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杠杆收购第一案——好孩子集团

中国杠杆收购第一案——好孩子集团
中国杠杆收购第一案——好孩子集团

案例分析(一):中国杠杆收购第一案——并购好孩子集团始创于1989年的好孩子集团,截止到2005年,年生产各类童车300万辆,销售额25亿元,纯利润超过1亿元,占据中国中高档童车市场近70%份额,在美国的童车市场占有率也已达到了30%以上。从相关报表分析,好孩子的长期负债少,流动资金充足稳定,企业的实际价值已经超过账面价值。

收购方:2005年10月,总部设在东京的海外私募基金Pacific Al-liance Group(太平洋同盟团体,PAG)开始同好孩子集团接触。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好孩子的第一股东——第一上海投资有限公司就宣布会同其他几家机构投资人将其在好孩子集团中持有的全部股权转让给由PAG控制的名为G-baby的持股公司。2006年1月,双方就完成支付对价与股权交割的全部动作,PAG 以1.225亿美元收购好孩子67.5%的控股股权。

收购支付方案。PAG事先对好孩子做了严密的估价。按照市盈率计算,好孩子当时的市场价值在20亿元人民币以上,折算成PAG67.5%的持股比例,该部分股权的市场价值超过1.7亿美元,而双方协商的收购价格为1.225亿美元,说明此项收购具有投资价值。为了实现既定的400%的高额投资回报率,PAG确定用自有资金支付的金额不超过1200万美元支付[(17000-12250)/1200]。在确定收购意向后,PAG先通过好孩子管理层组成的集团筹集收购价10%的资金作为自有资金用于支付。余款的筹集上PAG以好孩子的业务现金流和企业控制权价值为抵押,向金融机构筹集相当于整个收购价50%的资金,并向PAG的股东们推销约为收购价40%的债券。

PAG进入好孩子后,对其法人治理结构进行改造,实行了一系列整合措施,进一步提高了这家企业的发展速度,成就了好孩子的绝对市场霸主地位。“好孩子”童车如今已占据了国内童车市场上70%以上的份额,美国市场的占有率也已达到40%以上,成为世界儿童用品领域具有广泛影响的中国品牌。2008年6月,好孩子集团成功完成了对哈尔滨一家年销售6000万元的目录销售商的收购,未来在并购方面将实行更多举措。

近期PAG还打算把好孩子集团运作海外上市,届时有可能出售其持有的部分股权,从中获利,这也是外资投资人当初的目标。

关注点:杠杆并购、并购动因

分析:

2008年12月9日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12年来首次放开商业银行并购贷款业务。12月25日,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分别与工行上海市分行、上海银行签订了《开展商业银行并购贷款合作协议》,联合推出了总金额达100亿元的企业并购贷款额度。作为国内首批并购专项贷款,这一划时代的举措为企业并购重组提供了一个更为宽阔的平台,至此在国外盛行多年的杠杆收购将正式进入中国,国内企业将从2009年开始进入借助银行贷款的杠杆收购时代。

什么是杠杆收购

杠杆收购(Leveraged Buy outs,LBO)出现于上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于80年代。当时由于美国第三次并购浪潮中的大规模盲目并购造成了许多公司营运和管理不经济,为了摆脱困境,提高资本收益率,到了70-80年代这些公司不得不低价出售下属的非主管部门和子公司,这就提供了大量有利可图的收购对象。此时有“门口的野蛮人”甚至“空手套白狼”之称的杠杆收购得到了迅速发展。其本质是用目标企业作担保,大量举债来收购目标企业的一种金融工具。

杠杆收购中,一般由并购企业先成立一家专门用于收购的“纸上公司”,再由投资银行等,向并购企业提供一笔“过渡性贷款”用于购买目标企业股权。接着以“纸上公司”的名义举债和发行债券,然后依照公司法使两者合并,将“纸上公司”因并购产生的负债转移到目标公司名下,再通过经营目标公司偿债、获利。“蛇吞象”成为可能,这就是杠杆收购的魅力。

杠杆收购必将成为我国企业收购的又一热点

受全球并购浪潮的影响,和我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已有越来越多的

具有发展眼光的投资者把投资方向转向以并购为主体的股权投资。而且上市公司完成股权分置改革,也为企业并购、重组,提供了更好的市场环境,成为促进并购市场活跃的最大外生动力。股改后实施并购的上市公司数量和涉及的金额大量增加就证明了这点。

收购支付方式包括权益和现金两种。采用权益收购主要有增发股票、配股等几种方式。但这易导致控制权的弱化,而且只限定在股份公司。此外,不管是中国平安还是浦发银行的再融资都证明熊市时股票市场闻融资色变。所以靠发行股票融资收购大规模换股后,公司股价的波动情况不可预测,收购成本也难以确定。正因为股票收购要受到市场环境的限制,所以在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很发达的情况下,更多企业选择现金收购的方式。

但就现金收购而言,容易受到现金流量的制约。1996年,央行制定的《贷款通则》中,限定商业银行不许发放并购贷款,这意味着企业收购时所使用的现金只能来源于内部。公司正常情况下能否拿出大量现金本身就是个问题,即使调剂出足够量的现金,承受的压力也将比较大。并购交易规模也常常会受到很大限制,往往无法完成大规模并购。造成中国上市公司之间的并购存在单笔交易规模小、关联交易多等特点。

现金收购中资金来源有限,已经阻碍了国内大规模战略性并购的展开。2008年1 2月9日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后,使得企业能够通过银行信贷这一融资方式取得收购所需资金,在国外流行已久的杠杆收购具备了生存的土壤。同时,国家为了扶植企业,贷款利率一再下调,也为企业杠杆收购融资奠定了基础,杠杆收购必将成为企业收购的重要方式。

好孩子案例对控制杠杆收购财务风险的启示

杠杆收购运用了财务杠杆原理。从短期的成本效益看,举债融资或许是收购方最佳的选择:一方面,它能迅速填补收购中的资金缺口;另一方面,它可以让收购方在完成收购后获得财务杠杆效应。但是,必须看到,财务杠杆是一把双刃剑,

当资产收益率大于借入资金利息率时,增加财务杠杆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企业的每股盈余;反之,如果企业经营不善,则会使企业净收益和每股盈余急剧减少,负债融资会成为企业的负担,严重时甚至会影响企业的生存。所以良好控制举债引起的财务风险,成为收购方的当务之急。从PAG杠杆收购好孩子的成功案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控制财务风险的启示:

1.正确选择目标企业

目标企业的收益是否能满足收购方偿债、获利的要求,直接决定了杠杆收过的成败,所以目标企业的选择是关键。从PAG选择收购对象的标准我们可以看到,选择目标企业时,一般选择公司治理良好,市场占有率高,资本结构合理,流动资金较充足、稳定,且净资产收益率大于收购方借贷资金成本的企业。只有这样的企业才可能具有持续的业绩增长能力,其经营现金流能覆盖融资利息,现金流入的持续期能满足融资的期限结构,才能降低今后的偿债风险。

2.科学评估目标企业价值

PAG在做出是否进行收购交易、制定收购价格、筹资规模和选择筹资方式等决策的前提条件是先对好孩子进行价值评估,由此可见对目标企业价值的科学评估是收购的关键环节。对目标企业估价的方法大致上可以分为基于收入和资产的模型和基于现金流的模型两大类模型。目前我国企业并购对目标企业价值评估一般采用收益现值法或账面价值调整法,但这两种传统的估价方法对收购方案的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状况考虑较少。在日益重视现金运用效益的现代理财环境中,还应充分考虑目标企业未来创造现金流量能力对其价值的影响,如以现金流量预测为基础,采用贴现的现金流量法。

