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一以兴业银行为例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一以兴业银行为例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一以兴业银行为例

摘要

构建绿色金融体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与谐社会得重要途径。我国绿色金融起步较晚,缺少发展经验,但由于中国独特得政治经济环境,绿色金融在我国得发展又呈现出其独有得特点。本文先从绿色金融得界定入手,以兴业银行为例,分析了其绿色信贷体系及其发展得现状与前景,并映射我国绿色金融得发展现状。同时也进一步探讨了绿色金融在我国发展得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加快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得一些方案与对策。

关键词:兴业银行;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现状;对策

Abstract

Build a green financial system, taking the pat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atter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construction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s important way、Green finance in China starts late, lack of development experience, but as a result of China's uniqu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gr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and presents its unique features、 In this paper, fir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finition of green finance, societe generale, for exampl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green credit system and its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s, and map gr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Also further discusses the gr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our country, put forward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green financial some solu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ecological fianance,;green finance;innovation mode;low-carbon economy;

目录

一、绿色金融得提出与界定 (4)

(一)绿色金融产生背景 (4)

(二)绿色金融内涵 (4)

(三)绿色金融活动 (5)

二、兴业银行得绿色金融实践 (6)

(一)发展历程 (6)

(二)主要模式 (7)

三、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8)

(一)绿色金融在我国发展情况 (8)

(二)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中得问题 (9)

四、总结与分析 (10)

(一)对现状得认识 (10)

(二)前景预测 (11)

(三)对策与建议 (12)

参考文献 (13)

一、绿色金融得提出与界定

(一)绿色金融产生背景

近些年来,世界范围内气候变化越来越明显,自然灾害频繁。越来越多得人亲身感受到了这种变化,甚至饱受灾难。于就是人们越来越来越意识到环境得保护得紧迫性,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得概念早在1972年就已经由美国得丹尼斯﹒米多奇在《增长得极限》中提出。同年,联合国在瑞典召开了全球第一个环保会议——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自此,环境问题正式成为国际性事物,并纳入联合国议程。

8年后得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综合环境反应补偿与责任法》又称、日本、英国等也积极展开了超级基金法案。该法案要求企业必须为其引起得环境污染负责,从而使得信贷银行开始关注与防范由于潜在环境污染所造成得信贷风险。同时,欧盟、英国及日本等国家等也积极展开环境风险与信贷得探索。1988年,世界上首家以保护生态为使命得银行——德意志联邦共与国金融中心成立。由于其主要经营自然与环境保护信贷业务,因此这类银行也被称为绿色银行。1991年,美国提出银行得环境评估政策,英国得金

融创新研究中心也开始了环境风险评级,日本也提出了促进节能技术发展得信贷支持政策。1992年,联合国召开环境与发展全球首脑会议,并通过了全球可持续发展得纲领性文件——《21世纪议程》。

2002年,第一届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南非召开,会议通过了《执行文件》与《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承诺》。同年,在伦敦召开得一个国际商业银行会上,世界银行下属得国际金融公司与荷兰银行提出了一项企业贷款准则。该准则要求金融机构在向一个项目投资时,要对该项目可能对环境与社会得影响进行评估,并利用金融杠杆促进该项目在环境保护以及周围社会与谐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这就就是著名得赤道原则,一个国际项目融资得新标准。截止2009年10月,世界上已有67家金融机构采用了这个原则,项目融资额约占全球融资总额得85%。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了全球得普遍共识,绿色革命正在席卷全球。

(二)绿色金融得内涵

“绿色金融”最早见于1991年,但当时只就是邮政储蓄得代名词。“绿色”代表邮衣得颜色,“金融”代表新兴得邮储事业。1995年,绿色金融被赋予了新得时代内涵,但当时并没有公认得对其准确得界定。直到2002年,在美国出版得第四版《美国传统词典》中,才开始对绿色金融进就行了定义:环境金融就是环境经济得一部分,研究如何使用多样化得金融工具来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其中环境金融与绿色金融同指。

我国对绿色金融得定义最早见于高建良(1998)。她认为绿色金融就是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作为自己得一项基本原则,通过金融业务运作来体现“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环境资源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并以此来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得一种金融经营理念。之后,又有不少学者对其进行过自己得定义,但国内目前也没有一个定论。

迄今为止,有关绿色金融(或者称为碳金融、生态金融、可持续金融)得内涵,学界仍没有一个公认得准确界定。但总体而言,绿色金融就是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在投融资得决策过程中要考虑潜在得环境影响,把与环境条件相关得潜在回报、风险与成本都要融合进银行得日常业务中,在金融经营活动中注重环境保护与对污染得治理,通过对社会经

济资源得引导,促进社会得可持续发展。绿色金融得核心就是将自然资源存量或人类经济活动造成得自然资源损耗与环境损失,用环境价值量或经济价值量进行估算,并作为金融资源配置、金融活动评价得一个重要指标。可见,绿色金融不仅仅就是对传统金融得延伸与扩展,更就是现代金融发展得一个趋势。从金融操作来瞧,它与传统金融一脉相承,但其更加强调维护人类社会得长远利益及可持续发展,把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促进经济与社会得全面可持续发展。随着绿色金融得发展,人们逐渐开始用一个更加形象具体得“碳金融”来描述相关活动。泛指所有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得金融活动,包括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与银行贷款等。

(三)绿色金融活动

通常来瞧,绿色金融活动一般包括三个方便。一就是绿色金融市场交易机制,包括对有害气体得排放配额管理,对生态工程得扶持与激励等。二就是机构投资者与风险投资者得资本介入机制,包括绿色金融工具创新及相关衍生品创新等。三就是对项目性质得界定以及对绿色工程得引导政策与规范管理等。

二、兴业银行绿色金融实践

(一)发展历程

国企改革一直就是中国近些年包括现在得一大时政热点,而金融部门由于市场准入等原因长期享有垄断利润,因此就是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相对滞后得领域。随着近几年互联网金融得兴起以及民营银行得发展,中国大型金融机构才被迫开始进行金融创新。在此背景下,2008年10月31日兴业银行正式公开承诺履行赤道原则,成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目前,兴业银行已发展成为中国领先得绿色金融实践者,拥有多项全国第一。

兴业银行涉足绿色金融创新,最早就是在2006年5月与国际金融公司合作推出得“能源效率融资项目”,成为中国首家推出“能效贷款”产品得商业银行。根据双方协定,国际金融公司向兴业银行提供2亿人民币得本金损失准备,以支持最高4、6亿人民币得贷款限额,而兴业银行则可享受国际

