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规律教学的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规律教学的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教学让学生学习了很多的规律,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规律的教学也就成为了重点。规律教学主要运用了实验归纳法、逻辑推理法、理想实验法、图像法以及类比法等方法。其中又以实验归纳法最为普遍。

一、实验归纳法

物理学中运用归纳法的基础主要是实验,因为实验不但能够重复进行,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准确地反映事物各个部分或物理过程的各个阶段的相互联系,而且运用实验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实验归纳法时,常常借助于图像,即把实验所得数据在坐标系中画点、连线,从分析图线中,总结规律。例如:欧姆定律的教学,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为了提高所得结论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实验次数应该尽可能多,把同类事物尽量都包括进去,以便运用完全归纳法。

二、逻辑推理法

就是在已有的定律的基础上结合一些概念,运用数学知识推证而得出结论的方法。例如,串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计算公式,就是利用欧姆定律结合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实验关系,运用简单的用数学知识推证而得出结论的方法。例如,串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计算公式,就是利用欧姆定律结合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实验关系,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推得的。如串、并联电路中电功、电功率、电热的一些推导公式,就是利用欧姆定律结合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运用数学知识推理得出,这会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的越来越普遍。

三、理想实验法:它是建立在一定的实验基础上,在人们思想中塑造的一种理想化的理想实验。理想实验,虽然不是真正的实验而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方法,属于推理的范畴。研究牛顿第一定律就用了此种方法。

四、图像法

所谓图像法就是假设某一物理量y随另一物理量X而变,从实验和观察中测出一系列与X相对应的y值后,在直角坐标系中分别标出与各组测量结果对应的点,再用光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曲线不一定要通过每个点,但是要使曲线尽可能靠近各个点)构成图像,然后分析图像找出规律;或者与已经知道数学关系式的图像对比,得出定量的函数关系。初中物理研究物态变化就是利用图像的方法来研究了萘的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再如磁感线的教学。

五、类比法

它是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推理出他们在其他方面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逻辑思维形式,是使人在思想上确定事物间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类比法教学可以指导学生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有助于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使学习成为学生自主积极参与的活动,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类比法教学,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某些特征类似对比易于理解时使用 ,例如:把电流比作水流,把电压比作水压,用水泵类比电源。在研究分子的作用时,用弹簧的作用力进行类比,再如把照相机成像的原理与人的眼睛类比;把声波与学生熟悉的水波相类比。

初中物理概念和规律五步教学法

初中物理概念和规律五步教学法 摘要: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一是知识与技能、二是过程与方法、三 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当前很多一线教师只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而对另个两个 目标却容易忽略。针对这一现状,作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初中物理 概念和规律五步教学法,五步分别是情境激趣-问题驱动-活动探究-交流表达-练 习评价。五个步骤环环相扣,时间分配合理。五步教学法既渗透了新课标的教学 理念,又实现了三维教学目标,在实践中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是一种值得推广 教学方法。 关健词 课程标准;概念和规律;五步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32 初中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新课标一般要求应用科学探究法。但有的教师 怕麻烦,简化探究过程或根本上就不探究,直接告诉学生结论,然后就训练学生 解题。这样做实际上是没有完成物理教学目标,对学生的成长、社会的发展是有 害的。现在考试也越来越注重过程与能力的考查。没有亲身经历探究过程,没有 能力的提高,学生在考试中也考不出好成绩。笔者在开始新课程改革时,也有这 种错误认识,多年的习惯很难改过来。笔者懂得适者生存的道理,所以经过总结 反思,逐惭形成自己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五步教学法。在教学设计和备课时, 严格按照五步教学法的五步设计教学和准备素材,在课堂教学中亦严格执行。多 年来的实践证明,课堂中采用该模式组织教学,能很好地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并在全镇和市的统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下面,作者就以《光的反射》和《摩擦力》为课例,对该模式的教学环节展开说明。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功效。