3.调整收购方资本结构

收购方举借巨额债务,必然会提高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而高负债是我国企业的通病,不少企业负债率已超过100%,不具有再融资能力。因此要进行杠杆收购及降低收购方收购后的财务风险,先要调整自身资本结构,适当增加权益性融资,减少负债性融资,同时保持长短期债务的适当比例。

4.合理设计筹资方案

杠杆收购中一部分资金来源于企业的权益资本,一部分来自银行贷款、发行债券,以及民间借贷等负债。不同的筹资方式资金成本不同,所以他们的比例安排对杠杆收购的效果具有重大影响。根据国外的资料统计,杠杆收购中的资本结构呈倒金字塔型,顶层是对资产有最高级求偿权的一级银行贷款,约占资金总额的50%-70%;中间是向投资者发行的约为收购价20-40%的夹层债券,被统称为债券的夹层资本;塔基是收购者自己投入的股权资本,只占所需总金额的10-30%。而在我国,《指引》规定,在并购贷款比例上,发放并购贷款的金额原则上占并购股权对价款项的比例不得高于50%,所以杠杆的程度肯定远不如国外。如何在权益资本和负债资本,以及各种负债融资方式间做出合理的安排,正体现了企业管理层的水平和杠杆收购的魅力。实践中可采取PAG的做法,先制定目标回报率,根据目标回报率确定权益资本的金额,之后考虑各种负债的资金成本和被收购方未来的现金流,科学设计各种负债的比例,使之既能降低资本成本,又不会给企业带来过重的债务负担。■

个案分析(二):建行MBS第一单

2005年2月,建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方案获得原则批准。“建元2005-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托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成为我国首个MBS 产品。在证券化产品设计上有如下特点

参与主体:建行MBS发起机构和服务机构都为建设银行担当,受托机构(特设机构)由中信信托担当,托管机构(资金托管行)由建行之外的商业银行担当,证券承销商由中金担当,登记结算机构由中国国债登记计算公司担当,投资者主要是保险公司、财务公司以及基金公司等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原始债务人主要是申请住房抵押贷款的购房者。

交易结构:第一步,从上海、江苏、福建三家分行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中挑选30亿元进入资产池。资产池将被分为四个部分。其中A、B、C三个档次为优先级证券。而S级作为最低档次证券由建行自留。按照设置,优先级证券

投资人先收到还款,而损失首先由最低档次证券投资人承担。根据此证券的评级公司——穆迪和中诚信两家公司的评测,A类贷款24亿元,信用为AAA级;B 类贷款3亿元,信用为2A级;C类贷款2.1亿元,信用为Baa级;S由建行持有,所以不参与评级,大概是0.9亿元。

第二步,中信信托作为受托人以特殊目的信托方式,设立由受托人管理但独立于委托人和受托人的信托账户,并接受建行信托资产设立信托。

第三步,证券承销机构中金公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售信托受益凭证。

第四步,作为服务机构的建设银行向购房者收取本金利息交给托管机构,并向受托机构(中信信托)提供服务商报告。

第五步,托管机构受中信信托的委托托管资金账户,定期提供托管月报并定期对投资者还本付息。

关注点:资产证券化

案例分析(三)红鼎创投覆没案例

2006年7月15日,刘晓人联合另外5位自然人,成立了红鼎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这位靠做鸡血石生意掘得“第一桶金”的创业者把眼光瞄向了当时锋芒刚起的创投业。由于以合伙制的形式组建,红鼎创投被舆论称为国内本土风投的开创者。根据刘晓人的计划,红鼎创投是一家“以本土民营资本为主体的风险投资机构”,专门从事互联网领域的天使投资,计划3年内投入资金1亿元。在红鼎创投的投资清单上,交友网站蚂蚁网、在线零售箱包的爱尚网、中国民间资本网、青铜网络、茶易小铺茶叶连锁店等众多投资案例跃然其中。

刘晓人以“中国民间天使投资第一人”的桂冠,以及其在互联网领域的几个投资案例,加上看上去貌似公允的公司管理架构,他的忽悠大戏终于开场了。除了公司成立时几个股东凑起来的3000万股本金之外,后续项目的投资资本大多数是以刘晓人或者公司的名义在民间高息借贷而来。根据相关媒体的报道,刘晓人借贷的资金利息多在2分以上,走的还是“借新还旧”的“庞氏骗局”的老路。这些借钱给刘晓人的人主要集中在刘晓人的出生地德清县上柏镇,以及武康县、杭州、宁波等地。公安局登记在册的涉案金额约两个亿,但其民间集资的实际金额可能有6至8亿元,最终受害者估计有上千人。

关注点:风投基金

分析:

互联网行业和创投行业在我国都属于朝阳行业,应该来说存在很多投资获利的机会。而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刘晓人和他的红鼎创投不但未能从这两大朝阳行业中挣到真金白银,反而是落了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结局。反映出我国本土创投业存在的三大顽症。

顽症之一:

对创投业的性质和风险估计不足

创投业在我国发展的历史不长,我国现有的多数创投业的大佬级人物也多是从其他行业中转身而来。限于创投业行业中存在的“报喜不报忧”的行业潜规则,很多从未涉足过创投业的人们对创投业的风险估计明显不足。很多人只看到创投资本通过投资参股的公司上市来实现股权的完美退出,殊不知大多数创投资本投资参股的公司很难达到上市的门槛,能够保住投资的本金就很不错。因而导致很多出资人一听到创投资本要参与投资的项目就认为是会赚大钱的项目,纷纷出资跟进,这是导致刘晓人之类的骗子能够诱骗成功的关键所在。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的民营资本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江浙地区都被形容成热钱的天堂。随着近年来创业投资行业的发展,不少江浙民营资本纷纷涌入创投行业。把创投业当成了资本“当铺”,成为发放高息贷款和民间集资的场所,为本土创投业的未来发展埋下定时炸弹。

顽症之二:

项目投资和资本管理缺乏规范

创投业对项目投资的管理要求相当严格和规范。从国际创投业的发展历程来看,一个项目从进入创投资本视野到最后完成投资,其间的过程是极为繁杂的。

笔者记得一个国际著名投行在投资我国一家食品企业时,仅仅前期的尽职调查费用就花去500万美元,花费时间近一年。反观刘晓人,在其进行创投投资时,没能完全按照必要的项目投资管理程序运作,自己对互联网领域的企业运作又缺乏经验,投资某种程度上来说成了“拍脑瓜”,项目投资的失误在所难免。而从资本管理的角度来说,创投业对项目的投资都是以参股为目标,是一项长期投资。但刘晓人却是采用短期高息拆借的方式融入参股资金,以短期高息资金来获取长期参股的可能高收益,刘晓人焉能不败?

