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大纲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大纲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大纲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英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

(Specialization experiments of Polymer material and engineering)课程号(代码):300045070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120 学分:7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高分子材料学科本质上是一门实验型科学,实验教学是高分子学科的教学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加工,结构与性能,材料的应用等基本实验方法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和素养。本课程按照“面向21 世纪材料类专业课程体系整体框架”要求,建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二级学科专业的专业实验课程体系,以适应培养“强基础、宽专业、高素质、创新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本课程的实验体系涉及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工程,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高分子材料性能测试,高分子材料结构分析,高分子材料虚拟实验等内容。使学生对本专业有较系统的了解,得到聚合物合成—材料制备—成型加工—结构表征—性能测试的全过程训练.同时,学生可从高分子材料或制品的设计、制备和应用的工业化思维出发在本专业某一领域得到专门工程训练,在该专业领域具有很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本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实验技能,通过单元实验和综合实验、性能测试、结构表征等实验教学内容达到上述目的。

对毕业要求及其分指标点支撑情况:

(1)毕业要求1,分指标点4.2;(2)毕业要求2,分指标点10.1;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2 学时)

简要介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课程在本专业学习中的重要地位,专业实验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基本内容。使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建立整体概念。同时,着重强调实验中涉及的安全问题和注意事项,使学生提高安全意识。最后,对进行交叉实验的项目进行学生分组,便于实验课程有条不紊的进行。

要点:专业实验的重要性及学习方法

专业实验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基本内容

涉及的安全问题和注意事项

第二章高分子材料制备工程实验(60 学时)

选择几个制备实验项目,从基本原料出发,开展几种典型的高分子材料及制品的制备试验,使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典型制备方法和技术。并结合高分子材料理论课中的主要制备技术分类,涉及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制备技术如本体聚合,乳液聚合,悬浮聚合,溶液缩聚,热固性复合材料,聚合物改性等知识领域。使学生加深对理论课程的理解,并培养学生高分子材料制备的工程化意识。本章的实验项目均由学生自主操作。

1、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及有机玻璃的制备(15 学时)要点:MMA 自由基聚合反应的操作原理和方法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本体聚合预聚体的制备PMMA 的预聚体测试PMMA 预聚体的浇铸聚合有机玻璃的性能测试

2、苯乙烯和二乙烯苯的悬浮聚合及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15 学时)要点:苯乙烯和二乙烯苯的悬浮聚合,包括悬浮聚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方法和操作步骤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实验,包括树脂含水量和交换当量

3、苯-丙乳液的合成及乳胶漆型涂料的制备(15 学时)要点:苯-丙乳液的合成原理和方法苯-丙乳液性能表征方法和测试步骤乳液CA++ 稳定试验及乳胶漆涂料的制备原理和方法涂料性能指标及测试方法

4、不饱和聚酯树脂及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玻璃钢)的制备(15 学时)要点:线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原理和方法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的制备和性能测试

不饱和聚酯的固化过程及凝胶现象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

原理和影响因素。复合材料试样的性能试验方法

5、聚氨酯水乳液的制备(12 学时)

要点:聚氨酯水乳液的制备原理和操作方法

聚氨酯制备过程的控制及-CNO 含量的测定

聚氨酯成膜工艺操作聚氨酯膜的性能测试方法(力学性能,热性能)

聚氨酯膜的结构分析表征(玻璃化转变,微相结构观察)

6、聚合物改性材料的制备(3 学时)

要点:聚乙烯的填充改性的原理和装备

填料的表面改性方法和步骤

改性料的预混合与捏合过程

填充改性PE 粒料双螺杆挤出混炼法制备过程填充剂含量的测定

以上实验中,在2,4实验项目中每年只选一个。其他实验项目每年开出。共60学

时。

第三章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实验(15 学时)

本章从高分子材料的加工特性入手,涉及高分子材料主要成型方法——口模成型,模塑成型,二次成型等经典成型技术,同时,引入近年来发展起来的3D 打印成型技术。使学生熟悉聚合物的各种成型方法和操作技能及应用范围。并加深对《高分子成型加工原理》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热固性塑料模压成型(3 学时)要点:了解模压成型热固性塑料的原理和工艺控

制过程

2、标准测试试样的注射成型实验(3 学时)

要点:熟悉注射成型标准测试试样的模具结构、成型过程及成型条件等3、聚乙烯泡沫塑料的成型实验(3 学时)

要点:了解聚乙烯的发泡成型过程

掌握控制塑料泡沫密度、泡孔结构和强度的方法

4、热成型实验(3 学时)

要点:了解热成型的粘弹性原理及成型过程

掌握片材性能与热成型工艺参数的关系

了解控制制品的性能和外观质量的方法

5、塑料挤出吹塑薄膜的成型实验(3 学时)

要点:掌握吹塑薄膜成型方法、工艺过程

了解影响其成型和质量的因素

6、中空容器的吹塑成型实验(3 学时)

要点:了解透明高分子材料单层瓶的吹塑设备工作原理

掌握中空吹塑成型操作工艺参数对制品性能的影响

7、熔融堆积型3D 打印实验(3 学时)

要点:了解3D 打印技术的发展历史和未来趋势;

掌握3D 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常见的3 种成型工艺方

法;通过现场实验,掌握熔融堆积成型3D 打印成型工艺技术8、普通聚乙烯管材的挤出成型实验(3 学时)

要点:了解聚乙烯管挤出成型原理、挤出机和挤管辅机工作特性挤出

成型工艺参数对制品质量的影响掌握挤出成型过程操作方法。

本章实验内容每年级选择实验项目5 个,共15学时。

第四章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测试实验(24 学时)

本章主要涉及高分子材料性能的各种测试和表征方法,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主要测试高分子材料在应力、热、电等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宏观性质、破坏形式、及其变化规律。是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各类宏观物理机械性质的定义及测试和评价方法,掌握材料结构与性能关系的基本规律,了解高分子材料性能特征,为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和应用奠定基础。

1、聚合物材料密度测定(3 学时)

要点:了解高分子材料密度和堆砌密度的基本概念;使学生了解密度

梯度法原理及仪器操作程序;掌握正确测定高分子材料密度及

其堆砌密度的方法。

2、熔体流动速率的测定(3 学时)要点:了解聚合物材料熔体流动指数与分子量大小的关系;熟悉测定聚合物材料熔体流动指数的原理及操作。

3、高分子材料塑化性能(转矩流变仪)(3 学时)要点:了解高分子材料塑化性能与成型加工性的关系;掌握由高分子材料塑化特性拟定成型加工工艺的方法;熟悉测定高分子材料塑化性能的方法及原理。