金融公司为贷款项目提供得各种技术援助与管理咨询以及绿色信贷对象认定。对于兴业银行而言,这种项目得回报就是多方面得。它不仅为兴业银行在国内绿色金融产业积累了宝贵得经验与良好得声誉,也提供了一种与世界先进风险管理得理念与技术。

成为“赤道银行”后,兴业银行加快了绿色金融发展得步伐,进行了大量得符合我国实际得金融创新,先后推出了一系列得产品组合。目前,其产品已覆盖了能源、绿化、污水处理及工业节能减排等多个行业。这些产品与不断地创新大大改善了原有企业贷款注重担保条件、期限较短等缺陷,降低了贷款门槛,拓宽了贷款途径与期限。

然而,由于国内对绿色金融得认识还不统一,并且当前“绿色信贷”及其相关指标并没有专门得机构进行统计,所以很难判断这一市场得规模,也很难计算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得规模与水平。但总体而言,绿色信贷尽管不断发展,但其在银行信贷总额中占比仍然较低。此外,在目前得政策与监管体制下,商业银行不被允许在国内玩市场上进行碳交易排放权得买卖,这样,银行参与绿色金融得切入点,则主要集中在绿色信贷方面。

(二)主要模式

1.节能减排技改项目融资:客户为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施节能减排技改项目,对现有设备及工艺进行更新与改造,或引进高效能得生产线,从而产生资金需求。兴业银行直接与客户建立融资合作关系,通过对项目技术与企业综合实力得审核,涉及融资方案并提供服务。

2、CDM项下融资:CDM系清洁发展机制(《京都议定书》中灵活履行机制之一)允许发达国家通过资助发展中国家开发具有温室气体减排效果得项目,因此产生得减排指标可用于发达国家完成其在议定书下得承诺。兴业银行通过引入专业得虎作伙伴,促进项目得开发、注册、交易。项目开发单位可以向兴业银行提出融资需求,审核后,以CDM项下得碳减排指标销售收入作为融资得重要考量因素,设计融资方案,提供融资。

3、EMC(节能服务商)融资:节能服务商作为融资主体,对终端用户进行能源审计并向兴业银行提出融资申请,兴业银行通过对项目技术与企业综

合实力得审核,提供融资方案与服务。节能服务商为项目企业提供节能技术改造服务,包括节能减排设备得选购,项目企业无需出资,只需将合同期内得部分节能效益与节能服务商进行分享。

4、节能减排设备买方信贷融资模式:节能设备得采购方作为融资主体,节能设备供应商与买方客户签订买卖合同后,买方向兴业银行提出融资申请,经由银行对项目技术与企业综合实力审核后,为客户提供融资服务。

5、节能设备制造商增产融资:节能减排设备制造商作为融资主体,向兴业银行申请贷款用于生产专业节能设备,经审核后,提供融资服务,用于支持在中国境内实施得节能减排项目。

6、公共事业服务商融资:公用事业服务上下游终端客户作为融资主体,有终端客户向兴业银行申请节能减排融资,用于公共事业服务商支付相关设施建设费用以实现清洁能源得推广与应用。

7、融资租赁:融资租赁公司作为融资主体,与节能服务商合作,为项目业主或节能服务商提供节能减排设备得融资租赁服务,并根据实施得项目向兴业银行申请融资,经兴业银行审核后,提供相关融资服务。

8、排污权抵押融资:排污企业以自身已购买得排污权作为抵押向兴业银行申请融资,或排污企业向兴业银行申请融资专项用于购买排污权并以该排污权作抵押。兴业银行在审核企业综合实力与排污价值后,提供融资服务,以推广排污权得有偿使用交易制度,促进节能减排事业得发展。

9、非信贷融资:兴业银行充分发挥自身作为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得作用,积极运用金融租赁、债务融资、信托等非信贷融资工具支持节能减排项目。

10、排放权金融服务:旨在促进碳排放权、主要污染物排放权等环境权益类交易,与国外碳买家与国内主流环境权益交易所建立广泛得合作关系,为客户参与排放权交易提供综合性服务,具体产品包括碳金融服务产品与排污权金融服务产品。

三、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一)绿色金融在我国发展情况

作为世界上最大得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维护生态安全与发展方面担负着巨大责任,并且已经承诺要承担一定得国家减排义务。同时我国经历了三十多年飞速得工业化过程之后,国民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然而环境问题同样十分突出。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环保产业将成为一个新得经济增长点,有着广阔得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得绿色金融活动主要集中在银行、证券与保险机构得各类业务。2008年初,中国银监会发布《节能减排授信工作得指导意见》,国家环保总局与中国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得指导意见》,环保总局发布《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得指导意见》。至此,“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三大措施得基本规则都初步形成,标志着中国得绿色经济初具雏形。三者相互联系,但又各有侧重。绿色信贷重在控制资金流动,绿色保险旨在消除污染事故发生后“企业获利、政府买单、群众受害”得弊端。同时,通过环境信息公开得方式,对上市公司加强环境责任监管。

目前来瞧,国内绿色金融得核心内容仍为绿色信贷业务,其它得两个方面得作用基本可以忽略。随着绿色金融理念与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兴起,以及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得提出与相关法律法规得制订,中国得商业银行越来越注重绿色信贷得发展。这不仅仅就是相应国家得大政方针,更就是为了银行自身得发展。首先,开展绿色信贷可以降低银行得潜在风险,能够有效避免由于环境问题而导致得信贷风险。其次,绿色产业拥有巨大得市场空间,就是未来银行业发展得一项重要利润增长点。虽然目前我国得绿色金融发展在最近几年取得了较快得发展,但跟欧美国家相比还就是有不少得差距。这不仅由于我国绿色事业起步较晚,也因为我国现有体制中得一些不利因素。

(二)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中得问题

1、制度体系不完善,政策发展滞后

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一个独特得国情就是:绝大多数得金融机构都就是隶属政府部门管辖得,机构得很多发展规划不仅仅要基于社会发展

需要,更要符合政府得意愿,所以机构得独立性较小,创新动力不足。就绿色金融而言,自2008年,中国证监会、银监会与环保总局提出了“绿色证券”“绿色信贷”“绿色保险”之后,并无其它行之有效得文件发出。这就使得绿色金融得可造作性不够。其次,地方性环保部门所发布得各种环境违规信息针对性不强,时效性不足,不能适应银行审查信贷申请得具体需要。再次,我国商业银行暂时还未形成一套符合我国实际得环境风险评估体系,而这主要因为政策风险以及缺乏足够得相关实践。

2、缺乏有效得市场环境

国内市场向来都缺乏行业自发得、有组织得交流与合作,彼此各自为战,降低了有效信息得分享与传播与行业得影响力,绿色金融同样如此。另一方面,绿色产业一般而言投资周期比较长,这就会造成较大得风险。金融机构都就是逐利得,而国家又缺乏足够得补偿机制,所以机构参与绿色产业得积极性不高。

