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海洋水和陆地水

第一课海洋水和陆地水
第一课海洋水和陆地水

第一课海洋水和陆地水

[教学/学习目的]

1、知识目标:知道水的分布;了解各种水体的特点;掌握海洋对气候的影响;

了解河流对人类的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对课本资料的运用,培养学生归纳、整理、总结资料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一分为二的看待事物。

[重点、难点]1、海洋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述、引导推论、讨论,归纳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看待事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直接进入新课,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的生命发源于水,依赖于水生存。今天我们学习地球上的水。

板书: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水的分布

讲述地球表面71%使海洋,29%是陆地,所以地球表面有7份海,3份陆的说法。所以宇航员到了地球上空后,第一个感觉是:我们的星球名称应该是“水球”。

讨论地球表面除海洋中有水外,还有什么地方有水?

归纳、形成板书:

海洋水

地表水河、湖、地下水

水圈陆地水地下水——浅层、深层

大气水

生物水

讨论地球上的水能不能在水圈中流通?水圈的厚度是多少?

归纳、形成板书: 连续厚薄不均

水圈的厚度从大气层底部到大洋底。水圈中各种水体有什么特点?

板书:第一课海洋水和陆地水

一、海洋水

讨论:海洋中的水有什么特点?

归纳、形成板书:1、特点多、咸

讨论:海水为什么是咸的?

讨论、讲述:海洋中溶解了大量来自陆地的矿物质(俗称盐),海水中矿物质含量的多少,用盐度表示。世界大洋的的平均盐度是35‰。即烧干1千克海水可以得到35克矿物质。

读课本第3页“知识窗”讨论:

1、为什么海洋被称为“蓝色的宝库”?

2、海盐、食盐的差异。

3、各国向海洋取盐,海水的盐度会不会下降?

归纳:

1、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地球上所有的化学元素在海洋中都有,而且储量巨大,所以海洋被称为“蓝色的宝库”。

2、食盐是海盐经过加工后,除去有毒的重金属元素制成,生产成本比海盐高,但海盐有毒,不能直接食用。

3、虽然世界沿海各国都在向海洋取盐,但陆地上的河流也在不断地向海洋输送盐分,海水中的盐度不会下降。

海洋对人类和世界有什么作用?

讨论、归纳、形成板书:

2、作用

⑴提供矿物、生物、动力等资源

⑵提供水汽

⑶调节气温

举例:用两口一样大小的锅,分别放入一斤米、一斤水,同时放到一样大小的火上烧,会出现什么情况?说明海洋比陆地升温和降温速度慢,由于海洋的影响,沿海和内陆的气温不同。

陆地海洋

白天(夏季)热 30℃凉 20℃

夜晚(冬季)冷-10℃温 5℃

内陆沿海

白天(夏季)热30℃凉25℃

夜晚(冬季)冷 -10℃温0℃

气温差大40℃小25℃

小结:水的分布,海洋水的特点、作用。

复习:1、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是多少?

2、由于海洋对气温的调节作用,沿海和内地的气温有什么不同?

第二课时:今天我们学习陆地水的特点

板书:二、陆地水

复习:陆地水分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有河流、湖泊、冰川组成。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板书:1、河流水

讨论:河流有什么特点?

归纳、板书:流动淡水

讲述:河流的更新速度快,全球河流平均每16天更新一次。世界古代文明中心都在大河两岸,形成大河文明。读课本第3页“大河文明”思考:河流给人类提供了哪些资源,使他成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归纳:水,提供了生活和生产所需的淡水。

水产,提供了食物。

航运,使交通便利。

泥沙,冲积出了平原,提供了土地和肥沃的土壤。

水利,动力资源。

两岸风光,旅游资源。

提问:河流给人类提供丰富资源的同时,有没有给人类带来灾难?如何解决?

归纳:水灾,修建水利工程。

讨论:水在给人类带来灾难,有没有带来好处?

举例:尼罗河的泛滥带来肥沃的土壤,形成几何学。

板书:2、湖泊、

讨论:湖泊与河流有什么不同?

归纳:湖泊有淡水也有咸水,流速慢,更新慢。

提问:为什么有的湖泊是咸水湖?

讲解:当湖泊只有进口,没有出口时,湖水中的盐分逐步积累,湖水变咸;如果湖泊既有入口,又有出口,湖水中的盐分会随着水一起向外流,湖水保持谈水。

讨论:湖泊比河流多的作用是什么?

归纳、讲解、板书:调节作用

湖泊是天然的蓄水池,可以调节河流水量,减轻旱涝灾害;和海洋一样,可以调节气候,不过调节范围小。如:太湖岸边的橘子树。

板书:3、冰川

讲述:地球上淡水的大部分储存在冰川中,全球冰川的大部分在南极,所以南极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仓库,南极的冰如果全部融化,海平面会上升60米。

大陆高山地区的冰川是河流的水源之一。干旱地区冰川融水是生产生活的主要来源。冰川的活动也会给人类带来灾害。

讨论:冰川活动会带来哪些灾害?

