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保健在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探讨

中医养生保健在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探讨
中医养生保健在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探讨

中医养生保健在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养生保健在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探讨。方法选取2019年1

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病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的

基础治疗,研究组应用中医养生保健治疗。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病的防治中,中医养生保健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养生保健;慢性病;应用效果

中医是我国的四大国粹之一,而中医养生保健就属于中医的范围,是对医学

历史发展的总结[1]。慢性病发病的原因相对复杂,病程较长,有的慢性病甚至会

伴随终生。随着生活节奏变快,人们在睡眠和饮食上形成了不良习惯,导致慢性

病发病率增高,影响健康。中医养生保健讲究的是身体的平衡,可以有效的预防

慢性病的发生,缓解慢性病的发展进程,减轻痛苦[2]。我院应用中医养生保健防

治慢性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病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共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51.4±3.8)岁,疾

病种类糖尿病5例,高血压7例,冠心病4例。对照组共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52.5±3.4)岁,疾病种类糖尿病6例,高血压8例,冠心病2例。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应用常规的基础治疗。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选择对症的药物治疗,常规的指导饮食和运动。

1.2.2研究组应用中医养生保健治疗。其中包含中医的食疗养生,中医的运动

养生,中医的情志养生以及中医的技术保健。

1.3观察指标

1.3.1采用GQL-74综合评定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包含角色功能,社会

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每小项均是百分制,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

量越好。

1.3.2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效:患者对应疾病的症状消失,精神良好。有效:对应症状有所缓解,精神良好。无效:对应症状没有消失或有加重迹象,精神状态不佳。有效率=显效+有效。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20.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进行X2(%)检验,计量进行t检测(x±s)检验, 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结果

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注:组内比较aP<0.05;组间比较bP<0.05。

浅谈中医药对慢性病的治疗

浅谈中医药对慢性病的治疗 中医药对疾病的治疗发展有几千年历史;我们的祖先在远古时期生活与生产活动中,由于狩猎和采食植物时认识到吃了某些植物或动物对身体产生某些影响,从而逐渐认识到某此植物或动物起到治病作用。在当时人类用药只懂得使用单味药并以用口咀嚼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从单味药的应用演变为多种合用,从口述代代相传到文字的记载。 中医药学源远流长,内容广博,具有理论性、科学性和临床应用性的一门学科;这门学科对世界影响深远,现今西方国家己承认中医药的科学性和实用价值,并设立发牌制度和考试制度,说明祖国中医药对疾病治疗是有效的,可靠的。 中医药学,在理论上分为二门学科,为中医学和中药学;在临床应用上,通过审证求因,辨证施治,分清寒热虚实,合理施药,才能有效地治疗各种疾病。 俗话说:“疾病要三分治,七分养”。充分说明了“调养”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对于慢性病更是如此。慢性病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疾病状态。 常见的慢性病有高血压、糖尿病、肝病、恶性肿瘤等。老年人是慢性病的高发人群。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慢性病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慢性病患者不仅自己长期经受病痛的折磨,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慢性病一般病因复杂、病情多样,需要治疗与调养并重,中医药对于慢性病的调养具有重要意义。(1)辩证论治,遣方灵活。慢性病症状多,甚至有的患者全身不适,一天要吃很多种药物,常听患者抱怨每天吃药都吃饱了,哪还吃的下饭?中医看病是综合患者的症状特征,分析所属证型,在确定主证的基础上,辩证施治,还可以随着病情的变化,随时调整用药,非常方便。很多人患的是同一种病,但中药处方却不相同,这正是中医辩证论治的结果。比如都是“慢性乙型肝炎”,处于不同的阶段治疗方法有很大的差异,又有“肝胆湿热”、“肝郁脾虚”等证型的区别。中医强调个体化治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自然能收到好的效果。 (2)手段多样,简便易行。慢性病病情复杂,往往需要综合多种治疗措施。中医药治疗手段灵活多样,如内服、外用、针灸、按摩、理疗等等,可多种方法并用。如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妇科疾病外用中药洗浴方便实用。像老年人的骨关节疾病,推拿按摩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按摩、艾灸、拔火罐、刮痧等操作简便易行,老百姓在家中就可以使用,省去医院看病的麻烦。 (3)调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有些慢性疾病目前找不到明确的病因,有些功能失调性疾病、亚健康状态,患者终日有不适症状,但检查不出具体疾病。还有些慢性疾病虽然病因明确,但还没有非常理想的治疗措施,或者由于费用很高,患者无法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中医根据病状、体症、舌象、脉象等分析辩证,立法处方,综合调理,能够起到调节脏腑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4)未病先防,注重养生。很多慢性病是由于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及行为方式造成的。如脂肪肝的发生与长期大量饮酒、营养过剩、运动过活密切相关。每天吸纸烟25支以上者比不吸烟者肺癌患病率增加50倍。因此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掌握养生之道有助于防治慢性病及亚健康状态。中医有很多非常宝贵的养生思想,涉及到形体锻炼、饮食起居、情志调节等很多方面。在形体锻炼方面有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锻炼方式,尤其是太极拳已经成为广大群众喜爱的健身方式。药膳、食疗更是中医药的特色养生之道,不仅起到了强身健体的作用,对很

