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万事通》学案2篇

苏教版选修《万事通》学案2篇
苏教版选修《万事通》学案2篇

《万事通》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把握人物性格的复杂性特点。

2、学习运用“善与恶相共,阴影与光明相共”的方法塑造人物。

学习重点:

1、习本文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把握人物性格的复杂性特点。

一学时

教学方法:问题探讨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一、了解作者毛姆: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1965),英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和戏剧家,一生创作剧本近30部,长篇小说8部,短篇小说100多篇。他的短篇小说涉及英国人在国内和海外的各种生活,情节曲折多变,人物栩栩如生,使他赢得了“英国莫泊桑”的崇高声誉。《万事通》是他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品,是一篇典型的“毛姆式的小说”。小说塑造了一个低级庸俗而天良尚未泯灭的商人形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资产阶级的面貌。

二、注音填词

邋遢谈素平生谈笑风

不休超群绝指手脚如往不绝口若

河满志愠意

涨红扣襻()不通晕倒

三:问题探讨合作探究

1、“我”在哪些方面讨厌柯拉达先生?从这些方面你能说说柯拉达的性格特点吗?从哪几个

方面塑造这个令人生厌的人物?

2、通过哪件事我已经不完全讨厌柯拉达先生了?柯拉达先生身上表现的亮点是什么?从柯拉达先生性格的前后变化,你觉得作者运用的写作手法是什么?

四、学习体会

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写一个警察、教师或者保姆的形象

《万事通》学案

教学目标:

1、把握本文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提高小说鉴赏水平。

2、体味本文塑造人物形象所用的细节描写的方法。

3、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把握人物性格的复杂性特点。

教学重点:

1、体味本文塑造人物形象所用的细节描写的方法。

2、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把握人物性格的复杂性特点。

教学方法:以合作学习为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请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述小说故事情节。

二、品读鉴赏

1、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哪些?

2、本文的细节描写非常有特色,文中的前半部分是通过哪些细节表现了柯拉达先生的庸俗气的?

3、分析“我”对柯拉达先生的感情变化,找出表现我对柯拉达先生情感变化的词语或者句子。

总结:作者几乎用了一半篇幅,有目的有计划、有变化有发展地进行“反感” 描写。这种反感描写经过反复描绘、重复突出,经历了由低到高、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最后达到了顶点。开始是有点讨厌,毫无好感,发展到不喜欢,真不喜欢,最后厌恶到了极点,甚至要把他一脚踢到楼下。同时,这种反感由我一个人很快扩展到全船,柯拉达先生成了船上最招人嫌的人。

作者在写足反感之后,接着安排柯拉达先生和兰赛先生打赌的情节,借此来完成这种“观感逆转”。在打赌过程中,为了维护兰赛太太的尊严,他良心觉醒,人道战胜了贪婪,放弃了马上就要赢得的钱财和赞誉,自感忍受众人的奚落。从这里,我看到了他善的一面,从而觉得“不完全讨厌柯拉达先生了”,自然而然地完成了“观感逆转”。

4、请你总结一下,柯拉达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三、能力提升(课本P36品读与探讨1)

四、课堂反馈

①一个暴君,一个哲人。他们同时生活在一座城市里。

②暴君指着哲人的鼻子吼道:“你,必须从内心臣服于我!否则,我杀你!”哲人笑笑,不说话。暴君突然笑了:“不会让你这么痛快地死的!”哲人笑笑,不说话。

③这时上帝来了。暴君臣服于地;哲人谦卑地躬下腰。上帝说:“孩子们,不要太吵闹。”他指着暴君说:“你一吵闹,我就痛苦难忍。”他又指着哲人说:“你一思考,我就想笑。”然后,上帝建议他们一同穿过沙漠,不带任何补给。谁活着出来,谁就是王者。暴君骂骂咧咧地上路了。他很自信,多年的厮杀、搏斗生涯使他藐视沙漠。而哲人依然笑眯眯的,不见任何异样。

④开始的两天,暴君一鼓作气,遥遥领先。他计算过:骑骆驼穿越沙漠需要6天,而他加把劲,估计5天足矣。哲人并不知道他需要多长时间,如果死了,他就去见上帝;如果活着,他就云游四方。因此,哲人安步当车,只是偶尔考虑一下前进的方向。

⑤第三天,哲人远远看见沙漠上有个小黑点。渐渐走近,发现是暴君。那时暴君又热又累又饿,不堪重负,脱得只剩一条裤衩,坐在沙丘上。看见哲人,他傲慢地站起身,拍拍屁股,与哲人一同前进。哲人一直不说话,世界很静,只听见脚踩沙子的沙沙声。暴君终于忍不住了:“你,不渴吗?”哲人笑笑。暴君又问:“你,不饿吗?”哲人笑笑。过了好一段时间,暴君恼怒地叫道:“你,不感到寂寞,不感到无聊吗?”哲人笑笑。又过了好一段时间,暴君说:“若有剑,我会立刻杀你!”