归纳:冰崩,雪崩,泥石流,海平面上升。

板书:

4、地下水:按埋藏深度分浅层,深层两种。地下水的循环慢,被污染后不易清

除。地下水的抽取,要适量,否则会引起地面沉降。

5、大气水:含量少,是成云致雨的条件。

6、生物水:含量最少,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内。

小结:河流的特点、作用;湖泊与河流的不同。

[分层次布置作业]

必做:课本第69、70页1、2、3、4、5、6、8题

选做:7、9、题

[教学后记]

上课时充分利用学生日常所见的事物,引导学生分析事物产生的原因,将课本知识加以引深,如:“提出海水会不会变淡?”等问题,对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综合利用知识的能力有利,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人类生存的基本空间 单元练习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陆地和海洋-人类生存的基本空间单元练习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图1为”亚洲地区气候分布图”和图2为”亚洲范围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 下面关于亚洲的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跨热、温、寒三带B.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C.大部分处于高纬度D.四面临洋 2 . 在学习区域中,认识区域位置十分重要。这是因为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对区域的 ①气候影响很大②地形影响很大③交通影响很大④矿产资源储量影响很大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3 . 下列有关亚洲气候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气候复杂多样B.季风气候显著C.大陆性气候分布广D.海洋性气候显著 4 . 根据图1中B区域的气候特点推断,该区域传统聚落景观是 A.帐篷B.高脚屋C.冰屋D.蒙古包 5 . 受地域面积、地形、气候、距海较远等因素的影响,亚洲河流具有的特征是 ①内流区面积广②多长河③呈放射状向四周流④河流不结冰⑤水流平缓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④⑤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6 . 图中A和B两个大洲的分界线是:() A. 白令海峡 B.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 C. 苏伊士运河 D. 巴拿马运河 7 . 赤道没有穿过的大洋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 . 关于北京和雅典的气候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 北京夏季炎热冬季温和 B. 雅典夏季降水多 C. 雅典冬季温和多雨,是地中海气候 D. 北京全年降水比较均匀 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几乎所有的地图在绘制时都需要对真实的地表做一定扭曲。下图“戴马克松地图”,能有效地控制绘制时产生的扭曲。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一、课程标准解读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其中,运用地图说出,是一种感性认识,而运用数据说出,则是理性分析。从用地图到用数据,隐含的是一种认知的发展。“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即地球表面三分是陆地,七分是海洋,能够记住具体数据(71%海洋,29%陆地)更好。 “描述海陆分布特点”实际上是学生根据地图对海陆分布进行归纳所得出的具体结论。最基本的结论是海陆分布不均匀,还可以更详细: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北极周围是海洋,南极附近是陆地。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常有学生会这样描述:北半球以陆地为主,南半球以海洋为主。显然,前半句是错误的,因为无论怎样划分,地球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首先,在说出大洲和大洋的分布之前,要给学生进行大洲与大陆、半岛和岛屿、大洋与海、海峡的界定或区分。其次,这个“说出”,有几个层次。最基本的,是能够说出每个大洲和大洋的名字;再高一点是能够说出每个大洲和大洋的“邻居”及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最高层次是能够说出大洲和大洋所在的半球或者说出重要的经纬线所穿过的大洲和大洋。显然,这些并不是一课时就能达成的,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渐加深。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通过图表、文字等资料,分析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的比例。 2.学会运用地图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 3.能够根据地图提供信息,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 4.在世界地图上识别并准确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学习大洲、大陆、半岛、岛屿与大洋、海和海峡。 2.对比地图,通过简绘轮廓图,助记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会科学探究的简单方法,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2.了解人类认识地球面貌的历程,增强热爱科学、探究地理、造福人类的信心和决心。 三、教学重难点

专题海洋水和陆地水

专题:海洋水和陆地水 【考纲要求】 1.海洋水 ①海水的性质:海洋表层平均盐度、温度的变化规律。 ②洋流: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③海洋开发: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 ④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的主要环境问题;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措施. ⑤我国邻近的海域:主要渔场和海洋水产,主要盐场. 2。陆地水 ⑥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⑦我国的河流。 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水文特征。主要湖泊及分布. 长江和黄河:源流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珠江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 红水河水能资源开发利用。 京杭运河概况用目前通航河段。 大型水利工工程建设对河流综合治理的意义以及需要解决的地理问题. ⑧地下水的来源。潜水和承压水。 3.水循环和水资源 ⑨自然界的水循环及意义。 ⑩水资源。 水资源概念;水资源分布和利用前景。 我国水资源特点。水能特点。水能分布和利用。 【知识建构】

【学习策略】 1.地球上的水作为地球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要素,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学习本专题要以必修教材中的海洋水和陆地水为重点内容,高、初中知识有机结合,以初中地理知识为背景,为载体,以高中地理知识为原理加以解释。 2。要在地图上熟练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我国和世界主要河流、湖泊的分布。熟悉重要河流、湖泊的轮廓、形状,了解其特点和成因。 3。地理基本技能要求掌握等值线(等温线、等盐度线)的判读,并能够说明形成原因。 4。要关心时事,复习时要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产生活结合起来,以书本中的原理、原则来解释、阐述现实中的地理现象,如南水北调工程,长江三峡工程等。 【教学内容】 一、海洋水 (一)海洋与地理环境

第三章陆地与海洋 素材 (粤教七年级上册) - 副本

第一节陆地与海洋分布 一、缤纷的七大洲 1 .从人造卫星拍摄的照片上可以看到,地球表面是以蓝色海洋为主的。 2.地球表面71% 是海洋,面积约为3.61亿平方千米。陆地仅占 29%,面积约为1.49亿平方千米。 3.大洲是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所组成的区域;大陆是面积广大的陆地;岛屿是四面环水的小块陆地;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水域的狭窄水道4.七个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5.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洲。 6.主要大洲的分界线 亚洲和欧洲:乌拉尔山脉A、乌拉尔河B、大高加索山脉C、土耳其海峡D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E 欧洲与非洲:直布罗陀海峡F 亚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峡G 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H 南极洲与南美洲:德雷克海峡I 7.七大洲的分布特点 (1)主要在东半球的大洲是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主要在西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和南美洲。 (2)赤道穿过的大洲是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 (3)主要在北半球的有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主要在南半球的有大洋洲、南极洲和南美洲。完全在北半球的大洲是欧洲和北美洲;完全在南半球的大洲是南极洲。 (4)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的大洲有大洋洲和亚洲。 (5)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