慢性病中医药意义

中医药对慢性病的调养的意义 “疾病要三分治,七分养”,充分说明了“调养”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对于慢性病更是如此。慢性病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疾病状态,常见的慢性病有高血压、糖尿病、肝病、恶性肿瘤等。老年人是慢性病的高发人群。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慢性病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慢性病患者不仅自己长期经受病痛的折磨,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慢性病一般病因复杂、病情多样,需要治疗与调养并重。长期以来,中医治疗慢性病的优势一直被广泛认可,“急性病看西医,慢性病看中医”已经成了就医者的一个约定俗成的观念。中医药对于慢性病的调养具有重要意义。 1.辨证论治,遣方灵活:慢性病症状多,甚至有的患者全身不适,一天要吃很多种药物,常听患者抱怨每天吃药都吃饱了,哪还吃得下饭?中医看病是综合患者的症状特征,分析所属证型,在确定主证的基础上,辨证施治,还可以根据次要症状灵活加减,一方多药,煎汤同服,省去吃很多药的麻烦。还可以随着病情的变化,随时调整用药,非常方便。很多人患的是同一种病,但中药处方却不相同,这正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结果。比如都是“慢性乙型肝炎”,处于不同的阶段治疗方法有很大差异,又有“肝胆湿热”、“肝郁脾虚”等证型的区别。中医强调个体化治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自然能收到好的效果。 2.手段多样,简便易行:慢性病病情复杂,往往需要综合多种治疗措施。中医药治疗手段灵活多样,如内服、外用、针灸、按摩、理疗等等,可多种方法并用。如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具有非常显著的效

果。妇科疾病外用中药洗浴方便实用。像老年人的骨关节疾病,推拿按摩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按摩、艾灸、拔火罐、刮痧等操作简便易行,老百姓在家中就可以使用,省去到医院看病的麻烦。 3.调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有些慢性病目前找不到明确的病因,如一些功能失调性疾病、亚健康状态,患者终日有不适症状,但检查不出具体疾病。还有些慢性疾病虽然病因明确,但还没有非常理想的治疗措施,或者由于费用很高,患者无法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中医根据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分析辨证,立法处方,综合调理,能够起到调节脏腑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4.未病先防,注重养生:很多慢性病是由于由于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及行为方式造成的。如脂肪肝的发生与长期大量饮酒、营养过剩、运动过少密切相关。每天吸纸烟25支以上者比不吸烟者肺癌患病率增加50倍。因此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掌握养生之道有助于防治慢性病及亚健康状态。中医有很多非常宝贵的养生思想,涉及到形体锻炼、饮食起居、情志调节等很多方面。在形体锻炼方面有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等锻炼方式,尤其是太极拳已经成为深受群众喜爱的健身方式。药膳、食疗更是中医药的特色养生之道,不仅起到了强身健体的作用,对很多慢性病还起到了辅助治疗作用。早在2000多年前,中医就已经注意到情志与疾病的关系,将五脏分别对应五种情志,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情志过于激烈会引起相应脏器的损伤,如“暴怒伤肝”、“思虑伤脾”。慢性病患者由于长期的病痛折磨,容易发生情志失常,两者互为因果,

常见多发慢性病中医药保健方案

高血压中医干预方案 中医古文献中无高血压病得名称,但有关高血压病症状得记载,散见于“眩晕”、“头痛”、“肝阳”、“肝风”、“中风”等论述中。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病源候论》说:“肝气胜为血有余,则病目赤善怒,逆则头晕,耳聋不聪。”这些论述对现代防治高血压病具有一定得指导作用。 1、高血压得预防 (1)合理膳食:以低糖、低脂、优质高蛋白质与高纤维素为原则。减少膳食高糖、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动物内脏、蛋黄、蟹黄、鱿鱼、沙丁鱼、脑髓、鱼卵等),提倡多食牛羊肉、禽肉、鱼肉、豆制品与奶制品这些优质蛋白质,因为膳食鱼类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较高得膳食鱼类及海产品,尤其对舒张压有明显得保护作用。多食富含钾得蔬菜与水果(香蕉、苹果、柑橘),增加钙得摄入量,提倡多食奶制品、豆制品与海产品,因为钙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低盐饮食,少吃咸菜及腌制品。少饮可乐、雪碧等含糖量高得饮料,提倡饮用绿茶。少吃甜食与油炸食品,提倡多吃海藻类与食用菌类(香菇、蘑菇、喉头姑、银耳、黑木耳与茯苓),提倡多吃一些杂粮与薯类。粗细均衡搭配,做到有粗有细,不甜不咸,吃好早中餐,晚餐不宜太饱。 (2)控制体重:体重与体重指数与血压水平存在明显正相关,它与肥胖有着先天得“亲密”联系,超重与肥胖就是高血压得常见危险因素。 (3)戒烟限酒:烟草中尼古丁能引起小动脉痉挛,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因此应不吸烟及尽早戒烟。同时有研究显示随着饮酒量得增加,高血压病患病率逐渐增加,平均比非饮酒组高0、55倍。 (4)适量运动:坚持有恒、有序、有度,即长期规律得、循序渐进得、按个人具体情况进行得适量适度运动对健康有利,应避免高强度、大运动量得运动,只有低强度长时间得运动主要消耗脂肪,而高强度得运动主要利用糖原,增进食欲明显,不利于饮食控制。每周可运动3~5次,每次30~45分钟。每天可做10分钟得“深呼吸,下蹲起”得动作。深呼吸就是通过腹式呼吸,使膈肌下降,使腹部内脏器官受到温与得按摩,改善微循环;下蹲起动作通过体位改变可以增强交感与副交感神经调节血