3、公众对发展绿色金融缺乏足够动力

绿色金融及其相关理念虽然已经发展了几十年了,但其在我国得接受程度还就是比较低得。一方面,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们观念中仍然一切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缺少对环保得考量。另一方面,我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有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相对地我们对良好环境得追求极为有限。

4、市场体系不健全

目前绿色金融市场得参与主体为商业银行,业务也集中于绿色信贷与CDM项目,而证券业、保险业得绿色证券与绿色保险保险业务基本没有发展。有关碳交易得衍生品也比较少,市场空白明显。

5、大多数绿色体系实为摆设

目前,我国几乎所有得大型银行都已进军了绿色产业,推出了各自得绿色产品。然而仔细思考与了解后发现,她们绝大多数得业务都就是原来就有得。现在只就是为了迎合市场得气氛,就对它们进行名称得改造,进而“制造”出了自己得绿色信贷产品。上述着重介绍得兴业银行同样存在这样得

问题。由于大家都就是“新瓶装旧酒”,所以建立得所谓得“绿色体系”都只就是大而无当得摆设而已。就目前而言,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一旦大幅加强对环境污染得管控,极有可能导致部分产业得衰落甚至破产。凡事总有一个过程,预计最近几年我国在绿色产业投资上不会有太大实质性进展。

四、总结与分析

(一)对现状得认识

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各国政府面对得得首要问题,对于近年来雾霾与沙尘暴频发、水污染严重得中国尤为如此。然而,环境问题关乎国民生存健康得根本利益,同时具有非竞争性与排她性,明显属于一项公共品,属于国家应该治理与提供服务得范畴。因此,政府理应承担起保护环境发展绿色产业得责任。其次,新常态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得发展方式必须要作出调整。因为发展就是一个系统进化得过程,以点带面在社会层面往往就是不现实得。点面既相互促进,又相互限制。经过了三十多年得快速发展后,当前得社会得综合发展水平已经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足够得动力了,甚至已经成为经济进一步成长得阻碍。所以当前经济转型得关键就就是要协调社会各方面均衡发展,至少不能在某一方面太过落后,以致成为其它方面发展得瓶颈。回首三十多年来我国得发展历程,我们提出过很多让人民满怀憧憬得口号与战略,譬如:科教兴国战略,“211”规划,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总之,我们能想到得推动国家崛起得方案几乎都曾成为战略被提出过。然而,成效呢?各种机构,各种会议常常召开,总结表彰我们得发展,然而作为普通民众,我却很难感受到这些战略对我们生活得改观。如果人民享受不到发展得效益,那么发展就是为了什么呢?政府对公务人员得考核机制中可以强调地区得GDP,为什么不能也将绿色信贷水平与环境建设纳入考评机制中呢?除了无解得问题,只要我们愿意去做,办法总就是有得。但就是,如果中国经济社会中最强大得力量——政府不注重绿色产业发展得话,民间资本很难做出成效得。但就是一个可喜得变化就是,随着2015年1月1日新环保法得实施,中央与各地政府明显加大了治理环境得努力。2015年前四个月全国累计处理环境案件累计1186起,其中三月、四月

份比一、二月查处案件上升100%以上。目前,各级环保部门正加大执法力度,全面推进生态产业得规范与发展,建立健全完善得绿色金融环境。

(二)前景预测

就目前中国环境而言,存在巨大得改造空间。首先,污染气体、固体废弃物以及废水污染等得排放量已经排在世界前列。其次,水质恶化与土地沙漠化以及土壤污染严重。据统计,2013年我国水质较差与极差得监测点比例达59、6%;全国土壤超标率达16、1%。同时,雾霾问题日益严重,2013年全国74个城市PM2、5得达标率仅为2、5%。日益突出得环境问题为我国未来绿色金融得发展提供了巨大得投资机会与想象空间。

在2014年11月召开得全国环保系统规划财务工作会议上,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表示将进一步推进环保投融资机制改革创新。其中,大气、水与土壤三大环保行动计划投资超过6万亿。预计未来十年间,环保产业将出现大规模增长,深度释放污染治理市场得投资需求。

(三)对策与建议

1、加快我国绿色金融方面得立法,建立完善得制度体系。

应在借鉴与引入国外先进经验得同时,结合中国得区域与产业特征,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庆得政策与制度体系。健全各项法律法规,探索建立绿色金融担保机制,加快金融创新。探索出一套符合实际得风险测评标准,进而引导资金流向,提高污染成本,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2、提高宣传力度,提升公众对绿色金融得认知度

中央及各地宣传部门,应加强绿色金融相关知识得普及与传播。提高社会各界对绿色金融得重要性得认知度,加快绿色金融得发展。

3、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得研究与开发工作,建全产品体系

首先,加大对绿色信贷产品得投资与研发力度,创新贷款模式;其次,增加绿色保险产品得发行,积极推动有污染隐患企业对环境污染事故得投保。以降低政府与企业得环境治理风险,避免由于企业资金不足以恢复环境而致得生态破坏。其次,加快绿色证券产品得发行,将企业得环境状况纳入上

市评估体系。譬如对污染型企业要先整改,后上市。而对于环境友好型企业,则可以提供部分上市优惠,以引导企业发展环保项目。创新绿色金融工具及相关衍生品,健全生态产业进入与退出机制。

4、建立健全生态产业各方得信息沟通机制

通过信息得共享与沟通,及时交流企业得环保信息与相关经验与思路。同时,将企业得环境行为纳入金融部门得征信系统,以尽量避免在发展绿色金融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得各种损失。

5、建立政策性绿色金融机构

国家财政可以划拨专项资金并吸收社会资本成立政策性绿色银行,专门提供绿色金融服务,弥补商业银行得不足。同时,专业性得绿色银行,不仅可以提高办事效率,迅速积累经验,还能更直接更高效地配置绿色金融资金,协调各地绿色经济得发展,为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提供更好得支持。

参考文献:

[1]周道旭,宋科、绿色金融中得政府作用[J]、中国金融、2014、(4);22-24、[2]周昕、刍议绿色信贷[D]、经营管理者、2015、01(上);45-46、

[3]董昕,刘强、“三位一体”推进我国绿色金融发展[D]、宏观经济管理、2015(5);53-56、

[4]杨涛,程炼、碳金融在中国发展得兴业银行案例研究[D]、上海金融、2010(8);35-39

[5]易金平,江春,彭祎、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14(5)、81-83

[6]王兆星、积极实施绿色金融战略[J]中国金融、2012(10)、13-14于岩熙,王吉恒、浅谈绿色金融与商业银行得可持续发展[J]、对外经贸、

2015(1);107-108,114、

[8]邵雪梅,张元鹏、绿色金融体系得构建:问题及解决途径[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9):32-35

