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和信息技术教学原则

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和信息技术教学原则
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和信息技术教学原则

信息技术教学得特点与教学原则

信息技术教学得特点

信息技术教学与其她课程得教学既有共性亦有不同,随着课程发展与教育改革得推进,信息技术教学在延续自身传统得同时,又呈现出许多新得特点,也对信息技术教师得教学实施提出了新得要求。

一、教学目标:在多元化与全面性中培养学生得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就是一个丰富而全面得能力体系,有观点认为,包括信息技术知识、技术、人际互动、问题解决、评价调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六大方面。信息素养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目标得确立与落实提出了更高得要求,主要体现在:要重视问题解决能力特别就是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得培养,力求知识传授与能力发展得统一;要重视学习能力得培养,从机械模仿、单纯接受向学会学习跃迁;要重视非智力因素得培养,力求认知、情感、态度与谐发展;要重视信息文化得内化,力求技术教育与文化教育得完美统一。

二、教学对象: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建构转向

由被动向主动转向,就就是要尊重学生得主体性,把作为施教客体得学生转变为学习得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得能力,反对将学生作为“扶贫对象"在教师控制下按既定路线被动学习,提倡将学生作为学习得“自强标兵”在教师得指导下自主学习,使学生有知识得“容器"转变为知识得“发生器”.

三、师生关系:构建民主平等得与谐关系

教学得平等性与合作化:现代教育提倡民主化得教学,不仅学生之间要结为互助得合作关系,教师也要成为学生学习得伙伴,在平等中对话,在合作中教学,而不就是教师控制学生甚至“压迫”学生.

教学得情感性与人性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情感得外显对学生既能起到良好得熏陶、感染作用,又能沟通信息交流得渠道而学生良好得情感得激发与培养不仅带来了学习得新动力,而且对于学生健全人格得培养与发展也有莫大得好处。

教学得互动性与多边化:教学过程中得互动性与多边化指师生、生生之间得有效互动与多边交流,以避免教学过程异化为教师单方面得活动过程,使师生之间缺乏有效得沟通与反馈,以至于窒息学生得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

四、教学方法:以教学需要为中心

教学方法要有针对性:要针对学生得准备状态、教学内容得特点、具体得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得适用范围、已有得软硬件条件与教师自身得素养条件等,综合权衡,选择与使用合适得教学方法,而不就是无原则地仅凭个人好恶或者因循传统,盲目地或者随意地选择使用。特别就是有关态度与情感方面得教学目标,它与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得培养有很大得不同,各有其适用得教学方法,比如前者可以开展课堂讨论,作品欣赏等方法开展教学,后者则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等。

教学方法要有灵活性:根据教学过程中得各种条件及其变化灵活选用教学方法,灵活性与针对性就是相连得,灵活选用得目得主要就是要保证教学方法得针对性,要使教学方法具有针对性就必须灵活地选择与运用.

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选择与使用多样化得教学方法以丰富教学过程,而不就是用一种或者几种教学方法一教到底,长期没有变化.多样化与针对性与灵活性也就是相互关联得,能做到针对性与灵活性基本可以保证教学方法得多样化,多样化得教学需要灵活、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贴近生活、探究学习与因材施教

贴近生活:突出体现在教学过程要贴近学生打得学习与生活经验,在“真实"得情境中通过实际问题得解决培养学生得信息素养.贴近学生学习与生活经验实质在于连接学生得已有经验,唤起学生得学习愿望,并以此作为出发点,更好地改造与拓展学生已有得经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这两种“贴近”方式。

探究学习:指教学过程要克服以往单纯依赖教师传授知识与技能得做法,重视学生在教师得引导与启发下通过自身得探讨与研究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在探究过程中培养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得引导与启发,给学生以帮助并留下思考与想象得空间,而不就是“不厌其烦地对学习者倾其所有,历数菜单,盲目地试图提高学习者操作菜单得水平”。

因材施教:指教学过程要从一刀切与整齐划一向因材施教转变,提倡在教师得指导下学生得个性化学习与特色发展。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由于受经济与教育发展水平不平衡得制约,地区与地区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即便在同一个学校得每一个班级内部,学生信息技术得起点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导致长期以来,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得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与目标都就是从“零"开始得。随着课改得深入,学生零起点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学生与学生之间得差异仍将客观存在,需要我们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得发展水平与学习需求。第二,为了兼顾学生得特殊发展,需要我们主动地去发现与培养有专长得学生,正如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所指出得,“学校还要善于发现确有信息技术天赋与特长得学生,并给予专门得培养。”

信息技术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就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得客观规律,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制定得、为教学工作所必须遵循得一般原理或准则。在分析信息技术新课程所提倡得课程理念、目标与内容,总结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经验得基础上,融入了传统意义上得一些教学原则,如量力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从而形成了信息技术课程得四大教学原则: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得原则、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得原则、信息技术与日常生活与学习相整合原则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原则。

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原则

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就是针对学生信息素养得培养提出来得,它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人类社会已经迈入了信息社会,信息技术成为一种基础性工具,信息素养成为社会公民得一项基本素养。这种社会背景就必然要求我们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这种基础文化素质得培养。第二,信息技术以及信息社会就是不断朝前发展得,但这种发展又就是依赖于一定得基础,就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之上得朝前发展。这种历史发展规律,见之于信息技术课程得教学,一方面在教学目标得定位上不仅要为学生打牢知识基础,也要让学生掌握学习信息技术得方法,授之以“渔”,让学生得信息素养保存可持续发展,适应技术时代得瞬息万变。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得选择上,既要注重基础,也要适度反映一些新得技术,就是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得同时,对社会未来得发展趋势有所了解,也增强对信息技术发展前景得向往与对未来生活得追求。第三,学生得心智发展存在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成熟得客观规律,而信息技术得各个组成部分在技术深度与文化内涵上有存在程度上得不同区分.学生心智发展与信息技术得这些特点,主要体现在信息素养得培养,要求教师把握好学生得“最近发展区",注意内容难度、深度、广度上得取舍,坚持基础性与发展性得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得一般发展。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贯彻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得原则,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重视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与基本态度得培养,为学生得终身发展夯实根基