人体健康、慢性病及中医养生之我见

人体健康、慢性病及中医养生之我见 我是一名职业医生,5年本科西医医科大学毕业后进入临床,从事过烧伤整形外科、普外科,在工作10年之后,又重新回到医学院校潜心研究了2年的人体解剖,也做过大学老师,随后进修骨科、显微创伤外科,在烧伤整形专业,晋升为主任医生,之后转入社区医院工作,经过半年较系统的中医理论培训,并通过“全科医生(中级)专业资格考试”,在31年的临床与门诊工作实践中,使我对西医与中医的诊治方法,有了一些切身的体会。在人类预期寿命不断延长,人民越来越关注健康与生命质量的时代背景下,我比对中、西医的诊疗特点,针对慢性病、健康养生理念,谈谈我之所见。 西医是研究疾病的科学,研究重点放在致病因素与病变器官,即疾病的“靶目标”上,在致病微生物的入侵、急性病的救治与创伤抢救、维持生命循环方面,有着一套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西医的抗生素发明,无数的传染病与细菌感染性患者将死于病菌入侵;如果没有西医的外科手术,各种原因引起的内脏器官的梗阻压迫以及创伤带来的失血性休克、水电解质紊乱,如何得以救治?如果没有西医的整复外科,有多少外貌与肢体畸形患者会失去自尊与自理,生活在阴影之中……但是事物又有其相对的一面,西医重分析,它的病理研究往往是从局部到整体,局部的过于专注而忽视了生命整体的有机运行。西医的成功案例,往往包含着“外源性入侵”,用各种外部药物与精密仪器精准地维持生命体征,祛除致病因素,而对于机体衰老、慢性病、肿瘤追杀这些属于“内源性致病”的诊治,却有待商権。因为人体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着的、相互制约协调的高度精密的生物体,我们着眼的不应该只限于病变器官的局部或当下,而应该用动态的眼光分析、观察、预示这些“内源性疾病”的成因后果。西医习惯于在细胞分子水平上研究器官的病理机制,往往采用了“杀敌一千,自毁八百”的得不偿失的治疗方法,即使“敌”已杀绝,患者也勉强“苟且偷生”,不是弱不禁风就是来日无多,如肿瘤的放化疗,不少患者最终败于的不是肿瘤本身,而是伤害性治疗带来的肝肾心肺的损伤,全身消耗性衰竭。 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治未病,这与现代医学预防重于治疗不谋而合。中医养生有两个重要理念是:补肾与通络。“肾”为先天之本,我们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这便是皇帝内经的“先天之精”。生命同源,人是动物,与植物同属于生物,但凡水培过水仙花、风信子、洋葱的朋友都曾有过如下经验:将以上植物的球苞放入器皿之中,底部置水,数日出根、盘根错节。随后头部发芽、绿枝生长、郁郁葱葱、不断茂盛直至花开花艳。再看原先饱满的球形芽胚,逐渐变软、萎陷直至空如纸薄,在盆景最灿烂的瞬间花香四溢,转而花黄叶枯悲壮地谢幕!那些球苞便象征着“先天之精”。就像人以40岁为界:40岁之前肾气充沛,40岁之后逐渐耗竭,各种各样的慢性病、肿瘤将纷至沓来。如果此时,我们及时将上述植物由水培改为种植,根植于肥沃的土壤,那么它们将会根深叶茂。这土壤便是“后天之精”,我们健康长寿的物质基础。光有土壤还不够,我们必须让根、茎至叶的管道疏通,不断地排除废物,才能让营养通达,修身养性。故又引入了经络的概念:要保持人体健康长寿,离不开两大要素:①足够的气血;②畅通的经络。我们可以通过激活体表与相应内脏之间的神经反射区域,不断地排除体内垃圾,