4、聚合物材料熔体流变曲线测定(3 学时)要点:了解高分子材料熔体流动变形特性以及随温度、应力、剪切速率变化规律,掌握由高分子材料流变特性拟定成型加工工艺的方法,熟悉毛细管流变仪测定高分子材料流变性能的原理及操作。

5、热固性聚合物材料流动性(3 学时)

要点: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热固性聚合物材料在熔融状态下流动性

与组成和温度、压力、时间等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熟悉测定

热固性聚合物材料熔体流动度的原理及操作。

6、拉伸性能实验(3 学时)要点:熟悉高分子材料拉伸性能测试标准条件、测试原理及其操作;了解测试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7、压缩实验(3 学时)要点:熟悉高分子材料压缩性能测试标准条件、测试原理及其操作;了解测试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8、弯曲实验(3 学时)要点:熟悉高分子材料弯曲性能测试标准条件、测试原理及其操作;了解测试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9、冲击实验(3 学时)要点:熟悉高分子材料冲击性能测试的方法、操作及其实验结果处理;了解测试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0、硬度实验(3 学时)要点:通过硬度测定实验,使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硬度表征和测定方法及原理;熟悉测定硬度实验的操作方法,认识影响硬度测定值精确度的因素。

11、剪切强度实验(3 学时)要点:了解测定塑料粘接材料剪却强度的方法原理;掌握提高塑料与金属界面粘接强度的方法。

12、直角撕裂强度实验(3 学时)要点:了解高分子材料薄膜或薄片直角撕裂强度的测定原理熟悉影响测定结果的诸因素;掌握制备试样的方法和测定操作。

13、拉伸蠕变实验(3 学时)要点:了解硬质高分子材料拉伸蠕变现象及测定原理;掌握拉伸蠕变实验方法和影响材料耐蠕变性能的因素

14、维卡软化点测定(3 学时)要点:了解热塑性塑料软化点(维卡)测定的基本原理;掌握热塑性塑料软化点(维卡)的测定方法。

15、热变形温度测定(3 学时)要点:了解高分子材料弯曲负载热变形温度测定的基本原理;掌握高分子材料弯曲负载热变形温度的测定方法。

16、击穿强度和耐电压实验(3 学时)要点:了解测定高分子材料击穿强度和耐电压值的基本原理。掌握高分子材料材料击穿强度和耐电压值的测定方法。

17、介电系数和介电损耗角正切测定(3 学时)

要点:了解测定高分子材料介电系数和介电损耗角正切的基本

原理;掌握高分子材料材料介电系数和介电损耗角正切的测定

方法。

18、体积电阻系数和表面电阻系数测定(3 学时)要点:了解高分子材料体积电阻系数和表面电阻系数测定的基本原理;掌握高分子材料材料体积电阻系数和表面电阻系数的测定方法。

19、氧指数测定(3 学时)要点:了解高分子材料氧指数测定的基本原理;掌握高分子材料材料氧指数测定的方法。

20、水平燃烧和垂直燃烧实验(3 学时)要点:了解高分子材料水平燃烧和垂直燃烧实验的基本原理;掌握高分子材料材料水平燃烧和垂直燃烧的实验方法。

21、橡胶硫化特性实验(3 学时)

要点:理解橡胶的硫化特性及其意义;熟悉橡胶硫化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操作硫化仪和准确处理硫化曲线的方法。本章实验内容每年级选择实验项目8 个,共24学时。

第五章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设备剖析及模具组装实验(4 学时)高分子材料具有独特的成型加工特性,其加工设备和模具也有其特点。本章通过加工设备的结构分析和设备特性参数的测定及模具组装,使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主要加工设备的结构原理,特性参数及控制方法,以及几种模具的基本结构形式。为学生进行加工设备的选择和模具的设计,改进打下坚实的基础。本章结合动画或图片演示进行。

1、注射充模流动模型实验(1.5 学时)

要点:了解注射成型中充模流动的模型及影响充模流动的模型的因

素;掌握通过控制充模流动的形式,控制熔体缺陷和制品微观

结构的均匀性的方法。

2、注射机注射特性参数测定(1.5 学时)要点:了解注射机主要注射性能参数(注射量、注射速率、注射功率)的测试方法。

3、注射机塑化特性参数测定(1.5 学时)

要点:了解并掌握塑化装置主要塑化性能参数的测定方法;分析影响

塑化能力的因素,理解塑化能力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验证理

论值与实际值的差距。

4、注射机锁模力测定(1.5 学时)

要点:掌握锁模力的调整和测定方法;

加深理解肘杆式合模机构的工作过程和工作特性;

验证合模力与合模油缸推力的理论计算方法。

5、注射模具型腔压力测定(1 学时)

要点:掌握塑料熔体压力测试的原理及方法;

了解影响熔体压力的因素及型腔压力对制品质量的影响;了解

型腔压力的分布状况。

6、注射模具温度分布测定(1 学时)要点:了解测试模温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模具温度对注射成型工艺和制品性能的重要性;

了解模具温度分布状况;了解模腔表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

律。

7、挤出机转速-产量-功率测定(1 学时)要点:了解挤出机整机结构,理解挤出过程的基本理论;掌握挤出机转速、产量、功率的测量方法。

8、挤出机口模特性曲线测定(1.5 学时)

要点:掌握测定口模特性曲线的方法;

分析压差和产量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对挤出理论的理解;

通过曲线分析机头性能,与螺杆特性曲线对照,找出机器工作

9、挤出机螺杆特性曲线测定(1.5 学时)

要点:通过实验,学会绘制螺杆特性曲线,评估挤出机螺杆的工艺

性能;掌握测定螺杆特性曲线的方法。

10、成型模具组装实验(4 学时)

要点:了解高分子材料注射模具的主要结构、动作过程和作用;

观察模具成型零件、导向零件、分型面和顶出机构;掌握塑料

注射模具的装配及拆卸方法;掌握模具零件的尺寸的测量方

法;根据模具零件的作用了解和掌握模具零件的材料选择方

法;根据模具零件的作用绘制零件图和模具装配图,并完成零

件尺寸和技术要求的标注。

本章实验内容每年级选择实验项目1-4 个,共4 学时。

第六章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分析实验(9 学时)