五步教学法的第一步是情境激趣。由于现在90后的学生社会实践少,见识少,很多物理现象根本没见过或稍微听说过,感性认识太少。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再过度到理性认识,才符合人类认识的规律。因此,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一看 就明,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这是一节课成功的关健。物理现象 选取的原则应尽量从身边的物理现象入手。这样学生更有兴趣,例如,学生上学 每天都要骑单车。象《运动的描述》、《速度》、《摩擦力》和《惯性》都可以 从骑单车入手。学生感受比较少的物理现象,可以通过大量的清晰的图片,或是 高清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短时间内呈现给学生,这样的效果也很好。如我在讲授《摩擦力》这一节课时,一开始就让学生观看视频《身边的摩擦现象》,学生观 看很认真,这么多发生在身边的摩擦现象和人们对摩擦的应用,激发了他们的学 习兴趣与求知欲望,达到了情境激趣的目的,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 走向社会的目的。 五步教学法的第二步是问题驱动。科学探究能力的第一个要素就是要求学生 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和实验现象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并能书面或口 述发现的问题。发现问题是活动探究的前提。因此,结合教学目的,教师要善于 提出问题,或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情境引出的问题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在设问时,可以通过老师黑板板书、投影显示或是学生自己记录都可以。这些问 题就是下一步活动探究的主线。在《光的反射》一课中,我情境激趣和问题驱动 就很自然,我选的例子是:有时调皮的学生会一拿一镜子把太阳光反射到黑板上,师生的身上,让反射光点在教室四处移动,以吸引同学的注意力。学生的注意力 和兴趣就很快调动起了,这时,直接提问:这是光的什么现象?同学们很快会说出,这是光的反射现象。同时,教师恰到好处地在黑板上画出光的反射图,学生 很容易接受。并且,实时提出问题,你们是怎么做到让反射光在教室乱窜的?学 生很快会说出通过转动反射面。想把光射到哪,都可以通过反射面来实现。这说 明光的反射是有规律的?什么规律呢?引入本节课的重点-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在《摩擦力》教学中,学生观看完《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后,因本节课,涉及的 知识点比较多,我让学生提出想要知道的问题。并记录下来。通过分组合作,每一组解决一个问题,然后让他们表达交流。实现了协作解决问题的目的。

浅谈初中“物理规律”的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物理规律”的有效教学策略 第一篇:浅谈初中“物理规律”的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物理规律”的有效教学策略 摘要:有效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其内涵随着教学理论、教学价值观的不断扩充而发展、变化。物理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本来就存在难教、难学的情况。物理新课程标准仅仅对学生学完某一章或某一学期之后提出了学业标准,对教师如何具体施教没有一个限定,这便使得物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缺少一条知识传输的桥梁与纽带。文章通过寻找“物理规律”的教学现状与有效教学间的差距,并通过查阅文献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物理规律有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中学物理;有效教学;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一、课堂教学的一般教学过程思考 一节完整的物理课堂教学,大致由六步构成:组织教学、复习检查、新课导入、新课教学、巩固新课、布置作业。1.组织教学:组织教学也叫课堂调控,分为课前组织教学和课中组织教学。课前组织教学是检查上课人数,检查学生的课本及文具准备情况,稳定学生的情绪。课中组织教学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维持学生纪律,环顾四周,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以良好的纪律和饱满的精神听课,以保证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2.复习检查:是指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与学生共同对所学过的与本节课所讲内容有关的知识进行复习与回顾。可以用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也可以用做简短练习题的方式,既检测了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情况,又对旧知识进行了复习与回顾。3.新课导入:新课导入,是教师讲授新课前的导言,即用简短的话语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所要讲述的新课题上来,使学生有准备、有目的地去听课。导入新课的方法众多,要根据所要讲述的新课内容,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情境中,知识体现出其价值,尤其是与生活、与人的生命活动之延续密切相关的应用价值,可以激活存在于人体内的解谜、求取真相、知难而上的好奇与冲动的‘类基因’”,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学习与探