微探中医养生与慢性病防治

微探中医养生与慢性病防治 发表时间:2019-12-05T11:02:57.27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12期作者:胡珊珊 [导读] 本文结合中医养生的起源与发展,对中医养生与慢性病防治进行详细探讨,所阐述内容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和借鉴。广东邦健医药连锁有限公司 526020 【摘要】中医养生中“养”即保养、调养,“生”即生长和生命,概括来说进行中医养生的目的是健康保养生命。遵循中医思想养生过程中需要结合阴阳五行变化情况,融入传统中医理论知识对健康养生提供指导,促使人们身体健康。同时,中医养生也非常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认为人们养生需要遵循自然变化规律,使身体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状态。本文结合中医养生的起源与发展,对中医养生与慢性病防治进行详细探讨,所阐述内容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医;健康养生;慢性病防治;探讨 在社会不断进步、科学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压力不断增大,生活和工作节奏也日益加快。大多数人存在饮食、作息不规律的情况,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发病率也有所增高,长期以来会对人们身体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慢性病防治也渐渐成为当今医学界密切关注和研究的课题之一,而通过中医养生不仅可以使人身体处于平衡状态,还能有效地防治慢性疾病,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1]。基于此,对中医养生与慢性病防治进行分析和探讨。 1中医养生起源与发展 中医养生在我国历史上由来已久,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后经历战国时期逐步形成各学派养生理论。而《黄帝内经》的问世奠定了我国中医养生学基础,形成了系统化的养生理论,在宋元明清时期中医养生达到鼎盛,对现代中医学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2]。同时,中医养生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实际操作时比较看重“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整个过程讲究预防疾病和治未病,借助多样化的调养方法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而且中医养生所体现出的普遍适用性特点,使得男女老少都适宜。 2中医养生方法 2.1运动养生 中医运动养生又分为导引养生和体育活动两种类型。其中导引养生更加高级,所取得的养生效果也更显著,主要有意念和意向在其中发挥作用,使人体内气得到修复;体育活动主要是将养生渗透到肌肉运动当中,通过消耗机体达到超量修复效果。为取得良好的养生效果,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规律地进行运动,才能够起到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等积极作用。 2.2中医技术养生 中医技术包含针灸、足浴、按摩等内容,人们根据自身身体的实际状况,对这些中医技术进行合理地选择和运用,可以起到改善身体体质、预防疾病发生的作用。以冠心病患者为例,就可以利用中医按摩技术,对足三里、外关穴等穴位进行按摩。每个穴位按摩时间控制在3~5min之间,同时在睡前用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3]。 2.3情志养生 由于慢性疾病病程时间比较长,长时间的疾病也会对患者身体机能造成不利影响,令到患者情绪状态波动较大,不仅威胁到患者的心理健康,还不利于疾病的控制。这时候就需要利用中医情志养生方法,引导人们保持乐观和愉悦的心态。日常生活中多听听轻松缓和的音乐,积极走出外面,多看看外面世界的美好,人的精神状态也会变得良好,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和抵御疾病的能力也会进一步增强,进而达到养生和防病目的。 2.4饮食养生 中医饮食养生讲究“有时、有度、不偏嗜”,要保证营养均衡。传统饮食养生注重“四气”和“五味”,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代营养学存在的不足。合理的饮食规律也将成为未来中医学和营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一方面遵循中医养生理论,饮食养生需要结合四季变化情况,通过合理、科学饮食令到内外机理达到平衡的效果。然而受到我国地域辽阔的影响,不同区域的气候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进行饮食养生时也要体现出差别化,例如:气候干燥的北方地区日常生活可以多食用银耳、雪梨等润泽的食物;在气候潮湿的南方地区就可以多食用薏仁、蚕豆等食物。另一方面受到个人体质差异性的影响,在饮食养生时也要进行差别化对待,例如:针对畏寒体质需要多食用温补壮阳的食物,针对阴虚火旺体质就需要多食用龙眼、木耳等食物[3-4]。 3慢性病有效防治 中医学理论建立在“天地人”基础上,对此提出了“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思想,透过该思想主要强调人体内部环境与赖以生存的自然、社会环境之间存在密切联系,通过能量、物质的不断交换等维系和实现生命的调节,进而达到相对均衡稳定的状态[4]。而血脉疏通循环原理等作为中医养生的核心之道,通过中医养生不仅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还能够对慢性疾病进行防治。 针对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日常饮食实现血糖的有效控制,尤其是含糖量比较高的食物在食用时需要克制,尽可能少吃或者不吃。一旦食用量超过额定标准就会加剧病情,甚至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对患者身体构成严重威胁。而在中医学中将糖尿病归结为消渴中,属于虚症范畴,通过饮食调节就能够改善患者疾病不适的症状和有效抑制并发症的发生[4]。与此同时,中医养生对防治慢性病,结合中医学理论,遵循光照规律对日常起居进行科学调节。通过春季保肝、夏季保心、秋季保肺和冬季保肾,可以使人体五脏六腑紧跟着自然规律同步运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效果。例如:针对心脑血管和高血压患者,在中医养生中就不适合在冬天和早春进行晨间运动,并且随着环境污染不断加剧,人们出现疾病的机率也会大大提高。只有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够实现生态平衡,达到久视长生、颐养天年的目的[4-5]。 4结语 在本文中,对中医养生与慢性病防治进行分析,主要是从中医养生起源与发展展开。中医养生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体现出天人合一、阴阳平衡和身心合一的思想,主要目的是强身健体和预防疾病。尤其是在慢性病预防和治疗中,中医应用的优势十分突出,通过运动养生、情志养生、饮食养生等中医方法,实际操作时结合当地地域和个人情况对多种养生方式进行合理地选择,可以取得较好的养生效

镇卫生院慢性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

XXX中心卫生院 慢性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 为全面促进我镇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平稳发展,进一步提高我镇高血压、糖尿病及肿瘤等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水平,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XXX 市XXX区医院管理办公室关于下达2014年度目标工作考核的通知》(XXX发〔2014〕X号)等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内容 组织开展辖区内慢性病中医药保健服务健康教育,提高群众利用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的意识和能力;为辖区内确诊的高血压、糖尿病及肿瘤病人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中医药养生指导、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食物疗法指导和中药治疗。 二、工作目标 全年向确诊慢性病人提供中医药健康服务,人群覆盖率不低于30%。每年4次高血压、糖尿病随访工作至少一次包含中医药指导内容。 三、职责分工 办公室:负责全镇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项目的筹划协调、组织实施、综合管理等工作;制定项目工作方案。 公卫科:负责全镇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项目的日常管理

