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我所研究中心人员参加“地方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战略与规划研讨会”

2012年12月19-20日,由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以及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办的“地方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战略与规划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我所研究中心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依靠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方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长成思危教授发来了贺词。国家科技部副部长、中国软科学会副理事长张来武同志向大会做了题为“创新驱动更需要软科学”的报告。

其后,英国诺丁汉当代中国学学院院长姚树洁教授,全国人大常委、内务司法委副主任、民建中央副主席、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辜胜阻教授,银线联盟联合会主席Jan Sta?l von Holstein教授,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工业经济学教授Hans L??f,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元等多位专家学者也都做了精彩的主题报告。

会议期间,各位演讲嘉宾还同与会人员现场互动,就软科学研究领域的某些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21世纪议程

《21世纪议程》是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重要文件之一,是“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它是从目前至21世纪在全球范围内各国政府、联合国组织、发展机构、非政府组织和独立团体在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的综合的行动蓝图。 文件综述 《21世纪议程》是一份没有法律约束力、800页的旨在鼓励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的全球可持续发展计划的行动蓝图,它于1992年6月14日在里约热内卢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地球首脑会议的组织者说,这项计划若实施,每年将耗资1250亿美元。文件包括有关妇女、儿童、贫困和其他通常与环境无关联的发展不充分等方面问题的章节。《21世纪议程》是将环境、经济和社会关注事项纳入一个单一政策框架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就。《21世纪议程》载有2500余项各种各样的行动建议,包括如何减少浪费和消费型态、扶贫、保护大气、海洋和生活多样化、以及促进可持续农业的详细提议。《21世纪议程》内的提议仍然是适当的,后来联合国关于人口、社会发展、妇女、城市和粮食安全的各次重要会议又予以扩充并加强。 制定过程 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

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重要文件之一。该文件着重阐明了人类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之间应作出的选择和行动方案,提供了21世纪的行动蓝图,涉及与地球持续发展有关的所有领域。是“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它应是从目前至21世纪在全球范围内各国政府、联合国组织、发展机构、非政府组织和独立团体在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的综合的行动蓝图。 基本内容 《21世纪议程》共20章,78个方案领域,20万余字。大体可分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由若干章组成。每章均有导言和方案领域两节。导言重点阐明该章的目的、意义、工作基础及存在的主要难点;方案领域则 《议21世纪议程》说明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应如何采取的行动。 文本四大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由序言、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对策、或持续发展立法与实施、费用与资金机制、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以及团体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共六章组成,有18个方案领域。这一部分从总体上论述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背景、必要性、战略与对策等,提出了到2000年各主要产业发展的目标、社会发展目标和上述目标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对策。第二部分:社会可持续发展。由人口、居民消费与社会服务、消除贫困、卫

21世纪的中国国防

21世纪的中国国防 中国追求的发展是社会的全面进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成为中国21世纪的必然选择。只有社会的持续发展,才能给国防提供强大而长远的战略资源及潜力,同时,只有树立新的国防发展观,才能维护和支撑社会的持续发展。 一、21世纪中国国防战略资源及潜力面临的挑战 邓小平指出:“衡量一个国家的国力,要综合地看,全面地看。”人口、资源、环境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后期所遇到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在我国工业化初期就已出现了。我们面临着既要发展经济、摆脱贫困和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又要全面提高部队战斗力,实现国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因此,开展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同时也维系着国防和军队的发展。21世纪中国国防战略资源及潜力面临的主要挑战有: (一)人口因素对国防的影响 国防人力资源是国防潜力的主体部分,是直接关系到国防实力的决定因素。影响国防人力资源的主要因素是:1.人口规模和增长速度。国防人力资源的规模和增长速度,首先取决于国家总人口的数量和增长速度,两者成正比例