顽症之三:

创投人才严重不足

创投业的新生事物性质注定了我国创投人才的缺乏和不足。近年来,创投业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种迅速发展必然带来人才的缺乏。我们看到,在本土创投业的队伍中,年轻面孔居多。虽然创投业是一个需要激情的行业,年轻人多一些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创投业更是一个需要高智慧和丰富企业实战经验的行业,其对人才的要求之高也是别的行业所不具备的。从国际投行来看,创投业的从业人员年龄大都在40岁以上,大都是“三高”人才,这样才能保证投资人的投资安全,保证投资项目的基本成功。刘晓人的投资失败除了与其非法集资有关之外,缺乏人才也是一个致命原因。红鼎创投的“投资顾问”、曾任和讯网CEO,YAHOO中国总经理的谢文,在接受相关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认为“土造VC”投资互联网的成功几率不高,建议这些民间资金还是投资实业比较好。

企业筹资案例分析教学提纲

企业筹资案例分析

企业筹资案例分析 一、案例资料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高性能计算机研发与生产企业,拥有国内最全的服务器产品线。连续五年蝉联"中国高性能计算机TOP100排行榜"市场份额第一。 曙光公司于2000年成功市场化,在上交所成功上市,编号603019中科曙光。 截止2018年末,公司的总资产已达122亿元,总股本为64302万股,净利润为54亿元。 (一)筹资方式 1、概念:筹资方式是指可供企业在筹措资金时选用的具体筹资形式。我国企业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筹资方式:①吸收直接投资;②发行股票;③利用留存收益;④向银行借款;⑤利用商业信用;⑥发行公司债券;⑦融资租赁;⑧杠杆收购。其中前三种方式筹措的资金为权益资金,后几种方式筹措的资金是负债资金。 2、各种筹资方式在理论上的优缺 (1)权益性筹资 吸收投资优点:①有利于增强企业信誉②有利于尽快形成生产能力③降低财务风险缺点:①资金成本较高②容易分散企业控制 发行普通股优点:①没有固定利息负担②没有固定到期日,不用偿还③筹资风险小④能增加公司的信誉⑤筹资限制较少 缺点:①资金成本较高②容易分散控制权 发行优先股优点:①没有固定到期日,不用偿还本金②股利支付既固定,又有一定弹性 ③有利于增加公司信誉 缺点:①筹资成本高②筹资限制多③财务负担重 (2)负债资金的筹资 银行借款优点:①筹资速度快②筹资成本低③借款弹性好 缺点:①财务风险大②限制条款较多③筹资数额有限 公司债券优点:①资金成本较低②保证控制权③可以发挥财务杠杆作用 缺点:①筹资风险高②限制条件多③筹资额有限 融资租赁优点:①筹资速度快②限制条款少③设备淘汰风险小④财务风险小 ⑤税收负担轻 缺点:资金成本较高 3、对曙光公司的筹资方式研究 (二)增发新股 1、概念:公开增发也叫增发新股:所谓增发新股,是指上市公司找个理由新发行一定数量的股份,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上市公司“圈钱”,对持有该公司股票的人一般都以十比三或二进行优先配售,(如果你不参加配售,你的损失更大.)其余网上发售。增发新股的股价一般是停牌前二十个交易日算术平均数的90%,对股价肯定有变动。 三、对案例的解析 (一)在不断增股情况下,流通股在总股本中所占比重变动的具体情况如下: 1、公司于1997年6月12日首次向社会公众发行了普通股(A)4200万股每股发行价8.28元,所发行股票于1997年6月2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发行后,公司总股本为11070万股其中已流通股占37.94%。 2、公司于1998年1月13日公告了向全体股东以每10股转增5股的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银行承兑汇票杠杆收购经典案例

某公司利用敞口银行承兑汇票进行杠杆收购的经典案例 目录 一、杠杆收购及其融资方式 二、本案例的公司结构及融资设想 三、方案的制定 四、方案的实施 五、结论:方案的利弊 一、杠杆收购(Leveraged Buyout )及其融资方式 (一)杠杆收购的定义及本质 杠杆收购(LBO)指收购者利用自己少量的自有资金为基础,然后从投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举债融资的方式完成对一家公司(常常是上市公司)的收购活动。 杠杆收购是一种企业进行资本运作的有效的收购融资工具。优势企业按照杠杆原理,可以用少量自有资金,依靠债务资本为主要融资工具来收购目标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权,因此,杠杆收购被称为“神奇点金术”。杠杆收购的本质就是举债收购,即以债务资本作为主要融资工具。这些债务资本多以被收购公司资产为担保而得以筹集。

(二)杠杆收购的融资方式 杠杆收购的融资方式以资金来源划分,可分为内部融资来源和外部融资来源。其中外部融资来源是杠杆收购的主要途径,又分为权益融资、债务融资和准权益融资三大部分。 权益融资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指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包括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和定向募集等形式,该类形式往往以向目标公司支付现金的方式完成并购。另一类是股权支付,即通过增发新股,以新发行的股票交换目标公司的股票,或者发行新股取代收购方和被收购方的股票,从而取得对目标公司的控股权。 债务融资包括向金融机构贷款、发行债券和卖方融资等。从西方各国并购的经验来看,债务融资是杠杆收购最重要的资金来源,不仅有商业银行,还有大量的保险公司、退休基金组织、风险资本企业等机构都可以向优势企业提供债务融资。 贷款与发行债券两种债务融资方式可以说是各有千秋:相对而言,贷款速度快、灵活性大,但用途往往受到限制;而在我国,发行债券由于金融政策对发行主体的硬性规定而使其在应用中受到了较大限制。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一、企业收购情况分析 1.吉利汽车成功收购沃尔沃的原因 1)技术和品牌号召力提升为主的战略转型 吉利汽车早在2007年就已经提出了战略转型的方针:不打价格战,但要提高核心竞争力,从之前的成本 优势逐步转变为技以技术优势与用户覆盖率的服务定位。 由于吉利汽车属于国产民营汽车品牌,长期以来,在汽车价格和品牌上都给人以深深的“草根”印象,虽 然这已经给吉利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丰厚的利润, 但是却极大程度的阻碍着吉利向中高端汽车市场渗透与 发展的步伐,品牌优势不能极大限度的发挥出来,这对 吉利汽车来说是个十分棘手的问题。然而作为国际知名 品牌的沃尔沃汽车,他拥有大量的知识产权财产和先进 的生产技术是毋庸置疑的,谁能够成功收购沃尔沃,谁 就将获得更多的关于生产、安全性能及节能环保方面的 先进技术。 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汽车不但填补了自己缺乏定级豪华品牌的空缺而且提升了自己的整体形象,并且可以 通过品牌移植来提升自主品牌价值,最终实现能够参与 国外竞争的高端民族品牌。同时,吉利对沃尔沃的收购 也标志着吉利汽车正式走出了自己转型的第一步。现在 再看吉利汽车,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骄

傲的成绩。 2)民营企业走向世界的一种方式 对于身为国内民营企业的吉利汽车而言,要想进入广阔的国际市场特别是汽车工业比较发达的欧美市场是一件分厂困难的事情。而国际并购,无疑是让吉利汽车获得国际市场“通行证”的一条捷径。沃尔沃的品牌影响力无疑将成为中国吉利走向世界的桥梁,而吉利对沃尔沃的收购,也无疑将为国内民营企业走向世界指明了一个方向。 3)学习国外先进的品牌营销管理 沃尔沃的品牌营销理念一直和“绅士精神、挑战极限、高档生活”密不可分,在锁定追求生活质量,注重安全和环境的同时又会给客户带来低调稳重的体验。吉利汽车通过对沃尔沃品牌营销战略的学习,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著名汽车品牌以及成功进入国际市场的先决条件。 4)吉利能够成功收购沃尔沃与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密不可分 吉利收购沃尔沃这个震惊整个行业的“蛇吞象”式的海外并购所遇到的困难和风险将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李书福个人的坚持、努力、决心以及对汽车的梦想成为了推动整个并购进程的重要支撑。 吉利02年起开始关注沃尔沃到08年底首次将花了