工作,成立技术指导小组,细化服务规范和工作措施,对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项目工作实行专项技术指导、项目培训、业务管理、质量控制、定期开展督导检查、考核评估;负责全镇相关统计报表的收集、汇总、分析和上报。 内科:在公卫科指导下,负责全镇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工作;成立由临床、医技、中医等专业技术人员在内的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技术小组,具体负责开展患者筛查、健康检查、健康指导、健康干预及随访等工作;负责项目的宣传、动员;负责收集、登记全镇慢性病患者信息,告知服务内容,提供预约服务、上门服务;负责全镇相关统计报表的收集、汇总、分析和上报。 村卫生站:在堪嘉镇卫生院的统一领导下,开展辖区健康教育工作,协助卫生院开展随访及中医药指导,协助开展健康检查;负责项目的宣传;负责收集、登记辖区慢性病患者信息;负责相关统计报表的收集、汇总和上报。 四、工作要求 (一)各相关责任科室、责任人应积极推动中医药服务工作,各负其责,加强协作,保证工作的连续性。 (二)加强宣传,主动告知群众服务内容,使更多的患者和居民主动接受服务。 (三)每次提供服务后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患者健康档案,并按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进行管理。

中医药防治慢性病有优势

中医药防治慢性病有优势 控制慢性病的关键在于防危险因素、防发病、防严重疾病事件、防疾病事件严重后果、防疾病事件后复发,因此早诊早治至关重要中医学对慢性病防治有着系统的理论知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防治慢性病的优势。 1 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模式 中医学根据人体的健康状况和生命信息把握疾病动态变化,运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收集人体外在信息,通过综合、分析、判断人体的整体状态(证候),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这种诊疗模式,一方面真正实现了个体化诊疗,另一方面可以早期干预,防止疾病演变,从而达到阴阳平衡、脏腑协调的以人为本的医疗保健目标。 2 整体观念与整体调节的防治手段 中医的整体观念有三方面含义:一是人体内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医认为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沟通,气血灌注,将六腑、官窍、四肢百骸、筋、脉、肉、皮毛、骨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是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自然界的变化(如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区方域等)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人体则相应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三是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社会环境主要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行为,群体精神状态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社会环境因素的变动,特别是社会的安定与动乱、进步与落后,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及变化,富贵与贫困,都直接或间

接地影响着人体的健康状况、甚至导致疾病发生。 中医对人体的认识,在整体观念指导下,全面动态地把握人体的生理病理信息,注重人体阴阳平衡,脏腑协调,形神统一,天人相应,注重人体内部整体恒动及与自然、社会和环境的和谐生存状态,形成整体调节的治疗理论与实践。这种整体调节的治疗方式,如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益气活血,滋补肝肾等,对治疗病因复杂,多脏腑罹患的慢性病,特别是在现代医学缺乏有效诊治模式的慢性病危险状态的治疗中具有明显优势。 3 治未病理念指导下的早期干预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方面,强调重视保养身体,顾护正气,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以达到未生病前预防疾病的发生,患病后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疾病痊愈后防止复发的目的。治未病倡导早期干预,截断病势,在养生、保健、治疗与康复等方面采用早期干预的理念与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维护健康、防病治病的目的。 4 中医疗法综合干预效果肯定 针对慢性病病程长、多脏器损害的特点,中医药具有简、便、验廉、安特点,能够更好地发挥整体调节、综合干预的优势,更适合腑功能减退,代谢功能较差,罹患慢性病的广大的中老年人群。治疗慢性病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系统地认识人体,针对不同机体疾病状态,建立个体化的诊疗方案,使机体逐步恢复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针对机体危险状态“未病先

浅谈中医药对慢性病的治疗的讲座

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 ------浅谈中医药对慢性病的治疗中医药对疾病的治疗发展有几千年历史;我们的祖先在远古时期生活与生产活动中,由于狩猎和采食植物时认识到吃了某些植物或动物对身体产生某些影响,从而逐渐认识到某此植物或动物起到治病作用。在当时人类用药只懂得使用单味药并以用口咀嚼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从单味药的应用演变为多种合用,从口述代代相传到文字的记载。 中医药学源远流长,内容广博,具有理论性、科学性和临床应用性的一门学科;这门学科对世界影响深远,现今西方国家己承认中医药的科学性和实用价值,并设立发牌制度和考试制度,说明祖国中医药对疾病治疗是有效的,可靠的。 中医药学,在理论上分为二门学科,为中医学和中药学;在临床应用上,通过审证求因,辨证施治,分清寒热虚实,合理施药,才能有效地治疗各种疾病。 俗话说:“疾病要三分治,七分养”。充分说明了“调养”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对于慢性病更是如此。慢性病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疾病状态。 常见的慢性病有高血压、糖尿病、肝病、恶性肿瘤等。老年人是慢性病的高发人群。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慢性病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慢性病患者不仅自己长期经受病痛的折磨,也给家庭

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慢性病一般病因复杂、病情多样,需要 治疗与调养并重,中医药对于慢性病的调养具有重要意义。 (1)辩证论治,遣方灵活。慢性病症状多,甚至有的患者全身不适,一天要吃很多种药物,常听患者抱怨每天吃药都吃饱了,哪还吃的下 饭?中医看病是综合患者的症状特征,分析所属证型,在确定主证的 基础上,辩证施治,还可以随着病情的变化,随时调整用药,非常方 便。很多人患的是同一种病,但中药处方却不相同,这正是中医辩证 论治的结果。比如都是“慢性乙型肝炎”,处于不同的阶段治疗方法 有很大的差异,又有“肝胆湿热”、“肝郁脾虚”等证型的区别。中 医强调个体化治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自然能收到好的效果。(2)手段多样,简便易行。慢性病病情复杂,往往需要综合多种治疗措施。中医药治疗手段灵活多样,如内服、外用、针灸、按摩、理疗等 等,可多种方法并用。如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妇科疾病外用中药洗浴方便实用。像老年人的骨关节疾病,推拿按摩 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按摩、艾灸、拔火罐、刮痧等操作简便 易行,老百姓在家中就可以使用,省去医院看病的麻烦。 (3)调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有些慢性疾病目前找不到明确的病因,有些功能失调性疾病、亚健康状态,患者终日有不适症状,但检查不 出具体疾病。还有些慢性疾病虽然病因明确,但还没有非常理想的治 疗措施,或者由于费用很高,患者无法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中医根据 病状、体症、舌象、脉象等分析辩证,立法处方,综合调理,能够起 到调节脏腑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中医药对慢性病的调养的意义