一般而言,越就是基础性得知识越具有普适性与迁移性,也就越适用于现在中小学得素质教育。而从教育心理学得角度来讲,掌握必要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就是产生学习迁移得重要条件,有利于学习者形成良好得认知结构。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得选取上,应该突出“基础性"原则,学习内容,应该就是信息技术领域里一些相对比较稳定得东西,就是学生将来学习、生活与工作中能够利用得或者能迁移到其她

领域中去应用得。例如,信息与信息技术得重要价值、计算机系统得组成与基本工作流程、信息获取以及一些加工手段,等等。

二、以发展得眼光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得一般发展

这里所谓得发展眼光,一就是指教学过程得发展,而就是指教学内容得发展;两者体现在学生身上,则就是要动态地认识学生信息素养得发展水平,并以其信息素养得提升为指归,实质上这也就是现代教育哲学所倡导得“发展本位"教育价值观得重要体现。

1、教学过程得发展性

苏联教育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她将学生在成人指导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得解决问题得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能达到得解决问题得水平之间得差异称之为“最具发展区”。她认为对于教学而言,重要得不就是着眼于学生现在已经完成得发展过程,而就是关注那些正处于形成得状态或正在发展得过程,要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她同时指出,教学应促使“最近发展区”

得形成并使之不断变化.

信息技术课程得教学,也应遵循“最近发展区”得原理,使教学有一个适当得起点,并使教学过程动态发展,使学生信息素养水平获得持续提升,绝不可满足与停留在学生已经达成得能力水平。由于没个学生得“最近发展区”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教师能根据不同得水平设计相应得学习任务,并提供完成任务得各种支持条件,或使学习任务具有一定得开放性,允许学生在任务框架下自主确定具体得学习任务,等。

2、教学内容得发展性

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不断发展得,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为了适应各种需求研究与开发出来得信息技术新成果,以及在现有成果基础上得升级或改造产品,都在不断地产生;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得大众化或普及性本身就就是相对得,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如此瞧来,适时得调整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甚至就是课程体系还就是很有必要得,也就使得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得教学具有明显得时代发展特征。因此,教师要保持对信息技术最新进展得关注,保持对社会信息化进程中出现得新现象得关注,以便及时发现新问题,补充新知识。

三、加强学习方法得培养,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变化得适应能力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快、知识更新周期短,光靠在学校得有限学习就是远远不够得;从未来来瞧,信息技术就是支持信息时代公民进行终身学习不可缺少得工具.因此,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变化得适应能力,学会学习,即就是当前教学得需要,也就是培养信息时代公民得需要。换句话说,信息技术教师应当注重学生们学习方法得培养。

首先,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在提升自身业务能力与信息素养得前提条件之下,注意归纳与总结信息技术得基本特征与一般发展规律。其次,信息技术教师要利用平时得教学,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各方面能力。最后,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得评价能力,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学习结果得评价,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得主人;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具体工具得使用中,认识其优点、发现其不足,培养批判意识。

总之,只有坚持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得原则,我们才可能为中小学学生创造这样得一幅图景:以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为起点,以教师教学为支点,以学习方法为杠杠,挑起学生未来发展得朝阳。

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原则

人们已达成共识,新世纪合格人才应该具备两项基本品质:一就是全面发展得基本素质;二就是充分发展得优良个性.

全面发展不就是平均发展,个性发展也不就是自由无序,两者相辅相成。一方面,个性培养得最终结果必将促进人得全面发展,没有个性得健康发展就不可能有高层次得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全面发展得目得不就是消灭差别,泯灭个性,恰恰相反,就就是要在注重学生各方面素质全面提高得基础

上,尽可能培养、鼓励与发展学生得个性.也就就是说,全面发展总就是表现为个性得不断发展与丰富,个性发展也必然伴随全面发展而不断升华与完善。

由于区域经济得不平衡,导致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得发展存在严重得不平衡,即使对同一所学校来说,由于学生来源不同,基础水平也存在较大得差异。同时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个具有内在特殊性极强得科目,不同学生对其有这不同得适应性.具体落实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则要求教师做到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共同施教与因材施教得辩证统一,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努力。

一、教学目标上,在达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得基础上设立多级目标

首先应使全体学生在三维目标上获得全面发展,达到课程标准得基本要求.同时根据学生信息技术水平与能力上得差异设置多级教学目标,对应不同能力水平得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对于基础不同得学生,在教学目标上,不能完全相同,如果采取一刀切得做法,无疑会增加后进学生得学习难度,减弱优秀学生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得动力。

二、教学内容上,在实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得基础上设计多种学习任务、使用不同得软件工具

教师要充分得了解学生得兴趣爱好与特长,一方面,教师应该针对差别设计不同得学习内容与任务,满足不同学生得需要,针对学生能力水平得差异,提供不同难度水平得学习任务。另一方面,在完成任务得软件工具得选择上不强求一致,例如在文字处理方面,有些学生擅长Word2000,有些同学擅长WPS,在条件允许得情况下,应该让学生多选择自己感兴趣得软件工具。

三、教学策略上,在实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得基础上根据学生得认知风格给予不同得教学指导

不同学生具有不同得认知风格,有些学生喜欢独立地制定解决任务得方法,表现出很强得“场独立性”,而有得学生则经常依赖于教师提供解决任务得线索与启发,具有明显得“场依存性";有些学生善于用复合思维,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问题范围,直至找到解决问题得方法,有些学生则可能具有发散性思维优势,喜欢沿着多个方向寻找解决问题得方法;还有些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倾向于深思熟虑而错误较少,而有些学生则倾向与快速做出反应而常常出错.面对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得种种认知风格得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不同得教学策略,施以不同得教学方法与指导,鼓励不同意见与思路得迸发,鼓励多样化得问题解决方式与方法.

四、教学组织形式上,在实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得基础上将集体教学、小组合作与个别指导有机结合

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与需要,有效使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以适应不同认知方式、不同知识水平学生得发展。对于基础性得内容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出得共性问题,可以采用集体讲授得形式;对于基础较差得学生,可以采用个别辅导得方法为其奠定必要得基础,消除她们得恐惧感与畏难感,,增强其学习得信心;对于一些优秀学生,可以提供多样化得自主探索空间与条件,给予专门指导,使其能够得到充分提高.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方法,变学生得个体差异为优势资源,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学习并充分发挥各自得长处,协作完成学习任务.