高分子材料结构有化学结构。构象结构,聚集态结构和织态结构等。正是这些结构决定了材料的性能,本章通过几个结构分析实验,使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几种常用结构分析方法。

1、热台偏光显微观察聚合物结晶形态(4 学时)要点:了解偏光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观察聚合物的结晶形态,估算聚丙烯球晶大小。

2、聚合物材料动态(热)力学分析(DMA )(4 学时)

要点:了解DMA 的测量原理及仪器结构;

了解影响DMA 实验结果的因素,正确选择实验条件;掌握

DMA 的试样制备方法及测试步骤;掌握DMA 在聚合物分析中

的应用。

3、聚合物的热失重分析(4 学时)

要点:掌握热天平的结构和原理;

掌握热重分析的实验技术;了解从热谱图求出聚合物的热分解

温度Td 及利用热谱图作动力学研究的方法。

除了以上结构分析方法外,还有聚合物的X 射线衍射实验;红外光谱分析实验;扫描电镜分析实验等。本章实验内容每年级选择实验项目3个,共9 学时。

第七章高分子材料的虚拟实验(9 学时)虚拟实验是利用计算机方法,模拟聚合物制备或加工的实验方法,逼真的展现实际操作过程。本章选用两款聚合物加工模拟软件进行实验,使学生了解虚拟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学生将来利用计算机模拟方法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奠定基础。

1、DELCAM 软件操作(9 学时)要点:了解CopyCAD 软件

掌握使用CopyCAD 使模型三角形化掌握在三角形化后的模型

上建立曲面

2、注塑模CAE 实验(9 学时)要点:应用注塑模CAE Moldflow MPI6.0 软件技术,在模具制造之前,预测熔件在模型腔中的充模流动、保压和冷却情况以及制品中的应力分布、分子和纤维取向、制品的收缩和翘曲变形等,以能尽早发现问题,及时修改制件或模具设计,而不是等到模具做好且试模以后才拆修模具。

本章实验内容每年级选择实验项目1 个,共9学时。

四、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讲义》,蔡绪福主编,2012 年

五、主要参考资料

①吴智华编,《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实验教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年②刘长雄主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年

③张兴英,李齐方主编,《高分子科学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

六、教学方式和成绩评定

1、教学方式及基本要求本课程为独立实验课程。学生按照实验要求,分成2~10 人/组的方式进行实验,由指导教师讲述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与学生们一起讨论实验的原料选择、拟定实验工艺条件、了解机械设备基本结构,掌握操作方式。并亲自动手做实验。

2、实验报告

每个实验完成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实验用主要原材料和仪器设备;实验条件及操作;实验结果:原始数据、计算及分析讨论;回答思考题等。

3、成绩评定(学生成绩评定标准)学生的《专业实验》总成绩由本课程要求的全

部实验项目的百分制成绩的加权平均

值来计算。计算的权数按每个实验项目的实验时间分配。最后再按总成绩分成五级制——优(90-100)、良(80-89)、中(70-79)、及格(60-69)、不及格(59以下)评定。每个实验项目的成绩评定标准如下:

⑴未参加做专业实验,按零分计算;⑵按要求参加做了专业实验,但未交实验报

告最多得30 分;⑶如果迟到、早退,扣5~10 分;

⑷实验报告的评分中,结果讨论及思考题回答部分占本实验项目成

20-30%.

绩的

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英语翻译(最新修正稿)

UNIT 1 What Are Polymers? 第一单元什么是高聚物? 什么是高聚物?首先,他们是络合物和大分子,而且不同于低分子化合物,譬如说普通的盐。与低分子化合物不同的是,普通盐的分子量仅仅是58.5,而高聚物的分子量高于105,甚至大于106。这些大分子或“高分子”由许多小分子组成。小分子相互结合形成大分子,大分子能够是一种或多种化合物。举例说明,想象一组大小相同并由相同的材料制成的环。当这些环相互连接起来,可以把形成的链看成是具有同种(分子量)化合物组成的高聚物。另一方面,独立的环可以大小不同、材料不同,相连接后形成具有不同(分子量)化合物组成的聚合物。 许多单元相连接给予了聚合物一个名称,poly意味着“多、聚、重复”,mer意味着“链节、基体”(希腊语中)。例如:称为丁二烯的气态化合物,分子量为54,化合将近4000次,得到分子量大约为200000被称作聚丁二烯(合成橡胶)的高聚物。形成高聚物的低分子化合物称为单体。下面简单地描述一下形成过程: 丁二烯+丁二烯+…+丁二烯——→聚丁二烯 (4000次) 因而能够看到分子量仅为54的小分子物质(单体)如何逐渐形成分子量为200000的大分子(高聚物)。实质上,正是由于聚合物的巨大的分子尺寸才使其性能不同于像苯这样的一般化合物(的性能)。1例如,固态苯,在5.5℃熔融成液态苯,进一步加热,煮沸成气态苯。与这类简单化合物明确的行为相比,像聚乙烯这样的聚合物不能在某一特定的温度快速地熔融成纯净的液体。而聚合物变得越来越软,最终,变成十分粘稠的聚合物熔融体。将这种热而粘稠的聚合物熔融体进一步加热,不会转变成各种气体,但它不再是聚乙烯(如图1.1)。 固态苯——→液态苯——→气态苯 加热,5.5℃加热,80℃ 固体聚乙烯——→熔化的聚乙烯——→各种分解产物-但不是聚乙烯 加热加热 图1.1 低分子量化合物(苯)和聚合物(聚乙烯)受热后的不同行为发现另一种不同的聚合物行为和低分子量化合物行为是关于溶解过程。例如,让我们研究一下,将氯化钠慢慢地添加到固定量的水中。盐,代表一种低分子量化合物,在水中达到点(叫饱和点)溶解,但,此后,进一步添加盐不进入溶液中却沉到底部而保持原有的固体状态。饱和盐溶液的粘度与水的粘度不是十分不同,但是,如果我们用聚合物替代,譬如说,将聚乙烯醇添加到固定量的水中,聚合物不是马上进入到溶液中。聚乙烯醇颗粒首先吸水溶胀,发生形变,经过很长的时间以后,(聚乙烯醇分子)进入到溶液中。2同样地,我们可以将大量的聚合物加入到同样量的水中,不存在饱和点。将越来越多的聚合物加入水中,认为聚合物溶解的时间明显地增加,最终呈现柔软像面团一样粘稠的混合物。另一个特点是,在水中聚乙烯醇不会像过量的氯化钠在饱和盐溶液中那样能保持其初始的粉末状态。3总之,我们可以讲(1)聚乙烯醇的溶解需要很长时间,(2)不存在饱和点,(3)粘度的增加是典 型聚合物溶于溶液中的特性,这些特性主要归因于聚合物大分子的尺寸。 如图1.2说明了低分子量化合物和聚合物的溶解行为。 氯化钠晶体加入到水中→晶体进入到溶液中.溶液的粘度不是十分不同于充分搅拌 水的粘度→形成饱和溶液.剩余的晶体维持不溶解状态.加入更多的晶体并搅拌氯化钠的溶 解 聚乙烯醇碎片加入到水中→碎片开始溶胀→碎片慢慢地进入到溶液中允许维持现状 充分搅拌→形成粘稠的聚合物溶液.溶液粘度十分高于水的粘度继续搅拌聚合物的溶解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就业前景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就业前景 篇一:高分子材料与工程_就业前景和社会需求 材料工程类属于理工科类,是研究有机及生物高分子材料的制备、结构、性能和加工应用的高新技术专业。材料工程科学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9世纪30年代,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得到全面的发展。目前高分子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科研和国防等各个领域,成为我国科学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学生毕业后可以到高分子材料及高分子复合材料成型加工、高分子合成、化学纤维、新型建筑装饰材料、现代喷涂与包装材料、汽车、家用电器、电子电气、航天航空等企业从事设计、新产品开发、生产管理、市场经营及贸易部门工作,也可以到高等学校、科研单位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还可以到政府部门从事行政管理、质量监督等工作。 由于高分子材料发展十分迅速,所以申请这个专业的人数也稍微偏多,竞争相对激烈。在就业方面可以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就业前景很不错。所以美国大学的录取要求相对别的专业都会有所提高。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当今,高分子材料又向着尖端领域发展,新的特殊性能高分子功能材料不断出现,前景十分的广阔.市场对高分子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无论是在日常化工,还是在高精尖端科技,高分子人才都备受欢迎,高分子材料专业的社会需求一直处于化学、材料类专业的前列.随着国际国