好孩子品牌介绍

41好孩子品牌介绍 好孩子秉承“关怀儿童、服务家庭”的宗旨,每年投入巨资用于开发研制新产品,不断推出具有原创性和前瞻性的人性化育儿产品,至今已拥有中国和外国专利2800余项。在好孩子工业园区内,数十家生产工厂,拥有世界一流专业制造设备和严密质量体系,国际一流品牌的各类产品每天不断地从这里运往世界各地。 好孩子GOODBABY通过在国内拥有的由35家销售中心、4000家销售点组成的销售网络,走进了万千消费者的家庭,成为中国儿童用品市场最畅销的产品。好孩子产品远销美国、欧洲、东南亚、南美、中东、俄罗斯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好孩子童车连续两次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好孩子推车、三轮车、学步车同时又获得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产品质量免检”证书,“好孩子”牌商标被评为江苏省著名商标。据国家轻工总会最新统计,好孩子童车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70%以上,并连续12年获同类产品全国销量第一和质量检测第一。 好孩子奉献永远是健康、智慧的爱心。好孩子热诚欢迎国内外朋友进行贸易合作,好孩子(GOODBABY)作为在世界儿童用品领域具有广泛影响的中国品牌,作为“中国名牌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的生产企业,在全国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向全国的消费者庄严承诺:继续坚持用“爱心点亮创意无限”的设计灵感,源源不断地为中国的孩子设计出全新概念的儿童用品;继续保持以“健康、智慧、爱心——好孩子出品”的理念,生产出满足中国和全世界儿童需要的,安全、舒适、可靠的产品;继续秉持“关心孩子,服务家庭”的理念,在中国的35个服务中心、233个联保服务站为全国消费者提供规范化的服务,在此,我们郑重向亿万家庭承诺——365天,每天都是3·15!确保好孩子的每一个消费者“好安心、好称心、好放心”! 2008年7月5日,温家宝在江苏昆山好孩子集团考察儿童用品生产情况。 好孩子向国外品牌取经 2008年12月22日 14:34:59 来源:【字体:↑大中↓小】 本文导读: 当依靠制造、出口童车获得巨大成功的好孩子集团想要扩大业务、进入一站式婴童用品零售领域时,他们发现自己一无经验,二无品牌。...... 当依靠制造、出口童车获得巨大成功的好孩子集团想要扩大业务、进入一站式婴童用品零售领域时,他们发现自己一无经验,二无品牌。于是他们选择了与国外品牌合资,这能带给他们想要的东西吗? 9月26日,两家以“Mothercare”命名的母婴用品商店分别出现在上海的淮海中路和北京的朝阳公园西门。这是英国母婴用品零售商Mothercare和好孩子集团以合资的方式开出的头两家店。 在两家店铺的售价不菲的商品中,满眼都是Mothercare的Logo,根本看不到好孩子的产品,虽然后者在合资中占绝对控股地位。

PAG集团10倍杠杆并购好孩子案例分析

PAG集团10倍杠杆并购好孩子 一、案例概述 2006年1月底,私募投资基金太平洋联合(PAG)以1.225亿美元的总价值购得原来由香港第一上海、日本软银集团(SB)和美国国际集团(AIG)持有的67.4好孩子集团股份。 至此,PAG集团成为好孩子集团的绝对控股股东,而包括好孩子集团总裁宋郑还等管理层持32.6股份为第二大股东。 二、相关背景 1、好孩子公司简介 好孩子公司创立于1989年,是中国最大的童车生产商。在被收购前的5年内,好孩子的年利润增长率达到~30。 2005年,好孩子集团的销售额达到25亿元,纯利润1亿多元,净利润率约5,位居世界同行业前几名,其中国际与国内市场的比例为7∶3。作为国内 最知名的童车及儿童用品生产企业,好孩子集团已经成功占领了消 费市场。好孩子的销售额有将近80来自海外市场,部分产品在海外市场占有率近50。 2、PAG公司简介 PAG是一家在香港注册、专门从事控股型收购的私募基金。据资料显示,PAG旗下管理着大约4亿美元基金,投资好孩子集团是其在中 国的第五宗交易。 在过去的12个月,PAG在中国累计投资约2亿美元,其中包括收购好孩子集团。 三、收购过程 第一阶段:目标选择 好孩子集团的优势: 1、强大的市场份额

好孩子集团是中国最知名的童车及儿童用品生产制造商。其生产的童车占领了70的国内市场,稳坐国内市场的头把交椅;部分产品在海外市场占有率近 50,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也达1/3。强大的市场份额成为私人基金眼中的宠儿。 2、良好的自建通路区别于其他单纯的供应商,好孩子在中国迅速发展的巨 大商业市场背景下, 拥有1100多家销售专柜,也拥有了让资本青睐的本钱。3、不存在产业周期 由于好孩子所在的消费品行业基本不存在产业周期,因此能够创造稳定的现金流。因为只有消费品行业企业才具有持续的业绩增长能力,而持续的业绩增长能力是可以给予市场溢价的,这正是PAG投资信心的来源。 第二阶段:杠杆设计 1、PAG事先对好孩子做了严密的估价。按照市盈率计算,好孩子当时 的市场价值在20亿元人民币以上,折算成 PAG67.5的持股比例,该部分股权的市场价值超过1.7亿美元,而双方协商的收 购价格为1.225亿美元,说明此项收购具有投资价值。 为了实现既定的400的高额投资回报率,PAG确定用自有资金支付的金额不超过1200万美元。2、PAG设计了一个颇为漂亮的杠杆。 经过精心的测算和设计,通过资产证券化及间接融资等手段,在确定收购意向后,PAG先通过好孩子管理层组成的集团筹集收购价10的资金,然后以好孩 子公司的资产为抵押,向银行借入过渡性贷款,相当于整个收购价50的资 金,并向PAG的股东们推销约为收购价40的债券。 PAG借助外资银行贷款完成了此次杠杆收购交易,交易所需部分资金来自台北富邦商业银行的贷款,贷款金额5500万美元。 第三阶段:实施过程 在PAG接手前,好孩子集团的控制人为2000年7月注册于开曼群岛的吉奥比国际公司。 股东主要有4家,分别是香港上市公司第一上海,持股49.5;美国国际集团(AIG)旗下的中国零售基金(CRF),持股13.2;软银中国(SB),持股7.9;

中国第一例“杠杆收购”融资案例

中国第一例“杠杆收购”融资案例 2006年1月底,私募投资基金太平洋联合(Pacific Alliance Group,简称PAG)以1.225亿美元的(公司)总价值购得原来由香港第一上海、日本软银集团(SB)和美国国际集团(AIG)持有的67.6%好孩子集团股份。至此,PAG集团成为好孩子集团的绝对控股股东,而包括好孩子集团总裁宋郑还等管理层持32.4%股份为第二大股东。据介绍,这是中国第一例外资金融机构借助外资银行贷款完成的“杠杆收购”案例。 PAG是一家在香港注册、专门从事控股型收购的私募基金。据资料显示,PAG旗下管理着大约4亿美元基金,投资好孩子集团是其在中国的第五宗交易。在过去的12个月,PAG 在中国累计投资约2亿美元,其中包括收购好孩子集团。 2005年10月PAG接触好孩子,12月13日就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根据协议,第一上海投资有限公司(简称第一上海)会同其他几家机构投资人将其在好孩子集团中持有的全部股权转让给由PAG控制的名为G-baby的持股公司。PAG借助外资银行贷款完成了此次杠杆收购交易,交易所需部分资金来自台北富邦商业银行(Taipei Fubon Commercial Bank)的贷款,贷款金额5500万美元。 易凯资本是好孩子的财务顾问,全程参与了这个历时一年多的交易。易凯资本的首席执行官王冉对于新投资者PAG的评价是:非常低调,反应速度很快。其它一些知名的基金,受到的监管比较多,在法律等方面的细节也考虑很多,决策比较犹豫。而PAG行动非常迅速,善于避开枝节,因此仅跟好孩子集团短暂谈判两个月,就达成协议。 以小搏大的收购手段 30多年前,华尔街著名的投资公司Kohlberg Kravis Roberts(KKR)创造了名为“杠杆收购(LBO)”的交易模式。这种收购模式是指收购者用自己很少的本钱为基础,以目标企业的经营现金流或部分乃至全部业务的变现值为抵押,从其他金融机构筹集、借贷足够的资金进行收购活动。收购后公司的收入刚好支撑目标企业因收购而产生的高比例负债,这样就能够达到“以很少的资金赚取高额利润”的目的。根据业界惯例,收购者只需要有10%的自有资金即可完成收购。因此,杠杆收购造就了很多“小鱼吃大鱼”的收购案例。 杠杆收购模式的出现带来了金融工具、公司治理乃至文化理念的一场革命。但是,中国内地金融市场环境制约了公司控制权交易的发展,因此一直被从事杠杆收购的投资银行和股权基金列为投资禁区。近两年来,随着资本市场逐渐完善以及外汇管制政策的松动,股权基金开始试探性地针对内地企业控制权发动攻击,如新桥收购深发展、凯雷收购徐工集团,等等。但是,这些交易的收购资金筹措环节与收购环节以及购后整合环节,是分离的。因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2006年前的中国内地尚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杠杆收购。 此次PAG是用好孩子集团的资产和现金流做抵押,向银行获得过渡性贷款,并以此贷款完成收购。在获得好孩子集团控股权之后,PAG将通过对公司的经营以及最终包装上市,获得投资回报和退出通道。 证券业分析人士认为,杠杆收购的方式对那些具有一流的资本运作能力和良好的经营管理水平,企业的产品需求和市场占有较为稳定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融资手段。在国际上常被应用于大型上市公司。此次交易杠杆设计的核心风险在于:好孩子的经营现金流能否至少覆盖融资利息?以及现金流入的持续期能否满足融资的期限结构。一般认为,在杠杆收购模式下,被收购者往往要承担更多的债务风险。因此好孩子集团接受这种收购方式,前提是公司有健康的现金流,业务稳步增长。 投资者为什么选择好孩子 作为国内最知名的童车及儿童用品生产企业,好孩子集团已经成功地占领了消费市场。其产品进入全球4亿家庭,在中国也占领着童车市场70%以上的份额。2005年,好孩子集