总之,信息技术课程要求教师在承认、尊重学生差异得前提条件下,既照顾个体差异,又体现教育水平,在此基础上展开多样得教学。需要指出得就是,这其中没有固定得模式可寻,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与创造。

信息技术与日常生活与学习相整合原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风起云涌,世界各国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加强学科知识与学生得学习与生活经验、当代社会发展得内在联系,强调以学习者得经验、社会需要与问题解决为核心得课程整合,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解决问题与进行综合实践得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就是一门具有明显时代特色得工具性课程,同时又就是一门基础性课程.作为一门工具性课程,只有将其应用于实践中,学生得学习效果才能有效提高。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其教学中得技术训练并不以作用于学习者得未来职业发展为主要目标,而就是定位于她们当前得学习与生活服务。

信息技术课程得教学,更应该将学生对信息技术与其日常生活与学习有效结合,即,一方面信息技术得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得教学要贴近学生得日常学习。

一、信息技术得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要充分发掘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内涵,密切联系学生得现实生活与社会实践。体现在物质文明得建设方面,要鼓励学生将所学得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生产、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体现在精神文明得建设方面,鼓励学生恰当地表达自己得思想,进行广泛得交流与合作,并在此过程中分享思想、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增强友谊,共同建构健康得信息文化。

1。教学场所得拓展

除了普通教室、计算机房,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特别就是在涉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培养时,可以适当将教学活动延伸到校园活动场所、电脑市场、相关得企事业部门与行政部门、博物馆等与教学内容相关得活动场所,引导学生在实践、参观、调查等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需要指出得就是,信息技术教学主要还就是以教室与机房为主要阵地,在里面同样可以激发学生得生活经验,“去市场上亲身走一遭"只就是一种可供选择得方案,不见得非要如此,况且占用时间较多,应适度把握,不可滥用。

2.教学时间得布置

教师不仅要结合教学实际,为学生安排可以在课堂上完成得任务,也可以根据条件适当把一些学习任务安排在课外时间中去完成,以便学生能更方便地在实际生活得体验中学习信息技术, 使课

堂教学与学生得生活实践连续起来,当然,必须注意时间上得适度把握,以不过度占用学生时间、不加重学生负担为前提。

3。教学内容得设计

可以适度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得“真实”学习任务、典型案例、研究型课题或活动课程等。不仅可以把来源于社会生活得实际问题引入教学,也可以在条件允许得情况下吸收学生参与校内机房建设与管理、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学习资源得建设等等。以此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解决问题得过程中把“学技术”与“用技术"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得思想与方法.

二、信息技术得教学要贴近学生得日常生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两种不同得取向,其一就是信息技术与其她课程得整合,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其她课程得建设;其二就是立足于信息技术课程,在坚决反对学科本位得基础上,一方面要将其她课程得内容结合到信息技术课程得教学中来,另一方面要利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程自身得教学.

1.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整合其她课程得内容

信息技术课程得学习总就是要有一定得学科知识作基础,学生在利用这些学科知识基础支持信息技术内容学习得同时,也巩固与加深了对它们得理解与掌握,甚至有可能从中得到新得启迪而获得新知。

2。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信息技术课程自身得教学

我们常常重视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其她课程内容得教学,却往往忽视了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自身得教学.信息技术不仅仅就是学生学习得对象,而且也就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教师支持教学得工具。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得过程中,可以应用已经具备得信息技术基本技能去获取与当前学习内容相关得支持资料,管理与当前有关得学习资料与成果,表达学习信息技术所遇到得疑惑,获得老师与学生得启发与解答,交流学习信息技术得经验、感受,利用信息技术与同学合作完成某项任务。教师则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事务管理,为学生创造学习条件,等等。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原则

在过去得计算机教育时代,科学主义教育价值观曾一度占据统治地位,以至后继得信息技术教育也深受影响。但就是,对于基础教育阶段得信息技术教育来说,其文化教育意义与人文主义教育价

值观得凸显已就是大势所趋。正如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所强调得,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得设计要体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得课程目标”,并明确指出“选修部分强调在必修模块得基础上关注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得双重建构”.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得简述

所谓科学教育,就就是指以征服、改造自然,促进物质财富增长与社会发展为目得,向人们传授自然科学技术知识,开发人得智力得教育,它就是以科学主义得工具理性为教育价值取向、以社会发展需要为标准得功利性教育价值观。

所谓人文教育,就就是培养人文精神得教育,以人文主义价值理性为教育价值取向得教育。它通过把人类积累得人性精神、审美情趣与文化传统传授给下一代,以期使人能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得意义与目得,找到合适得生存方式。人文教育实质上就是一种人性教育,她就是以个体得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以个人发展需要为标准得非功利性得教育价值观.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发挥着不同得功能,有着不同得教育价值取向。科学教育注重,知识、技能、原理得掌握,以适应信息社会得需要,人文教育则强调探求信息技术对人生生活得影响与意义,人在信息社会中得生存方式与价值取向;科学教育追求得就是速度与效率,人文教育追求得就是体验与沉浸;科学教育追求得就是精确性与简约性,人文教育追求得就是生动性与丰富性;科学教育强调客观技术得掌握,人文教育强调得就是主观情绪得享受;科学教育得教学评价标准就是定量与统一得,人文教育得教学评价标准就是定性与多样得.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得重要性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都各自有其合理得内核与现实价值,也各自有自己得局限与不足,两者体现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就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得两个侧面,因此,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得融合就显得异常重要,这种重要性具体在以下两个方面:

宏观上,人文教育融入科学教育已成为社会发展之必然。以信息技术为第一发动机得知识经济大大地提高了经济发展水平,极大地改善了人类得生活标准。然而它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得同时,由于信息技术得匿名性、网络化等特征,也使人类社会面临着一系列新得挑战:网络病毒得泛滥,网络犯罪得此起彼伏,网络文化殖民得潜移默化,等等,都将给人类社会得生存与发展带来极大得伤害。由此可见,信息技术越向前发展,人类社会就越就是需要信息技术得人道精神、道德规范,与价值准则。而这些精神、规范与准则又绝非信息技术本身所固有得,技术本身就是价值中立得,而使用它得人却不一定就是价值中立得.