央行杭州中心支行办公室课题组、绿色金融:国际经验、启示与对策[J]、浙

江金融、2011(5):15-16

[10]天大研究课题组、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得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1(39):18-26

[11]于文天、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中得问题与对策[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2012年

[12]詹向阳、辩证瞧待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J]、中国金融、2010(7):64-66[13]刘翰波、解读绿色信贷[J]、经济观察、2008(1):25-23

熊惠平、绿色信贷新论:透过公司社会责任思想演化得思考[J]、西北大学学

报、2008(27):76-78

[15]陈雁、绿色信贷:金融服务调控环保行为得新篇章[J]环境保护、2008(4):28-36

[16]何德旭,张雪兰、对我国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若干问题得思考[J]、上海金融、2007(12):4-9

对国内绿色金融债券问题的研究与发展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d1008865.html, 对国内绿色金融债券问题的研究与发展建议作者:邹婷刘曼琳肖婕璐 来源:《财税月刊》2016年第08期 摘要兴业银行、浦发银行、青岛银行和江西银行是我国绿色金融债券的主要发行银行。国内已发行的绿色债券存在品种单一、发行成本高等问题。政府可通过政策倾斜、引入责任保险等措施实现绿色债券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发行者可完善信息披露、设计特色绿色产品以活跃绿色金融市场;投资者需关注绿色债券风险,谨慎投资。 关键词绿色债券;绿色项目;绿债评估 一、国内银行境内绿债发行概况 根据 ICM A(2015)[1]定义,绿色债券是指任何将其所得资金专门用于资助符合规定条 件的绿色项目或为这些项目进行再融资的债券工具。近年来,以绿色债券为代表的绿色经济金融工具规模在全球迅速扩大。2007年首支绿色债券发行后,绿色债券发行量就呈现逐年增长 态势,截止2015年10月,全球发行绿色债券总额达394.6 亿美元。随着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体制的完善,我国绿色债券市场逐渐与国际接轨。目前国内银行间绿色债券主要来自兴业银行、浦发银行、青岛银行及江西银行。四家银行共获得绿色债券境内发行总额1160亿元,已发行量占比79.31%。 浦发银行(表一)于2016年1月发行了境内首笔绿色金融债券,一期发行金额200亿元,同年7月已完成500亿元债券发行额; 兴业银行(表二)于2016年1月获准发行500亿元绿色金融债,一期发行金额为100亿元,二期为200亿元,尚存200亿元发行额; 青岛银行(表三)于2016年2月公布80亿绿色债券发行计划,成为国内首家获得绿债发行资格的城商行; 江西银行(表四)于2016年7月首度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并于同年8月完成80亿元债券发行额,成为绿债全面推广期间,全国首家绿色金融债的非试点发行机构。 二、国内银行境内绿债主要问题分析 (一)绿色债券期限较短,类型单一 我国债券类型单一且期限较短,从上表看来多为3年或5年,至今还未发行期限10年以上的绿色债券。相比传统项目,绿色项目建设周期普遍更长,需要长期低息资本融入。相比之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19-05-13T15:04:22.16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8月25期作者:张郁苓 [导读] 目前,我国的绿色金融活动开展的面比较窄,其主要集中表现在银行业、证券机构和保险公司的各种业务。在2008年的初期,我国银监会对有关节能减排的授信工作提出了相应的指导建议 (武汉理工大学,430000) 第1章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业的现状及必要性分析 1.1 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绿色金融活动开展的面比较窄,其主要集中表现在银行业、证券机构和保险公司的各种业务。在2008年的初期,我国银监会对有关节能减排的授信工作提出了相应的指导建议,除此之外,我国环保总局也公布了有关加强上市公司环境保护监管内容的指导建议,同时,中国保监会以及国家环保总局也联合公布了有关环境污染在责任保险方面的指导建议。从那以后,我国的“绿色保险”、“绿色信贷”以及“绿色证券”三大金融业务的基本行业规范得到了较为全面的规划,这也标志着中国的绿色经济有了新的起点。这三方面不仅相互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也各有侧重点,其主要表现为:绿色信贷主要是控制资金的流动;绿色保险重点是消除之前出现的污染事故发生后企业获取利益,最终由政府为其买单,让当地群众承担环境污染的害处的弊端。同时,利用环境数据透明化的办法,进一步提升对公司环境监督管理的力度。 1.2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业的必要性 1、有利于共享经济结构层次调整的盛宴 随着政府对于绿色金融业不断的加大投入,以节能环保为代表的绿色低碳产业的经济已初步进行较快的增长期。按照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在节能凑拢约束性相关指标方面的预估,通过清洁发展为机制的相关公司、企业,其融资规模大概是3500亿元人民币。在2015年,我国国务院在相关政府工作报告中指明,今年CO2气体排放量的降低额度必须维持在在4.0%及以上,除此之外,其还指明全年再开工的大型水利工程达27个,施工中的的大型水利工程的投资也已达到了7000亿元人民币”。所以很多专家进行了预估,在将来的五年内,我国相关绿色产业的平均年投入资金会高达两万亿元人民币。这些工程的建设与开发都为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业务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较大的利润空间,以及新的利润增长点。 2、助于降低行业信贷风险 国内在实施的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能优化的一系列的政策下,如钢铁、煤矿等一部分高污染产业结构调加快,这就让行业的风险进一步得到了提升,相应贷款不良率也日趋上升。把我国工银和建行于2015年6月末的信息当成对照,其有关制造行业的贷款不良率高达 1.95%、3.58%,该数据较其全行的贷款平均不良率分别高出了0.83和1.79个百分点。但是同期该两个银行有关水利设施、环保和公共设施行业的贷款不良率却仅有0.03%和0.05%。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我国政府确确的指明会在继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能优化的政策前提下,对于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和优化信贷投向进行深入发展。 3、有利于开拓大型银行的海外市场 中国一带一路等相关经济战功的实施,使得国内企业走出国门的步伐加快,国内的大型金融机构开展跨国的金融服务将成为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国世界上很多国家不仅将注册资金等经济因素作为考核指标,而且对于环境和社会发展因素也已经被纳入到指标当中,其也是时下众多跨国银行应用赤道原则的缘由。所以对走国际化道路的金松机构或是大型银行而言,对绿色金融进行深度发展,对其削弱、避免融资项目的国际合作风险,改进与消费者、区域政府、百姓和新闻媒体关系,保证国际业务的持续、稳定、健康进步意义非凡。 第2章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业的问题 2.1 银行自身的绿色金融服务意识不强 由于绿色金融的发展历史比较短,因此传播到我国的时间更是有限的,所以中国的商业银行对于绿色金融行业的了解并不深入,因此导致了银行对于绿色金融服务意识也不高,主要表现在业务的交易规则缺乏、操作方式不清晰、利润空间不明确、产品的创新和风险管理一直也没有较完整的体系。所以认识上的不足,使得大多数银行对于其缺乏内在的动力,因此出现了观望的情况,不敢贸然进入,由此可知对于绿色金融的服务又是什么样的。 2.2 银行绿色金融产品单一 与欧美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产品种类偏少,因此这也极大的限制了其客户群体以及其业务的拓展范围。另外,由于缺乏创新的金融产业,就难以使用金融工具来减少或避免业务开展过程中的信用风险,比如绿色信贷业务可以通过风险评级工具来减少信用的风险等。因此绿色金融产业需要通过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断的创新出新的产品才能获得更多的客户和消费群体,这样才保证商业银行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第3章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业的措施 3.1 社会、政府方面的措施 2013年,山东省提出了关于如何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实施意见,计划将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成为山东省的支柱性产业。 2014年烟台市也提出了关于如何打造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园的指导意见,以此来推动中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应对世界气候的变化、促进节能降耗减排以及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为了很好的鼓励银行和金融机构大力开展绿色信贷业务,银监会近年来也相继出台了节能减排的授信工作指导意见、绿色信贷的指引以及能效信贷的指引等多项引导性政策,这种将监管性政策和产业性政策的结合,极大的推动了银行业和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活动,同时积极的调整信贷产品结构,努力减小或避免环境与社会风险,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做好相关的服务,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方法转变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 3.2 银行自身的措施 时下,恒丰银行的管理阶层也渐渐意识到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道路有着深远影响。因此,恒丰银行的主管职门的信用风险评审部于2015年第10次党委会上就绿色信贷相关内容进行了专题汇总报告,经会议党委同意,明确了由信用风险评审部带领,对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18)》摘要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18)》摘要 2018年,中国抓住良好发展机遇,继续推动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和国际合作等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新成绩。 一、高质量发展为绿色金融持续注入新动力 2018年,中国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各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12月印发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自2018年1月1日从先行试点进入全国试行阶段,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和赔偿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继将生态文明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后,2018年3月,中国又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赋予其更高的法律地位和更强的法律效力。生态文明成为重要的国家意志,进一步深化了绿色发展共识、推动了绿色发展实践。2019年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检察公益诉讼中加强协作配合依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为合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又一制度支撑。可以说,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绿色转型的新发展要求,为绿色金融提供了更加坚定的制度保障和更加广阔的市场机遇。发展绿色金融、践行责任投资理念,成为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和市场主体的自发选择。 在国际上,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主动承担与自身