中医药对慢性病的调养的意义 俗话说:“疾病要三分治,七分养”。充分说明了“调养”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对于慢性病更是如此。慢性病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疾病状态。 常见的慢性病有高血压、糖尿病、肝病、恶性肿瘤等。老年人是慢性病的高发人群。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慢性病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慢性病患者不仅自己长期经受病痛的折磨,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慢性病一般病因复杂、病情多样,需要治疗与调养并重,中医药对于慢性病的调养具有重要意义。 (1)辩证论治,遣方灵活。慢性病症状多,甚至有的患者全身不适,一天要吃很多种药物,常听患者抱怨每天吃药都吃饱了,哪还吃的下饭?中医看病是综合患者的症状特征,分析所属证型,在确定主证的基础上,辩证施治,还可以随着病情的变化,随时调整用药,非常方便。很多人患的是同一种病,但中药处方却不相同,这正是中医辩证论治的结果。比如都是“慢性乙型肝炎”,处于不同的阶段治疗方法有很大的差异,又有“肝胆湿热”、“肝郁脾虚”等证型的区别。中医强调个体化治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自然能收到好的效果。 (2)手段多样,简便易行。慢性病病情复杂,往往需要综合多种治疗措施。中医药治疗手段灵活多样,如内服、外用、针灸、按摩、理疗等等,可多种方法并用。如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妇科疾病外用中药洗浴方便实用。像老年人的骨关节疾病,推拿按摩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按摩、艾灸、拔火罐、刮痧等操作简便易行,老百姓在家中就可以使用,省去医院看病的麻烦。 (3)调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有些慢性疾病目前找不到明确的病因,有些功能失调性疾病、亚健康状态,患者终日有不适症状,但检查不出具体疾病。还有些慢性疾病虽然病因明确,但还没有非常理想的治疗措施,或者由于费用很高,患者无法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中医根据病状、体症、舌象、脉象等分析辩证,立法处方,综合调理,能够起到调节脏腑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4)未病先防,注重养生。很多慢性病是由于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及行为方式造成的。如脂肪肝的发生与长期大量饮酒、营养过剩、运动过活密切相关。每天吸纸烟25支以上者比不吸烟者肺癌患病率增加50倍。因此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掌握养生之道有助于防治慢性病及亚健康状态。中医有很多非常宝贵的养生思想,涉及到形体锻炼、饮食起居、情志调节等很多方面。在形体锻炼方面有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锻炼方式,尤其是太极拳已经成为广大群众喜爱的健身方式。药膳、食疗更是中医药的特色养生之道,不仅起到了强身健体的作用,对很多慢性病还起到了辅助治疗作用。早在二千多年前,中医就已经注意到情志与疾病的关系,将五脏分别对应五种情志,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情志过于激烈会引起相应脏器的损伤,如“暴怒伤肝”、“思忧伤脾”。慢性病患者由于长期的病痛折磨,容易发生情志失常,两者互为因果,恶性循环。保持平和乐观心态,减少不良情绪刺激,能够防止疾病发生,有助于慢性病的康复,正如《内经》所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5)中药天然,物美价廉。多数中药取天然植物,毒副作用相对较少,甚至很多药物就是日常食品,如大枣、生姜、枸杞、莲子、茯苓、薏苡仁、肉桂、花椒等,老百姓可以就地取材,根据不同疾病合理选择,价格低廉,适合慢性病长期应用。

常见多发慢性病中医药保健方案

常见多发病、慢性病中医药 保健方案 高血压中医干预方案 中医古文献中无高血压病的名称,但有关高血压病症状的记载,散见于“眩晕”、“头痛”、“肝阳”、“肝风”、“中风”等论述中。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病源候论》说:“肝气胜为血有余,则病目赤善怒,逆则头晕,耳聋不聪。”这些论述对现代防治高血压病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高血压的预防 (1)合理膳食:以低糖、低脂、优质高蛋白质和高纤维素为原则。减少膳食高糖、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动物内脏、蛋黄、蟹黄、鱿鱼、沙丁鱼、脑髓、鱼卵等),提倡多食牛羊肉、禽肉、鱼肉、豆制品和奶制品这些优质蛋白质,因为膳食鱼类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较高的膳食鱼类及海产品,尤其对舒张压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多食富含钾的蔬菜和水果(香蕉、苹果、柑橘),增加钙的摄入量,提倡多食奶制品、豆制品和海产品,因为钙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低盐饮食,少吃咸菜及腌制品。少饮可乐、雪碧等含糖量高的饮料,提倡饮用绿茶。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提倡多吃海藻类和食用菌类(香菇、蘑菇、喉头姑、银耳、黑木耳和茯苓),提倡多吃一些杂粮和薯类。粗细均衡搭配,做到有粗有细,不甜不咸,吃好早中餐,晚餐不宜太饱。 (2)控制体重:体重和体重指数与血压水平存在明显正相关,