二、辽阔的四大洋 1.四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2.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面积最小的是北冰洋。 3.太平洋的面积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一半,比七大洲的陆地总面积还要大。 4、四大洋中跨四个半球的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

陆地和海洋教学设计

·陆地和海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能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的海陆面积的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3·情态价值:学习本节课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二·学情分析: 地球是一个庞大的球体。学生对它了解的并不多,只有通过观察地球仪或看图,才能逐渐对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有所认识。 三·重点: 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海陆分布特点。 四·媒体(教具): 地图册课本插图 五·方法: 读图分析讨论探究归纳总结 六·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 4` 师:你会在地图上确定方向吗?有哪几种方法? 生:思考后回答,有三种方法:指向标,经纬网,通常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二>导言: 1` 同学们能在地图上判断方向,这非常好.不过,同学们仔细观察地图.看一看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情况,是海洋多还是陆地多?---------这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 <三>讲授新课: 地球?水球?20` 师:在地球上是海洋多?还是陆地多?它们各占多大比例? 生:结合插图2.1和2.2看书,总结说明。 1·海陆面积比例{海洋:占71%陆地:占29%}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师: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是怎样分布的? 生:结合书中插图,看课文,分析总结。 2·海陆分布特点:陆地集中在北半球,北极周围是海洋 海洋集中在南半球,南极周围是陆地 师:同学们根据今天学习的内容,来完成下面的活动内容 <四>课堂活动: 10` 1·生读:人类探究地球全貌的历程 2·谈谈你对地球名称的看法:你认为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星球应该叫地球呢?还是应该叫水球? 生谈自己的观点,师给予鼓励。 <五>总结: 2` 师:学习了本节课,你认为重点应该记住什么? 生:总结海陆面积比例,海陆分布,师补充 <六>反馈练习: 8` 1地球上海洋占地球表面的______,陆地占______. 概括地说,就是______海洋,______陆地. 2看图说出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情况(若干名同学看图回答) 板书设计

自然地理作业 第4章 海洋和陆地水(答案)

第四章 海洋和陆地水 一、名词解释 1、 水体的更替周期:水体在参与水循环过程中全部水量被交替 更新一次所需的时间。 2、 潮汐: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引起的海面周期性升降的现象。 3、 潮流: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所形成的周期性水平运动。 4、 波浪:海水质点以其原有平衡位置为中心,在垂直方向上作 周期性圆周运动的现象。 5、 洋流:海水沿着一定的方向有规律的水平流动。 6、 河流:陆地表面经常或间歇有水流动的泄水凹槽。 7、 水系:由一条河流的干支流所构成的脉络相通的水道系统。 8、 流域:任何河流或水系分水线内的范围。 9、 河流的比降:单位河长的落差。 10、 水位:河流中某一绝对基准面或测站基准面上的水面高程。 11、 径流:大气降水到达陆地上,除掉蒸发而余存在地表或地 下,从高向低流动的水流。 12、 湖泊:地面洼地积水形成较为宽广的水域。 13、 沼泽:较平坦或稍低洼而过渡湿润的地面。 14、 地下水:广义上赋存于地面下岩石空隙中的水,狭义上赋存 于饱水带岩石空隙中的水。 15、 冰川:发生在陆地上,由大气固态降水演变而成的,通常处 于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 16、 雪线: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之间的界线就是雪线。 二、填空题 1、 水循环涉及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水分下渗、径流5个 环节。 2、 水量平衡方程是水分循环的数学表达式,根据不同的区域可建 立不同的水量平衡方程。利用水量平衡方程式可以确定降水 量、蒸发量、径流量等水文要素间的数量关系,估计研究地区 的水资源数量等。 3、 地球表面广阔连续的水面称为大洋。四个世界大洋:太平洋、 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陆地与海洋教案

陆地与海洋 一、教材分析 地球表面分为海洋和陆地。海陆分布大势、海陆分布特点是决定人类生存环境的最基本因素,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地理知识和进一步学习地理的背景性知识。陆地是目前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而海洋则是人类未来的生存所系,因此,本章节的内容在教材和学生地理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作用都十分重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能在地图上识别出大陆、岛屿、半岛、群岛。 (3)在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4)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探索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尝试运用地图、地球仪,通过运用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理解海陆分布的基本情况。 (2)通过读图、绘图、填图、拼图等多种途径,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有关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表象。 (3)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大陆、半岛、海峡等地理概念,对世界地形图其他实例做出判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要求学生学会在地图上确定地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图文和空间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人类的家园——地球的感情。 (2)通过对“地球”、“水球”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索自然世界奥秘的精神。 (3)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三、教学重点 1.全球海陆分布特点及海陆面积比例。 2.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四、教学难点 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 五、教学方法 通过游戏等活动(观察、对比及感知、体验、动手)来获取关于地球上海陆分布的相关知识,在开放的学习氛围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分组合作、小组竞赛、讨论探究、讲练结合的方法进行本节教学,有利于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中考地理总复习考纲解读考点分析梳理第三章陆地和海洋人教版