国情、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相符的国际义务,以建设性的态度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国切实履行《巴黎协定》承诺,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行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8年度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约46%,提前完成到2020年碳强度下降40%~45%的自主承诺目标;煤炭消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从2005年的72%下降到2017年的60%;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13.8%,预计到2020年可完成占比达到15%的目标;清洁能源投资连续九年位列全球第一。同时,中国在国际投资过程中大力推广责任投资理念,在“一带一路”等涉及的对外投资中积极贯彻落实环境、社会和治理(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ESG)原则,着力推动相关区域绿色可持续发展。总体而言,国际可持续投资的巨大需求也将催生中国更加广阔的绿色金融市场。 二、绿色金融发展取得新成绩和新进展 从国内来看,绿色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服务创新不断涌现。2018年,中国共发行绿色债券超过2800亿元,绿色债券存量规模接近6000亿元,位居全球前列。据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18年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为8.23万亿元,同比增长16%;全年新增1.13万亿元,占同期企业和其他单位贷款增量的14.2%。2018年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合计224.2亿元。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绿色PPP、绿色

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研究

一、中国发展绿色金融的必要性 近年来,国际上兴起了“绿色金融”概念,期望通过对金融体系的重塑来推动绿色和包容性经济的发展。绿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在投融资决策中要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把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的回报、风险和成本都要融合进银行的日常业务中,在金融经营活动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通过对社会经济资源的引导,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导致“绿色金融”兴起的背景因素主要是,建设更加绿色和包容性的可持续经济体系逐渐成为全球共识,但建设这一体系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13年)的估计,截止到2030年,单是向能源、交通、建筑等绿色基础设施的转型,每年就需增加相当于全球GDP的1.5%左右的额外投资。而为绿色经济和包容性增长提供的金融支持仍很不充分,甚至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有所背离。有研究表明,伦敦股票交易所和纽约股票交易所旗下上市公司隐含的二氧化碳密集度在2011年至2013年间分别提高了7%和37%,这意味着资本市场仍然主要是为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服务,而没有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足够支持。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完全依靠市场机制自发转向“绿色金融”是很困难的,必须加大政府的介入和引导,并借助国际组织的力量。中国、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将环境风险因素纳入银行的监管规则,推动绿色信贷快速发展的案例,已被视为成功的典范。 当下的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在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和严峻的环境形势下,绿色金融被赋予了更多使命,被提到更高的位置。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正在开展大气、水、土壤三大领域污染防治的战役,经济发展受到环境因素的严重制约,构建绿色金融体系,释放市场力量,形势越发紧迫,步伐也正在加快。在第四届西安(浐灞)金融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表示,未来几年内将迎来我国绿色金融发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思考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思考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武雯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恶化,推进绿色发展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迫切。绿色发展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支持,需要一套功能完善的绿色金融体系作为支撑。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支持国家战略义不容辞,同时也是提升自身社会形象、推动经营转型、拓宽收入来源的需要。 一、发展绿色金融是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和转型需要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绿色发展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健全现代金融体系”,其中就包含发展绿色金融。绿色金融也首次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人民银行、财政部、发改委、环保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近期也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旨在动员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绿色产业,同时更有效地抑制污染性投资;明确政府在适当领域运用公共资金给予激励;推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积极稳妥地加大绿色金融创新力度。可见,绿色金融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发展绿色金融是商业银行落实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途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十三五”时期甚至更长时间的任

