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变迁视角下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模式研究

社会变迁视角下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模式研究

发表时间:2017-03-31T15:12:46.667Z 来源:《北方建筑》2016年12月第36期作者:汤小芳[导读] 各地区政府及有关工作人员从多个方面开展措施,在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与利用工作上作出卓越的贡献。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 310052 摘要: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变迁与演进,我国很多城市及地域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保留着原有的历史文化村落,这些村落的存在不仅是地域文明、历史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稀有瑰宝。因此,如何对当前的历史文化村落进行保护与利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社会变迁的视角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利用模式进行研究,从三大方面探究如何有效构建并完善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利用模式,旨在为我

国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工作提供合理的借鉴。关键词:社会变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习近平总书记在最近的演讲中再次强调,快速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更应当注重对原有历史村庄和独特的地域风貌保留下来。早在2011年开始,我国就决定开展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利用工作,为了将这一工作切实落实到位,在我国政府部门的领导下,各地区政府及有关工作人员从多个方面开展措施,在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与利用工作上作出卓越的贡献。

一、树立精品化管理意识,做好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与利用历史文化村落作为独特的一种文化载体,是不同地域农耕文化的精华部分。然而我国当前最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庄逐渐消失,历史文化村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能保留至今已经非常不容易。[1]因此,在保护与利用当前的历史文化村落时,应当树立精品化管理意识,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和意识,对历史文化村落开展精心的呵护与保护,切实肩负起当代人们对于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责任。以浙江省为例,2011年浙江省省委执行了建设美丽乡村的策略,提出了构建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长远目标。作为浙江历史文化的典型代表,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更应当符合打造精品的发展需求。浙江是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重要地域,由于有着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因而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就全国范围而言,浙江省的历史文化村落的数量、品质都是名列前茅,因而在开发与保护时应当注重精心挖掘与打造,不要让这一块宝贵的文化瑰宝白白浪费。

二、铸造精致工程,做好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利用的每一个环节要想切实做好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与利用,必须要铸造精品工程,从细节处着手,将山水乡村独有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风貌体现出来。相关工作者可以对人文主题进行仔细选择。要想做好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应当对村落中蕴含的历史文脉进行挖掘,充分开发出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利用好、展示好、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遗产。[2]任何历史文化村落的特点都是非常鲜明的,在对其进行设计与规划的同时,应当将这种特充分放大,对于历史文化村落的定位点找出来,进而使得每一个村落的保护都有相应的主题。在主题被确定之后,应当对历史文化村落中蕴含的文化气息进行挖掘,强化对于地域风情、人文典故以及传统艺术形式的传承与保护。可以尝试通过利用农家节庆活动、旅游休闲活动开展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将这些历史文化村落的特色景观展示出来。除此之外,相关工作人员还可以选择科学的保护模式。如何采用科学的保护模式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当前部分地域在规划与编制的时候,主要的任务还放在景观设计与建筑模式之上,而对于如何对历史文化村落进行科学利用与保护依然没有清晰的认识。当前,虽然全国各地对于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模式较多,如西塘模式和乌镇模式等,然而这些保护与利用模式并非十分完善。在开展各项工作的时候,建议应当因地制宜,依据不同历史文化村落的独有特征,选择科学的模式,不仅要从外地进行学习与借鉴,更应当在借鉴的过程中尝试创新。除了上述措施外,笔者认为对于传统的古建筑进行适当修复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古建筑不仅是人类历史的丰碑,更是象征着一个地域的文化、经济及政治特色。为此,对传统的建筑进行修复是对历史文化村落进行保护与利用的重要内容。但在做该项工作的时候,应当注重居民生活方式和建筑保护之间的良好关系转变。

三、围绕精品目标行动,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对于历史文化村落进行保护与利用并非简单的工作,在开展保护利用工作的时候更应当具有耐心和决心。一方面,应当对现有的领导机制进行完善,各个重点县城对该项工作都十分重视,部分县城还成立了专门用于指挥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的部门。[3]然而在做完这些基础性的工作同时,还应当构建出完善的工作机制和领导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从长久之处做好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与利用。笔者建议,可以由市级、省级政府领导带头执行开展,有关部门参与协调机制中来,保证各个岗位的责任落实到位。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当对现有的资金筹措机制进行优化与完善。无论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还是整理,或者是对于古建筑的修复方面,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4]为此,各地政府领导应当严格遵循“群众自筹、社会参与”的筹措原则,积极鼓励当地居民捐款及保护措施,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资金投入机制。

在监督管理机制方面,笔者认为古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主要依靠科学的管理。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应当将宣传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使历史文化村落当地的居民都能够意识到保护这些历史财产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并且要将相关规定写入合约中,提升村民自我保护以及对遗产保护的良好意识。[5]此外,可以发动人民群众参与到历史文化村落的管理与保护工作中来,开拓出全新的乡村建设模式,从而完善整个历史文化村落的管理结构。值得一提的是,政府部门应当对村民参与机制进行不断完善。由于当地居民是历史文化村落变迁的见证者,其属于历史文化村落的重要部分。[6]在进行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的同时,应当严格遵守“以人为本”的原则,将村民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通过对乡村治理结构的完善,从而促进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利用工作的严格落实。结语:

历史文化村落往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族风情,在社会不断变迁的大环境下,历史文化村落能存留到今天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此,要想切实做好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与利用工作,相关工作人员不仅要树立精品意识,还应当注重与当地居民的配合协作,使得当地村民的文化保护意识及历史遗产保护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加强对资金的合理利用,对于需要修补的传统建筑进行有效修补,通过开发民族特色节日与旅游休闲项目大力弘扬地方文化,并构建出完善的管理与监督机制,从而在根本上贯彻落实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与利用工作。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