它与肥胖有着先天的“亲密”联系,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的常见危险因素。 (3)戒烟限酒:烟草中尼古丁能引起小动脉痉挛,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因此应不吸烟及尽早戒烟。同时有研究显示随着饮酒量的增加,高血压病患病率逐渐增加,平均比非饮酒组高0.55倍。 (4)适量运动:坚持有恒、有序、有度,即长期规律的、循序渐进的、按个人具体情况进行的适量适度运动对健康有利,应避免高强度、大运动量的运动,只有低强度长时间的运动主要消耗脂肪,而高强度的运动主要利用糖原,增进食欲明显,不利于饮食控制。每周可运动3~5次,每次30~45分钟。每天可做10分钟的“深呼吸,下蹲起”的动作。深呼吸是通过腹式呼吸,使膈肌下降,使腹部内脏器官受到温和的按摩,改善微循环;下蹲起动作通过体位改变可以增强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调节血管的功能,是消除许多症状的有效办法。 另外通过调身、调心、调息等松弛方法,可以使人心静气和、心情放松,对控制血压也有着重要作用。曾有报道气功疗法近期降压的有效率为90%,使舒张压下降明显,练功20分钟可使舒张压下降。 2、中医食疗: (1)芹菜500克水煎,加白糖适量代茶饮;或芹菜250克,红枣10枚,水煎代茶饮。 (2)生花生米浸泡醋中,5日后食用,每天早上吃10~15粒,有降压、止血及降低胆固醇作用。 (3)煮熟的黄豆浸于食醋中,2~3日后食之,每次10~15粒,

中医养生保健在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探讨

中医养生保健在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养生保健在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探讨。方法选取2019年1 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病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的 基础治疗,研究组应用中医养生保健治疗。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病的防治中,中医养生保健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养生保健;慢性病;应用效果 中医是我国的四大国粹之一,而中医养生保健就属于中医的范围,是对医学 历史发展的总结[1]。慢性病发病的原因相对复杂,病程较长,有的慢性病甚至会 伴随终生。随着生活节奏变快,人们在睡眠和饮食上形成了不良习惯,导致慢性 病发病率增高,影响健康。中医养生保健讲究的是身体的平衡,可以有效的预防 慢性病的发生,缓解慢性病的发展进程,减轻痛苦[2]。我院应用中医养生保健防 治慢性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病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共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51.4±3.8)岁,疾 病种类糖尿病5例,高血压7例,冠心病4例。对照组共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52.5±3.4)岁,疾病种类糖尿病6例,高血压8例,冠心病2例。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应用常规的基础治疗。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选择对症的药物治疗,常规的指导饮食和运动。 1.2.2研究组应用中医养生保健治疗。其中包含中医的食疗养生,中医的运动 养生,中医的情志养生以及中医的技术保健。 1.3观察指标 1.3.1采用GQL-74综合评定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包含角色功能,社会 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每小项均是百分制,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 量越好。 1.3.2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效:患者对应疾病的症状消失,精神良好。有效:对应症状有所缓解,精神良好。无效:对应症状没有消失或有加重迹象,精神状态不佳。有效率=显效+有效。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20.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进行X2(%)检验,计量进行t检测(x±s)检验, 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结果 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注:组内比较aP<0.05;组间比较bP<0.05。

慢性病的中医预防干预.

慢性病的中医预防干预 第一节高血压 【概述】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高血压是以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中医没有高血压这一病名,但古代文献记载的“头风”、“头痛”、“眩晕”、“肝风”、“肝阳”等症,部分相当现代的高血压病。 患者以40岁以上者多见。血压水平随年龄而增高,尤其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人较为常见。 【干预方案】 1.预防和行为干预 (1)合理膳食 1)限制过多钠盐摄入, 首先减少烹调用盐,每人每天食盐量<6克为宜。 2)减少膳食脂肪,补充适量蛋白质。多食蔬菜和水果,摄入足量钾、镁、钙。 3)限制饮酒,乙醇(酒精)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呈线相关,高血压患者应戒酒或严格限制饮酒。 (2)控制体重:体重的增加与高血压密切相关,高血压患者体重降低对改善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左心室肥厚均有益。可通过降低每日热量及盐的摄入、加强体育运动等方法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 (3)坚持运动锻炼:运动不仅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可能与扩张血管有关),而且对减轻体重、增强体力、降低胰岛素抵抗有利。可根据年龄及身体状况选择慢跑、快步走、太极拳等不同方式。运动频度一般每周3-5次,每次持续20-40分钟。 (4)气功及其他生物行为方法:气功是我国传统的保健方法,通过意念的诱导和气息的调整,发挥自我调节作用。长期的气功锻炼可使血压控制较好、减少降压药量,并可使脑卒中的发生率降低。 (5)保持健康的心理、减少精神压力和抑郁、心胸开阔,精神乐观、劳逸结合。不吸烟,这些都对本病预防有着积极意义。 【中医康复】 (1)心理康复:不良情绪是高血压发病的基础之一,而环境和性格特征则是引起情绪变化的重要因素。要克服急躁情绪,放松思绪,消除紧张和恐惧心理,改掉急躁、易怒脾气,注意心理调适。要确立自己的生活目标和世界观,培养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提高修养。常所一些令人轻松、愉快的音乐,不要使自己总是处于忙忙碌碌的紧张状态,