吉利并购福特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并购福特沃尔沃案例分析 一.企业背景 1.吉利控股: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始建于1986年,从生产电冰箱零件起步,发展到生产电冰箱、电冰柜、建筑装潢材料和摩托车,1997年进入汽车行业,一直专注实业,专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不断打基础练内功,坚定不移地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现资产总值超过2000亿元,员工总数超过7万多人,连续六年进入世界500强。 2.福特沃尔沃:沃尔沃集团是全球领先的商业运输及建筑设备制造商,主要提供卡车、客车、建筑设备、船舶和工业应用驱动系统以及航空发动机元器件;以及金融和售后服务的全套解决方案。1999年,沃尔沃集团将旗下的沃尔沃轿车业务出售给美国福特汽车公司。2010年,中国汽车企业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从福特手中购得沃尔沃轿车业务,并获得沃尔沃轿车品牌的拥有权。 二.并购原因 1.大企业创新理论(最为重要的原因):吉利在国内市场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是由于技术的限制始终无法取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和走出国门的技术资本,于是便关注了国外沃尔沃,希望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来了解沃尔沃的知识产权,从而获取操控的核心技术和中高端车型的技术体系能力。 2.全球经济一体化:由于国内市场的领先地方使得吉利的目光放到了国外的市场,同时中国汽车的海外需求不断增长,他们想通过收购国外汽车品牌,来获得研发到制造再到国际市场渠道等价值链,以此来打开吉利在国外的市场。而收购之前的沃尔沃在2007年曾实现45.83万辆的全球销量纪录,并且有着2000多个全球经销商、供应商体系在国际渠道方面绝对是吉利所需要的。 3.国际品牌效应:收购沃尔沃有利于提升吉利的国际品牌地位,利用沃尔沃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来,提升自己的品牌价值。 4.福特汽车亏损:随着金融危机的全面侵袭,福特的汽车销量下降了21.8%,

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目录 第一章并购双方情况简介 (1) 1.1 并购双方集团概述 (1) 1.2 并购双方企业文化 (1) 第二章吉利杠杆收购沃尔沃 (3) 2.1 吉利“蛇吞象”并购沃尔沃 (3) 2.2 吉利并购沃尔沃的资金来源 (4) 2.3 吉利并购沃尔沃的原因 (5) 第三章吉利并购沃尔沃后风险与整合措施 (6) 3.1 吉利并购沃尔沃后风险分析 (6) 3.1.1 运营风险 (6) 3.1.2 财务风险 (8) 3.2 吉利与沃尔沃文化整合中的主要问题 (9) 3.2.1 瑞典和中国的文化差异 (9) 3.2.2 吉利与沃尔沃双方的企业文化 (10) 3.3 吉利并购沃尔沃后的整合措施 (10) 3.3.1 品牌及市场战略 (11) 3.3.2 技术整合战略 (12) 3.3.3 文化整合战略 (12) 第四章解决跨国并购文化冲突的对策 (14) 4.1 识别并购企业双方的文化冲突 (14) 4.2 实施有效的文化沟通途径 (14) 4.3 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整合管理策略 (15) 4.4 形成统一价值观的企业文化 (16) 4.5 对员工实行跨文化培训 (17) 第五章结论与建议 (18) 5.1 结论 (18) 5.2 建议 (20)

第一章并购双方情况简介 1.1 并购双方集团概述 1.1.1吉利集团概述 吉利集团全称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曾经被评为我国汽车行业内的十强企业,同时,也是唯一一家民营企业。该企业于1986年成立,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在汽车、摩托车、汽车发动机、变速器、汽车电子电气及零部件方面获得辉煌的成就。吉利集团凭借自身的经营机制和不断的创新,并且连续进入全国500强企业的名单,被评为我国汽车行业五十年里发展快速和成长最好的企业。 1.1.2沃尔沃概述 沃尔沃,瑞典著名汽车品牌,曾译为富豪。该品牌的创始人是古斯塔夫·拉尔松和阿萨尔·加布里尔松。沃尔沃集团是全球领先的商业运输及建筑设备制造商,主要提供卡车、客车、建筑设备、船舶和工业应用驱动系统以及航空发动机元器件;以及金融和售后服务的全套解决方案。1999年,沃尔沃集团将旗下的沃尔沃轿车业务出售给美国福特汽车公司。2010年,中国汽车企业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从福特手中购得沃尔沃轿车业务,并获得沃尔沃轿车品牌的拥有权。 1.2 并购双方企业文化 1.2.1 吉利的企业文化 吉利的愿景是“让世界充满吉利”。该愿景的含义就是希望吉利所产的汽车和它的先进技术能够走向国际,走遍全球,同时,也是把大吉大利的祝福送给每一个人。吉利的目标是造出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吉利很注重企业精神这一方面的培养。吉利不断的创造汽车行业内的奇迹正是因为吉利拥有其独特的企业精神。吉利的企业精神包括团队精神、学习精神、实事求是精神、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精神。这种吉利精神,不仅是其目Hlf成就的关键,也是保障吉利走向持续经营的精神态度。吉利一直依靠着企业的“元动力”这一核心理念经营和壮大。这里所指的元动力便是企业员工的动力。企业的员工是否能够积极进取,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够保持旺盛的态度经营和可持续发展下去。离开了员工的努力,企业便会黯然失色,也就不可能形成企业的战斗力。吉利希望自己的品

某公司利用敞口银行承兑汇票进行杠杆收购的经典案例

某公司利用敞口银行承兑汇票 进行杠杆收购的经典案例 二0一0年二月 目录 一、杠杆收购及其融资方式 二、本案例的公司结构及融资设想 三、方案的制定 四、方案的实施 五、结论:方案的利弊 ?一、杠杆收购(Leveraged Buyout )及其融资方式 (一)杠杆收购的定义及本质 杠杆收购(LBO)指收购者利用自己少量的自有资金为基础,然后从投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举债融资的方式完成对一家公司(常常是上市公司)的收购活动。 杠杆收购是一种企业进行资本运作的有效的收购融资工具。优势企业按照杠杆原理,可以用少量自有资金,依靠债务资本为主要融资工具来收购目标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权,因此,杠杆收购被称为“神奇点金术”。杠杆收购的本质就是举债收购,即以债务资本作为主要融资工具。这些债务资本多以被收购公司资产为