内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印刷包装领域也在不断改进材料,如环保型印刷材料、环保型包装材料和新型数字印刷材料等都是产业发展方向,相信经过四年的学习,在印刷包装材料领域一定大有可为.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广阔,高分子材料人才可以在绝大多数工业领域取得发展,因为需要高分子材料的行业多得超乎你的想像.学任何专业,如果立志于毕业后干本行业,专业课是必须要学好的,另外英语也能成为你的一把利器.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之课程介绍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文化基础及语言、近代化学基础(包括无机、有机、分析化学等)、物理化学、仪器分析、工程力学、高分子化学和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工程制图、化工原理、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基础、高分子材料成型机械及模具基础、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原理及计算机设计、高分子材料加工新技术、模具工程设计、模具CAD/CAE、聚合物成型机械等.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之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高分子材料合成、加工的基本原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共混改性和加工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教学等方面工作,并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竞争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之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的择业面很宽,适应能力强.适合于高分子材料合成

材料工程基础---教学大纲

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50231021 课程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课程总学时:40 讲课:40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材料工程基础是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位课,是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技术领域人员必备的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授液态金属成形工艺、金属塑性成形工艺、金属连接成形工艺、粉末冶金成形、非金属材料成形工艺及各种材料成形工艺方法的选择原则。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为不同零件的生产选择合理的制造方法的能力,为其他相关课程如工程材料学、热处理原理与工艺学以及从事新材料成形研究奠定必要的基础,同时使学生具有对典型的金属材料零件分析讨论使用不同的成形方法制造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液态金属成形的工艺设计、浇注系统、冒口、冷铁等的设计基本原则;掌握顺序凝固的应用,同时凝固的应用;掌握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离心铸造、熔模铸造、低压铸造等特种铸造方法的原理、特点和应用;了解3D 打印等先进成形技术; 2.掌握自由锻件图设计和模锻工艺;掌握板料冲压、挤压、拉拔、轧制等工艺特点和应用;了解超塑性成形、液态模锻等先进塑性成形工艺。 3.掌握金属连接成形原理和方法;掌握电弧焊、气焊、埋弧自动焊、气体保护电阻焊、等离子弧焊与切割、压力焊、钎焊等焊接工艺原理、特点及应用;了解焊接缺陷的检验方法;了解电子束焊接等现代焊接方法。 4.掌握粉末冶金成形工艺的方法、特点和应用。 5.掌握塑料、橡胶、陶瓷成形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6.掌握各种材料成形工艺选用原则和方法。对具体典型的金属材料零件如暖气片、机床床身、大口径地下输水管、黄铜水龙头、发动机缸体、汽车铝轮毂、大型发电子转子、大批量齿轮毛坯、柴油机曲轴、连杆、半轴、硬币、汽车面板、火车钢轨、铜线、钢瓶、船体、硬质合金刀具、显示器壳体等分析讨论使用不同的成形方法制造的合理性。 7.了解国家相关政策,了解“一带一路”政策给材料成形带来的挑战以及机遇。 8.了解各种成形方法的设备。 9.了解各种新的材料成形方法。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掌握材料成形方法的一般知识,主要掌握金属材料成形的常用方法及特点。 2.基本理论及方法:掌握液态金属各种成形方法及工艺设计,浇注系统、冒口、冷铁的设计基本原则,掌握铸造缺陷及检验方法,掌握特种铸造方法的原理;掌握塑性成形方法的原理及工艺设计,锻件图设计,板料冲压、挤压、拉拔、轧制等工艺,掌握模型锻造的零件结构特点;掌握金属连接成形的方法及工艺设计,电弧焊、气焊、埋弧自动焊、气体保护电阻焊、等离子弧焊与切割、压力焊、钎焊等工艺,掌握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掌握焊接缺陷及检验方法;掌握粉末冶金成形工艺的方法、特点和应用;掌握塑料、橡胶、陶瓷成形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工程材料教学大纲教学基本目标课程涉及知识技能