⑥第四天,两人都有些垮了,走得很艰难。暴君一路咕咕哝哝,像是与哲人说话,又像是自言自语。哲人脸上也不再有往日的笑容,但沉默依旧。沙漠越来越静了。

⑦第五天,暴君远远落后了,他的精神已处于半失常状态,胡言乱语着。静默的沙漠对于他就像刀山火海一般沸腾、喧嚣。哲人也极端疲惫,难以支撑,但他依然移动脚步,没有停歇。

⑧第六天,暴君在癫狂中迷失方向,后来再也没有人见过他。而哲人也快不行了,常常虚弱得栽倒,但方向感还在,他爬啊爬啊……

⑨第七天,早晨的阳光很好,露水也很滋润。哲人睁开眼,看见不远处有个村庄。

1.小说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了暴君和哲人的形象。请概括两人的性格特点。

暴君:

哲人:

2.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暴君穿越沙漠的心理过程,请用三个词或短语将这一过程概述完整。

3.试分析标题“赌”的含义。

4.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

【参考答案】

二、品读鉴赏

1、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及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

2、⑴生活细节:①贴着太多标签的皮箱;②香水、洗发剂、润发剂、润发油,表明是上等法国化妆品的好主顾,邋遢的昂贵的乌木刷子;③善于交际,三天之内认识船上的每一个人;④主办一切,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抽彩、拍卖、买运动会奖品、投圈比赛、高尔夫球的发起、音乐会、化妆舞会的组织无不是他一人所为。

Unit-4-Don't-eat-in-class!sectionB(2a-2c)教学设计教学提纲

Unit4 Don’t eat in class. S ection B(2a-2c)教学设计 河间五中何娜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Words and expressions: dirty, kitchen, more, noisy, terrible, strict , relax, read, feel, remember, follow, luck; make one’s bed, be strict with sb., follow the rules 2. Sentences: Don’t leave the dirty dishes in the kitchen. I must read a book before I can watch TV. We have to follow the rules. 技能目标: 1. 能读懂含有规章制度的文章,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2. 能和朋友谈论自己的家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谈论家规,掌握一些规矩的正确表达,进一步认识到规矩的重要性,明白“无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掌握重点词汇及短语: dirty, kitchen, more, noisy, terrible, strict , relax, read, feel, remember, follow, luck; make one’s bed, be strict with sb., follow the rules 2. 掌握重点句型: Don’t leave the dirty dishes in the kitchen. I must read a book before I can watch TV. We have to follow the rules. 教学难点: 1. 能读懂含有规章制度的文章,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2. 能和朋友谈论自己的家规。 教学设计: Step 1: Learning aims Present the learning aims of this period, get students to know the target language. Step 2: Revision 1. Revise school rules in Section A. 2. Revise Dave’s family rules in Section B (Listening) 复习已学校规、家规,为本节课学习Molly的家规奠定知识基础。

2019学年高中语文选修短篇小说选读教学案:专题二第3课万事通含答案

小说创作,人物形象是占着中心位置的。人物形象描写得是否成功,决定着小说创作的成败。许多小说巨匠,都把智慧和心血倾注到塑造人物形象上,让自己的全部感情在人物形象中燃烧。甚至可以说,人物形象的艺术生命有多长,作家的艺术生命就有多长。 本专题安排了毛姆的《万事通》和舒克申的《秋天》两篇小说阅读。毛姆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写过小说,创作过戏剧,做过医生,当过间谍,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他作品中的大部分人物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万事通”麦克斯·柯拉达是“我”坐船到日本横滨时的同房旅伴,这是一个喜欢炫耀、自以为是、多嘴多舌、令人讨厌的人。但他在鉴别兰赛太太珍珠项链真伪的时候,却表现出了英国绅士那种沉稳内敛、善解人意的特质。在现实生活中,人往往是多角色、多侧面的,毛姆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刻画出了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 舒克申是作家,也是演员和导演,他长期生活在乡村,其作品也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秋天》中的菲利浦是个热衷政治的乡下人,年轻时曾为此牺牲了珍贵的爱情。作者通过精巧的构思,情景交融的叙述,描写了一个普通轮渡工曲折不幸的爱情故事。从主人公菲利浦的人生沧桑里,折射出时代的片片阴影,引起读者的感叹和思考。 这两篇小说中的人物都有让人可触可摸、可见可闻的质感。之所以有这种感觉,一方面是因为作者有高超的写作水平,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是,这样的人物就真实地生活在我们的周围,作者写出了我们常见常闻的人和事。一篇成功的小说,就应该让读者从作品中看到一个个 活生生的人。 第3课万事通

《万事通》这篇小说犹如一出扣人心弦的戏,波澜曲折,引人入胜。作者毛姆自己说,在短篇小说的创作中,他反对“随意开头、结尾无尾”,认为作家应当给读者一个完整的、紧凑的、戏剧性的结尾,使整篇作品既曲折又合情合理,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达到一种和谐的统一,而不露斧凿之痕。我们可以从这篇短篇小说略窥毛姆短篇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成就。 (沈建华《世界短篇小说名著鉴赏辞典》) 对应学生用书P10 一、字音识记 (一)单音字 1.邋遢..(l ā)(t ā) 2.扣襻.(p àn ) 3.愚昧. (m èi ) 4.踌躇..(ch óu )(ch ú) 5.愠.怒(y ùn ) 6.薪俸. (f èn ɡ) 7.魁.梧(ku í) 8.煞.白(sh à) 9.戛. 然(ji á) 10.窸窣..(x ī)(s ū) 11.癖.好(p ǐ) 12.镶. 嵌(xi ān ɡ) (二)多音字 1.琢????? 琢.磨问题(zu ó)琢.磨玉石(zhu ó) 2.尽????? 尽.管(j ǐn )穷尽.(j ìn ) 3.绷????? 绷. 带(b ēn ɡ)绷.脸(b ěn ɡ)绷. 瓷(b èn ɡ) 4.落????? 落.后(lu ò)一字不落.(l à)落.枕(l ào ) 5.塞????? 木塞. (s āi )堵塞.(s è)边塞. (s ài ) 6.结????? 张口结.舌(ji é)开花结. 果(ji ē) 二、字形辨识