担保而得以筹集。 (二)杠杆收购的融资方式 杠杆收购的融资方式以资金来源划分,可分为内部融资来源和外部融资来源。其中外部融资来源是杠杆收购的主要途径,又分为权益融资、债务融资和准权益融资三大部分。 权益融资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指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包括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和定向募集等形式,该类形式往往以向目标公司支付现金的方式完成并购。另一类是股权支付,即通过增发新股,以新发行的股票交换目标公司的股票,或者发行新股取代收购方和被收购方的股票,从而取得对目标公司的控股权。 债务融资包括向金融机构贷款、发行债券和卖方融资等。从西方各国并购的经验来看,债务融资是杠杆收购最重要的资金来源,不仅有商业银行,还有大量的保险公司、退休基金组织、风险资本企业等机构都可以向优势企业提供债务融资。 贷款与发行债券两种债务融资方式可以说是各有千秋:相对而言,贷款速度快、灵活性大,但用途往往受到限制;而在我国,发行债券由于金融政策对发行主体的硬性规定而使其在应用中受到了较大限制。 ?二、本案例的公司结构及融资设想 2009年9月,经过实地查证,企业提出了融资设想如下:(下图根据企业提供的资料绘制)

吉利并购案例分析

吉利并购案例分析报告 摘要 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曾兴起一次大的并购浪潮,其主要特征是大量的杠杆收购(LBO)和敌意收购,史称美国第四次并购浪潮。在此期间,更具体地说在1986年11月至1988年10月的两年间,美国吉列公司经历了分别来自佩雷尔曼-雷夫隆公司和康尼斯顿公司两个敌意收购方的三次收购攻势,吉列公司采取包括业务整合、设置反收购措施、争取地方政府支持、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寻求法律保护、引进战略投资者等一系列反收购措施,成功地抵御了这些敌意收购,维持了主营业务的持续发展,并在接下来的经营中创造了高于市场预期的业绩。在这四次收购与反收购的较量中,美国政府、司法机关、经济学者、机构投资者与中小投资者、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员工等各种市场主体的立场与观点各不相同。通过这一案例的介绍与分析,有助于了解美国这一时期并购活动的情况,以及它给美国的公司并购带来的影响。我们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并购敌意收购收购报价 目录 一、吉列公司的基本情况与市场表现 二、收购方的基本情况 三、吉列公司的估值分析 四、吉列公司为反收购的内部调整 五、吉列公司反收购案例的启示 一、吉列公司的基本情况与市场表现

1901年,吉列与威廉?尼科尔森在缅因州注册了美国安全剃须刀公司;1904年,吉列获得了美国专利,并筹集到足以扩大生产的资金;到了1917年,吉列在特拉华州的公司成立,它每年销售100万把剃须刀和1。15亿个刀片。1917—1945年间,美国先后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大大刺激了吉列剃须刀和刀片的市场需求,战争成为空前的促销和宣传手段。 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吉列施行多元化发展与跨国经营相结合的战略,积极进行以优化产业结构为目的的并购活动,并成为一家国际化、多元化、面向顾客的大型企业,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在世界各地设有分支机构与工厂。吉列的国际业务量占公司全部业务量的比例从1965年的32%,上升到1978年的50%,到了1993年,这一比例已达70%。多年来,吉列产品在拉丁美洲、欧洲和亚洲市场一直敌意收购吉列公司的案例分析经典案例赏析中国并购评论处于第一或第二的位置。 1990年,公司推出了革命性的传感器(Sensor)剃须刀;1992年4月,它已经占领了非一次性剃须刀市场43%的份额,每年带动售出10亿个刀片;到了1994年底,吉列借助这一产品已占据了剃须刀和刀片市场67%的份额。目前,吉列形成了5大盈利中心:博朗小家电、文具、传统清洁用品(如除臭剂、洗发水)、牙刷以及剃须刀和刀片。 吉列公司推崇稳健型的经营模式,强调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公司股东的重要性。由于在主营业务的选择上以现金流充裕、产品具有重复性消费的特点(剃须刀及刀片、牙刷、电池),所以吉列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现金流,并定期发放固定数额的股息,从而在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群体中树立起稳健经营、保障分红的良好形象。同时吉列在世界范围内培育起一个高效的营销体系,并拥有良好的市场形象,吉列在二级市场上一直是追求长期投资回报的中小股民所追捧的对象,其收益表现一直优于代表美国市场平均水平的标准普尔500股票指数。 1982—2004年间总体业绩优良,公司在1986年、1991年、1995年以及1998年四次股票拆细后,平均股价依然保持在40美元上下,这表明在此期间公司股价是一路上扬的。在此期间,公司分红的水平亦相对稳定。 二、收购方的基本情况 三次收购吉列公司的主要有两个收购方,一个是康尼斯顿集团,一个是雷夫隆集团的佩雷尔曼。康尼斯顿集团试图通过争取代理权的方式来争夺吉列董事会四个董事席位,从而达到控制吉列公司的目的。一旦控制了吉列董事会,就会作出分拆出售资产的决定,以争取更高的收益。佩雷尔曼拥有奥林奇收购公司,它是一家主要从事杠杆收购的公司,由雷夫隆集团、马克安德鲁斯及福布斯集团共

吉利杠杆收购沃尔沃案例解析

吉利杠杆收购沃尔沃案例解析 2010年3月28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与福特汽车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以18亿美 元的代价获得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以及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相关资产。此项交易预计于2010年三季度完成,当然此交易还要符合通常交易完成条件,包括获得相关监管部门的批复。此次交易得到中国、瑞典两国的高度重视,中国工信部部长李毅中以及瑞典副总理兼企业能源部长Maud Olofsson出席了签署仪式。作为中国汽车业最大规模的海外收购案,吉利上演了中国车企“蛇吞象”的完美大戏。 收购历程 表1:收购历程 收购价格 1999年福特以65亿美元的高价购得沃尔沃品牌。然而事与愿违,沃尔沃这个品牌在过去几年里让它伤透了心,2008年沃尔沃税前亏损额高达16.9亿美元。随着金融危机全面到来,在售出阿斯顿马丁、路虎、捷豹之后,沃尔沃又成为了福特剥离的目标。 根据洛希尔综合采用现金流折现法、可比交易倍数、可比公司倍值等估算方法对沃尔 沃资产进行的评估,在金融危机最严重时的沃尔沃估值,合理价位在20亿-30亿美元之间。其中,合理收购资金15亿-20亿美元,运营资金5亿-10亿美元。正是根据洛希尔作出的这一估值,吉利提出的申报收购金额为15亿-20亿美元,最终成交价格确定为18亿美元。 吉利花费18亿美元的代价收购沃尔沃,不到当年福特收购价的三分之一。这是在全球 金融危机导致世界汽车行业重新洗牌下的意外收获。从沃尔沃的品牌、已有的供应商和经销商网络和它的技术来看,我们认为还是物有所值的。被誉为“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的沃尔沃,其品牌价值和技术含量堪称世界一流。吉利收购沃尔沃抓住了历史性的机遇,是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典范。 交易架构 此次收购将以在国内及海外设立特殊目的项目公司的形式进行。为便于收购,吉利成立了北京吉利万源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万源)和北京吉利凯旋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凯旋)来作为国内的收购主体。