《工程材料》教学大纲 一、教学基本目标 《工程材料》课程是高等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是机械设备设计合理选择材料和使用材料的基础。通过教学使学生: 1.了解工程材料的发展,了解非金属材料的分类及其应用,了解新材料、新工艺; 2.掌握机械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熟悉金属材料的分类及其应用;(毕业要求1-3) 3.熟悉铁碳相图、钢的热处理工艺、合金化等基本知识,掌握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具有分析机械工程材料性能的能力;(毕业要求1-3)4.能够根据机械零件使用条件和性能要求,对结构零件进行合理选材的能力;(毕业要求1-3) 5.能够根据机械零件使用条件和性能要求,制定结构零件热处理工艺的能力。(毕业要求1-3) 二、课程涉及知识技能 本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实验、综合作业等综合教学环节,训练以下知识技能(毕业要求1-3): 1.掌握工程材料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具备根据工业需求选择材料及制定热处理工艺的初步能力; 2.掌握铁碳相图和钢的合金化原理相关知识,具备分析材料、成份和组织和性能关系的能力; 3.掌握钢的热处理工艺、目的及其应用,具备根据材料的性能需求选择热

处理工艺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材料性能分析的工程意识; 5.通过材料金相试样制备及金相组织观察实验,具备分析材料成份、组织和性能关系的能力; 6.设计典型机械零件材料热处理工艺实验,具备分析不同热处理工艺对材料组织和性能影响能力。 三、相关能力培养 1.具有根据工业需求选择材料及制定热处理工艺的初步能力;(毕业要求1-3) 2.具有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和解释数据的能力; 3.通过分组实验研究与讨论,培养学生具有团队意识和人际交流能力; 4.通过工程材料的选择与应用,培养学生工程设计的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毕业要求1-3) 5.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基本内容 绪论 1. 了解材料的发展简史及工程材料研究的对象 2. 熟悉工程材料的分类 第 1 章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1. 掌握常见的纯金属晶体结构和合金的晶体结构 2. 掌握实际金属中的晶体缺陷 3. 熟悉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了解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和理化性能 4. 了解金属晶体中的晶面和晶向 5. 了解组织和性能的关系 第2章金属材料组织和性能的控制 1. 掌握纯金属的结晶过程 2. 掌握细晶强化的措施 3. 掌握匀晶相图、共晶相图、包晶相图和共析相图的分析 4. 掌握铁碳合金中的相和组织的概念,掌握相图中重要的点和线的含义,

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英语翻译

Unit 1 What are polymers? What are polymers? For one thing, they are complex and giant molecules and are different from low molecular weight compounds like, say, common salt. 什么是高聚物?首先,他们是合成物和大分子,而且不同于低分子化合物,譬如说普通的盐。 To contrast the difference,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common salt is only 58.5, while that of a polymer can be as high as several hundred thousand, even more than thousand thousands. 与低分子化合物不同的是,普通盐的分子量仅仅是58.5,而高聚物的分子量高于105,甚至大于106。 These big molecules or ‘macro-molecules’ are made up of much sma ller molecules, can be of one or more chemical compounds. 这些大分子或“高分子”由许多小分子组成。小分子相互结合形成大分子,大分子能够是一种或多种化合物。 To illustrate, imagine that a set of rings has the same size and is made of the same material. When these things are interlinked, the chain formed can be considered as representing a polymer from molecules of the same compound. 举例说明,想象一组大小相同并由相同的材料制成的环。当这些环相互连接起来,可以把形成的链看成是具有同种化合物组成的高聚物。 Alternatively, individual rings could be of different sizes and materials, and interlinked to represent a polymer from molecules of different compounds. 另一方面,环可以大小不同、材料不同, 相连接后形成具有不同化合物组成的聚合物。 This interlinking of many units has given the polymer its name, poly meaning ‘many’ and mer meaning ‘part’ (in Greek). 聚合物的名称来自于许多单元相连接,poly意味着“多、聚、重复”,mer意味着“链节、基体”(希腊语中)。 As an example, a gaseous compound called butadiene, with a molecular weight of 54, combines nearly 4000 times and gives a polymer known as polybutadiene (a synthetic rubber) with about 200 000molecular weight. 例如:气态化合物丁二烯的分子量为54,连接4000次可得到分子量大约为200000的聚丁二烯(合成橡胶)高聚物。 The low molecular weight compounds from which the polymers form are known as monomers. The picture is simply as follows: 形成高聚物的低分子化合物称为单体。下面简单地描述一下形成过程: butadiene + butadiene + ??? + butadiene--→polybutadiene(4 000 time) 丁二烯+丁二烯+…+丁二烯——→聚丁二烯(4000次) One can thus see how a substance (monomer) with as small a molecule weight as 54 grow to become a giant molecule (polymer) of (54×4 000≈)200 000 molecular weight. 能够知道分子量仅为54的小分子物质(单体)如何逐渐形成分子量为200000的大分子(高聚物)。 It is essentially the “giantness” of the size of the polymer molecule that makes its behavior (different from that of a commonly known chemical compound such as benzene.) 实质上正是由于聚合物的巨大分子尺寸才使其性能不同于像苯这样的一般化合物(的性能) Solid benzene, for instance, melts to become liquid benzene at 5.5℃and , on further heating, boils into gaseous benzene. 例如固态苯在5.5℃熔融成液态苯,进一步加热,煮沸成气态苯。 As against this well-defined behavior of a simple chemical compound, a polymer like polyethylene does not melt sharply at one particular temperature into clean liquid. 与这类简单化合物明确的行为相比,像聚乙烯这样的聚合物不能在某一特定的温度快速地熔融成纯净的液体。 Instead, it becomes increasingly softer and, ultimately, turns into a very viscous, tacky molten mass. Further heating of this hot, viscous, molten polymer does convert it into various gases but it is no longer polyethylene. (Fig. 1.1) . 而聚合物变得越来越软,最终变成十分粘稠的聚合物熔融体。将这种热而粘稠的聚合物熔融体进一步加热,它会转变成不同气体,但它不再是聚乙烯(如图1.1)Another striking difference with respect to the behavior of a polymer and that of a low molecular weight compound concerns the dissolution process. 聚合物行为和低分子量化合物另一不同的行为为溶解过程。 Let us take, for example, sodium chloride and add it slowly to fixed quantity of water. The salt, which represents a low molecular weight compound, dissolves in water up to a point (called saturation point) but, thereafter, any further quantity added does not go into solution but settles at the bottom and just remains there as solid. 例如,将氯化钠慢慢地添加到定量的水中。盐作为一种低分子量化合物,在水中溶解直到某一点(叫饱和点),但进一步添加, 盐不进入溶液中却沉到底部而保持原有的固体状态 The viscosity of the saturated salt solution is not very much different from that of water. But if we take a polymer instead, say, polyvinyl alcohol, and add it to a fixed quantity of water, the polymer does not go into solution immediately. 饱和盐溶液的粘度与水的粘度接近.但是,如果我们用聚合物,如聚乙烯醇添加到定量水中,聚合物不是马上进入到溶液中。 The globules of polyvinyl alcohol first absorb water, swell and get distorted in shape and after a long time go into solution. 聚乙烯醇颗粒首先吸水溶胀,发生变形,经过很长时间后,(聚乙烯醇分子)进入到溶液中。 Also, we can add a very large quantity of the polymer to the same quantity of water without the saturation point ever being reached. 同样地,我们可以将大量的聚合物加入到同样量的水中,不存在饱和点。 As more and more quantity of polymer is added to water, the time taken for the dissolution of the polymer obviously increases and the mix ultimately assumes a soft, dough-like consistency. 将越来越多的聚合物加入水中,认为聚合物溶解的时间明显地增加,最终呈现柔软像面团一样粘稠的混合物。 Another peculiarity is that, in water, polyvinyl alcohol never retains its original powdery nature [as the excess sodium chloride does] [in a saturated salt solution]. 另一个特点是,在水中聚乙烯醇不会像过量的氯化钠在饱和盐溶液中那样能保持其初始的粉末状态。 In conclusion, we can say that (1) the long time taken by polyvinyl alcohol for dissolution, (2) the absence of a saturation point, and (3) the increase in the viscosity are all characteristics of a typical polymer being dissolved in a solvent and these characteristics are attributed mainly to the large molecular size of the polymer. 总之,我们可以讲(1)聚乙烯醇的溶解需要很长时间,(2)不存在饱和点,(3)粘度的增加是聚合物溶于溶液中的典型特性,这些特性主要归因于聚合物大分子的尺寸。 The behavior of a low molecular weight compound and that of a polymer on dissolution are illustrated in Fig.1.2.