17 / 8 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 考点 考纲要求 考点1:大洲和大洋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能在地图上找到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并识别它们之间的分界线,能指出拉丁美洲的范围,能在地图上识别大陆、主要的岛屿、半岛、边缘海、海湾、内海等。 考点2:海陆的变迁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能在地图上识别六大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知识,既是世界地理的重要基础知识,又是学生学习世界地理所必需的知识,特别是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及分布特点,是学生建立全球海陆空间分布架构的基础。而其中关于火山、地震的分布情况及与板块运动的关系,也是中考的考查热点。一般会结合火山、地震等灾害性事件,主要以图和材料分析的形式呈现。 【考点1 大洲和大洋】 1.(2017·甘肃)关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地球表面有三分海洋,七分陆地B .地球表面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C .地球表面有六块相互连着的大洲D .地球上有彼此不相连的四个大洋 (2016·郴州)由湖南地图出版社与湖北省测绘学会共同编制的竖版《世界知识地图》是对传统横版《世界地图》的一种突破,这意味着使用了400多年的横版世界地图不再“一统天下”,在地图制图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观察右下图,回答2?3。 2.图中甲大洲为( ) A .亚洲 B .北美洲 C .非洲 D .大洋洲 基础巩固 考题精选 知识网络 考点分析 考纲解读 中考复习导引 陆地和海洋 大洲和大洋 海陆面积比例 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及分界线 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海峡的概念 海陆变迁 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和人类活动 大陆漂移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 六大板块 板块内部稳定,交界处活跃 两大火山地震带

第一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海陆分布 精品教案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海陆分布精品教案(中图版八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了解地球是人类成长的摇篮,也是人类生活的唯一家园。 2、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基本情况以及海洋与陆地面积的比例关系。 3、要求学生撑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4、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和大小;大陆、大洲、岛屿、半岛、海峡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四、教具准备:世界政区图和空白填充图。 五、教学方法:阅读读图法、对比法。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板书设计 一、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1、海陆面积 类别面积(亿平方千米)比例 海洋 3.61 71% 陆地 1.49 29% 地球表面 3.61+1.49=5.1 100% 2、海陆分布 类别南北半球东西半球 海洋南半球西半球 陆地北半球东半球 二、七大洲 1、概念:大洲、大陆、岛屿、半岛。 2、大洲的名称及分界线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有的借助了天然的界线,如山脉、河流、湖泊、海峡等;有的借助了非天然界线,如运河等。 如:亚洲―――欧洲(天然界线);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非天然界线)。 3、大洲的大小 最大是亚洲,最小是大洋洲。顺口溜: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三、四大洋 1、概念:海峡 2、分布 太平洋:东面是南、北美洲,西面是亚洲和大洋洲北部凭借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通。 大西洋:位于南、北美洲与欧洲及非洲之间南接南极洲,北通北冰洋,形状如“S”。 4、大小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 入:同学们,上一学年我们学习过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但是我们生活在这个星球里,它的真正的面目是怎样的呢?(让学生形容一下各抒己见) 生:各抒己见。 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越来越多,发现地球是太阳系里最美丽的一个星球。 活动:指导学生完成“观察月球了解地球”的活动。(地球上具有液态水) 承转:正是因为这样,地球具备了生命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所以我们首先认识地球的表面。 【板书】一、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1、海陆面积(略) 师:同学们通过“观察月球了解地球”的活动,已经知道了海洋的面积比陆地的要大得多,那么,它们的大小和比例是怎样的呢? 生:阅读、看图C、D、E。海洋面积为3.61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9%,因此人们通常说“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师:那么,陆地和海洋是不是分别集中分布在一个地方? 生:不。是分散的。 师:它们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吗? 生:阅读、看图E。海洋把陆地分割成若干块,海洋相互连成一体。按南北半球分,海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第四版 第四章 重点总结

第四章海洋和陆地水 1、水的作用? 1)灌溉 2)运输 3)医疗 4)工业中广泛用于能量转化和力的传递介质,例如热电厂、水压机和各种冷却装置。 5)其中含有大量动植物,可提取重要的矿物和元素 2、水的存在形式?地球上除了存在于各种矿物质中的化合水、结合水以及岩石圈深部封存的水分外,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大气水分和冰雪共同构成地球的水圈。 3、地球上的水从来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不断通过运动和相变从一个地圈转向另一个地圈,或从一种空间转向另一种空间,这种现象称为水循环。 4、全球水量平衡特点? 全球降水量等于全球蒸发量;大洋年降水量加入海径流量等于大洋年蒸发量 1)海陆降水量之和等于海陆蒸发量之和,说明全球水量保持平衡,基本上长期不变2)海洋蒸发量提供了海洋降水量的85%和陆地降水量的89%,海洋是大气水和陆地水的主要来源。 3)陆地降水量中只有11%来自于陆地蒸发,说明大陆气团对陆地降水的作用远不及海洋气团的作用。 4)海洋蒸发量大于降水量,陆地蒸发量小于降水量。海洋和陆地最后通过径流达到平衡 5、洋的主体指远离大陆,面积广阔,深度大,较少受大陆影响,具有独立的洋流系统和潮汐系统,物理和化学性质也比较稳定的水域。 6、大洋的边缘因为接近或伸入陆地而或多或少与大洋主体相分离的部分称为海。 内海(地中海),四周几乎完全被陆地包围,只有一个或多个海峡与洋或临海相通。 边缘海,位于大陆边缘,以半岛或岛屿与大洋或临海相分割,但直接受外海洋流或潮汐的影响。 外海,位于大陆边缘,但与洋有广阔联系的海。 7、海水的盐度是指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质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克数表示。氯离子大约在海水的溶解固体中占55%,每千克海水中所含氯的克数,称海水的氯度。 8、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引起的海面周期性升降现象称为潮汐。 地球中心所受太阳和月球的引力是这两种引力的平均值,而地球上任何地点所受到的月球和 太阳的引力,同这一平均值比较,大小有差别,方向也不同。正是这一引力差使海面发生升 降,所以称为引潮力。 9、海水受月球和太阳的引力而发生潮位升降的同时,还发生周期性的流动,这就是潮流。 10、海洋中的波浪是指海水质点以其原有平衡位置为中心,在垂直方向上做周期性圆周运动的现象。因地震或风暴而引起的波浪称为海啸。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知识点总结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一、海陆面积比 海洋:3.61亿平方千米(71%)陆地:1.49 亿平方千米(29%)、1、北半球陆地39% 海洋61% 2,南半球陆地19% 海洋81% 3、世界海陆分布不均匀,从南北半球看,陆地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分布在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陆地集中分布在东半球,海洋集中分布在西半球。 二、世界海陆分布: 1、比例——大陆29% 海洋71% 2、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3、无论南北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 4、北半球中纬度海陆基本各占一半,南半球陆地面积很小。 三、七大洲 1、基本概念 陆地:地球表面未被水体淹没的部分。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 半岛:三面临水,一面同陆地相连的陆地。 大洲: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称大洲。 2.七大洲名称: 3.七大洲的面积:

4.大洲的分布 东半球: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 西半球:南美洲、北美洲 赤道穿过的大洲(亚洲、大洋洲、非洲、南美洲) 北半球:欧洲、北美洲 南半球:南极洲 5.各大洲分界线 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欧非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 亚、北美:白令海峡 欧、北美:丹麦海峡 南北美洲:马拿马运河 南极洲、南美洲:德雷克海峡 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东北部连接亚非两大洲的苏伊士地峡上,开凿于1859-1869年,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大大缩短了从欧洲和北美洲到印度洋沿岸的航程。 巴拿马运河: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人工河道,位于南北美洲分界线处巴拿马共和国中部的巴拿马地峡,全长82千米。

陆地和海洋教学设计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设计(复习课) 厚街湖景中学 黄万连 教材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教材重点:1、能说出全球海陆比例 2、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概况 3、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能分析火山、地震与板块 运动的关系 教材难点: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能分析火山、地震与板块运动 的关系 教学过程: 引入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地图,知道了地球上的组成部分以海洋为主,陆地和海洋的比例是怎样的?我们这节课来复习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我们先来看这节课的复习目标: 一、海陆的分布: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基本概念 2、七大洲 3、四大洋 三、海陆的变迁 1、海陆变迁的原因 2、大陆漂移假说 3、板块运动学说 这节课的重点是七大洲、四大洋和板块运动学说 先来看陆地和海洋的比例,总结陆地:海洋=3:7 显示七大洲和四大洋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分布图,让学生自己归纳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和北半球。 东半球的陆地主要组成部分是哪些大洲呢?(学生回答: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我们现在来复习七大洲。 显示东西半球大洲分布图。 学生留意投影上的七大洲的轮廓图,老师在黑板上板七大洲的轮廓图(如下图): 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讨论以下问题,并派代表展示答案。 1、 请按字母顺序说出各大洲的名字,并将其大小排序。 2、 本初子午线自北向南经过的大洲是 ? 3、 赤道穿过有哪些大洲? 4、 有出现极昼极夜的大洲有哪些? 5、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哪些?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哪些? 6、 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是 ?

专题四海洋水与陆地水

专题四 陆地水与海洋水 [知识梳理] 一、陆地水 1、陆地水体类型 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各种可以被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 目前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只占淡水总储量的0.3% 地表水:江河水、湖沼水、冰川 地下水 静态水资源:冰川(淡水的主体,占2/3)、陆湖泊水、深层地下水 动态水资源:地表水、浅层地下水,河流水(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2、河水 (1)河流的补给来源: 最主要是雨水补给。汛期出现在雨季,我国为夏秋季节,枯水期多在冬春季节。地中海汛 期为冬季。 季节性积雪融水:东北的春汛。 冰川融水:我国西北部有些河流夏季大部分水量来自天山、昆仑山、祁连山冰川融水。 湖泊水: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中下游对河流起蓄洪作用。 地下水:稳定可靠的补给来源。附近的小清河。 (2)河流径流的变化 季节变化:修水库调节径流变化,保证生产和生活用水。 年际变化:修水库调节丰水年与枯水年的径流量。 3、地下水 (1)类型 (2)潜水的补给来源: ①主要是大气降水。降雨历时长,强度不大,地形平缓,植被良好的情况,对地下水补给最有利。 ②河湖水补给。河湖水位高于潜水面时,河湖水补给两岸潜水。反之,潜水补给河湖水。黄河下游只有河水补给地下水。 4、陆地水的更新——水循环 类 型 定 义 补 给 主要特征 潜 水 埋藏在第一个隔 水层之上 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空气中水汽进入地下凝结而成 有自由水面;重力作用水从高处向低 处渗流;水量不稳定;水质易受污染; 埋藏较浅 承压水 埋藏在上下两个 隔水层之间,承受一定压力 潜 水 有承压水面,承受压力,水的运动取 决于压力的大小,可从低处向高处渗 流;水量稳定;水质不易受污染;埋 藏较深 按空间分布分类 按循环周期分类

(完整版)世界陆地和海洋(教案)