2018年婴童用品行业好孩子国际分析报告

2018年婴童用品行业好孩子国际分析报告 2018年3月

目录 一、国际领先的婴童用品品牌 (4) 1、三大战略品牌,高端线驱动增长 (6) (1)战略品牌:gb好孩子、Cybex、Evenflo、Rollplay (6) (2)策略品牌:HappyDino、CBX、Urbini组成的自有品牌体系 (7) 2、业务梳理成效显著,全球市场增长向好 (8) 二、吸收零售板块上市,完成品类延展和全渠道布局战略 (10) 三、竞争分析:婴童用品市场高度分散,公司龙头地位稳固 (12) 四、消费升级、二胎红利驱动国内母婴行业高增长 (15) 1、受益于二胎政策全面放开我国正式迈入第四次婴儿潮,带动中国孕婴童产 品市场发展迅速 (15) 2、消费升级带动母婴消费品各细分行业均呈现“高端化趋势” (16)

好孩子国际是全球婴童耐用品行业中的领导者,起家于童车制造,在30年的发展中完成三次重大战略转型:(1)20年代末凭借一流制造研发能力,以OPM代工方式对接海外品牌,成为全球童车产销量 第一的“隐形冠军”;(2)2014年完成两大海外并购,收购德国高端品牌Cybex和美国大众品牌Evenflo,从制造公司全面升级为品牌公司。(3)2017年末集团将零售业务注入上市公司,搭建了1000多自营门店组成的的终端网络。至此公司完成制造+品牌+零售的全产业链布局。 业务梳理成效卓著、三大市场+三大战略品牌业绩全面向好:公司2014年收购完成后形成了“gb+Cybex+Evenflo”的三大核心战略品 牌矩阵,收购完成后的3年,公司大力执行业务梳理,集中资源用于核心研发和市场推广。Evenflo凭借自身在影响力,继续主打北美市场,在2015年顺利扭亏。Cybex主打高端产品线,儿童安全座椅品牌认知度高,近年来在美国、中国均录得靓丽增长。主品牌gb推出铂金线等高端产品线。2017年创新研发口袋车等大单品,使高端线销售增长良好。 零售业务注入上市,延伸高利润品类,线上下均保持高增长。集团2017年10月将零售业务注入上市公司,2018年起全面并表。线下拥有近1000家线下门店,门店平均面积在200㎡左右,同店增长良好;线上占比近40%,线上销售额保持双位数高增长。零售业务商品组合丰富,提供包括服装、哺喂等各类母婴耐用品和易耗品。也为上市公司补充了高毛利、周转更快的品类,有助于改善公司的整体利润率。预计2018年零售业务将为公司增厚27亿收入,1.2亿净利润。

企业筹资案例分析

企业筹资案例分析 一、案例资料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高性能计算机研发与生产企业,拥有国内最全的服务器产品线。连续五年蝉联"中国高性能计算机TOP100排行榜"市场份额第一。 曙光公司于2000年成功市场化,在上交所成功上市,编号603019中科曙光。 截止2018年末,公司的总资产已达122亿元,总股本为64302万股,净利润为54亿元。(一)筹资方式 1、概念:筹资方式是指可供企业在筹措资金时选用的具体筹资形式。我国企业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筹资方式:①吸收直接投资;②发行股票;③利用留存收益;④向银行借款;⑤利用商业信用;⑥发行公司债券;⑦融资租赁;⑧杠杆收购。其中前三种方式筹措的资金为权益资金,后几种方式筹措的资金是负债资金。 2、各种筹资方式在理论上的优缺 (1)权益性筹资 吸收投资优点:①有利于增强企业信誉②有利于尽快形成生产能力③降低财务风险缺点:①资金成本较高②容易分散企业控制 发行普通股优点:①没有固定利息负担②没有固定到期日,不用偿还③筹资风险小④能增加公司的信誉⑤筹资限制较少 缺点:①资金成本较高②容易分散控制权 发行优先股优点:①没有固定到期日,不用偿还本金②股利支付既固定,又有一定弹性 ③有利于增加公司信誉 缺点:①筹资成本高②筹资限制多③财务负担重 (2)负债资金的筹资 银行借款优点:①筹资速度快②筹资成本低③借款弹性好 缺点:①财务风险大②限制条款较多③筹资数额有限 公司债券优点:①资金成本较低②保证控制权③可以发挥财务杠杆作用 缺点:①筹资风险高②限制条件多③筹资额有限 融资租赁优点:①筹资速度快②限制条款少③设备淘汰风险小④财务风险小 ⑤税收负担轻 缺点:资金成本较高 3、对曙光公司的筹资方式研究 (二)增发新股 1、概念:公开增发也叫增发新股:所谓增发新股,是指上市公司找个理由新发行一定数量的股份,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上市公司“圈钱”,对持有该公司股票的人一般都以十比三或二进行优先配售,(如果你不参加配售,你的损失更大.)其余网上发售。增发新股的股价一般是停牌前二十个交易日算术平均数的90%,对股价肯定有变动。 三、对案例的解析 (一)在不断增股情况下,流通股在总股本中所占比重变动的具体情况如下: 1、公司于1997年6月12日首次向社会公众发行了普通股(A)4200万股每股发行价元,所发行股票于1997年6月2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发行后,公司总股本为11070万股其中已流通股占%。 2、公司于1998年1月13日公告了向全体股东以每10股转增5股的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的方案,所转增股份的上市交易日为1998年1月16日转增后,公司总股本16605万股其中已流通股占%。

“好孩子”和“海尔”的跨国营销模式的优劣势分析.

“好孩子”和“海尔”的跨国营销模式的优劣势分析 研发之外,“好孩子”的另一个法宝便是过硬的质量。好孩子遵循国际上最严格的欧洲质量标准,可以与国家检测中心媲美的好孩子品质控制中心,严格检测整个生产过程,构成了产品安全的保障体系。这种生产和品质保证体系在生产过程中,并无内外销之分。事实上,质量和设计是好孩子诞生16年来没有做什么广告而成为优秀品牌的重要原因。 当今世界,国际国内竞争空前激烈,中国企业势必要走出去,参与世界范围的竞争,这就对国内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企业家们面对国际巨头的大举进攻疾呼:“狼来了”!然而,中国企业“走出去”面对的是“狼群”,不仅在国内要与“狼”共舞,而且在国际上也要与“狼群”共舞,这是困扰中国企业进行跨国营销的大问题。本文将对好孩子集团和海尔集团的国际营销模式及其特点和适应性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致力于通过对外投资提升企业实力、进行国际规模扩张的企业有所启示。 好孩子集团跨国营销模式 1.“好孩子”及其跨国营销成就 “好孩子”于1989年成立,位于中国江苏昆山,是中国最大的专业从事儿童用品设计、制造和销售的企业集团。集团经过16年的发展,通过42家分公司、998家专柜和无数销售点组成的销售网络,走进了万千消费者的家庭。2004年总销量超过10亿元,总产量的2/3远销美国、东南亚、南美、中东、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家企业打入了全世界最发达的国家。据《财富》杂志的数据,2004年“好孩子”大约占有美国手推童车市场的1/3,儿童自行车市场的1/2,这个来自中国的品牌竟然占据了美国儿童用品市场的半壁江山。“好孩子”婴幼儿用品销量在美国市场上连续5年名列第一,在加拿大,“好孩子”也占据了1/3的童车市场,成为不折不扣的国际性企业。 2.“好孩子”的跨国营销模式——产品领先 “‘好孩子’从‘以中国资源做中国市场’发展到‘以世界资源做世界市场’,成功地进入世界经济体系,成为世界知名的婴幼儿用品品牌,不是靠成本领先来打市场,而是产品的研发。”好孩子集团董事长宋郑还先生如是说。 “好孩子”发现只靠低廉的价格并不能有效打开美国市场。偶然的灵感为“好孩子”带来了全新的产品,创造了在美国红极一时的童车“爸爸摇,妈妈摇”。没多久,这种产品便出现在美国市场,大受市场欢迎。此后,“好孩子”又在美国市场推出了另一款热销产品——Z字折叠式童车。这种产品完全是按照美国消费者的要求开发的。这种童车上轿车方便,为一手抱婴儿一手开车门的妇女提供了便捷。目前,“好孩子”集团共有200多位设计师和工程师,并在德、法、英等国设有研发分公司,从设计到研发、从颜色到时尚、从制造工艺到技术工程,“好孩子”一直走在最前沿。 “好孩子”集团的产品领先的跨国营销模式的主要特点可概