高三语文“下定义”专题教学案(语言文字运用) 苏教版优秀版教案

高三语文下定义”专题教学案 江苏省东台创新高级中学刘凤宝 一、考纲要求解读 最新《考试大纲》规定: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属于语言的表达应用能力,能力层级为级? 下定义可以归入压缩语段这一类,也有归入句式变换中的,但最新的高考趋势是把它作为一道语言综合运用题,除压缩语段和变换句式外,还包括信息筛选、内容整合等,所以又考查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语句的扩展”考查的是扩充语言成分?丰富语言信息的能力?语句的扩展主要考查将一句话的内容充实丰富起来或者合理地扩展成几句话的能力?原句常以短句的形式出现,一般比较简洁?凝练,信息量不足?扩展后的语句应含有较大的信息量,表意丰富,有血有肉;同时在句式或修辞等方面符合试题要求?题型有可能是:①增添情节,补充细节;②有的是突出场面,描绘景物;③写出人物心理;④延续论证得出结论?“语段的压缩”考查的是提炼内容? 二、高考题例 、(·高考江苏卷)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洼地效应”?(不超过个字) 区域竞争的焦点更多地集中在综合环境的竞争上?这里的“环境”既包括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等“软环境”,也包括绿化覆盖率?空气质量?居住条件?基础设施水平等“硬环境”?谁的环境好,“洼地效应”就明显,吸引力就强,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集聚就快,发展就快? “洼地效应”指 答案:环境优势加速生产要素向该区域集聚从而促进发展的现象? 、(湖北卷)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解释“端午节”。(不超过字)(分) ①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 ②端午节的时间是在每年的夏历五月初五这一天。 ③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但大多认为源于纪念投汩罗江自沉的战国时楚国爱国诗人屈原。 ④过端午节人们通常要赛龙舟,今年湖北就举行了龙舟竞赛渡活动,香港、澳门也派了代表队参加。 ⑤过端午节时南方各省区人们通常要吃粽子,这是用箸叶包裹糯米而煮成的一种食品。 【答案示例】(端午节是)我国夏历五月初五以吃粽子、赛龙舟等形式纪念屈原的一个民间传统节日 三、方法指导 、牢记一个公式: 所谓下定义,就是用简短明确的语句提示概念的内涵,即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或本质的一种逻辑方法。用公式表示就是: 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种差”是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所独有的属性(即和其它属概念的本质差别),“邻近属概念”指包含被定义者的最小的属概念。多采用判断单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三单元)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 第7课《健康看电视》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版教材《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的第一课。本课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在讨论、分享中发现电视带给我们的好处以及不科学、不健康的看电视方式带给我们的弊端。在讨论和分享中掌握一些健康看电视的原则和方法。 这一课旨在通过课堂的讨论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给我们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给我们一些烦恼。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电视”,同时学会把握好“度”。 这一课的教学思路也为后面两课作了铺垫。 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板块:“神奇的‘宝盒’”引领学生分享交流自己喜欢的电视栏目来发现电视中的各种“宝贝”;“眼睛的‘抗议书’”主要通过一封眼睛的“抗议书”引出不科学的看电视方式对我们眼睛的伤害,以及对身体的其他伤害;“别让它抢走太多”,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电视虽然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但是需要我们“健康”地“寻宝”,不能因此而失去和家人的交流、和同伴的玩耍等,否则就是得不偿失。 【教学目标】 1.在分享中感受电视中蕴藏的各种“宝贝”。 2.在讨论中发现不科学的看电视方式会伤害眼睛,并能掌握健康的看电视方式。 3.在反思中寻找不健康的看电视方式还会给我们身体带来哪些其他的伤害。 4.在辨析中明白看电视的利与弊并制定健康看电视的简单约定。 【教学重点】 在分享中感受电视的好处与不健康看电视带来的弊端。

【教学难点】 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健康看电视。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神奇宝盒宝贝多 1.聊节目:你知道有哪些电视节目? 预设:《喜羊羊》《快乐大本营》《王牌对王牌》《名侦探柯南》…… 过渡:这么多的电视节目,你最喜欢哪一个?愿意把你喜欢的节目推荐给老师和同学们吗? 2.小组活动:请当“小小推荐员”,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推荐给组员,其他同学猜一猜。 (画画,做动作,唱歌,文字介绍……)再选取代表在班上进行推荐。 说理由:谁也喜欢看?(举手、起立、竖大拇指)为什么你们爱看这个节目呢? 预设1:因为我觉得动画片的人物特别可爱,很有趣。 预设2:电视剧的情节新奇,特别吸引人。 预设3:综艺节目非常搞笑,里面有许多好玩的游戏。 过渡:是啊,电视就像一个神奇的“宝盒”,能够幻化出一个个不同的神奇的世界。 一起来欣赏吧。 3.微课:《神奇宝盒宝贝多》 追问:你看过宝盒中的节目吗?你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感受? 预设1:我看过《喜羊羊》,看的时候我很开心。