第二单元世界地理 第三讲陆地和海洋 教学目的: 1、了解世界的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情况(即世界的大洲和大洋)。 2、读图了解各大洲的分界线。 3、进行知识的迁移---世界主要海峡的轮廓及其重要性。 4、了解陆地的五种地形及海底地形。 5、重点分析七大洲的地形特点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6、板块运动和世界的六大板块。 重点和难点: 各大洲的分界线;世界主要海峡的轮廓及其重要性;七大洲的地形特点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板块运动和世界的六大板块。 教学用具准备:学生用书、高考图册、资料书等。 教学方法:引导读图法、讲授法、讲练结合、学生自主学习等。 课时:2课时 第一节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一、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 大陆:亚欧(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陵兰岛-世界最大 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概念: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北美洲、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跨东西半球 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 亚、北美——白令海峡 南美、南极——德雷克海峡 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4400 非洲3000 北美洲2400 南美洲1800 南极洲1400 欧洲1000 大洋洲900 ⑵四大洋 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 (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三、七大洲地形特色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经典中考地理复习资料第三章:陆地和海洋

考纟冈解读 \^一 --------- 二 考点 考纲要求 考点1:大洲和大洋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岀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 ?运用世界地图说岀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能在地图上找到七大洲、四大洋 的位置并识别它们之间的分界线,能指出拉丁美洲的范围,能在地图上识别大陆、 主要的岛屿、半岛、边缘海、海湾、内海等。 考点2:海陆的变迁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能在地图上识别六大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 说岀世界著名 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考点分析 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知识,既是世界地理的重要基础知识,又是学生学习世界地理所必需的知识,特别是七大洲、四大 洋的位置及分布特点,是学生建立全球海陆空间分布架构的基础。而其中关于火山、地震的分布情况及与板块运动的 关系,也是中考的考查热点。一般会结合火山、地震等灾害性事件,主要以图和材料分析的形式呈现。 ■知识网络■_ __________ 量 海陆面积比例 '大洲和大洋 < 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及分界线 I 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海峡的概念 陆地和海洋2 {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和人类活动 大陆漂移学说 i 海陆变迁< 六大板块 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内部稳定,交界处活跃 两大火山地震带 ■考题精选■_ __________ 【考点i 大洲和大洋】 基础义务教育资料 欢迎使用本资料,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愿同学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早日为祖国 的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 ■中考复习导引?

基础巩固 竖版世界地樹 1. (2017 ?甘肃)关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球表面有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B.地球表面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C.地球表面有六块相互连着的大洲 D.地球上有彼此不相连的四个大洋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教案

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教材分析】本部分教学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材用地球?水球?作为标题,先引起学生们对本章内容学习的兴趣,阐述了为什么叫地球和水球,同时也讲了水半球和陆半球的分布及它们的特点。紧接着讲述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点,引出了大陆、半岛、岛屿、海洋的概念,最后用活动来进一步讲解了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点。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对未知世界和新鲜事物有好奇心,容易接受具体、直观的事物和现象,发言积极踊跃,但归纳总结能力差,空间概念不清,认知水平有限,在教学中教师要加以正确引导。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运用图2.1和图2.2了解陆地和海洋的分布状况,通过阅读材料理解为什么 叫地球而不叫水球,读图2.4掌握水半球和陆半球分布的特点; 2、读图2.5结合教材掌握大陆、半岛、岛屿、海洋的概念; 3、读图2.6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特点; 4、读图2.7,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洲的位置和轮廓。 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读图、分析、绘图、材料阅读、小组讨论、辩论等学习活动去学习知识达成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通过课程引入,培养有关航天科学的兴趣。 2、学会在地图上确定地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图文和空间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人类的家园──地球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认识海陆面积比例,七大洲的轮廓及其位置,四大洋

的分布。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教学课时】1课时

专题(4)_陆地水与海洋水

专题四 陆地水与海洋水 [知识梳理] 一、陆地水 1、陆地水体类型 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各种可以被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 目前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只占淡水总储量的0.3% 地表水:江河水、湖沼水、冰川 地下水 静态水资源:冰川(淡水的主体,占2/3) 、内陆湖泊水、深层地下水 动态水资源:地表水、浅层地下水,河流水(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2、河水 (1)河流的补给来源: 最主要是雨水补给。汛期出现在雨季,我国为夏秋季节,枯水期多在冬春季节。地中海汛 期为冬季。 季节性积雪融水:东北的春汛。 冰川融水:我国西北部有些河流夏季大部分水量来自天山、昆仑山、祁连山冰川融水。 湖泊水: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中下游对河流起蓄洪作用。 地下水:稳定可靠的补给来源。济南附近的小清河。 (2)河流径流的变化 季节变化:修水库调节径流变化,保证生产和生活用水。 年际变化:修水库调节丰水年与枯水年的径流量。 3、地下水 (1)类型 (2)潜水的补给来源: ①主要是大气降水。降雨历时长,强度不大,地形平缓,植被良好的情况,对地下水补给最 有利。 ②河湖水补给。河湖水位高于潜水面时,河湖水补给两岸潜水。反之,潜水补给河湖水。黄 河下游只有河水补给地下水。 4、陆地水的更新——水循环 概念:自然界的水周而复始连续运动的过程 按空间分布分类 按循环周期分类

类 陆地循环: 型 海洋循环: 各种水体不断更新,从而维护全球水的支态平衡 意义 使地表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二、中国的河流与湖泊 1、内流区和外流区 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主要流入太平洋、怒江、雅鲁藏布江等流入印度洋,惟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 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塔里木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与200MM 等降水量线接近。 2、水系形态 (1)影响水系形态的主导因素:地貌 黄土高原河网密度、树枝状水系与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四川盆地的向心水系与盆地地形 横断山区南北状排列河流与平行状山脉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平行水系与冰川侵蚀地貌 (2)与自然灾害 扇形水系:水流汇集、易成洪涝 正常年份:可错开洪峰 南北对称状水系(长江) 异常年份:同时到达,易成洪峰 东西对称水系(黄河中游):易成洪涝 3、水文特征 (1)河流水文特征的含义:从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来分析。 (2