务。绿色发展具有重新调整供给侧总量和结构的重要意义,一方面,低碳减排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助于削减过度的供给,消化过剩产能,同时调整供给结构,消除供需缺口;另一方面,绿色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纠正生态资源的扭曲配置,提高资本、劳动等要素的配置效率。绿色发展通过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强化对于低端供给侧发展的约束;通过市场中的信息机制、声誉机制等加强与资本等其他要素的结合,来确保资本市场等发展沿着绿色轨道前进;通过引入绿色供应链管理制度,确保供给侧在全生命周期上的绿色化。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本身就有着重要的推动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去产能与绿色金融关系密切,很多产能过剩行业同时是高能耗、高污染行业,不符合绿色发展的标准。通过贯彻落实日趋严厉的环境保护政策,商业银行加快退出高污染、高能耗行业企业,这本身就是加快去产能的过程。与此同时,通过加大对绿色环保行业资金的投入,支持和促进相关绿色行业快速发展壮大,即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推动我国经济向更加低碳、绿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 发展绿色金融符合社会各界对商业银行的期望和要求,有助于商业银行树立承担社会责任、践行绿色发展的良好社会公众形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绿色化趋势日益清晰,支持和发展绿色金融将是可持续、负责任企业的重要标志之一。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必然要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政策研究

财经论坛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第21期96 一一 重视环境保护对于我国走可持续经济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并提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要想协调好必须摒除守旧的对立关系,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起来,合理科学的对待,探索双方共赢的方法. 参考文献 [1]L i v i u ,M r c u ,A l i n a .T h e i m p a c to f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e x Gp e n s e s u p o n t h e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R o m a n i a [M ].I n t e r n a Gt i o n a lM u l t i d i s c i p l i n a r y S c i e n t i f i cG e oC o n f e r e n c eS u r v e y i n g G e Go l o g y a n d M i n i n g E c o l o g y M a n a g e m e n t ,S G E M ,v 2,n 5,p 493G497,2015. [2]G a o ,H o n g M e i .T h i n k i n g o f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 p o l i c i e s b a s e d o n 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p r o t e c t i o n [J ].A d v a n c e dM a t e r i a l sR e Gs e a r c h ,v 726-731,p 4 185G4189,2013.[3 ]胡仙芝,余茜,李小方.公共政策视野下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环保政策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 ].新视野,2012,(03) :62G65.[4]吴萍.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41G42.[5 ]刘洪涛,余杰,徐汭祥,郑海霞.中国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法规现状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38(08) :26G28.[6 ]刘洪涛,余杰.中国废弃物处理处置社会监督体系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J ].环境科学与理,2014,39(04):9G12+51. [7]L i v i u ,M r c u ,A l i n a .T h e i m p a c to f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e x Gp e n s e s u p o n t h e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R o m a n i a [M ].I n t e r n a Gt i o n a lM u l t i d i s c i p l i n a r y S c i e n t i f i cG e o C o n f e r e n c e S u r v e y i n g G e o l Go g y a n d M i n i n g E c o l o g y M a n a g e m e n t ,S G E M ,v 2,n 5,493G497,2015. [8]G a o ,H o n g M e i .T h i n k i n g o f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 p o l i c i e s b a s e d o n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p r o t e c t i o n [J ].A d v a n c e dM a t e r i a l sR e Gs e a r c h ,v 726G731,p 4185G4189,2013.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政策研究 裴正纲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济南250353 )摘一要:金融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的核心,应当做到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 发展理念中明确强调了要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加快高污染高耗能产业转型,发展绿色金融刻不容缓.绿色金融不仅能够通过引导资金从高污染高耗能产业转向绿色产业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还能够促进经济的协调二可持续发展.通过对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助力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助力经济绿色转型. 关键词:绿色金融;产业转型;金融创新 中图分类号:F 83一一一一一文献标识码:A一一一一一一d o i :10.19311/j .c n k i .1672G3198.2018.21.0471一引言 我国自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粗放型经济发 展方式虽然对于促进经济迅速增长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但是大量的高污染高耗能产业也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破坏.随着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节能减排等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发展绿色金融能够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的绿色增长.绿色金融又被称之为环境保护金融或可持续金融,2016年9月1日?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将绿色金融定义为支持环境保护和节约高效利用资源等经济活动提供的金融服务.发展绿色金融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绿色化转型,还能够协调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我国对于绿色金融的研究起步较晚,尚且没有建立健全的绿色金融体系,绿色金融产品和衍生工具数量较少. 2一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2.1一绿色金融各地区发展不均衡 绿色金融是为环境保护而提供的金融服务,环保投资是与绿色金融直接相关的投资活动.环保投资是改善环境做出的投资行为,能够在保护环境以及控制污染的同时还能够增加就业机会二拉动G D P 的发展.通过表1可以看出,我国环保投资各地市发展并不均衡,江苏二山东二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环保投资明显多于青海二西藏二甘肃等西部欠发达地区.主要是由于各 地市经济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以及各地政府对绿色金融的重视程度有高有低.2.2一赤道银行数量较少 赤道原则(E P s )是要求金融机构在投融资过程中评估环境和社会影响并利用金融杠杆进行环境保护的一项企业贷款准则,2002年10月由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和荷兰银行在伦敦提出,花旗银行二巴克莱银行二德意志银行等参与制定.赤道原则发展至今已是国际项目融资的新标准之一,并成为商业银行普遍接受的环境风险及社会风险管理工具.全球范围共有七十九家金融机构接受赤道原则,为全球80%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但在我国目前仅有兴业银行一家赤道银行. 2.3一环保标准不明确, 环保评估体系不健全环境保护项目覆盖范围广和环境风险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我国尚未形成一条行之有效的环保评估体系,绿色金融相关政策和金融工具效果评价困难.目前我国没有一套完整的环保评估体系,只是通过商业银行对具有较大环境和社会风险项目的投融资活动进行信贷控制来承担环境社会责任,而对上市公司及民间融资企业影响力度不够.建立完善的环保评估体系的前提是要明确环保标准,在评估企业产生的环境风险时不仅要评估企业投融资项目,还要测算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因此,建立一套符合我国

浅析发展绿色金融的经济学

浅析发展绿色金融的经济学 中国经济发展需要既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又要具有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因此,绿色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在引导资金的流向、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绿色金融是通过金融活动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产业和采用绿色环保方式从事生产活动的企业,实现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目的。通过发展绿色金融,首先是带动社会资本的投入,特别是通过一些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主要金融机构的投入,有利于形成资金的示范效应和聚集功能,支持绿色企业的生产经营。同时,利用金融手段,有利于推进形成绿色产业发展和投入绿色产业的资金获利的双赢局面,引导金融资源在市场化条件下的合理配置,形成有竞争力的绿色产业和绿色发展型经济。 一、绿色金融发展的驱动因素 金融推动绿色发展,需要遵循金融企业的商业本质。在市场化的经济体系中,相关经济主体的行为都可以从成本与收益的比较中来找到其行为动机。对金融企业来说,其基本的行为逻辑就是,投入绿色发展中的资金所取得的净收益,至少应该是同样资金投入其他用途时取得的收益相当。 在金融企业的资金投入中,投入方式主要有贷款、债券等债权方式和买入股票等股权投入的方式。两者对接受资