2第二课时4.1.1(2)分数指数幂教学设计教案

课题 4.1.1.(2)分数指数幂课型新授第几 课时 2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前面n次根式的基础上讨论和研究。分数上的指数幂的学习则在n次根式的学习的的基础上进行的拓展和延伸,一方面,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根式这一基本概念,另一方面它又为接下来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的学习作必要的准备。 学情分析 1、现阶段的学生的运算能力较差。 2、学生在新知识的探究问题的能力稍有欠缺,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发展不够均衡,必须在老师一定的指导下才能进行。 课时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 2.会对根式、分数指数幂进行互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用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分数指数幂的概念以及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教学难点: 根式、分数指数幂进行互化. 教学 方法 与 手段 问题解决教学法

板书设计 4.1.1.(2)分数指数幂 1.整数指数幂的概念. a n =a ×a ×a ×…×a (n 个a 连乘); a 0=1(a ≠0);a -n =1 a n (a ≠0,n ∈N +).例1: 一、根式的性质 (1)(n a )n =a .例2: (2)当n 为奇数时,n a n =a ; 当n 为偶数时,n a n =|a |={a (a ≥0) -a (a <0).小结: 二、分数指数幂a 1 n =n a (a >0); a m n =n a m =(n a )m (a >0,m ,n ∈N +,且m n 为既约分数). a -m n =1 a m n (a >0,m ,n ∈N +,且m n 为既约分数). 作业设计 教材P74,练习4.1.1;1、2、3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是为让学生突破所学的根式,学会将一般的根式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转化为常用的分数指数幂的形式,从而能够达到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不同的问题的目的,最终将有理指数幂推广到实数指数幂的形式。

2020高考英语总复习实用精品学案 SBIB Unit 15 The necklace 新人教版 精品

SBIB Unit 15 The necklace 项链 素材新挖掘 考点1. recognize vt.识别;认出 Sorry, I didn’t recognise you. I couldn't recognise myself in the mirror. 我认不出镜中的自己。 recognize vt. 识别;认出 recognize …(as) vt. 认出 recognize vt. 承认;认可 recognise vt. 生僻义:表扬 (1)I don't ___________(认识) this word ---- what does it mean? (2)I ___________(认出)Peter although I hadn't seen him for 10 years. (3)I ___________(认得)him, but I couldn’t remember his name. (4)I recognize that some of my ideas are not practical. (替换)__________ (5)The USA refused t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承认新政府). (6)我一听就知道是你的声音。(写作小练笔:主谓宾;voic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cognize recognized recognized admit recognize the new government I recognized your voice right away. 考点2. explain vt. 解释;说明 My necklace? I don’t understand. Could you please explain? I don't understand your argument. Could you explain yourself a bit more? 我不明白你的论点,你能把意思再说清楚些吗?

最新万事通教学设计教程文件

《万事通》教学设计 李秋月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作品中人物的行为与性格 2、细致揣摩作者在情节设置上的用意 3、思考领会作者的创作动机及小说主题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把握柯拉达先生的人物形象,理解圆形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复杂性 2、难点:对作者创作动机及小说主题的多元思考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来读一篇小说——毛姆的《万事通》。关于毛姆,我觉得以下的信息同学们也应该了解一下。 毛姆,英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他的短篇小说以写英国人在海外的生活最富有特色,情节曲折多变,人物栩栩如生,使他赢得了“英国莫泊桑”的崇高声誉。 我们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柯拉达先生,也就是“万事通”)正是毛姆短篇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在海外的英国人。在我们平常的印象中,英国人总是有着绅士的翩翩风度,注重礼节,严谨体面的,那么毛姆笔下的这位在海外的英国人是否也是这样一位绅士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 二、把握“万事通”人物形象 1、首先我们一起来概括下这篇小说的故事内容。(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主要人物:“我”、“万事通”;主要情节:一场关于珍珠真假的打赌;环境:一站后,一艘驶往日本的远洋轮船上;线索:“我”对柯拉达态度的转变) 在一艘驶往日本的远洋轮船上,“我”与“万事通”柯拉达先生成为了同舱旅客,起初我并不喜欢他,甚至讨厌他,但经历了“珍珠事件”后,“我”并不完全讨厌他了。 2、浏览珍珠事件前的内容,思考:“我”为什么不喜欢“万事通”?请同学们以这样的方式回答:因为柯拉达先生是一个人。我从文中看出来的。(第一个空填几个短语,例如姓麦克斯的人、……的人等形式都可以)[举手或开火车] ——D1姓麦克斯 ——D2奢侈、爱炫耀却邋遢 ——D9\10\17伪英国人(近东人) ——D17不讲礼节 ——D18-27“排心思”:不识高低、没眼力见、死皮赖脸 ——D28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喋喋不休、夸夸其谈、自以为是(“万事通”) (强调抓住细节分析“我”眼中的柯拉达先生的人物形象) 3、这样一个招人嫌的人,做出了什么样的行为使我态度转变? (1)明知珍珠是真的. (2)珍珠事件中柯拉达后来的举动体现了他什么样的心理及性格特点? ——分角色朗读D39-61,揣摩心理活动,概括人物特点。 ——矛盾的心理(说实话,挣足面子,抓住机会炫耀自己;说谎话,丢了颜面保全兰赛夫人的面子、家庭)