中学物理规律教学

中学物理规律教学 物理规律反映了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内在联系,提示了事物的物理运动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所遵循的过程。物理规律是物理理论的基础,它与相关的物理概念一起构成了逻辑上和谐的知识体系,即物理理论。物理规律的教学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探索发现物理规律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因此,要抓好物理规律的教学,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效率的关键。 一、物理规律的类型和特点 1、物理规律的类型 物理规律在教学中通常表述为物理定律、物理定理、物理原理以及物理法则、公式和方程,等等。这些规律可分为两大类,即物理定律和物理定理。其中,物理定律一般是指在物理实验观察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推理和判断等思维方法所获得的结论。如欧姆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折射定律等。物理定理一般是指从已知命题出发,用演绎推理等思维方法指导出来的结论。如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等。 实际教学中,有人又把物理规律分为3种类型,即实验规律、理想规律和理论规律。所谓实验规律,是指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出来的规律。物理学中绝大多数规律都属于实验规律。如牛顿第二定律、焦耳定律、帕斯卡定律等。所谓理想规律是指不能直接用实验来证明,或者达不到所需的实验条件,但是具有足够多的实验事实的规律。它们是在对经验事实进行整理分析,抓住主要因素,推理到理想的情况下,总结出来的规律,如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所谓理论规律,是指以已知的事实为根据,通过推理总结出来的规律。如电流和电压分配定律等。 2、物理规律的特点 一般而言,物理规律有3个显著的特点: (1)物理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它反映了客观存在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内在联系。 既然物理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它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随意去创造规律。也就是说,人们只能通过大量的生产实践和观察实践去发现规律,而不能凭主观意志去创造规律。人类在物理学研究中,一般应用实验归纳法和理论演绎法两种有效的途径发现物理规律。 (2)物理规律反映有关物理概念之间的必然联系 物理规律实质上是揭示物理概念之间的必然联系,因此,物理规律的掌握就是在物理概念形成基础上的理性认识过程。一般情况下,物理规律既可以用文字表述,也可以用数字关系式或图像表述。但无论采用哪种表达方式,其中都涉及有关物理概念,同时决定了在物理运动过程中有关概念的必然联系。例如,牛顿第二定律涉及力、质量和加速度3个物理概念,在物质的运动过程中,牛顿第二定律提示了质量为m的质点受到力F的作用,必然产生加速度a的规律。 (3)物理规律具有一定的条件和近似性

中学物理规律教学的探讨-2019年文档

中学物理规律教学的探讨 物理规律反应了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揭示了在一定条件下某些物理量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整个中学物理是以为数不多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为主干而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是由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及其相互联系构成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其中,基本概念是基石,基本规律是中心,基本方法是纽带。要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就必须使学生学好基本规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也主要是在观察、实验、探索和分析物理现象,理解、掌握和运用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所以,我们应当在抓好物理概念教学的基础上,认真抓好基本规律的教学。 一、物理规律教学的重要性 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知识体系的核心构件,物理规律教学也是中学物理教学成功的关键环节。 1.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知识体系的核心 物理学的知识体系是以一系列的物理规律凝聚而成的。在物理学发展史上,人们正是以一系列的物理规律为中心而建立了物理学的各个分支体系。例如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是光学知识的中心,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规律和焦耳定律是电学知识的中心等等。2.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是物理知识教学的中心任务 学习和研究自然科学,中心任务是掌握自然规律并用来为人类服务。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学习物理知识的中心任务应该是掌握物理规律并应用于实际。 在物理教学中,要使学生建立概念和掌握规律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辩证的联系。一方面,形成清晰、准确的概念是掌握规律的基础,如果概念模糊不清,就谈不上准确地掌握规律;另一方面,掌握了物理规律又可以深刻而全面地理解概念。例如,只有理解力的三要素概念(大小、方向、作用点),才能理解同一直线上或互成角度的二力合成的规律(如图1)和二力平衡条件(如2)等;反之,通过掌握力的合成规律和二力平衡条件,又能更深刻地理解力的

