的内涵首先是直观性,直观是感觉的自明性,宗教经验并不缺少这种物质。如果经验二字容易造成用词上的混乱,用理量这个词表示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佛教的现量是指直接呈现的、离分别的、非构造的刹那存在的纯感觉,是直接的知识,而比量则是随后的量度,是在现量基础上主观构造的间接知识。

“现量离分别、名种等合者”,离分别性现量的基本特征,陈那进一步解释说,并非所有的离分别都是现量,如由眼病造成的膜翳见二月就是无分别的似(错误的)现量。器质性疾病或外在的干扰造成的错觉或精神性的幻觉佛教都不认为是现量。陈那在《集量论》中列举了七种似现量,这七种现量除了空华、毛轮、二月等由根识造成的错乱外,其余六种都是由于加入了概念的分别作用引起的。离分别性意味着不能客体化,不能在主客分享的基础上把握所予对象。现量必须排除概念、种类种种区分。《因明正理门论》上说:“现量除分别,余所说因生。此中…现量除分别?者,谓若有智于色等境,远离一切种类、名言、假立、无异、诸门分别,由不共缘,现现别转,故名现量”。现量要以正智呈现色、声、香、味、触等境,不介入一切主观分别,见分与相分各自独立,无能见与所见,各缘之间互不相杂,既无分别,也无虚妄。现量不但排除名言等分别,感觉之间也不发生横向联系,因此是无分别的纯感觉,是不含任何主观构造的纯粹呈现。

离分别性是现量的本质特征,与这种特征相关联的还有一种即时性特征,也就是新发性特征。佛教认为,存在的一切现象都是刹那生灭的,如梦幻空花,所有的现量都是新生的,持存的感觉属于忆想,已不是现量了。现量是一种直接呈现,不杂忆想,因此是刹那了生灭的,每一刹那都是新生的。刹那了生灭说似乎预设了刹那中最初瞬间的真实,现量只是感觉的第一瞬,之后便是生起性想象力的功劳。是意识对表象之构造了。因此俄国佛学专家舍尔巴茨基(1866—1942)认为佛教对事物的看法是刹那存在论。这确是小乘佛教的一种看法。其实,所说的刹那存在也是不可得的,佛教的梦幻空花比喻表明现象是缘起性空,是不真实的假有。但假有亦有,对于凡夫来说感受却是真实的,因为它会因为我们的情执产生效能,作用于我们的感官,影响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诸根识,从而产生对象性的表象及苦乐等审美感受。在大乘佛教看来,事物的持存性、寿者相是一种假象,真正的现量并无时间性,时间也是一种法执,基于时间之上的刹那存在自然不具有真实性了。

我们说现量是非构造的,直接呈现的,绝对被给予的,未经主观的加工的纯感觉,表明现量是前逻辑的,前主客分立的。而我们正在做的对现量的分析却是逻辑的。对现量所做的逻辑的名相分析是站在主客二分基础上的,是概念的、共相的,也就是属于比量的范围。现量既然是纯感觉是不是完全不可说呢?现量境界固然不能通过语言全盘托出,但并非不能阐明,虽然语言不能把某种直接呈现出来,但可以告诉你现量能够如何,用什么方法来体悟。做分析必然要合理支解,站在分析者的角度,现量涉及理量的主体——心,现量的对象——所量和心的量度作用——能量,以及三者作用呈现出的某种东西,那就是“量果”。是不是先有前三者的作用而后产生“量果”呢?陈那认为不是这样的,“此中所说量果,非如外道所计,

离能量外别有量果,是即能量心而为量果。如以斧砍木,木断为果,非离木外有别断果。以识缘境,了境即果。”陈那的《集量论》对量果做了三种角度的分析:“初说境为所量,能度量之心为能量,心了证境之作用即为量果。”因为量果之心,带境而生,心能证境,故果随因生,三者不可硬性划出界限。“第二说以自证为量果,心之相分为所量,见分为能量。”因为境不离心,心具境义,证境由心,三者仍然为一。“第三说以行相为所量,能取相为能量,能了知为量果。”心与境及心的了证作用是同时生成的,而心识生起时必带所缘境界的表象,成为心法的相分,因此三者散而为三,合而为一。现量诸条件是相因并起的,陈那在他的《观所缘缘论》中说:“所缘缘者,谓能缘识带彼相起及有实体,令能缘识托彼而生色等极微。”在本体上,并没有一个与外境相对的心独立存在,外境并非在心识之外,能量也不是先由外境刺激,再由主体之心发出的作用,佛教认为这一切都是同时俱起,心境融通,自他交彻,不一不异的。

现量的离分别性容易被人想象成象一个没有任何图象的的底色,可分别的事物在上面生成,误认为纯感觉先于个体物存在。离分别的、非构造的现量决不是如盲人那样混沌一片,其所量的对象也不是“黑夜中的黑牛”,而是“缘自相之境心”。现量的对象是事物的自相,“由所量唯二相,谓自相与共相,缘自相之有境心即现量,现量以自相为所现境故。缘共相之有境心即比量,比量以共相为所现境故”。自相即自性,指事物的绝对自我统一性、个体性。现量不破坏物的个体性,而是恰恰呈现其自相,呈现其自我同一性。自相的存在不是说有个先在的东西,由它刺激我们产生表象,于是相遇之初一刹那是事物本身,而后产生认识的变样。纯感觉是主客一体的,但这种主客一体性又不是混沌不分,不是昏沉无知,而是清净圆明的,唯识学称为“妙观察”,那这种“妙观察”的纯感觉又是什么?又能感觉到了什么?佛教认为不可言表,说出来的都是共相。而且这种问本身就落在分别与拟测中了,佛教认识就是要破除这种先入为主的主客二分性。禅宗讲不落言诠,“说是一物即不中”,就是要达到这种无差别的现量。纯感觉不能作为思维的对象,是纯粹能动性,其本身是不可说,只能把它描述为使现象呈现而又与之不一不异的本体。这样说的同时还要用《金刚经》上的一个公式补充说明一下:“所说本体,即非本体,是名本体”,假名而已。

二、现量的形而上层级及其分类

佛教现量一词要比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感觉含义大得多。佛教坚持多层次生命观,包括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道”,比人高的生命有不同等级的天人,还有摆脱了生死轮回的四圣道“罗汉、辟支佛、菩萨、佛。佛教认为,人有肉眼,天人有天眼,罗汉和辟支佛有慧眼,菩萨有法眼,佛有佛眼,高一级的都同时兼有前一级的感官能力,佛同时具有五

眼。肉眼观业报之有,天眼观多重世界,慧眼观空,法眼观非空非有,佛眼则正遍知,了知诸法实相。不同感官能力所直观的东西自然不同,由于直观的现量境界不同,众生不会理解佛的直观境界,而佛教的目的是要开示觉悟低一级的众生,因此不可说的仍然要说,但要说只能用共相概念,描述众生没有达到的现量境界迫不得已还要利用一些形而上理念,利用类比、譬喻、例证甚至否定性描述。为此,除了规定戒律,教授成佛的方法外,在说法中比量、譬喻量、圣教量是必要的。因此,佛教说,第一义谛不可说,告诉你的已经是第二义谛了。