2019届高考总复习【学案7】语言文字运用(含答案)

学案7 病句(二) ——成分残缺或赘余与结构混乱 学案目标 1.了解这两种病句的主要类型,重点掌握“主语残缺”与“句式杂糅”两种类型。2.掌握辨析这两种病句类型的方法。 (1)高考考查成分残缺重点是______残缺。 (2)“结构混乱”的两种主要病句类型是__________、中途易辙。 判断正误,熟悉类型 1.成分残缺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那些在各条战线上以积极进取、不折不挠对待生活和工作的人,才是我们尊敬和学习的对象。 B.科学工作者需要有开阔的心胸,就是和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应坦诚相待,精诚合作。 C.抢险突击队的小李,搁下刚刚满周岁的儿子,参加抗洪斗争,第二天就晕倒了,把她送回家休息,但苏醒后又偷偷上了大堤。 D.建设事业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对建筑材料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经过一冬的苦干,河道终于疏通了。 B.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全局性和普遍性,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的生产、加工、流通、储备等粮食产业发展状况构成了国家粮食安全。 C.那种不顾林区客观实际,片面强调粮食生产,到头来只能是得不偿失。 D.这一竞争格局的形成,进一步提升和发挥了市场机制的推动作用,激发了企业发展的活力,使得电力行业迎来了又一次快速发展的新机遇。 2.成分赘余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一首曲子往往会令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它能勾起人们对往事的追忆。 B.其实这是过于多虑的想法。 C.我之所以要到北平的原因,是要会见一位朋友。 D.村南的那片树林,早被人们砍光了。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从瘦肉精、苏丹红到三聚氰胺,各种危害人体健康的食品添加剂防不胜防,而防止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已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B.在全球经济衰退的情况下,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依然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今年进出口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约增长5%左右。 C.在当前金融海啸的冲击下,许多中小企业纷纷倒闭,它们所缺乏的,一是资金不足,二是技术含量低,三是产品陈旧单一。 D.美国媒体报道,著名排行榜站欧迪“海选”评出世界十大湖泊,九寨沟五花海以“最美艳惊人”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湖泊。 3.结构混乱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镇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B.科学工作者认为,具有如此独特的适于华南虎种群自然繁衍的生态环境,目前国内已经不多了。 C.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办事、想问题,都要从以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D.我们在这大是大非面前,我们有能力办好这些事情。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最新2020年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总结

2014年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总结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 目录 第一篇:2020年乡镇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总结 第二篇:2020小学教学工作总结 第三篇:小学2020年教学工作总结 第四篇:小学2020年度教学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 第五篇:2020年乡镇中心小学教学工作汇报 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2020年乡镇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总结 xx镇小学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质量为根本,以素质为目的的办学理念,明确了打造特色学校,创办优质教育的办学目标。为达此目的,xx镇小学在狠抓教学过程管理方面下足了工夫,促进了本期教学质量的跃升。 一、坚持依法治校,制度管人。

本校通过广泛的民主讨论制定出了完整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使管理系统科学有章可循,不因人因时而异。 二、狠抓教学过程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我校非常重视过程管理,特别是六环节过程管理,每月按时由学校主要领导主持认真评估检查,并写出详尽的书面汇报材料,在教师大会上先进通报,对形成的经验进行推广,对出现的犯错误及时纠正。同时进行量化打分,纳入绩效工资考核内容之一。 1、严把备课关,做到有备无患。教导处不定期地抽查每位老师的教案,杜绝无案上课和抄案应付的现象发生,要求每个人的教案明了、实用,并有一定的针对性与创新性。对备案中出现的共同困难,采取集体讨论,共克难关,形成共识。对个别备案经验不足的老师,采取结对帮扶共同进步。每期将把集体备课作为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促使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做到有的放矢。 2、跟踪上课关,做到心中有数。我校领导经常深入课堂听课或在教室外傍听,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发现闪光点,组织示范课,交流推广,取长补短。要求领导听课不少于20节/期,教师听课不少于15/节,同时,不定期开展示范课、公开课、研究课活动。