中医养生与慢性病防治

中医养生在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摘要:就中医养生的起源、基础、学术流派、特点和方法以及养形、养神和法于自然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做了概述,旨在“古为今用”,将中医养生更好地应用于防治当前日趋增加的慢性病。 关键词:中医养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中医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不治已病治未病”,“上工治未病”,强调预防为主。如何治未病,其实就是重视养生,而养生之道就是治未病的主要途径,故不通养生之道者,就不能称“上工”、“良医”。养生又称摄生,是通过各种方法来颐养天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对其学术思想进行研究探讨,有助于进一步通晓养生理论,指导人民养生祛病,更好地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特别是对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的防治是大有裨益的[1]。 1、中医养生学的起源和发展 中医养生学源远流长,其萌芽于先秦时期,到春秋战国的蜂起时期,初步形成了以道家、儒家为特色的养生理论。《黄帝内经》问世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基础,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在秦汉到晋唐的发展期,养神流派已经形成,到宋元至明清的鼎盛期是中医养生学的黄金期,各种养生方法研究达到一定深度和广度,对如今养生学影响较大[2]。 2、中医养生学的基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论是儒家、佛家,还是道家,从理论到功法处处体现了尊生贵命的思想观,这一思想又直接影响了中医养生学的奠定与发展,形成了中医独特的养生体系。道家《太平经》告诫人们要重人贵生,“人最善生,莫若常欲乐生,汲汲若渴,乃后可也”,“能尊生者,虽富贵不以养伤身”(《庄子·让王》)。道家怡神之道,以“杜外制中”为圣法。杜外者,使外物不扰于心也。制中者,使心不动于外物。内外不动,神自安宁,故能长久。儒家的尊生贵命思想体现在“仁者,爱人”,“天地之性,以人为贵”。儒家这种贵生不仅贵生命之体,且更贵人生之价值与意义。儒家文化是关于如何“做人”为核心,故以修性为首务。儒家修炼心神以“克己”、“寡欲”及“容忍”为内容,炼就一个宽厚、博大、坦荡之胸怀,以此来把握自己的情感。佛家修性讲究对品格行为的修

发挥中医特色,做好慢性病防治

发挥我院中医特色优势,做好慢性病防治 谢剑灵 祖国中医源远流长,中医中药疗效可靠,价格也较低廉,我院从发挥自身优势出发,充分利用中医中药的独特疗效,做好慢性病防治。 一、发挥重点专科优势,树立品牌效应 发挥我院中医专业重点专科龙头优势,树立品牌效应,造福慢性病人。目前我院拥有:国家级重点专科8个,其中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个(中医专业):肝病科和儿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批准的重点专科(4个):肝病科,肛肠科,儿科,脾胃病科(慢性胃炎专病升级为专科),十二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建设单位2个:骨伤科和风湿病科。省级重点专科(7个),临床重点专科(中医):肝病科,中西医结合胆胰专科,糖尿病科,中西医结合骨关节病,中医痔疮专科,中西医结合儿科,脾胃科。市级重点专科9个,市级医学中心1个,市级规划重点专科1个。厦门市医学中心:厦门市中医院肝病中心;重点专科:针灸康复科,中医妇科,中西医结合胆胰腔镜外科,中西医结合骨关节病科,中西医结合儿科,脾胃病科,肛肠科,中医风湿科(建设单位),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科(建设单位),规划重点专科:中西医结合乳腺病科(规划)。我院重点专科取得了长足发展,服务半径不断扩大,创出了专科品牌,在本地及周边地区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 二、发挥传统中医疗法优势,拓展慢病治疗阵地 多年来我院开展了传统中医“冬病夏治-三敷贴”等传统中医

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小儿易感、过敏性鼻炎等慢性病,疗效显著。每年入伏第一天,在厦门中医院门诊楼前排起了近千人的长队,成为厦门中医院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骨伤科采用中药离子导入等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腰腿疼等疾病深受患者欢迎。针灸科采用针灸治疗面瘫、脑瘫、头痛、肥胖,肩周炎、关节痛等各种痛证均有独到之处;皮肤科采用药浴、光疗相结合,治疗银屑病、白癜风等皮肤疑难杂症。美容科采用天然中药和现代美容手段,护肤美容,治疗痤疮、黄褐斑等疾病。儿科开展敷贴外治法、推拿疗法、雾化吸入疗法,刮痧疗法、濯足疗法,药浴疗法,三九贴疗法等,治疗小儿常见病多发病,都具有疗效可靠,费用低廉的特点,而且无毒副作用,深受患者欢迎。目前我院非药物疗法已发展到中药外贴、熏洗、灌肠、针灸、推拿、穴位注射、督灸等67种, 三、发挥中医辨证论治优势,提高慢病防治疗效 辨证论治是中医药诊疗最为精萃的特色之一。中医药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证治思维应既重视主病主症,又能照顾到次要的兼症,主药与辅药有机配合;在药物的选择上注重发挥药物的有效性,又要注意其毒副作用,适当采用相互制约的配伍方法;服药剂量紧跟病证的需要,同时也要立足于机体实际虚实的可接受度,大剂量“进攻”,小剂量缓缓图功,都要从患者全身状况出发。从全身对机体进行全方位审视和治疗,切入个体化和人性化服务,有利于提高中医药疗效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拓展了中医药治疗慢性疾病事业的发展。 辩证论治,遣方灵活。慢性病症状多,甚至有的患者全身不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