佛教的现量具体有多少种呢?《瑜伽师地论》分为三类十二种,《因明正理门论》把它们归纳为四类,即五识现量、五俱意现量、自证分现量、定心现量。藏人萨班的《量理宝藏论》认为按照不同的标准,现量可以“依境”、“依所依”、“依有情”做不同的分类,而这些分类又可以归纳为自证现量和义明现量,义明现量基本包含了五识现量、五俱意现量和定心现量,因此仍然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五识现量。也就是由五根,即眼耳鼻舌身接触外境自相形成的纯感觉。五识现量是以“根”也就是感官来命名的,因为“根是不共因故,彼识之名由根称说,非随色等境说,以色境,是与他身之识及意识共因故。”所缘之境可以由不同的根识及他身之识共同了知,成为自己或他人认识的共因,不能表示自相,而诸根自身及与他人之根并不发生关系,是不共因,可以呈现自相。自相是现量的对象,自相就是使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质统一性,是无差别的“一”。可感事物都是色、声、香、味、触等多种共相聚合而成的综合体,是由许多级微和合而成。现量缘境却是纯粹感觉的量果,是不可分别的统一体。也就是说可感物是可分析的综合体,是“多”,而现量是不可分析、无共相差别的“一”。当然事物的自相并非是共相综合体之外的东西,佛教不承认康德意义上的物自体,即有个不依赖于认识主体而独立存在的事物本身,这个物自体刺激我们的感官产生具有主观表象的现象。佛教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众生业力感召的结果,事物虽然可以呈现个体性却没有独立的实体性,比如在人看来能饮用的清水,饿鬼看来是恶心的脓血,天人看来却是纯净的琉璃,并非有个水本身的东西,只是感受者业力不同而已,真空幻有,这也是佛教对万法皆空的一种解释。

第二、五俱意现量。即意识现量,也叫“散意现量”。八识中的前五识要通过第六意识的加持才能发生认识,而第六意识也要与前五识俱起缘境,“亦缘色等义境,以领受行相而转,亦唯无分别,故是现量。”因为第六意识与五根识共缘一境,便产生了根现量与意现量的先后问题以及同一行相由二心俱生的两难。其实“俱起”二字已经说明了问题,八识中前七识都由阿赖耶识派生和统领,并与阿赖耶识不一不异,同为如来藏之缘起,在本体上并无有二,五根与意根的原初能动性以及现量的无分别性源于同一本体,自然是俱起的,五根识对外境

的分别作用要有意识的参与才能发起。

第三、自证分现量。《因明正理门论》说:“贪等诸自证分,诸修定者离教分别,皆是现量”,分别心就是因分别外境的是非善恶美丑等而起的贪厌,因为自证本身没有分别。《集量论》也认为分别心本身亦是现量,因为分别心可以对境义有分别,但是对自体却是无分别的现量。自证分是以见分的自相为所缘,见分因为无明业力的作用在缘外境时同时陷入贪爱而起分别心,也就是意志的贪爱与外物的分别同时产生。从自证分缘见的直接呈现来说,所缘仍然有其自相,因此是现量。萨班则提,自证现量是由我执引起的,顺我所执则生贪,不顺我所执则生嗔聚集烦恼诸业。而我们面对的一切对象都是烦恼业报的直接呈现。

第四、瑜伽现量。又叫定心现量,是修习禅定者排除一切内外部的见闻染着而内证的知识。禅定是佛教与其他一些外道的共法,禅定本身不是佛教的目的,但却是通向解脱的舟筏,四禅八定各有各的现量境界,佛教与外道的不共法是漏尽定,漏尽定就是完全摆脱我执烦恼,跳出轮回,获得解脱,是佛教戒、定、慧学的共同成果。佛教的瑜伽现量也有不同层级,可分为小乘和大乘,也可分为三乘,即声闻、缘觉和大乘,或者四乘:声闻、缘觉、菩萨和佛,佛之前的各乘内部也有不同层级,如声闻之有学位与无学位,菩萨的三贤十地等。定心现量都是形而上的,非普通感官所能把握的。

三、现量所缘自相是概念的先验形式

形式是西方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古希腊语为“EIDOS”,这个词有多种翻译,在柏拉图那里译为“理念”或“相”,在亚里士多德著作中译为“形式”,胡塞尔则用它表示“本质直观”。“EIDOS”的基本含义是“用心灵的眼睛看”,柏拉图等一些古希腊哲学家认为肉眼看到的不断流变的现象不是事物本身,事物的真实性在于它永恒不变的“相”,洞见“相”需要心灵直观。因为在感觉看来一切都是赫拉克利特之河,是瞬间流变的、无常的;任何物体都有部分,是由颜色、声音、气味、不可入性、形状等构成的综合体,是多。但同时物体又具有稳定性,具有自我同一性,是“一”。比如我们感知某张桌子,无论今天看这张桌子、明天看这张桌子,把它放在房间里,还是摆到广场上被认定为同一张桌子,不管它油漆脱落,颜色变谈,折角折腿,仍然是此桌子。每一物体都具有自我同一性,让人直接体认它是“这一个”,这一棵树不是那一棵,只是它自己。这个“一”在我们思索它“是什么”之前呈现出来,因此是被给予的,非构造的、无分别的。这个“一”也就是事物的自相,理智对这个“一”的直接把握也就是“缘自相之有境心”,用佛教的术语说就是现量。分别意识对这个“一”再进行意想、分别、推论、解释便形成我们所说的概念。

概念既统摄直观的感性杂多,又是推理知识的基本元素。概念包含形式和质料,形式就

是一个概念的自我同一性,即其绝对个体性、异他性,质料就是概念的内容,是我们把握的共相综合体,用来规定、解释“这一个”的东西。现量就是发生在概念形成前一刹那的纯存在,是形式和质料的统一体,用中国哲学的术语表示可以说,纯感觉的现量是“太极”,到了概念则化生“两仪”,物物都有一太极。现量的无分别性与随后分别的概念化在此分野。因此说现量所缘自相是概念的先验形式,所谓先验的就是先于经验性分别而存在的东西。形式与质料相比,形式更能代表自相,因为它本身表现为自我统一性,又本能地统摄质料。绝对个体的形式是先验的,类作为形式却是经验后抽象的结果,是共相而不是自相,柏拉图确认了个体统一性的自相是理念,而对于质料的区分也是我们后天经验的抽象概念,在现量中二者是不可分的,硬把它们区分出来是我们思辨的结果,怎么说都能说出道理。比如可以说形式是“太极”,“太极”是“一”,纯粹质料是“无极”,“无极”是无规定的纯存在,如果无极生太极便有唯物主义的意味了;如果说“无极”是道,是心,化生“太极”,由“道”而“德”,又可以做唯心主义解释,都说得通,这种形而上理念性的思辨无法证明孰对孰非,主张者本人也说不出完全可信的理由。我说自相是太极也是权且作个比拟,是譬喻量,并非真的有“太极”这个东西。现量把握事物的自相,分别意识以自相为基质构造概念,比量以概念为基本单位进行推理,因此自相是概念的先验本质。

佛教把一切存在称为“法”,法可以表示极微的异性单位体,也可以表示可感的对象和观念客体,泛指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法”的基本含义是轨持,轨生物,任持自性,其一是以其体为轨范使人解悟,二者维持其体不混乱他体,也就是保持事物自身的同一性,不混同于它物,这就是法的自相。法的自相在因明中又称作“有法”,有法是体,是被规定者,即所立,而法是规定者,去支持、说明有法的,称为能立,能立是共相,所立是自相。意识对于自相的把握是直接的,也就是现量,一切“法”都是现量的概念化、对象化。

我们对事物的肉眼直观及其概念化是对现量的习惯性再造。为什么这样说呢?一个真概念的形成最少需要这样几种缘:五俱意现量提供概念的纯形式,即自相的“一”;五识量提供具有自我同一性的感觉材料,即各种颜色本身、各种声音、味道本身等等;自证现量因为我执的业力作用产生习惯性的分别心、诸缘俱起,从而产生各种可感事物及其概念的分别,这就是我们一般所认为的真实事物。

我们相信可感事物的存在,因为它是我们对现量的直接综合再造,有着直观的基础(虽然不是第一意义上的直接)。另有一些概念是我们从相信出发推测出来的,特别是一些形而上学的概念,许多是从有条件的、有限的存在推出无条件的、无限的存在,并通过构想赋予其想当然的属性,譬如一个全能造物主的理念。即使我们承认有人对造物主的信念有着某种