分数指数幂教学设计

分数指数幂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并能运用性质进行计算和化简。 (2) 会对根式、分数指数幂进行互化。 (3) 了解无理指数幂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究过程,感知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分类讨论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数学实例的探究,感受现实生活对数学的需求,体验数学知识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根式、分数指数幂的概念及其性质。 三、教学情景设计 1、复习讨论 (1)根式的相关概念 (2)整数指数幂:a a a a n ???= 运算性质:n n n mn n m n m n m b a ab a a a a a ===?+)(,)(,)1,,,0(*>∈>n N n m a 。 2、问题情境设疑 问题1、当生物死亡后,它机体内原有的碳14会按确定的规律衰减,大约每经过5730年衰减为原来的一半,这个 时间称为“半衰期”,根据此规律,人们获得了生物体内碳14含量P 与死亡年数t 之间的关系5730)2 1 (t P =,考古学家 根据这个式子可以知道,生物死亡t 年后,体内碳14含量P 的值。 例如: 当生物死亡了5730,2×5730,3×5730,……年后,它体内碳14的含量P 分别为 21,2)21(,3 )2 1(,…… 当生物死亡了6000年,10000年,100000年后,根据上式,它体内碳14的含量P 分别为57306000 )21(, 573010000 )2 1 (,5730 100000 )21(。 设疑:以上三个数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 问题2:如何计算:322?? 分析:6623626 3332222222=?=?=?,然而普通学生要找到该解法并不容易,如何把这种运算简单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学案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学案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学案 1、.将下列一组句子变成一个单句,可以增删个别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 (1)林庚成了北大名师。 (2)林庚关于唐诗中的“盛唐气象”、“少年精神”之说,令人耳目一新。 (3)林庚关于唐诗中的“盛唐气象”、“少年精神”之说,使受教的学子们心悦诚服。 (4)林庚关于唐诗中的“盛唐气象”、“少年精神”之说,成为学子们的鲜活的精神思想营养。 2.把下面这个长句改成 4 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4 分) 联合国安理会12 日发表了谴责朝鲜在平安北道铁山郡西海卫星发射场用“银河 3 号” 运载火箭发射搭载着进行地球观测所需测试设备和通讯设备的第二颗“光明星 3 号”卫星 行为的媒体声明。 3、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恶意软件”下定义。( 3 分) ① 恶意软件是一种侵害用户合法权益的软件。②恶意软件是在未明确提示用 户的情况下强行安装的。③恶意软件的安装未经用户许可,属于一种强行安装。④恶意软件是在用户计算机或其他终端上安装运行的。 恶意软件是: 4、根据下列材料筛选信息,为“蚁族”下一个简洁的定义。(不超过60 字) 蚁族 是指一群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他们主要从事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广告营销、餐饮服务等临时性工作,在都市繁华的灯光下,早出晚 归,平均月收入低于两千元,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有的甚至处 于失业半失业状态,渺茫无措地像蚂蚁一样活着。他们平均年龄集中在22?29 岁之间,九成属于“ 80 后”一代;他们不愿意与外界沟通,充满焦虑和挫折感,情绪波动大,只是待在廉价拥挤的出租房里,用网络宣泄着情绪。他们主要聚居于城乡结合部或近郊农村,是有如蚂蚁般的“弱小者”,是鲜为人知的庞大群

7的乘法口诀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72-75页。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的内容。从教材的整体编排上看,本节课是建立在《表内乘法一》中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乘法口诀第二阶段的学习,所以不能简单的重复第一阶段的学习,应从形式、内容上都进一步延续和扩展。教材中创设了活动情境,预留了需要学生思考和填写的空白,安排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意在让学生主动归纳出7的乘法口诀,感受口诀的来源。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小组合作,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感受知识迁移的过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能运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进行计算,并在计算的过程中熟记7的乘法口诀。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享受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经历7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感悟口诀编制方法,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熟记。 【教学难点】熟记7的乘法口诀,并应用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 【学法指导】总结口诀——发现规律——应用提升 【教具准备】PPT课件,苹果树教具

【教学过程】 一、课前激趣导入。 1.师生课前交流。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份小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想要吗? 2.看视频激趣导入。(播放《白雪公主》视频片段) 师:刚才你们看到了哪些人物?(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师:(配合PPT图片)童话世界里有七个小矮人,天上有北斗七星,彩虹有()种颜色,一星期有()天,瓢虫身上有()个黑点,七巧板有()块。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与7有关的事物,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欢的、熟悉的动画人物引出与7有关的事物,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体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进而创设了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自然流畅。】 二、引导学生编制7的乘法口诀。 1.引导示范,编写口诀。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七巧板吗?小小七巧板,变化真多端。看,这像什么?(逐一播放演示用七巧板拼成的图形,让学生说说它的样子。) 师:摆一个图案需要用7块板,摆2个图案需要……就是2个7,是14块,2个7是14也可以用哪个算式表示? 生:用2×7=14和7×2=14表示。 师:照这样摆一个图案用7块就可以用1×7=7和7×1=7来表示。

七年级英语下册第四单元第四课时导学案

初中英语(Go for it)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第四课时Section B(3a~Self Check) 【学习目标】 1. 复习情态动词can表示许可的用法; 2. 复习练习运用祈使句以及情态动词have to及must来表达一些规则。 3. 谈论表达自己对规则的想法或看法。 4.通过对规章制度的复习,规范自己的行为,以便自己和他人更好地遵守规章制度,为形成良好的社会意识打下基础。 【课时重点】 会运用情态动词can,can’t,have to,must来介绍自己家中的规定。 【预习导学】 一、填一填 阅读教材上的3a,用情态动词have to,must,can或can’t填空,完成3a。 二、选一选 选词填空,完成教材上Self Check中的第一部分。 三、想一想 1.本单元学到的句型中常用词汇有哪些? 2.用以上词汇写句子,完成教材上self check 中的第二部分 ① ② ③ ④ 【合作探究】 活动一: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 Present some new words on the big screen. hair, learn, keep + 名词+ 形容词 2. Ss learn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3. Review the how to use have to and must; can and can't. 4. Review the letters.