微观上,作为个体人得生存与发展呼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得融合。个体有着各种需要,而且只有在这些需要不断地得到满足得条件下,她才能够生存、发展并不断自我完善。一方面,人有使用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工具得使用方法与能力,而个体得这种能力必须通过较系统地接受科学得信息技术教育才能有效地获得。另一方面,人同时也就是有自我意识、有情感、有意志、有理想得社会化了得人,具有对真、善,美,对友爱、爱情、尊重,对自我实现得精神需要。

总之,科学技术将继续长足进步,这就是可以预期得,因为人类创造得工具理性已经赢得了无可阻遏得前行势能;而人类得价值理性还较为脆弱,我们往往并未寻找到安身立命得精神家园。对于基础教育中得信息技术教育来说,作为素质教育得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具有“百年积德”得自觉,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得融合。

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得融合思路

信息技术教育中得人文教育,有别于一般得人文教育,它得主要任务在于塑造与人得技术行为相关联得人文素养,因此,可行得途径就就是在信息技术教育中融合人文教育得精髓。

所谓融合,通俗得说,就就是相互融合,形成您中有我,我中有您,浑然一体得状态。因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得融合,不就是两者得简单调与或相加,而就是高层次上得融合。这种融合就是全方位得,涉及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课程研制、课程实施等课程建设得各个方面,同样也体现在信息技术教学得过程中。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教育得教学过程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相连得环节:

其一就是感受,要使学生在亲历信息活动得过程中体验到信息技术得作用与价值.

其二就是感悟,让学生感悟到信息活动中得合作与探究精神,感悟到信息作品得风格、情调、美感以及蕴含得情感;

其三就是理解,理解问题解决过程中发现问题与分析问题得角度与立场,理解问题解决过程中得合作、交流得重要性,理解信息作品所表达得思想、情感与态度;

其四就是表达与交流,乐于同她人分享自己得感受与观点,并能用适当得信息表达方式适时、主动、清晰、生动、流畅地表达出来,善于倾听、理解与包容她人意见,与谐、融洽地进行讨论,主动、辩证地吸收她人观点与思想;

最后,也就是最终得目得, 就是获得精神得自由与升华,个性化地感悟信息活动中得人与技术、人与人得关系,内化社会成员应承担得责任,建立稳定得态度与健康得行为习惯,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得学习方式与生活方式、价值观与责任感。无论哪个环节,对于教师而言,最根本得就是要尊重学生得个性、情感与自由。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常见问题(解答)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常见问题 1.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课堂教学手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板书逐渐为大屏幕投影所替代,尤其是在信息技术课堂上通常是黑板空空如也,请你谈一谈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1)多媒体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手段确实具有某些不可替代的优势,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 ①声画并茂、形象直观、丰富多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用语言、板书难以表达清楚的重难点内容用更为形象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解决 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 ③能节约教学时间 ④事先备课,便于修改 2)多媒体教学不可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板书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即时的活动过程,随时都有新情况、新问题、新的闪光点 出现,这就需要教师即时、准确地在课堂活动中反映出来。而板书正是最好的 手段。 ②多媒体教学手段往往是教师课前备课的一个环节,无论教师多么精心地准备, 它也只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预判,无法完全准确地把握整堂的全部,因此,板 书是必要的补充。 ③板书也具有多媒体无法取代的优势。如,停留时间长,便于学生记忆、便于做 笔记;更简要、更概括,能突出重点;能根据教学需要即时、合理地改变等等。2.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哪几种教学评价策略?谈谈其实施过程及其注意问题。 教学评价策略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作出的一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 评价策略: (1)课前的诊断性的评价 (2)教学过程中采取表现性的评价,开展学生间的自评、互评,提倡参与性的评价。 (3)课后的教师或学生的总结性评价(如作品展示、研究性课题成果的评价) (4)长期性的评价(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长期开展电子档案袋的方式)。 实施过程: 1)尽可能收集定量与定性两方面的信息,制订评价方案。 2)科学制订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控制在10-15个,而且必须是具体的、明确的,被评价者能根据自己的体会能作出判断。 3)细化、精化评价指标,其产生尽可能校本化,要广泛听取本校教师和学生的意见。 4)合理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5)确定评价对象与被评价对象。 6)提前告知评价方案 6)结果的处理需要谨慎,如不能排名、分等级等。 注意问题: 1)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考试与测验是为了”选择适合教育

中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及特点

中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及特点 计算机学院现代教育技术系10级徐嘉一、课程性质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领域外,各省、市、自治区在保证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在课程内容、培养目标、课时安排等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权。 信息技术属于技术类课程,在目标上强调对事物的改造使之适应人们的各种需要。信息技术教育过程的着力点以设计为基本特征。作为与课程整合的有力工具,学生在学习其他科目时可以发挥其重要作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是实现与其它许多科目领域整合的先决条件。信息技术课的理论基础,依赖电子技术与软件基础的发展,所以信息技术课的内容设置和课程实施是与时俱进的,并且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流行性。 二、课程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形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教学目标两个部分。 总目标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知识目标:掌握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培养采集、加工以及发布信息等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情感目标:明确并接受参与未来信息社会特的道德规范与法律法规。 能力目标:能够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通过评价信息、应用信息解决具体实际问题。教学目标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 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 体资源进行学习。 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 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三、内容设置和选择原则 1、小学、初中、高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衔接。 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基本完成应用软件的学习;初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具有"双衔接",初中不再是零起点。关于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的衔接,参考下表: 兴趣特长 应用技能 信息素养 技术创新 小学 激发兴趣保持学习动机 掌握常用软件/工具的应用技能 体验信息活动形成信息意识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知识点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组成。课程结构如下表: 必修:模块1:数据与计算; 模块2:信息系统与社会; 选择性必修: 模块1:数据与数据结构; 模块2:网络基础; 模块3:数据管理与分析; 模块4:人工智能初步; 模块5:三维设计与创意; 模块6:开源硬件项目设计; 选修:模块1:算法初步; 模块2:移动应用设计; 二、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旨在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的基础课程。课程围绕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精炼学科大概念,吸纳学科领域的前沿成果,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内容;课程兼重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通过丰富多样的任务情境,鼓励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学习与实践;课程倡导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将知识建构、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到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课程提供学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信息技术支持的沟通、共享、合作与协商中,体验知识的社会性建构,增强信息意识,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提高信息社会参与的责任感与行为能力,从而成为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 三、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坚持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观,培养具备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 2.设置满足学生多元需求的课程结构,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选择体现时代性和基础性的课程内容,支撑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 4.培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关系,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升信息素养。 5.构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推动数字化时代的学习创新。 四、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要素组成。 五:课程目标: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全面提升全体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 六、教学评价原则: 1.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 2.评价应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评价应公平公正,注重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4.评价应科学合理,提高评价的信度和效度。 七、教学评价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教学评价过程) 1.确定评价目标与内容 2.确定评价方式和评价的具体指标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计划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计划 一、教学指导思想: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着力发展学生以信息的获取、交流、加工与处理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一定的人生规划能力。信息技术课程不仅注重学生对符合时代需要、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而且注重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运用,注重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与理解,注重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探究、试验与创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共通能力的发展,为学生应对未来挑战、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明确信息社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伦理与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为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提供必要保证。 二、教学基本情况: 由于小学校际之间实施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要求参差不齐,学生家长对信息技术课程态度的差异,初中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差异很大,通过一学期的教学,有所改观,但这种差异是无法消灭的。教学