物理规律教学设计(通用6篇)

物理规律教学设计(通用6篇) 物理规律教学设计第1篇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压强是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压强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压强是力学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对与压强相关的物理现象较为熟悉,但压强的概念学生还比较陌生。本节教材主要建立在学生学习了力的初步知识基础上,和学习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和力的关系后对力的另一类作用效果的具体分析。压强是全章的基础,也是学生学好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重要保证。因此,搞好压强的教学是抓好本章教学的关键。 2. 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知识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压力及其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②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应用压强公式进行有关计算,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 ③知道压强增大和减小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乐于探索、勇于探究物理的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 压强的概念统领全章、贯穿全章,因此压强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 教学难点:压强概念的建立。 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如何通过概括实验结论得出压强概念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关键:实验的成功是突破难点的关键。 探究影响压力效果的因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而且增强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所以做好感受压力效果的实验就显得特别重要。 4.教学媒体:图片及多媒体课件。 二、学情分析: 由于八年级学生具备了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具有较强的科学探究意识,学生完全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探究,绝大

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学方法一 物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初中物理教学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入门和启蒙,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了解并适应学生心理特点有很大的作用。 就初二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而言,他们一方面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同时好动、好胜、好玩。但学习积极性与短暂的“直接兴趣”挂钩,遇到较抽象理性的物理知识时,这些小困难会很快使他们失去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最后导致初中物理教学的失败。因此教学一定要适应学生心理特点。好奇作为中学生心理的一个重要特点,培养好奇心,能使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教学中应有意识进行引发和激励,如:精心设计相关情景,充分利用相应实验和小故事。好问,是中学生心理的又一特点。中学生已有一定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和生活经验具有过渡性的特点,他们的认识由经验型向思维型发展,学生好问的积极性应得到及时鼓励和尊重,教师要善于设问,以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和分析问题,回答问题的能力。好动,是中学生积极思维的和一种表现。 精心准备探索性实验器材,精心设计探索性实验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动心理,提高学习兴趣,提高观察力和实验素养。好胜,是中学生极为宝贵的一个心理特点,有利于他们形成平等竞争的品格。可把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有意识让学生争论,在争论中培养勇于创新的思维习惯。好玩,是中学生的天性,要启发学生,在玩中求知,玩中创新,玩得有出息,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玩的天性,合理安排课堂时间,鼓励学生做课外小实验,在玩中学,学中玩。易受挫折是中学生心理弱点。在学习困难知识时,学生易受挫,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应鼓励学生培养和锻炼意志品质,多表扬学生的闪光点,多挖掘学生的优点,鼓励他们的信心,多与学生沟通,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不

物理规律的常用基本方法

物理规律的常用基本方法 通过学习“初中物理规律教学”课程,我总结物理规律常用的基本方法,如下。 1、实验归纳法:是从一些特殊的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的思维方法,是从许多同类的个别事物中找出它们共同点的过程。 例如通过实验使学生定性地认识电流流过导体所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强度、电阻、时间有关,而且随其增大而增加。之后,再设计实验进行定量的研究,并将实验数据记入表格中。然后,根据数据引导学生应用数学方法进行定量的分析,总结出规律。这是经典物理学中建立的物理规律常用实验归纳法。这也是中学物理教学中应用最广的方法。例如,欧姆定律、光的折射定律等都是实验归纳的结果。 建立物理规律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需要有必要的物理知识作基础,需要丰富的事实依据,需要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共同作用,利用归纳、演绎、类比、理想化实验、假说等各种思维方法,通过直觉的洞察、灵感的激发、想像的发挥、假说的试探,对观察实验结果和原有的理论进行综合的、全面的、深入地研究和探索。 2、逻辑推理法:就是在已有的定律的基础上结合一些概念,运用数学知识推证而得出结论的方法。 3、理想实验法:是建立在一定的实验基础上,在人们思想中塑造的一种理想化的理想实验。 4、图像法:就是假设某一物理量y随另一物理量X而变,从实验和观察中测出一系列与X相对应的y值后,在直角坐标系中分别标出与各组测量结果对 应的点,再用光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构成图像,然后分析图像找出规律;或者与已经知道数学关系式的图像对比,得出定量的函数关系。 5、假说方法: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假定性的科学解释,它是真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形式和研究方法。当真理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种新的事实、运用现有的真理无法解释时,人们常常提出仅仅以有限数量的事实和观察为基础的新的解释,就是说,假说被证明是对的就成为理论。 如欧姆用类比法类比热流规律(傅里叶建立的),研究电现象提出假说:导线两点之间的电流大小也可能正比于这两点之间的某种驱动力。他把它称为驱