(整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职业规划书

高分子11-1班梁元佐 前言 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成为就业争夺战中的另一重要利器。对于每一个人而言,职业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规划,势必会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若是一脸茫然踏入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怎能使自己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我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有目标才有动力和方向。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认清自己的现状的基础上,认真规划一下自己的职业生涯。 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要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好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等。即要弄清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在众多的职位面前我会选择什么等问题。所以要想成功就要正确评价自己。 目录 一、自我分析 (4) 性格方面 (4) 兴趣方面 (4) 价值观 (4) 个人志向 (4) 二、职业分析 (5) 家庭环境分析 (5) 个人环境分析 (5) 社会环境分析 (5) 对专业的认识 (5) 职业分析小结 (6) 三、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7) 职业定位 (7)

计划实施方案 (8) 评估调整 (8) 四、结束语 (9) 一、自我分析 性格方面:一直以来,我都自认为我是一个性子比较直的人,有时确实难以 控制好情趣,但其实我都在尽量做好并且管好我自己。我是比较开朗和喜欢和别 人交谈的,在交谈中发现自身不足我习惯会想方设法针对提高自我,而我也知道 这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但有时,我感觉我又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其实 很多时候在别人面前讲话,我会觉得很不习惯,表达不自在,其实原因很多,其 实这些都是可以锻炼一个人的进步过程,只要把握好。 1.兴趣方面:就个人而言,在体育运动方面,我比较喜欢篮球也是最热衷的一 项体育运动,我也比较喜欢跑步,晚自习后都会习惯的去运动场跑上好几圈, 平常也比较热爱听音乐,放松自我就是最大的享受了。 2.能力方面:在班级里,担任体育委员一职,负责班级里边有关体育的一些项 目,在任职期间,也让我自身不断成长。但说真的,我发现我自身的能力有 待长远的提高,不论是学习能力还是沟通待人处事,所以在认识自身之后, 我也明白需要付诸行动。 3.价值观:说实在的这个社会错综复杂,好人坏人都有。我是比较推崇正义的, 但其实也确实是说的容易,我也知道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将会深远的影响到他的生活、学习、工作乃至心理。在面对彷徨、犹豫时我们还是应该积极向上地生活着,每日迎接新的阳光,乐观向上的面对生活和生活中的困难。 4. 个人志向:我想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 二、职业分析 1.家庭环境分析:家里是经商的,虽说也不是什么大的生意,但自我感觉,或 多或少的我深受到环境的影响,自小起我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其实我一直 也不明白,自己喜欢做什么,可以胜任什么,但慢慢的我越发觉,我还真的 比较喜欢有关商业的,我希望在明确自己所想后可以为之而奋斗,希望我也 可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2.个人环境分析:身处大学,可以在这边学知识、学做人。这本身就是一种良 好的环境氛围,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强化自我,通过实践来提高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行业调研 ? 报告简介 ? 调研目的 ? 行业介绍 ? 报告内容 ? 报告分析 报告人:3337宿舍张文皓秦冰洋翟金晓宋建平 3338宿舍刘增辉张元帅孟涛马保刚 1报告简介: 主要内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__ 2调研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现状和前景,就业方向, 岗位要求等情况。 3行业简介 培养目标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培养具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方面 的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和加工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学科。 专业特色 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身心健康并富有创新精神的 高素质研究应用型专门人才。 4报告内容 ⑴从业领域

可到石油化工、电子电器、建材、汽车、包装、航空航天、军工、轻纺及医药等系统的科研(设计)院所、企业从事塑料、橡胶、化纤、涂料、粘合剂、复合材料的合成、加工、应用、生产技术管理和市场开发等工作,以及为高新技术领域研究开发高性能材料、功能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光电材料、精细高分子材料和其它特种高分子材料,也可到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⑵ __ ①截止到 xx年12月24日,324030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4994元,其中应届毕业生工资3568元,0-2年工资4242元,10年以上工资1000元,3-5年工资5331元,6-7年工资6818元,8-10年工资7685元。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招聘要求 针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招聘企业给出的工资面议最多,占比75%;不限工作经验要求的最多,占比62%;大专学历要求的最多,占比25%。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种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材料结构与性能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和