中我们针对客观存在的起点不齐和个性差异,要求授课教师要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具体到每一堂课的教学,我们将采用这样一些应对方法。 (一)在学习内容上,一方面,针对个性差异设计多种类型的任务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另一方面,针对起点不齐设计不同难度水平的学习任务,设计基础任务、进阶任务和拓展任务,基础任务要求所有学生完成,在进阶任务中提供不同学生兴趣的任务主题,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异需求,而拓展任务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可以做到“让后进生吃饱,让优秀生吃好”。 (二)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有效使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将集体教学、小组合作与个别指导有机结合,适应不同认知特征和知识水平的学生。如对于基础性的内容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出的共性问题,采用集体讲授的形式;对于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特殊问题采用个别辅导的方法;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小组合作方法,变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优势资源,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学习并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协作完成学习任务。 (三)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贴近学生的已有经验,唤起学生的学习愿望,并以此作为出发点,更好地改造和拓展学生已有的经验,实现信息技术与日常生活和学习的整合。 三、教学目标: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主要原则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主要原则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但整合不等于混合,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并了解学科教学的需求。在整合过程中,教师要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的效果,从而使学生用信息技术来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学习任务。 1.运用教育理论指导课程整合的实践 现代学习理论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教与学的层面上,每一种理论都具有其正确性的一面。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没有一种理论具有普适性,无论哪一个理论都不能替代其它理论而成为惟一的指导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对需要机械地记忆知识或具有操练和训练教学目标的学习中突显出来。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作用,则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控制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给学生提供建构理解所需要的环境和广阔的建构空间,让学生自主、发现式地学习。如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适当的内容重复,帮助学生记忆知识。通过信息技术设置情景,让学生便于意义建构。 2.根据学科特点构建整合的教学模式 每个学科都有其固有的知识结构和学科特点,它们对学生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语言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主要训练学生在不同的场合,正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较好的与别人交流的能力。 数学属于逻辑经验学科,主要由概念、公式、定理、法则以及应用问题组成,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开发学生的认知潜能上。 物理和化学,则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的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做实验的能力的培养。

如果需要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那么用计算机的模拟实验全部代替学生的亲手实验,将会违背学科的特点,背离教学目标中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3.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整合策略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实施多样性、多元化和多层次的整合策略。对于学习类型和思维类型不同的人来说,他们所处的学习环境和所选择的学习方法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如有的学生不能主动地对外来信息进行加工,喜欢有人际交流的学习环境,需要明确的指导和讲授。而有的学生在认知活动中,则更愿意独立学习、进行个人钻研,更能适应结构松散的教学方法或个别化的学习环境。 4.“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目前流行的教学设计理论主要有“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两大类。理想的方法是将二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而且,这种理论也正好能适应“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的要求。将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 5.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 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对于同一任务,不同的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选择不同的工具来完成。这种个别化的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既要为学生提供个别化的学习机会,又要组织学生开展协作学习。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目录 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三、教学评价 四、中小学课程教学内容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正文 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是: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是: 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高中阶段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较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社会的影响。 2.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及网络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网上信息资源,学会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 3.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 4.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 5.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6.通过与他人协作,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编辑、综合、制作和传播信息及创造性地制作多媒体作品。 7.能够判断电子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8.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自觉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行为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与信息有关的活动。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附后)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带*号),基本模块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拓展模块是对学生的较高要求各区县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模块内容的基础上,适当选取拓展模块的内容。 课时安排: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案例