神秘直观的基础,或者称启示,但是对这个全能的对象只能断定“他”超出了我们经验性认识,但无论如何也不能确知“他”的全能,充其量是臆信。因为我们对无限者没有完全的直观,许多形而上学概念便成为战火分飞的场所,各执已见,自是非他。在这方面,宗教的偏执最为严重,致使引起宗教迫害甚至战争。其实许多看似不可动摇的信条并无切实的基础。宗教经验可以证明存在超验的东西,但不能盲目断定其本身有什么性质、有什么能力。从有限推无限,从有条件者推无条件者都是独断的。宗教有着武断的东西,普通经验的偏执也很严重,科学也曾武断地否定一切不可感的存在,否认可能存在超出其认识能力的东西,这也有坐井观天之嫌。科学与宗教,不同的宗教之间应当悬置不能确定的臆想,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对话,求同存异,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文化的和谐发展。

四、一切量都是心的现量

现量的纯感觉、纯存在,之所以纯,因为它发生在分别了知之前,不杂揣测和妄想。但是现量是有层级的,感官现量相对于瑜伽现量来说,也是不实在的,在正遍知的佛眼看来,佛之前生命的一切现量都不是完全的现量,六道众生的现量都是无明业力造成的认假为真的非量。在这里,现量是一个关系概念,是相对于在“看”的本人的感觉能力而言的。另一方面,众生与佛无二无别,在本体上又是一样的,从现量的自相呈现来说,不是因人而别的,而是普现的,不过众生因为我执和法执在自我障蔽,带着有色眼镜,因此产生了变样,当然这个变样也非真的变样,“所说变样,即非变样,是名变样”,众生不觉而已。因此,佛教说,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佛教圣者之所以解脱是因为觉悟到一切都是本觉妙心的呈现,是如来藏的无尽缘起,是众生阿赖耶识的现行,因而一切存在不再成为其羁绊。本觉妙心与如来藏是一,含藏一切存在种子的阿赖耶识也与之不一不异。阿赖耶识是相对于未觉众生而言的,阿赖耶识中的染净种子是相对于是亲近佛法还是背离佛法来说的,对于觉悟者并不是绝对有染净种子的区分。觉悟成佛的时候,阿赖耶便转变为如来藏,种子便无所谓染净了,一切种子及其相应的关系都成为救度众生的因缘。其实如来藏与阿赖耶识本来是一,说它们有区分也是相对于未觉者而言的。但是如来藏与阿赖耶识的关系问题、阿赖耶识的染净问题却引起了佛教内部的无休争论,实际上是在不同关系中争论,争非所争。要看站在哪个角度上看。

从本体上看,一切量都是心的现量。《华严经》认为,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又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楞严经》也认为一切存在都是妙明真心中物。“心”的概念与西方哲学中的理性这个概念一样,存在很大的争议。“心”可以指代意识、情感、认识主体等,其实佛教关于心、意、识都有专门的解释,但由于汉语文字的习惯,把一切有关精神、情感性的东西冠以“心”的名号,在尝试思辨上容易产生误解。一般时候,佛

教的“心”指代形而上的、万法之源的本体。西方的理性概念与心有着相近的意义,理性一般指推理能力,也指分别意识、概念能力,甚至道德、审美情感,如康德的实践理性,还可以指涵盖一切而又具有自我能动性的精神,如黑格尔统治世界的客观理性。不管有多少涵义,心和理性都蕴涵着一种最根本的意义,那就是绝对的自我能动性,用现量理论来说,自我能动性是一种现量,是直接被给予的。纯粹的心作为自我能动性,存在的一切都在其中发生,甚至错乱的非量、推理的比量在这个层面上都是心的现量,也是无分别的、非构造的、刹那生灭的。甚至说比量在本体层面上也是现量,因为作为推理前提的观念的前后相继性,也就是内意识的时间性,仿佛是连续的,但是这种相继连续性是一种假相。在佛教看来,过去的念头已不存在,而现在刹那而过,将来还没有发生,因此每一个念头都是新的,是刹那生灭的,并且认为通过注意把捉念头的前后的间隙,观想成熟,就可以证人过去、现在、未来三际托空的瑜伽现量,获得超越时间的定境。

由于现量的直观性、离分别性、非构造性,佛教因明学家不仅仅把因明作为知识论,而且作为一种由因明通向内明的修证方法,寻求佛教的无上解脱。又由于现量境界的多层次性,佛教理论在多重直观的基础上展开形而上思辨,体现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学校党支部庆七一活动方案(3篇)

学校党支部庆七一活动方案(3篇) 学校党支部庆七一活动方案范文一 活动目的:为纪念建党92周年,巩固落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激发全校党员干部及入党积极分子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积极营造敬业爱岗的良好氛围,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中更好地起到引领作用。学校党支部积极组织计划“七一建党节”系列活动。 活动时间:二0一三年六月二十八日,周五 活动地点:户外 活动对象: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 活动内容: 1、校内优秀党员表彰大会 2、登山 3、唱红歌,做游戏 4、共进午餐 具体流程: 一、前期准备

(一)6月21日,在学校开展民主评选优秀党员会议,评选出20XX年度校内一名优秀党员。 (二)6月28日前,出一期“七一建党节”学校宣传板报。 二、主体活动(6月28日当天) (一)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到达目的地,进行校内优秀党员表彰大会,并重温入党誓词。 (二)进行登山活动,走进自然、山林、健康运动、呼吸。 (三)唱红歌,做游戏。 1、回顾历史、唱响红歌,集体唱、个别唱形式。 2、开展趣味游戏比赛环节,提升氛围、增加凝聚力、竞争力。(按名次发放奖品) (四)午餐,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外共进午餐。午餐过后拍照留念,返程。 (五)回校后发放此次“七一”活动纪念相框、相片。 活动奖品:日常生活用品、洗衣粉、香皂、油 经费预算:奖品xx元,午餐xx元,共计xx元。 学校党支部庆七一活动方案范文二

20XX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也恰逢“创先争优”和“基层组织建设年”轰轰烈烈开展之际,为进一步促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发挥,按照镇党委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教育,紧紧围绕各项工作“创先争优”为主题,使广大党员干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工作,圆满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二、活动安排 1、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党支部将以多种形式走访慰问老党员、贫困党员。把党的温暖送到家中,送到心里。活动时间5月24日----6月5日。 2、开展“结对帮扶”活动。认真开展“爱心捐赠”活动,要以捐赠现金、衣物、图书、学生用品等为主,每名

佛教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

佛教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 摘要: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它自汉代传入我国,经过与中国的本土文化的排拒、吸纳、依附,最终融为一体,并对中国人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即使是非佛教徒,佛教思想也会或多或少的影响了他们。 关键词:佛教、中国文化、当代人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由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组成的一个多元文化结构。儒家注重人伦、道家崇尚自然、佛教提倡出世,它们以多元的角度共同筑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基础。而外来文化的佛教自两汉传入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一直以恒久的生命力、活力,植根中国这片沃土,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向我们传递它们的佛教思想。 因此,当我们讨论佛家想对我们的影响时,并不仅仅局限于佛教思想对我

们中国文化的影响,我们还会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出发,探讨它们对我们生活的一些习惯的影响。 一、佛家的哲学思想 (1)佛家理想人格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就其理论实质而言,是神学唯心主义。由此决定,可以说,它所追求的理想人格是“神格”。不过,佛家鼓吹苦海无边、万法皆空也好,宣扬明心净性、涅槃寂静也好,说到底,都是以人为理论思考中心,以治人为目的的。因而,佛家自有其理想人格的追求。 佛家的理论极为繁琐,但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期理想人格是超尘脱俗、泯灭七情六欲的“超人”。[1] (2)心如古井 佛教把世界上一切都看作是“空”的,即所谓“万法皆空”。在中国佛教宗派中,仍然如此。 正是由于佛教把世界看成空的、虚假不实的,所以,佛教才能达到并要求