中学物理教学论 物理概念、规律教学

第六章物理概念、规律教学 教学过程是体现课程理念、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创造过程。根据初中和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结合中学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是本章需要阐述的内容。 近几年来国外理科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强调在理科课堂里加强科学探究的教学。下面的图片是在美国近期出版的初中科学和高中物理教材中突出科学探究教学的案例。 第一节新课程标准中关于科学探究教学的案例 科学探究的教学对广大中学物理教师和即将加入物理教师行列的师范生来说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和学习的内容。在此列举几个物理课程标准中的典型案例。 1.速度——比较物理运动的快慢

说明:定性地比较小车运动的快慢一般有两种方法: 同时启动两小车向同一方向前进,看哪一辆小车跑在前面; 在桌上划两条线,同时启动小车,看哪一辆小车经过两道线所用的时间短。 定量地比较小车运动的快慢,应当测量的物理量是路程和对应该路程的时间,可以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来比较,即用每秒钟经过的路程来比较。这个值越大,表明运动得越快。也可以用通过单位路程需要的时间来比较,如用通过 1 米需要多少时间来比较。这个值越小,表明运动得越快。 案例评析 这是一个通过探究过程形成概念的案例。它有如下特点: ⑴运用玩具小车来探究如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问题,趣味性比较强。 ⑵在创设问题情景时,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定性比较到定量比较;从相同时间或相同路程,到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从而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逐步地构建对速度概念的认识,并学习形成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⑶本案例介绍了一种实验卡的形式,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探究活动。

常用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

常用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教学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果断性与自信心。要使学生对学习物理有一定的自觉性,首先要引导他们对物理产生兴趣,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兴趣来源于生产生活中所需的物理知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有意暗示,善于把周围的事物及活动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把学生注意听课的最优时间指向重点的环节上,把注意的指向性比较长久地保持在教师的讲述上,集中于教师的讲述中,从而抑制与听课无关的活动,使授课活动能有清晰的反映和体现。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授课时间等因素而及时调整,这并不难做到。立足于大部分的学生,引导他们注意各种生活中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现象发生的原因。在不降低要求的情况下,以浅显、形象的比喻对理论进行解释,这对学生来说是容易接受的,也容易把知识从模糊认识向清晰认识过渡。 二、培养学生的坚韧精神和自制力 中学物理教学,是一个不断增加概念、判断和推理的过程,如何以这些形式去理解物理学习中的各种客观规律,由表及里,从初中的表面现象到初中的本质特征及内在联系,这本身就是教与学双方都得努力才能达到的。在课堂教学中,物理概念的形成,单靠教师的灌输,通过强制记忆,是可以达到记忆的目的。但这只是单纯