错误,因生成而精彩-《文件的查找与创建快捷方式》教学案例 这是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第三册(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开发中心编),第一课《文件的查找与创建快捷方式》的内容,本教学为1课时,这是平时的随堂课。我所担任的信息技术课上,由于班级人数远远超过计算机的数量,在这里基本上两个人共用一台机器。五年级已经学习了一年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对他们来说信息技术课是最喜欢的课程之一。学生对本节课上所提出的创建快捷方式的操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教师只需在课堂上让会操作的学生稍加示范就可以了。 [教学设计] 本课内容分三部,一是文件的查找,二是创建快捷方式,三是更改“快捷方式”图标,这三点都是本课的教学目标,其中第二部分学会创建快捷方式,学习内容是:【例】在桌面上创建“Winword.exe”的快捷方式,也是本课的重点。在教学中,重视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探索,并交流探索成果。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展开竞赛活动,体会合作与竞争的快乐,让学生在课堂评价以及整个活动过程中体验成功。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注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用竞赛的方式推动和激励小组成员的互帮互助,让先完成任务的学生帮助操作有困难的学生。上课时,我设计了一个以小组为单位的竞赛活动,给学生10分钟自主探究,最后给5分钟进行小组内的讨论。以下片断是在讨论结束后在课堂上出现的。 [案例描述] 师:时间已经差不多了,请各位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生:(学生回到座位。) 师:刚才无论是在自己探索还是在小组讨论上,我看到很多同学都很投入。那么接下来的时间,就是考察我们每个小组的成果的时候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好!我再强调一下我们的考察方式。我将按照顺序,从A组到E组,E组结束后,如果还有其他方法的,我们再从A组开始。好,下面先请我们A组推荐一位同学。 生:(A组代表)单击开始菜单,指向程序,指向word,拖动到桌面上就可以了。 师:(心中想,这只是把菜单中的快捷方式拖到了桌面上,只是快捷方式的移动。)这是我们A组代表的方法,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其他组的学生)他用的这种方法不对,这样在开始菜单里就没有了。 师:(故意装作不知)真的吗?请你来给我们检查一下。 生:(学生示范) 师:果然,原来在菜单里的那个word快捷方式没有了。它到哪里去了呢? 生:被A组的同学移到桌面上了。 师:看来,我们每组的代表同学要获得全班同学的肯定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是极具挑战性的。所以接下来的各组同学千万要注意自己的操作和语言。下面有请B组。 …… (E组代表)首先通过开始菜单中的搜索文件和文件夹,找到word的源程序Winword,生: 然后剪切Winword,再回到桌面,右击粘贴,就完成了。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概述 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整合内涵 1、对信息技术的两种不同认识对信息技术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概述起来主要有两种。 2 计算机教育应用的三种不同水平计算机是一种最主要的信息机器。从发展的观点看,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计算机与课程整合,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水平:(1)计算机是一种信息的提示设备 (2)计算机是一种用于学习的认知工具;例1 记录和整理 (3)计算机是一种媒体机器信息是通过媒体进行传递的。 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两个层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成面: (1)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2)信息技术与课程学习过程的整合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根本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主要是: 1、充实、完善、拓展、提高课程的学习内容,为社会需求的多种专业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 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可以充实、完善、拓展、提高课程的学习内容。在此基础上,可培养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为培养相关学科的专业人才打下基础。 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内容的整合,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学科内容,同时也丰富、拓宽了学科的学习内容。在此基础上,可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爱好,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为我国建设所需的各种专业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现学校教育的信息化,应该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它们是:• 学校教学环境的信息化,这主要是学校的信息化的设施。 • 教师、学生的信息化,主要通过教师、学生的信息教育实现。 • 教学的信息化,这主要通过数字化的教学资源的完善予以实现。 在这三个要素中,教师、学生的信息化是最重要的一项要素。信息技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可通过在学校设置信息技术课来实现。不仅如此,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也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可以使信息技术教育深入到各门课程的教学中。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方法探索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方法探索”旨在研究性如何通过使用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学生自主意识、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发展意识及创新意识,培养一定的科研能力;同时让教师树立“以人为本、张扬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培育新型师生关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方法实践自学一般来说,信息技术课的课型为两类:一是理论课,二是实践课(上机实习课)。但是我认识还存在着第三种课型,即实践项目课。教师应该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的要求,根据对学生学习技能的规律研究,在教学设备不断完善的条件下,力争将每堂信息技术课都上成理论实践结合的课型,即将学生带入微机教室中上课,达到每人一机,边学理论边实践操作,技法传授和技法训练相结合,手脑并用,教练合一。这样理论实践当堂结合,并当堂转化为技能,教学效果较好。实践项目课的课型,可以说是目前较科学、应用频率较多的课型。实践项目课的课型如何具体操作?经过研究、探索和网上讨论交流,总结出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是上好实践项目课课堂教学的较理想模式。 1、情境创设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课时,教师应当用最有效的方法、最短的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导课的艺术性具体表现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教师要注意采用各种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沟通师生感情,使学生愿学、乐学,主动地去学。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课的形式、内容和语言,甚至导课时的情感和动作。例如,教学“电子邮件的使用”一节,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电子邮件”的兴趣,可以简单介绍“马拉松”长跑比赛来历的故事,然后问学生现在什么邮件最快,学生多想到特快专递,教师这时介绍是“电子邮件”最快。当学生们听说几秒钟之内就可以收到“电子邮件”时,顿时感到惊讶并立即产生亲手试试的欲望。这样,导课就算成功了。 导课时间一般不超过5分钟。 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人的认识不是被动的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建构的。“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学习者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因此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架构与学生经验、兴趣相关的学习情境并引导其进入情境非常重要,这关系着学生在本节课中的学习品质,对学生科学学习方法的养成也很关键。例如,在创设“美化工作表”这一课的情境时考虑到这一部分知识点多且杂,部分知识点与Word排版类似,容易使操作熟练的学生感觉没兴趣、不熟练的学生又跟不上等特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本班的成绩表为操作样本,贴近学生的生活,以组为单位,形成组内合作、

2012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12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 一、课程目标 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能力;对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在熟悉并利用技术条件和环境的基础上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探究技术应用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信息素养在课程目标的不同维度均有体现。其中,在知识与技能维度,强调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思想,以及常用工具、手段、技术的基本操作与应用;在过程与方法维度,强调通过具体操作或应用过程,在实际体验中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强调理解信息技术的技术思想,在应用信息技术的具体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技术观和价值观,对信息道德、信息伦理、信息文化产生感悟与内化,养成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和改善生活的意识和态度,积极、负责、安全、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持续提升的过程,在不同学段,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内容各不相同,在信息素养的培养水平上各有侧重。其中,小学阶段侧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应用,强调对信息技术和信息文化的体验和感悟,以基础入门为标志,以感悟信息文化为目标;初中阶段侧重对信息技术基本特征的总结能力的培养,注重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方法的熏陶,关注与信息素养相关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想象能力、批判能力的培养,以迁移应用为标志,以顺应信息文化为目标;高中阶段强调领域应用,以多样化的应用技术领域的能力训练为主,既可以强调学生在不同领域方向上的个性化能力塑造,又可以强调某特定领域对其后续发展的重要支持作用,即以个性化能力培养为标志,以内化信息文化为目标。 二、课程内容架构 义务教育阶段按照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的方式进行设计。 小学阶段设一个“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其中含“硬件与系统管理”“信息加工与表达”和“网络与信息交流”三个专题,共72课时,适宜在三、四年级开设;设两个拓展模块,分别是“算法与程序设计入门”和“机器人入门”,各36课时,适宜在五、六年级开设。 初中阶段设一个“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含“硬件与系统管理”“信息加工与表达”和“网络与信息交流”三个专题,共36课时,适合在七年级开设;设两个拓展模块,分别是“算法与程序设计”和“机器人设计与制作”,各36课时,适合在八、九年级开设,也可以在七年级开始开设。基础模块是各地各校必须完成的内容,拓展模块是可以根据条件选择开设的内容。不同学段在内容和水平上相互衔接、各有侧重。以“算法与程序设计”为例,小学阶段以体验为主,强调借助积木式编程工具,通过对对象、模块、控制、执行等概念及作用的直观操作体验,感受编程思想;初中阶段以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为工具,通过尝试设计与实现基本程序结构,将实际问题解决与算法思想形成联结;而高中阶段则从面向实际问题的解决入手,借助几种比较典型算法问题的解决,帮助学生体会算法与程序设计的作用及其魅力。本标准对内容的表述力求完备,尽量刻画出主要知识点或教学范围,并以过程化描述或者举例描述的方式表达该类知识点应达到的难度水平,但不以穷举知识点为追求。