别人也达到这种境界:吹到山岳的狂风是静止的,一泻千里的江河是不流的,迅速飘荡的游气是不动的,周旋惊天的日月是不行的。进而,在人生态度上,佛教徒们主张“反本求宗者,不以生累其神;超落尘封者,不以情累其生。不以情累其生,则生可灭;不以生累其神,则神可冥。冥神绝境,故谓泥垣(涅槃)。”[2] (3)随遇而安 宋代著名大慧禅师总结了三条生活经验:第一,“事无逆顺,随缘即应,不留心中。”即对任何事物都抱旷达、放任、自然的态度,自我排遣心中的郁闷或欢喜。第二,“宿习浓厚,不加排遣。自尔轻微”,即对由本心而生的积习,不用着意改变,而顺应自然,它终会复归于本心的清静淡泊。第三,以清静恬淡的心情,因应外界事物。可见,大慧禅师的生活经验就是要求人们随遇而安,顺其自然,不去改变现状。[3] (4)与世无争

马克思的后形而上学视域与人的生存本性理论

马克思的后形而上学视域与人的生存本性理论 认识自我,一直是哲学关注的重要问题,哲学史上对人的研究始终没有停止过。卡西尔指出,自我认识,它已被证明是阿基米德点,是一切思潮的牢固而不可动摇的中心。即使连最极端的怀疑论思想家也从不否认认识自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1]3 。哲学以认识自我为最高目标。然而,考察哲学史,我们发现,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确立的自我理解的雄心,却在近代因人的物化而失落。如何实现对活生生的人的合理理解,是现代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内容。本文试图探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的问题上的重要理论贡献,从而推动人的自我理解的深化。 一、现成性:形而上学的解释原则 追问自我,与追问宇宙一样古老,人被宣称为一种应当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哲学史上对人及人的本性的描述纷繁复杂,但差异中包含着一个共同的解释原则,通过一种流行的提问方式即人是什么来窥其实质。 哲学史惯以人是什么这一命题来描述人的本性。是字一出,就意味着要给人下一个定义。这种定义方法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他在《形而上学》中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存在是什么。亚里士多德说,‘是’有几种涵义,其中之一即为事物是‘什么’,&&是通过综合判断而得出的事物的具体的、有内容的本质。&&综合判断与归纳分析比较起来,着重处已从经验对象的‘存在’转移为经验对象的‘本质’ [2]49 。是什么这种发问,追寻的是变中之不变、动中之不动者。可见,以下定义的方式考察人,追问的就是人所具有的不变的本质。追问人是什么,已经将人的问题变为形而上学问题了。 西方哲学发展到近代,哲学主题发生了重大转变,认识论成为哲学家关注的首要问题。近代哲学发端于笛卡尔,笛卡尔做的是一个重建哲学基础的工作,他通过普遍怀疑的方法,寻求到了确定无疑的基础,即自我:‘我’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基础的东西,&&从此以后,‘我’就被特别地看作了基体,被视为了‘主体’。 [3]95 笛卡尔这一工作对近代哲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胡塞尔将其称为哲学根本特征的改变,称笛卡尔成功地塑造了一种转向主体自身的哲学。也正是因为这一重大的功绩,笛卡尔开创了近代主体性哲学之先河。 近代哲学虽然发生了主题重大的变化,但仍然属于形而上学的理论形态。现代哲学普遍认同的是,同一性是形而上学的典型特征,哈贝马斯就如此说道:自柏拉图以来,形而上学就明确表现为普遍统一的学说;理论针对的是作为万物的源泉和始基的‘一’,普罗提诺之前,这种‘一’叫做善的理念或第一推动者;在他之后,则被称为最高存在、绝对者或绝对精神。 [4]137 哈贝马斯的这段论说已经将古代本体论和近代认识论哲学共同含有的同一性原则阐释出来。一作为抽象的无限者,被视为有限的多之根基,用不变的一去化约变化的多,是形而上学的理论特征。近代认识论哲学将主体视为那种只有与之相关,其余的物才得以规定自身的东西 [3]96 ,实质上也是将主体作为多中之一,独一的主体是众多存在者的本质和价值的源泉。基于古代本体论和近代认识论共同具有的同一性原则,哈贝马斯将巴门尼德至黑格尔的哲学历程视为形而上学的发展史。因此,近代主体性哲学也就是主体性形而上学。 以形而上学来考察人,存在着重大的理论困境。威廉•巴雷特这样概括:古希腊哲学虽然已经对人的问题有所研究,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哲学使用的存在论的基本范畴,如质、量、时间、空间等,都是关于物质对象的范畴,以至于对人这一存在的把握,也带有了物质对象的特征。笛卡尔也未能免于这一传统的影响,虽然笛卡尔将思执的我和广袤物的世界区分开来,作为两个独立的实体,但是,事实上,当来理解人的存在时,事物的存在却居优先的地位&&虽然人和自然的分离无可挽回,但是暗地里发生的事是:对人的存在的了解总

自律主题班会教案

“学会自律”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的: 自律的宗旨为“自爱、自省、自控”。通过本次班会加强自律,让学生从小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人格,为祖国、为人民、为自己的将来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未来撒下阳光、雨露和希望。 活动过程: 一、开场白:大家都知道我们这一次班会的主题是“自律”,那么谁能说一说自律的含义呢?(通过举手发言,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得到正确的答案后)对,我们要做一名优秀的小学生,就必须能够做到自律,自律的宗旨“自爱、自省、自控”。希望同学们能通过本次班会加强自律,从小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人格,为祖国、为人民、为自己的将来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未来撒下阳光、雨露和希望。 二、宣布开始:五年级一班“自律”主题班会“让花儿在自律中绽放”,现在开始。 三、演讲开场:现在有请张昕同学来为我们讲一个故事,题目是《周恩来的故事》:1913年,15岁的周恩来,以优异成绩考入天津南开学校。在天津,他见到洋人、军阀任意蹂躏中国人民,心里充满了忧国忧民之惰,痛感改造中国、改造社会的必要。为了长大后能够报效祖国,他严格规定自己要做到五个"不虚度":读书不虚度,学业不虚度,习师不虚度,交友不虚度,光阴不虚度。他在学校四年,不折不扣地履行对自己的要求,得到了全面的锻炼,严格自律的良好品质也从此坚持下来。在1943年,他又写下了《我的修养要则》七条,规定自己加紧学习,努力工作,要有创造,发扬长处,弥补短处,遵守纪律,联系群众,与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做斗争,保持合理的生活规律。新中国成立后,

他身居高位,始终不放松自己的修养。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是周恩来一生修养和自律的实际要求。 四、故事提问:听完这个故事,我们不禁要提出几个问题: 1、增强自律能力与个人心理品质的完善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有什么关系呢? (2-3人回答) 2、我们应当怎样学会自律? 3、自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处? 五、说说身边自律的人:刚刚我们听了伟人的自律故事,那么我们身边有没有自律榜样呢?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请几位同学发言)。现在大家有了心中的榜样,那么你们心中的理想的自我形象是怎么样呢?请分组讨论并回答。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几位同学为自己设计了几个理想的自我形象。 六、设计自我形象小结:看过了一个又一个同学所描绘的“自我形象”,在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的同时,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都拥有自爱的精神。自爱,不仅仅是爱护我们的外在形象,维护我们在他人心中的地位,更要求我们维护、塑造自己的内在的美。但是,人人都懂得自爱了吗?看,某地又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品《事故》。 七、小品小结:在刚才的小品中,我们看见A同学因为贪图一时的方便,而走上机动车道,结果造成一起“车毁人亡”的恶性交通事故,在当今的社会中,这种情况也是屡见不鲜的,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自律,自珍,自爱,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九、班主任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的班会主题是自律,一直以来,我们班级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觉得我们的同学是非常可爱的,你们团结活泼,有良好的集体荣誉感,是些很有感情的孩子,在我们班集体的活动中,大家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因果与佛教中的因果有什么异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因果与佛教中的因果有什么异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原因和结果 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必然既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互相转化。历史的因果联系主要有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同因异果、同果异因、互为因果、系列因果等六种类型。第一,一因多果:一因多果即是由一种原因引起多种结果。如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从中国角度看,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由此引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客观上促使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为挽救民族危亡,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从日本角度看,促进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从远东国际关系看,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日俄矛盾尖锐。第二,一果多因:一果多因即一种结果由多种同时起作用的原因所引起。如明清时期我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专制主义空前加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八股取土与文字狱;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文化交流等。第三,同因异果:同因异果即同样的原因在不同的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如北美与拉美同样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掀起了要求摆脱欧洲殖民统治的民族独立运动,最终北美独立后成为统一的美利坚合众国,拉美未形成统一的国家。第四,同果异因:同果异因即同样的结果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如阻碍英、美、日、德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原因分别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外国的殖民统治、幕府封建统治、国家的分裂。原因虽不同,但最终都导致了革命或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第五,互为因果;互为因果即同时存在于历史整体中多种因素的互相作用,更多地存在于历史的横向联系中。如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推动了工农运动的高涨;工农运动的高涨,又