5.T: Zhao Pei has many rules at home and at school. She's unhappy, too. She wants some help from Dr. Know. Read her letter below and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have to /must, can /can't. 6. 指导:首先,认真阅读整篇短文,理解短文的大意。然后,认真阅读每个句 子,理解作者对这些规则的看法;同时,推敲每个句子深处的意思,确定是用have to/must还是can/can't。 最后,应再通读一遍短文,看自己所填写的词组是否通顺正确。 7. Check the answers. 活动二: Before Writing 1. Let's work on 3b: We have many rules at home and at our school. Think what things you have to do and what things you can't do. Complete the chart with rules in your home and school. You can discuss with your partners in your group. 2. Ss discuss their rules in groups. Then fill in the blanks. Then check the rules you think are unfair. For example: You must wear a school uniform at school. You must keep your hair short at school. 3. Let some groups say their answers. Write some of the rules on the blackboard. 4.想一想你在家里或学校里要遵守哪些规则,完成下面的表格,并在你认为不公平的规则旁边画上“×”。 活动三:While Writing 1. Now write a letter to Dr Know. Tell her about all the rules and how you feel about them.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二考点三补写句子教学案

考点三补写句子 补写句子这道题的考查目标,是表达连贯;如果从阅读理论的角度来看,它是在考查语境的限制与提示作用;如果从思维规律来看,它毫无疑义是考查人的逻辑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它考查的都是中学生所应具备的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核心要素,所以,它受到高考命题组专家们长久不衰的青睐。 试题选文以说明文为主;行文结构一般有3种形式:总分(总—分、分—总或总—分—总)、承接、并列;常见句间关系有7种:转折关系、因果关系、解说关系、递进关系、并列关系、承接关系、假设关系。 分清类型,把握关系,运用 流程,巧解补写句子题 一、分析语段特点 补写句子的命制就是命题人预先选好一个结构严谨、行文清楚的语段,人为挖去几个空格。所以,厘清语段的行文结构,明确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一)3大常见结构类型 从语段的结构上来说,多数可以分为起始、展开、过渡、结束四部分。起始部分一般为提出话题中心,展开部分为叙述主要语意,过渡部分为承上启下,结束部分为归纳全段、呼应话题或中心,由此形成了内部结构的总分关系(总分结构又可细分为:总—分;分—总;总—分—总)。除较为常见的总分关系外,还有承接、并列等关系。 1.总分式 在说明事物或事理时段落(层次)之间有一个总分关系,表现为由总到分、由分到总、由总到分再到总。 典例1 (2019·全国卷Ⅰ)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研究发现,人们所受压力会增加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含量,而糖皮质激素可将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所以__①__。但人们过去不清楚,为什么白天压力大不一定会变胖,而上夜班之类的压力则常与肥胖相联系。最近一项研究揭开了谜底:健康人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在24小时内呈节律性涨落,早8点最高,凌晨3点最低。如果打破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__②__,糖皮质激素的增加就会导致更多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如果顺应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本来就是峰值时,即使增加很多糖皮质激素,也不易引起脂肪细胞增加。可见,__③__非常重要,夜间长期经历持续性压力体重会明显增加。 解析①处,联系上文可知,人们压力增大时,脂肪细胞会增加,会导致肥胖。由“所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师说》的现代意义

《师说》的现代意义 为师之道,几千年前韩愈就早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正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此一句就已点明了为师者的真正内涵。几千年后的现在,有人对韩愈的为师之道产生了怀疑,认为传道授业解惑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素质教育。然而细究现今教师的教学,其实依旧是万变不离其宗,离不开“传道授业解惑”这一本质的。笔者围绕《师说》的三点价值和意义展开分析。 一、明确了教师的作用和意义。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教师的作用是什么,历来见仁见智,争论不休,而韩愈仅仅用了一句话就解释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事实上,“解惑”是最低级层次的,“受业”是第二层次的,因为它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最高层次的则是“传道”。所谓“传道”,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素质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1978年,当记者向一群诺贝尔奖获得者发问“在您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里学到的?”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因为在那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其实,他想强调的不是幼儿园多么重要,而是要告诉我们有些东西比“知识”更重要,那就是“道”,就是“人的智慧”和“道德价值观”。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获得智慧而不是仅仅满足于获得知识,因为,知识的本质是向外征服,只有智慧可以让生命获得内在的升华。 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是让学生成人、成才,让学生的灵魂站立起来。就语文教育而言,“教什么”远比“怎样教”重要,“育什么样的人”远比“怎样育人”重要。每位教师,都应该为学生的“立人”做出自己的努力;每位学生,都应当以升华自己的生命作为最高追求。唯有如此,语文教育才可能“功德圆满”。 二、确定了择师的标准与条件。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一方面,我们承认“一字之师”“一句之师”“一理之师”;另一方面,我们的眼里

人教版数学高中必修一教材《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教学设计

2.1.1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 (2)掌握分数指数幂和根式之间的互化; (3)掌握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等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与初中所学的知识进行类比,得出分数指数幂的概念,和指数幂的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2)通过运算训练,养成学生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3)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简洁美和统一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1)分数指数幂的理解; (2)掌握并运用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2.教学难点:分数指数幂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发现教学法 1.经历由利用根式的运算性质对根式的化简,注意发现并归纳其变形特点,进而由特 殊情形归纳出一般规律. 2.在学生掌握了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后,进一步推广到实数范围内.由此让学生体会发 现规律,并由特殊推广到一般的研究方法. (四)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 回顾初中时的整数指数幂及运算性质 ,1(0) n a a a a a a a =?????=≠, 0无意义 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学习 新知前的 简单复