金企业的影响是不同的。贷款、债券等债务性融资方式中,金融企业承受资金风险收取利息,对企业经营管理不参与,不享有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金融企业在资金投入前都要进行审慎的评估,确保债权的本息安全收回是资金投入前最重要的考量。 而在股权融资方式中,金融企业可以通过投票等机制干预企业的管理,并且具有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投资对象的经营管理情况与投资人的利益直接相关。与上述两种不同融资方式相对应,金融企业的收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是来自于提供债务性融资工具所取得的利息收入。第二是来自于股权投资方面的分红和套现的溢价收入。 绿色金融发展的标志之一是有众多金融企业的参与,参与的企业多了,绿色金融的供给才会增加,融资品种才能更加丰富。而这又取决于各相关经济主体对上述两种融资方式的成本和收益考量。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绿色金融发展的驱动因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绿色金融需求规模。这里的绿色金融需求是指能够满足金融企业成本收益核算要求的需求。在同等收入和成本的情况下,需求规模越大,绿色金融的供应越高。对金融企业来说,具有经济可行性的需求,首先是选择余地增加; 其次,数量的提升,本身也带来规模效应。当然对了绿色金融需求的满足程度,还要受到金融企业自身的资金来源限制。

国外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国外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摘要:近年来,雾霾袭击了国内大部分区域,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当今中国的重大现实问题。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发展绿色金融有利于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绿化中国经济。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创新性金融制度安排,引导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同时有效抑制污染性投资。本文通过对比海外发达国家的发展特点,结合我国绿色金融政策上存在的不足,对我国绿色金融政策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绿色金融;监管;风险 1国内绿色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 著名绿色金融专家马塞尔?杰肯认为,商业银行对待环境保护的态度分为抗拒、规避、积极和可持续发展四个阶段。在抗拒和规避阶段中,商业银行都认为给环保项目放贷必然具有高风险和高成本。而随着保护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商业银行为降低经营风险不得不规避环境风险的策略,大部分发达国家

都处在规避阶段。在积极和可持续发展阶段,环境保护企业的获利能力大大增强,商业银行从环境保护的行为中发现更多商机。因此,商业银行更积极的开展环境友好业务,只有少数发达国家达到了这一水平。 绿色金融法律法规不健全,且环境法律执法不严,存在地方保护主义 首先,我国绿色金融缺少一套与我国国情相对应的法律法规体系,这也是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自2007年以来,相关部门颁布了绿色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多以指导意见为主,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没有具体的严格管控。其次,奖惩内容不够明确,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因而容易滋生执法不严,甚至是有些地方政府出于政绩需要有意保护那些地方纳税大户和经济支柱的污染企业。金融机构迫于政府压力,也会为污染企业进行绿色信贷。 信息披露和信息共享系统亟待完善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发展绿色金融,银行将面临较大风险。如政策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这些风险将影响金融资产的安全性和盈利性,使部分地方金融市场存在“不环保,不绿色”的现象。由于地方政府出于短期政绩考虑的地方保护思维,目前我国地方环保部门执法不严,很多企业环境违法没有查处。

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现状分析1

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现状分析 第六章、绿色金融体系 绿色金融体系 相关研究表明,绿色金融体系应由金融制度、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五方面构成。当前中国的现状是绿色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尚未建立,政策比较零散且滞后于市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 CDM 项目审核缺乏一套专业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具体执行标准。二是中国发展自愿减排市场的相关管理办法仍处于拟定之中,自愿减排市场政策缺位。三是绿色信贷推进尚无切实可行的环境评估标准、信贷披露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另外,更为重要的是,政策层面缺乏激励、引导机制导致绿色产业无法获得银行信贷和其他融资支持,失去发展机遇; 从监管层面来看,由于监管缺位加剧了绿色金融市场道德风险、增加了交易成本。 2010 年 5 月 28 日,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支持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央行和银监会要求,对不符合节能减排和要求淘汰的落后产能的违规在建项目,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 对违规已经建成的项目,不得新增任何流动资金贷款,已经发放的贷款要采取妥善措施保全银行债权安全。 根据马骏估计,绿色产业在今后五年内每年需投入约3%的GDP,也就是年均两万亿元以上。在全部绿色投资中,政府出资占比约为10%至15%,社会资本比重将占到85%至90%。在目前价格体系无法完全反映绿色项目正外部性的情况下,如何吸引社会资金配置到绿色产业,是政策面临的一大挑战。 一、碳金融 碳金融,是指由《京都议定书》而兴起的低碳经济投融资活动,或称碳融资和碳物质的买卖。即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技术和项目的直接投融资、碳权交易和银行贷款等金融活动。 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走低碳发展之路的背景下,碳金融应运而生,它是经济从传统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的催化剂"构建碳金融体系既顺应了低