论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原则

论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原则 前言: 教学原则是开展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和指导原理。本论文在介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和学习过程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原则。对各个教学原则,可以通过对比的方法进行教学和学习,重点理解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原则。 关键字:教学原则教学特点 第一:信息技术课的一般学习过程 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信息技术科学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输入阶段、新旧知识的互相作用阶段和操作阶段。首先,输入阶段就是给学生提供新的学习内容、创立学习情境。同时在具体讲授教学内容是,首先提出与课程相关的若干为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内在的学习兴趣。之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和新知识发生作用,进入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阶段,其中新知识被纳入原有的计算机认知结构中进行改组进而形成新的计算机认知结构。最后进入操作阶段,通过实验,练习等实践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第二: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 信息技术课程将逐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它既与数学、物理等其他学科有共性,

又有它本身的个性。根据我国现代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来分析,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现代性特点: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计算机现代最新的成果,教学用机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同步前进不断更新。 实践性特点:信息技术教学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上机实践,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70%”。 工具性特点:计算机是“人类通用智力工具”。信息技术教学,要求我们的学生必须掌握和应用计算机这个现代化的工具,去处理现代社会的信息。 应用性特点: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之中,而且越来越深入,例如,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自动化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教育、计算机通信等各个领域里计算机都担当了重要作用。 第三: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原则 信息技术的教学原则是信息技术教学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它是在基本的教学论原则的指导下,以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主要特性和学生认识发展的基本特点等为依据而确定的。根据基本的教学理论,结合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体现在以下八点:1)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教学既有思想性又有科学性,把两者结合起来。思想性,指教学要体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 摘要:在所有课程当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应该算是最灵活多样的了。作为一名21世纪的信息技术教师,生活在网络时代的我们,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如何在教学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信息素养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作为一名21世纪的信息技术教师,生活在网络时代的我们,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如何在教学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一、信息技术教师要明确教育观念 1、高新技术时代需要的人才是能熟练运用当代信息技术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创造传播信息,在信息技术所创的全新环境中掌握独立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快速适应迅速变化的信息环境、遵守网络信息时代道德规范的复合型人才,即具有高级信息读写能力的人才。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读写能力,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已成为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的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2、学习当今“流行”的知识,让信息技术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选择了具有广泛适用价值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和蕴含着信息技术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的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了解其在学习生活中的作用。 3、根除“副科”观念。