的记住,无法掌握和应用,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把概念表达清楚。我在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特别是口头表达,多问几个为什么,在学生的解答中,了解掌握知识的深广度,训练快速敏捷反应的能力。 我通过实践,我有几点体会: 一、启发性教学,奖励式授课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45分钟,使这45分钟高质量高效率: 1、指导学生如何预习新章节。预习是学习好物理的起点,首先通读全文找出重点,用红笔将重点画出来,并将这些重点记在预习本上。其次,寻找疑点也是预习的精华,是经过反复思考,依然寻找不到解答的知识点,将这些疑点都写在疑点本上,并用红笔勾画出,作为标记,上课要注意听。再者,将预习到的知识和后面的小试验小制作联系起来,如果能做,自己做一做,锻炼自己的动手与动脑、逻辑思维、判断能力。最后,做一下预习反馈,将本、书合上,分析这一章节讲了什么,头脑中要有一个知识网络,并和相应的习题做一下对照,看一看自己是否能解答。用铅笔写 2、授课过程以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为主线,以教与学为重点,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变被动接受和管理为主动参与,实行导向、导航、导演、引导、指导、辅导,领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领着知识走向学生。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而不是单纯品尝前人创造的成果。教学中首先注意引入方式,启发式、实物式、对比式,或是兼而有之。讲述中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

有效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与技巧

有效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与技巧初中阶段是学生开始正式接触物理知识的阶段,对于初中物理教学 来说,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介绍一些有 效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与技巧,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是教学的关键。教师可以通过生 动有趣的教学内容、精心准备的实例、有创意的实验等方式,引起学 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和讨论,让 学生在合作中互相激发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物理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物理教学中的 重要任务之一。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和观察任务,让学生亲 自动手进行操作和观察,从而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科学探究式的实验,让他们在实践中探 索物理的规律,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注重巩固基础知识 初中物理教学中,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学习的基石。教师应该注重对 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巩固,可以通过讲解课件、演示实验、解题示范等 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概念和基本原理。同时,教师还可以设 计一些巩固练习,逐步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物理教学 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组织讨论、引导学生进 行思维导图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的逻辑思 维和创新能力。 五、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为了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除了传统的讲授和实验外,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游戏、故 事讲解等方式,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六、关注学生的实际应用 物理学是一个应用广泛的学科,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实 际应用能力培养。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实际问题探究等方式,让 学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知识的实用性。 综上所述,有效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技巧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 关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实践能力、巩固基础知识、发展思 维能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及关注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都是提高 物理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希望本文提供的这些方法和技巧对于初中 物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所启发和帮助。

初中物理教学的规律性认识

初中物理教学的规律性认识 初中物理教学随时代在发展,教师要跟上时代步伐,要有预见性,紧紧把握大纲,领会精髓,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和侧重点,改变旧有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的探索欲望和探究方法的运用放在首位,把教师的引导和点拨进一步精细化,从而优化课堂结构、抓住重点环节,进一步提升物理教学效果。 物理规律是中学物理基础知识最重要的内容,是物理知识结构体系的枢纽。物理规律的教学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新课标强调的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怎样才能搞好规律教学呢?本人自参加工作十几年以来一直从事物理教学工作,对物理规律的教学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认识,现总结如下: 一、了解物理规律的类型 1.实验规律。物理学中的绝大多数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出来的,我们把它们叫做实验规律。如欧姆定律、焦耳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阿基米德原理、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等都属于这一类。 2.理想规律。有些物理规律不能直接用实验来证明,但是具有足够数量的经验事实,如果把这些经验事实进行整理分析,去掉非主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推理到理想的情况下,总结出来的规律,我们把它叫做理想规律。如牛顿第一定律。 3.理论规律。有些物理规律是以已知的事实为根据,通过推理总结出来的,我们把它叫做理论规律。如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经过科学推理而发现的。 二、物理规律教学的基本方法 在物理规律的教学工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规律本身,还要对规律的建立过程、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进行深入了解,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如何应用规律来解决具体问题。为此,对不同的物理规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下面分别对以上三类规律的教学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1.实验规律的教学方法。在物理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物理实验既是归纳物理规律、产生物理假说的实验基础,也是验证物理预言和物理假设的主要依据。观察和实验既是形成物理概念和认识物理规律的基础,又是学习物理学的基本方法,而初中物理学科主要是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初步了解物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具体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由日常经验或实验结果进行直接归纳得出结论。如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我让学生思考生活中自己晒衣服的体会得出;光的反射定律是通过演示实验