《机械工程材料》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材料》教学大纲 修订单位:机械工程学院材料工程系 执笔人:吕柏林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中文名称:机械工程材料 2.课程英文名称:Mechanical Engineering Materials 3.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4.总学时:48学时 5.总学分:3学分 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是为机械类本科生开设的必修课,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材料热处理以及材料选用等方面的技术基础知识.本课程的任务是结合校内金工教学实习,使学生通过工程材料的基础知识,材料处理,材料选用基础的学习,获得常用机械工程材料方面的实践应用能力,也为进一步学习毛坯成型和零件加工知识以及其它有关课程及课程设计,制造工艺方面奠定必要的基础。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 (一)教学基本要求: 1.熟悉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 2.掌握金属学的基础知识,包括金属的晶体结构,结晶,塑性变形与再结晶,二元合金的结构与结晶. 3.掌握运用铁碳合金相图,等温转变曲线,分析铁碳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的关系. 4.熟悉各种常规热处理工艺以及材料的表面热处理技术. 5.掌握常用工程材料(包括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的组织,性能,应用与选用原则.(二)理论教学内容 1.绪论(2学时) 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 ;学习要求与方法 2.工程材料的机械性能(2学时) 强度,刚度,硬度,弹性,塑性,冲击韧性 3.金属的晶体结构和结晶(6学时) 常见的三种晶体结构 ;金属实际结构及晶体缺陷 ;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4.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6学时)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排名一览表

一、工科:偏合成的:浙江大学(国内高分子鼻祖,尤其在合成方面)、华东理工、北京化工大学、清华大学;偏加工和应用的:四川大学、华南理工、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理科:偏合成的:北京大学(好像北大遥遥领先,其他象南开、南京大学明显差一些);偏性能形态研究的: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 5-10年这个行业发展都会不错。 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就业前景分析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排名一览表 【北京市】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工商大学 【天津市】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 【河北省】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大学、燕山大学 【山西省】太原理工大学、华北工学院 【辽宁省】大连轻工业学院、沈阳化工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大连轻工业学院、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工业学院 【吉林省】吉林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齐齐哈尔大学、东北林业大学 【上海市】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 【江苏省】江苏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南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工业学院、江苏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华东船舶工业学院 【浙江省】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 【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 【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 【江西省】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 【山东省】山东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济南大学、烟台大学六 【河南省】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 【湖北省】湖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学院、武汉化工学院、武汉科技学院、湖北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学习目的 1、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 是直接为土木工程实际问题服务的一门重要的学科。 《土木工程材料》是研究土木工程用材料结构、性能、标准及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并且研究如何选用和组配复合材料。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材料内部组成、结构、技术性能、技术标准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合理选用和组配新型复合材料的能力。 2、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砂石材料、水泥、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技术性质及其关系;掌握矿质混合料、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2)熟悉石灰、沥青及钢材的组成结构、技术性质及技术要求; (3)了解各种外加剂的性能;了解部分新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能及发展趋向; (4)了解石灰、水泥凝结硬化原理;沥青混凝土强度理论;集料的级配理论;沥青乳化机理。 (5)了解土木工程中合成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制品及应用、了解建筑功能材料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3、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 应学完《数学》、《物理》、《化学》、《材料力学》、《工程地质》等课程,以便同学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过去学过的知识。它是后续专业课的基础。二、本课程学习和考核的内容 绪论(2学时) 教学内容:土木工程材料发展概况,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物中的作用,以及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了解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物中的作用,以及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明确本课程在本专业中的地位,了解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 重点: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物中的作用,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概况。 难点: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物中的作用 (一)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2学时) 教学内容:材料学的基本理论,材料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材料的耐久性。 教学目标:了解材料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材料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掌握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相互间的关系及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掌握材料耐久性的基本概念。 重点: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相互间的关系及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难点:材料的物理性质。 (二)天然石料(2学时) 教学内容:岩石的组成与分类、岩石的力学性能与测试方法、常用石料品种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 -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目前的形式看来高分子很好就业,我们班想找工作的都找到了不错的工作,如果是女孩子的话我觉得还是别学理工科了,不管是理工科什么专业找工作女孩子总体上是比不过男孩子的,我们就业的去向很多,就我们03级高分子的给你举一下例子吧,我在LG化学,从事ABS树脂的生产技术,我室友去了广本研究汽车上的高分子了,还有去海尔生产电器高分子研究,有去比亚迪做电池的,还有去其它一些大型汽车公司的,还有在大连膜研究分司的,去日本NOK公司研究密封设备的,总是高分子是塑料,橡胶,纤维,涂料(油漆,颜料等)几大领域,应用非常广泛,跟日常生活关每次极大,就业面非常广,当然化工类的在刚工作时是不会得到IT业那么高的工资的,但经验多了,工资就不是问题了,IT正好相反,当老了就没有人要了(大连理工) 关于这个专业在开始找工作时的情况:我在2006年11月份,已经找到了三个公司美的、格力漆包线、金川公司等。我自己感觉这个专业最近几年找到工作不是问题,关键是待遇好坏,我同学他们刚签工作时的薪水最高3000,可能和其他专业差了很多。工作中:我只能拿我在金川公司工作的情况和你说说,在这个公司我干的是电线电缆生产的行业,现在在各个车间实习,最后从技术到管理。这个专业污染方面可能和我们主公司的重工业没法相提并论,但也存在着污染。如果在将来能够将技术和管理做好的话待遇方面也应该是可观的。考研方面:可能在社会上各种企业最终看中的都是个人的能力,但在我们企业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区别。本科生2500/月,四人两室两厅,半年后助理工程师;硕士生3500/月,两人两室两厅,三个月后工程师;博士生10万以上/年,配车,一人三室两厅,处级待遇。看到这些应该可想而知了吧。有时候会想毕业后想工作几年然后再考研,但是在工作中一方面是时间问题,公司不会因你要考研而施舍给你时间让你有充裕的时间复习,另一方面人在企业中可能受环境的影响不自主地产生一种惰性,有了这种惰性考研的理想就更远了一步. (哈理工) 高分子简单来说分三类:塑料、橡胶、纤维。我们这一届就业形势还不错的,汽车公司啊,化工的都可以。当然了,如果是女生,我还是建议不要学这个,学学经济、会计、英语就可以了,男生嘛,计算机学的好的话工资会很高,自动化比较好就业(南昌大学) 高分子材料还是有很多应用方向的单单是在我们学校的这些兄弟们,就遍布了祖国各地,而且从事的行业也都不尽相同高分子材料的主要方向有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粘合剂以及涂料,在交叉领域中还有复合材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主要就是研究这些,当然,这些都是相对比较泛泛的因为想学好一个都是很深入的,何况是5个方向不过学的再深入,到了工作单位,也依然要从新学起,因为方向太多,生产工艺太多,尽管产品可能一样,但是生产过程却