促进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第六,系列因果:系列因果即历史因果的系列化和连续化。它在历史纵向发展中大量存在,是一种内在关系和必然联系。如唐朝中期封建经济的发展引起土地高度集中,使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导致政府财政困难。 佛教中的因果循环律 “五蕴皆空”和“缘起性空”的道理,是说明一切法现象和本质二者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说,一切法是空的,空是一切法的所依。从现象上说,一切法的现象是桃红柳绿,生机盎然(水中月,镜中花),所以佛从“空”来看待一切事物,又不废一法;从“有”来看待一切事物,又不立一法。就一切法的缘起方面说,可以归纳成因果循环律。 因果一说,我国最早见于《易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其次《道德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善恶因果转化思想。我国的儒道二家都是一世因果论者,只讲今世因果。西方的一神教,亦谈因果。主张有一独立个灵,由今生到后世,或落地狱,或升天堂。这是二世因果论者,只讲今世和来世的因果。 佛教是三世因果论者,主张一切众生的生命,是无限延续的,宛如大河流水,滔滔不尽,激起层层浪花。众生的生与死,不过是生命之流中浪花的泛起与消散而已。它既不同于一世论者的“一死了之”,又不同于二世论者的“上帝造人”说。生命之流的水,是身口意三业的业水,有什么业即感什么果,如影之随形。在感果时又继续造业,导致未来新的果报,如此循环,无有穷尽。

2020年七一建党节学校活动方案

2020年七一建党节学校活动方案Activity Plan Of The Party Day School In July 1, 2020

2020年七一建党节学校活动方案 前言:活动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活动所指定的书面计划,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对具体将要进行的活动进行书面的计划,对每个步骤的详细分析研究,以确定活动的顺利,圆满进行。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2020年七一建党节学校活动方案 2、篇章2:2020年七一建党节活动方案 篇章1:2020年七一建党节学校活动方案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以“强组织、增活力、创一流”为主线,把纪念建党活动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把岗位贡献与争当先锋结合起来,激发党员干部以饱满昂扬的精神状态助推学校工作跨越式发展。 一、主要内容 1、迎七一,召开全体党员大会,组织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做好宣传表彰工作。进一步挖掘先进,选树典型,营造健康向上、乐观奉献的良好风气。

2、作表率,就是作好"六个表率"。号召动员全体党员干部 努力争当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表率,解放思想、创新求实的表率,维护团结、促进和谐的表率,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表率, 积极进取、爱岗敬业的表率,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的表率,切实 发挥党员先锋表率作用。 3、比贡献,具体开展“三比”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开 展在师生和服务对象中比认同度、满意度;在实际工作中,比成绩、比实效;在生活点滴中,比文明、比素养。 二、具体方式 1、召开一次庆七一座谈会。各党支部要召开多种形式的庆" 七一"座谈会,组织广大党员进行座谈,回顾党的光辉历程,畅谈 党的丰功伟绩,结合实际,本着"立足岗位比贡献"的指导思想, 就如何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发挥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 员的模范表率作用座谈交流。 2、撰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每位党员干部撰写好一篇学习 心得或体会。于7月15日前,交学校办公室。 3、开展一次“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对学校离退休老党 员进行一次集中走访、调研,充分体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佛教对中国民众思想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民众思想的影响 【内容摘要】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在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此后,随着我国与西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愈加频繁,佛教在我国发展迅速,经书佛道等翻译作品也由官方逐步流传到民间各地,并为阡陌百姓所接受。 自传入我国以来,佛教伴随着中国历史历经兴衰,不断成长,最终发展成为与中国传统儒家、道教同等举足轻重的一大宗教。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佛教不断与中国本土儒家、道家融洽接纳,最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的处世方式,对中国文化和思想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关键字:佛教儒家道教文化影响 前言 要撑起一个强大的现代化国家,除了经济、教育、科技等力量之外,还需要先进、强有力的文化力量。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在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迅速发展,经书佛道等翻译作品也由官方逐步流传到民间各地,并为阡陌百姓所接受。 印度佛教禅学传入中土以后,以其自身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在诸多层面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着关系。佛教伴随着中国历史历经兴衰,不断成长,最终发展成为与中国传统儒家、道教同等举足轻重的一大宗教。而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佛教也对中国文化和思想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同时也为中国本土儒家、道家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佛教传入后,许多道教经典是在佛经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佛教对儒家的影响,则突出表现于对新儒学——宋明理学的渗透之后,诗歌、书法、绘画带上了佛教的明显印痕。然而佛教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则是其本身思想对传统中国百姓生活和思想带来的变化。 一、佛家与道家、儒家 作为中国三大宗教,佛教、道教、儒家在我国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扮演者不同角色。道家文化对生命寄予无限的关怀,尊重生命,注重养生,追求健康长寿,在很多时候担任着医师的角色,固有十道九医之说。 儒家关注苍生社稷,追求仁义礼智信,在儒家看来,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

笛卡尔与形而上学

浅谈笛卡尔与形而上学 勒奈·笛卡尔作为近代唯理论哲学的创始人不仅奠定了近代唯理论哲学的主要原则,更是为17世纪形而上学奠定了基础,在西方近现代哲学思想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时至今日,笛卡尔在西方哲学中仍有着广泛的影响。一些流派、观点都直接或间接与他产生关系,从他的思想和方法中汲取灵感。而他对形而上学问题的思考就是他对西方哲学发展的主要贡献之一。 一、笛卡尔之前的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这个词源于希腊文ta meta ta physica ,字面意思是“在物理学之后”。它最初只是安德罗尼柯(Androicus)在整理和分类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时,把讨论终极本原问题的著作排在其物理学之后而得名。此书进入中国,由于其内容具有超感性、非经验对象的性质,与魏晋时期的玄学相似,曾被译为“玄学”。后来严复据《易传系辞上》中“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之说,把“物理学之后”译为“形而上学”。再后来,在黑格尔那里,“形而上学”被赋予与辩证法相对的,某种机械的,静止的和绝对僵化的思想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也是在这一含义上使用该概念的。 形而上学问题涉及到哲学的基本特征和基本问题,在西方哲学传统中尤有重要意义,它是哲学问题的核心和基点,甚至成为哲学的同义词。

1.形而上学意义的开端 从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泰勒斯关于“水是万物本原”的思想开始,西方哲学就把探索“始基”,即宇宙自然永恒普遍之本质的形而上学问题提了出来。后来巴门尼德提出更为一般的“存在”作为万物的“始基”,从而奠定了他在形而上学史上的“开端”地位。巴门尼德认为有两条不同的研究途径:一条是主张“存在着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另一条是主张“存在者不存在,非存在必然存在。” 保罗·爱德华兹(P.Edwards)在其主编的《哲学百科全书》的“形而上学”篇中这样认为:“最恰当地说,形而上学开始于巴门尼德,因为在他残留的作品中表现,至少是暗示了作为一门独特的哲学探索的形而上学的一些典型特征”。[1] 在巴门尼德之后,苏格拉底(Socratee, 公元前468—前399)对形而上学成为一门学科的形成起了一定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他把神和心灵作为哲学的对象,对事物的目的进行研究。其次,他提出“美德就是知识”命题。这个命题的重要性就体现在它不仅可以推出善就是真,且具有“合理的利己主义”。再次,他对一般伦理定义进行寻求,为形而上学的基本对象的确定提供了前提。