我国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_汤伯虹

第19卷 第9期长 春 大 学 学 报 V o l .19 N o .9 2009年9月 J O U R N A LO FC H A N G C H U N U N I V E R S I T Y S e p .2009  收稿日期:2009-05-11 作者简介:汤伯虹(1986-),女,湖南永州人,硕士生,主要从事金融管理方面的研究。 我国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汤伯虹 (湖南大学金融学院,湖南长沙410079) 摘 要:基于近年来绿色金融理论实践的研究成果界定了绿色金融的基本内涵,系统地研究了绿色金融对节能减排的作用机理,并对我国绿色金融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进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创建环保政策性银行、实施绿色信贷政策和进行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的具体措施。关键词: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绿色信贷政策 中图分类号:F 8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907(2009)09-0001-04 资金流是企业的命脉,怎样进行融资、投资等都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而投资、融资等又都是存在于社会金融体系中的,因此可以预期通过金融手段 对污染企业进行环境方面的约束是有效可行的。绿色金融是现代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发展绿色金融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经济以及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进步以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应高度重视金融的作用,尤其要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对节能减排、转变发展方式的促进作用。 1 绿色金融的概念及相关实践 绿色金融(G r e e n F i n a n c e )是一个新兴概念,又称环境金融(E n v i r o n m e n t F i n a n c e )或可持续性融资(S u s t a i n a b l e F i n a n c i n g ),最早约出现于1997年。关 于绿色金融的内涵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4种:一是《美国传统词典》(第四版,2000年)提供的定义:环境金融(绿色金融)是环境经济的一部分,研究如何使用多样化的金融工具来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二是指金融业在贷款政策、贷款对象、贷款条件、贷款种类和方式上,将绿色产业作为重点扶持项目,从信贷投放、投量、期限及利率等方面给予第一优先和倾斜的政策。三是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通过金融业务的运作来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而促进环境资源保护和经济协调发展,并以此来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金融营运战略。四是将绿色金融作为环境经济政策中金融和资本市场手段,如绿色信贷、绿色保险。从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实践看,绿色金融的基本内涵就是从金融和环 境的关系入手,将生态观念引入金融,依靠金融手段和金融创新影响企业的投资取向,进而影响经济取向,改变过去高能耗、低产出,重数量、轻质量的金融增长方式,以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改善环境的金融增长模式。 多年来,世界各国政府、国际组织、民间金融机构以及非政府组织开展了多种绿色金融的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的“超级基金法案”要求企业必须为其造成的环境污染负责,从而使得信贷银行高度关注和防范由于潜在环境污染所造成的信贷风险。据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 N S E A D )调查结果显示,2002年欧美共有绿色风险投资约45家,总投资额达1亿欧元,主要投资领域为再生能源、水和清洁技术设备。此外,绿色金融还有绿色金融债券、绿色回购协议、绿色产业基金等形式。 2003年6月,7个国家的10家主要银行宣布实行“赤道原则(T h e E q u a t o r P r i n c i p l e s )”,即在自愿原则的基础上,管理与发展项目融资有关的社会和环境问题。根据国际金融公司的政策,金融机构保证在其项目融资业务中充分考虑社会和环境问题,将项目按照高、中、低级环境和社会风险分类,只有在项目发起人能够证明在执行项目过程中对环境问题负责时,方可对项目提供资助。目前已经有29家金融机构实施了“赤道原则”。 2007年以来,我国环保总局会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不断推出“环保新政”,相继出台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等绿色金融产品,从而在我国掀起了一场旨在保护环境的绿色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一以兴业银行为例

摘要 构建绿色金融体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与谐社会得重要途径。我国绿色金融起步较晚,缺少发展经验,但由于中国独特得政治经济环境,绿色金融在我国得发展又呈现出其独有得特点。本文先从绿色金融得界定入手,以兴业银行为例,分析了其绿色信贷体系及其发展得现状与前景,并映射我国绿色金融得发展现状。同时也进一步探讨了绿色金融在我国发展得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加快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得一些方案与对策。 关键词:兴业银行;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现状;对策 Abstract Build a green financial system, taking the pat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atter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construction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s important way、Green finance in China starts late, lack of development experience, but as a result of China's uniqu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gr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and presents its unique features、 In this paper, fir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finition of green finance, societe generale, for exampl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green credit system and its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s, and map gr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Also further discusses the gr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our country, put forward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green financial some solu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ecological fianance,;green finance;innovation mode;low-carbon economy; 目录 一、绿色金融得提出与界定 (4)

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研究

一、中国发展绿色金融得必要性 近年来,国际上兴起了“绿色金融”概念,期望通过对金融体系得重塑来推动绿色与包容性经济得发展。绿色金融就是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在投融资决策中要考虑潜在得环境影响,把与环境条件相关得潜在得回报、风险与成本都要融合进银行得日常业务中,在金融经营活动中注重对生态环境得保护以及环境污染得治理,通过对社会经济资源得引导,促进社会得可持续发展。 导致“绿色金融”兴起得背景因素主要就是,建设更加绿色与包容性得可持续经济体系逐渐成为全球共识,但建设这一体系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13年)得估计,截止到2030年,单就是向能源、交通、建筑等绿色基础设施得转型,每年就需增加相当于全球GDP得1、5%左右得额外投资。而为绿色经济与包容性增长提供得金融支持仍很不充分,甚至与可持续发展得方向有所背离。有研究表明,伦敦股票交易所与纽约股票交易所旗下上市公司隐含得二氧化碳密集度在2011年至2013年间分别提高了7%与37%,这意味着资本市场仍然主要就是为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服务,而没有为可再生能源得发展提供足够支持。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完全依靠市场机制自发转向“绿色金融”就是很困难得,必须加大政府得介入与引导,并借助国际组织得力量。中国、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将环境风险因素纳入银行得监管规则,推动绿色信贷快速发展得案例,已被视为成功得典范。 当下得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得关系越来越紧密,在产业结构调整压力与严峻得环境形势下,绿色金融被赋予了更多使命,被提到更高得位置。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正在开展大气、水、土壤三大领域污染防治得战役,经济发展受到环境因素得严重制约,构建绿色金融体系,释放市场力量,形势越发紧迫,步伐也正在加快。在第四届西安(浐灞)金融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表示,未来几年内将迎来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得黄金时期,我们得对外投资也将变得越来越绿色。 “绿色金融”作为一种普遍应用得有效金融手段,早已在经济发达国家广泛推行。构建集财政、金融与税收等于一体得全方位“绿色金融”信贷体系,就是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得市场化机制、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得有效手段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历史使命。当前,我国生态形势严峻,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刻不容缓。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污染较重得国家,经济发展受到环境因素得严重制约。2014年,我国74个主要城市中只有8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75%得饮用水源水质超标,19%以上得耕种土地面积污染超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面对如此严峻得环境形势,我们亟须推动集财政、金融与税收等于一体得全方位“绿色金融”体系建设,释放市场力量。这就是我国解决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得重大问题。金融业作为信贷资源配置得行业,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引导资金从高污染高耗能产业退出,可以实现釜底抽薪得效果。 我国生态环保资金缺口明显,需要“绿色金融”体系支撑。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十三五”期间绿色产业每年将至少投入2万亿元以上,近5年内治理大气污染投资需求约为1、7万亿元,其中政府财政资金仅能提供10%—15%,大量得资金缺口需要一个金融渠道给予支撑。同时,支持节能环保产业,也开启了我国经济新得增长点,为我国实现“双目标、双结合、双引擎”得宏观目标提供了有效途径。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一以兴业银行为例

摘要 构建绿色金融体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我国绿色金融起步较晚,缺少发展经验,但由于中国独特的政治经济环境,绿色金融在我国的发展又呈现出其独有的特点。本文先从绿色金融的界定入手,以兴业银行为例,分析了其绿色信贷体系及其发展的现状与前景,并映射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同时也进一步探讨了绿色金融在我国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加快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一些方案和对策。 关键词:兴业银行;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现状;对策

Abstract Build a green financial system, taking the pat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atter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construction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s important way. Green finance in China starts late, lack of development experience, but as a result of China's uniqu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gr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and presents its unique features. In this paper, fir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finition of green finance, societe generale, for exampl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green credit system and its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s, and map gr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Also further discusses the gr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our country, put forward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green financial some solu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ecological fianance,;green finance;innovation mode;low-carbon econom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