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源于灵感

创作源于灵感,更源于实践

海外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2013级

125052013011

陈欣

现如今,指责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批评声不绝于耳。诚然,一部好作品对于当代人甚至是未来几代人都有着十分强大而又深刻的影响。它可以是振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力量,也可以是引导一个人走向希望的熠熠光辉。曾几何时,一部《平凡的世界》,一部《呐喊》,成为许多青年人精神世界的“圣经”。成为他们一生中战胜苦难,经历磨难的强大精神动力。然而,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现状,并不尽如人意,优秀的作品越来越少。

在当前这个大潮迭起、乘风破浪的时代,反映时代现实及变化的作品是匮乏的。呈现给读者们的,要么是醉心于所谓“青春疼痛”的言情小说,要么是随意篡改历史的穿越、宫廷类的小说,要么是附和大众、毫无实际价值可言的“心灵鸡汤”,俗不可耐。为什么会如此?原因并不在于我们缺少生活和素材,也不是人们总爱侃侃而谈的“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是我们并不明白何为“创作的本质”。

首先,是社会潮流对作家创作的价值观的影响。价值观是人么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和体系。因此,一个作家在他的作品中所体现的价值观应当是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鼓励人们勇敢生活,给予他们爱和希望。但是反观现当代的文学创作,有多少作品的情节不是令人瞠目的

大肆雷同?又有多少作家不会跻身于当下热门的题材与话题?于是,穿越剧扎堆地出现,无谓的说教此消彼长,却没有具有真正正确价值观的好作品出现。

其次,是在我看来最本质的原因——缺少生活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为其提供了可能,并使得其得以产生和发展。这一点,在许多写出优秀作品的作家身上得以体现。他们无不把艺术创作深深地扎根在现实的土壤之中,无不在现实中萃取创作的素材,锻造出创作的灵感。众所周知,路遥为写《平凡的世界》亲自下到煤窑当煤黑子,真正体验到煤窑生活的艰辛。可是我们现在的一些作家,大谈人生哲理而却没有实际经验予以佐证,描写人性的特点却恐怕对自身都不甚了解,那么这到底是作家本身的失败,还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所酿造的悲剧?我们开始凭空地捏造出一些“真理”,而不去想“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我们开始把自己的想法标榜为“感性的认识”,却不明白感性认识也是以实践为基础,并且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踏坚实的大地。文学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由此可见,作家的创作必然要以实践为基础,一如既往地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亲近生活,不负这30多年的时空变迁,不负祖国大地所赋予我们的灵感“来源“。我想,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这样一个责任:那就是不论过往有多少

变化,不论眼下景色多么繁华,我们都应该用“实践”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真理”,在荆棘遍地的道路上,不轻易为他人、他物所动,却要将自己纯粹而真实的价值献给这个社会,并希望正确的价值观念总能引领我们前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