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 单元测试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陆地和海洋单元测试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现象属于地壳运动形成的是 A.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B.填海造陆C.水土流失D.土地荒漠化下面四幅是大洲轮廓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 . 上面四幅图中,表示南美洲的是() A.A图B.B图C.C图D.D图 3 . 七大洲中面积最小的大洲是() A.A图B.B图C.C图D.D图 4 . 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A.A图B.B图C.C图D.D图 5 . 在宇宙中看到地球更像一个“水球”,原因是 A.地球表面全是海洋B.地球上七分是海洋 C.地球被水汽所包围D.地球上没有水 6 . 读“四大洲轮廓图”,回答问题:世界最高峰位于哪个大洲 A.①B.②C.③D.④

7 . 地球表面根据海陆分布状况,共分为七大洲和四大洋,其中面积最大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A.欧洲大西洋B.亚洲太平洋 C.北美洲太平洋D.亚洲印度洋 8 . 红海面积的扩大是由于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B.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的张裂拉伸 C.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D.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的张裂拉伸“阿尔卑斯——滑雪者的终极梦想”,人们总是这样形容这座欧洲雪山。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9 . 小明根据所学的板块知识,对阿尔卑斯山脉及其周围的地理事物进行了大胆猜测,下列观点错误的是()A.非洲和欧洲将会连成一体B.阿尔卑斯山脉将不再发生变化 C.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区多地震D.地中海将会逐渐缩小 10 . 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与板块运动密不可分,与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板块是() A.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D.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11 . 当地震发生时,正确的做法是() A.乘坐电梯B.选择有承重墙的墙角C.吊在床上D.高楼跳楼逃生 12 . 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 A.非洲板块B.太平洋板块C.亚洲版块D.北美洲板块 13 . 关于如图描述不正确的是()

陆地和海洋复习学案教案

课题: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学案 课型:复习课主备人:马庆斌 复习目标 1、说出七大洲与四大洋的分布,大洲间的分界线。 2、说出海陆变迁的原因,说出大陆漂移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一些现象。 3、通过魏格纳的故事,激发学生求真求实、勇于创新的学习精神。 复习重点 1、说出七大洲与四大洋的分布,大洲间的分界线。 2、说出海陆变迁的原因、大陆漂移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复习难点 1、在图上说出七大洲与四大洋的分布、大洲间的分界线。 2、运用大陆漂移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解释一些现象。 知识梳理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一)世界海陆分布不均匀 1、地球表面71%是__,29%是__,概括地说,地球上___分是海洋,___分是陆地。 2、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__半球,但是北极是__;海洋主要分布在__半球,但是南极是__。 (二)七大洲与四大洋的面积、位置 3、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__洲、非洲、北美洲、__洲、南极洲、欧洲、__洲。 4、七大洲的半球位置:(1)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__洲、__洲、非洲、__洲;(2)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__洲、__洲;(3)主要位于北半球的大洲:亚洲、__洲、__洲;(4)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__洲;(5)跨南北半球的大洲(赤道穿过):大洋洲、__洲、__洲、亚洲;(6)跨东西半球的大洲:亚洲、欧洲、__洲、__洲。 5、四大洋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__洋、大西洋、印度洋、__洋。 6、四大洋的半球位置: (1)全在东半球的大洋:__洋;(2)全在北半球的大洋:__洋;(3)跨东西半球的大洋:__洋、__洋、北冰洋;(4)跨南北半球的大洋:太平洋、__洋、__洋。 7、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__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__洋。 8、被亚洲、欧洲、北美洲包围的大洋是__洋,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包围的大洲是__洲。 (三)大洲间分界线 9、大洲间分界线(1)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____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__海、土耳其海峡; (2)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红海、__运河; (3)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__海峡; (4)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__运河; (5)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__海峡。 第二节海陆变迁

陆地和海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征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各种地图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看图、析图、绘图的能力,学会使用地理的语言──地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地球”“水球”的争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精神。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 2.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 3.七大洲的名称、面积排序。 4.四大洋名称、面积排序。 难点: 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 三、教法和学法 教法:启发、互助、探究、讨论、提问等方法。 学法:学生紧跟老师的思路,及时动手记笔记。 四、课时要求和教具使用 课时:一课时 教具使用:大洲轮廓图卡片、地球仪、地理图册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人类居住在哪一个星球上?(地球)人类第一个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人是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中国第一个登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谁?(杨利伟)他们都说:在太空里看地