关系。中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1500万人左右,从21世纪国防人口资源的总量上说是不缺兵源的。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人口数量的压力给资源和环境带来的压力。国防资源和潜力是一个综合体系,国防人力资源丰富是国防实力的一大要素。但由于人口多,也必然给其它资源带来负载,新增国民收入的必将被新增人口消费掉,这实际上也给发展国防带来了经济上的负担和压力,使国防建设难以在短期内有很大的改观。 2.人口老龄化的压力。随着人民生活安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随之出现。到2000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1.6至1.7亿,到2040年,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7%。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对经济尚不发达的中国来说,不能不是一个沉重的负担。由于老年人的增加和家庭的“四二一”结构所产生的种种矛盾,也必然会给部队官兵带来服役期间的一些实际问题. 3.人口素质偏低的制约,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贫穷、落后,在农村依然存在着早婚、早育、近亲结婚的现象,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农民的婚配范围绝大多数没有超过25公里。在农村新生人口中,存在较为严重的遗传生理素质低下的问题,征兵体检时视力不合格和有慢性疾病的也占相当大的比例。另外,1990年统计,全国文盲、半文盲人数仍达1.8亿以上,农村青年中文盲和半文盲占36%。在战士入伍登记表中虽然填写的是初中生、高中生,但有些实际并未达到应有的学历。

《中国21世纪议程》

《中国21世纪议程》 ——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中国21世纪议程》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纲领,是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指导性文件,同时也是中国政府认真履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原则立场和实际行动,表明了中国在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上的决心和信心。《中国21世纪议程》为中国21世纪的发展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 (一)《中国21世纪议程》的基本思想 制定和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在21世纪发展的需要和必然选择。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要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发展国民经济放在第一位,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开展。中国是在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经济和科技水平都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这使本来就已经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环境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在这种形势下,我国政府认识到,只有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从国家整体的高度协调和组织各部门、各地方、各社会阶层和全体人民的行动,才能顺利完成预期的经济发展目标,才能保护好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国家长期、稳定的发展。 (二)《中国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 《中国21世纪议程》共20章,78个方案领域,主要内容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与政策。论述了实施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和必要性,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重大行动,建立中国可持续发展法律体系,制订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技术政策,将资源和环境因素纳入经济核算体系,参与国际环境与发展合作的意义、原则立场和主要行动领域,其中特别强调了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包括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费用与资金机制,加强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建立可持续发展信息系统,促使妇女、青少年、少数民族、工人和科学界人士及团体参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部分,社会可持续发展。包括人口、居民消费与社会服务,消除贫困,卫生与健康,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和防灾减灾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包括引导建立适度和健康消费的生活体系。强调尽快消除贫困,提高中国人民的卫生和健康水平。通过正确引导城市化,加强城镇用地规划和管理,合理使用土地,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建筑业发展,向所有的人提供住房,改善住区环境,完善住区功能。建立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 第三部分,经济可持续发展。把促进经济快速增长作为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的必要条件,其中包括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工业与交通、通信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能源和生产消费等部分。着重强调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在工业活动中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尽快发展环保产业,提高能源效率与节能,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第四部分,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包括水、土等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还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治土地荒漠化、防灾减灾、保护大气层

中国21世纪优先项目计划

中国21世纪优先项目计划(第一批) 优先项目: 1. 目的和意义 2. 制定依据 3. 筛选原则 4. 组织实施 5. 资金投入 6. 优先领域及其主要内容 7. 中国21世纪优先项目计划(调整、补充版) 目的和意义 —“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是将《中国21 世纪议程》(以下简称《议程》)中的行动方案分解为可操作的项目,作为实施《议程》的一个重要步骤。 —履行中国政府在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承诺,用实际行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据国内资金与国际合作、援助资金落实情况,优先项目计划将逐步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特别是将在“九五”计划(1996 — 2000) 和到2010 年的规划的制定中得到具体体现。 —根据中国国情,实施优先项目计划将集中解决国内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中的一些紧迫问题,推动产业部门和广大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将促进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制定依据 —《议程》中的总体战略、方案领域和原有的工作基础。 —国务院各部门、地方政府及有关机构、团体提出的500余个优先项目建议书。 —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国内迫切需要解决的、能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涉及全球变化重大问题。 筛选原则 —特别重视工业、农业发展及能源建设中的环境无害化技术与示范项目,为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奠定基础。 —优先安排环境污染控制、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方面的重大项目。