材料工程基础教学大纲

材料工程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材料工程基础 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Material Engineering 学时:32 学分:2 适用专业:材料化学 课程性质:限选 执笔人: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高等数学、化工原理 编写日期:2011年3月 修订日期:2012年3月

材料工程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目标 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是材料化学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围绕材料生产过程主要涉及到的工程理论,本课程主要介绍与之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研究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获得工程流体力学、传热与传质基础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掌握材料生产过程中相关的工程理论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工程研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流体力学基础 (1)了解流体的基本物理属性和流体的输送设备。 (2)理解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流体流动及流动阻力的基本概念、特性和工程应用。 第二章两相运动现象 (1)了解两相与多相流的专用术语和基本特性参数。 (2)了解粒子-流体的相互作用、连续相方程、流体-固体两相流的数值模拟。 第三章传热学基础 (1)了解传导传热、对流传热、辐射传热、综合传热等基本概念。 (2)掌握温度梯度、热流量的概念,平壁导热、园筒壁导热的计算,影响对流换热的主要因素及对流换热过程的描述,发射率、角系数的概念,物体之间的辐射传热,强化和削弱传热过程的方法。 第四章质量传递基础 (1)了解传质基本概念、分子扩散传质、传质与化学反应。 (2)掌握对流传质中的浓度边界层与对流传质系数、对流传质准数方程。 第五章物料干燥 (1)了解固体物料的去湿方法、物料的干燥方法、湿空气状态的变化过程、水分在气-固两相间的平衡。 (2)掌握对流干燥、传导干燥、辐射干燥、场干燥技术。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北京化工大学教务处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是研究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制备以及结构、性能和加工应用的材料类学科。本专业面向传统和新兴的诸如塑料、橡胶、纤维、涂料、石油化工、纺织、新能源、海洋、国防等各类行业,培养具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表征、改性、加工成型及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和工程技术人才。高分子材料正在向高性能化、高功能化、智能化、低污染、低成本方向发展,逐渐渗透到航天航空、现代通讯、电子工程、生物工程、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等各个新兴高技术领域,在未来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课程有高等数学、外语、普通物理、计算机文化基础、化工机械基础、基础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基础课实验、化工原理,专业核心课程包括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科学实验、聚合物加工工程、聚合物制备工程、聚合物表征,专业方向分为塑料加工工程、弹性体加工工程、高分子材料制备工程、复合材料四个模块课程群,学生可在四年级选择其中一个方向学习。专业开设有二十余门研究性前沿课程和多门国际化课程,学生在校内就能接受到国内外学术大师的培养和熏陶。本专业非常注重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的培养,开设的实践课程有金工实习、社会实践、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高分子专业实验、毕业环节、素质拓展与创新、应用软件实践、生产实习、军事训练,开设的工程设计类课程有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材料力学、自动化仪表、化工原理以及四个专业方向的工艺课、设计课以及实践课。此外,专业课程学习还涵盖了英语、计算机、通识教育、素质拓展、技术经济与企业管理等,使学生在语言能力、计算机能力、个人素养、管理能力等方面均衡发展,培养具有良好专业素质和创新精神的综合型高级科学和工程技术人才。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材料是人类用于制造物品、器件、构件、机器或其他产品的那些物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按物理化学属性,材料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不同类型材料所组成的复合材料。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在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技术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信息、材料和能源被誉为当代文明的三大支柱。以高技术群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又把新材料、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并列为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这主要是因为材料与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材料又是信息、能源的重要物质基础,例如磁记录、芯片等信息技术的硬件要有材料作为物质保证;太阳能、燃料电池等能源技术要依靠材料提供的催化等功能。 未来人们对材料的结构可以进行更为精细的分析,从原子层次深入到电子层次,从而对材料性能有更深入的理解,进而根据性能需求制备出特殊结构的材料,如纳米复合结构,满足不同场合对材料性能的特殊需要,如智能材料、催化材料、能源材料、信息记录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等。 这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包括: 基础化学、大学化学实验、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制图、计算机绘图、机械设计基础、应用电工学、化工原理、材料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VB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文献查阅与科技写作、技术经济与企业管理、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科技报告与演讲、材料概论、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材料合成制备

《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工程材料课程代码:MEAU2012 英文名称:Engineering Materials 课程性质:大类基础课程(专业基础 学分/学时:2学分/36学时 必修课程) 开课学期:第4学期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等专业 先修课程:材料力学、物理化学、传热学、有机化学 后续课程:无 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课程负责人:陈长军 大纲执笔人:陈长军大纲审核人:倪俊芳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性质及主要内容,指明学生需掌握知识与能力及其应达到的水平)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之一。使学生获得有关工程结构和机械零件常用的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基本理论和性能特点,并使其初步具备合理选择与使用材料、正确制定零件的冷热加工工艺路线的能力。 教学目标:工程材料为工程学基础课。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有合理选择、正确使用材料的能力。因此,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材料方面的基本理论,具有解决工程实践中关于如何选用材料、确定热处理方法、安排某零件的工艺路线等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如下: 1)掌握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 2)了解强化材料的基本方法 3)初步掌握钢的热处理原理及基本工艺 4)熟悉钢的牌号、性能、用途,正确选用材料的基本原则

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含课程教学、自学、作业、讨论等内容和要求,指明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重点内容:★;难点内容:?) 1、绪论(1学时) 目标及要求: 1)材料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工程材料及其分类; 2)课程目的、任务与学习方法;课程内容,了解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学 习方法和主要参考资料。 讨论内容: 讨论材料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作业内容: 掌握材料的概念及其基本的分类。 2、第一章工程材料的性能(2学时) 1.1静载时材料的力学性能 1.2动载时材料的力学性能 1.3断裂韧性 目标及要求: 1)掌握材料的拉伸强度指标,硬度的表达方法; 2)了解材料的冲击韧度与疲劳强度; 3)了解材料的断裂韧性; 讨论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