(完整版)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

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 一、课程目标 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能力;对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在熟悉并利用技术条件和环境的基础上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探究技术应用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信息素养在课程目标的不同维度均有体现。其中,在知识与技能维度,强调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思想,以及常用工具、手段、技术的基本操作与应用;在过程与方法维度,强调通过具体操作或应用过程,在实际体验中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强调理解信息技术的技术思想,在应用信息技术的具体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技术观和价值观,对信息道德、信息伦理、信息文化产生感悟与内化,养成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和改善生活的意识和态度,积极、负责、安全、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持续提升的过程,在不同学段,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内容各不相同,在信息素养的培养水平上各有侧重。其中,小学阶段侧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应用,强调对信息技术和信息文化的体验和感悟,以基础入门为标志,以感悟信息文化为目标;初中阶段侧重对信息技术基本特征的总结能力的培养,注重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方法的熏陶,关注与信息素养相关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想象能力、批判能力的培养,以迁移应用为标志,以顺应信息文化为目标;高中阶段强调领域应用,以多样化的应用技术领域的能力训练为主,既可以强调学生在不同领域方向上的个性化能力塑造,又可以强调某特定领域对其后续发展的重要支持作用,即以个性化能力培养为标志,以内化信息文化为目标。 二、课程内容架构 义务教育阶段按照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的方式进行设计。小学阶段设一个“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其中含“硬件与系统管理”“信息加工与表达”和“网络与信息交流”三个专题,共72课时,适宜在三、四年级开设;设两个拓展模块,分别是“算法与程序设计入门”和“机器人入门”,各36课时,适宜在五、六年级开设。初中阶段设一个“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含“硬件与系统管理”“信息加工与表达”和“网络与信息交流”三个专题,共36课时,适合在七年级开设;设两个拓展模块,分别是“算法与程序设计”和“机器人设计与制作”,各36课时,适合在八、九年级开设,也可以在七年级开始开设。基础模块是各地各校必须完成的内容,拓展模块是可以根据条件选择开设的内容。不同学段在内容和水平上相互衔接、各有侧重。以“算法与程序设计”为例,小学阶段以体验为主,强调借助积木式编程工具,通过对对象、模块、控制、执行等概念及作用的直观操作体验,感受编程思想;初中阶段以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为工具,通过尝试设计与实现基本程序结构,将实际问题解决与算法思想形成联结;而高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教学方法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教学方法 一、学科特点 根据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来分析,基于信息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有如下几方面: 1.发展性特点。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均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成就,开辟了许多新的领域,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这就使得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由于各地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配备及教师水平与学生的素质等条件差别较大,但不管条件差别有多大,我们都应该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角度出发,选取《信息技术课程》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作为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因为越是基础的东西越具有普适性和迁移性,也就越适应于中小学的素质教育。 2.综合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中小学其它学科比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比如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哲学、美学、文学……等等,这就是说,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本来就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所谓计算机学科性,它兼有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从这一特点出发,针对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发展的状况,我们应该淡化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性”,强调它的综合性。特别是小学阶段,主要是用计算机,而不是学计算机,是以计算机为工具,与其它学科或活动整合在一起,其综合性非常强。 3.应用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体现这样一种的教学氛围: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既包括课内也包括课外)让学生亲自动手使用计算机,学生只有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才能学好计算机。 4.工具性特点。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是一般的工具,而是“人类通用的智力工具”,所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具有工具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严格执行“加强基础,淡化语言,注重应用,强化实践”的指导思想。 5.实验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离不开实验的学科。它的创立和发展都离不开计算机的操作。同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也必须突出实验性的特点。因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性质决定了它不能离开上机实验,上机实验操作直接关系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发展水平和教学水平。 6.趣味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趣味性,无论在哪个年级,无论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都应该重视挖掘和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趣味性,重视激发、培养和引导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现代化,教学方法、课堂结构高效化,教学手段多样化,学法指导经常化,能力培养始终化是新时期给我们计算机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常有如下几种: 1、愉快式教学法。众所周知,指法训练是一项机械、枯燥的教学内容,可作为一项“一朝学会终身受益”的基本技能,不学又不行,如何进行教学呢?创设一种愉快的环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练中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2、分解任务法。中小学生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较差,教师的授课时间一长,往往注意力就分散了。在备课时,将课程分解成若干个模块,每一个模块再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每次课讲解一个模块的一个知识点,马上动手进行训练,以增强趣味性,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例如:一节课先安排3分钟的英文指法训练,接着安排5分钟的艺术字的制作内容讲解,10分钟的制作艺术字的实践训练。再安排10分钟的创作比赛,5分钟的评一评,看谁学得好、做得对。最后的几分钟时间,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生动形象地讲解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设置几个小问题,留待下次课前抢答,对每一个知识点,每一次讲得虽少,但日子久了,积少成多,知识的聚集就越来越多。 3、任务驱动法。把教学内容设计在一个个实际任务中,教学过程变成教师带领学生在计算机上完成实际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新的知识。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小结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小结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的课程,其实践性强,发展快。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觉学生们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初步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的基础知识,在挑战困难,增强自信心与创造能力等方面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欢乐。 在初级阶段,学生处于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初步状态,对于趣味性的知识较为敏感,所以,根据这一阶段的年龄心理特征,开设的计算机课就以指法练习、辅助教学软件的应用以及益智教学游戏这些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知识为主要内容。这样做,符合本阶段的认知结构便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学习状态之中,便于接受老师教授的新事物,并且易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发展自我的能力。为此,我把教材中最容易的内容提到最前面教授,新授之余也教学生玩玩“扫雷”、“纸牌”等益智教学游戏,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上机操作课中,我通过学校的多媒体展示系统,将有一定电脑基础的学生的电脑作品制成幻灯片并配上优雅的音乐在教师机上播放,学生们顿时沸腾起来,纷纷举手询问,我都一一给他们解答,并鼓励他们只要努力学,就一定能成功。于是就开始手把手耐心给他们讲解画图的有关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们对电脑已不陌生了,我就带着他们进入windows 的“画图”。在画图纸上进行画点、画线、画图形等操作,经过操作训练,学生们学会了许多工具和菜单的使用。通过复制、剪切、粘贴和移动,学会了画一些简单而美观的作品,互相欣赏,直到下课,同学们仍然余兴未尽,围着老师问这问那久久不愿离去。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作品做好了,如何输入汉字给自己的画取名或将自己的大名也写在画上呢?这时我顺势让学生认识键盘,用键盘练习卡一遍又一遍的练习,同学们终于能找到26个英文字母的位置,汉字也会输了,我又指导学生构思新的作品,给自己的画起上名字,也把自己的大名写上。看着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同学们非常高兴。对自己的创新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找到了自我,提高了自信心。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复习资料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复习资料 第一章 1.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的特点: 1)综合性2)独立性3)实践性4)发展性5)创新性 2.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2)理论研究法3)实践研究法4)比较研究法5)三论研究法6)协同研究法 第二章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生学习和合作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 础 2.小学,初中,高中各自教学目标? 第三章 1.信息技术课的学习特点: 1)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性2)信息技术课程的实验性3)信息技术课程的灵活性 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认知因素 认知因素是决定学习效率和学习结果的直接因素,影响学习的认知因素主要有:已有知识经验,智力发展水平,智力活动方式和认知结构的特征.因此,在教学中应把改善学生的认知因素作为主要目标,使学生会学,善学, 爱学. 3.中小学信息课教学特点: 1)现代性特点2)实践性特点3)工具性特点4)应用性特点5)文化性特点 4.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老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原则3)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4)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5)发展性与巩固性相结合的原则6)量力性与尽力性相结合的原则7)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章 1.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一定的教学工具和手段,教与 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发展性和可补偿性. 2.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自觉指导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等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有多种具体的方式:讲述.讲解.讲演.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材,掌握教材是教师较好运用讲授法的关 键.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一中李志坚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其引入中学课堂教学已从理论走向实践。基础教育信息化面临着建设的“高投”与教学的“低效”问题,也可通过提高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效益和效率来解读。本文结合不同学科教学的特点,对课堂多媒体教学应用的不足作了客观阐述和说明,并分析论述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适宜、适度和实效等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比较可行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原则教学方法课堂教学 前言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Internet)等。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规模在中国的不断高速扩大,信息技术对现代人生活、工作的深刻改变,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中学课堂教学已从理论走向实践,走向发展,对信息技术、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不仅成为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成为对学校、老师的评价标准,到今天也成为许多有条件学校的教学常态。 在这种形势下,许多教育工作者改变了观念,积极投入到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掌握、运用中来。广大教师也掀起了自制教学课件的热潮,在网络中能查询到的有关教学的各种影音素材、备课资料、教学课件已数不胜数。这些都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行为和教学常规。 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优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是教育心理学基本原理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人们获取知识,单靠听觉只能记忆约1/6,单靠视觉,只能记忆约1/4,而同时使用视听两种感觉,则能记忆大约是2/3。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运用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能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只靠挂图或黑板作图又难讲解清楚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将知识一目了然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1。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分析 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高投”与“低效”的问题,引起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高度关注。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追求效益、效率和效果的最大化。信息技术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当它们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整合,即应用于课堂教学时,他们就体现出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是极其宝贵的特性,从而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进而解决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低投”与“高效”的问题。低“投”不仅包括硬件设施、设备的低资产投入,而且还包括师生精力和时间的低消耗;高“效”包括教学过程的快速度和教学水平的高质量。下面,我们以多媒体教学为例来分析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1.1实践中验证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