七一建党节童心向党主题活动方案

方案:________ 七一建党节童心向党主题活动方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12 页

七一建党节童心向党主题活动方案 七一建党节童心向党主题活动方案1 一、活动目的: 为深化纪念建党xx周年宣传教育,推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增进广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根据上级的部署,我校定于本学期举行“童心向党”歌咏活动。 二、活动主题: 紧紧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xx周年,组织学生传唱歌颂党、歌颂伟大祖国、歌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秀歌曲,表达“祝福党的生日、赞美幸福生活”的美好心声,培育“心向党、跟党走”的高尚情感和远大志向,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三、活动时间: xx年7月1日 四、活动地点: xx楼会议中心 五、比赛规则: 1.演唱形式大合唱。合唱以班级为单位参赛,要求班上学生全部参与。 第 2 页共 12 页

2.比赛要求: (1)歌曲内容是歌颂祖国、歌颂党、歌唱快乐童年、积极向上的。(曲目从推荐曲目中自选,大合唱每班三首,且各班级不能重复选曲)(2)参赛班级自备伴奏碟。 (3)演唱者表情自然、大方,着装要统一、整洁、美观。 (4)各班可根据歌曲内容自行设计动作和准备道具。 (5)合唱歌曲必须每班有一名指挥,指挥手势要到位,节拍感强。 (6)比赛顺序:各班抽签决定比赛顺序。 (7)计分办法: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分为最后得分。 六、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分三阶段:准备阶段、初赛阶段、决赛阶段。 第一阶段:发动阶段。 时间:xx年6月中旬,制定学校关于开展“童心向党”歌咏活动具体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准备阶段 1.时间:xx年6月下旬 第 3 页共 12 页

宫泽贤治童话中宗教思想的体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86112388.html, 宫泽贤治童话中宗教思想的体现 作者:李仪 来源:《参花·下半月》2015年第03期 一、作家简介 宫泽贤治是日本近代诗人、儿童文学家,虽是富商之子,却不甘继承家业,自得丁务农的乐趣之中。宫泽贤治的一生对日莲宗都有极大的信仰。“初次接触日莲宗是18岁的1914年。父亲的教友高桥太郎赠送给他一本同年8月出版的岛地大等编的《汉和对照妙法莲华经》,宫泽贤治阅读后深受感动。”[1]宫泽贤治为了弘扬佛法,坚持素食生活,寒夜修行,传教务农,最终积劳成疾而死。毕生为自己的宗教信仰做出了贡献。 二、童话《夜鹰之星》中的宗教思想 1.《夜鹰之星是》中的生命思想 宫泽贤治的童话中的生命思想包含人与动物的实质是平等的观念。《夜鹰之星》中的夜鹰其实是人类的化身。宫泽贤治的童话与寓言是不同的,寓言中的动物是对人的比喻,是用动物来讽刺人而己;作者的童话中的动物与人对等,表现了以人为首的动物与自然生命的密切关系。夜鹰本是美丽的翠鸟和蜂鸟的兄长,却没有受到平等的待遇,甚至鹰还很讨厌夜鹰,“一看到夜鹰的脸就会愤怒地耸起肩膀,一个劲地催促夜鹰快点改名。”[2] 宫泽贤治的生命思想中包含宇宙生死观。这种宇宙生死观是大乘佛教的宇宙观。这种观念崇尚生与死不过是佛的两种存在形式,生即是死,死即是生,死不过只是佛主向众生展示人的真实,是为了更好地重生和涅粱。“夜鹰之星不停地燃烧着,一直燃烧着,一直……如今依旧燃烧着。”[2]夜鹰最终燃烧了自己,变成了一颗星星,这正是重生的体现,夜鹰并没有死,而是到了另外一个美好的天地之中。 2.《夜鹰之星》中的修罗思想 佛教中修罗的世界指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相互残杀的世界。修罗是六道中的一个世界。“在修罗的世界里,一种生物要想生存,就要注定背负捕食其他生物的宿命。”[3]修罗的世界中,生物为了满足其生理需求而对其他动植物进行捕食,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行为,但是正是在这种伤害他人来满足自身欲求的过程中,会产生极大的罪恶感,进行自我反思。“啊,甲壳虫也好,飞蚁也好,每晚我都杀害那么多生命。……这居然这么痛苦,真痛苦啊,痛苦,我就此不吃虫子,饿死算了。不,在饿死之前,恐怕早就被鹰杀死了吧。不,在这之前我要飞到远方的那一边。”。[2]夜鹰深深感到了自己的痛苦,他想逃避,对自己的行径进行了极大的反省。 3.《夜鹰之星》中的因果报应思想

自律主题班会.

自律主题班会 主题语——(写黑板上) 流程—— 参考资料如下:活动目的: 自律的宗旨为“自爱、自省、自控”。通过本次班会加强自律,让学生从小培养自己高尚的 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人格,为祖国、为人民、为自己的将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未来撒下阳光、雨露和希望。 活动过程: 一、开场白(林浩):大家都知道我们这一次班会的主题是“自律”,那么谁能说一说自律的 含义呢?(通过举手发言,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得到正确的答案后)对,我们要做一名优 秀的中学生,就必须能够做到自律,自律的宗旨“自爱、自省、自控”。希望同学们能通过 本次班会加强自律,从小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人格,为祖国、 为人民、为自己的将来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未来撒下阳光、雨露和希望。 二、宣布开始:初一(4)班“自律”主题班会“让花儿在自律中绽放”,现在开始。 三、演讲开场(傅晓萍):现在有请张昕同学来为我们讲一个故事,题目是《周恩来的故事》: 1913年,15岁的周恩来,以优异成绩考入天津南开学校。在天津,他见到洋人、军阀任意 蹂躏中国人民,心里充满了忧国忧民之惰,痛感改造中国、改造社会的必要占为了长大后能 够报效祖国,他严格规定自己要做到五个不虚度:读书不虚度,学业不虚度,习师不虚度, 交友不虚度,光阴不虚度。他在学校四年,不折不扣地履行对自己的要求,得到了全面的锻 炼,严格自律的良好品质也从此坚持下来。在过了将近三十年飞归之后的1943年,他又写 下了《我的修养要则》七条,规定自己加紧学习,努力工作,要有创造,发扬长处,弥补短 处,遵守纪律,~联系群众,与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做斗争,保持合理的生活规律。新中 国成立后.他身居高位,始终不放松自己的修养。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是周恩来一 生修养和自律的实际要求。 四、故事提问(吴律蓁):听完这个故事,我们不禁要提出几个问题: 增强自律能力与个人心理品质的完善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有什么关系呢? (2-3人回答)我们应当怎样学会自律?自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处? 五、说说身边自律的人:刚刚我们听了伟人的自律故事,那么我们身边有没有自律榜样呢?