初中物理规律教学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规律教学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规律教学的教学方法廊坊四中赵福颖初中物理教学让学生学习了很多的规律,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规律的教学也就成为了重点。规律教学主要运用了实验归纳法、逻辑推理法、理想实验法、图像法以及类比法等方法。其中又以实验归纳法最为普遍。 一、实验归纳法物理学中运用归纳法的基础主要是实验,因为实验不但能够重复进行,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准确地反映事物各个部分或物理过程的各个阶段的相互联系,而且运用实验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实验归纳法时,常常借助于图像,即把实验所得数据在坐标系中画点、连线,从分析^p 图线中,总结规律。例如:欧姆定律的教学,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为了提高所得结论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实验次数应该尽可能多,把同类事物尽量都包括进去,以便运用完全归纳法。 二、逻辑推理法就是在已有的定律的基础上结合一些概念,运用数学知识推证而得出结论的方法。例如,串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计算公式,就是利用欧姆定律结合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实验关系,运用简单的用数学知识推证而得出结论的方法。例如,串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计算公式,就是利用欧姆定律结合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实验关系,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推得的。如串、并联电路中电功、电功率、电热的一些推导公式,就是利用欧姆定律结合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运用数学知识推理得出,这会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的越来越普遍。 三、理想实验法:它是建立在一定的实验基础上,在人们思想中塑造的一种理想化的理想实验。理想实验,虽然不是真正的实验而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方法,属于推理的范畴。研究牛顿第一定律就用了此种方法。 四、图像法 所谓图像法就是假设某一物理量 y 随另一物理量 _ 而变,从实验和观察中测出一系列与 _ 相对应的 y 值后,在直角坐标系中分别标出与各组测量结果对应的点,再用光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曲线不一定要通过每个点,但是要使曲线

八年级物理教学方法总结归纳及措施

八年级物理教学方法总结归纳及措施 物理学科作为初中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内容,对培养学生思维和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物理教学方法及措施,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八年级物理教学方法 1. 讲授—演播法 讲授—演播法是教师讲授与媒体播放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最普遍的方法。现代教育媒体在讲授—演播法中主要扮演辅助教师讲授的角色。它可以呈现事物和现象的图像和声音,利用多媒体可以将一些较难理解或实现的现象规律生动的再现给学生,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透镜成像”一节中,可以动态演示物体靠近及远离透镜过程中像的变化情况,可以生动再现物理过程,提供感性材料,烘托课堂气氛;生动准确的使学生认识物理规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 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借助现代教育媒体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借助于媒体资源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如分子的扩散过程及布朗运动、光的干涉和衍射、波的叠加、原子的核式结构、核反应过程等微观的或物理过程极慢的物理现象,弥补传统演示实验的不

足。还可以创设虚拟实验环境,提供一些学生在现实中无法体验的情景,学生使用它们自己做实验,可以通过人机交互调整参数,探究不同参数状态下的物理状态,并获得相关的实时数据,将物理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使学生认识加深,形成概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 果,促使学生主动记忆,认真思考,努力探索,积极参与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3. 微型(微格)教学法 微格教学法最早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教师阿伦(Allen)和他的同事们,在福特基金会资助下的教师培训项目实施中总结出来的。它旨在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进行训练。后来,这种方法逐步被其他大学教学训练所用,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是指教师借助电视摄录像设备来培养学生某种技能的教学方法。该方法利用录像为学习者提供教学行为(或其他技能)的示范,并记录学习者的模仿过程,供师生共同观看、分析,从而提高学习者的技能水平。由于该方法一般是在小教室中对学生的某种技能进行培训,培训时间短、规模小、内容单一,故称之为微格教学或微型教学。 微格教学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做了科学细分,并应用现代化的视听技术,对细分了的教学技能逐项进行训练,帮助教师掌握有关的教学技能,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微格教学是培训教师教学技能自我完善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具有以下特点:(1) 强调理论联系实践、重在技能的训练。(2) 训练目标明确、集中,重在技能的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