杠杆收购案例分析

杠杆收购案例分析——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 2010年3月28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与福特汽车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以18亿美元的代价获得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以及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相关资产。此项交易预计于2010年三季度完成,当然此交易还要符合通常交易完成条件,包括获得相关监管部门的批复。此次交易得到中国、瑞典两国的高度重视,中国工信部部长李毅中以及瑞典副总理兼企业能源部长Maud Olofsson出席了签署仪式。作为中国汽车业最大规模的海外收购案,吉利上演了中国车企“蛇吞象”的完美大戏。 现状分析(SWOT) 优势(S) 1、收购双方的销售市场互补,无重叠 沃尔沃公司一直坚持的销售理念就是造安全、环保、设计和品质都一流的高端豪华车型,而吉利公司是以造低成本的中低档车而发家的,直到现在吉利一直坚持这样的传统。这样看两个公司的销售市场不单毫无重叠,反而互补,形成了更强、更全面的销售整体。 2、吉利对此次收购作了充分准备 李书福早在2002年就开始研究沃尔沃这个企业,并于2007年敏锐洞察到并购沃尔沃的可能性,开始和福特进行正式沟通,同时要求财务负责人张芃着手研究并购可能性与准备工作,李书福则亲自飞赴福特总部进行协商。虽被福特多次拒绝,但李书福坚信福特是战略性出售,继续跟踪并聘请了庞大的外部专业收购团队来进行辅导与协助,如并购事务顾问洛希父子公司、法律事务顾问富尔德律师事务所、财务事务顾问德勤会计师事务所、汽车公司整合咨询顾问罗兰贝格公司,以及全球知名的并购公关公司博然思维等。在专业机构帮助下,并购活动所有的危机点都在吉利的掌控范围内。正如中国古语所云:有备而无患,又有: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吉利凭借精心的准备和对并购的熟知程度打了一场有备之仗,最终击败众多竞争者并购 成功。 3、吉利收购后的运营整合方案符合福特方面要求 福特作为此次金融危机中唯一没有倒下的美国大型车企,是美国汽车及底特律工业尊严的捍卫者,且时刻都努力体现一个负责任的形象,其十分关注出售后沃尔沃

中国杠杆收购第一案——好孩子集团

案例分析(一):中国杠杆收购第一案——并购好孩子集团始创于1989年的好孩子集团,截止到2005年,年生产各类童车300万辆,销售额25亿元,纯利润超过1亿元,占据中国中高档童车市场近70%份额,在美国的童车市场占有率也已达到了30%以上。从相关报表分析,好孩子的长期负债少,流动资金充足稳定,企业的实际价值已经超过账面价值。 收购方:2005年10月,总部设在东京的海外私募基金Pacific Al-liance Group(太平洋同盟团体,PAG)开始同好孩子集团接触。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好孩子的第一股东——第一上海投资有限公司就宣布会同其他几家机构投资人将其在好孩子集团中持有的全部股权转让给由PAG控制的名为G-baby的持股公司。2006年1月,双方就完成支付对价与股权交割的全部动作,PAG 以1.225亿美元收购好孩子67.5%的控股股权。 收购支付方案。PAG事先对好孩子做了严密的估价。按照市盈率计算,好孩子当时的市场价值在20亿元人民币以上,折算成PAG67.5%的持股比例,该部分股权的市场价值超过1.7亿美元,而双方协商的收购价格为1.225亿美元,说明此项收购具有投资价值。为了实现既定的400%的高额投资回报率,PAG确定用自有资金支付的金额不超过1200万美元支付[(17000-12250)/1200]。在确定收购意向后,PAG先通过好孩子管理层组成的集团筹集收购价10%的资金作为自有资金用于支付。余款的筹集上PAG以好孩子的业务现金流和企业控制权价值为抵押,向金融机构筹集相当于整个收购价50%的资金,并向PAG的股东们推销约为收购价40%的债券。 PAG进入好孩子后,对其法人治理结构进行改造,实行了一系列整合措施,进一步提高了这家企业的发展速度,成就了好孩子的绝对市场霸主地位。“好孩子”童车如今已占据了国内童车市场上70%以上的份额,美国市场的占有率也已达到40%以上,成为世界儿童用品领域具有广泛影响的中国品牌。2008年6月,好孩子集团成功完成了对哈尔滨一家年销售6000万元的目录销售商的收购,未来在并购方面将实行更多举措。

杠杆收购的经典案例

美国RJR Nabisco公司争夺战 说到杠杆收购,就不能不提及20世纪80年代的一桩杠杆收购案——美国雷诺兹-纳贝斯克(RJR Nabisco)公司收购案。这笔被称为“世纪大收购”的交易以250亿美元的收购价震动世界,成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笔杠杆收购,而使后来的各桩收购交易望尘莫及。 这场收购战争主要在RJR纳贝斯克公司的高级治理人员和闻名的收购公司KKR (Kohlberg Kravis Roberts%26amp;Co.)公司之间展开,但由于它的规模巨大,其中不乏有像摩根士丹利、第一波士顿等这样的投资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直接或间接参与。“战争”的发起方是以罗斯·约翰逊为首的RJR纳贝斯克公司高层治理者,他们认为公司当时的股价被严重低估。1988年10月,治理层向董事局提出治理层收购公司股权建议,收购价为每股75美元,总计170亿美元。虽然约翰逊的出价高于当时公司股票53美元/股的市值,但公司股东对此却并不满足。不久,华尔街的“收购之王”KKR公司加入这次争夺,经过6个星期的激战,最后KKR 胜出,收购价是每股109美元,总金额250亿美元。KKR本身动用的资金仅1500万美元,而其余99.94%的资金都是靠垃圾债券大王迈克尔.米尔肯(Michael Milken)发行垃圾债券筹得。 一、相关背景 关于RJR纳贝斯克公司 作为美国最大的食品和烟草生产商,雷诺兹-纳贝斯克公司是由美国老牌食品生产商Standard Brands公司、Nabisco公司与美国两大烟草商之一的RJR公司(Winston、Salem、骆驼牌香烟的生产厂家)合并而成。在当时它是美国排名第十九的工业公司,雇员14万,拥有诸多名牌产品,包括奥利奥、乐芝饼干、温斯顿和塞勒姆香烟、Life Savers糖果,产品遍及美国每一个零售商店。虽然RJR纳贝斯克公司的食品业务在两次合并后得到迅猛的扩张,但烟草业务的丰厚利润仍占主营业务的58%左右。 在约翰逊任期两年的时间里,RJR纳贝斯克公司利润增长了50%,销售业绩良好。但是随着1987年10月19日股票市场的崩盘,公司股票价格从顶点70美元直线下跌,尽管在春天公司曾大量买进自己的股票,但是股价不但没有上涨,反而跌到了40美元。12月,公司的利润虽然增长了25%,食品类的股票也都在上涨,但是RJR纳贝斯克公司的股票受烟草股的影响还是无人问津,60%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