_醒世姻缘传_因果报应观内涵浅析

大 众 文 艺大150 摘要:因果报应是《醒世姻缘传》所阐发的主要观点之一,小 说通过两世姻缘的前前后后因果报应的书写,凸现了“三世因果”的佛教报应观。然而作者所要阐发的意义远不止停留于此,渗透于小说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却是通过因果报应来达到劝诫众人止恶修善之目的。这深层含义的阐述便使得小说的社会现实意义更加的深刻,也得以使小说本身得到更多人的青睐与更深层次的解读。关键词:醒世姻缘传;因果报应;内涵 因果报应论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佛教有“三世因果”说, 即人的前世,现世和后世都是互动的,互为因果。其认为现世人们的穷富祸福,是前世所做诸业的“果”。今生的善恶行为,则是导致来世祸福报应的诱因,即“因”。这些理论强调一切事物都由因缘和合而成,个人的命运都是自己造因、自己造果的;强调事事都处于因果关系中,并且有因就必有果。东晋慧远大师《三报论》中对此有更深刻的认识“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 受。” 任何产生“因”的行为,都必然会得到相应的“果”,即使不会出现在今世,也会出现在二生、三生等等的来世。 在悠久的中国文化中,佛教与文学是紧密相联的,佛教中最普及的因果论也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到文学作品中,成为作品的一部分。在各朝各代涉及到因果报应的作品有很多,但其目的是不同的,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同的。有些作品纯粹只是为了宣传佛教的教义;有些作品对因果报应进行夸大从而达到麻痹人民思想的目的;当然也有许多作品只是把因果报应作为一个引子,其中还有更深层的意义。《醒世姻缘传》就属于第三种,作者把“因果报应”说作为小说线索,牵引故事发展,把主人公的前世今生连接起来,使全书的故事情节更加合理,结构更加紧凑。在这合理的情节、紧凑的结构中蕴含的作者深层的目的便是借“因果报 应”说来劝诫众人止恶修善。 作者首先以果报轮回为线索贯穿两世姻缘,把看似割裂的两个部分,紧密连接在一起。作品前二十二回是写一个叫晁源的人,二十三回以后写一个叫狄希陈的人。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人被作者用因果报应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与他们相关的人与事也被很好的整合起来,整个作品也就成为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前世的晁源在围场打猎时射杀一只仙狐,又因父亲钻营成功而暴富,花八百两银子买娼妓珍哥为妾,纵情声色,宠妾虐妻,导致嫡妻计氏悲愤自杀,埋下祸根。由于计氏父兄告状,珍哥入狱。在这期间,晁源又与皮匠之妻偷情,结果被皮匠发现并被皮匠杀死。 后世晁源转生为绣江县狄姓富户之子,名希陈,娶仙狐转生的薛素姐为妻,自然要受到前世的报复,薛素姐对他棒打箭射,百般折磨,甚至还去官府诬告其谋反。狄希陈不堪忍受,停妻再娶,在京城娶计氏托生的童寄姐为妻。寄姐同样对他百般折磨,且逼死了珍哥转世的丫头珍珠。后来狄希陈经高人指点,在颂读了万遍《金刚经》后才解除宿孽。 作者又用两世姻缘来诠释因果报应。凡事有因必有果,前世晁源种下“因”,后世的狄希陈就必须来忍受这个“果”。晁源的死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他宠爱珍哥,使计氏自杀,他坑害好友,并与他人之妻偷情,更为严重的是他还射杀了一只仙狐。这只仙狐的鬼魂一直报复他,把他从马上推下,烧他房屋,直至最后化作小鸦儿之妻的模样引领小鸦儿杀了晁源。然而这一切并未随着晁源的死而结束,后世三个人各自投胎。计氏托生为薛素 姐,仙狐托生为童寄姐,她们两个开始了疯狂的报复。整个故事都围着因果报应展开,作者在叙述他们四个人的恩恩怨怨的同时 也穿插着其他的故事。作者在叙述因果报应的同时也在警醒世人,希望他们能够从中学到一些道理,使他们明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努力做到去恶从善。 “劝善惩恶”是很多作家的追求,这种追求往往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实现。东岭学道人在《醒世姻缘传?序》中就阐明了该书的这一功能:“原书本名‘恶姻缘’,盖谓人前世既已造业,后世必有果报,既生恶心,便成恶境,生生世世,业果相因,无非从一念中流出若无解释,将何底止,其实可悲可悯……余愿世人从此开悟,遂使恶念不生,众善奉行。”《醒世姻缘传》寓劝善 惩恶于因果报应,由因果报应体现劝善惩恶,二者密切相联,体现在具体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描绘中。 在作者笔下那些贪赃枉法、忘恩负义、爱占便宜的人都没有好下场。在审理计氏自缢一案时,知县接受晁源的贿赂而屈罚计家,伍小川、邵次湖助纣为虐要对计家赶尽杀绝。结果,知县肠穿肚烂而死,伍小川、邵次湖也死于押解途中。麻从吾夫妇没有一丝一毫的感恩之心,甚至恩将仇报,使得养父母陷入绝境,客死他乡,结果被冤魂索命而亡;汪为露更是枉为人师,误人子弟,强占他人土地,为了钱财不惜毁掉学生的前途,为了争学生竟然殴打其他老师,结果患怪病而亡,并且尸体也被暴雷震烂。 佛家有“五戒”即:一、杀生戒;二、偷盗戒;三、邪淫戒;四、妄语戒;五、饮酒戒。佛家把杀生戒排在首位,它强调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天地间最重要的就是生命。晁源纵妾虐妻,妄图休妻,扶正宠妾,计氏蒙冤,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自缢身亡。她的死纯属个人行为,但杀害她的原凶却是晁源、珍哥。对这两个杀人凶手,作者并未心慈手软,而是给了他们可悲的下场。晁源落得被人杀头的恶果,珍哥也被活活打死。虽然二人都死了作者还是又感慨了一番:“可见为人切忌不可娶那娼妇,不止丧了家私,还要污了名节,遗害无穷!”作者的这番话虽是有些一棒子打死的意味,但着实也把作者的立场表现了出来。作者通过这两个人的遭遇来警戒众生:伤害别人就是在变相的伤害自己,勿动杀机,否则就会得到更为可悲的下场。 中国人讲究“仁义”,对于那些昧着良心、企图霸占别人财产的人,向来被人们所鄙视。晁源父子相继死后,晁族族人以晁思才、晁无晏为首纷纷到晁源家抢夺财产,欺侮孤儿寡母,全无半点人情味。甚至在晁夫人分田睦族后,两人仍贪得无厌,肆无忌惮地继续抢夺别人财产。他死后,他的妻子就卷走了所有家当。他不遗余力地抢夺来的家产,随着他一命呜呼,消失得无影无踪。晁思才结局则更悲惨,他死后,尸首臭街烂巷,也没人替他料理,小老婆也趁着人乱,卷了衣服、钱财跑了。“大家男男女女,都蜂拥一般赶去,将他家中的衣裳器皿,分抢一空,只剩了停他的一叶门板,一个六十多的老婆。” 作者在描述“恶”的同时也给人们树立了“善”的榜样,纵观全文晁夫人无疑是一个“善”的典型。当她得知儿子又娶了珍哥时,她同情计氏,让家人捎首饰、银两给计氏让她维持生计;当她得知儿子对胡旦和梁生的所作所为时,她偷偷替儿子把银两还给他们,以后又经常接济他们。闹饥荒时,她毫不吝啬,分粥救济灾民;当晁思才这个曾经带头来她家抢东西,后来又给她惹 了许多麻烦的人死后暴尸街头时,她以德报怨,掏钱埋葬他。她以她的善举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好报:晁源父子做尽坏事本该断子绝孙,可因为她的善举上天赐给了她一个儿子,以延续香火;当族人强行进入她加抢夺家产、殴打家人时,又很巧合的被地方官发现,救了他们一家;梁生为报她的恩惠托生为晁梁对她孝顺至极;她活到一百零五岁,死后位列仙班,当地百姓感谢她的恩德还为其修建了祠堂。 作者在小说中对至孝之人也给予了褒扬。在作品中,他不止一次地张扬孝道,写两个媳妇如何孝敬公婆,又如何为婆婆割股救治,最后又如何受到褒奖。他笔下的晁梁更是个“孝”的典型。晁梁是由戏子出身的和尚梁片云为报晁夫人知遇之恩而坐化、转世投胎而来的。在他身上所体现的孝道,就更加的厚重。 当晁夫人感染风寒甚是严重时他想到割股救亲。知道母亲将不久《醒世姻缘传》因果报应观内涵浅析 刘盈 (江苏省 苏州大学文学院 215123) 文史哲

【精品】2020中学建党节主题活动方案

2020中学建党节主题活动方案 20xx年建党节就要到来,中学想要开展主题活动,那么,活动的方案如何策划呢?以下为大家整理的20xx中学建党节主题活动方案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20xx中学建党节主题活动方案范文一 一、活动时间 7月1日全天 二、活动地点 分会场:各会议室 主会场:礼堂 三、参加人员 全体共产党员、各民主党派代表和群众代表 四、活动目的 “好读书、读好书”对保持党的与时俱进和先进性是必不可少的,用读书分享会的形式,来庆祝党的生日,凸显了时代的要求。思想的碰撞、情操的陶冶尽在其中。可以达成以下结果: 1、交流个人读书所得,与大家分享读书的快乐;