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那么人类给地球起名字的时候,为什么叫它是地球,而不叫它水球呢? 如果你是一名宇航员,当你在太空中遨游的时候,你会发现地球上有什么?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板书)。 设计目的:以加加林、杨利伟等事迹提出地球像一个水球的观点,使学生感觉真实,既创设了本节课的学习情景,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 【互动一】世界海陆分布 1.读教材P26图 2.1“世界海陆分布”,学生观察海洋和陆地的面积后回答:“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读教材P26图2.2“世界海洋和陆地面积比较”,让学生通过读图知道海洋和陆地各占地表的比例是多少。(地表的海陆分布:海洋:71%;陆地:29%)(板书) 3.读教材P27图2.3“地球还是水球”,请同学们来选择一下,你们觉得这个星球应该叫地球还是水球?(叫水球,因为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叫地球,因为人类生活在陆地上的;可是古人在给地球起名的时候为什么不叫水球?因为古人生活的范围很小,居住在大陆两岸的人们没有交流,海洋被视为天地的尽头,他们根本不知道地球的全貌。)设计目的: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谈谈对地球名称的看法,不是让学生争议地球的名称是否科学合理,而是通过学生讨论、运用地球仪和地图求证,加深对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认识。 阅读“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谈感想。 设计目的:了解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艰苦历程,知道我们今天能够从课本上认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大势,这是无数的航海家、旅行家、探险家、外交使节拼搏奋斗和科学探究的结果,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 【互动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 绘图:读课本图2.5“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把这幅立体景观图绘成平面图。 在学生画好示意图后,小黑板展示“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示意图”,让学生对照自己所画的示意图,分组讨论。 设计目的:采取对比的方式,学会识别海陆分布的不同形式,重在读图识别,避免死记概念,同时注意及时应用,实现知识的迁移。

贵阳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 单元测试(I)卷

贵阳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陆地和海洋单元测试(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 . 图中数字序号①代表的大洲是() A.南极洲B.大洋洲C.北美洲D.南美洲 2 . 图中数字序号②代表的大洋是()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 3 . 科迪勒拉山系是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的,它位于图中的() A.A处B.B处C.C处D.D处 4 . 我们的学校洮阳初中位于以下哪个大洲() A.北美洲B.非洲C.欧洲D.亚洲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5 . 图中,C是 A.亚欧板块B.非洲板块

C.太平洋板块D.印度洋板块 6 . 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 A.裂谷B.海洋C.山脉D.湖泊 7 . 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主要是由于() A.全球海平面在下降B.板块不断运动、碰撞、挤压 C.地球自转造成的D.地球公转造成的 8 . 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B.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C.有两块大陆被赤道穿过D.地球上七分是陆地、三分是海洋“一处水源供全球”是国际矿泉水行业通用的模式,该处水源必须是世界三大黄金水源(即阿尔卑斯山、大高加索山和长白山)之一。 据此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 该品牌矿泉水已出口全球五个大洲,其中不包括 A.亚洲、非洲B.欧洲、大洋洲 C.非洲、南极洲D.北美洲、南美洲 10 . 该品牌矿泉水在运往④大洲的途中,需要经过的大洋是 A.太平洋B.大西洋 C.印度洋D.北冰洋 11 . 大约1.5亿年前,世界三大黄金水源之一——阿尔卑斯山曾经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阿尔卑斯山的形成与哪些板块运动有关?

《陆地与海洋》教学设计

《陆地与海洋》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P82~84。 二、教学目标 1.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分布,感受地球之大。 2.通过课前收集资料,课中分析、讨论、交流来提高整理资料、分析资料、有效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3.感受地球之美,产生对地理知识学习的热情,能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联系,产生对地球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分布,感受地球之大。 2.感受地球之美,产生对地理知识学习的热情,能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联系,产生对地球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准备 课件、地球仪、学生搜集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初探 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媒介(查阅书本、上网了解、询问家长或别人、观察地图等)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获取七大洲、四大洋的相关资料,为学习陆地与海洋做好充分准备。 (二)课中深化 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想领略世界各地美丽的风光吗?想欣赏世界各地精彩的表演吗? 生:想。 师:让我们一起欣赏来自世界各地的美景吧! 课件播放或实物投影:课本82页的图片。 师: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相机作出积极评价) 师:这些美丽的地方和我们同在一个星球上,那就是——地球。 1.汇报展示,合作探究。 活动一:你说我说大家说 师:同学们通过课前收集资料,你都了解了有关地球的哪些知识? 交流:面积、半径、直径、人口、赤道等。 生: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师:听到这个数字,你们有什么感受?(生答) …….(此环节可以根据课堂学生的回答情况做相应的处理) 师:想不想了解更多关于地球的知识? 生:想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一颗强大的好奇心,这可是做科学研究的重要前提。 师: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宇航员从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 师:这就是地球,是我们共同生存的家园,它就像一颗蔚蓝色的水晶球挂在茫茫宇宙中,知道它为什么会呈现如此美丽的水蓝色吗?谁知道? 生:因为地球表面约71%的面积被海洋覆盖,只有29%的陆地。 师:所以地球还有一个名字叫“水球”,只是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把它称之为地球。全世界人类的家园就在这71%的海洋和29%的陆地之上。 师: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地球上的陆地与海洋(板书课题:陆地与海洋) 2、感悟深化,提升认识 活动二:探索、发现 师:关于陆地和海洋,你更想研究哪一方面呢?(生答) 师:请快速找找和你有着共同研究方向的伙伴吧(学生自由搭配) 师:请认真听好老师的要求:与你的伙伴选择喜欢的一个方面,借助你们课前收集的资料和手中的地球仪深入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把你们的重点发现在你们的资料卡上或进行勾划或以提纲的形式简单摘抄在资料卡上。 学生研究,教师参与指导。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发现告诉大家,让我们一起分享一下。研究陆地的同学先来吧,谁先来?(生答) 集体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重点交流七大洲四大洋的知识,重点是大洲的面积、人口、形状、位置,大洋的位置、面积,陆地的分布,赤道 引生回答七大洲 师:在这七大洲中,谁是老大? 生:亚洲 师:亚洲是全球独一无二的“超级大洲”,它的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10。 师:谁是老小? 生:大洋洲 师:那你们能按照它们的面积大小给这七大洲排排队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