—在社会发展中优先安排计划生育、保健和消除贫困的项目。 —优先考虑教育和培训、立法、政策、机构建设及提高公众可持续发展意识等能力建设方面的项目。 —与各部门、各地方正在进行或即将启动的重大项目计划有机结合,有工作基础和落实的国内配套资金、还贷能力和实施条件。 —体现出人类社会共同关心的全球变化课题,可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国际合作。 组织实施 —对纳入到优先项目计划的项目,按照相应的程序进行论证、审批后,将作为中长期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内容组织实施。 —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支持与合作下,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国家经贸委及国家环保局在优先项目的实施中发挥指导和组织协调作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承办日常管理工作。 —优先项目计划将通过多种国际合作方式实施,包括多边、双边、援助、贷款、独资、合资以及建设—运营—移交(BOT)等方式进行。 —国内项目承担单位与有关的国际合作者将联合实施优先项目,并动员社会广泛参与。 —采用滚动、灵活的方式建立和实施优先项目计划。对实施的优先项目将进行评估,进行必要的调整。对于各部门已报来的未选入第一批《计划》的项目和今后陆续报来的项目,存入项目库,待条件成熟时逐步地纳入到国民经济计划中实施;并继续广泛寻求国际合作与援助,推动项目的实施。 资金投入 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将主要依靠中国自身的力量,同时,将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争取国际援助。大体上中国自身投入占60%左右,国际社会投入占40%左右。按项目投入方式,基本可分为援助型、合作型和投资型。对于现编制形成的第一批优先项目,我们愿意与感兴趣的国外合作者就不同类型的项目在资金投入方式和数额上进行商讨,寻求合作。

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

《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 前言 联合国《21世纪议程》指出: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1994年11月16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生效,标志着现代国际海洋法律制度的建立,为全球海洋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国际海洋法律基础。1990年第45届联合国大会做出决议,敦促世界各国把开发海洋、利用海洋列为国家的发展战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把海洋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中国政府根据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精神,制订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确立了中国未来的发展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既是陆地大国,又是沿海大国。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因此,《中国21世纪议程》把“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保护”作为重要的行动方案领域之一。 中国拥有18 000多公里的大陆岸线,依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和大陆架制度,中国可拥有约30O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沿海岛屿6 5OO多个;4亿多人口生活在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60%左右。中国近海和管辖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包括生物资源、油气资源、固体矿物资源、海水资源、海洋能源、海洋旅游资源等。各种海洋资源开发活动分别形成了不同的海洋产业,传统的海洋产业有海洋捕捞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水制盐业;新兴的海洋产业有海水增养殖业、海洋油气工业、海滨旅游业、海水直接利用业、海洋药物和食品工业等;另外还有一些正处于技术储备阶段的未来海洋产业,如海洋能利用、深海采矿业、海洋信息产业、海水综合利用等。海洋产业已成为沿海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经过多年发展现已初具规模。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海洋经济总产值目前已达1400亿元人民币。另外,海洋环境影响气候变化、降雨量分布和自然灾害的发生,从而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沿海地区乃至内陆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因此,开发海洋、保护海洋已成为中国环境与发展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海洋开发活动在迅速展现其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比如,近海渔业资源严重捕捞过度使海洋生物资源破坏严重;入海污染物总量不断增加,致使某些海域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缺乏高层次的规划和协调机制造成用海行业之间矛盾突出,开发利用不合理;沿海岸段经济发展不平衡,个别地区还没有完全摆脱贫困状态,而在经济发达岸段,也存在着诸多的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化及沿海地区经济活动增加使海洋性灾害频率增高,范围扩大,经济损失程度也相应增加,后果更严重。此外,国际海洋事务出现了新的形势,维护海洋权益面临繁重任务;各国都在加强海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以增强国际海洋竞争能力。中国的海洋事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发展海洋事业,迎接被誉为海洋时代的21世纪,是中华民族责无旁贷的使命。 为了在海洋领域更好地贯彻《中国21世纪议程》精神,促进海洋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特制定《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这个议程是《中国21世纪议程》在海洋领域的深化和具体体现,因而也是《中国21世纪议程》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可作为海洋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政策指南。 《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阐明了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战略目标、基.本对策,以及主要行动领域。各章均设导言和方案领域两部分。导言部分阐述各章的中心内容、主要依据、现状和问题、趋势展望等。每个方案领域包括三部分:行动依据,说明该方案领域的国际、国内法律根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时空可行性等;目标,主要说明该领域采取各种行动要达到的目标和目的;行动,实现目标需要采取的各种措施和行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