2、增进友谊,吸纳读书收获,夯实理论基础,提升党员综合素质; 3、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增强党员凝聚力,营造积极向上,乐学会学的氛围。 五、活动要求 1、整理回顾自己所读书籍,梳理要点,携带阅读书籍,做好发言准备; 2、收集自己喜欢的、有积极意义的哲理小故事、幽默和笑话等,与大家一起分享; 3、活动结束每个党支部撰写1-2条新闻发到校园网“党建之窗”上。 六、活动准备 1、购买纪念品(优秀奖、参与奖、竞猜奖、现场抢答奖等) 2、茶水、水果、午饭 3、场地准备:分会场摄影、摄像 4、嘉宾桌签、分会场演示文稿、主会场演示文稿、小鼓1面(击鼓传花用)或随机选人系统 5、竞猜题、抢答题含“电子题版”准备;活动串词

七、活动程序 上午:各支部分会场活动 (一)活动内容: 1、书名速说——“开火车”(全员参与) 按照桌位顺序,每个党员依次准确、流利地说出自己读的书名、作者和社会地位(或价值、影响)。如:我读的书籍是《红楼梦》,又称为《石头记》《金陵十二钗》《风月宝鉴》《情僧录》。这部著作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本书前八十回由曹雪芹写,后四十回由高鹗续写。 2、书籍推介——击鼓传花或计算机随机选择(部分参与) 一位教师击鼓,依次传花,鼓点停止花落在谁的位置上便由哪位老师向大家推介阅读的书籍,主要简介书籍内容、启示或阅读收获等。如果大家不满意可以适当惩罚表演一个小节目。 3、经典分享——自主上台(个别参与) 互动环节,由党员教师自主上台,与大家分享收集的健康向上的哲理故事、幽默和笑话等,可以以提问的方式激发大家的兴趣。 4、评选优秀者,下午在主会场展示。

形而上学与实践美学

形而上学与实践美学 胡鹏林 【内容提要】由于形而上学与反形而上学思想的对立而产生的唯心论与唯物论之间的争论,使马克思主义之前的哲学和美学往往陷入二元对立的思维困境。十九世纪末期随着拒斥形而上学思潮的深入而产生的后形而上学思想,使哲学美学领域产生深刻变革。在旧形而上学思想的支配下仍然以主体论美学、意识哲学美学和语言论美学为主体,而实践美学否定了这种旧形而上学的普遍性、永恒性和必然性,使现代美学得到长足发展。 【关键词】形而上学、后形而上学、交往理性、实践美学 形而上学、反形而上学与后形而上学 从意识哲学向语言哲学的范式转换,导致了二十世纪哲学美学领域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使哲学美学走出了唯心论和唯物论的二元对立局面,亦即不再纠缠于形而上学思想和反形而上学思想。这场变革的思想渊源是从尼采开始的“拒斥形而上学”的思潮,它主要表现为语言学的转向。哈贝马斯认为:“语言符号先前一直被认为是精神表现的工具和附件,然而,符号意义的中间领域现在展现了其特有的尊严。语言世界以及命题与事态之间的关系取代了主客体关系。建构世界的重任从先验主体性头上转移到语法结构身上。语言学家的重任工作代替了难以检验的反思。由于连接符号、构成命题和作出表达等遵守的规则可以从作为先验之物的语言结构中推导出来,所以,不仅分析哲学和结构主义创立了一种崭新的方法论基础,胡塞尔的意义理论和形式语义学之间也建立起了联系,甚至批判理论最终也未能摆脱语言学转向。”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建构的哲学体系之后,形而上学思想就一直像幽灵一样伴随着哲学美学的发展,而康德的自我意识理论则是先验主体性高扬的突出表现。这种自我意识就是认知主体与自身的关系,是为了找到通向我们对于对象的内在绝对想像领域的途径,形而上学思想在此也表现为先验的主体性理论;自我意识不是先验能力的本源,而是作为一种精神本身被提到了纯粹的绝对高度。因此,哈贝马斯所说的“语言符号先前一直被认为是精神表现的工具和附件”就是指向这一形而上学思想的,这种主客体关系理论也就是“自我关涉的反思”,它继承了形而上学遗产,“断定同一性先于差异性,精神先于物质。黑格尔的逻辑学把一和多、无限和有限、普遍和特殊、必然和偶然相应地联系了起来,但即使这样逻辑学最终也不得不确定一元性、普遍性和必然性在唯心论中的统治地位。因为中介概念本身就同时贯穿着整体性和自我关涉的理性活动”。而在语言符号获得了自己特有的尊严之后,我们似乎可以从语言结构中推导出一切,分析哲学、结构主义、胡塞尔、霍克海姆等等都没有摆脱语言学的转向。语言学转向从表象上看,可以认为它是局部地避免了形而上学思想的弊端,对黑格尔所谓的同一性、精神、一、无限、普遍性、必然性先于差异性、物质、多、有限、特殊性、偶然性的思想精神有所匡正,也使哲学美学走出了唯心论和唯物论之间无休止的争论怪圈;但是从本质上讲,语言学转向虽然把哲学美学带出了意识理论的困境,但是这种本体论语言观使哲学美学研究把语言图景的变换神化为一种充满诗意的原始事件。因此,这种新的方法论(语言学)并没有使哲学美学走出真正的困境,只是暂时缓解了其本身固有的矛盾。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针对旧形而上学和反形而上学也有精彩论述,他们认为必须把宗教、哲学和道德等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同物质生产、生产方式、交往形式联系起来,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其产生的过程。这种唯物主义历史观既不同于费尔巴哈的唯物论,更不同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历史现实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由此还可以得出下述结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而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思想、观念、

深入经藏:一切皆是“缘生” 故一切法不离“因果”

深入经藏:一切皆是“缘生”故一切法不离“因果” 2011年01月30日 09:29 来源:摘自《弘化》2002年第5期作者:守真 一切都是“缘生” 故一切法不离“因果”(图片来源:资料图) 因果论的理论重点是四缘说。佛教各派对于缘的解释颇不一致,部派佛教时期说一切有部有见于南方的《法聚论》讲二十四缘,北方的《舍利弗毗昙》讲十缘,理论纷繁,于是加以简化,只列举南北两论中的前四种: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合之为“四缘”。并突出因缘为四缘中的重点,认为因缘是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可视为因中之因。四缘后被小乘和大乘认为是一切有造作事物所借以生起的四类条件概括了一切因缘。《中论,观因缘品》:“一切所有缘,皆摄在四缘,以是四缘,万物得生”。大乘中观学派强调缘起性空,因缘相对于“果”来说才有意义。 一切法莫非缘生,“缘”通名“原因或条件”,共分四种: 一、因缘:佛教通常将因和缘加以区别。从产生的结果来说,亲生是因,疏助是缘。这里所讲的因缘是说因即是缘,名为因缘。因缘就是起主要作用的因,是所谓“亲因”或“真因”,通常把引生结果之主要条件叫做“因”,次要条件叫做”缘”。因也是众生条件之一故名“因缘”。如竹器以竹为主要条件,竹就是竹器的因缘。唯识家也把“因”叫做种子,把“果”叫做“现行”,“种子”能生“现行”叫做“种生现”,如树之种子能生树,“现行”亦能变更“种子”,叫做“现零种”,如现在之树能生新种,因为水土日光空气等条件的变化,或茂盛或不茂盛,其所生新种或优或劣,必与旧种有所不同,这说明种子受了现行的熏习而发生变化,故名“现熏种”。又如人们对于某一种事物有个想法,根据这个想法(因或种子)发生一种行为(果或现行)——这也是种子生现行或因生果,随后在行为的过程中,又接触了些新的事物,得了些新的经验,于是改变了以前的想法,这便是“现熏种”或是果又成因,另生新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