1(0) n n a a a -= ≠;()m n m n m n mn a a a a a +?==(),()n m mn n n n a a a b a b ==什么叫实数? 有理数,无理数统称实数. 习,不仅 能唤起学生的记 忆,而且为学习新课作好了知识上的准备. 复习 引入 观察以下式子,并总结出规律:a >0① 105 10 252 55 ()a a a a === ② 884242 ()a a a a === ③ 12 12 34 3 44 4 ()a a a a === ④5 10510 252 5 ()a a a a ===小结:当根式的被开方数的指数能被根指数整除时,根式可以写成分数作为指数的形式,(分数指数幂形式). 根式的被开方数不能被根指数整除时,根式是否也可以写成分数指数幂的形式.如: 23 2 3 (0)a a a ==> 1 2 (0) b b b ==>55 4 4 (0) c c c ==>即:*(0,,1) m n m n a a a n N n =>∈> 老师引导学生“当根式的被开方数的指数能被根指数整除时,根 式可以写成分数作为指数的形式,(分数指数幂形式)”联想“根式的被开方数不能被根指数整除时,根式是否也可以写成分数指数幂的形 式.”.从而推广到正数的分数指数幂的意义 数学中引进一 个新的概 念或法则时,总希望它与已有的概念或法则是相容的 形成概念 为此,我们规定正数的分数指数幂的意义为: 学生计算、构造、猜想,允许交流讨论,汇报结论.教师巡视指导 让学生经历从“特殊一

万事通学案、答案

《万事通》学案 一、作者简介 毛姆(1874-1965)是英国着名的小说家和戏剧家。毛姆主要的成就在小说创作上,他一生共创作了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150多篇、剧本30多部。毛姆擅长于写作短篇小说,是英国二十世纪写实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他的短篇小说集有:《叶的震颤》、《卡里纳树》与《阿金》等。毛姆主客观冷静地描写,他的小说题材广泛,形象鲜明,风格朴实,情节曲折,颇具吸引力。 二、人物形象鉴赏 (一)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小说类文本阅读受到重视。而赏析人物形象又成了小说阅读的重要题型,因此,熟练掌握一些赏析人物形象的答题技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归纳方法 1、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3、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4、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三)解题思路分四步走: 1、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2、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 3、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 4、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四)答题模式 ①一个总括句(人物身份)+分述性格特点型 如:(2009年高考)《董师傅游湖》概括小说中董师傅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答案:董师傅是一位普通木工。(总括身份)他技艺精湛,质朴善良,乐于助人,有平常心,有生活情趣。(分述性格特点) ②单句下定义型如:(2007年、卷《林冲见差拨》) 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⑴差拨是个利用职权诈取钱财的势利小人。(2分) (2)对比法。主要表现在对林冲先骂后夸的语言描写上:如先是骂林冲为“贼配军”、“贱骨头”,后来夸林冲为“好男子”、“久后必然发迹”。(4分) ③分点概括型(答案尽量使用概括性短语) (2011全国卷)“外省郎”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①有担当,明大义:在老丈人危难时,以亲情、和睦为重,不计前嫌,施以援手,最终赢得信任; ②执著隐忍;面对老丈人的排斥,不轻言放弃,不莽撞行事,捍卫了自己的爱情;③幽默乐观:说话风趣,与人为善,遇事能有良好的心态。 课堂探究 一、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二考点七扩展语句教学案

考点七扩展语句 扩展语句4题型 “扩展语句”指根据题目提供的语言情境(或者图画),对指定的语言单位进行扩展。这种题型,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语言条件和命题者创设的情境进行扩展。提供的语句语体色彩不同,提出的扩展要求不同,答题方法也不一样。侧重考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题型1:连词成句型 该题型往往要求运用所提供的几个词语,发挥合理想象,揣摩词语之间的联系,创设一种情境,写一段情景交融的话,或阐发一种哲理。有的要求围绕某个中心,有的要求有明确的重点,还有的要求运用某种修辞手法。 【方法指导】 连词成句型解题“4步骤” 第一步:分析词语,激发想象。要抓住所给词语的特点,根据所给的几个词语,想象可以组合成什么样的画面、情景或故事,并看其是否符合题干要求。 第二步:明确思路,初联成句。构思时看哪些可作为背景,哪个可作为重点描写的对象,初步连词成句。 第三步:添枝加叶,丰富内容。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连缀所给的词语。可以增加定语、状语、补语等,从数量、范围、程度、状态、性质等方面对句子主干进行形容、修饰、限制、补充,也可以增加时间、地点、人物等,使事件完整化。这是最重要的一步。 第四步:根据题干,验证答案。要检查扩展后的语句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语病。【即练即悟】 1.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不超过80个字) 秋雨庭院树叶人 解析解题时,第一步:分析给出的词语的特点,“秋雨”点明季节,也是画面的一个组成要素,“庭院”是地点,“树叶”在秋天凋零,面对如此秋景,“人”会悲秋伤怀。这是一个景与人结合、以景写情(感伤之情)的画面。第二步:根据上述理解,可把这几个词语组成句子:秋雨打落庭院中的树叶,人见此景而伤感。第三步:根据题目要求,运用联想和想象,使第二步中组成的句子丰富起来,创设一种感伤情境,恰当地表达一个主题。最后验证答案。 答案(示例)絮絮叨叨的秋雨把庭院打扮得如同一个柔弱的美人,庭中长满了绿苔,凋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